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环境的共融

2024-09-22

建筑与环境的共融(共4篇)

建筑与环境的共融 篇1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城市的发展速度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展现着人类城市化进程的成就。城市雕塑可以为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提供优越的审美体验,感受城市文化的氛围与人文精神,从而减轻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负面压力。值得关注的是,无论从城市雕塑的题材还是表现形式来看,城市雕塑都应该与城市建筑环境达到和谐共融。如何协调城市雕塑和城市建筑的空间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使之相互共融,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现代城市对城市雕塑的社会需求

当今社会给生存空间带来了迅速发展,另一方面,城市发展也给人类带来了一系列负面效应,环境污染、快节奏的城市生活、高密度的居住环境、压抑乏味的城市建筑及生活空间,使人们希望拥抱大自然,渴望更美好的生态绿色家园,以得到精神的抚慰和身心压力的舒解。同时,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城市居民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享受,要求舒适悦目的城市环境。于是,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尤其是城市景观雕塑的发展便成为必然。这是城市建筑环境对雕塑的需求,也是人们对城市雕塑的期盼。

二、现代城市对城市雕塑的审美需求

美国著名城市学家伊里尔·沙里曾经说过:“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城市雕塑体现着一座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精神气质,是用艺术手法记录城市历史与文化的有效方式。如果说,城市是用石头写成的史书,那么城市雕塑则是用石头为这本书做的插图,好的插图可以鲜活地呈现书中的人物和情节,使文章增色。优秀的城市雕塑可以形象地反映城市的历史和风貌,成为城市形象的凝缩,更是城市文化品位不可或缺的象征。笔者认为,城市雕塑艺术面貌的关键不仅仅在于其题材、意蕴、构思和艺术表现水平的高低,更在于能否与城市的人文环境、建筑环境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能否与大众相亲并产生艺术互动。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载体,它不仅集聚了物质和经济,也集聚了文化和艺术。只有赋予城市雕塑更多人文理念,使其更具有亲和力,才能使城市更具人性化。优秀的作品要符合人类最彻底、最核心、最本质的人文理念。城市雕塑不仅要符合大众共有的审美观,集真、善、美为一体,更要与建筑风格相一致。

现代城市雕塑已成为缓解城市高密度建筑群造成的精神压抑,调节城市居住环境和办公环境负面因素的精神良药。以深圳城市雕塑《深圳人的一天》为例,作品以深圳各个阶层的18位普通人为题材,真实地将他们翻制成青铜像,让这些平凡而普通的人留在了这个城市的永恒记忆中。《深圳人的一天》以非常通俗的表现手法表达了普通大众的生存状态,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令人感觉特别亲切,人们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亲近它,与它交流,改善了人与人之间内心隔漠、疏远的状态。与传统雕塑相比,它从一般意义上的街头写实雕塑中脱颖而出,从而又赋予作品新的内涵。

我们认为,城市雕塑创作应秉承中国传统美学自然和谐的原则,表现手法应从过去单一化、概念化、政治图解化的形式中转变过来,创作手法和表现题材应该不拘一格,可以是高品位的阳春白雪,也可以是通俗的、贴近生活的下里巴人。但有一点要强调的是,现代公共空间要求城市雕塑要融入周围的建筑环境、人文环境中,要和人们的生活环境、文化氛围密切联系起来。因此,如何处理城市雕塑与城市建筑、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关系,成为影响城市雕塑成败的关键。

三、城市雕塑与城市建筑和谐的形式性

建筑艺术与城市雕塑的共同点,在于两者都是有形有体的造型艺术,但是建筑艺术只能以抽象的形象来感染人,如根据不同的主题给人以肃穆、亲切、庄严、舒适、幽静、愉悦等不同感受,却难以表达具体的思想内容;而城市雕塑,特别是具象的雕塑,比建筑更具有表现性和说明性。它们常常立于核心的观赏位置,确切表达场所的主题,成为画龙点睛之笔。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城市雕塑一定要适应城市的环境,且受限于城市环境。不同的城市,由于地域、文化等差异,因而要求城市雕塑的形式和风格也应多元化,城市雕塑风格应与环境、背景、场景相结合。从雕塑总体风格上来看,全国各大城市的城市雕塑大都兼容并蓄,传统、现代、后现代风格都被广泛采取,呈多元化状态,且公共建筑环境空间本身就是兼容并蓄的,抽象的、写实的景观雕塑都可以共同生存。应该说,只要现代城市雕塑其外形美,内涵丰富,与建筑环境、文化氛围统一,以人为本,能反映该城市的精神面貌,对该城市文化恰当解读,不管其表现形式如何,它就是一件好雕塑。

