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自身的自控力(精选5篇)
如何培养自身的自控力 篇1
自控力是人类最实用的技能之一,人类依靠它来抵抗诱惑,而且拥有较高的自控力的人们,有着更高自尊,更强人际交往能力和更少的缺点,那么怎样提高自控力?
只要你能管好自己,偶尔的放纵也是可以的。——米克·贾格尔
最新的研究显示,我们可以通过抽象推理增强自我控制力。
诱惑常以各种方式袭来,常常是十分强有力,充满动物野性的,以至于它看起来不可能抵挡。吃太多,喝太多酒,有太多的时间让情绪操纵着大脑。我们发自内心深处回荡在脑海的即时信息告诉我们——我们需要控制我们的行为了。
人类最实用的技能之一,没有它人类文明将不复存在,就是能够用我们的高级认知功能——我们的自我控制,来抵抗诱惑。心理学家们发现,自我控制与我们标榜的成功息息相关:在自我控制的较高水平,人们有更高的自尊,更强的人际交往能力,更好的情感回应和更少的缺点(这也许令人惊讶)。
作为仅仅是凡人的我们,会发现与人类基础的生理冲动的战斗实在是太频繁了,而且自我控制经常屈服于冲动。然而,最近藤田健太郎博士和他们同事们在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实验研究,发现了自我控制力从哪里来,以及为什么它有时不起作用,还有提高自我控制力的方法!根据最新的研究,结合过去几十年的研究,藤田博士和他的同事们称,抽象思维和心理距离对于自我控制力尤其重要。
1、抽象思维能够提高自我控制能力的证据
两个人对同一件事情的看法竟会如此不同,这件事从未间断地让人们感到惊奇:对一个人是为自由而奋斗而对另一个人却是恐怖袭击。但是我们看待人或事件的方式绝不能受限于僵化固有的思维模式。藤田博士和他的同事们发现,对于“我们如何构建这个世界”的想法的简单操纵,就可能对自我控制能力有直接影响。他们的假设是,从一个更加抽象的,更高层次的角度思考可以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在他们发表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上的研究中,藤田等人用许多实验来检验自我控制能力是“如何受我们分析和解释事件的方式影响的”。研究人员的难题是,在背后操纵人们对于事件的某些方面解释,而又不被这些人意识到,这需要一些欺骗手段。
在藤田等人的其中一项研究中,被试者被告知他们要参与两个独立的实验,第一个关于人格,第二个被宣称为只是一个学生调查。事实上,这只是一个掩饰的借口,这两个实验其实是被设计为共同起作用的。
实验者用“学生调查”作为一个借口来操纵人们解释问题的水平。他们需要参与者要么如第一个调查以高水平方式思考(抽象——看到全局),要么如第二个调查以低水平方式思考(专注——看见某一点)。他们通过让参与者只用两种不同的方式的其中一种,来思考他们的身体健康水平来达到这个目的。
高水平解释条件:参与者们被要求填写一个图表,这个图表鼓励他们思考“为什么”他们要保持身体健康。参与者们往往这样回答:为了在学校表现良好。这鼓励他们思考结果而不是手段——身体健康是最终目的。
低水平解释条件:与之相对的是,在这种条件下的参与者被要求思考他们“怎么样”才能保持身体健康。很自然,他们回答如:“做运动”。换句话说他们专注于手段而不是结果——实际的过程。
在这个操纵解释水平的实验之前,参与者们在一个独立的研究中被有意误导了,参与者们被告知他们的性格已经通过紧握手柄而得到了生理学上的测量。这个手柄被设计得很难靠拢,但是被试们被要求握住它尽可能长的时间。这提供了一个测量被试握力基线的方法。
解释水平操控实验结束之后,参与者们被贴上假电极,称他们的性格可能通过再一次握那个僵硬的手柄而得到测量,
虽然这次,他们被告知,他们握手柄的时间越长,得到的信息越精确。问题是:当他们被告知期望的目标是获得他们自己性格的信息时,被试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容忍握手柄的暂时不舒适?
