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自主识字

2024-10-16

小学生自主识字(共12篇)

小学生自主识字 篇1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识字的一个重要理念是:识字分开, 多认少写, 鼓励自主识字, 这样的提法对学生阅读有着很大的作用, 识字是为阅读打基础的, 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和识字量, 阅读才成为可能。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给学生多样的识字方法, 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获得学习语文、轻松识字的乐趣。以下是我的几点做法:

一、拓宽识字渠道, 鼓励学生生活识字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最好资源, 识字也不例外。联系生活实进行识字教学, 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识字效果, 而且对于生字实际应用也有很大帮助。街道上花花绿绿的广告版图文并茂;商店门口各种各样的店牌琳琅满目;超市里的商品袋上、药盒上, 电视上……识字资源无处不在。这么多资源, 有些学生却从未留意过, 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 如何去做呢?首先, 应从熟悉的事物中培养识字兴趣;如, 今天我们记录几样你最喜欢吃的食品的名字, 学生当然非常轻松的完成了, 并且认识了几个字。老师告诉他们, 这样简单的字在生活中到处都有, 只要你留心啊!你就是识字“小冠军”了。另外, 培养学生勤于观察, 处处留心的好习惯, 如, 在每天上课前, 可以运用几分钟时间让学生交流:从你们家到学校都有哪些商店, 都是什么名称, 你今天认识了几个字, 在哪儿认识的等等。学生就会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 这样的训练, 学生在多渠道的识字活动中体会到识字用处大, 识字快乐多, 不仅培养了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而且提高了识字的积极性、自觉性。

二、教给识字方法, 学会自主识字

小学低年级识字任务相当重, 识字量大, 识字速度比较快, 教学难度较大。虽然有拼音帮助认识字, 但如果不注意教学方法, 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 教师应尽快地“授之以渔”。为了提高识字效率, 教学中不断创新方法, 教会学生掌握识字的方法, 逐步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一) 形象直观, 激发识字兴趣。

在平常的教学中我采用了“讲故事、猜谜语、看图画”等多种方式导入, 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尽量教的生动有趣, 如, 教学“日、月、鸟”等字, 我先写出它们的象形字“太阳、月亮”让学生认认像什么字, 再配上相应的汉字, 以此引导学生:汉字最早是“画”出来的, 然后向学生介绍汉字的演变过程, 学生被这一切吸引了, 学得蛮有兴趣。

(二) 明字理, 联想识字。

汉字中表意的字不少, 了解字义的过程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如, 学习“众”字, 很多人聚在一起, 通过一段段示范, 学生们便举一反三了;“坠”字, 一行队伍落在土地上;“闲”门里一棵树, 无人住;“闪”能联想到人在门中, 一闪而过……这种根据汉字的特点合理联想的方法既让学生更好了解字义, 又有效的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理解能力。

(三) 学“造”字, 提高识字效率。

由于汉字造字有一定规律, 学生积累了加一加、减一减、合一合、分一分、换一换、形近字比较等识字方法后, 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完全能根据基本字创造性的识字。教学中, 我常设计出合适的语言环境, 启发学生试着运用规律“造”出来。如教“清”, 学生懂得它的音、形、义后, 确定基本字是“青”, 我把这个“青”放在一个识字环境中——一个qíng (青) 天里, 同学们来到qing (青) 的河边qing (青) 小鸟一起来唱歌, 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之qíng (青) 。扣住语言环境, 给四个字加偏旁 (晴—清—请—情) , 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在识字中发现规律, 学得主动, 记得牢固。

三、及时表扬鼓励, 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创新者, 他们喜欢用自己独有的方式认识事物, 得到肯定后往往会获得心灵上的满足, 并会用积极的方式和热情去探索新知。教师要保护这种热情,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识字, 不强求统一。发现有些同学的识字方法好时, 及时表扬鼓励。因为低年级学生思维单纯, 爱听好话, 只要教师一表扬, 边劲头十足, 往往会有更出色的表现;受到批评, 则萎靡不振, 注意力容易分散。特级教师高林生曾在一次讲座中说过:“要学会‘哄’孩子”, “要准备一百顶高帽给学生戴, 要真心实意地给他们戴”。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 应以表扬为主, 我常挂嘴边的是“你回答得真好!”“你真棒!”“有进步了, 老师真为你高兴!”……有时, 学生说得好, 我还会和学生一起鼓掌, 学生在体验成功喜悦的同时, 学习的兴趣就更浓了, 自信心更足了, 会用自己学到的各种方法认识更多的字, 能读简短、有趣的图文并茂的画报, 阅读、学习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总之, 识字是小学阶段的一项重要任务, 它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识字教学提倡在情境中识字, 在生活中识字, 利用儿童的已有经验,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在课堂上, 教师应该遵循教学规律, 尊重学生主体, 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 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识字, 注重识字能力的培养, 注重引导发现, 激发识字兴趣, 才能让识字教学焕发生命活力, 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轻松学习, 从而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小学生自主识字 篇2