有人把城市雕塑誉为“城市眼睛”,这句话讲得非常贴切。如上海外滩城市雕塑群由“浦江之光”、“帆”、“风”三座不锈钢雕塑组合而成,它位于金陵东路外滩绿色长廊之中。“浦江之光”部分由竖向的水波和水珠形象组合,如五线谱上跳跃的音符,以轻松欢快的旋律,奏着歌唱上海母亲河黄浦江的乐曲。“帆”部分表现黄浦江上船帆林立,帆与帆的连接以展示曲线的飘动,增强了雕塑的立体动感。“风”部分以锐角和钝角、弧线和折线、褶皱波动组成,表现我国经济改革的气象。雕塑与建筑环境完美结合在一起,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现代城市的发展日益呼唤城市雕塑精品的出现。当然,我国不少城市雕塑目前还存在着千篇一律的现象,缺乏城市文化品格,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城市雕塑在形式上要大胆突破,要与当地的城市环境、文化氛围相协调,让优秀的雕塑艺术作品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审美情趣,通过城市雕塑能很快读懂一座城市的建筑环境、人文环境和文化底蕴,读懂它丰富的内涵,这才不失为一件真正意义上的城市雕塑作品,才能让城市雕塑成为城市的重要标志。

城市雕塑和城市环境建设是一项文化建设,它不仅反映着一个城市的精神风貌,更反映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品位和艺术素养。

浅析山地旅馆与环境的共融问题 篇2

和一般城市旅馆相比, 山地旅馆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由于它是山地风景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应与当地的地段环境、整体山势相协调, 尤其不能破坏山地的生态环境;当然, 它也不同于一般的山地建筑, 它主要目的是为了要接待大量的游客住宿, 并适当的满足其餐饮、娱乐等方面的不同需求, 这些使用功能上的要求又使它在设计要求上与其他山地建筑, 如亭台楼阁、山地园林别墅等有本质的区别。鉴于此, 笔者认为对于山地旅馆和环境的共融问题的探讨十分有必要。

1 因地制宜, 因势取形

这里的“地”指地形地貌, 相对于一般的建筑环境, 山地旅馆所处的地质、地形、地貌、土壤、植被和气候等方面均有较大的特殊性, 其对生态系统的变化做出反应的可能性要比平地环境大得多。所以它对建筑技术的依赖性要比平地建筑更加明显, 比如在山地建筑的交通组织方面, 为了适应山地地形的起伏多变, 我们要尽量使山地地表成为山地旅馆的背景或组成部分, 山地绿化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山地旅馆的景观效果。也就是说建筑布局在总体上应适应地形地貌特征, 依山就势。“建筑也只有结合地形, 才能犹如在地上生长一样千姿百态、优美动人”[4]。

如嘉兴学院某学生作品 (见图1) :此学生把不同建筑按线形布局于斜面坡地上, 旅馆客房部平行于等高线布置, 有的是自成一栋, 也有的因为客房数较多或建筑高度受到限制, 而将其分为多栋, 平行布置于不同标高的台地上, 客房楼标准层多为板式, 或直或折则根据地形走向而定, 使旅馆各个功能部分沿山体坡线展开。这种方式容易与地形结合, 如果坡向与风向以及景观无矛盾, 则全部客房都可有良好的朝向, 通风效果良好, 道路和管线也容易布置。当然, 其局限性也显而易见, 由于这种平面形态较规则, 当地形坡度坡形非常复杂时, 适应性较差, 而且如果大规模使用易形成单调、平淡的建筑群体形态, 容易堵塞有限的自然空间, 所以我们对于建筑形体的处理, 需格外谨慎, 争取使我们设计的山地旅馆与自然环境相和谐。

