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的现状与对策建议

2024-10-15

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的现状与对策建议(通用8篇)

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的现状与对策建议 篇1

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近年来,我市大力开展食品专项整治工作,深入实施“肉菜粮放心工程”,积极构筑食品安全监管网络,严厉查处各种经济违法行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市场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净化。但从整体上看,目前,商品质量尤其是食品安全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一、当前我市流

通领域食品安全的现状

目前,我市的食品安全形势仍然比较严峻。近年来,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毒有害,如,毒木耳、毒大米、毒奶粉、病死猪肉、毒火腿、毒香肠,蔬菜农药残留等。二是“三无食品”,即无厂名、无生产日期、无质量标准的食品,也有冒用商标、伪造标识,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三是变质劣质,主要是以次充好、掺杂使假,坑害消费者。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_、食品流通领域缺乏必要的质量安全准入机制。主要表现在,一些食品批发市场、商场、超市缺乏有效的安全检测手段和质量控制措施,使造假售假者有机可乘;食品经营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识假辨假能力差,使不合法食品进入了流通领域;一些经营者贪图私利,蓄意购进和出售低劣食品,不讲信誉,缺乏良好的商业道德。

_、食品加工环节存在的问题比较多。目前,食品加工企业具有多、小、散、乱的特点,小作坊比较多,不具备生产合格食品的必备条件,有的甚至无证无照。少数生产者受利益驱动,想方设法降低成本,谋求最高利润,甚至不惜以身试法。在农产品方面,非法使用违禁药物的现象严重,导致有毒有害的产品进入市场。_、消费者的质量意识亟待加强。当前消费者对商品质量安全意识比较淡薄,不能做到科学消费、理性消费,有的一味贪图便宜,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信誉极少关注,也不在意商品是否有合格证、保质期,质量是否过关,客观上使假冒伪劣商品有了销售的市场。

_、各地领导的重视程度不一。领导重视是抓好食品安全工作的基础和有力保障。目前,各级政府对食品安全问题认识程度不一,有的认识高一点,抓得紧一些;有的时紧时松;还有的政府很少出面,只是部门各自为政,各自行动,形不成合力,形不成声势。

_、食品质量监管体系没有形成。流通领域食品监管工作更是面广量大,容易出现监管的盲区和盲点。如,农村市场,城乡结合部,以及宾馆、饭店、学校等集伙单位。目前,食品安全涉及到工商、卫生、质监、农林、食品药监、粮食等__多个部门。各部门之间存在着条块分割和管理领域的交叉,没有能够形成一个分工明确、信息互通、合作密切、相互配合的有机整体,没有能够编织起生产企业和流通领域食品质量监管的互动网,监管的整体效能不强。现在,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问题极为关注,强烈要求有关部门健全监管网络,强化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不法行为。在流通领域内构筑起放心消费的环境,是执法部门的职责所在,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二、加强我市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的建议

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是当前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问题,抓好食品安全是实现科学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日前,××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力争通过_年努力,使××的食品生产经营秩序得到明显好转。《实施意见》强调,食品安全工作列入《××省平安县(市、区)评审条件》,作为对各地的考核依据。各地建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和相应的组织协调机构,实行了各级政府食品安全工作监管责任制,市、县(市、区)、乡(镇)政府主要领导是本地区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质量问题严重的区域,有关部门将按严重程度发布食品质量安全警告或警示,直至整治合格后解除。《实施意见》要求,在生产领域,按照国家规定的品种,实施强制性的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在流通领域推行以经营企业自律为主的商品准入制度。实施“千镇连锁超市”和“万村放心店”计划,每个行政村在现有的各类小商店中,确定一家将其改造成“放心店”,带动其他商店规范经营。同时,还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制度。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参照××模式,现提出如下建议:

_、加大对食品质量管理的组织领导力度。《××省食品卫生条例》提出,“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食品卫生工作的领导”。去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监管工作的通知》中再次强调,各级人民政府为当地食品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根据以上要求,建议市政府将食品安全纳入政府职能工作之中,成立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制定食品安全实施意见,明确阶段性工作目标、具体措施及各部门的职责任务;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建立食品安全预警机制和控制体系,努力消除影响食品安全的危害因素;督促有关

部门制定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确保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时能有条不紊地进行救援处理;抓好食品安全监管中的部门协调,形成齐抓共管、行动快捷、步调一致的工作格局。同时,建立食品质量监管的考核细则和责任追究制度,将食品质量监管作为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考核内容之一,推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

_、积极实施食品放心

工程。在近年来实施“肉菜粮放心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抓好拓展,将豆制品、卤制品、水产品、畜产品、食用油、调味品纳入放心工程范畴,建立相关的标准、制度、规定,加强监管,保证质量。扩大无公害农(水)产品生产基地,充分显现无公害肉禽、蛋禽、生猪、奶牛基地的规模效应,形成比较全面的无公害农副产品生产体系。在农贸市场、超市设立无公害农产品专营区,通过产地挂钩,引入市场,引导消费。同时,积极推行现代流通方式,建立放心食品销售网络体系,在乡村、社区开设“放心连锁超市”、“放心店”,扩大放心食品的覆盖面。

_、健全食品质量监管网络。紧紧抓住生产、流通、消费三个环节,形成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的食品监管体系。一是在生产领域把好产品质量关。按照国家规定,建立食品质量标准体系,实行质量认证标记,对未获得质量认证的食品不得进入流通领域。加大对农产品、畜产品、水产品使用药物超标的治理,积极引导农(水)产品基地建立以自检为主的速测网络。二是在流通领域把好市场准入关。推进商品质量监管关口前移,引导市场、商场、超市和食品经营户建立《进货索证索照索票》、《进货商品质量检查验收》、《供货企业食品质量保证承诺》、《不合格食品撤柜召回》等制度,监督检查企业建立完整的购销台帐,保证各环节进货渠道合法,加强检测检验,把好食品进货关和销售关。三是在消费环节把好卫生检查关。切实抓好餐饮业和学校的食品安全卫生管理,对餐饮业按照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规定,确定重点环节进行监管;在学校依法建立健全食堂食品卫生责任制,并建立重大责任追究制度。

_、强化食品安全行政执法工作。设立“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基金”,拨出专款用于食品安全的举报,构筑起广大群众监督网。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各司其职,严厉查处违法生产销售食品的行为。一是取缔无证无照生产经营食品行为。由市、县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城乡结合部非法加工经营点进行拉网式检查,清理无证照生产经营食品的行为。二是大力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选择问题多、群众反映大的食品,集中查处生产、加工、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有毒有害以及在食品中掺杂使假、以次充好、以不合格食品冒充合格食品的违法行为。对重大恶性事件,依法追究制假售假者的刑事责任。三是加强食品质量抽检工作。根据时令季节特点和消费者反映的热点,进行食品质量抽检。通过抽检及时发现和查处违法行为,曝光重大食品案件,及时发布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慎重消费。

_、加快市场诚信体系建设。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开展食品质量安全教育,提高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自律意识,增强消费者的自我保护能力,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食品质量安全的良好氛围。设立企业信用网站,由政府牵头,汇集工商、税务、银行、公安等各部门的信息,建立市场主体信用信息数据库,供社会各界查询。建立严重失信企业披露公布制度,使其生产经营受到制约。大力开展“放心一条街”、“放心购物市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诚信经营户”的评比活动,促进广大市场主体依法经营、守法经营,形成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

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的现状与对策建议 篇2

(一) 立法现状

2007年8月30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在第55条以专门条款对知识产权滥用作了如下的原则性规定:“经营者依照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行使知识产权的行为, 不适用本法;但是, 经营者滥用知识产权, 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 适用本法。”

(二) 不足之处

1. 制度设计较粗糙

现存法律法规在涉及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时, 大多规定“不得限制技术竞争和技术发展”、“不得含有为中国法律法规所禁止的限制性条款”, 这种措词偏笼统, 制度设计粗糙, 难以确定限制技术竞争展的标准。而国外许多国家的规定却详尽得多。

