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激发团队精神(共9篇)
合作学习激发团队精神 篇1
合作学习激发团队精神
作者:刘文英 来源:山东省滕州市滕北中学
团队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在诸多学习方式中,合作学习最能体现团队精神。
发挥最高水平。在合作学习中,如果学生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学习活动就会被赋予积极的意义。正如在体育运动中,体育活动被大家所重视,就是因为每一个队员的成功都会给全队带来荣誉。在合作学习的班级中小组活动被重视,也正是由于它有助于全班取得成功。
促进共同提高。首先,学生往往可以把教师用语转变成学生间特有的“学生语言”。其次,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通过互相解释来学习。再其次,学生之间能够通过合作增进了解,在学习上也能互相帮助。
增进感情交流。在合作学习所营造的特殊的合作、互助的氛围中,学生在共同学习与交往中,增进了彼此间的感情交流,培养了合作精神。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能通过互相学习不断发现别人的优点,反省自己的缺点,有助于进一步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潜能。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我们要充分肯定它的积极意义与作用,在实施新课程时,义不容辞地去实践、去探索。然而,在具体的教学中,传统的强调学生独立思考等学习方式也不能轻易放弃。
合作学习激发团队精神 篇2
学生之间自主、合作意识的培养与能力的提高, 一直以来都是我在语文教学中不断思考与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一次, 同学们都在热情地期待着主题活动的开展———“让世界充满爱”, 一个富有激情、充满温馨的话题, 激发了学生的极大热情。我深知, 一次成功的主题活动离不开主持人的巧妙设计与精彩主持。在设计这节课的教学时, 我就已在思考:“在合作式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作用可以是什么呢?”我认为教师是一个榜样的作用, 是一个管理员的角色, 能对学生及时适当地渲染、点拨、导引, 为学生作一个合作的榜样, 同时也让学生以别人的长处、优点为榜样, 不断学习、上进。
课前我采用学生自荐和他人推荐的方式, 初步确定5位主持人的候选人, 这样, 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对自己能够客观认识与评价, 树立自信心;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然后要求主持人想方设法提前准备一份“主题活动设计方案”, 在这节活动课上参与主持人竞选。另外, 我还试图考查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能力的表现情况 (这些目的事先不对学生提出) 。从课堂上交流的情况来看, 有两位候选人 (邵同学、陈同学) 积极争取了部分同学的帮助, 坚持自主思考, 博采众长, 运用合作交流的方式制订出了“主题活动设计方案”。他们的方案出台方法集中体现了我制订的活动目标, 正与我的活动设计意图不谋而合。
于是, 五位候选人讲演汇报完之后, 我立即指导学生分小组进行分析评价, 并且统一小组意见, 准备投票表决。这一环节, 我给学生创设自主思考、自主评价、自主参与发言的民主氛围,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参与的意识, 同时给学生创造合作交流的机会, 交换观点和看法,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还活跃了学生的思维。第一次投票表决的结果是一位女同学 (邵同学) 高票当选, 没有异议, 成为女主持人已可敲定。而两位男同学 (缪同学、朱同学) 票数是旗鼓相当, 不分上下。正当同学们争论产生分歧时, 我临时设计一个环节, 请这两位同学想方设法准备三分钟进行现场自创主持表演。其用意在于启发和指导他们学会发动其他学生为其出谋划策, 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这个过程中, 两位男同学充分地与其他支持者交流接触, 互换意见, 合作探讨,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合作还是一种情感交流、沟通的方式, 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 人与人之间更能和谐、健康地相处, 更容易有集体主义观念、团队精神, 更能包容别人, 构筑和谐、发展的人类社会。让学生学会人际交往, 可以说合作也是对学生个人品质培养不可多得的方式。
就这样准备好以后, 两位学生进行自创表演, 之后再一次地分组交流合作并进行现场投票表决, 其中一位学生 (缪同学) 结果略胜一筹。同学们此时似乎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以为活动已经结束。正当学生兴高采烈之时, 我又提出了一个建议:“我们请陈同学对两位男同学和自己的设计与主持风格做一些中肯的评价, 大家不要介意呀!”
也恰恰是这个建议的提出, 将这次活动推向了又一个高潮。这个建议的提出是有我特殊用意的。因为陈同学曾多次参与班级、年级、学校播音主持活动, 有较强的主持经验, 其个性也是率直敢言, 而且此刻他一定也不会轻易服输的。借用这一点我做起了“文章”, 果真如是, 他首先肯定了他们的主持优点, 但更多地提出了他们普遍存在的问题, 如, 语言表达不够流畅, 思维反应不够敏捷, 随机应变的能力不够强, 说得大家都非常惊讶, 他还自我推荐要做活动主持人。随后我向全体学生提出了一个令他们不解而又震惊的建议:“那么, 就让我们再好好斟酌陈同学和缪同学这两位的表现, 从中决出一位男主持人吧!”下面先是一阵骚动, 随后同学们自然地分小组展开讨论, 合作探究, 结果“陈同学以他精彩的点评和公正的评价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与信任”“又一段高潮爆发了” (选自时同学的《主题活动主持人竞选实录》一文) 。
综观这堂特别的活动课, 整个过程始终是围绕着激活学生参与活动的自主意识,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指导学生正确的价值判断, 对学生进行思维启发和情感教育的活动目标展开的。近几年,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 人们对课堂组织结构的认识也发生了重大转变, 为了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合作学习已成为世人瞩目的创新策略。
合作学习激发团队精神 篇3
一、以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来激励学生学习方式的建立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培养,这就对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要求,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地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将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使师生关系变得平等、互尊、互爱,使课堂气氛民主、愉快、和谐,使教师态度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为学生主动参与和敢于参与课堂教学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二、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各科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机会。做到有充分的自主预习的时间,充分质疑的时间,充分合作讨论的时间,充分阅读的时间,充分作业实践的时间。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充分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做到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方式,自主
选择合作伙伴。
三、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动机,形成自主参与意识