在一些山地建筑设计中, 很多建筑师一般遵循“小、散、隐”原则, 将建筑“化整为零”的布局方法就是很典型的因地制宜, 因势取形的例子。他们提出“建筑体量宜小不宜大, 建筑层数宜低不宜高, 建筑布局宜疏不宜密”, 使山地建筑融于自然山体环境之中[2]。这种布局能充分利用有限的建筑用地, 适当地突出主要建筑, 隐藏次要建筑, 使建筑掩映于山林之中, 有利于保持风景区的自然情趣。比如我们设计任务书中的基地为坡地, 植被多为杂生灌木, 其中有高大乔木, 有良好的景观价值。基地内有山溪穿过, 终年长流, 水质极佳, 中间还有约3 m高的瀑布, 自然环境可说极为优美[3]。为使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 设计中若能采用化整为零的手法, 尽量减小建筑体量, 将各个功能部分分解, 使低矮分散的建筑在绿化丛中若隐若现, 与环境协调统一, 最终将形成一幅完美的构图。

2 自由灵活, 合理布局

在实际工程运用中各种布局其实都是各有利弊的, 例如上面所述的几个案例虽然可因地制宜, 与环境达到和谐的效果, 但同样存在交通路线长、对地形要求较苛刻的弊端, 以及我们常提倡的在山地环境下比较适合的散点型布局也容易出现各自为政、缺乏整体感的现象, 因此我们应根据基地情况, 把各功能部分进行灵活地组合, 可把建筑分为多个组团, 穿插分布于各主要建筑单体或建筑群中。这种布局总体上还是要求建筑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 形成一种山水田园式的景观环境效果。

例如嘉兴学院另一位学生的设计方案 (见图2) :此设计方案根据环境特点, 在山坡较高之处布置了一座以餐饮为主的小楼作为构图的中心, 很好地借用了周围的溪流、瀑布和树林等原有景观。以小楼为中心点在偏东和偏北坡顺应山势沿等高线各自布置了逐层叠落的台阶状圆形和方形的院落式空间作为客房部分, 不仅适应了山地地形的变化, 也保持了山体的自然形态。基地的东部和北部由于地貌复杂、等高线变化较大, 不适于大体量的集中式布局, 因而在设计中北部空地以点式布局方式设置了一游泳池, 将公用和行政部分分为两组相对独立的环形建筑, 散置在偏西和偏西北的平缓的基地中。基地中的各个功能用房沿梯道布局, 随地势的起伏而层层升高, 自然地顺应了山地的起伏, 也满足了对南边溪流瀑布的观景之需。而且此学生将福建的土楼和廊桥以及一些吊脚楼的概念运用到了本设计中, 注重传统建筑, 创造出了符合地区建筑风格, 又具时代感, 并和环境相融合的山地旅馆。

3 统一规划, 留有余地

我们的课程设计建筑用地位于福建武夷山区的天峪谷或假定为其他风景区, 对于风景区的旅游旅馆在总平面布局中最好留有发展余地, 因为风景区在开发过程中一般都会采用分期分片开发的方式, 开始时对住宿设施的规模要求较小, 随着景区的不断发展成熟, 客源市场逐渐稳定再逐渐加大。例如设计任务书中要求山地旅馆的床位为180床~200床, 而此旅馆配备有银行邮电、多功能大厅以及一些暂时归属于公用部分的必要的康乐设施, 那么我们可以想象此旅馆有可发展的潜力。另外比如我们用地范围内有瀑布和溪流, 河对岸一狭长的地块对于设计来说较有难度, 用来设计功能用房也稍显局促, 最好留有余地, 可暂时用来做点融于环境的景观小品。这样不但避免了土地资源的浪费, 同时也能很好地保护原有的生态环境。

4结语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 我们的创作活动就是一种适应环境、改造环境、创造环境的过程。我们应遵循“建筑不是凌驾于环境之上, 而是融于环境之中”的环境观[5], 首先读懂设计任务书的要求, 充分考虑依山傍水的自然环境, 融人工于环境, 在不允许破坏山溪景观的条件下来体现朴实、灵巧、活泼、丰富的建筑风格。

参考文献

[1]唐玉恩, 张皆正.旅馆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3.

[2]卢济威, 王海松.山地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77-81.

[3]李延龄.建筑课程设计指导任务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143-153.

[4]钱江林.西南山地风景区旅游旅馆建筑设计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 2005:53-59.

