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文学评论范文

2024-10-18

优秀文学评论范文(共6篇)

优秀文学评论范文 篇1

(六)英美文学(评论)

该方向主要研究英美文学史及各时期的文学流派,作家,作品的文体与写作风格。论文可选择做某一文学理论或作家作品的分析、评论,比较中西文学作品或作家,分析作品中的主题或人物角色。学生可以进行:

1.文学流派研究; 2.作家研究;

3.作品评论或分析; 4.文学批评理论研究;

5.中西文学作品的比较研究等。

主要参考书目包括:

1.阿尼克斯特著,载馏龄、吴志谦等译《英国文学史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2.艾弗·埃文斯著,蔡文显译《英国文学简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3.陈嘉《英国文学史》(1-4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4.陈嘉(编)《英国文学作品选读》(1-3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5.马库斯·坎利夫著,方杰译《美国的文学》,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

6.Altick, Richard, and Andrew Wright.Selective Biography for the Study of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6th ed.New York: Macmillan, 1979.(此书专为学生编辑,是精心挑选的介绍英美文学家的资料汇编。)7.Elliott, E., ed.The Columbia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Novel.New York: Columbia Press, 1991.8.Harner, James L.Literary Research Guide: A Guide to Reference Sources for the Study of Literatures in English and Related Topics.New York: MLA, 1981.9.Holman, C.Hugh, and William Harmon.A Handbook to Literature.5th ed.New York: Macmillan, 1986.(一部详细介绍文学术语和精要介绍文学运动的辞书。)10.Kuntz, Joseph M.and Nancy C.Martinez.Poetry Explication: A Checklist of Interpretation Since 1925 of British and American Poems Past and Present.Boston: Hall, 1980.11.Leary, Lewis.American Literature: A Study and Research Leary, Lewis.American Literature: A Study and Research Guide.New York: Martins Press, 1976.12.MLA International Bibliography of Books and Articles on Moder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New York: MLA, 1921—.(每年更新版本,是一本查阅有关文章和著作的参考资料。)13.Preminger, Ales, ed.Princeton Encyclopedia of Poetry and Poel-ics.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5.(诠释各种诗歌技术名词和诗歌运动。)14.Richetti, J., ed.The Columbia History of the British Novel.New York: Columbia Press, 1991.15.Sampson, G.The Concise Cambridge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ture.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2.(五)英美文学(评论)

1.一个值得同情的复仇者--评希思克利夫被扭曲的心路历程 1.小议《红字》中红字的寓意

2.试论马克·吐温短篇小说的幽默特色 3.浅析惠特曼的死亡哲学 4.英汉诗歌里的移情比较研究

5.善恶交织的心灵挣扎--透过小说《威廉·威尔逊》和《黑猫》看艾伦·坡的善恶观 6.论《美国丽人》一片中人物的两面性 7.论海明威小说中的死亡主题

8.奏响生命的新乐章--浅析艾丽丝.沃克的《紫颜色》 9.从《苔丝》看哈代小说的悲剧意识 10.谈简·爱的叛逆性格 11.狄更斯和《圣诞颂歌》 12.哈姆雷特的悲剧人生

13.布莱克诗中反映的社会现实 14.欧·亨利短篇小说的艺术手法

15.《阿甘正传》:美国传统价值观的呼唤与回归 16.《老人与海》的象征艺术

17.迷惘的一代—海明威及其相关作品评析 18.苔丝形象的分析与悲剧命运的解读 19.《苔丝》两个中译本的异化与归化分析

20.论《简爱》与《呼啸山庄》的思想·人物·艺术 21.狄更斯《远大前程》中叙事技巧的分析 22.评《傲慢与偏见》的女性意识和艺术特色 23.论《傲慢与偏见》中幽默风格的翻译

25.文学作品中英汉恭维赞赏语比较——《茶馆》与《傲慢与偏见》

优秀文学评论范文 篇2

教学实践证明, 为引导学生进入文学评论之门, 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教师应在精讲理论的基础上, 采用范文示导、树立目标、多角度设计定题进行评论的方法,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笔者是从以下两个步骤着手进行的:

一、多角度定题立意

首先让学生阅读范文、提出问题。如作品选择了什么材料、塑造了什么形象、故事情节, 与环境描写对塑造形象起什么作用, 人物之间有什么关系、作者对他们寄寓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表现了什么主旨, 炼意有何匠心, 艺术构思有何独到之处, 表现方法有何特色, 体现了作者的什么风格, 作品的出现有何意义, 社会效果如何, 等等。然后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理论进行定向重点思考, 带着问题剖析作品, 以达到对作品有一定认识的目的, 再引导学生多角度定题立意。如《百合花》可以从以下角度定题立意:

1. 一曲纯洁的感情颂歌

———评《百合花》取材和提炼的匠心

2. 反复渲染, 突出形象

———谈《百合花》特写镜头的艺术魅力

3. 细腻的描写, 巧妙的叙述

———浅议《百合花》表达方式与人物塑造之关系

4. 生动的细节, 传神的笔调

———试评《百合花》的细节描写

5. 相形互见, 相得益彰

———试谈《百合花》的对比衬托手法

6. 战地黄花分外香

———略议《百合花》的环境描写

7. 真善美的颂歌

———简析《百合花》的思想内容

8. 百花园中的奇葩, 艺术海洋的珍珠

———漫谈《百合花》的艺术特色

9. 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

———琐议《百合花》的思想性与艺术性

1 0. 细腻的心理描写, 丰富的精神世界

———评析《百合花》中的通讯员形象

1 1. 温柔的笑容, 纯朴的感情

———简议《百合花》中的新媳妇形象

1 2. 清新俊逸, 百谈不厌

———充分体现茹志娟艺术风格的《百合花》

1 3.《百合花》语言艺术之我见

1 4. 探究《百合花》的现实意义

这样多角度定题立意、剖析引导, 对学生具有较大的启发作用:一是把他们望而生畏的抽象理论化为具体生动的意象, 消除他们对文学评论的神秘感和畏难情绪。二是使他们初步学会阅读和剖析作品的方法, 明白该抓哪些要素, 为什么抓这些要素, 如何抓。三是使他们懂得如何定题, 从哪些方面考虑定题。只要这样结合两三篇范文进行多角度定题立意, 学生就能基本掌握具体方法, 领悟其中奥秘。

二、多角度剖析示范

仅仅完成了第一步骤还不够, 要使学生真正学会写作文学评论, 教师还需要对每个角度的论题加以适当解释, 通过示范开拓学生的思路, 使学生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做到心中有谱、思路清晰、笔下井然。笔者以对《孔乙己》的评论为例说明这个问题:

论题之一:

