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阶段

2024-06-10

发展新阶段(共12篇)

发展新阶段 篇1

摘要:本文着重从服务经济的角度来看金融改革。首先,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进行定义描述,分析其不同于以往之所在。其次,对现阶段金融改革的背景及影响进行披露。最后,在以上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的金融改革的方向为:变革经济框架,构筑风控、调控政策平台,改良宏观调控几方面。

关键词:新阶段,金融改革,调控

一、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

一个国家在经历了经济危机、经济调整之后出现的一个过渡阶段经济运行态势称之为经济发展新阶段。2014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一次考察河南的行程中说道:“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是习近平主席第一次提及“新常态”之概念,也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要解读之一。

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不代表放松了对GDP增长的要求,而是用科学发展观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将再生型、环境友好型基因纳入到GDP发展的体内。较之于过去的经济发展模式,新阶段下就是要摒弃其中的粗放型、数量型因素,大力向集约型、效率型转变。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可能经历的经济发展阶段,只是因为当下产生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导致了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呈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景象。这是目前世界经济大环境与我国经济进入增长衰退期两者重叠而得来的。

二、金融改革

自中共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于2013年完成换届以来,我国金融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国家不断出台涉及国计民生的金融新政,其中为大家所熟知的有:取消贷款利率下限、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人民币自由兑换进程加速等。与此同时,推出或即将推出国债期货、融资融券扩容、拟发行优先股等涉及股市债市的品种或政策。在民间金融方面,除了电商平台的余额宝等金融产品发行带来了巨大利润。2015年12月2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表示即将部署浙江台州、吉林等地成为我国第一批金融改革试点省市以促进金融改革的加快进行。之前一直风传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也有可能走入公众视线。

三、未来金融改革方向

毋庸置疑,实体经济即将在未来出现巨大的改变,我国金融体系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对比过往仅限于传统机构、监管和世界范围内合作的方式,新的金融体系改革必须出现新的举措与变化,笔者认为应包含变革整体框架、构筑宏观政策平台、改良宏观调控、金融改革几个方面:

1.变革经济框架。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宏观调控主要倾向都是以需求管理为重,这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下,需求管理更是被使用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需求管理自然在发挥需求总量的层面上提供一定程度的支持,但其并不适宜作为一项政策长期使用。长此以往,其使用效果势必日渐衰微,甚至出现负面影响。此时,金融改革呼唤供给管理政策与需求管理并行,双管齐下更易完成我国目前金融体系的转型升级。

2.构筑风控、调控政策平台。在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在历经三十余年的高速增长之后,经济增速将长期保持在7%与8%之间。对于当下的中国而言,其主要风险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增速放慢导致金融体系流动性减弱,收益降低。二是潜在的市场泡沫及金融体制中的不完善因素,都会使金融市场危机四伏。因此,在保增速、求发展的同时,也不能放松对风险的警惕。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在当下的中国要进一步发展经济、解放生产力。更要亟需构建一个全面的风控政策体系。这样才能使隐藏在市场经济繁荣表面下的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和化解。

在改革开放后的近四十年中,虽然我国金融市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仍然缺乏一个行之有效、统一的、可量化的市场化调控手段。行政手段屡屡出现在市场经济之中,甚至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市场依赖。在当下及不远的将来,如何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减少行政色彩浓厚的调控手段的使用,运用市场化调控手段弥补传统做法中的不足部分是接下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2003年,中国成立了“一行三会”的监管体系,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金融体系监管能力的提升。然而,至今为止,我国却依然没有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对于功能上的协调、总量上的协调,以及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缺乏相应的渠道和措施。这个机制设置上的不足直接影响了我国宏观风控、调控平台的建立。

3.改良宏观调控:放眼世界金融强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协调适用,无疑已成为各国首要的选择之一。无论是财政政策或者是货币政策,都需要在宏观经济层面运行,都以货币资金为调控对象,都是一国经济政策中的重中之重。在政策实施的实际过程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制定各自为政,缺乏全局观念,财政调控能力弱化,金融调控独木难支,财政与银行职能错位,影响两大政策的配合。

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两大政策可以相辅相成、和谐互促的有机体制。在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带来了种种不便。一是两大政策的沟通不足导致了调控过程中的种种疏漏,造成诸多风险滋生。二是两大政策互相之间多有摩擦,效率低下,造成大量内耗。在面对新一轮金融改革中多变、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中,我国宏观调控显得“反应不快”、“力度不足”、“涵盖不广”。因此,规范财政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程序和机制,明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侧重点,强化金融与振兴财政并举,扭转“弱财政、强金融”的格局,着力协调财政货币政策的结合部改良宏观调控,建立、夯实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协调应尽快列入议事日程之中。

参考文献

柳明,论金融资源与金融发展[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1999,(01).

发展新阶段 篇2

新世纪开始,首都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为学前教育的发展既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改变以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观念和工作模式,以新的思路来发展学前教育事业,适应新阶段首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以社区为依托发展学前教育今后5到,北京将建成较为完善的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社区在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前教育事业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依托社区、服务社区将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九五”期间,本市在部分街道进行了社区学前教育的试点工作,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例如:西城区的部分街道,以幼儿园为基地,通过居委会,辐射社区内每一个学前儿童家庭,面向社区全体0至6岁儿童及家长开展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扩大了学前儿童受教育率。东城区部分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将本地各类幼儿园全部纳入社区系统,在招生、咨询、家教指导、儿童活动以及信息交流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受到社区居民的欢迎。

“十五”期间,北京市将着力推进学前教育社区化的进程,逐步建立起以社区为依托的、正规与非正规教育并举的现代化学前教育体系。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两方面的努力。一方面,它依赖于街道社区组织的成熟与完善。在社区建设中,要将各类学前教育机构纳入社区教育和服务系统,真正形成一个以社区为依托的幼儿园、家庭和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和服务网络;另一方面,学前教育机构,也要自觉地把自己融于社区系统之中,发挥自身的服务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主动参与社区建设。特别是一些企事业单位幼儿园,在后勤工作改革过程中,要从原单位的“小社会”中走出来,面向大社会自主办园,与所在社区密切合作,可谓是获得新的发展的最佳途径。

多渠道筹资发展学前教育多年来,北京市始终坚持“动员社会力量,多渠道、多形式办园”的方针,发展学前教育事业。目前,城镇地区已形成了政府办园为示范、社会各单位办园为主体的格局。这一格局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作为本市办园的主体部分,即企业、事业单位办园,其经费来源虽然各不相同,但大部分都是国家投资,投资主体都姓“公”。在经济体制改革中,这种投资体制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甚至影响到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面对新阶段出现的新问题,我们需要重新建立起多元化的学前教育投资体制。我国经济领域中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特别是非公有经济的发展,将为建立多元化的学前教育投资体制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九五”期间,本市积极稳妥地进行了办园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如鼓励公民个人投资办园、与境外组织合作办园、企事业单位幼儿园试行承办制或联办制等。这些做法改变了单一的投资体制,拓宽了学前教育投资渠道。“十五”期间本市将加快办园体制改革的步伐,在政府办好示范园的同时,要采取多种措施和优惠政策,鼓励民办幼儿园发展,推动企事业单位办园改革,吸引境外投资办园等,同时要试行按教育成本收费的价格体系,改变“谁办园谁赔钱”的状况,逐步形成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多元化的学前教育投资体制。

把握中国教育发展阶段“新常态” 篇3

2015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教育工作做出部署。贯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的教育部署,需要深刻把握中国教育发展阶段的新特征和“新常态”。

我国教育正在转型

我国经济社会目前正处于发展转型期,与此相应,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究竟进入了什么样的新阶段,具有什么样的新特征?

从生存型教育向发展型教育转变

在生存型教育阶段,人们追求的是“有学上”。经过36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各级各类教育普及程度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教育机会不断扩大,初步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教育机会不足问题。

发展型教育是要为每个孩子的发展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这才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永恒的主题。

从农村教育向以城镇教育为主转型

当前,伴随着城镇化进程,我国教育资源配置空间布局正处于重大调整过程中,逐步从农村教育为主转向以城镇教育为主。

这意味着我国教育文明形态必然面临着从传统农业文明阶段教育向现代工业文明阶段和后工业文明阶段教育转型的巨大挑战。应对这一挑战,需要尽快完成从知识本位的传统教育向能力本位的现代教育转型,并进一步适应后工业社会的挑战,加快从能力本位教育向个性本位教育转型。

从同质化教育向个性化教育转型

我国现代化具有第一次现代化与第二次现代化叠加的特征,既有先发现代化国家的特点,又具有先发国家后工业化社会的特征。这意味着,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必须尽快从培养目标定位的同质化、资源配置的统一化,向培养目标定位的个性化、资源配置的个别化转型,教育资源配置方式面临日益紧迫的重大挑战。

从手工教育向现代智能教育转型

随着在线教育、翻转课堂、微课程等以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为支撑的新教育模式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大量运用,以及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在教育评价与管理中的运用,一种新的教育形态——智能教育正在向我们走来。说到底,智能教育是要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武装教育,最大限度提高整个教育的智能化水平。

