大学生志愿服务

2024-10-31

大学生志愿服务(共8篇)

大学生志愿服务 篇1

志愿工作是指任何人志愿无偿地贡献个人的精力、时间,不求任何物质报酬,服务群众,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具有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和组织性四个基本特征。志愿服务不是单方面的施予,也不是有大量空闲时间和一定物质基础的人才能参与的,而是每个人都有参与的权利,我们要对参与志愿服务工作有一个全面而正确的认识:参与志愿服务工作可促进社会的进步与稳定,参与志愿服务既是在帮助他人、服务群众、贡献社会,也是在传递爱心、宣扬文化、传播文明。同时在参与志愿服务工作,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也是参与者自身不断发展、不断提高、不断完善的过程。因此参与志愿服务工作既是助人,也是自助,是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

中国的大学生志愿者在近年来各大活动中的突出表现给全世界的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白菜”、“小蓝莓”在世博期间的优秀表现已经引起了包括世界500强、大型国企等在内的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学校方面更是辟出世博志愿者求职快速通道,助“小白菜”、“小蓝莓”们一臂之力。志愿者在求职中一路绿灯,是因为人们肯定他们所做出的努力,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多重意义也在此得以彰显。

大学生的志愿服务,应该说是学生与社会的双赢。一方面,志愿服务对于大学生个人最直接的意义就在于使其丰富生活阅历,扩宽视野,在活动中彰显自身的价值,加强与他人的沟通能力及提高个人生活品味。而对于涉世不深的大学生而言,对严格组织化活动的适当接触是很有必要的。这些活动有别于一般的学生社团实践,但却与现代社会的各类机构特征相似。现代化的一个突出表现或者说衡量指标就是科层制,也就是组织化和等级化。而这种经历正是在校大学生所欠缺的,一般社会上对于大学生群体的认知也体现出大学生存在相关经验和能力的缺失。这些颇具新鲜感的志愿活动,使大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得以提升,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自己对于社会的认识。所以可以这样说,各大企业自然对有过类似志愿服务经验的大学生情有独钟,看重的不只是一种工作热情,更多是因为不可多得的工作经验工作能力,吃苦耐劳精神和奉献精神。

另一方面,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社会意义也是显而易见的。大学生的志愿服务不需要政府太多的财政投入,但反过来却能给他人提供各方面的帮助,满足社会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的需求,创造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此外,虽然社会对于大学生的角色期待往往局限于钻研学习,并不包含引领社会风尚,但是近年来大学生这一先锋群体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实实在在地在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成为了重要的推动者。大学生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指导理念面向社会,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贡献社会的同时,也在传递着爱心,传播着文明,促进了人与人之间心灵与情感的交流、文化的传播。

追根溯源,大学生的志愿服务也是一种文化的回归与传承。互帮互助从来都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一部分,大学生志愿服务正是传承这一美德的最好体现和生动教材。志愿者们在各方面给社会群体以帮助、关心的同时,自身在道德实践中也获得了反省和提升的机会,并开始潜移默化地影响身边的人。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不仅使大学生真正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先进群体,更是促进了全社会精神层面的整体提高。

大学是建在城市里,因此,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是大学生最主要的志愿服务。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社区服务工作对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扩大就业、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积极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开展社区服务,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对于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区服务体系,创新社区服务形式,提高社区服务水平,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和建设和谐社区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有助于形成人与人相互关爱的人际关系。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继承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弘扬了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为和谐社区建设打下坚实思想道德基础。同时,志愿服务注重参与者的自愿和力所能及,强调互动性,逐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融洽关系,增进人与人之间和谐。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有助于促进人与社会的相互融合。志愿服务能够以提供大量人力资源的方式,积极参与一些预防、社会救助及发展性工作,服务弱势群体,协助解决或预防社会问题,志愿地为社会作出贡献,回报社会。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有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共处,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总之,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是一件有利于国家和个人的好事。在志愿服务期间,我们可以提高个人的工作能力、学习能力、与人交往能力等。可以增加社会对大学生的认识和了解,有利于引领社会风气向好的方向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建设。

大学生志愿服务 篇2

恩格斯说过, 需要是人缺乏某种必需的东西 (物质的或精神的) 时, 在心理上产生的一种具有紧张感的主观状态, 它是个体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层, 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此种理论是基于两点:一是人人都有需要, 某层需要获得满足后, 另一层需要才出现;二是在多种需要未获满足前, 首先满足迫切需要, 通常是较低的需要;该需要满足后, 后面的需要才显示出其激励作用。

未满足的需要是激励的开端, 需要得到满足是激励得到完成并从而产生新的需要。从产生需要, 到朝既定的目标行动, 再到实现目标, 满足需要, 并将这一情况反馈到下一过程的需要, 这是一个完整的激励过程。它是大学生志愿行为的动力系统。美国哈佛大学的詹姆斯教授在多年研究基础上指出:如果没有激励, 一个人的能力发挥将仅为20%-30%;如果施以适当的激励, 将通过其自身努力使能力发挥出80%-90%。

2 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方面存在的问题

虽然各高校在志愿者激励方面进行过不同的努力和尝试, 但是与发达国家已形成的一整套成熟的志愿者激励制度相比, 当前高校志愿服务激励机制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志愿服务只重精神激励, 忽视了大学生需求的多方面;志愿人员专业培训较少, 其自身专业性有待提高;志愿行为缺乏制度保障, 同时我国很多志愿组织还存在经费短缺、难以为继的窘境。

2.1 志愿服务只重精神激励

当前各高校的激励方式主要有赞许和表扬、大会表彰、宣传事迹、发放荣誉证书等精神鼓励, 而提供必要实物、适当奖金、一般性费用补贴等物质激励较少。究其原因, 主要是观念没有转变, 依旧停留在志愿服务即无偿服务的思想, 一旦有“功利性”的物质奖励, 就认为违背最初的志愿精神。这种思路没有关注到志愿者需求的差别化, 没有依照志愿者不同的特点与需求来激励, 导致志愿者的积极性较低, 参与度较低。

2.2 志愿人员专业培训较少

当前各高校志愿组织“行政化”或“官僚化”倾向日益明显, 过分强调成员对组织安排和决策的服从和执行, 忽视成员反馈意见以求进步的权利, 从而导致培训设计缺乏针对性和目的性。需要进行基础知识和技能培训的会员被“拔高”, 需要提高服务水平和专业技能的会员得不到满足, 以及志愿服务管理、技术等较高层次的人才培训与学习需要亦不能满足, 因而挫伤了培训对象的积极性, 难以实现志愿者的自我引导与管理, 不能满足其被信任与自尊心的需求, 更不能激发其发挥进取精神, 承担更为挑战性、创造性的工作任务。