建筑与环境的共融 篇3

一、园林景观设计在建筑规划中的发展现状和作用

园林景观设计是现代建筑规划中较为重要的内容, 并且其工作整体较为复杂、繁琐, 需要采用相适应的园林景观设计方式对其整体进行规划。在建筑规划过程中, 规划人员应该坚持保护城市生态平衡的原则, 采取合适的园林景观设计方法优化, 并完善城市生态系统。优秀的园林景观设计方法既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居住环境, 又可以推动城市文明建设[1]。然而, 据当前情况而言, 国内建筑规划与园林景观设计仍未实现无缝衔接, 共融效果并不理想, 园林景观设计方法不够先进和、科学, 某些设计细节存在漏洞, 致使消耗了大量的资源,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未得到充分保证, 改善人们生活居住环境的效果不够明显, 甚至有些设计对建筑环境产生了一定的破坏作用。所以, 实现建筑规划与园林景观设计的共融, 明确共融的方式和方法是现阶段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要任务。

二、实现建筑规划与园林景观设计共融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一) 建筑规划与园林景观设计在目的上的共融

在建筑规划过程中, 园林景观设计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而园林景观设计的现代化充分彰显了人与自然协调统一的关系[2]。在一个建筑区域的规划过程中, 园林景观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人民群众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它在继承地方文脉的同时, 也体现了人民群众自然和谐相处的期望和梦想。在现阶段经济飞速发展的形势下, 建筑规划中的园林景观设计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居住环境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 保护生态环境是规划设计的重要原则, 其根本目标是建设一个适合人们生存居住的生态环境。在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情况下, 美化生活居住环境符合人们提出的新要求, 而建筑生态规划与园林景观设计在根本目的上达到了共融。

(二) 建筑规划与园林景观设计在理念上的共融

在实际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 设计人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将建筑生态规划理念与园林景观设计理念相互融合。建筑规划理念是环保、节能以及完善自然生态系统, 园林景观设计理念包括了场地、空间、时效、地域景观再现、简约、生态、对立统一、科学、个性化等方面, 其中生态以及减排的理念与建筑科学规划不谋而合[3]。在园林景观设计中, 设计人员应该综合考虑节能减排等方面, 并将资源科学运用与再生能源的合理使用等理念融入规划中, 进而优化控制设计规划过程中的资源损耗率, 达到节约能源, 减少排放的目的。现阶段, 大多数建筑规划人员与园林景观设计人员都将资源科学运用的理念融入了日常工作过程中, 不仅在设计目的方面达到了统一, 而且在建设理念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共识。在保证资源利用率提升的基础上, 实现了建筑规划与园林景观设计理念的共融, 进而取得了建设优质建筑和景观的优秀成果。在建筑物建设区域内进行园林景观设计, 规划人员应将环保理念落到实处, 采用具有环保功用的植物进行景观塑造, 并根据这些植物的生长特点建设园林植物群落, 使园林景观与植物群落在功能效用方面达到和谐和统一。

在实际建筑规划中进行园林景观设计, 设计人员应该重视当地历史文化的继承,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优化, 统筹规划设计建筑和园林景观, 促使其与城市建设风格相适应。除此之外, 还应该注意自身个性化彰显, 设计人员应该尝试采用先进的规划设计方法, 借鉴国外园林景观设计的优秀经验, 并结合建筑规划实际要求进行园林景观设计[4]。

(三) 建筑规划与园林景观设计在原则上的共融

在一定程度上, 由于建筑规划与园林景观设计在设计目的和设计理念方面实现了共融, 因此, 建筑规划与园林景观设计在设计原则上也应该达到相互融合的效果。随着城市化程度的不断加深, 绿色环境城市建设工程越来越受到重视[5]。所以, 在现代建筑规划与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 设计人员应该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遵循自然生态发展规律的基础上, 妥善设计园林景观和建筑的功用, 同时, 重视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再生能源的合理应用, 在保留并继承文脉的情况下, 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设计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园林景观建设不仅体现了人们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而且还充分彰显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 可以说, 园林景观是人们居住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阶段, 在绿色环境城市建设的过程中, 人们对建筑规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越来越重视, 不仅更加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而且还追求更深层次的精神享受。因此, 在建筑规划中,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规划的重要目标, 而融入园林景观设计也成为了建筑与园林景观现代化建设的主流趋势。

摘要:现阶段, 随着城市化程度的加深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建筑物的环境质量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 对绿色环境城市建设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园林景观设计质量的优劣对绿色环境城市的建设具有直接影响, 而建筑规划与园林景观设计的共融使绿色环境城市建设得到了有力保障。本文围绕建筑规划中园林景观设计的现状展开分析, 进而对建筑规划与园林景观设计的共融问题进行讨论, 希望能够为其他园林景观设计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建筑规划,园林景观设计,共融

参考文献

[1]张宁.建筑规划和园林景观设计的共融探讨[J].中华民居, 2014 (30) :94-94.