教育资源配置长期处于短缺状态

我国教育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决定了教育资源配置将长期处于短缺状态,各级党委、政府必须进一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

教育投入将长期处于短缺状态。我国在教育投入方面面临两大挑战,一是教育发展阶段转型的挑战,发展型教育、个性化教育对教育资源配置的数量、质量、品质要求更高;二是教育资源配置空间格局的大调整,城镇教育资源建设成本远远高于农村学校建设,导致新建学校和教育设施配套对教育投入的需求将长期居高不下。现在我国财政性教育投入刚刚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4%,远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教育投入强度。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为切实把教育事业办好,我们要保证投入,花好每一分钱”,体现出政府优先发展教育的决心。

教育人力资源总量将长期处于短缺状态。发展型教育和个性化教育对教师资源配置提出相应要求,我国将长期面临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的挑战。部分教育发达国家中小学平均班额已降到24人以下,而我国中小学学生班额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如果按照这个标准简单推算,我国教师队伍总量上要比现在缺一倍以上。这是巨大的人力资源需求,同时,又会创造出大量知识服务业就业岗位。

优秀教育人才将长期处于短缺状态。这是一个呼唤成千上万教育家的时代,又是一个因为功利主义教育盛行而导致教育家极其匮乏的时代。优秀教育局长、优秀中小学校长和优秀中小学教师在一个较长历史阶段将会成为极其短缺的资源。

教育技术创新将长期处于短缺状态。教育的智能化水平不仅决定着国家教育的现代化水平,更决定着我国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的竞争力。加快现代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研发与应用,不仅将成为我国新技术革命的重要领域,教育智能服务产业也必将成为我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高技术产业。

遵循历史规律优先发展教育

教育强,则国家强。

当代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光辉前景,深切呼唤教育为其培养具有现代素养、国际视野和传统文化血脉的新一代国民,迫切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拔尖创新人才。

气候变暖与世界港口发展新阶段 篇4

世界港口的发展按经过了四代的发展。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分析, 经过了第一代港口到第四代港口的如下变化:第一代港口是指1950年以前的港口, 其功能为海运货物的转运、临时存储以及货物的收发等, 港口只是海洋运输同内陆运输之间的一个接口。第二代港口是指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的港口, 这一代港口除具有第一代港口的功能以外, 增加了运输装卸和为工商业服务的场所。第三代港口是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成为物流中心的港口。这一代港口除具有第一代、第二代港口的功能以外, 更加强与所在城市以及用户的联系, 使港口的服务超出以往的界限, 增添运输、贸易的信息服务与货物的配送等综合服务, 港口成为物流中心。第四代港口是20世纪90年代到2010年左右, 为港航之间联盟与港际之间合作联盟的信息化、柔性化港口。这一代港口在包括前三代港口功能, 并且其主要是港航之间的联盟与港际之间合作联盟基础上的处理的货物主要是备大型化, 高度信息化、网络化的同时还应满足市场柔性需求, 还具有生产精细化、敏捷化。

前四代港口基本上都对低碳发展、气候变化给以忽视了。基于此, 我们在2009年提出建立第五代港口。所谓第五代港口就是指绿色或低碳港口。其时间初步定为从2010年左右到未来的10到20年左右, 根据情况这个时间的长度还可以适当调整。从时间上来看, 我们之所以选择2010年开始, 一是考虑到第三代时间是十年左右, 第四代时间也初步可以定为10年, 这里10年到20年的考虑也是根据世界港口变化在近50年快速变化而作出的;二是我们注意到第四代港口的初始时间与第四代港口的提出时间1992年和世界一些先进的港口的第四代港的实施是密切相关的, 而现在第五代港口已在2009年提出, 并且悉尼港和长滩港在绿色港口方面已经有些相近措施实施;在中国, 2010年5月中国交通运输部确立了全国港口节能减排的目标, 即到2020年, 港口生产单位吞吐量综合能耗下降10%, 港口粉尘综合防治率达到70%, 港口污水综合处理率达到100%。2010年3月, 青岛港提出国内港口企业的首个绿色港口发展实施意见。2010年6月, 广州港决定2010年至2020年, 10年分期投资10亿元用于绿色港口建设。江苏2010年9月开始全面部署建设绿色低碳港口, 建设绿色低碳港口将成为江苏省港口企业的工作重心。三是考虑到明年联合国气候峰会上将达成的全球气候变化协议的有较大可能性, 并且近些年世界主要国家着眼的温室气体排放的未来时间目标点初步定为2020年。在这与第三、四代港口的时间它的主要功能在包括前面四代港口的功能的同时, 它还着眼于港城、港镇的结合, 其主要特征就是效率、绿色、低碳。从港口的功能来看, 第五代港口在前面四代港口功能的基础上侧重于港口的生态功能和港口的低碳发展。

从减少气候变暖来看, 第五代港口的提出对世界港口的发展是具有一定重要意义的。这主要表现在从世界港口发展阶段来看, 这标志着宣布世界港口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进入了第五代。我们希望进入第五代港口的世界港口建设能够为缓解世界气候变暖做出一点贡献。同时我们希望碳排放量居于世界前列的中国各个相关省市、自治区, 在港口、航运方面尽快推出一些领先的缓解气候变暖, 减少港口、航运排放的政策, 并给以落实, 为缓解世界气候变暖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岩:“论第五代港口”.[J].《中国集体经济》, (2009) , (9)

发展新阶段 篇5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课题组

一、当前我国农业改革进入新阶段

1.农业双层经营体制演化的新趋势:从分强统弱、有分无统,转向以分为基础、强化统一经营,真正实行有分有统、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在“分”这个层次上,以超小规模的纯务农户为基础,衍生出不同类型的兼业农户和不同规模的专业农户。2000年以来,我国兼业农户占农户总量的比重相对稳定。到2009年,全国兼业农户比重为46.3%。其中,以农业为主兼营非农业户的比重为26.8%,以非农业为主兼营农业户的比重为19.4%。发生显著变化的是纯务农户和专业农户的数量。全国纯务农户的比重从2000年的47.2%下降至2009的37.2%,全国经营耕地规模100亩以上的专业农户从2006年的43万户迅速增加到2012年底的 270多万户。2011年,黑龙江省100亩以上种粮大户发展到6.75万个,经营土地2200多万亩,户均320多亩。2012年,江西省百亩以上种粮大户发展到1.17万户,共承租耕地207.37万亩,户均117多亩。农业部确定的33个农村土地流转规范化管理和服务试点地区,到2012年底,已有家庭农场6670多个。在“统”这个层次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成为“统一经营”的重要主体,使得传统乡村集体经济组织主导“统一经营”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据农业部统计,全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从2000年的不到3万家发展到2011年的11万家,目前从业人员近3000万人,销售收入突破5.7万亿元,提供的农产品及 ① 本报告得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2012(总第七期)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特征》(0052012028-4)资助。在所内学术交流会上,秦富所长、王济民副所长、吴敬学研究员对研究报告初稿提出了建设性的修改建议。加工制品占农产品市场供应量的1/3,占主要城市“菜篮子”产品供给的2/3以上,出口创汇额占全国农产品出口额的80%以上。龙头企业已经形成了以1253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为核心,1万多家省级龙头企业为骨干,10万多家中小龙头企业为基础的发展格局,产品涵盖种植、畜牧、水产多个领域,经营涉及生产、加工、流通多个环节。目前,以龙头企业为主的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带动全国40%以上的农户从事农业生产,带动各类生产基地规模占全国农业生产总规模的60%以上,通过合同、合作、股份合作三种较为紧密的利益联结方式带动农户的产业化组织占总数的98%以上。截至2012年3月底,全国依法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55万多家,其中最近5年的发展数量相当于之前28年各类合作经济组织总量的3.7倍。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覆盖全国91.2%的行政村,实有入社成员4300多万,覆盖全国17.2%的农户,每个合作社平均有近80名成员。根据农业部的专项规划,到2015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覆盖率将从现有的17%提高到45%以上。从各地实践看,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在带动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小生产”走向“大市场”,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走向专业化经营。

2.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改革的新趋势:从忽视农业公益性服务,偏向农业经营性服务,转向在发展农业经营性服务的同时,重视发展农业公益性服务,建立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2012年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对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培育和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提出了明确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在2012年8月31日通过了关于修改农业技术推广法的决定,明确了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公益性,提出完善公益性服务、社会化服务有机结合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业部关于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的意见》要求:充分发挥农业公共服务组织的主导作用,全面推进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设示范县项目,用3年时间在全国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鼓励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为农户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着力创新农业生产服务机制。为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中央财政从2009年开始安排专项资金,启动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全国14个省、176个县、815个改革基本到位的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启动条件建设试点,实现了多年来中央基本建设投资支持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建设的突破。到2013年底,中央财政投资乡镇农技机构建设将实现全覆盖。