2.3 志愿活动的社会支持度不高

公民社会的发展与公民对公益事业的支持度和参与度是息息相关的, 增强公众对志愿活动的支持和参与也是普及公益事业的重要动力。然而, 当前社会对志愿活动的认可度受到历史文化传统、公共部门的扶持、公民社会发育状况、志愿精神普及情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且由于当前社会盛行的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价值观, 导致众多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活动中都遭遇过不被他人理解甚至误解的情况。一部分公众对于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仅仅停留在“听说”或者“认知”的层次, 志愿服务的典型没有被宣传, 没有成为社会的风向标。

2.4 志愿行为缺乏制度保障

对志愿服务行为的保障, 我国当前的国家性法规更多是从原则性和方向性上作笼统的肯定和提倡, 而缺乏统一的志愿服务法律, 最终直接导致志愿服务开展缺乏有力的权威和法律依据, 志愿服务纯粹成为“道义行为”和“业余行为”。虽然青年志愿服务的地方性法规出台不少, 但也是原则性规定多, 可操作性规范少, 且对志愿组织与志愿者的权利与义务等方面的具体规定也各有不同。同时, 大学生志愿者并不完全等同于所有志愿者, 高校志愿服务有其服务的重点领域及组织的特殊性。一旦由于意外事件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时, 在补偿方面就存在很大的困难, 如2002年12月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内发生的志愿者遇难事件, 死者的善后事宜在很长一段时间得不到有效的解决, 严重挫伤了志愿者的积极性, 这也是一些大灾难过后的志愿服务缺乏吸引力的部分原因。

3 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的构想

大学生志愿服务应做到个人奉献与社会回报的同步实现, 援助他人与他人援助的同步实现, 社会进步与个人进步的同步实现。要做到“三同步”, 可借鉴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制订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从大学生物质层面获取回馈、个人经验与知识技能增长、个人能力受到社会认可及自我社会价值实现等方面采取不同的激励方法。

3.1 物质回馈激励

各级部门可将志愿服务纳入升学考核和选拔录用范畴, 并可根据不同的志愿服务项目提供给志愿者一定的补贴、教育奖励、医疗保险、服务期末的一次性奖励等。目前, 江苏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苏北计划已进行了尝试:参与服务的志愿者除享受国家规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相关政策外, 还享受每人每月1, 000元生活补贴和每人每年400元交通补贴, 并办理人身意外伤害和住院医疗等保险;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享受应届毕业生待遇, 连续计算工龄, 且服务期满报考硕士研究生或者江苏省公务员职位均有政策优惠。地方政府可以鼓励博物馆、科技馆、公共图书馆、体育场馆、电影院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及公园、旅游景点等场所, 对有良好志愿服务记录的志愿者免费或者优惠开放。也可鼓励城市公共交通对有良好志愿服务记录的志愿者给予票价减免优待。还可成立爱心商家联盟, 为星级志愿者在商场、超市等提供最高折扣的优惠。政府或慈善组织为志愿者购买社会保险。

3.2 个人经验技能增长激励

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有一大部分原因是获得社会实践经验和技能增长, 如何满足他们这一需要, 这也是相关部门需要思考的问题。按照《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第三章规定:志愿者有接受相关志愿服务培训的权利。不妨来看看新加坡政府的做法:政府主导推动对志愿者组织的管理者的培训工作, 如由新加坡人民协会创办的“国家社区领袖训练学院”, 定期开展培训学习, 着重培养志愿服务组织者的领导技巧和组织能力。同时, 学院还时常邀请政府部门官员与学院的学员一起进行交流与探讨。然后由组织者召集志愿成员进行培训, 为志愿服务管理提供后备人才。培养一批大学生志愿者骨干及领袖, 对普通志愿者的培训可以形成以点带面的优势, 从而带动志愿服务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2012年3月份开始, 广州团市委每月通过“志愿时”综合管理平台向广大志愿者提供近千个专属服务名额, 其中包括知名培训机构的语言培训课程、新上映电影观赏活动、联谊交友活动、创业就业辅导以及各种个人发展技能培训等。一些地区的120急救指挥中心还可组织志愿者开展常见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 不断提高志愿者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3.3 个人能力受到社会认可激励

政府及社会必须主动宣扬志愿精神, 让公众了解志愿服务, 这样大学生志愿者才能被社会理解和接受, 也才能使我国志愿服务事业走向成熟。如民政部印发的《志愿服务记录办法》规定:志愿服务记录时间累计达到100小时、300小时、600小时、1000小时和1500小时的志愿者, 可以依次申请评定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志愿者, 并获得物质回馈或经验提升激励。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学习优秀志愿者的行为, 一方面我们可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电台、网络、微博、微信、楼宇电视、移动电视等各种社会媒介, 大张旗鼓地开展志愿服务宣传, 定期组织开展“星级志愿者”、“每月志愿之星”、优秀志愿服务组织、“感动人物”、“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 树立志愿服务典型, 放大志愿服务精神;另一方面, 对于表现突出的大学生志愿者, 为他们颁发奖章、证书, 授予优秀志愿者荣誉, 将他们的志愿活动编辑成视频节目, 扩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的社会影响力, 扩大优秀志愿人才的公众认知度。在这一过程中, 大学生获得了尊重、赢得了赞誉, 整个社会营造关心、关注和支持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 不断弘扬向上向善的力量。

3.4 自我价值实现激励

实现自我价值正是马斯洛需求理论中人的最高需求层次, 就是一个不断发现自我, 挑战自我, 超越自我的过程。他认为:“在人自我实现的过程中, 产生出的一种所谓的“高峰体验”的情感, 这个时候是人处于最激荡人心的时刻, 是人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 这时的人具有一种欣喜若狂, 如痴如醉, 销魂的感觉。”

当代大学生对自身价值在志愿服务中的实现越来越重视, 不仅对经济名利的价值有所追求, 而且对付出后的社会回馈也有着心理期待。个人参加到志愿服务的群体当中, 不但可以体会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分子, 而且通过自身的劳动和努力, 对社会对活动本身产生了正面积极的影响。对他人的无私帮助, 为的是心里愉悦、满足, 如果能获得社会的尊重和赞许, 就相当获得真正的内在酬赏。在精神上的和道德上强化其志愿服务行为。

通过这些满足大学生不同层次需要的激励方式, 志愿者的个人素质得到提升, 更有利于志愿服务质量的提升;营造志愿者文化氛围, 增加志愿团体的凝聚力;表现为社会对志愿者这个新时期‘活雷锋’群体的一种认同, 吸引更多的社会成员加入其中。

摘要:大学生牺牲个人的精力和时间从事志愿服务, 理应获得基本的保障和激励。激励应该从需要入手, 满足大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纵观当前的志愿服务激励, 存在四大问题:只重精神激励;志愿人员获得的专业培训少;志愿活动的社会支持度不高;志愿行为缺乏制度保障等问题。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可从四个方面对当前的大学生志愿者进行激励:物质回馈激励;个人经验技能增长激励;个人能力受到社会认可激励;自我价值实现激励。

关键词:志愿服务,需要,激励

参考文献

[1]陈世海.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联动机制研究[J].教育评论, 2014, (1) .

