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环境设计

2024-10-16

建筑环境设计(精选12篇)

建筑环境设计 篇1

进入21世纪, 节能建筑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而且在不久的将来可持续发展和能源保护必然将深入到建筑设计的核心。生态建筑、绿色建筑、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前卫建筑师们最时髦的话题。建筑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已变得和传统的要素, 如功能、空间、形式等同等重要, 而且将会影响到建筑最后的形象。由于我国城镇化的步伐加大, 建筑行业目前正飞速的发展着。据统计, 我国现在每年建成的房屋面积数高达16亿m2~20亿m2, 已经达到甚至是超过所有的发达国家每年建成房屋面积数的总和。预计到“十二五”末期, 我国全国房屋面积将达到20世纪初的两倍。然而, 值得我们思考的是, 在我国现有的约400亿m2建筑中, 基本上都为高耗能建筑, 即使是新建的正在建设中的建筑仍有高达95%的建筑属于高能耗建筑。这些建筑, 就单从采暖耗能来看, 已经达到发达国家的3倍以上。可见, 我国建筑节能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 差距越拉越大, 为了减小和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 建成低耗能建筑, 就要求设计人员了解建筑热环境的影响因素, 从而设计出节能建筑。

1 建筑热环境

建筑物外围护结构将人们的生活与工作空间分为室内和室外两部分, 因而, 建筑热环境也就分为室内热环境和室外热环境。建筑物常年经受室内外各种热环境因子的作用, 属于室外的因子如太阳辐射、空气的温湿度、风、雨雪等, 统称为室外热环境;属于室内的因子如空气温湿度、生产和生活散发的热量与水分等, 则称为室内热环境。

2 室内热环境的构成要素及影响

人对建筑环境的要求, 最基本的一条就是室内热环境的舒适性。室内热环境是否舒适, 主要表象就是冷热感。这种冷热感取决于人体向周围环境散发的热量和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之间的关系。如果让散热量和产热量保持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 那么, 这种环境对人体的健康和舒适性都是至关重要的。这种平衡状态, 即使在外界环境有较大变化的情况下, 也能使体内核心组织的温度波动很小。为了使室内环境达到这种热平衡, 我们就要了解影响室内热环境的各种环境因素, 这些因素主要包括空气温度、平均辐射温度、空气流速和空气湿度四个方面。

3 建筑热环境的室外影响因素

在设计建筑围护结构时, 要想达到满意的室内热环境, 就必须熟悉作用在其上的各种室外热作用。室外热环境是指作用在建筑外围护结构上的一切热物理量的总称。

在研究人体热舒适感及建筑设计时, 涉及的主要气候要素有:太阳辐射、对天空的长波辐射、空气温度和湿度、风及雨雪等。这些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共同影响着建筑的设计和节能。

4 建筑能耗分析与节能设计

4.1 建筑采暖

在冬季, 居住建筑室内温度一般要求达到18℃, 甚至较高的要求要达到20℃。为了保证室内温度达到要求, 就要不断的向房间内提供热量。由于冬季室外温度较低, 建筑物会通过围护结构从室内向室外散失热量, 所以, 为了保证室内舒适的温度, 在采暖地区需设置采暖设备, 并配有适当的通风换气设备。

建筑物能够吸收并得到的热量我们称之为建筑物的总得热。建筑物的总得热经分析可知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70%~75%为采暖设备提供的热量;15%~20%为太阳能热量, 通过窗户和建筑物围护结构传递给室内;8%~12%为建筑物内部得热, 这部分包括家电和人体散热、照明散热和炊事散热等。建筑物在得热的过程中同时也会散失热量, 热量散失渠道主要有:70%~80%为建筑物围护结构散热, 20%~30%为门窗缝隙的空气渗透耗热量。采暖设计时, 一般的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 这些产生热量很少的建筑, 在进行供热负荷计算时一般只考虑由门窗等缝隙或孔洞进入到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和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

经过以上分析, 在建筑物采暖设计过程中要想达到节能的目的, 需要采取以下几种措施:1) 为了减少空气渗透耗热量, 需要提高建筑物门窗的严密性;2) 为了减少传热耗热量, 需要加强建筑物外围护结构的保温, 并尽量减小建筑物外表面积;3) 尽量利用太阳辐射得热。总之, 在尽量减少建筑物总失热量的同时努力提高建筑物的得热, 最终达到节约供热量的目的。

4.2 建筑空调

夏季空调降温建筑的室温允许波动范围为±2℃。在夏季空调建筑的总得热来自于以下几个环节:1) 太阳的辐射。太阳的辐射可以直接通过窗户进入到室内形成热量, 另外, 太阳辐射还可以通过外墙和屋面吸收最终传入到室内;2) 室内外温差传热。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建筑物门窗形成空气渗透换热;3) 建筑内部产生的热量。主要包括家电及照明, 人体的散热和炊事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这些建筑物总得热, 一部分被内部围护结构所吸收和暂时储存, 其余的均构成了空调负荷。

为了达到空调系统的节能, 就要抑制室内产生热量, 抑制热量进入到室内, 同时要促进室内的热吸收, 促进热量向室外散去。抑制辐射热进入室内需要考虑透射传入、反射传入和受热面的条件等。对于透射传入, 最好设障碍物, 而对各种不同的情况, 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为了促进导热散热, 要考虑到当室外温度低于室内温度时, 室内的热就会通过建筑构件由室内向室外传导。为了冷却建筑物, 就要促进这种热传导。受太阳辐射的建筑部位外侧, 温度一般都很高。但这些热在凉爽的春秋季节, 可以通过受不到阳光照射的外围护结构的阴影部位向室外导热。

5 建筑设计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

从建筑形态的角度来看, 特定的气候条件是其形成与演进的主导自热因素。建筑针对气候而产生, 从某种意义上说, 气候造就了建筑, 建筑是人对环境补偿的一种手段。建筑热环境的这种被动式的调节策略可以从建筑设计着手, 主要通过建筑物的朝向、建筑构件的形式、建筑材料的选择及建筑物与地形、植被和居住区的整体设计等方面, 协调好建筑与自然气候的适应关系。

5.1 整体及外部环境设计

为了创造舒适的室内热环境, 在建筑物外部环境设计时就要先创造良好的条件, 这也是为了整体建筑节能做考虑。所以在建筑的选址、规划以及形体和朝向等方面, 都要进行周密的考虑。

对于建筑选址, 要考虑到当地的土质、水质及气候、地形等, 还要综合考虑周围现有的环境条件。这些因素的优劣直接决定着建筑物所选位置微气候环境是否适宜。除了要考虑周围微气候环境要适宜建筑物的建设, 还要考虑建筑物建成后是否会影响到现有的周围生态环境, 要保证建筑物建成后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不使周围的微气候环境遭到破坏, 这样才能保证生态环境的平衡。

对于建筑物的形体设计, 要使其适应周围微气候环境, 做到合理设计。在建筑的规划布局上, 为了保证在无风的条件下也能够使建筑物形成自然通风, 就要使建筑物的向阳面和背阴面的气压存在压差。另外, 可以在建筑物的外形设计上增加风洞, 能够让自然风在风洞中回旋, 使建筑物达到良好的通风效果。

5.2 建筑的单体设计

建筑的单体设计, 可以有效的利用和改善微气候环境。当建筑物的朝向和位置确定以后, 其所处的外部微气候环境就已经基本确定下来了。所以此时若想改善室内微气候环境, 就要在建筑单体设计时稍加考虑。比如, 可以通过改变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和建筑物分隔空间的设计来达到改善室内微气候环境的目的。也可以考虑选用一些新型的建筑材料和设备, 从而达到充分利用建筑外部气候环境条件来影响室内环境的目的。建筑的体形和平面设计都会对室内热环境和节能效果产生影响。其体形的控制参数为体形系数。体形系数可以用单位体积所具有的外露面积来表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体积相同的建筑物, 外露面积越小, 热损耗也越少。控制建筑物的体形系数, 无论对于减少冬季失热还是夏季得热都是有利的。同样大小的建筑平面面积, 由于其平面布局的不同, 其外露面积可以相差悬殊, 从而影响到建筑热损失。建筑构造设计主要包括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措施及其解决防潮、防结露、防冷热桥等问题的设计方法。而其中外墙由于占全部建筑围护结构的60%以上, 通过外墙的耗热量约占建筑物全部耗热量的40%, 因此, 提高外墙的保温、隔热性能对改善室内热环境及建筑节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加平.建筑创作中的节能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

[2]白艳丽.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浅析[J].科技信息, 2008 (1) :15-16.

[3]旷春贵.论暖通空调系统节能[J].现代商贸工业, 2011 (15) :32.

