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城市环境论文

2024-10-15

建筑与城市环境论文(精选12篇)

建筑与城市环境论文 篇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群楼竞起,园圃星布,步入了空前的繁荣发展阶段。特别是建筑与城市建设成就使全世界为之惊叹。也正是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筑技术的进步,生态与自然环境的追求,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文化水平、审美水准的提高,建筑风格与城市环境美的研究和实践已成为广大群众普遍关注与参与的重要领域。可以说建筑风格与城市环境美标志着城市的品位和活力、代表着城市的发展阶段和地位、宜居的标志,己深深走进当代市民群众的生活。创造富有特色的建筑风格和美好的城市环境,建设宜居城市己成为城市的发展目标和新的城市理想,提升城市竞争力的追求。

当前,我国正处于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关键时期,中央把重大基础建设作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在城市建设领域可以认真总结经验,求真务实,开拓创新。

1 建筑风格与城市环境

人类围绕着开创美好的生活环境,创造了不同形式、不同风格、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的城市。城市与城市之间,虽然环境不尽一样,但从总体上来看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物质的,如城区范围内的山水、建筑、园林、树木、道路、文物古迹等,称之为“硬环境”;一部分是精神的,如社会秩序、环境卫生、风土习惯、民俗民风等等,称之为“软环境”。环境美是城市“硬环境”和“软环境”的有机结合,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结合的结晶,宜居城市的核心内涵。

城市“硬环境”又可以分解为客观存在的,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丰富多彩的建筑景观。前者是城市的外壳,它为居民提供了生活的空间,是城市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后者是人工生态环境的再创造,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类智慧的结晶和历史的积淀。建筑风格就是由于人的客观能动性特点,体现在建筑形式上的特征。人类开始按照生活的实用要求建造房屋以来,就对建筑产生了审美的观念,由此形成了门类众多的建筑风格——民族风格、地方风格、古典风格、现代风格等等,都是某一特定时代、特定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在建筑形式上的反映。我国北京的故宫、西安大雁塔、拉萨布达拉宫等古建筑,无不反映历史的象征和城市的特征,展现城市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发展的历史,给人们一种特定的印象和美感。50年前,建国十周年庆典之际,北京建成了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和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北京火车站、北京工人体育场、全国农业展览馆、迎宾馆、民族文化宫、民族饭店、华侨大厦等十大建筑物。这十大建筑物体现了当时我国建筑设计和建筑工程技术的最高水准,它们很好地满足了种种使用要求。当时建筑方针是:实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建筑创作目标是:创造中国的社会主义建筑风格。当今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幢幢建筑物不断涌现,它不仅适应了城市居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提高的需要,也象一件件精刻细雕的工艺品点缀着城市,打扮着城市的市容,美化着城市的环境,陶冶着城市居民的情操。因此,建筑风格应是城市“硬环境”的主体。

提高城市的建筑品味,既关系到城市文脉的继承,更同它的城市环境形成休戚相关。没有特色就没有魅力,高品味的城市,其重要标志是建筑具有鲜明的特色。无论从前的传统建筑,还是新建的现代建筑,都有其特有的风格,从而都有其鲜明的特点。

所谓传统建筑,主要指我国历史悠久的古建筑,也包括近代建成年代较早、以中国古典风格为主有少量异国情调的历史保护建筑。至于现代建设的有中国复古风格的建筑则归于现代建筑的范畴。前者范围很广,如苏州园林、北京以故宫为代表的宫殿建筑及四合院、上海的豫园建筑群、西藏布达拉宫、云南的一颗印、福建土楼等等,在我国乃至全世界也都具有很高的研究和保护价值,是珍贵的历史遗产。此外,我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西方列强建造的建筑,如哈尔滨的俄式建筑群、青岛的德式别墅、上海的外滩建筑群等等,这些建筑虽非固有的民族建筑但已有八、九十年甚至上百年历史,已经成为具有历史保护价值的文物。在八、九十年代我国兴起的仿造西方古典建筑风格的风潮中,这些经典建筑也成为很多建筑师模仿的对象,对当地建筑风格现状有很大影响。这类建筑我们把它归于近代西方传统风格的建筑。

现代建筑,有更大的外延,不单指近些年国际上风行的以框架、框剪、钢结构、高层为特色的建筑。总的讲,现代建筑的范畴,还包括当前我国各地都在兴建的红砖水泥多层建筑。这些建筑结构各不相同,造型包含单纯的复古、后现代主义、现代主义乃至仿生、解构等各种风格和流派,但是综合来看仍属现代建筑的范畴,统称为现代建筑。

我国各类城市的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呈何形式存在呢?纵览全国,绝大多数城市已普遍形成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共存的格局,构成了丰富而优美的城市风貌。这种状况是一种客观存在,是诸多历史、经济、文化、科技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以人们的好恶为转移。因而在城市建设中,就必须充分认识、重视这一现实状况,并以此为基点,寻求实现城市环境美的途径。

2 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共存是实现城市环境美的关键所在

既然传统建筑、现代建筑的共存,成为我国各类城市常见的分布格局,那么构想、处理城市环境美问题,就必须考虑这一因素。或者说,把历史和时代联结起来,做到在两种建筑共存中求美、各具特色而又相处和谐,发展不同的特色、注意谐调及巧妙融合。

发展特色。建筑风格是历史的继承、延续、发展的象征。解放后各地政府己使许多传统建筑、园林“返老还童”,重放异彩。如上海的豫园、苏州的各大名园、洞庭东岸的岳阳楼、北京的颐和园、承德的避暑山庄等名胜建筑,经过不断整修,己成为吸引中外游客流连忘返的城市明珠。当然,保持传统建筑风格,也并非机械刻板地仿古复旧,而是要在继承中有所提高,发掘和组织新的建筑空间,既把握住了城市的历史,又展示了新的技术,反映出社会主义繁荣昌盛的时代特色。五十年代末的北京十大建筑大体上属于经典的半古典建筑的范畴,是那一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与技术条件的综合产物,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现代建筑数量庞大,随着城市的扩展日益成为城市环境美的主要载体。与传统建筑一样,现代建筑同样塑造美的空间和形态。无论中国和外国,今天的建筑和建筑艺术呈现多样的局面,近年来,各地现代建筑,在造型、色彩、材质的综合运用上,有了巨大突破,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之作,为城市增了美、添了彩。特别是,其中一些建筑,并未大肆铺陈,也未花更多的钱,而只是“轻妆淡抹’,在门窗顶墙或装饰楼线等方面,稍作变化,巧加处理,使人赏心悦目,构成了丰富而优美的建筑风格。最近,我国有些重要的顶级公共建筑物,如北京的国家大剧院、奥运盛会主会场馆(鸟巢),除了满足严格的使用要求外,还是一个宏伟,有较高审美价值,有独特意匠,能给全世界留下深刻印象的大型场馆。

很多新兴城市街路如带,高楼耸拔,再加中小楼群、花园绿地掩映其间,已初显现代城市之美。建筑师不再重复过去,真正做到“古为今用”,使传统与现代相伴,古朴与华丽共存。不断的升华提炼,探索求新使之新旧交融,创造新型空间,具有鲜明的独创意境。但同时有些城市尽管也盖了许多大楼,由于对建筑的外形、高低、疏密、方位、色彩等考究不够,特别是不重视建筑群体之间相互呼应,整体和谐的关系,对整个城市不仅未增美意,反而显得平庸和杂乱。城市中某些破坏性建设,更是千古遗憾。

注意谐调。和谐,是美的另一要素,依照这一法则,在对待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关系上,避免近距离的杂乱对比,即在传统建筑景观范围内,不宜兴建过于突兀的现代建筑。建筑物和谐要区别于不同情况,做到多层次和协调。充分考虑环境的特点,以新的时空观塑造建筑空间特色,既采用新的设计方法,又与原有建筑的和谐统一,取得新旧建筑珠联璧合的空间美感,并实现环境空间的展现和释放。只有如此,和谐才容易通行,否则就会陷入风格的自身杂乱、过尤不及的境地。

巧妙融合。融合可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广义而言,两种建筑物在一个城市的共存,也可视为两种建筑风格在宏观上的和谐融合。狭义地讲,融合指在具体的现代或传统建筑群中,融入不同风格的建筑形式,继承与创新。时下,这种融合在各地多有尝试,其中不乏成功之作。古城扬州的两条主要街道,吸收传统精华,充分考虑了环境的特点,重新进行创作,建有多座多层建筑,采用了新的设计手法,着力与原有建筑(特别是扬州早期的古典建筑)协调和统一,碧瓦素墙,卓越秀美,既体现了现代建筑的诸多长处,又继承了传统建筑的典雅细部,做到了有传统、有血脉、又满足现代化功能要求。新旧建筑珠联璧合,为古城扬州新添了秀色。重建的武昌黄鹤楼,玲珑壮丽,巍峨入云,朱栏黄瓦,屋檐若飞,且在用材及装饰上,匠心独运,成功地融入了现代建筑的手法,为建筑创作开辟了新路。哈尔滨在继承历史的基础上,探索未来的建筑发展,采用统一求和谐的手法,细部含有历史符号而整体风格表现出来是现代建筑,略略几笔就把历史联结起来,为两种风格建筑的融合提供了有益启示。

总之,在具体的城市建设中,只要在上述“发展特色”、“注意协调”、“巧妙融合”三个方面做得得法,不同风格的建筑,便会彼此辉映、相得益彰,从而使城市环境显著增色。

3 建筑风格与地域环境融为一体实现城市环境美

一个成功的建筑风格和特定的城市环境融为一体,可以使城市“锦上添花”,更加丰彩绚丽。反之如果建筑风格和特定的城市环境相悖逆,不仅降低城市的形象,也会对城市环境形成破坏性的建设和污染。

实现建筑风格和城市特定的环境融为一体,达到环境美的目的,需要着重体现六个“协调”的原则。

一是建筑物与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协调。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日,人类自身发展的同时,必须顾及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城市之间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城市的外部环境也不相同,平原城市有平原城市的特色,丘陵城市有丘陵城市的特点,沿海城市有沿海城市的长处,内陆城市有内陆城市的优势。因此,在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设计上,要综合分析和利用本地的地理环境,全面规划,统一协调,使凝固的建筑物和周围的环境相融合,产生一种动态美。我国南方的绍兴市,江河穿城而过,临河建房,青石、青砖、青瓦,以桥代路,以船代步,体现了水乡特色。但是,我们也看到,一些城市规划管理和设计工作者,往往对建筑物本身结构造型考虑的较细、较多,而忽略了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造成一些建筑风格和城市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协调。特别是在一些以山水风光秀丽闻名于世的旅游胜地,建设性破坏比较突出。

目前在我国出现了以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为目标进行的城市设计,以营造城市新的建筑物和城市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相融合的宜居城市。全国100多个大中小各类城市把“宜居”作为发展目标,宜居成为新的城市理想,创造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筑新风格,创造城市环境美指日可待。