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兴趣去学习,就会变得积极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激励因素,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如将音乐、漫画、民谣、游戏等引入课堂,都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自主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情趣和积极性,达到以趣激学的目的。
其次,创设问题情景是促进学生构建良好认知结构的推动力,是体验知识应用、培养探究精神的重要举措。因此,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主动学习,使学生多种感官都参与到认识学习活动中,探究知识规律,为知识内化创造条件。如在语文课《观潮》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放映了钱塘江潮的壮观景象,动静相兼,图文并茂,立即将学生带入了课堂教学特定的教学情景,仿佛置身于观潮的人群之中,有身临其境之感,为学生解决问题和理解文章内容作了铺垫,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激发了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
四、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合作探究
首先,要重视问题提出。教材中的内容看似平淡无奇,但都蕴含着许多有价值的问题,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教材重点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问题成为学生求知的驱动力。让学生提出问题自主合作探究,不仅仅是一个方式方法问题,而且是一种教育观念问题,只有学生自己主动提出问题,主体作用才能得以发挥,才能体现自主探究发现。因此教师要随时注意挖掘教材中隐藏的“问题”因素,创设一种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使教学过程围绕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而展开,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愿望并渴望及时解疑。这时教师应注重学生的愿望,顺从其需求,促使学生自觉而主动地投入学习,真正达到以疑促学的目的。
其次,重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问题的解决过程成为学生体验成功,获取知识与能力,形成方法与技能,获得情感体验的学习过程。教师根据问题的难易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差异,将学生分成小组,积极鼓励每个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见解,做到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求同存异,使学生潜在思维能力和学习品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让问题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真理的火花,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体验和喜悦。对于较简单的问题,应让学生通过认真思考,利用知识的迁移,自主完成。教师要与学生平等地参与,及时帮助指导学生,同时,做好课堂教学进程的宏观调控,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
团队合作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篇4
在教练的介绍下,我们都逐步了解到团队练习的含义,我了解到团队练习具有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自我、熔炼团队内涵,是一项来源于挑战极限的练习活动,旨在鼓励人的斗志,激起潜伏能力,创造性的发挥人的团队能力。固然只有短短一天时间,但给予我的启发和体验却是一笔永久的精神财富,不管将来我身处何种岗位,只要专心体会就可以得到十分有益的人生感悟。
团队练习当天早上,我带着非常兴奋地心情来到了诚意楼,开始预备一天的团队练习助教生活,这次团队练习是学校为研究生新生开设的团队练习课程,我将在这一天的团队活动过程当中,协助老师完成教学任务,帮助同学更好的完成团队练习,在活动的过程当中,大家都特别的积极主动,团队练习的气氛相当活跃,老师的课程内容很丰富而且具有创新性。
通过这两天的素质拓展活动,我不但结识了很多新朋友,更重要的是对自己进行了深进、并对自我进行了,对自己有了更深的了解,而这些对以后的职业生涯无疑有很大的帮助。
团队练习的老师总是布满着豪情,无时无刻不调动着大家的积极性。记得刚开始大家都还很拘束,随后老师就引进了第一个游戏:首先是组队,让大家根据每组不同的职员进行分组,自己找同伴组成一组,然后每组进行自我介绍游戏,在这个游戏中,每一个同学的在介绍自己之前,先复述出前面已介绍了同学的信息,包括姓名,学院专业,爱好爱好等等内容,通过这个游戏的进行,是的大家进一步的了解,记忆更加深入,从而也锻炼了同学的记忆能力。
合作学习激发团队精神 篇5
培养小组合作精神
一数组王琳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现代教学的根本目标。新的教学理念是从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数学,不同的人在教学的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根据这一总体目标,首先要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为此,教师要先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探索学生进行铺垫。其次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使他们从小就能博采众长,克服以我为中心的思想,使之初步建立团队协作意识,有助于他们的成长。那么,小学低年级学生要达到自主学习、相互合作,我认为,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实现以下转变:①从教学的角度来看“教师行为要转变到学生行为”;②从认知的角度来看“感觉效应要转变为运动效应”;③变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为“教师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主动获取知识”。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积极探索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设问题情境,初步感受知识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相互合作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根据这一教育思想,我认为在课堂教育环节上,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是引导刚刚上学的孩子初步感受知识,培养他们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所以,我非常重视起始课上环节的设计与处理。因为这一环节设计得好,学生学习的心向即被聚焦了,很容易进入学习状态。
例如:我在讲第一册第五单元《分类》时,课前交待学生在家长陪同下,到学校附近的商店、农贸市场,甚至超市,进行有目的的参观,让他们在家长的指导下,观察其各种商品的摆放。要学生置身于分类的环境中感受什么是分类。在讲“分类”的第一节课时,我特意在桌上摆放了一些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具,以及通过多媒体画面出示一个超市中零乱的货架,让学生进行调整,感知分类的作用。这样就为新课的引入进行了有效的铺垫,同时也给予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因为利用实物,并结合多媒体画面教学,既丰富又有趣,一下子就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经过思考,或者进行小组合作,都能争抢着发言,纷纷要帮助老师整理货架。下一节课,我又设计了分铅笔引入新课,形式新颖,别具匠心。学生拿着铅笔自由想象,每个学生又互相讨论,找出了诸多的分法(按品牌、颜色、长短、大小、有棱无棱、有无橡皮)。
