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交流材料

2024-07-08

讨论交流材料(通用9篇)

讨论交流材料 篇1

思想纪律作风整顿活动个人剖析材料

根据区委“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提高执行力”大讨论活动的安排意见,在这次全区“落实八项规定,提高执行力”思想纪律作风整顿学习活动中,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学习、讨论及自学,我个人对思想纪律作风整顿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现对照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实际,作如下剖析: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自身政治修养不强,政治学习有待加强,作风纪律要求不严。

2、业务知识钻研不深。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和具体工作有待提高。

3、创新进取意识不强。工作中有时怕出错,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勇于开拓的精神不强,还不能用全新的思维和方式去做开创性的工作。

二、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

在思想纪律作风整顿学习的这段时间里,自己结合理论学习,认真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深刻剖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理论修养不足。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缺乏系统的深入学习,对各种会议精神只停留在表面的知道,缺乏深刻的理解,不能很好的理论联系实际,造成公文写作的局限性。

2、学习自觉性不强。平时只满足于参加机关组织的集中学习,疏于自学,读书看报的时间少。学习不够扎实,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业务学习缺乏针对性,不能够根据工作需要有针对性的开展学习,致使业务技术不精,工作水平不高。

3、工作主动性还不够。工作方法简单,只安于做好领导交办的任务,大局意识不强,工作预见性有待提高。

三、今后的整改措施

1、重视理论学习,坚定政治信念,明确服务宗旨。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针对办公室工作特点,利用空余时间学习有关会议文件、报告和辅导材料,积极参加办公室的学习例会并认真做好笔记,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素养,通过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指导自己的工作。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恪尽职守,坚持原则,认认真真地做好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

2、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工作能力,做好本职工作。在之后的工作中,自觉加强学习,向理论学习,向专业知识学习,向身边的同事学习,逐步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3、工作态度和勤奋敬业方面。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够正确认真的对待每一项工作,工作投入,热心为大家服务,认真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按时完成分内工作。

总之,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还将尽心尽力。认真做好本职工作,虚心向别人学习,取长补短,完善自我。我会从这些不足之处入手,继续加强学习,向书本学、向领导学、向周围同事学,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戒骄戒躁,努力工作,不断完善自我,积累工作经验,适应新形势下本职工作的需要,力求把工作做得更好。

2014年5月20日

讨论交流材料 篇2

一、为教师提问提供素材, 有利于增进学生感情, 培养创新能力

新课程标准中的“交流与讨论”栏目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提问素材和范例, 如果我们教师能够很好的剖析教材, 认真分析课堂内容, 引导学生利用好“交流与讨论栏目”, 必将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目标, 深入理解教材内容, 交流和讨论有利于学生之间产生共鸣, 让一个单一的问题在交流中出现多样的解答方案, 博众家之长, 使同学们在活动中共同分享智慧, 从教材内容设置来看:“交流和讨论”栏目所给出的都是一些贴近生活, 有利于情感体验的问题, 情感体验是“交流与讨论”栏目的基础。该栏目的出现一改过去教材的沉闷、繁杂, 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使学生的情感世界丰富了、思想空间拓宽了。这样的情感体验, 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目标得以实实在在的落实。这样我们可以抓住栏目特点, 针对同学们的心理特点, 提出开放性的问题, 让同学们在讨论中体验交流的快乐, 在交流中体验讨论的欢愉, 交流与讨论的重要价值是让学生的思维互相碰撞、互相启发。让所有同学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 不同的学生给出不同的答案, 使同学们间相互倾听同伴的意见, 互相补充, 促进同学间的知识交流, 加深同学们间的感情, 进而培养同学们思维的发散性与创造性, 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回归教育本质, 便于“互动争鸣”, 实现教学统一

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活泼性, 他们有非常高涨的的探究热情和获得新的情感体验的需要, 在过去的教育体制下, 课堂教学“唯师独尊”, 气氛压抑, 领学生无法充分的活跃起来, 课堂教学氛围严重的阻滞了学生只能的发展, 新课程标准的“交流与讨论”栏目, 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环境, 为课堂活跃氛围的创设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 合理的运用“交流与讨论”栏目, 可以让学生们充分的表达自我意见, 并互相倾听不同的意见, 让所有同学都成为解决问题的伙伴, 在这一栏目中, 教师不再是主导, 而和学生一样成为了平等的参与者, 成为了帮助学生发现矛盾的人, 这样构建起来的和谐的课堂环境, 有利于师生、生生之间的感情和信息交流, 形成互动、互助的积极氛围, 真正出现“百家争鸣、各抒己见”的热烈局面。在“交流与讨论”栏目中, 要注意处理“矛盾冲突”和“联想对比”, 让学生带着对化学知识问题的体验和思考去交流, 去产生疑问, 产生冲突, 并在此基础上, 从旧知识或生活实例中去联想、对比、迁移,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完成学习, 在激烈的讨论中掌握知识。

作为中学教师, 我们都知道“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课堂的主要内容不是教师讲, 而是学生做”, 因此, “交流与讨论”栏目的出现, 很好的满足了这一课堂要求, 我们可以通过交流与讨论, 让学生选择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方案、处理实验结果、完善基础知识、掌握化学思想, 真正通过“交流与讨论”落实以做为中心的学习, 在交流的过程中提升学生能力。

三、贴近生活, 有利于学生正确生命观和世界观的培养

化学学科是贴近生活的学科, 在教材设置中, “交流和讨论”栏目充分体现了这一学科特点, 紧密的联系了生活、生产, 通过这一栏目, 可以开阔学生视野, 让学生在教材中获取生活的经验知识,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抛开着一栏目不说, 以往的化学教材照本宣科, 过分的强调了学科的系统性和工具性, 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 而这一栏目的出现, 打破了以往的传统, 令化学学科生动起来,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 给学生一种学习生活化的崭新的学习理念, 栏目设置背景的生活化使学生越来越爱学习化学, 越来越关注身边的化学, 关注人类生存的环境, 对环境保护、科技发展能源开发等问题有了充分的认识, 从学科教学中逐步的培养了同学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栏目的生活化不仅令同学们更爱学化学, 最关键的是能够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编枯燥的课堂学习为愉悦的交流讨论, 使他们更容易接受学科教学, 甚至为了自己和其他同学的交流讨论, 在课下积极主动的阅读课外读物, 关注身边发生的事情, 用生活中遇到的事情不断完善自己的学科知识。如:CO中毒问题、三废排放问题、臭氧空洞问题, 都纳入了同学们的视野, 培养了他们爱护环境、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

“交流与讨论”栏目的出现, 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开放性的空间, 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中学化学教师, 我们应合理并充分的运用这一栏目, 发掘出起更大的教育潜能, 让我们的课堂教学高效、和谐、完美。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教材中, 出现了一个新的栏目“交流与讨论”, 这一栏目的设置, 对于创设问题情境, 构建三维学习目标, 形成和谐教学课堂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对于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教学活动大有帮助, 并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获得情感体验, 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交流与讨论,三维学习目标,课堂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王云生.提高探究学习活动的实效性.[J]《化学教育》2007年第9期.

