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健康档案工作总结

2024-05-17

2010健康档案工作总结(通用9篇)

2010健康档案工作总结 篇1

2010年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年终总结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国发〔2009〕12号)和《卫生部、财政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卫妇社发〔2009〕70号)等有关文件提出的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相关工作要求,做好为农村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工作,我院按照县卫生局统一部署及管理要求,积极召开院管会。经讨论研究决定成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办公室并任专人管理,另有一个体检小组,配备了心电图.B超.体重秤.显微镜等医疗器材,组织起草了《关于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的工作方案》及目标。

在政府.乡村医生积极的配合下,通过广播电视媒体.发放宣传资料.走村入户等渠道,建档工作进展的略有成效,但还是有部分农村居民不配合建档是因为不知道健康档案有什么用处,没有理解“健康”这个概念,认为有病或是其他的不适才去建档,特别是一些老年人.文化程度低的人,这也是我们2011年的工作之重,要积极对其引导,改变错误的观念,使他们知道有了这个档案,社区医生就能做到心中有数,管着多少居民,生活方式需要怎样调整,哪几户需要定期量血压,保证社区居民少得病等职责,提供上门巡诊等服务,而一切服务的基础就是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工作一直在进行,截至10月份,我镇农村居民健康档案份数(见附页)。在2011年我们要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力求把建档工作做的更好。

2010健康档案工作总结 篇2

一、围绕服务这个主题, 进一步使档案工作“进入主战场、服务老百姓”

对前几年坚持服务这个主题, 重点抓民生档案、农村档案、企业档案工作的成果不能估计过高, 要认真总结经验, 克服“差不多”思想, 再接再厉, 继续下功夫抓好档案服务, 尽最大努力缩小档案服务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

1. 要继续抓好涉及民生档案工作, 为“两个体系”建设打好基础。

凡是涉及社会保障、就业再就业、教育、医疗、诚信、物权、知情权和公共服务获得权等领域的档案都应列入我们的监督管理和服务指导范围。要与相关部门配合, 尽快使这些涉及民生、利用率又较高的档案数字化。要建立具体的保管利用制度, 实现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有条件的地方对涉及民生档案可以提前接收进馆, 以整合档案资源, 方便公众查阅利用。

2. 以非国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档案为重点, 抓好企业档案工作。

要通过培养树立典型、上门指导服务、利用协会和协作组互相促进等方式, 使企业充分认识建立档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引导企业档案工作走上“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路子。对非国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档案部门要组成服务小组, 由领导带队, 逐企业地上门服务指导。对企业档案工作做得好的典型, 要帮助他们总结经验, 利用媒体给以宣传。

同时, 要做好国有企业档案、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档案、旅游和自然保护区档案等经济科技领域的档案工作。

3. 采取整乡推进的办法, 抓好乡 (镇) 村两级档案建设。

农村档案既是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又是涉及民生的重要档案工作, 而且还是我们工作的薄弱环节, 任务量相当大。各地要学习牡丹江、大庆等地的经验, 把农村档案工作列入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内容, 引起地方党委、政府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各级档案部门的领导和负责业务指导的同志, 都要具体抓好一个乡 (镇) 的档案工作试点, 同时要统一安排好业务指导力量, 由领导带队, 深入到乡 (镇) 村, 逐乡逐村地帮助指导档案工作。要明确乡村两级档案工作的具体责任人, 一般应由乡 (镇) 党委秘书和村会计具体负责。村级暂不具备条件的仍可实行村档乡管。乡 (镇) 级档案一般应统一到档案室集中保管, 以确保安全, 方便利用。

同时, 要继续抓好林权改革、社区和新的社会组织、经济组织的档案工作。

4. 加强查档、查文、展览、网站和编研利用等“服务窗口”建设, 完善服务设施, 改善服务方式, 提高服务水平, 追求服务效果最大化, 使各级综合档案馆成为名符其实的公共档案馆。

二、围绕发展这个要务, 全面加强档案基础业务建设, 不断提高档案工作的服务能力

各地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在总结“十一五”档案事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 提早做好“十二五”期间档案事业发展规划, 逐年有重点地解决本地档案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实现“以服务促发展, 抓发展保服务”。

1. 认真贯彻国家档案局8号令, 加大档案资源建设力度。

通过贯彻落实国家档案局8号令, 重新明确各单位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 加强机关档案工作。这项工作要在年底前完成。通过抓民生档案工作, 特别是抓好社区档案和新的社会组织、经济组织档案, 扩大监管范围, 扩张档案资源。通过借助地方政府发展文化建设的机会, 开展好档案征集活动。对历史档案抢救工作要进行阶段性的成果验收, 对有宣传价值的抢救成果要及时上报, 对抢救费的使用情况在上级验收前可请当地审计部门帮助审计把关。

2. 借助国家扶持中西部地区县级馆建设的东风, 全力抓好馆舍建设。

同时, 要特别注意加强档案馆的安全和保密工作, 堵塞漏洞, 确保档案绝对安全。

3. 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下发的《电子文件管理暂行办法》, 继续加大数字化建设投入力度, 尽快完成文件级目录数字化任务。

公开现行文件和查阅量较大的党委政府档案, 应开展全文数字化加工, 以方便查阅利用。

4. 加强档案法制建设, 依法加强对档案事业的行政管理。

要坚持档案行政执法检查与法制宣传相结合、与业务指导相结合、与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实现行政执法检查的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

三、围绕创新这个动力, 继续深入开展向刘义权同志学习活动, 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在得悉解放军档案馆原馆员刘义权同志身患癌症仍忘我工作的感人事迹后, 作出重要指示, 希望全国档案工作者学习刘义权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各级档案部门要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指示精神, 继续深入开展向刘义权同志学习活动, 学习他的进取精神、拼搏精神、敬业精神、自律精神, 进一步提高档案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真正像刘义权同志那样“坚守平凡, 创造非凡”。

调动档案干部工作积极性, 目的是创新档案工作思路和方法, 转变工作作风, 提高工作效率, 推进工作落实。各单位、各岗位应该明确年度月度工作计划和具体工作目标, 一件一件地抓推进, 一项一项地抓落实。任务完成好的, 要给以表扬奖励。完成不好的, 要批评教育, 做到鼓励先进, 奖勤罚懒。对有指导意义的新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工作成果要及时上报, 积极宣传, 形成一种“以创新促发展”的好氛围。

要大力提倡抓点调研、面对面地指导服务的好作风。每一项重点工作、新的工作, 都应该先行试点, 探索方法, 积累经验, 然后在面上推开。尤其是对农村档案、企业档案等工作, 仅靠开会发文等一般号召是不会有太大效果的, 只有深入实际地具体指导服务才能有成效。

推动国有企业档案工作健康发展 篇3

会上,北京市档案局总结了“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国有企业档案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要求,即:适应国企改革的新形势、新任务,市属国企档案部门要切实提升依法管档水平,全面加强档案工作组织领导,有效强化国企改革中的档案管理,不断完善档案工作“三个体系”及信息化建设。

王雁宾肯定北京市国有企业档案工作“有创新、有突破、抓得实”,要求市属国企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继续贯彻实施国家档案局10号令,在各级企业逐级完成管理类档案保管期限表编审工作,加强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及安全保密工作,提升档案服务利用水平。李薇薇提出了强化组织领导、规范管理国企改革中档案工作、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会议安排京粮集团、首开集团、华夏银行、市轨道交通建管公司、北汽集团5家单位分别从创新档案管理模式、强化监管、规范管理、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等方面介绍了档案工作经验。会议就市属国企改革中如何做好档案处置工作、创新工作机制、加快推进传统档案数字化及数字档案室建设等议题进行了分组座谈,并对《企业档案工作规范》进行了深入讲解。来自57家市属国有一级企业档案工作主管领导和档案人员共107人参会。

