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规划理念论文

2024-11-05

总体规划理念论文(共12篇)

总体规划理念论文 篇1

一、“低碳”与城市总体规划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 专家从经济社会角度提出了“低碳理念”的概念, 其含义是实现节能减排、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升碳汇及碳吸收能力。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差异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 各国对低碳城市规划的理解和实践方式也有所不同。中国正积极地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做出努力, 主要表现在:转变能源结构, 大力发展可持续能力;加强产业结构调整, 提倡和促进循环经济建设;控制人口规模, 努力降低人均排放值。按照碳的终端排放统计, 城市中碳排放的三大来源是工业、交通和建筑, 因此, 城市总体规划是构建“低碳城市”, 实现“低碳经济”目标的重要手段。

二、低碳理念下的城市总体规划思路

城市总体规划方面的低碳实践路径无外乎减少碳排放和增加城市地区自然固碳效果两个方面。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研究城市宏观发展战略, 重新评估带形城市以及组团城市在减少碳排放方面的作用; (2) 将节能减排的低碳理念与城市总规定位目标相结合, 以确定城市定位、人口及用地规模预测, 重点研究低碳城市土地利用形式和结构对减少碳排放所能带来的影响; (3) 低碳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研究, 具体可包括交通体系与绿地、水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与土地利用模式的相互配合 (比如TOD)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轨道交通以及建设多种选择的交通系统 (机动与非机动可选交通) 等方面。 (4) 加强城市绿地碳汇系统构建研究, 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固碳能力, 构建合理的生态系统。

三、基于低碳理念的总体规划策略

(一) 低碳城市的经济产业系统规划

1. 城市总体规划的能源结构。

按照低碳经济的相关原理, 从源头控制碳排放。对城市的低碳目标与能源结构的关系进行研究, 如在城市产业发展方面, 避免高能耗、高污染的能源产业, 依托城市总体规划的作用, 从源头改变城市经济生产环节的高碳锁定;从城市总体规划的市政基础设施规划方面提出相应的调整措施与意见, 引导城市生产部门热源向天然气、电力等清洁环保型能源转变。

2. 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

城市发展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速度, 形成了高耗能、高排放的高碳经济发展方式, 因此在确定城市经济发展战略中, 应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为核心手段。以政策和规划为引导, 建立低碳的产业集群, 形成低碳的农业、工业、服务业相互联系的新型经济体系。通过循环经济的理念, 以现代物流业为纽带, 将区域内的企业联系起来。在资源上共享, 在产品上形成副产品互动, 在产业上共生并相互依赖。

(二) 低碳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规划

在城市区域的交通出行方式主要包括慢行交通 (步行与自行车) 、公共交通 (巴士与轨道) 和小汽车 (含出租车) 等三种类型。有研究表明, 以小汽车每百公里的人均能耗为1计算, 公共汽车是8.4%, 无轨电车为4.4%, 有轨电车为3.4%, 地铁为5%。因此, 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交通出行方式序列为: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小汽车。具体低碳交通对策包括: (1) 以增加非机动出行机会为诱导的慢行网络设置, 那么以低碳为导向的城市设计必需满足非机动出行方式的舒适性、便利性。 (2) 以鼓励“公交+步行”出行选择为基础的土地开发模式。这就需要满足慢行可达性要求确定街区尺度, 提供慢行与公交共生的城市空间环境, 以提供更加有吸引力, 与私人交通工具有同等竞争力的公共交通系统。 (3) 限制城市私家车作为交通工具。通过对道路宽度、线形以及细部设计限制行驶速度和机会, 严格规定停车总车位数, 规定私人汽车碳排放标准等措施限制私家车出行为目标的空间资源配置。

(三) 城市碳汇系统的建立

“碳汇”即是从大气中清除CO2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而森林、草地和湿地系统是中国城市碳汇的主体。按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固碳效益配置城市公园森林系统、道路林网系统和城市郊野森林生态系统。具体的策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生态功能保护恢复以稳定碳汇。通过基本碳汇空间的划定与保护, 林地、农地和水体等主要城市碳汇的补偿与恢复等措施确保城市或区域的碳储量维持在相对稳定和安全的状态。 (2) 整合完善绿地格局以扩大碳汇。从人工要素与自然要素“共生”的角度, 对碳汇系统的水平与垂直格局进行设计, 增加绿地系统在碳清除上的综合功效。 (3) 保育优化生态过程以增强碳汇。传统的城市碳汇系统的研究主要强调其类型、规模、空间分布和配置等格局方面, 其水循环、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等非生物过程以及种群演替等生物过程与绿地系统碳清除功能有积极密切的关系。因此, 低碳理念下的城市设计有必要强化对碳汇系统生态过程的关注, 增强绿地系统的碳捕获和封存能力。

四、结束语

气候变化、碳排放与城市化过程相交织, 建设低碳城市成为应对气候及环境变化的重要内容, 因此低碳城市建设不仅需要将低碳理念融入城市规划的编制体系当中, 也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加强对建筑物节能的研究、低碳产业体系及低碳规划指标体系的构建, 并加强城市碳汇系统的建设, 使低碳城市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相结合, 做到双赢。

总体规划理念论文 篇2

建设现代化的实验室,首先要制定和提出实验室的总体规划,确定实验室建设项目的性质、目的、任务、依据和规模,确定各类实验室功能和工艺条件以及规模大小;同时要做好建设设计的资料收集工作,调查研究,吸纳国内外各种性质、同等规模实验室建设的经验,根据实验室的工艺条件及相关资料,编制好计划任务书;在各方面工作准备就绪后,做好实验室设计工作,综合建筑设计各专业的基本要求,结合实际,符合规划要求,绘制出建筑蓝图,为实验室施工建设和实验室装修的提供可靠的依据。

实验室建设规划和实验室装修的主要内容这一部分一般不需要实验室工作人员重点考虑,因为通常实验室从组织结构上隶属于某个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会有专门的基建部门来负责此事,从功能上,实验室是为某一部门、行业管理或企业生产进行服务。但是实验室人员应该了解相关内容,这有助于更加合理地参与到实验室功能规划设计中来。实验室建设规划的准备工作包括:

一、需要确定建设单位(如某研究所、某学院、某工厂或某实验室)、建设项目(如某实验楼或某研究楼)、建设性质(新建、扩建或改建)、建设地点及用地、工程项目的具体位置、公害处理(废气、废水、废物、噪声、辐射、振动等)的技术处理措施。

二、需要考虑的项目:

1、总体布局中各栋建筑物的相互关系以及生活区的解决方式;

2、各类实验楼的工艺布局及工艺流程;

3、平面组合的集中可能想,建设实验楼的层数;

4、选择合适的模数(包括开间、进深、层高以及走道尺寸);

5、主要仪器设备的布置方式以及试验台、通风柜等的位置;

6、实验室与研究室以及辅助实验室与实验室之间的布局形式;

7、工程管网的布置原则(如明管或暗管,垂直管网或水平管网);

8、灵活性的要求,必须充分考虑预留发展空间;

9、环境保护,公害处理方面的详细技术措施。

三、要考虑同有关单位(主要涉及设计、施工、装修、监理等单位)的相互沟通协调。其中设计单位是连接使用单位与施工单位的重要枢纽,主要负责把实验室建筑功能以及实验室需求体现在图纸上,作为实验室的建筑设计单位必须充分与实验室工作人员沟通,对实验室的需求进行归纳,然后分解成不同专业的设计输入,确保设计完备;之后要同施工单位保持密切的联系,进一步深化设计,形成施工设计方案,确保设计方案的有效实施。

用绿色发展理念规划城镇未来 篇3

《意见》更是一个让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纲领,它贯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充分描绘了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美好蓝图。可以通过《意见》传达出:“绿色·制度·理念·路径”用这四个关键词来全面解读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建设,说穿了,就是要认真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严格控制特大城市规模,增强中小城市承载能力,从而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这其间就要尊重自然格局,在依托现有山水脉络、气象等条件下,合理布局城镇各类空间,尽量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要加大保护自然景观的力度,使历史文化得到传承。积极倡导城镇形态多样性,保持特色风貌,防止“千城一面”。更要科学确定城镇开发强度,提高城镇土地利用效率、建成区人口密度,划定城镇开发边界,从严供给城市建设用地,推动城镇化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

用绿色的发展理念规划城镇未来,改善城镇生态环境,提高居民幸福指数,将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城镇,是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但当前存在突出问题是,过去的城镇化不够绿色、不够生态、不够文明。2013年中共中央专门召开第一次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了推进城镇化的目标、原则,明确要推进生态文明的城镇化。把绿色和城镇化结合起来,对于云南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意义重大。

按照《云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充分结合云南省多民族的特点和有利因素,把生态文明、绿色低碳与民族文化传承的理念,全面融入云南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对于未来云南的城镇化之路,可将“集约化城市、流动化环境、市民化社会和可持续性发展”作为标杆和参照系,围绕云南省城镇化空间布局有序推进。云南省城镇化空间布局:“一区”即滇中城市集聚区(滇中城市群);“一带”即沿边开放城镇带;“五群”即滇西城镇群、滇东南城镇群,滇东北城镇群、滇西南城镇群、滇西北城镇群;“七廊”即四条对外经济走廊(昆明—皎漂、昆明—曼谷、昆明—河内、昆明—腾冲—密支那)和三条对内经济走廊(昆明—昭通—成渝—长三角、昆明—文山—广西北部湾—珠三角、昆明—丽江—香格里拉—西藏)形成的城镇带。

