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作业

2024-07-08

心理作业(通用9篇)

心理作业 篇1

观 后 感

-----《心灵捕手》

《心灵捕手》观后感

《应用心理学》课上,老师和我们一起观看了《心灵捕手》这部具有心理指导意义的电影。《心灵捕手》讲述了一个关于心灵互动与救赎的故事。男主角威尔是麻省理工的清洁工,是个智商超人的数学天才,但是贫寒的出身以及幼年遭遇形成他自我封闭的性情。他以叛逆不羁的行为来掩饰自卑、宣泄苦闷。兰博教授无意中发现了威尔的天赋,他期望威尔重视并发挥自己的天赋异禀,以实现常人无法企及的人生价值。但是这样的生活并不是威尔想要的,准确的说威尔并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无奈中,兰博教授求助于其大学好友心理学家尚恩,请他开导并救助威尔。西恩以其独特的方式与威尔经历了一番“心灵的碰撞与互动”,最终开启了这个天才青年封闭又脆弱的心灵。

在这部电影中,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心理学在生活中是多么的重要,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了解并关注心理方面的问题这样有助

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就像电影中的威尔一样,我们可能会或多或少的在心理方面有些阻碍,因此需要自我心理治疗或者是心理医生的心理辅导。而在电影中心理医生西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在湖边,西恩曾说:“如果你和我谈及艺术,你会滔滔不绝的讲每一本写艺术的书。就说米开朗基罗,你一定知道很多关于他的事情,他的生平,与教皇的关系,他的政治报复和性活动。对吗?可你绝对不能告诉我在西斯延教堂里会闻到什么气息,你从来没有站在那美丽的天花板下抬头仰视。如果我和你谈及女人,你会给我列举了你喜欢的女人的样子,也许你还和她们睡过几次觉,但你却不能告诉我满怀欣喜的叫醒你身边的女人时的心情。你很强壮,如果我和你提起到战争,你也许会和我说莎士比亚,亲爱的朋友,和我一起再赴战场。可你从来没有参加过一场战争,当你的朋友将头枕在你的大腿上,那求助的眼神最后的呼吸,你却未感觉。我和你讨论爱情,你会给我背上一首诗,但你从来没有看到过一个真正需要帮助的女人,仅仅是那样一个眼神,让你理解,爱情的真谛。那时你会感到上帝,只是为了你才将天使降于人间,救你脱离生命中的苦难。你也不会知道做一个女人的守护天使,那是怎样的一种感觉,你不知道,让爱永远停留在她身边,那种爱会穿越一切阻碍,癌症也无法使之分离。你也不知道整整两个月在医院床前守候的滋味,仅仅握着她的手,医生不会将你赶开,因为她知道探视时间一词对你毫无意义。你更不会知道,失去的意义,因为只有当你失去了比你自己还重要的感情时,你才会心有所动。我想你恐怕不敢这样去爱别人,当我看着你的时候,我看到的并不是一个机智的男人,自信的男人,而是一个讨厌的毛孩子,不懂事理的毛孩子,一个没用的男人。”

这些话,即使是我们这些旁观者看来,也感触颇深,是的,我们总是这样。我们以为,我们懂得很多东西,我们可以对这一个人滔滔不绝的说很多事,但也许,那只是我们道听途说,瞎编乱造而来;也许我们会对其他人的言语不屑一顾,但我们都明白,我们也许也只是无病呻吟,说不出惊天动地的话语;也许,我们自诩圣人典范,可谁知,那些只能藏于心中的龌龊想法。很多事,我们都只是无能为力的弱者,很多东西,我们也只能挂在嘴边,可说的轻巧,做,却已经是另一回事了。

也许,威尔也被深深地触动了,他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静静坐在湖边看着那些祥和的景象吗,自己又能不能融入其中呢,是不是,该冒一次险,对那个心理医生,坦露心扉呢?所以我们也可如此当感觉自己心理有障碍时找老师或辅导员聊天从中解放自己的思想和思维,融入正常的生活和学习中,融入班级乃至社会这个大家庭中享受当中的点点温情,滴滴爱意。

心理作业 篇2

关键词:油田,安全,心理干预,对策

0 引言

在油田作业现场有时伴随着事故的发生,造成人员伤亡、环境污染等多方面的损失,直接危及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企业形象造成重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安全是一个企业发展的保障和前提,是企业生存的生命线,在油田作业中显得尤为重要。国内外研究表明,在评价事故的发生原因时应做多方面的考虑,不仅要从设备、工艺、培训、管理等方面找原因,同时要分析员工在工作负荷、体位、精神心理因素等这些人机工效方面的影响,这样才能更好的预防事故的发生[1,2,3]。对于人的心理因素研究,国内外进行了作业活动中人的行为可靠性[4]、社会因素对心理的影响[5]、工作组织及劳动负荷的影响[7]、作业环境的影响[8]等,安全管理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用安全心理学原理加强安全管理的对策主要包括:用心理学指导合理安排工作、进行合理的班组建设、在安全宣传与教育中运用心理学等[6,9,10]。

油田员工也有许多违章行为需要解决,但是对于油田员工的心理特点以及管理对策,以往研究较少。因此,如何预防、减少乃至杜绝事故的发生是当前油田作业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现场真实发生的事故案例进行原因分析,总结出事故发生原因,分析其中人的员工不安全心理对事故发生的影响,提出对员工不安全心理的预防措施,达到预防、减少事故发生的目的。

1 油田作业现场事故原因分析

事故发生的前提是生产过程,那么生产中的一切因素都可能会成为影响事故产生的因素。运用结合因素分析法和一般事故统计分析法,通过对159位基层队干部对亲身经历过的事故进行回顾和原因分析,最终共收集到有效事故64起,导致事故的原因分析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造成事故最多的原因是麻痹大意、省心理、侥幸心理和逆反心理4种不安全的心理状态,占所有原因的39.06%;其次是疲劳、个性因素、安全意识低等9项。为了便于理解,将12项原因归纳总结为4大因素,即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心理、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的缺陷,如表1所示。

表1说明,在收集到的64起事故中,人的不安全心理是导致事故的最主要原因,占所有原因的76.5%。由此看来,只有从提高作业工人心理安全来保障行为安全,才能有效防止大多数事故的发生。

2 心理干预方法与效果评价

员工的安全心理不是自发产生的,它们的形成是一个自觉学习的过程。通过运用心理学手段,建立员工安全心理模型,形成安全心理定势,从而达到改变干预对象不安全心理状态的目的。这种方法是全方位、多角度的,所以对其效果的评价是全面、系统的综合评价。