封建社会的缩影, 世态炎凉的折光

———浅议《孔乙己》的环境描写

剖析示范:恩格斯在评论《城市姑娘》时强调小说要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鲁迅先生为塑造孔乙己这个典型形象, 独具匠心地安排了一个典型环境———咸亨酒店。它实际上是当时整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缩影。冷酷的人际关系、尖锐的阶级对立、尔虞我诈的虚伪作风、畏强凌弱的势利观念等, 无一不在这小小的酒店得到充分的反映。作者把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穷困潦倒的孔乙己放到这个典型环境中, 使人物的典型性格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和突出的表现。这个环境之所以典型, 一是便于表现孔乙己好吃懒做的不良习惯, 虽然穷困潦倒到濒于乞讨的地步, 但一旦有了几个可怜的钱, 就要到酒店来喝酒, 甚至有时身无分文赊帐也要喝。可以说, 只有酒店才能更好地表现人物的不良习惯。二是酒店作为各阶层人士的云集地, 可以充分展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风貌, 反映当时的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三是由于酒店乃四海聚会之处, 信息量大, 信息传播迅速, 孔乙己一生的情况, 只有通过酒客的谈论才能表现出来, 这就是便于多侧面、立体化地塑造人物形象。四是通过酒店表现人物悲剧结局, 既省去了许多更换场面的笔墨, 使作品紧紧凝炼, 又使人物性格得到集中表现。

论题之二:

生动的细节, 传神的语言

———评孔乙己个性化的言行

剖析示范:文学作品主要是通过人物形象来反映生活、表达主旨的。分析人物形象时, 要特别注意通过人物言行的剖析来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性格。作品中人物的言行, 无一不是他整个性格的具体表现。孔乙己的一言一行, 都是“孔乙己”式的, 都涂着浓厚的孔乙己个性色彩。如到酒店买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排出九文大钱的那种装摸作样的炫耀行为;山穷水尽时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的动作;给赶热闹的孩子茴香豆吃, 又着慌地伸开五指罩住碟子的动作, 以及“多乎哉?不多也”的语言等, 真是活灵活现。还有争辩“窃书不算偷”、“君子固穷”等也都是个性化的, 只有孔乙己才能说出这样的话, 做出这样的事。像小孩子吃茴香豆的细节, 既表现了孔乙己的迂腐, 又表现了他的善良、热情和天真可笑, 从而丰富了人物的个性内涵, 增加了人物形象的色彩层次。孔乙己之所以是个与众不同的人物形象, 正是得力于这些生动传神的语言和细节。

分析人物形象, 学生还应兼顾其他几个方面:要了解作品产生的历史条件, 不能仅仅就事论事, 失之片面;要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作品的创作动机和整体艺术构思;要抓住形象特点, 哪方面突出就分析哪一方面;要注意把握人物形象的意义, 分析其思想内涵及其审美价值, 等等。

教师还可以从其他角度进行深入浅出的解释或写成示范文章, 让学生有所依傍, 有所仿效, 不至于歧路彷徨, 无所适从。

教师在解释示范时, 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第一, 要强调理论的指导意义, 以马列文论等经典为指导, 正确引用各流派、各名家的观点, 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写作实践。

第二, 要解释清楚基本概念, 包括它的内涵与外延。如对《独具匠心的高超艺术———试论〈孔乙己〉的艺术构思》这个题中的“构思”这一概念, 学生就不一定完全理解, 教师就要加以解释, 使学生对此有清楚的认识。分析评论作品的艺术构思, 是指分析评论作者如何从题材中提炼主旨, 怎样寻求完美地表现主旨的最恰当的形式、艺术构思涉及各个方面, 不但包括故事情节、人物和环境及结构的安排, 而且包括采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 以及运用联想、象征、衬托、夸张、比喻、讽刺等塑造形象的手法等。这样的解释, 才能使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基本概念。

第三, 解释时要叙述与议论相结合, 既要紧扣作品, 用叙述来介绍作品的有关内容, 又要通过议论就论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叙述是议论的基础, 离开叙述的议论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水;议论是叙述的开掘, 缺少议论的叙述, 必然流于平庸肤浅。只有二者有机结合, 解释才能有内容、有深度, 从而真正对学生写作有启发示范作用。

教师在解释中还要讲清楚内容与形式、人物与主旨、肖像描写与人物性格等要素之间的关系, 讲清为什么要这样定题立意、选取那些论据、怎样去论证自己的见解等。

总之, 学生的文学评论写作训练, 要在讲清讲深写作理论基础上, 与实践密切结合, 抓住两大步骤中三个紧密相连的环节, 由感性到理性、由理论到实践, 逐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整个训练过程中, 教师要反复向学生强调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 要强调反复阅读和研究范文, 这是评论的基础。俗话说:“书读百遍, 其义自现。”正因为恩格斯对拉萨尔剧作《弗兰茨·冯·济金根》曾先后读了至少四遍, 作了深入研究, 所以才能够“提出详细的评价, 明确的意见”;[1]列宁在谈他评论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小说《怎么办》时说:“我在一个夏天把《怎么办》读了五遍, 每次都在作品里发现一些新的令人激动的思想。”[2]由此可见阅读作品的重要作用。

阅读作品要从整体到部分, 再从部分到整体。重点部分要细读、精读、反复读, 潜心领会, 从中发现问题, 把握特点, 用心体验。

第二, 要强调把自己的感情推上去, 用心灵去感应。文章不是无情物, 不仅写文章需要激情, 写山“情满于山”、绘海“意溢于海”, 读文学作品也需要激情, 需要心灵的参与, 才能进入角色, 进入意境, 才能有深刻的体会和独到的发现。因此要写好文学评论, 必须有激情, 让激情贯穿于阅读、研究、构思、行文的整个过程之中。

第三, 要强调找准立论的角度。一篇作品可以从十几个角度乃至几十个角度立论。但是对每一个文学评论写作者来说, 最佳角度只有一两个, 因为这是由评论者的知识储备、资料积累、个人情趣、独特的感受等方面所决定的。所以每个人都要善于发挥自己的特长, 从自己最拿手、最能展开的角度去立论。

列宁在谈到文学事业的特点时曾说:“最不能作机械的平均、划一, 少数服从多数。无可争论, 在这个事业中, 绝对必须保证有个人的创造性和个人爱好的广阔天地。”[3]文学评论的写作, 同样不能人云亦云, 而需要有个人的爱好与创见。“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这就要求每个文学评论者都要善于写出自己眼中的“这一个”, 善于根据自己的独特感受, 找出属于自己的立论角度。

第四, 要强调文学评论结构的安排。结构不仅是层次与段落、过渡与照应、开头与结尾的安排问题, 而且是主观认识反映客观事物的思维过程问题。因此文学评论要注意结构的安排, 要服从主旨需求, 做到写作者主观认识过程与客观事物内在联系的统一。安排结构还要注意基本观点与从属观点之间的联系、各从属观点之间的联系、材料与现点及各材料之间的联系等。只有综合思考这些问题并加以统筹安排, 才能加强文学评论文章的逻辑性。

