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精选8篇)
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篇1
足疗加盟连锁店的优势和劣势分析
创业投资任何项目,都有它的优势和劣势。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只要能够正确的掌握该行业的优势,避免劣势,就能通过这个项目创造出巨大的财富。投资足疗加盟连锁店,同样如此。下面针对投资足疗加盟店的优势和劣势做出以下内容的分析。
一、足疗加盟店的优势:
足浴的水温多在36~43摄氏度之间,但一般不应超过45摄氏度。最低不低于36摄氏度。水温还应由个体差异来决定,初次足浴者,水的温度可以低些,并逐渐增加水温。以保健为目的的足浴水温可低些,痹症、中风后遗症及四肢厥冷等治疗性足浴,水温应高些。对于儿童、高血压患者、皮肤感觉迟钝的患者、中风后遗症患者,应有专人护理,防止损伤皮肤。足浴能治哪些病足浴的适应症较广泛,适于内科、外科、儿科、妇科及皮肤科许多疾病的治疗,也可用来保健益寿、美容洁肤。足浴具有促进足部及全身血液循环、新陈代谢、活血通络作用,故适于痹症、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中风后遗症、四肢厥冷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闭经、小儿麻痹后遗症等。足浴还能明显消除疲劳,改善睡眠,治疗神经官能症。对儿科、妇产科疾病也有独特的疗效。足浴可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对于各种颈椎病都有辅助治疗作用。长期低头工作容易患颈椎病的患者,也可以经常足浴来预防颈椎病的发生。
二、足疗加盟店的劣势:
患严重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皮肤破损或皮肤感染者不宜足浴。饭前、饭后30分钟不宜进行足浴。由于足浴时足部血管扩张、血容量增加,造成胃肠及内脏血液减少,影响胃肠的消化功能。饭前足浴可能抑制胃液分泌,对消化不利,饭后立即足浴可造成胃肠的血容量减少,影响消化。足浴是利用药力和热力的协同作用而发挥效用的。药液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稍冷即应调换药液。浴后,应立即擦干脚部的水,穿上暖和衣服,以免受凉感冒。足浴的时候,由于足部血管受热扩张,使头部血液供应量减少,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的症状。这时候应暂停足浴,让患者平卧片刻后,症状就可以消失。也可给患者冷水洗脚,使足部血管收缩,以缓解症状。
经营足疗加盟店,要学会正确的经营方法,配合足疗加盟的优势,成功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篇2
改制后的中小国企面临着诸多问题:改制前历史遗留问题以及改制中和改制后产生的新问题,二者交错在一起共同影响着企业激励机制的运转。本文认为充分了解现有激励机制的优势和劣势,是建立有效激励机制的基础。
1 优势分析
1.1 产权明晰
1.1.1 改制前国企产权状况
产权明晰是建立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所在,而我国的国有企业由于体制上的原因,存在产权不清的弊病。第一,企业的产权主体缺位。虽然从法律和理论上讲,国有资产属于全体人民,但人民没有也不可能实际行使所有者的职能,而是由国家授权的国务院具体相关部门管理。企业与国家的产权关系和企业之间的财产边界不清楚,企业不是真正独立的法人,难以真正进行市场化的经营和运作。第二,企业产权是封闭和凝固化的。国有企业对于企业间正常的联合、兼并、拍卖、破产等产权流动机制反应迟钝,这些产权流动常常还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并受到严格的控制。第三,部分国有企业一股独大。在多元产权主体的国有企业中这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即国家股权在企业中所占的比重过大,挤占了其他股东的现实治理权和监理权。
1.1.2 改制后的企业产权
在国有企业产权创新方面,国家做出了许多努力和尝试。如企业内部员工持股计划、债转股、国有股减持和管理者收购。对我国国企而言,管理者收购(M BO)最大的魅力在于能理清企业产权,实现所有者回归,建立企业的长期激励机制,这是中国MBO最具鲜明的特色。
中小国企进行管理者收购后,通过股权变更,让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管理层持有了公司绝大部分的股份,因此除了拥有公司的控制权之外,还拥有剩余索取权,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产权的明晰。
产权明晰是建立一个成熟产权制度的基础,为产权的流动提供了必要条件。产权明晰使经济行为的外部效应尽可能的内部化,从而产生强有力的激励作用。产权明晰能使产权主体利用产权谋求自身的利益并使这种利益不断地内在化。如果产权不清,经济活动利益的外在性特别大,即他人“搭便车”的可能性较大,由此产生的这种心理会影响产权主体的积极性,没有人愿意无休止地为他人提供无偿服务,而产权明晰却有效地解决了这种问题的存在。因此,产权明晰,让管理层有了前所未有的责任感,让管理层在最大限度谋求自身利益的同时,提高了企业的利益。
1.2 机制灵活
民营化改制后的中小国企机制较灵活,可以自主决定对员工激励的方式与激励的程度。改制后的企业人财物、机构设置、管理制度及薪酬分配等方式都由企业自主决策,不受传统政企关系的束缚,大多具有生产经营上的自主权,其机制也相应具有高度的灵活性。主要表现为:机构精干、决策自主、反应灵敏等,尤其是在用人机制上,与原国有企业相比,具有充分的用人自主权,且对人员流动的政策宽松,具有国企无法比拟的优势。企业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实力来决定给人才支付相应的报酬,提供具有竞争力的福利,还可在遵循企业所制定的激励制度的前提下,对于不同的激励对象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等。相对来说,在薪酬激励机制上存在着一定优势。
1.3 职工身份得到置换
所谓国企职工身份置换,是指国有企业改制中,通过适当的方式变无限责任、终身制劳动关系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劳动关系。消除国企职工对国企的无限依赖关系,让职工走向市场,使其由“企业人”变为“市场人”。
历史上国企职工的身份对企业发展会带来两个不利的方面:其一是企业对职工承担无限责任,企业包袱沉重、举步维艰。其二是职工与企业的劳动关系固定化,一纸定终身,只进不出,使国有企业普遍存在严重的冗员问题。只有转换职工与企业的关系,变无限责任为有限责任,变终身制的劳动关系为能进能出、双向选择的市场化劳动关系,企业才能轻装上阵,走向市场,平等的与其他市场主体竞争。通过身份置换,从制度上彻底打破职工对企业的依赖思想,使职工意识到只有靠自己工作上的勤奋,靠自己的技能和智慧才能不被企业和社会所抛弃和淘汰。这种由外而内的变化,会让职工产生巨大的工作原动力。
