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美中心简介

2024-05-31

舞美中心简介(共9篇)

舞美中心简介 篇1

云南省歌舞剧院舞美中心简介

云南省歌舞剧院舞美中心是负责舞美技术、施工和制作的专业部门,尤其以舞美、灯光、音响的设计、制作和施工见长。中心现有活跃于云南舞美界且较有知名度的一批舞美设计,是云南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专业舞美队伍。目前,中心拥有一批在国内外较为先进的专业灯光和音响器材硬件设备。近年来,舞美中心承担完成了多台省内外反响较大的文艺晚会和一系列获国家级大奖的舞台剧目的舞美、灯光、音响的设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得到社会各界和专业人士的高度赞誉。代表性大型剧(节)目和大型文艺晚会有:大型彝族舞剧《阿诗玛》、大型傣族舞剧《泼水节》、大型舞蹈诗《红土恋歌》、大型少数民族舞蹈集《太阳火》、大型少数民族舞蹈集《彩云南现》、大型晚会《平安吉祥》、福保文化城旅游晚会《福天宝地》、三届(2000年、2001年、2005年)中国昆明国际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大型文艺晚会《有个美丽的地方》、《走进云南》和《相约彩云南》、三届(2001年、2003年、2005年)中国昆明国际旅游交易会开幕式大型文艺晚会《走进云南》、《红土恋歌》和《神奇云南》、2005年东盟六国领导人GMS文艺晚会《共饮一江水》、大型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集《云岭天籁》及获得2006年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的大型少数民族歌舞晚会《舞彩云》、2009年云南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盛世华章》舞美总设计和灯光总设计、2009年大型旅游文晚会《梦幻腾冲》舞美总设计和灯光设计、2010年大型旅游文晚会《吴哥的微笑》舞美总设计和灯光设计、2010年第二届中国福保乡村文化节暨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乡村歌手大奖赛《乡村美福保情》大型文艺晚会舞美总设计和灯光总设计、2011年第二届中国聂耳合唱周闭幕式暨第八届”金钟奖”颁奖晚会《颂歌献给党》舞美总设计和灯光总设计、2011年云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唱支山歌给党听》舞美总设计和灯光总设计、2008年情景杂技剧《雨林童话》舞美设计及荣获中国舞台美术学会学会奖、2009年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四个一批”优秀人才称号、2012年参加第四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参演剧目《云岭天籁》或最佳舞美灯光设计奖项、2012年负责中央电视台七夕大型文艺晚会《千里共嫦娟》舞美工作等。

舞美中心简介 篇2

全院占地面积140余亩, 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医院总资产6.26亿元。编制病床1500张。在职职工1580余人, 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90.08%, 其中高级技术人员281人、中级技术职称人员352人, 硕博人员66人, 省市名中医8人;市级学科带头人4人。拥有德国西门子128层螺旋CT机、西门子核磁共振仪、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医用直线加速器等大型医疗设备以及GE三维彩色多普勒、C臂X光机、电子胃肠镜、PRK准分子激光治疗仪、钴60远距离治疗机、海扶刀、体外震波碎石机等近2亿元的先进诊断治疗设备, 其中万元以上设备达1000余台 (件) 。

医院分设院本部 (住院部、门诊部) 、西外分院 (市传染病医院) 。现有26个病区 (其中住院部20个, 门诊部6个) , 共28个专业;有内科、外科、儿科、产科、眼科、医疗美容、康复等30多个专业专科门诊;有功能、影像、高压氧、血透、放疗、介入、检验、病理、核医学、输血科等20多个检查治疗科室和体检中心。其中呼吸内科、骨科、麻醉科为省级“甲级重点专科”, 眼科为省级“重点专科”在建项目;耳鼻咽喉、心胸外科、泌尿等20个专业为市级重点专科或学科;中医专业已成功创建为“四川省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重症医学科 (ICU) 是经省卫生厅批准的在川东北片区设立的唯一的独立临床学科。 内科开展的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 心脏导管消融技术, 记忆合金支架植入治疗支气管狭窄, 纤维支镜肺减容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微弹簧圈栓塞等脑血管介入诊疗技术, 胶囊胃肠镜等技术项目;外科开展的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肢体再植术, 经后路寰、枢椎内固定术, 经后路胸腰椎病椎切除内固定术, 髋、膝关节置换翻修技术,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诊疗技术, 射频消融技术在肝脏良、恶性肿瘤的应用, 自体角膜移植术, 以及其他多种胃、肠、肝胆胰、泌尿、胸、脑、脊髓等高难度手术, 在川东北地区独具特色, 具有强大的抢险急救能力。

双飞艺术中心简介 篇3

双飞艺术中心创立于2008年,由9人组成。一直以来,“双飞”都以“艺术中心”的名义组织并创作各种看似与当代艺术有关的活动以及作品,他们擅长于各种花样繁多的艺术模式,传统如水墨花鸟神兽,素描变形金刚;摩登如现代歌舞,3D动画;在表现方式上,著名全媒体艺术家张二蛋这样评价双飞——“他们时而严谨犀利,直插体制弊端,时而心旷神怡,游离喧嚣之外。他们的出现并不刻意高调却总是吸引所有观众的目光,被各种平民观众以及资深人士赞誉为一种浑然天成。”他们在坚持自己个人的艺术创作的同时,以集体的形象出现于各种场合,比如生活中的公共场所、艺术展览开幕等等,扮演各种使人惊讶的角色,做使人费解或嘲讽的行动。例如他们扮演成劫匪到一个正在装修的银行里打劫建筑残料;在洗脚房按摩时像色情片女主角般呻吟;用游戏机组成摇滚乐队去参加各种开幕活动表演;并为自己拍摄MV像娱乐明星般地做成唱片销售等等。他们并不认为自己的活动与自己的艺术创作有关,所以当他们受到艺术展览的邀请也总是将展厅变成玩乐的秀场而非作品的摆设。比如:2009年在上海的m50,他们将个展《不问路在何方》做成了自己的唱片和衣服的发布会;2010年北京798的《双飞宫》,他们又把展厅变成了脏兮兮的怀旧影院来放映自己活动的视频合集;在2010年《大声展》上,播放了嘈杂而强劲的MV《当代买卖》来调侃展览体制本身;2012年上海当代艺博会期间,扮成恐怖分子向全世界视频直播他们的撕票艺术,在未得到赎金的情况下将一件件艺术作品残忍的毁掉。2012年《大声展》最新劲爆MV《双飞拯救全世界(全是姐)》让冰冷帝都陷入史无前例的拥堵。韩国釜山市政厅严肃的政客们观看了最新MV,双视频播放,连连夸好!他们的创作一直保持了即兴的风格,总是根据当时当地的因素来引发事件,以一种深刻与浮夸并存的思维方式,影响着越来越多的关注者们。目前双飞艺术中心的成员分别生活在杭州滨江联庄临江花园、上海襄阳南路、北京大柳树路等地。

