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4-09-12

自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精选10篇)

自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1

一、突出问题

1、人员结构趋于合理,但有待于进一步优化。一是专业知识结构比较单一。据调查统计,我部23名干部法律类毕业的16人,约占69.5%;管理类毕业的3人,占13%;文史哲类毕业的2人,约占8.7%。由此可见,我部干部理科毕业的人员少,系统学习过并懂得经济管理知识的不多,而学过法律、文史哲等文科专业知识的干部

占绝大多数。二是性别结构搭配失衡。2005年以前我部只有1名女干部,现有女性组工干部4人,男女性别比依然高达4.75:1,性别搭配的比例依然不太合理,对女性组工干部在开展组织工作中的优势重视和发挥得不够。

2、队伍素质明显提升,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一是理论素养有欠缺。有的干部对理论学习根本没有深入研学的兴趣,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系统性、经常性学习不够。平时搞政治理论学习也只是读读报纸、看看文件,对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理论理解得不透,因而理论功底不牢,理论水平不高,思路不开阔,运用理论指导组织工作实践的能力比较弱。二是知识面偏窄。有的干部到组织部门工作的时间不长,只熟悉与自己岗位相关的组工业务知识,对整个组织系统的工作业务还不能全面地、熟练地掌握。有的干部对领导科学、行为管理学、心理学等与组织工作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很少去学习运用,对工业、农业、财税等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也了解和掌握得不多。据调查统计,有近74%的干部平常最喜欢阅读文学作品。三是组织协调能力较弱。有的干部沟通能力不够,搞好部门之间、单位之间、同事之间,以及与上级、同级、下级之间的关系协调做得不够,推动工作乏力。总之,目前组织部门的复合型人才相对匮乏。

3、工作作风比较扎实,但有待于进一步改进。一是干部激情逐渐消减,内动力不强。随着在组织部门工作时间的慢慢拉长,有的干部开始在工作上有混日子的思想,把主要精力花在迎来送往搞应酬的时候多,花在积极进取干工作的时候少,工作得过且过。有的干部的精神状态不够振奋,争先创优的思想观念比较淡薄,工作目标定得太低,工作一般化、表面化。有的干部认为进了组织部等于进了“保险箱”,进取心、事业心减弱,工作缺少冲劲。有的干部“甘当人梯”思想树立得不牢,攀比政治待遇,思动思迁。二是特色工作明显欠缺,创新力不强。有的干部工作中求稳怕乱的惯性思想占主导,习惯于跟着做,习惯于“穿新鞋,走旧路”,被动应付上面检查的时候多。有的干部工作上想不出新思路,拿不出新举措,在如何推动工作上台阶、创特色上想得不深,工作年复一年,不少工作始终是山河依旧。即使有些工作有所创新,也只是浅尝辄止、半途而废,没有什么重大突破,没有多少影响。三是机关纪律有所松驰,约束力不强。有的干部上班有迟到早退的现象。有的干部利用上班时间办私事,有事不请假等作风散漫的现象。有的干部自我约束力不强,随意接受基层单位的吃请。

二、原因分析

1、教育培训乏力。总的说来,我部干部参加集中教育培训的机会不多。调查显示,我部有52%的干部进入组织部工作5年来,参加了3个月的学习培训,但绝大多数都是零散的政治、业务培训。干部很多时间都用在了日常工作上,很多政治、业务培训也都是急学急用、现炒现卖。

2、实践锻炼不足。近年来,我部从教育部门直接进入组织部工作的比较多,对党务工作缺乏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对基层特别是农村基层的情况掌握不多,了解不细,工作起来比较吃力。干部进组织部工作以后,忙于办文办公等事务性工作比较多,务虚的时候比较多,投身到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时候少,缺乏到基层锻炼的实际体验。

3、用人机制欠活。组织部内部没有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自身存在论资排辈的情况,在提拔使用方面,基本上按先来后到的顺序操作。同时,组织部人员流动不多,“新陈代谢”不快,也一定程度地制约了组织部门干部整体素质的提高。

---------------

一、调研概况

年初,我部开展了“开门评部、接受监督”活动,下发了《关于开展“开门评部、接受监督”活动的意见》文件,在市政府南大门设立了组织部长信箱,并专题召开了“开门评部、接受监督”座谈会,征求部分镇、局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和市委组织部特邀监督员意见,对组织部门的各项工作进行评议。同时,向市委委员、市纪委委员、市人大常委、市政协常委和镇局级领导班子党政正职发放征询意见表,就加强组织工作和组织部门自身建设征询意见,共发放评议表126张。为深入了解基层组工干部对部门自身建设的评价和反映,9月9日,对20个镇(区)和21个机关部门组织委员和组织人事科长下发了41张调查意见

表。还专门邀请组织部5位离退休老同志来部座谈,认真听取了他们对部机关和各科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9月份,我们先后到5个镇、5个局召开了谈组织部门自身建设专题座谈会,参加座谈的对象有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党务工作的领导、基层部门负责人和部分群众,共有62人参加了座谈。另外,我们还召开了有14位同志参加的本部中层干部座谈会。

二、存

在问题

调研表明,基层干部群众对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是比较满意的,他们普遍认为组织部门党性强、素质高、作风实、形象好,特别是组织部门领导能经常深入到普通干部群众中,帮助基层解决具体问题,难能可贵。另一方面,基层干部群众期望组织部门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程、夯实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的素质、为实现“两个率先”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等方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此同时,他们还真心诚意地指出了组织部门自身建设存在的一些现象和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整体素质还不能满足新时期组织工作的要求。

一是思想理论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有的同志认为理论学习比较务虚,对解决眼前的实际问题不能起到“立杆见影”的效果,唤不起深入研学的新鲜感;认为组织工作具体事务多,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实际工作上,没有充裕的时间来学理论,理论学习没做到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在学习过程中,还存在着读报纸、文件多,读原著少的现象;存在着把实际工作作为学习讨论的内容,为适应工作学习得多、为改造主观世界学习得少的现象;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缺乏系统性,致使理论水平提高不快。二是组工干部的知识不够全面、视野不够开阔。少数组工干部只是熟悉与岗位相关的业务,对整个党建和组织工作业务缺乏全面的掌握,学习市场经济理论、法律法规和先进科技等相关知识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还不够高,还存在向实践学、向基层学、向群众学的力度不大的问题。参加业务培训和走出去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的机会不多,还有不少同志连续多年没有参加过相关培训和学习。

