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童生童话(通用3篇)
安童生童话 篇1
乡下真是非常美丽。这正是夏天!小麦是金黄的,燕麦是绿油油的。干草在绿色的牧场上堆成垛,鹳鸟用它又长又红的腿在散着步,喋喋不休他讲着埃及话①。这是它从妈妈那儿学到的一种语言。田野和牧场的周围有些大森林,森林里有些很深的池塘。的确,乡间是非常美丽的。太阳光正照着一幢老式的房子,它周围流着几条很深的小溪。从墙角那儿一直到水里,全盖满了牛劳的大叶子。最大的叶子长得非常高,小孩子简直可以直着腰站进去。
①因为据丹麦的民间传说,鹳鸟是从埃及飞来的。
像在最浓密的森林里一样,这儿也是很荒凉的。这儿有一只母鸭坐在巢里,她得把她的几个小鸭都孵出来。不过这时她已经累坏了。很少有客人来看她。
别的鸭子都愿意在溪流里游来游去,而不愿意跑到牛莽下面来和她聊天。
最后,那些鸭蛋一个接着一个地崩开了。“噼!噼!”蛋壳响起来。所有的蛋黄现在都变成了小动物。他们把小头都伸出来。
“嘎!嘎!”母鸭说。小鸭们也跟着嘎嘎地大声叫起来。他们在绿叶子下面向四周看。妈妈让他们尽量地东张西望。因为绿色对他们的眼睛是有好处的。
“这个世界真够大!”这些小家伙说。的确,比起他们在蛋壳里的时候,他们现在的天地真是大不相同了。
“你们以为这就是整个世界!”妈妈说。“这地方伸到花园的另一边,一直伸到牧师的田里去,才远呢!连我自己都没有去过!我想你们都在这儿吧?”她站起来。“没有,我还没有把你们生齐呢!这只顶大的蛋还躺着没有动静。它还得躺多久呢?我真是有些烦了。”于是她又坐下来。
“唔,情形怎样?”一只来拜访她的老鸭子问。
“这个蛋费的时间真久!”坐着的母鸭说。“它老是不裂开。请你看看别的吧。他们真是一些最逗人爱的小鸭儿!他们都像他们的爸爸——这个坏东西从来没有来看过我一次!”
“让我瞧瞧这个老是不裂开的蛋吧,”这位年老的客人说,“请相信我,这是一只吐绶鸡的蛋。有一次我也同样受过骗,你知道,那些小家伙不知道给了我多少麻烦和苦恼,因为他们都不敢下水。我简直没有办法叫他们在水里试一试。我好说歹说,一点用也没有——让我来瞧瞧这只蛋吧。哎吁!这是一只吐绶鸡的蛋!让它躺着吧,你尽管叫别的孩子去游泳好了。”
“我还是在它上面多坐一会儿吧,”鸭妈妈说,“我已经坐了这么久,就是再坐它一个星期也没有关系。”
“那么就请便吧,”老鸭子说。于是她就告辞了。
最后这只大蛋裂开了。“噼!噼!”新生的这个小家伙叫着向外面爬。
他是又大又丑。鸭妈妈把他瞧了一眼。“这个小鸭子大得怕人,”她说,“别的没有一个像他;但是他一点也不像小吐绶鸡!好吧,我们马上就来试试看吧。他得到水里去,我踢也要把他踢下水去。”
第二天的天气是又晴朗,又美丽。太阳照在绿牛蒡上。鸭妈妈带着她的所有孩子走到溪边来。扑通!她跳进水里去了。“啯!啯!”她叫着,于是小鸭子就一个接着一个跳下去。水淹到他们头上,但是他们马上又冒出来了,游得非常漂亮。他们的小腿很灵活地划着。他们全都在水里,连那个丑陋的灰色小家伙也跟他们在一起游。
“唔,他不是一个吐绶鸡,”她说,“你看他的腿划得多灵活,他浮得多么稳!他是我亲生的孩子!如果你把他仔细看一看,他长得还蛮漂亮呢。
嘎!嘎!跟我一块儿来吧,我把你们带到广大的世界里去,把那个养禽场介绍给你们看看。不过,你们得紧贴着我,免得别人踩着你们。你们还得当心猫儿呢!”
