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在我国医药流通领域发展现状的分析论文(共10篇)
物流在我国医药流通领域发展现状的分析论文 篇1
物流在我国医药流通领域发展现状的分析论文
【摘要】我国医药流通市场对外开放的程度越来越高,因此加入到医药流通领域的企业也越来越多,那么物流企业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提高竞争能力、发挥竞争优势,就是其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探索出一条高效的、科学的物流运作模式就成为医药流通领域各相关企业研究的热点。
【关键词】物流 医药流通
一、医药流通企业物流发展现状
(一)运作手段现阶段
我国的医药物流企业多数还是采用普通仓库进行物资储存,非专业运输车辆进行物流运输,而且物流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相对较低,甚至是以人工为主的商品储运,效率低下,方法落后。在面对日益增多的商品吞吐,以及越来越复杂的配送作业时,这种运作模式就无法适应市场的需求,同时导致物流费用不合理,同时出现较高的差错率。
(二)管理模式问题
现在我国的医药流通企业仍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具体的业务操作是其中的主要方法,对于日常管理存在的问题有所忽略,缺乏必要的管理人才,相关的管理制度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此外,医药物流过于侧重药品经营的质量管理,而在操作方面,却与现代专业物流管理的要求相去甚远。现在只有少数有规模的企业建立相关的物流信息管理和业务支持系统,大多数企业与信息化的物流管理还有较大差距。
(三)信息化问题
现在我国大部分的医药生产企业、流通企业还没有建立一个统一的药品编码库,各个领域的物流编码自成一派,因此很多时候如果领域不同,其情报传递就存在一定障碍,无法实现电脑联网管理。并且医药流通企业与供应商、零售商以及医院的药房等单位的沟通方式还比较落后,未形成一个有效的、及时的网络信息平台,因此医药流通企业物流信息化程度还远远不足。
(四)重复建设问题
一些投资者普遍存在“小而全”的经营理念,受其影响,一些医药流通企业认为,只需拥有自己独立的物流体系即可,而不愿和其它企业进行协作、重组,对于物流项目的投资还存在一定的误区。现在,以省为单位、以地区为单位设置几十、几十个医药物流中心的现象还非常多见,这些物流企业由于规模太小,边际分摊成本居高不下,要想实现规模效益就非常困难。此外,由于医药物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市场需求十分有限,很多时候会造成资源闲置,设备利用率下降,严重的可能会出现行业的恶性竞争等问题。
二、加快物流在我国医药流通领域发展的有效措施
(一)改变管理观念
态度决定一切,药品流通企业只有彻底的改变自身的管理理念,才可以进一步的实现现代化的物流管理。树立现代的`物流管理理念。
同时,不但企业管理人员自身的观念要彻底改变,还要依靠多方面力量的引导,比如政府的扶持或者行业协会的帮助等等。药品流通企业的管理层要深刻认识到现代物流管理对企业经营战略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突破陈旧观念的局限。这里要注意的是,物流企业拥有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并不代表实现了现代化的物流管理,只有将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配置,使得各项资源转化为企业效益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物流企业要对自身的内流程进行优化、再造,对自身的组织结构进行创新,对物流管理的含义进一步深入理解,才能真正的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二)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
现阶段我国的医药物流领域相关的法律法规其健全性还有所欠缺,所以相关的法制、法规等政策建设要进一步加强;建立医药物流市场准入制,对该行业的无序竞争加以控制;扫清地方保护主义,进一步消除条块分割。其它的政策性文件也要配套建立、执行。在药品监管部门制定相应政策时,要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对药品的物流产业加以扶持,比如对药品连琐企业的配送权限适当放宽;允许药品连琐企业寻求社会配送,以及允许企业进行其它的社会配送等等。
(三)加强上下游企业的合作
可以在医药流通领域形成一个物流产业链,加强上下流企业的合作。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加强和药品生产企业的合作,这就要求药品流通企业要对自身在物流产业链中的定位进行重新认识,变传统被动的“等客上门”为“主动开发客源”,按照各药品生产企业的类型与产品的不同,主动利用自身的物流信息资源,为生产企业提供建设性的建议,帮助生产企业对当地的市场情况以及主要的竞争品种进行准确、全面的分析,与生产企业一起建立起本地的销售网络。这种作法不仅增加了药品生产企业的销量,而且药品流通企业自身的收益也有大幅提升,使得药品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逐渐形成一个良好的、持续的深度合作关系,也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加强和下游客户的合作,通常药店或者医疗机构就是药品流通企业的下游合作伙伴。企业要利用科学的物流管理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与下游客户的业务支持是分不开的。其实与下游客户的合作没有任何技巧或者策略可谈,以优质的服务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是唯一途径。因此,医药物流企业要加强自身的经营管理,与上、下游企业保持长久的、和谐的合作关系,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也将现代物流管理的重要作用充分的体现出来。
(四)实现规模化经营
物流企业实现规模化经营,可以通过以下三个途径来实现:第一,发展第三方物流,通过专业化的运作、集中采购等模式获得规模经济,不过药品流通企业要想发展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具备相应的实力,比如提供物流计划的能力、物流信息可以实现全程、实时管理、对药品的特殊需求等。第二,实现区域内的共同配送,同一区域的各中、小药品流通企业要抓住行业内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的特点,加强企业间的合作沟通,制定共同的配送目标及实施方案,抓住新形势、新机遇,通过共同配送实现药品流通物流管理的规模化经营。第三,推进药品流通企业的并购,现阶段一家药品流通企业要靠自身的力量扩大经营规模,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进一步实现,但是通过企业的收购与兼并,不仅可以将自身的规模迅速扩大,而且避免了重复建设所造成的资源浪费。因此,药品流通企业要对自身的战略资源以及核心能力等做出全面的分析,以此为基础选择可以并购的企业,并确定与自身发展相符的并购模式。
(五)加强医药流通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
各医药流通企业与自身的情况相结合,选择自身适用的信息系统,比如先进的仓储管理系统可以大幅提升物流系统的先进性及技术性。系统的建设与GSP规范要求相符,对药品的管理根据其批号、批次以及有效期等进行管理;将处方药、非处方药、毒麻药品以及贵重药品分别管理等等。此外,药品配送中心与连琐企业的ERP和相关的门店管理系统要实现无缝集成,一体化设计。
物流在我国医药流通领域发展现状的分析论文 篇2
1 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1 信息化意识较低
随着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不断发展, 其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也逐步地趋于成熟化, 然而就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现状来看, 信息化意识较低已经成为制约物流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信息技术应用的理解仍停留在低层的阶段。在应用上尚未形成规范的体系和标准, 对未来也缺少必要的规划, 很多企业都是出于一种跟风的心理, 看到别的企业将信息化技术渗透到了物流领域, 也不甘落后, 对企业的管理也实施了所谓的信息化管理, 但是从实施方式和实施结果来看, 能够真正地理解信息化在物流领域中应用的企业是少之又少, 能够以正确的思想和方法去实施的企业更是寥寥无几。