[2]江苏大学生志愿服务苏北计划实施方案[EB/OL].http://www.jszyz.org/zcms/Docs/news/5/html/5776342/20110819092959454.shtml.

[3]彭华民等.服务学习:青年志愿服务与大学教育整合模式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 2009, (4) .

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观察 篇3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志愿服务的精神,更是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的信条。近年来,中国志愿者组织和成员数目不断地增加,对社会做出的贡献更是不可小觑。而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逐渐形成了规模,在规范化、制度化等方面都形成了较为全面的发展。但一个处于成长期的事物在其成长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

志愿服务与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

何谓志愿服务?综合各方意见,笔者认为:志愿服务是指志愿者出于自愿,以自己的知识、技能和财富等贡献社会,不以获得物质报酬为目的而以促进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和提高公共事务效能为己任所从事的各项活动。由此可见,志愿服务具有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四大特征。

大学生在社区志愿服务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大学生面向社区中的居民,尤其是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社区贫困户、优抚对象等提供社会福利服务与便民利民服务。在社会的发展、志愿服务的规范这一大前提下,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也日益成长,但大学生志愿者与社区建设的合作制度化、规范化以及服务领域的拓展与模式的创新方面无疑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特性观察

大学生作为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的绝对主体,其构成与发展又有怎样的特性?与其他志愿服务的人群相比,大学生志愿者有怎样的优势与劣势?笔者拟从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其他各类群体的分别比较上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特性做出观察。

1.大学生志愿服务与一般青年志愿服务。在此明确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群体主要针对各类大学本科、专科以及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而一般青年志愿服务主要针对的主体是与大学生年龄相当、但已经在各行各业中从事相应工作的青年人。

首先,大学生志愿服务具有更强的组织性。以四川大学为例,四川大学的志愿者工作以四川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为主要指导,在每个学院还设立相应的志愿者服务队,学院之内还有各个班级小分队等,组织体制较为完善;同时,学生社团也在志愿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一般青年志愿服务则不然。其次,大学生志愿服务也有更强的时间灵活性。由于大学生志愿者尚在学习阶段,时间较为灵活,在志愿服务的开展上有较强的时间优势。一般青年由于工作的原因,在时间上较为僵化。此外,大学生志愿服务在专业化、智能化与多样化上较一般青年志愿服务也有很突出的优势,在此不再赘述。

2.大学生志愿服务与中小学生志愿服务。从群体特征来说,大学生群体与中小学生群体的显著区别主要体现在年龄差距、知识水平与专业化层级上的差距。大学生志愿者最突出的特点即专业化程度上。相比中小学时代的通才教育而言,大学生在学习上具有专业化与专门化的明显特征。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志愿者能在社区志愿服务与社区建设中发挥不同的作用,综合而言则非常全面和专业。相比而言,由于中小学生的年龄、学习层次等限制,其志愿服务的专业化程度普遍较差。除此之外,大学生志愿服务与中小学生志愿服务相比同样也有时间灵活性上的优势。

3.大学生志愿服务与部分NGO志愿服务。NGO即非政府组织。目前我国以志愿服务为主要活动的NGO在提供社区志愿服务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志愿者在NGO中也占有重要的比重,两者从本质上来说存在较大的重合。

诚然,大学生志愿者专业化、多样性强,但是这样的特点在NGO中同样存在。从大学生群体的特点来看,大学生群体流动性强,因此从长期上志愿者的更新频率较快。这既是优势,更是劣势。如果在志愿者队伍建设的“传、帮、带”中没能得以较好的处理与协调,大学生志愿服务出现断层的可能性很大。而NGO由于其组织的特性,在人员流动上具有更好的优越性;由于组织的存在是以志愿服务为全部意义,在人员管理与流动上具备更好的持续性与延展性。这保证了志愿服务在延续性上得到保证,而志愿服务人员的培训与管理也就更为可行。

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的必要性

大学生志愿服务作为志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青年志愿服务的主体。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究竟有何必要性?笔者试从大学生志愿者与社区两个角度分别阐述。

1.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之于大学生志愿者。首先,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是培养大学生形成“独立人格”的重要途径。“通过志愿活动,能够使独生子女融入到集体这样一个大家庭中,培养互帮互助、与人沟通、与人相处的能力,从而健全大学生的人格。”其次,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是青年大学生奉献社会的重要渠道。大学生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在为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等提供社会福利服务与便民利民服务的过程中正是一种奉献社会的学习与践行。最后,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是大学生提升综合能力的重要平台。从目前社会的发展阶段来看,大學生志愿者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涉及到人员的安排、组织的协调、团队的沟通等诸多环节。社区志愿服务的参与与组织,为大学生提升综合能力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在实现社区与志愿者的双向互动的同时为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2.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之于社区。首先,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帮助解决了社区建设中的许多难题。大学生在为老年人、残疾人、儿童、社区贫困户、优抚对象等提供社会福利服务与便民利民服务方面都做出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第二,大学生在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本质上也是学习型社区建设的过程。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就环保、科普等问题在社区中开展宣传与学习活动,在社区建设科学化的进程中,在学习型社区的建设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三,大学生志愿者弥补了社区专业服务的空白。大学生的专业化志愿服务活动对于丰富社区志愿服务的类型,开创社区志愿服务的领域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大学生充分利用了高校强大的学科优势,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和提高了社区志愿服务的内容与水平,对于社区来说是社区建设的重大提升。(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09级)

参考文献:

[1]巩丽,张佳.《浅谈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体系建设》[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11.2.

[2]王顺茗,张华胜.《浅析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特征》[J].科教导刊,2010.10.

大学生团委志愿服务活动 篇4

一、活动背景:

“服务社会,回报家乡”,一直以来,这都是来自XX大学生团委的声音。云霄县返乡大学生团委自2009年成立三年来,在共青团云霄县委领导的关心下、各协办单位的鼎力支持下,顺利开展了“探望老红军”、“单车环保行”、“献爱心义卖活动”、“红树林湿地保护宣传”“大手拉小手,家乡教育我先行”等多项社会事业活动,不仅得到了大学生团委的大力支持,在XX大学生群体中也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XX大学生团委的志愿者服务活动,让返乡大学生们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不仅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了大学生的自身素质,更弘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促进了和谐社会的构建。云霄县返乡大学生团委领导小组成员在总结今年寒假项目活动实施情况和大学生参与积极性的基础上,决定在XX年暑假继续开展返乡志愿服务系列活动。

二、活动目的经过三年的发展,云霄县返乡大学生团委已具备一定的规模。XX年是建党九十周年,作为党的后备军,团委结合本身特色,高举团旗跟党走。XX年暑假志愿服务活动,旨在以丰富的社会实践体验项目为依托,以精彩的志愿文化活动为载体,组织云霄籍返乡大学生参与一系列社会公益事业活动,为广大返乡大学生提供参与社会志愿服务的渠道,丰富大学生的假期生活,锤炼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鼓励和动员更多的社会有志青年积极融入到建设家乡美好未来的事业中来,为推动我县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三、活动主题:党耀今夏