2. 未能明确专门的执法部门

目前国务院还没有根据《反垄断法》第10条的规定明确规制知识产权垄断行为的主管部门。根据不同法律法规的适用情况,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商务部等都可能成为其主管机关。但是, 以法律的形式来确立知识产权反垄断机构独立性和权威性是十分重要的, 只有知识产权反垄断机构实现独立性和权威性, 才更加注重维护宏观的经济秩序, 防止市场竞争不足。而现有的商务部、工商管理部门、知识产权局、版权局等部门都不具有这方面的特点。

总体来说, 《反垄断法》的颁布, 只是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领域的反垄断律制度建设己经起步, 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依然很多。对于滥用知识产权行的规制并不是反垄断法所能单独完成的, 通过相关制度的配套方可能完成。

二、完善我国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立法若干建议

(一) 制定专门的知识产权领域内反垄断指南或规章

反垄断执法具有很强的政策性, 反垄断法对知识产权的态度在不同的时期差别很大, 这与不同时期的经济政策密切相关, 因此, 我国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 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而制定知识产权领域内反垄断规章或指南。如美国司法部和联邦贸易委员会联合制定的《知识产权许可的反托拉斯指南》、欧盟委员会制定的《欧共体技术转让协议集体豁免条例》、日本公正交易委员会制定的《专利和技术秘密许可协议中的反垄断法指导方针》都是这方面法律规范文件的代表。它们都是由专司市场竞争秩序维护的机构制定, 而且都经由本国的实践发展而不断修正、发展。

(二) 设立具有独立性、权威性的反垄断执法机构

《反垄断法》规定的反垄断主管机构由反垄断委员会和反垄断执法机构两部分构成。反垄断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反垄断工作。其组成和工作规则由国务院规定。在我国, 国务院有关部门已经在部分履行反垄断的执法职责。《反垄断法》立法中考虑到执法工作的延续性和法律的前瞻性, 只是明确规定了反垄断执法机构的职责、权限及其工作程序。而依据《反垄断法》的规定, 国务院可以确定具体的反垄断执法机构。由此, 该法的立法意图应当是先由各相关部门分头执法, 具备条件再设统一、专门的反垄断执法机构。那么, 根据《反垄断法》的授权, 国务院应当尽快对于反垄断委员会组成和工作规则做出规定, 明确主要领域的反垄断执法机构, 这里包括知识产权领域。再者, 不少专家认为, 要监控垄断, 必须要有一个独立的、权威的和专业的反垄断机构, 以超越反垄断法主管机关与行业监管机关的利益纠缠这个难题。在中国, 如果由行业监管机关来负责, 由于其与被监管企业之间有着共同利益。而且, 如果反垄断机构是行业主管机关, 还面临着行政级别上的难题, 即其无法有效监管行政级别与之相同或更高的那些部门主管的垄断行业。另外, 反垄断的执法权如果被肢解, 也会使反垄断效果大打折扣。所以, 从长远考虑, 我国还是应该建立独立的、权威的和专业的反垄断执法机构。

三、结语

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的现状与对策建议 篇3

[关键词]知识产权;反垄断法;权利滥用

一、我国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立法现状及不足之处

(一)立法现状

2007年8月30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在第55条以专门条款对知识产权滥用作了如下的原则性规定:“经营者依照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行使知识产权的行为,不适用本法;但是,经营者滥用知识产权,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适用本法。”

(二)不足之处

1.制度设计较粗糙

现存法律法规在涉及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时,大多规定“不得限制技术竞争和技术发展”、“不得含有为中国法律法规所禁止的限制性条款”,这种措词偏笼统,制度设计粗糙,难以确定限制技术竞争展的标准。而国外许多国家的规定却详尽得多。

2.未能明确专门的执法部门

目前国务院还没有根据《反垄断法》第10条的规定明确规制知识产权垄断行为的主管部门。根据不同法律法规的适用情况,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商务部等都可能成为其主管机关。但是,以法律的形式来确立知识产权反垄断机构独立性和权威性是十分重要的,只有知识产权反垄断机构实现独立性和权威性,才更加注重维护宏观的经济秩序,防止市场竞争不足。而现有的商务部、工商管理部门、知识产权局、版权局等部门都不具有这方面的特点。

总体来说,《反垄断法》的颁布,只是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领域的反垄断律制度建设己经起步,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依然很多。对于滥用知识产权行的规制并不是反垄断法所能单独完成的,通过相关制度的配套方可能完成。

二、完善我國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立法若干建议

(一)制定专门的知识产权领域内反垄断指南或规章

反垄断执法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反垄断法对知识产权的态度在不同的时期差别很大,这与不同时期的经济政策密切相关,因此,我国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而制定知识产权领域内反垄断规章或指南。如美国司法部和联邦贸易委员会联合制定的《知识产权许可的反托拉斯指南》、欧盟委员会制定的《欧共体技术转让协议集体豁免条例》、日本公正交易委员会制定的《专利和技术秘密许可协议中的反垄断法指导方针》都是这方面法律规范文件的代表。它们都是由专司市场竞争秩序维护的机构制定,而且都经由本国的实践发展而不断修正、发展。

(二)设立具有独立性、权威性的反垄断执法机构

《反垄断法》规定的反垄断主管机构由反垄断委员会和反垄断执法机构两部分构成。反垄断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反垄断工作。其组成和工作规则由国务院规定。在我国,国务院有关部门已经在部分履行反垄断的执法职责。《反垄断法》立法中考虑到执法工作的延续性和法律的前瞻性,只是明确规定了反垄断执法机构的职责、权限及其工作程序。而依据《反垄断法》的规定,国务院可以确定具体的反垄断执法机构。由此,该法的立法意图应当是先由各相关部门分头执法,具备条件再设统一、专门的反垄断执法机构。那么,根据《反垄断法》的授权,国务院应当尽快对于反垄断委员会组成和工作规则做出规定,明确主要领域的反垄断执法机构,这里包括知识产权领域。再者,不少专家认为,要监控垄断,必须要有一个独立的、权威的和专业的反垄断机构,以超越反垄断法主管机关与行业监管机关的利益纠缠这个难题。在中国,如果由行业监管机关来负责,由于其与被监管企业之间有着共同利益。而且,如果反垄断机构是行业主管机关,还面临着行政级别上的难题,即其无法有效监管行政级别与之相同或更高的那些部门主管的垄断行业。另外,反垄断的执法权如果被肢解,也会使反垄断效果大打折扣。所以,从长远考虑,我国还是应该建立独立的、权威的和专业的反垄断执法机构。

三、结语

总之,我国《反垄断法》的颁布,只是在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立法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和未来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立法还大有可为。我国尚需从国情出发,一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随着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实践经验的丰富,不断完善相关规定。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知识产权问题上应采用合法手段加以规制,即在国际知识产权条约的框架下,以我国不断完善的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立法为依据,通过限制知识产权的滥用来发挥知识产权制度的积极作用,从而保证我国贸易的健康发展。

[作者简介]徐秀琼(1986—),女,浙江海盐人,浙江大学法律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经济法。

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的现状与对策建议 篇4

2008-06-02 11:44 文章来源:池州市商务局

文章类型:原创

内容分类:调研

商贸流通业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作为第三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商贸流通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日益被人们所认识, 它不仅能够多方面地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提供广阔的就业门路,而且还以其特有的服务职能促进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正确认识我县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现状是确定我县第三产业发展目标、制定商品流通行业发展的战略前提。根据商务部商建字109号文件《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县级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工作的通知》要求,对现有商业网点的规模、分布、业态、就业等情况进行了商业网点现状的专项调查,并未来规划做出初步的建议设想。