2.1 干预方法

对于易引发事故群体的心理干预方法主要有三种:员工安全心理行为训练、员工安全心理个体咨询、员工安全心理团体辅导与讲座。三种干预方式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如图2所示。

2.1.1 员工安全心理行为训练

心理行为训练是一种磨练人意志力的训练方式,通过挑战一些极限的训练课目,激发受训者潜能,从而实现超越,达到提高受训者意志力的目的。针对安全心理的行为训练内容包括规则的遵守、团队的建设和责任心的培养等,让受训者在情境训练中体验心理的变化,并进行认知上的调试,使参训者养成良好的行为应对模式和认知模式,最终积淀成其必需的基础心理素质。作为一种干预不安全心理的方法和手段,行为训练在改变参与者的认知、改善行为,使其认清自我、认识事故隐患上具有一定的效用。

对通过前期安全心理测试筛查出的工人进行了安全心理行为训练。训练选取了能够提高参与者安全意识及培养合作能力的项目,旨在通过团队的交流方式,分享生产过程中的危险隐患,纠正其在日常工作中出现的认知方式上的误区,增强工人的责任意识。训练过程中,着重观察并记录了参训者的典型行为,分析和总结了易引发事故个体与不易引发事故个体在活动的参与程度、影响力、沟通方式以及行为方式上的差别,并对前期的筛选结果和隐患群体特征做了进一步验证。

2.1.2 个体心理咨询

(1)宣泄情绪

一线作业环境艰苦,劳动强度大;大多数工人长期居住在公寓,不能回家,消极情绪得不到及时宣泄;能力发挥、薪酬、与管理者关系等的抱怨及近期生活事件的影响,这些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都会影响个体的安全心理而导致安全隐患。因此咨询的过程中应允许工人适当发泄,引导其学会正确的释放压力的技巧和缓解焦虑情绪的能力,树立自信,增强抵抗挫折和压力能力,以良好的心态、饱满的精神状态面对新一天的生活,整体提高一线作业工人心理健康水平。

(2)调整认知

某些存在安全隐患的工人不是由于个性上的缺陷不适合修井作业,而是因为其对安全存在不正确的认识。同样是一起责任事故,有的工人会归因于责任人的疏忽大意或者其他不安全心理,而有的人则认为完全是运气不好。前者在心理学上称为内归因,采取内归因的工人在出现类似的情景时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预防事故;而后者称之为外归因,采取外归因的工人在出现类似情景时更易产生侥幸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就是引导工人形成正确的归因。

(3)塑造个性

性格和气质类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人的安全行为。但是,由于这两个因素是个体在遗传基础上形成的稳定个性特征,很难改变,除非个体经历巨大变故。心理咨询的目的是让工人了解自己的性格和气质类型,取长补短,充分发挥个性优势,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工人积极发挥主动性去预防因为个性缺陷带来的不安全行为。

2.1.3 员工安全心理团体辅导与讲座

团体讲座和心理辅导是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与方法,依靠成员间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激发个体潜能,增强适应能力的过程。

相比较安全心理行为训练,安全心理团体辅导和讲座更注重于经验知识的传授,因此信息量更丰富。开展的主题辅导和讲座包括《情绪调节与压力释放》、《个性认识与安全隐患》、《员工心理素质提升与感恩》、《如何建立良好的心态》、《和谐人际关系》等。

2.2 心理干预效果评价

员工心理干预效果评价主要从4个方面展开。按照评价者,分自评和他评;按照评价时间分近期评价、中远期评价和长期评价;按照参与者,分自我评价、基层队干部评价、教练与咨询师评价;危险隐患数量的减少评价,详见图3。

2.2.1 自我评价

干预之后,对参与者进行安全心理测验的后测,将后测得分与干预之前的得分进行数据对比分析,可以得到前后差距,从而可以得出量化的训练效果评价。结果表明,可以帮助员工了解自己个性的不足、能够发挥主动性去避免事故、安全心理后测得分有明显进步。

员工安全心理行为训练选取的是行为训练中的经典项目,情景的设置以能够激起工人产生最大程度的参与为原则,项目结束时的分享则偏重于参与者在项目完成过程中的责任心唤醒、积极情绪的共鸣、安全意识的提高以及如何应用到日常生产生活中。因此参与者对训练项目和教练的评价也能够客观反馈其在训练中的收获,从而证明训练的有效性。

95名作业工人参训者对心理行为训练效果的自我评价,见表2。

表2由10个项目组成,包括对训练过程的评价、分享效果的评价、教练的评价、自我感受的变化四个维度;在选项的设置上采取立科特5级计分,最符合计10分,比较符合计8分,介于符合与不符合之间计6分,比较不符合计4分,完全不符合计2分,满分100分。此次行为训练发放了94份《安全心理行为训练反馈表》,回收76份有效反馈表,平均得分为94.5分,在一定程度上证明此次行为训练是有效果的。

2.2.2 教练或者咨询师评价

干预过程中,教练或者咨询师着重观察并记录参与者或咨询者的典型行为以及变化细节;干预结束后,教练或咨询师对干预过程和参与者的改变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估;同时教练或咨询师自我反思、总结并改进干预过程中的不足。对筛查出的95位易引发事故的个体进行个体咨询及安全心理行为训练时,针对干预过程的评价,形成了《心理咨询过程记录表》、《安全心理行为训练典型行为记录表》及《干预效果评价表(教练或咨询师用)》,题目采用量化积分的形式。教练与咨询师与员工在干预实施的过程中积极配合,有改善自身不足的主动性。

2.2.3 基层队干部评价

基层队干部是作业工人的直接管理者,对其日常生产过程中的行为和心理有更加详细的观察和了解,所以基层队干部对工人的评价是相对权威的。但由于关注点上的差异,不同基层队干部对同一位工人也会产生不同方面的评价,因此基层队干部评价的前提与基础是评价标准的统一。

对在心理测试结果上存在异常的25名作业工人进行心理干预后,编制了干预效果评价表(表3);按照统一的评价标准,基层队干部对干预效果进行了系统、全面评价。

表3由10个项目组成,包括对工人安全意识的评价、生产积极性的评价、责任心的评价、情绪稳定性的评价四个维度;采用立科特5级计分,最符合计10分、比较符合计8分、介于符合与不符合之间计6分、比较不符合计4分、完全不符合计2分。满分100分,平均分为80分。结果表明在一定程度上证明干预效果得到了基层队干部的认可。