(二)开拓创新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基层有些同志反映,由于组织部门工作性质特殊,其原则性、程序性、保密性强,组工干部养成了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谨言慎行,但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给人的印象比较呆板,没有什么个性,不敢打破常规,怕探索和尝试有失误而带来负面的影响。一是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上推进的力度还不大。这几年,在干部考察预告、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干部任前公示制、干部试用期制、干部辞职制、差额考察制等方面虽然作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对外地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如公推竞选领导干部、干部任期制、干部聘任制等,想学想试,但没有付诸于行动,有利于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还不很完善,尤其在干部能上能下的问题上还没有大的突破和进展。二是在选拔使用年轻干部上的力度还不到位。在年轻干部的培养使用上还存在镇年轻干部配备比较合理,少数部门领导职数偏多、年龄偏大、年轻干部偏少的问题。有的部门班子结构不合理,业务干部较少。这虽有受职数限制的因素,但主要原因还是认识不高、目光不远、力度不够。三是在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上成效还不明显。近年来,有的村级组织正常运转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农村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体现不够充分。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还不十分规范,下岗职工党员和流动党员的教育培养和管理的问题还没得到有效解决。

(三)工作作风还不能契合高效快捷的标准。

一是“干部之家”、“党员之家”、“知识分子之家”的职能履行得还不够充分。与基层干部思想上的沟通交流不够经常和主动,平时与干部谈工作、谈班子情况多,谈思想少;与单位主要领导谈得多,同副职、一般干部谈得少。因此,干部的心里话听到得少,不能全面、准确地掌握干部的思想动态。联系群众还不太深入,对基层干部群众的疾苦和困难主动了解、热情帮助解决做得还不够。直接到村、厂、校同基层党员接触较少、谈心交心不多。二是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措施不够坚实。因忙于应付会议、日常事务时间较多,深入基层搞调研、抓落实相对不够,缺乏深入的研究,有些决策的针对性和可行性不太强。有的工作还有停留在会议上、文件中的现象,落不到实处;有的工作抓得紧一阵、松一阵,不能持之以恒;有的工作还没有很好发挥典型引导示范的作用,整体效果还不十分明显。三是对干部的思想教育、监督管理工作做得不够深入。干部培训、专题教育虽然抓得还是比较紧,但是组织上对少数干部身上存在的信念动摇、拜金主义、贪图享乐等问题进行面对面地思想教育和批评帮助做得还不够。对干部队伍中暴露出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缺少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监督管理工作的“硬度”和“刚性”不足,特别是对单位“一把手”的管理监督还缺少力度。

三、意见建议

(一)更新观念,不断增强组工干部驾驭新形势的能力。

理论指导实践,思想决定行动。组织部门思想观念不适时转变,我们就不能顺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外部形势的深刻变化,就不能与时俱进地推动组织工作的新发展,就不能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职责。组织部门必须站在时代的前列,树立全新的观念:一是要树立全局性的思维观念。要善于从服务经济、服务基层全局的高度来考虑和安排组织工作,自觉养成围绕大局开展组织工作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要走出就组织工作抓组织工作的误区,让组织工作真正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生产力,真正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二是要树立前瞻性思想的观念。针对当前党的建设、干部队伍建设面临的热点、难点问题越来越多的实际,要在复杂的形势下紧紧围绕“三个文明”建设的需要,把握我们工作的总体趋势,增强工作的预见性、系统性,超前谋划,超前服务。三是树立创造性思维观念。对工作中的深层次问题和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要不断调整思维方式和工作思路,善于换位思考,多角度思考、创造性地思考,以创造性思维来解决复杂、疑难问题。

(二)端正学风,全面提高组工干部整体素质。

一是要增强学习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当前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使组织工作面临新的挑战。组工干部要从容应对这些新挑战、新要求、新课题,必须不断地加强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深入分析当前组织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从中引出规律性的认识,不断创新组织工作,提高组织工作水平;才能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廉洁守纪,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才能牢固树立党的宗旨观念,确立群众观点,以优良作风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二是要明确学习内容。不仅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增强政治意识,还要学习组工业务、学习履行职责相关的新知识和新技能,不断扩展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努力成为精通本职业务的行家里手,更要学习经济、科技、法律以及国家的经济方针政策等,提高我们服务经济建设和党的工作的水平,努力做到理论功底扎实,业务素质精良,知识水平较高,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三是要勇于向实践学习。一方面要将所学的理论和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勇赴工作一线和经济建设的一线,在实践中锻炼自我,磨砺自我,成就自我;另一方面要走出去,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自我,做与事业、与时代同进步的组工干部。

(三)深入调研,努力开创组织工作的新局面。

一是要通过周密的调查,掌握新情况、新问题,找出对策和办法。在深入调查的过程中,进一步向群众学习,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情绪,关心群众生活,使我们在新的形势下不断强化宗旨观念,增进对人民群众的感情。二是要通过调查研究,锻炼每一个组工干部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思维能力、领悟能力、洞察能力,全面提高组工干部的整体素质。三是要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归纳、总结和升华基层和群众创造的好经验、好办法、好典型,不断摒弃工作中不切实际的机制、制度、方式、方法,进一步提升组织工作的总体水平。

(四)勤政廉政,树立公道正派新形象。

廉洁守纪,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是组工干部坚持任人唯贤路线和公道正派原则的前提条件,也是经受住各种诱惑和复杂社会环境考验的重要保证。组工干部要正确对待与行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强化廉洁自律意识,努力做到不为名所缚,不为物所累,不为誉所喜,不为失所悲,不为利所驱,不为钱所惑,不为色所诱,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共产党员,做一个上不愧党、下不愧民的组工干部;要始终坚持原则,主持公道,敢讲真话,为党和人民把好选人用人关。要以公道正派学教活动为新的起点,建立健全规范有序、严明高效的长效管理机制,坚持从严治部,加强党性党风教育,引导广大组工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始终保持组工干部的浩然正气,要求全体组工干部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组织人事干部行为若干规范》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真正把公道正派学教活动的成功经验得以巩固和延伸。