3.农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动向:在中央层面,通过建立多种涉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成立食品安全委员会等国务院专门委员会,加强农口行政管理部门的合作协调;在地方层面,重庆、广东等地进行了“大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在完善和改革农业管理体制上进行了积极探索。中央政府加强了农业多部门管理的合作和协调。2004年成立的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斗争部际协调小组,近年来继续在全国农资打假中发挥统一领导作用。为 应对农业转基因技术研究发展的新形势,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2007年底建立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为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切实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2010年设立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作为国务院食品安全工作的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在地方层面,出现了进行“大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行农业大部制的典型。重庆市积极探索“大农业”的行政管理体制,在2008年将原农业局、农机局、农办与农综办合并,成立重庆市农委。广东推广顺德的“大部制”经验,在全省29个县(市、区)完成大部门体制改革试点的基础上,2012年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2013年将在全省推广“大部制”改革,按照宏观决策权上移、微观管理权下移的原则,行政决策、执行、监管三分制的要求,加强对农业、林业、渔业、畜牧等农业领域工作的统一管理,组建“大农业”管理部门。

4.国家农业政策改革趋势及新内涵: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不断加大支农、惠农、强农政策的力度。农业政策目标体系基本形成,农业政策手段的多样化和综合运用趋于成熟,农村扶贫政策得到优化。在国家农业政策取向上,坚持贯彻落实“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多予”,就是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完善和落实农业补贴政策、农产品价格政策、扶贫开发政策、生态建设投入政策,尽力向农民、农业和农村提供必需的公共产品和社会福利;“少取”,就是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放活”,就是搞活农村经营机制,消除体制束缚和政策障碍,给予农民更多的自主权,激发农民自主创业增收的积极性。在国家农业政策目标设计上,农业政策的多元目标体系趋于完善。《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不仅明确提出了到2015年全国农业的增产、增 收、增效目标,而且对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国家农业政策手段设计上,注重经济手段、科技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的综合运用。突出经济手段的运用,加大农业财政投入、补贴和奖励的力度,调动农业主产区地方政府和广大农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加强科技手段的运用,提高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改善行政手段的运用,推行绩效管理,提高农业行政效能;重视农业立法和综合执法手段的运用,推进农业法制建设,提高农业法治水平。在农村扶贫政策上,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实行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把扶贫开发作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鼓励和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把社会保障作为解决温饱问题的基本手段,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二、当前我国农业开放进入新阶段

1.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新趋势:贸易总量和逆差的快速增长伴随着贸易结构升级。加入WTO以来,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增长迅速,2004年我国农产品贸易由上年顺差25亿美元转变为逆差46.4亿美元,标志着我国成为农产品净进口国。2007年以来,我国农产品进出口保持双增长的格局,但贸易逆差迅速扩大。农业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达到1556.2亿美元,在2007年的水平上翻了一番,与2010年同比增长27.6%。其中,出口607.5亿美元,同比增长23.0%;进口948.7亿美元,同比增长30.8%。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为341.2亿美元,同比扩大47.4%,是2007年40.8亿美元的8.4倍。2011年,农产品出口第一大省山东省农产品出口153.7亿美元,同比增长21%;农产品进口185.9亿美元,同比增长50.4%,均创历史新高,进口首次超过了出口,出现历史上的首个贸 易“逆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2011年的报告称我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农产品进口国。2012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和逆差继续增长,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达到1757.7亿美元,同比增长12.9%;农产品贸易逆差为491.9亿美元,同比扩大44.2%。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持续较快增长, 自2005年起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紧随美国和欧盟之后,位居世界第三,表明我国不再仅仅是农产品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而且已经成为农产品贸易大国。从我国农产品贸易结构看,近年来农产品进口以土地密集型的产品为主,大规模增加进口大豆以替代进口豆油;出口以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为主,出口产品中水果制品、果酱、茶及水产品中的鱼类加工制成品的比重逐年上升,农产品出口贸易沿着垂直产业链向实现农产品升值增效的方向发展。

2.农业资本跨境流动的新趋势:在继续重视农业利用外资的同时,开始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在农业引进外资方面,到2011年末,农、林、牧、渔业注册登记的外商投资企业数6993户,比2007年增加了998户;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资总额为375亿美元,比2007年增加了143亿美元,注册资本为233亿美元,比2007年增加了86亿美元,其中外方资本202亿美元,比2007年增加了84亿美元。除了外商企业投资,利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的资金开展减贫与农业综合开发,已成为山西、湖南、安徽、云南、四川、贵州等省农村贫困地区反贫困和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1995~2010年,全国在扶贫领域直接引进利用外资接近14亿美元。在农业对外投资方面,2011年我国农、林、牧、渔业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为8亿美元,截至2011年末,我国农、林、牧、渔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34.2亿美元。我国农业对外投资呈现5个特征:一是投 资主体多元化,从以中国农垦集团总公司、中国水产集团总公司和中牧集团等大型国有农业企业为主,向民营企业和个人等多元主体发展。浙江农民外出开发农业的足迹已遍布乌拉圭、俄罗斯、巴西、美国、日本、韩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二是农业对外投资区域日趋广泛,在俄罗斯、东南亚、中亚和拉美等地区先后建设了粮食、大豆等生产基地和天然橡胶、油棕、剑麻、木薯等稀缺资源开发基地。三是农业对外投资领域覆盖面扩大。投资领域涉及粮食与蔬菜种植、畜禽养殖、森林砍伐、农产品加工、渔业养殖及远洋渔业捕捞等。四是投资形式多样化。农业企业以独资、合资或参股等多种形式租赁土地种植、购买捕捞许可证、建立生产和加工基地、农业资源开发、农产品贸易等在境外从事农业开发与合作。五是农业对外投资发展不均衡。目前,河南、江西等内陆省份“走出去”的步伐相对落后, 而黑龙江、浙江等沿边沿海省份的农业“走出去”的势头良好。

三、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发展的阶段演进

1.第一个阶段:1978-1996年。这个时期的农业发展以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长期短缺为背景,以解决人口大国的温饱问题和提高人民的食物营养水平为基本目标。通过持续增加国家对农业的投入,广泛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我国粮食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和释放。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从改革初期的3亿吨相继迈上4亿吨和5亿吨两个台阶。谷物产量从1992年开始稳居世界第1位,肉类产量从世界第3位上升为第1位,甘蔗产量从世界第7位上升到第3位,水果产量从世界第9位跃居世界第1位。人均粮食产量从1978年的318.7公斤增至1996年的414.4公斤,人均猪牛羊肉产量从1978年的9.1公斤增至1996年的人均33.3公斤。棉花、油料、糖料、茶叶、水果、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的人均产量分别从 1978年的2.3公斤、5.5公斤、24.9公斤、0.3公斤、6.9公斤、4.9公斤,增至1996年的3.5公斤、18.2公斤、68.7公斤、0.5公斤、38.2公斤、23.1公斤,农产品供给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终结了我国主要农产品长期短缺的历史,并且使得城乡居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2.第二个阶段:1997-2007年。这个时期农业发展的背景是:20世纪90年代农产品连年丰收后,出现全国性的销售不畅和积压。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趋向扩大。农业加入WTO后特别是在2004年过渡期结束后,市场对外开放水平大幅度提高。这一时期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从应对入世和促进新阶段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出发,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坚持市场导向、尊重农民意愿、突出重点、以质取胜、产业整体开发、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建立农业的区域比较优势,扩大优质农产品生产的比重,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促进农民收入增长。这一时期,通过对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加强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积极发展以“公司加农户”为主要组织方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行符合WTO规则的农业支持政策,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农业生产布局优化方面,到2007年,粮食作物九大优势产业带和经济作物优势区域基本形成,水稻、小麦、玉米、大豆集中度分别达到98%、80%、70%和59%,棉花、甘蔗、苹果、柑橘集中度分别达到99.9%、63%、50.7%和54%。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方面,到2007年,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四大粮食品种优质化率分别达到72.3%、61.6%、47.1%、70.3%,苹果、柑橘优质化率提高到55%和50%;牛肉、羊肉的优质化率分别达到35%、30%。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稳步发展,规模逐年扩大。在农业结构升级方面,主要农产 品加工转化率由1997年的不到30% 提高到2007年的45%以上。在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方面,“九五”时期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5%,比“八五”高出10个百分点,2007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约48%。在农民收入增长方面,2004-2007年, 农民纯收入年均增长7.5%,走出了1997-2003年均增长4.6%,连年在低位徘徊的局面。2007年农民纯收入增速达9.5%,达到这个时期的最高点。3.第三个阶段:2008-2020年。这个时期农业发展的背景是:主要农产品供求关系已从“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转变为“总量紧平衡、结构性短缺”,农业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加快农业“引进来”和“走出去”步伐的机遇与风险并存。农民收入增长虽然走出了低位徘徊,但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差距自2002年以来连续11年保持在3倍以上。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实现农产品供求平衡;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到2020年农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努力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2008年以来,通过实施城乡统筹发展方略,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积极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农业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其一,全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持连年增产的态势。2008-2012年,我国将稻谷、小麦、玉米的自给率保持在不低于98%的水平上,同期实现了其它重要农产品的供求平衡。其二,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2010年以来,农民收入增速连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2008年的3.36:1回落到2012年的3.10:1。其三,农业现代化进程有了重大突破。到2012年,全国农业劳动力转移比例、农业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实现程度、养殖业规模化比重、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农业 产业化组织带动农业生产基地规模占全国农业生产总规模的比重、以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等衡量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指标值均超过50%。