轻松识字,快乐学习

——浅谈在识字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主识字

内容提要:

识字教学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教学的改革直接影响着阅读和写作教学以及其他学科的教学改革。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而低年级的孩子年龄小,识字量大,内容枯燥。为了让孩子们喜欢学习汉字,有识字的愿望,我针对低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和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实际,遵循母语教育的规律,积极探索识字教学的新方法。我从创设和谐氛围,调动学习热情;激发孩子识字兴趣,培养识字能力;巧用多种方法,轻松愉快识字;拓展积累运用,巩固识字效果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努力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们的识字能力,让孩子们轻松识字,快乐学习。

关键词:轻松

快乐 学习兴趣

方法

积累

运用

轻松识字,快乐学习

——浅谈在识字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自主识字

汉字是一种文化的符号。汉字的形体结构具有直观性、象征性等特点,其形 2

体构成与人的思想、情感、生活和行为往往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充溢着丰富的文化意蕴。一个汉字,往往就是有关人的一种智慧:一种生存智慧、情感智慧、生命智慧和伦理智慧。郭沫若先生曾说:“识字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柳斌同志在“全国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交流会上”也谈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是从识字开始的,人生识字聪明始,成人识字率高的民族才可能也一定会是高素质的民族。”可见识字是学文化、学科学、学技术的基础,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就语文教学而言,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因此识字教学成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低年级的识字目标是让孩子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由于低年级识字量大,课文篇幅多,每课要求认识的字多,学生的识字水平差异大。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是他们一打开课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归类识字,这对他们来说非常困难。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识字,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为读书打好基础。我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识字教学,让孩子轻松识字,快乐学习。

一、创设和谐氛围,调动学习热情。

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给学生创设一种宽松、和谐、愉快的民主氛围,使学生真正感到自己就是课堂中的主人。在教学中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尊重学生人格,真诚对待学生。

构建良好氛围,重要的是对学生充满爱心。教师要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要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一个学生,尤其是那些缺乏自主性的学生,让他们受到积极氛围的影响和激励,从而积极主动学习。对识字较多的孩子要多表扬,对识字有障碍的同学,不歧视,老师要多鼓励、帮助。让每一位孩子都乐于识字,勇于识字,愉快识字。

2、关注学生情感,让生体验成功。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是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在教学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参与学习中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加喜欢学习语文,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从而积极主动识字阅读。教师要适时恰当地评价,让敢于发言的学生不带遗憾的坐下。诚恳地评价,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成功,取得前进的动力,以更好的姿态参与自主识字。

3、尊重学生差异,相信学生能力。

新课程标准要求: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识字一《春天来了》时,课前布置自主性作业,让学生画自己眼中的春天,并写上一个有关春天的词语或句子。既尊重了学生的差异,又体现了层次性,学生有了自主权,小组交流,分层展示:“春暖花开”、“我喜欢五彩缤纷的春天”、识字时引导学生尽情读自己认识的字,然后不经意一问:“还没学呢,你们怎么认识的?”学生自豪地说:“我自己预习的。”“妈妈教的。”从而推动了学生自主识字。

4、师生合作交流,共建和谐课堂。

《课程标准》实施下的课堂教学最突出的特点是:课堂的学习气氛十分活跃,师生合作、交流的方式十分灵活。课堂是学生与老师活动的共同场所。学生可以自由的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向老师提问,获取答案。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为学生服务,更重要的是以丰富的知识,恰当的事例,引导、调整与学生的关系,自始至终都处于一种相互尊重,积极合作的最佳状态。事实证明:合作的师生关系无疑能为达到共同的教学目标产生促进作用,更重要的是这种交往还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精神得以加强。

二、激发识字兴趣,培养读书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人的意识对一定客体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内在趋向性和选择性,也可以说是个体意识的倾向性。学习兴趣是在好奇心和求知欲基础上产生的认识倾向。学习兴趣是学习需要的一种表现形式,有了求知的需要,学生会如饥似渴的学习。

低年级阶段教师应该努力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正确引导,使学生乐于识字,学会识字。只要孩子对语文有了兴趣,识字朗读就易如反掌。

1、运用课前故事,激发识字兴趣。

每个孩子都喜欢听故事,幼儿园的孩子、小学生无一例外。一年级的学生自己读的书很少,有的学生在入学前甚至自己从未读过书,但是他们的求知欲望却不比大孩子们低,喜欢听故事,喜欢探求新知。我在一年级开学一个月内,在每次语文课前都给孩子们讲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是简单易懂的,或童话,或寓言,或成语故事。每次讲故事之前,我用投影投出故事题目、图画,指导学生识字,4

看图听故事。一段时间后,我在上语文课前,问孩子们老师讲的故事好听不好听,想不想听。孩子们就会异口同声地回答,好听,还想听。于是,我趁热打铁引导学生从书中直接读故事。想自己读故事,就需要自己多识字。识字多,自然而然就可以读自己喜欢的故事了。这样,由讲故事、听故事激发学生的识字欲望与兴趣,为以后的识字、阅读做下铺垫。