中心简介 篇4

南京艺术学院蒯娴娴艺术培训中心成立于2005年5月隶属南京艺术学院,是目前南艺在江苏地区唯一一家培训机构。现位于扬州市邗江区中心地带,教学面积共计2500m2。开设了舞蹈,美术,音乐三大项共二十多个科目。中心成立三年来累计培训人数5000多人次其中以蒯娴娴老师领衔的舞蹈学科更是受到了市领导,区领导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同时,蒯老师还带领中心艺术团的小学员们于2006.2-2007.7连续2年参加了cctv少儿频道举办的“迎新春晚会”。2008年和2009年代表扬州市政府参加了在日本,韩国举办的“中,日,韩”三国艺术文化交流活动。不仅受到了日韩同行的赞赏还受到了领导的好评。特别是在2009年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携夫人来扬参加“烟花三月经贸旅游节”开幕期间,由蒯老师带队的小演员们为江主席及夫人表演了精心准备的专场舞蹈晚会,晚会结束掌声不断,会后江主席及夫人接见了蒯老师并对她举办的晚会大力赞赏,询问了培训中心建设及发展情况!

中心投入了300万元在教学设备上,在教学区及家长区域分别安装了地热及空调系统,温度终年保持在18-22度,各培训教室里配备了国内领先水平的声光教学系统。

本中心是以艺术培训为主,其中有:二胡,小提琴,钢琴等。舞蹈教学是我们的办学特色,是以综合舞蹈为主的。因为孩子们在学习芭蕾舞蹈的起初都会觉得枯燥无味,而且家长不能看到明显的效果,所以很多孩子都不能坚持,为了让孩子们对学习舞蹈产生浓厚的兴趣,家长能够看到明显的效果,中心特制定综合舞蹈教学。

1.基本功主要是练习芭蕾的基本站姿、坐姿、软开度、组合中心根据“英国皇家芭蕾”及“北京舞蹈学院业余芭蕾舞”考级教材而改编成最适合孩子们学习的组合。加入一些趣味性的组合,把专业术语改成通俗易懂的词语去传达给学生。

2.舞蹈排练根据各个年龄段的孩子,去选择最适合孩子们目前学习的各种舞蹈去教学,其中包括少儿舞、民族舞、爵士、拉丁等,到孩子10岁时候可以练习真正的芭蕾舞蹈,那样家长也能够看到孩子显著的成绩,孩

子也会觉得学习舞蹈丰富多彩

3.中心最重要的办学特色是给孩子们提供施展的舞台,基本上中心每学期都会让孩子们演出,让家长们在舞台上看到孩子的进步。

中心小学简介 篇5

赣榆县城头镇中心小学创建于1931年,位于赣榆县城西郊,毗邻国家级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抗日山烈士陵园。学校现有2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289人,学校占地面积2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527平方米,学校办学条件先进,环境优美,是一所“学园、花园、乐园”三园式学校;学校教师队伍一流,有36人次在省市县专业技能大赛、优质课评比中获奖,被评为“连云港市优秀教师群体”。

学校连续三届蝉联江苏省模范小学,首批江苏省实验小学,国家级艺术教育先进单位,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写字实验学校,江苏省书法特色学校,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江苏省电化教育实验学校,江苏省和谐教育先进实验学校,江苏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连云港市管理规范示范校,连云港市校本教研示范校,连云港市首批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连云港市中小学“十佳”网站,连云港市依法治校示范校,连云港市百佳校园,连云港市艺术教育窗口学校,连云港市教育现代化先进单位,县素质教育先进单位,县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先后被评为市、县德育先进校,市、县文明单位,2006年被评为连云港市全面育人先进学校,2007年被省教育学会命名为“新课程考试与评价实验基地”,2008年11月成为“江苏省和谐教育实验基地”,2008年获全国中小学绘画书法作品比赛先进集体奖,2009年11月被评为“江苏省和谐校园”。2010年7月被评为“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先进集体”。2007年11月学校代表江苏省接受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组专题采访,同月还为江苏教育电视台“四配套”工程专题节目组提供摄制现场。2008年10月2日“篆刻艺术进校园”专题节目在连云港市电视台播放。

学校牢固树立以特色促发展的思想,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加大校本开发,以艺术教育为切入口,发展学生兴趣爱好,使艺术教育和写字教学成为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而且正日益做大做强。

栾城职教中心简介 篇6

栾城职教中心简介

栾城县职教中心成立于1994年12月,1998年晋升为省级重点职业高中,2004年成功晋升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校园占地108亩,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在校生2557人。教职工246人,中高级教师153名,开设机械加工技术、制药技术、计算机应用、电气技术应用、中餐烹饪、园林绿化、畜牧兽医、服装设计与工艺、会计电算化、旅游服务与管理、学前教育、汽车维修等l6个专业,其中机械加工技术、制药技术专业为市骨干专业,学前教育专业是省教育厅批准的我市唯一一所具有幼师教学资质的县级职教中心。发展至今,学校已经形成了以学前教育、制药技术、机械加工为骨干专业,以培养服务县域经济和新农村建设人才为特色的发展格局。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以“质量兴校、管理强校、稳定立校”作为发展理念,以“人人学习一门技术,人人学业合格,人人身心健康”为培养目标。根据升学、就业、短期培训培养目标的不同,分部管理,按需施教,分别组织教学与管理,实现了升学、就业与技能的双赢,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和经济效益。学校先后荣获“河北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河北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石家庄市“文明单位”、“教学质量先进单位”、“招生工作先进单位”,县“十佳群众满意学校”等荣誉称号。