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小学生脑中的具体形象,决定于对感性材料的依赖性,所以对抽象的数学概念的学习,可以通过向学生提供感性材料,结合相关情境,让学生自己逐步探索、发现和总结。特别是每个人的实际操作,小组的合作,既是学生认识概念、理解概念的重要途径,也是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相互合作、积极探索学习的重要手段。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我在教学“十几减9”时,利用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解决学习数学中的难点。课堂上,先板出出“11-9=()”,学生看题后马上回答:等于2。接着又板书出“13-9=()”,学生还是回答了“等于4”。但我立刻就问,你是怎样想出得数的?结果学生回答不出来。这时,我却不操之过急,要求学生再认真思考,后来还是不能作答。这时,我就要求他们进行小组合作,他们都纷纷发表意见和争论起来。接着我又板书出:“16-9”。学生立即说:因为我们已经学过7+9=16,所以16-9=7;另一个学生却说:9再加上几个就是16,我就把9记在头脑里,再往下数到16,看数了几个,那么16-9就等于几。而这时我说:“看来你们俩都懂得用学过的加法来计算减法,确实不错,我们就把这种方法叫做‘想加算减法’吧。”立刻,一个学生马上说:我是这样算的,16-9,可以看成16-10=6,因为多减了1个就要还1个,所以16-9=7。最后,我就说道:“我们发现16-9=7中16的个位比9少3,得数是7,那么就要想到,可以用这种‘少3得7’‘少5得5’的方法来计算其它题目。”如12-9=3、17-9=8。通过这样讲,可见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是多么重要。
我们知道,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第二阶段,是学生对探索过程的表述。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学生的创新成果必须通过语言来表达,而语言表达过程的本身,也是对思维再加工的过程,进行信息再加工。如果只停留在动手操作上,不加以分析、思考、概括,学生对知道的理解就不可能升华,只有将具体的操作过程通过语言的再加工表述出来,才能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因此,单纯的操作活动不是我们教学的终极目的。真正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并亲自操作让他们对新学知识的理解和升华。我认为,在学生学习、探索、合作的过程是:提出问题——动手做实验——观察记录——解释讨论——得出结论——表达陈述。
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合作意识
教育活动从来都是师生、生生多边互动的。我认为,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要做到下面几点。
1、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容忽视。新颖有趣的教学环节能激发学生的愉悦情绪。而良好情绪的感受又可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这是认识活动中很重要的方法和手段。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认识事物、发现规律。因此,学生操作前,教师必须向学生说清操作目的、方法、步骤,给学生的操作思维以导向。合作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方式,我认为低年级学生就是同龄人之间启发和帮助会使大家得到共同的提高。所以我在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数学交流情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以小组开展自评和互评,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欣赏他人的良好心态,以及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的能力。通过这样的导向,学生们都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操作活动中,就连平时不爱发言,听课不专心的学生也进入了角色,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正确的导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学生的合作意识的培养必须重视。有组织、有目的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不但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而且能够使学生的智力水平在某一时间内达到超常状态。但必须注意到,我们面对的是21世纪的“独生代”。自私,以我为中心是多数孩子的共同弱点。为此,在这一操作活动中我们强调合作,其目的有三:第一,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从长远的观点看,未来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可能更注意团队精神。第二,合作可传递出各种信息,包括学生的各种想法,能帮助教师更多地了解学生,以便有的放矢的施教。第三,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是开放式的交流信息。学生的各种见解、思路,在交流中得到肯定或否定,培养学生虚心和求实的精神,使他们能在比较中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不甘为人后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发挥了学生的立体作用。
3、只有尊重学生,他们才能自主学习,积极探索。教学是一个过程,是帮助学生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知识的获得,还是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发展;无论是情感、意志的培养,还是思想品德的提高,都必须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来完成。教师无法代替学生读书,也无法代替学生分析思考,知识不能像水一样灌输到学生的头脑里,思想观点也不能如复制文件那样移植到学生的头脑中,这就是所谓的学生的主体性,只有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中来,学生才能在这个过程中自主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和发展思维。
合作学习激发团队精神 篇6
摘要:近年来,合作性学习受到人们的格外关注。实践证明,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运用团队合作学习法,可以培养学员的团队意识、独立性和创造性,挖掘学员的内在潜力,拓展专业知识。对提高学员的集体荣誉感,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团队合作高等数学教学实践效果
《〈高等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突出以人为本,突出学员学习的主体地位,启发学员的思维,培育学员的科学探索精神。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学员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激励学员个性发展,注重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团队合作学习是目前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极富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教学策略,它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影响,促进学员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之一,共同达成教学目标。实践证明,在高等数学教学中运用团队合作学习法,可以培养学员的团队意识、独立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质量。
