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发展阶段

2024-10-16

亲子关系发展阶段(精选4篇)

亲子关系发展阶段 篇1

亲子关系是法律保护下的血缘关系,是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在一个家庭中,亲子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发展、生活积极性及家庭幸福感等。大量研究肯定了亲子关系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为了孩子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1 亲子关系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

大量研究证明,亲子关系影响着个体的心理健康,对儿童的社会化和人格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对人际关系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杨莲清的研究发现,亲子关系状况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1]。贾海艳等调查了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结果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有显著影响并有预测作用[2]。张青方抽样调查结论“父母教养方式的不同层面与青少年子女的心理社会发展、自我同一危机都有很强的相关。”[3]杨志伟的研究调查得出,父母文化程度与职业与家庭亲合度、孩子学业成绩等呈正相关[4]。王争艳的结果是,亲子沟通的状况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同伴关系、行为问题、学业成绩[5]。由此可见,亲子关系对个体社会化和人格发展、学业发展、同伴关系、师生关系、社会行为等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2 父母应积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当今家庭教育倍受重视,我们在苦苦寻求教子妙方时倒不如着手于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因为亲子关系的质量远远比某一具体的教育方法要重要。父母在亲子关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应主动转变教育观念、调整教养方式、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2.1 承认儿童的存在,与孩子平等相处

在人类的历史演变中,儿童所处的境遇随时代而不同。早在9世纪的斯巴达,身体弱小的男婴出生后就被丢弃,儿童没有任何权利,被视为家庭财产和任人使用的工具。在中世纪欧洲,儿童被看作具体而微的小大人。17世纪,人们开始把儿童与成人区别。时至今日,无论经济发达地区或落后地区,虐待和忽视儿童的现象仍广泛存在。在我国由于封建宗法制儿童观的影响,不少父母把孩子看成家庭的隶属品,存在“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的旧观念,把“听话”当作好孩子的最重要标准。看来我们抱有什么样的儿童观将直接影响亲子关系。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我们应明确:儿童就是儿童。儿童是有法定资格的人和充满好奇心的探究者,是发展和学习的主体,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世界儿童公约》中都有明确规定。为此,我们应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儿童具有主体性,是责权主体,有正当的权利和利益;儿童是不成熟的人,其不成熟性有成长价值;儿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

我们承认儿童不同于成人,儿童有儿童世界,这就要尊重儿童,与儿童平等相处。作为父母,不能像中国老传统依靠自身多方积累的育儿经验,而应学习包含儿童多方面身心成长的知识、规律,用科学和人道武装头脑,让儿童享受欢乐和幸福的童年。在这点,我们应向西方学习,保持亲子之间的平等地位。同时还要科学有效引导儿童发展。

2.2 欣赏儿童的独特,让孩子主动发展

个体是从母体的卵子和父体的精子结合而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成,从那时起每一个个体拥有了一组独特基因,有了与父辈的相同之处,也有了很多个体独特的特征。个体出生后沿着生物成熟的途径和归路发展,同时也开始了他的社会化进程。个体的发展受社会历史阶段的影响,也即人都是时代的产物,会烙上时代的印记,而孩子生活的时代是比父辈的先进的,社会是向前发展的,也就注定从起点上说他们已超越父辈,他们比父辈发展超前,或说我们落后于孩子。这足以构成欣赏孩子的理由。

个体的发展是必然的,父母绝不可能任意塑造孩子,所能做的只是发现孩子的独特,欣赏孩子的独特,促进孩子的发展,为孩子的发展提供客观条件。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心理发展的过程是主体自我选择、自我调节的主动建构过程,儿童是主动寻求刺激,在很大程度上儿童是自己决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水平的。这就要求父母不应强制孩子太多,而应给孩子提供一个健康温暖丰富的环境,发挥孩子的主动性。快乐的氛围是孩子主动发展的最佳环境。

2.3 学习儿童的童心,和孩子共同成长

人必须长大,但童心不可丢。孩子的魅力在于他的一颗天真无邪的童心,他有朝气、有希望、有真诚、有善良,这是成人永远不及孩子的地方。成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渐渐失去了人生的理想与开拓的激情,有的甚至以嘲笑的眼光看待自己少年时代的纯真以显示自己的“成熟”,实际是心理上的未老先衰。对待生活和人我们还是应学习孩子的童心。

发展是一生的事情,从生命的孕育到生命的晚期,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发展变化作为父母,我们也是发展中的人。父母也必须学习。家庭成员如能在同一时间内进入学习状态,会使人感受到弥漫着智慧的空间的安详、宁静与美好。父母和孩子一起学习,能起到榜样的作用,成为孩子学习动力。在这样的气氛中人会感到一种动力在推动自己向前走,这对孩子和父母的进步和成长都是非常有益的。父母应放下成人的威严和高高在上,宁可节省从事其他活动的时间和精力,和孩子作朋友,学习孩子的童心,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和孩子一块健康成长。

总之,亲子关系中父母是主动的,我们应为建立良好亲子关系而努力,谨记:儿童就是儿童,家长要尊重孩子、平等相处;儿童是独特的生命体,家长要欣赏孩子、鼓励孩子;儿童永远是生活的希望,家长要学习童心、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杨莲清.特区中小学生亲子关系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2.