2.2.4 危险隐患减少的客观评价

干预效果的评价除了从安全心理本身的角度进行评估外,还包括实用价值的评估,即危险隐患的减少。一是开展自身危险隐患数量减少的对比;二是在危险隐患量普遍减少的大背景下,与其他作业工人进行危险隐患数量的比较,这是一个长期、实用、客观的评价过程。

3 结论

(1)按照兴隆台工程技术处“践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科技兴安”的总体要求,针对井上生产作业事故原因进行了初步诊断,并对易引发事故群体提出了心理学干预方法及效果评价体系,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研究表明,针对员工心理问题,制定有效的干预对策,提升员工心理素质,让员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意识到自身认知方面的欠缺和不足,并利用培训时接受到的信息来改善自己的认知特征,加强员工心理支持系统,进而减少影响员工工作的不良因素,有助于达到增强员工工作积极性目的。

(2)以“关注员工心理健康”为切入点,系统对员工开展心理教育、心理疏导和心理训练,引导员工自我调节压力,培养员工全新的生活观、人际观念,有助于职工保持稳定、健康、乐观向上的情绪,增强员工意志力、自信心、抗挫折能力和自控能力,提高员工的创新意识、奉献意识、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提升员工队伍整体心理素质。

(3)由于油田员工的心理问题的复杂性,必须从多个视角对工人进行综合心理问题评估,才能确定影响工人安全心理的因素。在安全心理筛查的基础上针对易引发事故及不易引发事故个体具有不同的群体特征进行心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心理干预方法的有效性。同时,要根据岗位的安全要求及劳动者个性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教育与训练。特别要注意事故情境下的行为方式教育与训练,提高他们在各种复杂情况下的心理素质和行为的安全性。

(4)心理健康调查显示生产、技术及安全管理员工压力大,他们比其他部门有比较高的压抑、焦虑情绪等特征,针对性地进行疏导与排解,分析他们高压情绪反应的成因,给出解决的办法和建议,可以帮助他们缓解症、状释放压力情绪,排解心理困扰,加强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更积极地将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去。

(5)实施情况表明,运用个体咨询方法有助于达到调整员工安全认知的目的。通过安全心理行为训练,有助于员工最终形成工作所需的安全心理素质。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与方法,包括影响安全的个性因素主题讲座、情绪和压力调节讲座、安全心理知识讲座等,可以促进激发个体潜能,增强适应能力。因此,安全心理干预采用综合手段,才能取得最佳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Mohamed S,Ali T.H,Tam W.Y.V.National cultureand safe work behavior of construction workers in Pakistan[J].Safety Science,2009,47(1):29-35.

[2]M.D.Cooper,R.A.Phillips.Exploratory analysis of thesafety climate and safety behavior relationship[J].Jour-nal of Safety Research,2004,46(10):1406-1419.

[3]Paul,P.S.,Maiti,J.The role of behavioral factors onsafety management in underground mines[J].Safety Sci-ence,2007,19(3):282-289.

[4]张舒,史秀志.安全心理与行为干预的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21(1):23-31ZHANG Shu,SHI Xiu-zhi.Study on safety psychologyand behavior intervention[J].China Safety ScienceJournal,2011,21(1):23-31

[5]李绍亮,王用杰,徐冠武.企业安全生产行为路径管理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7(6):176-179LI Shao-liang,WANG Yong-jie,XU Guan-wu.Approachon subject of behaviour path management[J].Journal of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1,7(6):176-179

[6]栗继祖.安全心理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2

[7]栗继祖.安全行为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8]肖国清,陈宝智.人因失误的机理及其可靠性研究[J].北京: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1,11(1):22-25XIAO Guo-qing,CHEN Bao-zhi.Analysis on the humanerror and its reliability[J].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2001,11(1):22-25

[9]张艳姿,赵文涛.企业员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量表的初步开发[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7(12):152-156ZHANG Yan-zi,ZHAO Wen-tao.Study on establishmentof the unsafe behavior factors questionnaire for enterpriseemployees[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1,7(12):152-156

浅谈学生的“作业心理” 篇3

中图分类号:G44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07)12-0057-01

学生作业时,有哪些心理特点,应该如何注意呢?我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归纳了以下几点,供同行们参考。

1.爱新。孩子们对“新”东西特别爱护,做作业也是一样。他们拿到一支新钢笔或一个新本子,下笔时都会认认真真,如果把这种心理状态保持下来,就能培养他们良好的作业习惯。很多教师在新学期开始时,对孩子们说:“同学们,你们看,这样崭新的作业本,你们舍得弄脏吗?”同学们没有一个不摇头的。第二天老师又说:“昨天,同学们交来的作业都像新衣服一样,既整洁又漂亮。让我们比一比,看谁的作业‘新’得最久?”隔几天再这么鼓励几句,到作业本写完时,绝大部分同学的作业本始终整洁如新,字迹也很工整。

2.厌多。儿童坚持性差,如果老师布置作业多了,学生看到就会发愁。抱着发愁的情绪做出来的作业,其质量就可想而知了。因此有经验的老师布置作业,不求多而求精。即使必需多点的时候,也都化整为零,化难为易。如要求学生做半个小时的书面作业,不妨先布置一刻钟,到时间后讲个内容与学生有关的故事,或做个智力游戏,调节一下大脑功能,然后再做。这样,作业总量并没有减少,但儿童的情绪和完成的效果却非常好。

3.图快。有时学生匆忙就把作业做完了。究其动机,无非是想腾出更多的时间去玩。为此,我们可以把作业安排得离“玩”的时间稍远一点。同样布置一刻钟的作业,安排在课中或课尾,还是课余,学生的心理状态大不一样。在课中,他们没有玩的欲望,一般都比较认真;在课尾,临近下课,心里等着铃声响,作业也就马虎了;在课余,要从玩中“抽”出时间做作业,心里大为不快,也就无可奈何地应付了事。因此,重要的作业最好不要放在课外,也少放在课尾,尽量安排在课中。课外最好布置一些辅助性、趣味性的作业。

4.求趣。有的教师布置作业单一化,不是抄写就是背默,学生叫苦不迭。其实作业形式多得很:参观、实验、表演、绘图、猜谜语、做游戏和智力竞赛,等等。学生在轻松娱乐之中就巩固了知识,发展了智力。有经验的老师就是这样运用趣味浓的活动来激发儿童的求知欲的。每个教师都可以开动脑筋,根据儿童的特点,把作业的形式设计得丰富多样、有趣一些。

心理课作业影评 篇4

——电影《风声》影评

依稀记得看《风声》是在高三的假期里,未看之前认为风声也许是像张艺谋的贺岁片《三枪拍案传奇》那般的低俗,恶搞,只是单纯的吹嘘,耍票房。但真正看完这部电影之后,不得不拍案叫好。我不得不改变我的偏见,我不得不以一种审视的态度去接受并欣赏这完美的艺术精品,只是因为它的每一情节都会带动我内心跳动。

