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钢总体信息化规划

2024-06-01

八钢总体信息化规划(精选8篇)

八钢总体信息化规划 篇1

谈企业信息化总体规划

本文论述了基于企业业务发展需要和对信息化的需求进行信息化总体规划的设计思想,阐明了总体规划的`重要意义,总结了总体规划的实现方法和步骤,分别从功能模型、系统平台、网络平台、信息安全、系统建设周期等方面介绍了总体规划的内容,分析了总体规划的原则和目标.

作 者:李洁 朱振华  作者单位:李洁(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计算中心,110001)

朱振华(希杰集团沈阳公司,110024)

刊 名:中国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2005 “”(14) 分类号:F2 关键词:信息化   总体规划   信息系统  

 

八钢总体信息化规划 篇2

一、财务管理信息化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1. 整体规划原则。

集团企业信息规划的整体性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集团企业信息化的内容覆盖了集团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信息处理;集团企业信息化建设不是孤立地搞单项计算机应用, 在选用技术时应有全盘考虑, 力求信息集成与过程集成, 以获得综合效益;在全球化市场中必须同需方和供方密切相连, 供货商和用户的信息要纳入集团企业信息化管理的范畴。

2. 阶段性与扩展性结合原则。

应分阶段选择实施财务信息系统的不同子系统, 认真分析集团企业的战略与信息技术支撑之间的影响度, 合理预测环境变化可能给集团企业战略带来的偏移。此外, 在做财务管理信息化规划时要留有余地, 做务实的牵引, 不能追求大而全。要以适应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适应集团企业管理与业务模式的不断变化为目标。财务管理信息化规划不应成为集团企业信息化的桎梏, 要能根据变化进行调整和完善。

3. 客观性需求原则。

在规划时一定要从集团企业的实际出发, 结合集团企业现有的流程处理和业务需要, 制定出适合集团企业发展的信息化规划, 不能一味追求先进技术和最新版本。

二、财务管理信息化规划的内容

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规划大体分为三个层面:战略层面、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

从战略层面上来说, 规划涉及以下几个方面:明确集团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明确集团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在集团企业总体战略的指导下, 根据自身的现状、能力和竞争环境的要求, 制定切实可行的信息化战略, 包括明确信息化的内涵和信息化在集团企业总体战略中的角色定位。

从技术层面上来说, 规划涉及评估公司的信息化能力现状, 包括现有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人员的能力;评估集团企业的信息化技术架构, 包括平台、网络、应用软件、流程、数据和架构;按照集团企业未来发展对信息化能力的需求, 确定信息化能力差距和信息化能力发展蓝图。

从管理层面上来说, 规划涉及信息化管理组织机构设置、汇报体系、岗位设置、技能分类和相应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信息化管控模式, 如相关信息化制度、标准和规范、信息化投资决策程序、风险管理、安全管理和项目管理、信息化变革管理和培训。

财务管理信息化规划的内容要充分体现信息化的内涵, 特别要注意以下问题:

1. 集团企业现状分析。

首先, 通过对集团企业战略的分析, 明确集团企业的发展目标、需求以及各个关键部门需要做的工作。其次, 研究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信息技术与信息产品的发展趋势, 了解竞争对手应用信息技术的情况, 包括具体技术、实现功能、应用范围、实施手段以及成果和教训等。最后, 分析集团企业当前的信息化状况, 包括基础设施、应用规模、应用层次和人员素质等。

2. 财务管理信息化战略的制定。

制定战略是在分析形势的基础上, 制定信息化的指导纲领, 力争以适当的规模、成本做最合适的信息化建设。首先, 根据集团企业的战略规划, 确定信息化的远景和使命, 定义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和财务管理的动态螺旋式递进, 明确信息化在实现集团企业战略过程中应起的作用。其次, 起草财务管理信息化指导纲领, 作为管理和实施工作中要遵循的条例。最后, 制定信息化目标, 即集团企业在未来几年为了实现远景和使命而要完成的各项任务。

3. 财务信息系统总体架构。

在制定财务管理信息化战略的基础上, 集团企业需要进一步设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总体架构。一般地, 集团企业财务信息系统架构应包括财务信息系统总体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开发架构、技术架构和操作架构等基本内容。

4. 拟定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实施标准。

为了有效规避、减少风险, 在严格遵照国家、行业相关规定的基础上, 集团企业必须拟定财务信息系统建设中采用的各项标准, 如数据标准、编码标准和流程标准等。标准的选择应按照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顺序依次执行, 使建设的财务信息系统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可用性、兼容性、扩展性、协调性和一致性。

5. 确定实施的财务子系统。

根据财务管理信息化战略和总体架构, 统筹兼顾, 评定财务管理信息化任务的优先顺序, 确定具体实施子系统。明确每一个子系统的责任、要求、原则、标准、预算、范围、程度、时间、协调和配合。确定对每一个项目进行监控和管理的原则、过程和方法。

在做好规划后, 还要注意规划与实施之间的平衡。在进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 规划与实施必须要与内外环境相适应, 并不断进行动态调整。