四、活动时间:XX年5月17日—XX年8月17日

五、活动对象:XX大学生

六、活动内容:

1、召开一次团员代表大会。布置暑期活动的相关事宜,成立活动领导小组,策划活动项目。

2、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活动。进行用电安全、烧烤安全以及青少年网瘾戒除的宣传。夏季是用电高峰期,对用电安全知识进行宣传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同时,对烧烤安全知识进行宣传,减少火灾、饮食卫生等夏季多见的安全问题的发生。开展帮助青少年戒除网瘾活动,锻炼大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作为杰出群体为青少年做出良好的榜样。

3、开展志愿者导游活动。云霄有较多的旅游资源尚未被重视和开发,通过志愿者导游,对云霄较为出名的景点进行志愿者导游解说,一方面增强了大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归属感,一方面有利于促进旅游行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家乡经济发展。

4、庆祝建党九十周年活动。今年是共产党90周年华诞,举行“大学生村官体验”活动、“激情广场经典红歌大家唱”活动,高举团旗跟党走,增强了大学生的党团意识,锻炼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5、进行大学生与高中生、准大学生的交流。由各院校的准大学生代表到各中学做交流会,做好大学生与准大学生、高中生的衔接工作,为准大学生和高中提供大学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解答,有利于团结有志团员青年,促进共青团事业的发展。

6、开展健康晨跑、登山活动。XX大学生团委是一支年轻的队伍,进行一次返乡大学生团委“登山晨跑,健康我先行”活动,促进团委内部成员的沟通交流,拓展团委内部成员素质。

7、开展关爱民工活动。关爱民工,我们在行动。这是返乡大学生团委的活动品牌之一,作为一名返乡学子,关爱民工是我们的关爱社会、关注民生的具体体现。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篇5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1

为鼓励优秀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基层工作,不断优化西部计划志愿者队伍,提升志愿服务工作水平,今年宁夏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将针对宁夏各普通高校毕业生及区外普通高校宁夏生源采用统一考试方式招募选拔。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募人数和服务期限

2018年,面向宁夏各普通高校及区外普通高校宁夏生源应届毕业生计划考试招募420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期限为1—2年,表现优秀可延长至3年。全国项目分基础教育、服务三农、医疗卫生、基层社会管理、基层青年工作等5个专项;地方项目分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司法援助、特色小城镇建设、社工、新媒体工作等5个专项;银川市地方项目招募条件等具体事宜以银川市团委发布公告为准。地方专项采取项目特招,考试成绩独立排名。

二、报考条件

(一)具有以下资格条件者可以报考:

1.2018年全日制应届毕业生,如期获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专科学历不要求学位证书);

2.2018年应届毕业(或在读)研究生;

3.宁夏各普通高校毕业生及宁夏生源区外普通高校毕业生;

4.政治素质好,组织纪律观念强,身体健康,认可志愿服务理念,自愿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并取得省级及以上表彰的优先录用。

(二)下列人员不得报考:

1.已参加过“西部计划”服务的不得再次报考;

2.在全日制普通高校就读的非2018年应届毕业生;

3.现役军人。

三、考试报名方式

(一)报名方式:本次考试采用网上报名方式,不收取报名费。报名网站为宁夏人事考试中心网(http://)。

(二)报名时间:2018年5月28日9:00-6月4日18:00,逾期系统将自动关闭。

(三)报名程序:

1.进入系统。点击宁夏人事考试中心网首页“网上报名”后,选择“宁夏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进入报名系统。

2.用户注册。注册时须准确填写本人姓名和身份证号,并妥善保管用户名和密码。

3.上传照片。注册完成后,上传的照片须为2018年1月1日以后拍摄的正面、免冠1寸照片(jpg格式、大小为30KB以下)。

4.填写报名信息。认真阅读《报考须知》,签订《诚信承诺书》,按照要求完整、如实填写本人报名信息后点击“确认”按钮进行提交。

5.选择岗位。进入系统后,分为全国专项、地方专项以及银川市地方项目。

全国专项分为基础教育、服务三农、医疗卫生、基层青年工作、基层社会管理等5项,考试成绩统一进行排名。

地方专项中乡村学校少年宫专项,定向音乐、体育以及美术专业招募;司法援助专项定向法律专业招募;特色小城镇建设专项(限男性),定向城市规划类、工程类、建设类、园林景观类专业招募;社工专项,定向社会工作类专业招募;新媒体专项,定向平面设计、影视制作、动画、播音主持(方向)等专业招募。

银川市地方项目以银川市团委发布招募公告为准。

6.查询资格初审结果。资格初审工作由宁夏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报考者应在报名后及时登录报名网站查询初审结果。通过审核后,在线打印《报名登记表》一式2份(妥善保管此表,进入资格复审后使用)。

(四)打印准考证。资格初审通过后,请于6月21日-23日登陆宁夏人事考试中心网打印准考证。

四、考试

招募选拔采用笔试方式进行。

(一)考试科目:公共基础及志愿服务知识。

(二)考试时间:2018年6月24日(星期日)

上午9:00-11:00。

(三)考试地点:具体考试地点以准考证为准。

(四)成绩查询:报考者可于2018年6月27日登录报名网站查询笔试成绩。

五、确认招募人员

(一)资格复审。根据考试成绩高低确定资格复审人员名单,于6月27日-29日进行资格复审。

复审人员须提供以下资料:

1.本人身份证、学历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各1份、并提交由“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下载打印的学历查询结果。

2.报名登记表2份(须在报名初审通过后打印)。

(二)组织体检。资格复审通过人员,于6月28日—30日由自治区西部计划项目办统一组织体检。

(三)确定拟招募人员名单。拟招募人员名单,由自治区西部计划项目办根据体检结果于7月5日左右确定。

(四)公示。自治区西部计划项目办审定拟招募人员后,即在宁夏人事考试中心网向社会公示。

(五)岗位对接。7月9日前,由自治区西部计划项目办组织对录用人员进行岗位对接,结合考试成绩与个人意愿,进行岗位分配。

六、岗前培训

按照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2018—2019年度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自治区西部计划项目办将对新招募西部计划志愿者进行岗前培训(具体培训办法及时间另行通知)。

七、派遣上岗

7月31日前,自治区西部计划项目办协同各县(市、区)西部计划项目办组织志愿者到用人单位报到,签订“西部计划”服务协议,正式到岗服务。

八、有关问题及注意事项

(一)考生须根据真实情况填写信息,一经发现虚假信息即取消考试资格。

(二)报考者报名时所留电话应保持畅通。为了确保联系通畅,报名时除本人常用电话号码外,应另留一个紧急联系人电话号码。因电话不畅通导致项目办无法通知相关事宜的,责任自负。