生态文明的城镇化或城镇化的绿色化,必然是一种系统性的,从宏观布局到主体形态、从城市规模到城市开发、从功能分区到城市建设都要绿色化。具体说来,至少包括城镇化六个方面的绿色化:

宏观布局要绿色化。就是要在适合人居的地方布局城镇化,不适合人居的地方则需要慎重推进城镇化,把适合树、草、水和其他动植物的空间留给自然。这样就会从总量上增加生态空间,减少对自然的伤害,减少洪水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减少沙尘暴、水土流失、沙漠化、荒漠化、石漠化、民族文化消退等。

主体形态要绿色化。城市群的好处是,由于是多中心的,可以防止城市功能过于集中一个超大城市带来的“城市病”。但也要根据云南实际,围绕培育和发展六大城镇群,形成以“一区、一带、五群、七廊”即“1157”为主体构架的点线面相结合、特色与优势互补的全省城镇化空间布局。

城镇规模要绿色化。城市规模要同当地的自然生态空间比较均衡,当地的大气以及其他自然生态空间能有效吸附达标排放的污染物,当地的“水盆”能净化掉经过处理的污水。特别是要重点构建以重点生态功能区为主体、禁止开发区域为支撑的云南省“三屏两带”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注重人口集聚与自然承载能力的相适性,关注民族文化与智慧城镇建设的和谐性。

城镇开发要绿色化。城镇化地区和城市建成区内,都要保留一定比例的自然生态空间和农田,给水留下空间,给补充地下水留下水源空间,给吸附PM2.5留下足够的植被,这样城市才不会变成一块密不透气的“水泥板”。城镇应是一个自然生态系统,不应仅是一个高密度的人口居住地,动植物也应该成为城市中没有户口的“居民”;注重民族文化与生态系统建设的一致性。

城镇分区要绿色化。要按照主体功能区、而不是单一功能区的思想进行分布设计,不再把城市切割成,功能过于单一的CBD、居住区、购物区、科技园、大学城、休闲区、文化区等。城市规划和功能区的设计,要体现包容性、有记忆,这也是绿色化。结合云南实际,依托云南省独特的资源条件,挖掘发展潜力,使特色小镇成为各县域经济,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新亮点;积极推进沿边和少数民族城镇村寨发展,壮大特色产业、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建成特色鲜明、 功能配套、服务规范的民族特色旅游村寨;不仅关注民族特色文化的表象性,更要注重城镇居民自身的生态价值取向,引导和绿色行为的实施。

城镇建设要绿色化。城镇供水、交通、能源、防洪和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系统,要按照绿色、低碳、循环理念进行规划设计,减少水泥化的工程性措施。 要尽可能地使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运用分布式电力系统,尽可能让每一栋有条件的建筑物都能成为一个发电中心。要在源头上实现垃圾减量化,能再利用的垃圾应得到再利用,不能利用的垃圾成为发电的燃料,逐步实现基本上不填埋垃圾,不向自然排放有害废弃物,形成真正的环保城市。交通主要使用大运量、高速度、绿色低碳的轨道交通为主的运输体系,节能型的轨道交通,应成为大城市群和大城市的主要客运方式,降低私人轿车的使用频率。城市建筑的质量高、寿命长,居住面积适度,充分利用太阳、自然风,使用保暖御寒低碳的建材,减少空调使用率。城镇的建设需要城镇各民族群众的积极参与,这就需要关注城镇居民生态价值观的形成,注重他们绿色行为的培育,促进他们成为绿色城镇、生态文明的倡导者、认同者和实践者。

首先,应该成立云南省绿色城镇化工作领导组织机构,确保城镇化建设的绿色性能够统筹协调、全面实现。其次,可探索建立云南绿色发展基金,为建设绿色城镇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再就是,建立健全绿色城镇化建设的配套措施,如监管机制、责任追究制等,为绿色城镇化建设提供执行保障条件。

李若青教授的发言,给我们勾画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同时又提出了可实现这幅图景的科学途径。

李若青简历

总体规划理念论文 篇4

社区建设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与服务工作普遍兴起与发展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出来的一个新课题。“社区”是一个富含“以人为本”思想的概念,它强调可持续的价值观,主张物质空间与社会、经济的联系,注重人的活动。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进一步深化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的规划意图,为有效地控制用地和实施规划管理而编制的,是城市建设规划管理的重要依据。因此,建立以社区为基本单元的城市规划与管理体系,必须使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与社区规划相结合。

1 项目研究背景

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年~2020年)已经完成,形成以老城和新区“双心”为核心,以山水绿带相隔离,快速交通相连接的组团式布局结构。徐州新区是市级功能转移的接纳地,是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的主要空间和新的城市中心,是未来10年~20年发展的重点片区。

东北地块是徐州市新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新城区重要的功能组团之一,承担着新城区主要的居住功能,因此如何合理的组织居住空间、选择居住管理模式、配置公共服务设施是本次控制性详细规划研究的重点。

2 引入社区规划理念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2.1 社区组织方式与规模分析

随着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这一概念的引进,土地的市场化运作以及教育医疗体制的改革,原居住区规范规定的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的层次划分,以及各个层次的人口与用地规模的确定,已经难以适应发展变化的需要。本次规划研究借鉴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将住区划分为居住社区—基层社区两个层次。

2.1.1 居住社区

本次规划编制中参考南京市新建地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综合确定一个居住社区的规模为4万人左右,基本上是以城市干道相围合的,一般由4个基层社区组成,其中,居住社区中心用地规模控制在4 hm2,其中公共设施用地3 hm2,绿地1 hm2;居住社区功能强调其混合性和精神空间的改善,注重社会效益,主要是指在满足本社区基本配套的基础上,融入新的功能空间和类型,从而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保持社区活力,促进社区内部生态人文系统的稳定。

2.1.2 基层社区

一个基层社区的人口规模为0.5万人~1.2万人,略小于居住小区的规模,基本上是由城市支路以及支路以上等级的道路围合而成的,主要是考虑以标准配置的9班幼儿园的服务半径为基准而确定的(参照南京市新建地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本次规划编制过程中,基层社区的规模参考以上的标准进行设置,其中,基层社区中心用地规模控制在7 000 m2,其中公共设施用地约3 000 m2,公共绿地用地约4 000 m2。

2.2 住区用地规模分析

在目前房地产开发中,尤其是对城市中心区工厂企业搬迁后的用地改造和旧城更新改造中,多以零星开发为主,规模较小(有的是5万m2以下的开发),有资料显示,北京市低于小区级规模的住宅区开发占33.8%,4 hm2以下的开发占到总数的13.2%,济南和青岛市改造地段规模大多在1 hm2~6 hm2之间,青岛市改造地段用地面积在2 hm2~6 hm2的占全部改造地段数量的58.3%,济南市占47.4%,青岛市最大的改造地段只有11.64 hm2,济南市为15.48 hm2(包括3.55 hm2的城市公建备用地)[5]。

实践证明,这种无序的零星建设地块产权的不统一,容易导致开发商的各自为政,无法保证必要的配套设施,同时也会给所在街区带来交通、基础设施、教育等方面的压力和问题。对于物业管理,人、财、物的运作更难以达到经济、合理的水平,互相扯皮的现象时有发生,给社区居民带来不便。同时过小规模的开发给基层社区管理带来困难,对社区建设的开展造成很大的障碍。如设施的短缺制约社区组织管理工作的开展,规模大小不一的住宅组群影响社区管理的划定等。

相对于旧区来说,新城区的地块划分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由于事先不能确定开发项目的规模,地块的划分常常缺乏依据,主观性大,有时干脆采用等分的办法。这种牵强附会的做法,必然导致与实际建设的情况不吻合,进而影响指标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当划分缺乏依据时,最好先不要划分的太细,待项目明确、条件成熟或在建设时再细分。

新城区起步区目前出让的居住属性的地块最大面积为16 hm2,最小地块为1 hm2左右,其中,小地块主要集中在5号路以北的中央商务区内。因此本次规划编制过程中结合目前新城区出让地块的情况,借鉴其他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同时考虑《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中有关道路间距和支路网密度的相关规定性要求,确定用地基本开发单元的规模控制在10 hm2~15 hm2,基本上是以支路围合或者支路与次干路围合的地块,同时,考虑适当发展20 hm2以上和5 hm2以下的地块,给未来房地产的开发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以充分的弹性。

2.3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分析

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是社区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编制过程中,笔者考虑以新的社区体系建设的要求配备公共服务设施,形成多层次内容丰富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

在开发模式的选择上,规划考虑对社区中心、基层社区中心的公益性设施采取由政府主导开发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措施,而对于一些便民性设施则采取市场性运作,同时考虑其“受益”用于维护社区中心公益、保障性设施。

2.3.1 居住社区配套设施

居住社区配套功能主要包括公益性设施、社会保障性设施、便民服务性设施。本次规划编制规程中,考虑居住社区级中心以服务半径500 m内的4万左右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为居民提供较为综合、全面的日常生活服务项目。一般设置在交通便利的中心地段或邻近公共交通站点,保证实现居民在步行7 min~8 min,自行车3 min~4 min以内可达。居住社区主要的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小学、幼儿园、托儿所、居民委员会、派出所、社区医疗卫生中心、文化中心、体育活动站、邮政所、房管所、少年宫、菜市场、垃圾收集站、公共厕所等。

另外,本次规划编制过程中,除考虑以上的必要设施外,还在图则管理单元中提出推荐配套设施的配置,规划建议布置在2层以下,方便居民的使用,例如便利店、早点店、日用品店等设施。

2.3.2 基层社区配套设施

本次规划考虑基层社区中心布置在交通便利的中心地段,集中布局,实现居民在步行3 min~4 min内可达。基层社区的配套设施主要满足本社区的基本服务需要,包括文化站、医疗服务站、行政服务点、便民服务设施等。基层社区主要的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包括:托儿所、社区警务室、托老所、活动场地、居委会、卫生站、文化站、小型商店、便利店、停车场、公共厕所等。

3 结语

城市社区建设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这一背景前提下,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引入社区规划理念,将社区成建制纳入,改变了传统的居住空间组织模式,适应了现阶段居民生活的多元性和多样化所具有的网络化结构,同时给建立以社区为基本单元的城市规划与管理体系提供了必要的依据,为社区建设中各项配套设施的完善提供切实的保障,满足了新形势下对社区服务提出的新要求。

摘要:基于如何建立一种以社区为基本单元的城市规划管理体系,以新城区东北地块为例,结合社区规划的相关概念,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阶段分析了社区结构与规模、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等主要问题。

关键词:社区,规划理念,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顾小平,沈德熙,唐历敏,等.城市规划资料集第四分册控制性详细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孙施文.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规划[J].城市规划汇刊,2001(6):46-47.