第五, 要强调文学评论文章中有必要的理论升华。文学评论不是对作品进行的简单肢解、注释或零散材料、肤浅认识的堆积, 而应以马列文论为指导, 将丰富的感性材料进行归纳提炼, 从而达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文学评论中理论的升华并非像有些学生所认识的那样, 只是引用一些名家名言, 而是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首先要对具体的感性材料进行归纳提炼, 使之既有效地证实自己的观点, 又能揭示问题的实质和意义, 揭示事物的内外联系;其次要恰当引用马列文论中有关理论为依据来深化论题, 增强力度;最后是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以事实材料为基础, 以理论材料为指导, 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和严密的论证, 揭示出“隐藏在艺术家创作内部的意义”[4]。如果学生能有意识地从以上几个方面加以努力, 就一定能写出既不流于平庸肤浅, 又具有一定理论性和美学价值的评论文章。

摘要:文学评论是高校文科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文体之一, 也是写作教学的难点。本文作者通过多角度定题立意、多角度示范剖析两个步骤进行, 引导学生进入文学评论之门, 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文学评论,定题立意,剖析示范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下) .人民出版社, 1972.

[2]回忆列宁.人民出版社, 1982.

[3]列宁全集 (第10卷) .

文学评论的对象是文学作品 篇3

文学评论的对象是文学作品,评论是通过对其思想内容,创作风格,艺术特点等方面议论、评价而来的。文学评论所用的材料基本上是来自所评文学作品本身.文学评论必须对作品有总的评价,并且对你这个评价有一定论证过程。

在写文学评论时,不必大段引述原材料,那样会用原材料挤掉你的论述;评论点要集中,鲜明。评论角度不要过大,比如你写“评《秦腔》”,你从何处下手评?很难写,如果你把它缩为“评《秦腔》中各人物的性格”,进而再缩小角度为“评《秦腔》的某一人物的链接作用”就容易下笔了。《怪胎女婴:解读<秦腔>作品的一把钥匙》一文就抓住了一个人物牡丹,以这个人物揭示了《秦腔》的线索,从另一个方面理解了《秦腔》一书,深刻认识了现在文化的青黄不接,和对古老文化不再被人继续重视的畸形发展的反思。

写评论的时候观点一定要鲜明,要用确凿的材料的阐述解析去支持观点,引证的材料首先要来自作品本身,当然还可旁征博引,材料分析和观点要始终保持一致。在进行评论之前必须要细致地阅读作品,准确把握评论对象。这是写好文学评论的关键。因为只有细致地阅读作品,才可能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有真切的感受;只有对评论对象有准确的把握,才能形成自己的见解,才能形成自己的观点或评论的中心,否则只能是泛泛而谈。《怪胎女婴:解读<秦腔>作品的一把钥匙》是以一个较为新颖的视角来解读的,他是在对秦腔的进行深入思考才进行写作的,是在经过对文章的每句话进行深思之后才有这种思想的。

其次要确定评论点,有明确的评价。一般的议论要有中心论点或论述中心,文学评论也是这样。《怪胎女婴:解读<秦腔>作品的一把钥匙》中,怪胎女婴就是文章的中心,她是连接的中心,她既是世俗婚姻的连接点,表现了夏风的重男轻女,和当时社会的生殖崇拜,又表现了引生的精神式爱情,以牡丹的怪表现了引生的怪。

围城文学评论 篇4

专业:机械工程 班级:研1405 姓名:张鹏 学号:142080200132 《围城》一书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有知识分子,有名嫒淑女,亦有商贾政客。作者对这些人,有的浓墨重刻,有的轻描淡写,但无论采取何种手法,都生动绘出了他们各异的特征:或卑微、或鄙俗,或勾心斗角,或虚与委蛇。

小说中的一号人物当然是方鸿渐,这个曾留过洋一一或许说游过洋更为恰当些——并客串过一番克莱登大学博士生的尴尬知识分子。他的经历其实仅用一句话即可概括,“一失足成千古恨”。这“一失足”即指买假文凭事件。或许,方鸿渐当时只是嘲讽世人〈如周经理之类〉而故意为之,但发展到后来,诚如赵辛楣所说:“谎是撤不得的„„你那一回事是开的玩笑,可是开玩笑开出来多少麻烦。”确实,有了这回事,他以后在事业上不顺,在爱情上也遭鄙视。方鸿渐仿佛天生不是个会成大事业的人,他总是处于中间状态,坏也坏得不够彻底,却又不是纯然意义上的好人。苏文纨有一句评方鸿渐的话极为中肯:“你在大地方已经玩世不恭,倒向小节上认真,矛盾得太可笑了。”他对人情世故全然不通:对李梅亭,顾尔谦的厌恶摆在脸上;对高校长的不满不加掩饰;对韩学愈的学籍出言试探;对汪处厚曲意逢迎却没能恰到好处;对刘东方的一着险棋算是胜了,一场作媒**也闹得鸡飞蛋打。可见,方鸿渐学不会如何在别人倾轧自己的情况下保持镇定,他学不来韩学愈的厚颜无耻,因此只能当副教授;他也学不来顾尔谦那副“狗望着主人”的姿态,因此更讨李梅亭的嫌。总之,方鸿渐就是那种无恶意的好人一一不令人十分讨厌却一无用处。

赵辛楣在小说中算是颇为可爱的角色。他活得挺潇洒,“进可以做官,退可以办报”,再不济还能教书,而且是个系主任。他留洋学的是政治,颇有政治家的见地和风度。他为人热情大方,对朋友真心帮助。缺点在于有时候故意拿腔作调,摆弄政治家派头。比如他说:“办报是开发民智,教书也是开发民智„„论影响的范围,是办报来的广;不过,论影响的程度是教育来得深。”但是这番话却被方鸿渐以“大话哄人”和“小政客办教育”讥讽得体无完肤。此外,辛楣可说是无可挑剔的人物。看完《围城》,想象苏文纨这个人物,我总莫名地想起《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这两个女人都属于很有心机的那一类。可苏文纨的心机只让人厌惑,而白流苏的心机倒颇能惹人同情,这大概就在于一个“度”的问题。后者押宝于一个男人身上,而苏文纨却试图激起三个男人的互相嫉妒之心,还怕他们太早分出胜负,“自己身边就不热闹了”。苏文纨选丈夫,不是选所谓“乘龙快婿”,而是选一个易于控制的,比较没用的男人。因此,她不会选赵辛楣。赵辛楣拥有家世,有地位,事业如意,无需苏文纨的施舍,这就减轻了苏文纨的优越感。方鸿渐是个小乡绅的儿子,虽也有“博士”之名,但苏文纨深知其中底细,自忖他端不起这架子。而且,方鸿渐还是她大学时代中国文学系的同学,这也合乎她“女诗人”的浪漫想法一一至少方鸿渐是个知音。她岂知方鸿渐对那首“锁与钥匙”的诗根本不解。当她知道她堂堂女留学生输在一个黄毛丫头手上时,官小姐的自尊迫使她为曾经的自作多情挽回面子。这样,方鸿渐的“失足”就变成他和唐小姐情变的主因。