2 劣势分析
2.1 管理层与普通员工之间的激励分化明显
管理者收购既是一种产权制度改革的模式,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激励方式。应该看到对于国有企业因产权弱化导致激励和约束的双重不足问题,管理层收购通过对企业组织机构重新设计,建立与企业规模、行业、发展结构和资源状况相适应的控制权结构,其作为实现经营者职能转变的路径,对解决该问题是能起到相应作用的。可以说管理层收购对我国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的建立乃至产权改革还是有着一定的实践意义。
管理层收购后,管理层掌握了公司的经营管理权,在激励效果上,经营控制权较绩效薪酬、参股、期权等激励措施都强得多。同时,由于高负债融资结构使得企业背上了沉重的资产负债压力,经营者必须进行战略调整,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使正常的现金流量能满足还本付息的需要。同时,经营者还会致力于科学化管理,降低财务费用和负债水平。因此,管理者收购有效地调动了管理层的积极性,使得管理层既有压力也有动力将企业经营好。
但实施管理者收购之后,我们发现得到更多激励的只是管理层,他们通过收购取得了国有企业的控制权,自然而然得到了控制权和收益权激励。在管理者收购的三种类型中,尤其是典型的管理者收购和管理者与员工联合收购这两种类型,对于国有企业中的员工而言,除了参与改制方案的表决以外,其在管理者收购中的参与权与收益权微乎其微。普通员工即便持有部分股份,但所占比例很小,不仅收益有限,也难以参与企业的管理决策。因此,对管理者收购这种产权改革的意见很大,他们非但没有得到任何的激励,有时甚至得到的是负激励。介于管理层与普通员工之间的一般管理者,如果对企业有所贡献的话,可以分得一定的股份,并拥有一定的职位,所以他们得到的激励要大于普通员工。
2.2 人力资本产权激励主体比较单一
在关于人力资本划分的问题上,理论和实践各自都存有分歧。如魏杰教授认为人力资本只有两类人,即职业经理人和技术创新者。方竹兰则认为企业的所有员工都是人力资本,只不过层次不同而已。但在实践中,对于普通员工的价值,由于其在一定时间内的可替代性很强,所以企业管理层潜意识里把他们排除在人力资本的行列中。在管理者收购的具体实施中,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只是极少数的人员,即企业所谓的精英人物。无论是管理层的激励方案还是股权的分配,都只局限于极少数人。这在客观上加深了对人力资本的误解,认为人力资本只是管理层和极少数核心骨干。认识上的片面性和操作上的简单化导致管理者收购之后的人力资本产权激励主体单一化。
2.3 员工心理契约违背
影响心理契约违背的因素主要是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严重违背的心理契约将会导致员工和组织关系的破坏,对员工激励带来消极的影响。国企改制,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是对落后的管理体制与机制的突破,涉及企业性质、职工劳动关系的改变等核心问题。因此,尽管有新的劳动合同制铺垫,有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为保障,但由于改制涉及企业性质及劳动关系的转变,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终身关系被打破。员工流动、收入差距的拉大、改制分流成为摆在人们面前不可避免的现实。这些变化都不可避免地给涉及的员工带来巨大的心理冲击和压力,直接打破了企业与员工之间长期以来维持的平衡关系。
2.4 企业文化的冲突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每个企业在其成长发展过程中,都会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它具有异质性。在企业改制后,由于企业性质的变化,使原来不同质的企业文化共处于同一时空环境中,这必然要经过一个接触、冲突和适应的互动过程。
深化改革,最大的障碍是企业旧有的习惯性思维。而企业文化可以在企业内形成一定的思维框架和评价参照体系,它不仅会阻碍制度变革,而且还会使新制度失效。因此,企业改革首先要冲破旧有的习惯性思维,打破旧有企业文化是制度改革的前提,即“有破才有立”。改制主要是从制度等硬件开始的,对于具有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历史的国有企业来说,要在一夜之间,从国企的企业文化转变为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文化,甚至就是民营企业文化谈何容易。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改制结束了,而原有的国有企业文化还根植在新企业的员工头脑中,滞后于企业制度变革的企业文化将制约着新的激励机制的构建。
参考文献
[1]王阳, 李斌.从员工持股到管理者收购[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59-61.
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篇3
关键词:后发优势;后发劣势;辩证关系;战略选择
中图分类号:F114.4 文献标识码:A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and Strategic Choice Between “Late-starting Advantages”
and “Late-Starting Disadvantages” of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Regions
ZHAO Yu-xin,GENG Yu-de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Harbin 150040,China)
Abstract:Being two different facets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to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region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late starting are not only differentitated,but also interdependent and mutually transformed between them.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can help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regions select their developing strategies to maintain their dynamic advantages effectively.