依稀记得顾晓梦最后的呻吟是那般的痛苦,那般的无力却又深沉。“我心爱的人,我对你如此的无情,只因民族灭亡之际,我等不得不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面对绳索刑,面对万般恐吓,周迅是那般的蛋定,那般的让敌人难以捉摸,套不出丝毫的消息。她心中的信仰就是她的精神支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一个弱女子竟有如此坚强的内心。敌人的各种手段好比外界的干扰因子,只要心理素质好,他们是无从下手的。

剧中的老枪更是透着神秘色彩,酷刑之下依然守口如瓶,手术台前大玩空城计。这些又何尝是我们平凡人所能想象的呢。面对手术台,也许你会惊慌失措,面对酷刑,也许你会背叛同伙……这就是老枪与你的不同,他为了组织,为了信仰视死如归。这些又岂是常人可以想象的。与敌人的周旋虽说有肉体的疼痛,但事实上更残酷的是心的PK.这对于遭遇一些小小变故便郁郁寡欢,哭天喊地的我们来说,何尝不是一种反思呢。懦弱真不该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表现。后来我又看了一遍风声,又一次静静聆听“我不怕死,我只是怕我爱的人不知道我因何而死,我只是怕我会死的一文不值,我只是希望玉姐会理解我此刻的决定并勇敢的活下去,我坚信他们会明白我的心情,我只是…”。身在炼狱的晓梦留下的此份记录足以说明此时她内心的痛苦与无奈,身陷困境依旧坚强。假如我生活在那个时代,我真的无法做到她那样,情报永远是那么的重要,组织永远摆在第一。这也许正是影片的成功之在,只有情节吸引人,表现细腻却又不失风度的电影才能获得好评。

影片有头到尾都沉浸在一种昏沉,紧张,危险的气氛中。直到最后,顾晓梦的那段对白让我们的心沉寂下来,虽然是娓娓道来,但依旧震撼无比。‘我的肉体即将陨灭,但我的灵魂永不消失,我的信仰依旧不变’.。老枪或老鬼都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信仰。

生与死似乎只是一种小玩意,爱与恨只是说明情感的存在,为信仰牺牲又有何畏惧,像狂风一般的肆虐,像清风一般的轻盈与舞动。心的pk引领着我们的肢体较量,没有健全的心灵的人是无法摆脱现实的困扰,摆正心态,做一个快乐的行者,像电影《风声》中的顾晓梦一样为梦想与信仰奋斗着。。

心理作业 篇5

时至今日,我对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仍旧没有一个清晰地概念。进行了数次的户外活动,尽心尽力的准备了一个舞台剧,观赏了一次精彩的辩论赛。这些,就是这个学期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中只字未提关于我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或许,我一直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学教育混为一谈了。我以为,我们需要像别的科目一样对着书本,一字一句,理念上,概念上理解心理学。

其实,就我个人而言,对于心理学有十分浓厚的兴趣。只是,少有机会真正的接触。我之前认知的心理学,是一个人可以通过引导,通过另一个人的行为,措辞,而判断处他的大概心理状态。而日常生活中,我也时常可以通过一些环境,人物,身份的条件,正确的猜测出别人心中所想。现在仔细想来,这些应该属于行为心理学。

哈哈,这些只是一个门外汉无见识的言谈。但是,作为我们班心理剧的导演,我发现,如果出演舞台剧的的同学,想要将他出演的角色表现的淋漓尽致,就必须要从自己的生活中寻找与角色情感的共鸣点,然后用自己在生活中的情绪表达方式在舞台中表现出来。也就是说,我们在舞台上,情绪是真的,而假的只有故事。那么,我们是否就是在舞台上将我们的心理状态呈现出来,让所有参演的同学,观看的同学,寻找其中的共鸣,然后,通过虚构的故事,为我们指明一个方向呢? 兵家,攻城为下,攻心为上。那么,健康心理教育,以这样的方式来引导我们,也算是上上之策。

我很喜欢分析自己的想法。我明白,有的时候,我非常的理性,而这种状态下的我会对所有的东西抱有戒心和怀疑,但是,这种时候,我做事情的效率是最高的。而如果这种状态下,有人跟我搞笑,不认真,我会很较真的计较,并且真的愤怒。但是,有的时候,我会很感性,时不时的因为某个人的一句话感到幸福,或者想到过去的某个人而很是忧伤。

这在现代大学生之中,实属常见。所以,我想我算是一个比较普通的大学生。只不过我的切换明显程度差别更大而已。

心理健康教育,就我来说,其实,我觉得作用不大。因为,很多时候,这门课是对于那些价值观念还不够坚定,或者是非观念,法律道德修养不足的学生来说更为重要。我认为我的是非观念,道德观念已经完全成型。所以,很多时候,我在课程过程之中,直接看到活动行为的目的之后,无疑会直接减小课程内容对我的影响。但是,这也并非表示课程内容对我毫无作用,既然我参与到活动之中,那么,影响就是存在的。相当于,活动直接对我的是非观进行了加固或者是冲击。让我的是非观念,更加成熟。

职业心理学作业 篇6

一、调查背景

许多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认真看书学习专业知识,但是对未来的职业、前途仍然一片渺茫,经常滋生一种无力之感,觉得一事无成,觉得空虚,特别是我所学的人力资源管理这方面的专业,课堂上主要就是听老师讲管理学的原理啊,案例啊,但如果甩给我们一个工作时,我们更多的是无助和茫然,所以我觉得如果大学期间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企业的任务让我们去试着接触解决,通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觉得大学生活会更加有味道,有意义。

二.调查范围

此次我们共发放200份问卷,回收176份,其中商学院65份,心理学院37份,教育学院33份,传播学院24份,外国语学院17份。回收率88.%。

三、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四、问卷样式

亲爱的同学:

您好!我们正在进行关于学校教学方式的问卷调查,请您抽出一点时间帮忙完成我们的问卷,谢谢!

学院:专业:年级:

1.您喜欢您的专业吗?()

A.是B.否

2.您的专业学习中有安排实践吗?()

A.有B,没有

3.您觉得平时上课中您能学到您想要掌握的吗?()

A.可以B.不可以

4.您对于学校的教学方式安排满意吗?()

A.满意B.不满意

5.您以后想从事与您专业对口的工作吗?()

A.是B.否

6.通过大学期间的学习您觉得您以后能胜任未来的工作吗?()

A.是B.否

7.您觉得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与未来职业的接触与培训怎么样?()

A.好B.不好

8.如果在教学方式中穿插与未来职业的接触与培训您对于未来的发展更有信心吗?()

A.是B.否

9.您在大学期间会在假期找兼职来为自己的将来的职业做准备吗?()

A.会B.不会 10.对于学校的教学方式还有别的什么建议吗?

