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发展阶段理论

2024-09-25

职业发展阶段理论(共8篇)

职业发展阶段理论 篇1

施恩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

2008年06月25日 15:15

来源:51job 美国的施恩教授立足于人生不同年龄段面临的问题和职业工作主要任务,将职业生涯分为9个阶段。

1、成长、幻想、探索阶段。一般0~21岁处于这一职业发展阶段。主要任务是:

(1)发展和发现自己的需要和兴趣,发展和发现自己的能力和才干,为进行实际的职业选择打好基础;

(2)学习职业方面的知识,寻找现实的角色模式,获取丰富信息,发展和发现自己的价值观、动机和抱负,作出合理的受教育决策,将幼年的职业幻想变为可操作的现实;

(3)接受教育和培训,开发工作世界中所需要的基本习惯和技能。在这一阶段所充当的角色是学生、职业工作的候选人、申请者。

2、查看工作世界。16~25岁的人步入该阶段。首先,查看劳动力市场,谋取可能成为一种职业基础的第一项工作;其次,个人和雇主之间达成正式可行的契约,个人成为一个组织或一种职业的成员,充当的角色是:应聘者、新学员。

3、基础培训。处于该阶段的年龄段16~25岁。与上一正在查看职业工作或组织阶段不同,要担当实习生、新手的角色。也就是说,已经迈进职业或组织的大门。此时主要任务已是了解、熟悉组织,接受组织文化,融入工作群体,尽快取得组织成员资格,成为一名有效的成员;二是适应日常的操作程序,应付工作。

4、早期职业的正式成员资格。此阶段的年龄为17~30岁,取得组织新的正式成员资格。面临的主要任务:(1)承担责任,成功的履行与第一次工作分配有关的任务;(2)发展和展示自己的技能和专长,为提升或查看其他领域的横向职业成长打基础;(3)根据自身才干和价值观,根据组织中的机会和约束,重估当初追求的职业,决定是否留在这个组织或职业中,或者在自己的需要、组织约束和机会之间寻找一种更好的配合。

5、职业中期。处于职业中期的正式成员,年龄一般在25岁以上。主要任务:(1)选定一项专业或查看管理部门;(2)保持技术竞争力,在自己选择的专业或管理领域内继续学习,力争成为一名专家或职业能手;(3)承担较大责任,确实自己的地位;(4)开发个人的长期职业计划。

6、职业中期危险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是35~45岁者。主要任务为:(1)现实的估价自己的进步、职业抱负及个人前途;(2)就接受现状或者争取看得见的前途做出具体选择;(3)建立与他人的良师关系。

7、职业后期。从40岁以后直到退休,可说是处于职业后期阶段,此时的职业状况或任务:(1)成为一名良师,学会发挥影响,指导、指挥别人,对他人承担责任;(2)扩大、发展、深化技能,或者提高才干,以担负更大范围、更重大的责任;(3)如果求安稳,就此停滞,则要接受和正视自己影响力和挑战能力的下降。

8、衰退和离职阶段。一般在40岁之后到退休期间,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年龄会衰退或离职。此间主要的职业任务一是学会接受权力、责任、地位的下降;二是基于竞争力和进取心下降,要学会接受和发展新的角色;三是评估自己的职业生涯,着手退休。

9、离开组织或职业--退休。在失去工作或组织角色之后,面临两大问题或任务;(1)保持一种认同感,适应角色、生活方式和生活标准的急剧变化;(2)保持一种自我价值观,运用自己积累的经验和智慧,以各种资源角色,对他人进行传帮带。

需要指出的是,施恩虽然基本依照年龄增大顺序划分职业发展阶段,但并未囿于此,其阶段划分更多的根据职业状态、任务、职业行为的重要性。正如施恩教授划分职业周期阶段是依据职业状态和职业行为和发展过程的重要性,又因为每人经历某一职业阶段的年龄由别,所以,他只给出了大致的年龄跨度,并在为职业阶段上所示的年龄有所交叉。

格林豪斯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

2008年06月25日 16:13

来源:51job 格林豪斯研究人生不同年龄段职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并以此将职业生涯划分为5个阶段。

1、职业准备。典型年龄段为0~18岁。主要任务:发展职业想象力,对职业进行评估和选择,接受必须的职业教育。

2、查看组织。18~25岁为查看组织阶段。主要任务是在一个理想的组织中获得一份工作,在获取足量信息的基础上,尽量选择一种合适的、较为满意的职业。

3、职业生涯初期。处于此期的典型年龄段为25-40岁。学习职业技术,提高工作能力;了解和学习组织纪律和规范,逐步适应职业工作,适应和融入组织;为未来的职业成功做好准备,是该期的主要任务。

4、职业生涯中期。40~55岁是职业生涯中期阶段。主要任务:需要对早期职业生涯重新评估,强化或改变自己的职业理想;选定职业,努力工作,有所成就。

5、职业生涯后期。从55岁直至退休位职业生涯的后期。继续保持已有职业成就,维护尊严,准备引退,是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

萨珀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

默认分类 2008-06-30 18:48:06 阅读246 评论0字号:大中小

职业生涯是一个人长期的发展过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个人有着不同的职业需求和人生追求。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划分是职业生涯规划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具体阶段的划分,不同的专家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我们最常见的、也是应用得最广泛的,则是萨珀的生涯发展阶段理论。

生涯发展大师萨珀(Super)集差异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职业社会学及人格发展理论之大成,通过长期的研究,系统地提出了有关职业生涯发展的观点。1953年,他根据自己“生涯发展型态研究”的结果,将人生职业生涯发展划分为成长、探索、建立、维持和衰退共五个阶段:

1.成长阶段(0~14岁)

成长阶段属于认知阶段。在这个阶段,孩童开始发展自我概念,学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要,且经过对现实世界不断地尝试,修饰他自己的角色。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发展自我形象,发展对工作世界的正确态度,并了解工作的意义。这个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

一是幻想期(4~10岁),它以“需要”为主要考虑因素,在这个时期幻想中的角色扮演很重要;

二是兴趣期(11~12岁),它以“喜好”为主要考虑因素,喜好是个体抱负与活动的主要决定因素;

三是能力期(13~14岁):它以“能力”为主要考虑因素,能力逐渐具有重要作用。

2.探索阶段(14~25岁)

探索段属于学习打基础的阶段。该阶段的青少年,通过学校的活动、社团休闲活动、打零工等机会,对自我能力及角色、职业作了一番探索,因此选择职业时有较大弹性。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使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特定化并实现职业偏好。这阶段也包括三个时期:

一是试探期(15~17岁),考虑需要、兴趣、能力及机会,作暂时的决定,并在幻想、讨论、课业及工作中加以尝试;

二是过渡期(18~21岁),进入就业市场或专业训练,更重视现实,并力图实现自我观念,将一般性的选择转为特定的选择;

三是试验承诺期(22~24岁),生涯初步确定并试验其成为长期职业生活的可能性,若不适合则可能再经历上述各时期以确定方向。

3.建立阶段(25~44岁)

建立阶段属于选择、安置阶段。由于经过上一阶段的尝试,不合适者会谋求变迁或作其他探索,因此该阶段较能确定在整个事业生涯中属于自己的职位,并在31岁至40岁,开始考虑如何保住该职位并固定下来。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统整、稳固并求上进。这个阶段细分又可包括两个时期:

一是尝试期(25~30岁),个体寻求安定,也可能因生活或工作上若干变动而尚未感到满意;

二是稳定期(31~44岁),个体致力于工作上的稳固,大部分人处于最具创意时期,由于资深往往业绩优良。

4.维持阶段(45~65岁)