自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2

一、存在的问题

《种子法》第二十九条第五款规定“种子经营者专门经营不再分装包装种子的, 或受具有种子经营许可证的种子经营者以书面委托代销其种子的, 可以不办理种子经营许可证。”该条款规定势必造成两种后果:一是经营不再分装的包装种子业者, 没有相应资金及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仓储保管设施, 相关的种子技术知识及售后服务能力, 却大张旗鼓地进行销售, 使种子质量、品种对不同生态环境的适应性无人来把握, 售后服务跟不上。二是接受具备种子经营资质的种子经营者以书面形式委托代销其种子的业者, 也同样没有任何限制条件和约束机制, 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无人承担责任, 不能保障群众的利益。

常规农作物良种的经营销售, 《种子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农民个人自繁, 自用的常规种子有剩余的, 可以在集贸市场上出售串换, 不需要办理种子经营许可证。”该规定没有相关的配套规章, 到目前还没有任何法律来规范这一领域的具体管理工作, 一旦出现问题将使农民蒙受很大损失。

绝大部分种子经营者搞超备案, 登记经营范围, 所经营的又是不再分装的包装种子。

再次委托的现象普遍存在, 一个种子经营者接受委托代销后, 就在所能涉及的范围设立经销点, 销售网点遍地开花, 该问题没有相关法律法规加以限制, 种子管理部门无从管理。

新品种的推广违反试验、示范、推广程序, 盲目引种, 造成品种多、乱、杂而所销售的种子同样是不再分装的包装种子。

多头接受委托, 委托代销泛滥, 一个种子经营者接受多家公司委托, 而且一些委托方对委托代销的管理不完善, 不管是谁只要与之联系, 就签发代销证。

到种子生产基地抢购、套购种子的现象时有发生, 而没有明确的法律对其限制, 致使种子生产企业蒙受损失, 给制假、售假的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

种子价格偏高, 给一些困难群众, 特别偏远、贫困山区群众购买种子带来经济的压力, 给无证经营、销售无标签、标识、质量不合格的散种子的不法商贩提供了市场空间, 给种子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

种子经营者素质良莠不齐, 有的连起码的种子常识都不懂, 他们不具备承担民事责任赔偿能力, 也没有相应的仓储保管条件, 何谈对所销售的种子进行售后服务。

而对类似的种子经营者没有任何法律法规加以约束和限制。种子执法经费不足, 检验检测设备不齐备, 检测手段落后。

二、对策

各级法律监督及相关部门应对《种子法》颁布实施后出现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加以调查研究, 对反映强烈的不适应新形势的法律条款进行修订、完善, 增加法律的严肃性和可操作性, 真正体现法律保障人民群众利益, 打击违法行为的根本目地。

自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3

关键词:企业党建工作;自身建设;问题;措施

前言:不断加强企业党组织自身的建设是党始终保持先进性与活力的一大法宝。只有不断强化企业中党组织的自身建设,才能有效发挥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政治作用,而党组织政治作用的大小直接关系到企业自身的发展。但是,企业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在取得一些成就的同时,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一、企业党组织建设中取得的成就

近几年,企业的党组织一直把党员的思想建设置于重要的位置,经常开展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与培训,对于增强党员的党性和先进性发挥了积极作用。有的企业实行党支部的目标管理,不断完善党支部的运行机制,使企业的党建工作取得重要成就。也有的企业在领导班子的建设、党组织的活动等方面制定了较为具体的目标,把企业中的集体指标依据个人和工作的岗位进行进一步的细化,使得企业中的党政干部具有责任感与压力感,从而使得企业的党组织发挥积极作用。

二、企业党组织自身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在实际的观察中发现,很多企业的党组织在自身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对企业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较为突出的几个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一)企业党务工作者素质不高

很多企业中还存在部分党务工作者,他们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不了解经济业务,而且以前没有担任过经济管理方面的工作。所以,这部分党务工作者不能准确科学地认识企业的经营活动、发展规划以及投资计划等等,这导致他们不能够参加企业的决策,不能适应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二)企业党务工作者的思想不够稳定。

因为有些企业的行政领导对企业的党务工作者缺少应有的尊重与支持,在进行资金、工资的分配上,不能对党务干部与对行政同级干部一视同仁,这就使得企业的党务干部产生一种不平衡感,从而在思想上不稳定。

(三)企业的党员发展数量有下降的趋势

现在企业中很多青年员工在政治上不追求进步,不愿意申请入党,使得企业党员朝着老龄化的趋势发展。有的党员在工作岗位上不能感受到自身职责的重要性,在企业中的荣誉感和光荣感逐步退化,从而就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不能在企业中发挥先锋带头作用。

(四)企业的党务工作者年龄比较大,存在老龄化问题

有的企业把老弱人员和一些素质较低、能力较差的人安插到党员队伍中,有的企业在党务干部中甚至出现了中青年比较少、中老年比较多,男同志比较少、女同志比较多,能力强的比较少、能力弱的比较多的局面。企业中党务工作者后备人才不足已成为较突出的问题,严重影响企业自身发展。

三、加强企业党组织自身建设的措施

(一)完善企业的党组织机构,充分发挥其的政治作用

企业党组织应该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积极把握机遇,寻求强化自身建设的新方法和新途径,不断完善企业党组织机构,合理配置党务工作人员,从而发挥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政治作用。

(二)合理进行党务工作者的奖金分配

为了激发企业党务工作者积极性,企业在制定党务工作者和行政领导的工资与奖金的分配政策时应坚持一视同仁。要坚持董事长和总经理与党委书记同奖同罚的原则。使企业的党务人员重视自身作用与地位,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业务能力,在企业中发挥领导带头作用。

(三)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企业应经常对党政干部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还要安排他们学习管理学、经济学以及技术方面的知识,让他们能够发挥政治与经济工作中的领导带头作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企业的党组织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对企业发展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在新形势下,企业的党建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要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企业就应该不断完善自身党组织的结构,对党务工作者进行合理的资金分配,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从而发挥党组织在企业中的积极作用,为企业顺利进行变革、实施现代企业制度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于传明,孔文.浅议以科学发展观创新企业党建工作[J].中国市场,2009(52)