[2]贾海艳,方青.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4,27(5):1095~1099.

[3]张青方.青少年心理社会发展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青年研究,1998,5.

[4]杨志伟,刘少文,李雪荣.儿童行为问题、学业成绩与家庭环境的相关模式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4:263~266.

[5]王争艳,雷雳,刘红云.亲子沟通对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4,27(5):1056~1059.

亲子关系发展阶段 篇2

初中生亲子关系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的调查报告

浙江省象山文峰学校王恕成郑晓洁

摘要:亲子关系是影响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本调查选取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9年级的学生,采用《亲子关系诊断测验》(PCRR),进行测试。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初中生的亲子关系总体良好,而“消极拒绝”、“积极拒绝”和“不一致型”初中生亲子关系中最为普遍的不良类型。

关键词:亲子关系亲子沟通父母教养方式引言

亲子关系即父母子女关系。初中阶段(12-15岁)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获得了迅速的发展,这使得他们成长遇到很大困难,从而表现出特殊的行为特点。亲子关系是青少年三大社会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是影响青少年身心成长的主要因素,特别在处于心理急剧发展、遇到种种困难和困惑的青少年时期,亲子关系、家庭氛围更加强有力地影响着他们的人格发展、心理健康。媒体上大量的关于青少年自杀、犯罪的报道,都提示我们:亲子关系与青少年的问题行为有密切的关系。国外已有文献表明,相对于儿童期,初中生亲子关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初中生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逐渐减少,亲子依恋的行为特征发生了变化,对父母的情感表露及对自己私密的袒露减少,但亲子间早年所形成的情感依恋仍会持续到青少年时期,并不因青少年追求独立自主而中断。在性别差异上,女生与父母比男生与父母更为亲近,也有更多的沟通,并且无论男生、女生,与母亲的关系比与父亲的关系都更亲近;初中生对儿童期亲子关系中父母的单向权威日益敏感,力争双向平等和更多的自主性;初中生与父母的冲突增加,双方都认为没有以前和谐;父母(特别是父亲)对子女的控制和限制日益减弱。本研究旨在抽样调查初中生亲子关系的现状,描述亲子关系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研究方法

2.1 被试

采取整班取样法,选取象山文峰学校(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至9年级各一个班同学为被试,总人数为250名,有效样本为227。测试工作于2006.年10月进行。样本年级及性别分布如下。

表1 被试年龄及性别分布(人)

男 女 合计

2.2 材料

家庭亲子关系测验《亲子关系诊断测验》(PCRR)。该测验由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周步成等修订。它将不良好的亲子关系分为5种态度、十个类型,每一个类型有10道题,每种类型满分为100,得分<50,被认为可能存在该种不良好的亲子关系。不良亲子关系十个类型的概念内涵介绍见表1:

表2亲子关系诊断测验结果概念内涵

拒的度 支的度

配态

D期待型 绝态

A消极拒绝型 B积极拒绝型 C严格型

父母对子女所说的话不理不睬,忽视,不关心,不信任,感情不好等态度。

父母对孩子有体罚、虐待、威吓、苛求、放弃养育责任等态度。父母对子女虽有爱,但常以严厉、顽固、强迫的态度或禁止、命令的方式来监督子女。

父母将自己的夙愿、希望投射在子女身上,忽视子女的天赋能力,希望子女完全遵从父母的要求去做,即望子成龙。

大致与期待型相同,为了能使孩子变得更好而细心地去照顾,尽量给予帮助和嘱咐。

对孩子的日常生活、学业、健康、朋友、前途等,具有完全不必要的担心和不安,因而对孩子过分负责,给予过分的帮助。对子女的要求、主张、意见都是无条件的接受,对孩子过分喜爱,服的度