总控中心会议系统简介 篇7

近几年来, 随着风险管理理念以及IT应用建设的深入、产品技术的发展以及扩大内需的带动等因素, 中国的数据中心建设正在蓬勃发展。通常大型数据中心的计算机房为封闭的无人值守区域, 因此需要在机房附近设置总控制中心, 其功能包括整个系统的生产监控、技术支持和应急指挥三大功能, 而完善的会议声像系统是完成总控中心功能的重要保障。下面以我公司承接的某金融数据中心为例, 介绍一下总控中心会议系统的设计。

2 系统构成

总控中心一般由监控大厅、指挥控制室和分析室等几大功能构成, 相应会议系统包括:会议讨论系统、会议扩声系统、会议摄像系统、显示系统、视频会议系统、会议录制和播放系统以及集中控制系统等。

2.1 监控大厅

该监控大厅面积约500m2, 净高7m, 配备了DLP大屏幕显示系统, 会议系统配置扩声与集中控制系统。根据监控大厅的面积在其吊顶上均匀设置了27个W222型吸顶扬声器, 在大屏幕两侧设置2个MISSION CS15型主扩声音箱;设置1台AMX NI-3100中央控制主机实现与大屏幕显示系统的音视频切换, 以及与指挥控制室及技术分析室中央控制主机的联网。

2.2 指挥控制室

应急指挥控制室面积约170m2, 位于监控大厅上层的旁边, 可通过玻璃隔断观看监控大厅及大屏幕, 是一个多功能的会议室, 除具有召开专题会议、视频及电视电话会议等基本的会议室功能外, 还兼有应急指挥的功能, 能够满足数据中心对系统故障、突发性重大事件及各类应急事务的应急指挥要求。因此, 应急指挥控制室配置会议讨论、会议扩声、会议摄像、会议显示、视频会议、会议录制和播放及集中控制系统等, 可用于各种会议及应急指挥, 并可记录会议音、视频信息。

2.3 分析室

(1) 会议讨论和会议摄像系统

选用世界知名品牌丹麦DIS的CDS4000会议讨论系统, 由1台主席机和11台代表机, 采用手拉手的连接方式, 配合系统的中央控制设备, 能够实现多种功能, 比如摄像机联动等。全自动化发言话筒管理、主席话筒具有发言优先权、会议主机可接受智能集控系统控制, 实现自动摄像跟踪。

会议摄像系统主要用于摄取当时发言人的图像和会场实况, 并可将发言人的形象显示在大屏幕或等离子屏幕上, 使其他与会者便于全面了解会场情况, 当发言者开启会议话筒时, 通过智能控制设备与会议主机连接进行摄像机的高速自动跟踪定位发言者。

(2) 会议扩声系统

音响扩声系统采用英国MISSION专业音箱及功放、吸顶扬声器及数字音频处理器等, 其中, 全数字化Symetrix Symnet Express8x8数字音频处理器, 采用嵌入式的操作系统, 它的核心是一个可编程的数字音频处理平台, 为全数字结构, 可以替代诸多传统的音频处理器, 如调音台、均衡器、效果器、反馈抑制器、压限器、延时器等, 并可接受智能集控系统控制, 实现小型表演扩声功能, 并具备会议音视频记录装置、远程视频会议切换矩阵接口。

(3) 显示系统

监控大厅的显示系统采用巴可公司的4行×9列80〃DLP大屏幕投影显示系统, 具有先进的功能和很强的图像处理能力, 所有的网络信号、计算机信号和视频信号既可以单屏显示, 也可以跨屏显示, 并且在屏幕墙上任意的漫游、叠加和缩放。系统的图形拼接控制器支持TCP/IP协议, 可直接与局域网相连接, 可显示网络上的任意一台和多台计算机上应用程序的图形、文字 (包括中文、西文) 、表格, 并通过RGB/视频输入单元显示非网络的信号, 并可接受智能集控系统的控制, 实现对整个系统的全面监控。

指挥控制室及分析室采用高亮度多媒体投影机、桌面自动升降LCD液晶显示器 (仅在应急指挥控制室设置) 共同组成显示系统, 计算机多媒体信息显示1280×1024像素, 投影显示系统显示多种模式, 显示DVD、录像机及摄像机等各种视频信息, 通过智能集控系统同步切换视频源、矩阵控制、投影模式。

(4) 信号处理系统

采用Extron CrossPoint 450 Plus 1616HVARGB矩阵、Extron MAV PLUS1616AVAV矩阵, 具备面板控制及RS232/422远程控制两种控制方式, 其中RGB矩阵满负载带宽高达450MHz (-3dB) 。矩阵受控于集中控制系统, 信号处理无需人工操作或插拔, 可任意切换, 操作方便。

(5) 视频会议系统

采用Sony最新视频会议产品PCS-1, 内置的多点控制单元软件;最大可连接两台个人电脑或是笔记本电脑;通过遥控器上面的音频和视频按钮, 可进行数据传送;支持多点视频会议, 最大可实现六点会议, 可以是包含视频会议系统和 (移动) 电话的IP网, ISDN网或是ADSL网的任意组合;高带宽接入局域网, ADSL/DSL线路或是ISDN, 其中, 对于局域网, 速度能达到2Mbps;使用ISDN设备进行连接, 速度能达到768Kbps;使用H264标准能保证高质量视频效果。

集中控制系统示意图

(6) 集中控制系统

本总控中心中会议声像系统涉及到各房间内, 均配置了集中控制系统, 每套系统既能单独控制本房间的声、光、电等设备, 也可授权通过网络控制另外房间的设备, 即能实现对被控制设备所具有的全部功能的控制, 如图1所示。采用美国AMX集控厂家推出MVP系列彩色无线触摸屏和NI3000主机, 其主要功能如下:

◆可对控制智能音频处理单元进行场景预置, 可以调整系统音量大小、声音信号选择进行集中控制管理;

◆自动感知话筒状态, 根据话筒状态联动相关设备, 如摄像机自动跟踪、灯光等;

◆对视频和RGBHV切换器的信号进行集中选择、切换控制;

◆通过对每个房间VGA和AV矩阵的控制, 可将任一房间的视频、声音信号连接到监控大厅, 通过大屏显示, 经扩声系统还原声音;

◆远程会议终端进行集中控制;

◆窗帘、灯光的开、关进行集中控制;

◆提供远程控制及管理;

◆可根据现场情况事先预置好若干环境模式。

(7) 会议录制和播放系统

配置先锋DVR-640H-S播、录、刻一体机, 内置有一个250G硬盘, 最长录像时间711小时, 可实现多功能音、视频记录功能。

3 会议系统设计

(1) 指挥控制室会议系统, 如图2所示。

◆在控制室两端采用两台高亮度投影机和四块50寸等离子作为视频显示元件;