维持阶段属于升迁和专精阶段。个体仍希望继续维持属于他的工作职位,同时会面对新的人员的挑战。这一阶段发展的任务是维持既有成就与地位。

5.衰退阶段(65岁以上)

衰退阶段属于退休阶段。由于生理及心理机能日渐衰退,个体不得不面对现实从积极参与到隐退。这一阶段往往注重发展新的角色,寻求不同方式以替代和满足需求。

职业发展阶段理论 篇2

当代中国, 由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信息时代转变, 经济体制也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 在这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 新闻理论以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和毛泽东思想为指导, 丰富了自身的内容和精神, 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新闻理论, 对发展我国的新闻事业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笔者以为, 新闻理论的发展演变以20世纪的两个时间点分为三个阶段, 这两个点分别是20世纪20年代和1949年, 下面将以各阶段的社会背景下新闻事业及新闻理论的发展主体分述这三个阶段。

20世纪20年代以前:新闻思想和理论的萌芽时期

早在清代就有政府要闻的刊发, 标志着新闻传播活动在中国产生, 当时的传播对象局限在政府部门官员, 传播形式仅限于纸张和口头传播, 传播内容也单调乏味。传播对象的单一和形式的缺乏使当时的中国古代报业发展缓慢。

封建的闭关锁国被资本主义的侵略打破, 但对于报业发展来讲却是件好事。外国传教士利用报纸进行的传教活动受到清政府的禁止, 因而中国历史上第一份近代化的报纸《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创办于马六甲, 这份创刊于1815年8月5日的报纸, 揭开了近代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的第一页 (2) , 同时也奠定了中国新闻理论形成发展的基础。随后在沿海的澳门、广州、香港和上海等地, 相继出现了外国人创办的中国或外文报纸。

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之一洪仁玕在编写的建国纲领中提到了一些新闻观点, 主要阐述了新闻的政党性质、新闻的论自由途径、新闻的舆论监督作用和教育功能。这些为新闻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条件。

维新运动中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新闻思想承认了新闻的党派性质, 并将其称为政治斗争的武器, 还提出了新闻引导和监督舆论的作用, 贡献最大的梁启超成为新闻理论史上承前启后的人物。

民国初年新闻事业出现了短暂的繁荣, 主要主张言论自由。袁世凯和北洋政府当政期间, 报业的言论自由遭到禁锢, 由此引发了报业性质的改变, 经营体制改为发行和广告并举, 突出了广告在报业经营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五四”时期, 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出现影响了新闻理论的发展, 伴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 新闻事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著名的改革是使用白话, 不仅改善了人民的读报环境, 也提高了采编的速度和质量。更为重要的是第一步新闻著作问世, 徐宝璜的《新闻学》一书主要从新闻学定义, 到报纸工作的性质和任务, 兼及报纸的编辑、采访、评论、发行诸方面, 作了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3) 。

清末报业的发展, 太平天国领袖对新闻的重视和维新运动中对新闻声音的利用, 充分显示了在社会动荡中新闻理论体系已初见端倪, 为其形成和发展做了实践和环境的准备。

20世纪20年代至新中国成立前新闻理论初步形成时期

1921年7月,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报刊在列宁报刊思想和俄国党报创办的帮助下发展起来。继承和发展了“五四”时期的政策, 以宣传马列主义和党的纲领路线为己任, 使用白话进行新闻传播活动。这个时期的新闻理论, 以党性原则为中心, “党的报刊”是当时最常用的称呼, 也成为党的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年代也是新闻教育奠基的基础时刻, 很多大学建立了新闻学系和开办新闻学课程。新闻教育在发展, 新闻理论研究却比较缓慢。

由此新闻理论建设开始了战争阶段的进程。十年内战期间是新闻事业阵线分明、斗争激烈的历史时期。各自为战的新闻事业形成了不同风格, 国民党的新闻理论内容增添了新闻检查制度, 共产党在异常艰辛的环境中明确表达了“报纸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这一观点。有影响力的著作中, 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成为经典, 揭开了新闻史学研究的新篇章。

1925年到1931年, 毛泽东先后写了多篇关系党的宣传方针、政策、任务、作用和新闻从业人员素质的文章。其中表明了新闻的目的是革命, 强调了新闻事实的重要性, 提升了新闻宣传在红军工作中的地位。他还亲自编写宣传小册子并指导各地如何发挥小册子的作用, 正是这种做法发扬了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新闻思想,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萌芽。

十年内战、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 重点强调的都是新闻理论的党性原则, 标志着我国新闻理论基本成形。此时的中国, 充满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精神的光辉, 继承和发扬这些精神的革命先驱, 充分利用各种手段, 极力发挥新闻活动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从而使新闻理论的研究形成一定规模, 促进新闻理论体系的发展与成熟。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新闻理论的发展时期

新中国成立以后, 形成了共产党的新闻机构与非共产党的新闻机构并存、国营新闻机构与私营新闻机构并存的态势, 摒除了战时的新闻专政政策, 但是建立一个具有社会主义国营性质的新闻机构, 仍然是新闻事业建设的重点。

新中国成立初期, 新闻理论整合了自身已有资源与外部获取资源后, 开始充实新的内容, 首先设立新闻事业管理机构新闻总署, 新闻总署是新闻事业的领导和管理机构, 它的设立结束了公营新闻事业的时代, 标志着新闻事业的隶属单位的产生。其次进行了新闻法制建设, 有了符合时代要求的管理部门, 紧接着就进行行业立法。战争年代, 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宣传语言具有强制性和强烈性的特征, 新中国成立以来就明确说明, 要采用“号召、建议和商讨”的语言, 这就对新闻采写工作者提出了基础性的要求。当然还颁布了很多类似的新闻法规。新成立的新闻总署还提出了贯彻实施此类法规的具体要求。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新闻事业管理, 强调联系实际、联系群众, 强调受众意识, 在批评性评论与自我批评中也收到良好效果;另外, 积极吸收国外经验, 尤其是从苏联这个当时社会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吸取了很多宝贵经验, 这种查找自身问题, 借鉴外来财富的方法, 不但促进了新闻事业的发展, 也为以后提供了一个发展道路上面对问题时解决问题的办法。

持续的发展中有成绩也有不足, 凭借着无产阶级勇往直前的精神, 我国的社会主义新闻体制到1956年基本确立。体制中有无产阶级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 也有腐朽封建制度遗留下来的问题, 面对问题, 我党施行了新闻工作改革,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改革由《人民日报》开始, 涉及新华社和全国各地广播电台以及部分非党报。这次改革, 否定了全盘否定和全盘接受的观念, 发现了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的真理, 同时也有部分单位和个人犯了右倾主义的错误。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 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 中国迎来了一次暴风雨的洗礼———“文化大革命”爆发了。新闻传播事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 新闻事业发展跌入低谷。在我看来, 新闻的改革是先文化而行的, 新闻事业经过改革后改掉了“左”倾的毛病, 但是有右倾的趋势, “文化大革命”随之而来, “左”倾主义泛滥的时候, 有拨乱反正的大会, 但是“左”倾根源并没有挖出。

在“文化大革命”的多次起伏中, 新闻事业风雨飘摇, 表明新闻事业与国家政治局势息息相关。新闻理论的研究和建设与新闻事业同病相怜, 因此, 新闻理论体系的建设在这样一个时期, 随着政治的摇摆而动摇。