三、财务管理信息化规划需要注意的问题

1. 掌控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核心需求。

集团企业的需求是开展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第一步, 也是关键的一步。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需求是多方面的, 不论是由计算机替代手工完成简单的会计核算处理, 还是进行集团财务资金集中管理的需求, 都应从集团企业的核心业务需求着手。

2. 明确财务管理信息化所处的发展阶段。

集团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即面向事务处理的信息化阶段、面向系统的信息化阶段和面向决策的信息化阶段。就整体而言, 我国目前集团企业信息化基础比较薄弱, 与国外先进集团企业相比尚有很大的差距。为此, 集团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一般应以第一阶段即部门内的信息化作为初期目标, 成功实施以后再推进到第二阶段。第三阶段难度比较大, 需要建立集团企业战略级的数据中心, 使得信息可以在整个价值链上流动起来, 这牵涉到整个供应链上集团企业的全面协同和价值匹配。

3. 必须获得最高领导层的支持和重视。

八钢总体信息化规划 篇3

总体规划实施存在的问题

1.总体规划的意义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为了拓展市场和争取客户,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利用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整合企业各种的资源,对企业进行全方位、多角度、高效的改造。实现通过信息流来控制物质流、资金流,及时地为企业的生产、管理、决策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以便对需求做出快速反应,实现精细化管理,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经营管理水平和决策的科学性。信息化总体规划正是基于支撑和提升企业的核心价值而采取的一种对信息技术统筹规划的一种手段,通过实施总体规划,达到以下目标:

采取统筹规划, 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规划总体指导思想, 以项目驱动的方式全面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

通过总体规划,全局考虑优化业务和IT管理流程,突破组织之间的管控壁垒, 全面整合企业重要资源, 达到共享与优化利用。

通过立足企业当前的需求,以提升和整合业务管理水平为主导, 全面支持规划期内企业产品结构调整的战略举措, 做到贯通业务主要流程,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支撑企业集中内部供应链, 加强供应链协作,有效控制物流成本。

用信息技术实现从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生产制造、 质量控制、到产品交付的全生命周期的产品管理。

规划和落实关键项目的实施,推进信息化基础建设,加强基础信息的标准化、数据采集的完整性等。

2.存在的主要问题

信息化总体规划项目的开展,是一项全面衡量企业管理能力、技术能力、信息技术能力、体制机制灵活能力、操作制造能力等的复杂的综合工程,因此,在制定企业进行信息化规划时,很多企业都会面临以下的问题和困惑。

规划定位的问题

信息化总体规划,原本应属于企业顶层设计的组成部分,如:企业战略规划、业务发展规划、信息化发展规划等,它必须在企业战略和业务目标的指引下,确定IT战略,分析差距,落实未来发展的进程等。但实际上很多企业的制定规划的初衷,往往是为了行业信息化建设的要求,或者为了完成规划这项工作,为了规划而规划,这样,就偏离了信息化总体规划的初衷。

与企业发展战略的融合问题

信息化战略,必须基于企业的发展战略,必须要严格契合企业的战略,与企业战略和业务目标保持高度一致,这是信息化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但是,很多企业缺乏明确的战略和业务目标,或者是战略制定的不够清晰,无法进行分解和执行,这样就导致信息化缺少目标,缺少方向,没有依据。

业务管控的问题

企业业务管控的模式,决定了信息化管控的模式,如集团企业对其所属企业的管控模式分为财务管控、战略管控和运营管控三种形式。相对应的信息化管控模式也应分为三种:集中管控、分散管控和混合管控模式。这便意味着企业对其所属企业信息化工作的管控力度有所区别,因而总体规划对不同企业信息化工作的覆盖范围和覆盖深度也是不同的,体现了管控模式上的差异。但很多情况下,企业的管控模式比较模糊,或者或经常发生变化,导致整个IT架构无所适从,只能走到哪儿算哪儿,规划无法落实。

IT长远目标的问题

信息化本身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信息化缺少量化的愿景,也没有未来发展可行的步骤。走一步看一步,不知道发展到哪里,甚至这样做的价值何在、风险何在都不知道。缺少长远的目标,只能人云亦云,更多的是企业管理中产生一个需求去建设一个信息系统这样的直接需求式驱动的信息化建设模式。以至信息化总体规划就无法落实和执行。

动态调整机制的问题

企业信息化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随着业务管理的变化,组织机构的调整等,信息化也需要随需而变,如:业务系统的更替、功能模块的重新切分、业务流程的重新配置等,作为信息化总体发展规划的纲领性文件,也需要进行动态的调整和优化,才能适应和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总体规划实施的应对策略

结合具体案例,笔者以信息化总体规划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进行举例分析,总结问题,提出应对策略。

1.如何实现IT战略与企业战略的有效融合。IT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关系如图1所示:

案例1:某企业提出围绕行业“卷烟上水平”的基本方针和战略任务,以“创建‘国内领先 国际一流’的现代烟草企业”的愿景”,针对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采用从战略的顶端视角出发,其核心关注的战略要点涉及到企业的战略定位、战略目标和战略路线几个方面。我们对企业战略进行分析,解读围绕着“发展提升”中的深层内容,结合信息化总体规划方法论,可以解读如图2。