[2] 翟雪焕,原国栋.积极推进党建创新努力构建和谐企业[J].学理论,2009(08)

[3]尹家国.企业党组织强化自身建设问题新探[J].经营管理者,2010(09)

[4] 尹家国.企业党组织强化自身建设问题新探[J].经营管理者,2010(09)

自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4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性日趋突显,特别是培养一支与之相适应的高素质的纪检监察队伍事关重要。目前,反腐倡廉工作制度日趋完善、要求越来越严格,并且反腐领域又不断出现新的课题,遇到新挑战。作为纪检干部身处反腐倡廉建设第一线,在腐败与反腐败的激烈斗争中备受关注、承载期待。因此,我们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从应对新形势下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出发,把保持党的纯洁性要求落实到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中,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宗旨意识、预防意识、监督意识、自律意识,努力建设一支忠诚可靠、服务人民、刚正不阿、秉公执纪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目前乡镇纪检建设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到位。一是部分乡镇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认为乡镇纪检组织建设只是一种形式,对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因此对乡镇纪检工作不够重视、不够关心、支持不力,甚至有干预的现象。二是有的乡镇干部包括基层干部认为开展乡镇纪律检查是束缚他们的手脚,就是整人,存在应付和抵触情绪。三是农民群众参与意识淡漠,认为在乡镇纪检组织 1

只是为领导服务的,走走过场、做表面文章,做做样子给老百姓看看而已。

2、乡镇纪检监察机关的硬件设施不到位。四川省省委出台了《关于加强乡镇纪检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川委办[2012]3号)文件中要求,进一步完善乡镇纪检组织的设置“九有一落实”的规定。但大部分乡镇都能按要求落实,极少数乡镇不重视规定,办公场所,硬件设施等,仍然和其他办公室共用,必要的工作经费和基本的交通费都很模糊。

3、制度落实不到位。管理制度不健全,落实制度不到位。只部署不检查,只发文不落实,规章制度仅仅是停留在嘴上、墙上、纸上,如同虚设。

4、乡镇纪检监察机关的设置有待改进。乡镇纪委书记管理工作多,负担过重,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抓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一名专职纪委副书记,甚至部分乡镇还只是一名在乡镇上不享受中层待遇的党政工作人员,三到四名纪委委员都是各办公室主任担任,工作上的事还得纪委书记来领导和安排,所以也就达不到减轻纪委书记工作负担的效果。事实上乡镇的纪检监察工作都是一个人在做,只不过有些地方是纪委副书记在做,纪委委员只是挂个名而已,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在职不在岗。待遇一样、职责一样,难免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打击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消极地认可或变相鼓励“懒政”,给干部的规范管理带来障碍。如果查办案件,还会产生更大的矛盾,将履行职责、认真工作的纪检

干部推到矛盾的对立面。报复纪检监察干部的事例时有发生。纪检监察工作的政治性、政策性、专业性都比较强,对从事这项工作的干部要求也比较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遇到新的课题,对纪检监察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加强乡镇纪检监察机关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国家主席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建设一支政治坚强、公正廉洁、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纪检监察队伍”。建设好一支高素质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既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需要,也是适应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的需要,同时也是落实反腐败斗争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乡镇纪检监察机关和干部队伍建设是我们党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对于增强政治素质、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能力,切实解决纪检监察系统一些党员干部中存在的政治意识不强、学习动力不足、思想观念陈旧、工作态度不端正、缺乏敬业精神、工作作风不实、工作能力欠缺等突出问题,全面提高乡镇纪检监察机关的领导水平和工作水平,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更好地服务于该地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加强乡镇纪检监察机关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1、配齐配精乡镇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乡镇纪检干部务必做到专职专用,尽量不兼管其他工作,以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纪检工作。要针对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对纪检监察工作定位不准、情况不明、业务不熟的特点,及时组织开展纪检监察业务培训,并将培训范围从以往仅培训乡镇纪委副书记,拓宽至乡镇纪委委员,确保新任纪检监察干部尽快熟悉业务、迅速进入角色。同时,积极调选部分乡镇纪检监察干部直接参与区纪委的案件查办工作,通过参与办案值班、对象看管、谈话旁听,提升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办案技能,使其从查案办案的“门外汉”,尽快成为纪检监察工作的“行家里手”。

2、创造顺畅优越的乡镇纪检监察办案环境。一是乡镇纪检工作压力大,纪委书记除了要从事纪检工作之外,大部分时间都被安排在重点工作、驻村工作和分管工作当中。有的纪委副书记、纪委委员甚至身兼三、四职。纪检监察干部全年大部分时间忙于此类事务,本职纪检监察工作倒成了“副业”。所以乡镇党委、政府要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高度重视乡镇纪检监察工作,要把对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视落实在健全机构、充实工作力量上来,落实在解决经费、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上,落实在为纪检监察干部撑腰壮胆、解除后顾之忧上,切实担负起对纪检工作的领导之职。二是加强乡镇纪检监察机关的后勤保障工作,把乡镇纪检工作经费纳入经费预算,并单独列支,确保工作经费充足到位。首先要确保纪检监察干部的岗位津贴发放到位,调动纪检干部的工

作积极性;三是要加大乡镇纪委硬件建设,保障资金投入,进一步完善乡镇纪检组织的设置“九有一落实”的规定,使各乡镇纪委全面实现了电子化办公和办案,切实优化乡镇纪委的工作环境,确保乡镇纪委各项工作运转顺畅高效。

小学美术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2 篇5

1、农村和落后山区对美术的重视不够,美术课基本没有发过教材,而且上美术课的内容也不是教材中的内容,甚至和美术知识没有关系,要么就自习,要么就讲故事……美术教师根本没有意识到美术课对学生的重要性,也没有意识到美术课本身的重要性。而且美术专业毕业的老师没有给学生上课,只负责给学校搞一些宣传工作,写写大字啊、办办墙报之类的。而给学生上美术课的老师是历史专业毕业的老师,在一些落后的山村小学根本没有美术教师,也没有美术课。那样在农村和落后山区的中小学美术教师的业务素质情况就很不理想了,有的地方可以说根本不存在美术教师业务素质这个问题,因为没有美术教师,何来美术教师的业务素质?