谈讨论式教学中如何讨论与交流 篇3

一、为什么要用讨论式教学法进行教学

(一)在讨论式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效率得以提高。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书本(电脑、网络等现代化设备)都有可能进行信息交换,信息交换的方式增多,信息的交换量、加工量增加。把老师表演的时间让给学生表演,学生在积极的活动中得以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学习效果好。

(二)讨论式教学法改变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同学间发言无顾忌,不怕说错,增加学生发言、展示的信心。他们既是信息的接受者,更是信息的发出者,他们的思维不再受教师的限制。在交流中极易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讨论式教学法培养了学生发现知识的能力。学生在课前要反复阅读教材,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加工、推理、论证等一系列思维活动。特别是在讨论和争论中遇到的问题是事先预想不到的,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抓住问题的实质,发现知识的能力得以迅速提高。

(四)讨论式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讨论题一般都有难度,学生必须把书本知识和实际问题密切结合,才能解决。这样学生在准备讨论的过程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五)讨论式教学法提高学生辨别是非、发现知识关键词的能力。在认同、反驳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即时反馈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评价能力。

二、讨论的形式

讨论式教学法讨论时一般采用分组讨论、全班讨论或者是二者结合等形式。分组讨论是以相邻2—4人为一组;全班讨论是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就某些共同性问题或分歧意见由教师组织进行的。在组织讨论时要明确分工,要有一人负责记录全部发言,并能汇总各人的思想,不能光说不记。

三、讨论的时机

讨论题可以针对预习、课堂上的任何环节、课后复习等进行设计,也就是说无处不可以用讨论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建构。讨论与交流应该放在学生独立思考之后,要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如果学生独立思考超过三次还不能解决问题就应相互交流,少了学生会产生依赖心理,缺少挑战困难的信心和恒心,多了学生又会花费太多的时间。

在新知识的生长点展开讨论,有助于知识的内化。在理解的疑难处展开讨论,有助于思维的发展。在解题策略的运用上展开讨论,有助于学会学习。在什么地方讨论、讨论多长时间就要老师围绕教学目标完成情况和学生的反应情况综合考虑,实时引导调控了。

四、讨论的内容

讨论式教学法也存在着不足,老师引导过多,容易挤占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老师引导不到位,学生不会讨论,容易产生讨论偏离教学目标,延长习得知识的时间。所以老师在组织学生讨论前要精心设计讨论题,既要引导学生迅速发现知识,又要培养发现知识的能力、策略。如学生在读题时可以设计“这是一个全新的问题吗?这个情境和以往的哪些情境相似?能用以往的方法解决吗?”等让学生说一说,让学生审题找条件时可以设计“题目(情境)中有哪些信息?哪些信息对解决问题有用?”等组织学生交流一下,在用分析法解决问题可以设计“哪些信息可以联合在一起得出一个新的信息?根据已有的信息你能得到哪些新的信息?根据哪两个信息可以得出结论?”等让学生议一议。

在学习难度很大,学生不能独立获得时,这时优秀生的展示,老师的系统引导可以节省学生解决问题的时间。学生既然有问题有困难就需要帮助,老师的系统讲解就是体现了老师的主导作用,但这时也可以设计讨论题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与体会老师的解答过程,再现解答的程序。

讨论式教学法中,学生建构知识多数来源于书本,所以要设计讨论题让学生阅读更有目标性,方向更明朗。你认为这几页书中有哪些知识?有哪些你不懂的问题?哪些题目你已会解答?哪些题目是猜的,哪些是有根据的?

讨论式教学中也可以组织学生对同学的解法进行评价性讨论:你认为某同学的解法不合理的地方是什么?某同学的解题格式符合要求吗?某同学为什么解答错了?还可以把自己的解法、想法和别人交流。我是这样解答的、我是这样想的、我是这样做的、我能重现这个问题的解答过程,我能解决相同的问题,我能解决相似的问题、我能发现这类问题的解题规律等可以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加学习的兴趣。

讨论式教学法是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自己发现问题,并通过讨论自己解决问题,其实发现不了知识本身就是发现问题。概念性的知识和程序性的知识是常见的。概念性的知识(什么叫什么)容易找到,可以针对关键词来设计讨论题,如分数的意义可以设计什么叫单位“1”来引导学生对分数的理解。程序性的知识常见讨论题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步骤是什么?或解决这个问题第一步干了什么、第二步又干了什么?”

课堂最精彩的部分是课堂生成,有些情况我们老师在备课时不可能都考虑到,尤其是学生在解答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老师要全面收集学生独立解答时各种情况,临时设计讨论题,组织学生讨论,切不可发现问题,老师就要讲解,还应把“球”踢给学生。急中生智处理“意外”问题,及时讨论“生成”的问题,学生的表演会更精彩。

讨论交流材料 篇4

开展“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是一场思想觉醒、革故鼎新的学习实践,是一场求真务实、拓展新局的学习实践,是一场守住底线、勇攀高峰的学习实践。我们将按照县委的部署和廉书记的讲话要求,在思想认识上再提高,对标落实上再看齐,转变作风上再务实,工作质量上再提升,重点从四个方面发力:

一要站得更高。坚持把大讨论的支撑点放在学习提升上,一方面迅速着手对本单位的大讨论进行安排部署,紧扣10+2规定动作,对标一流、精心组织、扎实推进、确保实效;另一方面要深入学习研讨,坚决贯彻中央、省市和县委有关精神,学习讨论、查找问题、努力整改、实现突破,来一场思想的革命、学习的革命、工作的革命,使自己和单位干部职工的理念、本领和作风大提升。