从态

H盲从型 G溺爱型

想尽一切办法来迎合子女的要求,即使子女做了坏事,也为其申辩。

让孩子持有一切权力,父母不管付出多大牺牲,也要接受孩子的要求。

对子女的同一行为,有时斥责、禁止,有时却宽恕、勉励,管教态度缺乏一贯性。

指父母管教态度不一致,例如父亲严厉,而母亲放纵;父亲斥责子女时,母亲却来阻止。6年级 23 35 58

7年级 37 24 61

8年级 27 26 53

9年级 28 27 55

总计 115 112 227

保的度

护态

E干涉型

F不安型

矛的度

盾态

I矛盾型

J不一致型

2.3 方法

以班为单位,利用午自修时间,集中施测。数据全部由VFP6.0输入,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分析与讨论

3.1 亲子关系现状分析

表3 各年级各项不良亲子关系的人数所占比例(%)

年级

不良亲子关系类型 A消极拒绝型 B积极拒绝型 C严格型 D期待型 E干涉型 F不安型 G溺爱型 H盲从型 I矛盾型 J不一致型67.2 72.4 10.3 6.9 29.3 1.7 22.4 48.3 44.8 60.342.6 44.3 13.1 9.8 24.6 4.9 26.2 49.2 18.0 44.358.5 58.5 5.7 11.3 24.5 3.8 24.5 45.3 17.0 67.943.6 52.7 5.5 5.5 21.8 3.6 20.0 25.5 14.5 43.6

总计 52.9 56.8 8.8 8.4 25.1 3.5 23.3 42.3 23.8 53.7

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消极拒绝”、“积极拒绝”和“不一致”等三个纬度上,不良亲子关系的人数超过了一半,说明这三种是当前初中生亲子关系中最为普遍的不良类型。

具体来说:消极拒绝、积极拒绝二个纬度上,各年级不良亲子关系的人数比例普遍较高,六年级最高,分别达到67.2%、72.4%。这表明超过半数的父母对子女存在拒绝的态度:一种表现为消极拒绝,即父母对孩子所说的话存在不理睬、忽视、不关心、不信任、感情不好等消极态度;另一种表现为积极拒绝,即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存在体罚、虐待、威吓、苛求等不良态度,更有甚者甚至放弃养育责任。出现这样的结果一方面可能因为社会竞争激烈,父母工作繁忙,压力又大,自顾不暇,因而忽视了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文峰学校中,不少学生的家长长期在外地工作,子女要么寄居在亲戚家,要么由爷爷、奶奶抚养,甚至还有自己租房住的情况,这样就难以获得父母百分百的关爱);另一方面可能因为父母出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不断把自己的意志、期望强加于孩子身上,美其命曰“为孩子的成长创造最好的条件”,让孩子学这学那,实际上父母本身就忽视了孩子内心的想法,缺乏对子女心理需求的意识和了解。其三父母对孩子学习上的过分“严格”与生活上的过分“宠爱”,相伴而生的是孩子生活能力的低下、情商的匮乏。孩子对父母的不知感恩,反而又造成家长态度等方面变化。

严格型纬度上,各年级不良亲子关系的人数比例均在15%以下,8、9年级仅为6、7年级的一半。这表明父母已有一定的教养意识,能够注意尽量不以严厉、顽固、强迫的态度或禁止、命令的方式去监督子女;并且,家长的这种意识,随着孩子逐渐长大而增加,民主的程度越逐渐提高。

期待型纬度上,各年级不良亲子关系的人数比例也均在15%以下,在8年级达到最大值11.3%。期待型纬度,反映的是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程度。数据结果表明,大部分父母在这一方面的态度是理性的,没有忽视子女的天赋能力,但变化趋势表明:与其它年级相比较,8年级时,父母与子女的看法差异相对更大些。

干涉型纬度上,各年级不良亲子关系的人数比例在20%-30%之间,且随着年级的提高,干涉型的人数比例逐渐降低。这一变化趋势,契合6-9年级学生心理特征的发展;6年级的学生,尽管已经开始学习初一的课程,但他们的心理意识大多还停留在小学阶段,依赖性强,独立性弱,父母对孩子的关心、爱护、照顾也较多,会尽量给孩子以帮助和嘱咐;随着年龄增长,学生的自主意识逐渐提高,独立性增强,父母也应相对稍微减少一些关注,让孩子自己决定一些事情,使他们感到一种对自己生活的控制感。

不安型纬度上,各年级不良亲子关系的人数比例相当低,均在5%以下,也是整个测验中比例最低的一个纬度。这表明父母对孩子的日常生活、学业、健康、朋友、前途等,具有理性的看法,不存在不必要的担心和不安,也没有对孩子过分负责,过度保护。