结果验证了藤田等人的假设。结果显示,低解释水平思考条件的参与者(思考手段而不是结果)平均握手柄时间比他们原来的基线水准少了4.9秒。与之相对的是,高解释水平条件组比他们的基线水平长了11.1秒。
参与者们思考着结果还是过程,对他们握手柄有着显著的影响。那些被鼓励以高解释水平更抽象思考的参与者,为获得更精确的性格解析,对试验中出现的不舒适展现了更好的自我控制能力。与这个设计配套,藤田教授等人也开展了其他一些研究,这些研究采用了自我控制力的不同测量方法,和涵盖要么高水平要么低水平解释的不同方法。这些都有相似的结论。
高水平解释条件下的人们保持着:
更可能避免立即满足的诱惑。准备着为了了解到有关他们健康情况而付出更多的投入。不太可能积极地的评估诸如电视,啤酒之类的诱惑。
2、性格和情景是如何影响自我控制能力的
自我控制能力不仅仅被我们在某一特殊的时间如何思考而影响,因为这也太过简单了吧。我们每个人都发展了不同程度的自我控制能力。有些人拒绝诱惑很简单,但另一些人可能总是屈服于自我满足。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我们不得不接受我们在自我控制能力标尺上的起始点,然后尽力做到最好。
少数人有非常高(或低)的自我控制水平,三分之二的人都处于中间位置——有时发现很容易拒绝诱惑,但有时却不那么容易。很自然,特殊的情景对我们能够发挥多少自我控制能力有巨大的影响。心理学家们验证过的,不同情景的其中一个属性,对影响自我控制能力十分关键的,叫做“心理距离”。
研究发现,当人们思考还有一段时间才会发生的事件时,他们会更容易下需要自我控制能力的决定。例如他们下周要做多少运动量的运动或者是他们明天准备吃什么。而且相比对于自己,人们更容易为他人做更加严格的决定。人们暗中遵循了这个格言:依我所言,勿仿我行。
我们不难看到“心理距离”和高水平解释的相似性。这两者都强调了这个理念:我们在自己和一个特别的决定或者事件两者间,加入越多的心理或者概念上的距离,我们就越能够从一个抽象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因此,我们便能够运用更多的自我控制能力。这其实都是关于发展一种特殊的客观性。
3、如何提高你的自我控制能力
藤田博士等人的研究,连同其他类似的研究,发现自我控制能力能够通过发展这样一些思维模式而提高:
全局观:这意味着努力关注树林而不是树木:看到大局,明白我们每一步的行动只是一个主要计划或者目标的一小步。例如,想要饮食健康的人应该关注最终的目标,每一个关于吃什么的决定是如何积极(或者消极)影响这个目标的。
抽象推理:这代表着努力避免思考正在经历的情况的具体细节,而是想着你的行动如何符合整个框架——哲学一点。那些想要为自己的锻炼计划增加更多自我控制力的人,也许可以试着少想一些锻炼的细节,而更多关注理想身材的抽象视觉印象,或者关注于锻炼身体,实际上是提供了一个思维和身体的重新连接的时间。
高水平分类:这意味着思考高水平的概念而不是具体例子。任何一个长期的项目,无论是商业的,学术或者其他类别,都很容易因为太专注于每天进程这样微小的事情,忘了最终的目标而土崩瓦解。概念上对任务或者过程阶段进行分类,也许可以帮助个人或组织保持他们的关注,从而获得更多的自律。
这些仅仅是一些具体情况的案例,但只要有一点变通,同样的规则就可能被应用于很多需要自我控制能力的情况。最终,这三个思维的方式其实是在说同一件事情:避免狭隘的,具体的思考,练习全局的,客观的,抽象地思考,然后你的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就是必然的了。
好书推荐:《自控力》,自知之明
生理揭秘:与本能对抗的自控力
如何培养自身的自控力 篇2
一、透视大学生自控力的问题
笔者曾经就所在的高校做过一项大学生自控力的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 70%的学生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 这些学生能够自觉地对自己的行为、情感、思想进行控制, 能够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 有一定的学习目标, 并尝试着努力去实现。然而, 还有约30%的学生, 自我管理能力差, 容易受外界干扰, 学习无计划, 生活邋遢, 沟通交流能力缺乏。尤其是在互联网、自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 大学生自控力差的问题更为凸显, 已引起了各高校的重视。
据新华社报道, 近年, 吉林、北京、河北、河南等地的一些高校, 出台了类似高三临考前的“最严校规”:早上6点半出早操、统一上晚自习、夜间统一断网断电。各高校不约而同纷纷出台“最严校规”, 回归高中管理模式, 目的是要通过严格的纪律, 规范管理, 加强对大学生的约束。不过, 稍有教育常识的人都知道, 高中和大学毕竟有着本质的差别, 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目的、培养的目标都有着很大的差异。不同的教育阶段, 应该遵循不同的教育规律。所以, 这种“简单粗暴的约束”势必违背教育的规律, 影响受教育的效果。这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大部分高校存在着学生管不住自己、自控能力差的现象。