20世纪70年代以后:新闻理论的成熟时期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平稳发展的历史时期。受影响最深的新闻事业也亟待恢复和发展。“文化大革命”中丢失了大量对于理论建设来讲非常重要的文献资料, 由此引发新闻界对新闻本位的研究, 比如新闻定义、新闻真实等相关问题, 经过广泛探讨和深入研究, 普遍认同1943年陆定一的定义, 即“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这一定义在当代社会亦得到广泛认同。另外还有新闻事业的性质等问题的研究, 随着阶级斗争的消亡, 新闻不再是阶级斗争工具, 而是无产阶级的舆论工具了。1979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中国大地, 新闻事业在宣传我党新的路线、方针、政策上发挥了立竿见影的作用, 同时也给新闻理论自身树立了一个检验理论真理性的标准———实践。为提供优质的宣传平台, 我国在新闻实践中, 逐渐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的新闻理论体系, 即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理论体系。

这里着重谈一下中国特色的新闻理论。包括新闻党性原则、新闻舆论导向和舆论监督、新闻队伍建设的中国特色新闻理论体系是在中国社会实践的基础上, 以中国文化为底蕴, 坚持党性原则,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在改革开放的社会背景下, 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思想, 萌芽、产生、发展和完善起来的, 是经过历史的沉淀和检验的, 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时期的新闻理论体系。这个体系在今后的社会实践中必将不断发展完善, 为社会、国家和我们的党所用。

结语

从清末新闻纸的萌芽到太平天国把新闻内容写进建国纲领, 再到维新运动中把新闻称作政治斗争的工具, 最后到新闻理论的一些内容的提出, 足以发现新闻理论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的萌芽状态。这一时期对新闻理论有突出贡献的有洪仁玕和闻一多, 这两位对新闻理论的理解和阐释由于时光的流逝难免存在局限, 但是岁月不能冲淡的是真理和发现真理的意义。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新闻理论的发展经历了战争阶段, 也就是斗争武器政治宣传的阶段, 这个过程中, 新闻理论的党性逐渐凸显, 为建立中国特色新闻理论提出了立论基础。这个过程, 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闪耀光芒、毛泽东新闻理论形成的时期, 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共同指导着中国革命, 也指导着中国新闻理论体系的建立。毛主席首先指出新闻事业的政党性质, 是共产党的新闻事业, 其目的是革命、在看清事实形势的前提下, 采用反攻的方式进行的宣传。在解放战争结束时, 收编反动派的新闻机构后充分发挥其作用, 并明确指出新闻事业服务或者说发展的方向———“生产建设”。这一时期对新闻定义和新闻真实性进行总结和强调的陆定一在前面已论述过, 不再赘述。

新中国成立以后, 依然重视新闻工作, 新闻的阶级性伴随着阶级产生和消亡, 要更加重视新闻的时新性, 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力度需加大, 要关注新闻效果和新闻采写。至此形成完整的中国特色新闻理论体系。

从摒弃“阶级斗争工具论”到继承发展“喉舌论”, 从承认新闻是一门科学、承认新闻事业具有其自身的传播规律开始, 到引进西方传播学的观念开始舆论学研究、受众研究。在不同阶段, 新闻观念的革新总是与新闻实践、社会实践紧密相联的。 (4) 新闻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始终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 始终体现唯物主义新闻观的主题思想, 始终有着历史和现实的双重意义, 始终坚持中国特色新闻立论的党性原则, 为建设完善有中国特色的新闻理论体系和发展我国新闻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国知网:《陆定一对新闻理论的贡献》。

[2][4]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第45页, 第419页。

职业发展阶段理论 篇3

关键词柯尔伯格道德发展认知幼儿德育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劳伦斯·柯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 1927—1987)是美国哈佛大学“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的创办者和领导者,其倡导的认知发展学派的道德发展心理学、道德发展哲学与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验在世界各地受到极大关注。①他在大量实验研究基础上,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论”,指出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与个体的认知水平是密切相连的,这一理论对当前的幼儿德育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1 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基本观点

柯尔伯格对道德教育的研究深受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影响。皮亚杰认为,儿童开始学习说话以后,要经历直观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以及形式运算阶段等三个重要的推理阶段。②基于对此的借鉴,柯尔伯格认为,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由于认知结构的不一致,就相应表现为不同的道德水平,据此他把个体的道德发展分为三水平六阶段,即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1.1前习俗水平

在这个水平上,儿童凭借已有的认知水平能够区分是非好坏,但他是依据行为所产生的后果与自身的利益关系来解释好坏的,着眼于具体的个人认识。这个水平可分为两个阶段:

阶段一:以惩罚与服从为导向。在这一阶段中的个体认为正确的标准是不违反以惩罚为后果的各种准则,不伤害他人的身体和财产,即以行为对自己所产生的后果来决定这种行为的好坏,而不管这种后果对人有什么意义和价值。

阶段二:以工具性的相对主义为定向。正确的行为就是那些可以满足个人需要,有时也可以满足他人需要的行为。人们之间内关系是根据像市场地位那样的关系来判断的.儿童知道了公平、互换和平等分配,但是他们总是以物质上的或实用的方式来解释这些价值的。交换就是“你帮我抓痒,我也帮你抓痒”,而不是根据忠义、感恩或公平来进行的。③

1.2习俗水平

在这个水平上,按照个人的家庭、集团或国家所期望的去行事就被认为它本身就是有价值的,而不管它所产生的后果如何。这种态度不仅服从于个人的期望和社会的秩序,而且是主动去维护、支持和辩护这种秩序,并以与这种秩序有关的个人或团体自居。在这个水平上,有两个阶段:

阶段三:以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一致或者“好孩子”为定向。凡是讨人喜欢或帮助别人而为他们称赞的行为就是好行为,其中许多符合大多数人心日中定型了的形象的或“自然的”行为。第一次把“他的用意是好的”作为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了,好孩子就会获得别人的赞许。

阶段四:以法律与秩序为定向。这个阶段的儿童已经能够认识到个体的行为是服从权威、固定的规则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他们通过履行各种现实的义务,来维护既定的社会秩序。

1.3后习俗水平

在这个水平上,儿童在努力脱离掌握集团的原则或个人的权威,并不把自己和这种集团视为一体从而去确定有效的和可用的道德价位和原则,其道德水平已经发展到超越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开始履行自己选择的道德标准。这个水平也有两个阶段:

阶段5:以法定的社会契约为定向。正确的行为往往取决于一般的个人权利和已为整个社会批判考核而予以同意的标淮。儿童清晰地意识到个人的意见和价位是相对的,从而相应地强调要求有一个取得—致同意的程序和规则。除了在宪法上民主地同意了的事物,权利是关于个人的价值相意见的事,所以其结果是强调法律的观点,但同时也强调要根据对社会是否有用的理性考虑来改变法律的可能性环境。在法律领域之外,自由同意和契约乃是遵守职责的一个具有联结作用的因素。

阶段6:以普遍的伦理原则为定向。根据良心作出的决定就是正确的,而所谓根据良心作出的决定就是指根据自己选择的具有逻辑全面性、普遍性相融贯性的伦理原则作出的道德决定。实质上,这些原则就是普遍的公正原则、互惠原则、人权平等原则和尊重个人的原则。④

2 对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的探讨

柯尔伯格把儿童个体的道德水平按照顺序分成三种水平六个阶段,各个发展阶段是不能跨越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个体表现出不同的道德水平,它完整地勾勒出了个体道德发展的趋势。

2.1柯尔伯格注重个体的道德认知的发展,并指出个体的道德水平是与其认知阶段相适应的

个体的道德发展是分阶段、循序渐进的过程。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要根据孩子们的水平来定位他们的道德发展阶段,不能高于或低于这个水平,那种不符合幼儿现有道德水平的教育是不能促进幼儿道德发展的。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教育者要完全了解个体正处于哪一种发展阶段,根据幼儿现有阶段的水平,做到因材施教,逐步提高幼儿道德水平。⑤