溺爱型纬度上,各年级不良亲子关系的人数比例在20%-25%之间,适中。表明父母虽然疼爱孩子,愿意牺牲自己来满足孩子的需求,但尚没有过度,处于较为合理的水平;毕竟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疼爱多一些也能理解。

盲从型纬度上,6-8年级不良亲子关系的人数比例较为集中,但到9年级却有下降较明显的趋势。这可能与9年级面临中考的学习任务有关;中考是孩子人生中第一件大事,当今社会,中考失败意味着高考成功的可能性相对变小;所以,无论家长还是孩子,都相当重视。家长的重视,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演变成控制孩子的任性。

矛盾型纬度上,7-9年级不良亲子关系的人数相对集中,而6年级则高达44.8%。这表明父母的管教态度有时缺乏一贯性,即对子女的同一行为,有时斥责、禁止,有时却宽恕、勉励。

不一致型纬度上,除7年级外,各年级不良亲子关系的人数比例均超过半数。这表明在管教孩子时,父母的态度常存在着不一致,例如父亲严厉,而母亲放纵;父亲斥责子女时,母亲却来阻止。这一状况可能是由于中国人传统的管理哲学——一人扮红脸,一人扮白脸,或者说是“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3.2 亲子关系的性别差异分析

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男女生在消极拒绝、积极拒绝、不安型三个纬度上,无显著差

异;但在其他纬度(包括严格型、期待型、干涉型、溺爱型、盲从型、矛盾型、不一致型等七个纬度)上,男生均显著高于女生。这一方面可能因为女生懂事早,相对愿意与父母沟通交流;而男生则相对不愿意与父母沟通;另一方面可能由于学校处于县城,大多数父母还有一些重男轻女的思想,表现为对男生的期望还是远远高于对女生的期望。建议

4.1 建构健康的亲子关系。不良的亲子关系往往是由于父母对子女的错误认识造成的,错误认识导致了父母对子女的异常态度。理想的亲子关系,父母与子女应该是平等的,既有父母子女亲情,又有朋友之间的友谊。父母应该认识到子女也是独立的个体,要以平等的方式同他们进行互动,让子女享受到充分的民主。特别是父母要注意与子女沟通的方式,尽量避免采取居高临下的态度。

4.2慎用家庭惩罚,把握好教育时机。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父母使用严厉惩罚往往导致孩子具有很强的攻击性。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通常是在奖励或惩罚之后。受到奖励后,孩子的身心倾向于肯定,最容易接受父母的教育。受到惩罚时,一种情况是因惩罚而产生消极的甚至对抗的情绪,此时不及时疏导,就可能潜伏不良后果;另一种情况是,孩子“锐气顿减”,显得格外顺从,这就给父母提供了谈话的机会。因此,我们提倡父母在惩罚后,能做好相应的善后措施。

4.3.提高父母自身修养。研究表明,父母的文化水平影响因子关系。父母的情感温暖教养方式,可在某种程度上抑制或减少行为问题,特别是违纪和攻击性行为。因此父母应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确定自己的语言和行动,努力学习新的知识,以更好地教育青少年。

4.4 学校的作用。建设健康的亲子关系,不仅是子女与父母的责任,也是学校的责任。因此,学校应采取一些措施,如开设家长课堂、家长论坛,讲座等形式,帮助家长掌握一些与孩子相处的策略。结论

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初中生的亲子关系总体良好,而“消极拒绝”、“积极拒绝”和“不一致型”初中生亲子关系中最为普遍的不良类型。为了建设健康的亲子关系,父母应适当地俯下身来,平等地与孩子沟通交流,多欣赏孩子的优点,适当地运用惩罚,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修养,同时也需要从多种渠道掌握一些与孩子相处的策略。参考文献

亲子关系发展阶段 篇3

一、亲子关系的涵义

1. 亲子关系

狭义上的亲子关系是指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广义上的亲子关系包括孩子与祖父母、外祖父母, 甚至是叔伯姑姨等长辈之间的关系。亲子关系是一个人一生中最早经历到的关系, 也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假如亲子关系发展良好, 它将成为孩子建立一生中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反之, 则对以后的儿童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

2. 家庭的意义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 家庭是以婚姻、血统等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团体, 家庭中的成员扮演夫妻、父母、子女等角色, 并肩负着各个角色的职责。家庭不仅是生活在一起的人们, 而且具有共同利益与目标;家人之间不但满足彼此在经济、教育与心理等方面的需求, 更有彼此照顾、相互扶持、促进家庭与自我发展等职责。