五、调查结果

1.喜欢自己的专业 127

2.专业学习中有实践安排45

3.平时上课学到的东西是自己想要的41

4.满意学校的教学方式35

5.找与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 132

6.通过大学期间的学习觉得能胜任以后的工作36

7.希望在教学中穿插与未来职业相关的153

8.如果教学中穿插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会更有信心141

9.会在假期兼职为以后工作准备1

43六、结果分析

大多数的大学生喜欢自己的专业并想朝着自己所学的专业发展,可是很多偏文科的无实践经验的专业的大学生们感到很迷茫,他们没有自信能够胜任以后的工作,甚至有些人因此而转专业,也有些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去兼职、实习让自己对于自己以后的工作更加熟悉和得心应手,大家都渴望学校的教学方式能做出调整变化。大学是直接通往社会的,也是最接近社会的道路我们在这个期间过渡然后就要直接面对社会,我们会害怕,会茫然,会无措,所以我们渴望更多的本领,渴望更多的对社会的了解,所以大多数学生希望在教学中穿插与社会接轨的职业接触与培训。

心理作业 篇7

谁都不希望事故的厄运降临到自己的头上, 每名职工也都清楚违章作业会酿成事故, 那么, 为什么违章违纪现象还屡禁不止甚至时有发生呢?这个问题与职工不良作业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 笔者认为, 职工违章违纪的心理状态主要归纳为五种:

1.1 侥幸过关心理

所谓侥幸, 就是企图偶然得到成功, 或意外免去灾害。有这种心理的职工也懂得违章作业有危险, 他们平时基本能做到遵章守纪, 有的技术业务本领也很过硬, 由于过分相信自己业务技术水平和判断能力, 从而认为偶尔一、两次违章不一定会造成事故。这种典型的侥幸心理促使他们敢冒“违章违纪”的风险。但他们却忽视了一个不容忽视的根本问题, 就是所有事故的发生都是违章违纪埋下的隐患, 甚至几乎违章违纪的一瞬间造成事故。2012年10月21日, 某客运段一名列车员, 由于列车运行中开车门往车下扫垃圾, 在进站道岔处的一刹那, 列车摇摆将该列车员甩到车下, 造成右胳膊骨折。事后, 该职工说“我过去也开门扫过垃圾, 没出过事。”由此可见, 多次违章不出事, 纵容了职工侥幸成功心理的保持和滋长, 于是越“违”胆越大, 也就越不以为然, 直到祸降临头, 在自己身上找教训。

1.2 松弛麻痹心理

松弛麻痹就是执行规章不严格、疏忽大意, 失去警惕。这种心理与侥幸过关不一样, 侥幸过关是“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 而松弛麻痹是失去感知、忘记危害。有这种心理的职工是因为过去经常按规章作业, 保持了安全, 也正因为长期没出事故, 所以产生了松弛麻痹思想, 对自己放松了严格要求, 在作业过程中, 执行规章、落实标准化方面不象以前那样认真了, 随之出现违章行为, 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所以说遵章守纪来不得丝毫的松弛麻痹, 一次违章就很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1.3 走捷径图省事心理

这种心理的职工总认为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 束缚自己的手脚, 耽误时间, 工作量大还麻烦, 工作起来不如走点近道, 简化作业过程。有这种心理的职工, 他们的责任心差, 不愿意学习规章和技术业务, 平时工作散漫, 在主观上不求上进, 对身边发生的事情甚至事故视而不见, 在思想深处根本没意识到违章造成的可怕后果, 所以在工作中就谈不上按章作业了, 直到自己出事后才后悔莫及。

1.4 逆反抵触心理

逆反心理是指, 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 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就是反感或不愿意, 故意顶着干。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反常心理, 虽然不同于变态心理, 但已带有变态心理的某些特征。其后果是严重的, 它会导致职工出现对人对事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的病态性格, 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萎蘼等。工作中表现为“不受教”、“不听话”, 常与教育者“顶牛”、“对着干”, 对正面宣传作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对先进人物、榜样无端怀疑, 甚至根本否定;对不良倾向持认同情感, 大喝其彩;对工作中需要时刻执行的规章制度和作业标准更是消极反感、蔑视对抗等等。

1.5 把工作当成“附业”的心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在搞活经济的形势下, 一些职工觉得工作收入少、没激情、没意思, 没前途, 经不住来自繁荣世界的诱惑, 越来越偏重物质追求, 把工作不当做事业当职业, 他们办公司、做生意, 并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其中, 在心理上甚至把工作当成“附业”, 上班为副、下班为主, 身在“班”上, 思在“班”下, 思有所属、心有旁顾。工作中置规章制度和标准化作业于不顾, 随便应付了事, 一心想着自己的生意能不能赚钱, 能赚多少钱。这种心理, 目前在职工中为数不少, 而且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2 铁路职工违章作业心理形成的原因

违章作业虽受人的主观思想支配, 但人的思想形成与客观环境的影响分不开。心理学家认为, “当人受到环境刺激时, 就会萌发一种动机, 驱使其进行活动, 形成人的行为。”职工的违章作业也是一样, 从以上五种违章作业心理分析来看, 形成这些心里的原因, 大致有以下四方面:

2.1 消极思想的影响

违章作业心理的消极思想主要是:一是职工“违章难免”思想。有的职工口头禅是“常在河边站, 哪能不湿鞋?”认为“现在规章这么多, 哪有吃饭不掉饭粒的, 作业标准不可能都落实, 执行规章又太麻烦, 还累够呛。”在一个班组, 一人有这样想法, 往往影响一大片, 一人违章作业常常波及几个人跟着干。二是干部消极做法的影响。有些单位的干部, 发现违章作业的现象, 视而不见, 怕得罪人, 不敢管、不愿管, 报以息事宁人的态度, 大“违”化小, 小“违”化了, 客观上纵容支持了违章行为。长此下去, 违章作业被职工认为是“正常”的事, 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

2.2 过度疲劳的影响

人的疲劳有两种:一是生理疲劳, 表现为身体乏力, 无精打采;二是心理疲劳, 表现为对工作产生厌烦, 思维混乱, 情绪波动。产生疲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如超劳、班前休息不好、工作环境差、对现实状况不满意等, 由于疲劳的影响, 致使职工责任意识差、大脑反应迟钝、作业动作的准确性和自我保护意识下降, 很容易发生注意力分散和违章作业、简化作业标准的问题。