建筑环境设计 篇2

第1.0.1条为保证宿舍建筑设计符合适用、安全、卫生的基本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城镇和工矿区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宿舍建筑设计。

第1.0.3条宿舍建筑设计必须遵循国家现行有关建筑工程的方针政策和面积定额。

第1.0.4条宿舍建筑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以及国家或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

第2.0.1条宿舍用地宜选择有日照条件,通风良好,场地干燥,便于排水的地段;应避免噪声和各种污染源的影响,并应符合有关卫生防护标准的规定。

第2.0.2条宿舍应接近生活服务设施,如食堂、小卖部、文娱活动室、浴室、开水间等,其距离不宜超过250m。

第2.0.3条宿舍附近宜有小型活动场地、集中绿化用地、晒衣设施及自行车存放处等。

第2.0.4条宿舍的日照间距应按各地城镇规划主管部门的规定执行。

第2.0.5条宿舍区内避免过境汽车穿行。

第三章建筑设计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3.1.1条宿舍内居室宜成组布置,每组规模不宜过大。每组或若干组居室应设厕所、盥洗室或卫生间。每幢宿舍宜设管理室、公共活动室和凉晒空间。厕所、盥洗室和公共用房的位置应避免对居室产生干扰。

第3.1.2条宿舍多数的居室应有良好朝向。炎热地区朝西的居室应有遮阳设施。

第3.1.3条宿舍内的居室和辅助用房应有直接自然通风条件;严寒地区的居室和辅助用房冬季应有通风道等有效的换气措施。

第3.1.4条宿舍的居室、管理室、公共活动室、公用厨房等应有直接自然采光,其窗地面积比不应小于1/7。

第二节居室

第3.2.1条宿舍居室按其使用要求分为甲、乙、丙三类。各类居室的人均居住面积不应小于表

3.2.1的规定。

第3.2.2条居室的床位布置尺寸不应小于下列规定:

一、两个单床长边之间的距离0.50m。

二、两床床头之间的距离0.10m。

三、两排床之间的走道宽度1.10m。

第3.2.3条居室应有贮藏空间,严寒,寒冷和温暖地区平均每人贮藏量不宜小于0.45m3;炎热地区不宜小于0.35m3。

居室类型表3.2.1

注:①一人居室的面积指标和功能标准,按国家规定或实际需要确定。

②居室包括睡眠和学习合用或分隔为两部分组成的空间。

第3.2.4条设固定书架时,其净深不应小于0.25m,每格净高不应低于0.30m。设壁柜时,其进深不应小于0.50m。设固定箱子架时,每格净空不宜小于0.80m(长)、0.60m(宽)、0.45m(高)。

第3.2.5条居室不应布置在地下室;不宜布置在半地下室。

第三节辅助用房

第3.3.1条厕所集中设置时,应设前室或经盥洗室穿入,厕所门不宜与居室门相对。厕所、盥洗室与最远居室的距离不宜大于20m。

第3.3.2条厕所、盥洗室卫生设备的数量应根据每层居住人数确定,设备数量不应少于表3.3.2的规定。

第3.3.3条居室内附设的卫生间,其面积不应小于2m2,使用人数在4人及4人以上时,厕所与盥洗应分隔设置。

厕所、盥洗室内卫生设备数量表3.3.2

注:①盥洗室不宜男女合用。

②盥洗室设置洗衣机专用位置时,应设相应的给、排水设施和单相三孔插座。

第3.3.4条无直接自然通风的卫生间和严寒地区的厕所,必须设置自然通风道。

第3.3.5条炎热地区应在宿舍内设淋浴设施,每个浴位服务人数不应超过20人;其它地区可根据条件设分散或集中的淋浴设施,每个浴位服务人数不宜超过30人。

第3.3.6条宿舍内宜在主要出入口设置管理室、其面积不应小于8m2。

第3.3.7条宿舍内设置公共活动室时,100人以下,人均面积为0.30m2;101人以上,人均面积为0.20m2。公共活动室的最小面积不宜小于30m2。

第3.3.8条宿舍内设公用厨房时,其面积不应小于6平方米。无集中供应开水时,宿舍内应设烧水间。公用厨房和烧水间应有排烟气设施。

第3.3.9条宿舍内设隔离室时,按100人设一个床位计算,隔离室应设专用厕所和单独出入口。

第四节层高和净高

第3.4.1条居室的层高在采用单层床时,不应高于2.80m;采用双层床时不应高于3.30m。

第3.4.2条居室的净高在采用单层床时,不应低于2.50m;采用双层床时不应低于3m。

第3.4.3条辅助用房的净高不应低于2.50m。

第五节楼梯、电梯和出入口

第3.5.1条宿舍安全出口数不应少于两个,但九层及九层以下,每层建筑面积不超过300m2、每层总人数不超过30人的宿舍,可设一个楼梯。

第3.5.2条通廊式宿舍和单元式宿舍楼梯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通廊式宿舍,七层至十一层应设封闭楼梯间,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应设防烟楼梯间。

二、单元式宿舍,十二层至十八层应设封闭楼梯间,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应设防烟楼梯间。七层及七层以上各单元的楼梯间均应通至平屋顶。但十层以下的宿舍,在每层居室通向楼梯间的出入口处有乙级防火门分隔时,则该楼梯间可不通至单层顶。

第3.5.3条宿舍最高居住层的楼地面距入口层地面的高度大于20米时,应设电梯。

第3.5.4条严寒地区宿舍的出入口应设防寒门斗,保温门或其他防寒设施。

第六节阳台和垃圾道

第3.6.1条宿舍宜设阳台、平台或其它晾晒设施。

第3.6.2条宿舍出入口上部的阳台和高层宿舍的阳台,应做有组织排水。顶层阳台应设雨罩。

第3.6.3条四层及四层以上的宿舍,宜设垃圾管道。

第七节门和窗

第3.7.1条居室的窗应设吊挂窗帘的设施。卫生间、洗浴室和厕所的窗应有遮挡视线的措施。

第3.7.2条居室和辅助用房的门洞口宽度不应小于0.90m。阳台门和居室内附设的卫生间,其门洞口宽度不应小于0.70m。设亮窗的门洞口高度不应低于2.40m,不设亮窗的不应低于2m。

第四章建筑设备

第4.0.1条宿舍应设给排水系统。

第4.0.2条采暖的宿舍宜采用集中供热系统。采用火等供暖的宿舍应有出屋顶的烟道。

第4.0.3条每居室内设电气插座不应少于两处。公共活动室、●洗室应设单相三孔插座。

建筑设计中的节能建筑设计 篇3

摘要:我国的建筑节能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只有不断对建筑节能设计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通过总结在设计中应从规划、设计、构造、园林绿化等方面充分合理地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以达到寻求人与建筑、环境与经济之间的最佳结合,从而提高建筑的整体节能环保效益。本文从建筑设计节能的定义出发,介绍了建筑设计节能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建筑设计节能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建筑节能;建筑设计;节能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能源的短缺已经不断凸显出来。节约能源与环境保护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在建筑住领域中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出发,使建筑尽可能少地消耗不可再生资源,降低对外界环境的污染及破坏,并为使用者提供健康、舒适与自然和谐的工作及生活空间就成为设计节能建筑的目标。

一、建筑设计节能的定义

建筑设计的节能就是通过合理的利用资源,做到与自然的和谐利用,在原有自然地理条件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规划,采用新的节能技术,新的节能材料,新的节能规划理念,达到节省电力、燃气、水力类消耗性资源,将环境中的能量与建筑物进行良好的结合所实现的节能措施。

二、建筑设计节能的基本原则

1.规划中的节能。从建筑群的整个初始规划当中,合理的利用自然光的能量,能达到在冬天取暖季能量减耗的目的。将空气自然流通的风作为夏季的降温来源,控制在一定的风速,使整个建筑群的空调、风扇等常用的降温类电器类的电能消耗有明显的降低。对于建筑的间距、户型、采光朝向,降低不必要的能量需求,如冬天的寒风导致的热量损失,夏季阳光过强由需要额外支出的降温电能损耗。

2.建筑物本身的节能。对建筑物的外形,内部构造,房间的尺寸和窗户的朝向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降低房间与外部环境的能量交换,降低损耗系数,从而在采暖和降温两个主要的能耗点上实现节能的目的。

三、建筑设计节能的主要措施

1.墙体和门窗的节能措施。一直以来,出于实際的情况和历史的习惯,建筑的外墙体都是采用实心砖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不但消耗了大量的烧砖能源,而且由于其材料基础性能无法实现保温的功能。而空心砖不能节约烧制过程的煤炭损耗,还可以凭借其中间容纳空气等特性。在保证整个建筑的承载要求的前提下,尤其是我国南部地区,楼层在六层以下的建筑,可以大量采用。对于处于低纬度热带地区的建筑,在表面的漆颜色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浅颜色的涂料,以减少太阳的直射,能够有效地降低太阳热量带来的房间温度过快的升高。门窗,尤其是其中的玻璃组件是房间内部与外部能量交换重要的通道。按照有关研究机构和实践应用统计,单层的窗户通道损耗占到了整个房间夏冬两季损耗的一半左右。因此,要将窗户作为节能的重点进行设计加以分析研究。首先,要合理的设计门窗的朝向,尤其是大户型的门窗。根据玻璃的特性,控制玻璃的使用量和面积,推广双层玻璃的使用。由于这种双层玻璃中间是真空的,可以有效的抵御太阳的直射和屋内热量的向外传导。窗户不但可以在冬日将太阳的能量进入室内,还可以利用玻璃本身的特性,形成温室效应,有效地保存能量。对于热带地区的建筑,在窗户的玻璃选择上,要选择低透射率的玻璃体材料,而对于高海拔的寒冷地区,如青海、西藏地区,则可以在建筑物的中部开设专门的大面积天窗,这样就可以明显的减少由于取暖而对煤炭类能源的消耗。按照实际的情况看,单单通过大面积天窗就能让室温长时间保持在 15 度左右。而在窗户的细节处理上,可以加设百叶窗,通过百叶窗的缝隙控制,能够简便有效地控制阳光的入射量,成为名符其实的绿色空调。而在需要供暖的季节,窗户也是室内温度散热的主要途径。因为在窗户的外框使用上,最好使用导热系数低的木质框架,如果因为需要保证结构强度,那么可以使得现在已经得到很好应用的塑钢框架窗。这种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窗户,不易变形,而导热系数低,既能避免室内温度的过度传出,也能在夏季减少太阳光与外部空气热量向屋内的传导。