一、团队合作学习法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针对军校学员的特点,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团队合作教学法,让学员积极探索、愉快学习,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在学习实践中,团队合作学习不宜整堂课进行,而应穿插于教学当中,形势多样化,适量适时灵活运用。这就需要教师的精心组织和认真准备,否则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在成绩上还不如传统教学方法。因此,团队合作学习应当遵循科学规律、合理安排,才能真正取得成效。
(一)组织形式
1、科学分组,确定目标
每个学习团队由4—8名队员组成,以自行组团为主,教师根据学员的性格特点、学习态度统一协调,还要确保每个团队中成员的学习能力、学习成绩、表达能力、思维活跃程度等都要均衡。把部分教学内容分解为各团队目标,确定之后,再按照各团队成员水平与经验确定个人目标。确保每一个学员都有目标,且都能在单位时间内达成目标。
2、团队学习,分工合作
各团队以团队目标为整体依据,努力解决个人目标,学习过程中应当相互帮助,注重交流,确保每位成员都能积极参与,目标一致,努力为本团队取得好成绩而努力。
3、自评互评,交流分享
团队合作学习的评价采取自我评价与整体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同时,成员内部互评能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提高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各团队在达成整体目标后,可通过板演习题、讲解知识点、PPT演示、成果汇报等方式,在团队间展示学习成果。
4、教师点评,激励教育
团队展示后,教师收集各团队的学习资料和成果,针对学员的表现进行评价、归纳、总结,贯彻激励原则,目的是激发学员的进取心、求胜欲望和学习兴趣,为下一步学习做准备。最后,教师可与学员一起来复习巩固,强化本节课教学内容。
(二)具体流程 作者简介:张舒,女,硕士研究生,应用数学系讲师。王公宝,男,博士生导师,应用数学系教授。
1、对部分教学内容,以一节为一个单元,教师布置整体目标→团队学员制定个人目标,自主学习→团队成员集中讨论,提出问题→在规定时间将问题提交到学科网站上→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由学员或教师讲解→学员展示学习成果→教师总结归纳知识点→布置课后作业→教师辅导答疑→转入下一个单元的学习
2、对部分知识点,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团队学员自主学习→团队学员集中讨论,得出结论→学员在课堂上展示学习成果→教师在课堂上分析结论,总结归纳→布置课后作业→教师辅导答疑→转入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
(三)应用实例
1、在讲解重、难点时应用团队合作学习法
在讲解完“导数的定义”内容后安排思考题:讨论函数可导与连续的关系,举出实例并给予证明。这个问题是这一节的难点,也是重点,往届很多学员都对这个问题混淆不清。因此,就这两者的关系让学员提前自学,组内讨论,最后合并成大组展开大讨论,最终学员在讨论中得出了非常明确的答案:凡可导函数都是连续函数,但反之不一定成立。并且对连续函数不可导的实例进行了分类,比如:函数在一点处连续,但左右导数存在不相等,常见实例有yx在x0处连续,但左右导数分别为1,1不相等;函数在一点处连续,导数为无穷大,常见实例有yx1在x1处连续,但是用定义求导结果为,导数不存在,此时可进一步引导学员讨论函数图象,发现不可导点处可以有垂直于x轴的切线。所有实例都可以用前一节课讲过的导数的定义加以证明,学员在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看到了自己的潜力,有了进一步学习的动力与激情。
2、在讲解典型例题时应用团队合作学习法
理论不能脱离实践,对学员易错的典型例题,应安排学员在课后进行思考。比如在二重积分的极坐标计算这一节内容讲完后,设计一道课后思考题:计算二重积分DR2x2y2d,其中D为圆周x2y2Rx所围成的闭区域。此题要求学员用不
同方法解答,学员不难联想到一般做法和利用对称性来简化计算。第二天上课时,小组通过讨论提交一份答案,教师让学员比较不同解法得出的不同答案,分析错误原因,总结出此题的典型错解:
原式d2
2Rcos0R3rRrdr322(1sin2
23)d
3R33 错误原因在于,第二步被积函数去根号之后应为1sin,很多学员把绝对值弄丢了,造成后面计算的错误。更进一步地,引导学员发现利用二重积分的对称性来解此题,计算更简便,不容易出错。
利用对称性求解过程为:
原式22
0dRcos0214rRrdrR32(1sin3)dR3()033322
可见,利用对称性把问题化繁为简。在讨论过程中,不能完全否定学员的观点,而应该进一步让他们发现错误的原因,引起深度思考,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
(四)奖惩措施
学员的任务完成情况与平时成绩相挂钩,具体实施办法如下:
1、每节学习任务完成后由团队成员合写一篇总结性论文,根据论文水平团队每名成员加1—4分;
2、课堂上,请团队成员回答问题,答错,不扣分,答对,团队每名成员加2分,不回答,团队每名成员扣2分;
3、课堂上,请团队成员上黑板做练习,做错,不扣分,做对,团队每名成员加2分; 课后布置适当思考题,下节课请团队代表上台讲解,根据讲解情况团队每名成员加1—4分;
4、每学期末由团队成员合写一篇微积分研究论文挂在学科网站论坛上,根据论文水平团队每名成员加4—10分。
二、团队合作学习法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效果
(一)培养了学员的团队意识和责任感
当今社会团队合作精神越来越重要,能否培养出既有独立工作能力,又善于与人合作的人才,成为衡量教学工作成绩的标准之一。在团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学员都有自己的目标,都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成员间相互帮助,为实现一个整体目标而努力。这有利于培养学员的团队意识和责任感,成为一名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培养了学员的表达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
团队合作学习过程中,需要成员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正确理解他人的观点,成员间建立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关系,才能保证团队交流与合作顺利,共同完成学习目标。每节学习任务完成后由团队成员合写一篇总结性论文,这就要求学员会查找资料、总结归纳,为学员以后的学习和科研打好基础。
(三)培养了学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团队合作学习在课堂上为学员营造了一个能充分表现自我的氛围,人人都有自我表现的平台。在团队合作学习中,学员的想象力无限延伸,尽情探索未知领域,增加了动手实践的机会,思维不再被限制和禁锢,进一步培养了学员的创新精神,提高了实践能力。
(四)拓展了学员的专业知识
高等数学中很多问题是与实际联系较紧的,比如在学到“方向导数与梯度”时,联系到自然界的泥石流现象,泥石流沿着坡面哪个方向流动?自然界的河流又沿着什么方向流动?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又比如神奇的“莫比乌斯带”,它为什么是“单侧曲面”?为什么会作为国际通用的循环再造标志的象征?这些有趣的问题,引发了学员对数学的思考,激发了学员的专业兴趣,拓展了知识面。
三、团队合作学习法在实践中的问题
(一)时间的掌控问题
在团队合作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备课工作量增大,对课堂的组织、讲授的内容、实施的细节等都必须考虑周全,最突出的就是时间的掌控问题。学员一旦进入讨论状态,场面十分热烈,时间会不自觉延长。而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教师此时应当把好关,在最佳状态终止讨论,并且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简单的在课堂上解决,需要深入讨论的放在课后解决,教师再集中归纳总结。
(二)目标的选择问题