Key words:late-starting advantage;late-starting disadvantage;dialectical relationship;strategic choice
长期以来“后发优势”一直都是理论界十分热门的问题,尤其是在我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一问题更是倍受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后发优势”理论不仅在世界范围内得以验证,而且也被一些学者广泛地应用于研究国内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途径的选择上,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具有响应力的实际成效。相对而言“后发劣势”的研究却略显薄弱,而对两者之间辩证关系的研究就更是少之甚少。其实,“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的概念来自于国际发展的不平衡性的概括和总结,它是发展中和欠发达的国家及地区同一发展问题的两个不同侧面,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
一、关于“后发优势”理论
对“后发优势”的研究最早源于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绝对优势理论。此后,国际学术界便从资源禀赋理论、区域理论、制度理论、产业组织理论等方面对“后发优势”理论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就是美国的社会学家M.列维和经济史学家格申克龙的理论。列维认为现代化进程的后来者,其“后发优势”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后发国对现代化的认识要比先发国在自己开始现代化时对现代化认识丰富得多。第二, 后发国可以大量采用和借鉴先发国成熟的计划、技术、设备以及与其相适应的组织结构。第三, 后发国家可以跳越先发国家的一些必经发展阶段,特别是在技术方面。第四, 由于先发国家的发展水平已达到较高阶段,可使后发国家对自己现代化前景有一定的预测。第五,先发国家可以在资本和技术上对后发国提供帮助。而格申克龙认为“后发优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后发国家能够从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成果来加快自己的发展,并从错误中吸取教训。第二,后发国家领导人和知识分子均有落后的意识,从而为国家发起的现代化提供了保证。
西方学者提出“后发优势”理论之后,国内学者也对“后发优势”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罗荣渠认为,后发优势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一是西方殖民主义的扩张,用强制方式打破传统社会自身无力克服的封闭性与停滞性,传播现代化因素,促使落后国家的现代化启动。二是可以借鉴先进国的经验,避免走弯路,采取赶超战略实现跳跃式的前进,快速的进入较高的工业化阶段。三是借用先进国的新技术与资本及各种有利条件,提高国际竞争力;四是后发国家联合对付先进国的损人利己政策,以求得深入的发展;林毅夫教授认为从技术的层面来说,一国的经济发展决定于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三方面。因此,“后发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落后国家和地区具备比发达国家和地区更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第二,落后国家和地区可以利用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把发达国家的一些产业直接引入,进行产业结构升级。第三,落后国家和地区可以从发达国家和地区引进先进的技术,从而降低研发成本和缩短研发时间。
归纳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并结合个人分析,笔者认为“后发优势”大体可以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资源优势(其中包括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由于发展中和落后的国家和地区现代化进程晚,自然资源具有较大开发潜力,人力资源相对丰富和廉价。第二,产业替代优势。首先,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夕阳产业在落后国家和地区却是朝阳产业,又由于该产业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应用周期中已得到其应得的收益,所以经常会以低于原始开发成本很多的价格转让给落后国家和地区;其次,即使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新兴产业也可能由于后续进入者过多,竞争环境恶劣,而造成向发展中及落后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上两种情况都会在不同程度上节约发展中及落后国家和地区产业升级的时间和资金成本,使其快速处于较高起点,形成与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之间差距的收敛效应。第三,技术引进优势。由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技术水平较低,从发达国家和地区引进先进技术是其实现技术快速升级的重要途径。这一途径可以使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节省大量的研发时间和经费,从而形成与发达国家和地区技术差距的收敛。第四,借鉴选择优势。由于发达国家和地区先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进入现代化进程,后者可以借鉴前者的经验教训,不走或少走弯路,优化战略选择,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关于“后发劣势”理论
相比而言人们对“后发劣势”的研究却略显单薄。“后发劣势”概念是美国经济学家沃森提出来的,杨小楷教授也进一步提醒人们警惕未来发展中的后发劣势问题,其英文为 “Curse To The Late Comer”,就是“对后来者的诅咒”。他的意思就是说,落后国家由于发展比较迟,所以有很多东西可以模仿发达国家。模仿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模仿制度,另一种是模仿技术和工业化的模式。由于是后发国家,所以可以在没有基础制度的情况下通过技术模仿实现快速发展。其中“诅咒”是指落后国家由于模仿的空间很大,所以可以在没有好的制度的条件下,通过对发达国家技术和管理模式的模仿,取得发达国家必须在一定的制度下才能取得的成就。特别是落后国家模仿技术比较容易,模仿制度比较困难,因为要改革制度会触犯一些既得利益,因此落后国家会倾向于技术模仿。落后国家虽然可以在短期内取得非常好的发展,但是会给长期的发展留下许多隐患,甚至可能导致长期发展失败。
在分析“后发优势”的同时还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后发劣势”也同时存在。笔者认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后发劣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最大的也是最根本的劣势就在于其后发性。因为,无论怎样去探讨“后发优势”,其前提都是落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这是个不争的事实。第二,技术模仿过程中容易产生技术依赖。首先,由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与发达国家和地区技术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其引进技术的成本总是低于自主研发的成本,并且可以节省大量的研发时间,这种情况下大大地削弱了研发的积极性,并形成“落后——引进——再落后——再引进”的不良循环,而且还有可能由此形成国家和地区的技术和经济安全隐患。另外,如果发达国家的某种技术已具有市场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技术模仿就会陷入一种技术模仿的渠道性依赖之中,很难另辟溪径打开新的研发渠道(就像大多数电脑主板厂商都要以适用INTEL处理器为标准一样)。第三,如果技术模仿和产业替代与本国或本地区资源禀赋结构差异性较大,则会造成调整禀赋结构的成本远高于技术模仿和产业替代的成本,甚至是高于自主研发和自主产业升级的(资金和时间)成本,从而陷入后发陷阱。第四,后发国家和地区模仿先进的技术容易,但模仿先进的制度比较难。因为技术的进步不论对任何人和群体的利益都只能产生正面影响,不会产生负面效应,但制度变革就会侵犯一些人和群体的既得利益。而只有技术发展,没有相应的制度变革则会给长期发展埋下诸多隐患,甚至会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发展失败。在这方面不仅沃森和杨小楷持有此观点,其实早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就已蕴涵了这种思想。马克思在分析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过程中始终强调“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马克思观点的主要内容是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其中主要是技术和工具的革新),必须要有相应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改革。否则,就会造成诸多不稳定因素,引发社会矛盾激化,进而导致生产力发展受阻。第五,是发达国家为了保持自身的绝对优势而设置的诸多障碍。