二、当代大学生自控力的影响因素
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的三元交互理论告诉我们, 环境因素、个人认知、人的行为三者相互影响、交互作用。环境是决定行为的潜在因素, 人与环境之间的交互决定行为的发展, 行为是三者交互最终的产物, 行为也会导致人的认知和动机发生转变。大学生是社会群体中的个体, 其自控力的变化受到外在社会因素及个体内在因素的交互作用。自控力既受外在的环境的影响, 也受个人的认知和行为的影响。
大学生周围的环境尤其是宿舍的环境, 对大学生的自控力有很大的影响。笔者长期做辅导员工作, 对此深有体会。根据多年的观察, 同宿舍的学生往往“习相近”, 他们更容易受彼此的影响, 形成同宿舍效应。同宿舍的学生, 要么大家都爱学习, 认真上课, 积极参加各种活动;要么一宿舍的成员集体旷课, 一起玩游戏, 当然免不了集体挂科。近年, 媒体上报道的“最美宿舍”“最牛宿舍”反映的就是这种现象。2015年,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竹园1号楼宿舍7名女生, 分别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南开大学等录取, 在网络走红, 被学子们称为“励志七姐妹”。她们在平时的学习中, 彼此鼓励、互相加油, 用她们自己的话说, “看到这样一个优秀的舍友比你还努力, 心里没有压力是不可能的, 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压力, 才使得我们不断提升自己, 努力地向舍友看齐”。
反之, 如果一个宿舍有学生不爱学习, 不去上课, 待在宿舍玩游戏、看电影、聊天等, 那么, 其他学生可能会不自觉地进行模仿。可见, 环境能够改变人的行为, 尤其对这些性格不稳定、思想不成熟的大学生, 影响力更大。
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是影响大学生自控力的内在因素。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越全面越客观, 越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大学阶段正是学生从学校向社会过渡的关键阶段, 大学生身心发育不够成熟, 认知水平和价值观念还处于成长阶段, 对社会也缺乏一定的阅历, 认识事物肤浅, 很难把握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 因此, 在前进的途中, 容易被一些外在的因素干扰, 消极、懈怠, 导致自控力变差。
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是提高自控力的主要因素。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他的行为, 而行为又直接影响着习惯的养成。习惯养成了, 又会直接影响着做事的方式。高校要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让这些好的习惯推动大学生提高自控力。
三、引领大学生自控力的培育
大学生自控力的培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既需要培养良好的育人环境, 也需要提升大学生的认知水平、理论素养, 培养大学生坚强、自信、乐观的精神品质, 同时, 高校还要进行必要的制度约束, 让大学生在纪律的约束下, 形成良好的自控力。
(一) 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养
高校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 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扩大学生的视野, 让学生的目光不仅要关注自身, 更要仰望星空, 成为有理想、有志向的人,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
不仅如此, 高校教师还要利用网络、媒体, 以及五彩缤纷的校园文化给学生输入正能量, 抵制一些消极、腐朽、低级、无趣味的文化干扰, 让大学生形成阳光、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态。
(二) 提升大学生的认知能力
自我控制能力, 是对自我行为、思想的监督约束, 自控力最终的推动力量仍然来自大学生自身。因此, 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 提升大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是提高大学生自控力的关键。