二是建筑物与其所在地域的历史文脉相协调。传统是个“根”,是整个民族、整个国家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传统可以继承,可以创新,却不能抛弃。而作为人文历史所形成的文物古迹和文物建筑风格,是我国古代文明的象征,无疑是城市文化的主体。但是,历史发展到今天,由于众多的原因,在我国城市现代化的建筑和构筑物形成的新的建筑风格和城市人文历史发展所形成的城市文化之间出现了一种“断裂”,一些以文物建筑而闻名于世的历史文化名城,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些国家重点文物保护胜地,工厂林立,产生建设性的破坏,割断了我们祖祖辈辈留下来的、所形成的城市人文历史文化脉络,不得不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探讨现代建筑风格和地域人文历史脉络之间的关系,也是实现城市环境美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众所周知,一个城市的人文历史是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进程中所形成,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特色,一个朝代有一个朝代的特点。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保护好这些历史遗留下来的足迹,并通过对它的研究,继承和发扬古代的建筑技术和建筑风格,为现代城市建设服务。

在城市环境中,为解决处理好代表时代的新的建筑风格和城市人文历史、文化脉络之间的关系,使二者融为一体的课题,已有许多城市开展了历史文物保护、历史文物景观和周围环境保护、城市整体风貌和环境保护规划。他们在旧城重新划定保留区和历史文化保护区,通过尚有保存价值的部分,根据保护区总体建筑风格进行拼装、整合,并运用高低错落、朴素淡雅的建筑风貌构成古与今、闹与静、洋与土的有机统一来塑造新的城市景观,很值得学习和借鉴。

三是建筑物与其所在地域的民俗民风要融合。民俗民风是社会群体后天形成的,长期相袭所共有的行为方式。一个城市的民俗民风反映了在这个地域的特定环境理念。人们的生活、交往、信仰、气质等特色,它和城市自然地理、人文历史一样是城市环境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我国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里,尤为突出。有的城市居民能歌善舞,有的城市居民热情好客,有的城市居民长于饮食,有的城市居民注重服饰。城市建筑物和构筑物只有和城市居民的信仰、生活习惯、民俗民风相融和,才能塑造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城市环境美。

四是建筑物和建筑物的配套建设要协调。城市的建筑风格是由若干单体建筑的风格来体现。而在一个单体建筑风格中,单凭建筑主体来圆满实现建筑风格的意图有不少困难,它需要因地制宜配套的建筑来完成。如在一座新的建筑物、构筑物周围,配套建设一些园林小品、城市雕塑、绿地庭院,重现声、光、影等虚景,使无生命的建筑具有生命的情感,情景交融,能从有限的空间看到无限的空间,从而加深美感。

五是建筑物与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要配套。提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有人可能认为与城市环境关系不大。但是,必须注意到,人既是城市的环境创造者,也是环境效益的受益者。建筑作为人类生活空间和艺术形象的统一体,只讲究外观造型、色彩材质、环境景观还不够,还必须注意最基本的使用功能的属性。特别是城市住宅,它和人们的关系更加密切,是人们活动的小天地、小环境、小空间,只有实现使用功能的合理配套,才能满足人们审美情趣的需要。以城市住宅为例,一个好的住宅使用功能表现为:房间的大小、形状与功能属性、心理需求的对应,房间布局、朝向合理,方便家具、设备布置,巧设储藏空间,隔声、隔热良好,光线充足、通风顺畅。把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作为城市环境美学中探讨的一个内容也不能不说是有识之举。

六是建筑群体组合上因地制宜,形成和谐的空间系列。建筑群体组合像一首完美的交响曲,有节奏、有韵律、有主次、有高潮。空间组织和流动,使三维空间成为时空艺术的四维空间,丰富建筑的艺术形象,增强城市环境气氛。

4 正确处理建筑与绿化环境的关系

正确处理建筑风格与绿化环境的关系是城市美的重要内容。“红花要靠绿叶扶”,建筑风格与整个城市景观、与绿化的关系,是城市环境美的另一重要内容。特别是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人口的增多,交通的发达,“三废”及噪音污染日益加剧,绿化对于城市环境美居于更为重要的地位。但在一些城市,考虑各类风格建筑物的内部关系多,考虑建筑风格与外在环境的关系少,特别是对绿化未能给予充分重视,从而冲淡了建筑美应有的效果。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厦门近年市区发展迅速,在关注建筑的造型美、色彩美、功能美、配套美的同时,仍把很大精力放在绿化上。由“见缝插针建房”向“见缝插针绿化”、由随意绿化向有序绿化、由单色绿化向多色绿化、由零散绿化向规模绿化、由粗放绿化向集约绿化转变;增加绿化面积、提高城市绿化环境质量,绿化覆盖率达到35%之多,使厦门的建筑处于浓荫树海的环抱中,展现出碧玉拥珠的绝佳效果。城市的环境品位和知名度空前提高,“ 2007中国公众城市宜居指数”显示,厦门从2006年排名第二上升为第一,杭州和上海分列第二位和第三位,厦门在中国众多城市中独占鳌头。

21世纪是崭新的城市世纪,未来建筑风格和城市环境的发展,将是注重建筑与环境共融、共生,在传统与现代、国际性与地方性多样建筑文化共存的。对于已经历规模空前的城市化进程和现代化发展的建筑行业来讲,需要更着眼于创新和发展,丰富与充实建筑的内涵和环境品质,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创新性的建筑。突破旧的格局创造新的空间,营造出绚丽多彩的美好环境,可以极大地提升城市品位,使城市更加和谐、更具魅力、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更具竞争力。

摘要:本文分析建筑风格与城市环境的关系,探索了继承和创新建筑风格,创造优美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使城市更加和谐、更具魅力、更具竞争力的思路。

关键词:建筑风格,城市环境,城市魅力

建筑与城市环境论文 篇2

摘要:

风水学是我国传统村镇城市选址和规划设计的理论,虽有迷信的色彩,但也有一定的合理成分,是我国初级的环境科学。在选址方面作为准绳对地质、地文、水文、日照、风向、气候、气象、景观等一系列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做出优劣选择,创造适宜居住的良好环境。

关键词:风水学,居住环境,天人合一,现代人居环境

1、风水学的概念

风水,亦称“堪舆”。体现在传统的阴阳、五行、八卦、天干、天星、地支之中,是在当时哲学观念与民俗意识支配之下,为了选择与建造适宜的生活环境,为使城市、村落、住宅、墓地趋利避害而发展起来的环境评价系统,是中国古代人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活动中总结而成的关于“环境选择”的学问。它包含了对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进行地形分析、区位与方向分析、环境规划布局的学术思想与方法。它还是中国传统宇宙观、自然观、环境观、审美观的一种反应。对传统住宅、村镇、城市的选址及规划设计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起到正面的作用。

“风水”一词来源于晋朝风水家郭璞的《葬经》,郭璞在《葬书》说:“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风水。”这就是说人的墓地周围要有树屏蔽,才能聚生气,还要有水环绕,才能保持生气,这就叫做风水。历史上,风水的称谓繁多,诸如堪舆、卜宅、相宅、图宅、青乌、青囊、形法、地理、阴阳、山水之术等等,后来统称为“风水”。

2、风水学与古代聚落选址

在中国历史上,,从聚落选址、区域规划、建筑单体到施工营建,从皇家宫殿到百姓民居,无不受风水影响,风水理念可以说贯穿于中国传统人居环境营建的全过程。中国古代风水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天人合一,在应用过程中着重探求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同时也使建筑的选址、方位、布局、外观、色彩等因素与周围建筑相协调。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风水学的概念:风水学是关于中国古代城市和建筑(住宅、宫殿、陵墓等)及其环境的选址、规划设计理论和方法的一门“术数”学问,它通过直接阐发和运用中国固有的`哲学范畴和思想(如阴阳、五行八卦等),通过理论思维和附会类比的推演,建立一套直观的营建选址和空间经营的准则和方法,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以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

风水作为一门环境选择的学问,有着独特的选择模式。人们通常把风水地的构成概括为五个方面,即龙、砂、水、穴、向五大因子,又称为“地理五诀”。

风水中的“龙”是指蜿蜒而至的山峦,确切地讲是山脊线,通常为气脉流贯的山体,它形成风水地的靠山,或称镇山。

风水中的“砂”指山,是护卫来“龙”的四周较小的山峦坡地形态。以“端正圆巧,秀媚光彩”为吉。此外,还有“水口山”,即环绕基址的河水的来处和去处。

“水”指水源、水流,是实际围绕风水地范围内的大小水系及其走向流势。水能“藏气聚气”。对水环境的选择主要考虑生活、农耕、交通、设险、调节气候以及优化环境等作用,于是水的选择要从水形、水质、水量、水色、水声等方面来考虑。总体来说,水以环弯、归聚、明净、平和为上。

风水中的“穴”指建筑的基址,是风水地中所谓的“生气”出露之处,为最后选定的合适位置。“穴”位的选择是风水选址的关键,是选择人居环境的最根本目的。

“向”指方向、朝向。基址的方向决定房屋的日照、通风、景观等。以我国所处的地理纬度,我国理想的朝向是坐北朝南。但在实际中因考虑了气候、地形、景观和建筑功能等环境和美学因素,房屋的朝向只要求达到最优,并不一定要朝南。

风水地所具备的这些因素可形成负阴抱阳,被山面水的风水格局。这种格局很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生态和良好的局部小气候。背山可以屏挡冬日北来寒流;面水可以迎接夏日南来凉风;朝阳可以争取良好日照;近水可以取得方便的水运交通及生活灌溉用水,且可适于水中养殖;缓坡可以避免洪涝灾害;植被可以保持水土,调整小气候,果林或经济林还可取得经济效益和局部的燃料能源。总之,好的基址容易在农、林、木、副、渔的多种经营中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自然也就变成一块吉祥福地了。

风水格局山川聚结,通过对内外空间界合、流通的限定及对“生气”的“迎、纳、聚、藏”等细腻处理,使“维持生命存在及决定其变化的‘生气’充盈其间”,使影响生物圈最为重要的“风”和“水”的循环、运作得以整合,于是聚落处于与自然的最佳关系中,生态良好,生机盎然。

风水学说虽然是按照“气”,阴阳、四灵、五行、八卦等风水学说来考虑的,但出于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取得一种和谐的关系。所以,追求一种优美的、赏心悦目的自然和认为环境的思想始终包含在风水的概念之中。居住环境不仅要有良好的自然生态,也要有良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左青龙、右白虎”体现了对称美。古今中外,许多古城、皇宫、民宅、陵墓,讲究左右对称与均衡布局。“山环水抱”和“曲径通幽”体现了曲线美。“负阴抱阳、背山面水、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体现了整体美。有山有水,有阴有阳,有高有低,井然有序。这种模式体现了地质、地貌、水文、日照、风向、气候、气象、景观等一系列自然因素的整体协调,以及所需要采取的规划设计措施,从而创造了适宜于人类长期居住的良好环境。