(三)西部计划志愿者在服务期间如有重复参加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项目(三支一扶、大学生到事业单位实习)的行为,经查证属实,退回重复领取的生活补助、社会保险,不再享受各项优惠政策,并视情节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四)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期间因身体原因或实现稳定就业需中止服务的,本人须书面申请离岗,经服务地西部计划项目办批准报自治区西部计划项目办同意后方可离岗,离岗即日起不得再领取生活补助。未经批准擅自离岗的,不得享受各项优惠政策。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2

本人于__年8月始起在共青团临沧市委进行服务,其所在部门为青年工作部(并设市直团工委,青联秘书处,志愿者协会秘书处)。一年来,本人始终坚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以高度的责任心,挥汗践行志愿服务工作,为临沧共青团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在工作中,本人秉承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态度,认真学习理论知识,积极履行服务职责,工作能力得到提高,业务素质得到进步,现将本人__年度的工作、学习、思想、生活等各方面情况进行以下总结

一、__年度工作、学习、思想、生活情况

1、虚心学习、认真履职,扎实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①以高度的责任心进行务实工作,能够圆满完成领导和组织分配给本人的各项任务。一是持之以恒、认真做好办公室日常工作。二是担任《临沧手机报·青年资讯》编辑之一,并参与完成创刊的设计和筹划。三是以临沧青年网、云南青年网、《临沧手机报·青年资讯》为舞台,参与负责信息编辑和宣传工作。四是参与负责临沧青年网和云南青年网临沧市板块的信息管理工作,并保持临沧团市委在云南青年网上的月信息发布排行中稳居前四以上。五是参与负责临沧团市委拍照工作和任务。六是参与负责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全国项目和地方项目志愿者管理工作,先前参与完成__年度临沧市地方项目志愿者300个名额的招募和派遣工作。七是参与组织和参加各种志愿者服务活动,典型的有:第六届世界云南同乡联谊大会服务活动,并在期间担任志愿者服务队联络组副组长;旗山“青年林”植绿种树活动;“3·5”学雷锋志愿者服务活动。

②以积极的行动进行挥汗服务,在重大任务和活动中表现不俗。一是参与共青团临沧市第二次团代会的筹备和服务工作。二是参与筹划和组织临沧市__年“五四”系列纪念活动。三是参与筹划和组织为期一个月多的临沧市“动感地带”青少年广场文化活动。四是参加“阳光保险集团杯”中国青年志愿者歌曲、故事征集活动,其参赛作品有:故事《山者兄弟》一文,自编自写自唱歌曲《在西部》。五是在临沧市和红河州两地分期、跨州市开展“基层工作学习体验月”活动。六是参加__年西南地区西部计划基层青年工作专项行动志愿者骨干能力训练研讨班,并荣获由西部计划全国项目办统一颁发“西部计划基层青年工作专项行动志愿者骨干能力训练研讨班证书”。七是利用假期和周末自愿参加临翔区团委组织的深入农村支农助耕抗旱救灾志愿服务活动。

2、锐意进取、加强学习,努力提高工作素质和本领

一年来,本人以服务工作为契机,以个人自学和集体自学的方式,始终不忘学习各种知识来不断充实自己。一是会前精心准备,积极参加单位的“每天学习一小时”学习交流会。二是跟随党组织学习党的理论和知识。三是学习团的业务知识。四是参加临沧市提高领导干部信息发布能力培训班。五是学习文学创作、绘画及英语。六是学习音乐合成、影视制作电脑技术。七是注重平时的学习积累备考各种考试。通过学习,本人有四点收获:一是进一步增强了党性观念和政治意识,二是保证每天都有进步和成长,三是学习成果在工作中得以应用和展现,四是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知识结构,五是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

3、严格要求、积极向上,思想心智趋于成熟

一是始终不忘党员殊荣,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与党组织的活动,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和知识,坚定政治立场,始终向党组织靠拢。二是崇尚助人为乐的品质,追求得到升华。积极参与“3·5”学雷锋、“爱心圆梦”、香港“苗圃行动”、“爱心送考”等爱心公益活动。三是继续保持勤奋踏实的作风,杜绝懒散。始终坚持按时上班、无故不请假不早退的作风。四是始终坚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在服务和锻炼中不断超越自己。

4、勤俭节约、健康成长,用心经营追求简单生活

上班、学习、运动、打理家务,是本人一年来的正常生活。本人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在生活中又获得了突破和超越:一是继续保持杜绝铺张浪费的行为。二是能够抵挡各种诱惑。三是坚持锻炼身体以保持旺盛的活力。四是更加坚定人生目标和奋斗方向。五是能够肩负照顾家庭之责任,一年来向父母和亲戚寄送的生活费、读书费累计约达5000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行动

在一年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本人发现自己身上还是存在不少有待改善的缺点,其中主要的问题有:一是心态不够稳重,容易拿情绪办事。二是学习不够扎实,导致知识运用到实际时出现慌乱。三是追求完美好钻牛角尖,导致消耗不少时间和心思用在没有多少意义的问题上。四是普通话口头表达能力仍待提高。在接下来的工作和时间中,本人将戒浮戒躁,攻艰克难,力求做到以前几点改进行动:一是加强学习,包括书本理论知识和生活工作明哲。二是加强交流,在人际交往中继续锻炼口语表达。三是合理规划和协调时间,保证工作、学习、休息、娱乐四不误。四是继续保持广泛的兴趣,以培养豁达的胸怀。

感念山青水秀秘境临沧,无数青春在此绽放。总之,一年来的在工作和活动中,本人的务实和付出得到了单位领导和同事们的肯定和鼓励,本人的努力和认真得到了志愿者朋友们的认可和欣赏。以西部计划为感恩的舞台,为云南家乡的建设倾情奉献自己的青春,这是本人加入志愿者以来一直坚持的理由。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本人将继续保持勤奋踏实的态度,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心,敬业爱岗,全面奉献;本人将克服不足和缺点,继续发扬优点和长处,继续做好志愿者服务工作,尽我所能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3

各学院(部)团委,各系团总支: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简称“西部计划”)是由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组织实施的一项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为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我校毕业生到西部助力脱贫攻坚,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青春力量,根据《2020-2021年度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方案》相关要求,我校西部计划报名工作现已全面启动,现就做好我校志愿者招募、选拔等工作安排如下。

一、招募岗位

西部计划的服务内容分为基础教育、服务三农、医疗卫生、基层青年工作、基层社会管理、服务新疆、服务西藏7个专项,志愿者服务期为1至3年,服务协议一年一签。

二、招募对象

2020年全日制应届毕业生

三、选拔标准

1、具有较强的政治素质和能力素质;

2、能按期获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3、符合西部计划志愿者相关的选拔条件;

4、热心志愿服务公益事业,有志愿服务经历优先;