1.多读书, 多思考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方知天下事。引导学生走进书籍的世界, 读专业书, 对本专业知识有一个清晰的定位, 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一个大概的认知, 培养自己的专业自信;引导学生读人文方面的书, 在思想、智慧的书海里遨游, 修身养性, 开阔视野, 培养理论自信, 涵养精气神, 铸就强健肌体, 使消极颓废思想无机可乘, 一个专业自信的人、一个理论自信的人, 是有足够的能力控制自己的行为的。
2.多实践, 多探索
实践是提升大学生认知能力的有效途径。高校要安排大学生定期参加社会实践, 鼓励大学生走出校园, 走向社会。大学生可以到工厂里实习, 也可以到田间地头体验农民的辛苦。艰苦的社会实践生活会让大学生少一些象牙塔里的矫情, 多一些磨炼后的成熟;少一些不合实际的空想, 多些实干。实践的磨炼, 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坚忍不拔的意志, 让他们有效地控制自我。
(三) 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环境对人的品质、思想、行为的形成具有极大的影响。高校教育工作者要着手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教室、宿舍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交流的场所, 也是学生基础文明教育、行为习惯养成、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阵地。尤其是学生宿舍, 学生生活的一多半时间在这里度过, 同寝室、相邻寝室的交往, 如同邻里、同事之间的相处, 实际上是小社会的浓缩。宿舍虽小, 表面上看仅是学生休息之地, 却是大学生自由生活和互相交流的场所, 也是大学生众多矛盾集中的多发区域, 高校要以宿舍为阵地, 发挥好宿舍的作用。学院要制定宿舍文明公约、宿舍管理制度, 规范不文明行为;要定期进行文明宿舍评比活动, 树立模范宿舍, 引导学生向榜样看齐。针对学生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学生在宿舍沉迷游戏等不良现象, 学校要通过定期召开宿舍会议, 引导学生认识自身的不足, 积极开展室友、班友、校友传帮带活动;通过举办宿舍才艺大赛、宿舍文化长廊展示、核心价值观标语等形式, 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涵养团结友爱、整洁美观、舒适温馨的宿舍文化。
大学是大学生形成优秀品质的场所, 活泼、健康、昂扬向上、拼搏奋斗永远是校园文化的主旋律, 是校园文化的底色, 高校要引领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 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激励、互为榜样。相信在良好的氛围下, 大学生的自控力会在这样的文化土壤中生根发芽, 茁壮成长。
(四) 做好思想引导工作
高校教育者要走到学生中去, 了解学生真实的内心需求, 弄清楚大学生自制力差的表现, 弄清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只有摸清了情况, 才能够有的放矢, 引导大学生拥有健康的人格,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培养良好的自控力。
摘要:自控力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的一项基本素质。拥有良好的自控能力, 是个体健康发展的需要, 也是个体适应社会的一项基本素质。笔者结合大学生自身特点, 对影响大学生自控力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 要想培育并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自控力, 需要从个人认知、育人环境、行为习惯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大学生,自控力,培育
参考文献
玩乐中培养孩子的自控力 篇3
自我控制是有意识地调节、控制、支配情绪以及语言行为的一种意志品质,是人类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在幼儿期间对孩子放任自流,一味地满足他们,一旦孩子养成了不好的习惯,自己想要的必须马上就得到,否则就大发脾气,那将会大大消磨他的自制力,并可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对其身心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
案例:我总想去“碰”他们
东东在他们班里算是块头大、力量强的,他有一个毛病让老师和家长都很头疼:特别喜欢“碰”小朋友。在去厕所或洗手的路上,不管经过谁的身边,他都要拍一下别人的脑袋或者拉一下人家的胳膊,有的小朋友对此很淡漠,而有的小朋友就向老师告状:“老师,东东又招惹我。”还有脾气急的孩子反手就给东东一下子,东东被打疼了就再还手,于是俩人就扭打在一起了。东东妈不解地说:“孩子在家并不是这样啊?”