在团队合作学习中,教学内容的设计、学习目标的选择尤为重要。如果选择有误,达不到应有的学习效果,调动不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因此,教师要对合作学习的教学精心设计,在备课时深入研究教材,选择的学习内容既要有一定难度,又要有一定的研究和讨论价值,问题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三)学员的配合问题
在团队合作学习中,有的学员性格内向,不爱与人交流,不主动与人合作,不积极完成学习目标;有的学员过分依赖教师,缺乏自学能力,不够自信,不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有的学员过于自我,不能很好与他人合作交流,远离团队。对于这些学员,教师应当融入团队,成为团队中的一份子,平等地与学员交流,聆听学员心声,鼓励他们融入集体,加强自信心。
四、结束语
团队合作在实现既定目标上有着诸多的优势,团队合作精神就是将人的智慧、经验、力量等资源进行合理的调动,使其产生最大规模的效益,用经济学公式表示,即为:112模式。团队合作学习法是建立在团队合作基础上的教学方法,是一种需要改进和提倡的课堂教学法,虽然现阶段在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相信通过广大教师和学员的共同努力,一定会逐渐完善这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团队合作学习为培养学员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优良的学风、严谨的治学精神以及责任感提供了平台,通过团队合作学习,学员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国家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军事人才。
参 考 文 献
合作学习激发团队精神 篇7
上课铃声响后,我微笑地来到横箱前,在同学们面前很轻松的做了一次完整的横箱分腿腾越动作,我看到学生们一片哗然,有的是赞叹,有的是畏惧。我告诉他们:其实大家通过前面的练习都已经具备了分腿腾跃横箱的能力,现在只是需要从真正的横箱上越过去罢了。
2、研究对象与方法
听我这么说,学生们似乎心里有了些底气和信心。然后我带领学生们依次完成了分解动作,又用带橡皮筋的山羊把分腿腾跃动作做了几次练习。然而当我真正要同学们来试着腾越横箱时,很多学生都胆怯了,虽然有几个体育很好的学生越了过去,但是更多的学生还是停在了横箱前或趴在了横箱上,没能过去。通过观察和前期练习,我知道学生们之所以没能跃过横箱,其实问题不是出在技术动作上,而是出现在心理问题上。因此,我把学生叫过来站在横箱的两侧,我快速的完成了一次不助跑直接越箱的动作,学生们一片惊呼。然后我对学生说:“在前面的辅助练习中你们每个人都具备了越过横箱的能力,而且有很多同学腾越的高度已经超过了老师,我在不助跑的情况下都能过去,你们加上助跑又怎么会过不去呢?同学们,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块木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小障碍,我们在遇到困难时,该怎么办?是转身逃走、放弃还是求饶?当然不是!我们要有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更何况你们现在已经具备了战胜这个困难的能力”。这番话后,很多同学已经有些按耐不住了,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此时我再次站到了保护帮助的位置,并做好保护帮助的动作。说:“来吧同学们,有老师的保护和帮助,你们就放心的拿出最大的自信和最标准的动作来战胜这块木头吧!”然后我叫了一名体育成绩一般但是胆子较大的学生第一个来练习,只见他虎虎生威的助跑加上强有力的踏板,一个双手推箱腾了过去,我和学生们一片掌声。此时其他同学也信心倍增,这时我趁热打铁,又鼓励更多的学生练习,这样下来就有将近一半学生完成了腾越横箱的动作。两节课下来已经有大半的学生完成了横箱分腿腾越的动作,可是我发现还有十几个能过却不敢过的学生没有完成动作。在第三节课时为了防止受伤我中止了他们的练习,对他们慷慨激昂地说:“同学们,我们面对着横箱,就好像古代剑客们与对手狭路相逢,无论对手多么强大,就算对方是天下第一的剑客,明知不敌,也要亮出自己的宝剑,即使倒在对方的剑下,也虽败犹荣!何况我们面对的是不会动的一堆木头啊!如果你连亮剑的胆量都没有你又怎么知道你一定会败呢?来吧同学们亮出你们的宝剑战胜这堆木头”!我又让他们感觉很安全地站到了保护帮助的位置,并做好保护帮助的动作,这时一个个头很小的女同学示意要跳,我心里先是一惊,马上又投去鼓励和赞扬的眼神示意她,跳吧!有老师在你就大胆的跳吧!“过了”!“过了”!“她居然过了”!是的她居然过了,我和学生一样的惊讶,本来要不是她自己要求我肯定不会让她先做的,没想到她竟然鼓足勇气一跃而过。趁热打铁,我赶紧鼓励其他学生:“来吧,大胆跳吧!学习这位同学的亮剑精神!来吧”!果然学生们个个鼓足勇气跑了上来,有的过去了一阵欢呼;有的腿被横箱磕到了,眼里含着疼痛的泪花又跑到队伍的后面排好队,准备下一次的试跳;有的已经过去了只是屁股被横箱杠了一下,他就笑着捂着屁股跑回去要求再干净利落的做一次;有的是刚擦干了恐惧的泪水跑上来的;有的泪水还没擦干就跑上来了。
虽然还有个别学生在这节课没能跳过去,但是我依然给她们送去了表扬的话语和敬佩的眼神。因为她们都具备了亮剑的精神!我相信再有几节课她们都能顺利的完成动作!
3、结论
通过多次“激发亮剑精神式”的课堂教学,我发现学生们越来越坚强,越来越自信了!对我也更加信任了。其实在我们的课堂上,培养学生的“亮剑精神”是非常必要的,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胆怯和失败,这时他们难免会紧张、恐惧、和焦虑,这时老师的作用是巨大的,教师应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来感染学生,我们要通过自己标准、轻松、漂亮的示范和言语、眼神、动作的激励,把敢于面对困难、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里,让我们的学生时刻都具备自信、时刻都具备战胜困难的勇气。
摘要:体育课程中的“横箱分腿腾越”技术动作是初三体育教学中的重点,也一直是初三体育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对于这个棘手的问题,我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进行箱上教学之前,首先利用两节课的时间带领同学们做了一些辅助练习,比如“跳山羊”、利用橡皮筋来延长“山羊”宽度来进行分腿横越的练习,通过观察,我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横箱分腿腾跃技术的能力。但是当我真正将学生带到横箱前进行练习时,大多数同学尤其是女同学都出现了胆怯恐惧的心理,导致他们不能顺利完成横箱分腿腾越的技术动作。针对这种情况我决定采取激发“亮剑精神式”的课堂教学。
巧制物理教具,激发小组合作学习 篇8
关键词:自制教具;小组合作学习;物理
【课程设计背景】
2011年修订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强调:“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旨在让学生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的相似的探究过程,主动获取物理知识,领悟科学探究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按照课标的要求,在教学中,我们理应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去探究、去主动获取知识,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掌握探究方法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气压存在的展示,事先安排一个学生用滴管的橡胶头在脸上作“小丑”造型表演,激起一次课堂的高潮……
二、进行新课
[活动一]
组织人提问(事先指定某学生准备):刚才这位小丑滑稽的表演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那你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呢?有请各位献技!……(学生展演教师点评)
[活动二]
1.组织人引导
大家使出了浑身解数已经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那同学们想不想把大气压的值测出来呢?老师现在准备了两种测量方法:①注射器气压测量器测量;②水柱气压测量器测量。不过水柱气压测量器只有一组器材,那么哪一组争取使用水柱测量器来测量呢?