二是信息化的渗透层次较低。对于很多政府和企业来说, 甚至是一些大型的企业, 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层面相对较窄, 信息化大多应用于仓库管理、财务管理、人力管理和企业形象的宣传等, 能够真正涉及到物流领域的信息技术所占的比例甚少。
1.2 信息化水平较低
物流信息化在外国一些大型企业的应用已经非常成熟, 人们所熟知的美国联邦物流在很早以前就形成了全球化的信息网络, 他们的物流信息化水平相当高, 而我国经过多年的努力在物流信息化方面的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是与发达国家的物流信息化相比, 仍旧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信息化水平的发展主要存有两大弱势:
第一, 条形码技术的应用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条码技术是信息化在物流领域应用的一个重要标志, 对物流领域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我国, 条码技术主要应用于制造型企业, 超过60%的企业成功地引进条码技术, 但是条码技术在零售行业的应用率不足40%, 而零售行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又占有很大的比重, 这种情况直接影响了我国零售行业的顺利运作。
第二, 物流信息化软件有待进一步开发。物流信息化软件主要有制造资源计划MIP、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SCM等, 在国外早就发展成熟的ERP却很难走进我国的一些企业。ERP在我国企业的应用率不足3%, 究其原因就是国内的企业发展较为缓慢。
一些制造型企业率先尝试ERP的应用, 在这其中有一部分企业做到了成功的转型, 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另一部分企业则转型失败, 重新回到原有的管理模式。也有一些企业只是对企业的某一部门实施了ERP管理, 而没有做到对企业实施全面的ERP管理, 有的企业甚至于没有听过ERP, 在运行中坚持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 在搬运中延续人工搬运的方法, 不仅增加了搬运成本, 而且降低了搬运效率。
1.3 信息化理念较为落后
众所周知, 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和高超的物流实体技术紧密相连, 缺一不可, 只有二者的协作和配合, 才能为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在物流的运作中, 如果没有高超的物流实体技术, 那么再完备的管理信息系统也起不到锦上添花的效果。我国有很多的企业存在这样的问题, 他们在管理上已经成功地引进了ERP管理, 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但是在实体运作上却出现了很大的问题。这些企业缺少高质量、高效率的自动分拣系统、自动识别系统、自动装卸系统等先进的物流运作设备, 信息化理念较为落后。混乱的物流实体技术直接扰乱管理信息系统的顺利运作, 让管理信息系统失去了它原有的价值。
1.4 信息化人才较为缺乏
物流信息化人才不仅需要高超的计算机技术, 而且需要具备一定的物流管理能力, 对工作人员的各个方面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而我国物流行业的人才吸纳现状是只有极少数的企业能够吸纳到这样高端的人才, 大多数的企业只能降低要求, 吸收相关专业的人员, 造成了学计算机的人去负责管理, 学管理的人去钻研计算机, 很难培养出高质量、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目前高校的教育制度所限。高校培养出的学生大多是倾向于某一方面的学习, 而且对这一方面知识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表层上面, 加上在校学生学习的知识较为理论化, 缺少重要的实战经验, 导致其走向工作岗位之后, 不能迅速地适应工作的需要。因而企业只好把眼光放在公司内部的员工身上, 重新对员工进行岗位培训和指导, 让员工逐步地接触和深入物流信息化的岗位, 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另一方面是物流信息化在我国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物流信息化也是近几年才被引入我国企业的运作当中, 因而势必会缺少相关的专业人才, 很多人都没有深入地了解过物流信息化方面的知识, 有的人根本就不知道物流信息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行业。一个新兴的行业必然会经过一定时间的考验才能步入成熟的阶段, 而物流信息化正处于这种过渡的阶段, 只有培养出大批的物流信息化人才, 才能使之顺利地迈入成熟稳定的阶段。
2 提高物流信息化效率的方法
2.1 加深对物流信息化的理解
企业对物流信息化的理解决定了其在物流中的渗透程度。国家可以积极倡导物流信息化的实施, 让企业意识到信息化在物流领域的重要性, 并逐步提高他们的信息化意识。政府相关部门可以开展一些公益性讲座或举办一些大型的活动, 让企业积极参与, 通过讲座和活动来宣传物流信息化在国内外发展的近况, 并鼓励和扶持企业大胆引进先进管理技术, 勇于改善物流管理模式, 敢于创新管理思路和方法, 特别是大中型的制造类、零售类等与物流行业紧密联系的企业, 进行物流信息化的推广和应用, 引导企业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制定出长远有效的物流管理策略, 争取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扫清障碍。
2.2 注重物流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人才是21世纪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软实力, 物流信息化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 必然需要大量的人才去创新和改进, 以此实现物流信息化在我国健康顺利的发展。首先, 高校要积极开展物流信息化专业, 走在科学的前沿, 努力为我国培养出高质量的物流信息化人才。其次, 企业需要加强专业化的培训和指导, 在物流信息化发展的初期, 在缺少专业化人才的前提下, 企业可以通过自学努力与时代接轨, 专业化的培训和指导可以帮助员工边实践边学习, 为企业培养出更多的综合性的人才。
2.3 加强物流信息化管理的推广
只有加强物流信息化管理的推广, 才能让更多的企业了解和应用物流信息化技术。企业可以通过一些专业化的管理公司所设计的产品来对公司的运行进行管理, 这些专业化的管理公司不仅会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开发出相应的管理软件, 而且会给企业提供员工培训的机会, 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企业物流运作中出现的问题, 并提高了管理的效率。
3 结语
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是物流行业由传统物流转向现代物流的重要标志, 物流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给我国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挑战, 也带了很大的机遇, 所以要以全新的面貌去接纳它, 并通过不断的努力去发展和创新物流信息系统, 逐渐缩小与发达国家的距离, 为企业的进步创造机会, 为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物流信息化是指物流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或部分信息进行采集、分类、传递、汇总、识别、跟踪、查询等一系列处理活动, 以实现对货物流动过程的控制, 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管理活动。物流信息化充分结合了计算机技术和物流管理技术, 为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强的竞争力。本文从我国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出发, 着重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物流信息化,企业资源计划,条码技术
参考文献
[1]戴定一.中国物流信息技术发展现状分析[J].中国电子商情 (RFID技术与应用) , 2009 (05) .
[2]姚晓玲.GIS/GPS在物流中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 (17) .
[3]李小娜, 董绍华.物流信息技术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 2008 (21) .