◆采用16套带自动升降台的液晶显示器作为辅助显示设备, 均匀布置于会议桌上;

◆采用8个吸顶扬声器作为语音扩声, 用2台主音箱作为视频伴音扩声;

◆结合全场布局, 在合适位置安装会议自动跟踪摄像机, 可以照顾到整个会议室;

◆在主会议桌上均匀布置4个弹起式桌插, 解决各类信号的连接, 如计算机、音视频、网络、电话、电源等。采用Extron HSA200C弹起式桌插具有如下接口:VGA、AUDIO、RJ45、RJ11、三芯电源插头;

◆会议桌上均匀布置12套数字会议讨论单元, 其中一台主席机布置在主席台;

指挥控制室会议系统图

◆在控制室配置一套无线触摸屏, 通过集控设备可以对房间内所有设备进行控制, 以及对房间环境进行控制;

◆设置AV、VGA矩阵, 并与其他三间技术分析室和监控大厅的音、视频接口相连, 通过控制系统的统一控制, 可做到任何一个房间的音、视频信号可传输的其他任何一个或多个房间, 从而实行了任意房间到自由切换;

◆通过监控大厅大屏矩阵系统, 指挥控制室可显示任意监控信息, 通过切换矩阵, 也可显示/播放其他任何一间会议室的视频信息和音频声音。

(2) 监控大厅会议及大屏幕显示系统,

如图3所示。

4 结束语

在总控中心会议系统的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落实功能需求

不同行业、不同等级的总控中心在会议系统方面的需求也各不相同, 因此在设计的前期应与业主充分沟通, 落实具体需求。同时, 也要掌握行业的发展动态, 使需求与适当的会议系统相结合。

监控大厅会议及大屏幕显示系统图

(2) 与建筑声学配合

会议室在进行会议交流活动时, 房间的声音效果很重要, 所以合理的建筑声学设计很关键, 应采用一定的吸音、隔声处理, 主要涉及到几方面的问题:

◆声音应该平衡、均匀, 一定要避免低频肥厚, 高频刺耳的现象。并应避免某些频率点过于突出的现象, 这样会导致声音反馈, 话筒啸叫的问题;

◆装饰结构上应该避免谐振现象;

◆在会议室装修设计时充分考虑密闭性, 门尽量采用四周带橡胶密闭的皮革门, 窗户尽量采用轻质双层塑钢窗, 以保证良好的隔声效果;

◆设计施工过程中, 应与装修紧密配合, 预留各种安装孔。

(3) 为了尽量减少其他系统对音响系统的干扰, 对于供电系统应注意以下问题:

◆尽量将音响设备和大功率用电设备的供电分别接到两个高压变压器上隔离;

揭秘 春晚舞美传奇 篇8

当萨顶顶演唱《万物生》时,舞台构造出冰川场景,空灵的歌声加上360度全景显示的生物仙境,让人仿佛进入阿凡达的3D世界……

今年春晚的舞美堪称历年来最成功。那么,到底是什么成就了春晚的舞美传奇?

传奇关键词

360度全背景

1000多平米的演播大厅,LED显示屏覆盖面积竟然多达5000平米。整个舞台充满科技现代感,地面、天棚、舞台正面以及两侧,全部设置了全息LED屏幕。天棚与演员脚下的地面可以打出相互呼应的各种图案,幕布柱子可以自由升降勾勒出随意形状的曲线,大到宇宙小到邮票,变幻无穷,为观众带来了极富变化和美感的360度全背景……

技术揭秘

全息LED显示屏

2012春晚之后,让观众普及了一个词——LED。LED英文全称light emitting diode,中文意为发光二极管。LED屏通过控制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的显示方式,靠灯的亮灭来显示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行情、视频、录像信号等各种信息。

运用到春晚舞台上的LED有很多种,包括天幕LED显示屏、地砖LED显示屏、背景LED显示屏及幕墙LED显示屏等,其中积木LED舞台地砖和天幕LED都是第一次运用。

与传统光源单调的发光效果相比,LED光源可利用红、绿、蓝三基色原理,在计算机技术控制下使3种颜色具有256级灰度并任意混合,呈现出256×256×256=16777216种颜色。LED光源是低压微电子产品,它成功融合了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嵌入式控制技术等,所以亦是数字信息化产品,又是半导体光电器件“高新尖”技术。因为具有下列功能,所以它在春晚舞台上创造出了如此梦幻的效果——

它具有视频播放功能,可显示全彩色动态视频图像,高保真转播闭路电视,精彩回放等。

它可以播放计算机设置的各种信息,可显示各种文字、图形、静态图片及动画等。

它可以若干个窗口同屏显示并任意编排多路视频、文字、图形及动画,名副其实构成一个超大型多媒体LED编辑显示系统。

它与计算机的CRT同步,实时显示CRT上指定的文字及图像、真彩色视频图像、电视、摄像、影碟等视频信号的即时播放。

它有多种播出方式,换幅、展开、移动、空间转换、文字叠盖画面单/多行平移、左/右拉、上/下拉、翻页、旋转、缩小放大滚动等。

传奇关键词

会跳舞的舞台

当张明敏演唱《我的中国心》时,宽阔平坦的主舞台瞬间搭成万里长城,起起伏伏,蜿蜒曲折,使得张明敏仿佛是真实地站在长城上唱歌……

技术揭秘

304块升降台+13米升降机

你知道吗?如此富有创意的会跳舞的舞台,其实是由304块升降台进行任意组合搭配而成的,而舞台后面一台13米高的升降机,是舞台发生所有变化的“机器手”。

为了呈现出其不意的舞美效果,2012年的春晚舞台比往年有所扩大,整个舞台从之前的半圆形直接向观众席延伸形成了一个巨大的“T”型台,舞台原有的升降活动台也从原来的6个增加到304个,升降台相互间的间隙不能大于20毫米。对所有升降台的整体控制,有触接屏程序控制、手动电器控制、手动机械控制及备用直流电源控制等多种方法,最大程度地杜绝了由于电源部分、机械部分、程序部分等原因造成的故障,从而保障直播的百分之百顺利进行。