2.2强调以理服人,反对道德灌输

柯尔伯格指出“灌输既不是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学方法”。他倡导的是一种非灌输性道德教育,他认为灌输教育的核心是强制和服从,而不是创造和自主,是一种无视学生主体,目中无人的教育。 他反对用强制刻板的方式进行道德教育,主张尊重个体的道德意志。教育者通过某种方式,激发个体内部意识,以达到道德发展的下一阶段,促使个体的思维通过自然发展来达到教育目的。柯尔伯格认为,要促使幼儿道德水平的提高,只能采用引起幼儿道德冲突的方法,让幼儿在道德冲突中学会解决问题,实现道德发展。他设计的道德两难问题,通过设置问题情景,诱发孩子的认知冲突,激发幼儿的道德兴趣,从而达到提高道德认知的效果。⑥

2.3个体的道德提高与思维发展是相统一的

柯尔伯格认为不能以教授儿童不能理解或不愿接受的特定的具体的道德信条和规则作为教育的主要目的,而应特别重视发展儿童的道德思维能力,个体的逻辑思维是道德发展的必要条件。新的道德思维方式是从内部发展出来的,而不能从外部强加给儿童。柯尔伯格提出必须在学生中引起真正的道德冲突和意见不一,他设计出的道德两难问题,促使幼儿为了解决当前困惑,不得不学习更深层次的内容,以达到道德发展的下一阶段,通过激发个体的道德认知冲突,引发个体的道德思考,实现个体自身发展。

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对研究幼儿德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然,柯尔伯格的理论也有不完善的地方,如他在编制儿童道德两难故事时忽视社会环境的影响;他虽然论证了儿童道德判断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但对道德判断的重视远远超过了对道德行为的重视。⑦

3 用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指导幼儿德育

好的道德品质要从小开始培养,在幼儿发展过程中,道德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方面。幼儿德育是有目的、有组织地对幼儿施加道德影响,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活动,是幼儿教育的基石。⑧柯尔伯格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提出了道德发展阶段论,这对培养幼儿优良的品德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3.1教师要充分认识幼儿认知水平,避免道德教育成人化

幼儿由于认识水平有限,一般处于第一种水平即前习俗个体,此时,各种准则和社会期望对于自我来说是一些外在的东西。他们在生活中往往根据自身的满足程度来判断对与错,能给自己带来快感的在他们的眼里就是对的,他们是不能感受到社会规则对他们的约束力的。教师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就要以幼儿的认知水平来教会孩子认识生活中的事实,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例如当看到一个流浪的孩子偷吃别人家的食物时,儿童是不会意识到偷窃行为是违法的,他们只能觉得这个孩子肯定是饿了,这个行为没有什么不对的。老师在这个时候就要积极引导孩子们,让他们领悟到偷东西是不对的,因为拿别人的东西首先要和别人说一声的,别人同意了才能拿,拿了别人的东西还要还回来的,而故事中的孩子没有和别人说,就吃了食物,是不对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是不能通过法律来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因为此时的学生心目中是没有法律这个概念的,只能在儿童认知范围内让他们理解对与错。当然,讲道理也要在幼儿认知的范围内,不能以成人的视角来说理。

3.2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师生平等

在我国传统应试教育中,教师和学生由于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不同而被少部分人理解为教师和学生在主体人格上的不平等,片面强调道德的灌输,致使学生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被忽视,教师在教育中的作用被片面夸大,而没有认识到任何教育活动如果离开了主体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就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在道德教育中必须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积极关注学生的所思所想,充分发挥学生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加强学生的道德体验和内化,引领学生迈进更高一级的道德阶段。⑨传统的硬性灌输教育,背离了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不符合幼儿身心特点。柯尔伯格设计的一系列反映社会现实的道德两难问题,通过平等的道德对话,从内心激发幼儿道德冲突,实现道德水平的提高。作为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不能总以长辈的身份来教育孩子,例如在看待一些问题上,不能以“我说这就是错的”、“老师说他这样做是对的”等口吻和孩子说话,而要认真仔细地给孩子分析讲道理,让孩子充分认识到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为什么对,为什么错。

3.3教师要积极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幼儿道德冲突

幼儿的道德不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和发展,它不仅需要儿童间的相互关注,也需要家长和教师的积极引导。个体道德发展的每个阶段都表现出了不同的年龄特点,幼儿思维具有形象的特点,教师和家长应用具体形象的方法让幼儿理解德育的规则,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对幼儿进行德育,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中融合德育。⑩培养创造性首先要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好奇心,教育者应把幼儿面临的道德问题作为需要解决的困惑呈现出来,为幼儿创设能够积极参与的教学情景,激励幼儿积极主动对问题和困难进行讨论,从内心激发幼儿道德冲突。例如,在教孩子们节约用水时,仅仅通过告诉孩子们我国很多地方严重缺水的现状,人们没有水喝,没有水做饭,孩子们往往觉得不可思议,因为他们没有缺水的体验。在实际教育中,老师可以结合实际,告诉孩子们今天停水了,然后让孩子们在没有水的前提下学习生活,在接受现实考验后,幼儿对水就有了更深的了解,并且会主动节约用水。

职业发展阶段理论 篇4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思维发展四个阶段的主要特点2009-10-01 19:55:36 转载标签 发展心理学皮亚杰认知发展教育 分类 学习资料 感觉运动阶段02岁 特点婴儿只能通过自身的动作及与动作先联系的感知觉来认识外部世界尚未形成对事物的表征没有表象和语言。所以儿童只能认识此时此地的事物物体一旦不在儿童的视野内它就从儿童的心理活动中彻底消失了。到感觉运动阶段末期婴儿形成了心里表征掌握了语言和表象获得了客体永存的认识。前运算阶段26、7岁 特点产生了象征性机能儿童开始摆脱对具体动作的依赖可以凭借头脑中对事物的表征——表象与语言来进行思维。前运算阶段的思维是一种象征性思维它使儿童的思维摆脱了对动作的依赖另一方面也使儿童的思维局限于现象的世界从而缺乏逻辑性。前运算阶段思维缺乏逻辑性的表现之一是不具备观点采择能力——从他人的角度来看待事物的能力。另一个表现被称为泛灵论即儿童认为一切事物都和自己一样有着情感意愿和想法。第三个特点是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容易受事物的现象所左右表现出现象论的特点。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 特点儿童的思维开始摆脱了现象的束缚获得了逻辑性。表现之一是儿童获得了守恒概念表现之二是儿童获得了观点采择能力表现之三是儿童获得了对事物的类属关系与序列关系的认识。儿童思维的逻辑性还必须依赖于具体的经验儿童还没有掌握抽象逻辑思维的结构。形式运算阶段11、1215岁 特点与具体运算思维相比形式运算更具有系统性。它可以使儿童解决前所未见的问题或假设性问题是儿童适应复杂环境最有力的思维工具。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篇5

2010-06-25 10:25:03 来源: 作者: 【大 中 小】 浏览:1645次 评论:0条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总体了解和把握中国社会主义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发展阶段,认识这一阶段国内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党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制定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及其长期性,从而增强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授课对象:本科生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1-2学时