2、教师所在学校的领导对美术教师的重视程度影响中小学美术教师的业务素质。

(二)学生对美术课程的不重视影响中小学美术教师的业务素质。

经过对部分中小学学生的调查发现有大多数(60%)学生认为美术课程不重要。这部分学生认为美术课上课只是为了换换感觉,可以休息休息大脑,上美术课根本不是想学到什么东西,而是因为没有考试的压力,而且美术课不象其他课程需要参加考试,画的不好也无所谓。另有一小部分学生(20%)还是比较喜欢美术课程,认为上美术课其实能学到东西,而且可以磨练人的意志,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还可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而且可以把自己培养得更全面。还有20%左右的学生认为家长让自己学习美术,他们也不反对,也不支持,可学也可以不学,美术课在他们心目中没有什么觉得重要的也不觉得美术课对自己有什么帮助。这些学生的表现足以让大家都看出大多数学生根本就不是很重视美术课程。这样美术老师上课的积极性也就会被打击了,美术教师也就对上课没有什么激情,这样会直接的影响我们中小学美术教师的业务素质。

(三)学生家长对美术课程的不重视影响中小学美术教师的业务素质。

在学校调查发现,对学生进行了调查,也对部分家长也进行了采访发现有50%的家长认为学生的任务就是学好文化知识,以后考个好的名牌大学,美术课是没有什么必要开设,上美术课会分散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注意力,所以可以把美术课分给主科老师。有35%的家长认为,学习美术也有好处,可以让我们的学生更加的全面,能让学生陶冶情操,能让孩子提高审美水平,以后能在学校更好的发展。有15%的家长认为无所谓,美术又不是什么重要的课程,孩子学习不学习都无所谓,学习也可以培养学生更好的发展,不学习对孩子也没有在直接的影响。从调查中可以发现,家长对美术的重视也是一个很明显的问题,也是美术课程不被重视的原因之一。这也势必会影响到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也就更加的不容易了。

自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6

一班4组 民商法1341 闫卉卉

当今社会,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的我们很多都还处于养尊处优的生活环境之中,很少能体验到社会生活中的困难与艰苦,甚至有些大学生在毕业后的社会生活中举步维艰,很难适应现实残酷竞争激烈的社会生活。

我认为大学生在自身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不够彻底,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习惯于为解决问题、应付问题而学习,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上习惯拖沓,一些不感兴趣的科目学习流于形式。

二、缺乏学习的系统性,只注重学习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知识。对于自己专业以外的知识,没有想要去了解的欲望。一知半解,缺乏深入的研究,总是在应用是才发觉掌握的知识不够。

三、是政治理论学习不够。只注重知识、技能的学习,缺乏对政治理论的学习,造成政治素养和理论素质不够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目光难以透过表面深入本质,影响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四、没有集体意识,许多事情上自私自利。在班级召开班会或者其他一些讲座的情况下,班级要求参加,同学不愿参加,无故缺席。

五、生活作风不够积极,特别是在假期期间,生活规律、习惯不太好,常常因为这些问题而不能很好的按计划完成相关的学习工作,进而拖沓了事。

那为何会造成以上的情况呢?我认为原因在此:

一、学习环境不同,大学生自律性较差。由于大学和高中的学习方法完全不同,不少同学不能够自律,做不到主动学习。

二、外界环境对学生影响太大,由于出入校园自由,学校周围太多诱惑(不过我们学校不存在这样的情况)周围的网吧、KTV 酒吧等扰乱大学生的学习生活。

三、学校爱国主义教育不够,导致同学们的政治意识不够强。不少同学思想政治课都随便应对,导致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不够高。

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这种情况呢?

一、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老师们的授课不应该仅仅只教授课本上的知识,更应该常与学生讨论现如今社会甚至国际上存在的问题。给学生时刻提醒,他们肩膀上所担负的责任。

二、加强学校的监督和管理。对于到课率情况差的学生,应该予以重惩,不定时检查学生上课情况等。虽然大学应该是一个自由的学习情况,但也应该适当地收紧学生们自由的程度。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的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三、进一步加强学习提高素质。要创新学习,学以致用,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把学习作为提高自身素质的第一要务,通过持之以恒的学习,使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政治理论水平进一步提升。

农村养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7

一、养殖环境存在的问题

1. 问题

鸡舍场地选择离村庄较近或在自家院落里, 场内布局不合理;没有排污设施或排污设施不完善, 养殖业户场院内污物、污水和鸡粪随意堆放, 场地污染严重;养殖户相互串门, 随意进出鸡舍, 不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淘汰病死鸡随便放置, 无隔离室等问题普遍存在;鸡舍没有通风换气设施, 有的即便有也不合理, 靠开闭门窗通风换气;鸡舍简陋, 隔热保温性能差, 多数鸡场没绿化、不硬化, 裸露于风吹日晒之下;鸡舍建筑原材料简陋, 缺乏足够的防潮、隔热、保温性能;舍内条件差, 棚舍低矮, 棚架的高度不合理, 通风换气能力差。

2. 对策

场址要选在远离居民区、远离主干道, 还要交通方便;地势要高燥, 阳光要充足, 尽可能做到冬季不遮光, 夏季不挡风, 雨后不积水, 水源无污染, 电力有保障;房舍结构实用、经济, 既省资金, 又省能源, 其朝向符合当地自然和生理条件;场内设施布局要合理, 生产区与非生产区要分开, 尽量使非生产区和水源处于鸡场的上风口, 脏道、净道分开, 不交叉;粪场位于鸡场的下风口, 育雏舍与育成舍分开, 育雏舍位于鸡场的上风口。了解当地禽病流行的情况, 规划建造鸡舍要避开疫区或曾发生过疫情的地区, 避开城市污染区, 避开交通要道, 采取适当的环保措施, 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环境对鸡群的污染。