传奇关键词

今夜星光烂灿

当王菲、陈奕迅演唱《因为爱情》的时候,漫天飘过的玫瑰花瓣令人陶醉,全场营造出来的蓝色星光舞美效果,成为今年春晚最美的场景之一。

技术揭秘

声光电控制技术

任何一场完美的演出都离不开灯光的参与,说到灯光的神奇之处,灯光设计师沙晓岚给出了一个生动的解释:“灯光可以把空间切割,还可以做到和你的感情一块发生共鸣。如果我在舞台这块用灯光,可以让你恢复到现实的环境里,如果我在那块用灯光,又会把你放到久远的时代里面。”在沙晓岚手中,灯光在强弱明暗色彩流变之间被赋予了生命,成为一支别样的“画笔”。

灯光的神奇当然离不开那些先进的灯光设备。从春晚舞台布置上可以发现,舞台四周、上下布满了各式各样的灯光产品。电脑灯、控制台、升降臂一应俱全,声光电控制技术融为一体,据灯光设计人员介绍说,今年的晚会首次用香港灯光技术,在灯光造型上也使用了大量国内最先进的灯光设备,力求做到与节目的最佳结合。

传奇关键词

立体三维动画

杂技《空山竹影》开始后,屏幕上出现碧绿滴翠的竹子,舞台的3D效果让观众仿佛置身竹海……今年的春晚,舞美的科技含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所有节目的舞台背景全部变成三维动画。

技术揭秘

环幕投影

实现这一效果,与多媒体环幕投影系统是分不开的。环幕投影系统是一种让视听高度沉浸的虚拟仿真显示环境,采用多台投影(通道)组成的环形投影屏幕,环形幕半径通常有100~360弧度不等,由于其屏幕半径宽大,观众的视觉完全被包围,再配合环绕立体声系统,使参与者充分体验一种高度身临其境的三维立体视听感受。别小看了这套系统,它背后是有几项强有力的核心技术做支撑的:数字几何矫正(即非线性失真矫正)技术、多通道视景同步控制技术、数字图像边缘融合技术,如此才能成功地将三维图形计算机生成的实时三维数字影像、实时同步地输出并显示在一个具有一定半径和弧度的巨幅环形投影屏幕上,从而形成一个具有极高分辨率的、无任何变形失真的数字三维立体影像。

多媒体技术在不断开发之中,其舞台演出领域的完整效果应该是未来舞台科技上所追求的目标和趋势。如果在舞台上加入全息影像技术,代替演员和LED大屏幕动画出场的全自虚拟造像多媒体技术,把观众席也作为舞台背景的场景,让观众身临其境,参与其中,并且配合灯光和现场烟幕等舞台效果营造更为幻化虚拟的舞台空间效果,这是将来需要更一步探索和研究开发的。

传奇关键词

搭配浑然一体

当王力宏和李云迪《金蛇狂舞》时,背景蜿蜒的黑白琴键恰如其分地弹跳,让人感觉音符一个个从中跳跃出来。在杨丽萍表演《雀之恋》的最后一刻,背景出现大大的孔雀开屏,大屏幕特效与演员的表演浑然一体,惊艳全场,秒杀无数眼球……

技术揭秘

4层背景墙+高清投影机

春晚在主舞台上设计了4层高清背景墙,排在舞台最后的一面LED背景墙几乎铺满演播厅整面墙壁,第一排的“拱门”屏幕由黑色灯光打底,蓝色小灯密密麻麻点缀,营造出满天繁星的浪漫感觉,而其它两层背景墙则根据演出内容由专业工程师电脑设计,随时呈现相得益彰的画面。

别小看了这几道背景墙,它们并不是简单的幕布,而是基于ILite成熟技术的6mm黑色LED显示屏,其出色的对比度和可快速更换箱体的结构设计支持构建几乎任何形状和任何尺寸的显示屏。该背景墙物理分辨率高达2952x1440像素,是目前中国电视应用最大面积的室内LED屏幕。

为了增强视觉效果,多台全高清投影机在舞台四周部署。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春晚的视频输出采用了大量的高清素材,而为了在整个晚会实现多种图像特效,工程师在现场同时利用目前市场上最先进的视频处理与智能显示控制系统驱动图像处理,直播舞台才以令人叹为观止的方式完美融合精彩表演和视觉特效,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世界正在被3D

看了2012年春晚的朋友可能都有同感,觉得3D春晚的舞台更炫了,更有立体感了。3D效果始终贯穿于各个歌曲、舞蹈、杂技中,后景的舞台背景、中景的桌子、前景中的演员,由后向前依次延伸开来,纵深感十足,看得人犹如置身真实场景。

“3D”里的“D”,是英文单词Dimension(维度)的首字母,3D指的就是三维空间。与普通2D画面显示相比,3D技术可以使画面变得立体逼真,不再局限于屏幕的平面上。

随着近些年电脑技术的快速发展,3D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已经走过了几十年的前期摸索阶段,技术的成熟度、完善度、易用性、人性化、经济性等都已经取得巨大的突破:通过3D技术做出来的游戏、电影、大厦、汽车、手机、服装等等,更已经成为了普通大众工作和生活中的一部分。

生态中心学科简介 篇9

二级学科中文名称:环境科学

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Science

一、学科概况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在2003年的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排名中名列第二。“环境科学”学科2011年被批准为中国科学院重点学科。

环境科学学科主要依托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内最早系统开展PTS相关研究的单位之一,在环境分析化学、污染物的环境化学行为和生态毒理效应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基础性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创新成果,对于推动我国环境化学学科的发展、满足国家环境保护重大需求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2010年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考核中获得优秀实验室。本学科培养点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其未来发展目标是立足国际学科发展前沿,围绕国家环境保护重大需求,在环境分析方法、环境过程、污染控制和生态毒理学研究方面保持国内领先水平;在环境化学研究的某些关键领域取得原创性成果;在持久性有毒化学污染物环境安全相关的研究领域服务于国家目标,为污染控制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学科点拥有5000 m³的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值累计约7400多万元,其中公用平台仪器设备资产累计约3000万元人民币。研究人员总计68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研究员20人。先后有8人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 划”入选者10人。以江桂斌院士为学术带头人的“持久性有毒污染物形态、环境过程与毒理效应”创新群体于2007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2009年顺利通过中期考评,以优异成绩获得延续资助。