物流在我国医药流通领域发展现状的分析论文 篇3
近年来,药品流通行业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型升级,企业兼并重组提速,市场集中度、流通效率和管理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药品批发企业主动由传统的药品批发商向医药健康产业服务提供商转型,药品零售企业着力进行战略调整,积极应对困难和挑战,加快发展连锁经营,有效促进了市场竞争力的增强和经济效益的改善。我国医药流通行业现在的总体发展趋势是转型发展期,要不断在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方面长期下工夫,通过不懈努力提供经济增长率。2011年药品流通市场需求活跃,行业购销稳步增长。全年药品流通行业销售总值达到9426亿元 ,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23%。其中,药品零售市场销售规模达1885亿元,增幅稳定在20%左右。
二、药品流通行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医药改革为医药流通行业的发展提供市场机遇
近年来,我国医药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我国全民医保体系基本建立,全国城乡参保人数超过13亿人,覆盖率达到95%以上。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从2008年每人每年80元提高到2011年的200元。在农村基本实现了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显著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人次明显增加。新医改为我国医药流通行业带来广阔的市场需求,带动了药品销售的增长。
(二)市场集中度提高
根据医药行业统计,2011年我国前100位的药品批发流通企业收入占全国总收入的73%左右与去年相比提高了3个百分点。前3位集团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据接近全国总收入的半边江山,约42.0%左右。其中:中国医药集团主营业务收入已率先突破千亿元大关,上海医药集团、华润医药控股双双规模超过400亿元。三大集团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占百强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同比提高了7.6个百分点;前10位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百强的62.5%,同比提升7.9个百分点;前20位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百强的74.2%,同比提高了6.2个百分点。
(三)现代医药物流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我国现代化医药物理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完善,逐渐形成了全国性的物流配送网络。大中型药品流通企业不仅将注意力放在省级物流中心,而且越来越看重具有战略地位的地级市上,逐渐形成具有快捷、可及、安全供给特点的现代医药物流服务保障体系。关于医药现代物流信息化建设,一是实行数据编码的标准化,实现商品编码和客户编码的一致性;二是实行医药物流管理的专业化,以及干线运输和支线运输网络化;三是通过多仓协同运营和物流按动作计费考核等专业手段,推进供应链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模块化。
(四)外资进入药品流通领域步伐加快
目前国外领先企业本土市场占有率已接近饱和,纷纷看好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希望从中找到新的增长机会。近年来,外资医药巨头在华投资也不再局限于制药工业,而是逐渐向产业链的其他环节渗透,从药品制造延伸到药品分销和零售终端等环节。
(五)药品零售连锁经营有所发展,但仍面临较大困难
2011年,大型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通过收购、控股等方式在零售药店终端扩张规模,但零售连锁企业总体发展仍较为缓慢,年销售额均未突破40亿元。阻碍发展的主要原因:一是来源于医疗机构的处方少和医保定点药店少的局面仍未改善;二是医保覆盖面扩大、报销比例提高,更多的人到医院就诊开药,零售药店客流减少;三是一些地方相继下达“限售令”、“禁售令”,限制医保定点药店开展多元化经营。此外,零售药店还面临房租、人力、物流等经营成本快速上涨的压力。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零售企业开始抱团结盟。
三、我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的策略
1、扩大企业规模,加速企业间的整合、并购与淘汰
当前,严重阻碍我国医药流通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就是我国医药流通行业“多、小、散、乱”的现象较为普遍。产业经营的规模化将是国际医药流通产业发展的趋势。要想促进医药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就要扩大企业规模,通过企业并购,实现组织结构优化。为了形成以全国性、区域性骨干企业为主体的药品流通体系,必须大力推进大型药品流通企业的跨区域发展。整合现有医药流通资源,吸引外资医药流通企业在华投资,鼓励大型企业“走出去”参与到国外药品流通市场竞争中去。
2、提高药品流通行业集中度,做大做强优势企业
近日,商务部出台了《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计划到2015年培育出1-3家销售过千亿的全国性大型医疗商业集团、20家年销售过百亿的区域性药品流通企业。药品批发百强企业销售额要占批发总额的85%以上,药品零售连锁百强企业销售额占药品零售总额的60%以上,以解决医药流通行业集中度过低,发展水平不高的问题,提高行业集中度,做大做强优势企业。
3、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建立现代医药物流体系
我国药品流通企业多采用粗放式经营模式,管理手段落后,物流成本高,经济效率低下。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构建信息平台是解决这一现状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利用信息技术与销售部门建立横向联系,合理设置采购周期,降低采购成本。构建现代化得物流体系,需建立库存报警系统,降低库存成本,优化库存结构,加快库存周转率。采用多种配送方式如直接配送、分级配送等,加快药品配送速度,降低配送成本。简而言之,就是建立以电子信息平台为基础的现代医药物流体系,实现制药企业——物流配送中心——零售终端的理想物流模式。
物流在我国医药流通领域发展现状的分析论文 篇4
一、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的主要表现形式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医药购销活动中的商业贿赂行为具体体现在产、销、医三个环节:
1.生产环节:药企想方设法为“回扣”留出空间。据调查,在传统的流通体制中,药厂生产成本只占最终药价的30%,医院、零售商的利润占30%至40%是流通成本,医药代表向医院行贿的“不良成本”(约占30%),也计算在药价里,这就给药品回扣留足了生存空间。现在全国有7000多家药厂,仅诺氟沙星药品,就有上千家药厂生产,竞争十分激烈,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有的药厂为了生存.就采取回扣等不正当手段,与普通商品的市场竞争通常采用价格战等手段相比,药品生产企业的竞争方式是逆向定价,即价格越高、折扣越大、销售越大。目前由政府定价的药品只占少数,多数药品是由制药企业自己定价并报物价部门审批,因为物价部门人员大多没有医药专业知识,加上地方保护,一般都盖章收费完事。药厂利用药品这种购销机制,虚例成本,虚高定价,致使患者增加了不应有的经济负担。
2.销售环节:药商(医药代表)通过回扣获取竞争优势。我国医药批发企业过多过滥、竞争激烈,而药品总量的80%都通过医院销售,药商或医药代表为了追求更多的销售额,从而获取更多的奖金或提成,便向医院、医生行贿。据调查,大部分医院除极少部分药品外,绝大多数药品只要医生升出,药商均有回扣支付给医生。这一块费用最终被加在药价里,药价虚高与药品回扣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3.医院环节:在“以药养医”的幌子下给药品层层加价。药品进医院也要加价,为药品购进货款的15%一20%,这是经过物价部门批准的,药价越高,医院加价越高。有位药剂师透露,治肝炎的常用药干扰素,进价120元,但是发票开的是批发价145元,医院按此批发价再加价20%,到病人手里就变成了170元.“以药养医”在一些医院被发挥到了极致,尽管国家规定了药品加价比率,但多数医院加价率远远超过规定的15%.有的高达4O%至50%.药品收入占医院总收入的份额均维持在44%的水平之上,一些中小型地方医院甚至高达7O%。
二、药品商业贿赂的危害及成因
药品商业贿赂形成了上述一根紧密的链条,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是通过医务人员的处方开药直接把负担和损害转嫁到患者身上,它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究其危害:一是严惩腐蚀了医务人员的灵魂。一些医务人员为获得回扣、提成,滥用某些高价药品和高值耗材,有些利欲熏心的医务人员还成为不法企业的代言人,滋生了腐败和经济犯罪。