5、担任过各级团学组织学生干部、已录取为研究生的应届毕业生优先。

四、报名程序

1、网上报名。5月31日前,报名学生登陆西部计划官方网站(http://xibu.youth.cn)查看有关情况,注册并如实填写报名表,从西部计划信息系统下载打印《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报名登记表》。

2、提交报名材料。因疫情原因,报名学生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报名登记表》、个人学习成绩单、获奖证书扫描件等电子版材料交至所在学院(部)、系,由所在学院(部)团委、系团总支负责人审核、打印并签字,所在单位党委盖章,同时各单位填写《2020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报名汇总表》并盖章后,于5月31日前以学院(部)、系为单位将相关材料交至学校西部计划项目办(行政楼311室),电子版发邮箱tw__@sdust.edu.cn,文件命名为“2020年西部计划-学院(部)、系名称”。

3、审核。学校项目办收到《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报名登记表》后,对其在网上报名填写信息的真实性等情况进行审核。

五、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宣传。各单位要充分利用校园网、微博、微信、QQ群等媒体进行宣传,及时将招募精神和具体事宜传达到每一名毕业生,号召我校学生自觉服从祖国召唤,积极参加西部计划,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奉献青春、建功立业。

2、严格审核把关。各单位要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严格把关,切实把思想过硬、品学兼优、具有较强志愿精神的优秀学生选拔上来。在选拔过程中要注意审核毕业生以下几方面的情况:学生在校期间的全部学习成绩,能够顺利毕业并按时获得相应的学历、学位;身体健康,整体形象好;无欠交学费;无贷款或违纪等情况。如在志愿者录用过程中因以上原因影响正常派遣,志愿者所在单位应承担相应责任。

大学生青年志愿服务总结报告 篇6

XXX,XXX,XXXX大学XXXX学院2010级XXXXXXXX专业学生。我在入学的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光荣的加入了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为一名光荣的注册志愿者,然而光荣的同时我更认识到这是一份责任,我将要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指引下,实现自己对社会的承诺,履行一个大学生应尽的义务。

从XX年至今的时间里,参加志愿活动累计达到XXX小时,包括X年X月造血干细胞采集活动、XX年第X届中国科协年会志愿服务活动、高考志愿服务、XX年第X届中国生态城市论坛暨博览会志愿服务活动等。下面是具体的介绍。

1、XX年的XX月份,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我瞒着他们参加了由XXXX大学校红十字会组织的造血干细胞采集活动,我当时脑海里就没有想太多,如果真能用我的造血干细胞去挽救一个垂死的生命我觉得我活得更有价值些。在专业人员和红会同学的帮助和引导下,领表、核实、领试管、采血、到交表领取证书,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完成了献血过程,我期望着我的这次小举动可以换来临后一个人的光明。在各环节都有条不紊的进行完后,我悄悄又赶回教室去上课。这次捐献活动让我深深地思考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那么同学真正愿意去做这些事的确实寥寥无几,我觉得我们这代

人不是缺乏素质那么简单,更缺的是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我多数只考虑到个人的得失却忽略了太多需要帮助的人的感受,也许因为这次的捐献会挽救这个世界上一个垂死的生灵。

2、接着在XXX年的XX月份,经过团市委的严格面试选拔后参加第XX届中国科协年会志愿服务活动。在五天的志愿工作中我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地心态为与会嘉宾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来要求自己。我将为这次分会—“院士专家津沽行”科普报告会的演讲者XXX教授提供一对一的服务。每天我提前要和XXX要演讲的机关学校做沟通工作,通知对方在何时接送XXX去演讲的地方,会场的多媒体设备测试工作,小到会场的布置情况等等。我清楚的记得有一次XXX在第一天的报告会结束后,他特意叮嘱我明天去的学校一定要让同学在下面能清楚的看到幻灯片,屏幕前一定不要有遮挡视线的东西,防止影响听课的效果。我当时心感惭愧,便回答道,我下次一定记得。我当时被XXX这种朴实而简单的言语打动了,我看到他虽然有很高的头衔却从来没有架子,对事情的细微之处想的这么周到,这让我从心里对XXX产生由衷的敬意。这在我课本里是学不到的东西,而这种东西必将深深影响我,而这种影响也会在潜移默化中成为我的习惯,并影响我一生。

而我则要每天出发前到资料室带上厚厚的一打调查问卷,车证和易拉宝。陪XXX一同到学校,进入到会场后我和所在学校的老师一块负责同学们的入场秩序问题,指引同学们有序进入会场。当报告会开始前我要为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介绍XXX的简介并请出XXX为大家做正式报告。在报告会结束之余一方面要安排学生填写与本次年会相关的调查问卷表;另一方面我还要安排XXX与学校相关领导的见面会,商议科普报告在该校形成一对一衔接的可能,XX是否在学校就餐。把老师送会所在宾馆,安排明天的行程。所有这些琐碎的事完成后我才可以真正的休息会儿。每天几乎一个样从早八点到晚八点,累是累了点,但是比起一天中所收获的东西心里还是感觉充实了许多。

这次大型赛会的志愿服务经历让我发现了自己在服务过程中不足和问题。志愿服务更需要注重每一个步骤,环节和细节,需要细心和耐心,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总结处理要敢于改正自己的缺点。真正在实践和生活中学习进步,为他人服务的同时树立青年志愿者的良好精神风貌。

3、XXX年的X月份,我和我们班级的同学利用周末去XXXX看望在那里的智障儿童。我们带来了他们一些日用品和学习用品,开始时候大家都不知道如何去和这些孩子沟通和交流,因为对我们很简单的事物对这些孩子们理解却是不

小的困难。慢慢的我注意到他们的兴趣点,并主动和他们搭话,教他们XX等,慢慢的我们融到了一起大家一起看着漫画书,给孩子们讲故事的,做游戏的大家在一起连成了欢乐海洋。那次真的很难忘,看到孩子们脸上的笑容感觉我们志愿活动做的很值了。

在活动的中间我还专门与主管的阿姨聊了聊。当我问道你到今年一共工作多长时间了?她回答道20年了,这里来的阿姨坚持不了有的几个月就走了。我问是什么让你坚持这么长时间?她回答我舍不得这些孩子,孩子中有的是我看长大的。当时我心里有种酸酸的感觉,这酸一方面是我们大家都在正常的社会环境中“惯坏了”。太少去关注社会中的这群弱势群体;另一方面我被阿姨这种坚持的精神所感动,而这种成分更多些。这个社会需要有我们这样关心弱势群体的人,更需要我们中有阿姨这样坚持的模范榜样。这时我想我们大学生该做的和能做的现在就会变得很多,我希望我们XX这种坚持能传递下去,点燃更多人的爱心,主动去关爱这些需要爱的孩子,让他们也能沐浴在爱的阳光下,快乐的成长。

