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单元教材分析

2024-09-28

比单元教材分析(共6篇)

比单元教材分析 篇1

第四单元《比》教学质量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理解了除法的意义与基本性质、分数的意义与基本性质,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知识,掌握了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解答分数乘法以及除法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学习也将为后面学生圆周率、百分数以及比例等知识打下坚实基础。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和比的应用。在大体上显现出有概念到性质、方法,再到实际应用的递进过程。

本单元教材是由之前的《分数除法》单元中独立出来的新单元。旨在分化单元知识强度和进一步强化比的知识教学。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一是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并能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能够正确地化简比和求比值;二是能够运用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经历经历比的意义和比的基本性质的探索过程,提高比较、类推的能力,体验化归的数学方法;四是在解决有关比的分配的实际问题中,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以及在活动中体验数学学习的探索性,数学知识的生活化,获得成功的体验。0

本单元的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比的意义,能用比的知识解决问题。

本单元尽管是新单元,但知识点与之前相比基本一致。内容安排也比较集中。教学中,我注意从如下几个方面组织教学。

一是注意情境创设,在丰富的显示素材中理解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也叫两个数的比,比与除法的联系很紧密。学习了除法后,为什么还要进一步认识比呢?比应该比除法表示的意义更丰富。怎样揭示比的内涵呢?教学中,我充分结合教材主题图提供的丰富情境,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认识比,并在生活中进一步感知比的现实意义。同时,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理解比与除法以及比与分数的异同,内化认识。

二、注重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强化对比的理解。比的分配是本单元的重要知识点,也是引导学生感知比的现实意义,进一步认识比的重要素材。数学知识生活化是尊重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激活学生的学习经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生活知识数学化是培养学生意识和发展数学思维的基本要求。比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问题,感受到数学知识广泛的联系性,进一步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重视题型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技能。比的知识比较灵活,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收集不同的问题,在归类的基础上,反思解题行为,归纳解题策略,提高解题技能。

四是关注解题方法的多样性,在自主优化中提高学习能力。化简比是一项基本的基本功。怎样化简比可以根据基本性质,也可以计算出比值,再改写成比的形式等。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在交流和反思中积累学习经验。

本单元的教学我安排了五个课时进行教学。选用了基础训练的配套试卷进行了测试。这份试卷分量比较小,每道题的分值比较大。班级学生平均分为75分。不合格的有6人,不合格人数有所减少,但都是之前有不合格的情况的学生。这也反应了班级教学中补缺补差难度比较大。

尽管班级学生人数不多,但是不合格的比率较大。这样的班级现实也考验着日常的课堂教学。今后的课堂教学要在充分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计算等的基本功,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习惯和能力,进一步激活学生的思维。

比单元教材分析 篇2

在过去的几十年内, 有限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并在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在有限元理论中, 等参元成为了应用最为广泛的单元类型。等参元可以构造连续的高阶位移场, 有着较高的精度, 并且有着简捷统一的数学格式, 然而等参元伴随着若干个无法克服的缺点, 其中包括应力不连续、奇异网格的敏感性、剪力锁等现象。由于这些缺点直接影响了计算时的结果, 因此有必要对它进行定量化的分析和研究。

在等参元的缺点中, 奇异网格的敏感性最为显著, 因为很多时候网格质量很难保证。Lee和Bathe研究了8节点和9节点四边形等参元的网格敏感性, 并且最终认为等参元的这一缺点, 源于“形函数中缺少了某一项”[2]。Lautersztajn和Samuelsson[3]发现Wilson et al 提出的四边形单元Q6[4]和Taylor提出的QM6[5]在特殊情况下可以通过提高形函数的阶次来减弱网格敏感性。Pian 和Sumihara 提出的杂交元通常有较高的精度, 但在奇异网格中表现出很低的精度[6,7]。Y.Q. Long等人研究了基于面积坐标的四边形单元, 并且网格敏感性可以有一定的改善[8]。X.H.Tang和C.Zheng研究了基于面积坐标的任意多边形单元, 发现网格敏感性也可以有一定的改善[9]。然而, 在这些研究中, 最为关心的是网格扭曲带来的误差。而在有限元做h加密或p加密的时候 (水平或垂直加密网格) , 网格长宽比将会发生改变。因此, 本文将基于四边形等参元的h加密, 就网格长宽比对结果的影响作进一步的研究。为了分析有限元计算结果的误差, 本文提出了误差的评估指标——综合误差。

1 有限元网格划分及其对计算精度的影响

有限元网格划分对于计算精度有着重要的影响。理论上, 随着单元尺寸变小, 求解精度应该不断提高, 即有限元的收敛性, 但是在等参元中, 即使单元尺寸不变, 单元的质量对计算结果一样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情况下, 如果结构单元全部由等边三角形、正方形、正四面体、立方六面体等单元构成, 则求解精度可接近实际值[1], 但由于这种理想情况在实际工程结构中很难做到, 因此根据模型的不同特征, 可选择不同形状种类的网格, 以改善网格的质量和求解精度。单元的质量一般从扭曲性和长宽比等角度考虑。理想单元的边长比为1, 随长宽比的变大, 在单元尺寸一致的前提下, 计算结果越差。但是当网格在某一个方向上进行平行加密时, 网格的尺寸减小会增加计算精度, 而单元长宽比增大又会降低计算精度。本文结合例题, 分析了当加密网格时, 计算精度的变化趋势。

2有限元模拟中不同单元长宽比网格划分所产生的误差估算方法

设函数式为:

Ν=f (x, y, z, )

全微分为:

dΝ=Νxdx+Νydy+Νzdz+dΝΝ=1f (x, y, z, ) (Νxdx+Νydy+Νzdz+)

因Δx, Δy, Δz, ……很小, 故 (考虑误差积累而取其绝对值) :

ΔΝΝ=1f (x, y, z, ) (|Νx||Δx|+|Νy||Δy|+|Νz||Δz|+)

Ν= (xyz) 1nn取对数再微分, 则:

ΔΝΝ=1n (|Δxx|+|Δyy|+|Δzz|+)

对于u, v, w, σx, σy, σz, τzx, τyz, τxy, 可分别计算如下:

例如, 对u设u= (u1 u2 u3 … un) 1/n, 则:

Δuu=1n (|Δu1u1|+|Δu2u2|+|Δu3u3|++|Δunun|)

以此类推, 又设R1=u v w, 则综合误差为:

ΔR1R1=|Δuu|+|Δvv|+|Δww|

设R2=σx σy σz τzx τyz τxy, 则综合误差:

ΔR2R2=|Δσxσx|+|Δσyσy|+|Δσzσz|+|Δτzxτzx|+|Δτyzτyz|+|Δτxyτxy|

3 计算实例

3.1 悬臂梁

图1显示了一个悬臂梁, 梁长为L, 高为D, 自由端承受分布剪力P。参数取值分别如下: L=8, D=1, P=1, 所用单位全部为国际单位。此问题的精确解如下[10]:

ux=-Ρy6EΙ[ (6L-3x) x+ (2+v) (y2-D24) ] (1) uy=Ρ6EΙ[3v (y-12D) 2 (L-x) +14 (4+5v) D2x+ (3L-x) x2] (2) σxx=-ΡΙ (L-x) (y-12D) (3) σyy=0σxy=-Ρy2Ι (y-D) (5) Ι=D312

计算中所用材料参数如下:弹模E=3.0×1010, 泊松比v=0.25。 梁的厚度为一个单位, 并且按照平面应变问题求解。计算在有限元软件Abaqus下完成, 共设计模型5个, 分别为2×32, 4×32, 6×32, 8×32, 16×32, 其对应的单元长宽比α分别为:0.5, 1, 1.5, 2, 4, 12.5。

为定量分析单元长宽比的影响, 图2比较了梁的A点的位移综合误差和B点的应力综合误差在不同网格下的数值。从图2中可以看出, 当长宽比小1.5倍时, 计算结果精度很高, 但当长宽比超过1.5以后, 无论是位移还是应力, 误差都在显著地增大。

3.2 圆孔板

考查一个无限大平板受到x向拉力P, 如图3所示。此问题的解析解如下[11]:

ur=Ρ4μ{r[κ-12+cos (2θ) ]+a2r[1+ (1+κ) cos (2θ) ]-a4r3cos (2θ) } (6) uθ=Ρ4μ[ (1-κ) a2r-r-a4r3]sin (2θ) (7) μ=E2 (1+v) , κ={3-4vΡlanestrain3-v1+vΡlanestress (8) σxx=Ρ{1-a2r2[32cos (2θ) +cos (4θ) ]+3a42r4cos (4θ) } (9) σyy=-Ρ{a2r2[12cos (2θ) -cos (4θ) ]+3a42r4cos (4θ) } (10) σxy=-Ρ{a2r2[12sin (2θ) +sin (4θ) ]+3a42r4sin (4θ) } (11)