三、“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的辩证关系
事物是矛盾的统一体,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也是如此。上文分别剖析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这是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较而产生的两个不同侧面的特点。由于二者分析的侧面不同,所以二者之间是相互区别的。但二者的关系不仅是相互区别,更主要的是辨证统一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如果理性对待,正确选择,劣者亦会变劣势为优势;反之,则优者亦会变优势为劣势。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是辩证统一,相互依存的。“后发优势”总是在不发达或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较的前提下才可能存在,这就说明后发性这个根本性的劣势是所有“后发优势”的基本前提。而每一具体形式的“后发优势”也预示着与其相对应的“后发劣势”必然同时存在。如:丰富而廉价的自然资源优势必然对应着工业化进程起步较晚和程度较低的劣势;丰富而廉价的人力资源优势必然对应着经济不发达和劳动力素质低下的劣势;技术模仿优势必然对应着技术落后,技术依赖的劣势;产业和技术替代升级优势必然对应着为了适应替代产业结构和引进的先进技术结构而以较高成本调整自身禀赋结构的劣势;借鉴选择,快速发展的优势必然对应着高成本支出和高频率的社会改革,容易造成社会不稳定的劣势。以上一一对应而存在的矛盾足以说明“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失去了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复存在。
其次,“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是动态转化的。“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实质上也就是后发国家和地区的“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而其并非是静态的概念,在现实的经济发展中两者之间实际是辩证转化的矛盾过程。如:经过一个时期的快速发展,由于大力开发而造成的自然资源耗竭和环境承载力下降,其资源优势将逐渐消失,并可能随之转化为工业化程度提高和进程加快的优势;经过长期的技术引进、消化和再创新,原本的技术模仿优势将逐渐不复存在,并可能随之转化成真正的先进技术优势;经过不断的产业替代升级,原本的产业引进替代优势将逐渐不复存在,并可能随之转化为真正的产业结构竞争优势;由于工业化程度提高、进程加快,以及产业和技术升级等多方面的影响,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将逐渐消失,并可能随之转化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素质劳动力优势。同时,借鉴选择优势也将逐渐消失,并可能随之形成为相对完善的社会形态优势。① 以上的种种矛盾转化都说明“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概念,而是伴随经济发展“后发优势”不断消失,而“后发劣势”也不断转化为“竞争优势”的过程。
四、“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动态转化过程中发展战略的选择
前面所分析的“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的动态转化并非是必然的过程,而只是一个可能的结果。因为具体的“后发优势”都是暂时的,并非永恒不变的。如果发展战略选择错误,就可能使“后发优势”逐渐消失,而新的比较优势又无法形成的被动局面,进而造成持续发展动力不足,甚至是导致长期发展失败。所以,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只有审时度势,理性选择发展战略,才能实现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
首先,在实施技术引进和产业结构替代升级战略过程中要进行理性选择。在技术引进和产业替代升级的选择中并不是层次越高越好,其选择标准是要符合本国或本地区禀赋结构及发展状况。否则,将会发生极大的禀赋结构调整成本,反而阻碍了经济发展。
其次,在发展中进行动态优势战略选择,将“后发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高速发展通常以资本和能源的高度消耗,以及环境的严重破坏为代价。其诸多“后发优势”也必然伴随这种消耗而逐渐丧失。所以,要继续维持长期稳定的经济发展态势,就必须在发展变化中转变生产模式,逐步培育和创造新的比较优势能力。变资源优势为技术优势,促进TFP的增长②, 进而逐步实现“后发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
再次,在快速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积极进行相应的经济、政治改革以及意识形态更新。合理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先进意识形态是为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的重要保障。所以,在实行一系列经济发展战略的同时也必须积极拟订和实施相应合理的改革方案,也只有这样才能消除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隐患,实现健康稳步的发展。
总之,只有在具体的“后发优势”尚未消失前进行理性和恰当的优势战略选择及时挖掘和形成新的比较优势,才能真正持久拥有和发挥比较优势,才能快速推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注释:
① 本段文字中之所以频繁运用“可能转化为XX优势”,是因为这种转化只是一种可能,并非必然结果,只有在进行正确发展战略选择的前提下这种可能性才会转化为现实性。文章最后部分(即,“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动态转化过程中发展战略的选择)的写作意义也正在于此。
②“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英文简称TFP)在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当中,TFP的增长,被认为是除了劳动和资本投入之外决定一国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而TFP的增长又分为三个来源:第一是效率的改善;第二是技术进步;第三是规模效应。
参考文献:
[1] M·列维.现代化的后来者与幸存者[M].北京:知识出版社,1988.
[2] 格申克龙.从历史的角度看经济落后[A].谢立中,孙立平.二十世纪西方现代化理论文选[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3]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 杨小楷.后发劣势,共和与自由[Z].在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双周经济学研讨会上的发言及与会者的评论与讨论,2000-12.
传统四大媒体的优势和劣势 篇4