二要找得更准。坚持把大讨论的立足点放在解决问题上。认真对照“六个破除”,针对思想不够解放、眼界不够开阔、工作创新意识不强、大项目、好项目招引不多等方面的问题,深入剖析,认真整改,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要谋得更新“改革创新 奋发有为”大讨论表态发言稿7篇。坚持把大讨论的着力点放在工作创新上。今天的创新,就是明天的发展。在招商引资工作中,一是创新宣传方式,通过微信推广、会展推介、平台展示等方式宣传推介稷山。二是创新招商队伍,我县的领导带头招商、以企招商、以情招商等招商方式取得明显成效。今年将继续用好这些方式进行招商,并且在委托第三方机构招商和专业人士招商上求突破。三是创新招才引智,加强与高端院校、科研院所的联系,为稷山招引更高层次的专业人才。昨天下午,西安印刷包装产业园区的负责人到翟店园区对接,双方达成合作意向,今后要与更多的专业机构合作,进一步拓宽发展路径,以大开放引领大发展。四是创新活动方式,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利用商会、联谊会等平台,在活动方式上再创新、再发力。在园区建设工作中,一是在平台建设上创新,利用好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高端服务平台,积极探索建设众创空间。二是在产业发展上创新,借助20xx年山西省跨境电商示范区建设的契机,加快推进博瑞特跨境电子商务项目开工建设,将13个县市的特色农产品汇聚到稷山,实现线上线下销售“改革创新 奋发有为”大讨论表态发言稿7篇三是在产业多元化上创新,从上下游产业链两端发力,在电子商务、商贸物流上做文章,丰富、延长产业链,进一步拓展新空间,实现新跨越。

四要做得更实。坚持把大讨论的落脚点放在担当作为上。20xx年,将突出“狠抓项目落地和营造最优环境”两大工作重点。一、20xx年,我县招商引资签约项目26个,全部落地,24个项目开工,开工率达%,位居全市第一,今年我们将持续狠抓项目落地,并下大力气招引打基础、利长远、补短板的大项目和好项目;二、创优政策环境、服务环境、社会环境等,真诚同企业家交朋友,打造“六最”营商环境,营造亲商、重商、富商的良好氛围。

最是一年春好处,万紫千红绽稷山。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担当负责、攻坚突破,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以奋发有为的干劲、以一流的工作业绩,为建设富裕文明幸福美丽新稷山作出更大贡献。

“改革创新 奋发有为”大讨论交流发言材料(二)

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理解透彻此次大讨论的重大意义。此次大讨论是对进一步应对风险挑战、推动改革创新的一次大动员,要按照省委、市委部署安排,引导全区党员干部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伟大旗帜,强力促改、主动求新,持续巩固全区良好发展态势,进一步打造榆次的新优势、新动力、新形象;此次大讨论是对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勇于自我革命的一次大动员,是对广大党员干部政治上、思想上、工作上、作风上的一次“全面体检”,要引领全区广大党员干部拿出自我革命的勇气和担当,针对存在问题,对标检视、深刻剖析,刀刃向内、着力破题,真正做到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此次大讨论是对进一步对标一流标准、做好全年工作的一次大动员,必须来一场学习的革命、思想的革命、工作的革命,来一次理念的大提升、本领的大提升、作风的大提升,真正让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成为全区干部的行动自觉,高质量推进各项工作,全面完成好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大讨论要全面准确把握省委、市委的部署要求,不折不扣抓好落实。全面把握大讨论的总体部署和重点内容,确保方向不偏。破除僵化保守,着力解决改革意识不强问题,坚持以改革破解发展难题;破除因循守旧,着力解决创新精神不足问题,坚持以创新激发动力活力;破除封闭狭隘,着力解决扩大开放不够问题,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破除资源依赖,着力解决市场理念不浓问题,坚持以市场打开发展新通途;破除随遇而安,着力解决工作标杆不高问题,坚持以一流标准创造一流业绩;破除慵懒散漫,着力解决作风不实问题,坚持以过硬作风彰显担当作为;破除畏难等靠,着力解决主动作为不多问题,坚持以斗争姿态迎接挑战,形成规定动作加自选动作的“6+1”的任务体系。全区各乡镇、街道和部门要按照省委骆书记“有破有立、落小落细、知行合一”的三点要求,坚持高的标准和严的要求,找准七个方面问题在本单位和自己身上的具体表现,深入查摆、深刻剖析,针对性制定改进措施,并深入查摆实际工作和体制机制层面的问题,坚决防止空泛议论、学用脱节,确保大讨论方向不偏、不走过场,收到预期效果。

要重点抓好大讨论的十个关键环节,确保节奏不乱。即动员部署、学习讨论、举办改革创新先进典型报告会、对标一流述职评议、奖励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和个人、召开民主生活会和专题组织生活会、推出一批促进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实现一季度“开门红”、深入开展“千名干部入企进村”活动、总结交流,真正使大讨论的成果得以不断延续和拓展。

要通过大讨论带动整体工作,确保工作不虚。要在推进改革攻坚上取得新成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始终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不变、道路不偏、力度不减,全力抓好改革任务的顺利实施,紧密结合榆次实际,针对群众和企业实际诉求,切实抓好一批具有榆次特色的自主性改革,进一步营造以改革促发展、惠民生、转作风的浓厚氛围;要在强化创新理念上取得新成效,牢固树立“以今天的创新赢得明天的发展”的理念,充分发挥榆次独特的科教人才资源优势,积极发挥各类创新平台和行业协会作用,大力争取国家和省市科技创新政策资金支持,引导企业与学校、科研院所加强产学研合作,引进和发展一批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的新型产业项目;要在扩大对外开放上取得新成效,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和大局观念,主动融入对接转型综改示范区,协同联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注重在装备制造、现代服务、文化旅游、医药食品、环保节能、电子信息等方面的延链、补链、强链招商,切实招引一批带动性强、转型意义重大的项目;要在优化发展环境上取得新成效,不断提升运用市场理念拓展发展路径的水平,始终秉承“窗口工作无小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工作理念,持续深化并联审批、承诺制改革,积极打造“六最”营商环境。认真抓好我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十条”政策的落地执行,推动全区民营经济实现新一轮大发展;要在提升工作标准上取得新成效,不断深化运用“三个三”工作思路和举措,全力抓好“三个清单”制定、执行,坚持常态化督导,确保全年各项任务的有效落实,努力推动我区在省市排位继续前移,更多工作走在省市前列。进一步加强“三基建设”,不断提高解决问题、履职尽责的能力水平;要在激励担当作为上取得新成效,牢固树立担当为荣、避事为耻的理念,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成事作为识别干部、使用干部的重要标准,坚决反对任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重点在打击造谣诬告行为上深入思考、积极探索,切实保护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减轻干部的思想负担,旗帜鲜明地为担当作为的干部撑腰鼓劲,真正形成激浊扬清、支持干事的良好生态。