3、风水学与现代人居环境

古代建筑风水与现代人居环境观的共鸣。人居环境,是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紧密相关的地表空间,它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地,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由此可见,中国传统建筑风水理论实际上是一门人居环境科学,在风水理论指导下的人居环境不论是在景观选择上还是在生态环境构建上都蕴含了较高的科学性。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居住地是古人追求的目标,,也是现代人们追求的理想境地,古代建筑风水理论穿越时空,与现代人居环境观产生了历史的共鸣。

有机自然观。建筑风水把大地本身看成一个富有灵性的有机整体,认为自然是一个统一的、大的生态系统,人居住在这个系统中,就是这个系统的一份子,人必须同其他因子互相联系,互相依赖,共同维持系统的发展和稳定。

人地和谐观。即“天人合一”观或者说“天、地、人合一”观。古人看来,天地的运动直接与人的生长相关,人被视为自然生态链的一环,人生存中的任何活动要吻合于自然,要取得与天地自然的和谐相处。风水学在实际操作中不以地形复杂为坏事,而是抓住山水做文章,用山水美化城市,用建筑美化山水,借助自然景观保护山水的美,同时也衬托建筑物的美,通过建筑物,将人、地(即自然)高度协和为一体,逐渐形成了与自然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良性循环关系。这种人地和谐的思想正是现代人居环境构建所需要遵循的理论基础。

参 考 文 献

城市与建筑的共生 篇3

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高科技的实际应用,在全国各大城市高层建筑逐渐步入大众视野。高层建筑的出现不仅是经济与科技发展的产物,更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但层出不穷的高层建筑与城市之间的问题与矛盾也是显而易见的,如何采用卓尔有效的设计方法,使得高层建筑完美融入现代城市之中,美化城市景观,是建筑设计师面临的主要挑战。本文从高层建筑的设计原则入手,重点分析了高层建筑的控制理论,为未来高层建筑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层建筑;控制方法;城市意义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呈现加速发展模式,经济发展促使城市化进程加快,在全国一线城市不断涌现出高层建筑,比如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这些高层建筑以及超高层建筑由于其自身的科技含量和艺术美观逐渐成为城市地标性建筑物。可以说,在现代文明生活中,高层建筑已逐渐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之中,解决了因土地资源紧张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高层建筑的大量出现也给环境带来了不少的负面影响,给交通、光照等带来诸多弊端。在这种情况下,大力研究城市与高层建筑的共生关系显得意义重大。

一、高层建筑的设计原则

1.设计的整体化

一个城市的组成不是单一建筑的作用,尤其是国际化大都市,仅仅依靠一两个高层建筑或者超高层建筑,很难撑起城市文明。对于城市的居民来说同样如此,因此,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上,要做到从整体出发,各方面综合考虑,实现建筑的整体指导性。

在建筑的整个设计过程中,做到全方位考察,多层次的设计过程,使高层建筑能够有效融入城市之中;其次,是指建筑的各方面要协调配合,设计得当,从整体出发全面考虑建筑的各项功能。对建筑设计全面分析综合考察是实现建筑整体观的必要手段,全面分析是完成设计的基础,综合考察是完成设计的保障,将两者完美结合才能设计出与城市融合的高层建筑。

2.设计的人性化

城市建设的本质是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无论是城市建设还是建筑设计都应该从人的需求出发,以满足人的需求为最根本的指标。而当前的城市状况不容乐观,为满足不断增加的家庭用车的需求,街道抛弃了原来的人文化设计转而生硬、冷漠,严重缺乏人文关怀意识,这些都破坏了城市的宜居性。因此,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中应该加大人性化的设计因素,必须无条件以人的需求为设计的要旨。人性化的设计就是把人的需求作为考量的第一要素,不仅包括生理需求,同时包含心理需求。

3.设计的自然化

在现代文明的熏陶下,生活于城市中心的人类,逐渐远离自然,对于自然的需求日益强烈,同时城市生态环境破坏相当严重,如何在引入自然元素、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使建筑与城市共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设计中注重自然化,引入绿色植被、花卉等,创造含有自然因素的城市空间,不仅可以满足现代城市居民对大自然的渴望,还可以创造适合人类居住的生态环境。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中,设计师应从实际情况出发,以当地自然环境为依托设计建筑。

二、高层建筑控制方法

1.城市历史特征

高层建筑是经济飞速发展的产物,是城市现代文明的突出代表,在不同的文明时期,建筑表达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在不同的地域,建筑应该体现出当地与众不同的特色。同时,随着高科技的不断发展,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交融碰撞,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价值观也得到认知与理解,并在建筑设计中得以体现。在具体的高层建筑中主要有以下几种体现:

(1)文化多样性与文化地域特色的融合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文化的跨区域发展也成为时代主流,建筑作为历史文化的传承,在文化多样性的进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层建筑作为主流建筑形式,必须要立足本土文化,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精华,充分体现文化的多元性,在建设中,体现本国文化特色。

(2)近地空间的设计

建筑的近地空间的设计承担着吸引城市居民,丰富居民生活的重大责任,在设计时,必须合理规划建筑空间,为居民提供一个良好的活动场所,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习惯。高层建筑的近地空间在设计时必须创造出人性化与科学化相互融合的空间层次。

(3)设计色彩的选用

高层建筑的设计色彩应该基于整个城市的大环境中考虑,尽量使高层建筑融入色彩的协调性中。在不同地域对于色彩都有各自的喜好,设计人员应该遵从当地居民的习惯,使建筑设计与环境保持一致性。

2.空间形态

高层建筑的突出特色就是其自身的大规模、大尺度,因而高层建筑往往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物,在建筑设计之初,必须要从全局出发,考虑城市建设的各方各面。一旦考虑不周全,必将使得高层建筑在城市建设中造成混乱的空间感。

(1)对于高层建筑的选址要慎重。充分考虑现有建筑之间的联系,以及后续建筑的协调,尽量避免出现单一建筑零落布局的局面出现。

(2)高层建筑建设要考虑视觉因素。城市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形成特有的视觉效果,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中,要考虑城市景观的协调性。

3.物理环境

高层建筑一经建成必然会对当地的环境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一方面,高层建筑可以改善局部小气候,同时还可以美化人居环境;另一方面,却是完全相反的状况,导致气候的严重恶化。

(1)光环境

高层建筑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必然带来大面积的阴影地区,给城市的采光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尤其是在高层建筑密集的国际化大城市之中,问题尤为严重。因此,在设计中,要考虑建筑的光照问题以及建筑物对周围建筑的遮挡问题。

(2)高层风

高楼林立的环境使得建筑物之间的街道高层风严重,不仅给居民造成生活上的不便,同时会使城市形象大打折扣。因此,在设计时,要合理布局,同时,在道路中间种植花卉、冬青等绿色植物可以缓冲风速,减少出行的不便。

(3)噪声污染

城市噪声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交通环境,大量车辆的同时出行,排放尾气不仅使环境污染加重,同时还会造成严重的噪声污染,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因此,在设计时,要避开人流密集的交通地带,除此之外,还可种植绿化带,减少噪声污染。

结语:

我国的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使得城市建设步伐也加快,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使得土地资源逐渐紧张,高层建筑的出现解决了土地资源紧张带来的经济停滞问题。高层建筑是现代文明高速发展的产物,不仅体现了当下的文化特色,同时与现代建筑技术与建筑理念息息相关。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未来,智能化、生态化、巨型化的高层建筑必将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在设计中采用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从城市与建筑的整体出发,将建筑与自然环境完美融合起来,才能使得城市与建筑共生。

参考文献:

[1]王鹏.城市公共空间的系统化建设[J].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7(23):234-246.

[2]周成浩.高层建筑综合体外部空间形态设计研究[J].上海同济大学学报,2014,2(29):189-192.

建筑热环境与建筑节能设计 篇4

1 建筑热环境

建筑物外围护结构将人们的生活与工作空间分为室内和室外两部分, 因而, 建筑热环境也就分为室内热环境和室外热环境。建筑物常年经受室内外各种热环境因子的作用, 属于室外的因子如太阳辐射、空气的温湿度、风、雨雪等, 统称为室外热环境;属于室内的因子如空气温湿度、生产和生活散发的热量与水分等, 则称为室内热环境。

2 室内热环境的构成要素及影响

人对建筑环境的要求, 最基本的一条就是室内热环境的舒适性。室内热环境是否舒适, 主要表象就是冷热感。这种冷热感取决于人体向周围环境散发的热量和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之间的关系。如果让散热量和产热量保持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 那么, 这种环境对人体的健康和舒适性都是至关重要的。这种平衡状态, 即使在外界环境有较大变化的情况下, 也能使体内核心组织的温度波动很小。为了使室内环境达到这种热平衡, 我们就要了解影响室内热环境的各种环境因素, 这些因素主要包括空气温度、平均辐射温度、空气流速和空气湿度四个方面。

3 建筑热环境的室外影响因素

在设计建筑围护结构时, 要想达到满意的室内热环境, 就必须熟悉作用在其上的各种室外热作用。室外热环境是指作用在建筑外围护结构上的一切热物理量的总称。

在研究人体热舒适感及建筑设计时, 涉及的主要气候要素有:太阳辐射、对天空的长波辐射、空气温度和湿度、风及雨雪等。这些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共同影响着建筑的设计和节能。

4 建筑能耗分析与节能设计

4.1 建筑采暖

在冬季, 居住建筑室内温度一般要求达到18℃, 甚至较高的要求要达到20℃。为了保证室内温度达到要求, 就要不断的向房间内提供热量。由于冬季室外温度较低, 建筑物会通过围护结构从室内向室外散失热量, 所以, 为了保证室内舒适的温度, 在采暖地区需设置采暖设备, 并配有适当的通风换气设备。

建筑物能够吸收并得到的热量我们称之为建筑物的总得热。建筑物的总得热经分析可知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70%~75%为采暖设备提供的热量;15%~20%为太阳能热量, 通过窗户和建筑物围护结构传递给室内;8%~12%为建筑物内部得热, 这部分包括家电和人体散热、照明散热和炊事散热等。建筑物在得热的过程中同时也会散失热量, 热量散失渠道主要有:70%~80%为建筑物围护结构散热, 20%~30%为门窗缝隙的空气渗透耗热量。采暖设计时, 一般的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 这些产生热量很少的建筑, 在进行供热负荷计算时一般只考虑由门窗等缝隙或孔洞进入到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和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

经过以上分析, 在建筑物采暖设计过程中要想达到节能的目的, 需要采取以下几种措施:1) 为了减少空气渗透耗热量, 需要提高建筑物门窗的严密性;2) 为了减少传热耗热量, 需要加强建筑物外围护结构的保温, 并尽量减小建筑物外表面积;3) 尽量利用太阳辐射得热。总之, 在尽量减少建筑物总失热量的同时努力提高建筑物的得热, 最终达到节约供热量的目的。