正如XXXX委书记XXX同志在第X届中国XX国际生态城市暨博览会志愿者表彰大会上讲的,志愿服务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是志愿服务的精神却是永恒的!我觉着在我所做的志愿活动中我收获了比起其他荣誉带给我的更多的精神上满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德育价值研究 篇7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德育价值

在高校, 大学生作为德育工作的主体, 如何引导、组织其积极参与包括扶困助贫、大型赛事、专项帮扶等在内的志愿服务项目, 在志愿服务中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培养其对国家、民族、社会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风险意识具有积极作用。鼓励更多在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中来, 在志愿服务中潜移默化的接受德育教育, 进而内化为自身认同的价值观, 是高校创新德育教育方法, 拓宽德育教育途径的有益尝试, 大学生志愿服务本身具有较高的德育价值。

一、就个人层面而言:志愿服务有利于丰富大学生的人生体验, 激发个人潜能, 增强社会认同感, 从而提高了高校德育教育的认同度

解读我们身边的志愿者, 他们是自愿、不图物质报酬、服务于社会公益事业、奉献个人可支配资源, 从事非本职职责范围内工作和活动的集合体。

感性解读我们身边的志愿者——Volunteer:

V代表value (价值) , O代表optimistic (积极) , L代表love (爱) , U代表Unrequited (不计报酬) , N代表nice (友好) , T代表teamwork (合作) , E代表enjoy (享受) 、endow (给予) , R代表right now (现在) 。

也就是说, 志愿者的“价值”, 正在于他“积极”地为他人和社会奉献“爱”, “不计报酬”与得失, 充满善意地关注周遭, “友好”地提供支持与“合作”, 并真心“享受”自己所“给予”他人的一切。

我们将volunteer这个单词每一个组成字母所代表的英文单词连结起来, 恰好向我们生动展示了一个志愿者的内涵, 成为每一位志愿者留给社会、他人和自己的最美身影。它不仅是一种身份的标签, 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选择和追求。大学生志愿者们在参与大学生西部计划、“三支一扶”、全国扶贫接力计划、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沈阳十二运等专项服务或大型赛事服务, 甚至是海外志愿服务的过程中, 能通过积极奉献他人, 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并学会在付出中感知社会变迁、感受人性的丰富与温暖, 不断提升自己的助人能力和专业水平。这对于大学生丰富自身人生体验, 提高生命质量, 提升幸福指数, 激发自身发展潜能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 在实践中,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完善了从他人管理向自我管理的飞跃, 在人生重要的发展阶段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就道德层面而言:志愿服务鼓励“为他人服务”、“有利于他人”的精神内涵, 从而丰富了高校德育教育对提升社会普遍道德水平的积极作用

志愿服务将“为他人服务”、“有利于他人”作为服务准则, 提倡公正无私、奉献爱与真诚。志愿者为他人付出, 不计报酬, 不将任何物质回报作为服务动机, 这样的志愿精神本身就激发了大学生强烈的奉献意识和责任意识, 从利他人的理念中寻找自身存在价值, 具有极强的公益性和利他性, 这是一种社会道德理想的有益实践, 具有强烈的道德符号作用, 从而发挥着社会价值导向的功能。志愿服务作为一种以人性、道德、良知为逻辑起点的行为, 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志愿服务在扶助弱势群体、缓解社会矛盾、增强社会互信、促进道德进步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基于对和谐、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志愿服务注重社会道义, 强调社会责任, 更多地考虑社会分配的公正性, 具有自愿性、公益性、社会性的特点, 其核心是利他主义价值观, 其精髓在于个人对正义、和平与人类福祉的内在责任。爱的教育是高校德育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但源于他的泛华特点, 显得十分宏观且笼统, 但志愿服务这样一个有效载体的应用, 却使得爱的教育变得具体和丰富, 这种对青年学生道德修养的培养和塑造, 对于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和突出贡献。

三、就社会层面而言:志愿服务本身对塑造全新社会风尚、促进公平正义具有现实意义, 体现了高校德育教育的社会价值

公平正义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核心, 公平正义的实现是为了更好的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 而志愿服务作为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和强大支撑, 他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 对重大灾害所提供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正体现了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与诠释。同时, 志愿者在大型赛事上的志愿服务, 用微笑诠释了一个民族的自信和一个社会的包容、和谐, 更是对全新社会风尚的有力塑造。志愿者作为社会慈善事业的一种人力资源, 其规模和参与度反应了一个社会的发展程度。高校德育教育在对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三观的培养中, 也蕴藏着一种兼济天下的普世精神, 而志愿服务的产生和发展正是对这种普世精神的一种生动诠释。高校德育教育对大学生个人人生信念、理想、追求的确立完成于“润物细无声”之中, 而这种根植于思维和精神深处的价值取向将全面体现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谈杰.国内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述评[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4) .

[2]魏立娟.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育人价值”与实践路径[D].兰州理工大学, 2012.

浅析高校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 篇8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8-0291-02

一、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个良性循环的组织是为社会提供良好志愿服务的基础。高校的志愿服务活动,大多由学校针对特定事件来组织和倡导,大学生志愿者随着特定事件的终止而停止服务。在高校的德育教育中,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发挥载体功能,因此更应促进志愿服务的组织、项目和机制等全方位的改进。

(一)大学生作为活动主体存在的问题

1.对志愿活动了解不深入。有数据表明:未参加过志愿者活动占35.6%,这些人中因对志愿者活动不了解而未参加的大学生占38.5%。所有调查对象中对志愿活动不了解的占19.2%,听过类似活动的大学生占13.2%。同时,少部分大学生认为志愿者活动与“学雷锋”或“做慈善”相同,甚至极个别人认为是“形式主义”活动。大学生对志愿活动未有深入了解受信息渠道不畅通、志愿组织宣传不到位等影响,并且少部分大学生没有领会志愿者活动的精神实质,对活动的内涵难以准确理解。

2.大学生志愿者的不稳定性。大学生志愿者的组成人员不稳定,受高校的学制影响,对工作熟悉、有管理经验的高年级学生迫于就业、考研的压力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会逐年降低,毕业年级参加活动的人数远远少于低年级的,这使服务活动出现断层。参加活动过程中,因每个人精神状态和性格的差异,少部分大学生一旦遇到棘手的问题便会选择中途放弃而退出活动;大学生的参与时间也不稳定,大学生对自己学习、生活的时间安排受课业时间的限制,很难保证有规律地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有些人在大学期间只是偶尔参加或者一年参加几次。以上均会影响大学生志愿者队伍的稳定性,进而影响志愿者队伍的整体水平,不利于志愿活动长期稳定的开展。

3.参与动机多样,缺少服务意识。志愿者服务活动依赖校级团组织指导,成员自主参与意识不强。除一些大型项目在全校范围获得广泛响应,小型的志愿者组织难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大部分的大学生志愿者认为参与活动是自身的社会责任,可以服务社会、实现自我价值,思想观念较积极进步。相当数量的大学生觉得通过参加活动可以提高自己的工作竞争力,有些人认为这是充实课余生活的一种方式,有些人认为参加活动可以结交朋友,个别人为得到他人认可参加服务活动,这些人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并不高更缺少服务他人的意识。