主要内容: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法、讨论法、案例法

导语:观看“大跃进”的相关视频,思考出现大跃进错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认清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是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正是由于我们党认清了当时我们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国情,才正确把握了社会和革命的规律,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同样,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也需要搞清楚我们所处的发展阶段。为什么我们国家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会发生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的“大跃进”和后来的“文革”这样的严重错误和挫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没有认清我们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国情,在当时提出了不切合实际的工作指导思想。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认清社会的发展阶段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多么重要。下面,我们将重点学习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问题,使大家对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有个正确的认识。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因为认清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建立后: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对中国国情处于不清晰状态;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这是党和邓小平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

(一)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过程(详讲)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认为未来社会大体要经历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时期、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

但社会主义建设还不是直接的实践问题,其中将经历哪些发展阶段,创始人并没有判断。

2.列宁:最早提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已经成为实践问题。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有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备到比较完备的发展过程的思想,但并未能对这一思想作进一步的阐发。

主要回答的是俄国怎样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问题,还没有来得及具体分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的发展阶段问题。

3.斯大林:在1936年苏联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之后不久,提出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思想。二战结束后,经过经济重建,1952年宣布党的主要任务是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

没有从实际出发深入研究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

脱离实际、急于过渡的思想,对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造成了消极的影响

4.毛泽东: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曾比较正确地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问题: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明确肯定,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但尚未完成。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读苏联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

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出(详讲)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总结建国以来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党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进行了新的探索,逐步作出了我国还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准确地把握了我国的基本国情。

1.1979年9月,叶剑英庆祝建国30周年讲话: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在幼年时期,还不成熟、不完善,在我国实现现代化,必然要有一个初级到高级的过程。

2.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

3.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对这一阶段的内容作了一定的分析。

4.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提出了初级阶段的某些主要经济特征。

以上提出阶段性概念的局限性:

总的来说,庆祝建国30周年讲话、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党的十二大报告以及十二届六中全会,所提出社会主义的阶段性问题,都还没有把它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性问题加以把握,因而也还没有从理论上作为制定党的路线和政策的根本依据加以展开和发挥。

5.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系统阐述,表明了党对社会主义和中国国情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此前邓小平对十三大的定调:“ 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一切都要以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

它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事关全局的基本国情加以把握,明确了这一问题是制定路线、政策的出发点和根本依据。(视频播放:邓小平会见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时谈初级阶段)

6.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将初级阶段理论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7.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精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以及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进一步统一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

8.党的十六大再次强调,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9.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略讲)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两层含义的关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基本含义既相对区别、又紧密联系,构成了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

这里所说的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区别:

从经济基础方面看,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否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从而整个经济社会生活是否牢牢建立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之上。

新民主主义社会公有制经济虽然处于领导地位,但不是社会经济的主体。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发展程度还比较低,但它毕竟属于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起来了的新社会的范畴。而新民主主义社会则属于社会主义社会制度还没有建立、正在为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而过渡的历史阶段。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详讲)

1.党的十三大概括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为5各方面:

一是逐步摆脱贫穷、摆脱落后的阶段;

二是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逐步变为非农产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的工业国的阶段;

三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变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阶段;

四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阶段;

五是全民奋起,艰苦创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

2.党的十五大报告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历史任务,概括为九个方面:

一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基本特点)

二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三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四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五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六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七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八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九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历史任务)九条特征关系分析:

第一条(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第九条(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的总概括。

其他七条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展开。这九条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发展的过程性特征。

(3)党的十七大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的新的阶段性特征概括为八个方面:

一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三是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

四是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五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

六是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七是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

八是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三)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意义(略讲)

1.理论意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论断,是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2.实践意义: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内涵和过程性特征的统一认识和把握,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方针和政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自觉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视频播放:江泽民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段

从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算起,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100年时间。

邓小平:“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

不够格—>物质技术基础上面不够格;社会经济制度和上层建筑方面的不成熟和不完善

(二)初级阶段长期性的依据(略讲)

1.历史依据:

近代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了我国只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在我国,要改变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的基本状况,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实现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

反对:机械论和空想论

2.应有基础:

我们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用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去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的任务,去发展社会主义应有的发达的生产力的基础。

3.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即使在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后相当长时间内,我们仍然要继续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至于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那就需要更长的时间。

4.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现代化的水平和标准是不断提高的:社会主义所要求的物质技术基础,是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经济和社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的。

马克思:机器大工业列宁:全国电气化

现在:工业化、信息化、新的科技革命

所有这些,都决定了我国必须经过很长的初级阶段才能进入生产力比较发达,社会主义制度比较成熟的阶段。第3-4学时

主要内容: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法

导语:通过前一节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认清社会所处的阶段的重要性。认清社会所处的阶段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通过认清社会所处的阶段,目的是要更好地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那么,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该如何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呢?我们该制定什么样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呢?这将是本节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一)主要矛盾的提出(略讲)

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强调指出重视并解决这些矛盾的目的是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使全体人民比较顺利地走过目前的过渡时期,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

1957年以后,越来越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作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并进一步提升为整个社会主义阶段的主要矛盾,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

1979年,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中,明确回答了什么是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的问题。他说:“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历史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范的表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二)主要矛盾的特定历史内容

★人民:各阶层人民群众,具有整体性。

★需要: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不断提高的,具有动态性和全面性。

★落后的社会生产:包括生产力的落后,没有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也包括生产力的组织、经营和管理方式的落后。

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生产力落后将长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三)主要矛盾的长期性

这个主要矛盾将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方面。

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仍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但是阶级斗争已经不再是支配和影响其他矛盾的主要矛盾。

现阶段,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及其主要内容

根据所学知识,请同学们回忆我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曾经提出过哪些基本路线?

新民主主义总路线: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党在过渡时期的基本路线: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1962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中还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存在着帝国主义、修正主义颠覆和侵略的威胁,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

1987年,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略讲)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在总结过去制定和贯彻基本路线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初步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方针。随后,针对当时出现的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否定毛泽东思想的错误思潮,邓小平及时提出了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第一是GDP。第二是通货膨胀率。第三是失业率。第四是国际收支状况。所以GDP这个指标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宏观层面,体现在国家管理、国家调控、制定国家大的政策方面,GDP统计方法

GDP=总支出=总产出=总收入

因此,对一个国家的总体而言,人均GDP就等于人均支出就等于人均产出就等于人均收入。

支出法的GDP大概最为人所知:GDP=消费+投资+净出口

中国统计GDP的最主要方法其实是产出法(这应该是苏联体系的自然延伸):GDP=第一产业产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支出必然等于产出看起来有点诡异,这主要是因为这里有一个存货投资的东西,任何缺口都被定义成存货(投资),因此支出在会计意义上总是等于产出。

支出和产出必然等于收入则比较容易理解:一个人的支出必然是另一个人的收入或者一个国家的产出,也就是新创造的财富,必然是这个国家的收入(当然,这里国家的意义是地理意义上的,而不是国籍意义上的。国籍意义上的要进行一些调整,但这种调整的量通常不是特别大,除了对像爱尔兰这样的国家,这个国家的银行几乎全是外国人拥有的,而银行又是这个国家很主要的产业)。

收入当然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来细化。总收入=家庭收入+公司收入+政府收入,或者总收入=劳动收入+资本收入+税收等调整。中国这些年的收入特点是家庭和劳动收入在GDP中的占比下降,公司收入在上升,政府收入也在上升。这可能是不少人觉得人均收入和人均GDP概念不一样的原因。越来越多的钱确实没有落入工薪阶层的口袋,但这些钱还是在那里的:进了公司和政府的口袋,因此那也是一部人的收入。你可以认为人均收入无法真实反映收入分配的状况,但均值在任何时候是都无法反映分配的。