4.2 建筑空调

夏季空调降温建筑的室温允许波动范围为±2℃。在夏季空调建筑的总得热来自于以下几个环节:1) 太阳的辐射。太阳的辐射可以直接通过窗户进入到室内形成热量, 另外, 太阳辐射还可以通过外墙和屋面吸收最终传入到室内;2) 室内外温差传热。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建筑物门窗形成空气渗透换热;3) 建筑内部产生的热量。主要包括家电及照明, 人体的散热和炊事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这些建筑物总得热, 一部分被内部围护结构所吸收和暂时储存, 其余的均构成了空调负荷。

为了达到空调系统的节能, 就要抑制室内产生热量, 抑制热量进入到室内, 同时要促进室内的热吸收, 促进热量向室外散去。抑制辐射热进入室内需要考虑透射传入、反射传入和受热面的条件等。对于透射传入, 最好设障碍物, 而对各种不同的情况, 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为了促进导热散热, 要考虑到当室外温度低于室内温度时, 室内的热就会通过建筑构件由室内向室外传导。为了冷却建筑物, 就要促进这种热传导。受太阳辐射的建筑部位外侧, 温度一般都很高。但这些热在凉爽的春秋季节, 可以通过受不到阳光照射的外围护结构的阴影部位向室外导热。

5 建筑设计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

从建筑形态的角度来看, 特定的气候条件是其形成与演进的主导自热因素。建筑针对气候而产生, 从某种意义上说, 气候造就了建筑, 建筑是人对环境补偿的一种手段。建筑热环境的这种被动式的调节策略可以从建筑设计着手, 主要通过建筑物的朝向、建筑构件的形式、建筑材料的选择及建筑物与地形、植被和居住区的整体设计等方面, 协调好建筑与自然气候的适应关系。

5.1 整体及外部环境设计

为了创造舒适的室内热环境, 在建筑物外部环境设计时就要先创造良好的条件, 这也是为了整体建筑节能做考虑。所以在建筑的选址、规划以及形体和朝向等方面, 都要进行周密的考虑。

对于建筑选址, 要考虑到当地的土质、水质及气候、地形等, 还要综合考虑周围现有的环境条件。这些因素的优劣直接决定着建筑物所选位置微气候环境是否适宜。除了要考虑周围微气候环境要适宜建筑物的建设, 还要考虑建筑物建成后是否会影响到现有的周围生态环境, 要保证建筑物建成后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不使周围的微气候环境遭到破坏, 这样才能保证生态环境的平衡。

对于建筑物的形体设计, 要使其适应周围微气候环境, 做到合理设计。在建筑的规划布局上, 为了保证在无风的条件下也能够使建筑物形成自然通风, 就要使建筑物的向阳面和背阴面的气压存在压差。另外, 可以在建筑物的外形设计上增加风洞, 能够让自然风在风洞中回旋, 使建筑物达到良好的通风效果。

5.2 建筑的单体设计

建筑的单体设计, 可以有效的利用和改善微气候环境。当建筑物的朝向和位置确定以后, 其所处的外部微气候环境就已经基本确定下来了。所以此时若想改善室内微气候环境, 就要在建筑单体设计时稍加考虑。比如, 可以通过改变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和建筑物分隔空间的设计来达到改善室内微气候环境的目的。也可以考虑选用一些新型的建筑材料和设备, 从而达到充分利用建筑外部气候环境条件来影响室内环境的目的。建筑的体形和平面设计都会对室内热环境和节能效果产生影响。其体形的控制参数为体形系数。体形系数可以用单位体积所具有的外露面积来表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体积相同的建筑物, 外露面积越小, 热损耗也越少。控制建筑物的体形系数, 无论对于减少冬季失热还是夏季得热都是有利的。同样大小的建筑平面面积, 由于其平面布局的不同, 其外露面积可以相差悬殊, 从而影响到建筑热损失。建筑构造设计主要包括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措施及其解决防潮、防结露、防冷热桥等问题的设计方法。而其中外墙由于占全部建筑围护结构的60%以上, 通过外墙的耗热量约占建筑物全部耗热量的40%, 因此, 提高外墙的保温、隔热性能对改善室内热环境及建筑节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加平.建筑创作中的节能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

[2]白艳丽.暖通空调系统节能浅析[J].科技信息, 2008 (1) :15-16.

建筑与城市环境论文 篇5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建筑物理和环境控制系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建筑设备系统之设计、调试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并初步具备这方面的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土木工程、水利工程

主要课程:传热传质学、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机械原理、电工与电子技术、建筑环境工程、建筑设备工程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认识实习及生产实习、有关专业基础课的实验、有关专业课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一般安排40周。

主要专业实验:暖通空调系统、建筑电气系统、室内给排水系统的测试及运行调节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浅谈建筑与城市景观 篇6

【关键词】建筑;城市景观;协调发展

在城市建设及城市改造过程中,人们对建筑作品外观和室内设计非常重视,而往往忽略了建筑与城市景观的协调关系,不少的历史环境遭到破坏,城市特色在消失,城市景观变得杂乱无序。本文就建筑与城市景观的关系进行浅表的分折与讨论,望能提高城市建设者在建筑创作过程中对城市景观的重要性的认识,将建筑融入城市景观的大环境中。

一、建筑在城市景观中的作用

城市景观是给人们的视觉感受,它包括城市的自然环境,文化古迹、建筑群体以及城市的各项功能设施等物象,还包括地方民族特色,文化艺术传统以及人们生活、活动所反映的文化、习俗,精神风貌等。在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的基础上,城市景观始终不断的更新着,增添着新的内容。现代城市环境具备安全、卫生、便利、舒适等基本物质条件,同时又有着传统文化特色及优美的、有活力的艺术空间。如公园、绿地、广场、街道等。

建筑是城市景观的核心要素,因為建筑的历史地位、历史背景,以及它的地理位置和出色的艺术造型等,便其成为一个城市的象征。如北京的天安门、延安的宝塔、拉萨的布达拉宫,以及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等。因此,建筑的造型、尺度、比例、风格、色彩等都对城市景观产生直接的影响。

所以,建筑是构成城市轮廓、空间构图、标志的主体物,城市景观离开建筑将是暗淡无光。

二、建筑与城市景观的协调发展

《马丘比宪章》中规定:“城市中的每一座建筑及空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系统中的一个单元。”这些公约告诫我们:新建或改建现有建筑时,应尊重现有的城市景观,在现代建筑元素引入时与周围环境互相协调。例:高明市明城镇,镇上有明代建筑文昌塔,东洲书院等古代民族文化建筑群,因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拟建一座大型的,综合性的“商贸城”,关于“商贸城”的风格特色一度成为人们及设计者争议的焦点,有人主张体现现代的建筑风格,但有人提出,建筑应考虑明城的历史、人文景观等因素,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最后,“商贸城”的设计在空间,建筑风格上都以明朝建筑风格为主,浅灰色的外墙主调,浅蓝色的琉璃瓦,古典精致的细部装饰,将建筑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使明城的历史环境和文化景观得以延续和发展。

城市的建筑都有着时代的烙印,每个城市在其发展过程中都会因其社会和自然条件的原因,形成自己独有特色。如深圳的现代化气息,苏州的江南水乡韵味,青岛的滨海城市风貌等等。尊重历史,尊重环境,并非提倡建筑盲目“复古”,是要建筑与周围环境协调,与之有机结合起来,同时突出个性,不断地给城市增添新的风景点。例如:贝聿铭先生的巴黎罗浮宫扩建工程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面对建于16世纪的古典式建筑,贝先生没有采用仿古式的折衷主义形式,而是采用了一个晶莹剔透的玻璃金字塔。金字塔的现代气息给建筑增添了新的生机,这无疑是创新的体现,同时,精致简炼的三棱锥与老建筑物没有任何可比性,从而使金字塔对原有气氛的破坏减到最少,而且三角形是一种最古老、最纯粹的几何形,这又与原建筑氛围的悠久历史相吻合,使建筑既具突出的现代风格,又与原有环境相互协调。人类的进步改变着世界,同时也带来了众多与大自然交融中的复杂问题。建筑与环境设计思想的发展在于,建筑已经成为改造环境的一个契机。建筑师对建筑基地的原生环境日益重视,并将之列入建筑设计的内容之中;有的还将恢复和改善建筑基地的自然状况、绿化环境作为建筑的目的之一。时间不可能倒流,环境破坏的结果,不仅在于对自然的直接侵蚀,更在于剥夺了人们心灵中保存的美好的历史性记忆,因此必须探求一条与自然共生的道路。 “环境协调”是近年来建筑界的一种新主张,它实质上就是讲建筑与建筑之间的协调关系。强调人类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的一体化与可持续发展,协调好人类与自然生态的关系,使景观系统中诸要素形成一个有机系统,能持续而不断地生长与完善,整体的生态观体现于建筑环境协调中,就是从宏观创造和谐而适宜的人居环境,达到美学系统,生态系统,人文系统高度融合,使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都得以保护而形成独特的建筑空间。

三、建筑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思路

建筑要与城市景观协调发展,其创作者必须了解和研究城市,对城市有总体的认识。综合分析城市的自然条件、区位、地段及性质等,可为建筑创作提供依据,了解城市的建筑文化特征(如风格、标志、色彩等),更能使建筑创作在继承的基础上求得新的表现形式。建筑在追求土地开发利用价值的同时,要满足甲方及规划部门的要求,更应注重社会文化效益和环境效益,延续城市历史,进而塑造与其身份相符的建筑气质,既能融入城市景观,又突出建筑个性。

城市景观是城市发展的积淀,它蕴涵着丰富的物质和人文财富,每个城市都有它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保护历史与地域的人文环境,与日新月异的建筑创作风格一样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建筑创作应从城市既有空间环境、社会传统文脉中继承精髓,去其糟粕,努力维护其延续与发展,协调环境,创造环境。

总体上说,只能满足城市个别地段的景观空间的改善,未涉及到整个城市景观体系的建构,缺乏规划层面上的系统化、网络化。城市市政道路桥梁等与城市景观脱节,忽视步行系统的建构。城市建设不同程度地破坏自然原生环境与人文环境,缺乏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概念。规划师,建筑师、景园师三者工作不密切,出现脱节现象,园林景观设计成为装饰与点缀,或者仅是绿化与美化。

鉴于以上现象,必须转变观念,使景观成为我们生活地区的基本结构,而不是城市建设的美化与装饰。整合景园、建筑、规划,让三者互为融合与补充,建立密切的联系,使景观建筑学体现于城市建设的各个层次与全过程,以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居环境。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中建造,景观和建筑都与自然发生密切的联系,这就必然涉及到环境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只是因为今天的环境问题更为突出,更受到关注,所以生态似乎成为最时髦的话题之一。让景观融入建筑,让建筑影响景观,使二者在尊重自然、尊重文化、尊重艺术的基础上谐地融为一体,而再不是孤立的个体。最终达到建筑与观的融合、自然与人和谐共生的人居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 (美)凯文·林奇著,方益萍,何晓军译.城市意象[M].华夏出版社,2001.