二、家庭教养的目标

有关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已经不少, 对教养目标的研究更是层出不穷。研究者依据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教育文化背景, 所提出的教养目标也各有特点。学者Levine于1974在研究许多文化中家庭教养子女的目标之后, 归纳出了一般的教养目标。[1]第一就是独立生存的目标。父母具有抚养子女的职责, 满足子女衣、食、住、行、健康、教育等需要, 促进子女身体健康, 使子女能够生存在现代社会中, 完成家庭延续的目标。第二是经济自主的目标。幼小的儿童在经济上依赖父母, 以维持生存, 然而父母的终极目标就是培养子女可以独立地生活所需要的能力与行为特质, 具有谋生的技能。第三是自我实现的目标。儿童终将成为社会的一分子, 担当社会的责任, 父母有责任促进儿童行为的社会化, 发展其适应生活的能力;建立子女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能在社会中获得自我的满足与自我实现。以上父母教养目标, 本身构成为一个阶梯形式的系统, 首先是父母确保子女的生存与安全, 然后是送子女接受教育, 学习生活必需的知识与技能, 最后是促进子女的自我实现。

三、亲子关系的重要性及影响

许多年来, 心理学家一直强调早期的亲子关系对儿童的行为及心理发展有着极大的重要性。Olds和Papalia学者于1989年从儿童期与母爱被剥夺的事实去研究亲子关系的重要性, 发现在生活中, 因双亲双亡或无力抚养的孩子, 常出现智力功能低下, 且有时会有严重的精神困扰。[2]学者Hurlock在1976年也指出, 如果儿童与母亲分离的时间不超过三个月, 则亲子关系容易再建立, 儿童的发展也很快可以恢复;如果在五个月以上, 则亲子关系将受到很大的阻滞, 孩子的发展与同龄的孩子比较, 会有继续衰退的倾向。[3]总之, 一个人的行为模式、人格结构等在儿童早期的亲子关系互动中, 已经奠定基础, 再经过之后的发展阶段, 逐渐形成人的独特人格, 亲子关系直接影响着孩子各方面的发展。

1. 对语言发展的影响

语言的学习是亲子关系所产生的重要教育功能。语言是连接自然与文化的重要工具, 也是联络人与人之间感情与思想的工具。儿童的语言学习首先接触的通常是母亲, 然后是家人, 最后是同伴。儿童的语言学习最初是靠母亲的教导, 采用重复、简单到复杂、单字到成句, 以及对错误语言的矫正。儿童把语言的正确使用方法学好, 就是为了以后接受教育奠定基础, 在学习方面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学者Hurlock在1976年的研究显示, 儿童的语言能力发展有很大的差别, 主要是由于学习机会多少的不同, 很少是由于智力的差异。[4]可见, 父母与子女的亲子关系, 如果在互动方面良好, 可以常常给予子女正确的语言指导, 则对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2. 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根据近代心理学家Freud、Erikson等的研究结果, 认为人类在4岁之前, 尤其自出生到周岁这一段时期, 是一个人一生人格基础的建立时期, 这一时期中儿童的境遇, 将决定其未来人格的趋向。儿童出生的最初教育场所是家庭, 而家庭中以母亲为中心的各种活动对孩子的人格发展影响最大, 没有获得母爱教育的儿童, 其心理的正常发展将受到很大的影响。[5]例如, 一般家庭中的儿童, 常会因为父母的喜好无常或多愁善感等, 而产生情绪困扰、紧张易怒现象;又如, 父母失和、家庭破裂, 往往也会造成孩子长大后, 容易产生精神官能症和少年犯罪倾向。可见, 在儿童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 亲子关系对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性。

3. 对社会人际关系的影响

孩子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中感受到被爱、被需要、被欣赏、被接受, 是孩子与他人良好适应的基础。亲子关系不和谐, 或常被冷淡对待的孩子, 长大后不易信任别人, 常产生和别人相处困难的情形, 难以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友谊。亲子互动, 不仅提供家长教育子女的机会, 也为孩子提供行动的榜样。让孩子由亲子互动, 与父母同化, 逐步发展合宜的社会行为、模式和观念, 以及如何与他人合作的态度, 对孩子社会人际关系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一个能和别人和睦相处、人际关系良好的孩子, 其在学业及其他方面的表现都能维持一定的水准。

亲子关系的研究是儿童个性、社会性发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认清亲子关系的本质及其亲子关系的重要性, 对进一步研究家庭互动理论, 以及深入探究儿童问题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具有铺垫和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蔡春美, 翁丽芳, 洪福财.亲子关系与亲职教育[M].台北:心理出版社, 2001.

[2]Olds、Papalia著, 黄慧真译.发展心理学[M].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1989.