各种媒体的运用情形可以用媒体的广告费投入来衡量。我国各种媒体费用投入的发展。情况大致如下:报纸广告营业额在80年代一直处于第一位,到91年以后就被电视超过。总体趋势是80年代保持相对稳定,而90年代则开始下降,到90年代末降到低谷,21世界以后,随着房地产和汽车产业的发展,又略有回升,成为与电视媒体并驾齐驱的两大龙头媒体。电视广告费所占比例额在几年时间增长很快,有83年的6.9%增长到97年大的24.8%,从四大媒体中所处的第三位跃居到首位,并远远超出杂志和广播媒体,此后一直保持稳定。四大媒体之外的其它广告费所占比例有所下降。总体上说,电视和报纸仍是广告的最主要媒体。广播与杂志,作为传统四大传播媒体的另两大媒体,与电视和报纸相比,一直都处于比较次要的地位。
以下是四大传统媒体各自的优势与劣势比较:
(一)报纸
报纸是一种静态媒体
优势:1.阅读的主动性,报纸把许多信息同时呈现在读者眼前,增加了读者的认知主动性,读者可以自由选择阅读。此外读者还可以在必要时将所需要的的内容记录下来。
2.易保存报纸本身是一种读者的脑外记忆储存器,读者可以把有关信息部分剪下保存起来已被以后查阅。可信性高,报纸消息准确可靠,是报纸获得信誉的重要条件。
3.灵活性,在广告版面的大小、颜色和有关细节可灵活掌握,广告主可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以及市场对产品、对广告的反应随时对广告讯息进行修改。
4.高认知度,报纸读者的广告阅读程度比较低,不过当读者愿意阅读时,他们对广告内容的了解就会比较全面、彻底。
劣势:从广告形式上看,不具动感,形式空间小,却反动态感、立体感和色泽感。因而对读者的吸引力不大,同事也难以使读者产生情感联想。相对呆板和局限,视觉冲击不足.且由于油印的缘故,有时刊登质量也有误差;从报纸的受众看,由于发行量等问题,相对有局限性,广泛度少弱电视等;从观看习惯上看,受版面影响,被动收看率低,只能依靠主动阅读,相对效果弱了点。
(二)杂志
杂志与报纸一样,同属印刷媒体。它也具备了报纸的某些优势。但是两者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差别。
优势:1.读者针对性强。大多数的杂志都是针对一定范围的读者,级每一种杂志都可能有其独特的读者群。
2.重复性。杂志的内容丰富多彩,读者毕竟要仔细阅读,而且常常会分多次阅读,深知保存下来日后阅读。读者多次翻阅增加了他们与杂志广告接触的机会。
3.视觉吸引力强。与报纸广告相比较,杂志广告能印上色彩精美的照片和图案,艺术表现受较为多样,视觉诉求力强,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之一记忆情感联想。此外,杂志广告能将产品的外观形象比较直接的表现出,让读者对产品有直观的了解,有利于刺激读者的购买欲。
4.杂志广告一般被安排在杂志的封面或中间插页,比且以突出精美印刷区别于其它的内容,英文额易于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5.生命周期长。杂志是所有媒体中生命力最强的媒体。劣势:
有限的灵活性。广告主在遇到市场情况变化时,需要变更广告内容很困难,一些时效性广告也无法使用杂志媒体。缺乏及时性。有些读者在杂志到手后很长时间都不去读它,所以,广告要作用到这些读者还需要一段时间。制作复杂,成本高。递送问题。除了少数杂志,大多数杂志不是在所有的书报摊上都出售。如何使杂志到达目标受众是较为严峻的问题。
(三)广播
广播是电子时代的产物,在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史上,他遭遇电视,晚育报纸和杂志。
优势:1.广播具有超越时空的传播功能,因而逐渐在各种广告媒体中占有一席之位。
2.方便性,广播媒体在方便行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接受机器可随身携带,随时随地收听;其二是收听广播是伴随其它活动。
3.感染力强,广播广告可以充分地运用语言艺术和音响效果,创造出适当的情感气氛,增加广告感染力,同时给人予娱乐享受。这一点是印刷媒体无法相比拟的。
4.传播速度快,广播不需要复杂的编排制作与录像过程,因此它可以将新闻与广告很快传播出去,是接受者及时收到广告信息。
(四)电视
电视与广播一样,是运用无线电波来传递信号的电子媒体,所以它与广播也具有一些想死特点。
优势:1.传播面广。很多广告主把电视看作是传播广告信息最有效的方法,因为它的到达面非常广。数以万计的观众定期看电视。电视不仅能达到很大比重的人口,而且还能到达印刷媒体不能有效到达的人群。
2.刺激多变性,外接刺激捕捉人的注意力的另一种重要特点是刺激的变化,包括强度、色彩和物体的运动等。电视以其丰富的试听刺激变化显著的区别于其它媒体,优势它不需要观众的主观意志努力,也能有效地把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电视屏幕上。
3.表现充分性,在电视上物体和时间可以用生动的画面和语言来充分地描述,这是其它任何媒体无法媲美的。
4.情景塑造的逼真性,人们依赖传递信息、表达思想情感的工具,是一种语言符号,另一种是非言语符号。而在各种媒体中,只有电视才能将某种情境、气氛表现得淋漓尽致。
劣势:媒体生命短暂。在电视节目中,一则电视广告多在几秒和几十秒之间,广告讯息稍纵即逝,观众稍不留意就会错过,而一旦错过,受传者就无从查找,这就大大地影响了对广告商品的认知、记忆效果。费用,电视广告的制作和播放的成本非常高。电视广告的干扰非常多,对观众没有选择性。
移动通信进入成都市场如何整合
从市场发展规律来看,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转变往往是在市场开始竞争之时,对竞争日渐激烈的移动通信业而言,具有前瞻性目光的人士早已看到,初露端倪的买方市场正在形成。如何适应市场、创造市场,是移动通信企业面临的带有战略性的问题。移动通信商们应该清醒认识到,拥有目前的市场并不完全意味着必然占有市场,还必须依靠行之有效的方式去进行市场拓展,发展市场,创造市场,这个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市场营销管理体系。
一、目标市场
影响移动通信目标市场的因素较多,从市场定位、营销策略、促销政策、广告方式、产品价格、产品包装及外形到技术先进程度、购买形式、服务态度、营销网络建设、售后服务等方面都要认真考虑。目标市场变化不断,移动通信运营商也要依据市场的变化不断变化营销管理思路。从手机市场上我们可以看到,手机从当初的组织消费购买到如今的私人消费购买为主,目标市场的变化也引起供应商的努力,摩托罗拉从当初以行政机关领导为主到现在形色多样的各种层次手机,正是目标市场使然。移动通信商要在研究目前目标市场的综合情况时,不断把目光投向市场的新变化,进行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新选择,准确把握和预测市场需求的发展动态,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市场目标
那些收入稳定、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地位的人群,固然是市场目标,但这些人早已是手机的拥有者,移动通信商关注的是新增长的消费层和高消费层新的消费变化。市场永远在变化,所有稳定都是暂时的,移动通信市场也不例外。不同的消费者有不同的变化,从行政机关公务员、企业老板到小业主、企业白领阶层、打工仔,不同年龄不同性别,需求不同,变化也不同,兴趣爱好各异,审美观点有别,需要市场开拓者仔细研究,区别对待,进行准确市场定位。这一点我们从外企的情况可以看出,摩托罗拉手机以厚重大方为主,为行政机关人员和高级管理者所看重;诺基亚以专业公司著称,倡导科技以人为本,平均不到一周时间推出新款,其先进的形象对新潮时尚人士和高级知识分子具有较强吸引力,而在全国各大媒体统一推出的《专业、全面、关怀》系列宣传篇,更是把诺基亚推向大众化市场;爱立信则以灵巧方便为高级商务人士所青睐;飞利浦更是以外形美观色彩明快吸引着广大青年消费者。我国的科键、波导、康佳则以工薪阶层大众化为主。可以说,这些市场定位都是企业对市场的适应和创造的结果,是企业市场营销管理体系科学组合所迸发出的光辉。
三、广告推动
广告是推动市场的试金石,有一则成功的广告就是一个广阔的是将,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和人们的消费意识提高,人们对广告理智看待成份占多了。从营销学角度讲,攻破市场格局,要么向市场提供变革性的产品式服务,要么创造一种裂变式广告,而裂变式广告要以情突破,要富有冲击力,鼓动性,能够唤起消费者的购买兴趣,同时要注意广告媒体的选择和广告效果的分析,绝不可泛泛而作。
四、通过媒体进入成都市场 要进入市场通过广告推动是必要的,在现在科技发达的时代,主要的选择是电视媒体和杂志媒体,广播广告就没有必要选择,而报纸可以适当的投放一点广告,对电视和杂志有一个辅助作用。这样也能增强对消费者的影响,当产品已经被消费者所熟知,而消费者也正需要这样的产品时,自然就会想到该类产品,从而选择的几率就大大增加。在媒体方面,应该以杂志都放为主,电视投放为辅。当消费者通过杂志看到产品就会有一定的影响,在通过电视来加深消费者的影响。
详解计划成本法的优势和劣势 篇5
存货的核算有计划成本法、毛利率法、零售价法,其中计划成本法适用于存货品种繁多、收发频繁的企业。那么,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分析一下计划成本法有哪些优势和劣势。同时它也是初级会计职称中的知识点,下面就赶紧来看一下具体的内容吧!