建筑与城市环境论文 篇7

城市和建筑都有审美特征, 给人以美的感受, “适用、经济、美观”首先是适用, 在经济的条件下存在一个美观问题。可以认为:

美在整体。整体的城市如传统北京城, 我们登高望远, 中央是故宫, 金黄色琉璃瓦, 层层抬高, 而周围则是一片绿色的树木长在四合院中, 它衬托出中心位置。

美在有机。即建筑群的相互关系, 即和谐一致, 又有突出的美丽的建筑。

美在技术。技术本身是力的反映, 科学合理就是美的, 人体美就是人的骨骼和肌肉, 密切相关, 构成了美。

美在材质。正好比人的皮肤, 建筑表面的砖、混凝土、石板等, 其质地都反映建筑的特征。

美在自然。自然就想到绿色, 想到山山水水, 绿化、树木给人们一种愉悦感, 保护林木, 保护自然, 因为它给人们以心理美。

美在秩序。植物的树叶是对生、互生的有序生长, 行道树一排排的在路边, 那么有序, 这是美的连续。有序有有序的美, 无序而有韵律的美。序, 反映了均衡, 世上一切都在均衡之中、平衡之中、稳定之中。

最后美在形体及其风格。形体风格是各时代、各国家和民族在一个时段所形成的风格, 它由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习俗等多种原因而形成。应当说有的风格随着时代而消失, 如西夏王朝, 只能见到它的墓冢。又如小小的溪流有的断流, 有的汇入大江, 则绵绵不断成为主流。风格是可以变化的, 将其融入到建筑文化中, 得到持续发展。强势文化总向弱势文化倾斜, 有的消失, 有的融合进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 以上海外滩为例, 既有西方元素又有中国的大屋顶, 奇形怪状。风格在一个大国总是强势文化。在改革开放时代, 引进外来文化时, 是以其多元性而出现的。在一个地区, 当风格一旦形成, 就有它相对的传承性。中国的传统古建筑连续着千百年, 两坡顶已成定式, 还有庑殿、歇山、悬山。大江南北传统的住宅都以一层或也有二层形成了四合院式, 在云南一带称一颗印 (图1) 。当城市人口增加, 这种四合院很快被打破了, 开始被拆除。解放初期, 进行拆建, 因要利用原有基础设施及相应的管网, 于是产生了“见缝插针”的现象。待到我们改革开放, 经济要向前发展时, 人们心目中又产生了一种“求富”、“求阔”的现象。于是大、中、小城市又建了一批“洋古典”, 出现了西方的山花、雕像、栏杆栏杆等 (图2) 。人们谓之“多元化”。其实在经济转变时, 观念也随之而变, 那就有一种传统与现代建筑, 及中间的“新古典”的多元形式, 可见观念对建筑的样式的变化多么重要。这里不妨称之为“观念的建筑”。开发区的出现, 如科技园、工业园, 可视为“圈地”运动, 用土地拍卖的收入作为国家的收入之一, 当然也包括国家中央和地方的税收。

古埃及的陵墓金字塔至今令人印象深刻, 最简单的金字塔形, 让人永远记住古埃及法老的陵墓。卡纳克神庙, 其柱头花瓣形至今也有沿用, 北京的人大会堂的柱头形式与其相似。到了希腊、罗马时代, 柱头已有塔司干 (Tescan) 、多立克 (Doric) 、爱奥尼克 (Ionic) 、科林斯 (Corinthian) 、混合 (Composite) 五种柱式, 俗称五柱式。待到文艺复兴时期更加规范化, 一派称之为维尼奥拉 (Vinola) , 一派称之为帕拉帝奥 (Paladio) , 其有同一源头。柱头顶着山花, 山花内刻着高浮雕, 栩栩如生。这些柱廊、拱、穹顶, 成为西方建筑标志。希腊雅典的帕提农神庙最为盛名, 匠人们已开始注重柱式的开间和柱边的侧角。到了罗马已形成了山花 (Pediment) , 及檐部、柱式和基座的三段式。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已把它利用到极致, 功能增加了, 但形式得到适时的运用。钢筋混凝土出现了, 可塑性增强, 于是可以建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此期虽然新的技术和内容不断变更, 但却套上原有形式的帽子。即内容变了, 原有的形式套在新的技术和内容空间的外套。所以历史上走过了一段折中主义和复古主义的道路。19世纪末20世纪初, 工业革命, 新建筑流派开始出现, 他们打破了传统的做法, 建筑更适应人们的需求。我们到欧洲参观和考察, 可以看到如意大利佛罗伦萨教堂、万神庙、法国的巴黎圣母院, 梵蒂冈的圣彼得教堂, 英国伦敦的圣保罗教堂, 及德国的科隆教堂。几乎是同一个时段建筑风格也会有差异性, 这也是一种多元, 只不过时代不同而已。同一形制, 在各地区也有不同的风格, 我们必须从历史的辨证看问题。

国外城市艺术有一本著名是书《城市建筑艺术》Arts of Building City。当时正处于城市交通的演进的时代, 轨道交通穿越历史性广场。令人迷恋的中世纪的广场, 以教堂为中心, 是人们集会的场所。而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和罗马的西诺利亚广场, 有诸多的视觉中心, 布置的塔楼也成为视觉的中心, 广场的围合有明确的界面。在欧洲因气候温和, 人们把广场当做户外活动的客厅。西诺里广场有高大的亭廊, 我国的廊是不能与之相比的。我曾作过写生, 可以看到那大卫像以及转角处白色大理石的雕像, 显出它的阴暗面, 衬托着雕像无比神奇。在巴黎17-18世纪的“协和广场”, 因广场大, 四角各4对雕像, 中间有拿破

仑从古埃掠夺来的方尖碑, 有喷泉, 由于有交通左右串行, 使得广场的封闭感大大减少 (图3) 。广场与建筑要最好的比例, 如凡多姆广场中间独立纪念柱站立着的拿破仑铜像。巴黎有诸多广场, 其中的巴士底狱广场, 一侧有卡洛斯设计的剧院, 但比例失调, 不是个好例子 (图4) 。可见广场最理想的是步行广场, 比较人性化。二次大战后英国著名建筑师吉伯德设计的哈罗斯城 (Hallow New Town) 就是将人行、车行分开。做到这一点是困难的。瑞典奥斯特的市政大厅, 近海边, 把广场和市政厅的柱廊内庭结合, 使广场贯通, 这是一座壮丽的建筑和广场艺术。

再有研究传统广场时, 塔楼的位置是重要的, 一般放在其拐角, 成为透视的交点, 再即是在建筑断开的一端。这些我们都要注意的。在俄罗斯也有一些经典的群体的艺术处理, 一是莫斯科的红场, 列宁安葬地, 列宁墓与背后的塔楼匹配, 且用红色花岗石, 其比例协调 (图5) , 还有与克里姆林宫的中国墙也协调, 广场呈不规则形, 许多重大检阅都在这儿进行;二是彼得堡的海军部大厦和商贸楼, 纪念柱都在形体、高度、尺度上处理得十分得体, 是为一组优秀的作品。

在美国华盛顿的国家广场以华盛顿纪念碑为中心, 长长的水池浅浅的, 宜人的尺度长度和宽度直通林肯纪念堂, 庄严而肃穆。纪念堂的古希腊的柱式横向布置, 中间坐着林肯的坐像, 是一座新古典的群体, 造型艺术较高 (图6) 。纪念碑成为环境中的标志物, 遥遥相对的则是一幢幢的展览馆和纪念馆。其边上有埋入地下的美国越南战争纪念墙, 墙上雕刻死难者的名字, 富有创意而且利用环境, 这是不损害地面建筑物的视觉的一种做法。1897年古巴推翻了西班牙的统治, 宣告独立, 为庆祝脱离殖民统治和纪念英烈, 1962年建成独立纪念碑, 其设计极富创意。第二次大战后为了纪念战争或死难者事迹, 都不再采用古典手法设计, 如意大利的纪念碑, 用抽象的寓意来解决。思维的跨越带来了手法的转换, 传统手法大大改变了。在德国柏林建造红军纪念碑, 以一个孩子为主题, 表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概, 再有为纪念伏尔加格勒保卫战, 一场苏德战争的生死战, 在玛雅高地建立一群高浮雕, 表达苏联红军的各种条件下的斗争, 同时还在山顶上竖起了106米高的妇女英雄像, 巨大的雕像手执利剑向敌人杀去, 激动人心。我们不能否认前苏联的作家所作出的纪念建筑;再有莫斯科保卫战的纪念群都是巨大空间, 用大幅油画和纪念空间来表达战争的场景。在战后的年代, 出现大批的优秀纪念性建筑作品。

在东方的中国, 从历史记载上看, 其建筑风格早在秦汉已成体系。从文字记载可知秦国的阿房宫灿烂辉煌, 汉初萧何曾说:非华丽、壮观不足以显威严, 可见当年的宫殿都是宏大的, 也可以想象历朝都有许多豪华宫殿和巨大的殿堂, 惜乎却被历朝的战火毁之一炬。日本的东大寺大殿是日本现存最大的庙堂, 其尺度之大甚为可观。

现存的称得上高水平艺术作品的建筑群, 在北京当为明清故宫, 从天安门、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直至后宫, 出后门达景山再到钟楼、鼓楼, 是世界最长的轴线, 加上箭楼、前门、长度堪称世界之最。它壮丽而雄伟, 有高有低, 波浪似的向城市展开, 49年解放后又建修建了500米*800米的天安门广场, 建立人们英雄纪念碑, 前面有毛主席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而后为周恩来总理所题的碑文。纵长的轴线, 最高处是太和殿, 再即是祈年殿。祈年殿用作每年帝王祭天, 围墙方形, 宝顶宝蓝色, 圆形, 象征着天园地方, 其比例甚为合理, 从长堤上走过可以到达环穹宇, 至三层的天坛。一种天人合一, 象征天地之伟大, 至今应为世界精品 (图7) 。在山东曲阜的孔庙, 也是优秀建筑。古代的景园建筑遗存不多, 我们可以从山水画中寻找, 亭台楼阁于长卷中, 有的见于实例, 却也是画家之理想。宋朝《清明上河图》描写开封的市井世俗社会生活, 有城墙, 有十字街头, 也有桥上桥下行人及商业活动, 描画得惟妙惟肖 (图8) , 当然还有许多室内的画, 反映当时的仕官生活。山水画中可找到历史上人们对景园建筑的理想, 也可看出世的田园野趣, 它们犹如历史的画卷。群体中结合自然当受人称道, 明孝陵是我国陵寝建筑中最杰出的范例, 它依势从下马坊, 沿着山坡到四方亭, 见到8米高的石碑, 再延伸到陵墓。想当年是了不起的作品 (图9) , 惜乎后来被中山陵的大道所打断。谭延闿墓虽小, 却是完整的。这称之为美在自然, 也美在秩序。随着人们的行进也有韵律感和节奏感。