(参考文献略)

华侨城: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篇6

本周晨会,包括海通证券和申银万国在内的多家券商都推荐了华侨城(000069),理由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公司价值低估,短期有补涨可能;二是公司的演艺新模式,市场表现值得期待;三是国企改革的推进,公司存在引入国际战略投资者的预期。

二级市场上,华侨城已经突破短期和中期均线压制,但目前所处价位也是之前3年价格运行的主要区间,长期的横盘走势意味着在这一价位存在较多的压制筹码,操作上可待股价短线回调后分批介入。

首先从估值的角度来看,华侨城作为文化旅游产业集团的龙头,一直被按地产估值,且PE低于地产平均水平。海通证券认为,如果按分业务价值测算,华侨城的静态权益市值应该在576亿元,包括地产336亿(2014PE8倍测算),文化旅游240亿(参照美国同类公司,给予10倍EBITDA测算)。另外,如果考虑到公司持续扩张能力,公允价值显然要高于静态价值,在价值低估的前提下,有补涨的可能。

另外,投资者可关注华侨城的演艺新模式,其市场表现值得期待。华侨城积极布局旅游文化产业链,在演艺方面,公司坚定不移的走城市演艺的道路,最新推出的《极力道》,引入百老汇的演员和风格,颠覆了国内演艺的表现手段,据了解该演艺新模式市场表现极佳,在深圳一票难求。海通证券方面系统研究了海外的演艺市场,认为城市演艺是最有生命力的,《极力道》彰显了公司在演艺方面的潜力,也有望成为短期股价催化剂。

中期股价上行因素则可以看公司在国企改革方面是否有突破。目前华侨城在全国重点城市的布局基本完成,因此其战略价值突出。在体制方面,今年或许是变革之年,此前华侨城高层也明确表态未来的变革方向包括“引入国际战投、建立新的管理层激励机制、新技术的运用”等。

据悉,华侨城新任总经理段先念已经基本完成对集团内部各个子公司的调研工作,段之前任职西安市副市长,分管旅游局、文广局和文物局,其打造的“曲江模式”正是文化旅游地产的标杆,随着其管理工作步入正轨,将带领公司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公司在半年度工作会议上提出重视改革发展问题,包括值得关注的三个方面:一是“引战投”,下决心引入能改善公司治理机构、帮助拓展公司业务的战略伙伴;二是“推激励”,坚决执行新推出的即期激励制度,建立利益共同体;三是“护市值”,要求全员关注市值管理,让投资者放心并获得回报。

乌昌经济一体化新阶段发展的探讨 篇7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兴起,国内区域经济发展风起云涌,各地都在试图利用沿海、沿江、沿线以及辐射与被辐射的有利条件,寻求跨区域合作与发展的新途径。各种类型的经济带、经济圈、城市群先后兴起,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京津唐城市群、环渤海湾经济圈、西咸经济一体化、郑汴经济一体化等一大批区域经济组织。这些以市场为主导、以区域分工为目标、以市场要素为纽带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突破了长期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均衡发展模式,形成了非均衡发展模式。而非均衡不平衡发展的目的是实现重点突破和率先突破,而后达到最后的全面平衡。由于这一模式贴近现实,符合我国现阶段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加速了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生产要素的聚合与扩散,实际应用效果良好,遂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在经济一体化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的情况下,2004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做出了加快推进乌昌经济一体化的重大战略决策,其目的是实现乌昌两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增强乌昌两地实力,同时利用乌昌的区位优势与资源优势,促其成为自治区加速发展的引导区和示范区,带动天山北坡经济带乃至全疆经济的快速发展。

乌昌经济一体化实施以来,乌昌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全面、快速发展。一体化实施前的2004年,乌昌地区国内生产总值689.8亿元,占全疆的31.3%;地方财政收入64.2亿元,占全疆的43.4%;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64.3亿元,占全疆2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2.3亿元,占全疆的50.3%。2004年,乌鲁木齐市实现GDP478亿元,昌吉州实现GDP211.9亿元。

2008年,乌昌地区生产总值达1330亿元,增长15%以上;地方财政一般性预算收入104.7亿元,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000元以上,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加400元以上。

乌鲁木齐-昌吉经济一体化的顺利推进,使其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模式之一。由于其在推行之初,就确定了在不涉及乌鲁木齐市、昌吉州行政区划调整的前提下,成立乌昌党委,加快推进乌昌经济一体化的重大战略决策,较之国内其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尝试,乌昌一体化取得了明显进展,被国内经济界视为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范本。

2 乌昌一体化目前存在的问题

尽管乌昌一体化取得了明显进展,但还存在着一些影响其进一步发展的问题。

首先是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还存在较大的限制。由于受行政区划和其它因素的影响,相互联系不够紧密,生产要素流动不够顺畅,两地蕴藏的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特别是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短缺资源的流动受到很大制约,阻碍了区域内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长期以来,新疆社会经济建设以绿洲经济为主,经济带分布离散,形成相对封闭的自然格局。这种离散分布的自然格局,导致现有经济区域联系缺乏,互补性差,产业链条薄弱,加上地方保护行为的客观存在,区域协作机制不能有效建立,给地区之间的协调又带来很多掣肘因素,实质上阻碍了经济资源的自由流动和跨地区的经济合作。这不仅造成了流通渠道堵塞,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而且使地区、行业、企业间的优势无法互补,造成资源浪费,并最终导致竞争、开放、统一的市场难以形成。

二是产业结构趋同,区域经济特色不明显。乌昌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区域经济特色不明显,主要表现为重复建设,这不仅出现在价高利大的产业领域,尤其在基础设施领域表现突出,同时存在严重的产业同构、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趋同、缺乏地方特色等现象。经济运行带有一定的地方行政利益特征,两地不仅目标相似,产业结构也雷同,普遍缺乏核心辐射源,结果导致都没能很好地发挥各自的优势。城市发展缺乏明确的目标定位和协调分工。两地城市在发展中缺乏特色。迫使地方政府在项目投资上置全局性资源浪费、生产能力过剩而不顾,低效益、低水平地重复引进、生产与建设,从而导致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不断加剧。这不仅抑制了地区经济比较优势的发挥,丧失了地区分工效益和规模经济效益,而且影响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是产业结构层次较低,未形成具有较强带动作用和明显竞争优势的产业群体。目前,新疆的石油化工、机械加工、建材工业、纺织服装等产业确实具备了一定的优势,但总体上仍然存在布局分散、技术含量不高等问题。此外,新疆整体经济发展基本上是延续传统的“一黑一白”的煤炭石油、棉花以及后来的以枸杞、西红柿为原料的“红色经济”的产业发展模式,由于历史及地理资源原因造成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象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长期以来,新疆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都是处于粗放型,不得不承受价值转移所带来的损失,造成缺乏强劲有力的产业集群,没有竞争优势。区域经济已进入新一轮相互融合、加速发展的新阶段,我们不得不面临着经济结构的重新整合。

四是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缺少民间参与。乌昌经济一体化的提出,是在政府的推动下产生的,乌昌党委成立后,出台了一系列的产业扶持政策、财税政策及公共资源政策。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这种经济一体化如果仅仅是以政府为主导进行推动显然是不够的,缺少企业及广大群众的参与是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同时这种政府的推动作用总体上是有限的。

五是思想观念落后创新意识不强。长期以来,新疆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比较保守,导致创新缺乏强大的动力,发展缺乏良好的环境。主要表现在:思想解放不够,改革意识不强;“等、靠、要”思想严重,抓住机遇的意识不强;一些干部中的地域观念仍然存在;“唯农业论”较重,新疆是传统的农业区,重农、轻工思想还比较重,很多人对工业的战略地位认识还不足,对发展工业的方法途径探索不够。如果不尽快转变这些落后观念,不解放思想,会给加快乌昌经济一体化进程带来阻力。

六是行政区划分割局面亟待解决。一体化区域内,五家渠属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管辖,其他各城市分属乌鲁木齐市和昌吉回族自治州管辖,形成了自治区和兵团两种管理体制,行政区划管理层级也较为复杂,致使该区域内条块分割、利益冲突等矛盾较为明显,现行的行政区划体制明显已成为阻碍乌昌一体化经济发展的一大症结。在地方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体化区内各区各自为政,画地为牢,造成了区域资源的极大浪费,使得一体化的整体实力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

3 解决问题的思路:坚持市场导向,完善市场机制,发挥市场力量作用

目前驱动乌昌一体化的主要力量来自于政府,毫无疑问,政府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但从乌昌一体化实施以来的发展来看,政府作为的行政和政策空间似乎已经不大(除了继续充实和细化法规和政策制定、监管、投资环境改善和公共服务提供;争取成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外),乌昌经济一体化的工作重点应该很快转入第二阶段,即以市场导向为主,调动市场力量,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起着基础性作用的机制,要以市场为导向,让资本、人口、资源等要素实现自由流动,通过市场竞争来优化结构,配置资源,促进发展,这才是乌昌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调动市场力量和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主要体现在调动各方积极性、推动产业发展和完善市场机制方面。