北京市档案局(馆)

京粮集团代表发言:在市档案局的指导下,在集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集团档案室本着“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的原则,围绕集团改革发展的中心工作,深入基层抓落实,结合实际转作风,不断强化责任意识、资源意识、服务意识,努力提升京粮集团系统档案工作整体水平。

一、主要做法

(一)深入贯彻落实《企业档案工作规范》,探索实施企业内部档案管理认定工作,提升集团全系统档案工作水平。

为适应新形势,规范所属企业档案管理工作,集团依据《企业档案工作规范》制定了档案室工作规范,对档案管理体制、制度建设、基础业务、档案开发利用四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进行量化管理,按百分制设置分值,80分以上为合格。在此基础上,根据集团所属企业业务类型和档案工作现状,在所属33家企业开展档案工作内部认证,通过逐一有针对性的检查指导,确保所属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合格率达到100%。我们分五步进行此项工作。一是组织初检。集团档案室实地检查所属企业档案工作情况,依据工作规范找出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二是督促整改落实。集团档案室督促各企业档案室按照整改意见,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三是组织复查。集团档案室检查企业整改意见落实情况,对整改后的企业档案工作进行复查;四是组织验收。对整改后达到合格标准的企业,集团与市档案局组成联合检查小组对企业的档案工作进行检查验收。五是通报检查结果。对档案工作验收合格的企业,在集团内部刊物《京粮信息》中予以通报表扬。

通过实施企业档案工作内部认证工作,使各企业领导更加高度重视档案工作,进一步加大了对档案工作的投入,改善了档案工作环境,强化了企业全员档案意识,充分调动了档案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了业务水平,有力地推进了集团所属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整体协调发展。

(二)注重档案抢救性工作,实现破产、改制企业档案集中统一管理

2011年集团所属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集团进行大规模的企业重组、破产、劣势企业退出工作,所属11家面粉厂、16家对外投资企业及三产企业相继破产,集团专门成立公司负责处理破产企业人财物以及档案方面的遗留问题。为此,专门设置了近500平方米的档案库房,配备档案装具,集中管理集团所属50余个破产改制企业档案,将1950年至2004年的几万卷文书、会计、人事、实物等各类档案,完整保留了下来,做到了企业破产,档案不散,为集团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支撑。

(三)商标档案收、管、用相结合,实现档案资源共享

商标档案是企业的重要无形资产和宝贵财富,在集团申请“中华老字号”企业、“北京市著名商标”企业及展示企业实力,扩大企业知名度,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规范商标档案管理,集团档案室与相关业务部门制定了商标档案收集整理方案,明确了纸质商标档案分类整理及编目方法,在规定的时限内由各有关业务部门交集团档案室实施集中统一管理。同时,组织开展了纸质商标档案的数字化工作,设置利用者的借阅权限,为各有关部门提供数字化的商标专业档案,减少了对商标纸质档案原件的损毁。

(四)办公自动化系统与档案系统无缝对接,实现档案全过程网络化管理与利用

2002年,集团全面使用办公自动化系统进行网上办公,但与原有的档案管理系统不兼容,办公系统中的大量数据无法及时归档管理。为解决这一问题,集团出资研制了双系统的接口程序,使办公自动化系统中需归档的文件能够直接导入档案管理系统,实现应归档文件的在线、实时归档与整理。网上档案利用打破了传统纸质档案利用的模式,大大提高了办公效率。

二、工作体会

(一)依法管理是做好档案工作的基石。通过对档案工作领导人员、管理人员及全员的档案法律法规培训和宣传教育,切实增强了档案法制观念和依法治档的意识,推动集团档案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轨道。

(二)领导重视是抓好档案工作的前提。领导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档案工作的整体水平。为开展档案工作创造了条件、营造了氛围,确保了档案工作水平的有效提升。

(三)全员参与是开展档案工作的保障。充分发挥企业内部每个部门、每个岗位的作用,不断营造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全员“办档案”的良好氛围。

(四)健全机制是推动档案工作科学发展的基础。建立档案工作制度、明确机构人员、完善考核机制、健全工作体系,有效地调动广大档案工作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将档案工作融入企业中心工作,高效服务企业发展。

首开集团代表发言:在集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市档案局的监督指导下,在全系统档案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十二五”时期,集团档案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

一、主要做法

(一)统筹规划,明确目标,确保档案工作落到实处

2011年下半年,集团经理办公会通过了“十二五”时期档案管理工作方案,并作为集团“十二五”战略的分战略。《方案》按照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总体要求,以集团“十二五”总体战略为指导思想,以建立集团档案中心,并利用信息技术,整合档案资源,搭建档案信息管理平台,实现集团档案统一集中管理,全面提升档案管理和服务水平为总体目标。《方案》的实施以集团整体上市为节点,上市前建立集团档案中心基本框架和档案管理体系、开发建设档案管理信息平台及部分档案数字化等;上市后实现集团OA系统和档案系统无缝对接和数据交换,真正完成文档一体化,实现信息系统间的互联互通与安全共享,最终构建大集团化的档案资源共享和管理平台,使集团档案上了新的台阶。

(二)开拓创新,加快档案信息系统建设

1.以档案信息系统建设为契机,建立“四位一体”的档案管理中心

2014年,以档案信息系统建设为依托,构建了集团系统统一的应用管理平台,建立了集团档案资源中心、档案利用服务中心、数字档案中心、档案干部队伍管理中心为一体的大集中化管控的综合性档案管理中心。实现电子档案信息的集中存储、分级管控,统一利用,最终实现了集团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各种门类、各种载体等档案信息资源的无缝对接、共建共享。

2.稳步推进,全面覆盖,档案工作实现三个转变

在档案信息系统开发建设过程中,遵循“明确目标,分步实施,单点突破,全面覆盖”原则,采取搭建架构、由上至下集中部署、先行试点、全面覆盖等方法。系统开发上线后,集团及所属企业档案工作实现管理对象由传统载体档案向电子档案的转变;管理方式由手工操作向电子政务化转变;管理流程由事后整理向全程控制转变,使集团档案工作迈上新台阶。

3.实现档案数字化,为档案信息系统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一是有计划推进档案数字化。按照“档案年代先近后远、先京内后京外、先高利用率后低利用率”的原则进行,用了3-5年的时间,完成了集团系统现有各种载体档案资料20万卷档案数字化,实现了电子文件的网络查询、利用;二是即时完成归档文件数字化。按照首开集团各类管理实施细则要求,应归档的各类文件均同步进行档案数字化,并及时挂接到档案信息系统,提高了档案利用工作效率。

4.工作成果与学术研究相融合,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科研水平

2014年,首开集团在全系统推广统一的档案应用管理平台。在此基础上,研究撰写了《房地产企业档案系统资源管理平台的构建与实施》,荣获“第二十九届北京市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奖”一等奖,标志着首开集团档案工作在学术研究上实现了零的突破。

(三)务求实效,强化企业改制工作中的档案管理

1.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加强培训

2012年,集团制定颁发了《改制企业档案处置暂行办法》、《改制企业档案工作指导意见》等文件,明确规定了改制企业档案处置的原则、各类档案的归属与流向等,使改制企业档案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档案部门与资产管理部门共同举办了“首开集团改制企业档案移交工作”培训,覆盖全系统各级企业,为改制企业档案接收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2.档案工作与企业改制工作同步