苏文纨下嫁曹元朗,从男人角度看,自然是“女人傻起来真是没有底的”。其实却不然。首先,苏文纨早已列人大龄女青年行列;其次,对方鸿渐的失败使她急需重建自信;再次,曹元朗总算会写两句“孕妇肚子颤巍巍贴在天上”的歪诗,勉强符合“女诗人”的要求。一言以蔽之,苏文纨是个工于心计,虚伪做作的新派大家闺秀。

孙柔嘉是小说中另一个较有心计的角色。她唯一的缺点在于把婚姻当作事业来经营,但这也无可厚非。她生长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不被重视的结果让她懂得自己去争取喜爱的事物。对一个她还算倾心的男人,女人耍点小心机不足为怪,实际上,有心机的女孩多半是聪明的女孩。方鸿渐相当需要一个象孙柔嘉这样外柔内刚,颇有主见的内助来克服他自身遇事彷徨患得患失的毛病。可是,他们的婚姻掺入了太多旁人的因素:与方鸿渐相连的是一个没落的乡绅家庭一一号称开明却并不理解儿子的父亲和唯唯诺诺的母亲及虎视眈眈妒忌心重的弟弟弟媳,这样的家庭当然让孙柔嘉受不了;与孙柔嘉相连的则是洋味十足的姑母家,姑母把自己的先生管得服服贴贴还不够,要怂恿孙柔嘉管制方鸿渐。姑母的居高临下同样令方鸿渐无法消受,于是矛盾就产生了。结婚实在不只是两个人的事,结婚前一番考察就涉及祖宗三代,《围城》中也曾有过类似描写:“许多人谈婚姻,语气仿佛是同性恋爱,不是看中女孩子本人,是羡慕他的老子或哥哥。”结婚后更不必说,三姑六婆的搬嘴,“内阁高参”的指导,无不有机会闹一场夫妻吵架。总之,孙柔嘉虽有心计,还不失可爱,她是万千平凡女子中的一员。

《围城》的语言艺术

有人说“围城之妙,该是妙在作者钱钟书先生的超人机智,和他那五车的才学”。的确,不说別的,光看《围城》的语言,我们也能体会到这蕴涵在语言里面的机智和才学。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和对世态人心的剔透洞明相映成趣。比如,“这次兵灾当然使许多有钱,有房子的人流落做穷光蛋,同时也让不知多少穷光蛋有机会追溯自己为过去的富翁,日本人烧了许多空中楼阁的房子,占领了许多没有存在的产业,破坏了许多片面相思的姻缘。譬如陆子潇就常流露出来,战前有两三个女人抢着嫁他,“现在当然谈不到!”李梅亭在上海闸北,忽然补筑一所洋房,如今呢?可惜得很!该死的日本人放火烧了,损失简直没法估计。方鸿渐也把沦陷的故乡里那所老宅,放大了好几倍,妙在房子扩充而不曾侵略邻舍的地。这些话原本就是极平常的事实,一般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然而经作者这么一说,便风趣非凡。同时,也把人性中虚荣的弱点暴露无遗。

又比如写陆子潇,说他亲戚曾经写给他一封信,“左角印“行政院”的大信封上大书着“陆子潇先生”,就仿佛行政院都要让他正位居中似的。他写给外交部那位朋友的信,信封虽然不大,而上面开的地址“外交部欧美司”六字,笔酣墨饱,字字端楷,文盲在黑夜里也该一目了然。。。大前天早晨,该死的听差收拾房间,不小心打翻墨水瓶,把行政院淹得昏天黑地,陆子潇挽救不及,跳脚痛骂”。对人物行为和心态的描摹有入木三分之妙。像这样精彩的刻划,在《围城》中可以说俯拾即是。

在《围城》中,语言上另一个特色,是具有极其丰富而又形象生动的比喻。《礼记》中说“不学博依,不能安诗”,意思是说广泛的引类取譬的能力,是写好诗的重要条件之一。有人统计,一部《围城》中所用的比喻的数目有好几百条。由于比喻的形象和巧妙,极大的増强了作品的艺术效果。比如,在提到高松年是位“老科学家”时,对“老科学家”四个字颇费斟酌,是解释为“老的科学家”还是“老科学的家”,作者写道:“科学家像酒,愈老愈可贵;而科学像女人,老了便不值钱。”写方鸿渐和鲍小姐在澳门吃西餐是“上来的汤是凉的,冰淇淋是热的,鱼像海军陆战队,已登陆好几天;肉像潜水艇士兵,曾长期伏在水里;除醋以外,面包、牛油、红酒无一不酸。”

这类巧妙而生动的比喻,仿佛闪闪发光的珍珠,散布在作品的细节、情节、人物心理、性格等一切方面,从这些比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作者的才学和机智。因为这种能力对于作家来说,并非凭空产生的,它主要来自两方面的素养,一是对他所描写的对象知之甚深,烂熟于心,有“透彻之悟”的了解;再就是作家的深厚而广泛的关于古今中外的文化知识修养。没有前一点,任何比喻就会不得要领;没有后者,就不可能信手拈来似的运用了那么多贴切的比喻。

正因为《围城》的语言内含了作者的超人机智和五车才学,所以我们重读之时,往往不再追求他的情节,而是常常流连于它的语言,细细咀嚼,满口生香。

拜读完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我觉得文中最精彩的部分就是比喻句。有人统计过,说作品中的比喻句有一千二百多条。这我们先不管,我们不妨先看几条比喻句,好好鉴赏一番。

“夜仿佛浸透了油,变成半透明体,它给太阳拥抱住了,分不出身来。也许是给太阳陶醉了,所以夕照晚霞隐褪后的夜色也带着酡红。”

“这春气鼓动人心像婴孩出齿时的牙龈肉,受到一种生机透芽的瘙痒。”

“心里又生希望,像湿柴点不着火,而开始冒烟,似乎一切会有办法。不知不觉中黑地昏天合拢,裹紧,像灭不尽灯火的夜,他睡着了。最初睡得脆薄,饥饿像镊子要镊破他的昏迷,他潜意识挡住它。渐渐这镊子松了,钝了,他的睡也坚实得镊不破了,没有梦,没有感觉,人生最原始的睡,同样也是死的样本。” 让我们来分析这三个句子吧。