“改革创新 奋发有为”大讨论交流发言材料(三)

为期两天的培训已画上一个特殊的符号。因为它是我们全面展开大讨论,领导先行、凝神聚力、统一思想的提升会,是筑牢堡垒、锻造先锋、表率引领、扎实推进工作的群英会。经过本次的培训学习,我对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有了全新的认识,也对自己的努力方向有了全新的认知。短短两天,我受益匪浅。现就本次学习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良泉酒业良泉养牛合作社是我县刚刚兴起的年轻企业,在我县脱贫摘帽奔小康的社会建设上,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因此,企业的党的建设工作至关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大力开展“六个破除”“六个着力”“六个坚持”大讨论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在现代企业的发展中,必须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日常管理中,各級管理人员都应把培养人、教育人、留人等问題摆在日常工作的首位,只有把人的素质、技术水平提高了,才能提高我们的生产力、才能提高我们的产品质量,良泉酒业关于选人、用人、留人的间題上建立和健全了用人制度。既关注地方弱势群体,又秉持任人唯贤,人才优先,既提升了企业技术能力,又助力了脱贫攻坚。

其次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改革创新 奋发有为”大讨论表态发言稿7篇。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都是用同样的方法对待肯定是行不通的。所以在日常的管理中,要不断地、大胆的进行技术上创新和管理上的创新,才能让企业的发展一直保持青春活力,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竟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良泉酒业在管理上创新,秉持“所有产品不添加任何化学药剂”的初心,赢得了市场青味。酿酒拌料润糁机的发明和打楂装甑一体机的研制成功就是技术创新的成果。

第三企业发展思路要创新。在企业发展的道路上,我们不能墨守成规,必须打开思路,不断的学习别人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并结合自己的发展进行优化,为我所用。良泉酒业在发展思路上创新:一是推广高粱种植,实行保底收购。二是延伸产业链条,实施肉牛育肥三是签订四方协议,农户保底分红“改革创新 奋发有为”大讨论表态发言稿7篇。实践证明:企业要发展需要践行破除因循守旧思想,勇于担当。

讨论交流材料 篇5

根据这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关要求,开展

“三问四观”大讨论活动,下面,我按照“三问四观”的要求,联系思想、学习和征求到的意见建议,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坚持思想先行,以新视角认识和把握教育实践活动 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

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我们党历来重视自身建设,始终把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事关党的生死存亡的政治任务来抓。通过前段时间的学习教育,初步解决了两个模糊认识:一方面解决了“降格以求”的模糊认识。活动伊始,我觉得党的活动经常搞、都是老套路,对参加活动有降格以求、应付交差的思想。但是,通过前期的学习教育活动,感觉工作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有所促进,由于同志们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养成了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高水平的习惯,各项工作安排得很紧凑、组织得很严密,工作质量反而明显提高,对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另一方面解决了“新瓶旧酒”的模糊认识。自己开始觉得教育活动时间跨度较长,学习难免厌倦,行为难免松懈,感觉难免迟钝,效果难免敷衍,即便参加了也心不在焉。但是实际情况正好相反,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不分段、不转段,学习、查摆、整改贯穿始终,避免了以前教育活动中敷衍塞

1责、陈旧老套的形式,而是以正面教育为主、教育与实践并重,既有人人领读的集中学习,又有丰富生动的视频教学,又有接地气的走访调研,形势新、感受深、效果好。

二、坚持与时俱进,以新理念引领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高度重视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善于做好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只有运用好群众路线这个重要法宝,把蕴藏在群众中的智慧力量充分激发出来,才能使我们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首先,谈谈对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三问”问题的学习感悟:明确“为了谁”,站稳群众立场。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人民解放和幸福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融入到全部的奋斗实践中。正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党的宗旨就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把准“依靠谁”,发掘动力源泉。毛泽东曾说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的力量是无限的,人民是智慧是无穷的。我们党来自群众,始终以人民为靠山。回顾历史,每当党的事业面临重大挑战,每当中国的前途命运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关头,总是用人民群众的力量推动历史车轮前进。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紧密团结群众,这是党的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国家得到发展的根本保证。理清“我是谁”,摆正自身定位。准确定位“我是谁”,解决好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是每一名党员干部需要终身自我拷问的问题。我是在党的教育下成长的的,从一个小学生走到目前的岗位,智慧和营养都来自于人

民群众。现在,我作为一名副职领导,服务群众的信念应更坚定,服务能力应更强,服务水平应更高,进一步解决好当前服务群众工作的难点和问题,做一名合格的人民公仆,称职的党员干部。

下面,谈谈对“四观”问题的认识。反思三问,目的在于端正四观。我认为:正确的世界观,是对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世界观是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反映了一个人的信仰追求和价值取向。这些年的工作和生活经历,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人有人品,当官有官德。面对当前社会上的各种诱惑,作为一名党的领导干部,我将通过学习教育,补足精神之钙,做到大是大非问题上头脑清醒、立场坚定,并严格按照共产党员的要求和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低调为人、高调做事,把根基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坚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奋斗的决心和信心。正确的权力观,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作为局里副职,虽然没有多大权力,但是也参与着一些重大事项和人事任免的建议权等。我认为只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才能充分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履行所担负的职责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作为我个人而言,就是在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时,自觉把群众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在遇到问题时与同志们常沟通、多交流,做到权力行使不偏向、不越轨、不出格,真正形成合力和向心力。正确的事业观,是彰显自身价值的放大镜。作为一名经济部门的党员领导干部,我感到岗位更加重要,任务更加艰巨,更需要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

冰的谨慎态度,不能有半点的大意与疏忽。面对全区工业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要有一种干不好工作就吃不香、睡不着的境界,绝不让一天闲过;要有一种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绝不让一事拖拉;要有一种“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劲头,绝不让一件工作落空。正确的群众观,是永不变色的护身符。纵观我们党九十三年的发展历程,一部党史就是一部群众路线的发展史,也是一部我们党为了群众、服务群众的鲜活历史。老话说“人不能忘本”,我理解,群众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本,是我们一刻也不能丢失的根基。作为一名机关干部,要做到经常深入企业和群众一线中去,多接地气,多关注企业的实际需求和群众的安危冷暖,只有给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给群众办实事,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老百姓的生活得到改善,才能得到拥护和支持。