建立模型如图3所示, 模型中的参数取值如下:a=0.2, b=1, P=9 000。 将解析解在x=1.0和y=1.0这2个边界上的应力分量换算成外荷载加在模型上, 并施加位移约束u (x=0) =0, v (y=0) =0。板的厚度取为一个单位, 并且按照平面应变问题求解。计算中所用材料的参数为弹性模量E=1.0×103, 泊松比ν=0.3。为了综合分析计算结果在整个模型中的误差, 定义位移误差指标‖u-uexact‖2和应力误差指标‖u-uexact‖e分别如下:

u-uexact2=Ω (uiexact-uinumerical) 2dΩ (12) u-uexacte=12Ω (εexact-εnumerical) ΤD (εexact-εnumerical) dΩ (13)

模型划分网格如图4所示。这里考察2种方式的加密, 模式1, 固定左、下边界, 同时加密孔口和右、上边界;模式2, 固定上、下、左、右边界只加密孔口。2种加密模式都将带来单元长宽比的变化, 但是模式1代表了形状规则的单元长宽比的改变, 而模式2代表了形状不规则的单元的长宽比的改变。这样可以比较出规则单元和不规则单元对单元长宽比的不同影响。此题中单元的长宽比在整个模型中并不是一个常数, 又因为初始网格的平均长宽比接近1.0, 所以定义平均长宽比α为空口边上的单元数在加密后与加密前的比值。计算在有限元软件Aso下进行。

图5 (a) 、 (b) 给出了这2种加密模式下A点综合误差的变化曲线。图5 (c) 、 (d) 给出了这2种加密模式下‖u-uexact‖2和‖u-uexact‖e变化曲线。从图5上可以看出, 规则单元受长宽比影响很小甚至有正面的影响, 但不规则单元受长宽比影响却相当大, 当平均长宽比超过1.5以后, 误差明显变大。为了进一步研究不规则单元的长宽比对应力的影响, 给出平均长宽比为1.0和2.0时的应力分布图, 如图6所示。从图6中可以看出, 当平均长宽比达到1.0时应力比较光滑, 数值比较准确, 但当平均长宽比达到2.0时, 应力结果波动非常严重, 甚至失去了参考价值。

4 结 论

(1) 从以上2个算例可以看出, 单元长宽比对计算结果有着比较大的影响。对于一般问题而言, 长宽比控制在1.5以内可以得到比较好的计算结果;如果长宽比超过1.5以后, 计算结果将越来越差。

(2) 长宽比的影响程度又受到单元形状的影响, 当单元形状比较好时, 长宽比带来的负面效果非常有限, 甚至可以不予考虑, 但当单元形状本来就不好的时候, 长宽比变大常常会导致整个计算结果失去意义。

(3) 在实际工程计算中往往很难以保证单元完全规则, 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这些问题, 尽量将长宽比控制在1.5以内, 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O C Zienkiewicz, Y K Cheung.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in con-tinuum and structural mechanics[Z].McGraw Hill, New York, 1967.

[2]N S Lee, K J Bathe.Effects of element distortions on the per-formance of isoparametric elements[J].Int.J.Numer.MethodsEngng., 1993, 36:3 553-3 576.

[3] S N Lautersztajn, A Samuelsson. Further discussion on four-node isoparametric quadrilateral elements in plane bending[J]. Int. J. Numer. Methods Engng., 2000, 47:129-140.

[4]E L Wilson, R L Taylor, W P Doherty, et al.Incompatible dis-placement models[C]∥S J Fenves.Numerical and computationalmethods in structural mechanics.New York:Academic Press, 1973:43-57.

[5]R L Taylor, P J Beresford, E L Wilson.A nonconforming ele-ment for stress analysis[J].Int.J.Numer.Methods Engng., 1976, 10:1 211-1 219.

[6] T H H Pian, K Sumihara. Rational approach for assumed stress finite elements[J]. Int. J. Numer. Methods Engng., 1984, 20:1 685-1 695.

[7]J C Simo, M S Rifai.A class of assumed strain methods and themethod of incompatible modes[J].Int.J.Numer.Methods En-gng., 1990, 29:1 595-1 638.

[8]X M Chen, S Cen, Y Q Long, et al.Membrane elements insensi-tive to distortion using the quadrilateral area coordinate method[J].Comput.Struct., 2004, 82:35-54.

[9] X H Tang, C Zheng, J H Zhang. Crack propogation by polygonal finite element method[Z]. Acta Mechanica Sinica. Submitted.

[10] S P Timoshenko, J N Goodier. Theory of Elasticity, third ed[Z]. McGraw, New York, 1970.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篇3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是采用主题单元的方式组合教材的。本册教材共分7个单元安排的,每个单元都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每个主题中的课文都洋溢着时代气息、充满着童真童趣、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第二单元共三篇课文,《苹果里的五角星》《最佳路径》《人类的“老师”》,属创新篇,是关于倡导创新、教给学生创造力办法的教育。《苹果里的五角星》是一篇事理融合的课文。记叙了邻居家小男孩把他在幼儿园里学到的横切苹果的新奇发现演示给“我”看的故事,“我”从中悟出:创造力,从小处说,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从大处说,就是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最佳路径》是一篇意蕴深远的课文,文章讲述了世界著名建筑大师格罗培斯为设计法国迪斯尼乐园的路径大伤脑筋,后来受到卖葡萄的老奶奶“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的启发,产生了“撒下草种,提前开放”的设计策略,最终所形成的路径被评为世界最佳路径的过程。故事给人以启示: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与选择的机会,其本身就是一种最佳选择。

《人类的老师》是一篇科学小品文,介绍了人类从自然界的种种生物身上得到启示,获得了各种各样的发明创造,指出自然界中的种种生物是人类的好老师。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仿生学方面的知识,激起学生探索自然的强烈愿望。全文围绕“人类的老师”开篇引路——举例说明——点题作结,结构完整,中心明确,层次分明,运用了典型的事例来增强说服力,并且举例详略得当,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单元教学目标分析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单元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3、理解课文内容,并能通过朗读、观察和想象,倡导创新、教给学生创

造力办法的教育。

课时安排:

苹果里的五角星2课时

最佳路径2课时

人类的“老师”2课时

习作22课时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篇4

一、单元教材内容分析

第五单元教材由四篇课文组成:《说勤奋》、《李时珍夜宿古寺》、《维生素C的故事》、《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以及习作

五、练习五。

《说勤奋》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文章的结构非常清晰。课文围绕着“勤奋”,开头鲜明亮出了自己的观点: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中间通过续写富有说服力的典型事例加以证明,课文选择的两个事例非常典型,一个是古代的,一个是现代的,一个是天资聪明靠勤奋成才的,一个是基础较差靠勤奋成才的,这样才能把道理说得更深刻,更令人信服。最后总结全文,号召同学们不忘勤奋,一生勤奋,长大才能有所作为,呼应开头。

《李时珍夜宿古寺》记叙的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李时珍不顾岁数大,为修好《本草》住破寺,吃干粮,以及在月光下认真记载寻访所得的事迹,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认真作风。

《维生素c的故事》是一篇介绍维生素c作用的科普小品。讲述了16世纪意大利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在带领船队在大西洋上乘风破浪,远航探险途中,船员中十几个人得了“海上凶神”这种疾病,但是在荒岛上他们却奇迹般的起死回生了,从而发现了维生素c的存在,《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是一篇介绍现代高科技的说明文。课文通过对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人们关系的详细介绍,让我们了解到国际互联网的奇妙之处,认识到世界的丰富多彩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习作五》是让学生用“自述”的形式介绍一个自己熟悉的事物,要写的具体生动。本次训练的重点是“自述”,因此要考虑把物当作自己写时,多运用比喻拟人,使所写之物有生命的感觉。

二、单元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精神。

4、领悟许多科学中的新发现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单元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深刻道理,体会人物精神。难点:领悟许多科学中的新发现都是从问题开始的。

三、课时安排

16、说勤奋课时

17、李时珍夜宿古寺

2课时

18、维生素C的故事

2课时

19、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2课时习作5

2课时 练习五

3课时

16、说勤奋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两根绿线内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勤奋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成才,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懂“司马光、童第周”有辉煌的成就是因为他们刻苦勤奋。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两根绿线内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理清课文层次。课时重难点:

1、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

2、学着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文

1、谈话导入,引起学习兴趣。同学们,你的理想是什么?(指名回答,渗透理想无贵贱)你们都有一个美好的理想,那你知道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吗?通往理想的桥梁又是什么呢? 板书课题:说勤奋