2、参与快乐游戏,提高识字能力。

教育学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针对小学生天真活泼、思维活跃的年龄特征。我在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利用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积极挖掘教材内容,把快乐带进课堂,让孩子通过有趣的游戏,来快乐地识字。

例如,在教学“红、花、草、们”时,我进行“找朋友”的游戏,帮助孩子识字。我根据合体字的规律,把它们分别制成偏旁部首、独体字两个部分的卡片,四个学生拿着偏旁卡片说:“谁是我的好朋友?”另四个学生分别跑上来找他们的朋友。还通过打牌游戏、开火车识字、摘果子游戏、走迷宫等游戏,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采用这些生动形象、趣味无穷的游戏学习的方法,学生兴趣高昂,记忆深刻,识字效果极佳。

3、自编谜语儿歌,巩固识记生字。

低年级儿童喜爱猜谜语、听儿歌,我把识字内容编成谜语、儿歌。通过猜谜语、听儿歌来巩固所学知识。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活跃的思维。在教学中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用编儿歌、猜谜语的方法来识记生字。如:远看像头牛,近看牛没头,要问是啥字,看看日当头(午)。再如:白儿左边虫无脚(貌),重心靠边戴草帽(懂),二十一日有金钱(错),己见反文尾巴小(改),一口咬掉牛尾巴(告)。很字两人离,木棍左边立(根)。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左方,一对孪生树,长在石头上。(磨)一个同学真马虎,“同”字丢掉一小竖。(司)。大口里面一个才(团);心字离开,木目相伴。在学习“热”时,读出:“左手拍了九下球,四滴汗珠往下流。”时间久了,学生自己就会自己创编谜语,儿歌,进行创造性地识记生字。

4、学编顺口溜,创造性识生字。

“顺口溜”是形象化的,比较受欢迎的一种形式,它的特点是语言简短明朗、语句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读易记。利用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兴趣盎然、5

轻松愉快中掌握生字。如:学习“聪”时,读出顺口溜“小聪明,耳朵灵,会听课,总专心”。学生既掌握了生字,又受到专心听课的教育。在学习“清、情、晴、请”时,编顺口溜:“山青青,水清清,心头有事情。出太阳,天气晴,说话嘴边常带请”。久而久之,学生自己就会自己编顺口溜,进行创造性地识记生字。

三、巧用多种方法,轻松愉快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和朗读,培养阅读能力是个难点。为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有意识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对此,我在教学中是这样设计的:

1、动作演示,在体验中识字。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应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还应注意学生的情境体验。情境体验是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的心理活动。从多角度、多方面体验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学生的认知体验、经验体验、情感体验就能得到发展。教学中,我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体会尝试学习新知识。

在进行第一册《操场上》的教学时,根据这课表示动作的词较多的特点,如“打、拔、拍、跳、跑”等字,先让学生通过动作演示来掌握新字,再通过偏旁归类的方法来加强识记。例如:学习“坐”,我让两个学生在地上坐下,引导学生体会识记“两人在土上”就是“坐”。

2、读说结合,口语训练中识字。

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本中插图较多,我们可以在看图说话的过程中教给学生学词识字的方法。看图说话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和思维习惯的重要凭借之一。

如:在第二册识字1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仔细看图的基础上,把“春天来了,__________。”这句话说具体。根据学生的话,相机出示有关词语,并引导学生读准生字的音、认清字形。

首先,教师示范说话:春天来了,大地好像从沉睡中醒来。再出示“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指导读准“苏”,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万、复、苏”。最后,学生看图说话,教师相机出示“柳绿桃红、莺歌燕舞”等词语。相机指导识记“柳、歌、舞”等字。

还可以运用词语说话识记生字。在学习《松鼠和松果》这一课时,在识记生 6

字后,让学生从“聪明、活泼、忽然、如果、以后、主意”选择喜欢的词语进行口头表达说句子。激起孩子们强烈的新奇感和创作欲望。这样,孩子们既认识了生字,又积累了语言,还锻炼了表达能力。

3、读中识字,在识字中读书。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重点。但是语文教学还担负着对学生阅读指导,培养阅读能力的任务,这又是一个难点。所以我指导学生在读书中识字,在识字中读书。

(1)听读课文,认识生字。

小学低年级语文每课要求“认识”的生字多,有些生字笔画多难认,只要求看到后能正确读出来,不抄写。首先,将本课生字词全写在黑板上,老师范读课文,在读到生字词时就在黑板上做上记号,让学生清楚认识字形,听清字音。然后,让学生自由读生字词,没听清楚或没记住读音的,可利用拼音再读或用学过的识字方法来读,还可以小组交流难字识记方法。最后,利用生字词卡片检查,掌握情况。可采用开火车读、个人读、齐读、比赛读等多种形式来帮助学生识记生字。

(2)自读课文,认识生字。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识字教学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把识字和阅读结合起来。