[3][4][美]Hurlock著, 胡海国编译.发展心理学[M].台北:华新文化事业中心, 1976.

亲子关系发展阶段 篇4

目前, 中国提出了和谐社会发展观。和谐社会需要有一个和谐的发展环境, 和谐社会的建立离不开经济可持续发展, 而经济发展依赖于众多企业的创立和繁荣。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 企业劳动关系和谐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也直接影响到企业员工的福利和就业的可持续性, 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企业和谐的劳动关系可以促成企业劳资充分合作, 从而促进企业发展和经济发展。一国劳动关系状况受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制度、经济管理体制等的影响。国际经验表明, 发达国家的劳资关系经历了从劳资冲突到劳资合作的历史过程。这一劳动关系演变的一般规律充分表明, 在工业时代, 劳动关系对经济发展、社会秩序重构的重要性。

中国目前正在迈向“十二五”规划时期。在30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中, 在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及企业转型过程中, 多种经济成分日益发展, 劳动者就业形式多样, 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和分配关系日益复杂, 企业的劳动争议和劳动纠纷逐渐增多, 势必会出现不协调的社会现象和问题, 尤其是劳动关系不和谐现象在转型时期表现明显, 必然会对企业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经济发展。那么, 劳动关系的不和谐问题到底出在哪里?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原因和制度原因。从经济层面上看, 企业太过重视经济利益而使劳动者利益受损;从制度层面上看, 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 旧体制的刚性和惯性依然存在, 旧的劳动关系法制不健全、制度本身存在问题等, 会对新体制的建立产生很大的阻碍。同时, 中国经济正处于从总量扩张到结构调整的发展阶段, 经济结构的调整必然伴随着大量劳动力结构的调整, 企业改革的深化, 带来人事制度的改革和劳动者就业形式的变化。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中国企业和外国企业在共同的环境中竞争, 劳动关系的调整手段和管理方式都要相应调整。这些国内和国际社会因素的变化, 使得劳动关系日趋复杂, 劳动关系的矛盾也更加突出。因此, 如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与国际劳工标准相衔接且体现劳动者权益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 是一个新的重大课题。

二、经济发展格局下劳动关系的演变

将劳动关系作为社会经济问题进行研究, 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的。从斯密、马克思直到后来的各种学派, 都从各个角度来论述劳动关系并以此来解决劳工问题和劳工运动。斯密认为, “劳动所有权是一切其他所有权的基础, 这种所有权是不可侵犯的。”他认为, 只有存在制度, 才能形成好的秩序, 法律保护人权 (斯密, 1776) [1]。马克思的《资本论》系统地研究了欧洲的劳动运动, 《资本论》实质上就是劳动关系理论。马克思认为劳动关系是一种阶级利益关系 (1848) [2]。英国的韦伯认为, 解决劳资冲突不必去消灭另一个阶级, 而是通过交涉权利的均衡就可以解决, 并且认为劳工运动是永远存在的 (1897) [3]。到了20世纪初, 市场经济国家进入垄断阶段, 产生了制度学派。以康芒斯为首的学者认为, 劳资冲突源于不同的经济利益的对立, 既然劳资双方存在无休止的竞争, 那么社会就应该建立规则制度来缓和冲突, 可以通过经济、道德和法律三种体系来实现。20世纪40年代以后, 当代西方的劳动关系理论逐渐形成, 纷纷提出本学派的劳动关系理论。他们都承认劳动关系双方目标的差异和利益的差异, 只是对目标差异和利益差异的重要性强调不同, 同时对这些差异带来的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 对劳资双方力量分布和冲突不同提出不同看法。新制度学派认为, 雇主占有垄断力量, 工人几乎没有能力抗衡, 所以要特别支持工人组建工会和进行集体谈判。管理学派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研究劳动关系, 它关注就业关系中员工的动机及员工的高度认可和忠诚度, 研究企业的管理政策、策略, 用绩效考核的管理模式重视员工的满足程度。自由改革主义学派提出, 为了确保工人获得公正平等的待遇, 必须加大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新马克思主义学派在2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 认为工人要想得到真正公正、合理的利益, 必须直接成为企业的所有者和管理者, 认为要进行劳动关系国家级谈判。20世纪40年代以后, 诸多学者纷纷提出了众多的理论模型, 试图全面分析和阐述劳动关系的影响因素以及劳动关系紧张冲突的解决后果。邓洛普提出一个理解集体谈判和劳资关系的分析框架 (1950) , 将经济因素、技术因素和社会因素综合考虑在内;同时, 他也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劳资关系[4]。美国学者桑德沃在多学科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多因素模型, 让人们从全貌上把握劳动关系及其运作的基本理论 (1987) [5]。