第一个比喻句的主体是夜,喻体是油;第二个的主体是春气,喻体则是婴孩出齿时的牙龈肉;第三个的主体和喻体都很多,我也无须一一列出。但这三个句子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主体和喻体乍看起来没有任何联系,必须通过作者的一番仔细描述,由一个个意境紧密联系起来,才能使人心悦诚服的承认,两者确实有着某种内丰的联系。比如第一句,夜晚的夜都容易让人联想到红色的东西,可这种红又不是调色盒里常见的那种,通过对熟悉事物的观察分析,于是便有了“傍晚的夜也像被涂上了红漆。”而真正要写出“像浸透了油的纸”并非易事。据杨绛女士讲,在1941年正值珍珠港事变时,钱钟书先生沦陷在上海出不去,《围城》便是他那个时期写的。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钱钟书写比喻句的一种风格:想别人所未想,把两种没有联系的事物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便是一种创新思维。

从历史发展的长河来看,每个时代都需要有创新。由于清朝末期统治者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而闭关守国,既不接受外来的文化知识,也不在国内进一步创造新事物,才导致整个中华民族深受列强殖民者的洗劫。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等这一场场血战、一件件耻辱使世人坚信不疑:创造是促进社会前进的动力。这不禁让我想到——要不是达尔文提出进化论,或许人类至今也弄不清自己的祖宗是谁;要不是马克思创造性提出了科学理论,或许人类至今还在黑暗中摸索;要不是中国共产党把社会主义的理论付诸实践,或许现在我们的生活还是颠沛流漓。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创新更是必不可少的。

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社会需要人才,但更需要有创新思维的人才。然而,因为我们现实社会种种原因的限制,有创新思维的人却又不能施展其才华。

记得在一所小学里发生了这样的事。一个老师问他的学生:“雪融化成了什么?”一个学生说是融化成了水,另一个说融化成了春天。结果前者得满分,后者得零分。老师又让学生用“活泼”造句,一个说:“我是活泼的孩子。”另一个说:“阳光很活泼。”结果前者又受到表扬,后者又是一顿批评。

又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是一个采访队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问学生这是什么。小学生的答案多种多样。中学生的答案只有两个:零和字母欧。而到了大学生那儿,却被他们这些高材生说是在戏弄他们。

我讲了那么多只是要说明一点。拿钱钟书的比喻句来说,他的创新思维在那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是那么珍贵。凡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能有一种创新思维并把其反映出来是那么的弥足珍贵。我之所以读《围城》,便是想从中得到一点创新思维。而当我们认真读,再用心去观察周围的世界时,却不难发现现代社会已开始有了这一种气息了。

新概念作文已开办了三届,韩寒以一篇《杯中窥人》获得了一等奖。我们看完后觉得确实不错,于是又读了他的《三重门》,不只是为了要从中体验现代中学生的生活,也是为了得到一种创新思维。接着,书店里标有创思的诸如《新概念作文选》这类书总是最畅销的。望洋兴叹连在考试时,老师也会不厌其烦地强调:“作文要创新才能拿高分!”遗憾的是此时的中国在这方面远不如欧美国家。中国缺乏的还是这一种人才。人的思维需要创新,这也是最宝贵的。

怎样写文学评论? 篇5

文学评论包括诗歌评论、小说评论、散文评论、戏剧评论、影视评论等。《我的父亲母亲》是电影。电影是集编剧,导演、演员、摄影、音乐、美工、剪辑、服装、道具、化妆、灯光、特技等于一身的一种集体创作的综合艺术,影视评论既可对诸多方面做综合评论,亦可对某一方面做重点评论。

文学评论与一般的思想评论是不同的。思想评论的对象是社会生活和人们在其生活,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种种思想问题,目的是帮助人们提高思想认识,分清是非;它可以通过各种各样,各方面的材料予以论证,只要紧扣你所要阐明的观点就行。

文学评论的对象是文学作品(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绘画、影视等);评论的目的是通过对其思想内容,创作风格,艺术特点等方面议论、评价,提高阅读,鉴赏水平,评论时当然可以旁征博引,引用各种材料论证,但这旁征博引的各种材料,应是与文学作品有关的,而文学评论所用的材料基本上是来自所评文学作品本身。

另外文学评论与一般的作品分析也不同。当然从某一角度讲,文学评论首先要基于对作品的分析,没有分析何来评论;而分析本身也自然含有对作品的评价。但之间仍是有区别的,分析作品侧重是谈作品“是这样”;而评论侧重是谈作品“为什么是这样”,“这样好不好”。

文学评论必须对作品有总的评价,并且对你这个评价有一定论证过程,但作品分析就未必对作品要有总评价。

另外在写文学评论时,不必大段引述原材料,那样会用原材料挤掉你的论述;评论点要集中,鲜明。评论角度不要过大,比如你写“评《红楼梦》”如此宏大的古典巨著,你从何处下手评?很难写,如果你把它缩为“评《红楼梦》中人物的对话”,进而再缩小角度为“评《红楼梦》凤辣子的语言特征”就容易下笔了。

观点要鲜明,要用确凿的材料的阐析去支持观点,引证的材料首先要来自作品本身,当然还可旁征博引,材料分析和观点要始终保持一致。对读者不太了解的作品,评论前要对其有关方面作一定的交代。

现在新的语文教材中,增加了不少各类文学作品,而且选的基本都是文情并茂的古今中外名篇;另外影视节目也相当丰富。同学们应拿起笔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文学作品写写文学评论。不但可以提高阅读,鉴赏能力,还能提高你的书面表达能力。下面给同学展示几篇北大附中高三10班写的《我的父亲母亲》的评论。前面已展示了几篇他们写的《观后感》,你们把前后所展示的例文比较一下,然后谈谈观(读)后感与文学评论的异同。

二、习作示例及评析:

习作示例①

蒙太奇手段,妙!

一一一评《我的父亲母亲》中的蒙太奇手段

北大附中 全国理科试验班 高三(10)班 王一恺

《我的父亲母亲》这部电影感人至深,除了故事情节真实生动外,其艺术表现手法也十分巧妙,尤其是蒙太奇手段的应用很有技巧。

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处。第一处是招弟在等待小学教师时起身的动作,小学教师送孩子们回家时,途经村前那条小路。招弟就坐在小路旁的山坡上期待着,盼望着。可当她真的看见小学教师身影的时候,招弟却又不好意思的起身躲进树林,默默地看着。这一举动、这一情节十分符合人物的心理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影片中没有过多的向人们展示招弟与小学教师在一起时的情景,却着重刻画了招弟起身的动作。其实,正是这一镜头的反复出现,更加深沉含蓄的表现出招弟对小学教师感情的真挚、热烈又带有几分羞涩。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令人回味无穷!