2.建筑群的整体节能规划设计。现在的民用建筑进宅都相对较短,这种设计在夏季容易受到太阳的直射,容易积聚热而且保持热量长时间不散失,这在炎热的南方是极为不利的。对于这类建筑群,可以增加建筑的进深,可以有效地享受太阳光的进射量。而进深又可以减少建筑物对于土地的使用量,也是种变相的能源节约。在这个方面,我国的传统建筑做得非常出色,现代的设计师应该向传统的设计学习。朝向可以让建筑有更好的阳光射入,保证整个内部良好的通风。通常建筑都是朝向东或者朝向南,以满足风水学说的保证向阳性。根据对于人一生所处地点的统计数字表明,人一生的半数时间是在建筑里面活动。在民用住宅类建筑设计时,分清功能区的朝向、面积和结构的规划。将静区与动区进行合理的分配,做出一个参考比例的数字统计。对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平面布置,必须保证使整个建筑内各个房间不同方位的房间在所有的时间段内都能够有流畅的气流通过。其中用于人居住的卧室、起居室应为进风房间。而产生油烟和不良气体的厨房和卫生间应为排风房间,将不利的气体及时排出屋内,形成有利于夏季凉爽的穿堂风。这种采用生态设计手段创造环境微气候的思想,是节能设计的重要手段。

3.建筑表面的节能措施。在阳光的照射面积值上,房顶的受照射面积是其他位置的二倍以上。现有的屋顶女儿墙只能起到抵挡大风的作用,其结果是空气的流通性能过低,形成了一个密闭的空气层。由于空气上下对流的影响,导致在太阳直射的夏季,建筑内的温度会出现大幅度升高的情况,致使这类建筑内的降温能力居高不下。对于此类建筑,可以从屋顶的节能材料使用入手。现在使用效果好的,如珍珠板,聚苯板,加气水泥块等。为了进一步提高节能的效果,在屋顶的隔水层下设有低含水率的材料,避免隔热层因为雨水膨胀而出现隔热效果降低的情况发生。对于高层大面积的建筑屋顶,还可以建设绿化层进一步提高隔热效果。夏热冬暖地区加强室内通风与提高窗的气密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在炎热季节使用空调的建筑.如果窗的气密性不佳.将会造成能量大量流失。窗扇与玻璃之间应采用橡塑弹性压条。扇与框之间采用浓密的有弹性的尼龙毛条或弹性密封条。

4.建筑本身的能量产生。新风负荷一般占建筑物总负荷的 30%~40%。变新风量所需的供冷量比固定的最小新风量所需的供冷量少 20%左右。新风量如果能够从最小新风量到全新风变化,在春秋季可节约近 60%的能耗。通过全热式换热器将空调房间排风与新风进行热、湿交换,利用空调房间排风的降温除湿,可实现空调系统的余热回收。地板辐射、天花板辐射、垂直板辐射是辐射型采暖的主要方式。可避免吹风感,同时可使用高温冷源和低温热源,大大提高热泵的效率。在有低温废热、地下水等低品味可再生冷热源的情况下,这种末端方式可直接使用这些冷热源,省去常规冷热源。热电联产基础上增加制冷设备,形成热电冷联产系统。制冷设备主要是吸收式制冷机,其制冷所用热量由热电联产系统供热量提供。与直接使用天然气锅炉供热、天然气制准予机制冷、发电厂供电相比,上述方式一次能源消耗可降低10%~30%,同时还减少了建筑内部输电过程的线路损耗。

我国是个资源消耗的大国,需要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建筑企业作为我国行业中的重要一极,每年兴建大量的商用和民用建筑。如果在这些建筑当中,使用大量的节能技术,那么每年节约下来的各种能源是十分可观的。因此,我们需要在建筑设计中竖立“节能”的观念,设计出大量高品质的节能型建筑物。

参考文献:

[1]郭玉峰.新时代建筑设计节能浅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02)。

[2]富松.建筑设计中的节能建筑设计的思考[J].门窗,2013,(07)。

[3]黎艳红.浅析房屋建筑设计节能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01)。

建筑规划设计中建筑节能的设计 篇4

1、建筑节能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建筑节能就是在满足人们居住需要的条件下在尽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建筑节能应贯穿于建筑设计、建造以及居住各个环节。建筑设计与建筑节能的实现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 建筑节能应从首先建筑设计开始。作为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合理的建筑设计方案应合理的规划建筑过程中所使用的能源材料, 控制好建筑中的耗能, 并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以及新能源, 尽量降低建筑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用有限的能源获得更多的利益。此外, 在建筑设计中还应确保建筑舒适宜居, 与当地的气候条件等相适宜, 并尽量与当地特色相符合。在建筑规划中有效的建筑节能设计包括建筑物的体形、朝向以及空间设计等。

2.规划设计对建筑节能的影响

在建筑设计中, 需要合理设计建筑结构的整体性能, 合理利用资源, 最大限度的减少能源损耗, 这就需要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 合理规划, 充分利用最大程度实现节能。建筑设计需要通过合理的设计理念来对建筑设计进行优化, 来减少各项能源在整体工程的消耗, 采用有效方法实现有效节能。

3.如何实现建筑节能设计

3.1 建筑规划设计

在建筑节能设计当中, 对建筑整体以及外部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最为重要, 在设计当中应结合消费者的需求并充分利用好现有的条件来创造更好的人工环境。建筑物位置的选取应考虑到当地的气候环境, 比如, 在寒冷南方, 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并提高保暖性, 建筑物的位置应选择在避风、向阳的地方, 减少冬季取暖的成本。而在湿热的南方, 建筑物的设计要考虑到当地的街道特点和主导风向以利于散热, 提高居住环境的舒适度, 并有效减少夏季制冷的成本。节能设计的规划也是在节能设计中应着重留意的一个方面, 在建筑物的设计中应考虑建筑群整体的整体节能效果,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尽量加大建筑物之间的间距, 以利于通风。建筑物的体形系数也是节能设计中应考虑的重要部分, 因为合理的建筑体型关系到建筑物与外界环境的热量传递情况。减少建筑面宽、增加建筑物的层数、避免建筑物外形过于复杂、加大进深或增加组合体等都是控制建筑物体形系数的有效措施。建筑物的朝向也十分重要, 在朝向的选择上也应因地制宜, 优先采用最佳朝向, 比如:北方天气比较寒冷, 建筑物应尽量设计成南北朝向, 这样不仅有利于采光, 也可充分利用太阳能使室内更加温暖舒适, 而南方比较炎热, 因此设计上应使建筑物应尽量避开阳关直射, 并注意使建筑物能够很好地通风散热。此外, 建筑师在进行空间划分时应尽量保证光源充足、空气流通等, 尽量使居住环境更加适宜。节能设计中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便是室外设计, 建筑物外合理的配置水面和绿地不仅可以调节空气湿度, 还可以改善室内热环境等。在建筑物外合理的种植不同高度的数树木和不同种类的植被, 在夏季可起到疏导气流的作用, 在冬季又有放风的好处。

3.2 建筑维护结构的设计

建筑围护结构的设计也对建筑的耗能及室内舒适度等有着重要的影响。采取一些手段来对建筑物的维护结构进行科学的改造, 使其在夏季可以避免外界环境中热量传递到建筑物中, 冬季又可保暖。在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中, 外墙的设计十分重要, 外墙大部分都暴露在外界环境当中, 外墙分为承重墙、非承重墙以及复合墙体, 不同的墙体应采用不同的外保温方式, 此外, 外墙还应具有有效隔音的功能。屋顶的设计也应结合环境和气候进行, 冬季屋顶反霜会使室内温度降低, 增大取暖能耗, 夏季, 屋顶直接接受阳光的照射, 会使屋顶严重受损, 而频繁的修葺也极大的浪费了能源, 因此在屋顶的节能设计上可通过加设隔热保温层来阻挡太阳辐射, 在屋顶种植一些植物, 不仅可以有效遮挡阳光, 遮挡太阳辐射, 而且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 平衡室内温度。而外门窗的保温性能和气密性能直接影响着取暖耗能, 因此, 外门窗的合理设计也是建筑节能设计的重点环节, 在外门窗的设计中, 可以通过增加玻璃层数、优化窗墙比例等来增加外门窗的气密性。

4.运用新材料和新能源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越来越多的新材料被运用到建筑当中, 低碳环保理念的提出也使新能源被不断的开发出来。比如, 现在很多建筑中墙体、屋顶中所使用的新型保温材料就是一种节能环保的新材料, 这种保温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而且价格低廉。新型透光玻璃也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新型材料, 这种透光玻璃不仅透光度好而且能够阻断热量传输, 新型材料的应用在保证了建材的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还可达到节能的效果, 而建筑设计中尽可能多的利用太阳能也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节能手段。

5.总结

综上所述, 建筑物的节能设计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整体工程, 既要提高居住的舒适度, 又要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以降低能源消耗, 建筑物的节能设计涉及到建筑物建造的方方面面, 在节能设计中应同时考虑到多种因素, 从而推出最优方案, 建造出最有效的节能建筑。建筑节能是一项艰巨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也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任务。为了能从根源上降低能耗, 需要设计师敢于突破, 有关部门还需要加强监管, 从各方面着手, 使建筑设计的各个方面都能体现节能的原则。

参考文献

[1]鲁春华.建筑节能设计在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实践应用[J].江西建材, 2014, 22:38.

[2]蒋官杰.浅谈如何在建筑规划设计中实现建筑节能[J].建筑设计, 2011, 11 (08) :74-75.