集团将改制企业档案工作纳入企业改制工作程序,与改制工作同步进行。要求各改制企业将改制企业档案工作纳入改制工作计划,纳入有关领导、部门、人员的岗位职责;成立改制企业档案处置工作小组,档案部门参加改制工作例会,随时了解、掌握改制工作进度;档案部门提前介入,对改制企业档案工作进行指导,保证及时、规范接收档案,防止档案的流失。

3.改制企业档案的清理工作

为做好改制企业档案的清理工作,集团总经理召集并主持全集团档案工作主管领导、档案部门领导、专职档案员参加的“改制企业档案清理工作”专题会。要求各改制企业将档案清理作为改制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提供必要的人、财、物保障。档案工作部门领导带领档案人员下基层进行业务指导,在半年内将20家改制企业近8万卷11183件档案全部清理完成,有效保护了改制企业历史档案。

(四)加强室藏档案资源建设,开展零散档案的收集工作

在做好日常归档工作的同时,集团开展了零散档案的收集工作,制定了收集方案,收集人员范围扩大到离退休、调出人员等,收集内容涵盖各个时期、各种门类、不同载体的档案,并采取逐级筛选、逐级报送的工作程序等。截至目前,已收到各类具有保存和利用价值档案200多件,为集团各项工作提供了原始记录。

二、工作体会

在做好档案工作的同时,我们深刻认识到:领导重视、真抓实干是做好档案工作的支撑;人、财、物齐头并举是做好档案工作的必要条件;纳入考核,奖惩分明是做好档案工作的有力手段。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加强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扎实做好各项基础业务工作,并引入知识管理理念,形成知识管理体系,开拓创新,齐抓共管,开创首开集团档案工作新局面。

华夏银行经验做法:华夏银行成立于1992年,截至2014年年底,资产规模排名已经位列全球银行第90位。档案工作也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全行设有档案库房的一二级分行及异地支行总数已达82家,库藏档案439万卷/件。全系统档案工作实现“四个转变”,呈现“三个亮点”。

一、主要做法

(一)明确档案工作目标,实现“四个转变”

“十二五”开局之年,我行提出“珍存华夏记忆,构建信息平台,实现档案共享”的档案工作目标。实现了档案管理的“四个转变”:一是实现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向文档一体化管理模式转变;二是实现分散管理模式向集中管理模式转变;三是实现以文书档案为主向管理类和专业类档案并重转变;四是实现各类文件年度立卷归档向实时立卷归档转变。做到了管理触角不断延伸,管理能力不断提升,管理手段不断加强。

(二)狠抓落实,突出“三个亮点”

1.强化依法管理

我行认真执行国家及北京市档案工作法律法规,及时转发两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重点强调档案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强调档案安全管理,进一步加强人防、物防和技防;强调档案队伍建设,加强培训和继续教育;强调档案库房规范化管理。要求自有档案库房和委托寄存库房做到“四有”:即有人管、有监控、有检查、有记录,切实做到情况明、底数清。结合实际,制定了《华夏银行档案管理办法》、《华夏银行管理类档案保管期限表》等档案工作制度,修订完善了《华夏银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华夏银行法人客户信贷档案管理办法》、《华夏银行个人客户信贷档案管理业务流程》、《华夏银行小企业客户信贷档案管理实施细则》等制度。特别是在《华夏银行档案管理办法》中,进一步细化和明确了各部门的管理职责和档案工作各环节的工作要求,对档案信息化建设和档案委托寄存管理在审核资质、应急管理、交接借阅、档案销毁以及向总行报备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要求。

2.强化安全管控

樊大志行长曾在批示中强调:要像押钞一样运送档案,一定要确保档案安全。一是在全系统开展购买档案社会化服务调研和备案工作。调研显示,总分行共购买档案服务25家,一级分行占比近70%。其中,采取委托寄存方式的一级分行共19家,托管档案 110万卷,另有6家一级分行采取租用库房方式,库藏档案近90万卷。通过调研,摸清了家底,掌握了全行基本情况,找准了工作重点、难点和风险点,为进一步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明确了方向。我行还加大了对购买社会化服务的资质审核、合同管理和备案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强化过程管理,提高档案安全管控水平。二是加大检查指导力度。2014年,我行组成检查组,检查了北京分行4个档案库房,并实地检查了上海、南京、南昌等9家一级分行及其下辖二级分行档案库房、电子档案和实体档案管理情况,针对问题提出整改措施,督促这些单位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三)强化服务创新,开展专项治理

2014年,在全行范围内开展了会计档案集中专项治理工作,并取得了三个突破:一是将大量分散管理的会计档案移交本单位档案室集中统一管理,同时档案管理人员也一并调拨。二是会计档案目录信息实现了集约化管理,实现共享利用。不仅实现了会计档案的物理集中,而且会计档案电子目录也一并录入完成,实现了全行会计档案的线上线下集约化管理,使会计档案的查找和利用更加高效便捷。三是定期开展检查及达标验收工作。目前已有一批分行完成达标验收工作。此项工作将成为常态化工作。截至目前,全行共有240余万条数据录入档案管理系统,综合档案管理部门已接收会计档案实体129万卷,占会计档案总量的54%,实体接收工作今年还在持续进行。

二、工作体会

(一)树立责任意识是做好档案工作的关键。“古今兴盛皆在于实,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只有明晰责任、细化责任,才能做到精细化管理。

(二)强化风险意识是确保档案完整与安全的前提。“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强化提高档案工作者的风险意识,把安全管理理念植入管理者心中,是档案工作防范和规避风险的关键。

(三)树立创新意识是推动档案工作发展的不竭动力。守旧,意味着落后,创新,才能充满生机。我们强调创新并不意味着摒弃规范,而是在规范的基础上讲求创新。

市轨道交通建管公司代表发言: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是市委、市政府批准,由市国资委出资设立的专门从事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国有独资公司,负责全市15条地铁线路的建设工作。

一、主要做法

(一)构建层级清晰、职责明确的组织管理体系

在公司内部12个职能部门、所属5个项目管理中心和1个全资子公司建立了由集团统一负责、各部门分级落实、考核分明的组织管理体系。明确档案管理工作的两级责任主体,一级主体是各项目管理单位,负责所有项目建设档案的系统管理;负责组织施工安装和监理资料、竣工资料的收集、归档、验收和移交。二级主体是总工办,负责监督指导协调工作;负责接收一级主体移交的项目管理文件和工程竣工档案。全公司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档案工作格局。

(二)加大投入,长远谋划,实现公司档案管理可持续发展

公司在新办公楼建设中专门设计了约1670平方米的库房,投资300余万元配备了约1600立方米的档案密集架、安装了一套智能温湿度监控控制系统、配置了20台防磁柜,集中保管了全市15条轨道交通线路的全部档案。新建库房容量可满足至2020年轨道交通建设后形成的工程竣工档案的库存要求。

(三)构建管理制度体系,提高工程建设档案管理水平

1.统一公司系统内档案工作标准。出台了《工程资料过程控制管理办法》、《基建文件管理规定》、《施工图纸收发管理办法》、《工程资料管理规定》等12个规章制度,明确了各类文件归档和档案的收集、整理、验收等管理标准。

2.完成《轨道交通工程资料管理规程》的修订工作。2008年,公司组织编制了《轨道交通工程资料管理规程》。2014年,为了适应轨道交通行业发展的需要,公司进一步修订完善了《规程》。调整了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档案分类体系和整理方法,补充了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范围,统一了工程资料表格体系,明确了规范化管理的要求,使全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档案工作有了统一标准。