一是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力量,尽可能依靠市场资源的作用,以多种方式引入多元主体和多种资金参与到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来。政府应尽量放开基础设施的经营管理,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由政府和企业一起来开发城市、建设城市、经营城市,而不能靠政府唱“独角戏”。

二是广泛吸引非政府的投资参与一体化建设。政府可采取适当的政策,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和国外资本对基础设施的投资,有效地将长期的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与商业性开发项目有机结合,使投资者得到合理收益。目前,国内很多城市通过规范的招投标形式和多种方式的招商活动引导民间资本和外商资金的投资。

三是推动一体化区域内的民营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较弱到较强,自我积累,滚动发展。在民营经济发展中,已经成长起一批产权关系明晰、有良好的经营机制、有雄厚经济实力的大型民营企业,是一支具有活力的企业群体。在一体化建设中,应吸引和充分发挥这一群体的力量,使它们能够通过适当的方式和途径,有所作为。

四是抓住沿海东部发达地区实行产业转移的机会,积极引导符合乌昌地区产业发展方向和规划重点的产业落户乌昌地区。

五是积极引进外资,加速工业资本国际化。跨国公司投资,一是具有资本、技术和行政管理能力方面的垄断优势;二是我们具有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三是直接投资可以降低某些产品或技术通过市场转移时的交易成本。乌昌一体化需要重点考虑的是如何更好地吸引外资以解决资本投资不足和就业问题。

为此,首先要加快市场制度化建设,加快共同市场体系的建立。地区经济一体化实质是市场一体化,用一整套的政策制度框架来管理乌昌两地间的贸易和投资,共同市场的建立在乌昌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极其重要。目前乌昌在实现市场统一、规划统一、财政统一等方面已取得实质性进展,但尚未完全统一,在物流、工商管理、技术监督、商品检验、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方面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地方保护,如道路交通设关卡、跨行政区的一些额外收费、限制人才流动的户籍制度、市场准入等规定。在市场统一方面,必须加强电力同网同价,水资源利用、交通发展等的统一化。虽然电讯资费同价目标已经实现,还需对土地价格、行政性收费等统一管理。在进行地区经济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认识到共同市场体系建立的重要性。

其次,加快投融资制度的改革。一是金融外部化与乌昌一体化的矛盾。乌昌一体化仍然无法改变外部化的金融体制,如果不能在地区风险控制和经济回报上有所改观,资金外流的现象将会继续持续下去。二是信用体系的分割。乌昌两地在信用标准、信息质量、资源共享、惩戒力度和管理机制上未达成一致。三是未能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区域性资本市场发育不良,产权交易、资产重组、私人股权融资存在障碍。四是其他融资方式发育迟缓。除银行信贷和股票债券等传统融资手段外,缺乏其他专门的融资手段,如BOT融资、风险投资、融资租赁和信托融资、特种融资等。五是财政金融协调性不强,未形成资金合力。

再次,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增强企业自身力量。目前,乌昌地区国有企业比重较大,企业产权制度创新滞后,国有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社会化程度不高,退出机制不健全,难以以产权为纽带进行跨地区、跨行业组建大公司、大企业。

最后,要求政府更好地转变职能,将主要职能转移到建设、管理地方公共事业和提高服务上来。一方面搞好规划,以实现一体化发展的总体要求,避免参与建设的各方各行其事,同时又要协调政府部门与民间投资者和外资之间的关系,帮助他们解决项目开发和建设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从国内外实践来看,经济一体化发展较好的区域都是以市场机制为核心,强化城市聚集辐射作用,来弱化或消除不利于经济一体化的各种因素,这也是打破行政区划分割局面最有效的手段。

摘要:乌鲁木齐-昌吉经济一体化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样板之一。本文在分析现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应把坚持市场导向、完善市场机制、发挥市场力量作用作为乌昌一体化下一阶段的工作思路。

发展新阶段 篇8

回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视新闻的发展历程, 大致经历了这样三个阶段:第一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 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焦点访谈》等电视新闻杂志栏目的兴起, 打开了中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空间, 电视事业步入了它的第一个黄金期。《东方时空》最早提出了“真诚面对观众”的电视新闻传播理念, 拉开了中国电视新闻深化改革的序幕;《焦点访谈》秉承“用事实说话”的创作理念, “时事追踪报道, 新闻背景分析, 社会热点透视, 大众话题评说”, 成为中国新闻舆论监督的旗帜。《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所报道的新闻或“言之有物”、或“言之有理”、或两者兼而有之, 拓宽了电视受众的视野, 提高了人们的欣赏水平, 也丰富和繁荣了当时单调的电视节目, 为中央台2003年成立专业的新闻频道积累了宝贵的新闻实践经验。第二阶段是在2000年后, 以各地方台新栏目的相继崛起为标志, 中国电视进入了民生电视新闻时代。其中尤以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和湖南卫视的《晚间》栏目最为突出。第三阶段是从2008年开始, 瞄准重大事件, 尤其是突发性事件, 进行全面跟踪报道, 从而彰显媒体的社会责任和自身形象, 成为主流媒体争相追逐的目标, 以汶川大地震的报道为标志, 中国电视新闻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正在进行时”即直播阶段。“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 中央电视台、四川卫视、重庆卫视、东方卫视、湖南卫视、江苏卫视、山东卫视等众上星台站, “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发布”, 迅速参与到抗震救灾现场的直播之中。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仿佛一夜间, 中国电视新闻实现了新闻事件的同步报道。在这次报道中, 各新闻台站改变常规报道方式, 打通新闻栏目, 打破整点新闻和专题报道的界限, 随时插播突发新闻的最新动态报道, 牢牢掌握了报道的主动权, 不但成功地引导了国内舆论, 同时“让真相抢在谣言前面”有力地影响了国际舆论。显然, 这是一个标志, 一个重大的标志, 持续大范围成功地直播四川抗震救灾实况, 标志着中国电视新闻报道在与国际新闻报道方式接轨的同时, 自身也迈步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正在进行时”, 直播常态化。

探究中国电视新闻实现直播常态化、步入新“正在进行时”这一黄金期的内在逻辑, 下列要素难以忽略:

第一, 电视新闻事业在第一、第二黄金期所创生的新闻理念不断成熟、新闻实践的不断完善, 为其第三阶段的破茧成蝶储备了能量, 积累了经验, 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第一阶段突出了新闻的新闻性, 电视新闻普遍注重新闻事件的深度报道, 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 报道由点到面、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内容全面, 高瞻远瞩地引领舆论。第二阶段注重了新闻的贴近性, 报道视角下移, “平视”身边人、身边事, 报道内容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社会, 报道对象多为普通百姓, 报道宗旨是尽力为民排忧解难, 努力化解各类社会矛盾, 增强了媒体的服务功能。到了第三阶段, 新闻的时效性摆上了第一位。借助前面深度报道对新闻内容的探索和报道手法多视角、多层面、全方位的实践, 新闻报道在内容真实准确的同时, 速度也大大提升。

第二, 变化的世界和各种层出不穷的突发事件在考验电视新闻事业传统报道形式和方式的同时, 为报道的“升级换代”提供了巨大的可能。媒体成长也需要机会, 成功只不过是在有准备和善于把握机会之后的必然结果而已。2008作为举国筹办奥运的一个特殊年份, 发生了太多的大事、要事、突发事, 1月份的冰雪灾害、3月份的反对藏独、4月份的奥运火炬传递、5月份的地震灾难, 天灾人祸都在考验中国。能否对上述突发性重大新闻事件于第一时间作出反应, 并且予以真实、准确、快速的报道, 则考验媒体的新闻敏锐度, 挑战广大电视新闻工作者的专业水平。所幸电视人没有辜负时代。“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 中央电视台在第一时间推出直播节目《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为其他媒体对新闻事件作出快速反应、掌握话语权、把握舆论导向, 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典经验, 一下子赢得了全世界同行的尊敬。

第三, 中国电视人对自身思想和观念的解放与创新, 直接造就了一个新的电视时代。对于天灾人祸这类突发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 中国媒体的传统做法是报救灾不报灾情, 报结果不报过程, 报成绩不报问题。但是在2008年的地震灾难报道中, 我们看到了迥然不同的风格:迅速、公开、透明。国内多家上星电视台, 实行24小时直播, 所报道的是正在发生的新闻, 更加强调速度和时效。报道的内容以“先发后齐”取代“先齐后发”, 报道时间以“抢先一分”取代“不漏一个”, 并且打破报道时段, 实行全天候播出。与此同时, 对同一重大新闻事件, 实行多点直播。无疑, 这种态势的形成, 与2008年5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密切相关。政府的信息公开, 为媒体的舆论宣传、新闻报道及信息发布活动松了绑、解了套。所以, 媒体才能够在宽松的氛围和环境下解放思想、放下包袱, 遵循新闻规律, 创新报道形式, 不断提升报道水平。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广播电视台)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篇9