解题:“说”就是谈的意思。这是一般说理的文章。说理性的文章和我们平时学的文章不同,它要说明自己的观点,然后去用事例证明,最后总结自己的观点。

2、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勤奋。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学课文,提出要求:

(1)由轻声读课文,圈划出文中生字,读准字音。(2)读顺句子,遇到比较难读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3)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2、检查自读效果。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正音。

(2)说说自己理解哪些字词的意思,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将以哪种方式解释。(3)检查课文是否读顺。指名读、正音。

3、指名说说课文的大意,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4、疏通课文引导分段

作者通过哪2个故事告诉我们这个道理?引导思考:课文是分几部分?可分成几段?说明观点、列举事例、总结观点

再次快速通读课文,回答问题。

三、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分析字形,记忆生字。讲解难写字。

惯:右边笔画较难写上面不要写成“母”,不是两点而是一竖。末:上横长,下横短,注意“未”区分。

2、学生描红仿影。

四、作业设计:

1、了解一些名人勤奋的故事

2、书写生字、形近字组词 板书设计:

16、说勤奋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勤奋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成才,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教学重难点:

懂“司马光、童第周”有辉煌的成就是因为他们刻苦勤奋。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找出中心句。

(2)投影出示: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认识设问句——自问自答。

(3)理解通往理想的桥梁是指“实现理想的途径”。

(4)将这句设问句换一种说法:勤奋是通向理想的桥梁。

(5)小结:是啊,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6)出示: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讨论;鲜花:他们所取得的成就。汗水和心血:艰辛的劳动。说说读了这句话之后的感受 古今中外指:中国外国古代今天,就是说所有的

成功者的成功是他们勤奋刻苦、孜孜以求的结果,勤奋是他们的成功之路,是取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因素。

2、学习第二段

(1)过渡,作者说得对不对哪?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看看文章中作者给我们举了那两个例子证明了自己的观点——勤奋是通向理想的桥梁。

(2)出示自学要求:A、认真朗读2、3 自然段,看作者主要写了谁的勤学故事?B、你认为他们分别是什么样的人,说说他们的勤奋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C、有感情地朗读你最感兴趣的人的故事。

(3)交流:A、围绕中心作者主要写了司马光和童第周勤奋成材的故事。

B、我认为司马光是个聪明过人又勤奋好学的人,从他小时侯砸缸救人,从他在别人玩的时候专心读书可看出。“警枕”也可以看出他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C、有感情地朗读司马光的故事。

(板书:司马光

天资聪明

勤奋成材

编成《资治通鉴》)(4)出示句子: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5)听完了这个小故事,我想你对这两句话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6)小结并过渡:司马光从小聪明过人,加上他的勤奋学习,最终取得了伟大成就。而童第周的情况并不与他相同,谁来说说童第周是个怎样的人。(板书:童第周 起步晚

基础差 勤能补拙

完成蛙卵剥离手术)

(7)交流:A、认为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但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最终取得了成功。B、从“17岁才进中学,学习成绩很差”可看出他的基础很差;从“终于”可看出他的成绩得来不易,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从“毫不气馁”、“急起直追”、“天刚亮„„就”、“睡觉前„„总要”都可以看出他的成功来之不易。同时也证明了一个道理: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C有感情地朗读童第周的故事。

3、指导背诵:有感情地背诵2、3自然段。

4、小结:勤奋使天资聪明的人成材,反之也会流于平庸;勤奋也能使基础较差的人成为可用之才,不应自暴自弃。作者通过古今两个人的生动事例证明了勤奋是成功的秘诀,成功者的成功无一不是勤奋刻苦、孜孜以求的结果。

5、课前老师让大家查阅名人勤奋的故事,那你知道哪些外国名人勤奋学习的故事?指名讲故事。

引述:难怪说:通向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三、学习第三段总结全文。

(1)指导学习第三段,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2)引读:只有一生勤奋,才能____,才能____。

(3)自由读第三段,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这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交流:这一段主要讲了作者对我们的要求和希望。在文中起总结全文、首尾呼应的作用。

四、总结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让我们知道——出示第一节中心句。那你看到我们有些同学不认真学习,你想把那句话送给他? 积累有关名人名言。

五、作业设计:

1、抄写一句名人名言勉励自己。

2、准备一个名人勤奋的小故事,故事会。板书设计:

16、说勤奋

司马光

天资聪明

编写《资治通鉴》

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

完成蛙卵剥离手术

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17、李时珍夜宿古寺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词,正确、流利、在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研读课文,充分感受李时珍不怕吃苦的精神和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通过资料拓展,对《本草纲目》有一定的了解,更深层次的让学生感受李时珍为了医学事业不懈追求,勇于奉献的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为重点,培养学生分段和概括段意为难点。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时重难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中国的医药学史上,有一本空前巨著,板书《本草纲目》,它是医药科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作者就是,板书:李时珍。

2、通过课前的预习,你对李时珍这个人物有多少了解?学生自由畅谈。老师简介李时珍

3、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他在创作《本草纲目》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写全课题:李时珍夜宿古寺,引导写好“珍、宿”

4、读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能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试着解决刚才的问题。

出示“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察访、破败、断垣残壁、行囊、呃逆、涎滑、无涎”等词语,学生读准字音,说说自己对词的理解。

选择几个词语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外出察访—夜宿山寺—寺中谈苦—连夜记录

三、再读课文

1、学生再次读文,从文中找到一句能体现全文的句子。(出示: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他们到底吃的是什么苦?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并能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就更好了。(生读文)

2、学生自由交流,师相机点拨 “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已经走了好几个月”

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词语特点读出他们的艰辛。

“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的古寺„„厚厚的蜘蛛网。”

对比感悟: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的古寺。

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旧的古寺。从而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课文哪些地方能让我们具体地感受到古寺的破败呢?

学生交流,师点拨:(到处是灰尘——很脏;长满了青苔——阴暗潮湿;厚厚的蜘蛛网——很久没有人住了;断垣残壁——年代久远,墙壁破损了)

抓住“断垣残壁”一词,让学生发挥想像,说说看到“断垣残壁”这个词,你的脑海里浮现了怎样一幅画面?

理解这么到位一定也能读好是吗?指读第4小节

引导理解环境的苦:理假如让你在这儿住下,你愿意吗?为什么?(室内很脏;四处都没有人,让人害怕;房子很破了,很危险„„)

3、可李时珍为什么愿意住进这个荒凉甚至危险的古寺呢?请快速读前面课文,找原因。引出:

“因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

这里的“一心”可以换成哪些词?(专心、认真„„)哪个好,为什么?联系生活用“一心”说句话。“一心赶路”是为了什么?(察访药材)

4、是啊,长时间的长途跋涉没有减缓李时珍师徒前进的脚步,为了赶路,他们错过了客店,眼看太阳渐渐下山,鸟儿都飞回到树林中,他们怎样?引导读句子,读出他们的焦急心情。

小结:原来,为了察访药材,李时珍一心赶路;又因为一门心思都扑在了修好《本草》上,所以面对这样的古寺,他对庞宪说:“我们就在这儿住一夜吧。”

5、你认为当时李时珍在说这句话时会是什么表情?引导从“就”字,你读出“随便、毫不犹豫”)

看来,李时珍真像他所说的——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他吃的是一点点苦吗?从中你看到什么?

三、拓展延伸:自学课文,思考:他们还吃了那些苦呢?下节课交流。

四、作业设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7、李时珍夜宿古寺

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夜宿古寺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内容,体会情感;根据课文中一些精彩词句展开想象,创造性复述课文。课时重难点: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内容,体会情感。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李时珍为什么要夜宿古寺?他们吃了那些苦呢?

他们还吃了那些苦呢?

二、精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学生交流。指名回答,出示句子

(联系“找枯枝、生火、舀水、煮水、啃干粮”等动作体会)你还可以想像,他们还吃了什么苦?

3、吃这样的苦仅仅是一天?一个月?或是一年?

理解“长年累月”和“50岁”

补充资料:李时珍35岁时就开始编写《本草》了,时至今日,已经有15个年头,在这5000多个日日夜夜里,在这长年累月的奔波中,你认为这还是“吃点苦”吗?