(四)构建监管考核体系,提高工程档案管理质量

1.强化合同源头管理,提高工程档案的法律约束力。

公司在招标阶段就明确了工程档案的管理标准,并体现在合同中。一是明确要求承包人应成立档案管理专门机构,实行技术负责人负责制,并设置专职管理人员,建立内部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工程资料管理岗位责任制。二是要求承包人建立工程档案管理专项费用,并建立专门台账,确保专款专用。三是将工程档案阶段性质量与工程计量支付相结合,把工程档案验收作为工程质量验收和计量支付的前提条件。四是在工程项目竣工结算环节,把竣工档案的移交作为工程付款的重要前提性条件。五是要求承包人在工程完工后按照有关要求确保向北京市城建档案馆、业主、运营商、发包人完成工程档案的移交。六是与工程评优相结合。在工程评优中,承包人工程档案的管理水平要列入评选指标,并对评选结果实行一票否决。

2.以合同履约评价为手段促进工程档案质量的提高。

公司按照实体检查与行为监督并重、诚信激励与失信惩戒并行的原则,对轨道交通各参建单位开展了合同动态履约评价工作。将评价结果应用于轨道交通招投标市场活动中,实现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现场与发包承包交易市场“两场”联动、闭合管理。设计了包括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质量管理、施工进度管理、合同造价管理等主要内容的指标体系。其中在施工质量管理评价指标中涵盖了工程档案的评价指标。每季度评价一次。公司在招标资格预审文件中增设“项目履约能力”评分项,直接与履约评价结果挂钩,实现了“两场联动”的效果。

3.开展档案工作检查验收,为轨道交通工程竣工验收保驾护航。随着工程建设进度,轨道交通建管公司、项目管理中心定期检查项目参建方档案工作,督促各方落实整改措施,成为常态化。

强化工程档案验收,将档案验收纳入轨道交通工程项目验收的整体工作中,作为通车重要条件之一。在工程竣工验收阶段,把竣工档案预验收工作纳入整个工程验收计划中,统筹安排,狠抓落实。严把验收质量,坚持工程实体与工程档案同步验收。做到档案验收不合格,工程质量验收不予通过。

二、工作体会

在工作中我们感到,认真贯彻国家及北京市的有关法律法规是搞好工作的基础;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是搞好工作的前提;高度的责任感是搞好工作的保障;狠抓落实,不断创新是搞好工作的关键。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更高的责任感,进一步加强公司的档案管理,为公司发展和工程建设发挥更大的贡献!

北汽集团代表发言: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58年,是涵盖整车研发与制造、通用航空产业、汽车零部件、服务贸易、投融资等多种业务的国有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十二五”以来,随着集团的跨越式发展,档案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主要做法

(一)积极创新,加强组织管理

1.创新档案管理模式。集团领导站在企业战略发展的高度部署档案工作,探索实施了档案集约化管理模式,成立了北汽档案馆,将档案馆定位于“保存集团重要档案,集收集接收中心、安全保管中心、利用服务中心为一体的企业形象和社会责任的窗口”。同时,以重大实物档案为载体,成立北汽铭誉展室并对外开放,使之成为档案工作宣传教育基地。

2.完善档案工作组织管理体系。建立完善了全集团档案工作组织管理体系,实现了档案工作有公司领导主管、有部门领导分管、有档案人员专管、有部室兼职档案人员兼管的管理模式,为开展档案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3.强化改制破产企业档案管理。集团研究制定《北汽集团破产企业档案管理办法》,对破产企业档案流向及归属问题做出明确规定。并正式成立库房面积800平方米的“北汽集团改革调整历史档案馆”,负责接收全集团调整退出企业档案,截止到2014年年底,已接收11家改制退出企业档案,馆藏档案近20万卷。

(二)强化落实,将档案工作纳入企业管理考核体系

集团将档案工作纳入全集团年度工作计划、纳入督办事项、纳入年终考核;每年定期召开全系统档案工作会议,全面总结和表彰上一年度工作,安排部署当年档案工作。集团领导每年都要对档案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并在全系统档案工作会上部署工作任务。档案工作纳入集团系统绩效考核体系,自上而下将全系统年度档案重点工作任务按季度、月度进行分解,并对企业各部门和有关人员予以量化考核。

(三)定制度、重检查,提升档案管理水平

2011年,集团公司制定了《企业档案工作综合评估实施细则和评估标准》,在全集团开展档案管理综合评估工作,并实施两年一次的动态评审。该评估涵盖了组织管理、制度管理、设备设施、基础业务、开发管理等企业档案工作的各个方面。依托评估标准,对每项工作进行细化打分,对照评估细则发现问题及时加以解决。

2014年,集团公司在组织全集团开展档案自查的基础上又对下属六家单位进行了抽查,对检查结果进行书面通报,下发整改通知。以迎接国家档案局组织的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巡查为契机,狠抓北京奔驰发动机项目和MRA一期项目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为进一步规范集团系统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积累了经验。

(四)重学习、强实践,多途径加强档案人才队伍建设

1.成立档案协作组。以主机厂、零部件企业和服务贸易企业为成员单位成立了三个“档案管理协作组”,为所属各单位搭建起相互交流沟通、互帮互学的平台。

2.实施档案业务实习。建立“北汽集团档案业务实习制度”并已全面实施。截止到2014年12月31日,已完成11家单位11名档案人员到集团档案部门的业务实习。

3.坚持业务培训。北汽集团现有专兼职档案人员513名,其中专职104名。在513名专兼职档案人员队伍中,“80后”占总数的60%以上。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建立了季度培训制度,培训的内容既有业务培训,也有参观学习,不断提高档案人员特别是年轻档案人员的业务水平。

(五)抓信息化,促可持续发展,档案工作跃上新台阶

北汽集团档案信息化建设分为三个方面,即实体档案的数字化建设、档案网站建设、数字档案馆(室)建设。

2011年,集团本部开始启动档案数字化项目,搭建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目前已完成档案信息系统建设,完成室藏文书、合同、会计、实物、声像等门类档案的数字化,完成与集团OA系统的集成,实现OA在线收集与查阅,实现OA系统数据在线归档,并在权限范围内,实现了全员网上利用,档案工作跃上新台阶。

二、工作体会

2010档案工作计划 篇4

一、加强机关党的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认真抓好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加强道

德作风、纪律制度建设,巩固“六型机关”创建成果。推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党务公开,坚持依法治档,全面提高干部职工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

二、加大档案馆重建项目的争取力度,争取年内开工建设

三、扎实抓好馆务基础工作,做好应进馆档案的接收工作

(一)严格贯彻执行《四川省档案馆安全管理规定》,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按照档案“九防”要求,扎实做好馆藏档案的保管、保护及利用工作。重点加强对档案库房的温湿度调控、测记,做好库内日常管理,加强安全值班,落实安全责任,确保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全年无安全事故发生。

(二)继续采取有效方法做好国家重点档案(民国档案)的抢救和保管保护工作,完成抢救任务500卷。

(四)加强馆藏档案信息化建设。按照上级档案业务主管部门要求,努力做好馆藏民国档案和建国后档案的微机著录工作,全年完成著录任务3万条。

(五)做好档案资料利用工作,重点整合民生档案资源,提供高效便捷的档案服务。

(六)做好对外宣传,开放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把现行文件利用中心办成政府信息公开的平台。

四、加强档案业务工作,促进档案事业健康发展

(一)督促指导各机关档案室及时认真做好2009年度各类档案的归档工作,严把质量关和时效关,确保归档率和完整率均达到98%以上。

(二)认真做好105个单位规范化档案室的复查工作,巩固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成果。