2.教师分配各学习团队的汇报任务及发放相应的器材和说明书资料
(注:①四大排从中分为八个学习团队;②汇报任务即是学生将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向同学和老师演说一遍。)
第1~7团队:用注射器气压测量器测量大气压的值。
发放器材:注射器一个、细线一段、5N弹簧测力计一个、■烧杯的水、毫米刻度尺一把。
附说明书:
任务:
A.活塞面积怎么求?
B.大气对活塞有压力吗?
C.大气对活塞的压力怎么测?
D.活塞与器壁间有摩擦力吗?
E.大气对活塞的真正压力等于多少?
F.大气压强怎么计算?
探究:按说明书做实验,并算出大气压的值。
结论:你们组测出的大气压值是 。
第8团队:水柱气压测量器
发放器材:12m长透明塑料软管(Φ0.7 cm)一根、12 m长细索一根、塑料水桶(12 L)一个、两用气枪一支,皮尺(30 m)一个、课桌一张、课凳一张、石块一块。
附说明书:
任务:
A.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是什么托住水银柱的?
B.在水柱气压测量中,是什么托住水柱的?
C.大气压的值与水柱的压强相等吗?
D.怎么测算出大气压的值?
探究:
①将水桶装水至■处,将软管卷好放入桶中,管的一端用细索系上石块后置于桶底,管的一端移出桶外后用抽气枪抽气使管内充满水;
②用一根10 cm长的光滑圆木棒在水中将抽气端的软管口堵紧;
③从教学楼四楼放下细索至楼底,将索的末端系紧堵有木棒的软管头(交结处),四楼的同学漫漫收索将软管拉到四楼,通过一楼同学反复在桶底加垫课桌和课凳,直到四楼同学能安全清楚地观察到真空与水的交界面为止;
④从四楼放下皮尺,测出桶中水面到软管中真空与水的交界面处的竖直距离h水;
⑤根据公式P大气压=ρ水gh水即可求出大气压强的值。
结论:你们组测出的大气压值是 。
3.组织人引导:请各组汇报本组的测量结果,然后请老师点评。
[活動三]
1.组织人引导
刚才同学们测量出了大气压的值,下面请同学们来讨论几个问题。
2.教师分配各学习团队的汇报任务及发放相应的器材和说明书资料:
第1、2团队:完成P88想想议议的问题。
结论:你们组得出的结果 。
第3、4团队:观察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
发放器材:自制气压计每组1个。
附说明书:
任务:
A.手持自制气压计从底楼走到顶楼,再从顶楼走到底楼,观察液柱有什么变化?大气压在变化吗?
B.查找依据,说说大气压随高度变化有什么规律?
探究:按说明书做实验
结论:你们组得出的结果 。
第5、6团队:观察无液气压计的结构并解释其原理。
发放器材:无液气压计1个。
结论:你们组得出的结果 。
第7、8团队:观察抽水机的结构并解释其原理抽水
结论:你们组的解释 。
3.学生各团队内进行交流合作与讨论,准备汇报内容。
4.学生各团队依次汇报各自的专题内容(在此期间教师可适时点拨与补充)。
三、学生自我总结本节课的所得
四、课堂检测(抽取导学案中的一些典题进行点评)
【教学反思】
整节课,学生都在围绕教师利用自制教具安排的3个活动去实践、发现、思考、合作、交流,他们一直在一种兴奋的学习状态中。只要我们真正以科学探究作为一节课中的重要内容、作为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学生就能更多的发现他们身边的物理现象,更多的体验出学习物理的快乐!
(作者单位 贵州省福泉市实验学校)
如何激发团队活力 篇9
摘要:很多企业中的团队成员存在工作怠慢,缺乏积极性和活力等现象,导致整个团队丧生活力,无疑会成为团队的死穴。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消除固化思维,激发团队活力,塑造一个优秀的团队。关键词:团队 活力 激发 措施
1激发团队活力的意义
一个团队要有活力与智慧才能生存下来并取得成功,团队活力决定团队的强弱。一个有自知之明的团队应该同时掌握自己的优势和弱势所在。而团队成员应该明了其他成员的特性,知道如何取长补短,还应该知道互相沟通。聪明的团队应该努力达到这层认识,并将其努力保持下去。但很多企业里,经常会出现员工没有激情,团队处于“亚健康”状态等。如果管理者忽略了对员工的管理与激励,团队成员就很容易成为“温水里的青蛙”:悠哉地过着日子,得过且过,感觉不到外在的威胁。在舒适的不变的环境里,很多员工会慢慢失去斗志,慢慢失去工作的驱动力,团队也会慢慢地失去战斗力。多数团队在活力方面表现欠佳,部分员工存在惰性,目标不统一,工作活动不积极,“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状况,这些都成为了团队协作的绊脚石,一旦出现这些情况都会导致整个团队的活力下降,工作力不从心,效率和质量一并下降。
任何一个团队,要想保持活力,就必须要避免员工成为“温水里的青蛙”。因此,激发团队活力显得尤为必要。作为管理者来说必须适时引入相应的措施进来,增强竞争和鼓励机制,注入新鲜血液,加强沟通,增强团队凝聚力,树立统一目标,提高共同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能力,激发团队活力,进而保持团队持久活力。
2影响团队活力的主要问题
团队缺乏活力多数都是由于团队的自身缺陷。团队成员没有工作积极性、不求上进,关系不融洽、相互不尊重,缺乏沟通、不愿倾听其他成员的见解等。同时,团队活力欠佳也是因为本身设置存在问题。如团队所属的组织没有能够提供明确的目标、合理的指令或是解决问题的工具。团队内部的气氛紧张,成员连简单的谈话交流都无法进行,就更谈不上交换和共享信息。团队出现问题并不是因为经理层疏于管理,而是由于团队里出现了问题。团队工作方式、目标、程序和决策以及内部和谐等方面的问题是导致团队无法正常运行的元凶。2.1环境安逸,缺乏竞争
很多公司里环境较好,员工在一个岗位上几年甚至十几年,工作顺手,但没有创新和提高,像在一潭死水里的青蛙,工作上没有同事会让他们感到危机感,没有威胁,也没有驱动力,也缺乏工作积极性。另外有些公司里存在多劳不多得的情况,有的员工或班组干活多,得的少,没有激励,导致积极性下降,团队死气沉沉,没有一丝的活力。2.2缺乏沟通,内部不和谐
公司里有些部门或班组存在团队成员之间缺少沟通,管理者和员工缺少沟通等情况。缺少沟通会导致凝聚力不够,也会使得执行力大大降低,使团队生产力低,工作难开展等。这些问题对任何公司或团队都是棘手的问题。在很多公司发生过类似的情况:团队中的成员在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时,由于意见不同意,沟通少,导致无法继续交流,工作开展困难,另外还存在团队成员对管理者不满,消极应付工作,以至于团队凝聚力丧失,更谈不及团队活力。2.3目标错乱