4、出示: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李时珍„„

夏天,骄阳似火,酷暑难熬,李时珍„„(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明白李时珍所吃的苦)

5、同学们的描述,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仿佛亲身感受到了那种艰难困苦。然而李时珍在谈到这寻访之苦时却还说——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6、在这里你注意到他说话时的表情了吗?(笑着说)那此刻这句话该怎么读?(指读、齐读——读出以苦为乐的精神来)听了这句话,你认为他是——人。

其实,要想编好《本草》,除了要承受着各种生活之苦,还要承担更为繁重复杂甚至危及生命的编写工作。接下来老师就请同学们去细细的品读课文8——13小节,从人物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神情中去体会李时珍在编写中还要吃什么苦?(1)学生交流:(整理各种各样的草药;每一种都要仔细地观察其颜色、形状,回忆它生长过程中的变化;进行详细记录;亲自品尝草药)

对比感悟:李时珍端详了一阵。

李时珍看了一阵。随文理解“端详”,回答中穿插小故事:《李时珍尝曼陀罗》的故事。感受他的“不尝尝,怎么断定它的功效呢?再说,总不能拿病人去做实验吧!”

(2)通过文中人物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丝深情,听了老师的故事,你对李时珍是否又有了新的认识呢?(李时珍是个严谨认真的人)

(3)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照在李时珍的脸上,只见见他......(学生想像——叙写)

(4)小结:这就是李时珍,对于生活的苦,生命的危他早已置之度外,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齐读——读出崇敬之情)

认识《本草》

(1)读到这儿,李时珍这个人物和一本叫《本草纲目》的药书有着密切的关系。你们对《本草纲目》又了解多少呢?(2)出示:《本草》是李时珍花30多年的时间写成的,全书记载了1892种药物,其中374种是李时珍新增加的药物。李时珍对旧书上的错误记载加以纠正,如旧书上记载穿山甲是靠鳞甲来诱捕蚂蚁的,李时珍就去捉了一只穿山甲,仔细观察后,发现穿山甲是用舌头吃蚂蚁的。《本草》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传到世界上各个国家,对达尔文的进化论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是一部“东方医学巨典”。

读一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凸现人物形象

(1)中国医药学的史册上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世界医药学的史册上也永远记着这个名字——(李时珍),他创造出了举世闻名的医药著作——《本草纲目》。此时,瞻仰着他的像,看着这本《本草纲目》,你想说些什么?

(2)你知道哪些中药?知道它有什么用嘛?

三、复述课文

四、作业设计

收集资料,并选择其中的一个讲一讲,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张衡与地动仪

居里夫人与镭的发现

爱迪生与电灯

板书设计

17李时珍夜宿古寺

师徒谈话

以苦为乐 月下记录

认真严谨

教学反思:

18、维生素C的故事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一些重点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维生素对人体的作用。了解维生素C的发现过程,懂得任何发现、创造都离不开细心的观察和实践。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维生素C被人们发现的经过,认识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条理,了解人们发现维生素C的经过。课时重难点:理清课文条理,了解人们发现维生素C的经过。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

简介维生素C。

同学们,你吃过维生素C吗?那你知道你身边的人谁吃过?为什么要吃?课前,让同学们了解了维生素和维生素C的知识。那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理解新词,读通课文。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3、出示生字新词

4、指名认读,齐读。

5、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6、指名学生分节朗读课文,教师随机正音。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哥伦布是16世纪意在得伟大的航海家,他常常带领船队在大西洋上乘风破浪,远航探险,为人类开辟了许多新的航线。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帮助人们发现了维生素C,这是怎么回事?请大家读课文。

2、学生自读思考。

指名说说维生素C被发现的经过。(“海上凶神”降临船队——含泪弃病号于荒岛——返航发现被弃船员还活着——将奇迹告诉医生——研究发现维生素C)

四、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五、作业设计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板书设计 维生素C的故事 拖累

艰苦

浑身无力 神秘

危险

不治而愈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学习课文,深入了解维生素C被人们发现的经过。总结全文,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均衡营养。课时重难点:了解维生素C被人们发现的经过。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复述课文主要意思

二、阅读理解

(一)品课文1、2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指名反馈。(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发生的事)2、16世纪的航海生活不仅艰苦,还很危险。在哥伦布的航海队伍中也常常有不速之客到来,人们把它称为“海上凶神”,人们为什么这么称呼这种疾病呢?请大家读读第2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3、指导朗读。

现在人们已经知道,其实种怪病就是坏血病,是船员们体内缺乏维生素C而导致的。船员们的体内为什么会缺乏维生素C呢?(船上生活,吃的是黑面包和咸鱼,很少、甚至吃不上蔬菜和水果,这就导致了船员体内严重缺少维生素C。)根据回答,出示句子,结果船员就会慢慢死去。

小结:仅仅是因为缺少维生素C,不知有多少船员葬身于茫茫大海,真是太可悲了。

(二)品读课文2—5自然段

自读课文2—5自然段,读完后想一想,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一份感动

一份悲伤

一份伟大

一份无私„„)

你是从段中的什么地方感受到的?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再想一想为什么有这么一份情感的?

(三)品读课文6—8自然段

什么奇迹出现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自读第6自然段。(指名反馈)

3、船员们奇迹般地生存了下来,使哥伦布知道他们的病愈和他们天天吃野果子联系在了一起。出示:难道秘密在野果子里面?指导朗读。(读出疑问语气)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读课文7、8自然段。

小结:是啊,这就是船员们奇迹般存活的秘密。和船员们的生命密切联系着的原来就是维生素C。

三、总结课文

1、读了全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2、总结:是啊,《维生素C的故事》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不仅有饮食习惯方面的,还有做人方面的。老师祝福你们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四、作业设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8、维生素c的故事

沉重

海上凶神

擒着眼泪

更沉重

又惊又喜

19、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理解有关词语,用“奇妙”“甚至”造句。

3、通过反复朗读,理解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息息相关。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以了解有关互联网的知识,指导学生朗读。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教学重难点: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学流程:

一、语言叙述,导入新课

1、会对吗?齐对(天涯若比邻)连起来读两遍。

(出示)“虽然对方远在天涯,但是却让人感觉近在咫尺。”齐读

找出两组反义词远(近)天涯(咫尺),天涯是说距离远,咫尺是说距离近。

2、这句话中还有一组关联词(虽然„„但是)这是组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在朗读时,我们应该强调前半句, 还是后半句呢?

3、指导朗读,用上关联词语说句话,一会转折关联词语突出的重点。

同学们,那到底是什么东西那么奇妙,能让远在天涯的人觉得近在咫尺呢?

你想走近国际互联网吗?你想了解它吗?你想到网上漫游,让我们再次读课题, 把你的渴望,好奇读出来。

过渡:真是没想到呀!同学们家中都有电脑,也会上网,那就来说说你对电脑的认识吧!

二、学生质疑,自学课文

那么你想知道国际互联网那些方面的知识呢?

生质疑。学生提出自己不解的问题

同学们想了解的内容还真不少,限于课文有限内容,我想我们只能解决其中三个问题,其他的问题就留给同学们课后探究了。

出示问题:

国际互联网是什么样子的?

国际互联网是怎么工作的?

国际互联网与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

自学探究: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划出能回答这三问题的句子,并做上记号。

4、小组交流:同学们能把你自学的结果与同学们交流吗?

三、作业设计: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9奇妙的国际互

蜘蛛

跨越

熟悉

邮递

付款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文中引号的作用;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国际互联网与我们息息相关。

教学重难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国际互联网与我们息息相关。教学流程:

一、复习:复习词语。上节课我们提出了哪些问题?

二、交流问题,学习课文。

1、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国际互联网是什么样子的呢?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

2、指名读,出示:你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有一只巨型的之珠织成了一张团团包住整个地球的“大网”„„起来的。齐读

3、国际互联网有什么特点呢?(大)它像什么?(巨型的蜘蛛网)

你从哪个词语体会到它的大呢?(巨型、团团包住、大网、无数条、亿万台)

4、让我们再一次体会一下这张神奇而巨大的网。(齐读)这里的“网”是指一般的网吗?那它指什么?(国际互联网);这里的“线”是指一般的“线”吗?(看见的电缆、光缆,看不见的无线电波)

5、“网”不再指普通的网,“线”不再指普通的“线”,它富有了新的含义,所以要在“网”和“线”上加双引号,这篇课文里的很多词语都加上了双引号请你注意那是表示特殊意义。我们以前也见过这样的,你还记得哪些?我们在写作文时,我班同学写自己跑的快时就用上了双引号,来形容自己。同学们以后在文章中也可以根据需要用一用。

6、引读:这里的线不再是指普通的线,这里的线有的是看的见的();也有的是看不见的(),这些“线”上飞速流动着()、()、()它们能够在短短的几秒钟内跨过()传到()。

7、同学们,国际互联网是怎么工作的呢?

(出示)国际互联网是看得见的()、()看不见的()来传递文字、声音、图象等信息的。

(1)情境体验,了解关系。

训练语言,发挥想象。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国际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方便的呢?你从哪个符号看出五个方面呢?