任何一个伟大思想体系的产生, 都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 都反映着时代精神的精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有着自己特定的时代背景。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世界进入了一个不同于战争与革命时期的新的历史时期, 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国际竞争的重点日益从军事转向科技经济领域, 竞争越来越激烈;维护世界和平谋求经济发展成为世界主潮流。在这种历史条件下, 世界范围内的众多矛盾, 都是围绕着和平与发展这个主题展开的。邓小平同志正是从这种世界格局的变化出发, 以求实的科学态度, 对当代世界的矛盾和问题作了深刻的分析和研究, 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著名论断, 认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世界的发展也不开中国。邓小平同志正是以此为立论的基础, 以这种时代眼光和世界历史眼光思考中国和世界的关系, 以及中国的发展思路, 从而形成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可以说, 对世界历史主题变化的深刻把握和准确判断是邓小平理论得以形成的时代根据, 也使邓小平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

二、邓小平理论对于我党、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首先, 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 我们总结几十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 “社会主义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是什么, 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还说:什么是社会主义,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 最重要的一条, 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 (1)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从原则上回答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 科学地揭示了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客观规律。我们不能要求他们对100多年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一一作出回答。解决这些问题的任务, 历史性地落在中国共产党人的肩上。这里的关键是要把把马马克克思思主主义义的的基基本本原原理理同同中中国国实实际际结结合合起起来来, , 结结合合得得好好就就能能找找到到正正确确的的道道路路, , 并并不不断断取取得得胜胜利利;;相相反反, , 采采取取教教条条主主义义、、生生搬搬硬硬套套的的态态度度, , 必必然然会会使使社社会会主主义义事事业业遭遭到到挫挫折折和和失失败败。。这这已已为无数的事实所证明。

其次, 邓小平理论是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强大思想武器。党的基本路线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形成的, 愈是深刻理解和掌握这个理论, 就愈能深刻领会和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在理论和路线的关系上, 我们党是有过教训的。党的八大曾提出国内的主要矛盾, 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 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与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 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 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尽快地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但是, 八大以后不久, 党就在指导方针上背离了八大路线, 以致发展成为“文化大革命”那样严重的错误。八大路线为什么未能坚持下去, 一个重要的原因, 就是当时我们在错误的理论指导下, 搞了阶级斗争扩大化。这种错误的理论最后发展成为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错误和挫折教育了我们, 我们终于从迷雾中解脱出来, 找到了正确的理论, 在正确理论指导下, 制定和执行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重新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 中国社会主义的命运归根到底取决于我们自己, 取决于党的理论和路线, 取决于党同人民的团结奋斗。这里, 路线是关键, 理论是根本。理论和路线是党能够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奋斗的基础。只要我们坚持邓小平理论, 坚持以这个理论为指导的基本路线, 坚持用这样的理论和路线去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 使全国人民团结起来, 共同奋斗, 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就是无限光明的。

三、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 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我国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从1978年到2007年,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24.95万亿元, 年均实际增长9.8%, 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 我国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四。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稳定解决了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我国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已居世界第一, 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 水利、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我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30多年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快、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从1978年到2007年, 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13786元, 实际增长6.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140元, 实际增长6.3倍;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400多万。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成倍增加。群众家庭财产普遍增多, 吃穿住行用水平明显提高。改革开放前长期困扰我们的短缺经济状况已经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2) 30多年来, 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 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30多年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 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走自己的路,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0多年的经验是极为宝贵的财富, 全党同志要倍加珍惜和自觉运用这些宝贵经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30多年的伟大历程和伟大成就深刻昭示我们:只有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只有改革开放才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 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 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 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回顾30多年来的改革, 我们体会到, 从旧体制转变为新体制, 从传统模式的社会主义转变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确实是一场革命。在改革进程中, 困扰改革者的一个主要问题, 就是“姓资姓社”的问题。改革从起步时起, 就有人指责是走了资本主义道路;改革每前进一步, 都伴随着“姓资姓社”的争论。邓小平同志针对“姓资姓社”的争论, 明确指出:“判断的标准, 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 这就是有名的“三个有利于”标准。

四、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邓小平同志既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又是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他的传奇般的革命经历、丰富的实践经验、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崇高的政治声望, 使他当之无愧地成为毛泽东思想和功业的继承人与发扬光大者。在新时期, 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努力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取得了认识上的“第二次飞跃”, 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邓小平理论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 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把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和实践推进到了新境界。邓小平理论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思想旗帜。

总之, 邓小平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即我党“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和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上承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下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它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思想体系,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进程中, 所占有的地位、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是深远的。我们要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新高度。我们相信, 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 我们一定会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强国。

摘要: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所实现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 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邓小平理论是以邓小平同志的名字命名的, 是以邓小平同志的科学理论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理论。在这个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中, 邓小平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包括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这个理论集中体现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的著作以及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中。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背景,现实意义,历史地位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 2008.12.

发展新阶段 篇10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逐步放缓,增长也更加平稳,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升级,并且由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电力产业作为国家的基础性产业,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电力行业的增速也将放缓,所要求的创新性及效率的要求也将大大提高,城市电网的规划面临着重大的挑战。

1 城市电网多阶段规划相关概念

1.1 城市电网规划概念及意义

所谓城市电网规划就是指在现今城市电网发展运营的基础上,分析和考虑未来的负荷增长情况,设计和规划出系统优化改造的一套方案。在必须保证电网工程技术可靠安全的条件下,用这套规划方案来实现城市电网的优化规划,合理运用资金,提高电网运行效率,进而提高经济效益,使相关公司和部门能获得最大的利益。在近几年电力市场化和智能电网大力发展的情况下,最新的城市电网规划应该实现电网资金的合理支配,电网建设与全面发展的智能引导,对电网劣势薄弱环节的修复,以及电网传输的质量与安全可靠性的增强。

1.2 城市电网规划涉及到的概念

城市电网的规划一般涉及到七个方面的内容。

1)城市网络现状分析。研究城市电力的发展现状,包括城市每月电量的使用,以及每月与预估电量的差值分布,低中高压供电网络的结构,分析供电的各种设备的供电寿命及在电力输送中的电量损耗和电压正常运行水平的具体数据,从而估计城市电网的供电能力及供电的可靠性,找到电网运行的薄弱环节,针对薄弱环节提出新的城市电网规划方案。

2)负荷预估。对城镇居民的用电量,分区和空间负荷进行预测,从节省电力、优化电力质量、多区域覆盖电力等多个角度制定几个方案,并从中进行综合评估,择出最优方案进行后续的一系列规划。

3)变电站规划。根据变电站的地理位置,容量及供电范围确定变电站的维修及新建,并根据变电站的预估发展情况来确定变电站的建设程度及规模。

4)网架结构设计规划。确定城市网络线路搭建的最佳线路,从结构计算、制作设计、干涉三个方面预估网架结构设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5)专项规划。主要包括配网无功规划和配网自动化规划,前者目的是进行无功设备的优化配置以满足不同负荷水平要求,后者目的是通过采用先进通信技术和设备以提高供电可靠性。

6)投资估算与经济评价。根据建设规模估算相应项目的投资水平,汇总各规划水平年需要的投资;编制项目财务现金流量表,进行规划项目的财务评价,分析规划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7)建立项目综合评价指标。对项目的各项指标与国家要求的电力标准进行综合效益评估并进行决策优化,确定出具体实施的项目计划。

2 电力发展现状及城市电网规划研究现状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我国经济在实现持续、稳定、高速增长的同时,经济结构也在发生显著变化——由原来的粗放型增长转变为可持续性发展。电力工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部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的先行产业,在国民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体制改革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电力与城市电网均是民生关注的问题,但是,我国的电力与电网发展缓慢,1980年以前,由于我国科技发展缓慢,电力发展受阻,城市电网规划还不够完善,电网覆盖不到偏远的地区,许多偏远山区直到现在都没有电的供应,呈现出电力超载、变电站少等多方面问题。1980年以后,我国才开始加强电力方向的发展,并且很多高校在电力方面的招生也有明显的增多,我国也开始对城镇电网进行规划,逐渐完善电力供应体制,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电力与城市电网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早期我国的电力与电网,国家投入少,电力体制不完善,而且,早期修建的电网由于所用材料质量不好,电能质量不好以及电压不稳,并且早期建造的电站环境恶劣,很多条件无法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电力处于劣势状态。为了方便人民的生活,我国慢慢提出了城市电网规划策略,慢慢建立新的发电站,为更多的地方提供电力。