[3]夏南凯,田宝江.控制性详细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4]赵燕菁.从计划到市场:城市微观道路——用地模式的转变[J].城市规划,2002(10):24-30.

[5]周建军.“城市——基本生活单位”适合旧居住区改造的公建配置结构[J].住宅科技,1995(2):6-9.

[6]邓卫.突破居住区规划的小区单一模式[J].城市规划,2001(2):76-77.

规划建筑设计理念集锦 篇5

一、关于设计思想

1、新城市主义(New Urbanism)

新城市主义是城市规划一个新的城市设计运动。其核心人物是Peter Calthorpe。这场运动始于1990年初。基于市郊不断蔓延、社区日趋瓦解,新城市主义主张借鉴二战前美国小城镇和城镇规划优秀传统,塑造具有城镇生活氛围、紧凑的社区,取代郊区蔓延的发展模式。新城市主义提出了“公共交通主导的发展单”的发展模式。其核心是以区域性交通站点为中心,以适宜的步行距离为半径,设计从城镇中心到城镇边缘仅四分之一英里或步行五分钟的距离,取代汽车在城市中的主导地位;在这个半径范围内建设中高密度住宅,提高社区居住密度,同时提倡住宅居住区的多元化。

2、邻里单位(Neighborhood Unit)

美国建筑师佩里针对纽约等大城市人口密集、房屋拥挤、居住环境恶劣和交通事故严重的现实,发展了邻里单位的思想。他建议一个邻里应该按一个小学所服务的面积来组成。从任何方向的距离都不超过0.8~1.2公里,包括大约1000个住户、相当5000居民左右。他的四界为交通主要道路,不使儿童穿越。邻里单位内设置日常生活所必需的商业服务设施,并保持原有地形地貌和自然景色以及充分的绿地。建筑自由布置,各类住宅都必须有充分的日照通风和庭院。

3、类的伯恩体系(Radburn)

最早出现在美国,其特点是把绿地、住宅与人行道有机的配置在一起,道路布置成曲线,人车分流,建筑密度低,住宅成组配置、形成口袋形。相应配置公共建筑,把商业中心布置在住宅区中心。

4、人文居所——“人本主义关怀与新都市主义精神”

“人文居所”的内涵在于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创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交通便捷、绿意盎然、生活方便,具有文化内涵的住区。注重居住地的生态环境和居住的生活质量,合理分配和使用各项资源,满足不同人群,尤其是老龄人群对居住、邻里交往、游憩、文体娱乐、学习、交通以及工作等诸多方面的特殊需求。

在“人文居所”的概念中,我们引入新都市主义的规划设计理念。强调较高的居住密度、重视邻里关系的社区、建筑功能的混合、沿交通线路布置各种公共服务设施、倡导步行交通形式,社区内提供就业机会等等。

1、街——人性化的交流空间

以宜人的尺度,独具特色的开放街道,串联所有的公共设施及场所,为居民提供聚会的空间,增加居民的交流机会,极大地聚集了小区的人气。更要的是,这些魅力的街道将为居民带来强烈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1.对线性空间的探索——内街

采用内街的形式,用“街道”将商业区和休闲中心区融合起来,形成完整的界面。

2.对线性空间的拓展——梯形界面+岛屿

内街模式尽管内部空间宜人,但是缺乏与城市的交流作用。因此,在线性商业界面进行梯形空间拓展,将其开放度加大,从而将路上的人引入,形成公共的商业场所。

临水界面改造为半岛和岛屿的模式,形成个性的水岸风情休闲场所。

3.化整为零休闲街区

开放度继续加大,将整体形成具有开放性建筑布局,引入“休闲街区”概念,将建筑与公共空间融为一体,形成松散却有序的建筑形态,使人们在街区内有闲庭信步之感,强调休闲概念。

2、建筑体量的相互关系

对于较大规模的住宅区,整体性空间特征应突出,产生对外的可识别性。利用建筑的高度和体量的统一与对比,构筑建筑的标识性形态,避免千篇一律。

3、组团绿化的空间辐射

将绿化的自然环境作为“底”,以建筑组团空间作为“形”,以构成的方式有机组织,产生“形”、“底”明确的空间构图。而作为“底”的绿化环境空间将作为“形”的建筑组团包围,产生了围绿的组团空间。尽可能让更多的居民享受绿化。

4、尊重环境,因地制宜组织交通,处理地形

利用地块与周边条件中道路性质、高差、街口等元素,布置组织住宅区的入口、道路、沿街商业服务配套、内部停车等问题,合理运用外部条件,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

5、准确定位,精心策划,满足复杂的房型配比要求

本区段的商品住宅要准确地定位在中档居住区的水平;地块中的限价房和动迁安置房政策性强,房型配比要求复杂。规划设计既要处处为动迁居民着想,让为城市建设作出贡献的动迁居民住得下、住得好,也必须精打细算,理解好政策。

1、公众参与

多样性社会和公众的积极参与是一个高档高品质社区所稀少的,作为居住型的社区,会在空间的建筑特色、环境特征等方面努力塑造并着力体现。社区的公共客厅,如小广场、门廊等,都以积极的空间形态给人创造出更多逗留的机会,为聊天、散步、游戏、聚会等参与活动提供了合适的场所。

2、具有心脏的社区

现代家庭在选择住所时,不仅考虑经济上的回报,也不仅仅是当作一种投资;他们期望的住宅和社区是一个真正适宜生活的场所。我们的目标是创建这样的具有心脏和灵魂的社区,她对所处的独特地域作出回应,将拥有24小时昼夜不间断的服务功能,为人们提供最灵活、最广泛的生活选择。

3、可持续发展的社区

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正在经历变化;可持续发展不应当是华丽的辞藻或空洞的承诺。我们必须以一种有效并且可以接受的方式,将可持续概念落实到日常生活之中。我们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方式是一个综合过程,从理想之城总体规划开始,贯穿项目的各个阶段。我们的做法包括:

-在项目总体规划和各建筑阶段,制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措施;

-创造一个既充满生机,又可以因应市场和经济环境变化而调整的开发项目;

-对城市的经济和市场形势作出创造性的回应;

-倡导绿色运输政策和策略;

-在社区乃至整个地区促进步行和自行车交通方式;

4、智能型的社区

现代高科技的发展使得建立“更聪明”的社区成为可能。国际互联网络使人们可以在瞬间获取全球各地的信息。正是基于信息的高速传播与普及,社区才能成为适宜生活的场所。因特网、有线电视和其他先进的数字服务,使得社区的居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得对周边和世界的生动体验。

5、宜居之所

未来的居住小区将既具有经济价值,又可持续发展。它们不仅仅是很好的投资选择,更是绝佳的生活场所。社区是人性化的社区;从新生婴儿到老年人,社区适合每个人的需要;她将拥有配套商店、餐馆、休闲设施、学校、办公和各种形式的住宅;她像家庭一样会成长、变化。我们构想的社区将具有独特的场所感,满足市民的不同需求,与周边区域和城市形成完美结合。

6、优雅的街道生活

街道生活是城市生活的主题,只有为街道行为提供场地才能唤起人们的活动热情,优美的建筑界面是城市生活的舞台背景,树荫、茶座、街头的店铺是城市生活的道具.当我们埋怨没有人愿意演绎城市生活话剧的时候是否考虑了提供了合适的舞台呢?赋予街道正确的含义,才能希望人们乐在其中.