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传统及民主法制、劳工运动等社会主张和影响不同, 各国劳资关系理论和劳资关系的运行调整方式具有不同的特征和趋势。美国近代劳动立法中以契约精神为依据, 体现浓厚的自由化、多元化调整模式。德国模式实行的是劳动法、雇员参与制度、工会委员会制度、政府为工会提供信息等制度。英国的劳资模式更具特色, 劳资双方在解决纠纷时, 主要靠自愿的原则来解决。日本的劳资模式目前趋渐平稳, 在建立传统的社会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信仰基础上提出“终身雇佣”、“年功系列”、企业工会等。从以上各国的实践可以看出, 西方国家伴随着产业化进程的发展, 劳资关系经过斗争、调整、缓和历经多年的演变, 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劳资关系调整体系。目前, 国际上普遍的趋势是:追求公平是协调劳资关系的目标;工会在劳资关系调整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一套完整的劳动法律是调整劳资关系的基础;建立有效的劳资关系协调、制衡机制;政府的干预与调节在规范劳资关系时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国内的劳动关系问题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研究涵盖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和法学等多个视角。学术界对企业劳动关系的关注焦点逐步从宏观和中观的视角转向企业内部的微观层面, 普遍认为, 劳动关系中的“强资本、弱劳工”的格局日趋明显。郑功成教授反复强调强资本、弱劳工的趋势在中国表现明显, 尽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 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矛盾依然突出。关注企业和谐机制的建立, 强调从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入手, 以员工的心理层面作为突破口来构建企业内部和谐劳动关系的运行机制 (卿涛、诸彦含, 2009) [6];转型时期劳动关系多元化、契约化趋势明显 (杨河清等, 2006) [7]。我国社会正处于渐进式的转型过程中, 随着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企业的劳动用工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企业的劳动关系则出现了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征。因此, 需要对经济转型时期中国劳动关系问题进行研究, 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劳动关系理论方面的先进成果和实践方面的成功经验, 结合中国特殊的国情, 需要对中国的企业劳动关系产生的问题及原因进行重新认识与思考, 尤其是从制度层面上去重新认识中国劳动关系模式, 并尝试从理论上构建适合中国的劳动关系模式, 进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三、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一) 和谐劳动关系目标的确立

1.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法律调整机制, 是目标之一

尽管《劳动合同法》的确立给中国劳动关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但是在实际运作中《劳动合同法》并未有效地执行。《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关系并未进行有效的调整, 劳动合同在实践中并未普遍的签订, 《劳动合同法》仍旧存在诸多漏洞, 原因在于劳动就业的旧体制惯性问题。集体合同制度对劳动关系的调整也并未真正建立起来。如何从制度层面去解决劳动合同执行问题, 如何确立工会的地位, 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2.建立工会、集体谈判、三方协调劳动关系机制, 是目标之二

现阶段, 中国劳动争议逐年增多, 劳资冲突、群体性上访、社会保险的缺失、工资制度的不合理性等问题的出现, 使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 不和谐现象越来越多。如何解决劳动争议问题, 建立一套预防为主的机制, 从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视角进行解释, 将会有新的认识。

3.研究劳动关系的内部调试, 是目标之三

基于企业劳资冲突管理进行调整, 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管理伦理机制、社会责任机制, 通过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组织形式和运作方式, 来化解破坏性冲突, 积极利用人力资源管理先进手段和措施以达到劳资双赢。

4.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集体谈判和集体协商制度, 是目标之四

转型期一些大型企业由于改革、改制等问题出现了劳动者利益受损, 劳动者身份的变化及劳动权益的缺失使得劳资地位不对等, 劳动者不满情绪日益增多。解决社会主义国家企业改革过程中的劳动者权益维护问题, 既能促进企业改革, 又有利于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双赢机制的确立。

(二) 和谐劳动关系的内容

1.劳动关系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解

和谐社会的发展需要经济可持续发展作为基础, 经济发展反过来又能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劳动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经济问题, 劳动关系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社会效率和公平上;同时, 劳动关系的协调在微观市场主体上的能动性上发挥作用。和谐劳动关系与企业发展、经济发展之间密不可分, 影响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劳动关系的因素不可忽视。