三、坚持求真务实,以新变化着力解决“四风”问题

“四风”问题违背党的性质和宗旨,不仅削弱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向心力,而且腐蚀党风和社会风气,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影响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解决“四风”问题迫在眉睫。为了真正找准自身“四风”方面的问题,前段时间,我对照焦裕禄精神、朱彦夫事迹,逼自己认真查。目前,初步查摆出三方面问题:一是平时参与的事务性工作较多,静下心来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的时间相对较少,特别是目前学习工业化和信息化的业务知识不够。二是有时观念僵化,思想解放不够、创新意识不强,在推动工业结构转型升级问题上,求稳怕乱,思路不够宽,步子不够大。三是扑下身子

党课讨论交流活动总结 篇6

----党课第三小组 主题:我心目中最崇拜的中国共产党人 时间:2013年10月19日 地点:4号教学楼107室

人员:资环学院党课第三小组成员

活动流程:每位组员依次简要阐述其心目中最崇拜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事迹及从他们的经历中学习到的心得体会。而后,小组举手投票后推选出周恩来为我们心目中最崇拜的中国共产党人。最后,对关于周总理身上所拥有的优秀品质和丰功伟绩自由发言。内容与心得:

周总理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之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创建人,是党在反动统治地区长期进行地下工作和非武装斗争的主要领导人,在革命斗争年代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他作为新中国半个世纪的核心领导成员——共和国总理,艰辛探索着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他是参加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时间最长、贡献最大的领导人,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开创了有大国风度的中国特色外交事业。同时,周总理在“文化大革命”中忍辱负重,苦撑危局,作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全力维护党和国家正常工作的运转,全力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尽一切可能减少损失。为中国共产党进行的第二次伟大革命作了重要的干部准备和思想准备。

周总理还拥有着极大的个人魅力,有许多的优秀品质需要我们学习。他从不私于个人,始终心紧系着人民。他反复强调“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的”,“我们国家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该和群众同甘苦,共命运”,要“永远做人民忠实的勤务员”。他虚怀若谷、戒骄戒躁,具有谦虚谨慎的精神,他为自己立下的座右铭是“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周恩来同志毕生严以律己、艰苦朴素,只求奉献、不思回报。他说:“对自己应该自勉自励,应该严一点,对人家应该宽一点,‘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讨论交流材料 篇7

一、活动前交流讨论,了解内容,明确规则

学习性区域活动给予幼儿足够的空间安全性、方便性和动态性,幼儿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活动区域和材料,按照各自发展速度划定完成一定学习任务的时间段,教师充分尊重幼儿。但是这样一个自由的学习环境中,也需要活动规则、操作规则等保障区域活动质量, 让区域活动更有序地开展,达到更好的效果;同时需要幼儿了解今天开展的区域活动内容、要求等,方便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

1.交流内容 ,便于选择。学习性区域活动中 ,幼儿是和区域中的材料进行有效互动的,因此教师会根据主题、幼儿年龄特点等制作大量学习材料。但我们不可能在每次活动时都投放,因此每次活动前我们都要组织幼儿观察、交流、讲述,了解本次活动开放的区域、区域中的内容、操作的材料等。通过老师和幼儿之间的交流、幼儿和幼儿之间的交流,充分了解本次活动内容和目的,让幼儿心中有数,促进幼儿主动参与区域活动。

2.商量难题 ,帮助解决。活动前可以就上次活动情况 ,针对幼儿在操作中出现的困难进行交流, 帮助遇到困难的幼儿解决。如美工区制作种子粘贴画时,遇到种子不能很好粘牢的问题,教师在再次活动前让幼儿交流自己的好方法,大家各抒己见,最后决定先将粘贴部位都贴上双面胶,完成后再按轮廓剪下的方法,实践证明,这一方法效果很好。

3.讨论规则,有序开展。幼儿的学习性区域活动是在动态中进行的,因而幼儿在活动中会有不同情况出现,而不同情况可能需要不同准则加以规范, 活动规则往往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逐步完善、逐步到位。对于这些活动中出现的情况,我们可以组织幼儿讨论,围绕区域活动中遇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展开,像科学区、美工区这种操作活动往往吸引很多幼儿参与,而出现学具不够的现象;有的区域如表演区、生活区等需要幼儿合作进行,有的幼儿中途退出导致活动无法进行等,这种情况一般影响活动正常进行,幼儿无法自行解决,我们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规则讨论,通过老师的引导建立相应规则。采用这种方法制定的区域活动规则,由于是幼儿亲自参与制订的,又是他们活动的需要,因此,幼儿都较能接受并在活动中自觉遵守。

二、活动中交流讨论,激活探索,促进思考

学习性区域活动中虽然幼儿有很大自由度, 而教师对区域游戏的指导是幼儿能否在区域活动中得到较好发展的关键。

1.个别交流,因材施教。开展学习性区域活动时 ,老师要仔细观察每个孩子的操作情况,发现情况及时和孩子个别交流、因材施教。对幼儿表现要给予及时肯定,引导他们对其进行总结和升华。如我们在阅读区提供排图讲述活动,有的幼儿可能排图时没有按照正确顺序,老师可以和他进行个别交流,请他讲讲自己的理由,说不定孩子就编出不同情节的故事,当然,老师要教给他按照图片中的线索正确排序的方法。通过个别交流,在保护幼儿创造愿望的同时,有效激励他们自主学习。

2.小组讨论,激活探索。由于幼儿年龄小,能力较弱,活动中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特别是在科学区、益智区的探索操作中,教师可以利用区域小组讨论方法,给予启发、点拨,通过幼儿之间火花的碰撞, 激发他们的探索兴趣, 引导幼儿继续活动下去。教师的指导语言应是开放式的,激发幼儿的思维,引起他们的联想,应该告诉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问题的答案,要让孩子有更多机会发现、总结,从而有利于幼儿自主性发挥。如有一次我们在科学区投放了红蓝眼镜的操作,一开始幼儿只停留在看看玩玩的基础上,于是教师介入活动,引导选择这个活动的孩子进行讨论,还可以怎么玩? 有的孩子说我们可以试试只放红色或者蓝色镜片,看看出来是什么效果? 有的孩子说我们可以把红蓝镜片重叠在一起试试。由于幼儿间的“讨论提醒”是在完全自由、平等的关系中进行的,往往更容易为幼儿接受,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幼儿进行新的尝试和探索。