一、我县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全县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商贸流通业呈现了较快的增长势头,对繁荣城乡市场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我县各类商业经营网点遍布城乡各地,商贸企业个数迅速增多,规模日趋扩大,零售业经营业态逐渐合理,精品服饰、珠宝、通讯器材、家用电器、天方茶叶,皖春、七井七宝等专卖店、特色店、专业店以及东柱商贸、秋浦购物中心、金穗、金祥、今日等超市门店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极大地方便了消费者购物。主城区曙光路、陵园路商业街的建设己初具规模,街道两侧商店林立,招牌鲜艳,街上店内人群涌动,透露出浓浓的城市气息。

1、商业网点与从业人数。目前我县城乡商业经营网点共有2773个,其中:批发零售贸易经营网点有1686个;餐饮业经营网点286个;宾馆业127个。全县商贸业从业人数为3929人,其中贸易业为3040人,餐饮业548人,宾馆等服务业341人。全县城镇以上的商业经营网点共有1376个,其中:批发零售贸易经营网点有1080个;餐饮业经营网点225个;宾馆业71个。全县商贸业从业人数为2159人,其中贸易业为2159人,餐饮业460人,宾馆等服务业235人。

2、商贸流通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007年末,我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6338.3万元,比上年增长16.02%,其中:县本级零售额21575,9万元,增长16.32%;农村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额14758.4万元,增长15.59%。从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平稳增长,实现消费品零售额为30321万元和5596万元,分别增长14.96%和22.98%。2005年以来,通过实施的“万村千乡”农村市场工程建设和社区连锁经营工程,培育壮大了东柱商贸、秋浦购物中心两个上规模的综合超市,以两大商贸企业为龙头,开展全县消费品连锁经营,推动了农村、社区市场建设,促进了城乡流通业的健康发展。

3、零售贸易业态。主要分三大类:一是超市市场:全县营业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超级市场有东柱商贸、秋浦购物中心和太平洋超市3家,即将开业的还有嘉华联超市。二是专业(卖)店:近年来我县专业、专卖店有了较大的发展,主要经营品牌服装、皮鞋、音像、首饰、中西药品、通讯器材、家用电器、空调等,经营规模普遍较小,营业面积大多不宽敞。三是便利店、杂货店、经营的商品以日常生活用品为主,满足了群众的基本生活消费需求。四是连锁店主要是实施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社区连锁经营工程发展的连锁店或加盟连锁店,其中,消费品农连锁店156家、农资连锁店4家、社区消费品连锁店2家,此外还有连锁药店3家。

4、商贸流通业的环境日益改善。我县在改善城区商业硬件设施上加大了投资力度,进行了对老城区街道的改造,打通了曙光遂道,使城东和城西联成一片,对城东新区的发展做出了规划,完成了东柱超市及物流配送中心和步行街建设,城东半月街、秋浦半边街、秋浦市场、城区农贸市场、茶叶市场、七都商贸城等商业项目正在建设和即将建设之中。通过招商引资,一批工业、旅游、商贸等项目座落我县,拉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得到了较快的提高,2007年城市职工年平均工资收入16529元,增长22.76%,农民人均纯收入2101元,增长21.8%,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达6980元,增长7.5%,购买力大幅度增加。随着旅游业快速增长,2007年接待外地游客106万人次,现已成为我县商品消费的又一庞大群体。

5、物流产业较快发展。我县随着交通、通信等基础建设的改善,以及城乡消费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我县物流产业的发展,商店进货基本是通过第三方物流来实现,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开始整合企业内部物流资源,为企业开展运输、配送、仓储、包装、流通加工和信息等物流服务。县东柱商贸有限公通过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共改造农家店155家,销售额1085万元。并建成日用消费品物流配送中心一个,拥有8台不同需要的配送货物车,初步形成了以公司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新型农村商品流通网络,初步发展成为我县集批发、零售和物流配送多种业态的综合性商贸龙头企业。

6、市场建设概况。我县建有两个专业市场,其中县农贸市场位于石台县仁里镇和平北路,面积3000平方米,主要从事鲜活农产品交易,满足县城居民的“菜蓝子”需求,2007年交易额接近6000万元,今年二月开始原址重建改造,总投资350万元,新建占地面积10亩,建筑面积5400平方米,年交易额达1亿元的新型农贸市场。秋浦市场位于石台县仁里镇人民南路,主要从事茶叶交易,营业面积3000平方米,但其市场容量与我县茶叶交易规模相比太小,起不到专业市场的作用,与2007年由县秋浦商贸有限公司并购进行重新改造。总投资1250万元,占地面积6亩,建筑面积为8400平方米,并设2600平方米地下停车场一座,主要从事以特色农产品为主旅游特色商品交易。

二、我县商贸流通业发展存在问题

1、商贸流通企业规模偏小,我县商贸流通业中以个体经营户为主,由于资金有限,企业经营规模普遍较小,而且经营设施十分简陋,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物流产业仍是传统方式,营运性运输工具主要集中在个体运输户中,组织化程度低,现有物流企业和物流设施规模都比较小,基本还处于零散、量小、无序状态,缺乏功能齐全、竞争力强的物流骨干企业,第三方物流主要依靠县外物流企业。

2、业态单调,经营理念陈旧,我县商贸经营业态以小型杂货店、便民店为主,经营的商品大部分是档次较低的大众化商品,少量综合性百货商场及专卖店、专业店也显得经营规模小,经营的商品少,规格、型号、花色不全,消费者挑选余地也不大。连锁超市近年虽然得到一定发展,但在全县商贸业中所占的份额还不高,而且在规模上也只能称中小型超市,缺少大超市及商贸中心。我县商贸业的经营观念显得陈旧,采用的大部分是传统模式,缺少先进的经营理念、先进的管理技术、良好的质量信誉保证与售后服务。

3、商贸流通业市场先导性作用发挥的不明显,规模型企业数量少,承担不了主导作用,对财政收入的贡献不成规模。

4、市场网络建设落后,各种类型的商业网点布局复杂,成衣、副食、日杂用品、建材等各种类型的商业网点交叉分布,这在整体上显得我县商业网点比较混乱,缺乏总体布局。由于我县没有专业性强,能够引导和刺激产业发展的专业市场,地方特色不突出,设施落后,聚集辐射功能差,以市场引导产业发展,以产业支撑市场的格局还未形成。城区中缺乏标志性商业设施,如市场(茶叶、高山辣椒)、商场、宾馆等与旅游业的协调发展还有一定的差距。

5、城乡居民消费增长缓慢,一是部分城市低收入群体和农村居民消费的购买力与可供量之间差距拉大,二是居民消费观念比较落后,受存钱防老、防病的传统思想的影响,限制了即期消费的增长。

6、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政策不很落实,特别是在贷款等方面反映较为突出,限制了民营商业的快速发展。

三、我县商业网点规划的目标设想和基本思路

1、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绿色石台、皖南茶乡”总体战略目标,体现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商品市场体系的总方针;反映优化市场布局,调整市场结构,发展现代流通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主导思想;体现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创新消费方式,改善产业服务功能,提升商业竞争力,服务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体现绿色生态和旅游商贸的地方特色。

2、规划期限、规划范围和内容。规划期限:规划基期年为2007年,近期:2008-2012年,远期划2012-2020年,参照《石台县城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的规划方案,本次商业网点规划县城的城市人口;规划县域人口近期为11.5万人,远期为12万人。规划范围:石台县城所在地仁里镇。根据国家商务部、建设部的编制规范及相关要求,本次规划的内容为:规划范围内一定规模以上的商业网点,包括零售商店、商品交易市场、物流中心、餐饮、饭店等各级商业中心和特色街区。规划重点是: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商业发展、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充分反映城市商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研究城市商业网点的功能与结构,并做出空间布局,预测城市商业网点的建设规模等。

3、目标设想和总体布局。通过规划形成总量平衡、布局合理、业态先进、结构适当、配套完善、特色鲜明的商业网点体系。规划2020年总营业面积为25。39平方米,人均占有商业服务网点营业面积5.64平方米。构建1个县级商业中心(老城区商业地段),1个区域商业中心(城东新区),2个居住区商业中心(城西南和沿秋浦河畔),完成6条商业特色街(曙光路、人民路、仙寓路、和平路、曙光东路半月街、滨河路半边街)、三个特色商贸市场(秋浦旅游商品市场、茶叶市场、农产品批零市场),一个大型综合批零市场,一个物流配送中心,并相应配套完善饭店、餐饮服务设施。