[3]陈晓晨.浅谈在建筑规划设计中实现建筑节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 03:166.

[4]王恒, 高蕾.论建筑规划设计中的建筑节能设计[J].现代装饰理论.2013, 12:7.

[5]谭小瑜.建筑规划设计中建筑节能的设计研究[J].2014, 03:46.

建筑环境设计 篇5

经济的迅速发展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的环境问题。于是人们开始进行反思,虽然现在的建筑理论及施工设备、技术等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房屋建筑施工水平有了大幅的提升,但是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同时,由于房屋建筑施工耗能较高并且在建设过程中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这势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近年来可持续发展观逐渐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房屋建筑作为人们居住生活的基础,随着人口不断的增长对建筑的需求也日益增多,这就使得环境保护与房屋建筑设计的协调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这种大环境下生态建筑观应运而生。生态建筑观体现的是个性美观、生态节能、健康无害、环保舒适的建筑设计目标,本文将对生态建筑观在房屋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具体的分析。

2生态建筑概念

生态建筑不但注意建筑空间的立体与多维,同时也更加重视环保,该建筑将现代科技与环保概念、经济实用等在设计的前期就结合在了一起,而且为了该建筑能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持平衡,建筑的生态建筑必须能适应传统的环境,在与原生态平衡的状态下,重视发展节水节能,从而减少了对周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增加了使用建筑的时间。让自然环境与生态环保居住环境能和谐统一发展,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绿色建筑设计应用如图1所示。

3建筑中的生态建筑设计的必要性

3.1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今时代走的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方式,而生态环境的建设是走向该道路的基础与前提条件,可持续发展受到了生态质量的直接作用。建设城市首先就是建筑建设,发展生态建设的城市必须为人民创建良好的生活居住与工作环境,让居民能更加舒适和谐的生活。

3.2节约能源和资源的需要

每年建设建筑所用的资源都是非常多的,当今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使得规划者在计划用地时会尽量设计的更加合理,从而增加土地利用率;利用科学技术来增加建筑的使用年限和有效使用面积;尽量避免使用不可再生能源,增加对自然建材与当地材料的使用率。

3.3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需要

我国现如今的文化科技、经济信息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人民的物质与精神水平也随之提升,因此对建筑的环境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包括在舒适美观、安全健康等方面。生态建筑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从而减少了生活废弃物对居住区环境的污染,能将废弃物进行循环或是重复使用,人们居住在生态建筑中能最大限度的得到自由与自然,增加对自然原材料的利用率,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有害材料对居民的污染,提高居住的舒适度。

4生态建筑的主要特征

生态学作为一门科学,其主要研究内容是环境与有机体的相互关系。它改变了以前对动植物的研究,更加重视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其中再生与共生原则充分体现出了异类物质间的合作互利关系,更表明了自然界的资源是有一定限度的。生态建筑的特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4.1节能和利用再生资源

为了达到节能的目的`,我们可采用蓄热的形式来降低能源损耗,增加对能源的使用率,将风能、水能、太阳能、生物能、海洋能等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减少使用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根据各地不同的季节天气来进行建筑设计,结合风形成特点与太阳运转规律来增加对风和太阳光的使用,达到减少能源消耗的目的。充分发挥材料的绝热与蓄热功能,增加围护结构的隔热与保温功能。冬季利用太阳能取暖,夏季用遮阳设施降温,最终目的就是增加人们居住的舒适程度。

4.2材料的再生利用

使用的资源与建筑材料尽量是可循环使用的。如将可再生的建筑材料使用到建设中,降低了建筑产生垃圾的数量。

4.3减少废物排放

建筑环境设计 篇6

关键词:住宅建筑;设计;生态建筑设计

前言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资源环境保护深入到各行各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当前建筑设计也逐渐地将生态学理论和可持续发展观点贯彻到其中。生态建筑设计已经成为建筑设计的必然发展趋势,生态建筑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以此来寻求平衡,在保证对环境伤害最小的前提下,以最小的代价来取得最好的效果。

一、生态建筑的概述

生态建筑作为一种全新的建筑形式,人们对其有着许多不同的解释,在总体上一般将建筑视为一个生态系统,通过组织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使物质能源实现秩序的循环转化,以此来获得一种无污染、高效以及低能的生态平衡系统。生态建筑的目标在于实现建筑与环境的有机结合,创造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提高生物气候调节能力,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人类居住生活环境舒适要求的同时,达到人类与建筑和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良性循环。在住宅建筑中,生态住宅需要将人类生态环境和生存质量的改善及提高作为根本任务。从设计技术来看,舒适和健康是生态建筑设计的基础,需要将住宅的高效性作为建设的核心内容。

生态建筑是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导性内容,要求建筑环境的高效、低耗、无污染,需要将生态学理念和现代建筑科学技术作为根本依据。因此,在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应遵循追求舒适和健康是生态住宅的基础、追求高效是生态建筑的核心内容以及追求美观是生态住宅与大自然和谐的完美境界等原则,为生态住宅建筑实际设计实施提供依据。

二、生态建筑的设计理念

生态建筑设计是在充分综合利用现代建筑学、环境学、生态学、先进技术科学以及其他科学技术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在住宅内创造生态系统、改善建筑住宅的生态气候结构的方式,实现建筑住宅的生态化建设和发展,从而为人类提供舒适、健康、环保、美观、高效居住环境的一种设计活动。这对于促进人类社会生活生态化、确保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受自身特点的影响,生态建筑工程建设实施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涉及到能源系统、环境系统、绿化系统、废弃物管理及处置系统、娱乐系统以及绿色建材系统等诸多方面,其技术策略有着严格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住区物理环境与能源系统设计、智能化住宅设计以及节约型住宅设计。

三、生态建筑现状分析

3.1 理论研究不足

当前,我国对生态建筑设计的理论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其中还是存在着不足,这样不利于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错误的生态建筑认识会使建筑走向伪生态建筑的误区当中,生态建筑不仅是单栋建筑的节能环保,也不只是简单的建筑平面的重新规划,更不只是在建筑区域内植树、种草等绿化工作。融合了生态技术的建筑设计不仅要具有良好的室内条件,同时还应该具有建筑物的自我调节能力,要保障建成的建筑物具有污染少、节能环保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等优点,使建筑物和周围环境结合成为有机的整体,保障其协调统一性。

3.2 生态技术掌握比较少

建筑设计当中的生态技术是为了实现生态建筑设计目标而采取的技术或者是非技术手段,主要是属于建筑生态学的技术应用。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具体生态技术的选择应该和建筑所在的地区环境以及气候条件等多方面相适应,在其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选择一种或者多种生态技术。当前,我国生态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还不是非常成熟,通常会陷入片面追求生态技术从而忽略了生态技术本身的概念当中,这样就不利于建筑设计中生态化进程的发展。

3.3 设计实践不足

进行生态建筑设计时,设计师应该把握好设计的尺度,充分发挥出建筑所在地的地理优势,要尽可能地使建筑作品和周围环境有机结合,这些都是需要在不断的设计与实践中思考和完善的。当前,我国生态技术和建筑设计融合主要是偏向于节能设计,在进行建筑设计时缺乏多种学科的融合。

四、提升生态建筑设计的有效措施

4.1 整体观生态技术的融合

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时应该从整体的角度出发,设计时根据生物、河流、植物、乡土文化以及民俗风情等因素综合考虑能源和资源的循环流动,将房屋建筑所在的区域以及建筑本身的消耗、使用和生产计入到整个生态系统当中,从而改变传统的能源以及资源单向方式,使建筑构成良性循环的模式。

4.2 被动式生态技术的融合

被动式生态技术是传统技术的现代化表达方式,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应该充分利用建筑的整体布局,结合地方特色,主要通过对环境绿化、空间规划以及光线利用等手段,来提升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率。被动式生态技术在生态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是比较多的,其应用可以促进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

4.3 高科技生态技术的融合

利用高科技手段,结合新型的材料、构造以及施工新技术对建筑物外界光纤的导入、支撑结构、空气阻力、室内照明、温度、湿度以及通风等情况进行有效控制,在生态建筑设计过程中融入高级生态技术的建筑物,在设计完成之后必然会具有时代前沿的特征。此外,高科技生态技术和超高层以及特异型等建筑物的设计融合已经成为新的研究课题,高科技生态技术在生态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是和生态环境相融合的重要内容,其应用可以使生态建筑和周围的环境更加协调。

4.4 高新技术的转化

高新技术通常情况下只是生态技术实现的手段,不能够将其和高科技生态技术相混淆。高新技术是生态技术的催化剂,人们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生态理念,对建筑设计时的高新技术进行生态转化,这是高新技术自身魅力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比如在使用计算机技术和新型特殊的建筑材料时,可以将传统固定在建筑结构设计上成为能够根据气候变化自行调整的围合式建筑,或者是引入太阳能、风能、沼气以及废水处理等新技术,以此来实现建筑或者是建筑群落的能源资源循环等。

五、结束语

建筑行业是能耗非常高的行业,随着人们对建筑节能要求的提升,实现建筑行业的有效节能对建筑行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融入生态技术,可以使建筑既能够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也结合了自然环境因素,从而可以有效实现人与建筑以及自然的协调统一。总而言之,生态建筑是一种非常先进的建筑形式,并且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潜力,可以有效提升现代建筑水平,并且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甘哲华. 生态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合[J]. 科技向导,2013,5(06):327—334

[2] 李灵芝. 生态建筑理论应用于建筑设计中的分析[J]. 城市建筑,2012,14(15):210—217

[3]徐文明.生态建筑理论应用于建筑设计的分析[J].科技与生活,2012,(21):190-190,199.