建筑与环境的共融 篇4

一、传统的刑罚目的学说

刑罚的目的, 就是指国家通过公民赋予的强制权力对犯罪进行打击, 保护刑法所应当维护的法益, 以期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而相对于追求刑罚的效果 (即目的) 的不同, 传统的刑罚目的学说分别依据对正义或者功利的不同追求而产生了报应刑论与目的刑论两种不同的理论学说。

(一) 刑罚目的的报应刑论

刑罚目的的报应刑论, 通常又被称为绝对主义、报应主义的刑罚目的, 是前期旧派的观点。它主要是指对犯罪行为所造成的恶果的等量或等价性的回馈, 它与其他刑罚目的理论的根本性不同在于它坚持犯罪恶果的反馈性。

在报应刑论中正当化依据在于对正义的把握, 而刑罚理论中对于正义的追求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理解。恶有恶报、善有善报是古老的正义观念, 基于报应的原理对恶害的犯罪以痛苦的刑罚进行报应, 就体现了正义, 这就是刑罚正当化的依据。[1]因此, 刑罚是针对犯罪恶果的一种恶报, 恶报与恶果必须保持均衡关系, 恶报的实质内涵必须是一种恶害。也就是说对犯人科处刑罚, 是基于此原理的;犯罪是一种恶害, 刑罚的内容是痛苦或者恶害, 对犯罪以刑罚的痛苦进行报应。“刑罚对于损害的本能的反动, 被害人把他自己能力所办得到的惩罚加在犯罪者身上, 或者由他自己受害的感觉所暗示的一种惩罚施于犯罪者身上。”[2]所以说, 这种基于人类动物性的本能的报复反应其实就是早期刑罚目的报应刑论的事实来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道德与法律逐渐地相分离、相独立, 法律报应发展成为了独立于道德报应 (即原始的报复本能观念) 之后的新报应观, 并且逐渐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与道德报应的内在指向不同, 法律报应所指向的前提是人们都有遵守法律秩序并维护社会安全和秩序的义务。而犯罪的发生则是对法律的破坏与对社会秩序的威胁, 刑罚最为对犯罪的法定报应, 就是为了恢复被破坏的法律秩序, 维护社会的稳定。就像黑格尔认为, 犯罪行为是对法秩序的一种否定, 而通过刑罚是对犯罪行为进行处罚, 从而达到否定之否定, 最终必然使了法秩序得以重建。

(二) 刑罚目的之目的刑论

刑罚目的的目的刑论, 又称预防论、相对主义预防论, 是新派的观点。它认为单纯的为了惩罚而实施刑罚并不可取, 只有在防止、遏制犯罪发生的前提下才有意义。换言之, 刑罚的实施并不与犯罪恶果造成的侵害相一致, 只要能够防止犯罪的发生就可以了。所以目的刑论与预防论基本上是等同的。

在坚持预防犯罪、保护法益这个大方向下, 大陆法系将预防论分为一般预防论与特殊预防论。一般预防论是指刑罚的实施主要是为了让一般的社会大众对犯罪行为本身感到厌恶, 对犯罪行为带来的后果感到惧怕, 从而不会再产生犯罪的意思。近代最具代表性的一般预防学说主要是费尔巴哈的心理强制说。其实, 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重刑威吓理论的拥护者:“所谓重刑者, 奸之所利者细, 而上之所加焉者大也, 民不以小利蒙大罪, 故奸必止也。所谓轻刑者, 奸之所利者大, 上之所加焉者小也。民以其利而傲其罪, 故奸不止也。”[3]而特殊预防论包含了特殊威慑、隔离和教育矫正等理念。其基本观点是刑罚的目的主要还是使犯罪分子不致重新危害社会为必要。如贝卡利亚认为:“刑罚的目的仅仅在于阻止罪犯再重新侵害公民, 并劝诫其他人不要重蹈覆辙。”[4]