人们由于过分注意主要目标的远期前景,在目标设定时经常失败。正确的目标设定应从整个团队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开始,然后在团队成员的参与下,将这一最终目标分割成为一系列相互关联、易于操作的短期目标。成功的团队总是着眼并着手于短期目标。因为短期目标易于实施,便于施展才能。可以长远打算,但必须着手于眼前。团队设立的目标越多,其运作的结果就越糟。尽管可以多方准备,事物总有自己演变的规律。2.4决策模式不良
团队进行决策的方式本身就是最重要的决策之一。应该先了解情况,然后在大刀阔斧地行动;具体行动的实施因讨论结果不同而异,自然,正确的决策就产生出来了。决策模式有很多种。例如:全体通过式决策模式。所有团队成员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最终达到一致的结果;参与式决策模式,就具体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
2.5授权模糊,角色不定
组织未来达到某种目的而创立了团队。组织可能会向其下属团队“授权”,通常是很模糊的,即团队为达到既定目的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采取一切必要的行动。但也可能组织没有这样授权。对此团队要么感觉手中无权,无法开展工作;要么就搞不清自己职权到底是什么。不管怎样,这样的团队注定是要失败的。
当团队内不止一人对某项任务时,通常是有吸引力的任务负责的话,问题就出来来。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例子:高层管理团队其实并非团队,因为个别成员的意愿和野心已经取代了该团队的任务,其结果就是内讧。同时,对于多人承担的工作人,存在只有一个干活的显现。
3激活团队活力的措施 3.1优化组织文化,塑造团队精神
健康向上的组织文化将会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员工将自己的行为与团队的整体目标协调起来。同时,良好的组织文化,有利于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温馨的组织气氛,有利于增强员工之间信任与理解;加强人员之间的合作,有利于给员工建立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使每个员工都有归属感。正是这种融洽的、正向激励的工作氛围,才能真正激发出员工的工作激情。
具有团队精神是团队有有活力的必要条件。所以要加强团队建设,让员工拥有团队精神。团队精神是一个团队有的共同价值观和道德理念在企业文化上的反映,团队精神也是企业的灵魂。一个群体不能形成团队,就是一盘散沙;一个团队没有共同的价值观,就不会有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当然就不会有战斗力;一个团队没有灵魂,就不会具有生命的活力。团队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员工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朝着一个目标努力。任何团队都需要一种凝聚力。塑造团队凝聚力是通过对团队意识的培养,通过员工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习惯、信仰、动机、兴趣等文化心理,来沟通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产生共同的使命感、归属感和认同感,反过来逐渐强化团队精神,产生一种强大的凝聚力。
打造团队精神决非一日之功,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要靠多年的教育训练和生活实践的积累,才能逐步形成。团队的管理者的世界观、人生观、利益观、幸福观等,对于打造团队精神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管理者有什么样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他们带领的团队就会有与之相似或相近的共同价值观。应时刻提醒成员,优秀的团队是互补的,就像在战争中一样,成员之间是互为依靠的。交叉培养的人员担负着主要和次要的不同角色,如果一个士兵倒下,后面的就会取代他的位置。因此,我们要把握公司发展的路线,提炼公司文化精神,以此来塑造具有与公司共荣辱的团队文化。提炼团队积极工作在安全生产中表现出来的工作激情和良好的精神风貌,结合团队的特点,预测发展趋势,从点滴做起,精心塑具有魅力的团队文化,从而激发自己团队的活力。
3.2 以人为本,加强沟通
沟通作为一种相互交换信息、交流情感手段,一直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沟通则是管理的灵魂,无论是安排工作、化解冲突,还是进行计划控制,无不需要良好的沟通。一个优秀的管理人员必将其70%的时间用在与他人的沟通上。因此,无论管理组织还是团队,只有进行有效的沟通,才能打造出高效率的团队,从而显示出其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强大生命力。随着团队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成熟,团队管理最佳的方式是进行民主的管理,组织各类活动将更多的依赖说服教育,而非强制命令。团队成员之间有效的沟通与协作,决定优秀的团队、有凝聚力的团队,对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也尤为重要,同时是医治团队成员偷懒的有效防犯方法。因而,团队成员间的有效沟通就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甚至于决定一个团队或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3.2.1 了解员工,聆听心声