[4] 王丽纯,冯艳林. 建筑设计中生态策略的融入研究[J]. 山西建筑,2013,3(39):20—27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 篇7

关键词:建筑设计,节能设计,分析研究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 我国在建筑设计的各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特别是在建筑节能材料方面的选用, 也在不断进步, 在我国已经对建筑材料消耗能源进行了规定甚至是法律上的规定。我国也不断在开发高效清洁能源及可循环能源, 这都会成为绿色生态建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即使到现在为止, 还没有研究出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建筑材料和科技, 但是绿色节能建筑已经被人们所关注, 这是未来建筑事业发展的方向所在。为了迎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以及把建筑节能和自然环境平衡发展完美地联系在一起, 所以我们对我国建筑节能设计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 节能建筑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当前, 关于节能理念指导下的建筑设计的内涵莫衷一是, 但追其根本, 不外乎在尊重建筑设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 尽可能的去节约资源, 譬如对电能、水、材料等等一些资源合理利用和回收, 减少污染物的投放, 以免污染环境, 这样使得人们的健康和他们所生活的空间完美协和, 也与自然环境完美协调的建筑。节能建筑有着上面所说的全部优点才能叫做节能建筑, 特别是在当今这个人们为了发展不惜毁坏环境的时代, 节能建筑更加的受到人们的关注喜好, 也是未来建筑发展的大致所趋。

我们在对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好我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 不浪费, 不污染, 不对环境造成破坏, 就是所谓的节约型建筑。譬如在对建筑物进行设计的时候, 尽可能的利用太阳能、风能等等自然资源, 那么我们就会在某一程度上做到了节约的目的。节能减排作为建筑设计的时候关键环节之一, 也是需要我们加以重视的。为了减少了建筑能源的消耗问题, 首先我们应该从建筑物的整体设计着手, 把握好每一个可以节约的环节, 使得建筑物能够达到更加好的节约效果是我们建筑物设计师们必须做到的工作之一。如果建筑达到最有效的节约效果, 从资源上说我们就会取得一定的经济效果, 所以, 节约和经济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

2 建筑节能设计应当遵循的规则

2.1 保护环境, 节约资源

节能最主要的设计是保护环境, 防止资源浪费, 尽可能的降低能源消耗。在当代, 由于自然资源的不断开发使用, 所剩下的资源远不够我们子孙后代所需要的。我们现在做的就应该是节约资源, 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 避免浪费, 避免污染。此外, 在节能设计中, 尽量利用好自身的优势, 做好低成本, 保护环境, 防止污染。

2.2 增加寿命周期

我们都知道, 一个房屋的使用时间是50年, 超多50年就有危险。因此我们在建设的过程中就应该加大安全防范, 延长生命周期, 使其有效的降低工程造价, 打造舒适的环境。

2.3 绿色建筑

现如今, 时代在倡导绿色, 绿色回归自然。当人的眼睛看久了之后, 眼睛会疲劳, 看见绿色能有效的降低疲劳度缓解眼睛的伤害。

3 有关建筑节能设计的问题分析

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我国在建筑节能设计上有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 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尤其是在节能技术上的落后和节能材料的单一, 更是使得我国的建筑房屋节能设计举步维艰。目前, 我国的建筑房屋主要存在着下面几个普遍的问题。

3.1 建筑能的消耗过大

随着我国城市化脚步的加快, 建筑的发展也越来越快, 在我国建筑能的消耗占去了我国能源消耗的很大一部分, 根据国家能源部发布的最新消息显示, 我国的建筑能消耗大概占去了我国总能源消耗的百分之三十三左右, 特别是高层建筑的能源消耗在建筑能消耗中的比例占得相当高, 与国外的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较, 我国在有关建筑的节能方面的技术应用和设计起步非常的晚, 而国外大部分发达国家在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左右就已经在建筑节能技术应用和设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按照我国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 我国在开始慢慢的出现能源危机的情况, 为了使得我国能够更好的发展, 我们必须想方设法的来降低能源的消耗。

3.2 建筑物之间距离设计不当

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 建筑层出不穷, 其中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在设计时为了尽可能利用空间和无限制地追求外观立面效果, 忽视了技能设计, 楼层比较高、建筑体形及外表面积比较大、建筑之间密集、相互遮挡、采光差、不通风等, 降低了建筑使用的质量, 同时也导致在建设与使用的过程中耗能比较大, 没有达到节能的效果。

3.3 节能技术不成熟, 存在安全隐患

建筑的节能设计在我国起步较晚, 发展还不完善, 很多节能技术还没有通过专业的系统验证, 没有在实践中完善便运用到建筑的设计施工中来, 不仅仅没有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还隐藏着一些安全隐患, 不仅降低房屋的耐久性, 还破坏了建筑围护结构的稳定性, 缩短了房屋的寿命, 例如, 外墙内保温、外墙外保温、夹芯保温等做法所产生的一些问题正在加剧一些垃圾建筑和建筑垃圾产生的速度。

3.4 节能材料种类单一, 质量不高

节能材料是建筑节能设计的物质基础, 节能材料的种类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节能设计的实施效果, 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但是我国目前市场上, 节能材料种类单一, 多为一次性材料, 例如, 外墙保温大多采用聚苯板、聚氨酯, 采暖、制冷、通风所需要的能源也大多为煤炭或石油, 节能材料市场管理不规范, 质量得不到监控, 假冒伪劣材料泛滥, 严重阻碍了建筑节能的进程。

4 建筑设计中节能设计分析

4.1 合理利用资源

1) 清洁能源的利用。在当今, 没有什么有比太阳这种资源更加丰富的清洁能源了, 每一个国家或者企业首先要考虑到的是怎么利用好这一既丰富又清洁的能源, 在建筑节能设计时候, 把天阳能设备合理的安装在高层建筑的楼顶, 将太阳能转化为我们可以直接利用的能源, 比如电能或者热能。除了太阳能的合理利用以外, 还有一种更加好开发业更加的清洁和方便的能源———风能。我们可以在建筑物的合理位置安装风力发电设备或者把风力转化为可以直接利用的热能的能源设备。

2) 回收利用旧建筑材料。合理的回收一些可再利用的建筑材料, 减少一些会污染环境的废弃建筑物污染物的丢弃, 尽可能的减少能源的消耗, 这是遵守绿色建筑体系的最重要机制问题。在处理一些建筑过程中产生的建筑材料时候, 我们可以变相的把它们改造成一些人们生活中可以利用的东西。譬如木地板、木制品、混凝土预制构件、铁器、钢材、砖石、保温材料等, 经过加工和改造, 在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的条件下, 利用到新建筑中。

4.2 可持续资源利用技术

4.2.1 自然光

自然光对于人类视觉容差自由和合适的,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 应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线, 光的折射、反射和衍射还可以使用光管、棱镜利用到需要的建筑中去。

4.2.2 太阳能

最广泛使用的是太阳能热水、供暖系统, 该系统可以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太阳能发电技术也应用广泛, 但该技术是比较复杂的, 昂贵的设备, 因此, 该技术仍难以普及应用。然而,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相信在以后的推广不再是问题。

4.2.3 风能

当前, 风能的利用率还是比较高的,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 风能通过各种方式的转化, 可以形成热能和电能以及机械能, 并更好地服务于建筑业, 体现节能理念和绿色需求。

4.3 墙体节能设计

从前些年我国建筑情况来看, 在我国建筑物的墙体大部分都是用一些比较单一的材料, 譬如一些空心砌块墙体、加气混凝土墙体等。这些单一的材料有着很多的缺点, 其中最重要的是它的热工性能不好, 导热系数非常的大, 达不到的建筑节能要求。从最近几年的发展情况来看, 新型的复合墙体出现并且已经开始应用到高层建筑当中去, 复合墙体是在建筑主体墙体结构基础上, 增加了一层或者多层绝热保温材料, 改善了围护结构墙体材料的热工性能, 提高了保温隔热效果。

4.4 自然通风设计

在建筑空间的设计方面, 利用自然的通风作用是首选, 要做到:掌握温差的通风, 即“烟囱效应”的建筑应用, 在建筑空间设计的时候, 制造“烟囱效应”的空间体系, 利用该空间达到拔风作用, 加强室内的通风效果。

5 结束语

总之, 在建筑设计中, 节能设计理念已经逐渐的深入人心, 也是现代建筑设计的趋势所在, 因此,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 我们必须要加强对节能建筑设计的研究, 逐步实现建筑设计的节能化。

参考文献

[1]袁海生.建筑节能设计探讨[J].建筑与规划设计, 2012.

[2]张瑞文.建筑节能设计研究[J].建设科技, 2011.

[3]喻伟.住宅建筑保障室内 (热) 环境质量的低能耗策略研究.重庆大学, 2011.

[4]刘子强.营建生态和谐的人居环境的探讨[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 2012.