(3)那就让我们再次体会一下国际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极大的方便。(引读)

总结:同学们,《奇妙的国际互联网》这篇课文,从互联网的结构、它是怎么工作的以及它与人类有什么关系,但这只是网络知识一个很小的方面,犹如冰山一角,所以就需要同学们不断地学习和探索。

三、作业设计:

1、用“奇妙”“甚至”造句。

2、朗读课文。板书设计: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速度快

近在咫尺

息息相关

无所不有

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习作5 教学目标:

从两个习作片段中,学到利用拟人化手法来介绍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的方法。并领悟到这样写的好处。领会本次习作的要求,采用“某某的自述”的形式,用拟人的手法来写熟悉的事物,并且要能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写的具体、生动。

教学重点、难点:用拟人的手法来写熟悉的事物,并且要能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写的具体、生动。教学准备:课件、例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学习用自述的形式介绍一个自己熟悉的事物。鼓励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想象自己就是这一事物,感受它每天的生活,体会它的喜怒哀乐。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学习用自述的形式介绍一个自己熟悉的事物。教学流程:

一、导入

1.前两天我们同学都把自己介绍了一下

这就是自述。自述,就是自己介绍自己。你们通过自述让别人了解自己。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一些新朋友,他们非常想和你们交朋友,你们乐意吗?

2..投影出示:书包

黑板

文具盒

钢笔

台灯

小闹钟

布袋

他们也很高兴认识你们,初次见面,总得介绍下自己吧。可是他们不会说话,怎么办?

学生思考并交流。、感知学法

同学们的方法都很好,瞧,小闹钟开口说话了。(教师手拿小闹钟,范读例文《小闹钟》,老师最好把例文背下来。)拟人,想象他们的想法、语言。

学生听,然后说说听后的感觉。(没有生命的东西开口说话了、有趣、生动)

教师小结:象这样的写法,叫“自述的形式”(板书)就是以第一人称“我”来介绍自己的特点,这样可以示文章更生动,更有趣。

二、学习范文1

1、小闹钟的自述很有趣吧!其实他就是想告诉我们一句话:“,我是小闹钟,我很()。”

2、生回答。“我很漂亮。”“我很可爱。”„„

过渡这只小闹钟会说话,会唱歌,多么特别啊!(板书:我很特别。)深化主题:

读例文《小闹钟》,思考:它是怎样介绍自己的,介绍了哪些特点? 文并思考。

出示;并板书:形状色彩

结构

功能

再读例文,体会文章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写生动的。

4、在我们身边很多事物都像小闹钟一样想介绍自己,你们愿意帮他们说说吗?在教室里找一找,你想帮谁介绍。

三、学习范文2 同学们,这些事物和我们是老朋友了,因此不必介绍自己的形状、色彩、结构、功能等,它想和你们说说心理话(板书 “心理”),把他们的高兴、伤心以及自己的愿望(板书 “愿望”)都告诉你,你愿意做他们最忠实的听众吗?

人有快乐、烦恼,这些事物他们虽然不会说话,同样也有自己的快乐、自己的烦恼。读读《小溪流的自述》,体会一下小溪流的快乐、烦恼是什么?

你看,事物有快乐也有烦恼,我们用心去感受它,你是快乐的,这个事物就是快乐的,你用烦恼的眼光看他,他也是烦恼的。找一找,我们周围有没有这样的事。

出示:课桌

书本

小花

蔬菜

水果

假如你是这些事物,你会说什么?

注意引导学生想象,如“课桌、书本”原来的样子,后来被学生损坏,心情,愿望,“蔬菜、水果”的营养价值,小朋友不爱吃等

四、总结

明确要求,完成习作要求;

1、用“ XX 的自述”的形式介绍一个自己熟悉的事物。

2、要求写具体、生动。

看来有些事物还真烦恼呢,其实不是样样事物都这样的,播放《小草》看,这是一棵小草,一棵不起眼的小草。

过渡:这棵小草从来没有寂寞,没有烦恼,最大的快乐就是和朋友一起遍及天涯海角„„很多事物他们有烦恼,但更多的是感受到生活的快乐,因为它们像小草一样默默无闻地奉献着,把他们的快乐撒向四面八方。大家找找看,有这样的事物吗?让我们也替他们说一说。

通过自述就能让别人了解这些事物,要让别人了解就要介绍得清楚,小闹钟通过自述让我们喜欢他,小溪流通过自述让我们更关心、爱护他,只有我们介绍得生动,才能使别人喜欢这些事物,关心爱惜他。

五、开拓题材

其实像小草一样的事物有很多,你们看蜡烛、绿叶、泥土、无名的小花还有很多。尤其是我们同学使用的文具,你最喜欢和谁交朋友,赶快拿起手中的笔,替他们写个自我介绍吧。如果你不想写这些,也可以写你喜欢的其他的事物。

六、学生习作,教师巡视指导。板书设计:

习作5 形状色彩

结构

功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学会修改自己的习作。教学重难点:学会修改自己的习作。教学流程:

一、自主修改

1、修改的途径;

同学们,你们的作文写完了吗?

现在我们就进行写作文的下一项——修改

同学们你们可别小看修改这一项内容,古代的诗人在修改的自己写的诗的时候,有时能用几十个字进行修改。最后直到用的词最准确才罢休。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诗人就修改了几十次。那么修改我们的作文应该从哪几方面开始呢?把你们的想法会说一说。

错别字

不通顺的句子

病句

不恰当的词语

修改:请同学们把自己写的文章认真的读几遍,把错别字改正过来,把不通顺的地方改通顺,把需要增加地方加上去,删除不必要的语句。

修改:自己修改满意的作品读给同座听,征求别人的意见。

三、交流习作,师生评议

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四、朗读习作:

请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大家听的学生读自己的习作。

其他同学认真听,看她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修改。

把你们最中肯的建议说一说。互改 五评价方式

1、学生自评:

让读习作的学生自我评价,体验习作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2、师生评价:

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习作的评价,注意引导学生公正客观的评价他人的作品,分享他人习作的快乐。

六、誊写:

在誊写的时候注意:要认真书写每一个字。板书设计:

习作5 形状色彩

结构

功能

教学反思:

练习5 教学目标:

1、认真读短文,补写小主人的话,明白文中蕴含的道理,并体会用上成语的好处。

2、熟记成语和鲁迅的名言。

3、练习写好钢笔字。

4、口语交际:帮他出主意。教学重点难点:

能根据短文内容来把故事补充完整。读读背背八个成语和两句名言。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完成“处处留心”这一综合性练习题,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读读背背,积累8个成语和一则名人名言。

教学重难点:读读背背,积累8个成语和一则名人名言。教学流程:

一、教学“处处留心”

1、出示电脑图,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电脑的几个主要部件及作用?(1)学生介绍电脑几个主要部件的作用,导入新课。自读《争功》。

(2)你能说说这则童话主要讲了什么?

讨论:小主人会说些什么呢?

2、反馈

有感情朗读故事。

把故事补充完整。

在交流的基础上,把话写下来。

把划线的部分用成语代替。

师评议。

二、教学成语

复习。

背诵学过的成语。本单元相关的指导。

学生自由地读,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指名一学生读,及时正音,集体齐读。

教师范读。(让学生边听边体会每排两条成语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分组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可查字典。

学生说说这些成语的意思。以下词义供参考:

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问渊博。

满腹经纶:一肚子学问和才能,形容人饱学而有理大事的才能。

学贯中西:有关中西方的学问都通晓。形容人学问渊博。

博古通今:对古代的事知道很多,又通晓现代的事情。

功成名就:功业建立了名声也就有了。

著作等身:著述之多,等于身体一样高。形容著作极富。

温文尔雅:态度温和,举止文雅端庄。

文质彬彬:形容人举止文雅,态度端庄,从容。

练习。

(1)自由地读,边读边思考,如何记忆。

同座位的同学互相练背,交流记忆方法。

反馈。

指名试背,说说记忆的经验。

集体背诵。

练习说话:用上一两句成语说一段完整的话。

教学名言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名言?它是什么意思?