第二处是在影片结尾处,招弟的儿子在当年父亲教书用的那间教室里,给全村的孩子们上课,以了却父亲的遗愿。年迈的招弟在教室外聆听那朗朗读书声。这声音是多么熟悉呀!几十年以前,在她与小学教师相爱之处,招弟就是被这书声吸引而在教室外长久驻足。这两幅画面是那样的相似,只是时光飞逝,沧海桑田,人不同,心不同。从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少年招弟的内心世界:对小学教师的爱恋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同时,我们也深深的体会到如今的招弟对往事、对逝去丈夫的怀念。

以上两处蒙太奇手段的应用都十分巧妙。

说了半天,那么到底什么是蒙太奇手段呢?所谓蒙太奇手段,就是多组镜头间的切换组合。作为导演的基本表现手法之一,它的应用不仅能使整个影片完整连贯,如果经过一些特殊处理,还能受到意想不到的艺术表达效果。由于观众的人生阅历不同,对影片的理解也不同。一部影片,要想引起观众的共鸣,用蒙太奇手段处理是很必要的。

习作示例②

人性美丽的震撼

——评论《我的父亲母亲》的精巧情节安排

北大附中 全国理科班 高三10班 姜懿

张艺谋的人生经历与他执导拍承德电影风格有很大关系。它的出身是农民,生活中形成朴实、忠厚的品质使他的电影形成了独树一帜、玩味无穷的风格。他刻画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并把他们的情感刻画的细腻而逼真,让人不能不引起共鸣!

电影的线索一明一暗,两个年轻人的相恋是明线,而两颗心的盼望和关爱是暗线。所以,主体不是个人事迹或社会事件,而是人的内心活动。一个花季女孩执著的等待、寻找心爱的人的行动。电影实质完全是在描写人的心情。

在电影始终有几个重要镜头反复出现。

第一个是,一个穿这红棉袄、戴着红头巾的女孩在小学校园栅栏外突然回头的茫然、心急如焚地向看见那个笑脸,那个她耳边清脆的朗诵升背后的人的笑脸。

第二个是女孩在不同季节作的同一件事。即使下着大雪、刮着大风,依旧不懈地站在乡村和县城之间的一条很普通的小路边白烨树旁等待。她很伤心,因为她总是等不到。但他还是苦苦地等,他使焦虑的、担心的,因为她把心给了县城的小伙子,小伙子走了,也把女孩的心带走了。她所等待的,不只是小伙子,还有它的那可欢乐的心情。

第三个,在电影开头、结尾,女孩经过漫漫40年,仍坐在织布机前为心爱的人织布,从年轻人的机敏灵活变成稳重和蹒跚,从红布变成黑布、白布,从没有见到小伙子倒送走老伴,一直没有停下。其实,一直支持者她的,使她对心爱的人深深的感情。

就像《永远的蝴蝶》中作者在反复写的一句话:“她跑过去,走到马路的中央,于是,蝴蝶就飞走了,再也不会来了。”电影和文章两者有同样感人的效果,因为描写的同样是让人刻骨铭心的一瞬间,同样是最触动人内心感情世界的画面,一种不可抹煞的记忆!

张艺谋发挥自己的特长,用乡村人的方言、习俗等细节来表现乡村人特有的朴实和善良,让观众有欣赏现实生活录像直播的感觉。

另外,场景中社会场景的集中、分散安排得自然而灵活,主角看似很平常、很普通的老百姓,但却让人感到,他们是与众不同的,使引人注目的,他们在屏幕上每一件普通的小事都让人牵肠挂肚。也就是说,主角完全被融合在他们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里,显现出环境与中心任务的互相依赖和衬托的必要性。

总之,张艺谋用大手笔刻画细节的艺术手法是让人耳目一新而又深深赞同的。因为它的电影虽然没有高级科学技术给人的新奇和轰动的震撼,没有大风大浪情节波折的刺激,没有绚丽场景的煽情,没有奇异幻想造就的完美,但他表现得正是中国人的本质,表现给大家的是中国人的品格,一种东方人特有的儒雅和魅力,加上中国乡村人的朴实和善良。而最终打动观众的原因,是她所展现给大家的电影,是一种最美的人性对社会、对人类的影响。

习作示例③

出路在哪里

北大附中 理科实验班 高三 王大地

对于《我的父亲母亲》这部电影,我只是觉得它回避了太多的问题。中国有12亿人口,8亿多生活在农村。虽然在十九和二十世纪有了西方文明的冲击,可是在广大的农村,变化依旧微乎其微。桃花源记里写“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现时的中国农村也不过如此。尽管有了拖拉机,有了化肥农药,但终有一些东西是没有变的。几千年遗传下来的旧俗依然广为流行。在哈代或是沈从文这样的乡土作家眼里,其中当然不乏美好的东西,但是我相信,那还是不合理多于合理,愚昧多于文明的。那么《我》剧里为什么不涉及这些问题呢?如果张艺谋想展示农村的面貌,那么他只是在欺骗观众。如果他想讲一个恋爱的故事,那莫非贫穷落后的农村也是一片能滋生出浪漫的乐土?我不知道张艺谋是否在农村生活过,果真如此,只能怪他洞察力太平庸,认不清问题的关键。《我》这样的片子,拿给城市里的人则可,要是让一个谱熟农村生活的人看了,那又是另一番光景了。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不是《我》这样浮雕一般虚华的作品,而是一种能够真正地把中国的农村展现得淋漓尽致的作品。

记得在《我》剧里最常见的场面是女主角在秋天金色的阳光下的笑脸。张艺谋似乎想刻意制造出唯美的氛围。可是他的方式也太做作了,一切都像是在做假戏。印象里大陆就没拍出什么好电影。韩国和日本的电影我都看过一些,不能不说它们要比中国电影更有魅力,更加深刻。张的农村题材片在大陆电影界可能要好一些,但那也不过是五十步和一百步的差距。张个人的素养约束了他创造的范围和手法。他永远只能拍出《我》这样既没有力,也缺乏美的电影。

习作示例④

谈《我的父亲母亲》的真实性

北大附中 理科试验班 李鹏飞

张艺谋导演的《我的父亲母亲》确实是一个很动人的故事。我是很少被故事感动的,但看完《我的父亲母亲》之后,也不禁为这个感人的故事感动。但故事毕竟是故事,故事可以很动人,但只要是故事就一定和现实有一定距离,《我的父亲母亲》也不例外。

首先,我感到最不真实的,便是故事情节。当然,会有人说“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这话没错,但高于生活并不等于脱离生活。故事发生于“打右派”前期,从当时物质条件,自然环境来看,这是一个偏僻、闭塞的北方农村,但已经发生了自由恋爱,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按中国传统,婚姻大事青年人是不能主动料理的,大都由父母包办,即便不是包办,也一定有父母或某些长辈出面料理。这种风俗在农村一直延续至19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至今。但电影中在一个北方偏僻农村,在那个年代,竟然发生了如此感人的故事,这难道不是奇迹吗?即便退一步说,故事发生了,但故事的发展也毫无真实性可言。东方女性受到特有文化的影响,一般都比较内向,或者说矜持,但影片中的女主角,那样活泼,那样主动,一点都不像一个中国农村女孩子,但她却被安排在一个偏僻的农村,而且是几十年前,这可以说又是一个奇迹吧!