很明显,东东属于比较好动的孩子,喜欢用动作表达自己的意愿。不少孩子都喜欢用动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哪怕对于自己特别喜欢的好朋友,一高兴也会冲上去咬一口,结果把对方咬得哇哇大哭。而东东自控力差的原因是无意识动作过多,大动作发展不协调,行为习惯没有得到很好的引导和控制。东东妈应该多请小朋友到自己家里来做客,不要怕发生矛盾,发现问题可以及时引导和纠正。同时,东东妈应该对东东开展一些感觉统合训练的游戏,等东东的感知觉和动作协调了,情绪和行为的自我控制能力就能得到改善了。
四类游戏培养孩子自控力
游戏是孩子发展身心的主要学习活动,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游戏,并在游戏中充分结合自制力、坚持度、自党性和延迟满足这4项自控能力培养的要素。
操作类游戏
利用游戏材料发展孩子小肌肉、以控制手部精细动作为主要活动形式的游戏,例如自制拼图、拆卸旧物件、种小植物等。
在操作类游戏中,对材料的操作和摆弄是激发孩子游戏兴趣的源泉。由于孩子会专注于手部动作和材料本身,所以在规则简单的情况下,孩子的自控力会有较好的表现。
娱乐类游戏
创设情境,让孩子通过角色模仿来感受情节乐趣,从而使他在遵守游戏规则中学会控制自身情绪,例如老鹰捉小鸡、摸瞎、捉迷藏等游戏。
一般来说,孩子对动作的控制要优于对情绪和情感的控制。娱乐类游戏正是通过激发孩子兴奋情绪的过程和对动作的控制,使孩子逐渐学会调整、控制自己情感的。
运动类游戏
以大肌肉活动为主,让孩子在走、跑、跳、钻、投、攀、爬等基本动作中,按照一定的竞赛要求来进行游戏,培养孩子的运动控制能力和灵活性。
智力类游戏
可以为孩子选择一些逻辑推理游戏、注意力训练游戏和多元智能游戏,初步锻炼孩子理性面对问题的能力。这样在遇到问题时,孩子的情绪就能稍微稳定一些,而不至于手足无措或在情急之下耍赖。
如何培养自身的自控力 篇4
一、内部控制体系
内部控制是一种自我监督控制,是企业内部各级管理部门,为保证本单位经济数额的准确和进行管理工作上的安全[1],确保财务及其他信息的精准可靠,为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单位所指定的方针政策能够全面顺利的执行,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形成的制度,并将其运用于医院的管理工作中,是医院管理层实现对医院目标努力工作的有效推进力。
二、内控定位
现在仍然有很多医院的领导层没能领悟内控的真正目的和内控的内容,导致内孔定位的错位或是影响到内控工作的进行。
1. 正确进行内控工作
现在大多数医院的领导层仍是有医疗方面的专家组成,这些专家对于治病救人有很多的经验和阅历,但在对医院的管理上的认识不多,管理指标侧重于对各项经济指标的管理和考核,对医院内控的认识或是重视程度不够,不能主动去建立健全内控制度或是内控方法,更谈不上对内控进行更深入更详细的了解。但是我院在这方面的工作做得很好,院方领导积极展开科室间的评比竞争,不光对经济效益做考核,还对医务人员的服务质量、技术水平进行多方考核,保持我院内控工作的持续进行。
2. 信息化建设落后对内控的影响
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对医院的发展影响极为重大,有很多医院的信息化程度仍然十分落后,不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2],缺乏促成统一管理和信息集成的环境。很多医院只是建立了部门相互独立的业务管理系统,这样做虽然提高了该科室部门的业务和管理的工作效率,却没有实现医院内部信息的完全共享。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落后会使医院的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存在差异,导致财务信息慢于业务信息的更新,影响了财务信息的时效性,很可能在日后进行财务信息汇总时因为无法与业务信息对应上导致经济上的损失。大多数医院对于这方面的内控工作仍是维持在事情发生后的补救工作的程度,并没有实现事前预防和实时处理的能力。
三、自控体系的建设
新医改政策要求公立医院建立内部控制体系,但是这里的建立并不是要求公立医院再重新建立一套全新的独立制度体系,而是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中的要求,对原有的规章制度进行更改,以取长补短、查漏补缺。所以,在内控体系的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通过如何改进相关问题,实现医院整体的内部控制目标。