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篇8

建筑业是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建筑物的建设和使用过程中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能源和资源,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建筑业还将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因此在建筑行业中引进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优化设计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性

1.1 绿色建筑设计能够有效降低建筑业能耗

绿色建筑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兼顾成本、功能、质量、耐久性、环境效益等多方面因素,在满足基本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还要达到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要求。为了实现降低能耗的目的,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考虑建筑物的选址、布局、走向以及使用的建筑材料,从而达到减低能源消耗的目的。同时,发展绿色建筑也符合“十八大”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要求,符合国家时代发展的主题。

1.2 绿色建筑设计为人们提供健康生活环境

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坚持整体设计观,尊重用户、环境、气候,从而使建筑物符合人们的生活习惯。绿色建筑设计不仅重视对建筑主体的设计,同时也强调建筑物周围环境的设计要满足环境亲和性原则,符合人们对居住舒适度的需求。建筑过程中使用的建筑材料要环保健康,最大限度降低有害物质的释放,为用户提供健康的居住生活场所。

2 绿色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2.1 降低能源消耗

建筑业能源主要消耗在三个方面:建筑材料的运输、建筑物的修建和建筑物的使用过程。首先,绿色建筑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所选择材料的类型,在不影响建筑物正常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对建筑材料进行筛选。材料要尽可能选择能够回收再利用的环保材料,同时为了减少材料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坚持就近选材的原则,这种做法同时也能够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能够获得经济和资源的双重效益。其次,建筑物施工过程中也会消耗大量的能源,为了符合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建设过程中要统筹制定施工进度计划,革新施工工艺和施工流程,从而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最后,建筑物使用过程中对能源的消耗量也是极大的,为了减少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需要对建筑设计进行优化。绿色建筑设计要求建筑物的采光性能良好,从而减少对电能的消耗,同时对墙体的保温隔热材料进行优化,提高建筑物保温隔热性能。

2.2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充分合理的利用资源是节约资源的最好途径,在绿色建筑设计中,设计人员也要坚持贯彻这一理念,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首先,建筑物设计中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热能,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风能能够改善建筑物内部的通风性能,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其次,要科学回收利用建筑材料。不少废旧建筑物中建筑材料还可以继续使用,可以将这些材料进行回收并应用于新建筑的设计中,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新建筑的建设成本,并减少了建筑垃圾的生成量,深刻体现了绿色设计的理念。再次,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还需要引进新材料、新技术,加大对可再生材料的利用率。利用可再生材料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不仅具有降低能源消耗的作用,同时对维护美好生态环境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最后,在建筑物设计过程中,考虑对雨水的回收利用,将回收的雨水储存在小区或园区内修建的人工湖内,作为消防和绿化用水,从而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同时也能够提高建筑物周边的排水性能,提高对暴雨等强降雨灾害的防范能力。

3 降低环境负荷

绿色建筑的设计中,应该重视建筑的生态环境效益,以减少固体垃圾、废气、污水等的生成量和对环境的破坏。首先,在建筑材料的选择方面,要选择使用寿命长、易于回收的建筑材料,这样能够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即使建筑物需要拆除,也能够将材料重新回收利用,从而减少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目前常用的具有生态和经济价值的建筑材料有生态水泥、绿色混凝土、保健化建材等。其次,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做好建筑设计、选材、施工工艺等方面的优化工作,以减少施工对环境产生的负担。

4 保证使用者的使用感受

建筑物设计的最根本目的是为使用者提供良好的办公生活场所,因此绿色建筑在设计过程中也不能忽视对使用者使用感受的考虑。优化使用者感受首先需要提高建筑物的舒适度,减少建筑材料对人身健康的危害,提高绿色建筑设计建材标准。其次,要优化建筑内部及周边环境,做好整体设计工作,将建筑主体同周围环境结合起来,做好生态绿地的建设工作,保证各种植被的合理配置,突出景观的丰富层次。这不仅有益于人们的休闲生活,同时也能够改善建筑物附近的生态环境。

5 结语

近年来,社会发展同生态环境之间的冲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缓解两者之间的矛盾需要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筑业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承担更重的责任。在绿色建筑设计中,设计人员要系统衡量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使用年限、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功能,在建筑设计中融入绿色元素,减少建筑行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建设过程中开始暴露出大量建筑物使用寿命短、建筑业污染、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在这一背景下,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应运而生。目前,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绿色建筑设计已经初步成熟。本文将主要分析绿色建筑设计中的若干要点,以促进加快绿色城市建设步伐,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要点,建筑设计

参考文献

[1]郑茜.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的要点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4):152.

建筑环境设计 篇9

武夷商城凌云阁, 项目地处江宁区岔路口, 紧靠城市主干道, 往北直通南京主城区, 距南京新街口德基广场11.3公里, 往东距江宁万达广场3.5公里, 依托东山新城的大配套生活休闲便利, 是南京通往江宁的门户。本地块位于岔路口高架东南角, 东临秦淮河, 南面与“南方花园”接壤。

2 绿色建筑设计要点

2.1 最大限度降低能耗

减少建筑材料生产运输过程中的能耗。建筑材料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能源消耗量, 因此, 在对建筑进行设计时, 不仅要考虑到外在的节能因素, 还要考虑到建材本身的节能。建筑设计要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 在不影响建筑各项功能正常使用的前提下, 对建筑材料进行严格的筛选, 并且对建筑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在材料运输的过程中, 尽量减少能源的消耗, 采用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建材, 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 可以重复利用选购的建材, 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在材料运输的过程中, 要尽可能的避免运输途中各种因素对建材的污染和能源消耗, 最好的方法就是就地取材。

2.2减少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耗

在建筑使用的过程当中, 对能源的消耗非常大。为了减少建筑使用过程能源的消耗量, 可以在设计上进行优化。对建筑的整体结构进行有效的规划, 合理设计建筑的形体, 使得建筑能够在使用的过程中, 减少能源的消耗。对建筑的采光性能要进行合理的设计, 系统的规划建筑的门窗, 加大采光, 从而减少电能的消耗。

2.3合理利用建筑资源

清洁能源的利用。在我国能源逐渐紧张的状况下, 环境污染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 所以在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要注重清洁能源的利用。合理的利用清洁能源可以有效的减少建筑物对环境的污染, 提高我国的建筑水平。例如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合理的利用风能和太阳能等等。对旧的建筑材料进行回收利用。普通的建筑物在达到使用周期之后就会被拆除, 拆除下来的建筑材料不仅污染了环境, 还造成了建筑资源的浪费, 但是在拆除的材料之中有些还是可以进行重复利用的, 为了减少绿色建筑在材料上的成本, 可以在已经拆除的材料中进行挑选, 进行回收利用。回收利用旧的建筑材料可以有效的减少绿色建筑物的材料成本, 还可以避免拆除建筑材料对环境产生污染。

2.4注重对整体性的建筑设计

建筑的整体性设计水平对绿色建筑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充分与建筑施工周围自然条件、当地经济水平和文化水平相符, 要摒弃对先进绿色设计技术的盲目模仿和照搬, 从而从整体角度上来进行绿色建筑的设计。例如在热带地区使用保温施工材料或者蓄热墙体等这种施工材料是与当地的气候特点严重不符, 即使其他施工材料的保温性能再好也无法很好地使得室内温度得以保持。因此, 在有效控制施工成本的情况下, 应当将保温材料合理的运用在最佳的安装位置, 而并非每一处都要安装, 从而降低对保温材料的过度浪费和提升室内环境的保温性能。

2.5从建筑场地实际情况出发进行设计

因地制宜作为绿色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要尽量摒弃对其他设计方法的直接模仿或者盲目照搬的做法。比如西方国家在绿色建筑设计水平虽然要远远高于我国, 但是由于其建筑风格特点以及建筑方式都与我国有很大的不同。西方在建筑风格上都是独立的小建筑物且建筑密度也非常大, 建筑物分布范围比较广。而我国建筑物大多分布都非常的密集, 近些年来已经转变为高层或者是多层的建筑物为主。西方的建筑物在太阳能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上具有很大的优势, 而我国建筑物在太阳能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上却与西方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 我国的绿色建筑设计应当充分考虑到当地施工现场气候特点等自然条件, 从而对资源、地形、地貌以及生态环境进行最大程度的开发和利用, 以此来提升建筑物在使用上的舒适和安全。

2.6 降低环境负荷

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中, 应注意减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减少环境污染, 使建筑产生的建筑垃圾、固体、污水与气体等污染物带来最小的环境负荷。建筑设计要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带来的污染, 在建筑的造型设计、材料选用和工艺设计都应便于施工, 减少施工的能耗和降低其带来的环境负荷。

2.7 建筑形式与地形相结合

在建筑建设的过程中, 不但会改变当地的地貌, 还会重建地形和地貌。而在设计绿色建筑时, 必须努力降低建筑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因为建筑建设而改变地貌和地形也会给周围的环境造成影响。鉴于此, 要求在设计建筑时, 要充分考虑地形因素, 降低因地形改变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2.8 延长建筑物使用周期

绿色建筑一定要选取使用周期长的建筑材料, 保证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避免中途的材料维护与更换, 虽然使用周期长的建筑材料会增加建筑物的建筑成本, 但是从发展性的角度进行观察, 耐久性比较高的材料可以避免建筑物的后期投资, 而且还能够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2.9运用新型节能技术来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

降低对环境负荷的新型节能技术来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主要包含依据建筑环境的日照强度来进行室内照明系统的自动调节以及局部环境的空气更换和水资源节约等系统。

3 武夷商城凌云阁绿化设计具体情况

公共绿化环绕广场展开, 建筑退让足够的距离, 使其与场地相互结合, 为城市景观增色。采用合理的绿化布局将建筑出入口与道路、室外下沉广场空间、地面停车空间等巧妙分隔, 营造舒适宜人、闹中取静的小环境。公共绿地沿城市道路展开, 同时建筑裙房界面形成强烈的节奏感。在有限的用地内沿周边留出相应的绿化带, 沿街公共绿化带, 将建筑与道路隔开, 减少周边道路上车辆交通对建筑广场及主要出入口的干扰。在广场内采用植草砖地面安排临时停车, 再结合高大的木本阔叶植物美化局部环境。在裙房的屋顶平台及塔楼屋顶局部采用种植屋面, 既美化城市公共空间, 又改善建筑的热工性能。