二是造成人民群众看病贵的主因之一。据审计部门随机抽查北京市10家医院2003年销售给患者的105种药品中发现,因企业虚报其中一些药品的生产成本以及药商和医院层层加价.导致患者多负担1052万元。由于一些医务人员受私利驱使,只开贵药少开和不开便宜药,患者看一次感冒就得花200—300元,直接加重了患者的负担。
三是干扰了国家医疗制度的改革,影响了党和政府为民解忧、谋福利政策的贯彻落实,损害了党群关系、医患关系,不利于和谐社会建设和国家的安定团结。
从深层次分析,医疗购销领域商业贿赂这个“怪胎”的形成有历史的和现实的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各级医药部门放松了对医务人员、药企、药商的职业道德教育。这使得有些相关人员一切向钱看的思想膨胀.经不住金钱物质的诱惑.逐渐形成了不良的经营作风和医德医风,有些药企认为.大家都这样做,自己“循规蹈矩”就没法生存:有些医生认为回扣你拿我也可以拿,不拿白不拿,因而行贿和受贿成了普遍现象,几乎到了法不责众的地步。二是药品审批体制存在弊端。药品注册审批中最容易产生商业贿赂,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一年批准一万多种所谓的“新药”,而美国才一百多种。不完善不公开的药品审批制度,为商业贿赂打开了方便之门。有专家指出,哪里有涉及商业审批的,哪里就有商业贿赂的土壤,因为“审批”之权就能换来利益。三是医院“以药养医”是商业贿赂的祸根。“以药养医”的机制诞生于计划经济时代,它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医疗机构运行,保障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等方面.曾起到积极的作用。当时药品生产、流通、消费各个环节都被严格计划和控制,也就不存在大处方和回扣、提成等问题。而我国自80年后期以来逐步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国家减少了对医院的财政补贴.医院经营环境宽松,医生收入与科室收益、医院发展挂钩,“以药养医”的弊端就日益显现。因为医院被赋予了较大的自主权.药价成为难以监管地模糊地带.滋生了医药合谋抬高药价、再拿回扣提成等腐败现象,损害了患者利益。四是药品集中招标等改革被念歪了经。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本是我国药品流通领域推出的一项重大改革,政府的初衷旨在规范药品购销行为,遏制各种不正之风和虚高的药价,减轻群众用药负担。然而,这一本意打造“阳光工程”的举措实施几年来,争议颇多,问题频发,在个别地方甚至演变成“腐败工程”。最近《半月谈》揭开了药品集中招标的“黑幕”,在些药企苦不堪言,一年要赶场100多个招标会,花费大量“攻关”费用,有些疗效不错低价药品甚至出现了“中标就死”。而高价的“合资药”、“新药”层出不穷的怪现象。
三、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的对策措施
1.在医药系统大力开展医德医风教育,构筑抵制商业贿赂的思想防线。要大力加强医院的廉政文化建设,突出反腐倡廉教育和“八荣八耻”教育,在医药产销队伍和医务人员中推行反商业贿赂承诺制,并通过抓典型扬善压邪,树立以守法诚信、优质服务为核心的发展理念,努力营造和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以拒收贿赂为荣,以收受贿赂为耻,以维护医院的圣洁为荣,以损害医院形象为耻,以维护病人利益为荣,以侵占病人利益为耻的强烈氛围,提高拒腐拒贿的自觉性。同时,加大对医务人员职业道德、遵守纪律,依法执业的考核力度,尤其是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医务人员争做“德技双馨”的带头人。选就一支医德好、医术精、医风正的医疗卫生队伍。
2.深入实施“阳光工程”构筑规范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全面落实院务公开、医务公开,对掌握权力的院领导、药剂师、专科主任医生、处方医生等重点岗位的人员加强监督,规范权力的运行。要健全医院内部人事、财务、采购等多项民族监督制度,对在正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折扣、让利和优惠等,必须纳入医院财务部门统一管理、统一核算,杜绝少数人说了算。医院的各类采购必须阳光操作,做到采购项目公开、采购程序公开、采购评标人员公开、采购标准公开、采购结果公开、采购品种及价格等细节公开、采购后使用效益公开等“七公开”。院纪监检察部门和工会职代会要切实履行民主监督职能。同时,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制度建设,防止和杜绝药品购销中拿回扣、提成等腐败行为的发生。
3.严格监管相关企业药品生产成本的核算。针对药价虚高的突出问题,政府相关部门首先必须对药品生产企业加强价格管理,尤其对报批的新药进行严格的成本核算,剔除不该计人药品生产成本的各种非正常开支费用,对虚报药品生产成本的企业要严肃处理,实行报批核审一票否决制。药品要象其他商品一样,在包装上明码标价,防止流通环节随意加价,从而从源头上控制药价虚高。
4.在药品流通环节上严格把关。这一环节是药品商业贿赂的滋生环节,管好这一环节,是治理药品商业贿赂的关键。要根据各地区和城乡医疗对象多少的实际,控制和减少药品批发企业的数量,并整顿医药代表队伍,确保这支队伍道德好、作风正、技术精。切忌仅用完成经济指标多少选人用人;药品采购和招投标要公开、透明,对全过程加强监督,杜绝“暗箱操作”以及串标、贿赂评标人员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物流成本管理在我国的发展及现状 篇5
流
成本
管
理
在我国的发
展
及
现
状
学院:商学院专业:物流管理班级:
学号:
姓名:梅志超1002 10010409020
3降低成本是企业实现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之一,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改善企业内及企业之间的物流活动作为控制成本、实现差别化竞争优势的重要方法。为了降低潜在的物流成本,企业需要充分了解成本信息及物流活动中成本收益的状况,制定合理的物流服务标准。但在强化物流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很多企业无法准确掌握物流成本的情况,这是因为传统的财务成本信息难以反映物流作业活动的成本费用,难以反映物流经营活动的改善对企业的物流成本和利润率的影响。此外,供应链物流成本管理不是孤立的,合理有效的供应链物流成本管理体系的建立,取决于很多相关的因素。埃尔拉姆等人指出,基于战略成本管理的采购和供应有赖于一些企业内在因素的影响,这些企业内部影响因素会决定企业供应采购的所有权成本管理、供应商成本结构分析和目标 成本管理的程度。所以,要真正降低物流成本, 就需要在物流成本管理意识、方法和管理手段上建立行之有效的体系。
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一直致力于 物流产业的发展和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这是因为,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物流活动表现出强劲的增长趋势,但与此同时,物流成本和费用一直较高,影响了企业竞争力.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调查,约56%的生产企业的产成品物流费用占销售额的5%~10%,大约33%的企业成品物流费用占销售额的5%以下,11%的企业成品物流费用占销售额的11%左右。此外,从生产企业原材料物流费用占采购成本的比例看,生产企业原材料物流配送费用占采购成本的比例范围在2%~5%的企业最多,占所有企业的50%左右,其次为原材料物流费用占采购成本在2%以下的企业,原材料物流费用占采购成本在10%以上的企业只占3%左右。因此,如果不能有效合理地组织和管理物流成本,就很难真正实现企业的经营绩效,形成良好的竞争力。
一.我国物流成本管理的发展可以分为七个阶段.(一)理论认识阶段
我国的物流起步晚,1979年中国物资经济学会派代表团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国际物流会议,第一次把“物流”这一概念从日本介绍到中国,我国就开始了对“物流”的研究以及对物流成本的研究与探究。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关于物流成本管理还没有一套系统的、标准的和科学的核算和管理体系
(二)开始认识物流成本的阶段
20世纪80年代,国家、社会和企业从开始认识物流走向对物流的重视。改革开放的政策下,交通运输业加快了步伐,物流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国营物
流企业和个体的储运专业户不断增加,流通领域的专业性、兼营性的物流企业以及生产企业开始忠实物流的合理化,并注重物流成本分析在物流管理中的重要性,物流成本开始进入初步的研究和实验性管理阶段,但还只限于个别的企业和部门,并没有引起全社会对物流成本的关注。
(三)开始重视物流成本的阶段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生产企业及流通企业开始认识到物流的重要性,国内一些企业内部开始设立专门的物流部门,也开始出现了一些不同形式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这个“第三利润源”引起了社会和企业的极大兴趣,纷纷参照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来加强物流管理,组织专门的人员研究如何降低物流成本,物流成本管理开始组织化。