1. 加强预算管理
新的《医院财务制度》提出医院要实行“核定收支、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按规定使用”的预算管理办法[3]。医院需要将所有的收支信息都收入预算管理系统,实行全面整体的预算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包括预算编制、预算审批、执行、预算调整、预算分析和预算考核等内容在内的预算管理制度。
预算是医院展开一切医疗服务活动的基础和开始,加强预算管理工作,加强对预算经费的限制,让预算管理工作运行在医院的医疗活动的整体过程中。预算控制,医院最重视的控制活动,对业务层面上的控制作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所有的业务工作的展开,都需要以预算为活动基础来进行,对医院的内部控制工作的效果、效率起着决定性作用。
2. 加强资金管理
医院的资金主要来源是政府的拨款或是患者的就诊费用,支出主要用于购买医疗设备、药品以及在人员的开支上。医院应该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货币资金管理制度。
加强资金管理,最先体现出来的就是在预算管理中对医疗资金收支的管控,强化医疗收支业务流程和对医疗风险的控制,确保收入的合法性。医疗收支活动是医院最主要的资金业务活动,要加大管理控制力度,确保医疗收支的合法合规,让内控体系建设工作能够更加顺利的进行。
3. 科学的运作机制
内控体系最核心的内容就是通过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帮助医院实现在经济业务和医疗业务上的平衡[4],所以需要医院在建立内控体系时考虑到决策机构、执行部门、各人员的职能设置,特别是关键岗位的轮流值班制度,让科室间、科室内部的人员间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4. 加强信息化建设
医院内控体系的建立与信息技术的关联十分密切,实现内部控制是提高现代公立医院管理能力的重要方式,而信息化则是内控体系得以有效实施的保证。新的《医院财务制度》将医院的信息建设工作加入到单位层面内部控制的要求中,“……应当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帮助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对信息系统建设实施归口管理,将经济活动及其内部控制流程嵌入到企业的信息系统中,降低人为操纵的可能性,从而对信息的安全进行保护……”。[5]
像我院一类的公立医院更是有着各种科室,每天产生的信息量非常大,每个科室每天都有很多患者前来就诊,尤其是我院的特色科室,患者更是络绎不绝。我院平均每年来诊人数达到50万人次,出院人数是4万人,这庞大的数据量如果不借助计算机进行统计汇总管理,会使工作很难进行。而且由于来诊人数很多,产生的医疗费用自然就多,借助信息管理系统中的门诊收费系统可以实现每一笔收入的信息记录都十分清晰,避免工作人员的谎报。而且就我院呼吸科举例,每天的人流量很大,如果还是靠纸张来开药方、写遗嘱,效率大为降低,而且降低了医院的整体运行效率,所以在内控体系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强化不同系统间数据整合工作,同时将内控系统和信息系统进行有效结合,将影响到内控工作的关键因素加到系统中,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数据间的实时交换共享,实现内部控制的相互监督作用。
四、结束语
根据以上的研究可知,只有通过进行针对性的医院内部改革,加强医院内部控制系统的建设,形成针对各医院自己特点的风险防范免疫系统,才能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在有优势的地方上继续加以努力,提高医院的运行效率,进而提高医院的综合管理水平,才能在既满足国家的法规要求又能保证医院自身生存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夏莽,黄炜.我国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建设现状分析——基于公立医院内控体系框架研究的发展历程[J].中国医院,2014,(2):76-78.