7、统一性(协调)和个性的共存

导入从多层到高层、板式到点式各式各样的高度、形态的单体,构成富有变化的空间

充分发挥基地场所特性--节点、沿道、邻近公园等区域要素,形成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而同时体现高品位小区的总体规划和单体形态

将自然(绿色)住宅点缀在街道空间,形成镶嵌式空间

8、界隈性、街路性、街道生活得以展开的场所的形成住宅区的生活轴和周边区域、道路网架形成一体化城市构架

以小规模交往花园为媒介,形成安全舒适的住宅组团以及可自由往来的街道网络

通过导入各种商业、社区交流设施、SOHO、,+@room,促进生活轴及主要街道的活性化

9、静界——自然与精神的静谧

闲逸、宁静的生活和游憩环境是构成现代休闲度假和高品质人居的关键要素之一。我们通过规划对社区内的私密空间、半私密空间和公共空间明确界定和合理划分,营造静谧的气氛。“人类离开完整均衡的自然愈远,其实质环境愈易变得有害。”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是人类的本性;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能够净化人类心灵,达到精神世界与自然和谐统一。因此,我们在规划中强调整体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融合,营造自然与精神静谧的统一。

10、华丽一英里——“完善的休闲度假设施与高雅异趣的风情”

我们提出“华丽一英里”这一概念,组织水岸街坊、酒店式公寓、沿街商业、综合办公及其它一些休闲服务设施的配置,来打造新区中轴线的现代都市风情,通过在建筑形态和景观方面文化的充分凸显,来强调其鲜明的“水岸街坊”特色。

11、模糊的边界

边界对于空间来讲具有最强的界定性,也严格区分了室内外。人与建筑之间的联系由人们进入或出去来实现。模糊的边界缩短了人与建筑之间的距离,加强了人与空间的联系。

我国古建筑中有很多制造模糊边界的手法值得借鉴:江南的长廊,福建的骑廊以及徽州的排门等等。这些手法创造了许多宜人的空间。而现代建筑模糊空间的缺乏减少了人们与城市、与建筑之间的联系,于是贫瘠的边界成为了城市中灰色地带。

因此,在这次设计中,人与边界不再是孤立的,而是具有丰富过渡性的。挑

出的楼板、连续的骑廊和建筑之间的连廊,都将丰富空间层次,模糊了室内外的关系,创造现代的休闲空间。

12、一体化的社区

社区必须融入周围和地区大环境之中。我们提出的景观方案将整合公园绿地、公共开放空间和水系,呈现一个独具活力和魅力的开放空间和休闲娱乐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还将包括自行车和步行专用道,为小区居民和周边群众提供边界道路。正是由于公建服务和道路网络的一体化,才使得社区彻底融入城市的环境之中。

13、整体空间的营造

浅谈生态城市的理念与规划 篇6

关键词生态城市;基本理念;建设规划;模型方法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42-0218-01

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城市化是同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普遍健康状况的改善和更多地获得社会服务,以及文化、政治与宗教参与联系在一起的,对各种社会经济形态和国家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完善生态城市的概念内涵,探究规划编制的基本原理和适宜的模型方法,乃是当前生态城市建设规划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1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

建设生态城市,且能以其良好形象和功能带动辖域内外的可持续发展,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和目标要求:

1)生态城市是一个中心城区与周围城镇和乡村紧密联系、与国内外都市相互竞争和补充的开放系统,既需以人口的适度聚集和持续宜居为基础,又要以社会经济与科教文卫的高度发展及其较强的辐射力带动周边乡村和与其他城镇的协同发展为宗旨。因此,生态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建设要考虑到自然条件、经济区位和辖域内外物流、资金、人流的聚散,以及政治、文化、科技的凝聚与辐射。

2)生态城市不仅仅涉及辖域内外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空气、水体、土地、森林、动植物、能源和其他矿产资源的供需保障,而且也与城市所处的人工环境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文化系统的状态有关。它是一个以人的发展需要和能动作用为主导、自然环境系统为依托、资源流动为命脉、社会体制和管理体系为经络的复合机制系统。

3)生态城市既要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又要保障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即生态城市建设要有超前而合理的产业结构、土地利用结构、生产力和人口格局及其相伴的技术支持和资源配置结构,拥有优美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结构、便利的交通和通讯网络,以及高效、和谐的服务、社会保障和调控体系,使城市经济、社会系统与区域生态、环境系统协同有序地发展和良性循环。

2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方案探讨

2.1指导思想

黔东南州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张家界、桂林和贵阳的等腰三角形的中部。围绕生态立州战略目标,以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把握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重要机遇,以生态文明引领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变革,发挥区域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民俗文化等特色,基于资源承载力、环境容量以及生态安全阈值,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新型工业化,全面推动黔东南州资源开发、生态保育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2.2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实施生态立州战略,积极推进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生态旅游和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形成具有黔东南特色的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立足于区域和流域一体化发展,通过系统地开展水源地保护、重点污染源治理、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大氣污染防治、水土流失防治、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工程等,建立面向区域生态安全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建设生态文明,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整体改善,确保区域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和谐发展,保障长江及珠江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

2.3城市生态建设规划

2.3.1维护城市生态安全

针对不同等级的生态功能区,明确各区的主导生态功能,构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确立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建立以城市生态安全为核心的监管机制,建立与完善城市生态安全监控和预警系统。

2.3.2优化城市绿化体系

建设城市环城林带,加大郊区和农村的绿化力度,引森林进城市,让园林下乡村,形成集城区和郊区绿化于一体,经济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人与自然和谐的城乡绿色生态圈,建设环城林带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景观多样的城市林业生态经济系统。

2.3.3推进生态示范建设

加强生态示范区与生态县(市)建设,巩固和推进黎平、从江、榕江3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凯里市三棵树镇省级生态示范乡镇建设试点的建设和实施,并按照建设生态文明试验区的要求,在生态示范区建设基础上,推进上述三县的生态县建设,切实把区域生态建设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统一规划,综合建设,协调发展。

2.3.4加强重点区域生态建设

加强城市重要地段、历史街区的生态设计,重视城市历史文化遗迹和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积极建设生态社区,优化生态人居环境,至2010年建成一批符合标准的生态住宅小区和绿色小区,小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

3结束语

当前我国城乡发展基本处于生态城市建设的初级阶段,具体而言,即是将城乡发展的价值取向、政策导向、建设行为等都要奠定在这一新的基础上,对物质建设与心灵建设、科学技术与人文关怀、法律制度和道德培养、硬体结构与软件结构间的关系进行调整。生态城市建设更重要的是创造新文化,并在新创文化中体现生态价值观。

参考文献

[1]Yanitsky O. The City and Ecology, Nauka, Mostkow.1987,1:167-174.

[2]周干峙.对生态城市的几点基本认识。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年会上的讲话,2008,6.

创新规划理念展现乡村新貌 篇7

规划是依法行政和科学发展的基础, 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在全国推进城乡统筹大背景下, 青白江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按照市委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部署, 紧紧围绕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 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规划编制有机结合, 深入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发展, 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 以土地利用规划为基础, 以城镇总体规划为指导, 率先在全市开展了统筹城乡综合示范村规划的编制, 切实筑牢了“以城带乡、以乡统村”的规划保障。

一、基本情况

青白江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北部, 面积392平方公里, 人口约40万, 是成都市乃至西部重要工业区, 辖11个乡镇 (街道) , 120个村 (社区) , 境内兼有平坝、丘陵、低山三种地形。2009年1月, 为打造一批基础设施好、产业集聚优、经济实力强、公共服务全、体制机制活的统筹城乡综合示范村, 青白江区按照“试点先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稳步推进”的原则和“一乡镇一典型”的规划思路, 启动了村级规划编制试点, 并在总结先期16个试点村基础上, 全面推进村级规划编制工作, 于2010年6月完成了全区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实现由“城-镇-新型社区”三级规划编制体系向“城-镇-村-新型社区”四级体系的转变, 以城乡规划满覆盖带动全区城乡规划管理的体制机制基本形成, 一批体现现代田园城市内涵、展现新型城乡形态、具有较强产业支撑、同步实现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新型村庄雏形初现。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 创新村庄规划的体制机制

开展乡村规划是规划领域的一次创新改革, 必须先从体制机制上动刀。对此, 青白江区从政策、机构、人才三方面着力, 抢先构筑起改革必需的政策环境支撑。

1. 出台配套政策。

青白江制定了《开展统筹城乡综合示范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健全全区城乡规划管理体制的意见》、《青白江区乡村规划技术导则 (试行) 》、《创新全区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机制的实施方案》等文件, 进一步理顺了规划编制体系, 强化了城乡规划编制与实施、规划管理与服务、规划监督与保障等职能。

2. 实施机构改革。

在成都市率先将青白江区规划管理局更名为青白江区城乡规划管理局, 成为全市首个城乡规划管理局, 行使全区城乡规划编制、实施和监督管理职能。并撤销原来五个镇的规划管理所, 在城厢、清泉、祥福镇设立城乡规划管理分局, 将工作重点向农村地区延伸。

3. 配备乡村规划师。

通过面向全社会公开招募、征集等多种途径, 首批在城厢、清泉、祥福、姚渡四个乡镇配备了四名乡村规划师, 专门负责参与乡镇规划建设事项决策研究, 代表乡镇对投资性项目进行规划把关, 对项目实施情况提出意见和改进等工作。

(二) 高标准编制完善村庄规划

村庄规划是乡村规划的重点环节。青白江区在村庄规划的编制上大胆引入田园城市的全新理念, 全面衔接既有规划, 最终形成了“一村一品”的错位发展格局。

1. 引入田园城市规划理念。

在编制村庄规划时, 运用田野工作方法体系, 引入田园城市规划理念, 与当地村民、企业业主等直接交流, 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 共同编制规划方案, 并参与规划成果付诸实施的全过程。

2. 衔接各类规划。

在编制村庄规划的过程中, 积极做好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等相关规划的对接, 并结合社会、经济和基础设施等要素, 打破行政村区划归并整合几个村的资源实施规划编制。

3. 实行错位发展。

在特色定位上, 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居则居、宜游则游”的思路, 规划建设各类村庄, 做到村村有特色, 不搞一刀切。如十五里村规划, 整体形成“一核、一带、四区”的产业空间布局, 即以三岔湖为核心的经济发展集核, 沿毗河打造毗河休闲旅游带, 沿唐巴公路北侧形成生态农业观光区和特种养殖区, 南侧形成经济果林种植区和三岔湖农家旅游休闲区;芦稿村规划, 充分利用生态水产养殖基地、桃花山及生态农业体验园发展周末乡村旅游业, 并以城太路沿线为依托, 在沿线形成旅游观光带, 打造“天府怡都走廊”。