(四)实施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的阶段
进入21世纪,我国的物流产业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网络经济的发展,我国物流业发展开始走向国际化、全球化。
(五)引入物流成本的预算制度的阶段
对物流成本管理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出现了一些关于物流成本管理的专注和论文。一些企业开始引入物流成本预算制度,对于物流环节的运输、储存、装卸和搬运等,都有了一些行业的额定指标。
(六)确定物流成本的标准值的阶段
我国确定物了流成本管理的标准值,使物流预算的提出或物流的管理有一个客观的、恰当的标准。
(七)建立物流成本管理与财务会计关系的阶段
我国的物流成本管理最终会发展到与财务会计在系统上联接起来的阶段,这样很容易观察出物流的盈亏并做出详细的分析,找出问题,并及时的解决问题。
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在物流总成本和物流服务水平的研究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对物流成本的研究相对比较贫乏,所以我国的物流成本管理还处于实施物流成本管理与控制的阶段。
为了能够早点进入下一个阶段,我国对物流成本管理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对于物流的运输、储存、装卸和搬运等各个环节会发生的物流成本进行预算,在一定的服务水品下,争取做到物流成本最小化。
二.我国物流成本管理的现状
经济总量持续、快速增长,不仅带来了资源、能源和环境方面的压力,而且越来越无法容忍陈旧低效粗放的商品流程,降低物流成本在经济总量急剧增加的背景下显得尤为迫切,中国正在进入以优化整合产供销流程和内外贸一体化为基础,求解实体经济运行质量长期偏低难题的新阶段。
我国物流成本偏高的原因
(一)人为因素
人才匮乏,管理水平低。我国物流管理人员水平相对过低,物流人才总量相对不足, 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强。大部分物流企业中管理者素质较低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整个物流行业职工总数的7.5%,大大低于其他行业企业内部管理粗放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都还没有得到应用.不少管理者观念尚未彻底转变,不能及时适应市场需求,这是造成我国多数物流企业规模较小的主要原因。
物流成本没有分列记账,因而难以准确掌握。在成本管理方面,企业一直将注意力集中在生产成本的控制上.制定了许多管理与方法并起到了很好效果。可是对于物流过程中的费用研究较少,缺乏有效的物流成本管理方法,物流在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中没有单独的项目, 一般采取的是将企业的成本都列在费用一栏中,因而,较难对企业发生的各种物流费用作出明确、全面的计算与分析。特别是对于物流全过程缺乏有效和全面的控制,造成此低彼高、物流系统整体效益不佳的状况。
缺乏单独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由于企业没有单独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反映物流成本的资料不能客观地体现物流过程的各种耗费,造成物流成本失真.很难进行物流成本的考核、分析和控制。一方面表现在价格核算的不确切上,另一方面反映在成本内容的不合理上,如企业外部的运输费用以事先确定的运费率包含于材料价格之中,掩盖了同一种材料由于运输地点、方位、环节等不同产生的费用差异。
(二)历史因素
中国至今尚没有统一的物流发展主管部门,缺乏全国性的交通运输、仓储管理、信息网络等总体规划,国家未能有效地对物流网络进行统一布局,部门间、地区间协调困难。条块分割、部门分割、地区分割的状态依然存在,物流管理权限被划分成若干个部门,涉及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铁道部、交通
部、民航总局等的参与和管理,由于体制没有理顺,各具体行业主管部门之间分工存在交叉,造成物流行业管理难以协调。在目前实行中央和地方的“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下,各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划自成一统,地区封锁、市场分割成为限制物流发展的重要障碍。这种体制弊端是与物流应有的开放、跨区域、跨部门、网络化的特征格格不入的,它直接导致了各种存量的物流要素的分散和难以整合,影响了物流服务的一体化,使得各种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缺乏必要的协调,导致大量的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
物流基础设施能力和完整意义上的物流服务能力不足是造成目前大量潜在物流需求无法得到释放的根本性原因。我国现有的物流基础设施整体落后,连接我国大中城市和工业基地的主要运输通道上,运输能力依然紧张,运输负荷居高不下。铁路的规模和结构与我国的国土面积、人口和经济发展水平也很不相称,各种运输方式紧密衔接的运输网络尚未形成。仓储设施功能单一,利用率低,基础薄弱,布局不合理,管理粗放,结构分散,技术含量低。电子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还比较落后,物流企业的信息技术含量低,网络技术应用不广泛,EDI,ERP,GPS等围绕物流信息交换与管理的技术应用未普及,这些无一不是以巨大的物流成本作为承载对象。
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相当多的工商企业仍然保留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组织,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过程中的一系列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组织的自我服务完成。多数企业内部各种物流设施的保有率都比较高,并成为企业经营资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以自我服务为主的物流活动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和延迟了工商企业对高效率的专业化、社会化物流服务需求的产生和发展。因此,工商企业对物流服务需求不足,不能形成规模经济,是造成我国物流成本偏高的又一重要原因。
物流在我国医药流通领域发展现状的分析论文 篇6
在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方面,我院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重、注重预防”的原则,在全面构建抵制商业贿赂的有效屏障体系方面,我院做了以下工作。
一、强化制度管理,增强刚性约束力。一是强化主体责任。今年3月,我院召开了医务人员廉洁行医暨供应商诚信经营承诺会议,涉及人、财、物的重点科室全员签订反商业贿赂责任状,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和“一票否决制”,切实增强科室负责人抓管理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与药械供应商均签订了反商业贿赂承诺书,对药品和大型医疗设备、高值耗材实行 “阳光采购”,对采取违纪促销手段的供货商,终止与其签订的购销合同,责令其赔偿医院的相应损失,并终止三年以上的业务往来。二是健全管理机制。成立械事和新一届药事、后勤物资采购3个委员会,班子成员严格执行权力运行监控机制的要求,严格分工,有效监督,一把手不担任这3个委员会主任。药品及高值医用耗材的准入和采购实行药事会、械事会会议决定、集体集中审批制度;后勤物资采购执行申请、审批、集中竞价、定点采购的办法,任何人不单独洽谈采购,不单独审批各类采购等事宜,从制度上杜绝个人拍板决定行为。其中,5万元以上的非急需物资全部采取政府招标采购,5万元以下的急需设备的采购由科室按需申请,各委员会讨论通过,专家论证,组织相关谈判小组按程序竞价的采购制度,确保械事、药事、后勤物资管理的公开透明运行。三是完善源头治理机制。班子自律,全员执行财务会签报销制度;“三重
一大”集中讨论制度;医药付款“一站式”服务制度;医疗设备采购械事会和职工大会通过制度;检查项目、药品价格、医疗服务等公示制度;患者住院“一日清单”制度;对特困户实行“一免三减”制度;药品比例控制与效益工资挂钩等十二项制度,努力从源头上治理和堵塞腐败漏洞。
二、规范从业行为,提升优质服务水平。一是规范高值耗材管理。根据省市中标结果,近二年来每年都要对在我院的配送单位及产品进行审核和评估,并签署承诺协议,及时解除配送范围、资质、产品价格不合规定或违反诚信管理办法的经营合作关系,出台高值耗材的管理办法:
1、按三级学科需要,分级分类经营和使用耗材,减少个别经销商的垄断性;