[2]刘丹.加强医院内控建设构建自身免疫体系[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27):100-101.
[3]何思中,林崇健,丁书琴,等.医院内控体系建设须防范的关键问题探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2,(9):75-77.
[4]柴文秀.浅谈医院内控管理体系的建立及方法[J].现代经济信息,2015,(11):105.
如何培养自身的自控力 篇5
[摘 要]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自控力缺失表现在四个方面:生活没有规律、注意力不能集中、同学间的人际关系疏远、道德责任感缺失。大学生自控力培养的途径包括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明确上网需求和上网目标、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加强网络信息监管五个方面。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自控力 培养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5-0017-02
自控力又称自我控制力,是人适应社会的重要心理功能,也是自我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控力是个体自觉按照预定目标,对自我认知、情绪和行为等方面施加的管理和控制,使其表现符合自我的期望和要求。[1]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自控能力是个体对自我心理控制的能力;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自控能力是个体将社会道德的外在监督作用内化为控制自我行为的能力;从哲学的角度看,自控力是人的能动性的理性调控。[2]自控力是个体通过采取各种策略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提高自我调节和管控的一种能力。大学生自控力的培养有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校园“三风”的建设,对和谐校园的构建有重要的意义。
一、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自控力缺失的表现
(一)大学生的作息时间变得没有规律
特殊的网络环境,让大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言论、随时随地和陌生人交友聊天、看视频、玩游戏等,这对于刚刚离开父母监管的大学生来说,在时间和空间上获得了很大的自由。在一天的学习生活结束后,本该休息的大学生在入睡前随手翻看手机,在没有注意时间的情况下,不知不觉便错过了黄金睡眠时间,他们长期晚睡早起甚至过着黑白颠倒的生活。他们的生活规律因此受到影响,其自控力也会逐渐降低。
(二)难以集中注意力做事
网络让大学生无论是在教室还是在宿舍,甚至是在街上都可以拿出手机打发时间。这导致他们上课时不专心听讲,回寝室时不愿与同学交流。对于邮箱控、微信控、微博控的学生来说,他们不停地刷新微博、微信,关注他人的更新或留言。这些让大学生养成了不会动脑筋思考问题、不会与人交往、对身边发生的事不关心等习惯,不良习惯的养成让大学生在无形中失去了很多。
(三)同学间的人际关系疏远
移动互联网给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带来负面影响。一方面,沉溺于网络中的大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现实中的人际交往活动。另一方面,对于不善于与人交往的大学生来说,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在虚拟的世界中进行自己的各项活动。移动互联网的独特性满足了大学生不同的心理需求,让大学生的生活渐渐与现实脱轨,对移动互联网的心理依赖也让大学生的自控力逐步减退。
(四)大学生的道德观念越来越低
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往往让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难以抵挡这种诱惑。虽然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趋于完善,自控力较中小学生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大学生的好奇心和自律意识的缺乏,让他们容易被不良信息所吸引,失去辨别是非的能力。而这些又导致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感缺失,思想和行为失去控制,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不良的影响。网络的监管不力以及网络使用的匿名性,让部分大学生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在网络上随意地攻击他人、诋毁他人,或者发一些不负责任的帖子。这很容易导致大学生上网行为的失范,让大学生的道德观念越来越淡漠,从而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二、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自控力培养的意义
(一)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移动互联网行为,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
大学生群体是新生事物的最先接触者、移动媒体使用的主力军。移动互联网使用的便捷性,让意志力缺乏、不能自控的大学生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人际交往等。对大学生自控力的培养,将有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移动互联网,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正能量,让移动互联网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服务。
(二)有助于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教育途径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而大学生自控力的培养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供了方向,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主题。通过开展相关的主题班会教育活动和团体辅导活动,能帮助大学生提高移动互联网行为的自控力,拓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大学生自控力的培养也有助于学校其他教育活动的开展。