规划县级商业中心位于老城区,由人民路,秋浦路、和平路、黎明路所围成的区域。商业中心的商业网点主要分布在曙光路、和平路、人民路、仙寓路、黎明路等,该商业中心服务于石台县整个县域范围。

业态导向:鼓励设置百货店、专业店、专卖店,设置业态强调精品化、差别化;适度设置大型综合超市、超市、旅游商品市场,农产品集贸市场。

规划金钱山新区为石台县区域商业中心。核心区商业中心位于金钱山大桥以北、金钱山以东南的秋浦河沿岸区域。到2020年新区商业网点将重点建设步行街、一个大型综合超市、一个大型综合批零市场、一个茶业专业市场,一个物流配送中心。

业态导向:鼓励设置购物中心、百货店、综合超市、大型综合批零市场、物流配送中心、专业店、专卖店、餐饮店等。其中大型综合超市面积宜为2000平方米以上。

商业街规划:曙光路以经营中、高档商品为主,积极发展专业店、专卖店,打造服装一条街;同时适当配置化妆品商店。人民路以经营特色小百货,食品及餐饮业为主,建小商品特色市场一座。仙寓路以经营小餐饮、小五金、钟表眼镜、中档的服装专业店为主,和平路以经营日常生活用品为主,宜发展便利店、特色副食品商店。半月街具有石台地方特色农副产品为主。滨河路半边街以茶吧、酒吧、咖啡屋、娱乐房为主。

4、基本思路。一是树立现代经济意识、确立商贸流通业的重要地位。流通是国民经济运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商品价值的实现,生产要素的获得,资本的循环都必须通过流通才能解决。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流通是产业沟通,联系城乡的纽带,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标志经济发展水平重要的基础性、支柱性产业。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经济发展的市场化,现代化程度越高,生产对流通的依赖程度就越大,流通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就越突出。因此,必须重视和研究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确立商贸流通业在我县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二是扩大商贸企业规模,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要努力改变我县商贸企业规模偏小的状况,要想方设法引进一到两家大中型商贸企业,同时扶持有条件的本地商贸企业上规模、上档次,打造我县商贸业的龙头。三是加快经营业态转变,大力发展连锁经营。我县商贸业要加快改变经营业态单调的局面,加快形成大中型综合性商场、超市,精品专卖店,特色店,专业店,便民店等经营业态相结合的多样、合理的业态结构体系,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要确立连锁经营在商贸业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建设连锁龙头企业,引导小企业加盟连锁店,加速连锁经营业低成本扩张。四是改变经营理念,发展现代新型商贸业我县商贸流通业一定要逐步改变陈旧的经营理念,大力发展品牌经营总经销、总代理、特约经销、租赁业务、信用消费等现代营销方式;大力推进物流配送业,扩大物流配送范围,开展社会配送,发展第三方物流,提高流通效率;大力支持发展电子商务,鼓励我县商贸流通企业和工业企业积极发展网上商店、网上交易,推进信息技术在商贸领域的应用,加快流通信息化进程。五是创建现代化的商贸中心,加快特色街与专业街的规划和建设针对我县商业街道建设布局散、规模小、档次低,并且缺少象模象样的商贸中心和专业批发市场,难以体现繁华热闹的县城气氛,从长远和发展的眼光看,随着城区城区东扩和人口的增加,要中长期规划布局和建设一批设施先进、格调统一、特色鲜明的特色街、专业街,同时还要创建一处集购物、餐饮、娱乐、旅游、休闲等为一体的现代化商贸中心。同时建设专业茶叶交易市场和农产品及高山蔬菜市场,彻底解决我县茶叶市场的 “散、小、多、乱”的突出问题。

四、加快我县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1、加快结构调整,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坚持以加快发展为主题,努力推进第三产业尤其是商贸流通业和餐饮业的发展,千方百计提高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和对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率。

2、加强“三个结合”,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促进产业互相带动。一是坚持商贸流通业与工业的相结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工商联手,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产业升级,通过实施本地化战略、走出去战略,共同组建分销网点或委托商业企业总经销,提高绿色石台、皖南茶乡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二是坚持商贸流通业与农业的相结合。围绕农村经济兴办实业,开拓新的经营服务领域,组建一批与农民合资合作的专业合作社、村级服务站、公司和经销实体,积极培育和发展茶、竹、药、菜、畜、果、苗等农产品基地,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化程度。三是坚持商贸流通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加大我县旅游景点区的商业服务网点建设和扶持力度,完善购物、餐饮、住宿、娱乐、休闲等各种配套设施。加大旅游产品和旅游食品的开发力度,达到商贸服务业促进旅游业发展、旅游业推动商贸服务业发展的互动效果。

3、增加居民收入,促进消费增长。为充分发挥消费对我县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促进我县经济健康、科学、快速发展。围绕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拓展增收渠道这一主题,积极培育和扩大城乡居民消费领域。结合实际制定信贷消费、住房消费、汽车消费、文化体育消费、教育消费、电信服务消费、旅游消费、医疗消费,餐饮消费等具体措施,改善促进消费环境,拓展消费服务领域,扩大消费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实现预期增长目标。一是扩大城镇就业和失业保险覆盖面。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鼓励各类企业吸纳下岗职工和鼓励下职工再谋职业,积极组织下岗职工失业人员的劳动技能培训。为城镇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在各类企业之间流动和再就业创造更好的条件。二是拓宽农村居民增收渠道。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优化农业种养殖业结构。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产品的优质率和品牌率,增大市场份额。促进非农产业发展,鼓励农民从事建筑业、运输业、服务业等非农产业以及外出务工,建立农民从事非农产业的服务体系,增加农民非农业性收入。三是加快商业设施建设,增强商业服务功能。加大旧城改造的力度;建设上规模上档次的商场、宾馆和专业市场,提升石台商业形象。加快小城镇商业建设,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注重产业培育,健全小城镇居住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功能,增强小城镇吸纳能力。四是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品市场。加强农村市场建设,巩固完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的成果,逐步完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推进农家连锁店信息化建设,提升农家店质量,培养农村商业人才,改善农村消费环境,转变农村居民消费观念,促进农村消费增长。五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要加强政府对商贸流通业的领导和政策扶持力度,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和推动作用,努力营造宽松、公平的市场环境,促使各种经济类型的商贸流通企业加快发展的步伐。建立现代流通业发展基金,重点用于发展新型商贸流通业的现代营销方式,培育专业特色市场,建造大中型商业网点和实施放心系列工程的投资贴息;加大商贸流通业的招商引资力度,拓宽投资、融资渠道,通过内联外引鼓励外资和外地资金投向商贸流通业,集聚社会资本,鼓励社会各方面投资商贸流通业。

口岸外贸出口物流现状与建议对策 篇5

带着以上问题,我办通过走访企业、邀请企业代表进行座谈等形式,对有代表性的生产型企业,代理报关企业,码头商务部开展调研。在调研过程中,调研小组重点探究了现实港区物流各环节现状如何、如何更好地促进各环节间的联系配合、如何更好地改进海关的服务以适应关区对外经济发展的要求等问题。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整理汇报如下:

一、现时外贸出口物流链主要环节概况

据了解,现时生产企业生产出货物后,由车队将货物运送至海关监管区,同时生产企业或者生产企业的代理出口企业制作报关所需单证,交代理报关企业报关或自行报关报检。代理报关企业或企业报关员需要先到码头商务部门确定运输工具名称、航次号等信息,然后向海关申报。海关作业的主要环节有:接单、选择查验、查验、放行、船边监装、结关等环节,水路转关货物在报关单放行后还需要经过放行转关单、制作关封、施关锁等环节,才能监装上船。