2、落实高值耗材的审批及告知程序,在保障医疗基本需求前提下,让患者选择价廉的合格产品,降低患者看病支出。二是严格抗菌药物使用。认真执行卫生部84号令,深入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成立了由主管院长挂帅的抗菌药物使用点评小组,每月开展一次抗菌药物处方和医嘱点评活动,对不合理用药实施限制处方权等惩处办法,杜绝乱开药、开大方现象,今年1—9月份,抗菌药物使用量(按金额)同比降低130万元左右,处方合格率达到98%。三是加强药品、耗材用量的动态监测和超常预警。严格执行“双十”制度,对用量排序在前10位的药品采取调控措施:排序前3位的药品,次季度采购量控制在前季度使用量的70%以内;排序4至10位的药品,次季度采购量控制在前季度使用量85%以内;定期对使用情况异常的药品进行分析干预,对排序前10位的医生,医院纪委进行诫勉谈话,严重者停其处方权
1个月。基药的采购率和使用率达到了48%,目前药品比降低到37.43%,四是加强次均费用综合管理。实行10个单病种收费和16种临床路径管理,做到了合理检查、合理用药,有效地控制了次均费用,对每月高于全院次均费用的科室,超额部分按照超额累进计算法进行罚款,次均费用10月份比第三季度下降了14.5%。五是开展病历质量专项检查。设立病历质量专项检查监督组,形成常态化工作制度,每月深入各临床科室、手术室、ICU、急诊科抽查病历100份,发现不合格病历限时整改,并负责向医疗质量办公室定期汇报整改情况并纳入常态化管理。建立统方管理制度,严格统方权限和审批程序,对可能统方的计算机进行了程序锁定,每月因工作需要的统方在纪委监督下限时完成。
三、加强宣传教育,增强抵制商业贿赂的自觉性。今年以来,我院深入开展“正风肃纪守法”教育专项活动,医院纪委6月份出台了《张家口市第二医院关于开展正风、肃纪、守法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召开了全院大会,对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作了详尽的安排部署,聘请了高新区检察院预防科作了法制专题培训,学习了《刑法修正案
(六)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卫生部八不准》、《河北省卫生厅“六条高压线”》等法律法规,切实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同时,医院还通过办专栏、对医务人员和关键岗位的同志进行诫勉谈话、看警示片等形式,加强教育,提高认识,分清了违纪与违法的区别,罪与非罪的界限。
四、强化投诉监督,建立“治贿”长效机制。今年以来,我院开展了治理收受医药回扣专项活动,在职工中评聘9名纪检监
察员包科室巡视,重点围绕在药品、耗材、设备、试剂等物品采购活动中医务人员是否收受回扣、提成等问题,加强对临床诊疗、用药、检查等职业权力的监控,认真巡查经销人员是否在我院从事与业务无关的活动,形成了打压治理商业贿赂的严厉态势。特别是将我院个别人员出现的商业贿赂案例作为反面教育典型,开展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不正之风专项检查,进行全院性的自查自纠,全员形成自查报告交纪检监察室,对存在问题进行了整改。设臵投诉箱和举报电话、聘请行风监督员等监督途径,在每一位出入院病人中开展对医院、科室和对医生个人的满意度问卷调查,了解服务质量、服务态度以及是否有违反职业道德等方面情况,发现问题及早整改,及时消除隐患苗头,防范于未然,今年患者满意度达到了97%。(使治理商业贿赂与改进医疗服务,加强行业监管、完善自律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全力构筑“治贿”长效机制。)
以上是我院治理商业贿赂的一些做法,不足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今天,市检察院、市卫生局等联合召开治理商业贿赂、推进医院发展、惠及百姓的座谈会非常好,对今后医院更规范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治理商业贿赂与惠及百姓方面我谈以下几点:
一、增加对医疗机构的政府性投入,增大医院服务群众的公益性比例。就我院来看,作为市级的二级公立医院,2012年支付员工工资、缴纳养老保险等3000余万元,还贷等其它支出2800万元,而政府每年财政补贴近700万元,医院自身负担重,投入到彰显医院责任的应对突发事件、到基层义诊、免费送医送药等
公益性服务的资金空间较小。
二、下大力健全全市统一的政策机制,首先统一降低供应商的利润空间。医院明知道供应商的价格虚高,利润空间大,但是由于物价局、工商局等部门的管理要求,医院个体行为不能采取任何措施来控制他们虚高产品价格,医院控制成了集体贿赂,降低物价又扰乱了市场,所以我们赞成市卫生局今年关于下调药品和器械价格的招标管理办法,对企业生产和经营各种药品、医用器械进行详细地审查和核准,科学核定价格,全市统一政策,统一制度,统一建立一个规范的、可操作性强的纪检、检察、工商、物价等部门联合认可的物价管理机制,让企业合理经营,让患者受益,让医院安全、放心、规范地工作。
三、适度提高医务人员的工资水平也是减少商业贿赂的有效措施。现在的公立医院的医护人员普遍工作量大,每天都在10—12小时,经常需要加班加点,节假日也不能休息,但待遇较低,长期生活工作不规律、压力大带来的身心负荷致使少数医务人员产生了心理失衡,部分意志薄弱者,抵不住诱惑,在利益面前丧失道德,冲破底线。
四、建立“检院共建”或“检卫廉洁”的预防腐败机制。学习四川、西安、上海、连云港等地纪检、检察包医院的做法,加大教育机制、监督预防机制;联合进行法制和警示教育,实行与重要岗位、重要环节负责人和人员诫勉谈话、提前预警机制,指导医院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铲除滋生职务和职业犯罪的土壤,构建“廉政安全”医院,形成检医双方“共建共赢”的局面。
在今后的工作中,借会议的东风,我们医院要进一步强化医院主体责任,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深化行风建设,提升服务态度;完善监督制度,加大预防和打击力度,提高制度执行力;切实抓好预防长效机制各项制度规定的落实,筑牢治贿的基础,打造“阳光医院”。
物流在我国医药流通领域发展现状的分析论文 篇7
一、我国医药冷链物流现状
目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 对医药产品的物流要求也逐步提高, 尤其是需要低温贮藏的医药冷藏品发展很快, 带动了医药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
数据显示, 医药冷藏品的销售金额占我国医药流通企业的总销售额中的3%-8%, 虽然比重不大, 但却有逐步上升的趋势。
二、我国目前医药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一) 缺乏完善的行业或国家标准
目前医药品冷链物流的冷库、冷藏车的制冷效率、能耗没有国家标准, 导致我国医药品冷链物流低效率, 高成本的运作。冷藏车尺寸、托盘尺寸、冷库尺寸缺乏明确的标准, 往往影响装卸搬运效率;冷藏药品储运的不规范, 有些没有纳入到正规的医药流通管理范围, 往往带来了恶果。
(二) 医药品冷链物流基础硬件设施落后
我国目前冷藏运力不足。铁路方面, 冷藏车仅占总量的2%左右, 且大多是陈旧的机械式速冻车皮。公路方面, 现代化的冷藏卡车严重不足, 我国冷藏保温汽车的占有率极低, 仅为货运汽车比例的0.3%, 而发达国家中, 美国为1%、英国为2.6%。
(三) 市场化程度低
第三方医药品冷链物流发展滞后我国医药品的冷链物流配送业务多由供应商和自己完成, 市场规模不大, 区域性特征较强。医药品冷链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涉及少, 缺乏专业化和规模化;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健全, 缺乏准确性和及时性, 难以形成高效率的冷链物流配送, 冷链物流的成本和商品损耗亦高。
(四) 医药品冷链物流信息技术落后
由于目前缺乏我国医药品冷链中冷藏专业技术, 致使冷链成本居高不下。许多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冷链信息系统, 无法实时监控温度, 传递信息, 实现信息共享。
(五) 完整独立的冷链物流体系尚未成形
缺乏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 我国大型商业公司几乎都有冷链物流部, 有的还成立了专业化公司, 但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 整体规模不大, 比较分散。
三、发展我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的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针对我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提出以下发展对策:
(一) 完善冷藏药品冷链物流体系
打造一体化服务平台, 我国的冷藏药品冷链物流尚未形成体系, 因此需要从冷链市场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这个关键问题入手建立一个能满足患者、制药企业、药品流通企业一体化的冷链物流模式, 建立冷藏药品冷链物流一体化服务平台, 整个社会冷藏药品冷链物流业应该联合起来, 统一建立药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 实现冷藏药品冷链物流的共同配送, 以提高冷链物流作业的效率, 降低企业营运成本。
(二) 整合资源, 大力发展第三方冷藏药品冷链物流
从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市场的需求导向以及企业长期发展来看, 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是未来参与冷链物流市场竞争的主体。冷藏药品对物流配送的要求较高, 从单个企业来讲要实现多方位、门到门的配送服务是不现实和不经济的, 同时企业的产品想要辐射全国, 就必须借助于提供完整服务的第三方物流, 使冷冻冷藏产品配送服务更大限度地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 解决企业冷冻冷藏物流的发展瓶颈。