二、选购雏鸡存在不良习惯

1. 问题

当前, 有些不正规或管理不严格的种鸡场, 为了眼前利益放松了种鸡的引进、培育、种蛋的消毒和特殊病原体的净化, 有的还出现了疫苗漏免等, 这样孵化出的雏鸡品质肯定差。有的养殖场户只图价格便宜, 不管雏鸡的质量, 甚至从疫区选购雏鸡, 导致多种疾病通过种蛋垂直传播, 直接影响雏鸡的成活率, 也给饲养管理增加了难度。

好的雏鸡能养坏, 但坏的雏鸡肯定养不好。优质健康的雏鸡才是成功养殖的根本。部分养殖场户宁可少花一两毛钱进B雏 (二级雏) , 也不要A雏 (一级雏) , 给自己日后饲养管理带来很大隐患。有些养殖场户在气候适宜、没有重大疫情的时候, 偶尔养了二级雏, 并且还比较成功, 就自吹自擂善于养二级雏, 结果, 听不进技术人员的忠告, 坚持再进二级雏, 结果染上疫情, 损失惨重。

2. 对策

在选购雏鸡时, 应首先考虑品种, 了解所选品种是否适应当地市场消费需求;而后还要了解提供雏鸡的种鸡场内部的卫生防疫情况、种鸡群健康状况及信誉度。建议大家选购有一定饲养规模、饲养管理条件及疾病净化好的种鸡场的雏鸡, 不可贪求便宜, 购买条件差的种鸡场雏鸡。

合格的雏鸡, 必须来自于上一代没有白痢、伤寒、支原体的健康种鸡群;大小均匀, 活泼健康, 灵敏, 眼睛明亮;体重符合本品种鸡初生雏鸡的重量要求;腿部有光泽, 不干燥枯萎;卵黄吸收好, 腹部大小适中, 收缩有力;脐带愈合良好, 无感染、无畸形等。

通常情况下, 雏鸡出壳24小时以后, 体内水分消耗8%, 48小时消耗15%, 而鸡体水分损失20%时就会出现死亡。因此, 雏鸡选择好以后, 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从孵化场运到育雏舍, 一般情况下雏鸡出壳后应在6~12小时内到达育雏室。避免运输过程中受到热、冷应激。有条件的用空调车运输, 车温在22~24℃为宜。敞篷车要注意夏天降温和冬季保暖。雏鸡箱或者周转箱要堆放稳固整齐, 行列之间要留有适当的空隙。长途运输中途要倒箱补水,

三、饲料使用方面存在问题

1. 问题

如果饲料配方设计不合理, 再精心的制作也生产不出合格的饲料;即便有了科学的饲料配方, 如果选用了不合格的原料, 同样也生产不出合格的饲料。霉菌毒素蓄积性中毒普遍存在, 也是当前肉鸡腺胃炎、气囊炎难以控制和治疗的一个重要因素。近两三年来家禽养殖业受该因素影响损失极大。发霉的饲料含有多种毒素, 对机体的损伤也日益复杂化, 常见的肉鸡肌胃角质层溃烂、腺胃肿大、肠黏膜脱落、采食量下降、过料、消瘦、免疫器官及外周器官萎缩等, 生产中表现最明显的就是鸡生长缓慢。

2. 对策

通过饲养对比试验, 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饲料品牌。一般大的品牌比较注重饲料原料的采购。全价颗粒饲料在送到养殖场之后, 养殖场户也要安全存放, 防止在存放过程中受潮、雨淋、虫咬鼠盗。

四、日常管理的缺陷

1. 问题

鸡生长速度快, 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如高温、低温、大风、沙尘、大雾等天气的影响而影响健康。特别是冬春季节气候异常, 舍内温度忽高忽低, 早晚温差大, 让养殖户难以掌握合适的温度。这种冷应激, 正是许多种疾病的诱发因素, 因而就加大了大面积流行病毒性感冒、法氏囊和传支的发病率, 直接给养殖场户带来了饲养难题。

内部环境因素概括的说就是环境应激, 主要包括不正常的舍温、湿度、通风、密度、饲养方式、饲养设备等。当前最需要关注的湿度, 特别是育雏前期湿度往往太低, 导致呼吸道疾病多发, 气囊炎难控制。

小鸡怕冷, 大鸡怕热, 温度是鸡成活并健康生长的第一要素。肉鸡育雏期怕冷, 温度低于32℃就会扎堆, 很容易出现压死现象;由于鸡的迅速生长, 饲养早期通风换气不足, 就会增加后期腹水症的发病率;鸡稍大以后特别不耐热, 超过30℃鸡就会俯卧不起, 不吃不喝, 影响增重。特别是在夏季高温时节, 还很容易因中暑而大批死亡。

2. 对策

需要提供一些供热系统来为小鸡阶段加温。在人工育雏时可用热辐射 (红外线) 保温伞式育雏和热风炉或煤炉加温式育雏。育雏过程中要勤观察, 多留意, 注意雏鸡的行为与舍内温度是否一致, 如果发现雏鸡在育雏伞下活动自如、均匀分布、采食饮水正常、叫声清脆, 说明局域育雏温度合适。

湿度控制应该前高后低, 前期1~2周保持相对高湿度, 在65%~70%, 3周龄至出栏应保持相对低湿度, 控制在55%~60%, 最低不低于40%。

鸡整个饲养周期内都需要良好的通风, 特别是饲养后期通风换气特别重要。1~3周龄以保温为主, 适当通风换气, 氨气浓度小, 舍内无呛鼻刺眼的感觉, 无烟雾粉尘。加强机械通风。4周龄至出栏以通风换气为主, 保持适宜的温度。通风过程中要防止冷空气直接吹到雏鸡身上;寒冷季节通风前先提高舍温2~3℃, 利用中午、下午外界气温高时, 渐次打开向阳的窗子, 进行通风换气。

五、疾病控制和用药方面存在问题

1. 问题

当前, 鸡疾病种类越来越多, 旧病多发, 新病不断出现;临床症状非典型化;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病明显增多;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混感, 使鸡并发、继发和混染的发病率上升;营养代谢和中毒性疾病增多, 发病率日渐上升, 特别是霉变饲料及药物中毒等;气囊炎普遍发生, 病因复杂, 难以控制。