(二)外部环境存在的问题

1.经费不足。无论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出发点为何,大学生的精神支持起决定性作用,但有实际意义的物资支持是很有必要的。作为非营利组织,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缺乏稳定的资金支持,活动产生的成本费用如交通费、餐费、材料费等不能由大学生承担,绝大多数高校志愿活动由校团委给予有限的经费,活动经费的短缺阻碍长期、规范志愿服务的持续推进。

2.缺少相应的社会认同。近年来,大学生为大型赛会提供志愿服务得到社会的好评和认同。但志愿活动的大部分是些日常事务如义务支教等,因效率、效果和透明度存在问题,并缺乏连贯性易被社会质疑,志愿服务的社会认同度很低。来自社会、家庭和周围同学不认可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会损害志愿者的参与热情。必须加大推动社会认知的力度,给志愿者更多社会各界的广泛的支持和理解。

3.相关政策法规不健全,无法保障志愿者权益。志愿活动的过程中会涉及一些法律事宜,如滥用志愿者名义等问题。目前,全国范围的志愿服务专门法律尚未确立,在缺乏政策支持和法规滞后的情况下,志愿服务出现一定程度的混乱。部分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不同类别、程度的被伤害,精神伤害占较大比例,存在不尊重志愿者人格的现象。也有志愿者的人身安全被危害,我国北方冬天寒冷,志愿者室外服务中会有生病、跌伤事情的发生。

(三)高校管理存在问题

当前,具有完整的志愿组织服务体系的高校较少,大多数学校的组织管理机制不健全。具体如下。

1.组织机构设置不健全。各高校志愿者组织的设置没形成统一模式,大多数高校的服务组织由校级团委到各院系分团委领导下进行,也有高校的组织受校级或是各学院学生会管辖,有些高校成立了单独的协会指挥活动,有些院校只设立总部负责所有活动的运行。

2.成员招募不规范。部分高校在招募新成员时没有科学考核的方法,不注重质量会使得大学生志愿者的素质因人而异,招募方式的随意性还会影响志愿服务的效果。多数高校的招募方式类似行政命令式,发起方式有“党政支持、共青团承办、社会化运作”的特点。招募对象中党团员和积极分子较多,有的同学因个人原因把提供志愿服务看成是被委派的行政任务,这不仅与志愿者精神相背离,还会削弱志愿服务对大学生教育和引导的功效。

3.考核与评估机制不完善。志愿服务的考核与评估为了向志愿者及时反馈、改进工作水平、促进成员间沟通协作,为高校志愿服务的改进提供依据,提升志愿服务的整体绩效。目前,我国多数高校的志愿活动结束后,没有及时对活动中的问题、成员表现(如服务的数量、质量、团队精神)等方面进行客观的考核与评估。如此难免使志愿者产生“做多做少一个样,做好做坏一个样”的心理,这不但打消了志愿者工作的热情,也不能及时发现工作中的不足。

4.欠缺信息保留和成果传承。大多高校没有建立完整的志愿者信息档案,举办活动存在从零开始的现象,没设置部门负责志愿者工作信息的整理、归档工作,大量宝贵的第一手资料被丢失,更谈不上工作成果的转化。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资金筹措困难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当前大部分服务工作的资金源于校团委,而校团委的经费来源于学校划拨的办公经费,能用于支持志愿服务的经费有限,至于支持院的志愿者组织更加困难。这更深层的原因是政府对学校本身的投入有限,以致学校不断压缩行政经费,自然就不对学校团委加大投入。虽然共青团组织是政府部门,但能支配的资源很有限,问题的关键是政府部门没真正给予大学生志愿服务者足够的关注。

(二)志愿者组织行政化管理色彩过浓

在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对作为非营利性的志愿组织行政干预不大。因此志愿活动的领域和方式能获得宽松的制度空间,利于保持志愿组织的独立性和民间性,同时很好地弥补政府在公共领域职能的不足。许多情况下,团干部是志愿者组织的领导者,团员被默认为志愿者,运作方式是团组织发起向下推广的方式,具体活动的管理主体常由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社团组织、各院级共青团组织担任,这种体制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资源整合,行动易于掌控、见效快。但有组织独立性不强、自主能动性缺乏、背离自愿原则、人员流失严重、服务缺乏生命力的缺点。

三、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机制的创新思考

(一)规范大学生志愿者的组织机构

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作是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首要任务,应提供有力的机制保障,出台一系列为规范志愿服务管理的规章制度,通过设立院系分会、专业特色服务队等形式加强对志愿者的管理,增强志愿者的归属感,为志愿服务培养骨干队伍,为服务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和人员保障。

(二)创新宣传方式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影响力和生命力受志愿服务理念推广程度的影响。要充分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导向,引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是一种全新和行之有效的社会实践,它引导大学生投入社会、践行所学,因此高校要给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推动德育功能的发挥。同时,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服务活动更多为了实现自身价值的精神满足,要在全国加大宣传志愿精神、服务理念的力度,增强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奉献意识,强化大学生的参与意识,为大学志愿服务保持长久的动力。

(三)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化、特色化

品牌和特色是公益事业的生命线,品牌越突出、特色越明显,志愿服务工作的效应就越大。把志愿者组织的自身优势与社会需求的黄金点相结合,提高服务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关注度。坚持精心组织、成熟运作、突出特色的高标准持续战略,达到社会、学校、志愿者的共赢局面,使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和特色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不断扩大、增强。

1.坚持在共青团的指导下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共青团承办是我国特色也是优势,共青团的支持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同时,我们要走出“志愿服务组织隶属共青团组织”的误区,让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能够回归社会,充分发挥大学生的智力优势与社会力量合作,得到更多社会人士、企业机构的支持,为服务品牌奠定坚实的基础,共同打造志愿服务工作新品牌。

2.不断丰富志愿服务内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应围绕公众需求,赋予服务项目新内涵、细化服务内容、扩大服务对象,实现志愿服务向常规化、专业化转变。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围绕地方党政的工作重心和地方特点,有针对性地围绕地方重点工程、大型活动、地方特殊群体的需求和突发事件等设计志愿服务项目。同高校自身的特色优势、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相结合,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的关爱留守少年儿童服务项目、湛江师范学院的保护候鸟志项目均是典型案例。

3.传承志愿服务工作。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如同一根接力棒,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传播到一届又一届的学子心中,让“爱心奉献、服务社会、实践成才”不断地成为学子的一种追求,引领校园文化的新风尚。大学生志愿者组织要常抓常新、与时俱进,以彰显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时代化。

参考文献:

[1]陈佳.关于中国青年志愿者组织发展现状的思考[J].理论界,2006,(2).

[2]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上一篇:小学教师教学实习心得体会下一篇:作文批语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