作为管理者,要能充分的认识你的员工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是管理者如果能充分理解自己的员工,工作开展起来会顺利得多。首先,要对员工的出身、学历、经验、兴趣、专长等有初步的了解。同时还要了解员工的思想,以及其干劲、热诚、诚意、正义感等。其次,当员工遇到困难,实现预料他的反应和行动,并恰如其分的给员工雪里送炭,解除员工的后顾之忧,使员工有足够的安全感和忠诚心。再次,知人善任能使每个员工在其工作岗位上发挥最大的潜能,给员工足以考验其能力的挑战性工作,并且在其面临此种困境时,给予恰当的引导。最后,聆听员工的心声也是团结员工,调动积极性的重要途径。一个员工的思想出了问题,会失去工作热情,要他卓越的完成你交给他的任务是不可能的。这时,应耐心的得去听取他的心声,不应一味责难它们,而应给他们解释的机会,找出问题的症结,解决他的问题或耐心开导。另外要给团队内部成员创造有利的沟通条件,增强团队内部沟通,促进团队的融洽与和谐,塑造良好的工作气氛和环境。3.2.2以情为重,塑造人格魅力
管理者应放下架子多与员工聊天增进感情,聊工作聊生活,与员工融洽相处,让员工感受到团队是个温馨的大家庭。同时给予员工足够的尊重和信赖,这样才会促进员工的积极性,敬业工作快乐工作,从而团队的活力也被激发起来。此外,管理者要淡化权利,强化权威,管理者的德行、气质、智慧、知识和经验等人格魅力,使员工资源服从其领导,这种服从来自一个企业的管理者要成功的管理自己的员工,特别是管理比自己更优秀的员工,人格魅力形成的权威比行政权力更重要。3.2.3动员参与决策,引导发展方向
一方面,团队员工参与决策,有利于增强组织的民主氛围,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所以要动员团队每个成员参与决策,了解工作目标,通过讨论达成共识,促进目标的统一性。另一方面要帮助员工制定个人发展计划,每年给员工与管理层个人面谈的时间,在上级的帮助下制定个人发展计划,以跟上团队的发展,甚至超过团队的发展步伐,以此调动整个团队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3.2.4鼓励越级报告
当员工受到顶头上级的不公正待遇或看到公司发生问题时,可以直接提出,还可越级反映,高层应认真听取基层员工的意见,提供协调和解决办法,化解矛盾,使得人与人之间相处时,彼此之间都能做到互相尊重,消除了对抗和内讧。
3.3引入竞争机制
竞争同时展现了人性中最好的和最坏的一面。人们总是会受到这样那样的诱惑去限制竞争。但是,没有竞争,团队会停止改善世界的努力,这将导致更大的悲剧。但是,没有竞争,结局就是停滞。
团队必须导入竞争机制,这样才有助于提高团队活力,旨在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危机意识,走出固化思维,让大家互相赶超,让付出与收获成正比,体现出努力一定会有回报的真理,形成良性竞争。当松懈怠慢的员工感受到竞争带来的压力和危机感,为了在竞争中不处于劣势,必然会转消极为积极,转平庸为努力上进,从而使整个团队的活力得到大幅度上升,达到激活团队活力,提升工作效率的目的。因此,要让团队成员走出固化思维,消除惰性,激发活力,就一定要引入竞争机制,让大家在一个平台上体现能者多劳,能者多得,多劳多得等。
需要注意的是,团队内部需要的是良性竞争,同时需要有一定的水平控制的,而不是简单的将内部员工形成对立冲突面,导致企业内的大团队意识受到影响。良性的竞争必须基于工作解决方案的脑力大激荡和对工作质量孜孜不倦追求卓越的意识,而不是出于情绪对立的恶意干扰。因此团队内部既提倡合理有效的冲突机制,避免一潭死水,又要控制冲突的水平,避免恶性的竞争矛盾影响企业内部的工作配合和团队效果。
3.4巧妙激励,激发潜能
团队要想有活力,还必须要巧妙激励。激励分为正激励和负激励,有经验的管理者,总是通过多用正激励,少用负激励的方式,来最大化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通过树立正反榜样,来激发大家赶先进,避教训,让团队成员都能不断地提高。每个人的潜能是不同的,对不同特质的人,采取不同的刺激手段才可能达到好的效果。3.4.1物质激励
物质激励对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物质激励方式多种多样,必须根据每个岗位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方式,才能达到最好的激励效果。物质激励没有绝对高低之分,更多的是一个相对概念,在设计物质激励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体现公平原则,以公司发展战略、计划为导向,以每位员工创造的绩效大小为依据,制定基于绩效的物质激励体系,充分体现多创造价值多得回报的理念。
3.4.2精神激励
精神激励是激发员工积极性的另一种方式。精神激励的方式同样有很多,企业要善于创新精神激励的方式,充分激励每位员工的积极性。3.4.3结合激励
企业为了达到最大化的激励效果,要善于把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有效结合。如果只采用其中一种激励方式,永远无法达到有效激励员工的目的。片面强调物质激励,容易使员工产生拜金主义,增加企业的激励成本。过度的依靠精神激励也不管用,精神激励只能在短期内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果没有相应的物质激励作为保障,难以产生长期效果,改革开放前众多国有企业的实践就证明了这一点。
3.5团队员工培育
3.5.1提升队员的责任感
责任胜于能力,责任本身就是一种最大能力,生而有责,责任是永恒的职业精神,责任建设,以制为本。讲责任,也要讲责任制;有履责要求,也要有责任追究。落实责任制,一在履责,二在问责。把责任和责任制统一起来,确立良性的责任导向,增强责任心、培育责任感、提高责任意识:第一,加强责任意识教育,不断提升工作自觉性。第二,强化责任履行能力,持续提高工作水平。第三,健全责任管理制度,全面增强制度保障性。第四,完善责任监督机制,继续提升监管能力。
3.5.2强化危机意识
不断提醒团队成员,消除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安逸状态,危机意识是每个企业员工,尤其是管理者应该保持的基本状态,从来没有一成不变的成功,因为需要切实工作,不断研究工作项目,努力赶超他人,从而获得领先一步的地位。3.5.3培养队员自信和强烈的愿望
拥有高度的自信,如果队员对自己非常自信,以致激情被彻底唤起的时候,就会进入一种特殊的功能态。这时思维和精神力量的速度和数量都会大大增加,在这种状态下,你的精神力量顺利地运转,队员达到到灵感四溢、随心所欲的心理状态。此时团队的活力无疑是非常活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