企业的核心战略目标主要涵盖:立足当下、放眼未来的战略愿景;战略愿景凸显品牌输出战略;围绕品牌战略带动资源聚集;品牌战略导向拉动业务模块升级。同时也通过对业务发展趋势的分析,落实到IT战略需要达成的目标,在品牌输出、国际化、宏观经济、市场营销等方面支撑战略目标的实现。

2.在如何适应和满足企业业务管控模式。案例2:由于特定的原因,行业某企业的业务管控存在一种特别的“母子公司、母分运作”的模式,保留下属企业法人资格、实行母子公司管理体制架构,通过对管控模式的分析,总结出该企业的业务特征:省内生产和省外联营加工的方式,保持不同地域、不同组织、不同管理模式下的生产经营的格局。提出信息化建设需求:信息系统要支持企业在母子体制下多种管理模式的需要,通过信息系统松耦合集成子公司、合作加工厂,建立信息集中、标准统一、多种管理模式并存的一体化管控模式,实现上下贯通、左右协同的一体化数字烟草的要求。提出落实两级公司在信息系统建设、IT组织运营的不同分工协作模式如图3。利用高凝聚、松耦合的技术架构,适应业务的变革和支撑多种管理模式的并存。

3.IT长远发展目标的问题。信息化除了要支撑企业战略,满足业务发展目标外,IT本身也需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变革而发展,IT长远发展目标的确定关键是在对现有信息技术的评估,分析差距和问题,结合对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把握,来制定长远发展目标。案例3,如某企业在深刻分析企业现有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在信息化支撑战略意图实现方面、信息化支撑核心业务发展趋势方面、在应用系统的协同和扩展方面、在应用系统实施和推进环节方面、在信息资源管理环节方面、在IT治理与服务环节方面的6点差距,总结了企业未来需要提升的空间,确定未来发展的长远目标:“智慧应用”由数字到信息,从信息到智能,从智能到智慧,体现了信息化价值的跨越途径。

总体规划需要战略视角

通过以上几点的分析和总结,笔者认为,要较好完成信息化总体规划的工作,关键需要落实以下几点。

1.总体规划应体现对发展战略的有效支撑

信息化是以信息技术为主导、信息资源为核心、信息网络为基础,以相关法规、政策、战略、标准、制度为保障的信息化规划、建设、运维和持续改进的过程。规划是信息化工作的核心,是指导、规范企业信息化工作的重要依据,规划所体现的方针、战略、蓝图、保障等必须体现对企业发展战略的有效支撑。

2.总体规划应体现对所属企业的管控模式

企业对其所属企业的管控模式,这便意味着企业对其所属企业信息化工作的管控力度有所区别,因而总体规划对不同企业信息化工作的覆盖范围和覆盖深度也是不同的,体现了管控模式上的差异。

3.总体规划应确立信息化建设基调

企业的总体规划应在充分理解企业发展战略和企业信息化现状的基础上,制定企业信息化战略、发展目标、实施路线及保障措施,应从信息化管控、应用架构、数据架构、基础设施架构等维度,从机构、职能、人员、责任的角度,从组织保证、流程保障、工具支撑等方面,确立企业整体信息化建设基调,形成企业信息化指导纲领。同时,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项目建设方面,应确立总体建设原则,包括信息化项目的层次划分、部署方式以及对基础设施的总体要求等[5]。

4.总体规划应体现企业所属行业的业态特征

信息化项目建设的重要目标是有力支持和有效提升企业的业务和管理能力,信息化能力需求因各行业的性质、特点和生产、管理模式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因此总体规划需要体现企业所属行业的特性,在信息化现状调研、信息化能力分析、应用架构规划、应用蓝图设计、实施路线图以及实施投资估算等方面,需要考虑行业的特征。

5.总体规划需要涵盖各业务板块

基于企业对其所属企业不同的管控模式以及集团企业层级管理的现状,总体规划需要着重从企业战略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及企业生产服务等3个层次对企业的整体应用架构进行规划设计,对于细节的业务条块,也需要各下级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规划进行必要补充,共同构成企业的总体信息化规划。

6.总体规划需要一种常态的滚动更新机制

信息化规划的制定经历了现状调研、需求分析、蓝图规划、实施路线图设计等步骤,随着规划的逐渐实施、既定目标的逐步实现,特别是企业发展战略的调整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信息化工作面临重新定位、重新部署、重新整合的抉择,因此需要建立一种信息化规划滚动更新的常态机制。可以开发一套系统来支撑规划,规划工作本身涉及大量的文件收集、资料汇总、数据分析和信息处理等工作,存在中间分析结果的版本管理、规划过程的协同工作以及相关问题,纯粹手工管理面临巨大的工作量和检索时间;配置信息化规划岗位。企业在信息化管理部门中配置信息化规划岗位,其职责为:组织编制信息化(滚动)规划、组织报送年度信息化专项计划及完成情况、组织检查反馈信息化系统应用效果、组织报送信息化考核相关材料,以此保证信息化规划滚动更新的常态机制。