在过去五年中,本学科培养点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30项,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项,973项目2项、863课题12项、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2项、基金委重大基金项目1项、杰出青年基金4项、重点基金7项、面上基金(含青年)83项、以及中科院创新群体1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713篇,其中SCI收录期刊597篇,包括美国科学院院刊Proc.Natl.Acad.Sci.5篇、Environ.Sci.Technol.31篇、Anal.Chem.16篇。五年中共申请专利104项,已经获得授权21项;研制出6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境分析仪器,部分实现产业化并推广应用;研制的土壤PCB标准物质被批准为国家一级标准;出版中英文专著7部;组织和承办了22次国际和双边学术会议。相关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长江学者成就奖1项、中国分析测试学会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

学科点始终把人才战略作为最重要的发展战略,以优秀青年人才的引进带动学科点的发展,近5年新引进的人才超过本培养点研究员数的50%,每年的青年学术年会为青年科研人员的成长提供了重要讲坛。2006年以来,本学科培养点举办多次国际国内会议,江桂斌院士等在国外著名大学讲学或在重要国际会议上多次做报告,并承担了诸多的国际交流合作项目,接收国外访问学者13人,促进了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

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设立指导小组,共同指导研究生论文工作。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对在读研究生本的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工作情况等进行全面考核,在考核基础上评选出特别奖、一等 2 奖和二等奖学金获奖名单。为了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制订了“论文预审制”、“研究生考勤制度”等一系列具体的规章制度,并规定博士研究生必须在SCI刊物上发表两篇论文才能授予学位。

5年来本学科培养点共培养毕业博士生216人(包括2名外国留学生)、硕士生56人、联合培养研究生50名。研究生中先后有16人获得全国及中国科学院各类奖项,其中全国百篇优秀论文提名奖1人,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1人,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1人,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2人,宝钢教育奖2人。

二、学科内涵与特色

本学科点以持久性有毒污染物(PTS)的分析方法、环境化学行为与生态毒理效应为主要研究方向。在环境分析化学方面,研究从环境样品的前处理、分离纯化到检测的新原理、新技术和新方法,同时引进和改进国际通用方法,为国家环境目标服务;环境化学方面,研究持久性有毒化学污染物的环境过程,包括污染现状、降解机制、累积机理和迁移转化规律以及污染控制原理;生态毒理学方面,从分子、细胞、器官、个体、群落到生态系统等尺度上研究持久性有毒化学污染物对动物和人体的影响,发展生物标志物方法、模型动物及毒性筛选与评价方法。本学科点是国内最早提出和系统开展PTS相关研究的单位之一,自上世纪70年代即率先在国内开展PTS的相关研究和环境监测标准方法体系的建设,在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学科建设与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的奠基性贡献,为我国PTS的环境管理及污染控制对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主要学科带头人有

江桂斌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长江学者成就奖获得者。先后5次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奖,培养的研究生 2次获全国百篇优秀论文。现任《环境化学》杂志主编,国际著名杂志ES&T副主编,Anal.Chim.Acta和J.Chromatogr.A等国际杂志编委。

徐晓白 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年获何梁何利奖,200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曾任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及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UNEP/GEF(联合国环境署全球基金委)STAPⅢ Member第三届科技咨询组成员。

魏复盛 中国工程院院士。编著或组织编写的专著十余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70余篇。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全国环境监测专业委员会主任,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委员。

郑明辉 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斯德哥尔摩公约亚太区域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监测组织委员会负责人,全球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监测协调委员会成员。在二恶英类生成及降解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具有创新性的理论成果。

郭良宏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客座教授,国际杂志J.Environ.Monit.副主编,《环境化学》常务副主编和《科学通报》编委。

朱本占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美国化学会著名毒理学期刊Chem.Res.Toxicol.期刊编委,以及《科学通报》、《环境化学》等国内期刊编委。有关自由基产生机理和复合环境污染物协同毒性的研究成果在国际著名的综合性学术期刊PNAS上连续发表4篇论文。

张淑贞 2001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200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已在国外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现任国际 4 期刊Environ.Pollut.编委。

本学科点的知识基础涉及环境科学、环境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有机化学、环境毒理学、生态毒理学、应用催化科学、环境催化、环境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微生物学。

三、培养对象与目标

本学科招收的研究生须具有扎实的环境科学、环境化学或环境分析相关专业知识或相关背景,有一定的化学仪器操作能力。

本学科点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系统的环境科学理论积淀、较强的实践应用技能,能在科研、教学、工程实践和管理等领域从事相关工作并成为骨干。

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一、学科概况

环境工程学科主要依托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并涵盖大气环境研究室、水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室和环境纳米材料研究室。2008年“环境工程”学科被批准为北京市重点学科,2011年被批准为中国科学院重点学科。

目前我国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对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峻挑战。尽管近年来国家已经在环境保护上保持很大的投入力度,水环境质量整体上仍然不容乐观。因此,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与资源化任务十分艰巨,同时,占据了我国70%人口的村镇污水处理和环境整治任重道远。在大气环境方面,我国城市的大气污染加剧,继“煤烟型”和“光化学烟雾型”污染后,大气烟霾以及“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固体废弃物方面,除了生活垃圾外,建筑垃圾、电子垃圾、污水处理厂污泥等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上述环境污染问题都已成为限制国民经济发展和影响人民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对于本学科点涵盖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污(废)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新型大气污染处理技术与材料、环境材料与固体废弃物处理利用等研究方向,国家有着重大的需求,相关技术的发展前景广阔。

本学科点拥有一批高水平的战略型人才。共有研究员19名、副研22名、助研30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成员2名,“水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1名、主题专家组成员1名,“863”专家组成员1名,“973”首席科学家1名,国家基金委学部咨询委员会成员1名,基金委学部监督委员会成员1名,并建有国家基金委“环境微界面过程与污染控制”创新研究群体。

近5年来,环境工程学科承担了大量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共190余项,科研经费总计超过3亿元。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际水协创新项目研究奖1项等多个奖项。共发表论文1027篇,其中SCI收录论文680篇;授权专利66项;出版中英文专著7部。

本学科点研究及办公用房面积4500平米,其中包括模拟实验大厅650平方米、公共仪器平台300平米、水生态与毒理研究的大型养鱼房、有害微生物实验室、冷库以及管道纯水等公用实验设施。

本学科点是国内最具规模和具有举足轻重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的环境工程研究基地。近5年内共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1篇、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4篇、院长特别奖1名,院长优秀奖7名、宝洁优秀研究生奖9名、朱李月华优秀奖