2.对中国企业劳动关系特殊问题的研究

随着企业改革力度的加大, 国有经济规模和比例以及吸纳新增劳动力都在减少,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的减员增效使国企隐性失业逐步显性化。员工下岗或隐性就业问题的实质是劳动关系与劳动过程脱节, 劳动者与原单位保留“虚”的劳动关系, 同时与新的用人单位建立“实”的劳动关系。如何从根本上理顺劳动关系的虚实衔接, 关系到解决国企富余人员的出路问题, 关系到解决旧体制中员工身份及其背后的相关利益问题, 其核心是如何处理旧体制遗留的利益关系矛盾, 因此, 应该对各种劳动纠纷、劳动争议和劳资冲突等问题进行理论诠释。

3.对中国劳动关系调整模式的研究

首先, 要在中国建立全面的集体协商及谈判制度。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 劳动力成本具有比较优势, 是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特点。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企业员工的主体资格得不到承认, 劳动者处于弱势的地位, 特别是在一些资源枯竭型城市和地区, 存在着劳动关系恶化问题, 并已演化成尖锐的社会矛盾。在这样的劳动关系体制下, 推行集体协商谈判制度, 是调整矛盾或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和模式。如何建立和有效运用集体协商谈判制度, 目前还是一个理论论证以及实际管理中的一个难题。其次, 要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改革。应全面引进和消化吸收发达国家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经验, 其自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是调整劳动关系的一种新尝试。

4.对中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政策管理研究

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和其他类型企业中的劳动关系因企业性质不同而有所不同, 劳动关系类型多样化、复杂化。和谐社会中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中, 政府职能及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定位问题值得探讨。另外, 政府在劳动关系调整中的角色和作用更值得关注。劳动关系的确立是平等的产权主体之间的关系, 劳动关系双方应受到规范和约束, 劳动关系应在健全的市场机制下由完善的劳动法律体系引导, 政府在劳动关系中应起到重要调节和监督作用。中国在目前的劳动关系模式建立中, 应确立政府的指导作用, 充分发挥各级工会作用。

(三) 和谐劳动关系的难点

目前的难点是全球背景下的中国劳资关系和劳工权益的现状和问题。如何重新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劳动关系模式和建立集体协商机制, 运用国外劳动关系理论, 尝试确立一种新的劳动关系理论框架、制度、模式, 从而指导中国劳资关系实践, 这是难点之一。新旧劳动关系体制交替过程中, 存在一些根深蒂固的制度惯性如何解决问题, 比如国有企业的劳动用工模式僵化, 很多企业并未真正按照市场机制来实现用工及对工人的管理。因此, 要在考察转型时期中国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和劳动关系的市场化变革过程中, 进一步使劳动关系市场化, 打破僵硬的用工格局, 这是难点之二。非公有制企业劳资关系出现新特点和新问题。非公有制企业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与此同时, 非公有制企业的劳动关系形态尚处于市场经济的过渡阶段, 诸多企业的劳动关系尚未确立, 不签订劳动合同、随意克扣工资、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等现象仍然很突出。另外, 非公有制劳动关系比以往更加复杂, 更加的不稳定。如何在复杂和不稳定中寻求一种劳资关系的利益平衡和协调, 是难点之三。

四、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进一步思考

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及劳动关系三者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和谐劳动关系对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以及建立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要在全社会范围内提倡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并且以经济转型为契机, 大力推进劳动用工制度改革, 积极宣传建立规范和谐劳动关系的意义和作用, 以推进企业全面的改革。首先, 要关注企业劳动关系不和谐的表现, 比如劳动争议、劳动合同签订及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集体谈判制度的构建问题。在经济因素上, 重点考察影响劳动关系的经济因素;在制度因素上, 重点考察旧体制刚性和惯性问题, 考察旧体制哪些因素阻碍了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其次, 根据所有制关系的不同, 考察不同类型企业的劳动关系现状, 不同类型企业劳动关系不和谐的各种表现形式, 影响劳动关系和谐的深层次的经济、制度、社会、法制等原因。最后, 通过借鉴国际经验, 建立中国新型的劳动关系模式, 建立健全劳动相关法律制度, 充分发挥工会职能, 建立劳动关系的协商机制。

参考文献

[1]程延园.当代西方劳动关系研究学派及其观点评述[J].教学与研究, 2003, (3) :57-62.

[2]王大庆, 焦建国.劳资关系理论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J].经济研究参考, 2003, (51) :42-48.

[3]郭庆松.企业劳动关系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53-65.

[4]程延园.劳动关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2002:217-230.

[5]李铁斌.论国有改制企业新型劳动关系的构建——基于桑德沃劳动关系管理理论模型的分析框架[J].科技广场, 2009, (10) :152-154.

[6]卿涛, 诸彦含.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化的影响机理[J].财经科学, 2009, (7) :73-79.

上一篇:小学中高级学生下一篇:建筑环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