其次,在影片中的某些细节,我们也不难发现现代艺人的粗劣的雕刻痕迹。

影片中有一个锔碗的细节,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剧中,那个工匠曾说了一句话,大意是锔碗的花费要比买一个新碗还贵。或许,张老先生想用这句话来突出这个碗的特殊价值,殊不如,却成了笑话。张老先生一定没见过锔碗的。工匠要用锔碗的收入养家糊口,如果价钱那么贵(那个碗仅摔成三片而已,如果多摔几片,岂不价值连城了),一天能有多少活干?

剧尾,商定好要抬遗体回乡之后,第二天便有许多人从远方赶回来。我不禁要问,这可能吗?结合影片情节和农村风俗习惯可以看出,抬棺是第二天上午。而从广东赶回一个北方小山村只用一夜时间?!要知道,当时中国一穷二白,他们怎么回来的?坐火车?坐专机?即使是现在,这也不可能实现,何况几十年前?

还有母亲年轻时候的美丽肌肤,以及一举一动,无不显露出虚伪和做作。要知道,那种环境里,即使每天打一桶水,手上也会磨出厚厚的一层茧子,何况还要织布、做饭、做家务劳动。从母亲的一举一动,也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城里人,凭着对农民的一点粗糙的认识但又急于模仿而做出的不伦不类的举动。

总之,《我的父亲母亲》一片,可以说很生动,很感人。但它毕竟是故事,而且故事中的一举一动都经不起推敲,整个故事处处显露出虚构的痕迹。

评析:

几篇评论,对电影都有总的评价,都明确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另外要肯定的,几篇文章都选择了较小的切入点进行评论;习作①谈电影镜头的切换组接艺术即电影表现的主要手段蒙太奇手法,换言之,评论电影“画面”的“剪辑”技巧。习作②着眼于情节线索安排的评论;习作③④着眼于电影内容真实性与否的评论。我认为中学生练习写作,评价一部作品不宜面面俱到,面面俱倒,就会面面不到。因为几百字的文章无法包容这么多的内容,什么思想价值,艺术手段,表现技巧等等都谈,只能蜻蜒点水,哪个都谈不深,谈不透,选择较小切入点,如医学上的微创手术,切入口极小而探入的很深。更何况面面俱到中学生笔力也不足。所以选择较小的切口点是这次写评论的要求,同学们基本上做到了。

几个同学选择的角度也不同,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常常说,角度要新,但若刻意求新往往事倍功半,或伤害了文意,弄巧成拙。文学评论选择角度应根据个人鉴赏感受来定,要选择自己最有话说,体会最深的一点入手评论。比如习作④,李鹏飞是来自农村的同学,上高中来到北大附中才开始认识城市,所以看完这部电影,他跟我谈了农村许多情况,觉得《我的父亲母亲》缺乏真实的生活基础,说时颇有些愤愤。他的认识来自他的生活体验,我跟他谈,电影是艺术,不能把生活的原生态搬上银幕,他仍不能接受,后来他写了这篇评论,表达了极真实的看法。坦率地说,我并不同意他的观点,但他谈出的是自己思考的东西,没有人云亦云,自然真实地选择了自己最有感受的某一方面来谈,这总比刻意求新,哗众取宠或人云亦云,亦与亦趋要来得好。

以上选的例文①②是褒扬;③④是批评,作为个人看法来讲,我不同意习作③④的分析之拿出不同观点的评论,是在于告诉同学“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应充许同学大胆谈出不同意见,评论不能搞一言堂,只有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才能提高艺术鉴赏力,审美悟性、灵性。

几篇习作的结构,层次都比较清晰,开头结尾方法各异,各有千秋,文笔也不呆板,希望你们认真体味。至于语言(已经过一次修改),总体还比较流畅,得体。但要细细琢磨,有的语句还劲不住推敲,比如习作示例③第6行划线句子“但是我相信,那还是不合理多于合理,愚昧多于文明”这句话的“那”指代不明,是指哈代和浓从文的作品内容,还是指农村旧俗?又如此文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而是一种能够真正地把中国的农村展现得淋漓尽致的作品”,“中国农村”内涵,外延都太大,应具体指出是“中国农村”的“习俗”,还是什么?,语意要明确。

请你们做做语言医生,给找一找毛病,在网上反馈给我好吗?也请你们提出修改意见。我想广大网民朋友会理解我的用意吗。

关于对《我的父亲母亲》的评论,高三10班还有不少看法,比如有人认为这部影片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及张艺谋特有的乡土气息;还有的同学谈到“电影艺术总不同于真实生活。索然的生活经艺术加工总会熠熠生辉,张艺谋说‘这部电影有我个人的影子,但绝对不是完全的真实,’我们不妨将其称之为‘现实主义式的浪漫’,这种浪漫与生活贴近,并令我们重新找回并感觉到那纯真无暇的感情。”;有人在谈到人物语言时说“整部影片的对白相对较少。这是因为导演深刻地意识到,在人物复杂的感情面前,任何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影片只是将多个特写串在一起,便代替了角色心中的千言万语。这是本片的成功之处,也是张艺谋电影的特色之一。

至于我对这部影片的评价,还是引用导演张艺谋的话吧,他说“要拍一部爱情诗歌散文电影”想用质朴的浪漫来打动人们的心灵。应该说,他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我的父亲母亲》确实是一部爱情散文诗,这美丽而饱含诗意的故事,它让我们看到真情,看到生活和爱情的美丽。我确实不同意习作③和④两文的看法。那两文有些话偏激,过分武断地垄断了农村生活,有些看法也违背了艺术创作规律。忘记了在哪儿看到过这样一段话“走进影院的时候„„打开感情的房门,跟随故事去寻找久违了的纯净,梦想和感动”总之,这是一部值得看的电影。

三、文学评论和(读)观后感的异同:

英美文化差异对文学评论的影响 篇6

英美文学评论是伴随英美文学而产生的, 极具艺术性的英美文学将风俗人情、审美全面地展现了出来, 文学评论更是在文学的基础上对英美两国的方方面面进行了深入的解读, 使得英美文化立体性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1. 英美文学的发展及特色