为预防疾病, 有些养殖场户不得不整日忙碌着为鸡打疫苗、投药物、搞消毒, 若某一个环节有所忽视, 就可能导致鸡群发病。有些鸡场从进苗之日起, 一直到出栏, 各种药物轮换上阵, 一天不用药就睡不着觉, 总感到不踏实, 但用了药还要考虑药物残留。结果投喂了各种允许使用的替代药物, 效果却不理想, 成本上升了, 还造成鸡的免疫抑制, 抵抗力下降, 易得病, 难饲养。

2. 对策

兽药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8

【摘要】 兽药对于预防、治疗、诊断动物疾病,促进养殖业的发展,维护人体健康有着重要意义。为加强兽药市场的监督管理,国务院于2004年修订并颁布了《兽药管理条例》,对于规范兽药生产、经营和使用秩序,提高兽药质量和使用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就兽药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之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兽药 问题 对策

一、兽药生产存在的问题

1.兽药标签不规范。兽药生产厂家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在兽药包装盒(袋)上采用大字体、彩色字突出兽药商品名,而能反映兽药特质的兽药通用名用小字体,不易让人所见。而且相同的通用名,存在多种商品名现象。比如通用名为氧氟沙星注射液,有的生产厂家标示商品名为拉稀水样康;有的生产厂家标示商品名为菌毒腹泻康。大多数养殖户文化水平低,辨别能力差,以为是新兽药,容易被蒙骗。

2.生产批号(日期)不醒目。兽药产品特别是袋装的,产品批号、生产日期及有效期很难找,不是打印在包装袋的正面或背面,而是打印在封袋口,打印的字是凹凸形字,很模糊,很难看清。

3.兽药产品质量存在问题。今年对兽药经营企业经营的兽药进行抽检,共抽检10个批次,合格3个批次,合格率仅为30%。兽药质量差,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二、兽药经营存在的问题

1.没有区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在兽药经营市场的检查中,大多数兽药经营店,没有执行按处方销售兽药。

2.兽药产品价格标示不规范。虽然兽药经营企业采用上架销售,但是没有标示兽药价格,或架上标示的价格与价格标示牌后面兽药对不上号。各兽药经营企业销售的兽药没有形成统一价格。

3.过期药管理不规范。由于兽药经营企业管理混乱,在检查中发现有的过期兽药没有及时下架;有的清理出来的过期兽药不是就地销毁,而是退还厂家。但厂家如何处理这些过期兽药,不得而知,存在一种过期兽药重新包装再销售的隐患。

4.无证诊疗问题。兽药经营企业为了促销兽药,替养殖户诊疗动物疾病。由于兽药经营企业没有相应的动物诊疗资质和技术,往往造成误诊,给养殖户带来损失。

三、《兽药管理条例》不够完善

重新修订的《兽药管理条例》于2004年11月1日起施行。然而至今近5年时间,还没有看到《兽药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给兽药的监督管理带来了一定的不便。比如《兽药管理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经营兽药的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 与所经营的兽药相适应的兽药技术人员。

(二)与所经营的兽药相适应的营业场所、设备、仓库设施。

(三)与所经营的兽药相适应的质量管理机构或者人员。

对于上述的三个“相适应”,如何才能做到相适应,没有明确规定。

四、建议与对策

(一)广泛宣传《兽药管理条例》

懂法才能守法,应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兽药管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使生产、经营、使用单位(个人)全面了解和掌握有关兽药法律法规的规定,提高遵纪守法意识。

(二)加强对兽药生产企业的监管

1.引导兽药生产企业严格按GMP标准生产,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改善生产技术条件,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对兽药生产企业的监管,防止不法企业违规生产假、劣兽药,对生产企业不定期检查,严防盗用兽药文号,生产假、劣兽药制剂。

2.严格兽药包装标示,规范兽药通用名的使用。《兽药管理条例》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兽药的标签或者说明书,应当以中文注明兽药的通用名称、成分及其含量、规格、生产企业、产品批准文号(进口兽药注册证号)、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休药期、禁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运输贮存保管条件及其他应当说明的内容。有商品名称的,还应当注明商品名称。该条款规定兽药包装标签标示,应该首先使用通用名标示,次之商品名,即突出兽药通用名标示。

3.加强对过期兽药的监管。过期兽药应在兽药监督管理部门监督下销毁,防止不法厂家回收重新包装后流入市场。

4.规范兽药产品批号、生产日期及有效期的标示。建议厂家生产的兽药,特别是袋装的兽药,将兽药产品批号、生产日期及有效期以醒目的方式标示在包装材料的正面或背面。

(三)加强对兽药经营企业的管理

1.清理整顿兽药市场秩序,加大对兽药经营中违法行为的查处和兽药质量抽检力度,消除兽药不安全隐患。建立兽药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制度,规范兽药经营行为。

2.推进兽药经营可追溯制度。将兽药经营企业按区域分类管理,建立类似条形码的兽药经营企业代码制度,在销售的兽药上贴(打)上经营企业代码,起到兽药销售可追溯的管理。

3.加强对兽药经营企业“动物诊疗”资质的管理。根据《动物诊疗许可证》发放办法,从事动物诊疗活动,应当事先依法取得《动物诊疗许可证》的规定。兽药经营企业没有取得《动物诊疗许可证》从事动物诊疗,属于违法行为。兽药经营企业为了更好地服务养殖户,建议其申请办理《动物诊疗许可证》。

(四)进一步完善《兽药管理条例》有关配套规章的制订,健全法律法规制度,以适应兽药监督管理的需要。

(五)健全兽药执法队伍,提高执法水平和业务素质

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9

在我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启动多年,分析课改,我们会欣喜的发现“三维目标”已成为教学的指针,导学案的使用已付诸于行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向主流发展,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评价呈现多元化。但通过平时参加的听课、课改教研活动,我总结分析、发现了不少误区,我觉得目前的课改质量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弱化了知识

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学习目标和授课过程程中淡化和弱化了“知识与能力”的首要目标,甚至误认为新课标下教本多样试题不同不按教材内容进行,没有把握好教材的最基础知识,往往是脱离教材基础,驾空教材。