例如:《春雨的色彩》是一篇童话故事,课前让学生听着优美的音乐感受春雨美如画,在美丽的动画中感受小鸟的天真可爱,体会大自然的美丽、神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但生字较多,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可以巧妙运用识字方法,帮助学生降低识字难点,突破识字难关。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初读课文,用喜欢的符号把躲藏起来的生字朋友找出来,把它们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再引导学生联系以前的识字方法,利用加一加,减一减,换偏旁等各种方法来识字。如:“题”字是“是”加“页”。“钱”和“线”,“底”和“低”,“欢”和“吹”等可以通过换偏旁的方式识记。还可以用偏旁归类的方法来识记,如:淋、洒、滴、油等字。学生轻松愉快地识字后,在朗读中着重体会“落、淋、洒、滴”等字词的表达效果。读懂读熟课文后,可让小组分角色表演课文。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生字的记忆。

在教学《邓小平爷爷植树》时,我还注意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在理解课文内 7

容的过程中逐步理解“植、扶、栽”等字的含义,这样识字问题也就解决了。

4、辨析字形,在书写中识字。

新课标提出学生要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对于要求“会写”的字,在学生理解音形义的基础上,指导书写规范。

在教学识字时老师要指导学生先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分析比较不同之处,再识字写字。如“女”与“妈”进行比较。“女”的第三笔横要长,第二笔撇稍微出头,“女”做偏旁时,横不能超过撇,这样书写才规范。学生可在正确规范的书写中加深生字印象。例如在教学“岛”字时,孩子特别容易和“鸟”字相混淆,就将“岛”字的字理和现代化的手段结合起来,挖掘“岛”字这个字本身的文化底蕴,让汉字开口说话,感觉到“岛”下面一座“山”,就是鸟飞累了,到小山上停下来休息。这样会让学生感到识字更生动有趣,孩子也会记得更牢一点。

5、表扬鼓励,在竞争中识字。

根据儿童争强好胜、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的特点,我有意引进竞争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喜欢表扬是学生的重要心理特点,鼓励表扬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因此,我随时注意心理效应,善于发现闪光点加以肯定,使学生产生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

例如,在学习第二册语文园地一“我的发现”时,我让学生分成小组比赛,看哪个小组识字多,就能夺取胜利的红旗。在平时上课时,只要学生积极识字,我就用各种方式进行鼓励,如:奖励小红花、练习本、小玩具等,这样,有效发挥了表扬的促进作用,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6、小组合作,在互助中识字。

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加强合作;人与人合作,人与自然合作,群体与群体合作。对于今天的学生,从小就应该让他们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团结精神,增强合作意识,学习会与人和谐相处、共同生活。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在教学时我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检查、督促,帮助小组其他成员的学习。如在教学第二册识字4时,指导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形声字的规律识字: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请小组长拿出生字卡片,由组长领着学习,每一位成员都读一遍,比一比谁读的最好,不认识的字 8

多读几遍。小组合作学习,借助生生之间的互动,有效的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真正做到了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看不到陪客,找不到观众,人人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大家都是学习的主人。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合作学习研究的过程中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7、运用体态,在观察中识字。

体态语是另一种教学语言。它运用表情、眼神、动作等表达某种特定的意义,它是教学口语的重要辅助手段,补充教学口语的不足。恰当的手势、和蔼的表情、惟妙惟肖的描摹,可以创设和谐多彩的语言环境。

在课堂上,教师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会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如果教师能运用体态语创设恰当的动作、表情,让学生在情境中识字,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学《乌鸦喝水》时,有“渴、喝”两个生字,我让学生观察老师的动作、表情,舔着嘴唇,咧着嘴,无精打采的样子。此时,让学生说说老师这时怎样?(很渴)渴了需要什么?(水)我把渴中的“三点水”描红。让后拿起茶杯喝水,让学生说说老师喝水用什么?(口)我把喝字的“口”描红。学生通过观察老师的动作、神情,分清了“渴和喝”的意思,也识清了字形,以后学生用“渴和喝”写词语和句子时也没有发生混淆。

8、会查字典,训练技能中识字。

语文课程总目标提出:学生应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利用工具书可以培养孩子的识字能力。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教给孩子识字的能力。会查字典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查字典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识字工具。二年级学生学习了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无论那种方法,都要多给他们创造练习的机会。课堂上有意识地给孩子出难题,不认识的字问别人,多查字典。这是一项需要反复强化的技能。掌握了这一技能,无疑等于配备了一个全程陪伴的识字教师,孩子们学起字来更加得心应手。

课堂是学生识字的主渠道,教师要给学生留有自由识字的空间。经常引导学生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你还有更好的识字方法吗?”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学生潜在的能力。

四、拓展积累运用,巩固识字教学。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识字对儿童来说变成一种鲜明的激动人心的生活情景,里面充满了活生生的形象、声音、旋律的时候,读写结合过程才能变得比较轻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 9

中学习、运用语文。在教学中要积极挖掘课程资源,把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重视学生的主动积极参与精神,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