(三) 抓好村庄规划的典型示范

做好村庄规划编制, 需要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青白江区通过积极试点、扶优助强、形成示范、以点带面, 迅速推动了村庄规划编制在更高水平展开。

1. 有针对性的选好示范村。

每个乡镇选择一至二个区位优势、产业发展、经济实力等方面相对较好的村作为村庄规划编制的示范村 (全区共16个) , 以乡镇为主体, 通过招投标方式引进具备资质的编制单位编制村庄规划。

2. 抓好两个重点镇的规划。

针对城厢镇、清泉镇两个市级重点镇的村庄规划, 专门下发了相关文件, 在政策倾斜、资金扶持、技术服务上给予保障。建立了重点镇规划建设联系汇报制度, 在规划的编制与实施过程中推行问题管理、做好动态管理, 推动重点镇有序、有效地加快建设。

3. 配套完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设施。

在对试点村进行规划编制中, 根据不同类别村、人口规模和经济条件, 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功能复合、设施共享”的原则, 参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1+13”标准 (《关于村 (社区) 及新居工程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配置标准的指导意见 (试行) 》 (成统筹[2008]124号) ) , 配套建设便民服务室、卫生 (计生) 服务站、社区综合文化活动室、警务室等设施。

(四) 强化村庄规划的管理监督

无论村庄或城镇的规划管理, 都必须严格遵循规划管理制度。对此, 青白江区明确村庄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加强对规划编制、规划审批和规划实施工作的现场指导, 进一步增强了规划的刚性作用。

1. 开展村庄规划包片制度。

抽调专业规划人员20余人, 分片区负责乡镇和村组的规划工作, 通过列席乡镇政府和规划管理分局的相关会议、查阅审批资料、踏勘建设项目施工现场等方式开展工作。

2. 实行村庄规划公开制度。

积极引导群众参与规划编制、审批、实施和调整的全过程。在规划编制前, 规划编制人员在进行现状调查、取得相关基础资料后, 采取座谈、走访等多种方式, 征求村民的意见;在规划编制过程中, 乡村规划要进行多方案比较并向村民公示, 在村民的监督之下进行;在规划编制完成后, 必须要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后, 方可由相关部门审批。

3. 严格村庄规划审批制度。

严格遵循村庄规划审批程序, 执行集体决策逐级审批制度, 并实施全过程监督, 重点从村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发展目标的确定、主导产业的确定、产业结构以及建设规划布局等五方面着手, 加强与建设单位沟通, 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确保规划成果真正服务于村庄建设。

三、几点启示

(一) 坚持民主是编制村庄规划的重要前提

村庄规划的编制与老百姓特别是广大村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必须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 严格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提高群众知晓度、参与度和满意度。青白江区在乡村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过程中全面推行公示制度, 变“办公室规划”为“阳光规划”, 变“代民做主”为“群众自主”, 在规划编制的前、中、后期等各个阶段广泛征求村民的不同意见, 将民主化贯穿始终, 乡村规划才真正兑现了“充分尊重群众意见、深入做好群众工作”这一根本原则, 共创共享的规划氛围才得以进一步形成。

(二) 突出特色是编制村庄规划的关键所在

村庄的地域风貌、自然条件、地理环境, 是形成村庄的基础, 也是构成村庄特色的基本因素。青白江区在实施乡村规划的过程中, 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大胆突破千篇一律、万村一面的传统规划模式, 注重发挥“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和乡村文化”三大特色优势, 充分把握乡土、生态、人文、产业四大特点, 平坝、丘陵、低山三个不同区域内村庄的建筑风格都独具一格、各有特色, 才形成了全区120个村 (社区) “一村一品”的乡村风貌格局, 区域错位发展才得以实现。

(三) 集约用地是编制村庄规划的重要内容

编制村庄规划时, 应使农村村庄、村民住宅和公共基础设施的规划布局尽可能的相对集中, 通过对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治理, 集中连片进行农村新型社区建设, 促进农民集中居住。青白江区在编制村庄规划时严格遵循节约用地的原则, 在充分尊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 编制实施村庄规划, 不仅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减少基础设施投资的额度和布局的难度, 进一步提高了建设用地效率。

(四) 可持续发展是编制村庄规划的根本要求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 也对乡村规划的编制提出了超前性、可操作性和城镇化三项具体要求。青白江区在编制村庄规划时, 综合考虑了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当地的城镇布局发展规划, 合理规划农村人口、资源和环境, 安排产业结构和布局、园林绿地系统的结构和布局等, 通过村庄规划促进城镇化, 通过城镇化带动村庄规划, 最终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才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胡洋.玉树村庄地震灾后重建规划问题与思考[J].小城镇建设, 2010 (6) .

[2]李富祥, 王路.村庄规划编制相关问题探讨[J].现代农业科学, 2009, 16 (3) .

总体规划理念论文 篇8

1 关于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实践中问题的认识

1.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指标利益冲突问题

由于地方政府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而中央政府除要考虑经济效益外, 还要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这使得二者在土地利用方面存在明显的目标差异, 从而导致了二者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指标分解过程中存在利益冲突。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主要分为约束性和预期性两类指标。而约束性指标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以及各地方政府之间冲突最多、争夺最激烈的焦点, 因为约束性指标涉及建设用地总量、耕地保有量等重要指标的确定。中央在对待建设用地的态度上明确规定“占一补一”, 且对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严格限制, 目的是要求地方政府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度, 地方政府则考虑到外扩的成本相较内挖成本低, 希望中央政府多批指标。这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指标利益冲突的一个方面。另外, 中央政府为了保护耕地、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而特别重视耕地保有量, 而地方政府追求的是短期的地方经济的发展, 显然就不那么重视耕地保有量。

1.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市场化价值偏差问题

当前, 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市场化的程度在逐步加深, 但是由于市场讲究的是经济效益, 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其必然要求成本最低, 而追求成本的最小化,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质量就难以保证, 事实上我国有些土地规划公司做的规划很多是既无效率也不科学的, 有的甚至出现直接套用模板而出现地名不对应的低级错误。追求利益最大化本无可厚非, 但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属于公共产品, 且土地利用又是短期内不可逆。因此, 在我们的市场监管机制还不完善的今天, 基于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市场化存在的问题, 政府应该考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市场化编制主体的价值偏差。市场化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 而有限的市场化才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未来发展的趋势。

1.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过程中部门协调失衡问题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部门协调失衡问题, 通俗的讲就是“条块关系的协调”问题。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 我们既需要考虑各用地部门的协调, 也要考虑土地直属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以及各级地方政府的协调。一直以来, 我国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存在两头管理, 下级地方政府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既受到上级政府的指标控制也要考虑上级土地管理部门的要求。而土地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之间的目标函数是不一致的, 因此二者需要协调。再者, 由于各级地方政府在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指标值是定值, 而各个部门出于本位主义的考虑, 都想得到更多的建设用地指标, 因此, 各部门的用地指标分配, 需要各个部门协调。

2 关于我国未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理念创新思考

2.1 坚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土地利用管理工作中的“龙头”观念

自199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七条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由此确立了土地利用地总体规划的法律地位。从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土地利用管理工作方面一直起到“龙头”作用。但是近年来,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龙头”地位受到了空前的挑战, 一方面, 经济学界一些主张土地私有化的学者们, 运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却有意忽略“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 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 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这一基本前提, 提出了“规划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这一极具欺骗性的命题。这严重地挑战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权威。另一方面, 目前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还存在编制经验不足、执行不力以及运行监管体系不完善等缺陷, 这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土地利用管理工作中的“龙头”作用。

土地是极为特殊的经济要素, 土地的特殊性和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土地配置的特殊性, 也决定了我国土地市场的特殊性, 再加上土地价值本身具有二重性, 这就意味着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而在中国现行的特殊土地和特殊国情条件下, 却是既不现实也不适宜更不科学的。同时,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又是我国落实土地用途管制、耕地占补平衡、基本农田保护三大基本制度, 执行“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的基本手段, 而且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我国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中起到极为重要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 我们应当坚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土地利用管理工作的“龙头”观念。

2.2 坚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 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理念

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认识新常态, 适应新常态, 引领新常态,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2010年以来, 我国的经济增长率持续下滑, 从10.4%持续下降到2014年的7.3%, 据官方统计, 我国2015全年增速为6.9%, 低于2014年的7.3%, 2015年经济增速创25年来新低。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也常提到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并提出经济新常态的三点看法:经济增速换挡, 从高速转向中高速;需求结构的调整, 收入分配转向公平化;增长动力转换, 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土地利用管理工作的“龙头”, 就应该主动适应我国的经济新常态。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理念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 首先, 要适应经济增速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在经济高速增长时, 虽然中央政府一直倡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理念要追求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协调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但是地方政府则往往只注重短期的经济效益。从某种意义上讲, 这种唯GDP是从的理念,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过去经济的高速发展, 但是也降低了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造成了我国土地资源的浪费。其次, 要适应需求结构的调整。需求结构的调整, 也就意味着用地结构的调整。过去10年我国经济主要由房地产行业带动, 但是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相对饱和,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房地产行业主要的方向应该是致力于库存的消化, 再加之我国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推进, 其必然引起我国用地结构的变化。最后, 要适应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一直以来, 我国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粗放扩张型驱动, 工业用地遍地开花, 这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大量地消耗了我国的各种自然资源, 引发出大量的环境问题。而随着我国的经济增长动力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工业主要由已有企业转型升级驱动, 我国的工业用地规模也应该逐渐减少。因此, 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理念应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