考研政治强化阶段要理论联系实际 篇6

考试大纲是命题的法规性文件,它既是命题者设计试卷、命制试题的最基本依据,也是考生复习的最权威依据,其地位和作用是任何辅导材料都不能取代的。考试是以《考试大纲》为依据,并不是仅根据社会热点来命题。前几年考研政治辅导中存在着这样一种倾向,即过分渲染形势与政策的重要性。人们把政治理论课考试看作主要是对形势与政策的考查,于是在教学辅导过程中过分地强调猜题和押题这样的投机行为。一般而言,政治命题中的热点一定要与新大纲中的考点相衔接,才能成为命题的重点。那种忽视大纲或脱离大纲的猜题和押题,给考生带来的必定是投机带来的高风险、大冒险,考取的胜算率就小多了。

考生在整个复习过程中,必须仔细研读考试大纲,把握它的能力要求和主要内容,尤其要关注每年新大纲中的修改和增删内容。从多年的考试情况来看,大纲每年增加或调整的知识点,特别是新增考点与当前热点的交叉点,应该说是新增考点中的重点,往往成为当年命题的重要备选内容。此外,考生还要注意,大纲中有一些知识点本身就是理论重点,在历年大纲修订中均予以保留,但迄今没有考查或仅以很少的分值考查过。这样的考点也应引起考生注意。多年未考并不意味着不重要,相反这类考点一旦与一定的社会热点问题相结合就可能以大题的形式出现。

一.注意整合相关知识。

将多学科相关知识点综合起来出题,是近年来政治命题一个显著特点。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中始终做到两个清晰:一个是在微观上对每一个知识点的含义、内容和意义必须有清晰的把握;另一个则是在宏观上对每一门甚至多门学科的相关概念和原理的内在联系应有清晰的把握。从开始,政治新大纲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要求又有所加强。在“形势与政策”部分增加了“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相关知识点适当结合”的考查要求;基本上每年都会适当地考一些跨章节的试题,比如毛中特和近现代史。对此,建议考生在平时复习中,要注意两点:第一,务必把分属于不同学科的相关知识点融通起来把握;第二,对同一问题,应尝试着从不同学科角度来思考和分析。否则,难以应对这类跨章节跨学科整合型的考题。

二.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分析近年来的考研政治试题,我们会看到,政治试题在注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掌握的同时,越来越注重对考生能力的考核,即要求考生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这是考研政治考试的重点。不仅在分析题中,而且在其他题型中也有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因此,考生复习或学习某一原理时,除弄清它的基本内容外,一定要有意识地思考这一原理可以同哪些实际问题相联系,它能说明和解决的主要实际问题是什么,或对说明和解决实际问题有何指导意义。理论联系实际的范围非常广泛,可分为三大方面:一是历史实际,如重大历史事件、历史资料、历史人物等。二是现实实际,主要指党和国家现阶段的重大方针政策,以及国内外的重大问题、重大事件等。三是思想实际,主要指当前存在的思潮、思想倾向和应注意的思想问题。

上述三个方面的“实际”,都可成为理论联系实际的对象,尤其是最近一两年党和政府反复强调的重大社会问题或是最近一两年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极易成为当年或下一年命题的主要选择。对此提醒考生们在复习时应该加以注意。如建党九十周年两道大题考查到建党的问题,20第37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38题分析中东地区持续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和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对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意义;19题歌手丛飞的个人行为的价值评判,34题对于石兽不同位置判断所折射的不同思维方式的考查,35题“倒奶事件”反映的经济规律及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比较,37题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与以人为本、公平正义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38题;的第34题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分析题,第35题关于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的分析题,第37题选做题之Ⅱ关于我国能源战略选择的分析,都属此类问题。这就提示考生在平时学习或复习中,一定要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对实际问题主要是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加以思考和分析。这样,考场上无论遇到什么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都会从容应对。

三.潜心研究历年真题。

考生在整个复习过程中,不仅要勤学,而且应多练。其中练习历年试题至关重要。对任何考试都要重视历年试题,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历年试题对考生复习具有导向作用。政治命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知识点命题的方式是什么?各类型试题应如何应答?诸如此类的问题是大多数考生都面临而又把握不准的共同问题。结合历年试题、答案要点及其分析来进行复习,既能熟悉命题特点和答题规范,又能了解评卷方式及自己存在的差距,是考生取得政治高分的最佳途径。二是相同的知识点重复考核是命题的一大规律。

从近年政治考试的情况看,尽管每年的大纲对知识点会有所修改,但考查的知识点是相对稳定的,一般而言,往年考过的客观题容易被再次考查。比如,对知识点按劳分配,从到20都以多项选择题的形式从不同角度一连考查了四年,这种现象在诸如考研之类的全国大考试题中真是少见。三是可以更有效地指导自己的应试能力。多年来的试题虽然会在内容、题型等方面有所变动和调整,但总会含有某些稳定的、普遍的、反复出现的共性的东西。因此,在此提醒考生必须重视历年试题,以此指导自己的复习和提升自己的答题能力。

职业发展阶段理论 篇7

对于儿童来说, 语言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儿童语言习得的过程也是他们认识世界的过程, 他们根据语言把事物对应起来, 从而认识周围的世界。儿童从出生开始就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成长, 在五岁左右就掌握了复杂的语言系统。儿童能在短短几年内掌握复杂的语法规则、发音规则及庞大的词汇量, 引发了诸多语言学家的关注。本文从儿童语言习得各个阶段以及后天性学习理论、先天的语言能力理论、认识论、功能论四种不同观点出发, 结合语义系统习得和发展, 从而探究儿童语言习得的一般性问题。

二、儿童语言习得阶段

儿童学习语言是一个过程, 语言的学习会经历几个阶段, 语言学家们把这几个阶段称为:呀呀学语阶段、单字句阶段、两字句阶段、电报式用语阶段和完全获得语言阶段。呀呀学语阶段是当一个小孩6个月大左右, 他开始呀呀学语。这个阶段会从6个月持续到12个月左右。在1岁左右, 儿童会经历单字句阶段, 这个阶段会从12个月持续到18个月。在单字句的基础上, 儿童通常会在2岁时经历两字句阶段。电报式用语阶段是当一个小孩两岁半的时候, 他开始把2个以上的词串在一起组成句子。此时儿童的语言更加接近成人的语言, 比起两字句阶段更像句子。完全获得语言阶段是当儿童习得越来越多的语言, 他们的语言也就越来越接近成人的语言了。在5岁的时候, 他们说的话听起来就和周围的成人差不多了。

三、关于儿童语言习得的不同观点

后天性学习理论是建立在条件反射理论的基础上, 它认为儿童语言习得的过程是词与词之间的关系的建立和词与现实世界中的所指之间建立关系的过程。在语言习得的早期, 语言符号和真实物体直接刺激儿童, 儿童在词与词之间相联系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语言系统, 这个理论后来被刺激-反应论所取代。

直到20世纪60年代以前, 有很少关于系统学习儿童语言习得的语法结构方面的理论, 但乔姆斯基的先天的语言能力理论极大地改变了这一情况。转换生成语法学家认为所有语言都有规则。儿童生来具有一个语言习得机制来产生语言的规则, 语言习得机制揭示了儿童的语言能力, 而先天的语言能力理论对揭示儿童语言习得方面产生了重要的作用。这个理论重视儿童的先天因素, 但却忽略了社会的语言环境也在儿童语言习得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认知论诞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 以皮亚杰为代表。认知论认为儿童语言的发展与认知能力有关, 语言的习得不是本能的、自然的过程, 而是天生的心理认知能力与客观经验相互作用的产物, 是认知能力的发展决定了语言的发展。认知论强调儿童语言发展与儿童在环境中主动经历的事情之间的关系, 这些直接经验被“编码”到儿童的思维中, 并从经验转化成词语表征。