2.情感目标落空

‘‘情感态度价值观’’没有和各科学生思想道德有机结合起来,脱离具体的内容和特定情境,学生积极的感情、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和培养落实不到位,情感目标形式化,课改中的思想品德教育落空,大多课程只注重了知识点的学习,而忽视了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3.评价不到位

课改中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展示没有及时的评价,而且评价方式单一,也缺少了一些阶段性的整体评价,使学生在思想上失去竞争意识,从而没有上进心。

4.合作学习庸俗化(1)分组不分工:小组成员没有分工和协作只是尖子更尖,而弱势群体更弱,合作学习成了优秀生的平台。

(2)时间不充分:小组探究是还未来及交流研究就哽行宣布停止。

(3)自主变自流:教师把课堂、作业课本全都还给了学生,有些课堂乱代替讨论,没有学习目标、没有提示和反馈、没有交流的自主学习,使自主变成了自流。

5.课堂设计成了设圈套

课改中的老师仍习惯与教学流程的预设,探究缺乏自主性,大多教师由于急于完成教学任务,只叫尖子生回答问题,这样中差生就没有思考的余地,吃着夹生饭,成了忠实的听众。教师设计教学成了设计好的圈套让学生往里钻,学生的自主学习、个性化体验、多元化思维流于形式先学后教跟着学生的思维走成了一句空话,学生还没有自主学习,也不会学习。

6.课程标准没有落实

课程标准是用来教学、评价、考试的依据,而目前的大多课堂对课改只是片面的理解为:学生自主的去学、去做,而教师忽略了指导学生去分析、去思考、去展示、对学生的能力提高没有明确的把握。对课标也是一知半解,没有把课程标准变成具体的教学行为,无具体的训练目标,课改也没有形成适合学生的具体的教学模式,渐渐地又形成教师讲、学生听的老一套教学方式,拿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想法,忽视了学生的发展。

二、课改的认识与对策

1.加强学习培训,使认识与观念的转变和课改同步。在培训学习交流的过程中,逐步积累课改的经验,从而在教育教学中使用,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2.课改不能走过程,注重继承与发展。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定量评价与质量控制必须得到充分重视,做好新旧方法的整合互补。

3.课堂教学设计和评价是课改关键,课改要有自己的特色,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知识,是个性体验和多元化思维得到充分体现,评价具体到位,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护理记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10

护理记录是住院病人医疗文件记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记载了病人治疗护理的全过程,反映了病人病情的演变,是具有法律效力的。2002年9月起实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后,我院对护理记录书写进行了改进并应用于临床,经多次质控检查发现,在实施记录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存在的问题

1.护理记录不能体现护理动态过程

护理记录是住院病历的一部分,但护理记录为阶段性护理记录,总结性记录少。而目前,护理记录没有全国统一的书写标准,没有确定护理记录的频率,多数护士只记录某一天、某一时的病情记录及护理措施,这种护理记录不能完全体现护理动态过程。

2.护理记录不能体现护理行为

护理记录内容没有突出护理专业特点,多数护士记录的内容为病人的病情以及医嘱的内容,造成与医疗内容重复,而护士实施护理措施后出现的护理效果以及观察到的病情在护理记录中又未体现,护理记录不能真正体现护理行为。如:对一位出血病人的记录中,有多处记录病人的病情、用药情况及注意预防褥疮的发生,而没有记录采取了何种护理措施以达到预防褥疮发生的目的。又如:对于刚下手术的病人,护理记录中护士所描述的术中顺利,病情平稳,安返病房,就不应为病房护士记录,因为病房护士并未参与手术,而病房护士对手术名称、麻醉方式、病人回病房时间、麻醉清醒时间、伤口引流情况、生命体征及注意事项等记录常出现不完整现象。

3.护理记录不全

部分护士随时记录的意识不强,临时性护理记录不全,部分护士只是机械地按照有关规定记录,对于临时性的病情观察、采取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记录少或漏记,夜班护士出现此现象比较多。如一位肝硬化病人,在病情稳定一周后的某天夜里出现睡眠欠佳,烦躁,当班护士未做护理记录,只口头交待给下一班的护士,而在下一班病人突发呕血,这种情况说明了护理记录的疏忽、缺陷,很可能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4.护理记录连续性差

护理记录不同于交班报告,要体现出护理的连续性,特别是上一个班次病人采用治疗和护理措施后而在下班次出现结果的,下一班要准确地记录病人的反应过程和变化结果,有时需要连续几个班次记录。而部分护士只遵照规定的护理频率记录,没有按照具体的情况连续记录。

5.护理记录没有体现因人施护和因需施护

相同专科的护理记录内容大致相同,只体现出因病施护,而没有体现出因人施护和因需施护,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护士的业务水平低,找不到护理的重点;二是护士过多地依赖陪护,没有去亲自观察;三是只遵循疾病的护理常规,缺乏创新,造成一种疾病的护理记录基本上一致,体现不出病种差异和个体差异。

对策

1.增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提高护理质量

《条例》实施后,迫切需要提高护士各方面的素质,应鼓励护士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水平,另一方面加强护士的法律知识学习,帮助护士分析护理差错、事故与护理记录的法律关系,使护士充分认识到护理记录在医疗纠纷举证中的重要作用,树立起医疗纠纷重在防范的观念。

2.规范管理,切实做好护理记录

相对固定管床护士,使每个病人都有自己固定的管床护士,管床护士负责书写阶段性日常护理记录,值班护士负责书写临时性护理记录。

3.合理安排班次

保证管床护士与自己所管病人连续接触,以全面系统地收集病人的资料,总结性地记录护理记录。

4.根据专科特点规范护理记录的书写程序

对每位病人的护理重点进行重点观察、重点护理、重点记录,充分体现因人施护、因需施护的护理记录。

5.交流护理记录经验

护士在进行业务学习、业务查房时应把护理记录内容列在其中,并互相交流书写护理记录的经验,同时让资历高的护士检查、指导资历低的护士书写护理记录。

6.加强对护理记录书写的质控

上一篇: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的培训范文下一篇:电脑科技文化艺术节主持人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