3 关于我国未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和实施的具体建议

3.1 注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公共服务职能

中央政府从制定“第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开始, 即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当成公共政策 (国家公权力) 的制定和实施过程的一个技术支撑。因此,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理应承担公共治理职能。但是一直以来, 各级政府只片面的追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公共治理职能, 却忽略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公共服务职能。结果导致了约束性指标越是严格—指标越是遭到突破—指标更加严格控制的恶性循环。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根本目的是公平、有效的配置土地资源, 以提高社会整体福利和公共利益。因此,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的到来, 政府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时候, 应当从公共服务的角度多多考虑下层级政府、企业尤其是农民的需要, 更加注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公共服务职能。

3.2 注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运行过程的公众参与

公众主要指规划组织者、设计者之外的NGO、群众或个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运行过程的公众参与则是指各级政府主动引导公众参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实施及其运行监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的公众参与程度有所加强, 更精确的说,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公众参与的过程中, 中央政府是促进者, 而地方政府是消极的配合者。

注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运行过程的公众参与有其现实的必要性。首先, 它可以为各级政府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多一个思考维度, 这有助于各级政府科学决策。其次, 它也符合我国民主发展的趋势, 有助于民众意见的表达和维护社会的稳定。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自身的来讲, 公众参与也有助于其自身的地位的稳固和提升。因此, 在我国未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实践中应该注重公众参与。

3.3 注重中央和地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的统一

基于我国人多地少, 人均耕地占有量极少的现实, 我国中央政府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以此来保护耕地, 从而最终保证我国粮食安全。而当前我国大部分地方政府则往往注重经济发展这一单一目标, 这种政府层级目标函数的不一致, 可以说是导致我国目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执行失位的重要原因。因此, 我国中央政府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激励地方政府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主动和中央政府的目标保持一致, 同时中央政府还应该通过有效的制度创新来制约地方政府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过程中存在的“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的行为。

4 结语

规划不应是“墙上挂挂, 纸上画画”。规划最重要的特征是未来导向性, 在市场经济框架内, 规划是一种政府行为, 是对市场失灵的一种纠正有效的执行是未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理念与实践创新的基础。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存在的根本问题是缺乏有效执行。这从中央和地方围绕指标的利益博弈可见一斑。虽然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能有效执行, 对某些既得利益集团来说可能意味经济利益的增加, 但它无疑增加了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随着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到来, “土地利用新常态”也必然成为今后的一大课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有效执行, 可以让我们更深刻的认识现阶段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体系存在的问题的核心, 这对我国未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理念与实践创新无疑会起到基石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万茂.土地利用规划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

[2]宗积章, 杨小雄, 姚静林.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1 (2) :90-95.

[3]刘灵辉, 陈银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指标利益冲突问题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 2009 (5) :37-40.

[4]王玉波, 唐莹.转型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公共治理职能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9) :51-56.

[5]刘志坚.土地利用规划的公众参与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 2007.

[6]江维, 艾建国.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公众参与中的政府角色[J].安徽农业科学, 2015 (18) :262-265.

[7]周干峙.走具有自己特色的城市化道路[J].城市发展研究, 2006 (4) :13-14.

现代工业企业规划设计理念 篇9

1 规划设计指导思想

21世纪,改善人类生活环境的质量成为全球关注的主题之一,而创造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和谐的空间,是创造高品质生活环境的关键。自然中的阳光、空气、水、土壤、植物是生命之友,也是环境创造永恒的主题。由于是工业企业景观绿化,需要干净清爽的环境。设计时应充分发挥现有用地面积的最大生态效益,努力营造“淡雅素净、格调高雅”的生态效果。将人工美与自然美紧密结合、互相渗透,共同构造工业企业的整体美。

2 规划设计目标

(1)以植物造景为主,通过各园林小品的合理布置,使之与整个城市的大环境相协调,营造出自然优美的景色。

(2)创造出丰富有序的园林空间,为人们营造一个集休闲、娱乐于一体的轻松、优美、舒适、风景如画的工作环境,使人身在其中如处画中。

(3)通过提高绿化质量使工业企业上档次,上品味。

3 规划设计特色

根据工业企业的性质、功能和作用,设计应注重以人为本,既要体现庄重、严谨;又要充满活力,生机勃勃;也要与企业所在城市的绿化规划及周边的环境协调;还要体现出地方文化特色。因而,其设计风格的前瞻性和其融会文化的深邃性是同等重要和不容忽视的,所以在设计中,结合企业所处的实际地理位置,充分利用现有环境条件的有利因素,将多种园林景观要素综合考虑,以人为本,寻求人的活动与空间形态的和谐关系。

4 规划设计原则

与规划的目标相对应,力求达到文化、景观、生态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强调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的统一和谐,强调人的游憩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协调。这些都构成了设计的基本原则。

4.1 应有自己的风格

(1)因生产工艺流程的要求,以及防水、防爆、通风、采光等要求,形成其特有的建筑物的外形及色彩,从而形成其特有的空间和别具一格的工业景观。

(2)应根据本企业的规模,所处的环境,庭园使用的对象,布置的风格和意境,表现出新时代的精神风貌,体现出当代工人阶级奋发向上,勇于进取的高尚情操,衬托出厂区的敞朗、整齐、宏伟,使厂容厂貌面目一新,格调高雅。

(3)要优先发展垂直绿化,多布置藤蔓植物。

4.2 充分体现为生产服务和为工人服务

要把生产区作为搞好工厂绿化的重点之一,从树种选择、园林布置的形式到栽植管理上多下功夫,充分发挥绿化的作用。

4.3 合理布局,联成系统

要将园林绿化纳入工厂总平面布置中,做到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形成点线面相结合,自成系统的绿化布局,从厂前区到生产区,从作业场到库房堆场,到处是绿树、青草、鲜花、充分发挥绿地的卫生防护美化环境的作用,使工厂掩映于绿茵之中。

4.4 增加绿地面积,提高绿地率

厂区绿化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绿化的功能。要多种途径,多种形式的增加绿地面积,以提高绿地率、绿视率。

5 种植分析

工业企业的绿化应以植物造景为主,选择适宜的园林植物,多种品种配合与多种栽植方式的协调,使四季均有相宜的景色,创建出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四季有景、常年有绿的生态环境,为人们营造出优美宜人的休闲环境。

6 各组成部分规划设计分析

工业企业设计本着“绿色、交流、生态、人性”的理念,创造绿意的交流空间,把景观环境形成一个能够自然“呼吸”的人性化交流场所。通过自然条件的改善,人文环境的设立以及绿化空间的形成等多元素交织和介入,实现绿色自然的工作环境,构建出一个意趣生动,内蕴丰富的人与自然及文化的多角度、多层次的交往空间及休憩场所,让员工有家园的归属感,从中感受到美好环境所给人带来的那份秀美。使之能平静浮躁的心灵,陶冶个人的情操。

6.1 厂前区的绿化

厂前区的绿化布置应考虑到建筑的平面布置,主体建筑的立面、色彩、风格与城市道路的关系等,多数采用规则式和混合式相结合的布局。

厂门的绿化要方便交通,与建筑的形体、色彩相协调,与街道绿化相呼应,在厂门口形成绿树成荫,多姿多彩的景象。厂门到办公大楼间的道路、广场上,可布置花坛、喷泉,体现本厂特点的雕塑等;林荫大道上选用冠大荫浓、生长快、耐修剪的乔木作遮荫树,或植以树姿雄伟的常绿乔木,再配植修剪整齐的常绿灌木,以及色彩鲜艳的花灌木、宿根花卉,给人以整齐美观、明快开朗的印象。

建筑周围的绿化应注意厂前区空间处理上的艺术效果,入口处的布置要富于装饰性和观赏性。在建筑墙体与绿地之间不要忽视基础栽植的作用,建筑的南侧栽植乔木要不能影响采光通风,栽植灌木宜低于窗口,以免遮挡视线。东西两侧宜植落叶乔木,以防东西晒。

厂前区绿化为使冬季仍不失其良好的绿化效果,常绿树一般占二分之一左右。

6.2 办公区绿化

办公区一般处在厂区的上风位置,其绿化规划一般采用规则式与自然式相结合的布局,可设计花坛、喷泉水池、假山叠石等。远离大楼的地方则可根据地形变化采用自然式布局,栽植观赏花木,铺设草坪。

6.3 生产区的绿化

该区域是厂区绿化的重点部位。设计时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对有害气体抗性较强及吸附作用、隔音效果较好的树种。根据生产区车间的生产特点不同,室外绿化配置也有所不同:化工车间,宜种植抗性强、生长快、低矮的树木;高温车间,宜选择高大的阔叶乔木及色浓味香的花灌木;噪声强烈的车间,宜选择枝叶茂密、树冠矮、分枝点低的乔灌木,密集栽植形成隔音带;食品、光学、精密仪器制造车间,宜选择无飞絮、无花粉、落叶整齐的树种,同时注意低矮的地被和草坪的应用,以起到固土、防止扬尘的作用。

6.4 仓库区域绿化

宜选择树干通直、分枝点高的树种,稀疏栽植乔木为主,以保证各种运输车辆行驶畅通。

7 结束语

工业企业绿化在发挥生态效益的同时,也发挥景观效益。它通过景观的改变从改善人体心理机能和精神状态上服务人类。绿化为员工提供户外休息娱乐的场地,还可以在外观上美化厂房,使枯燥的厂房与周围环境相协调,通过绿色空间这一自然纽带把工厂各功能区联系成统一的整体,使工厂环境美观、舒适、安全。工业企业绿地所发挥的经济效益是经过间接的渠道实现的,绿化美化的环境不仅有利于劳动者的身心健康,而且能直接提高工业企业的生产效益。此外,良好的环境还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企业信誉和知名度,增强职工自信心和荣誉感,增加企业凝聚力。因此,在规划设计工业企业时,应在深入分析主体的基础上,挖掘现代工业企业的文化内涵,使其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以绿为主,注重植物造景,创造功能合理、景观优美、时代感强的现代生态型园林工业企业,充分展示一个开放、进取的现代化工业企业的风貌。