(三)加大对企业、科技事业单位和国家重点项目档案工作的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及业务指导力度,努力使档案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为构建和谐万源发挥作用。

(四)加强对重大活动档案管理的监督指导,全面贯彻《四川省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办法》和《万源市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实施细则》。

(五)指导“四川省电子文档管理系统”的升级和使用,提高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为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打下坚实基础。

(六)进一步加强对基层档案工作的监督、检查、指导,推进行政村、社区档案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五、强化档案法制工作,加大宣传教育和执法监督力度,坚持依法治档

(一)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广泛深入开展“档案两法”和《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档案法律意识。

(二)认真组织开展档案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工作,严格执法,依法行政,对25个立档单位依法进行档案行政执法检查。

2010健康档案工作总结 篇5

一年来,在中心领导和相关部门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统一制度的监督指导下,围绕中心2010年档案管理工作要点,秉承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的精神,全面理顺工作思路,认真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努力提升工作质量,有效促进了综治部门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现将一年来的档案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贯彻执行档案工作管理条例,健全完善机制

高度重视《档案法》、学习培训工作,按时参加中心档案管理部门组织的各项档案业务培训工作,充分利用企业局域网络优势,将有关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管理条例落实到本部门的档案管理工作中;为使档案工作制度化,先后制定了《综治办档案管理职责》等管理制度,初步形成了以各门类档案归档为基础,保管、借阅、保密制度为主体,管理责任制为保障的管理体系,有效的促进了档案工作的开展。

二、完善本部门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移交工作 档案的管理归档工作是档案管理的基础,一是本部门下发的文件,2010年治安保卫中心综治委共下发文件3份,已及时输入电子档案馆,并对每份文件的发文稿纸、起草文件、正式文件做到及时整理,及时归档。二是对于上级部门下发的文件,我们在做好贯彻执行工作的同时,认真做好传阅、整理、对口归档等管理工作。2010年,我们将综治工作要点、普法工作要点、表彰、嘉奖、各活动通知、管理办法等多份文件整理装盒近期归档中心档案部门。三是做好档案的保密工作。对于有关需要保密的文件资料,我们按照《档案管理条例》要求认真做好保密工作,没有泄密事件的发生。

2010年我部门档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虽然有了一些进步,但是电子归档的工作做得不够完善,技能不够熟练,与先进部门还存在一定的差距,2011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学习,掌握电子归档技能,在今后工作中继续努力加强业务水平,认真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治安保卫中心

2011年2月23日

2010年档案管理工作总结

2010健康档案工作总结 篇6

今后五年工作思路汇报

一、2010年以来档案工作总结

2010年以来,全区档案事业进入重要转型发展时期,档案工作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不少新的突破,为XX各项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档案业务监督指导力度不断加强。

1、做好权力下放行政审批档案法治建设工作。至2014年XX区档案局权力清单清理工作已完成,责任清单的一审已报区编办。档案行政审批权限下放到XX的工作已完成。

2、严格把关,做好每年的年度案卷归档工作。积极开展全区镇、街道、机关企事业单位年度案卷归档工作,并对上报的归档文件目录和档案实体进行监督指导。

3、积极开展全区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的监督指导工作。对XX市XX区XX至XX、XX输配水(应急引水)工程,XX区XX饮用水工程,XXXX扩建工程,XXXXXX扩建工程,XX漆业技改项目,XX客运大楼工程、XXXX塘外涂围垦工程,XXXX码头工程,XX西南涂围垦工程,XX二期围垦工程,XXXX等50多家省、市、区重点建设项目档案进行监督指导和档案验收。

4、做好机关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监督和指导。对XX区社保中心,区司法局,区交通局等行进监督指导,至2014年全区共有10余家单位达到省级目标认定标准。

(二)加强档案资源建设,扩大档案文化影响力。我局加大档案接收征集力度,积极参与“XX记忆”系列档案文化品牌和“三重一特”档案资源建设。严格执行《XX省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办法》,丰富馆藏资源,优化馆藏结构。共征集XXXX60周年庆典、XXXX沙雕节、XXXX文化节等重大节庆档案8个。开展了重点档案抢救与保护,征集散存在社会上的珍贵档案。2010年—2014年,共征集接收资料443册,照片8344张。先后出版了反映清末民初XX历史的《XX历史图鉴》画册和XXXX风貌的《XXXX全集》。均被省档案局评为XX省百部档案编研精品,《XX历史图鉴》还荣获2010年度省编研优秀奖。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创建活动,2011年被市委宣传部评定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0年—2014年,共举办各类展览48次,参观人数达13万人次,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加强档案馆基础业务建设和档案公开利用,服务民生档案工作。

1、依托现有数字化成果,做好馆藏档案资源日常接待利用工作。进一步规范馆内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水平。做好防火、防潮等八防工作,创造良好的档案利用服务环境。2010年—2014年期间馆内接待利用6342人次,档案11842卷次,复印13669件,证明4961件,照片485张,扫描176张,摘抄3件。其中补缴社保、落实待遇、企业年检、编修史志等提供了大量档案证明材料。

2、稳步推进档案接收进馆该工作。积极安排人力、物力、财力,克服档案整理专业水平要求高、工作任务重、时间紧、人手少等各种困难,及时按程序完成档案整理移交工作。新增全宗8个,档案3489卷,馆藏资料443册。至2014年底馆藏档案共有全宗210个,案卷77233卷,磁带、影片档案38盘,照片档案16900张,资料8080册。

(四)通过国家二级综合档案馆测评

2013年9月,我局接受了国家二级档案馆测评。在听取情况介绍、实地查看、认真核实印证材料后,考评组认为,XX区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和支持档案工作,将档案事业列入同级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切实把档案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确保档案事业与其他各项社会事业统筹兼顾、协调发展,近几年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档案工作,切实解决档案馆实际问题,还投入资金改善档案保管条件,特别是抓住机遇,规划新建档案馆,为全区档案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五)馆藏档案数字化工作成效明显。

一是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确保项目正常开展。近年来,XX区党委、政府对档案事业不断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2012年初,XX区数字化档案馆建设正式立项,总投资400多万元,分4年完成。二是坚决执行上级精神,进行全面贯彻落实,确保档案安全。本着对档案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我馆档案数字化加工立项时是采用自主加工的形式。为进一步加强档案安全工作,我馆还是在多个环节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档案信息安全。三是认真制定实施方案,精心组织实施。注重安全工作。从制度、硬件、软件、执行等多方面着手,贯彻落实安全工作要求,杜绝泄密的可能性。改变数字化加工的传统做法,在加工的同时,结合了一些馆内业务基础工作。采用先进的扫描方式,进行不拆卷扫描。四是开发自主加工软件,全面管理加工工作,提升加工水平。合理设计加工流程,在档案出入库、目录数据分发、档案流转、质量检验、扫描设备使用等方面,充分考虑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并做好针对性预案,使人、档案、设备、电子数据协调、有序、安全运作。

XX区从2013年1月开始开展档案数字化工作。至2015年4月,馆藏206个全宗目录著录及前处理工作已全部完成。完成202个全宗扫描3886627张,完成率为91%。馆藏图片批处理共计完成1609961页,完成率为38%。前处理与图片质检,已完成101个全宗,质检数697286张,完成率17%。2013年—2015年4月,共接收文书、照片、科技、契税、事故、审计等类别的13个档案室数字化工作,共完成前处理1113334条,扫描314945张,图片批处理314945页,质检266208张。