现时,部分生产型企业出现将本口岸出口仓库作为货物中转仓库的趋势。如*********有限公司把生产的产品先运送到本口岸出口仓库储存,接到出口订单后直接从仓库提货报关出口。

二、各物流环节遇到的影响大通关效率的突出问题

调研小组对物流链各环节现状进行深入了解后,发现各环节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影响大通关效率的突出问题。

1、生产型企业面临四大问题。

现时生产型企业遇到的影响大通关效率的主要问题如下:一是业务员办事拖拉或是缺乏良好工作方法。二是企业内部协调不畅顺影响生产。三是产品质量控制不严格需翻工。四是生产企业和代理企业间配合不默契等。例如,代理出口轮毂的某企业反映,由于生产企业提供的资料只包含各款轮毂的代号,不包含轮毂的具体尺寸等关键信息,使得其制作一张符合海关要求的装箱清单经常需要数小时,影响其及时向代理报关企业移交报关资料。

2、代理报关企业环节遇到的突出问题有五个。

现时本口岸大部分货物由代理报关企业代报,其中较常见代理报关企业有三,分别是:******有限公司报关行、******报关行有限公司、********公司。代理报关企业环节遇到的突出问题是:第一是船公司制定配载计划不及时。自2006年以来,我办事处加强对报关单上运输工具名称、航次号等信息的管理。因此,报关企业要取得较为准确的运输工具名称、航次号信息才报关。据码头商务部反映,一般要到货物出口当日早上才能制定比较准确的配载计划,因而限制了报关企业早上前来报关。第二是由于生产企业生产不及时,影响物流链下游环节,如代理报关企业的工作。三是由于生产企业业务员时间观念弱,效率意识淡薄,迟迟未能将报关资料交代理报关企业,影响代理报关企业向海关申报。四是车队有时未能及时将货物运送至监管区。五是代理报关企业忙闲不均,大部分工作集中于下午业务高峰期,造成高峰期人力资源相对不足。

3、******码头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内部运作不畅顺。

*******码头受空间狭窄、配套设施不完备等客观因素制约较严重。加上码头经营方内部协调不畅顺,码头商务部门工作失误等原因,经常在查找集装箱,吊运集装箱,拆卸集装箱的过程中消耗大量时间。以上因素是影响本口岸物流速度的重要原因。

4、码头商务部门制作配载计划缺乏预见性、前瞻性。

本口岸码头负责制作船舶配载计划的是码头商务部门,船公司代理把每日船舶航次的有关信息,如运输工具名称、航次、目的港等交码头商务部,再由商务部统一安排配载计划,企业报关前需到商务部领取配载。目前码头商务部门制定配载计划缺乏预见性与前瞻性,制作的配载计划不够及时、准确,影响企业迟迟未能向海关申报,或是向海关申报后需要更改运输工具或者航次。

5、监管模式滞后、科技应用水平不高等因素限制海关潜在监管能力的发挥。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与对策建议 篇6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与对策建议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问题急需引起城市政府的重视.从源头减少垃圾的产生、废旧物品的再利用、垃圾的热利用和最终无害化处理处置,是世界各国解决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措施.日本正是从“垃圾为患”的角度提出循环型社会建设的.作 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作者单位:期 刊:经济研究参考 PKU Journal:REVIEW OF ECONOMIC RESEARCH年,卷(期):,(25)分类号:X7

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的现状与对策建议 篇7

广东省绿色食品自1992年发展到现在, 全省有效使用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标志的企业总数达到255家, 产品总数776个, 总产量247万t, 监测面积16.47万hm2 (74.3万亩) 。绿色食品产品已从过去局限于水果、蔬菜、茶叶等初级种植业产品, 向畜禽、水产等养殖业产品和深加工产品发展, 包括大米、水果、蔬菜、畜禽品、水产品、茶叶、罐头、牛奶、白砂糖、果汁、猪肉、酒类、糕点制品等, 加工产品的比例不断扩大。

2005年8月4日, 农业部绿色食品办公室印发“农绿[2005]2号”文《关于印发〈关于创建全国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的意见〉的通知》, 广东省开始了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建设。经过近几年的发展, 已创建验收的有郁南县1.57万hm2 (23.5万亩) 全国绿色食品原料 (沙糖桔) 标准化生产基地、乳源瑶族自治县0.69万hm2 (10.3万亩) 全国绿色食品原料 (笋竹) 标准化生产基地、徐闻县0.69万hm2 (10.4万亩) 全国绿色食品原料 (菠萝) 标准化生产基地、德庆县0.67万hm2 (10万亩) 的全国绿色食品原料 (贡柑) 标准化生产基地、阳春市0.67万hm2 (10万亩) 全国绿色食品原料 (马水桔) 标准化生产基地等5个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总面积达4.28万hm2 (64.2万亩) , 产值达29亿元。目前罗定市0.67万hm2 (10.1万亩) 全国绿色食品原料 (水稻) 标准化生产基地正在验收审批中。验收后, 总面积达4.95万hm2 (74.3万亩) , 相当于近20年来广东省绿色食品产品的基地面积。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创建, 大大地扩大了绿色食品产量及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的规模,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工作, 是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的重要措施, 是新阶段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 对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 也是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广东省近几年按照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建设的整体思路, 不断加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建设,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1 建设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壮大县域农业农村经济

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 其产品本身就是具有当地地方优势的特色农产品, 当地政府积极实施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建设, 通过推行绿色食品质量标准化生产, 强化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推动质量—品牌—效益的有机结合, 促进了农业效益的大幅度增长。郁南县通过发展绿色食品及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全县绿色食品年产量达54.975万t, 产值达13.38亿元, 人均增收2500元, 绿色食品经济已成为该县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阳春市在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 (马水桔) 标准化生产基地后, 马水桔平均亩产增产了50 kg以上, 价格高出0.4元/kg以上, 亩产值增收841.2元以上, 增收效果显著, 基地县范围内的许多农户住上了楼房, 开起小轿车。德庆县积极创建绿色食品原料 (贡柑) 标准化生产基地, 建立了3个核心示范区, 面积为0.33万hm2 (5万亩) , 平均亩增204 kg, 农户平均增1000户以上, 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1.2 加快发展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提高当地农产品的质量和知名度

经过多年的探索, 绿色食品创建了“以技术标准为基础、质量认证为形式、标志管理为手段”的质量保障体系, 推行全程标准化生产和监管的模式, 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产品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等特点日益凸显, 并已发展为我国安全优质农产品的代表。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增加品牌的含金量, 提高了当地农产品质量及其知名度。郁南、德庆、阳春等地, 每年由政府在不同地区举办产品推介会, 不仅吸引了众多的客商 (投资者和推销商) 前来投资建厂或设立批发门市, 让更多的消费者认知当地的产品, 从而推动产品的销售, 实现当地经济的增长, 农民收入的增加。

1.3 实施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促进当地产业化的发展

通过创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各基地县大大地促进了当地加工产业、基地组织化、流通产业化的发展。郁南县大力扶持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 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云浮华南酒庄酒业有限公司”, 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 建立水果种植流通协会4个, 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25个, 年产果酒1000 t, 促进了全县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阳春市通过采取“水果生产服务中心、马水桔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基地+果农”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 把千家万户的果农组织起来, 增强了抗市场风险能力, 促进了生产和流通;徐闻县通过建设市场营销体系 (建设协会5个, 专业合作组织15个, 参与果农3 000户) 、引进加工龙头企业 (果汁加工、菠萝酶提取、菠萝纤维制作) 、发展服务型专业经济组织等手段, 不断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产品的价值。

2 做法及经验

广东省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经过这几年的发展,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主要的做法及经验是:

2.1 加强领导全力推进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

自2005年农业部绿色食品办公室开始提出创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以来, 广东省绿色食品办公室领导高度重视, 组织单位相关人员, 对广东省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的条件进行细读、理解, 充分认识到发展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的示范带动、扩大规模、优化布局等作用。通过进行人员分工, 由专人负责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的创建。通过网络、杂志、简报等各种途径宣传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的建设, 做到成熟一个创建一个。