5、刘永龄奖1名,奥加诺(水质与环境)奖学金27名。

在人才培养上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制度建设:依据中心培养方案,实行导师负责制,设立指导小组,共同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生定期向导师汇报科研进展,严格执行论文开题报告、中期考核、考核制度。按照研究生院的优秀学生评选条例,每年评选一次优秀学生,激励学习勤奋、科研出色的学生。

管理建设:配备研究生专职秘书一人,负责本学科点研究生事务的日常管理;另由青年职工组成的国际合作、学生与文体等工作小组负责开展一系列的中外交流等研究生学术活动。

教师队伍建设:本学科全体研究人员定期参加研究生院和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举办的每年一次的研究生指导教师培训。

对外合作交流:每年选送一批优秀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赴国外高校与研究机构深造、研修,目前已与澳大利亚AWQC、瑞士EAWAG、国际水协会(IWA)等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二、学科内涵与特色

本学科培养点是国内最具规模的跨越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环境工程研究基地,在本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共包括以下4个主要研究方向:

饮用水安全保障:面向国家解决饮用水安全保障问题的重大需求和国际研究前沿,以水质健康风险调控为核心,在水源水质改善、水厂高效净化、末端水质安全保障的全过程以及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等方面开展系统研究,以期在饮用水质安全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和集成应用方面获得开创性的成果。

污(废)水处理与资源化:以污水经济、高效处理和资源化安全利用为目的,以水质转化过程为主线,深入研究不同类型污染物的迁移规律与转化机制,明确其在水处理工艺中的行为与归趋;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研发适用于城市污水、农村污水、工业废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的系列新技术与新工艺。

新型大气污染处理技术与材料:针对我国机动车与固定源NOx排放超标、大气污染区域化与复合化的态势、室内空气污染严重等大气环境热点问题,系统研究环境催化反应机理、大气中典型污染物的协同作用机制以及催化剂设计和污染物催化净化新方法,以期为我国大气污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

环境材料与固体废弃物处理利用:针对目前我国固体废弃物快速 增加的现状,研究环境纳米材料的合成、表征、功能开发及环境效应,环境纳米技术进行污染减排、精细化学品绿色合成及可再生资源利用,超临界流体技术资源化利用电子垃圾、生物质以及无害化处理危险废弃物等,以期为我国工业污染减排、固体废弃物和矿物的资源化利用提供适合国情、理念先进、经济实用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

本学科的主要学术带头人有:

曲久辉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本,获授权发明专利28项。水质净化方向,主持完成多项重要水污染控制与水质净化工程。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9项、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IWA全球创新项目奖1项。

杨敏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创办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北方研究中心。发表论文22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80余项。在水污染控制方向,有多项技术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并在为政府和企业的科技咨询中发挥积极作用。被评为2010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

刘俊新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水污染控制实验室主任,任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北方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发表论文15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50余项,计算机软件著作登记1项。在水污染控制方向,有多项成果得到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

贺泓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发表论文158篇,申请发明专利32项。在大气污染控制方向,转让 9 专利成果6项。获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优秀教师奖。

张付申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发表论文50余篇,申请专利24项。多项研究成果获得工程应用。

三、培养对象与目标

本学科招收的研究生须具有良好的数学、化学基础,主要基础学科包括环境保护概论、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微生物、水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工程原理等。

通过几年的培养,使毕业生能够扎实地掌握环境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成为城市、区域及流域和工业企业的水、气、固体废物和其它污染的控制与治理的高级科技创新人才。

一级学科中文名称:生态学

英文名称:Ecology

一、学科概况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近些年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表明,我国城镇人口6.66亿,城镇化水平达49.7%,到203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将达到65%,将有约10亿人口生活在城市中。高速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建设的滞后,导致我国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生态安全面临严重的威胁。当前,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等中都明确提出了生态保护、生态建设和生态恢复等相关内容。在国际上,生态学从只关注自然生态系统开始向包括人在内的城市与区域复合生态系统研究的转变,产生了城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生态修复等许多热点领域。因而,开展城市与区域生态系统的研究,为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和技术支撑,是国际生态学发展趋势和国家生态环境重大需求的结合,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学科点依托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围绕国家可持续发展重大需求和国际生态学前沿开展研究,形成了一支学科配置齐全、年龄结构合理、具有很强创新和竞争能力的研究队伍,研究居国内领先地位,形成了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已成为我国城市与区域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学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方法和模式的研究中心和人才 11 培养基地。“生态学”学科2011年被批准为中国科学院重点学科。

本学科现有固定人员67人,研究人员63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研究员19人,副研究员18人,45岁以下的科研人员占职工人数的85%,形成了以中青年研究人员为主体,研究生、博士后、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组成的人才队伍。通过多年发展,本学科已具备了较好的科研条件和支撑体系,建立了生态要素综合分析平台、计算机系统模拟和数据管理平台、北京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站、大型仪器设备实验室,形成了海南岛、黄土丘陵沟壑区、岷江流域、京津唐地区等多个研究基地。

本学科点将生态学前沿探索与国家重大生态环境问题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近5年承担各类项目课题有197项,总到位科研经费14956万元。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励共8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技奖励3项、省部科技奖励1项。本学科点完成的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为我国区域产业布局和生态环境奠定了科学基础,负责完成的禁止开发区与限制开发区的分区及管理政策研究,以及省级主体功能区区划指南的生态功能评价方法,为主体功能区的规划和管理提供了科学支撑。开展汶川大地震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和灾区灾后重建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为救灾重建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本学科点坚持大力培养和择优引进相结合的人才队伍建设原则,形成了一支具有创新和竞争能力的研究团队。先后有5人获得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6人获青年科技奖,多名研究生荣获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朱李月华优秀博士生、地奥奖学金、刘永龄奖和保洁奖等。

在人才培养上,本学科点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制度方面: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设立指导小组,共同指 12 导研究生论文工作,要求学生定期向导师汇报科研情况、严肃论文开题报告制度、中期考核制度和考核制度。对在读研究生每进行全面考核,评选出特别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学金。

管理方面:配备学术秘书、行政秘书各1人,负责本学科研究生事务的日常管理,并协调师生之间的沟通工作。

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学科点全体导师只有参加研究生院和中心的研究生指导教师培训以后,才具有相应的资格招收研究生。