这样,他们就到养禽场里来了。场里起了一阵可怕的喧闹声,因为有两个家族正在争一个鳝鱼头,而结果猫儿却把它抢走了。
“你们瞧,世界就是这个样子!”鸭妈妈说。她的嘴流了一点涎水,因为她也想吃那个鳝鱼头。“现在使用你们的腿吧!”她说。“你们拿出精神来。你们如果看到那儿的一个老母鸭,你们就得把头低下来,因为她是这儿最有声望的一个人物。她有西班牙的血统——因为她长得非常胖。你们看,
她的腿上有一块红布条。这是一件非常出色的东西,也是一个鸭子可能得到的最大光荣。它的意义很大,说明人们不愿意失去她,动物和人统统都得认识她。打起精神来吧——不要把腿子缩进去。一个有很好教养的鸭子总是把腿摆开的,像爸爸和妈妈一样。好吧,低下头来,说:‘嘎’呀!”
他们这样做了。别的鸭子站在旁边看着,同时用相当大的声音说:“瞧!我们这儿现在又来了一批找东西吃的客人,好像我们的人数还不够多似的!呸!瞧那只小鸭的一副丑相!我们真看不惯!”于是马上有一只鸭子飞过去,在他的颈上啄了一下。
“请你们不要管他吧,”妈妈说,“他并不伤害谁呀!”
“对,不过他长得太大、太特别了,”啄过他的那只鸭子说,“因此他必须挨打!”
“哪个母鸭的孩子都很漂亮,”腿上有一条红布的老母鸭说,“他们都很漂亮,只有一只是例外。这真是可惜。我希望能再把他孵一次。”
“那可不能,太太,”鸭妈妈回来说。“他不好看,但是他的脾气非常好。他游起水来也不比别人差——我还可以说,游得比别人好呢。我想他会慢慢长得漂亮的,或者到适当的时候,他也可能缩小一点。他在蛋里躺得太久了,因此他的模样有点不大自然。”她说着,同时在他的颈上啄了一下,把他的羽毛理了一理。“此外,他还是一只公鸭呢,”她说,“所以关系也不太大,我想他的身体很结实,将来总会自己找到出路的。”
“别的小鸭倒很可爱,”老母鸭说。“你在这儿不要客气。如果你找到鳝鱼头,请把它送给我好了。”
现在他们在这儿,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
不过,那只最后从蛋壳里爬出的小鸭太丑了,到处挨打,被排挤,被讥笑,不仅在鸭群中是这样,连在鸡群中也是这样。
“他真是又粗又大!”大家都说。有一只雄吐绶鸡生下来脚上就有距,因此他自以为是一个皇帝。他把自己吹得像一条鼓满了风的帆船,来势汹汹地向他走来,瞪着一双大眼睛,脸上胀得通红。这只可怜的小鸭不知道站在什么地方,或者走到什么地方去好,他觉得非常悲哀,因为自己长得那么丑陋,而且成了全体鸡鸭的一个嘲笑对象。
“我要飞向他们,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可是他们会把我弄死的,因为我是这样丑,居然敢接近他们。不过这没有什么关系!这比被他们打死,被鸭子咬,被鸡群啄,被看管养鸡场的那个女佣人踢和在冬天受苦要好得多!”
于是他飞到水里,向这些美丽的天鹅游去,这些动物看到他,马上就竖起羽毛向他游来。“请你们弄死我吧!”这只可怜的小鸭说。他低低地把头垂到水上,只等待着死。但是他在这清澈的水面上看到了什么呢?他看到了自己的倒影。那不再是一只粗笨的、深灰色的、又丑又令人讨厌的鸭子,而却是——一只天鹅!
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的种子,就算你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对于他过去所受的不幸和苦难,他现在感到非常高兴。他现在清楚地认识到,幸福和美好正在向他招手。——许多大天鹅在他周围游泳,用嘴来亲他。
花园里来了几个小孩子。他们向水里抛来许多面包片和麦粒。最小的那个孩子喊道:
“你们看那只新来的天鹅!”别的孩子也兴高采烈地叫起来:“是的,又来了一只新的天鹅!”于是他们拍着手,跳起舞来,向他们的爸爸和妈妈跑去。他们抛了更多面包和糕饼到水里,同时大家都说:“这新来的一只最美!那么年轻,那么好看!”那些老天鹅不禁在他面前低下头来。
他感到非常难为情。他把头藏到翅膀里面去,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他感到太幸福了,但他一点也不骄傲,因为一颗好的心是永远不会骄傲的。他想起他曾经怎样被人迫害和讥笑过,而他现在却听到大家说他是美丽的鸟中最美丽的一只鸟儿。紫丁香在他面前把枝条垂到水里去。太阳照得很温暖,很愉快。他竖起他的羽毛,伸出他细长的颈,从内心里发出一个快乐的声音:
“当我还是一只丑小鸭的时候,我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的幸福!”