(六)档案干部队伍建设不断优化。

档案干部队伍政治理论和业务能力素质大幅提升。积极组织档案员进行教育培训,举办上岗培训,知识更新等各类业务培训10多期,受训近千余人。全区档案系统中已取得档案中级职称以上的有40余人,初级60余人,8个单位被区委、区政府评为先进单位,20名档案工作者被区委、区政府评为优秀档案工作者,2014年我局XXX同志被省档案局评为“最美XXX”。全区档案员队伍不断年轻化,实现新老干部的合作与交替,提高了整体素质与效能。

二、今后五年全区档案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和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三个走向”讲话精神,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意见》为主线,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和发展战略,以深入推进“五档共建”为主抓手,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创新为动力,强法治、夯基础、提能力、重落实,实干攻坚比学赶,充分发挥档案工作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应有作用,为新区实现国家战略、推进“全景XX”建设作出档案工作的新贡献。

(二)总体思路

适应时代的新发展、党委政府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立足服务中心、服务大局,着力推进自身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适应党委、政府及人民群众对档案及档案工作需求的新变化,不断提高档案工作的现实服务能力;适应档案载体形式的新变化,抓住传统纸质档案的收集、保管、利用,完善档案数字化建设,探索建立有效管控电子文件的体制机制,提高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适应档案部门工作职能的新变化,把档案部门工作重心从传统的档案保管利用转移到强化档案行政监管和档案文化建设上来,提高档案部门的统筹发展能力;适应档案事业发展环境和条件的新变化,把档案工作从主要为党政机关服务转移到提高档案工作的全面发展能力上来。

(三)主要目标

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积极提供档案服务。紧贴新区建设、“全景XX”、“一中心四基地一城”、“XX旅游大会”、“户籍改革”等重要事项、重点工程和政府实事项目,提供档案服务。

以健全依法治档工作机制为重点,加快法治档案建设。加强档案业务指导力度。加强档案依法接收、监管工作。积极开展档案法规宣传,进一步提高全民档案法治意识。加强档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对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重大活动、重大建设项目档案的执法检查,提高执法监督指导能力。

以加快档案数字化进程为重点,推进智慧档案建设。积极推进办公自动化OA系统文档一体化归档工作。深入推进档案备份登记备份工作,加快推进档案数字化建设。

以提升档案公共服务水平为重点,加强民生档案建设。加大民生档案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强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在已建成的新的档案基础上,推进展览大厅以及数字馆建设。进一步优化档案资源建设,逐步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进一步规范各项档案业务建设。以确保档案实体及档案信息安全为重点,强化平安档案建设。着力完善落实安全制度,不断拓新档案安全监管的方式方法,提高各级档案安全管理意识,确保档案管理安全。对排水系统、消防系统、安全监视系统、温湿度控制系统等相关设备进行维护,进一步保障日常安全和紧急应对。

以扩大档案文化影响力为重点,加强活力档案建设。开展“XX记忆”系列档案宣传和家庭档案建档活动,延伸和发展档案工作,使档案工作与民生双向互动。做好大事记接收编写工作,通过对市场显现和潜在的要求,使档案信息资源转化为社会需要的文化产品。

三、具体措施

(一)稳步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数字档案馆建设指南》,切实保障档案信息安全和系统的正常运行。

1、加快数字档案馆(室)建设。力争在2018年前全部建成数字档案馆,2020年底,机关、团体、国有企事业单位普遍建成数字档案室。

2、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利用政务网站和公众网站及云数据,拓展功能,丰富内容,为党政机关和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档案信息服务,促进档案信息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推动档案文化广泛传播。

3、切实加强档案信息化系统安全。建立健全技术和管理保障机制,确保网络、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信息处理的连续性。

(二)扎实推进档案和电子文件登记备份工作

以实施档案和电子文件登记备份工作为抓手,切实加强档案行政监管职能,强化对本行政区域内各类安全性和凭证价值的监管,全面构筑档案安全监管体系。

1、做好满期档案接收进馆工作。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切实做好2001年—2010年度的立卷归档和移交档案工作。要加强业务指导,做好相关培训。确保各区属单位档案工作定人定岗,保证档案工作的延续性、稳定性。

2、登记备份工作全面实施。积极开展档案和电子文件登记备份工作,完成未到期进馆纸质档案的全数字扫描和登记备份工作。全面开展工商、国土、人力社保、教育、卫生、民政、建设等重点民生领域电子业务数据的登记备份工作。构筑监管有效、动作使得、成本低廉的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档案服务机制。积极探索开展电子公文在线登记备份、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登记备份、民生档案登记备份工作。

3、建立档案和电子文件灾害应急恢复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档案灾害应急体制机制,建立应急组织网络,研究制定档案和电子文件登记备份突发事件与灾害处置应急预案,开展重要信息、民生电子业务数据等重要领域的灾备演练。进一步深化建设“平安XX”档案安全监管层级考核机制。

(三)积极推进档案文化建设 实施“XX记忆”工程,围绕XXXX文化建设,大力推进具有XXXX和XX特色的档案文化建设。

1、加强档案文化品牌。加大档案文化品牌的宣传力度,积极参与“XX记忆”系列档案文化品牌建设,开展“XX记忆”老照片巡展,档案股市编发,出版《XX寺庙全集》图册,做好“6.9XX档案日”系列宣传等。

2、全面倡导家庭档案建档。探索研究建立家庭档案的方式方法。倡导家庭建立档案,有重点的培育具有特色、内容丰富、整理规范的家庭建档示范户,以点带面引导市民建立多样化、特色化和人性化的家庭档案。

3、加强档案文化基础建设。基本建成资源丰富、门类齐全、反映XX地方特色的优质档案文化资源库。围绕列入《XX记忆名录》的优质档案资源,主动、积极、有系统地开展重点档案征集和抢救保护工作。创新手段,加大对城市记忆、红色记忆、地方文化、风土人情、特色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等档案资源的建设力度,优化资源结构。

4、提升档案部门文化影响力。加强档案馆的档案文化主阵地建设,充分发挥档案馆的历史文化和教育功能,积极塑造档案部门公共、开放、亲民的文化形象,吸纳、集聚优质档案资源,综合运用档案网站、书刊、展厅、陈列馆和公共媒体、社会活动等载体,积极开展历史文化和思想道德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升档案部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全面推进档案资源体系建设。

借助信息技术,通过接收、复制、备份等多种手段,创新档案资源整合模式,加快档案信息资源集聚整合步伐,形成以各级档案馆(室)为主体,各方共建、社会共享、机制完善的档案资源体系。

1、围绕XXXX新区建设加强档案工作。围绕服务XXXXXX新区建设,服务XX经济建设,加强调查研究,积极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新领域建档工作,帮助指导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建立档案工作机制,探索新领域档案资源的归属和流向,及时修订档案馆接收范围,科学整合国家档案资源。

2、开展档案便民查档试点工作。推进网上出证可行性的研究,把档案服务窗口延伸到城乡社区,推进档案查阅利用服务在乡镇(街道)、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平台上的逐步实现,不断提高档案公共服务水平。

3、加强“三重一特”档案资源建设。严格执行《XX省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办法》,主动参与重要人物、重点建设、重大活动、地方特色档案的形成和管理,建立和完善“三重一特”档案收集管理机制。

4、进一步完善监管机制。以执法检查、行政许可、绩效考核等多种手段,强化对重要资源的依法监管。加强基层档案管理规范化制度建设,继续开展档案工作年度考核和目标管理及重要建设项目档案专项验收制度,依法查处档案违法行为。建立档案安全监管综合协调机制,构建档案安全监管的信息沟通平台。健全档案层级监督机制,不断提高档案行政监管规范化水平。运用网络信息手段,提高档案法治监管能力,保障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安全。