摘要:工业企业景观在功能、性质以及场地特性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设计必须根据这些实际情况来进行布局谋篇,同时兼顾经济性的原则。

总体规划理念论文 篇10

关键词:“十三五”规划,发展理念,小康社会,经济发展

一、五大理念确定“十三五”发展基调

1.创新是发展的动力

十三五提出, 坚持创新发展, 将创新放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从制度、理论等各个方面不断地推进创新。从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空间等多个方面对我国的创新发展提出了要求。在新动力方面, 创业与创新可以说是孪生兄弟, 现如今, 创业与创新已经成为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 “互联网+”更是推进创业与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而在拓展空间方面, 要形成以沿海为主的经济带, 壮大重点经济区。除此之外, 应该深刻认识到, 创新要从全局出发, 发展经济带能够有效地实现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发展转变。在产业新体系方面, 继续推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加强建设网络强国是创新发展提出的两个目标。在构建发展方面, 要深化体制改革, 转变政府职能。创新发展要求政府做到“两个不”, 即“不越位、不缺位”。在刺激市场活力方面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 为创新提供政策上面的保障。

2.协调是发展的基调

十三五强调, 要坚持协调发展, 重点促进社会协调发展, 促进工业化、现代化、城镇化的发展, 提升国家软实力。我们所说的协调发展, 就是要处理好发展中的关系问题。具体来讲, 就是要推动城乡的协调发展、协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 使得各个发展能够成为一个整体。推动城乡发展, 能够有效地改善民生, 加强对物质以及精神的协调, 能够协调我国的软实力以及硬实力。很长时间以来, 我们关注的大多是GDP等硬实力, 却忽略了我国的软实力, 这使得我国的国民素质教育等方面成为了短板。这就需要我国在发展的过程当中, 实现软实力与硬实力并重。与此同时, 还要推动经济与国防的结合, 实现军民在多领域的融合。

3.绿色是发展的底色

十三五提出, 要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加快建设节约型、友好型社会, 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在十三五当中, 第一次将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绿色发展是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当前, 环境的承载能力基本已经达到了上限, 因此要实现绿色发展, 必须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 特别是要用政府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健全用水权利、碳排放等分配制度, 对这些制度的完善, 能够有效地调控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并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除此之外, 要督促政府履行职责, 加大环境治理的力度, 实行最严格的保护制度。将提高环境质量作为环保工作的核心, 转变只关注能耗降低的片面环保观。实行环保机构垂直管理的制度, 这样管理, 能够有效地避免政府的个别不作为, 落实政府责任, 推进国家环境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4.开放是发展的大势

十三五强调要坚持开放发展, 顺应世界经济趋势, 发展更高层次的经济。通过开放发展, 使我国与世界的步伐接轨。根据十三五的要求, 开创对外开放的全新局面。在十二五期间, 我国已经是世界出口贸易总占据量的第一位, 十三五需要进一步加强开放力度, 打造海内外联动的新格局。完善战略布局, 转变以往的开放方式, 使我国从商品输出大国变成资本输出大国, 真正地做到走出去。形成开放新体制, 能够有效地使我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做到更高的开放。

5.共享是发展的目标

十三五提出, 要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 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共享是发展的出发点, 也是落脚点, 体现了“十三五”发展目标的核心价值。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已经成功迈入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但与经济的高速增长相比, 共享发展却相对滞后, 还存在不少短板, 同人民期待的美好生活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今后, 我们要坚持共享发展的理念, 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 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 注重机会公平, 保障基本民生, 让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二、五大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我国发展理论的一次重要创新, 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 同时也是同人民群众期盼相呼应的, 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目标要求相契合的。

1. 五大发展理论深刻体现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

在长期的国家发展过程中, 党和国家正确认识与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形成了“四个全面”、科学发展观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战略布局。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与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 其中“共享发展”揭示了解决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 “开放发展”揭示了解决内外联动的问题, “绿色发展”揭示了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问题, “协调发展”揭示了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创新发展”揭示了激发新的发展动力的问题, 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对发展规律的认识。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 十八大后, 我们党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多次转变发展理念, 提出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 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理念, 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理念,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以及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等。都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与自觉把握, 都引领着发展方式、发展方向、发展思路的转变, 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指引方向。

2. 五大发展理念鲜明地体现了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引领性

新常态下, 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动力转换、结构优化于速度变化的三大新特征, 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低成本劳动力和资源等要素的投入转向创新驱动, 经济结构调整从增量扩能转向做优增量、调整存量并举, 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 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我们必须探索出一条结构更优、效益更好、质量更高的发展新道路。从国内外实际环境出发, 统筹政治、经济、外交等各方面事物;从利用原有规则招商引资、促进发展转变为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以扩大我国的发展利益;从利用原有比较优势的条件推动发展与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转变为加快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利用国际市场拓张增加出口转变为扩大内需带动经济增长;从利用世界经济增长带动自身发展转变为依靠内生动力推动发展。以上这些, 就是五大发展理念的历史背景。

3. 五大发展理念突出体现了应对发展新矛盾新挑战的现实针对性

我国发展存在着诸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消除贫困任务艰巨, 人口老龄化加快, 收入差距较大, 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生态环境恶化加重, 资源约束趋紧;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创新能力不强, 发展方式粗放, 重大安全事故频发;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有待加强, 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和能力水平有待提高, 法治建设有待加强;人们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待提高等。我们发展在面临着重要发展机遇的同时, 也面临着以上种种挑战, 容易出现各方面的发展风险。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各种问题进行及时化解, 协调好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五大发展理念正是新形势下为化解问题, 应对风险而提出的。只有用五大发展引领发展行动, 提高统一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能力与水平, 才能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更加有效地应用与化解各种挑战和风险。

4. 五大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的紧迫性

小康社会的发展不仅要求有较高的发展水平, 而且还要求覆盖的区域要全面, 覆盖的人口也要全面。但是从目前发展现状看, 我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还存在着民生保障、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等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提高, 但分配不公的问题日益突出, 制度设计尚不完善, 城乡区域公共服务水平、收入差距加大, 这些问题都需要更加完善的制度。创新、协调、绿色、开放与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就是要动员全党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和协调性, 全力补齐这几大短板, 这将有利于提高发展整体效能, 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

三、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全力做好十三五规划

1.坚持以理念为引领

发展理念从根本上决定了发展的成败, 具有引领性、纲领性与战略性的意义。要推动社会各项事务的发展务必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发展引领, 既做好五年长远规划, 又要落实年度目标的要求, 做好打基础、利长远的事, 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深入思考发展着力点、发展方向与发展思路等重大问题, 坚持辩证思维、创新思维与战略思维,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做大做强地区优势产业。面对高新技术产业匮乏、传统产业转型压力大的严峻形势, 要学会正确运用政府与市场两种资源配置手段, 破除有碍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条条框框, 释放一切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活力。

2.创新是五大发展理念之首, 要格外注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深化政府自身改革, 并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推动体制改革。为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增强创新能力, 激活创新活力, 需要重点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大力培育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二, 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创新平台, 加强国家创新能力建设;第三, 在有条件的省区市系统地推进全面创新的改革试验;第四, 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加快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第五, 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

3. 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核心目标

城镇化是稳增长与调结构的黄金结合点, 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 必然需要建立新型的城镇化, 而新型城镇化的核心目标就在于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一方面要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与中央基建投资安排挂钩, 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与加快城镇建设用地新增指标挂钩,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与财政转移支付挂钩, 从而鼓励城镇政府吸引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另一方面要扩宽渠道, 让有能力、有意愿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

4.三大措施推动绿色发展

开展水权、碳排放权的交易, 确定水耗、地耗、能耗标准, 采取市场化的管理手段;从总量和强度两方面控制能源消耗, 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 节约高效利用资源;形成安全高效、清洁低碳的能源体系, 鼓励煤炭清洁利用, 提高非化石能源占比, 发展低碳经济。

参考文献

[1]杨存成.创新务实做好新形势下的协会工作——杨存成秘书长在五届二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上的工作报告[J].安装, 2011 (02) .

[2]周栋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努力为“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N].人民公安报, 2015-10-31 (001) .

[3]吴明亮.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精心谋划“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N].南京日报, 2015-08-20 (A01) .

[4]万俊.关于“本质”理论认识的过程及其重大意义——兼论十七大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深化[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05) .

[5]季健霞, 高媛媛.建国以来我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认识的发展和深化[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社科版) , 2012 (03) .