三、活动后交流讨论,引发感受,提升经验

当幼儿在学习性区角活动中进行探索、学习后,教师要组织幼儿交流体验与收获,分享快乐与成功,并把有些关键性经验加以提升,同时通过鼓励,激发幼儿参与下次活动的愿望。

1.集体讨论 ,提升经验。活动后 ,我们可以围绕幼儿在活动中进行了一定操作,积累了相关经验,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集体讨论。如“你说我猜的时候怎样表达才能更容易猜出来? ”“为什么万花筒每次的图案都不一样? ”“你有什么好方法要向大家介绍? ”“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怎么做呢? ”等这样有意义的讨论,可以使幼儿彼此思维火花在碰撞中得到升华,操作经验得以提升,同时使有些关键概念得到学习。讨论时多用谈话方式,集思广益解决问题或推荐有创意的方法;还可以采用设问方式,作为活动的延伸,为下一次活动铺垫。

2.师幼激励,提高兴趣。活动中存在幼儿兴趣浓厚积极操作,有的孩子参与不积极的情况, 因此活动后我们可以组织孩子进行交流, 表扬鼓励积极的幼儿, 激发不积极的幼儿参与下次活动。可以让孩子围绕介绍今天玩了什么游戏、最喜欢什么游戏进行讲评,让幼儿积极参与自我讲评,在同伴面前大胆讲述自己的游戏过程,增进自信心。通过让幼儿互相交流观察心得和发现,了解别人的视角与思维方式,增强自己的学习能力。然后针对不积极参与活动的幼儿,提出“下次你准备玩什么? ”“你还想怎么玩? ”等问题,调动幼儿参与下次游戏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教师引导 ,推荐活动。有时对那些具有发展价值而一时尚未引起幼儿兴趣的活动、受冷落的区域,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交流,找到幼儿的兴趣点,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当然,更多时候这些讨论是结合进行的,在“讨论”中渗透“鼓励”,在“鼓励”中体现“激趣 ”,使每一次学习性区角活动在幼儿充分体验成功的快乐、探索的兴趣和自信的感受中结束,并激发起下一次继续活动的愿望。

讨论交流材料 篇8

关键词:教学方法;自学讨论;环境材料学

作者简介:刘景宏(1972-),男,福建闽清人,福建农林大学材料工程学院,副教授。(福建福州350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农林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项目编号:01193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0-0102-01

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新旧知识更替速度极快,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知识往往不能满足社会所需,为保证今后职业生涯具备不断发展的潜力,在大学学习阶段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更重要的是培养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因此,福建农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计划将“环境材料学”设置为自学讨论课,安排在大四上学期。课程教学重心从知识储备式逐步转向能力开发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文献信息检索能力,对专业资料的分析理解,并进而扬弃吸纳的能力。

一、“环境材料学”课程的特点

环境材料学是跨材料和环境两大领域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医药等学科的综合知识,涉及农业、生物和几乎所有主要工业,如钢铁、非金属、石油化工、矿产和建筑等。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是将环境意识引入材料科学与工程,赋予传统结构材料、功能材料以特别优异的环境协调性,倡导材料工作者在环境意识指导下,或开发新型材料,或改进、改造传统材料。[1]

因此,在内容安排上突出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更加强调材料与环境的协调性,同时尽量结合我国目前材料生产、环境状况和材料科学的研究状况,帮助学生掌握材料与环境关系、材料的环境性能评价和环境性能数据库、材料的生态设计、降低材料环境负担性的工艺和技术、开发与环境相容的新材料和绿色产品、发展环境降解新材料以及治理环境的高效工程材料等知识。

由于课程涉及知识面广,传统教学方式在短短30学时的教学计划中,各知识点难以深入展开,而采用自学讨论方式,学生可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以教材为基础,在教师指导下广泛检索文献资料,组织讨论讲稿,充分调动学生自学的主观能动性。

二、实施自学讨论式教学的意义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是讨论式教学法的教育思想,营造了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师生平等、学术民主的教学环境,克服了满堂灌填鸭式教学的单调且压抑自主创新思维的弊端。[2]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讨论式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讨论准备阶段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利用图书馆文献、电子期刊数据库和互联网等检索所需资料,将基础知识与科研前沿成果结合,围绕讨论选题精炼为发言稿。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讨论阶段为在限定的发言时间内清晰表达观点,促使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方法,锻炼了形成概念、判断、推理的能力。

2.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水平

讨论式教学要求教师善于营造讨论气氛而不冷场,对课堂有很好的主导和把握能力,不仅要求知识面广,备课充分,还要很好地掌握教育心理学,充分调动学生发言积极性。在讨论中教师要能敏锐地发现学生在知识掌握上的疑点、难点、热点,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点评、讲解和总结。因此,讨论式教学对教师的知识更新、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地要求。

三、自学讨论教学法设计探索

1.讨论题目的选取

自学讨论课能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与讨论题目的选取有密切关系。选题应紧扣教学大纲各章节的教学重点,内容兼顾成熟的基础理论和近年的学术研究热点两方面。讨论题目与教学进度表在学期初就下发给学生,以使学生能够按时自主安排自学过程,收集资料并归纳整理,将自学过程中的心得、疑难记录下来以备讨论交流。

在编制《环境材料学》教案中,拟定各章节讨论题目如下:

(1)论环境材料与可持续发展。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材料科学的发展历程,材料工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研究环境材料的意义,并指出环境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

(2)环境影响要素因子的数字表征。试对表征材料环境负荷和环境影响要素的方法加以分析,并尝试提出一种可以表征材料环境性能的无量纲化指标。

(3)煤的应用与中国的材料生产。分析中国的能源结构;从能源利用与材料生产的关系论述材料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改进材料生产技术的关键问题。

(4)论某种材料或产品的循环使用的意义。分析某一种材料或产品的生产、应用,循环再生现状,再生利用对减少环境负荷的意义;再循环利用的政策建议。

(5)企业的资源再利用调查。调查论述一个企业的生产过程,分析其固体废弃物再循环利用的现状和可能的改善措施,再利用对生产成本和环境的影响分析。

(6)为什么木材可划入环境材料范畴。用LCA方法分析木材生产、使用的生命过程;这一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如何减少其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的环境负荷。