1、搜集资料,广泛识字。

教学中,我积极引导学生发现总结识字方法、规律并迁移到课外中去自己识字,在生活中广泛识字,从而更加主动地去寻找更多的识字渠道。

如:学习《我多想去看看》一课,事先让学生搜集有关北京的图片资料,在课上进行交流汇报。通过实践,学生不但认识了图片上的字,还知道了北京的圆明园、颐和园、天安门、北京大学、升旗场面……这就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地识读新字。通过图片直观形象地了解了北京的美丽壮观。从而理解了一个从来没走出大山的孩子,多想去北京看看的思想感情,学生也就能读出“多想”的心情,识字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2、逐步积累,自主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还特别重视加强积累,因此,我通过多种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积累文字。

(1)汉字的创造来源于生活,识字教学也应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生活就是一本百科全书,汉字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平时,我极力引导学生养成留意周围事物、见字识字的习惯,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树立一种见字识字的意识。在上学放学路上看标语、读广告纸、认店名,在家中看电视字幕、读书报。在学校看宣传栏、校训、课程表、同学姓名。不论什么时候,只要见到认识的字就读一读,不认识的字问一问、说一说,这样逐步积少成多,增加自己的识字量。

(2)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我引导每个学生都制作一个“识字本”,把自己从广告纸、报纸杂志上认识的字整理、粘贴在识字本上。这样,学生识字的兴趣增强了,班里的每个同学都能积极主动去做。其中有一名叫周泉的同学,做得非常漂亮,他用厚的白纸订成一本像基础训练那么大的书,设计了精美的封面,并在每张纸上都贴上了自己认识的字,并且还把每张认识的字都排列成了一个个图形。如:心形、“工”形、“2008”、奥运五环等。孩子的每份作业就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剪报,将阅读物上认识的字剪贴收集,这样就避免因字形复杂而给他们带来的麻烦,便利了他们识字。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既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

(3)在班级开辟“生字超市”,把有关的汉字制成卡片,分类摆在“超市” 10

里,如:生活用品类、学习用品类、水果类、蔬菜类、植物类、动物类。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不断展示自主识字的成果,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久而久之,孩子们的识字量增多,识字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

3、读讲故事,巩固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的有机统一,强调扩大阅读空间,努力扩大阅读视野。讲故事能调动学生的无意注意,使知识在情意的参与下进行记忆,能力在自主中高效构建,学习便成为轻松愉快的事。

我在班级设立“图书角”,每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读书识字,在语文课前轮流让学生讲一个自己读过的故事。学生为了熟练地讲述故事,展示自己,就会积极地读书识字。这样,既提高了识字、阅读水平,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4、学写日记,写中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我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做有心人,注意观察生活,记录下来。学完《在家里》,我让孩子们写出自己的家庭情况:家中有几口人,都干什么。一开始,写得几乎都是拼音,错别字也较多。后来学完《棉鞋里的阳光》这一课,我让孩子们回家帮爸妈做事,坚持做一星期,每天记下自己做事的经过和感受。渐渐地,每个同学都能写出自己想说的话,也能记录自己见到的,想到的,听到的。时间长了,通过写日记达到了识字的目的。

针对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开发学生的大脑潜能使学习成为自主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学的轻松,记得牢。

汉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承载中华文化的重要工具。小小汉字,奥妙无穷。教师只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结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调动孩子们的多种感官,鼓励学生积极地识字、阅读、实践,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基础,为学生以后的阅读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山东教育》

《语文教学用书》

如何促进学生自主识字 篇3

关键词:语文;学生;自主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对汉字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那么,怎样才能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识字,提高识字质量,培养识字能力呢?笔者在此谈几点看法。

一、兴趣是自主识字的动力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汉字,同其他周围的事物一样,儿童也对它抱有极大的好奇心。他们常常指着汉字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若教师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对他们的识字热情给予及时、恰当的鼓励,长此以往,他们就会逐渐走上自己识字的道路。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激活学生自主识字的意识,让他们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

1、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育观。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把学生看作识字的主体,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话题,巧妙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其乐意学。在课堂上,让孩子们畅所欲言,展开想象的翅膀。教师与孩子们进行交流时,要善于赞扬他们,让孩子们感到识字其实是件快乐的事,

2、积极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学低年级识字量大,教师如果不讲究科学合理的方法,而让学生单调地读、重复地写、机械地记,将使学生不堪重负。如何化难为易,使学生积极主动、兴致盎然地参与到识字教学中去呢?我的做法是开展一些活动,如“做游戏”、“编顺口溜”、“猜谜语”……使得识字教学变枯燥为新奇,变呆板为活泼,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识字效率。如在教学“心”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猜谜语:“一网捕三虫,一只落网中,一只向西,一只向东。”这样,学生就牢牢地记住了这个字,做到在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玩中创新。

3、改变识字教学的评价方式。教师要用激励性评价,对学生在识字过程中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对学生的各种探索和创新给予充分的赏识,让学生感到自己每一天都在进步,各种创举都是有意义的而且是受到老师重视的,进而增强自主识字的热情,在识字过程中树立自信。