总之,企业信息化总体规划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首先需要明确信息化的地位和作用,要以整个企业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为依据,以战略性的眼光,以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为基础,结合行业信息化的实践及对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掌握,提出企业的信息化远景、目标和战略,以及搭建一个满足企业管理业务要求、支持各生产环节的信息处理平台的方案,它包括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的组成架构及信息系统各部分的逻辑关系。企业信息化总体规划需要全面系统地指导企业信息化的实施进程,协调发展地进行信息技术的应用,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以及有效充分地利用企业资源。

作者简介

八钢总体信息化规划 篇4

——以唐山市新城城市总体规划为例

摘要:生态规划理论是相对于传统规划理论而言的规划理论,它强调规划应先从控制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入手。文章介绍了生态城市规划理论是如何在唐山市新城总体规划中加以实践应用的。

1引言

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城市扩张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的城市规划编制方法已显诸多弊端,需要新的理论方法以指导城市规划,并将城市规划付诸于实践来指导城市的有序发展。“生态规划”理论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2“生态规划”理论形成及发展历程

生态规划理论缘起自19世纪末Patrik Geddes的“先调查后规划”,到20世纪60年代I.McHarg的“自然设计”,已形成了一个以土地适宜性分析为特点的通过生态因子的层层叠加来确定土地利用格局的模式,并为国际景观规划界所广泛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发展为景观生态规划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景观生态学把水平生态过程与景观的空间格局作为研究对象。“生态规划”理论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来。

“生态规划”理论本质上是一种通过优先进行不建设区域的控制,来进行城市空间规划的方法。“生态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种新的理论及工作方法,即城市规划应该首先从规划控制非建设用地,在余下的土地中进行建设用地的规划编制。“生态规划”将建设用地与生存环境”的“图底关系”进行了彻底的颠倒,传统规划理论是将建设用地当做“图”,环境当做 “底”来设计的,而“生态规划”则刚好相反,更注重生态基础设施的保护及控制,而不是从眼前城市土地开发的需要出发来做规划。

“生态规划”对在土地有限的情况下实现良好的土地利用、安全和健康的人居环境,特别是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或有效的阻止生态环境的恶化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更有可能直接在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国土整治,包括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等方面发挥作用,建立起具有综合生态效益的防护林体系、保护区系统、城市绿地系统及城乡景观规划体系。

3传统城市规划编制框架与方法

大白帝城总体规划 篇5

——以大白帝城总体规划为例

规划立足大区域、大旅游、大发展视角,整合了白帝城周边包括瞿塘峡、白盐山、草堂湖、夔州古城等100平方公里范围。

一、大背景:五重维度,探索大白帝城

做大白帝城旅游区,是秉承国家发展战略,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对接重庆五大功能区部署的需求;是三峡旅游格局破题之眼、渝东北旅游金三角振兴之魂;是推进新三峡传统旅游升级,驱动奉节旅游全域化发展的核心。

 大战略——长江经济带,聚焦长江。 大部署——五大功能区,生态优先。 大旅游——三峡呈新变,腹地突破。 大格局——旅游金三角,区域联动。 大发展——全域谋发展,双核驱动。

▲在建及规划中的沪蓉高速、奉巫高速、郑万高铁、安常铁路、巫山支线机场等构成的立体交通网络架构,三峡从“游船观光游”向“腹地深度游”发展的时机已经成熟。

二、大分析:三峡之巅,剖析大白帝城

项目位于长江上游,长江库区腹心,对外交通条件日趋优越,是长江黄金旅游带上必选的旅游目的地。并且旅游产品体系较为丰富,具有厚重的文化积淀、悠远的历史沿袭。既有白帝城的三国文化,又有瞿塘峡的峡江文化和夔州古城的诗歌文化,自然人文和谐共生,形成别具一格的奉节民俗文化,独具市场号召力。

三、大定位:创意谋划,定位大白帝城

1、发展战略

大品牌战略:立足三峡,做大品牌,构建奉节三峡之巅旅游目的地; 大格局战略:景城一体,双核联动,助推奉节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 大旅游战略:更新产品,做活文化,打造三峡传统景区旅游升级标杆。

2、性质定位

以白帝城-瞿塘峡5A景区建设为核心,充分对接当前旅游市场需求,助推三峡传统景区转型升级,将大白帝城打造成为集文化休闲、养生度假、户外体验、生态观光等功能为一体的三峡之巅•大白帝城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3、目标定位

①国际旅游品牌定位:

依托大白帝城丰富的三国文化、诗歌文化、峡江军事文化、夔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遗产资源,在保证各遗产长期得到系统、科学的保护和管理的前提下,合理、适当地利用遗产的价值,打造大白帝城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

②国内旅游品牌定位:

针对长江三峡景区老化问题,大白帝城充分对接当前休闲度假市场,以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完善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等设施,打造长江三峡第一旅游目的地、长江三峡传统景区升级的排头兵。

四、大格局:优化空间,描摹大白帝城

在空间架构上,本项目构建“一地五区”的分区确保项目落地。

1、三峡雄关——白帝•瞿塘怀古追忆区 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 ①发展策略:

按照国家AAAAA级景区标准,整合白帝城、瞿塘峡景区等资源,以三国文化、峡江军事文化等为灵魂,重点做好景点提升、设施提升、文化提升、风貌提升等内容,创新文化体验性项目,丰富景区内涵,完善旅游景区配套,将其打造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大三峡旅游最重要的品牌代表。

②重点项目

▲白帝城景区提升

▲瞿塘峡景区提升

2、三峡巅峰——赤甲山山地运动区 山居秋暝枫林晚,赤甲晴晖三峡巅 ①发展战略

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赤甲山的旅游资源,融合三峡低空极限运动、三峡山地越野运动、三峡野营探险运动、三峡户外拓展运动,打造三峡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基地。

②重点项目

赤甲山•三峡国际户外运动大本营在赤甲山顶一线区域以观光休闲、极限体验为主,在长风背一线区域以山地专项运动为主,让游客真正感受到“登三峡之巅,赏神奇风光,玩极限体验”。

3、三峡古城——古夔州文化休闲区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①发展策略:

整合奉节老县城、宝塔坪区域,以还原千年夔州古城为主题,以夔州古城演变为线索,融入三国文化、夔州文化、诗词文化、码头文化等内涵,再现长江三峡悠久的场镇历史及商贸文明的夔州古城文化景区。同时依托宝塔坪游轮码头,完善旅游服务接待功能,将其打造为长江三峡旅游综合服务中心。

②重点项目:

奉节老城至今有1500年历史,以奉节记忆、明清风情和码头文化为文态创意主题资源,以巴渝明清风格的街、巷、院落民居建筑为形态载体,通过“一码头三街区”,将城市记忆、文化片段、生活场景、商业空间有机融合,打造“文态、形态、业态”三态合一、有机互动的文化产业集聚区。

4、三峡诗韵——草堂湖文化体验区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①发展策略:

以诗歌文化为统领,围绕诗歌文化瞻仰、诗歌文化休闲、诗歌文化体验、诗歌文化娱乐等,做大奉节诗城文化品牌,将其打造成为奉节诗歌文化精神高地和诗歌文化体验胜地。

②重点项目

瞿塘诗村。对现状村落建筑和环境进行整体提升,并传承古代文人墨客聚会交友方式,同时配套人文主题消费业态,整体打造极具中国传统特色的诗意栖居空间。

▲村落现状

▲村落改造

5、三峡原乡——白盐山原乡风情区 枫林桔树丹青合,复道重楼锦绣悬 ①发展策略:

依托区域内农业产业基础,按照山上山下分别开发的思路,打造两个具有三峡特色产业的村落——橙村、茶村,同时强化乡村体验与休闲娱乐功能,引导鼓励村民参与旅游项目的开发,营造一处三峡文化浓郁、原乡情趣突出的田园意境。

②重点项目

三峡橙村。奉节是脐橙之乡,通过对果林、民居、田园等要素的重新梳理组合,打造以脐橙种植、采摘、加工、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园区,基于规划区坡地地貌特征,大力加强脐橙产业与旅游特色融合,开发农事体验活动以及橙主题体验,实现农旅深度融合。

伍、大保障:八方谋略,保障大白帝城

本案从旅游产品规划、道路交通规划、旅游线路规划、服务设施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建筑风貌规划、绿化景观规划、旅游产业规划等方面保障项目实施。

同时以节庆活动激活区域,以主题行动创建品牌,以情感营销攻占市场,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字化智能手段的建设,将大白帝城国际旅游目的地打造成一个全智能化景区,实现旅游区在游客服务、内部管理、安全防护、资源保护和市场拓展等方面的全景化、人性化和智能化。

▲三峡枫情,做大三峡红叶节

六、结语:

本项目是奉节赤甲集团委托浩丰规划设计集团编制的规划设计方案。方案以“旅游+X”复合型产业为突破,着重“一、二、三产业联动”,延长旅游产业链,发挥旅游衍生效应,建立旅游业为导向的产业互动关系,助推奉节大白帝城旅游产业的全维体系构建,衍生新的旅游产业形态,实现规划区旅游业大发展。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篇6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简称“两规”

现实中存在问题:

1、两个规划的协调情况

从实践中可以看出规划管理和土地管理部门以及两个规划之间不协调的比例很大 ,管理部门之间的不协调更造成了规划编制的不衔接。

2对两个规划地位及关系的争论

3两个规划的用地分类标准不一致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总体规划的差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对行政区域内全部土地的利用结构及其布局所做的安排,对各项用地规划具有指导和制约作用;而城市总体规划则具有局部性,它着重于城市总体规划范围内的建设用地的分类及其布局的安排,从土地利用的角度来看仅是一个部门用地的规划。由于城市用地只是土地利用中的一种类型,因此两个规划存在有“点与“面”“, 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如果忽视两者的差异和关系,将导致两者在规划思路和规划结果上的矛盾,突出表现为:城市总体规划仅从城市本身的建设出发,城市的建设不考虑区域土地资源的供需矛盾,即不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限制,从而造成了城市建设用地过分扩张,不断侵占耕地。