计划成本法的优势分析:
计划成本法在大中型制造行业一直被广泛使用,即使在信息化环境下,还是很多企业对材料的主要核算方法。其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归集和分配实现品种繁多的材料从计划价格调整为实际价格的核算,有利于企业对存货的管理,简化会计工作。在信息化环境下,单纯从核算的难易繁简上看,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的差别不再明显,但对于大中型企业尤其在制造业,材料种类繁多、出入库频繁,使用计划成本核算优势明显。在实践中我们往往还按材料性质不同分类归集,因为同种类材料其价格走势基本是一致的,而不同种类材料价格的波动幅度差异较大,分类计算可以对同种类材料产生的材差在同种类材料的发出金额中分摊,使材料成本更接近实际成本,达到按实际成本简化核算的效果。
(二)不受任何条件限制,具有很强的适用性。计划成本法只要给材料制定合理的计划价格就可以满足材料收发和核算的需要,而实际成本法要基于库房使用库存管理软件后,用计算机做大量的核算工作下才能进行,对库存管理的要求很高。具体做法是:材料入库时按发票实际结算价格录入,出库时按移动加权平均法系统自动给材料算出库价格。要做好实际价格法的核算还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材料物资种类繁多,进出货频繁,使用实际成本法核算,即便是借助现在的计算机管理,依然是很麻烦的。库房在材料录入上工作量增大,人工操作难免出错率也提高,依然会影响价格数据质量。其次部分材料无法实现按实际价格入库,如:月末没有发票结算的入库材料,还有半成品和自制件生产和入库,在月中成本未计算出来前,入库是没有成本的,相应的领用半成品和自制件的发出成本怎么计算。另外,项目费用计划和部门计划在没有计划价时用什么价格,会不会出现差异较大而产生的控制过严或指标过松现象?(三)信息化环境下,企业采用实际成本法已不再是难事,但计划成本法的优势不仅仅是简化了核算,它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就是管理。随着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在会计中的广泛应用,一些传统的核对、计算、存储等内部会计控制方式都被计算机轻而易举地替代,但一些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如拟订物资采购计划、业务程序控制等仍将有效地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帮助企业更加有效地应用信息,进行真正的变革与创新。
实践证明:核算使用信息化简单地停留在模仿替代手工核算阶段,只能进行事后反映,无法进行科学决策、预测和事中控制,不能充分反映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需求的信息。市场经济中要在激烈的价格竞争中取胜需要控制好各项成本费用。在设计成本定型后,采购成本、生产成本和各项费用的控制就是从管理上要效益了,使用计划价格法可以考核并控制采购成本、生产成本及各项费用在公司的预算范围内。因此制定计划价格的做法符合我国目前预算管理的要求,而且即便是采用实际成本法,仍有必要进行材料成本差异的事后分析,既然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都能对材料的成本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评价,相比之下,实际成本法就不如计划成本法直观,计划成本法更能发挥对材料成本的分析与实时控制管理功能。
计划成本法的劣势分析:
企业在采用计划价进行会计处理时,大多数对差异的分摊是通过计算分类综合差异率在存货发出与存货结存间分配,但并不是每种存货的真实差异。按照综合差异率调整后的存货成本即使分类核算差异也掩盖了存货的真实成本。成本核算的不准确给产品成本和毛利分析带来难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材料成本差异率的准确性受影响
一是受暂估材料影响:本月材料的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X 100%。从理论上来讲,构成公式分母的“本月收人材料的计划成本”不包括暂估入账的材料的计划成本。因为公式分子中没有暂估材料对应的材料成本差异,如果不剔除公式分母中暂估入账材料的计划成本,就会造成公式分子与分母口径不一致,违背了会计上的“配比原则”。
二是受存货中长期积压物资的影响:积压物资金额较大时作为分母的主要组成部分会稀释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利用此差异率核算的话,不能准确反映本月出库材料的实际成本。尤其在本月入库材料的实际价格波动较大,随之与计划价格偏差较大时,积压物资对材料成本差异率的影响更加明显,本月产品成本就会反映出明显失真。
(二)计划价格使用综合差异率调整为实际价格,容易造成产品成本与实际偏差较大,不能准确反映产品的实际盈利水平,给产品成本分析带来误差。不同材料差异大小不同,在具体分到不同产品时又用统一的综合差异率分摊,从总体上看通过综合差异率将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但从不同产品的成本构成看没有准确核算出分产品的实际成本。在信息化环境下采用实际成本法核算后这个问题将迎刃而解。
(三)计划价格制定的原则是要尽可能接近实际价格,但实际工作中合理制定计划价格还存在很多困难。企业或是采用最近一次采购价进行调整,或是采用最近一段时间的平均采购单价进行调整,但在价格波动频繁的市场环境下,企业无法预期的因素很多,该调整并不能被证明是最合理的价格。
(四)市场价格波动较快,为尽可能接近实际价格会频繁调整计划价,这样的话采用计划价法进行核算也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
大学生创业优势和劣势 篇6
在接触到的大学生创业者当中,不乏有很多知识渊博的人士,但是知识的多少就可以确定创业的成功率吗?其实有内在的关系,但是也不是最重要的。市场经验不足,一直都是大学生创业的劣势,这个也是没有办法,因为大学生最重要的任务还是接受知识。
市场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不仅仅需要你有很强的专业知识,更需要你有专业之外知识的深度。任何一个创业者都是从市场上摸打滚爬过来的,只有在市场上历练过的人才知道市场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大学生针对市场了解的还是不足的,有的时候,针对相关的问题在处理上经验还是比较欠缺的,有的时候只是把市场想着自己想要的样子,可是有的时候却是与自己的设想背道而驰的。
好高骛远,不踏实
创业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针对相关内容上要认真的去对待,哪怕出现一点点小的失误,有的时候就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在接触到大学生创业者们当中,都会自己的项目想得很美好,但是在实际创业之中,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原因就是,把自己想得太完美了,把客户想得太完美了。