二、方法是自主识字的关键

兴趣只是一种动力,要使学生自主识字的主动性持久,关键还在于掌握生字的成字规律和识字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上下工夫,促进学生自主识字,进行探究。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生字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在自主识字的基础上跟同伴们合作交流、探究分享,在教师悉心指导下掌握识字的方法。

1、结合实际,用好造字法。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汉字的方法与规律,如:象形字从“日”、“月”、“山”、“水”等的演变出发。会意字从分析字形方法人手,如学习“灭”字,把它理解为火上加一个盖子,火就熄灭了。学习“休”字,把它理解为人靠大树旁,休息后走。“三人为众”表示人多,“三木为森”表示树多等。形声字要注意分析形旁的表意功能。如在“江、河、海”的学习中,告诉学生三点水旁表示与水有关的意义;而在“脑、胸、腿、脚”的学习时,则告诉学生“月”表示与身体有关的意义。学生正确区分了这些部首,就能很好地掌握这些汉字了。

2、注重引导,教给识字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应力求灵活指导,教给学生自主识字的方法。有熟字加减法:如学习“稼”字,由熟字“禾+家=稼”;学习“本”字,由熟字“体-人=本”。有置换部件法:如学习“桃”字,去掉“跳”字的“足”字的意义,换上“木”就是“桃”。“跳”与“足”有关,“桃”与树“木”有关,学会区分。还有特征识字法:如学习“笑”字,学生容易把下边误写为“天”,教学时可以抓住“笑”的特征识记:上边是个竹字头儿,下边“大”字歪戴帽。

3、提倡创新,培养识字能力。识字教学要改变或避免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的状况,应积极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主动识字的情境,启发学生发现识字的规律,比如,在生字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选择方法来进行自学、讨论、交流。可以提问“这些字中你认识哪个了?”、“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啊?”、“哪个字比较难记呢?”、“谁来说说你的新发现?”、“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等,这样设计教学,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就会说,“主”减去一点就是“王”,“王”加一点还可变成“玉”,“火”和“丁”在一起是“灯”等。这样的课堂,既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又能让大家分享识字乐趣,在交流的过程中完成识字任务。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自己去学习、去实践,发现、总结出识字方法,激发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自学能力。

一位哲人说过,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被他人认同的精神需要,儿童尤其如此。因此,对于孩子独特的识字方法,教师要多加鼓励,有时即使孩子说得不够好。不够完整或者不够正确,教师也要鼓励他们独特的思维,同时,对他们的方法予以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4、拓宽识字渠道,在生活中识字。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最好资源。识字也不例外。学生学习汉语有别于学习其他语言,它具有母语学习的优势。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挥这一优势,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学生生活在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中,汉字随处可见:上街时,路旁的各色广告牌仿佛在向他们眨眼;看电视时,荧屏上的一个个字幕也在不停地闪烁;逛商场时,玩具上的介绍说明深深地吸引着他们:发作业时,同学的名字也那么亲切……生活为孩子们营造了最好的识字环境。因此在新课程的识字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拓展学生自主识字的途径,让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汉字,学校、家庭、街道等地都主动去识字,在看看、想想、问问中,不断增加自己的识字量,并使自己自主识字的能力得到提高。

小学生自主识字 篇4

一、联系生活, 激发识字动机

兴趣是获得知识最重要的推动力。人们一旦对所学对象产生兴趣, 学习起来就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 在识字教学中, 我们可结合生活实际, 通过多种方法、多种渠道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促进学生对生字的内化。如:人、口、目等汉字教学时, 教师可通过实物对比:“人”字就是人们双腿站立的形状;“口”字像嘴巴张开的形状;而“目”字外形就像眼睛圆形, 里面两横, 很像眼珠的形态, 让学生体会象形文字, 同时激发识字兴趣。为激发学生识字动机, 我们还可以结合如“写错字的官司”、“写错字的笑话”、“一错字带来千古恨”等生活小故事或生活案例, 让学生在感受故事乐趣的同时明确识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联系生活, 探求识字捷径

1.联系生活巧识字

关于汉字的起源, 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 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 这些造字方法都离不开生活。对于常见的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等教学,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教室里的门、窗、桌、椅、讲台、黑板等触手可及的实物, 给它们贴上字卡, 创建一个识字的天地, 让学生每天去读一读、记一记。同时, 可把这种方法带到家中进行, 如在大厅、厨房、卧室、电脑、摩托车等实物上贴上字卡。在这样的“识字王国”里, 学生不但认识了许多汉字, 而且产生强烈的识字欲望。此外, 对于生活中一些常用的汉字, 尽量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进行识记。如嘴、手、脚、眼、鼻、耳等字的教学, 可摸一摸自身器官进行识记;人、鸟、兽、畜等字的教学, 可用找一找的方法识记;云、雨、雪、花、草、树木等教学, 可用看一看、听一听等方法识记。研究表明, 多感官同时参与识记的效果比仅靠单一感官强化识记的效果好得多, 只有充分利用生活中唾手可得的实物或耳闻目睹的实例, 调动学生视觉、听觉、嗅觉等多感官同时参与识字, 才会让汉字更快地进入记忆阶段, 从而达到高效识字目的。