指导。

让学生自读名言,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指名试读,正音。

邻近同学讨论名言的含意。

交流讨论结果,教师相机点拨。

鲁迅的话是针对别人说他是天才讲的,意思是:我不是什么天才,我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就,是因为我把别人休息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

集体齐读。

练习。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练读。

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同座互背。

反馈。

指名试背。

集体背诵。

课外延伸。

课后请同学们搜集鲁迅的名言,互相交流。板书设计:

练习5 学富五车

满腹经纶 学贯中西

博古通今 功成名就

著作等身 温文尔雅

文质彬彬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写好钢笔字,指导写好“捺”,进行口语交际。教学重难点:口语交际。教学过程:

一、指导

1、指名读字。

2、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字的结构。

3、让学生说说这些字的共同点。

4、教师重点指导学生书写。(捺要伸长,才能托住上面)

二、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根据描红的情况,教师及时小结。

三、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作业,评点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根据情况进行矫正强化练习。

四、口语交际

(一)审题

1、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教师进一步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①合理想像图意,②补画第2幅图,③将四幅图的意思连贯地说出来。

(二)指导

1、指导看图,思考:这几幅图中共有几个人?他们是什么人?分别给他们取名。说说看图的要求

2、揭题:帮他出主意。

3、指导。

(1)创设情境:过几天,我班要举行“神6”的主题班队活动,中队委员们正犯愁呢!你能帮他们出点子,想想办法吗?

(2)指名说。

教师指导(提醒学生,要动脑筋,想出切合实际的办法,要能解决实际问题。说话时,语言要清楚、明了、简洁)。

4、集体交流,评议。(注意说话的态度、语气,是否把注意说明白)

5、刚才小朋友们都提出了很多自己的想法,做法,对于这些做法,你们都同意吗?为什么?

帮助别人时,要考虑实际情况,办法有简单有效才行。

二、联系生活实际谈谈。

1、当别人遇到难题时,你是怎样帮别人出注意的,那个注意管用吗?自由谈一谈。

2、假设别人遇到什么难题,你会怎样帮他?

三、面对班级实际谈谈

1、班级最近正在选“我与奥运”美文征文,大家都觉得是一个表现自己文采的好机会,但却没有人将文章写好,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2、你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3、学生自由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师生交流,确定方案。

四、作业设计:练习册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

帮他出主意

二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教材分析 篇5

教学内容分析

一年级下册,学生学过一组以“春天”为主题的课文,也是第一单元。虽然两组教材都以春天为主题,但是,无论从导语还是从课文,我们都会发现这组教材与一年级下册第一组教材有不同之处。本组教材不仅引导学生感受春天,而且激励学生走进春天,去发现春天的特征,去探索春天的奥秘。我们来比较一下两个导语就可以发现他们的区别了,一下第一单元的导语是这样写的:春天来了!快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天吧!重点是让学生感受春天。而本单元的导语是这样说的:我发现春风是轻轻的、暖暖的,春雨是细细的。我们走进春天,留心观察,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应该说本册“春天里的发现”是建立在一年级下册“春天”单元学习的基础上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已学的知识和学习体会展开进一步的学习,使学生在已有的对春天的感悟的基础上,去发现春天、观察春天、想象春天,甚至能画春天、唱春天、说春天、写春天等等。

内容:导语,《春天在哪里》、《古诗两首》、《笋芽儿》、《有趣的作业》和《语文园地一》。

学习目标

认识27个生字,书写37个汉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及诗句。

教学思路:

1,整体把握,合理组织

本组教材不仅围绕一个专题,而且内容之间还互相照应,有些教

要求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展示、交流,使之真正成为互相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在这样整体的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就更加的强烈和持久。比如,《找春天》之后,学习伙伴说:“咱们建议老师组织一次春游活动吧!”《笋芽儿》之后,学习伙伴说:“我从课文中找到了描写美好春光的句子,还抄下来了。”这些内容的安排,实际上都在为“语文园地一”中的学习活动作准备。“口语交际”要求介绍自己在春游活动中的发现,“写一写”要求学生在春游活动和“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将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写下来,“展示台”要求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描写春天的语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关注这种整合,体现这种整合,充分发挥教材整合后的整体功效,在教学相应课文的时候,就应该及时布置学生做好前期工作,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2、读中入境,读中生情

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的李云龙老师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说明》一文中强调道:“阅读教学,首先要重视朗读的指导。通过集体读、分组读、领读、男女学生对读、配乐朗诵、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引导学生将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体验、思考,去领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进而通过自己的阅读表达出来。单纯的示范模仿和朗读技巧的训练,在领会和传达这种感情的过程中固然必不可少,但更深层次的领悟则需要学生在入境入情的充分的阅读实践中,自悟自得。”本单元的几篇诗文都很美,像《春天在哪里》一文中作者用了四个排比句,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孩子们在春天里的发现。“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解冻的小溪丁丁冬冬,那是春天的琴声吧?”《笋芽儿》一文中也有许多描写春雨、春雷、春光的优美句子(例P8页第一段;P10页课文第六段;第七段),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多读,读出感情。在反复的充满感情的朗读中,做到朗读与感悟相交融,就感悟来说,对二年级的孩子,我们对他们的感悟不能要求过高,只要求孩子在朗读中有所体会,他们在阅读中能感悟多少是多少,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高低,感悟的程度也就有深浅。我们要承认学生的差异也要认同感悟的差异的存在。还要做到读书与思考相结合,同时重视积累和实践。课文第一课课后提出了背诵的要求,第三课则提出积累句子的具体要求。此外,教师还应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帮助学生选择文质兼美的优秀读物,提供学生交流课外阅读感受的机会。

3、学科兼容,课内外结合教学本单元时,要突破传统的课堂的概念,实现学科间的融合,那是春天的眉毛吧?早开的野花一朵课内外的结合。可以引领学生走进春天的大课堂,唱一唱春天的歌,画一画春天的美景,诵一诵春天的诗文……在广阔的天地中去寻找春的脚印,去探索,去想象,去发现。和春天主题相关的文学作品非常多,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选择一些文质兼美的作品,和学生一起欣赏阅读。

4、识字教学要突出重点。进入二下年级,识字依然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点,但识字教学和一年级要有所区别。进入二下年级的学生,通过前三册的学习,识字量按教材要求就达到1400字,加上孩子有一定的课外阅读习惯,大部分孩子的识字量达到了2000字左右。利用媒体播放春天的美丽景色,引出导语:我发现春风是轻轻的、暖暖的,春雨是细细的。我们走进春天,留心观察,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然后在谈话中畅述自己对春天的已有认识,回忆一下学过的描写春天的词语、诗歌、文章等。然后我以“在今年的春天里,你想做些什么、学点什么吗?”的问话把学习目标的确定抛给学生自己。学生在热烈的讨论后得出:“搞一次春游活动,学几篇描写春天的文学作品,画一幅春天的图画,唱一首春天的歌曲,举办一次春天的诗歌朗诵会。”等内容。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我及时引导学生通读本组四篇课文和语文园地一

我们大家都知道,新课程的识字量是很大的。那么在学完了前面三册教材后,学生对字的偏旁结构、笔顺笔画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有一定的识字能力,所以在识字中教学中就不能面面俱到,要抓住重点,提高识字效率。

5、寻找规律,落实写字教学。落实写字教学,从纵向来看,就是要落实每个字。新课程在多认少写的原则下,每节课要写的字不多,对这些字我们必须扎扎实实指导学生认真书写,从字的结构、书写规则等都要落到实处,在写字教学过程中渗透汉字的形体美和结构美。从横向看,我们在落实每个字的教学中,必须把写字教学落实到每个孩子。在写字过程中,我们发现两极分化还是有的,好的小朋友字已经写得相当漂亮了,可是有些同学真的还需要老师手把手地教,如书写的姿势、握笔的姿势、坐的姿势都不是很乐观。老师要舍得花精力和时间关注这些需要帮助的孩子身上。

6、整体感知

学习了这组课文后的收获是什么?我们可以让学生再说说,或者以春为题来写写“我眼中的春天”,学生有了前面的找、说、诗歌朗诵和一些实践活动,对春天的感受肯定很深,所以写起来一定是有话可说,有感而发。把阅读和写作很好地结合起来,为过渡到中年级做好准备。

S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围绕着“快乐”这个主题。设问句的单元导语和小朋友的表情、语言,激发学生读书欲望,把学生引进一个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单元。单元教材中安排了四篇课文和一个“语文百花园”。四篇课文是《雨后》、《假如》、《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和《猴子种树》。每篇课文及《语文百花园》中都配有漂亮、俏皮的插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造诗、文意境,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课文语言形象生动,引人入胜,容易使学生与其产生共鸣。

本单元教材通过诗歌、童话等不同体裁的课文向学生传达出健康、快乐的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心态,并引导学生积极地去体验生活的快乐和助人为乐的快乐。

学习目标:

1.认识36个生字,会写32个字。学习2个偏旁。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表演。背诵《雨后》、《假如》两篇课文。

3.能够了解诗、文的内容,能理解重点语句的意思,能从重点语句中体会人物情感。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出自己的感受。正确掌握逗号、句号、问号、叹号的读法。

5.巩固学生形声字、部件组合、偏旁组字的识字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汉字间架结构的习惯,能按正确笔顺书写。