语言功能论是以语言学家韩礼德为代表的, 认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 儿童习得语言就是学会如何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达到交际目的。他把语言分为七种:工具功能, 指儿童使用语言来获得所需要的东西;调节功能, 指儿童使用语言来控制他人的行为;交往功能, 指儿童使用语言与周围的人交流;表现自我功能, 指儿童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独特性, 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启发功能, 指儿童使用语言来探索周围世界, 弄懂为什么是这样或那样;想象功能, 指儿童使用语言进行表现、创造;表达功能, 指儿童用语言向别人传达信息。儿童正是通过这七种功能表达意义, 运用这七种功能习得语言。

四、儿童语言习得在语义学方面的发展

儿童语言习得的过程伴随着语义的发展, 发展心理语言学家多尔和卡姆西认为, 只有具备了“命名洞察力”或“指称性命名”才能认定婴儿获得了第一批词语。只有当婴儿意识到词语可以用来指称事物, 或者懂得所有的事物都有名称时, 才表明婴儿真正理解词语的意义。达尔文对于婴儿词语习得标准更加严格, 认为只有婴儿能使用语声明确地“指明”特定的人、物、事件或性质时, 才算是真正达到了指称性命名的水平。贝茨、伯恩斯坦的标准最为严格, 他们认为当婴儿开始使用单个词语去传递“句子”含义时, 才表明达到了命名洞察力的水平。

五、结语

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 儿童在没有任何人教和无意识中学习了语言的规则, 儿童语言习得也伴随着语义的发展。儿童语言的习得, 事实上是先天的语言能力和外部世界的后天经验共同作用的结果, 两者密不可分。对于儿童, 学习本族语言绝不是个简单的工作, 更不用说学会说一门外语。他必须一步一步经历各种必经的阶段和过程, 即使他达到了已经能够和别人交流的年龄, 他离完全掌握这门语言还很远, 他必须在学校继续学习这门语言。儿童语言习得自从20世纪60年代先天的语言习得机制诞生到现在这个课题的研究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成就, 但仍是个复杂的课题, 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调查, 以促进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

摘要:儿童语言习得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 会受到心理、生理、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儿童怎样学会说话这个问题许多世纪以来一直吸引着人们。儿童从出生开始就要学习语言、文化, 了解和认识世界, 儿童语言习得也经历不同阶段, 有关研究也因此提出了不同的理论与假说, 包括后天性学习理论, 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先天的语言能力理论, 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认识论, 及以韩礼德为代表的功能论等。儿童语言的习得也伴随着语义系统习得和发展, 本文从儿童语言习得阶段出发, 对其相关理论并结合语义发展进行探究, 以促进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儿童语言习得阶段,语义发展,儿童语言习得假说

参考文献

[1]DARWIN C.A biographical sketch of an infant[J].Mind, 1877 (2) :285-294.

[2]KAMHI A G.The elusive first word:the importance of the naming insigh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ferential speech[J].Journal of Child Language, 1986 (13) :155-61.

[3]陈林华.语言学导论[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9.

[4]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5]库克·纽森.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职业发展阶段理论 篇8

2011年11月5日~7日,第20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五洲皇冠假日酒店召开。86岁高龄的“定位之父”艾·里斯先生及其女儿——定位理论的继承者劳拉·里斯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在会上作了题为《中国企业的品牌定位战略》的演讲,并在现场为中国企业家解惑释疑。

艾·里斯在演讲中指出,定位理论不是一个静态的理论,而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营销体系,它在几十年间不断地升级和发展,几乎每十年都有深化和实践后的新版本。

定位理论发展的四个阶段

在演讲中,艾·里斯对其重要思想的形成过程进行梳理,将定位理论的发展分成了四个阶段。

20世纪70年代的营销游戏:定位。1969年6月,定位理论的第一篇文章《定位:今天“ME-TOO”市场中的竞赛》在《工业营销》杂志上正式发表。1972年,《广告时代》杂志刊登了系列文章《定位时代的来临》,正式宣告:经过了产品时代、形象时代之后,20世纪70年代的广告进入了策略为王的定位时代。并提出,若要在这个传播泛滥的社会里取得成功,企业必须在消费者心智中创造一个“定位”。这个“定位”不仅仅权衡自己的强项和弱点,竞争对手的优劣势也同样会纳入考虑。这三篇文章使得“定位”名声大噪,定位思想正式引起了整个行业的关注。

1980年,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的《定位》一书出版,再次引起轰动,随即被翻译成17国语言出版。就商业而言,“定位”最为重要的贡献是,指出营销的竞争是一场关于心智的竞争,营销竞争的终极战场不是工厂也不是市场,而是心智。企业必须学会从心智的角度来看待营销和品牌,心智决定最终的成败。

20世纪80年代的营销游戏:营销战。20世纪70年代末期,随着产品的同质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发现,企业很难仅通过满足客户需求的方式在营销中获得成功。而里斯早年的战争经历使他们想到,从竞争的极端形式——战争中发展新的方法。

1985年,《营销战》出版,被称为营销界的《孙子兵法》,成为美国乃至全球营销高层的必读营销战略著作。1985年11月11日,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在《The New York Times》撰文指出:“战略应该由外而内、自下而上发展,而非自上而下——换句话说,战略应该来自于一个有效的战术。”1988年,这一思想形成《营销革命》一书出版。

20世纪90年代的营销游戏:聚焦。20世纪80年代末,来自华尔街年复一年的增长压力,迫使美国的大企业纷纷走上多元化发展的道路,期望以增加产品线和服务的方式来实现销售和利润的增长。结果,IBM、通用汽车、GE等大企业纷纷陷入亏损的泥潭。1989年10月,艾·里斯再次提出新的观点:“今天市场生存的三个基本法则是聚焦、聚焦、再聚焦。”

1994年里斯和特劳特联合接受采访时指出:“下一个10年,美国企业应该关注聚焦。”就在这一年,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这对合作了26年的伙伴最终选择了分道扬镳,各自独立发展自己的事业。两年后,艾·里斯的《聚焦》一书出版,他认为,大企业必须重新聚焦才能获得竞争力,聚焦也是成功打造品牌的第一步。聚焦受到了诸多大企业的重视,也得到了企业的积极响应,比如,引发了GE历史上著名的“数一数二”革命。

新世纪的营销游戏:分化。2002年,艾·里斯与劳拉·里斯的《广告的没落和公关的崛起》一书出版,他们讲述了打造品牌的道理:“公关是太阳,广告是风,公关创建品牌,广告维护品牌。”2003年,艾·里斯应邀出席美国硅谷大会,作了《创建高科技品牌》的主题演讲,指出融合无法获得成功的同时,也提出了打造品牌最重要的商业力量——分化。

2004年,艾·里斯与伙伴劳拉·里斯的著作《品牌的起源》出版。艾·里斯从达尔文那里得到了启示,他认为自然界的分化和进化的交互作用为商业界提供了现成模型。针对高科技行业流行的“融合”风潮,艾·里斯和劳拉·里斯用自然界物种不断分化,诞生出新品类的“生命大树”来比喻商业界的发展规律:品类必然分化,而分化诞生了打造品牌的机会。他们指出,在今天的市场上,通过分化创建一个新品类才是打造强大品牌的出路所在。

中国企业定位的重点

在会上,艾·里斯先生公布了退休的消息,并指定他的女儿劳拉·里斯为定位理论的继承人。劳拉·里斯会对定位理论作出哪些新的发展?中国企业实践定位理论的关键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对里斯父女进行了专访。

《销售与市场》:定位理论在新世纪有哪些新的发展?