“两规”不协调对规划实施的影响

1编制不同步“, 两规”城镇用地规模的规划结论缺乏可比性。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水平影响用地规模的控制效果

3地方政府对“两规”的偏好和认识水平不同,影响“两规”协调实施

两规协调的途径:(具体自己展开)

1实行规划的同步编制

2人口规模预测的协调

3建设用地规模控制目标统一

4用地布局上的宏微观协调

5两规”实施一致有效

6城市发展方向协调统一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存在的矛盾

从目前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情况看,二者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相互不一致,脱节甚至冲突的情况给规划的审批管理和实施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更为严重的是土地资源没有依照规划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 两项规划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 负责两种规划编制的行政主管部门不同

当前,我国许多城市的土地利用管理由两个不同的部门负责 国土资源部门管理土地利

用总体规划,建设规划部门负责城市规划 虽然国务院对两个部门的职责作了明确分工,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方面又存在着职能交叉 两个部门从各自的利益出发,在用地功能布局 用地规模等。重大原则问题上缺乏交流 信任和支持,使两种规划出现相互不一致 脱节甚至冲突的情况,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也存在 两张皮 现象,给实际工作带来很大影响。

1.2 两大规划的目的 内容不同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国土规、划的组成部分,是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土地本身的适宜性,对土地资源的开发 利用 整理 复垦 保护等在时间空间上所作的总体安排。

1.3 编制规程和工作路线不一致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一般采取从总体到局部 从上到下逐级进行的方法,而城市规划采用、的是从上到下与从下到上相结合的工作路线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强调土地尤其是耕地的保护,耕地占用和保护指标的分配采取自上而下层层下达的方式,不得突破,带有很强的计划性 城市规划侧重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一般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分配计划指标要比城市规划的需求预测指标偏小。

1.4 规划期限不一致

明确两个规划的衔接的重点内容

八钢总体信息化规划 篇7

1 两个规划的关系分析

1.1 规划编制法律依据的平行关系

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据的主干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编制城市规划依据的主干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008年1月1日废止)。两者都是从属于《宪法》的行政法,法律地位平等,属于平行关系,因此依据相应主干法编制相同行政地域范围内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具有同等法律地位[1]。

《土地管理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中建设用地规模不得超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同时第三款规定“在城市规划区内、村庄和集镇规划区内,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应当符合城市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城乡规划法》第五条规定“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以及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的编制,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从法律条文看,两个规划之间不存在从属、层次关系,是互相协调、衔接的关系。

1.2 规划内容的重叠、交叉关系

《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规定“市域、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纳入城市和县级人民政府驻地镇的总体规划”。从规划行政地域范围来看,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都涵盖了整个行政辖区范围[2]。但是城市总体规划的实体景观地域仅包括城市(城镇)规划区范围,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则是对行政辖区内的所有土地进行统筹安排和利用结构的调整,因此城市总体规划的实体景观地域范围从属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地域范围。

从规划内容上看,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交叉点在于城市土地利用。城市总体规划侧重于城市用地合理的功能分区,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则侧重于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合理控制。从规划内容、方法、成果上看,两个规划各成体系,所以不能因为规划地域的包容关系和规划对象的重叠关系而将两个规划列为从属关系。根据我国现行的规划体系,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同属于区域规划的次级规划,两者应当是相互协调、衔接的关系。

2 两个规划的矛盾分析

2.1 城市用地规模统计上的差异性

从城市用地现状规模来看,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统计的面积包括城市建成区和一部分非建成区(如河流、水域及未利用地等),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统计面积仅包括建成区范围。从城市用地规划面积来看,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用地范围包括规划期末建成区面积、预留建设用地、污染企业安置区域等;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城市用地规模是到规划期末城镇发展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导致城市用地规模统计差异性的本质原因在于两个规划用地分类体系的差异性。两个分类体系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是统计标准出入较大。城市规划用地分类采用的是《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90)和《村镇规划标准》(GB 50188—93),两者均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具有权威性和法律效力。2002年1月,土地利用规划开始采用城乡统一的《全国土地分类》(试行)[3],但是该分类体系与城市规划标准仍然存在明显差异,两个规划协调的困难性、规划指标和用地范围无法统一等问题依然存在。2007年9月正式发布的国家标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与原有的土地分类体系相比,有了明显的改善,能与各部门使用的分类较好地衔接,但是不可否认两个规划部门使用的现行国家标准仍然有存在冲突的内容。如《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90)中居住用地(R)的范围涉及《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中住宅用地(07)、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08)、交通运输用地(10)3个一级地类下的部分二级地类。