2.2 注意选点

基地建设需要一定的条件, 如有专门机构, 对标准化生产有规划、措施和经费保证;环境符合NY/T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要求, 基地内无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等污源;有绿色食品工作基础 (有绿色食品产品) ;农业生产基础设施配套齐全,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健全等等。广东省绿色食品办公室在创建原料基地时注意选点, 把创建地点选在环境较好、领导重视、规模较大、标准化水平较高、有地方特色产品的县 (市) 。如乳源瑶族自治县领导高度重视, 早在2002年县人民政府就提出创建广东省绿色食品示范县, 并不断加强绿色食品产品申报, 并有一定的绿色食品产品数量基础。郁南县从2003年开展绿色食品申报工作, 2004年郁南县人民政府提出创建广东省绿色食品示范县, 这几年来, 县领导一直非常重视发展绿色食品, 把发展绿色经济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

2.3 加强过程中控制保证质量

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执行的是绿色食品质量技术标准化生产和全过程质量控制。因此生产基地必须建立健全并有效运行八大体系建设:以落实县乡村目标责任制为保障的组织管理体系、以实施质量可追溯制度为基础的生产管理体系、以市场准入和连锁配送为手段的投入品管理体系、以农技推广和农户培训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服务体系、以综合治理为方式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体系、以“品牌+公司+基地+农户”为模式的产业化经营体系、以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包装标识为重点的监测监管体系。通过对创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严格实施这八大体系, 并实现有效运作, 保证产品质量, 提高产品价值。同时按照农业部绿色食品办公室制定的《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监督管理办法 (试行) 》, 每年对已批准验收的基地建设单位的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管理和产业化经营等实施监督、检查、考核、评定等, 以保证基地产品质量。

2.4 加强宣传努力实现产销对接提升产品价值

通过宣传绿色食品, 增进消费者健康、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促进生产者提高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调动企业发展绿色食品的积极性。这几年来, 广东省绿色食品办公室通过《绿色食品》杂志、广东绿色食品简报、广东绿色食品网、组织企业参加各种展示展销活动、下基层进行绿色食品相关知识的培训等、协同各个基地举办产品的宣传推介工作等, 不断宣传绿色食品及其基地建设, 构建贸易平台, 促进产销对接, 推动绿色食品发展。广东省绿色食品办公室连续几年与郁南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了多届绿色食品沙糖桔、无核黄皮的推介会, 大大提高了当地绿色食品的影响力, 提高产品价值。德庆县、阳春市等每年也都在不同地方举办了多次的产品推介会。2002年广东省绿色食品办公室与乳源县人民政府举办绿色食品论坛, 通过各个专家对绿色食品的发展的建议, 促进广东省绿色食品工作。通过有效宣传, 引导生产者提高对发展绿色食品现实和深远意义的认识, 引导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 实现产销对接, 提升了绿色食品产品的价值。

3 存在问题

广东省的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自2005年开始启动以来, 虽然只有短短的4年时间, 但也反映了一些问题。

3.1 数量较少品种单一

目前已通过验收的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有5个, 分别是郁南的沙糖桔、阳春马水桔、德庆的贡柑、乳源的笋竹、徐闻的菠萝, 基本上都是水果, 品种单一, 区域发展不平衡, 而且产业化程度不高, 多数只停留在出售鲜果的阶段, 而深加工能力水平很低, 大大地增加了农产品的抗风险能力。而广东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特色产品, 如水稻、马铃薯、香蕉、玉米、甘蔗、荔枝、龙眼、柚子、脐橙、蔬菜、茶叶等等。需要按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不断推进绿色食品基地建设, 以提高标准化、产业化水平。

3.2 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体系的实际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广东省创建的5个全国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县, 虽然都有八大控制体系, 资料也比较齐全。但有些体系也存在薄弱环节, 有待加强。如在投入品管理及农户的生产记录方面、生产资料投入方面等, 需要通过政府部门的加强管理和农业技术部门不断的培训或通过奖励等有效的方法加以强调, 以落到实处。以保证绿色食品产品质量, 基地建设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3.3 缺少资金的支持

目前广东省的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基本上是由当地政府进行扶持创建, 省里基本上无资金支持。虽然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 对推进绿色食品产业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部分省对这一产业有资金的支持, 但一直以来, 广东省基本上没有资金投入。这与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做出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支持建设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 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全省“要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质量认证, 创设农业品牌”很不相称。

4 发展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对策与建议

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以县域为基础, 整体推进, 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县域经济的发展。以市县为单位, 以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为重点, 科学布局, 整合资源, 规模发展。充分发挥地方政府、龙头企业和农户的积极性, 形成“地方政府组织、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农户参与”标准化生产模式。市县级政府成立由主管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组成的基地建设领导小组, 统一指导和协调基地建设工作, 龙头企业带动, 进行产品的市场化经营。这种模式动作, 深受当地政府、龙头企业和基地农户的欢迎, 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所以, 针对广东省在发展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一些建议。

4.1 增加对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的投入

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的建设不仅扩大了绿色食品的规模, 提高了绿色食品的品牌形象, 还推进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有机结合, 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促进基地建设与龙头企业紧密对接, 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水平, 强化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促进基地建设与产品认证有效互动, 实现优质优价, 体现标准化生产的价值和效益,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需各级政府支持, 制定各种政策, 利用各种金融等手段, 在税收优惠、名牌评定等方面给予优惠待遇, 增加对绿色食品整体产业的投入, 引导农业向绿色产业化方向发展。

4.2 按照区域化生产的布局做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的创建工作扩大产品种类

按照粤农办[2008]85号文提出的“推行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质量认证, 创设农业品牌”要求, 积极实施农业部提出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发展战略, 整合资源, 整体推进, 积极引导农业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开发绿色食品, 把符合条件的大规模农产品基地创建成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目前广东有54个市辖区、67个县 (市) 。可以充分结合全省的一乡一品、龙头企业、产业化、标准化发展等项目, 对有条件的县 (市) 进行布点培训, 加大开发创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力度, 以加大绿色食品总量, 扩大农业标准化水平的建设, 促进县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4.3 对已验收的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的加强监管保证质量

推行“以品牌为纽带、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农户为基础”的产业发展模式, 完善以产品生产、科技支撑、市场流通、服务管理为核心的产业发展体系。将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的监督管理纳入全省“三品”管理的范畴, 结合整治重点产品、市场例行抽检, 统筹安排, 做好生产基地、销售市场和加工车间 (仓库) 的产品抽检工作。制定相关工作机制, 组织相关人员, 对基地生产的八大体系每年进行年度检查、监督, 规范使用基地生产的外包装式样, 督促当地政府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做到“环境有监测、操作有规程、生产有记录、产品质量有保证”, 形成产品质量的追溯体制, 建立产品标识管理制度, 保证产品质量。

4.4 加强宣传实现绿色食品的品牌效应

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及对策与建议 篇8

张持平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特点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几乎与东部地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同时,我国中西部地区逐步形成了一个农村劳动力跨区域转移的浪潮。现在两类转移方式正相互交织、方兴未艾,已经形成了一支两亿多人的劳动大军。

根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的资料分析,农村跨乡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人数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例已经达到23.2%,接近四分之一。外出务工的劳动力主要来自四川、重庆、安徽、湖南、江西、河南和湖北等七个中西部大省,这七个省的农村外出劳动力大约占到全国的65.8%。