二、学科内涵与特色

本学科以城市与区域生态系统为对象,开展复合生态系统结构-过程-格局-功能特征和演变规律研究,揭示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调控机理,发展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为国家生态安全、促进城市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基础与技术支持。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如下5个方面:

城市生态系统特征与调控: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结构-过程―格局-功能特征与演变规律,揭示城市格局演变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胁迫作用,以及城市生态系统物质代谢过程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城市生态调控与生态建设方法,为我国城市发展与管理提供科技支撑。

区域生态格局与过程:研究区域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相互关系,揭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景观动态与模拟方法,以及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与生态恢复,为区域生态系统管理、土地可持续利用、区域生态安全提供科技支撑。

环境变化与生态响应:研究环境变化与大气污染的生态效应、生态系统响应机制与生态恢复方法与措施,揭示退化土壤中元素循环、转化过程、微生物多样性与功能,探讨土壤环境生态修复的原理与方法。生态评价与生态系统管理:研究人类活动胁迫下生态系统结构、过程与功能的演变特征,复合生态系统分析与模拟方法,以及城市与区域生态规划的理论与方法,探索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调控机制与生态系统管理方法,为城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生态风险与环境管理:研究我国重要生态问题形成机制与控制对策、重大工程的生态风险评价与防范措施,研究城市与区域关键污染物的空间扩散过程、生态效应及管理对策,以及面向国家需求的环境管理理论与方法。

主要特色与优势包括:

(1)以城市和区域生态系统为对象开展创新性研究,开拓了我国城市生态学、区域生态格局与过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生态学新领域的研究,促进了生态学科的发展,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2)围绕国家重大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综合研究,为国家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提供了科学基础和对策。

(3)面向国家可持续发展开展战略研究,规划并指导我国第一个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的建设,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探索了新的模式。

(4)在我国宏观生态学的发展中发挥了引领作用,为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战略、生态领域科技发展规划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科研实践中,凝聚了一批在国内外生态学领域有较大影响的优秀学术带头人。

冯宗炜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学位委员会主任。开拓了我国酸雨生态影响和生态恢复工程研究领域,在生态系统生物量、养分循环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发表论文200多篇,专 14 著6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共5项及中国科学院竺可桢野外工作奖等。

王如松 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生态学会名誉主席、国际生态城市建设理事会副主席等职。从事复合系统生态理论、方法及产业生态工程集成技术研究。获国际人类生态学突出贡献奖1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省部级一等奖4次、二等奖4次、三等奖3次,特等奖1次。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学术论著11本。先后获10余项国家和部委级级荣誉称号。

傅伯杰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现任国际生态学会执委,国际景观生态学会副主席,多种国际杂志编委、副主编、主编等职。主要从事景观生态学研究,在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土地利用与评价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90余篇,其中SCI 收录论文90余篇,出版著作7部。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5项,其中“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利用与土壤侵蚀”获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欧阳志云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生态学会副理事长。目前主要从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规划与生态评价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共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在SCIENCE、PANS等国际杂志发表论文50多篇,专著10余部。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科学院与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等科技奖7项。

贺纪正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5年入选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计划,在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创建“土壤分子生态学”研究组,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土壤微生物生态学、元素循环转化的生物 地球化学过程、污染土壤修复与生态风险评价等。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土壤环境研究室主任、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兼任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生物与生物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兼任SCI杂志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FEMS Microbiology Ecology、Soil Research编委/编辑。在 Nature Geoscience(自然-地球科学)、PNAS(美国科学院院报)、The ISME Journal、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Journal of Soils & Sediments等SCI刊物发表论文70余篇,SCI引用700余次,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

三、培养对象与目标

本学科的前置学科包括普通生态学、自然地理学、水文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本学科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成为我国城市、区域生态学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方法和模式的人才培养基地。

二级学科中文名称:环境经济与环境管理

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一、学科概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环境问题非常复杂,受到自然社会经济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研究其形成、发展和治理不但需要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等知识来支撑,需要环境工程来治理,而且需要从环境经济与环境管理的角度,认识环境问题形成的社会经济原因,分析环境问题整治的社会经济可行性,提出环境问题的管理对策和措施。因此,环境问题已逐步受到各级政府及人民群众的高度重视,环境经济与环境管理专业在国内外正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无论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的研究和教学,还是国家政府部门的环境法规政策的制定和环境管理、污染企业或污染治理企业的环境管理等,都急需大量高素质的环境经济与环境管理人才。环境经济与环境管理的研究主要是能更好地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服务,更加科学地制定环境保护与环境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更加深入的研究经济、环境、社会及管理交叉领域的相关关系,揭示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进步和科学管理之间的作用机制。

本学科点依托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目前有3名研究员、5名副研究员。5年来承担科研项目34项,其中省部级项目17项,科研经费共计3000余万元。发表论文129篇,其中SCI收录60 篇,出版学术专著1篇,授权专利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卢嘉锡青年人才奖1项。

二、学科内涵与特色

环境经济与环境管理属多学科的交叉学科,其研究涉及到环境科学、生态学、环境工程、地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和法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同时也需要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方法的支撑。

研究方向:以环境科学研究和生态学研究为基础,交叉渗透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领域知识,通过综合分析的方法提高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为我国环境管理事业发展和环境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和综合型的科研与管理人才。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方法、产业生态、城市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决策理论和方法、环境污染的经济评价、生态系统评价、环境政策等。

主要学术带头人有:

吕永龙 研究员,现任国际科联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主席,Chemistry and Ecology期刊编委等职。主要从事环境系统模拟与政策分析、环境管理方法学、环境技术创新政策、环境健康政策、环境经济政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10余篇,主编(译)、合作编著中英文专著15部。先后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吴钢 研究员,现任中国生态经济学会青年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工学院兼职教授。研究方向:环境经济与管理;流域生态学及恢复生态学。曾主持或参与过国家自然科学重大基金1项、重点基金1项、面上基金6项,国家科技攻关专题3项,国家科技部专项基 金2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院地合作项目5项。近5年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8篇,其中SCI源论文28篇。

三、培养对象与目标

本学科培养对象应具有的前置学科包括环境科学、生态学、社会学、环境工程、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环境管理、环境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统计学、政策和管理研究方法、环境伦理学、遥感和环境信息系统、可持续发展理论等。

上一篇:大班会走路的树下一篇:夜爬大罗山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