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研报告 篇2
序 言
一片叶子只属于一个季节,年轻的莘莘学子拥有绚丽的青春年华。今年八月我被分到xx区xx镇xx村担任村主任助理一职,从此踏上村官之路,任重道远。
农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我来自xx农村,大学毕业后再次回归家乡农村。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挥洒汗水,奉献青春,为家乡农村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己绵薄之力,深感荣焉。
驻村以后,可能与我是师范生的缘故,我对本村的留守儿童问题十分关注。工作后积极调研,掌握分析情况,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同时,积极参与本镇08届优秀大学生村官贾苑同志创办的留守儿童服务中心的关爱活动,现在在中心担任留守儿童的语文与数学的教辅工作。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国家的未来,所以我觉得关爱留守儿童是一件十分值得去做的事情。虽然日复一日,牺牲了自己的业余时间和假期,但是每次看到孩子们收获知识时天真的笑容,一身的疲倦随即消失,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我想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我会一直坚持下去的。
xx镇xx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研报告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据统计,xx村共有39名留守儿童,约占全村儿童的12%,由于这些孩子长期与父母分隔两地,父母很少有机会对孩子的日常生活问题、学习教育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沟通,也不能对孩子身上存在的错误及时进行指出批评教育纠。也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父母监护职责的缺失会极其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们在日常生活行为的失范,甚至引起违法犯罪行为,影响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通过这次调研活动,使我对我们村留守儿童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想通过这次调研能使更多的人了解我村的留守儿童,同时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留守儿童,给他们更多的关怀和帮助,使他们在缺少家庭关爱的时候,同样能够感觉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一、我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及学习状况
(一)、留守儿童在生活、教育上的问题
从调查的儿童中来看,由于临时监护人的年纪一般比较大,缺少精力和耐心管教孩子加上他们还要忙于地里的农活,无暇照顾孩子们。大部分孩子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主要表现在对学校作业的态度和生活起居安排上。占44.1%的孩子对待学校作业的态度是草草应付得过且过,有46.7%的孩子看电视没有节制。另外,在调研中我发现一个令人心忧的现象,部分留守儿童拜金现象极为严重,帮家里干活之前,要先讲好价钱才会去干活,让人痛心。
(二)、老师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太少
大部分留守儿童表示老师很少找自己谈话,43%的留守儿童说老师根本没有找他们谈过话,而且都很害怕老师,也不希望老师找自己谈话。虽然带有儿童的心理,但是从这可以看出我们的教育工作还的确很不到位,仅有29.8%的留守儿童表示愿意和老师谈谈心里话。
(三)、学习压力大
通过调查,63%的留守儿童感到学习压力大,24%的留守儿童表示自己的学习成绩很差,也有一些表示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不识字,不能辅导学习,想学好没有条件。一些孩子告诉我,由于学习成绩差,就害怕爸爸妈妈会问起,而自己的家庭条件差,很多同学看不起等,这就形成很大的压力,面对这种情况,如果没有人及时为他疏导,就有可能压力变得越来越大,进而影响学习和生活。
二、我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一)、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之所以产生心理问题,首先是年龄,因为他们大多都在十五岁以下,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而他们的父母在自己的孩子出生才几个月或一周岁后,就外出务工,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失落,产生孤独感,导致心理失衡。调查发现:留守儿童中十分想念父母的占71.8%,有79.5%的留守儿童父母每年回来1次,5.1%的留守儿童父母几年回来1次,15.4%的留守儿童很少与父母电话联系。这就很容易使他们形成消极情绪,表现出性格内向、失落自卑、自私冷漠、脆弱孤僻或焦虑、任性、暴躁,有的出现逆反心理、怨恨情绪。