6.看懂图意,展开想象,按照一定顺序说清图意并写通顺的能力。

7.能够采集词语,把语句扩充具体。培养听、说、读、写各方面语文素养。

8.搜集资料,扩大视野,拓展学习空间,开展多种活动,引导学生健康向上,关注他人;培养学生健康、快乐的价值观、人生观;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习重点

1,认识36个生字,会写32个字。学习2个偏旁。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表演。背诵《雨后》、《假如》两篇课文。

3.能够了解诗、文的内容,能理解重点语句的意思,能从重点语句中体会人物情感。

学习难点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表演。背诵《雨后》、《假如》两篇课文。

2,能够了解诗、文的内容,能理解重点语句的意思,能从重点语句中体会人物情感。

教学思路:

对于本单元的主题——快乐,学生每天都能够感受到,文中的内容理解方面不会有太多障碍。可能城市里的孩子对离他们生活较远的,“梨五杏四”、“杏四桃三”、“桃三樱二”这些农谚感到陌生,教师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他们理解此类问题。学生中的普遍问题可能会出现在分角色表演上。学生如何在分角色朗读的基础上,进行惟妙惟肖、妙趣横生的表演?教师教学中要努力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感受文中人物的心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充分表情

朗读后,既而引导学生内化课文的语言,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上相应的动作,演出情趣,表演后一定要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达到表演与观看的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对于本单元的生字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运用自己掌握的识字方式学习,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师应重点引导、辅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合作精神;难字(形、义、音等方面)、易错字,进行适当点拨,让学生按照方法自主学习,并鼓励他们开动脑筋自己编儿歌,辨析、记忆形近字、形声字。

S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学习内容分析

本单元围绕着“科学、创新”这个主题。单元导语用一个个有趣的问题把学生引进了奇妙的科学大门。单元教材中安排了四篇课文、“识字二”和一个“语文百花园”。四篇课文是《激光的话》、《鲁班造伞》、《听诊器的由来》,和《能干的钟点工》。课文、识字、语文百花园中都配有可爱、有趣的插图,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引导学生感悟科学的思维方式,降低阅读难度,帮助学生理解语言,培养学生爱科学,想创造的思想感情。

单元教材通过童话、传说、故事等向学生展示出科学对人类的贡献,发明创造令世界更加便利、精彩。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情感,并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思想,敢于挑战未知,进行发明创造。

学习目标:

1.会认77个生字,会写43个字。认识“斤字旁”,部首三框儿。

2.“学习并掌握同音字的辨认方法,提高识字能力。

3.能够朗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出自己的感受。正确掌握逗号、句号、问号、叹号的读法。

4.能够理解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对科学与创造的热爱之情,探索未知的兴趣。

5.培养学生观察汉字间架结构的习惯,学习写半包围结构的字,初步了解与“斤字旁”、部首三框儿有关的字的特点。

6.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看懂画意,按照一定顺序完整叙述图意,并写通顺的能力。

7.课内外知识交流,拓展学习空间,开展多种活动,引导学生探索科学的奥秘,发明创造的伟大,收集科学、创新的信息、语言等,全方位地跟科学交朋友。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习重点

1,会认77个生字,会写43个字。认识“斤字旁”,部首三框儿。2,“学习并掌握同音字的辨认方法,提高识字能力。

3,能够朗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出自己的感受

.学习难点:

1,能够朗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出自己的感受。正确掌握逗号、句号、问号、叹号的读法。

2.,能够理解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对科学与创造的热爱之情,探索未知的兴趣。的奥秘,发明创造的伟大,收集科学、创新的信息、语言等,全方位地跟科学交朋友。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思路

对于本单元的主题——科学、创造,学生有极强的好奇心,因此文中的内容学习起来会有很大的吸引力。如今的孩子对“留声机”这种几十年前就已退出历史舞台的机器,肯定会感到陌生。贫困山区的学生一定对有关“激光”的知识感到茫然,对“吸尘器”、“下水道”这些东西,因为生活局限性问题缺乏感性认识,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实地参观、图片解决此类问题。学生中的普遍问题可能会出现在课外知识延伸拓展上。生活经历与年龄的原因,使学生要依靠家长的帮助,才能获得丰富的课本以外的资料。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进行课外阅读,丰富积累,然后用口头、图文等方式为同学展示成果。

对于本单元的生字和“区别同音字”识字专课学习,教师仍然要大胆放手,适时点拨、引导、辅导学生,让他们利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学习,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和积极性,培养协作精神,让学生快乐学习,培养其自信心。对于单元中出现的难字(形、义、音等方面)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加以强调、指导。

二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围绕“做人的道理”安排了4篇课文。《小鹿的减法》以“做事要下定决心,坚持到底”为主题《爱发脾气的孩子》以“做人要有涵养,要懂得控制自己”为主题,《寓言两则》告诉人们要“眼界开阔、及时改过”等做人的道理。文章体裁多样,有古诗、童话、寓言、故事等,形式活泼,情节动人,语言浅显通俗,符合学生阅读水平。每篇课文配有生动形象的插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难点内容。

“语文百花园五”编排了玩玩说说----给汉字分类、归类;连一连----动宾词语搭配;读句子----发现句子中的反义词;采集古人儿时的故事,读短文,说话写话,口语交际等内容。这些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实践紧密联系,有助于提高学生识字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的积累,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感,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质。本单元的导语言简意赅指明单元主题,导语与生动有趣的情境图交相辉映。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兴趣。

学习目标

1、随文认识46个生字、会写30个字;

2、继续培养朗读能力及默读能力,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从小培养“自信、宽容、虚心、及时改过”的良好品格;

3、逐步形成边读边思考的读书方法。

学习重点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新词;

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难点

1、看图说话写话

2、口语交际练习

教学思路

本单元的重点是继续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写字、识字的能力,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古代英雄的形象,并且有辨别真善美得能力。教学时根据本单元课文故事性强,可读性强的特点,可采取单元整组教学,以单元开头的导语为切入点,通过听录音,看录像,自己试读或同桌互读互听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初步了解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大意。可以进行分课或分块学习。在引导学生逐篇学习课文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课文的特点灵活的选择教学方

教学本单元《爱发脾气的孩子》时,先让学生以多种形式读,再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男孩说的话什么意思,这样较易突破重难点。在写字教学时,注重学生的良好习惯的培养。教师让学生把课文中的词语写成卡片,在教学中让学生图贴上相应的词语,并充当小老师与同学互教、互读。这样,短短十多分钟就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掌握了十几个字和几个词语。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结构

本单元有4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七。《我能行》《再来一次》《我是最弱小的吗》《掌声》,从自立、自尊、自信、关爱等不同角度反映了“成长”这个主题。课文中的故事内容贴近儿童生活,每一课都配有生动、活泼的插图,有利于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语文百花园七安排了绕口令、辨析形近字、写词写句、读一读、写留言条、能说会道《夸夸自己》等语文学习活动。

二、学习目标

1、会认49字,会写32字,掌握要求会写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4、懂得在现代生活中要学会沟通和理解,学会合作和共处。在合作中茁壮成长,自我认识。

三、学习重点

1、认识49字、会写32生字。

2、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

四、单元学习难点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懂得在生活中要善于沟通和理解,相信自己,关爱他人。

五、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录音带、教学挂图、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思路

写字方面、主要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掌握识字方法。指导学生写字的笔顺、笔画、结构。

朗读时,老师对重点词句做针对性的指导。理解感悟,通过仔细观察图画、理解重点词语,反复朗读引导学生进行感悟。阅读教学,仍要坚持以读为主,读中感悟。要进一步加强朗读教学,要注意教学的层次性,首先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把句子读流利;再指导读出语气,读出适当的停顿,读出对句子的初步理解;最后才要求读出感情。要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默读课文的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识字教学要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继承我国识字教学的优秀传统,吸收各种识字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引导学生了解汉字文化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能力和良好习惯。

比单元教材分析 篇6

全国翻译专业资格 (水平) 考试 (China Accreditation Test for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CATTI) , 是在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指导下, 由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组织实施与管理的一项翻译水平考试。

全国翻译专业资格 (水平) 考试英语笔译3级考试 (以下简称为CATTI英语笔译3级) , 是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一般的双语互译能力, 能完成一般翻译工作的考生参加笔译考试的选择。

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的重新表达出来的活动。 (张培基等, 1980) 译者是从事翻译活动的主体, 而译者本身的主观性及差异性很容易使翻译出现不妥之处, 这是不可避免的。在笔者根据外文出版社发行的全国翻译专业资格 (水平) 考试指定教材《英语笔译实务3级》备考过程中, 发现参考译文存在值得推敲和商榷的地方。笔者以指定教材《英语笔译实务3级》 (2009年版) 第七单元英译汉Impacts of Climatic Changes on Livestock:A Canadian Perspective为例, 对参考译文的语言质量进行评析, 对其中翻译不妥的地方进行阐述, 笔者概括为错译, 漏译, 前后不对应, 翻译不恰当等。