二、构建刑罚目的正义与功利的共融

对于刑罚的目的来讲, 无非是绝对主义刑罚的报应刑论与相对主义刑罚的目的刑论。前者是因为有犯罪而科处刑罚, 后者是为了没有犯罪而科处刑罚。此外, 还存在第三种理论, 那就是将前二者都结合起来的合并主义, 即“因为有犯罪并为了没有犯罪而科处刑罚”。[5]

(一) 折中的刑罚目的理论构建

对于如何能让刑罚目的中正义与功利共融, 在理论上出现了一种相对的报应刑论。它是指刑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满足正义的要求, 同时也能够起到遏制甚至消除犯罪的作用, 在维护刑罚报应性的前提下完美的和一般预防与特殊预防相融合。而相对的报应刑论又分为报应型相对报应刑论与预防型相对报应刑论。其中报应型相对报应刑论认为刑罚正当化的来源即是对犯罪恶果的相应回馈, 预防犯罪只是次要的;而预防型相对报应刑论认为, 防止犯罪的发生才是是刑罚正当化的来源, 对犯罪恶果的等价回馈只是预防犯罪中震慑犯罪人的一种方式, 所以其并非主要来源。

与传统的刑罚目的理论不同, 报应刑论与目的刑论二者并不是完全排斥的, 因而才结合成了相对报应刑论。对某一犯罪行为怎样量刑以及适用何种刑罚都建立在对刑罚的目的、本质和来源的基础之上。首先, 只采取报应刑论就会认为刑罚的程度就应与犯罪本身的程度相适应, 尤其应与客观的犯罪结果相适应。由此就会反对不定期刑。在量刑时采用报应主义的优点是它不会使犯罪人受到其酿成犯罪恶果之外的惩罚, 即犯罪人造成了什么样的损失便要接受什么样的惩罚。但它的缺陷是对于一些没有必要再追究的犯罪也依然要处罚。其次, 只采取目的刑论的时候, 刑罚的程度则应当与犯罪人的社会危险性相适应, 如此会赞成不定期刑。在量刑时如果仅考虑防止犯罪的发生, 就可能出现将犯罪人作为“防止犯罪的工具”进行利用的现象, 这样刑罚就会漫无边际的严厉, 甚至可能为了震慑他人而对没有犯罪的人适用刑罚。但是它的优点在于对于没有预防犯罪效果或者必要的犯罪来说, 目的刑论为免除刑罚处罚寻找到了依据。如它的产物:缓刑、减刑或假释制度。综上可见, 目的刑论的缺点正好可用报应刑论的优点来克服;而报应刑论的缺陷恰好要求目的刑论的优点来克服。

在我国刑法学界, 张明楷老师倾向于预防型报应论, 因为预防优于治疗, 与恶行发生后期待恶报相比, 人们肯定宁愿期待没有恶行。并且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刑罚的轻刑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们甚至可以大胆的预测在某些方面也许会出现去刑化。目的刑论在报应刑论的限制下, 会让刑罚越加的与时俱进。在某种犯罪不用课以刑罚时, 要先想到不进行处罚;如果只需要一定的刑罚进行警示, 就应当先以犯罪预防为主, 再以以报应的标准约束刑罚的严苛。这与刑法的谦抑性和刑罚的最后手段的性质是完全一致的。

(二) 对刑罚目的的构建反思

从刑罚目的的正义和功利融合的角度来看, 我国的刑罚目的应当是特殊预防与报应的统一。即在保证刑罚整体正义的基础上, 在量刑上要注重特殊预防, 而不能过于重视一般预防, 否则必将使犯罪人成为为实现一般预防而牺牲的工具, 从而造成刑罚与罪行的不相适应, 伤害了报应主义的正义理念。而对于报应能否成为刑罚的目的以及为什么一般预防不能够成为刑罚的目的, 笔者将给出以下依据:

1. 刑罚最本质性的目的就是对做出犯罪恶果的人予以回击。如果犯罪人的行为不能得到有效、适当的惩罚, 那么刑罚便失去了其本身存在的应有之义。正如加罗法洛所指出的:“如果刑罚全然失去了惩罚的目的, 如果刑罚真的只具有教育、改造甚至治疗的目的, 那么人们不禁要问:‘当犯罪没有受到身体的痛苦, 其犯罪所得的唯一后果却是免费教育的特权时’, 刑罚的存在还有何意义。”虽说这样的说法有些片面、过激, 但由于有应受惩罚性这一在刑罚中具有根基地位的存在的影响, 报应性就必须被包含在刑罚目的之中。