近代的建筑群, 最壮观的当称吕彦直先生设计的中山陵, 伟大而壮丽, 而音乐台、谭延闿墓则可谓依山势而就, 不失为杨廷宝先生的精品。园林绿化融为一体, 宜人的尺度, 特别是用朴实的材质, 塑造了美丽的环境。这样我们暂时搁笔, 回到建筑美这一题目上来, 一个作品的完美, 不论是古是今都以整体而称道, 经历时间的考验, 虽然后人不断在群体用加法, 或减法, 都能适应环境而成为有艺术品位的建筑。树林、花木、小品是群体不可分割的, 它要与之有机结合, 即空间能吸入建筑中来。而技术的进步是建造的支撑, 它与所使用的材料紧紧结合在一起, 无形中给人们从视觉到触觉的一种感受。

城市与建筑艺术二

城市的艺术中, 我们要注重广场的艺术。当今城市广场多和交通车道混合, 没有封闭感, 没有宁静的地方。一般我们将这种混杂的广场, 称之为Square, 即车道的交通地。而商贸中心宜于交叉口的一侧, 要设地下道。

沿街的群体成“带状”, 建筑联排布置, 要注重联排建筑之间的关系, 前后的凹凸切不可造成界面不清, 或呈现半弧状态, 应当是整体的设计, 而不是建筑各行其是。我们在设计城市界面时要处理好广告的设施, 广告设计一定要整合, 不是各家突出自己, 造成街面景观的混乱。所以说城市的管治十分紧要。在海边沙滩面向海边的建筑 (多层或高层) , 都要有更多可观望的海景。建筑群的设计要注视到城市设计的技巧问题, 这也是一种手法。某种意义上, 大的体形决定后, 细部是关键, “细部决定一切”, 不是没有道理的。

住宅群体的设计, 有成片的有节奏的布置, 也有高低错落的组合。先是设计住宅区内部的支路, 再是组织好群体, 不使街区相互看透, 更不允许车辆对穿通行。小区中心要注意停车位置的设计, 更要注重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 使之有序、有韵。

城市中心, 有行政中心和商贸中心, 要注重内部空间的关系。现代交通的停车问题很重要, 现代城市设计没有比交通、停车更重要的了。

城市设计艺术中次空间的设计, 即存在有意义和无意义的设计。有如小品、草皮、灌木、座椅、石凳、小亭、装饰品等等, 同样注意其尺度, 色泽和材质。

界面是我们进行创作设计时要研究的, 建筑有四个面, 从顶向下看又有第五立面。面和面之间的空隙Gap, 要注重连续性。城市建筑的界面是组织城市空间的重要手段, 广场、内广场, 使人有围合封闭感。南京中华门入口内的建筑是连续的, 但可以改进, 可以和城墙的关系更加紧密些。“封”是城市空间组合的必要手段, 也是人们视觉的要求, 建筑群的观赏, 要做到空间与空间感, 考虑到人们活动的“动与静”的关系, 即静的观赏和动的观赏, 观赏的连续性, 是一种全景的印象和反映。人们对建筑的记忆也是完整的记忆, 才能对城市艺术和表现得出评价。

现代的城市和建筑艺术要与绿色、低碳相结合, 更要与交通、信息相结合, 并以人为本, 科学地整合、集聚、组织, 是在传统基础上的改造、更新、再生, 并吸取历史的教训, 避免再犯过去的错误。

我们的建设应以相应的绿色设计来考虑。在我们建筑表现中, 虽然可以用非线形、大空间、预制工业化等手段, 但我们要最大限度节能减排, 减少CO2的排放, 且用可再生能源和我们的艺术表现结合起来。这都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关于审美和艺术评价, 自人类有活动以来, 随着时间的发展, 各阶段都有各时期的艺术评价, 其中有高有低。人们大致有共同的分析, 例如我们少数民族的舞蹈、歌曲、京剧及戏剧, 以及俄罗斯的民间歌唱等等, 虽然有高雅的, 通俗的, 但总会得到大众共同的喜欢, 都有爱好者或歌迷追捧。音乐中、歌声中, 喜怒哀乐, 总能打动一般听众, 这是一种共性的反映, 又如绘画中的国画, 渐渐地被世界认可和赞赏, 以致得到承认。齐白石的画、张大千的画, 甚至他们的印刻艺术作品也广泛流传。恩格斯曾将“音乐和建筑艺术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因它们最具有记忆, 最富有情, 最容易打动人们的心灵。现代建筑有些开始并不让人接受, 但久而久之, 被认作一种了不起的作品, 可以感动人们的心灵。文学中的唐诗宋词, 明清的小说, 其情节都感人至深。至于那建筑, 时间过去了, 但还会让人感受到其动人的韵律、节奏, 这是人性的表述。我们说“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只要是存在, 它就有意义, 就有价值。即使不存在, 对它的描述也会给人一种智慧。建筑艺术的价值体系, 某种意义上存在于对应物中, 是客观存在的。一种天然的特质是, 价值会被发现。创造价值就是创造对象, 且是自律性的价值。艺术品是人们用自己的劳动造就的, 且服务于使用功能, 是人们的劳动的表现、再现。而建筑要人们生存生活的地方, 要人类付出巨大的劳动。建筑艺术的价值, 还有不可复制的真实性。过去在郑州开发区, 有人建了一座朗香教堂, 仿制的, 但我们看了虽然像, 却没有价值, 若干年后就被拆掉了。这说明它的价值是虚无的。虽然一些城建了一些仿古建筑, 命名为“一条街”, 但是只有使用价值, 而缺乏艺术价值, 这绝不是“文艺复兴”。审美价值一定要真实的、时代的、创新的。当然我们可以被认为, 仿古建筑在使用上有娱乐价值, 休憩的价值。我想一个建筑艺术品:

1.创作的对象要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 企求感染人们的心灵;

2.创作者必须长期训练感悟能力, 以拥有建筑设计的艺术智慧;

3.它的表现能力要达到或超越时空。虽然时尚的又是超脱的, 不会被时间的消逝而遗忘;

4.它的建筑要人文精神和创新, 又是时代的一种新生;

5.它充分利用地区的材料及新技术, 并将之融于其中, 相制宜相配套。

建筑不是装饰。

应当承认当今的现代城市建筑艺术是多元的, 发展的和超越的, 它包含着高技术、解构、构型和智能空间。

住宅工业化及其相关

这里着重讨论建筑工业化, 它要求从设计到施工直至工程交底都按计划进行, 建筑的构配件能进行批量生产且定型化。这些构配件定型化, 要有批量生产及持续生产的可能。

住宅的工业化在苏联就开始了, 在1970年代就用整体大板来组合住宅建筑, 用预制的卫生间来吊装。但在我国实施时由于冬天的结霜, 造成家庭内部潮湿而不耐用, 后来又采用框架轻板等, 一直在研究, 今年各地区又在研究。根据生产地点不同, 工业化的建造方式可分为工厂化建造和现场建造两种。

工厂化建造是指配件定型生产装配的施工方式, 按统一的标准定型设计, 在工厂内成批生产各种构件, 然后运到工地, 在工地用机械化方式装配成房屋。装配式住宅, 其优点在于构件工厂生产效率较高, 质量好, 不受季节性的影响, 且现场施工速度快, 它的缺点是一次性投入大, 灵活性小, 易使建筑单调, 结构整体的稳定性差, 抗震性差。日本采用现场节点现浇的方式, 以加强其稳定性, 取得了好的效果, 被称为预制混凝土结构 (PC) , 目前我国万科公司正在进行研究和改进, 长沙远太住宅工业有限公司已开始运用国际最先进的PC构件进行工业化住宅生产。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正在研究轻质灵活的工业化建筑。

现场建造是指直接在现场建造, 生产构件, 但是整个过程仍采用工厂内通用的大型工具和生产管理标准。根据采用模板类型的不同, 现场建造的工业化住宅有大模板住宅、滑升模板设计。采用工具式模板在现状以高度机械化的方式施工, 取代了繁重的手工劳动。与预制装配方式相比, 其优点是一次性投资少, 对环境适应性强, 建造形式多样, 结构性强。其缺点是现场用工量比预制装配大, 所用模板较多, 施工易受季节的影响。总之在住宅群规模大的地区适宜用这种方式。

建造工业化应从设计开始, 从结构入手建立新型的结构体系, 让大部分的建筑构件实行工厂化作业。一是要建立新型结构体系, 减少现场施工作业。多层建筑应由传统的砖混结构向预制框架结构发展;高层和小高层建筑应由框架向剪力墙式钢结构方向发展。施工应从现场浇筑向预制构件、装配式方向发展;建筑构件以工厂化制作为主。二是加快施工新技术的研究发展力度, 减少现场操作, 积极推广。在推广的新技术基础上, 提升部件装配化和施工机械化能力。在新型结构体系中应尽快推广钢结构建筑, 应用预制混凝土装配式结构建筑, 同时研究复合式结构建筑。在我国钢结构已经成熟, 一批钢结构建筑已连续建成, 相应的设计标准、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已出台。钢结构建筑施工速度快, 抗震性好, 结构安全度高, 在应用中优势日益突出。钢结构使用面积比钢筋混凝土使用面积高4%以上, 工期大大缩短, 有利于建筑工业化生产并促进冶金、建材、装饰等行业的发展, 促进防火、防腐、节能、环保, 符合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大量混凝土结构都是现成浇筑的, 不仅污染环境, 制造噪声, 而且增加工人劳动强度, 难以保证工程质量, 且建筑寿命有限, 复合木结构可应用于大跨度建筑, 还可用于农村建筑二层三层的别墅中, 是一种新型的结构形式之一, 具有人性化和环保特点。针对树性生长的特点, 应着力开发提升木材料的深加工技术, 全方位地为农民提供植树的要求, 这符合木结构的技术可持续发展。

城市与建筑空间环境的内外关系 篇8

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都关注实体、空间以及两者关系,它们在城市建设范围中有着显而易见的重合,并呈整体连续性的关系。建筑立面是建筑壳和表皮,但又是城市空间这个大范围内的“内壁”。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互相交融、隔而不断,具有统一性和连续性。但建筑师们在实践中往往忽略了建筑空间与城市形体环境的相辅相成关系,而过多埋头于单个建筑设计中。因此造成了从某栋建筑单体来看或从建筑学角度来看是完整的。当把它放入到整个城市空间环境中时,却是一道败笔。我们看到的建筑的城市远远多于城市的建筑。这种内与外的空间环境关系,应该是相互联系的,要对外环境有足够的了解和分析,对环境整体,文化特征,功能特点等把握,进而实现内环境的设计。

如香山饭店,虽然从建筑角度来看,是为探索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在现代建筑中应用开创了先河,但从城市设计角度来看,其巨大体量与不协调的色彩破坏了香山原有的自然形态,导致了与环境的不协调性,需重新评价。中国国家大剧院在喝彩声和骂声中浮出水面,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我们都要接受它已经存在于这个城市中的事实。在诸如结构、经济、技术等方面的争论,及与周边环境,城市气质的匹配都有待考量。Frank Gehry说过:“我把我的建筑作品看作一件雕塑,一个空间的容器,一个布满光线空气的地方,一个对周围的回应,一个跟感觉和精神有关的物体。”建筑从来都不是一个纯技术或者纯经济的产物,它不可能离开环境,离开精神感受而存在。我们需要的建筑在城市中扮演的是什么角色,相互协调还是喧宾夺主。在近些年次第出现的大型建筑,鸟巢,水立方,央视大楼,国家大剧院,苏州博物馆,喜马拉雅艺术中心等等,都是能代表现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的指向标吗。