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在与大学生创业者交流的过程当中,也会发现有部分的人生活在自己理想化的世界里。认为任何事情都是应该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的,并且是别人的意见听不进去的,无论你怎么努力地去说,他也只是说我的初心就是这样设计的。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世界,但是我们不能把自己的关闭在这个世界当中,与外界失去联系。我们还是要与外部建立良好的外部关系的,不拒绝、不排斥。敞开心扉,容纳世界。
做事细节把握差
在我接触的大学生的创业项目,最直接的感觉就是细节把握比较差,很多细节的把握基本上都是停留在感觉上,当问什么这样设计的时候,大部分人回复就是感觉还可以。做商业不是做活动,需要我们事无巨细,要知道其因果关系的,要知道其背后的原因的。
要知道其为什么这样做,做的每件事情都是要有理由的,不是凭空想象的。每个细节都是要进行精心设计和验证的,不然的话只会造成空谈。所以大学生创业要注意细节的把握,每一步都要说出为什么这样做的,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抗压力差
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篇7
凤凰卫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开端是1999年《时事开讲》的开播。在之后的几年中,凤凰卫视又相继制作了如《时事辩论会》《一虎一席谈》《新闻今日谈》《有报天天读》《军情观察室》《金石财经》《新闻骇客赵少康》等一批影响深远的新闻评论节目。
为了分析凤凰卫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优劣势,本文选取凤凰卫视2013年11月26日到11月30日的五档主要新闻评论节目进行分析,分别是《时事开讲》《新闻今日谈》《时事辩论会》《有报天天读》《总编辑时间》(见图1)。
1 凤凰卫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优势
1.1 新闻评论节目比重加大,形式多样
凤凰卫视“大事主打,议论立台”的方针在其评论节目的不断发展中得到了体现。1998年,凤凰卫视开始改版,节目内容选取上体现出对新闻评论性节目的重视。在之后的几年间,《时事开讲》《新闻今日谈》《时事辩论会》《一虎一席谈》《新闻骇客赵少康》《军情观察室》《景行长安街》《震海听风录》等新闻评论性节目开播,并在《时事直通车》等新闻播报节目中添加即时性评论,使得凤凰卫视的新闻评论性节目在栏目的数量、节目播出时间上都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
1.2 以重大新闻事件为主要题材
凤凰卫视新闻评论节目更多地关注重大的新闻事件,正如凤凰卫视的一位新闻主管所表述:“在没有人没有钱的情况下,我们重点抓大事情。”从上文中选取的2013年11月26日到30日的五档评论节目中,可直观地看到五档节目五天内所选议题都把目光较多地聚焦在11月13日国内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中国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上。该事件引来了国内外各界关注,随后的几天内对设立防空识别区以及西方主要国家对此事的回应,凤凰卫视在主要的多档评论节目中均作出解读和剖析。如11月27日这一天凤凰卫视在《时事开讲》《时事辩论会》《有报天天读》中都进行了深入评析[1]。
1.3 对港澳台新闻事件和国际问题的关注
凤凰卫视打出了“拾遗补缺”的节目策略,重点关注国内大陆电视台不报道、不评论或少报道、少评论的港澳台新闻事件和国际方面的话题。在凤凰卫视新闻评论节目安排中,国际关系议题占的份额最大,其次为港澳台地区的议题。
1.4 逐渐增强对大陆新闻事件的关注
国内大陆观众是凤凰卫视主要收视群体,从节目的设置上也可看出凤凰台有意识地增强对国内新闻事件的关注力度。在选取的样本中除了11月26日的《有报天天读》谈及的是朝鲜举行纪念活动,其余的评论选题均为大陆新闻事件。另外,样本中国际关系的话题中,均为涉及中国的话题,如珍珠港遭袭后美提议设立防空识别区、美国是否默认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等。这些议题虽然被列为国际关系,但中国仍是新闻事件的主体方之一,是中国国内普遍关注的重大新闻。
1.5 评论视角独特
由于凤凰卫视所处的外部环境与大陆电视台有所不同,所以凤凰卫视评论的视角,与中国大陆同类节目相比也有其自身特点。凤凰卫视更多地将评论的视角放在对美国方面的分析以及建议中国如何处理上,更多地表现一个“旁观者”对事件的点评、对双方角色定位,以及应对策略的分析等方面。
1.6 极富个性的专业评论员
凤凰卫视有相对固定的专业评论员队伍在多种形式的新闻评论节目中发表评论,并表现出各自与众不同的个性特色。不仅表现在认识世界的独特思维方式,也表现在叙述和评论方式的独特[2]。
凤凰卫视壮大自身评论员队伍的重要方式之一是邀请优秀的节目嘉宾加盟,如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何亮亮、阮次山、石齐平等。这些评论员总体上年龄偏长,受过良好的学科教育,且均有丰富的媒体工作经历。
2 凤凰卫视新闻评论节目的不足之处
2.1 在电视媒介语言、画面传播方面稍有欠缺
凤凰卫视新闻评论节目在画面语言的传播方面存在一些缺陷。注重有声语言的传播,却忽视了文字材料传播的作用。例如,在《有报天天读》11月29日这一期中,有一组画面重复出现,显得视觉传播稍显欠缺。
2.2 在论题、论点和评论主体方面的不足
2.2.1 评论题材过于集中,易出现评论选题上的重复
凤凰卫视新闻评论节目从重大新闻事件入手,鉴于凤凰台有限的资源,这不失为一个有效的策略,为凤凰台做高质量节目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但仅关注重大新闻事件的评论,便会忽略一些地方性新闻事件的评论。从上文中提及对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这一选题重复出现在多档评论节目中。
2.2.2 雷同的评论角度、评论观点重复出现
由同一位评论员多次对同一事件进行评论,所以出现对同一事件的相类似甚至雷同的评论观点多次由同一位评论员在不同时间档的节目中不断重复的现象。这种凤凰评论现象影响了凤凰台整体的评论节目质量。
2.2.3 缺乏对评论主体在专业评论领域上的分工
凤凰卫视的新闻评论节目以专业评论员为评论主体的节目中,评论员在评论的领域上缺乏细致的分工。例如,《总编辑时间》中何亮亮在上一节的节目中对经济问题发表意见的评论员,在下一节中同样对时政或社会问题进行评论。因此,建议凤凰卫视完善专业评论员队伍的建设,组建起财经问题、军事问题、国际关系问题等全方位的专业评论员队伍,并对各评论员的评论议题范围进行明确的分工;也可以在节目中引入观众的不同意见,让公众积极介入言论场中[3]。
3 结语
本文对凤凰卫视在十多年发展中体现出来的优势和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其新闻评论节目形式丰富多样,并多以重大的新闻事件为主要评论题材,且拥有一批富有个性的专业评论员,评论新闻事件的视角独特。但是,在电视媒介语言、画面传播方面存在缺陷,且评论题材过分集中,在观点、选题上出现重复、缺失的现象也值得深思。
参考文献
[1]师永刚.解密凤凰:风凰卫视时事开讲影响力[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4.