(五)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1、提高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加快档案特别是数字档案成果的鉴定开放。完善利用制度,简化利用手续,创新利用形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提供远程服务,方便人民群众的查询利用。

2、提高服务中心工作的能力。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紧贴“全景XX”、“一中心四基地一城”、“XX旅游大会”、“户籍改革”等建设,为重要事项、重点工程和政府实事项目,对档案信息进行深度加工,及时提供高质量、深层次的决策参考信息,为党委、政府科学施政服务。

3、提高服务转型发展的能力。积极为转型发展中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民营企业服务,加大对知识产权档案的指导力度,保护企业自主创新成果。

4、提高服务宣传教育的能力。以服务为主题,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深入挖掘档案的历史、文化和思想内涵,组织开展经常性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档案法制意识。

5、提高科技研发的能力。围绕档案和电子文件登记备份及档案文化建设等重点工作,增强理论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前瞻性。加大档案科技研发力度,为强化档案行政监管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六)强化档案专业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档案队伍整体合力。

1、强化组织领导。切实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档案工作的基础性、重要性、战略性作用,把档案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更好地发挥档案工作的独特作用。把规划的主要内容纳入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工作考核和督查内容,强化目标考核,确保责任到位。

2、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推进档案工作体制机制创新,探索有效的档案行政监管模式,建立完善适应新区建设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档案管理体制。通过明确管理权限、管理程序和依法下放行政审批项目等方式,加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形成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监管到位、各部门合力推进的档案行政监管机制。

3、加大投入力度。保证公共财政对档案事业发展的支撑,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档案事业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确保档案事业经费投入增长幅度不低于经济增长速度。积极筹措档案抢救保护资金,加强对各类资金的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工作浅谈 篇7

一、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必要性

(一) 居民进行自我保健、有效就医的需要。

对于居民个人来说, 健康档案是自我保健不可缺少的医学资料, 它记录了每位社区居民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的过程。通过查阅健康档案, 社区居民可发现自己健康状况的变化、疾病发展趋向、治疗效果等情况, 有利于居民采取针对性的保健措施。

(二) 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的需要。

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 在客观上为社区医生的规范化服务创造了有利的资料条件。同时, 健康档案有助于医疗部门对居民的健康问题作出全面评价, 可作为全面掌握居民健康状况的基本工具。健康档案还可用于评价医务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 有时还可作为处理医疗纠纷的法律依据。最重要的是健康档案可用于制定真实的健康保健计划, 为合理利用卫生资源, 提高基层卫生服务的管理水平奠定基础。

二、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经费投入不足, 相关部门重视不够。

国务院2006年下发的《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社区卫生服务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的具体体现, 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领导, 要把积极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引入政府工作目标。这一政策体现了政府对于社区卫生服务的关注与实际的财政支持。但是由于相关部门重视力度不够, 该文件精神目前还没有得到全面落实, 很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只把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当做一项考核指标来完成, 这种情况制约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功能的准确定位、服务质量的提高及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继而影响了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的进展。

(二) 宣传力度不强, 人民群众反应冷淡。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 需要社区居民的积极配合, 而且必定涉及入户问题。据《中国卫生统计》了解, 各社区卫生工作人员均有反应:健康档案不难建, 但要进家入户则是个难题。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宣传力度不够, 大多居民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服务”等不了解, 概念不清, 持怀疑态度;二是一些私立医院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 为提高门诊量, 增加业务收入, 开展了大量的所谓的入户“建档”, 发放“优诊”、“打折”卡片等活动, 类似于商业促销, 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三是居民担心个人隐私泄露。有的居民不愿意透露家庭成员相关信息, 甚至对建档工作人员提供一些不真实的档案资料, 也造成了健康档案建立的障碍。

(三) 建档内容标准不统一, 很难实现标准化管理。

在建档内容上, 有的首次建档只进行了档案封面、基本信息表和信息卡的填写;有的在前三者基础上增加了体检表, 责任医生和建档人等相关内容的填写没有进行统一要求。在服务项目上, 涉及妇幼保健的全区服务规范尚未出台, 也使得各地方各社区的建档内容缺乏统一标准, 不利于日后对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与利用。

三、加强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设工作的措施

(一) 加大社区卫生服务经费投入, 完善各项补偿机制。

社区卫生服务作为政府实行的社会公益事业, 如果没有政府部门的大力领导和支持, 它的各项工作都将无法开展, 因此, 政府应重视加大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方面的经费投入, 积极完善各项补偿机制, 为社区医疗机构建立和管理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提供必要的经济保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则应积极主动与卫生、民政、财政、计生、残联、医疗保险和辖区居委会等有关部门取得联系, 为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工作的顺利开展争取“外援”。

(二) 加大宣传力度, 争取群众主动配合。

创新宣传方式方法, 采用设置专栏、刊发专访稿件、报道典型事例等方式, 加强对健康档案建档工作的宣传, 使广大社区居民充分了解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必要性、主要内容和方法。同时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逐步提高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可度, 用事实教育和引导社区居民。通过搞好宣传普及工作, 形成人人参与和支持居民健康档案建立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 统一建档标准, 实现标准化管理。

要按照《城乡居民健康档案 (2009) 》要求, 做到统一内容标准, 明确其包含的具体内容。另外, 按照2011年国家卫生部要求, 统一编码规则, 采用17位编码制, 由建档机构根据建档顺序编制。社区居民健康档案要做到不空项、缺项、漏项, 保证建档质量, 切实为居民健康资料的动态化、网络化管理与应用打下基础。

(四) 转变工作重点, 提高档案价值。

2010健康档案工作总结 篇8

关键词:农机化;农机;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7-49-1

本文主要总结了新时期做好农机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一是要不断提高对农机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二是要注意农机档案的保存条件,并尝试建立电子档案管理;三是注重农机档案管理,强化责任;四是要不断提高农机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

1 提高对农机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农机档案是一种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它是新技术推广,新技术研制的重要依据,对于新机具、新技术的完善和推广都具有现实意义。首先农机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机档案管理工作,加强对农机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建议定期给农机档案管理员安排培训,提高其自身专业技能和思想认识。

档案管理工作本身就是一项保密性比较强的工作,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连续性和系统性。农机档案管理工作也不例外,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整理和管理,这就要求农机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自身要重视农机档案管理工作,以身作则,从我做起,高度重视农机档案管理工作。建议农机档案管理部门在吸纳人才时不但要考虑其专业素养,也要考虑其综合素质,农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有一定的耐心,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对人才选拔的重视,也是对农机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

各级农机化部门要共同重视农机档案管理工作,积极配合农机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确保图纸、资料、数据等一应俱全,正规归档,保证农机档案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2 注意农机档案的保存条件,尝试建立电子档案

农机档案材质上建议要选择质量好的材质,因为质量好的档案材质,本身耐贮存。另外存放农机档案的空间中影响农机档案耐久性的各种自然总体主要有温度、湿度、光线等。档案制成材料的质量优劣固定之后,环境因素的影响对档案“寿命”的长短将起决定性的作用。

对于温度来讲,不少国家档案部门把温度控制在20℃左右,上限不超过25℃,下限到15℃左右,不低于8℃。对于照片、影片、录音、录像等胶片、胶带档案的保护,则要求低温,一般在10℃以下。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对于档案的贮存都没有好处;对于湿度,不少国家的档案部门把相对湿度规定在50%左右,上限不超过65%,下限不低于40%。过高的湿度在一定条件下会加速纸张中纤维素的水解和降解,耐水性差的字迹会发生洇化、退色;对于光线 ,自然光线和人工光线对档案都有破坏作用,光波愈短,破坏性愈大。光会使档案载体材料变黄发脆、老化变质,降低强度,也会使字迹、音像退变,信息丧失。所以农机档案管理过程中建议避光保存。