当包豪斯校舍在德国魏玛建立将近成熟的时候,中国的现代设计还未萌芽。其现代设计比发达国家慢了近一个世纪。中国人正在文化革命的时候,外国的现代设计都已经十分成熟,这期间的发展是一个有份量的过程,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难道中国的现当代设计就可以生搬硬套,这样就是提高了国民设计水平吗。何以见得,把两种不同的内外环境拼凑在一起的时候,出现的是什么景象。库哈斯的央视大楼巍峨的竖立在老北京城,这样的建筑除了让人眼前一亮之外,又有什么文化品位。和周边的建筑,老京城古香古色的韵味产生什么关系,莫非中国现在缺少的是这种视觉冲击力。在吸取外国设计优点的同时,为什么不加入中国擅长的文化艺术。

另外一种解释,中国的发展需要这样的外国设计师突破,发展就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如果没有否定何以发展。正如日本设计大师矶崎新所说:“我以一个和你们不同时代的外国人的眼睛来看,我现在渐渐感觉到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而且这种感觉越来越清晰,那就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有种新自由主义的经济形态,这种形态在中国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我认为,简单地概括“新自由主义”,我们可以理解为我们生活中所有的东西,包括文化、建筑等都被作为商品来消费的现象。中国已经受到新自由主义的影响。特别是近20多年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定是受了它的影响,而这一影响的结果就是房地产和建筑之间的关系,在新的社会形态下新关系的产生。尤其2008奥运会在北京举办,更是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因此,自由主义的建筑形式也是时代的产物。这样的产物背后一定会有隐患,城市与建筑空间环境的内外关系是和谐统一的。贝聿铭设计苏州博物馆时说:“我用了灰白色调,那是苏州的颜色。但形式是现代的。”充分强调了设计的内外环境融合关系,它既闪烁着现代建筑的光辉,又是一座扩大了的中国庭院,是一座别具一格的苏州园林。就连馆中两丛藤蔓都专选江南四杰手植紫藤的根来嫁接,中华文明的信息无不在其间流淌传承。而内部却是一座数字化博物馆的精品之作,其风格、气质、内部功能先进、运作程序完善、布局安排科学。这座成功的博物馆设计,恰恰代表了城市与建筑空间环境的内外关系和谐发展,希望能够激发我国当前正在大兴土木的趋势,使之既不沦为过去建筑风格的奴隶,也不致成为西方的糟糕模仿者。深圳万科第五园的设计规划是整个社区由村落组成,一条简洁的半环路将两个村落串联。每个村落都由庭院住宅,叠院住宅和合院阳房所组成。各村都有幽深的街巷或步行小路,宜人的尺度构成富有人情味的邻里空间。墙的形象,如城墙,宫墙,院墙等,特别是民居建筑,各种高低、长短、虚实不一的墙体通过不同的组合来形成符合礼节的形式。这些建筑非常具有现代派的感觉,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精神却又非常巧妙地融合在里面。在建筑设计中弘扬民族文化,唤醒了人们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璀璨文明的回忆,增强炎黄子孙彼此的认同感及归属感。

中国建筑教育界在对国外现当代建筑思潮和相关作品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这也是中国本土建筑出现混杂、模仿、错位和拼贴的重要原因。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不可能仍需用与欧洲先进国家一样长的时间与发展其协调,我们现代先进各层的审美意识都有所提高,我们有世界最丰富最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基础。在认真学习吸收世界先进经验与知识的同时,深刻理解传统,充分发挥我们民族优秀新颖的设计艺术。这既是我们的民族责任,也是对世界优秀文化保护发展的责任。正如路易康所说:“我学会了不去做他们做过的,不去模仿,而是去感知他们的精神。”这才是对中国城市与建筑空间环境所做的最好阐释。

摘要:主要介绍中国城市规划建设与建筑空间环境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之间的联系,并从正反两面分析了中国城市与建筑空间环境的现状,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城市与建筑空间环境的关系。

关键词:城市,空间环境,建筑设计,关系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3]许力.后现代主义建筑20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4]尹国均.后现代建筑的12人[M].成都: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论城市建筑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篇9

关键词:城市建筑,建筑设计

引言

为了给人们创造一个安全方便、舒适和清新的环境, 建筑物中会装设各种各样的设备, 这些设备统称为建筑设备。建筑物的用途繁多, 有办公楼、商店、旅馆、医院、学校、公寓、住宅、仓库等。虽然建筑设备要根据各类建筑物的用途来设计, 但一般由各种通用设备组成。建筑设备是为建筑物的使用者提供生活和工作服务的各种设施和设备的总称, 它主要分为三大系统:建筑给排水系统、采暖与空调系统、建筑电气系统, 即我们常说的水、风、电系统。

一、建筑给水排水工程

在建筑物中, 我们使用的水来自哪里, 是怎样输送、怎样排出的, 与自然界中的水有什么区别呢?带着这样的疑问, 笔者开始了学习。室外给水工程是为满足城乡居民及工业生产等用水需要而建造的工程设施。它的任务是自水源取水, 并将其净化到所要求的水质标准后, 经输配水系统送往用户。经过室内给水系统, 水满足各种需要后变为污、废水。室内排水工程的任务就是把建筑物内的污、废水和屋面雨、雪水收集起来, 有组织并及时通畅地排至室外排水网管。一个设备完善、布局合理、经济适用的建筑给排水系统将为人们提供方便、卫生、舒适和安全的生活工作环境。

1. 建筑给水系统

确定建筑给水引入点 (一般为两点引入) 及控制方式, 一般为两阀 (闸阀、止回阀各一) ;根据市政给水资料确定采用市政给水余压供水区间;根据建筑功能分区和用水点资料确定建筑上部生活给水系统分区 (一般分区原则为按建筑高度35~60 m分区, 建筑要求供水等级越高则分区建筑高度越小;另外, 要考虑相同建筑功能的空间尽量在相同供水分区内) ;确定屋面 (含各分区) 生活或消防水箱设置位置 (水箱容积及形状规格等根据计算结果确定) ;根据给水分区对各用水点进行优化的给排水平面布置 (各分区给水立管可以设置在一个管道井内方便检修维护;除特殊要求外一般不考虑分层给水计量;除特殊要求外一般应考虑分层给水控制;给水管线布置应水力条件良好;确定给水管线材质-方便水力计算查相应水力计算表) 。

2. 建筑排水系统

根据市政排水资料确定建筑排水的总体走向 (建筑污水汇集后一般通过局部污水处理构筑物-化粪池后排入市政排水管网, 根据建筑规模化粪池可以多处设置;注意室外排水检查井设置间距要求和污水流经化粪池等构筑物存在局部水头损失) ;根据市政排水情况和建筑功能确定排水体制 (即排水系统是否采用分流制-如建筑设置有中水系统则必须分流) ;根据建筑给水系统布置进行优化的排水系统平面布置 (排水系统一般不分区, 一般需要设计专用或共用辅助通气立管;排水立管应尽量上下取直贯通;排水立管中部、下部及出户横管处应设置专用消能管件;建筑中下部排水水封应安全可靠-一般选择S型水封;排水管件一般选择自带检查口型) 。

二、建筑采暖、空调调节

建筑采暖系统是为了位置建筑物室内所需的空气温度, 而向其供给相应的热量所需的工程设施。在19世纪初期, 人们就已经开始用一个锅炉产生的蒸汽活热水通过管路供给一座建筑物各个房间来采暖。而我国的采暖事业, 现在主要热源为热电厂、区域锅炉房和分散锅炉房。采暖系统分为热水采暖系统、高层建筑热水采暖系统、蒸汽采暖系统、热风采暖系统和辐射采暖。热水采暖系统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采暖系统, 不仅用于居住和公用建筑, 而且也用在工业建筑中。根据供回水管道设置方式:分为单管系统和双管系统, 两种系统有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因此我们在惊醒设计的时候应该根据设计的功能需要, 选择合适的采暖系统, 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环境。

三、建筑消防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 各种功能的大型建筑、地下建筑、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不断涌现, 火灾隐患逐渐增多, 恶性火灾事故时有发生。为了控制火灾的发生、限制火灾发生后蔓延的范围、方便救护人员进行救援, 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 建筑消防必不可少。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 我们需要考虑设计的建筑物的分类、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建筑物的高度等。因为不同的建筑, 建筑设计的防火规范也是不同的。

四、建筑电气

建筑电气是以电能、电气设备和电气技术为手段, 创造、维持与改善室内空间的电、光、热、声环境的一门科学。建筑电气设备和系统从能量的供给和使用、能量传递类型以及其独立的功能来分, 可分为四大系统:供配电系统、电气照明系统、弱电系统以及建筑智能化系统。随着智能建筑的兴起, 现代建筑想着自动化、节能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建筑电气对于整个建筑物建筑功能的发挥、建筑布局和构造的选择、建筑艺术的体现、建筑管理的灵活性以及建筑安全的保证等方面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现代建筑已成为现代建筑的一个重要标志。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建筑物不断地向着高层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建筑电气技术也随之得到了迅猛发展。与国际标准接轨, 与现代科学技术相融合, 是现代建筑电气发展的必然。建筑物的电气装备从供电、照明、通讯、防雷、接地, 到近十几年以来的有线电视、消防电气、综合布线、建筑智能化系统等新技术的出现, 使建筑电气技术知识范围成倍增长扩大。建筑电气对于整个建筑物建筑功能的发挥、建筑布置和构造的选择、建筑艺术的体现、建筑管理的灵活性及建筑安全的保证性日益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五、结语

建筑是一门艺术科学, 它有阳刚之壮, 秀柔之美, 经典建筑更可以流芳百世。现代建筑的不朽之躯, 是由骨架、肌肤、神经、心血管组成的。如果说建筑结构是骨架、建筑装饰是肌肤, 那么建筑设备就是现代建筑的神经和心血管系统。没有建筑设备, 建筑神韵虽存却无活力更不可能成为一个好的设计作品。因此, 建筑设备现代建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参考文献

[1]杜晓通.建筑物能效优化研究[D].山东大学, 2012.