2.2 城市用地规模预测的差异性

规划期末城市用地规模取决于规划期末城市人口和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两个规划采用的城市人口统计数据、预测方法、预测期限以及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的确定上存在很大的差异,相应地导致城市用地规模预测结果的差异性。首先是城市人口基数统计的差异性。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所采取的标准《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试行)》,城镇人口是指在市镇中居住半年及半年以上的常住人口[4]。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常住流动人口在城市人口中的比例上升,城市总体规划的基期年人口基数通常包括非农人口、农业人口和常住流动人口;而一般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期年人口基数来源于公安部门统计的非农人口、机械人口,明显小于城市总体规划的基期人口。由于基数不同必然导致预测规划期末人口规模的差异。其次是规划编制时间、期限的差异性。我国城市规划工作起步较早,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全国已完成了三轮规划编制或修编工作。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我国系统全面的开展是在1986年,1997年修编一次,目前正在进行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20年,《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程》(试行)中确定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15—20年,近期一般为5年。由于两项规划开始编制的时间不同,规划期限不同,必然导致规划方案编制的不同步,造成规划基期、规划期、采用基础数据的时限等不同,自然会造成两项规划结果的不一致。第三是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的差异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90)中把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分为四级:第Ⅰ级60.1—75.0m2/人;第Ⅱ级75.1—90.0m2/人;第Ⅲ级90.1—105.0m2/人;第Ⅳ级105.1—120.0m2/人。城市总体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根据现有人均建设用地水平确定规划调整范围,一般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在第Ⅱ级和第Ⅲ级范围内确定,调整幅度较大[5]。根据《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取决于现有人均建设用地水平和人均耕地面积。如人均耕地面积低于0.0667hm2,则只能采用现有人均建设用地水平对应的最低调整指标。由于两个规划在确定规划指标级别的差异,从而使规划用地面积难于统一。

3 两个规划协调和衔接的途径

3.1 统一分类体系,明确城市规模

对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统计,两个规划必须协调一致,这就要求两个规划的分类体系在城市建设用地类型的认定上保持统一。当前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采用2007年9月新颁布的国家标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预计2010年完成。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的基础上,各地将会依据新的数据成果和新的分类体系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而城市总体规划所依据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90)和《村镇规划标准》(GB 50188—93)分别执行了17年和14年。地类统一是两个规划协调的基础,所以有必要对城市用地分类和村镇用地分类标准进行修改。建议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完成之前,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修订相关国家标准;城市用地统计应当以城镇地籍调查数据为准,首先应明确城市用地分属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中哪些地类,建议以《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为蓝本,可通过添加三级地类的方式,建立新的城市用地和村镇用地分类体系,并逐渐实施现有地类数据向新的地类数据转换;土地利用分类与城市用地分类、村镇用地分类的统一,既可保证两个规划的协调性,又可有效地实现两个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信息一体化建设,以实现数据共享,提高工作效率,节约社会成本。

3.2 统一城乡人口划分、人均指标确定

两个规划采用不同的城市人口统计标准和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必然导致城市用地规模预测结果的差异。首先,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明确统一城市人口统计的地域范围;其次,采用统一的城市人口统计口径;第三,采用统一的人口预测模型。这样,可保证城镇人口预测结果的统一性。在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的确定方面,笔者认为应采取《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确定的人均建设用地标准。保证耕地数量和质量、保障粮食安全,合理控制城镇规模,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是保障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方针政策之一。因此,两个规划中有关城市用地规模的确定和布局安排必须符合国家的土地国策,应该采用双重标准确定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坚持走内涵挖潜的道路。

3.3 规划编制审批同期、同步、同级

规划编制不同步、规划期限不统一导致两个规划编制的基期数据和规划目标差异悬殊。建议两个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相关技术规范协调统一的基础上,统一规划基期年和目标年,做到同步编制,互为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属于政府行为,可由政府牵头成立统一的“两规编制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土地规划、城市规划、环境保护、交通、水利等多个行业的专家,共同负责两个规划的编制,同时提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相关成果,以避免两个规划在分别编制过程中的重复劳动和成果差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都实行分级审批制度,两者略有区别。具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批权限最低级别的政府是省级人民政府授权的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具有城市(镇)总体规划审批权限最低级别的政府是县(县级市)人民政府。如果实行两个同级规划审批的同步性,必须保证具有审批权限人民政府级别的统一性,建议采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分级审批机制[6]。

3.4 完善规划实施管理机制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一经批准,就具有法律效力,必须严格执行。两个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规划实施、管理方面要协调和衔接,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建设项目用地定点、审批、核发相关证书,确保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使区域土地利用、城市土地开发和城市发展建设步入协调、有序的良性发展轨道。

4 小结

随着国家城乡统筹改革的深入,势必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提出更高的要求。城乡产业结构的协调直接体现在城乡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安排上。两个规划的协调和统一是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基础之一,因此两个规划必须从编制规范、标准、方法、审批、实施、管理等多方面进行协调,实现耕地保有量不低于国家红线标准,满足城乡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不受破坏,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尹向东,熊进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协调的法律探讨[J].广东土地科学,2007,(1)∶34-38.

[2]张颖,王群,王万茂.关于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协调问题的探讨[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58-63.

[3]吴郭泉,翟慧敏,乔大山.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J].安徽农业科学,2007(22)∶6971-6972,6989.

[4]朱翔.城市地理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18-19.

[5]萧昌东.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地发展规模相协调探析[J].城市规划会刊,1999,(2)∶36-37.