(7)材料对环境的影响与环境材料分类。具体分析你认为应属于环境材料范畴的材料,对其来源、加工、使用、废弃处理等环节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

2.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

教学过程中将全班分为10个学习小组,强调在自学讨论学习过程中的分工协作精神。

为逐步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将课堂讲授模式与讨论教学模式相结合,根据“环境材料学”课程内容是由基础理论研究、评价方法研究和应用研究三大部分组成的特点,采用循序渐进原则加大讨论课时的比重。[3]

“基础理论研究”部分偏重于课堂讲授,预留一定时间由教师提出问题或鼓励学生提出听课过程中的疑问,并引导学生参与讨论。

“评价研究”部分课堂讲授与讨论课时相同,将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的教学内容作为讨论部分,安排各学习小组代表发言,并针对学生提问进行答辩,最后教师总结。

“应用研究”部分完全采用自学讨论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对重点、难点问题或有意义的论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吃透所学知识并进行创新。

例如有一个讨论的主题是“聚乙烯(PE)购物袋与纸购物袋的环境负荷评价”。引导学生通过事先广泛的社会调查和资料检索,采集必要的数据,具体应用生命周期评价法(LCA)进行分析,把学生组织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

在考虑对环境的负荷时,会得到一些出乎意料的结果。在商店购物时,给顾客的聚乙烯(PE)购物袋比纸购物袋更利于保护环境。这似乎同人们的想象大相径庭。在人们的意识中,聚乙烯购物袋用过扔掉后,不能在自然中风化降解,常常随风飘扬,破坏生活景观,造成环境污染。但对聚乙烯购物袋和纸制购物袋的环境负荷对比评价表明,聚乙烯购物袋的能耗量较低。这两种产品的生命周期是:聚乙烯从原油的开采开始,纸是从伐木开始,经过产品的制造、使用,然后将使用后的一部分进行再生循环处理,直到最后作无公害焚烧的过程。环境负荷评价就是对这两种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能耗量进行分析和计算。在容量相同的情况下,纸袋的能耗是聚乙烯购物袋的1.5~2倍(随再生率的提高,二者能耗差距减小)。类似地,聚乙烯购物袋在产生的固体垃圾数量和废气排放量方面,也要低于紙制购物袋。纸制购物袋在再生循环处理中会排出更多的污水,这是造成纸环境负荷增加的主要原因。这些结果表明聚乙烯购物袋对环境造成的负荷程度比纸制购物袋要低。

这种讨论经过教师的适当引导和提示,往往很热烈。学生开动脑筋,思维非常活跃,通过这样的讨论,很多学生牢固掌握了相关知识并印象深刻,开拓了知识面。

3.考核方法

为了保证自学效果,主要通过课堂发言、平时作业、期末课程论文等形式考核学习的全过程。[4]为保证学习小组各成员在自学阶段的文献资料收集、讨论讲稿的组织过程中的分工协作,杜绝个别成员的依赖性,每个讨论题目完成后都要求小组成员互评成绩,并将成绩分别通过电子邮件直接发送给教师,避免人情分。总评成绩由教师打分与学生互评成绩构成。客观、公正的考核能起到鼓励先进、督促落后的作用。

四、结论

总之,自学讨论式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师生间的互动,使教学效果发生了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左铁镛.环境材料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5-12.

[2]宁曼荣.讨论式教学法及其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的运用[J].教学探索,2006,(8):268-269.

[3]王金柱.无机化学教学中开设讨论课的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5):77,83.

[4]祁亨年.程序设计自学讨论课的设计与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2002,(6):50-52.

(责任编辑:孙晴)

交流中学习 讨论中发展 篇9

“生本教育”是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提倡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式。生本教育是为培养学生的好学意识而设计的教育,也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理念。

目前的高中学生在学习上有着非常强的时代特点。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有个性化需要,对一些问题有自己的理解,易对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疑问,不再人云亦云。他们的选择性学习意识比较强,感兴趣和不感兴趣内容在教学上的学习效果也很明显。生本教育很敏锐地抓住了这个特点,应需而生,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交流和讨论。个人先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点拨,被称为生本教育的课堂教学四重唱。笔者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尝试着运用生本教育,下面就根据自己的实践谈谈对生本教育的认识。

一、交流与讨论的意义

1.交流与讨论中渗透着对生命的尊重

交流与讨论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中心问题,交流意见,互相启发,弄懂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用交流与讨论法教学可以调动教师和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口头表达的能力。生本教育就是要倾听学生的声音,接纳学生的理解,洞察学生的困难,让知识与能力水到渠成地流入他们的心田,丰富他们的智慧。交流与讨论的教学方法使师生共同参与,并且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教学设计有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和用武之地,也让教学更好地体现了为对生命的尊重。

2.交流与讨论中闪烁着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从传统观念上来说,一个教师的教学是按自己的思维方式,把问题经过严谨的分析、周密的设计、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学生往往会感觉到“听懂了”,但是做作业或考试时“又不会了”。而且,生源年年不同,这就意味着他们有不同生活经历,不同的人生体验,对知识的领悟也不同。交流与讨论中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将问题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共同探讨、各抒己见,构建一种师生平等、互动的学习环境。换句话说,就是要通过帮助个体的学习,来促进个体的发展。生本教育之所以如星星之火般燎原起来,就在于它有了前所未有的鲜明服务性质,为学习者服务,为培养学生的好学意识服务。

二、交流与讨论的思路与技巧

1.交流与讨论的内容

布置前置性作业。前置性作业是为让学生发现问题,进而引导学生相互交流。新编高中苏教版的化学教材更好地融合了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化学学科发展的线索,构建了【交流与讨论】、【活动与探究】、【观察与思考】、【问题解决】等一系列的栏目。这些栏目不仅是在学生现有的水平上展开的,而且还立足于发展,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外延。教师可以通过借助这些栏目教学,从而主导学生的发展。笔者认为利用好这些栏目的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深化学生的认识,有利于发展学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为学生学好化学提供机会。

2.交流与讨论的思路

交流与讨论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发展,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结论,或者为问题的最终结论提供解决的依据。这一过程可以用以下模型图来表示。