总体规划理念论文 篇11

【关键词】大学理念 ; 大学理念建设 ; 新时期 ; 教育规划纲要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7-0052-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为了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协调、持续、健康发展,加强制度创新、积极探索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成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中的一种共识。大学要承担起科教兴国的责任,必须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以现代大学理念治理学校。一所大学的理念是这所大学的思想、精神和灵魂,它决定这所大学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向,不仅决定大学的今天,更决定大学的明天。

大学理念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长期办学中思想精华的积累与提炼的基础上,对大学本质及其发展的正确认识,进而形成对大学实践活动的价值判断的理性认识,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与超前意识,同办学历史、传承观念、学术风格、学科门类、学生类别有着密切的关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描绘了未来10年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壮丽前景,尤其是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使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显著提升;优化高等教育结构,鼓励高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步伐。笔者认为应该紧扣教育规划纲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建设新时期大学理念:

一、正确定位,优化结构办出特色

首先在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的指导下,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学校的实际,正确而合理地定位(包括服务区域、学科性质、办学类型与层次、特色、发展目标等定位), 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空间和方向,确定正确的发展目标,这关系到学校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一般来说,大学的定位包括三个层面,即大学教育在社会大环境中的定位、大学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定位、大学内各因素在学校中的定位。大学理念建设要分析学校所处的社会、地域、以及历史背景等,明确学校定位,是建设国内高水平大学,还是地方特色院校,一旦明确定位,就要在定位的基础上持续发展,久而久之大学的理念就会凸显出来。

大学的办学特色是一所大学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是一所大学的优势所在。凡是有一定成就的大学也无不把培育办学特色作为孜孜以求的目标。我国大学在98年扩招后开始跟风似的办起综合类大学,原来是外语学校的,现在是法律,经济专业都开;原来是师范院校的,工科专业也开;总之,在一所大学里你可以找到所有的专业。这就会把原来集中在特色,优势专业建设的精力分散,逐步弱化学校的特色,专属性。使人们觉得所有大学都一样,什么专业都有,原来优势的专业并不像以前那么优势了。我国高校进入世界优秀学校排名的少之甚少,纵观上榜名单,欧美学校居多,这正是因为我国高校缺乏特色建设,千篇一律所导致的。

二、紧扣质量关,提升科研水平

自上个世纪末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从数量和规模上看,中国已成为高等教育大国,但高等教育质量参差不齐,整体质量不高,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所以提高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任务,也是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建设新时期的大学理念要牢牢把握教育质量观,尤其是人才培养观,重点加大教学投入,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育人水平是高等教育的第一要务。大学理念要倡导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建立健全符合国情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落实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要求。

高等教育是在完成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机构,要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做出贡献。大学理念建设要为高校创设宽松、浓厚的学术氛围,突出学术自由与独立,追求真理,发展科学,加强学科建设,出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并重;以探索和发现未知世界为目标的基础研究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基础,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

三、提高大学社会服务功能

我国高等院校飞速发展,自98年高校扩招后,暴露出许多问题,最为突出的就是人才质量问题,学生就业困难。高校教育与社会服务脱节,偏重理论知识传授而缺乏实践技能的培养。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开展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即大学要为社会培养各层次各种类型专门人才,利用大学人力资源和科学技术方面的优势进行高科技产业开发和为社会上的企业提供各种技术咨询与服务,解决经济生产部门在技术革新、设备改造、产品更新、科学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提高经济效益;承担国家和地方政府下达的重大科研项目或重大工程项目,通过科学研究为国家或地方政府提供政策和決策咨询;通过人才培训为最广泛的人进行知识的传递和推广,为终身教育、继续教育等发挥作用;全面参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延明.大学理念论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9,357,72.

[2]王冀生.大学理念在中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

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理念探究 篇12

关键词:园林规划,人性化,生态性设计

开展园林规划的一个首要目的就是实现经管的艺术性以及美学性。当设计将景观的使用功能以及技术课题解决之后, 艺术就成为了设计永远的追求目标。当景观的功能大体相同时, 景观的设计风格就在很多程度上决定了它的价值, 人们普遍欢迎符合内心审美需要的景观。通过人们对设计的默许, 类实现设计人员在道德以及经济和审美层次的影响。所以, 在相关的设计教育工作中, 要重视基本理念的作用。

1 园林规划设计的步骤:

第一, 接受任务, 开展实地调查, 收集相应资料。第二, 提交初步设计以及总构思和目标。第三, 编制规划, 开展评审活动。业主组织评审组集中评审, 依据评审结果, 对设计进行调整或者修改。第四, 提交概算材料。第五, 再次勘察, 设计施工图。第六, 编制施工预算, 对施工图进行交底。最后, 配合施工。

2 园林规划设计的艺术性

众所周知, 园林设计的一大目标是为了人们的审美需要。设计依照审美的需要, 将实用作为功能尽心再造活动。艺术有很多种形式, 单纯的艺术和别的艺术之间已经没有明确的划分, 艺术家将电影和电视以及音乐、戏剧还有建筑等涉及到的创作方式相结合, 创造了媒体艺术、行为艺术、光效应艺术、大地艺术等一系列新的艺术形式, 同时这些艺术又带给其他的艺术很大的影响。现代化的园林设计, 在一开始的时候, 就吸收了很多形式语言内容。对园林设计影响最稳定而且影响最大的要数人类感官对景观产生的感觉。所以, 不论是自然景观还是文学绘画, 在设计园林时, 都要将三维空间设计作为设计的关键。从现代艺术早期的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风格派、构成主义, 一直发展到极简艺术形式, 所有的这些艺术形式和艺术思想都给设计人员提供了丰富的形式语言以及艺术思维。所以, 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到景观的用途, 还要考虑它的艺术性特点, 我国在园林设计方面所推崇的就是将传统和现代文化有机结合的设计方式。

3 园林规划设计对民族文化的继承与扬弃

通常, 园林设计和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而且和历史以及文化也有很大关联。每个国家的园林设计的进步都离不开该国的传统文化。创作园林景观时, 假如不结合历史的、人文的、文化的东西, 设计就不会取得成就。我国的园林在世界古典园林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影响着世界园林。不过, 我们应当不断接受先进的设计思想, 将我国的传统民俗和现代文化相结合, 通过这种全新的设计思维来促进我国的园林发展。

4 园林规划设计的前卫性与多变性

既然设计是一门艺术, 那么艺术肯定有时代性特点。在近五十年里, 设计充满了前卫性特点。园林设计发展到如今。不管是社会的前进还是我们的城市的进步, 都离不开园林设计。所以, 园林设计的设计人员, 应该既要掌握好稳定的设计要素, 还要不断的吸收新文化, 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实际上, 任何的一个好的景观, 都少不了两样思想, 一是传统文化思想, 二是对未来的展望, 只有结合这两点, 才能实现园林的真正意义。

5 园林规划设计的意境创造

园林规划设计的意境美是指通过园林景观的结构、图案和文字所反映的情意使消费者触景生情、产生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园林景观的意境产生于园林景观境域的综合艺术效果, 给予游客以情意方面的信息, 唤起以往经历的记忆联想。不过, 并不是全部园林都有意境, 而且不是不断变化意境。只有有丰富的意境, 才能吸引游客, 才能实现价值。因此, 我国的众多园林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多非常的重视意境, 意境还是我国园林之所以在世界园林中获得较高地位的内在优势。通过创造意境, 在空间物质化的表现与无限的联想之间, 以空间、形体、文化、寓意所呈现出的信息载体, 它涉及这样一种理念:即存在着一种超越个人理解力并能借助于一种中间媒介达到的群体共通的普遍的状态。挖空心思, 想尽办法, 来寻求、创造、组织、表现这些中间媒介, 这是工业规划设计中最为基本而重要的工作。

6 人性化设计理念

所谓的人性化设计, 具体的来说, 就是将人当做设计的中心, 设计人员要从传统的对景观的关注转到对使用人群的关注上面来, 这种转变可以设计出使用更加方便, 更加使人高兴, 更富人性的景观。让人高兴是设计时考虑到审美的需要, 在使用的时候, 使用人能够体会到设计的巧妙从而出现一种高兴地感觉, 同时, 把这种感觉升华成为审美意象, 这样才能设计出人性化的作品。园林实际的主题是人, 而且使用人和设计人都是人类, 人是设计的尺度及中心。所以, 将行为艺术以及心理学等知识吸纳到实际中, 研究设计的目的与人的行为在不同人、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下的互补关系, 扩展园林规划设计的内涵。通过对成功案例的分析, 我们发现, 不论是有意还是无心, 这些成功的设计都来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感觉。

7 生态性设计

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 地球生态正在不断恶化, 由于受到生态思想的影响, 人们开始用全新的思维来看待景观, 设计人员们也开始在设计中重视生态问题。尊重自然发展过程、倡导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和场地的自我维持、发展可持续的处理技术等思想贯穿于景观设计、建造和管理的始终。原本人类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只是因为工作和生活和大自然被迫分开。我们人类对自然有需求, 需要回归到其中缓解疲劳、愉悦心情, 户外园林景观是居住环境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而只有可参与性的景观才能让环境与居住最大限度的融为一体。所以, 认真考虑到景观对人情绪的影响, 要充分注重生态、实用以及功能等的紧密联系。

8 我国园林的发展方向

我国的现代化园林设计还处在开始阶段, 基本出发点还是放到明亮的视觉感觉、优质的绿化、宽阔的场地上。不过, 随着设计的进步, 只做好上述内容是不够的的。但是, 这些内容作为景观建设的基础, 会对姜维的景观设计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正是基于景观规划设计实践的三元, 在众说纷纭的各类景观规划设计流派中, 三种新生流派正在脱颖而出:一, 和环境艺术有效结合:将重点放到视觉景观上, 属于大众景观环境艺术流派;二, 重点在城市规划以及城市设计, 属于城市景观生态流派。三, 和旅游策划相结合, 属于景观游憩流派。上述的流派分别代表我国现代景观园林的发展趋势。所以, 园林设计要和实际情况有机结合, 将园林和周边环有效协调, 和当地的传统文化有机融合, 而且很好的融入现代思想, 并要合理控制成本, 确保以最小的投资, 获取最高的收益。

参考文献

[1]张蕾.对我国传统园林认同危机的再思考[J].中国园林, 2006 (9) :61-63.[1]张蕾.对我国传统园林认同危机的再思考[J].中国园林, 2006 (9) :61-63.

上一篇:二级公路施工管理下一篇:营销人员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