2. 要想使刑罚的公正得以贯彻, 使罪刑相适应的原则得以实现, 就必须将报应作为刑罚的目的。罪刑相适应这一基本原则的存在为刑罚目的的内涵规定了范围, 保证了报应性在刑罚目的中不可动摇的地位。对于造成了犯罪恶果的犯罪分子, 使其受到与其罪行相对应的惩罚才是刑罚的必要所在。刑罚也正是因其报应行为而符合了社会公众内心深处的正义观, 如果不承认刑罚的报应目的那么就无异于否认了罪刑相适应的刑法基本原则。

3. 特殊预防才是刑罚所追求的, 而一般预防不应是刑罚的目的。相对于特殊预防, 我国的一些学者提出了这样的观点:“我国适用刑罚活动中一般预防的任务必然会逐渐减轻, 特殊预防的任务将会越来越提高到首位。”[6]为了使刑罚的正义得以贯彻, 同时也能达到对功利的满足, 那么对于特殊预防这一刑罚目的的需求便必不可少。刑罚所造成的后果之所以为人们所接受, 主要是因为它是由人民赋予的并且代表了正义的一面, 显示了公正。如果将一般预防作为刑罚的目的, 那么刑罚目的的报应性将被弱化, 取而代之的是一系列的非法律因素, 如民意与媒体的呼声等。因而, 笔者之所以不认同一般预防主要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从一般预防与特殊预防的关系来看。通常由于非法律因素的介入, 会破坏刑罚本身的稳定性。就像药某案一样, 按照其本身的犯罪行为造成的恶果罪不至死, 但是出于一般预防的需要便对其适用了较重的刑罚;反之, 在刑罚目的中没有了报应性的存在, 而特殊预防的需要又压倒一般预防时, 同样需要加重对犯人的刑罚。所以, 无论是一般预防为主也好, 位次也罢, 都会加重对犯罪人的刑罚。这样明显违背了罪刑相适应原则。

从一般预防与报应的关系上看。一般预防主要是通过威慑作用防止社会上一般人实施犯罪。如果仅仅为了警示作用而加重犯罪人的刑罚, 就会引起人民的不满。反之, 如果对犯罪人适用刑罚过轻, 就会使社会上其他潜在的犯罪分子产生侥幸心理, 从而达不到刑罚应有的震慑作用。而报应则不同, 它对犯罪人来讲意味着惩罚与痛苦, 对社会意味着公平与正义, 对于潜在的犯罪人来说则意味着警告和震慑。因此, 通过报应与特殊预防的结合, 完全可以取代一般预防所能达到的效果, 并且能够做得更好。

4. 报应较之于正义正如特殊预防较之于功利, 此而二者的存在在刑罚目的理论中具有重要意义。正义为报应目的在刑罚中的地位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功利又为特殊预防成为刑罚的目的提供了合理的理由。

三、结语

法律要树立其权威, 维护公民的权利与自由, “正义”必不可少;法律作为一种调整社会关系的方法, 维护社会秩序与稳定, “功利”作用重大。因此, 要想更好的对刑罚目的的精神进行把握, 就必须使正义与功利进行共融。正义与功利就像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缺一不可, 而通过笔者对我国刑罚的目的构建的反思, 排除影响刑罚目的的不合理因素, 我们所追求的“完美”就是保证二者在实际适用中的配比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 一定范围内的此消彼长是他们必须的存在方式。

摘要:从刑罚存在伊始, 不同的法学家对刑罚目的的争论便各有自家之言。归根到底, 刑罚的目的就在于使人们所希望通过刑罚达成的愿望得以实现。但是不同的人对于刑罚目的有不同的认识, 刑罚的存在究竟是以报应为主还是以预防为主各有千秋。本文对我国传统的刑罚目的构建进行反思, 从对报应刑与目的刑的依据来源即正义与功利观念的共融上入手, 得出报应与特殊预防的统一, 进而搭建法律与现实的桥梁。

关键词:刑罚目的,报应刑论,目的刑论,相对报应刑论

参考文献

[1]张明楷.刑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7:392.

[2][美]齐林.犯罪学及刑罚学[M].查良鉴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308.

[3]韩非子·六反[Z].

[4][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M].黄风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5:52.

[5]张明楷.刑法格言的展开 (第三版)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459.

上一篇:传播实力下一篇:铕配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