[2]葛杨,郭应巍.解析凤凰卫视的新闻评论[J].新闻爱好者,2007,(10):18-19.
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篇8
摘要:获取人力资源优势是当代组织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之一,工作轮换对组织获取和保持人力资源优势有较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工作轮换进行实证分析,阐述工作轮换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优势和劣势,并将工作轮换进行划分,从而说明组织如何实施工作轮换。
关键词:工作轮换 员工激励 工作绩效
1 工作轮换及其产生的原因
工作轮换不同于职务丰富化,工作轮换指的是从负责甲事务转向负责乙事务而不再负责甲事务,而职务丰富化或职务扩大化是指在负责甲事务的基础上同时负责乙事务。工作轮换可以分为组织内部的不同岗位之间的工作轮换和组织之间的人员流动。组织内部的工作轮换方式分为主动的工作轮换和被动的工作轮换,可以详细划分工作轮换的类型。从组织管理学的角度来看,排除私人的因素,组织的工作轮换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为了组织获取持续性的竞争优势。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使组织获得不可模仿的、持续性的竞争优势,而组织对人员的轮换,都是为能够让员工更适应当前自己的工作岗位,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素质,推动组织的发展。组织的发展成为工作轮换的主要动因之一。
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来看,组织成员一开始参加工作时受物质条件的约束,被动的从事能够为自己提供安全需要的工作,而不是自己喜欢的或者是能够获得成就需要的工作,这就迫使员工选择了自己并不一定喜欢的工作。按照马斯洛的理论,人的一种需求达到以后就会追求另外一种需求,随着工作时间推移,一部分人能够在一个岗位上获得工作满意感和认同感,而另外一部分人则需要更换工作岗位以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因此,一部分人因为物质条件得不到满足而进行工作轮换的同时,一部分人因为满足了物质需求而追求更高的需求进行工作轮换。
2 工作轮换的优势
工作轮换在政府中是经常性的,工作轮换制度如果运用的好,一方面能够避免腐败的产生,一方面能够刺激人们对工作的激励。但是不适合的工作轮换制度将打击人们对工作的热情,当一个人长期负责的工作被另外的人取代,被取代人会丧失工作的成绩感和认为失去信任,从而导致对工作丧失热情。政府经常性工作轮换的原因一是人们通常认为如果一个人长期在一个地方执政,那么不可避免的人们对他执政的方式和手段熟悉,进而对执法者熟悉,从而容易钻政策的空子;二是通过工作轮换可以培养一个人执政的能力,使之对各个方面了解,从而有进一步委以重任的可能;三是通过轮换实现奖励和惩罚,达到激励官员前进的目的。官僚和腐败是政府组织无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工作轮换在政府中能够促使人们消除官僚和腐败,通过这种方式给政府组织带来高效率,带来竞争优势。
企业的资源分为有形资源、无形资源和人力资源,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取在于“资源——能力”充分的发挥,而保持人力资源的建立能够使企业获取其它企业无法模仿的竞争优势。后信息化社会物质生活的丰富和环境的变化使得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手段的效果不够明显,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的深化,多数组织能够通过优化人事条例、招聘和培训员工等手段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个别企业将难以通过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获取竞争优势。新的竞争优势的获取不仅要在与竞争对手的斗争中争取到优秀的人才,更重要的是提高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利用效率,减少企业内部人才不经济,降低由于人才使用不当而产生的人力资源机会成本。工作轮换制度有利于消除只具有专业知识而不具有管理才能或者只有管理知识而不懂专业知识的管理者,有利于中高级培养管理人才。企业的获取竞争优势的手段分为容易模仿获取和很难模仿获取,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中创造的良好的文化氛围促使企业产生竞争优势的手段,是很难被其它企业获取的,从而能够在长时间内得到保持。
3 工作轮换的劣势
工作轮换在一些工作情景下不能够激励员工或者提高生产效率,反而会降低生产效率,降低士气。对于从事不确定情景下工作的人来说,工作丰富化意味着要处理的突发事件多,要承担更多的风险和责任。社会进步使机械、固定的工作趋于自动化,而人在工作。当发生水平的工作轮换时,员工通常会有几个方面的意识:一是认为领导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从而容易丧失对工作的信心;二是认为自己工作失误,从而在将来的工作中不能尽展所能;三是员工意识不到工作轮换产生的长期影响,对自己负责的工作效果在短期上着手,而不做长期的工作打算,这一点在政府组织中尤其明显,政府通过工作轮换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腐败的产生,但是同级别的工作轮换很容易使组织成员追求短期的工作效果,而不是重视长期的工作成就。
4 结论
注意员工不一定只有在受到负面的影响或者不公正的待遇才会考虑工作轮换,前文已经指出员工可能会根据自身的需求或者个人更好的发展而主动辞职,这就要求组织的管理者要了解组织内部人员的个人发展需求,主动的为员工创造发展个人需求的环境以留住核心员工。工作轮换是一个受争议的推动组织发展的手段,在组织内部的工作轮换中要注意轮换——考核共存的原则,在组织之间的工作轮换过程中要注意激励——保健共存的原则,使组织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克雷曼著,孙非等译.人力资源管理——获取竞争优势的工具.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
[2]德斯勒著,刘昕,吴雯芳译.人力资源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作者简介:
隋建华 中国海洋大学MBA,主要研究方向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仲伟林 中国海洋大学 教授,硕士生导师
耿晓燕 中国海洋大学MBA学员
【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推荐阅读:
个人就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分析10-14
发展长沙歌厅文化产业的优势与劣势分析08-15
自身原因分析论文07-06
大学生创业的自身优势11-16
自我分析报告(能力,自身不足)12-16
种植基地培训自身优势11-14
结合自身实际及优势做好本职工作12-06
班子和自身建设情况11-08
分析园艺专业的优势和就业前景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