农村外出劳动力的流向,反映出三个“集中”的特点:一是向东部经济发达省份集中,根据公安部的资料,2004年在广东、江苏、浙江三省务工的外省农村劳动力就有4528万人,几乎占当年全国农村外出劳动力的60%;二是向大中城市集中,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抽样调查推算,2004年全国农村外出劳动力中有62.4%的人选择了去地级以上的城市打工;三是向劳动密集型行业集中,劳动部门的资料显示,2004年全国大约有64.5%的农村外出劳动力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业和餐饮服务业等劳动密集行业就业。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伴随着这场史无前例的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镇的转移,我国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并将继续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1、在勇敢冲破城乡二元结构的伟大实践中,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又长期实行严格的城乡分治的国家,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实现城市化,会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有所不同。改革开放以来,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我国城市化率从20%左右,提高到40%左右。以经济发达地区农民“离土不离乡”发展乡镇企业,建设小城镇为发端,启动了中国城镇化的进程,到今天1.2亿农民“离土又离乡”连同随迁的1900多万农民工子女,走进地级以上城市,大大加快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延缓了城市人口老龄化的步伐,这在世界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与此同时,产业工人的队伍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90%以上的采矿工、80%以上的建筑工、70%以上的纺织工等,都是来自农村的新工人;面广量大的餐饮服务业的服务员绝大多数来自农村;现代信息产业也有不少农民工介入。各行各业的人员构成、整个社会的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队伍的主体。

2、在建设城市、繁荣城市经济的同时,推动了经济结构的大调整、城乡经济的大发展。十多年来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 工就业,丰富了城镇的劳动力资源,弥补了城市劳动力供给的结构性不足,有效地抑制了劳动力成本的上升速度,为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为城镇产业的技术升级和二、三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城市的林立高楼、宽阔大道、繁荣商业、旺盛人气,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网络等,所有这一切的城市新景观、新气象,都凝聚着广大农民工的汗水和智慧。据测算,目前全国平均每个农民工每年创造的GDP是2.5万元,1.2亿农民工创造的GDP就是3万亿元,相当于2004年全国GDP的23.1%。我国经济连续多年9%以上的高速增长,在高速增长中实现了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从改革开放之初三次产业4 :4:2,变为当前的2:5:3,这一切也都离不开广大农民的努力,特别是进城务工农民的辛勤劳动。

3、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目前,我国约有两亿多的农村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就业,改变了以往农村单一的就业结构,使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找到了新的就业空间,农民收入的增长因此获得了新的渠道。全国平均推算,每个农民工一年的收入是5444元,农民外出就业的收入已经占到当年农村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一,并且呈继续增长趋势。这不仅为农民提高家庭收入、改善生活提供了条件,还增强了农民自身对农业的投入能力、为改善生产条件提供了可能。大批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不仅为城市发 展增添了新鲜血液,而且为缓解农村资源承载压力、形成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农业现代化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为农村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创造了前提。

4、开阔了视野、提高了素质,大批新农村的建设者正在茁壮成长。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大多年龄在16~35岁,受过初中以上文化教育,各方面素质基础较好,是农村中的“精英”。从相对封闭的农村走向比较开放的城市,在与现代化大生产相融合的过程中,提高了他们的组织意识、生产技能;在与现代城市生活相融合的过程中,开阔了他们的人生视野、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在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和经验以后,不少人萌动了创业的冲动。他们有的在落脚地成了当地企业的骨干,有的自立门户当上了“老板”,还有的人,一旦时机、条件成熟,就带着资本、技术和多年形成的商业网络,回到自己的家乡经商办厂,扩大非农就业,发展当地经济,成为播向家乡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文明的种子,以一种新的方式回报家乡父老的养育之恩。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方式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通过对今后一个时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估计、劳动力的供给、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城市就业容量以及城市的劳动就业政策等因素的综合分析,我们认为:未来十年,跨区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将继续增加,但增幅趋缓。我国经济特别是城市经济仍将保持较高速度的增 长,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会持续增加,而符合转移质量要求的农村劳动力的数量则相对稳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劳动力的短缺,势必推动产业升级,从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为主。与此同时,沿海向中西部、大中城市向周边地区、同一省区内部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将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将随着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产业的梯度转移发生变化,转移的方向和方式也将更加多元化。东部各主要输入地的输入数量将继续增加,增长趋势会比较平稳;开始出现农村外出劳动力更趋理性的选择,并有向中西部地区、经济起步市县回流的苗头。

再过十年,全国劳动力供求基本平衡,农村劳动力流向发生更加理性的变化。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将有很大的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也相应地提出更高的要求,城市人口老龄化的步伐加快,亟需得到年轻人口的补充,随着农村职业教育的普及,全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将大体平衡。目前主要向东部地区城市流动的趋势将会停止,代之以本区域内的农村劳动力向当地城镇的转移,由“孔雀东南飞”到逐步“凤还巢”,即在东部积累了一定资金和技术之后,原外出打工的本地农民回到自己家乡创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农村工业化的进程,形成更多的小城镇,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当第三个十年到来的时候,城乡二元结构可能将不复存在。如果政策得当,体制理顺,加上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和完善,社会主义“三个文明”的建设取得巨大成功,经济社会发展将达到一个新的更高水平。新型工业化的构架基本成型、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基本实现,城乡“二元结构”将成为历史,劳动力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有价值、最具活力的要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根据发展的需要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产业之间充分、自由地流动,发挥出前所未有的能动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及城镇转移,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必将对经济、社会、文化乃至政治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二十多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向非农转移就业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和“气候”,但从一开始就伴生着一系列的问题,尽管国家高度关注、因势利导,在方针政策上作出规定,但时至今日,外出务工人员受骗上当乃至人身伤害的事件层出不穷,问题愈演愈烈。

1、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劳资纠纷明显增多。在城市和工厂里,企业主随意让农民工加班加点,劳动强度过大,用工管理不规范,生产生活无保障。农民工成为伤亡事故主要受害者,近年屡发的煤矿工人死亡绝大部分是农民工。劳资矛盾增大,围绕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等方面的纠纷增多,农民工为此采 取自焚、杀人等极端行动的报道屡见不鲜,群体性事件大幅度上升。而在亲商、富商、爱商的氛围下,有的政府部门在处理此类纠纷时,站在资方一边,偏向业主利益,漠视农民工权益,使劳资矛盾转化为农民工与政府的矛盾,使经济矛盾尖锐化而引发政治矛盾,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

2、转移方式无序,存在较大盲目性。目前劳动力市场很不规范,中介组织很不健全,农民外出就业仍主要依托血缘、地缘、人缘等传统关系网络。农村劳动力有组织转移的只占10—30%左右,大部分处于自发状态。输出地不少党政部门没有认真组织农民外出就业工作,输入地也往往没有负责做好外来人员的安臵就业工作,已经就业的农民工既没有组织管理,也没有自行组织起来或加入工会。缺乏有效的组织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无序流动的重要原因。

3、培训机制不健全,外出务工人员文化技术素质普遍偏低。目前,农村外出就业民工初中和初中以下以下文化程度者所占比例高达80%以上,未接受过任何技能培训的占70%左右。农村进城劳动力所从事的工作岗位由于工作环境差、职业声望低、工资收入低,常受城里人鄙视。而近几年来,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正在由过去的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非农就业对劳动者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就业人员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没有技术的农村劳动力,就业竞争力越来越弱,就业空间也越来越小。

4、职业性转移为主,定居式转移存在严重障碍。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是“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转移劳动力大部分在当地非农产业部门就业,农民身份固然改变不了。而时至今日,许多农民进了城却依然改变不了自己的身份。目前城市只容许投资移民、技术(人才)移民,不允许在城镇就业多年的农民工迁移定居成为市民,更无享受城市居民所有待遇的权利,户籍问题一直未有重大的突破。

上面列举的问题是在我国向市场经济转轨、社会结构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不正常现象,其主要原因有:

1、歧视农民的思想意识。我国由于长期实行城乡隔离的政策,在人们的意识中,城市和农村壁垒森严,城里人和乡下人泾渭分明。由于城乡发展的巨大落差,从领导到群众,思想深处或多或少存在着轻视农民的想法。农民流动就业开始时被称为“盲流”,公共汽车上碰到农民工总有人躲得远远的,民工一年挣不了几个钱,春节回家交通部门还要涨价。歧视农民是造成农民权益得不到保障的重要原因之一。