4 结束语

伴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的生活也相应的得到不断地提升, 这也进一步促进我国在建筑设计上逐步向绿色建筑转变, 而这也就使得绿色建筑以及绿色建筑设计受到人们的极力追捧和喜爱。本文主要以武夷商城凌云阁创新方式为研究依据, 分析了绿色建筑设计要点进行探讨, 从而为我国建筑行业的绿色建筑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建筑环境设计 篇10

1 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绿色建筑设计的意义

绿色建筑是在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融入环保和节能的概念, 并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按照设计方案执行, 从而在保证建筑使用质量的同时起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作用。在建筑设计和建设过程中, 要充分结合当地的地形地势特征以及自然环境等因素, 就地取材, 充分利用有效资源, 比如对太阳能的利用、对风能热能的利用、对绿色植被的利用等, 从而提高建筑的环保性和节能性。在建筑设计中融入绿色建筑设计有以下几个比较重要的意义。

1.1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高, 但与此同时也对自然环境和生态气候等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已经影响到人们的健康生活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建筑设计中融入绿色建筑设计不仅是相应国家提出的可持续发展观已经科学发展方式需要, 更是存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改善环境质量, 保证人们健康稳定生活的重要途径[1]。

1.2 节约资源, 降低能耗

在设计建筑方案的过程中, 绿色设计的主要理念就是就可能的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 提高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 并尽可能的实现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方式。并且在规划建筑方案时, 也会考虑到施工方式对资源利用率的改变, 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施工程序和步骤, 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规范管理, 从而提高施工过程中的资源利用率, 减少必要的资源浪费, 既节省了建筑成本, 也提高了其环保节能性。为了降低建筑在后期使用过程的能源消耗, 设计人员还会增加建筑中的环保装置, 比如装置太阳能光板, 来为居住者的日常生活提供热力资源;设置雨水自动收集器, 能减少日常生活对水资源的利用;装置水循环利用设备, 也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如果在后期的建筑中能够大范围推广, 可以有效缓解我国城市用水匮乏的局面[2]。

1.3 创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绿色建筑设计不仅仅具备环保和节能的作用, 还可以极大的提高人们的居住水平, 为其营造一个更加健康、舒适、自然的生活环境, 从而改变现在因为空气质量变差、环境污染严重而造成的各种健康问题。并且在建筑中增加的某些环保装置, 可以减少居民对取暖和纳凉等电器的使用频率, 从而提高居住空间的舒适度, 不会因为过分吹空调暖气而造成的身体不适。

2 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

为了提高建筑的环保节能性, 并保证施工能够顺利进行, 需要设计人员结合具体的施工环境和建筑需求, 遵循以下几个设计原则:第一, 实用性原则。建筑首先是为了满足人们工作生活的生理需求, 因此必须考虑到绿色设计理念的融入是否会给后期的建筑使用带来不便, 比如因为水系统设计不合理, 导致影响居民正常的用水排水活动, 给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因此, 在设计建筑方案时, 需要考虑到其实用性。第二, 可实行性。可实行性一方面是指设计方案能够通过施工手段顺利完成, 并且不会影响预期的施工计划, 因为很多设计师在设计建筑方案时, 不考虑目前的施工技术是都达到其设计需要, 盲目的增加设计难度, 给实际的施工工作带来很大麻烦, 并提高电力建设成本;另一方面是指设置的环保节能装置是都能够在后期的建筑使用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否则就成了摆设, 因此, 设计人员需要对其设计方案进行反复试验, 确保其可实行性[3]。

3 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的具体应用方法

3.1 增加对环保建筑材料的利用率

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提高, 市场上出现了很多新型的环保材料, 具备可循环利用、能源消耗量少、对人才无害、结实耐用等特点, 非常符合绿色建筑设计的要求, 因此在实际的建筑设计过程中, 设计人员要通过充分的市场调查, 确定建筑施工中所需要的施工材料, 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也提高建筑的环保节能性。需要注意的是, 有些绿色材料的造价比较高, 会增加建筑成本, 这不利于建筑上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 因此需要将传统材料和绿色材料结合使用, 保证其性价比。

3.2 房屋的保温隔热设计

在墙面设计中增加保温隔热层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的冬季温度, 并降低夏天的热辐射率, 起到冬暖夏凉的作用。尤其是在北方地区, 室内温度受天气影响变化大, 对取暖设备和纳凉设备的使用频率非常高, 但是众所周知, 在使用这些设备时, 会产生温室气体, 破坏大气环境, 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在设计过程中, 设计人员可以利用玻化微珠提高砂浆的保温作用, 进而在墙面形成一个保温层, 并且在保温层上涂刷防火和防水的材料, 以确保建立起一个完整的保温防火系统[4]。在设计建筑的屋顶是, 可以采用对屋顶进行绿化的方法, 在夏天形成隔热层, 冬天也能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 同时增加了建筑的美观性[4]。

3.3 水系统的设计

居民的日常用水和排水量都比较大, 如何通过增加水循环利用装置, 设计一个完善的水循环系统, 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首先, 设计人员要对建筑周围的供水系统和自然水源进行充分的了解, 并结合居民的实际生活需求, 设计合理的水利用通道以及完善的排水系统。其次, 建立雨水自动收集装置, 提高对自然水资源的利用率, 但是由于雨水中杂质较多, 为了提高其利用效率, 可以设计相应的雨水净化装置。

3.4 对自然风的利用

利用自然风能够调节建筑的室内温度, 并增强空气的流动性, 从而减少对空调的使用频率, 并提高居住质量。设计人员可以根据施工地的风向变化规律来设计建筑间距和门窗朝向, 进而控制不同季节室内的自然风流动量。

4 结论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是对国家提出的持续发展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良好贯彻, 通过以上分析也能够发现, 在建筑设计中融入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能够有效的提高对资源的利用效率, 并减少资源浪费, 同时能够满足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要求。因此, 在后期的建筑设计中, 需要大力推广绿色设计理念, 结合具体的建筑需求和施工环境, 科学合理的设计施工方案, 是保证建筑质量和实用性的基础。

摘要: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 以及对健康生活方式的渴求,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逐渐在建筑市场得到广泛应用, 有效提高了相关建筑材料的利用效率, 并降低了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本文分析了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绿色建筑设计的意义, 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原则, 最后探讨了具体的应用方法, 为后期的设计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设计,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宇波.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房屋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城市建筑, 2014 (21) :210.

[2]孔祥宇.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与应用分析[J].建筑发展导向 (下) , 2014 (11) :132.

[3]涂亮, 革信杰.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与节能技术应用[J].房地产导刊, 2014 (32) :287.

建筑环境设计 篇11

关键词:古建筑;设计;现代建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样对于生活的质量就提出了很多的要求,在这些方面我们的企业单位面临着非常研究的考验。今天我们处于市场经济的大形势下,在这样的大形势下处处充满了竞争,在这样的情形下谁更加的了解民众的需求,谁更了解市场的需求,谁更有创业,谁必将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建筑行业在我国有着五千年的发展历程,在五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会,我们不断地进行改革,经过了千百年的朝代的变更,人们对于建筑的理念也在不断地发生着改变,如今的建筑在追求质量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向其他的方面发生变化,像是风格与底蕴等等。中国的建筑有很多的方面值得我们去学习,这些方面有来自于古建筑的,有来自于今天人们的建筑,正是主语这样的情况之下,我们进行了不断地改变,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够使大家了解的更多。

一、中国现代建筑的设计

(一)形式对功能的服从

今天的建筑有很大的变化,我们会发现高楼大厦看是不方便,其实在很多的方面都有着自身的特性,像是防火安全等等方面就是非常的好,但是我们也会看到很多的问题,在今天的建筑中有很多本身应该发挥的建筑效果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这也就说明了我们当今的建筑还有很大的发展的空间。今天的建筑更多的考虑是形式服从风格。

(二)把握本质,演化出更多更有创意的东西。

国度在建筑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解,不同建筑有着自己的风格,这与这个国家的文化、宗教等等方面都是有一定的关系的,这样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把这些因素很好的考虑其中,只有这样我们的建筑才能更好的被人们所接受。建筑是文化的体现,只有这些方面做得好了,我们的建筑行业才会有更大的的发展空间。

二、现代仿古建筑设计风格

现代的建筑经过多年的发展,慢慢的发现古建筑风格将是一个很好的发展的方向,同时也发现了很多的精华,这样我们仿古建筑的风格在慢慢的形成。所谓的仿古,并不是单纯意义的,有古代的建筑风格进行设计,而是通过现代的可以与古代的风格进行结合,这样用文化与科技进行交融,更好地体现了今天的建筑理念。这也是对于古文化的传承,避免了过于崇拜外来文明,仿古风格对于我们的发展是非常的有意义的,要更多的融入现代的理念。

三、古建设计与现代建筑设计的融合

(一)古建设计与现代的比较

从建筑材料来看,由于科技等多方面的因素,我国在古建筑方面更多的选择木制的框架结果,在很长的一个时期我们的建筑都是这样的风格,随着时代的变迁,木制结构在不断地减少,更多的采用了品质更加优越的钢筋混凝土的结构。两者相比较有着很大的不同点,今天的结构更加的安全与稳定,在很大的程度上減少了安全的隐患,对于资源与环境也有很大的帮助,这也是建筑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我国的建筑风格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在很久之前我们一个体为单位,更多的考虑屋子与院子的组合,最为代表性的就北京的四合院,这是我们近代的一个代表。在我们的建筑中讲究主与次,方位与朝向你,今天的建筑与群体结合,整栋的建筑,每个建筑之间设施与绿化,也是我们发展中的改变,很大的程度上解决了土地使用不足的问题。