2.联系生活纠错字

汉字在不断发展、演变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形近字、同音字。在识字过程中, 由于汉字本身的复杂性, 学生认知水平受迁移作用的影响和社会环境 (如广告语言、网络语言等) 因素的影响。学生对一些容易混淆的汉字, 若不从音、形、义方面进行辨析, 在运用汉字时就容易产生张冠李戴现象。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辨别同音字、巩固形近字、改正错别字呢? 联系生活辨字, 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办法。让学生观察大街小巷中的书画、对联、广告语等有没有自己所学的字出现, 若有, 则通过观察, 分析字的间架结构和笔画笔顺进行辨别, 看看是否有出现形近字、同音字。通过观察、比较等多种手段识字, 有益于甄别识记形近字和同音字。在遇到错别字时, 就更应该反复比较、认真推敲。如“找”和“我”, “季”和“李”, “兔”和“免”, 它们长得太像了, 可以让学生反复对照, 找出异同。让学生在“比”中纠正错别字, 在“比”中“悟”出汉字的造字特点, 在“比”中弄清同一类型汉字的结构特点。如此一来, 学生识字时就能胸有成竹, 并为写对字、写好字打下基础。

3.联系生活用好字

汉字起源于生活, 又运用于生活, 学生如何巩固所学汉字? 《小学语文新课程课标》实施建议提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 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 引导学生利用课外各种机会主动识字, 力求识用结合。解读“课标”精神, 笔者认为对一些常用汉字, 应摒弃教师繁琐讲解, 而应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阅历, 在识记基础上学以致用。例如小学语文第四册《三个儿子》一文中, 一位学生是这样认识“停”字的。师问:“‘停’字同学们认识吗?”生:“认识。”师:“你是怎样认识的? ”生:“在学校门口的交通指示牌上。”师:“你能把‘停’的意思告诉同学们吗? ”生:“‘停’的意思是静下来不能走动。”师:“你知道‘停’字交通牌的用途吗?”生:“‘停’字交通牌是交通部门告诉驾驶员学校门口一律停车禁止通行的标记。”上述片段中, 学生利用生活中所见来代替教师讲解, 学生在回忆认识“停”字的同时, 理解“停”字意思, 掌握“停”字的用法。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在家庭教学中, 父母不能只盯孩子的生字是否写完了没有, 而应鼓励孩子把所学生字在记一记、说一说的基础上, 寻找识字与生活的联系, 发现字词在生活中的运用。如“娃哈哈”、“王老吉”、“加多宝”、“麦当劳”等一些在广告、电影、电视等宣传媒体中常见汉字, 可引导孩子在看广告、识汉字过程中学会广告语的运用等知识。譬如对有关描述动物、植物、自然景观等词汇的识记, 可引导孩子深入生活, 把抽象文字与有关事物相结合, 让孩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对事物说一说、写一写。家长还可与孩子畅谈识字方法, 激励孩子采取不拘一格、自主创新的方式将识字与生活紧密结合, 让孩子通过生活实践读准字音、记住形、描述字义, 扩大对常用字的识记及运用。

三、联系生活, 巩固识字成果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平时学过的知识, 如果不及时复习, 这些记住的东西就会遗忘, 而经过了及时的复习, 这些短时的记忆就会成为人的一种长时的记忆。课标要求小学阶段学生应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在识字量多、识字难度大的情况下, 如何使学生对常用字识得快、记得牢? “寓识字于阅读之中”是巩固学生识字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语文课本虽然提供学生阅读资源, 但是提供的阅读量毕竟是有限的。因此, 应鼓励学生利用班级图书角、学校图书室、拓展阅读资源, 读一些图文并茂、字音结合的读物或与学生认知能力相符的童话故事、寓言故事、言情故事、诗歌、格言、谚语、歇后语等。还可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进行多种形式的综合性阅读实践, 如结合校本课程了解家乡风土人情, 利用网络阅读资源等, 让学生在因疑而读、因趣而读的读书实践中巩固识字成果。

摘要: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由于识字兴趣不浓、识字方法不当等因素影响, 小学生的识字效率不高。汉字起源于生活, 也应用于生活, 通过联系生活来识字, 是提高识字效率的有效途径。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识字动机, 探求识字捷径, 巩固识字成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识字,联系生活,效率

参考文献

[1]吴志宏.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之策略[J].宁夏教育, 2010 (04) .

[2]崔丽媛.对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思考[J].考试周刊, 2009 (13) .

[3]董朋.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点滴[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 2006 (00) .

[4]史桂华.快乐识字——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偶得[J].黑河教育, 2010 (09) .