总体规划阶段的医疗卫生设施规划 篇8

关键词:医疗卫生设施 用地布局 规模预测 弹性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1(a)-0-01

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部分,是为了更好地在空间上落实总体规划而编制的一项专项规划,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必须在城市总体规划框架内,结合城市发展、旧城改造、新区开发等情况统筹规划。

1 医疗卫生设施用地布局

医疗机构按规模、床位、专业技术人员数分为不同的级别,不同规模级别的医疗机构有其不同的服务半径,因而规划医院建设应考虑其分级性,并选择交通便利、环境安静、位置适中的地方;同时应避开污染和危险等不利因素,并与学校、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保持一定距离。其他医疗设施用地,如医疗废物处置及管理机构等,应根据医疗用地的使用特点安排。

2 规划实践—以《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8-2020)》医疗卫生设施规划为例

2.1 大连市医疗卫生设施现状概况

大连市医疗卫生设施用地总面积287 hm2,占城市建设用地的0.8%,人均0.8 m2。全市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732个,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城市医疗卫生体系。现状平均每千人拥有醫疗卫生设施床位数6.50张,执业医师3.43人。卫生工作人员医护比全市为0.96∶1,平均医院床位利用率为84.24%。2007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03岁。

2.2 存在的问题

现状卫生用地占总用地的比例不足,且空间分布不够合理,各区存在很大差异。卫生资源配置失衡,影响了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卫生设施相对集中在城市,农村卫生设施匮乏。

各类医疗服务设施存在供求结构矛盾,资源超载利用和资源闲置浪费的现象。主要医疗设施过分集中于城市中心区,不便于其他各区市民就医,也加重了城市中心区医疗设施的负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服务站设置结构比例不够合理,现有社区卫生服务设施的作用还十分有限。特别是金州区社区卫生服务设施较为缺乏,社区内部的基本医疗卫生设施和医护人员严重不足,致使二级医疗体系难以形成,居民初等医疗服务需求不能得到充分保证。专科疾病防治院相对较少。缺少服务于老年人的医疗机构。城市已步入老龄化阶段,但是尚无专门服务于老年人的医疗护理医院。

2.3 医疗卫生设施规划

根据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及有关人口预测,规划至2020年,中心城区规划人口480万,每千人7.0床配置,共需3.36万床,床均用地按上限117 m2计算,需要医疗卫生设施用地393 hm2。以占规划总用的的比例下限1.0%计算,为520 hm2。以人均医疗卫生设施用地上限1.1 m2,2020年规划医疗卫生设施用地为528 hm2。根据全国百万人口以上城市医疗设施用地比较,以及大连的自身发展特点,用三种计算方式校核,规划最终确定用地指标为520 hm2,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1.0%,人均1.1 m2。规划医疗卫生设施床位数按7床/千人、用地面积按117 m2/床计算。新建三级综合医院规模为500~800床,每床占地111 m2;新建二级综合医院规模为300~499床,每床占地117 m2。核心区医疗设施比较充足,规划按医院等级、类别按供求情况进行优化调整,并通过区内医疗设施用地的平衡调配解决部分医院床均用地不达标的状况。利用现有三级医院人力、技术资源,在其他区新建分院,以达到卫生资源的公平性。在金州城区、大窑湾城区新增医疗设施用地,充分利用和扩大现有医疗卫生设施,新建二级以上医院,并在建设标准上适当超前。旅顺城区根据规划人口规模及分布情况,整合现有医疗卫生资源,进行调整改造,使之充分发挥作用。在各居住区、居住小区设立相应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所、保健站等,形成完善的医疗卫生服务设施网络。不断优化整合专科医院体系。在核心区以外各区新建儿童医院、妇产科医院、皮肤科医院、精神病医院、老年病专科医院,作为核心区的有效补充。并在核心区北部预留应急医疗卫生服务用地。到2020年大连市将形成以三级医院为龙头,二级医院为骨干,专科医院为特色,门类齐全、立足本市、辐射城乡的医疗服务网络。通过规划使现有的医疗卫生机构布局、规模、功能进行合理的调整,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形成布局合理、健全和完善的城乡卫生服务网络,提高城乡的卫生服务质量。

2.4 规划的弹性

总体规划阶段的医疗卫生设施规划刚性不宜太强,主要医疗卫生设施用地的布局要明确,便于下一级规划操作、执行。用地总量的控制要科学、合理。可以指导医疗设施用地的规模和级别,专科医院和其他医疗设施用地应结合各自特点和医疗卫生部门的实际要求在下一步规划中进一步明确。

3 结语

加强城市规划,特别是近期建设规划与区域卫生规划、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的沟通和衔接,落实医疗卫生设施的承载空间,实现对城市医疗卫生设施建设的指导和控制。加快制定城市级、社区级二级医疗卫生设施的规划建设标准,以适应城市公共卫生体系改革的要求,促进城市医疗卫生设施健康有序地建设。建立新的数据统计分类,适应二级医疗服务体系的转变,满足卫生事业管理和城市规划管理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建设部.城市公共设施规划规范.2008.

[2]建设部.综合医院建设标准.2008.

[3]大连市卫生局.卫生统计年报汇编.2007.

上一篇:纳闷的一件事作文下一篇:月常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