(二)思想上的融合

“中国固有式”建筑的正式提法出自民国政府,通过西方的建筑风格与古建筑相结合,慢慢的形成中国近代的特有的建筑的风格,这种风格在我们今天很多的城市都有很好的体现。在很大的建筑风格上出现了局限性,很难的进行有创意的建筑,使得近代的发展处于一个瓶颈的阶段,但是也在很大的程度上改变了我国单一的建筑的风格,也是一种时代的进步。

“民族形式”建筑所处的特殊历史背景,便使这一阶段的建筑设计思想充满了政治性和传统复兴。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际形势与社会的不稳定使得建筑师们有着各种各样的思想,出现了以宫殿式大房顶来表现民族形式的建筑。设计师们抛开低矮的木式建筑,将古代中国式的屋顶架在砖与水泥的结合体上,以衬托“民族”特色。

由横向发展变纵向发展,有人认为做到三层就已经不能算是中式建筑了,这种思想大大限制了中式建筑的发展空间。而部分项目把中式建筑的精华和理念应用于小高层、高层设计,取得了较好的市场效果。

中国的传统住宅与西方的住宅在空间格局上的不同之处在庭院,西方是以起居室为核心来布置它的功能,而中国是以院子为核心的,生活的场景都在院子里面展开。因此,做好院子与房子的布局关系,也就做出了中式建筑的精髓。

四、建筑人才不足,加大政府的管理

建筑行业在近几年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可谓是今天的黄金产业。人口在不断地膨胀,对于住房的需求在不断地增长,尤其在技术方面的需求尤为明显。在我国一直以来对于建筑方面存在着一定的误区,总是认为这一行业的技术含量非常的低,员工只要懂得操作就可以了,正是因为这样使得我们的员工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的工作,尤其对于新的技术产生了很大的排斥的作用。我们企业应该很好地认识到这一点,加大员工的培训,使得N大家明白今天的建筑行业需要更多的科学技术,时时要与时代同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我们可以请专业的认识进行现场培训,使得大家能够很好的时间与理论相结合。建立严明的奖惩制度这样能够很好的提高大家的积极性,未来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企业应该明确地认识到这一点,为未来的发展大仙坚实的基础。目前,很多的企业已经开展了该项工作,希望企业更加的重视。

建筑行业在今天的发展越来越快,总会发生各类的纠纷事故,这类事故对于行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问题主要来自于以下方面:第一,行业发展的过于快,不能进行很好的更新条文规定;第二,政府部门进行纠纷处理过程中有偏袒。这就是目前我们遇到的主要的问题,真对于这些问题,希望政府部门加大处理的力度,针对于问题进行很好的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行业的进一步的发展。未来的建筑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各方的利益。

结语

中国古建设计与现代的融合还有很大空间,我们既可从传统、民族文化中汲取养分,又可以从国外借鉴经验,也可谓效法自然。今后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建筑的“意”“境”,找出属于中国的文化建筑。

参考文献:

浅论建筑设计中的建筑节能设计 篇12

1 国内绿色、节能建筑设计的发展意义

20世纪90年代初, 国家注重发展经济产业, 由大型重工企业转到建筑工业, 逐渐在国内掀起一场建筑设计风潮, 随着越来越多的建筑专业学校的开办, 为了更好地对各个建筑院校进行管理, 国家开始实施《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本科教育评估标准》, 为了确保各个院校可以提高学生以及建筑师的设计水平和设计质量, 国务院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建筑师条例》, 更好地对建筑设计师进行管理。时过境迁, 伴随着新一轮的工业发展的潮流的不断上升, 对生态环境造成无法磨灭的破坏, 而国际上对可持续发展、绿色节能建筑、生态环保的重视, 也让国内的建筑教育者和建筑设计师警醒, 从而注重绿色节能的建筑设计理念。

随着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相互矛盾不断加剧, 人类能否与自然“和平共处”, 新一代的建筑设计能否最大程度上回归自然, 成为国家相关部门和社会精英以及科研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绿色节能建筑是指在“在建筑全寿命周期内, 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 (技能、节地、节水、节材) ,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 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设计理念”。更直接的解释就是以消耗最少的能源、能源与环境损失来换取最好的人居环境的建筑。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办公的需求, 更能对环境保护提供有力条件, 达到双管齐下的目的, 创造“高舒适、低耗能”的建筑, 从而减低公共建筑对环境资源的消耗, 达成节约能源、健康舒适、保护环境的初衷[1]。

当代的建筑设计师, 比较注重感性体验, 讲究建筑的隐喻象征、追求艺术意境, 可以从环境的势、形、态中, 或多或少的寻找并塑造典型建筑形式的依据, 根据传统建筑设计理念的标准, 设计出具有象征性、代表性意义的形象, 从历史、文化和民族习俗中, 发掘创立意境的灵感, 从而追求具有现代化的绿色节能设计, 既具有传统的神韵、意境、与气质, 更具备人类回归自然, 自然拥抱人类的完美设计理念。

2 国内外绿色建筑设计发展现状及分析

20世纪60年代美籍意大利著名建筑师Paul Sollery提出“生态建筑学”, 象征着建筑设计师开始正确对待居住环境和自然的关系, 从人、建筑、自然和社会的复杂关系, 探索并形成了初期的绿色节能建筑设计理念, 20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之后, 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对新型能源进行科学实验, 节约能源、降低耗能等绿色建筑技术得到巨大进步。伴随着国际给予的高度重视, 绿色节能建筑设计得到全球人类的欢迎, 致使绿色节能建筑设计理念发展迅速, 从初期的单体建筑逐渐发展到生态区域、绿色城市以及城镇等范围, 包含了计算机、经济、文化在内的多个方面设计理念, 形成具有综合型与整体性的新型的研究领域。

随着国家对自然资源和工业资源进行节约的政策出台, 2007年环境保护与技能设计的新型设计理念被提上日程, 建筑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并利用环境因素, 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运行阶段达到既能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低耗、无害的居住环境, 又能对环境危害降到最低的建筑标准, 强化绿色节能建筑设计理念的优势, 继以实践, 并将其不断延伸, 强化绿色节能建筑设计理念的内涵, 将重心从单个的建筑转向绿色社区、绿色城镇。截止2014年底, 全国评出2538项绿色节能建筑标识项目, 总建筑面积达2.9亿m2。

3 加强绿色节能设计理念的措施

3.1 优先考虑与环境、地质完美结合的设计理念

由于国内各地区多属于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温和地区、夏热冬热地区, 因此, 设计师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 要重视当地气候环境因素和资源条件是否允许和提供有力建筑基础, 要做到因地制宜、合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 建立使用周期延长成本观念, 综合方面考虑各项因素, 在固定环境中能否共存, 以此作为设计基础, 寻求最佳的设计方案, 反复调查、取证、推理, 进而确定并制定出相关的具体设计方案, 在满足人们对建筑室内环境需求的同时, 更要满足国家对节约能源、降低能耗的需求, 以此打造全新的现代化的智能管理综合型的居住社区。

3.2 加强对节能材料的利用

积极推广节能、环保型建材的应用, 及时与当地政府和建筑主管单位进行有效的协调和沟通, 结合当地建材市场的实际情况和经济发展水平, 决定推广的力度, 努力得到国人的认可。在推广新型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的过程中, 详细处理新型节能、环保材料的优势, 将新型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以纸媒和多媒体的方式进行宣传推广, 以此强化建筑节能材料对当前国内建筑事业发展的重要性。

3.3 国内建筑设计单位应加强对设计师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国内建筑设计单位应根据国家相继出台的政策, 探索并制定相应的设计指导方向标准, 以此从实际设计工作中, 逐渐影响当代建筑设计师主体设计理念。加强提高建筑设计师的综合素质, 把绿色节能设计作为衡量标准, 制定完整、有效地绩效管理机制, 但凡有设计师有违背绿色节能设计理念者, 将予以一定的经济处罚, 在设计实践中, 坚持节能新技术的学习, 完善设计师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积极提高设计师们的节能设计水平, 为国内众多建筑设计师树立正确的设计方向。加强思想宣传工作的开展, 根据自然环境的变化, 制定宣传手册, 并一一传发到设计师手中, 使建筑设计师深深的体会到“不良建筑设计”对浪费国家资源和破坏自然环境的危害系数, 从而进一步提高建筑设计师的综合素养和专业职能。

3.4 重视新能源在实际设计中的作用

积极开发和创新并合理利用新型能源, 利用太阳能、低热以及其他可以给建筑物采暖、制冷、供热水甚至供电的新型资源, 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 降低不可再生能力损耗, 降低建筑成本, 坚持节能设计理念, 创建自然与建筑共存的美好居住环境。

4 结束语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绿色节能设计理念的肯定, 建筑工业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已经定下发展基调, 明确绿色节能建筑的内涵与外延有利于建筑科学的正确发展, 把建筑完好的融入自然中, 使其更加自然的代入大自然世界中, 从而做到节约资源与减少能源浪费, 达成保护环境和自然共生。

参考文献

[1]段翔, 朱明强.节能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学毕业设计中的应用[J].建筑, 2009, 32:196~197.

[2]李辉.城市公共空间的绿色建筑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6.

[3]周嫱.绿色建筑理念融入的建筑学专业知识体系框架整合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 2014.

[4]蔡碧新.福州地区高校食堂建筑生态设计策略的研究[D].中南大学, 2007.

上一篇:亲子关系发展阶段下一篇:小学生自主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