3.交流与讨论的技巧

一是交流与讨论要分层次进行。交流与讨论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本教育的实践分层次进行。在高一上学期刚刚接触交流与讨论时,教师可将交流与讨论的题目跟学生以往知识结合起来,提出一些具体化的问题,让学生用现有知识加以分析,从而获得新的知识。比如高一苏教版高中《必修1》专题1第一单元“氧还原反应的概念”问题的讨论。学生刚刚由初中升入高中,化学知识比较少。可以由教师提出具体的化学反应实例,在课堂上让学生分析讨论得出结论,使学生产生一种自己通过交流与讨论,获取某种知识的自豪感,久而久之对“交流与讨论”的体验,发现和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在讲授高一苏教版高中《必修2》专题1时,就可直接运用【交流与讨论】、【活动与探究】获取一定的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知识。这时小组讨论仍利用课堂时间,但要求各小组派出代表汇报本小组的讨论结果。高二随着学生交流与讨论能力的提高,教师的要求相应提高了,而且“讨论”的范围也随之扩大了一些。例如:在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专题2第三单元“化学平衡的移动”的教学中,在学习关于浓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后,再继续学习“运用压强、温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可以将学生交流与讨论的时间向课外延长,讨论的结果要求形成简明扼要的提纲,最后各小组就这一主题以不同的子课题研讨结果向全班同学汇报交流。在第三单元化学平衡的移动中最后一个【问题解决】《合成氨条件的分析》中,笔者根据三个“活动探究”设置了一个情景:“每一个小组都是一个专家小组,这里有研究化学平衡的专家、有催化专家和材料专家,大家要对一个既将上马的新合成氨厂的筹建进行技术论述,以选择生产合成氨的最佳条件,并写出可行性报告的汇报提纲”。第二天,全班十四个小组都做出了书面提纲,教师选择了最好的一组向全班同学汇报,他们不仅解答了新工厂合成氨条件的选择情况,而且还提出了合成氨的前景。同学们的汇报赢得了全班的掌声,学习情绪空前高涨。这个班在高二整个学年中,化学科成绩始终名列平行班之首。

二是学习对象要分小组讨论。①在开学初将全班的学生按座位就近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四人,不定期地指定组长;②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内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与其他同学商榷;③要求每次交流与讨论,各组都要总结本组讨论结果,写出书面汇报提纲,老师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小组向全体同学进行主题汇报。

三是成绩评价要综合评定。根据小组的书面总结和向全班进行主题汇报的结果,由老师和同学们共同评定出成绩,且记入期末的总成绩。这种成绩的评定注重过程,主要以鼓励为主,以在交流与讨论中参与的表现为主。在评价中要体现欣赏:教师对学生欣赏,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欣赏。

三、交流与讨论中的体会

1.善于在交流中营造人文环境

人文气息浓郁的课堂气氛表现在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尊重和真诚的关爱上;表现在对每个学生进步的鼓励和改正缺点的帮助上;表现在对每个学生战胜困难和创造行为的支持上;表现在对每个学生个性的宽容和苦恼的理解上;表现在同学间的团结合作、坦诚交往、相互帮助与和睦相处上。班级里的每一个同学都善于学习和欣赏别人的优点,又乐于听到别人的意见或提出的批评,体现在同学对教师的接纳、热爱与信任、支持与合作上。09届高二(9)刘天韵同学是个有名的化学尖子,在生本教育的学习中他积极发挥自己的化学特长,用大量的课余时间真诚帮助同学;林希同学是一个十分刻苦认真的好学生,但是,学习上爱钻牛角尖,学得很辛苦,交流与讨论活动让他感悟到了正确的学习方法。高考后他说,高一、二打下了良好的学习化学的基础,高三的化学学得很轻松。魏卓越是一个聪明而贪玩的男同学,在生本教育的交流与讨论中他常常会异军突起,受到教师和同学们的赞扬,极大地激发了他的学习热情,学习成绩一路走高……。学习的发生之处是学生,这是生本教育的一个理论基点,也是生本教育的实践出发点。

要营造一个散发着人文气息的课堂氛围,光靠教师的知识和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一颗真挚热爱教育事业和敏锐感触学生心灵需要的心。

2.善于在交流中倾听智慧的声音

在讨论交流过程中,当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增强以后,教师就不再是课堂提问的垄断者,有时学生还会提出一些教师一时无法回答的问题;有时学生对提出的一些问题做出的不同凡响的回答,也并非与教师预先估计的完全一致,这时就要求教师善于倾听、善于发现学生回答中富有价值和意义的、充满智慧的世界,体验学生的情绪,发现课堂的活力。

在苏教版《有机化学》专题2第一单元的学习中,“前置性作业”有一道问题是:“加成反应”有什么特点?加成反应与加聚反应的关系如何?在同学们交流时,有一个同学大胆谈到,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从形式上看都很像初中学过的化合反应,一下子就把加成反应的特征点出来了,让笔者感到非常高兴。学生自己把问题点透了,教师就可以少讲或不讲。倾听智慧的声音一定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因为认定“智慧的声音”需要花费更大的气力。

3.善于在交流中建立新型的师生互动关系。

在生本教育的教学中,不存在单一的教师中心。它的本质是师生人格上平等的交往与合作,这种关系的形成和建立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听了郭思乐教授的报告后,心里痒痒的。回来后正赶上教学“二氧化硫”,笔者就用生本的理念上了一堂以“前置性作业”为引导的学习课,这堂课的效果比原来的效果要好得多。上课前我做了以下要求:(1)家庭小实验――将几根火柴捆成一束,划着后所产生的气体中便有二氧化硫,注意闻它的气味,并将结果加以记录(提示火柴头上有易燃物硫);(2)阅读课文,总结二氧化硫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思考:(1)氯气和二氧化硫都有漂白作用,它们漂白的本质相同吗?(2)从二氧化硫中硫的价态分析二氧化硫的氧化还原性能;(3)二氧化硫对人类有害吗?你能举例说明二氧化硫对人类危害的例子吗?上课时,先做演示实验,再要求小组结合课前作业展开交流与讨论,最后小组汇报。由此让笔者体会到:教学活动中,当交流与讨论成为课堂的正常秩序时,学生不仅很轻松地学习到相关的知识,而且会增强合作精神,这也是生本教育的初衷之一。

在生本教育的初步教学实践中,笔者时常感到很辛苦。因为进行生本教育不仅要克制教师自己善“讲”的长处,而且需要时刻关注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点”,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激情,创造化学思维的活动环境,让他们体会学习化学的快意,“学会了”的时刻就是幸福的时刻。此时,我们幸福着学生的幸福,快乐着学生的快乐。

上一篇:《锄禾》两课时教学设计下一篇:局反腐倡廉活动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