[2]艾英旭.建筑设计创新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

城市、建筑与文化认同 篇10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同时也是文化的发生器,它反映了社会群体及其成员共同的理想信念、思想情感、生活经历。“文化认同意指个体对于所属文化以及文化群体内化并产生归属感,从而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的社会心理过程。”文化认同是人们对某种文化在观念上和心理上持认可和接受的态度,它可以使人们形成共同的信念、理想、价值观,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共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经验积淀成我们共同的文化记忆,拥有同一种文化或文化记忆的群体更容易形成文化认同感。当前城市文化的认同危机一方面是由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突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是由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疏离和拒斥而引起的。

城市记忆的延续实际上就是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和城市人文精神的传承,城市记忆的恢复使得城市重新焕发出了精气神和个性魅力,城市在真正意义上得以复活。当然,城市记忆绝不只是一个保存和延续的问题,还是一个自我重构和自我创新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既要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记忆,还要让城市的记忆成为城市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或许后者的意义更重大。

建筑是人类文化的综合记录者,建筑体现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巨大能动性,也是几千年来生存经验与人类文明的高度体现。建筑作为文化符号,自然也体现着人存在的文化意义。不仅如此,建筑作为人“诗意栖居”的空间,其中还有着人之为人的一种文化归宿内涵,其深层的价值蕴涵,亦是在于文化层面。由于现代建筑过于注重现代科技的主导作用,以一种与人们所具有的文化模态相背离,因此,人们的认同感是极为弱的。现代建筑将我们置入另外一种文化场所,居住于此的人在新建的场所,难以找到已有的文化情景,这就必然造成文化生命上的失落感。

从整个城市的发展角度来说,每个建筑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创造城市公共空间的一分子,它可以具有自己的特性,但前提应该是符合环境要求与功能定位。如果每一个建筑都要成为“标志性”建筑,那么,城市就丧失了特征。过分强调形态的建筑,像一个饿极了的孩子,大声地哭以引起大人的重视。这个孩子想引起社会的关注,希望一鸣惊人地展示地方形象。这些设计可能和地方经济相关,可能和政治需求相关,唯独不一定和公众的真正需求相关,摩天大楼成为了权力和资本的纪念碑。

建筑设计可以从以下途径接近文化认同的问题:开放的设计过程、公共空间和建构的记忆。建筑设计过程应该是开放的,从设计任务的确定、建筑方案的选择成为一系列更广泛的公众互动。设计公共空间是建筑与社会认同的另一重要途径。公共空间正是需要对所有人开放的空间。进入公共领域时,我们每个人都带着自己与地方相联系的文化背景和个人记忆。

建筑与城市环境论文 篇11

【关键词】寒地建筑;屋面形态;城市环境

1.整合的概念与目的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其由不同的元素、不同的层面构成,而构成城市巨系统的每一个元素、每一个角色都具有其自身的愿望和需求,是一个完整的构成。因为不同的构成元素和角色具有自身的愿望,所以不同的要素间通过进行互动作用能够为城市带来动态性,因而,城市是永恒的动态系统,城市不可能存在静止的终极状态。在人类社会中对于城市是什么、该是什么的话题进行不断争论却没有一个固定答案。在不同的具体情态下,城市就应该具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化的表现形式,我们可以从特定的城市环境中得到城市构成要素是如何整合的明确答案。

城市建筑中,通过丰富的色彩体系以及多元化的建筑风格的相互作用,如果要让建筑物在“第五立面”下海继续保持建筑整体风貌的同一性,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要对城市背景环境下的相关存在特别关注。

寒地建筑屋面和城市环境的整合,是城市健康和谐发展的需要所决定的。在对此进行整合的过程中,要通过不同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的机制,对于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整,从而形成良好的功能效应,对形态构成要素相分离的问题进行克服,有利于要素之间达到新的综合,促进城市的和谐健康发展。所谓城市环境,也就是城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两者的综合,在城市环境下使不同风格的建筑物实现相互协调,形成一个有机的和谐的整体。当前,如何对我们生存居住的城市环境进行再造更新以达到更好地实现和谐目的,已经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城市发展中的重要问题。

所谓“第五立面”空间结构,也就是在城市发展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变化着的空间的形态特征,“第五立面”空间结构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后各类矛盾作用后的结果,其在直观上表面出外在的显在形态,在显在的表面之下,其本质是城市的经济、社会、科技、人文、气候、地理等诸多隐性形态的外在表征,是这些隐性形态的物质化了的载体。

寒地建筑屋面和城市环境的整合,目的就是为了发现城市发展中的新秩序,而这种新的秩序有利于人们更好地生存生活和发展,而整合的核心问题就是城市的发展达到形态上的有机综合,而如何实现有机的综合,是目前人们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

2.开放性的整合方法

建筑的界面是松弛的、具有肌理的开放的界面,在此界面下建筑的内部空间结构是向城市敞开的,所以,其并非是一张绷紧了的膜。

寒地建筑设计的城市化体现在它的外界面的各个组成要素都越来越重视与城市空间的整合,趋于向社会、向大众开放,与相邻的建筑的界线在逐步消除,尤其是在屋顶相关性的设计上,形成连续通畅的城市公共空间和城市天际线。很多高层建筑将其屋顶闲置空间开辟为庭院交往空间,为城市公众使用,形成高楼大厦与城市之间的有益过渡,进而形成人们在心理上的放松地带。

比如,大连海事大学校史馆就很好的借助地形达到屋顶绿化的完美统一。该校“校史馆”位于学校区域的一片林地的背后空地之上,有意识地对“校史馆”的纪念性进行淡化,使“校史馆”尽量和环境相协调,突出了“校史馆”的景观特点。该校“校史馆”的建设用地是坡地,东部、西部之间的高差达到4米,本来中用于建设“校史馆”是个弱点,在许多地方的学校建设学校建筑的时候事先均需要挖平建设用地,但是建筑师却不这么做,而是充分地利用地形高差将一部分报告厅、展厅和接待室安排在地下,如此做法带来的好处是使建筑物的高度大大降低,建筑的体量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缩减,建筑师还通过利用灵活的折线,使本来地形造成的陡坎变为人工地形,反而增添其美观性。“校史馆”和学校大门相对的一侧,建筑屋顶采取植草屋顶的方式和地面连续相接,使“校史馆”和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相互交融。

3.层次性的整合方法

在寒地城市中,除了注重屋顶“半室外化”空间的处理策略上,还应注重屋顶的“半室内化”的营造,经过如此处理之后,建筑物受到寒冷的外界气候的不利影响会大大减小,对于恶劣气候对建筑物造成的不利影响能够进行防护,从而能够打大提升环境的舒适程度,方便人们进行居住生活,所以比较适合在寒地城市进行建设。

以微观视角进行分析,在建筑物需要引入阳光时可以采用中庭引入、天窗引入的方式,可以在室内种植相应数量的植物,特别是可以种植室外特征比较明显的植物,从而使建筑物以内和外部的环境融合起来。如果具备相应条件,还可以将假山、喷泉等引入室内,以建成“半室外化”风格的建筑。

以宏观视角进行分析,即便在同一个城市之内,不同城市区域的建筑因为其具有不同的地形条件和不同的建筑形制,所以其具有不同的风格特色。CBD区域、历史文化保护区域、多层居住区域和行政办公区域的建筑物,其第五立面的风格也是不尽相同的。在具体的对城市环境进行整合的过程中,通过对不同用途、风格建筑物的第五立面风格进行强化,有利于城市的标志性的意向的形成,有利于不断完善城市建筑物第五立面的质感、肌理的丰富和完善,从而使城市更具特色、更具宜居性。[科]

【参考文献】

[1]白雪莲,冯雅等.生态型节能屋面的研究一礴中植屋面实测结果与数值模拟的对比分析.建筑节能.2001,(34).

绿色建筑与宜居城市 篇12

尽管付出了很大努力, 但是数据和科学研究显示期望与现实还是存在差距。背后的原因在于, 目前城市化的进程仍没有遵循能够创造更佳城市、邻里和建筑的基本准则。事实上, 最常见的问题在于把建筑作为创建更美好、更宜居城市的“救世军”。这一观点有可能是正确的, 因为建筑被认为是主要的碳排放来源。但是, 解决问题的驱动因素在于基础设施规划和可持续性战略规划。

必须说明和理解的一点在于, 可持续城市、绿色建筑、生态城市、低碳社会、生态文明等都是战略总体规划支持的理念。因此, 问题的本质在于规划设计的尺度和关键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

传统意义上的规划与可持续性规划不同之处在于在功能分区与建筑体块的设计方式方面。混合功能综合开发与综合性基础设施已与现代崭新的生活方式密不可分, 也带来诸多裨益。但居民如何从可持续性总体规划和绿色建筑中获得红利?案例研究分析显示, 居民、城市及各方投资者都在从科学的规划中获得利益。

概括的说, 生态城市所能带来的红利包括:污染少, 更健康的城市化环境, 更高效地利用资源的综合基础设施, 更强劲、更多样化的经济 (税收增加、吸引商机, 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鼓励创新) , 最终形成城市名片效应。在这种环境下, 投资者能够预见到自己的投资获得最大化的收益, 并且能够保证收益的长期性和安全性。居民所得到的红利在于能够获得更好的居住环境, 更少的污染和更高的生活品质。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公共休闲空间能够为各个产业带来增长的机遇。因此, 更科学的规划不仅仅是关于分区等术语, 而是形成能够提升市民生活品质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可持续性总体规划及其规划设计的尺度 (从规划至绿色建筑设计层面) 涵盖有形的要素, 如:资金、能源、废弃物、水, 以及无形要素, 如:生活品质、舒适度、声誉。无形要素 (不可衡量) 能够为项目带来额外价值, 和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

这种规划设计方法论的核心在于如何在各个尺度构思项目:线性规划与综合规划之间的区别。传统的规划以建筑师为中心, 而把终端用户 (生活品质) 作为规划设计过程的末端来考虑。综合性的规划设计把项目、终端用户和有关各方 (政府与公民) 置于中心的位置, 通过各方协同驱动和信息反馈获得更佳效果。创新型的战略总体规划或生态建筑设计需要建立信息反馈回转机制, 即规划设计的每一步骤都需要和原始数据进行比对, 从而评估最终采取的干预策略。

从广义上讲, 综合设计法, 如上所述, 是关于用地规划与基础设施, 但不止如此。事实上, 在合理的规划或设计后, 需要运用措施与工具来衡量和论证新的规划、设计是否比旧的更宜居、更美好。

用以衡量的环境指标包括:环境绩效的监测数据, 生态足迹, 关键绩效指标, 案例研究与分析 (其他案例或城市的经验与教训, 及是否适用于某个具体的项目) 。数据收集和通过与指标比对分析后, 需进一步教育居民如何居住和使用新设计的环境。此为综合规划设计法的信息反馈运用过程。

信息还要被放在现代和技术的角度加以分析和利用。发达的城市信息系统能够为市民带来实时信息。例如, 对于不同用户群体 (住宅、商业、工业) 产生的能源与水消耗以及废弃物的监测可以带来两种结果。一是能够提高公民的节能环保意识, 二是提供了根据消耗量向居民征收费用的可能性。最后, 这些信息有助于今后决策和措施制定。

综合性规划设计还要求对市民进行培训教育。社区居民参与总体规划或建筑设计是成功的关键。理解当地居民面临的问题和诉求, 对其他城市案例的经验教训总结以及当地之前的信息反馈汇总对制定更科学的总体规划以及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上一篇:服务营销学下一篇:长沙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