3 城市电网多阶段规划

3.1 城市变电站多阶段规划

城市是人口流动性很大的地方,电力作为家庭主要的使用能源,人们的生活时时刻刻都离不开电的供应,在1980年以后,电力就进入了人民的生活,人们从传统的生火做饭变成借助于电力,而且研究电力的学者,逐步发明研究一些可用电的家用电器,让人们的生活更便利。变电站顾名思义就是改变电压,发电站输出电之后,由变电站将电压升高,因为传输电压的过程中,需要采用高压电,所以变电站将发电站中发出来的电压升高,电压传输过程保持不变,当电沿电线传输到居民或附近工厂后,根据不同地方需要的电压高低,就会将高压降低转换到需要的电压范围。城市变电站的规划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如果要建立一个变电站,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首先,应该制定相应的计划,将计划呈报给工程师,考察一下当地的环境,决定是否适合建立变电站,如果可以,将计划报给相关监督部门,变电站建立之前,还应该严格选取材料,变电站建造过程中的材料不仅仅是组成变电站的材料,还包括绝缘性好的材料,人本身就可以导电,所以在建造变电站时要考虑这个因素,选择绝缘性好的材料,这样让变电站在工作过程中,尽量避免漏电、会磨损等现象,以免工作人员受伤。变电站的建造变电站也是一个民生问题,一旦材料选择不合适或者质量不过关,都会影响居民的生活,严重的会影响很多工厂的运行,甚至整个城市的电力供应,所以,建造变电站之前,材料的选取必须合格,材料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公司选取完材料之后,还应该将材料交给有关部门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正式开始建造变电站的计划;第二步,应该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建造变电站,变电站的位置决定了变电站可使用年限,以及变压的简易程度,而且,一定要注意,建造变压站的地方尽量干燥。变电站是将来自发电站的电压变成高压,高压是人体不能承受的电压范围,一旦接近就有可能受到高压击穿,导致生命危险,所以,变电站建造的地方必须远离人群;第三步,需要考虑变电站的规格,城镇居民的用电量通常取决于家用电器,但是与工厂相比,用电量远远小于工厂消耗电量,因此,需要根据不同地方的用电量决定变电站的规模,很明显,用电量大的地方需要建造一个大规模的发电站,用电量小的地方则可以缩小变电站的规模;第三步,注意对变电站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前的培训,变电站建造之后,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技术人员的操作,技术人员是变电站实施过程中的核心,所以技术人员的地位就变得举足轻重了,技术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熟悉所有变电流程,并且,在操作前必须经过培训与实际操作,这样才能保证在变电站工作时,不会出现差错,影响城市电力的供应;最后一步,就是在整个变电站建造以及工作的过程中,必须有相关部门的监督,城市变电站毫无疑问掌控整个城市的电力输送,从建造变电站时,相关部门就应该做好监管的责任,材料的选取必须过关,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技术人员必须有专业的证明,防止违法操作人员,严格监督建造变电站的公司对变电站后期的维修以及检修的过程,每一次的检修必须达标,这样才能依据法律,保护人民的利益,相关执法部门必须加大监督力度,对任何违法行为均不放过,保护人民的利益。

3.2 城市电网体系规划

电力发展新形势下的城市电网体系包括发电站、变电站、电线网架、传输电线等,因此,对城市电网体系的规划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城市电网体系的规划也需要按一定顺序进行。首先是发电站,城镇所有的电力来源就是发电站,发电站是很重要的一环,发电站的建成必须按照国家标准严格执行,同样的,在执行的过程中,必须要有相关执法部门的严格监督,违法必惩;其次,变电站是传输过程中的一个环节,电力传输的过程中是以高压进行的,变电站的任务就是将发电站输出的电压变成高压的形式进行传输,对变电站的规划同发电站一样,建造前的取材以及建造过程中技术人员的操作,电网的各项指标都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执行,相关部门需要加强执法力度,丝毫不能松懈;最后,是电线网架与传输电线,城市电网体系中的电线支架与传输电线的作用不容小觑,它们相当于搬运工,将发电站与居民的用电联系在一起,传输过程中,一旦某处发生磨损就会导致电力传输受阻,影响居民的正常用电,因此,应该选取质量好的电线,保证电线的使用年限,让居民摆脱停电的烦恼,使居民生活便利。

3.3 城市电网优化规划

电力发展新形势下城市电网多阶段规划实行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多问题,所以应该在实施规划的过程中不断对电网进行优化。城市电网覆盖面网,为居民提供电力,但是同样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很多偏远的山区,还是过着用蜡烛取亮的生活,没有电力的供应,这足够说明电力体制的不完善。城市电网的优化应该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首先,城市电网是民生问题,应该保证居民的正常用电,但是,很多时候在城乡地方,当遇到下雨天或风很大时,就会吹断电线,有时候甚至将电力网架上的电线刮落,或者由于下雨使电线的某处发生损坏,导致传输电的过程出现问题,居民家里出现断电,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所以,城市电网在这方面应该做出优化,应该将传输电所用的电线选取质量较好的,并且外部的绝缘一定要做好,这样在下雨天时,外部绝缘电线就能保证电力的正常传输,另外,用于支架电线的网架一定要牢固,与电线衔接处保持良好的状态,保证风大时电线不脱落;第二点就是,定期对变电站,电线等城市电网工具进行检查,这些都是电力传输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导致电力中断,所以,应该对变电站、电线、网架进行定时检查,而且,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在检查电力的过程中,必须对技术人员先进行培训,保证线路的修缮工作。城市电网的优化为居民的正常用电提供了另一层保障。

4 电力发展新形势下城市电网多阶段规划研究的意义

随着电力工业体制改革和智能电网建设的逐步深入,亟需建立一整套适合市场环境的智能型规划理论和算法,以改进现有的电网规划系统。对电力发展新形势下的城市电网多阶段规划研究意义的阐述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点,对于城市网络而言,城市网络的多阶段规划有助于电网的分步修建与完善,电网的完善很复杂,分阶段规划的话,不仅有助于电网修建的工作,还可以缩短居民区停电时间;第二点,从负荷预估的角度,城市电网多阶段规划的执行,可以掌握一定时间内的居民用电量,根据不同时期的城镇用电量对城市电网再进行规划,不断改善,找到适合电力发展的最优方案;第三点,城市电网多阶段规划对于变电站的作用,变电站的规模直接决定了电力传达的区域,城市电网多阶段规划中也包含变电站位置的选取以及建设的规模,城市电网规划是指先对附近的电量进行考察,根据居民区或者附近工厂用电量的多少,以及合适的周边环境建立变电站,以及确定变电站的规模;第四点,城市电网多阶段规划对网架结构设计的影响,网架结构是传输电力的支架,城市电网的规划为搭建网架的位置提供了便利,城市电网的规划与不断的改善可方便线路的搭建,为网架选择一条合适的路线,既方便网架的搭建,又保证所用电线长度最短。因此,综上所述,电力发展新形势下城市电网多阶段规划可方便电力的输送以及电网的完善,为人民的生活提供便利。

5 结束语

随着我国电力体制的完善以及城市电网多阶段规划的慢慢执行,电力不再遥不可及,城市网络不再像之前那样规划不完善,有很多弊端。首先,本文通过对城市网络现状进行分析,然后总结出用电量的负荷、变电站的规划、网架结构设计规划以及相关专项事物规划、投资等因素对城市电网的影响,根据相对应的影响给出对策,制定出城市电网多阶段规划,国家的相关监管部门必须尽到自己的责任,严格监督电力公司与国家相关电网部门的责任,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惩,这样才能让电力安全及时地传输到需要的地方,改善居民所用电网,保证居民的生活,为人民的生活带来便利。

摘要:本文以介绍电力发展、城市电网多阶段规划的相关概念为出发点,简要地介绍了电力发展现状及城市电网规划的研究现状,着重从城市变电站多阶段、电网体系、电网优化规划三方面对城市电网多阶段规划进行研究,最后,讨论了研究电力发展新形势下城市电网多阶段规划研究的重要意义,以完成针对电力发展新形势下城市电网多阶段规划的研究。

关键词:电力发展,城市电网多阶段,规划

参考文献

[1]贾鸥莎.电力发展新形势下城市电网多阶段规划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2.

[2]王林梅.城市电网优化规划问题的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2006.

[3]杨卫红.城市电网规划风险评价模型及风险规避方法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0.

[4]蒋鹏.电网规划方案技术经济评价方法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0.