(二)、临时监护人素质普遍偏低
由于大部分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大多是孩子的爷爷奶奶,他们因为年龄较大,不但要承担很多家务,而且文化层次上也不高,大多是文盲或半文盲,其中临时监护人是初中学历以上比例仅占29.6%。所以,他们教育孩子的就不会很合理,而且也不知道从心理上关心孩子,照顾孩子,不能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和指导,在教育态度、教育方法上还是老一套,他们能做到的仅仅是照顾孩子们的日常生活而已,在与孩子交流沟通上存在着很大困难。
(三)、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较差
部分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表现在不讲卫生、不经常换洗衣服、挑吃挑食、乱花钱等;有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在家里不听临时监护人的教导,顶撞祖辈、我行我素,在学校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服从学校的管理,成为了让人头疼的“问题儿童”。去年我村就有四名留守儿童因触犯法律被判处十几年不等的有期徒刑,让人值得深思。
(四)、平时缺乏亲情的关爱
父母打工对留守儿童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缺乏亲情关爱会对孩子造成许多不良的影响,最为直接的也许就是孩子在生活上很难得到很好的照顾,使孩子无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留守儿童成长期间缺乏抚慰与关怀,这也是我们应该给予重视的。
(五)、留守儿童安全存在一定隐患
如留守儿童独自在家或路边玩耍,路上车辆较多,而老人无暇顾及,造成农村火灾或触电事故时有发生,安全存在一定隐患。在采访一陈姓村民时我了解到这样的一个悲剧,一个两岁的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在镇江打工,临时监护人爷爷奶奶又忙于干农活,无暇照看,而掉进家里附近的河中溺水身亡的案例,让人唏嘘不已,倍感痛惜。
三、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留守儿童之所以存在诸多问题,原因来自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留守儿童问题作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不应只是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自己去解决的问题,而应该由全社会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创造健康成长环境和空间。因此提出以下建议与对策。
(一)、家庭教育方面
1、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外出务工的父母及留守儿童的代理监护人员,应尽量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温暖、关爱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外出务工的父母也应加强与子女的联系和沟通,尽可能做到多关心孩子。还要加强与代理监护人、学校的联系。外出的父母要经常回家或打电话与孩子沟通,交流感情,和学校沟通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外出打工的夫妻有能力的一定要把孩子带上跟随自己打工读书生活。要正确教育和引导好孩子,树立“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如果条件允许夫妻最好留一个在家与孩子一起生活。因为家庭的安全感和亲情的温暖是任何外力都无法取代的。
(二)、学校教育方面
1、实行留守学生的普查登记。各中小学校在新学期学生报到时将父母外出情况和家庭成员情况逐一进行登记,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记录“留守儿童”的个人情况和监护人及临时监护人的情况,准确掌握留守儿童的个人信息,为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2、在中小学校普及实行教职工结对帮扶或学生结对帮扶留守学生制度,建立“留守儿童之家”,使留守儿童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建立健全教师家访和与留守儿童谈心制度。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座谈会,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开设亲情电话,让留守儿童的父母知道校长、班主任等老师的电话,加强学校、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3、营造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组织学生广泛参与各种动手的实践活动,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最重要的是在学校举办的活动中,多鼓励留守儿童,多把机会留给留守学生,帮助他们走出自闭的心理障碍,[莲~山课件 ]帮助他们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他们养成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态。