(三)大学生自控力的培养有助于他们在多方面取得成功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在人的心理结构中,自我是本我与超我之间冲突的调节者。认知心理学家把个体对社会、对自我的认知看成是进行自我调节的基础,并且非常重视认知在控制自己情绪中的作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自我控制力是个人成长和自我潜能实现的一种表现。由此可见,自我控制力对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帮助他们在多方面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情绪和行为等。将自我控制力培养的策略应用到大学生日常网络行为中去,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网络素养与自我管控能力,同时也能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三、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自控力的培养
(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对学生进行正向引导
首先,要改变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从受教育者变为自我教育者,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开展自行组织的与使用移动互联网相关的主题班会活动或者校园典型案例分析等活动形式,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其次,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结合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的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充分了解移动互联网的相关知识,与学生建立沟通的桥梁,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二)了解自己对移动互联网的需求,明确自己的上网目标
大学生在使用移动互联网的过程中,经常被各种信息所吸引,这无形中浪费了很多宝贵时间。同时,很多大学生也禁不住网络的诱惑。这些都在提醒我们,要让大学生在使用移动互联网的过程中,明确自己的上网目标,在预定时间内完成自己的上网任务,保证自己做其他事情的时间不被耽误。
(三)拓宽心理健康教育途径,适时对大学生进行自控力训练
结合校园内的个体咨询和团体辅导工作,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一定的指导,以此来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控制水平。如在个体咨询过程中,可以为来访者提供一些网络行为自我控制的方式方法;在团体辅导的过程中可以对大学生进行适当的自控力训练,以达到提升意志力的效果。通过不断地增强任务的难度,从而达到训练的目的。另外,还可以利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进行指导。
(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减少大学生对移动互联网的依赖
积极向上的校园风气有利于大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能够充分满足大学生娱乐、交友、学习交流等的需求,并能够吸引广大的学生参与其中,让大学生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得到的满足感在现实的大学活动中同样能得以实现。让大学生养成正确使用网络的行为,能够不断地减少其对网络的依赖,同时将其对移动互联网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中去。
(五)加强网络信息监管,提高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免疫力
为了给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管理,净化舆论环境,限制不良信息的传播,让学生在健康的信息环境下学习和交流。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免疫力主要指大学生对不良信息的鉴别能力、分辨是非的能力。大学生在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时候,应选择对自己的发展和成长有利的信息。我们一方面要通过外部的监管,给大学生提供一个健康的网络信息环境;另一方面,大学生也要对自己的上网行为进行约束,辨别出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只有充分发挥内、外两方面的力量,才能让大学生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健康成长。
[ 参 考 文 献 ]
[1] 孙国庆,于妍,罗正里,等.中学生手机网络成瘾与网络使用自控力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9):1078-1080.
[2] 周小李.关于自控力刍议[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2):73-76.
[3] 李伟超.论高校大学生信息免疫力的培养[J].现代情报,2008(4):154-156.
[4] 李晓辉.网络化进程中的大学生自控能力培养机制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10(9):75-77.
[5] 林永和.大学生意志力的培养[J].时事报告(大学生版),2007(6):69-70.
【如何培养自身的自控力】推荐阅读:
如何培养学生的礼仪08-11
如何培养孩子的情商 培养情商的重要性07-17
如何培养孩子的豁达胸怀08-26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12-17
如何培养出阳光的孩子06-04
如何培养良好的思想作风07-09
如何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08-03
如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08-14
如何培养守规矩的孩子08-22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