2.3 不良情绪的影响

人在受到意外事情的打击, 如:亲友伤亡、夫妻吵架、同志间矛盾、受到批评等时, 就容易懊丧、急躁、思维混乱、心情不冷静、动作不协调、缺乏耐心, 以致违章作业, 酿成事故。

2.4 不良风气的影响

金钱至上、张狂奢侈、背信弃义、道德沦丧等个别社会现象, 以及在单位中看到或亲身体会到的颐指气使、以罚代教、奖惩不明、不公不廉等做法, 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职工的思想, 冲击着他们的心理, 像浑浊的空气被职工吸入肺腑。导致个别职工产生信念动摇、自私戒备、拜金主义、个人优先的思想, 造成抵触逆反、追求享乐、不甘奉献、华而不实的不良行为。让职工心不顺、气不足, 对工作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 何谈落实作业标准。

3 杜绝违章作业的主要措施

通过违章心理表现和产生原因的分析, 职工违章完全是受各种不良心理因素支配的结果。杜绝或减少违章行为, 必须从了解职工违章不同心理的角度入手, 对症下药, 使职工从根本上矫正违章作业中的“畸形”心理, 主动自觉地执行规章制度。

3.1 搞好思想教育, 是控制违章作业的首要前提

机车靠人驾驶, 信号靠人操作, 规章靠人执行。人, 是落实规章的根本因素, 而人的行为是由思想支配的, 因此要解决违章问题必须首先解决人的思想问题。一是广泛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要采取各种方式和方法, 让职工感受到社会和单位的主流是发展、和谐、公平, 阴暗面是小溪, 是不受欢迎并受到公众唾弃的。要教育职工“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在岗位贡献中体现价值, 不能心有旁顾。通过教育, 使职工树立“诚信、负责任、创造价值”的人生理念, 进而以平和、愉悦、坦然的心情去对待社会、生活和工作;二是深入进行安全第一的思想教育。通过“案例”、正反“典型”对比、现身说法、报告会等方式让职工感同身受、似身临其境的受到启发和教育, 在“听故事”中绷紧安全这根弦。三是强化遵章守纪的职业道德教育。要让职工明白, 社会生活虽然分工不同, 但细细琢磨都是“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 医生救死扶伤是为人民服务, 歌唱家唱歌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同样也是为人民服务等等。每一行业都有其各自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 医生收红包、小病大医, 歌唱家“假唱”是违背职业道德, 要受到谴责, 我们违章违纪也是违背职业道德, 违背职业道德就是不道德, 不但要受到谴责, 还可能造成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 后果更是触目惊心。通过启发式教育, 不断增强职工遵章守纪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觉性。

3.2 开展互控联防, 是纠正违章作业的重要环节

铁路是一部大联动机, 现场作业流动分散, 在作业过程中互相联防, 发现违章违纪现象及时提醒、制止, 督促职工自我约束, 相互控制, 共保安全。这项工作开展好了, 一是能够增强职工遵章守纪的自觉性, 提高班组安全管理控制能力;二是能培养职工爱岗敬业、关心同志、以集体利益为重的良好风尚;三是弥补了干部现场监督检查的局限性和时限性。开展互控联防, 重点要放在一线班组, 要将班组长、安全员等骨干力量发展建立起来, 并起带头作用。同时要建立适合职工心理的激励约束机制, 使职工自愿养成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章守纪、积极参加联防、相互约束控制的良好作业风气, 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违章预防事故。

3.3 强化干部作用, 是制止违章作业的有力保障

正确的路线确定以后, 干部是决定因素。各级干部一是要以身作则, 带头遵章守纪, 要精通业务, 不违章指挥, 以良好的形象出现在职工面前;二是要克服好人主义、官僚主义, 严抓善管, 发现违章行为, 要区别对待, 晓之以情, 动之以理, 既不能绕过问题走, 更不能以罚代教;三是要建立干部安全管理责任制, 把职工的违章违纪与干部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 发挥干部主动性和积极性, 切实解决干部不敢管、管不好、不愿管的问题。

3.4 发挥典型作用, 是带动职工遵章守纪的有效方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产生的效应也是巨大的。抓骨干、树典型是激励的主要方法。要分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不同时期选树一批安全标兵、技术能手、遵章守纪模范, 此外, 抓党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也能带动一大片, 遏制违章作业的弊端。大张旗鼓地表彰先进典型, 弘扬他们的事迹, 宣传他们的做法, 让典型的先进思想和遵章守纪经验渗透到职工思想中, 产生群体保安全的强大推动力和鞭策力。

3.5 真心关爱职工, 是激励职工遵章守纪的基本要求

心理作业 篇8

关键词:作业马虎;心理成因;对策

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巩固形式,英语作业必不可少。而学生在做作业时常常马虎了事。所谓马虎是指学习、作业、考试时不细心,疏忽大意,草率行事。那么英语学习中为什么作业会更多出现马虎现象呢?笔者认为马虎表面上看是粗心问题,其实质是态度问题,也就是学习心理问题。因此,笔者试图就英语学习中作业马虎问题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找出症结,以期克服英语学习中的马虎心理。

一、引起作业马虎的心理因素与现象

1.缺乏必要的成就动机是产生马虎的心理前提。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成就动机主要表现为学习过程中追求成功,胜过他人,取得好的学业成绩等行为倾向。然而,缺乏成就动机的学生对作业的目的性就很不明确,不知道作业是对所学内容的有效巩固,而是为了完成作业而完成作业,缺乏做好作业的内在的积极动机,因而马虎了事。

2. 不良的性格特征是产生马虎的心理基础。性格是一个人的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马虎是一种不良的行为习惯,是性格中态度特征的直接表现,由性格导致的马虎不良学习习惯在英语书面作业的审题、格式、以及抄写中均有体现。另外注意力易分散也是导致马虎的一个直接原因。

3. 心理定势是英语学习中形成马虎的条件。在情况不变的环境中,定势有助于迅速刺激对象,作出反应。在变化了的情境中,定势常常使人的知觉出现错误,阻碍问题的解决。学生作业中的错误,有一部分是由思维定势引起的。

4. 认知方式是导致英语马虎学习心理的内在原因。认知方式是人在认知过程所采取的方式。有些同学急于求成,赶速度而忽视质量,考虑问题粗糙急躁,易草率过早地下结论,做题不愿按步骤逐层进行,经常想当然地认为,不愿对知识点进行综合分析、理解、归纳和概括进而得出正确结论,错误率也就特别高。