(三)、政府及社会方面
第一,强化政府统筹管理,加大社会支持的力度。比如在城市中打工族密集的地方,增加城市教育设施,降低打工子女的入学收费标准,逐步改善民工子女就学条件。对未能入学的民工子女可以通过开办寄宿制学校,假期学校等,逐步建立社会监管体制,打破城乡体制,给予农民工及其子女切实的市民待遇,运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帮助农民工把子女带到打工地学习和生活。开辟打工子女就学的“绿色通道”,使其享受与打工所在地孩子同等的教育待遇。这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所在。
第二,镇、村两级要逐步探索帮助留守儿童教育的新思路。做好留守儿童的登记普查,在镇、村设立关爱农民工留守子女的办事机构,定期到留守家庭了解孩子们的生活、教育情况。把学校与村委联系起来,建立一个长期有效的机制,定点帮扶,及时发现报告留守儿童们的情况与动向,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保证。
第三,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加大新闻宣传力度,引起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引起社会的重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寻求解决的办法和途径,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格局,让外出打工的父母安心,让在家的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结 语
留守儿童是未成年队伍里的重要组成部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是一项现实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相互配合,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关爱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才能真正实现农村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才能使我们的社会真正实现和谐。
青春有限,选择无悔。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切的一切都只是一个开始,关爱留守儿童是值得我去为之奉献一生的事情。
安童生童话 篇3
【调查目的】:了解留守儿童 【调查时间】:暑假
【调查范围及对象】: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下埠镇潘塘村潘塘小学 【调查方法】:走访及查阅资料
【调查内容】:主要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习成绩,教学条件,在校表现,理想梦想方面开展调查。
【调查分析】:潘塘小学是我的母校,在村领导的优秀领导下,个人觉得相对于新闻里面说的那些贫困县城教学条件还是好多了,但留守儿童还是居高不下。十几年前潘塘村是个发展还不错的地方,但自从带动它发展的陶瓷公司搬迁后,邮政所银行酒店也相继消失没有存在的价值,村里人多半失业,农村劳动力剩余没经济来源,年长点的不愿在外奔波的人开始从事农活种种菜什么的,大多数青年人选择外出打工,村里留下来的就是孩子跟老人居多,是留守儿童比较聚集的地方,一般是在外打工的年轻人过年才回次家,小孩就由爷爷奶奶照顾,但大家也知道90%以上的老人对于做错事的小孩最多只是说说不会像大人样严厉,农村孩子本来就野性较大,对于当方面的训导是完全不当回事的,久而久之,各种矛盾也相继出现。对于我自己土生土长的地方,那的孩子的行为习惯都还是比较熟悉的,所以这次调查更容易开展,相对来说数据结果比较准确更具可靠性。以下是我个人根据调查与自身经历对留守儿童的分析
一. 访谈了解
根据走访与老师交流统计潘塘小学从学前班到六年级总共300多名学生,留守儿童在也有将近100名以上,班里学习成绩偏差、作业常常不按时完成的、打架斗殴的、旷课迟到的、任性脾气差的80%以上是留守儿童。老师们也难教导,看着不听话就头疼。想跟孩子的父母谈谈孩子的问题让他们好好管教,可是家长也不在,后来老师也懒的管了,小问题的孩子慢慢也发展成了大问题的了。
二.留守儿童的成因
1.爷爷奶奶没时间跟精力照顾孩子,孩子成绩差
在家的爷爷奶奶由于家境不好,在家得种一大家人的田地、喂养猪牛等,到了农忙季节,早出晚归,面朝黄土背朝天,很多孩子就得自己承担起家务,有时,连几岁地孩子也得下地干活儿。作为我就深有体会,虽然我不是留守儿童,但爸妈每天忙着工作挣钱,早出晚归,自己7岁就开始煮饭炒菜给妈妈送饭,可想而知留守儿童更是百般艰辛的。关于学习,爷爷奶奶更是无从下手,他们的文化水平可能比孩子还低些,孩子不懂的一方面不好意思问老师,另一方面爷爷奶奶不会教孩子,不懂的问题日加积累,学习成绩肯定也是跟不上的。我小时候还能偶尔在家门口的水稻田看见没有10岁的小孩子一个人牵着头牛喂草,失去了他应该有的美好童年,我们在上课他在喂草,我们回家在与小伙伴嬉戏他还在喂草,而他却只能与牛相伴。真的不知道孩子的爸妈怎么想的,没能力养孩子却生孩子,让他来这受苦。2.缺乏父母爱心理发育不全