(三) 制定冷藏药品冷链物流的国家或行业标准
冷链物流是一个对资金、管理和技术都要求很高的产业, 一个国家的冷藏药品冷链保障体系的建设, 需要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通力合作。针对冷藏药品冷链物流行业标准严重缺失的现状, 我国应尽快制定与国际标准衔接的冷藏药品冷链物流标准, 实现从生产到使用的全程监控体系, 并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 严密监测疫苗等冷藏药品在冷链各环节中的运行状况。
(四) 采用先进的冷链物流设备和技术
若想迅速提高我国的冷藏药品冷链物流水平, 首先应大规模地改造和更新现有的冷链运输和仓储设备, 发展适应小批量、多品种的小编组机冷车, 满足市场对多品种、小批量货源运送的需要, 同时积极发展机械冷板冷藏车和冷藏集装箱。在冷藏药品冷链物流技术方面, 要加大科技开发和投入, 在冷冻冷藏方式和技术上要不断进行革新, 加快先进技术引进的步伐, “导航星测时与测距全球定位系统+温度监控冷链管理系统”, 通过先进的技术, 对疫苗、血液制品等的品质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
(五) 制定专业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政策
冷藏药品冷链物流是一个跨行业、多部门有机结合的整体, 必须协调好从生产、贮藏、运输到销售各个冷藏作业管理。当前, 国内冷藏药品冷链物流业尚乏具有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的员工甚至管理人员, 要维持行业的正常发展, 适应国际冷链物流市场竞争的需要, 必须重视培养高素质的物流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月华:新时期我国鲜活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州大学学报, 2008 (4) :8~10
物流在我国医药流通领域发展现状的分析论文 篇8
2.1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激发企业活力
我国现有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多数是从国有仓储、运输企业转型而来,带有许多计划经济的遗迹,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竞争。因此,必须建立股权多元化的股份制企业和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理顺权益关系,实现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保证企业按市场规则运作,激发企业活力,向现代物流业转化。特别是规模较大的企业,一方面要进行内部的整合,优化内部资源配置,重新构建覆盖全球的物流服务网络;另一方面,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进行企业改制上市,吸收和利用社会闲散资金,克服资本金不足的缺陷,促使企业快速成长,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运作。
2.2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加强网点建设
信息化与否是衡量现代物流企业的重要标志之一,许多跨国物流企业都拥有“一流三网”,即定单信息流,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络,全球用户资源网络,计算机信息网络。借助信息技术,企业能够整合业务流程,能够融入客户的生产经营过程,建立一种“效率式交易”的管理与生产模式,物流市场从国内扩展到国际,能否有四通八达的网络愈发重要。企业要双管齐下抓网络建设:一方面,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有形网络,若企业规模大、业务多,可自建经营网点;若仅有零星业务,可考虑与其他物流企业合作,共建和共用网点;还可以与大客户合资或合作,共建网点。另一方面,要建立信息网络,通过因特网、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交换技术等信息技术实现物流企业和客户共享资源,对物流各环节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形成相互依赖的市场共生关系。
2.3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流集团,实行集约化经营
在市场经济中,一切要靠实力说话。只有具备强大的经济实力,才有可靠的资信保证,才能取信于人。调查显示,企业在选择第三方物流企业时最看重的是物流满足能力和作业质量。同时,第三方物流企业只有具备一定规模,才有可能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才能实现低成本扩张,实现规模效益。目前,许多第三方物流企业都是计划经济时期商业、物资、粮食等部门储运企业转型而来,都有特定的服务领域,彼此间竞争不大。若要适应入世后激烈竞争需要,必须打破业务范围、行业、地域、所有制等方面限制,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整合物流企业,鼓励强强联合,组建跨区域的大型集团,而且只有兼并联合,才能合理配置资源和健全经营网络,才有可能延伸触角至海外,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2.4强化增值服务,发展战略同盟关系
根据物流业的发展对策看,那些既拥有大量物流设施、健全网络,又具有强大全程物流设计能力的混合型公司发展空间最大,只有这些企业能把信息技术和实施能力融为一体,提供“一站到位”的整体物流解决方案。因此,我国物流企业在提供基本物流服务的同时,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细分市场,拓展业务范围,以客户增效为己任,发展增值物流服务,()广泛开展加工、配送、货代等业务,甚至还提供包括物流策略和流程解决方案、搭建信息平台等服务,用专业化服务满足个性化需求,提高服务质量,以服务求效益;公司要通过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方式,与大客户加强业务联系,增强相互依赖性,发展战略伙伴关系。
2.5重视物流人才培养,实施人才战略
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我们与物流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仅是装备、技术、资金上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观念和知识上的差距。只有物流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不断学习与应用先进技术、方法,才能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第三方物流业。要解决目前专业物流人才缺乏的问题,较好的办法是加强物流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使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加快物流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造就一大批熟悉物流运作规律、并有开拓精神的人才队伍。物流企业在重视少数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培养的同时,还要重视所有员工的物流知识和业务培训,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
3结束语
物流在我国医药流通领域发展现状的分析论文 篇9
在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推进会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晚上好!今天县卫生局在这里召开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推进会,充分表明我县卫生系统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的信心和决心。刚才听了陈局长的讲话,更让我们坚定了一定要把治理
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抓好。在县卫生局和医院召开了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动员大会以后,我们县人民医院外科及时将这项工作在科内进行了动员和布置。前一阶段,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加强宣传动员。利用科会、晨会等在科内反复进行宣传动员,抓好思想发动,讲明政策,晓以利害,启发引导,提高认识,增强自查自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通过板报、听报告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为深入自查自纠和整改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二、广泛组织学习。主要学习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中央《关于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的意见》;学习省、市、县的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学习卫生部和省卫生厅的工作部署要求;学习卫生部的“八不准”和省卫生厅的“五条禁令”;同时,按照院党委的要求,正常组织科内政治学习,学习治理商业贿赂的各项政策和法律法规,进一步增强意识。