5. 情绪干扰是英语学习中造成马虎的重要原因。情绪是重要的非智力因素。积极的情绪对英语学习具有激发、维持和促进作用;消极情绪则能妨碍、中断活动进行。像焦虑、愤怒、担忧、烦躁等不良情绪,形成心浮气躁,注意力难以集中,思想常开小差的心理状态。

此外,不良的学习习惯,老师的要求不严和不良环境的干扰,以及同学之间的恶作剧也能产生马虎心理。

二、克服作业马虎心理的对策

1. 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教育心理学指出,激发学生内在的成就动机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具有较高的成就动机,有助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因为学生的成就动机与他们的学习成绩成正比,在班级里智力相近的人,成就动机较高者比成就动机较低者成绩好。所以要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让学生明白作业的意义和价值,它对巩固旧知获取新知有着极其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

2.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特征,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英语学习需要思维缜密、细心的品质,因为它知识点多、习语多。要养成细心的品格,首先要从改变学生的不良性格特征入手,培养其认真的态度、严谨的学风,要教育学生从一点一滴做起,从“音、形、义”加强对单词的学习,不厌其烦地练,不能敷衍了事。这样持之以恒,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克服马虎的不良心理。

3. 帮助学生消除不利的心理定势。在英语学习中,要消除心理定势,有计划地训练学生,提高学生辨别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细微差别。如学生常常对用it作形式主语的两个句型“It is +adj. + for sb. +to do sth.”和 “It is adj. + of sb. + to do sth.”搞不清楚。虽然for sb.和 of sb.都是不定式to do sth.的逻辑主语,但由于前面用作表语的形容词不同,这两个句型所表达的概念是不一样的。先让学生辨明,如指某人所做的事情的性质,用for sb. to do sth.;前面的形容词往往是hard, difficult, important, necessary等等;而of sb. to do sth.常和表示人的特性的形容词连用,如nice, good, kind, lucky, clever, foolish, right, wrong等等,然后再教给学生自我验证所用的句型是否正确的方法:凡可以用“It is adj. of sb. to do sth.”这一句型的句子,均可转化为“Sb is adj. to do sth.”;表示所做事情性质的“It is adj. for sb. to do sth.” 的句型则不能这样改。

另外要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习惯,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如同义句改写等等,对消除心理定势也有很大的作用。

4.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培养元认知能力,提高自控水平,可以从学生的审题、答题、检查、反思等环节上下功夫。检查时一要仔细,二要耐心,同时检查是否遗漏解题步骤和结果是否正确,最后检查整张试卷有无漏做等。反思时要审视解题的知识根据、思维过程、使用的方法、收获启示等等。我们认为审题是作业的第一步,检查是作业的最后环节,反思是作业后的总结提高。这几方面都是发展学生元认知能力的有效途径,不仅对克服马虎现象很有必要,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有着重要作用。

5. 充分发挥成绩的评定作用。成绩评定可以使学生了解学习的结果,了解学习的进步和不足,并帮助学生分析造成差距的原因,从而提高学习热情,激发上进心,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教师可以结合思想教育,运用小组竞赛、红星、红旗夺标等不同形式的成绩评定。定期或不定期举行作业、试卷展览,进行表扬批评,找出原因,以利提高。

违章作业的心理分析 篇9

违章是事故的根源,有90%以上的事故是违章所造成的。但不是所有的违章都会发生事故,有专家统计,违章所造成事故的概率是每330次违章行为(不安全行为)会导致29起事故,其中1起为死亡事故。但发生的概率不到10%。如果每次违章都会发生事故,就不会有人违章。

要充分认识到违章和事故的关系。违章确实在很多情况下不一定发生事故,但对众多事故分析,90%以上的事故是违章所造成的。那么为什么还有人要违章呢?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1、误解:不一定出事故是大多数违章者的对违章行为的误解。在很多情况下,违章者都比较小心,知道违章很容易发生意外,所以实施时比较谨慎,因此在很多情况下没有发生事故。当违章次数多了,就觉得安全规章制度是多余的,并不那么重要。殊不知,当违章者违章时不小心或发生意外情况时又加上处置不当,事故就不可避免。9月4日,02工区吊号头操作工钱某在吊辊筒时,首先违反规定把空辊筒放在地上,其次又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斜吊,再加上没有观察到吊板上的夹头已经钩住了存放架而继续使吊钩上升,导致吊板受力而弹出击伤头部受伤。我们估计,他的这种行为不一定是第一次,也不一定是他一个人这样操作,因为没有发生事故,所以没有引起重视并继续违章操作。

2、诱惑:违章有时有一定的好处,所以具有一定的诱惑力。首先是方便快捷;第二是可以多赚钱;遵守规定操作确实比较麻烦,我们为什么要那么多规定呢?是因为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已经发生过大量的事故并进行事故原因分析后作出的规定。简单比喻:如遵守交通规 1

则不乱闯红灯,红灯停,绿灯行为行人和司机规定了行走、行车时间,任何人违反她就有可能发生事故。红绿灯的使用,也是因为发生了大量的交通事故以后为行人和司机制订了一种规定,要求大家去遵守。试想一下,如果道上没有车,就是红灯亮了,人走过去会出事吗?如果道上有车,双方都注意到了(意识到危险),也不一定会发生事故。当你既要闯红灯,又不注意观察,司机也不注意,双方都认为对方会避让(判断失误),这种情况下,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就非常大。所以违章加失误就更容易发生事故。那么为什么要闯红灯呢?就是为了抢时间,而遵守交通规则可能需要浪费一点时间。

3、侥幸、欺骗:除了不一定发生事故,还不一定被发现,就促使少数人要冒险去违章。违章者大多数都有侥幸心理,表现为认为不一定发生事故又方便又可以多做多赚钱。其次,违章者还有一种欺骗心理就是不一定被人发现,有时看到有人来检查时就会表现的很守规矩,当没被发现后感到很庆幸,或发现后未受到教育处理而不当回事,因为违章今天多赚了多少钱。殊不知,事故会发生在谁身上,事实表明,绝大多数事故都发生在生产第一线的操作人员身上,而事故发生后要忍受伤残的痛苦甚至丢掉性命,给个人和家庭造成的伤害有多大,骗人骗谁呢?