2《英语笔译实务3级》参考译文语言质量分析

传统人工翻译质量的保障几乎全靠译者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翻译素养, 翻译易出错, 而互联网四通八达, 内容包罗万象, 现代翻译过程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辅助翻译, 降低出错率。“利用电子手段确定普通词语的翻译, 因特网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方便、高效地解决专业词汇问题, 还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普通词语的翻译方法, 弥补我们的英语不足。” (李长栓, 2004) 互联网上可以进行辅助的翻译工具种类繁多, “利用电子百科全书查词和平行文本, 电子百科全书 (包括光盘和在线百科全书) 是很方便地查询手段。” (李长栓, 2004) “由于统计机器翻译是在词汇、习语乃至篇章层面针对海量双语平行语料的挖掘, 因而比基于规则的传统机器翻译质量更高, 译文更地道建, 设效率也更高。” (岑秀文, 2013) 本文利用互联网电子手段, 部分内容通过电子百科全书查词以及双语平行语料检索和对比, 对参考译文进行语言质量评析, 并进行示例分析并改译。

2.1 错译

1) 原文:Furthermore, the lack of electricity made it difficult to provide adequate barn ventilation and heating, thereby making the animals more susceptible to illness. (第5段, 本文下划线均为笔者便于讨论所加)

参译:此外, 缺电还容易导致谷仓通风不畅, 供暖不足, 使奶牛易于患病。

分析:此处“barn”被翻译为“谷仓”, 结合上下文, 可知本段是在说明电力供应中断对畜牧业的不利影响。“谷仓”的翻译生硬, 与上下文联系脱节, 根据柯林斯英汉双解大词典的释义, barn:N-COUNT A barn is a building on a farm in which animals, animals food, or corps can be kept.字典释义很清楚, 所以, 笔者建议翻译为“牛棚”或“畜棚”。

改译:此外, 缺电还容易导致牛棚通风不畅, 供暖不足, 使奶牛易于患病。

2) 原文:For the 2002 season, it was predicted that many pastures would be unable to support any grazing, while others would be reduced to 20-30%of normal herd capacity. (第4段)

参译:2002年曾有人预言, 许多草原将不能再放牧, 而其他草原的正常放牧能力也将下降20-30%。

分析:笔者认为本句的翻译存在不妥之处, “for the 2002season”不应像指定教材参考译文说的是预言发生的时间, 而应是草原不能放牧的时间, 而且参考译文中“season”也没有翻译出来, 所以, 笔者认为应将此句进行修改。

改译:曾有人预言, 在2002年的放牧季, 许多草原将不能再放牧, 而其他草原的正常放牧能力也将下降20-30%。

2.2 漏译

3) 原文:It is estimated that a doubling of atmospheric CO2would increase grassland productivity by an average of 17%, with greater increases projected for colder regions and moisture-limited grassland system. (第3段)

参译:据估计,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翻一番, 草场产量就会平均增长17%, 在较冷的地区和湿度较低的草场上增长率更高。

分析:参译中“projected”一词没有被译出, 属于翻译中的漏译情况, 而且本句中推测的语气多多少少会被弱化掉, 建议加上, 使译文与原文意思与语气更加贴近。

改译:据估计,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翻一番, 草场产量就会平均增长17%, 在较冷的地区和湿度较低的草场上增长率预计会更高。

2.3 前后译法不对应

4) 原文1:Temperature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to be the most important bio climatic factor for livestock. (第2段)

参译1:对家畜而言, 气温通常是最为重要的生物气候因素。

原文2:Warmer temperatures are expected to present both benefits and challenges to livestock operations. (第2段)

参译2:温度较高对家畜业既有益处, 也有风险。

分析:“temperature”一词, 参译中, 既有“气温”的译法, 也有“温度”的译法, 两种译法并存, 略显译文混乱, 笔者建议规范和统一说法, 避免同一词汇前后翻译不对应的情况, 以便读者理解。

5) 原文:Temperature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to be the most important bio climatic factor for livestock. (第2段)

参译:对家畜而言, 气温通常是最为重要的生物气候因素。

分析:原文是关于气候变化对家畜养殖的影响, 参译中既有“家畜”的说法, 也有“牲畜”的用法, 如, “然而在夏季, 温度上升的风险就会凸现, 热浪可能置牲畜于死地。” (第2段) “除了对牲畜的直接影响外, 暴风雨会导致电力供应中断。” (第2段) 在译文中, “家畜”和“牲畜”说法混乱, 不易于读者理解, 笔者建议, 在翻译时应统一说法为“家畜”或“牲畜”。

2.4 翻译用词不恰当

6) 原文:Challenges would increase during the summer, however, when heat waves can kill animals. (第2段)

参译:然而在夏季, 温度上升的风险就会凸现, 热浪可能置牲畜于死地。

分析:根据新华字典解释, “凸现”有清楚地显现的意思。而“increase”在柯林斯英汉双解大词典中释义为, V-T/V-I If something increases or you increase it, it becomes greater in number, level, or amount.“凸现”与原文“increase”意思上有出入, 不是非常切合, 所以, 笔者建议采用“增加”的意思, 更具体, 更明白直接, 更有利于理解。

改译:然而在夏季, 温度上升的风险就会增加, 热浪可能置牲畜于死地。

7) 原文:For example, a study conducted in Appalachia found that a 5 increase in mean summer temperature caused a 10%decrease in cow, calf and dairy operations. (第2段)

参译:如阿巴拉契亚地区的一项研究表明, 夏季平均气温上升5摄氏度, 会导致奶牛、肉牛和奶制品产业产值减少10%。

分析:此处“calf”翻译为“肉牛”笔者认为翻译不太妥当。维基百科对“calf”的释义为, Calves are the young of domestic cattle.Calves are reared to become adult cattle, or are slaughtered for their meat, called veal, and for their calfskin.而百度百科中, 肉牛即肉用牛, 是一类以生产牛肉为主的牛。肉牛的特点是:体躯丰满、增重快、饲料利用率高、产肉性能好, 肉质口感好。通过对比“calf”和“肉牛”的释义, 笔者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意思上的不对等情况, 如果翻译成“肉牛”, 中国读者的理解易跟原文产生歧义, 鉴于此, 笔者建议此处“calf”应翻译为“牛幼崽”。

改译:如阿巴拉契亚地区的一项研究表明, 夏季平均气温上升5摄氏度, 会导致奶牛、牛幼崽和奶制品产业产值减少10%。

8) 原文:Provided there is adequate moisture, warmer temperatures and elevated CO2 concentrations are generally expected to increase growth rates in grasslands and pastures. (第3段)

参译:假设湿度适宜, 较高的气温和二氧化碳的浓度通常会提高草场和草原的生长率。

分析:“Adequate”一词在柯林斯英汉双解大词典中的释义为, Adequate, ADJ If something is adequate, there is enough of it to meet a purpose.新华字典中, 适宜含有“合适, 相宜”的意思。在大部分对话中表达的意思是“恰当的, 不超过心理预期度的, 与某事不冲突的, 相吻合的”, 常用搭配为气候适宜。“适宜”与“adequate”意思上仍然有差距, 笔者建议“adequate”此句中直接翻译为“充足”即可, 便于读者理解, 更符合习惯用法。

改译:假设湿度充足, 较高的气温和二氧化碳的浓度通常会提高草场和草原的生长率。

3 结语

全国翻译专业资格 (水平) 考试作为评定翻译水平的一项重要考试, 在全国影响颇深, 其指定教材的语言质量也同样会对未来翻译人才的知识和思维产生影响。

笔者以《英语笔译实务3级》第七单元参考译文为例, 多次对比揣摩原文与参考译文, 把其中语言质量问题归纳概括为, 错译, 漏译, 前后不对应, 翻译不恰当等问题, 并通过互联网翻译工具, 百科全书查词和双语平行语料检索为辅助尝试进行分析和改译, 以帮助提高参考译文的语言质量, 使指定教材更规范化。

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 译者的思维和知识储备等主观性因素也在翻译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错译和翻译不妥之处在所难免。翻译学习过程, 不仅是一个单向输入的过程, 也应该发现问题, 修改错误, 实现翻译学习过程的双向互动。

参考文献

[1]卢敏.全国翻译专业资格 (水平) 考试指定教材英语笔译实务3级[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9.

[2]李长栓.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上一篇:创建无邪教社区工作汇报5则范文下一篇:2023年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