2、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我国大规模的“民工潮”,从一开始就是在城乡巨大的收入差距背景下产生的,农民外出打工只是为了“挣钱”,输出地领导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劳务经济的概念上。多年来,政府对流动人口的政策导向,定位并固化于提高农民收入的基点上,政策措施主要放在清除流动就业障碍等方面,没有认识到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农民市民 化是城市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整个国家经济、社会结构转换的中心环节,其重要意义不亚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从当前流动人口面临的各种问题和矛盾看,做好对流动就业的管理服务工作是必要的,但政策导向应由收入导向朝着流动人口迁徙定居的城镇化导向过渡。

3、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曾规定公民有迁徙的自由,但1975年修改宪法时取消了这一权利,至今未能恢复。在我国废除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今天,1958年国务院制定的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仍在全部或部分地执行,影响根深蒂固。近年来虽有所松动,但城市户籍仍附着不少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方面的福利待遇,这是阻碍农村人口城市化的重要原因。不少农民工在城市已工作多年,有的已成为技术骨干甚至劳动模范,户口问题仍长期得不到解决。一些地方讲的城市化,是市场开放、社会封闭的城市化,只让农民进城打工,把所创造财富大部分贡献给企业、城市,又不许他们在城里定居,社会成本转嫁给农村,这只能导致城乡差距的扩大;计算人均GDP时农民工人数不列入分母,造成GDP信息的虚假和浮夸,并加深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背道而驰的。大量的农民工流动就业,使城市和发达地区无法建立稳定的产业工人队伍,最终也不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4、不完善的公众利益诉求机制。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农民工们具有提高工资待遇、改善工作环境、维护基本尊严、获取基本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利益诉求渴望。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没有一个真正能为自己说话、争取自身权益的“代言人”,缺乏较为畅通的利益诉求渠道。一方面,许多企业没有建立能维护农民工利益的工会;另一方面,根据目前的法律诉讼制度,他们没有精力也难以承受诉讼的成本与风险。往往采取极端行为来宣泄,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5、政府管理的缺位与法律制度的缺失。目前庞大的流动就业人员,输出地和输入地政府对这一特殊的人群都缺乏有效的管理。输出地政府对他们的管理“鞭长莫及”,输入地政府也没有把他们当作真正市民看待,政府部门和社区的管理服务工作很难渗透到这些人群中。我国至今没有建立对农民工统计的指标和体系,缺乏对农民工完整和科学的统计信息。可以说这一群体绝大部分仍处于“两不管”的“漂泊”状态,成为城市和农村的“边缘人”。在当前的劳资关系中,损害农民工权益的情况非常普遍。这既有现行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的原因,又有监督不力、执法不严的问题。在诸如工资、劳动合同签定、生产安全防护、技能培训等方面,国家已有的法律如《劳动法》、《职业教育法》等得不到贯彻落实。另一方面,全国至今没有一部专门针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对其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各方面权益作出规定的法律。

三、对策与建议 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了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这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当前,努力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对于保证新的五年规划顺利实施,推进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缩小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地区差距,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为了切实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1、继续稳步、有序地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认真贯彻执行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构建和谐社会的指示精神,在今后的5~10~20年内,逐步将现在的城乡人口比例由4:6转变为6:4。并且力争在2020年到2030年基本实现城镇化,为进一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基础。

2、善待农民工,提高他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工的问题,农民工是我国农民中的精华,在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中已占相当比重,应明确农民工产业工人的主体地位,取消“农民工”的称谓,代之以从事职业的称谓,与城市职工同等身份,同等待遇,同等地位。参与城市所在地的政治社会生活,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农民工应公平地享受基本的社会保障和最低工资制度,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严禁恶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和随意无度加班。加强监察工作,发现问题严肃处理,问题严重的应严加惩处。从长远看,农民工工资待遇不能只是维持简单再生产,而应满足扩大再生产的需要,并不断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建立工资不断增长的长效机制。

3、实行制度创新,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首先是户籍制度创新。从长远讲,要彻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消除附着在户口上的城乡居民的权利不平等制度,保障公民的迁徙自由、居住自由和择业自由。近期,要降低城市户籍门槛,分层次放宽入户条件。在大中城市,对拥有合法住所(包括有租借房屋)、稳定职业和生活来源的,允许进城定居,登记户口,并依法享有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承担应尽的义务。可先对受过高中、中专教育,参加一种社会保险三年以上的,或企业要求留下并为之承担责任的,或自办企业雇请员工纳税五年以上的,准予户口迁入。小城市、小城镇,户口全部放开。特大城市,可施行居住证制度。

其次是土地制度创新。土地制度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关系密切,从长远看,深化土地制度改革,需要进一步探索。目前,要促进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并根据中西部地区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的实际,适当放宽土地的宏观控制,以适应产业的梯度转移,加快中西部域区经济的发展。可借鉴一些地方的经验和做法,探索创新土地制度。最近,广东省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实施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直接进 入市场。江苏等省实行“股田制”或建立“土地银行”变地权为股权等,都有利于土地规模经营和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并为农民的就业、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再次是社会保障制度创新。从长远来看,城乡劳动者应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制。近期,应根据农民工工资偏低和流动人口的不同情况,建立多层次、低水平、广覆盖的社会保障网络。一部分长期在城镇已有稳定职业并定居的人员,可纳入城镇的社会保障。对于临时在城镇打工的农民工,针对他们的迫切需要,先搞工伤保险、大病医疗保险等。降低农民工参与社会保障的门槛。交费基数、交费年限要与他们实际工资相适应,并与所在企业按比例分摊,让更多的农民工年老时能领养老金。允许企业为农民工在农村交纳养老保险,农民工可以到当地社保部门参保和退保。建立方便合理的农民工养老保险跨省区转移机制,不论他们转移到什么地方,都可以凭卡交纳社会养老保险费,凭卡领取社会养老保险金。

4、建立和健全培训服务体系,切实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劳动者素质,首要的是抓好基础教育,确保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要更多关怀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和他们的身心健康。对于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子女,要充分利用和增添城市教育资源,让他们接受正规教育,不得强制收取借读费、择校费,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子女入学。农村劳动力的培训,要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调动输出地、输入 地、用工单位和劳动者本人的积极性。整合培训资源,每个市、县、区都应确定或建立几所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和农民工专业技能培训学校,使每个农村青年都能掌握一、二项专业技能。有些地方对初、高中毕业生再增加一至两年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实施3+1或3+2教育,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这种做法值得推广。要改善培训管理,走市场化培训之路,根据市场需求和农民意愿,大力推广“定单式”培训、“定向”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5、加强领导,促进农村劳动力健康有序地转移。第一,要把农民工的问题摆上各级领导的议事日程。广大农民工进入城市十多年来,在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有些问题已相当严重,但目前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此往往认识不足。建议从中央到省、市、县都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领导小组”或“城乡统筹就业协调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吸收发改委、财政、劳动和社保、民政、公安、农业、教育、卫生、计生等职能部门参加,全面负责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包括规划、安臵、培训、户籍、维权和劳动保护工作。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出得来,留得住,有保障。输入地要实行属地管理,避免管理和服务的缺失。

第二,建立健全法制。鉴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全国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现象,并且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建议全国人大和国务院以及各省、市、区人大、政府,及早制 定涵盖农民工的有关政策、法规,例如:“就业法”、“劳动力市场管理法”、“培训法”、“劳动保护法”、“最低工资法”、“安全法”、“社会保障法”、“新户籍法”等等,做到有法可依,推动和保障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顺利进行。

第三,增加公共财政支持。中央和各级财政要在预算安排执行中,将支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一项重要支出。在建立劳动力市场、农民工培训、社会保障等方面增加投入,提供公共服务。同时要加强对财政支出的监督和审计,确保资金的安全及使用的效益和效率。

第四,农民工的计划生育工作,应以输入地的属地管理为主、输出地为辅,并建立规范的协调工作机制以节约运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上一篇:大学军训物品清单下一篇:冬季国旗下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