三、强化思想教育。通过积极组织党员同志上大党课(卫生局),组织医务人员参加院党委召开的警示教育大会和观看《白色风暴》等警示电教片,开展医疗安全教育月等活动。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法纪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廉政纪律教育和警示教育。加强先进典型宣传,用身边人、身边事进行自我教育。积极开展谈心活动,深入细致做好思想工作,消除顾虑。思想教育做到人员、时间、内容“三落实”,从而达到人人接受教育、人人提高认识、人人知道政策。
下一步的工作打算:自查自纠是纠正不正当交易行为的关键一环,自查自纠搞得好不好一定程度上决定整个专项治理工作的成效。我们要通过两个多月的时间,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这一阶段。要查找思想认识上是否有商业贿赂是市场交易“潜规则”的错误观念,对治理商业贿赂是否有抵触情绪;对照政策规定,认真检查是否有收受药品、医用设备、医用耗材等生产经销企业及其经销人员给予的财物、回扣、提成,或假借宣传费、服务费、赞助费、外出考察等名义施行商业贿赂、搞不正当交易的行为;查找有无“小金库”、”账外账、账外物”等问题,在规定的时间内,主动将小金库和个人收受的回扣款上缴到县卫生局治理商业贿赂领导小组设立的专项帐户。为确保自查自纠工作取得实效,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坚持原则,又要严把政策;既不搞人人过关,又不能留死角;既要防止形式主义,又要防止走过场;既要扎实推进,又要保持正常工作秩序。
我们坚信,在卫生局和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只要我们统一思想,自觉履行职责,坚持从我做起,我们一定能把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工作抓出成效,让我们共同为构建良好的医疗秩序,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为努力促进医院的和谐健康发展而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物流在我国医药流通领域发展现状的分析论文 篇10
关键词:生物制药发展,医药领域,应用
生物制药以其高药理活性、较小的毒副作用以及高营养价值逐渐的占据当今活跃和发展迅速的领域[1]。传统的化学制药的黄金时代已经接近尾声, 化学药品的数量也在不断的下降。随着基因组和蛋白质的研究越来月深入, 生物制药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更高突破性的进展。本文对生物制药的发展和医药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1 生物制药的发展及未来的趋势
现在的制药业应该把预防治疗或者治愈药品为重点进行研究开发。药品应该保证有确切的疗效能够满足新病的需要。增加新成品药物将是制药的重点, 只有重视成果和对成果数据评价才会使得药物产品开发。公司要生产有价值的产品, 不能够只重复生产已有的产品, 要通过不断地对产品进行创新和研发, 生产新的产品让制药公司获得利润。制药公司有两种发展方向:一种是制药公司成为专门的制药公司, 开发药品的数量少, 但是更加专门化;一种是重点放在产量和销售额方面的制药公司, 走大众化的途径对药物开发生产普通药品[2]。对患者有效性的检测和保健费支付者能够实现双方互赢。检测和保证患者使得药品方案完全的适应就会使得药品的销售额增加。但是这些药物必须要保证能减轻患者的症状并且能够提高药物的安全性[3]。所以制药公司需要向患者和保健费支付者提供增值服务。这样公司需要采取新的技术和个性化的使用检测技术。
2 新的技术可以促进新药物的不断开发和研究
对于制药公司的商务经营来说, 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制药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改进。通过利用遗传学的诊断法可以大大缩短个性化药物的研发周期, 意义重大。可以通过对人类基因组进行研究从而能够开辟新的视野, 寻找新的途径。量级药品的销售形势将会被逐渐淘汰, 取代它的将会是更加高效和精明强干的销售团队。这个团队的主要组成成员主要包括:中介商务谈判的业务经理和治疗保险金以及结果订立合同的业务经理组成。这样的销售团队的主要作用, 不在于销售量的多少, 而在于能够将产品最大的增值创造出来[4]。通过采用这样的销售模式, 越来越多的制药公司将会变成服务于药品的集成体, 而不仅仅是药物生产, 并且对疾病进行处置以及对患者进行检测的价值将会超过药物本身的价值。在以后的药物产品供应链中, 开辟上市产品的渠道也将非常重要而不是仅仅需要对产品和相关的服务进行分配。所以这不是价格的中心, 而是会为公司带来巨大利润的摇钱树。生产和发送技术将应用于对所需药品的订购的方式还会增加。采用厂家直销的方式代替批发商:随着零售药品的部分增加, 以及新的销售技术的出现, 可以实现厂家向消费者自动销售药品, 将会大大减少对药品批发商的依赖。开大多数初级保健药品的处方将走向更加自动化的方向[5]。患者可以把处方交给网络药店, 药店可以根据网络上的生物剂量系统对患者的身份核实将药品寄入患者手中。在医药领域中, 与制药产业紧密结合的高新技术是生物制药技术, 开创了制药领域的新道路, 不断地为医药行业提供新的产品。生物制药技术为解决人类医药的难题提供了新的方向, 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希望。
3 基因工程
在临床上许多活性因子和激素的活性非常强, 能够很好的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和代谢水平, 但是这种物质在自然界中甚少。但是在人体和动物中提取的难度较大, 来源就收到了限制, 不能够满足临床上的需求。使用生物制药技术能够弥补这种不足, 能够为社会提供廉价、搞笑的药品、胰岛素作为治疗糖尿病的激素类药物, 就可以使用基因工程对其进行合成加工。在以往胰岛素只能在动物中提取, 由于资源有限所以价格昂贵。使用基因工程手段生产10g胰岛素, 相当于在450kg的胰脏中提取的产量。在现在人生长激素、乙肝疫苗、白蛋白、以及促细胞生长因子都已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使用。
4 细胞及酶固定技术
微生物转化已经在制药业中广泛的应用。酶与固定化技术结合酶的不足也在制药业界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固定化细胞, 特别是微生物细胞在已经广泛的应用于氨基酸药物、激素类药物以及抗生素等药物的合成中并不断进行研究[6]。使用固定化酶对布洛芬的分离能够得到很多光学活性化合物, 这种异构体的活性很高。
5 单克隆抗体和细胞工程
应用细胞工程培养技术可以为药物的开发提供新的资源和原料。这样能够使得微生物原料的生产工业化, 很好的保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中医在临床上的应用也比较多, 中草药的来源也大多来自于植物, 如果单纯的靠收集野生资源是不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的。很多的名贵药材, 天麻、当归、人参都可以通过植物细胞来大规模的培养。所以植物细胞工程也会给人类的中药制剂提供更加广泛的途径和手段[7]。通过动物细胞的培养技术可以提供植物的微生物不能够生产的一些蛋白质类的药物, 并进行工业化和商品化生产。
作为21世纪的高新技术, 生物技术已经成为生物制药产业的支柱产业, 为人类的健康提供更加全面稳固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吴梧桐, 王友同, 吴文俊.21世纪生物技术与生物制药[J].药物生物技术, 2008, 15 (1) :89.
[2]李谦, 梧桐.生物药物的研究与发展策略[J].中国天然药物, 2006, 4 (4) :132.
[3]胡显文, 胨惠鹏.生物制药的现状和未来[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5, 25 (1) :86.
[4]侯云德.聚焦国际生物技术[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02 (9) :102.
[5]杜德斌.跨国公司R&D全球化的区位模式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1.
[6]姜从盛.对我国生物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与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 (5) :40.
【物流在我国医药流通领域发展现状的分析论文】推荐阅读:
我国物流行业的现状08-14
我国物流业的发展09-04
我国物流发展11-15
我国物流企业发展07-04
我国电子商务物流发展05-13
我国物流运作模式07-04
我国物流企业经营07-06
我国物流法律体系完善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