另外现在大部门的档案管理部门都在向电子档案管理倾斜,这也是档案管理的大趋势,既节省空间,又耐保存,同时查阅起来也方便,节省了人力物力,所以农机档案的管理也要及时向这方面倾斜。当然基层农机档案管理部门向电子档案整理和管理倾斜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是要有这个意识。

3强化责任,注重农机档案管理

各农机档案管理部门要注重抓好档案工作,把档案管理作为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关键来抓,明确专人具体负责,同时定期组织会议,充分调动和发挥档案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农机档案要适时清理,分类归档。平时注重加强档案资料整理收集,要求全体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扮演好“收藏家”的角色,从个人经手办理的工作、股室业务中收集清理资料,要按照归档制度要求适时对各类文件、机构编制资料进行分类归档,并分别建立台账,编排分类目录号,编写相应的档案分目录,切实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为充分实现档案的利用价值奠定基础。

4提高农机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

各农机档案管理工作部门在人才选拔和培养上,要不断提高其专业性,定期组织培训学习。

5结语

有效的农机档案记录和管理,对于农机具的研发,新技术的完善和推广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农机化工作又迎来了新的局面,农机具势必要不断更新,农机化技术也要不断完善,农机档案管理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重视农机档案工作的收集和管理,按照正规的要求来管理农机档案,对于发展农机化工作将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2010健康档案工作总结 篇9

2010年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目标计划

在领导、关心、支持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协助下,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按照“整体推进,分步实施,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狠抓了各项工作的落实,较好地完成了今年的工作任务。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加强社保业务档案工作硬件建设。

社会保障服务中心试点建设项目于年11月竣工、2月交付使用,按照《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标准(试行)》的要求,社保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经过科学规划、精心组织,业务档案资料区装修、设备配置等基础项目于 年5月份完成,档案管理系统于6月起试运行。

目前,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场地面积平方米,投入资金 万元,分为办公区、生产区、查询区、资料区和展示区。其中,档案库房投资 万元,配置了智能型密集架,可存放档案资料 万卷。按照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档案局《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规定(试行)》的要求,业务档案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和定期两大类,定期分为10年、30年、50年、100年四大类,按保管年限分别保管。

(二)优化软件建设完善查询服务。

为实现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与软件开发商开发了档案影像管理系统,项目投入资金 万元,通过资料流转区、扫描区、无纸区流程操作,实现了业务档案资料的影像化处理,档案的快速查阅和科学管理;同时逐步建立影像档案管理系统与社保信息系统的数据接口,使社保信息系统能通过接口实时调阅与具体业务相关的影像资料,为各业务部门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参保单位和个人可在查询大厅通过前台计算机和自助查询终端查询自己所需相关资料。使档案管理工作从运行伊始就实现了由粗放到规范、由原始手工操作到计算机操作,由纸质原件到电子信息的转变,为实现社保档案对参保人员“记录一生、保障一生、服务一生”的目标奠定了基础。

(三)积极开展档案管理日常业务工作。

全区大部分地州市按自治区的要求,开展了业务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按照自治区本级社会保险业务档案数字化流程和工作流程,本级开展了业务档案收集、整理、著录、扫描、识别、录入、塑封、上架等工作。截止 月底,整理、扫描、录入资料 万张,各类业务档案上架入库 卷。

(四)配备专门工作人员保证工作正常开展。

已有 个市成立了业务档案机构,开展了业务档案工作,其他正在落实之中。今年1月,同意成立业务档案管理处后,在领导的重视关心下,通过内部调整和向外单位借用人员的方式,充实了档案处工作人员,现有工作人员,基本保证了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初步开展。

(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为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按照“先建立、再完善”的原则,我们积极探索建立档案制度建设和管理标准、制度,制定下发了《贯彻落实<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规定>(试行)实施方案》、《关于印发<社会保险业务档案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关于印发社会保险档案管理规章制度的通知》和档案管理制度、档案利用制度、档案借阅制度、档案库房管理制度、档案鉴定、销毁制度等多个规定、办法,使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

(六)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宣传和业务培训。

发放《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文件汇编》,与档案局及软件开发商联合组织多次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班,讲解了档案的专业理论、质量标准、管理流程和软件操作等,有效地提高了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

(七)加强对全区档案管理工作的指导。

为贯彻落实《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规定(试行)》,加快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规范化建设进程,及时深入有关地区开展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各地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对各地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予以指导,为做好社会保险业务档案规划和达标验收工作做好准备。

(八)积极组织开展达标验收准备工作。

根据社会保险业务档案达标验收的要求,我们及时转发了《关于开展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达标验收工作的通知》,成立了达标验收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社会保险业务档案达标验收工作实施方案》,对全区开展达标验收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还制定了《社会保险业务档案达标验收领导小组议事规则》、《社会保险业务档案达标验收工作程序》、《社会保障业务档案达标验收工作人员守则》,以保证验收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存在的问题

1、工作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处里现有人员大部分过去都没有接触过档案管理工作,缺乏相关专业知识,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业务知识和档案管理知识的培训。

2、个别归档材料不够完整。社会保险业务档案要求具有很强完整性,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发现个别材料不够完整、规范,不能全面反映参保对象的情况。

3、工作人员严重不足。按部颁省级一万卷配备一名工作人员标准,我处现有人员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三、2011年工作思路和工作计划

2011年业务档案处工作思路是:加强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指导,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全区业务档案的规划工作,加强业务档案的管理,完成业务档案达标验收工作,督促、指导各地完成达标验收申报工作。

(一)督促指导各地积极开展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工作。一是指导各地认真落实《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规定(试行)》和有关文件要求,抓好机构、人员、场地的落实,争取资金投入,开展业务档案管理工作。二是按照开展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达标验收工作的通知和达标验收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做好达标验收工作准备和申报工作。三是会同有关部门(单位)研究制定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实施影像化、数字化管理。

(二)做好业务档案管理工作。一是按部达标验收标准,完成本级业务档案内部自查工作;二是向上级提出达标验收申请,做好迎接验收准备,争取三季度通过部里验收;三是完成当年的档案整理归档工作;四是按照档案管理库房、阅览、办公三分开的规范化要求,加强业务档案的基础设施建设;五是本着为参保人员服务、为业务服务、为领导决策服务的要求,努力实现档案的资源信息共享;六是加强档案库区的管理,建立定期安全巡视检查制度;七是实现与业务系统的衔接运行,简化工作流程,提高档案管理和利用水平,探索建立档案管理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和运行机制。

(三)继续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本着“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的原则,制定完善档案管理岗位责任制,促进业务档案管理水平的稳步提高。制定处室内部各项管理办法,加强内部管理。

(四)开展业务人员培训。针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现状,举办培训班,重点是培训县市的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操作人员和不断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和水平。学习借鉴外省区的先进经验。拟计划一季度,组织有关人员赴已达标的省区考察学习。

(五)建立全区业务档案管理工作信息通报和制度。按季度对全区业务档案管理工作情况进行分析并进行通报,督促各地做好业务档案管理工作。

(六)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七)加强与自治区档案部门及厅、局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合力,共同做好业务档案工作。

上一篇:高一作文-重估伟大的价值下一篇:重庆中环餐饮娱乐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