4、模仿:有些人,看到他人违章操作,既没有被人发现受到教育制止,又可以多做多赚钱,又没有发生事故,就盲目地模仿他人的违章操作行为,最终发生事故。事后还在想,为什么人家这样做,没出事故,我做了就发生事故?人家这样做没人管,我为什么不可以(所以当被查到被教育处理时感到很冤)?上次这样做,没出事故,这次怎么就出事了呢?其实,违章(冒险)是需要具有一定的技术能力的。

尽管我们不希望员工违章操作(但在很多情况下是看不到的,所以得不到及时制止)。在此,我们告诫员工,在你准备违反规定(模仿他人)操作时,想一想,你有没有这个能力。还有,你光看到他人部分的操作行为,没有看到关键的防范措施:如9月7日发生在02工区206#成型机上的兰某事故,当操作工发现帘布有问题时就想当然地上去处理(也许平时看到他人也是这样处理的,但他没看到别人上去时已经把设备设置在停止或手动状态而没有发生事故)。所以他在设备处于自动状态下也盲目上去处理,当帘布离开光电后,传送带随即运转而发生事故。

5、隐蔽性:大多数的违章者生怕被人发现,在每人注意时违章操作,直到事故发生才知道;违章行为有时稍纵即逝,有些违章行为在很短时间内就完成,所以不一定被发现而能及时受到制止和教育;检查难度,不是所有参加检查的人员都能识别发生的不安全行为和存在的安全隐患,这就给违章人员造成误解。另外,管理人员的检查频次及覆盖面有限,不会经常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并加以制止。所以,员工要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制度,不要指望他人来发现,更没有必要采取欺骗的方法,要知道你的违章行为将会导致你本人或周围人员受到伤害。

6、麻痹大意:在很多情况下许多违章人员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严重后果,总认为自己的行为过程很短,没有那么巧会发生意外。如1997年9月4日00工区机修工徐某在检查密炼机下顶栓热电偶时认为操作工已经离开岗位,不会有人操作,再说只要看一下就可以,所以打开下顶栓后没有挂警示牌直接到密炼机平台上去检查热电偶,正当他用手检查时,操作工回到岗位,看不到警示牌(挂设警示牌是

设备检修的规定)又看不到检修人员,就以为已经修好准备接着生产,第一个动作就是关闭下顶栓,于是就发生了事故。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违章与事故的关系,希望曾经的违章者今后不要再违章,不要再冒险。因为已经有太多的人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要求全体员工遵章守纪告别违章,拒绝违章指挥。制止他人违章,保护自己,爱护他人,因为有时他人的违章行为会伤害其他人包括你自己。

遵章守纪是一种自我约束能力的体现,一个人的自我约束能力,产生于他对那种行为的价值观念,即行为动机。

人的行为动机是有二个因素决定的:一是对行为目的追求的程度,即对行为后果的期望程度,体现为对行为后果价值的判断,行为后果对行为者的价值越大,行为者的动机就越强烈。二是行为者对自己行为能力的估计,行为者的能力越强,技术越好,经验越丰富,可利用的条件越多,则行为成功把握就越大,行为动机就越强烈,也就越敢于冒险,反之亦然。最后形成行为动机的是行为者对上述二个方面(行为价值与行为能力)的综合比较、估量。人的违章违纪有时就是由于过高的看重行为后果的价值,又过低的估计自己失败的可能性,形成了行为风险估量的错误。

每次违章违纪并不是必定会发生事故,这就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好像事故是偶然的,违章违纪并没有什么风险。其实不然,统计表明,绝大多数事故都直接或间接地与违章违纪有关,这就是违章违纪与事故的必然性及规律性联系。违章者大多抱有:侥幸、麻痹、偷懒、逞能、莽撞、性急、烦躁、粗心、自满、好奇等心理。

安全规章制度和纪律是前人用血的教训换来的,因此,我们必须

清醒认识到,违章违纪就是走了肇发事故、发生伤亡的危险道路,难免不测,早晚铸成大错。

不论是生产者违章违纪,还是管理者违章指挥,都是对行为风险估量错误而形成的错误行为,因此,约束员工遵章守纪的关键是对遵章守纪的正确认识,只有科学地认识,才会有科学的态度,才能克服侥幸、欺骗等心理,才能自觉遵守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本公司员工的违章(不安全行为)现状分析

一、不重视,尽管再三强调,多次培训,收效甚微,在实际工作中还是忽视安全,最终导致事故;

二、与己无关,认为安全与我无关,看到别人违章不提醒,不制止,不汇报。看到隐患视而不见,最终导致被人伤害;

三、自我表现,认为自己有经验,以老办法、***惯去操作,忽视设备、环境、工艺、原材料、人员的变化盲目违章冒险操作;

四、侥幸麻痹,图方便省事,违章蛮干,怎么省力怎么干,怎么方便怎么做。如在设备检修时,因忘带工具,又不愿回机修间,用其它东西代替;

五、愚昧冒险,部分职工工作中不讲科学,特别是在设备抢修或生产任务紧张时,光考虑抢时间完成任务,忽视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冒险作业而造成事故;

六、逆反心理,有的职工与班组长或其他班组人员发生矛盾时,产生逆反心理,形成了要他(规定)这样做,他非要那样干;

七、反常心态,有的职工因社会、家庭和个人生理等原因,情绪受到影响,容易发生人体差错,表现为判断失误,行为失常,操作失误而导致事故;

八、从众心理,在生产过程中,如有人不遵守规章制度,又未受到及时制止,马上就会有人跟着干;

九、强调理由,不遵守规定。片面认为完成任务要紧,完成生产任务又与自身利益相关,只要小心操作,就不会发生事故,所以我行我素;

十、一知半解,不懂装懂。缺乏安全意识,对设备的危险性认识不足。当设备出现隐患时,不及时报修擅自处理,无经验和技术,又不主动请教他人,看到有人曾经这样处理过,盲目处置而导致事故。

针对上述问题,部门、班组要加强对职工的教育,讲清道理,让职工知道违章(不安全行为)的危险性,发生事故的危害性,尊章守纪的重要性,加强管理的必要性;认真分析以往的事故原因,吸取事故教训,服从管理;重视做好新职工的安全培训,带教师傅要传授正确的操作行为和处置方法,避免新职工误解而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结合企业正在开展的“行为纠偏”活动,大力倡导生产过程中的行为规范,摈弃陋习。在目前,甚至可能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在我们的设备还不能达到本质安全的情况下,特别要注重行为安全。与此同时,企业要加大安全投入,加大技术革新,努力提高设备、设施、环境的本质安全,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的生产、工作环境。让职工养成遵守安全规章制度的自觉性,真正明白安全是自身的需要,每个人都重视并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企业的安全生产形势才能向好的方向发展。

安全环保部俞国贤

上一篇:陈袁滩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研训工作计划下一篇: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