艾·里斯:定位理论将会有迄今为止最重要的发展,那就是视觉元素——“视觉锤”,由它把定位这个“概念的钉子”锤到消费者的心智当中。劳拉写了本名为《Visual Hammer》的书,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出版。

现在,我们说的定位都停留在文字或口头方面的表达。我们在咨询过的案例中发现,当一个品牌结合视觉锤时,它就能够推动定位。就像北京2008年的奥运会,它在全球产生了巨大影响,人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鸟巢,它对于奥运会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视觉锤。再比如,可口可乐的瓶子好像会说话一样,它不仅是一个形状,更代表了最正宗的、原创的可乐。

其他的品牌也有类似的视觉锤,比如奔驰的车标,它代表了一种声望。再看一下万宝路,刚开始,万宝路并不是一个领先的品牌,直到它把定位的语言聚焦在了男性特质上,并同时启用了一个视觉锤——牛仔,随后万宝路成了香烟领域的主导品牌。

虽然我们强调视觉锤很重要,但并不是说定位这个概念没有用了,而是说将定位和视觉锤结合起来,将产生更有力的作用。比如,耐克的对钩是十分有力的视觉锤,而它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对手李宁的视觉锤就不够有力。很多中国品牌需要去思考怎样寻找自己的视觉锤,并将它的定位钉入到消费者心智当中。

有趣的是,视觉锤的应用我们可以举出很多美国品牌的案例,但在中国这种品牌并不多。中文本身就是一种图像型的语言文字,中文的每个字代表了要表达这个含义的图片,就好像男人的“男”字,它用图片的形式表现了出来;而英文是由字母组成的,每个字母代表了一个发音。

对中国品牌来说,强调视觉锤对品牌的重要性,可以避免翻译上的障碍,省去了把中国品牌的语言文字转换为其他语言的麻烦。拿可口可乐的瓶子来说,人们根本不用管它是哪国的语言,都知道它要表现的是可口可乐。

一个中国品牌要想走向全球成为全球性品牌,它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到一个视觉锤代表这个品牌,成为这个品牌的标志。我们指的并不是商标,虽然说商标有时也能作为视觉锤。商标代表的是这个商品或品牌的名字,而我们说的视觉锤必须能够表达定位的特性,就好像牛仔代表的是男性的力量,奔驰的三角形代表的是声誉,可口可乐的瓶子代表的是正宗可乐。

《销售与市场》:对于“定位”、“营销战”、“聚焦”和“分化”,中国企业的营销应将注意力重点放在哪个关键词上面?不同行业发展阶段的企业关注的重点有何不同?

艾·里斯:还有第五个关键词,就是刚才谈的视觉锤。

很难讲这几个词哪个更重要,但对中国企业来说,首先要关注的是你在哪个点上下力气,即聚焦。聚焦之后,才有可能推动接下来的事情——推出定位,就是我们说的口头上、语言上和文字上的东西,然后再找到视觉锤来推广定位,这些都是品牌内在的一些东西。说到“分化”,它其实是一个外在的因素,因为你首先要关注市场上在发生什么事情,才能发现整个品类或市场发展的趋势,然后才有可能在未来找到打造新品牌的机遇。

在我们做过的案例中,有些公司还没有聚焦,我们就要从聚焦入手;有些公司已经聚焦了,我们就要着手看其他的方面;有些公司的定位很好,但是视觉锤方面做得并不好,我们就从它弱的地方着手;有些公司所处的品类正在分化,但它没有及时推出第二品牌,就浪费了打造新品牌的机遇。所以,对于一个公司来说,什么最重要取决于这个公司所处的营销阶段。

对于一个处在早期发展阶段的公司来说,可以通过公关建立一个新品牌。如果公司已经有比较成熟的品牌,就应该重点关注广告,以此来维护这个品牌。比如可口可乐,这个品牌的历史很悠久而且很知名,对它来说已经没有通过公关来制造任何品牌效应的机会了。既有的成熟品牌需要通过广告来维持品牌,我们需要再次强调视觉锤的重要性。

实际上,我们中国区合伙人最新出版的《品类战略》一书,完整地囊括了定位理论的最新发展成果。

《销售与市场》:定位理论传入中国10年,不少营销人对理论本身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开始关注定位理论如何在企业落地的问题。中国企业成功实践定位理论有哪些关键点?

劳拉·里斯:值得庆幸的是,我们发现很多中国企业对打造品牌和品牌定位表现出了强烈的意识。在和不少中国企业家的沟通中我们发现,他们对定位理论有了一定的掌握,开始从理论的角度进行思考并跟着理论来实践。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聚焦。一个公司尽管理解了定位理论,但它还是有很长的产品线,涵盖了很多品类,如果不进行品牌聚焦,定位理论就不能为企业打造品牌提供帮助。里斯先生在1996年写的《聚焦》这本书非常重要,它阐释了实现定位理论的方法。

定位是一个基础概念,我们通过聚焦才可能打造品牌、主导品类,在这个过程中再去发现品类分化的机会,继续推出新的品牌主导新的品类。在这个过程中才会涉及我们说的文字语言上的定位表达(钉子),然后通过视觉锤把定位钉入到消费者的心智中。聚焦是在定位基础上推动接下来工作的首要一点。

艾·里斯:定位其实是一个哲学和理论上的东西,而聚焦告诉我们如何去实践,是行为上的一个东西。定位讲的是进入消费者心智,如何进入消费者心智呢?通过聚焦。打个比方,聚焦就好像一把刀,你要把刀磨得非常锋利,才能切开一些东西。就好像产品线,只有把产品线收缩,才可能把定位植入到消费者心智中。

《销售与市场》:近几年,中国电子商务发展迅猛,您认为品牌厂商如何在传统渠道与电子商务渠道间进行平衡?

艾·里斯:简单来说,这个问题要从分化的角度来看。传统渠道和电子商务这两种渠道需要两个不同的品牌,而不是用同一个品牌。现在大部分公司都没有这样做,它们的实体店和电子商务仍然使用同一个品牌。

反过来看,现在电子商务领域做得相对成功的阿里巴巴、百度、优酷等,它们都是一个互联网品牌,都没有实体店。同样,如果传统的制造业要做电子商务的话,仍然需要推出一个和实体店不一样的品牌。

《销售与市场》:中国最大的家电卖场苏宁和国美都推出了自己的网购平台,分别推出覆盖多品类的苏宁易购和专注于家电品类的库巴网,您怎么看待这两种模式?

劳拉·里斯:当然是越聚焦越好,亚马逊就是靠聚焦于卖书而取得了成功。在美国,很多大型的实体零售店都有自己的网购平台,但很多并不成功。而有一个聚焦很精准、狭窄的网站,叫做zappos.com,这个网站只卖鞋,却做得非常成功。

艾·里斯:亚马逊网用19亿美金收购了Zappos这个网站,体现了这个网站的价值。对人们来说,鞋子首先要合脚,所以人们就必须去试穿。如何体现网购平台卖鞋的优势呢?Zappos推出了承担双程运费的服务。

这也体现了定位和聚焦的内在联系。Zappos聚焦在鞋子上面,定位是“能够享受往返的双程运费”。反过来,如果一个网站除了卖鞋还卖很多东西的话,提供双程运费就不太可能,就不能强化这个概念。

〔本文由艾·里斯授权里斯伙伴(中国)营销战略咨询公司翻译〕

(编辑:王文正 wwz83@163.com)

上一篇:房地产开发公司职责下一篇:安全风险评价报告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