1.1 英国文学的发展

英国文学经历了悠久的发展历程。按照英国文学的特点和发展状况可以分为五个时期:中世纪、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后现实主义[1]。伴随英国历史的发展, 政治因素和历史因素对英国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社会现实和当代文化都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出来, 使得英国文学与历史进程紧密相连。在中世纪, 由于北欧入侵, 文学不可避免受到北欧文化的感染, 作品呈现出大量的战斗英雄和战争故事。随着基督教的广泛传播, 文学中也渗透了宗教文化的特色。新古典主义时期, 现实主义的小说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随后浪漫主义的文学作品也达到了巅峰, 这些作品都深刻地解读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现状。在现实主义和后现实主义时期文学作品中也更多地渗入大量对现实生活的反映, 使得文学作品的风格更趋真实, 在结构上更精妙, 同时还将戏剧融入文学作品中, 将英国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

1.2 英国文学的特色

从英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其主要特征。第一, 英国的发展历史比较久远, 文学作品多数受到英国历史和政治的影响。第二, 伴随基督教在英国的日益传播, 以宗教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渐渐增多, 使得更多的作者接受并愿意运用宗教元素进行创作。第三, 英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影响文学创作, 不管是现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都顺应时代, 推动社会的前行。

1.3 美国文学的发展

美国的发展历程只有两百多年。虽然发展的时间较短, 但是有丰富的文化积淀。在英国文学的基础上, 美国文学的发展很快, 不论是小说、诗歌、散文都形成自己的特色, 取得杰出的成就。美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可以依据战争分成五个时期:殖民、独立革命、南北战争、两次世界大战和二战过后[2]。美国发展至今, 受到多次战争的影响, 每一次大战也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文学创作中对战争的认识和看法、对和平的向往都有涉及, 战争对文学的创作产生巨大的影响, 推动文学创作的繁荣。尤其经过二战之后, 传记形式走向文学的巅峰, 真实地反映了种族对立和战争的残酷, 对世界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4 美国文学的特色

美国文学最初的作品都渗透着浓郁的英国风情。然而, 随着社会变迁, 作为一个移民群体组成的国家, 在多习俗、多民族的相互作用下, 美国文化开始变得丰富多彩, 具有创造性和包容性, 从英国文学的影子中脱离出来, 形成自己的风格。在经历长时间的战争、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后, 美国文学形成三种风格, 即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和现实主义, 这些特色也逐渐得到世界的认可, 在文学领域获得许多奖项。

2. 英美文学评论

英美文学评论顾名思义就是根据英美文学作品的中心思想, 分析它的艺术表现形式、表现方法, 辨析它的写作风格, 使得阅读者能够更快、更好地掌握作品所要表达的感情, 理清文章的脉络, 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态度, 从而提高对于文学作品的赏析能力。根据不同的形式和题材, 英美文学评论可分为诗歌评论、散文评论、戏剧评论、小说评论等[3]。在评论中所运用的相关理论及对作品综合的、多角度的分析和探讨, 有助于深刻地诠释作品的创作定律, 有利于更好地展开创作, 由此可见文学评论对于文学作品的影响。

3. 英美文化差异对文学评论的影响

3.1 语言的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语言是文化交流的基础, 没有语言, 就没有文化, 同时语言又受到文化的影响, 每个国家的语言都具有自己的内涵和文化背景。语言是文学创作的媒介, 创作者需要运用个人深厚的文学功底, 对语言进行深加工和精简, 将创作的中心思想与意义通过语言表达出来, 而英美在语言上的差异导致两国在文学作品和文学评论上都有明显的差别。

英国的历史相比美国而言文化根基深厚, 传统文化的发展源远流长。英国文学作品的严谨和文化底蕴使得许多文学评论家在对英国文学作品进行评论时都表现得十分谨慎, 在语言的使用上也巧妙婉转。这或许是评论家对于历史悠久的英语的一种崇敬, 生怕语言使用不当而亵渎英式英语的纯正, 这使得英国文学评论显得十分内敛、拘谨。

美式英语可以说是由英式英语衍生而来的, 在使用的过程中依然保持英式英语的核心要素。伴随着美国的发展和日益强大, 在多民族、多文化的融合下, 美式英语得到不断的创新, 将其个性化、创造性尽可能地发挥出来, 朝着个性张扬的方向发展, 比英国文学多了一种创新, 在文学评论的语言使用上更勇于开拓思路、大胆前卫。

3.2 历史的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英国由于受宗教的影响较深, 使得文化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宗教的禁锢。同时, 因为英国历史进程中革命的不彻底性, 文化中依然包含皇室和贵族的元素。随着社会、科学的进步, 英国的人文主义发展有效地对抗了神权, 宗教影响在不断缩小。虽然人文主义的发展受到多方质疑, 但是其在本质上依然对英国文化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美国在历史进程中伴随英国的人文主义色彩, 但是美国对人文主义进行了大幅度的修饰和改革。虽然美国比英国的发展时间短, 但是由于遗留的历史问题少, 使得美国文化的发展极具创造力、更奔放, 对文学评论在语言上、论点上都更新颖、具有活力。

3.3 内涵的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文化内涵的差异, 对于英美文学评论也有深刻的影响英国文学不断深化内涵建设, 将传统与现代进行融合。文学评论对于传统, 不仅仅是继承, 更是思考传统文化中存在的问题, 选择新的路径, 努力摆脱陈旧思想对自身的束缚, 可以说, 既继承了文化传统的深厚根基, 又根据时代发展的特点, 不断地创新评论形式, 促进文学发展与当代社会观念的融合。

美国文学评论在发展过程中受到英国文学、欧洲文学、印第安文学的影响, 这些都渗入美国文学评论中。但是在美国文化发展的基础上, 文学评论结合多种文学的优势和特点, 不断地变化、创新, 快速地形成成熟的理论和方法形成了独立的美国文学评论。美国文学的内涵深刻地影响美国文学评论, 使得评论者在评论美国文学作品时语言的使用十分张扬个性, 观点鲜明。

英国文学评论受到历史的影响, 表现得更拘谨;美国文学评论没有历史的包袱, 表现得更有个性、更具有创新性。两国文化差异带给文学评论的影响是显著而深远的。当然, 不仅是文化差异, 社会环境、风俗习惯、不同的评论者等也会给文学评论带来影响。通过对英美两国在语言、历史、文化内涵的差异进行分析之后, 可以明白英美文化差异对其文学评论产生的支配性的作用。

摘要:文化是一个国家象征性的存在, 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 对国家的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文化对文学评论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主要从英美文学的表现形式出发, 讨论其文化特色和文学评论, 进而分析英美两国在文化内涵、语言、历史沿革上的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深刻影响和所起的支配作用。

关键词:英美文化差异,文学评论,影响

参考文献

[1]李晓旭.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J].品牌, 2015, 03:123-124.

[2]李新.谈英美文化差异和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6, 02:186-187.

上一篇:销售督导工作总结下一篇:我的家小学四年级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