部分外出打工却父母已故的家长把孩子寄养在兄弟姐妹那里。虽然说大多数是幸运儿能得到亲戚的喜欢与认可,因为毕竟在别人家,很多坏想法坏行为还是不敢表现出来,思想会早熟,尽量学会懂事去取悦亲戚。但毕竟不是自己家不是自己的爸妈,自己的想法不敢随便说出来,什么都藏着掖着,心理也就随即出现,性格阴沉,他们是所有人眼中的乖孩子,但是只要他们自己知道内心的孤单挣扎与痛苦,他们羡慕别人美满的家庭,羡慕别人的小孩有爸妈买的玩具,羡慕他们有爸妈带他们去动物园玩,最重要的是他们缺乏父母的爱,不能无时无刻感受到父母的关怀。
3.监护人素质不足,教育偏差,孩子表现不良
有些家长由于自身素质偏低放任自己孩子做错事,就算孩子小时候偷东西都可能不会说他而是觉得高兴,家里得来的东西不费功夫。当孩子跟同学打架不管谁的对错就是站在孩子那边为孩子出口气不然就是丢了面子。让孩子形成偷东西是好的,打架有老爸撑腰的畸形思想。在学校当然是经常打架斗殴的坏学生咯。4.家长思想封建,目光不够长远
孩子学习不好,自己能力有限不会想办法去解决,就觉得孩子学习不好脑袋就不聪明了,以后长大了就跟自己一样做苦力,不会挖掘孩子其他方面的才能,利用节假日寒暑假可以让孩子补习的好机会也因家庭负担不起而错过。培养孩子其他方面的的兴趣爱好就更不用说,只想着以孩子学习为重,学习不好就要耐劳吃苦干活。
5.孩子与爷爷奶奶的代沟
众所周知,就算相差2岁经历的人与事都是有很大差别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代沟也是几十年来大家一成不变的热议话题,比较难搞定,更别说年迈经常过革命年代的爷爷奶奶与孙子孙子之间的代沟了。爷爷奶奶们很难理解现在孩子的世界,他们能做的不是插手,而是一味的顺应,孩子做错事不打不骂,只有孩子嚎啕大哭的时候就买零食安慰,起不到教育作用。6.社会现状与家庭窘境使孩子的人生观出现扭曲
一直被孤独所缠绕的肯定能知道爸妈抛弃自己在外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挣钱,所以让爸妈留在身边陪自己的前提条件是有钱,同学们一直歧视自己不愿跟自己做朋友也是自己太寒酸家里太穷,从小孩子就把金钱看得太重,而不是把自己的个人理想放在前面,长大后可想而知是多么势力的人啊。
三. 留守儿童生存现状
这些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年在外打工,留守在家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朋友作为临时监护人,由他们照管孩子的一切,当然其中还存在家中无人看管的现象。在班上是同学们眼中的坏学生,受到孤立,留守儿童女孩子中很多都偏男生性格,同性同伴不喜欢跟她们玩。父母不在家,孩子没怎么照看好,看起来邋遢的一般会受到同学歧视。
四. 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方法
1.家长应该时常打电话回家跟孩子交流,经常慰问孩子,让孩子能感受到父母的关心与温暖,及时从班主任那里了解孩子的第一手信息,当孩子真的出现问题时,应权衡轻重,可以选择回家照顾孩子一段时间同时干点杂货铮点小钱,等孩子情况好转后再离开也不迟。
2.老师应该多点耐心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与学习。孩子不懂的多教教,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多与孩子交流,毕竟相对家长孩子还是最听老师话的。多办点集体活动,让性格孤僻的孩子能更好的融入集体。
3.学校多开设点兴趣班,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挖掘他们的潜在才能。并定期开展各种比赛,让孩子们明确知道自己在什么方面有优势,就算学习差也不至于那么悲观。
4.村委会应加强对村民的思想教育如下:
(1)在外打工的家长在外头呆久了也见了世面,应该懂除了学习,孩子还可以在各方各面有出路,不应轻言放弃,多方面培养孩子,就算没钱也可以先借着,做长远打算。不能让孩子跟着自己穷一辈子,重走自己的艰辛路。(2)如果家庭负担不起多个孩子的教育与生活就少养,应抛弃重男轻女的思想,不要不生到男孩死不罢休。孩子既然生下来了就要对他负责,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好的生活氛围。
(3)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虽然非常疼爱自己的孙子孙女,但真的是没办法的情况下,是需对孩子狠点,不能看着让情况一步一步恶化下去。4.国家干部应该:
(1)多体恤民情,为人民服务而不是贪污枉法(最近看穷村子孩子上学难,教学条件差而村领导各种贪污挥霍的新闻看多了,偏个人感情),在其位谋其政。国家划拨的贫困扶住资金要及时一分不少地发放给需要的人。
(2)现在很多村官都是大学生,他们应该利用所学知识尽最大的努力为村民创造财富之路。比如村里资助资金不足却有想法的农民创业开设养殖场,资助村民搞承包之类的,创造大家一起致富的途径。我才疏学浅,深层次的就让村官们想想吧。
(3)改善学校的硬件设施,让孩子学习环境更好。(4)降低留守儿童的收费标准。
【安童生童话】推荐阅读:
小杜克安-徒生童话09-07
童话是童话是童话06-22
童话的童话09-27
自编童话_童话作文12-10
童话作文 五年级童话故事作文05-09
六年级冬天童话日记:冬天的美丽童话03-05
童话故事读后感作文《安徒生童话》02-15
寓言童话07-13
童话教学07-29
艺术童话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