发展新阶段 篇11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GDP总量由1978年的364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40.1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位,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了18倍,年均增长9.9%。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上,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体制改革有序推进,我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发展的成就为世界瞩目。

同时,进入新世纪以来,实现我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障碍,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十二五”时期,我国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如果说建国六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主要围绕经济总量增长为核心的话,未来将是总量与结构并举、数量与质量并重、增长与发展并行的伟大变革时期。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判断

判断经济发展阶段的主要依据有人均收入、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水平等,总体判断,我国处于由工业化中后期迈向工业化后期、由中等收入国家迈向中上等国家的阶段。在成功实现“低成本优势—中低端制造业—投资+生产”推动的第一次增长浪潮之后,我国面临能否成功迈进由“创新优势—高端制造+服务业—创新+消费”推动的第二次增长浪潮的重大机遇期,处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

我国已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经过半个多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探索和实践,我国社会经济发生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阶段性变化。1952~2010年的59年中,我国经济总量保持了年均8.3%的增长。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0.1万亿元,已经超过日本,经济规模居于世界第二位。2010年我国财政收入达到8.31万亿元,具备了比较雄厚的物资基础。2010年按当年汇率计算,我国人均GDP已达到5880美元,已经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我国已实现经济起飞二十多年

纵观世界各国现代化历史,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现代化大体上都经历了起飞准备、起飞、走向成熟和大众消费时代等几个阶段。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完成了起飞准备阶段,已经成功实现经济起飞二十多年。当前我国已经积累了较多的支持经济较快增长的条件,包括消费结构变化、中间需求变化支持国内需求增长加快;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导致产业结构变动和资金、劳动力在产业间活跃重组;资金和劳动力供给增加;具备了支持供给持续增长的物质技术基础,形成了支持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制度及社会环境;具备稳定开放的国际环境,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战略推动外贸结构变化,促进比较优势转变等等。

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从我国产业结构、制造业实力以及出口结构来看,可以认为我国已经由工业化初期阶段进入中期阶段。主要根据是:第一,在农产品总量迅速增加的前提下,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明显下降到2010年的10.1%。第二,在人口总量增加3亿的情况下,农村人口比重下降到2010年的50.05%,城镇化率达到49.95%。第三,已经建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生产制造能力比较强大。第四,农产品等初级产品在出口量迅速增加的情况下,在出口商品构成中所占比重大幅度下降,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则大幅度提高。第五,经济结构的变动,呈现出由满足基本需求为主转向逐步适应消费升级和需求多样化的趋势,这是工业化加速阶段的新特征。

消费和出口提速带动产业结构快速升级

1998~2010年间,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居民住行消费升级提速,融入全球化以后世界经济长期景气带动外需高速增长,资源禀赋优势带来全球产业转移,经济增长的双轮驱动特征形成,带动产业结构快速升级。在此期间,高速增长行业明显增加,经济增长热点显著增多,增长较快的行业主要有:房地产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冶金工业、煤炭工业、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工业、石油工业、建筑业、金融业等。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

“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将处于金融危机及其后续的调整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将更趋复杂和不确定,同时也蕴含着重大机遇。

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经过世界各国政府努力,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影响已被初步稳定,一段时期内呈现出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双轨恢复”的迹象。但发展模式和经济结构方面长期累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并未得到解决,世界经济的复苏进程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美国不仅没有解决其全球竞争力下滑的问题,反而由于过度依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进一步侵蚀了全球对美元的信心。部分新兴经济体刺激过度,引发了房地产泡沫、地方债务风险等诸多新的问题。国际上,全球经济和贸易失衡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危机后的全球治理格局并未体现新兴经济体不断上升的实力和影响力。因此,不仅大震之后必有“余震”,而且如果全球不进行彻底有效改革,或许需要更大的一次危机来释放风险。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将在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

长期来看全球化不仅不会倒退,还会在新的基础上继续深化。现代交通、通信技术的发展,将使跨国、跨境交易更加便利。随着全球经济逐渐复苏,全球贸易和投资还会继续增长。这将有利于我国继续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和要素配置,释放增长潜力,加快发展进程;有利于我国充分吸收国际资本、国际技术和国际人才,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增强竞争优势;也有利于我国扩大对外直接投资,获取重要国际资源和技术。但近期看,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各种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仍会抬头,贸易保护措施可能增加。

当前正处于康氏周期的低谷,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正处于“萌芽期”

为了重新获得竞争力,发达国家都重新回归再制造化,并正在新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信息技术(比如传感网、物联网、智慧地球、云计算)等若干重要领域酝酿新的突破。在实现技术赶超及利用新技术加快发展等方面,我国具有潜在市场规模巨大、产业体系比较完整等优势,可以藉此在某些技术领域迈入领先行列。另一方面,新一轮技术革命时机还不成熟,目前的一些新技术尚难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依靠技术进步推动的实体经济恢复还没有形成。

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压力将不断增大

随着全球减排责任体系和制度安排的逐步形成,以及相关领域技术进步的迅速发展,低碳经济有可能成为今后一个时期重要的发展趋势或发展模式。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碳排放国之一,我国面临的减排压力将会不断增大。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减排将促进能源和环保领域的技术创新,有利于我们发挥后发优势,转变发展方式,在新技术的基础上实现跨越式发展。

国际产业分工和贸易格局将在新的背景和条件下出现较大幅度调整

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将会改变各国的比较优势和国家之间的竞争关系,并对全球产业分工及贸易格局产生影响。我国面临发达国家转移部分资金密集、技术含量高的制造业的新机遇。非洲、南美洲、中亚等地区的一些历史上比较落后的国家工业化进程将会加快,以印度、巴西、南非和中东某些国家等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仍会继续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这既对我国构成了竞争压力,又为我国扩大外部市场空间创造了条件。

nlc202309032251

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必将迟早引发全球政治格局的重新洗牌,我国发展的外部阻力将增加

一流国家在世界事务中的相对地位总是不断变化,这既是军事斗争的结果,更是经济发展竞争的结果。如果说21世纪全球格局正在走向多极化的话,那么这种变化首先是从经济格局开始的。如果全球经济大国之间实力差距日趋缩小,美国若要继续主导全球政治格局将越来越困难。按照历史的经验,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随后必将迟早引发全球政治格局的重新洗牌。核时代到来以后,世界大国间相互自杀式的战争已不太可能,取而代之以“经济战”为主,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能源资源、区域组织等领域广泛开展竞争。未来全球地缘冲突可能增多,我国发展的外部阻力增加。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分析

从国内条件看,“十二五”时期是我国“促改革、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时期,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条件和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不会发生根本改变。与此同时,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压力将有可能持续加大。

我国仍然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时期,内需潜力巨大,但释放内需面临一系列体制性制约

“十二五”及更长时期内,我国仍将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时期和居民消费结构的快速升级时期,巨大的需求潜力能够为我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特别是,我国发展的不平衡性,可以使庞大的需求潜力分阶段释放,从而使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持续更长时间。但另一方面,在收入分配、财税体制、社会保障、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缺陷,工业化升级和城镇化潜力的释放还面临诸多障碍。

“十二五”时期将是我国内外需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引擎转换的重要转折点

“十二五”时期将是我国内外需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在此背景下外贸增长将稳步趋缓,相应地内贸比重将稳步上升。我国的对外贸易地区结构中,北美的地位将下降,周边陆上邻国和各大洲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将提升。内贸结构方面,随着国内各大经济区间分工的细化和合作的加深,国内区域间的贸易将日益活跃。

居民消费结构将继续较快升级,消费需求持续较快增长

预计“十二五”期间以住、行改善为主的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活动会继续较快推进,消费需求会继续较快增长。预计“十二五”期间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年均增长4.5%左右;年均新建住宅11亿平方米左右,较2003~2008年的年均水平增加4亿平方米左右。预计家庭轿车保有量年均增长25%(2003~2008年为51%),2015年全国私人轿车保有量将达到5139万辆左右,较2008年(1938万辆)增加1.65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左右(不包含价格因素)。

区域发展格局日益合理,区域功能定位日益明确,区域发展差异逐步缩小

“十二五”时期,中部地区将成为崛起最快的区域,占全国的GDP比重将由2009年的19.3%上升到2015年的22%。西部开发区将由18.3%上升至19%,东北振兴区将由8.5%上升至9%,东部沿海地区将由53.8%下降至50%,但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增长的质量将明显提高。国内各大经济区之间分工日益专业化和细化,区域功能定位日益凸显,中部地区在承接东部制造业基地转移的过程中将迎来高速成长期。

人力资源新优势正在形成,但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也将逐步显现

未来几十年我国总人口仍然保持增长状态。2010年和2020年的人口总量将分别达到13.6亿人和14.5亿人。预计2015~2016年,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峰值10.1亿人。随着高等教育普及率的不断提高,我国高素质劳动者群体队伍预计将不断壮大。此外人口老龄化将加快到来,根据联合国的预测,2020年中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总数将高达1.69亿,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1.9%。

生态环境状况局部改善,但对经济发展的约束进一步增强

“十一五”以来,全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提高,治理和保护的力度明显加大,一些地方的生态环境状况有所改善甚至有明显改善。但生态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控制污染物排放、环境治理任务依然艰巨。与此同时,近年来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呈现增多趋势,造成的社会危害和经济损失越来越大。“十二五”期间工业化与城镇化持续快速推进的形势,将使资源需求和环境压力进一步加大。

经济体制具有独特优势,但深层体制矛盾依然突出,深化改革任务更为迫切,难度也更大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年来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们已经形成了既独具特色和优势、又符合市场经济通行规则的经济体制,有力地支持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还存在不少深层次的问题。经济发展方式弊端的深层次原因集中于体制与机制方面,涉及收入分配、财税体制、投融资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等各方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中国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执笔:任泽平 张立群)

发展新阶段 篇12

12月5日,2014年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在京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在主题报告中指出了新常态下我国信息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发展动力和路径。

在以转型升级为基调的产业结构调整中,向第三产业转型和现有产业的升级都离不开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直接关系到新常态经济的成败。杨学山副部长表示,2014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1-10月份期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总规模超过8.32亿,增长率10.1%,电子信息软件业规模2.98万亿,增长率20.1%,相当于2001年全部电子信息产业的总规模。

上一篇:矿山企业财务下一篇:移动无线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