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方法初探 篇5

莘县莘州中心希望小学

薛丽娜

一、培养识字兴趣,使学生爱识字

识字过程中,简单、机械、枯燥的教法,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引起他们的厌烦情绪,进而影响学习效果。教师应从教材的实际需要出发,采用多种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其中,给生字编编故事、猜猜谜语都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很好的识字方法。如,学习‚牵‛字时,可这样编故事:一只大牛(上面一个‚大‛字,下面一个‚牛‛字)被一根绳子牵走了(中间一个秃宝盖)。故事简单好记,学生一下就学会了。以熟字带生字,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识字方法,如学习‚报‛‚近‛‚惊‛时,可分别与‚服‛‚听‛‚就‛做比较,通过对比记忆,学生能很快掌握新字,又复习了旧生字。通过‚加一加‛或‚减一减‛的方式创编歌诀识字,也是非常适合低年级学生识字特点的,如口加玉读‚国‛,王加里读‚理‛等。

二、教给识字方法,让学生乐识字

当学生遇到了不认识的字时,先不要轻易告诉他们,而要根据汉字的构字特点,教给识字的方法。如学习象形字,可告诉学生象形字是由形象的图画演变而来的,识记时要充分利用象形字与实物之间的联系掌握这类汉字。认识形声字时,告诉学生形声字都是由声旁和形旁两部分组成,这些字的声旁都是相对固定的,只是根据字意的不同来匹配形旁的。如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识字3》时,要认识的‚松、柏、杨、柳、桌、椅‛都是形声字,都带有‚木‛。教学时,我就引导学生观察,找出这些字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使学生得出结论:‚这些生字都带有‘木’,都跟树木有关系,‘木’是这些字的形旁。‛同时进行拓展,让学生想一想还认识哪些字带有‚木‛,然后进行了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认识了本课的生字,而且还逐步掌握了识字的方法,形成了独立识字的本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更主动地识字。

三、自创识字方法,鼓励学生探究字

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识字初探 篇6

一、动画情境,形象识记

一位美国著名的学者曾说过:“语文的外延是生活。”可以说,语文是教育资源最丰富、与现实生活联系最密切的一门学科,网络则为语文学习提供了广阔的教育空间和丰富的资源。网络媒体中生动形象的动感画面,变乏味枯燥的记忆字形为生动形象有趣的直观识字。如在学会意字“旦”时,教师就可以展示红彤彤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的图片的课件,美丽的自然风光吸引了孩子的视线。这时,学生就可以根据己有的生活经验,再结合画面情境中的光色变化,从中体会到“旦”是“天亮”的意思。接着,教师再把画面与字形相联系,帮助学生记几个引申义以及相应词组,就可使学生在情景中理解词意,同时识记了字形。又如学习“休”字时,可观看一位农民伯伯耕地劳作时,累了倚树休息的动画课件,再引导学生联系夏天行人常在树旁歇息乘凉的情景,帮助学生记住“休”的字形。这样通过结合生活实际,可以强化学生对字形的记忆和对字义的理解。在学生眼中,一个字已经就是一幅画,他们把字当做画印在脑海中,这种具体形象的记忆是逼真生动的,也是难以磨灭的。

第斯多惠所说:“知识是不应该单纯地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只有这样,单纯的兴趣才会化为主动学习的动力。”当学生掌握了较多的识字、记字的方法,并有了一定的电脑操作水平后,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学习汉字,在读和用中巩固识字。我就把课文录入到电脑中,将所有的生字设立成一个“字库”,以便学生在读中遇到生字时可以点击该字进入到“字库”,自主地查找其读音、字义、相关词组,并进行造句练习,还可利用“助记歌”助记生字的字形。内容齐全的“字库”为学生的阅读扫除了障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主动积极地、轻松愉快地认识汉字,并从中享受到了识字的乐趣。

二、电脑打字,强化识字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产生好好学习的愿望。”小学生有很强的好胜心、荣誉感,他们总希望自己的成绩得到同学、教师和家长的认可。针对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广泛开展各种课外实践活动,如“比一比谁认字多”、“识字小能手”、“识字小专家评选”等活动。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初学拼音和巩固拼音阶段,教师可安排学生上机操作,用全拼法输入汉字。当输入正确时,屏幕上便会出现“你真棒”、“你成功了”等表扬的词语,让学生及时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当学生有了一定的打字基础后,便可以在窗口中完成组词、造句、作文等作业。这种“无纸作业”与平时的读写作业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在句子的运用过程中掌握所学汉字。

三、玩游戏中,巩固识字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儿童识字认得快,忘得也快。不断复现是巩固识字的有效方法,而把学过的字放到玩游戏中来巩固的效果最好。如学习了合体字后,可在电脑上设计“摘苹果,找朋友”的游戏:把学过的生字各个部件分别写在“苹果”上,打乱顺序挂在一棵“树”上,要求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思考,用独体字来组合成新学的字,谁把字音读准了,就把“苹果”送给他。巧妙的组字游戏,让学生在玩中轻松地巩固了字形,这样既给学生提供了新鲜的感觉,又激发了其在游戏中巩固字形的兴趣。

四、拓展阅读,扩大识字量

网络信息丰富多彩,联系快捷,它将使课堂上有限的学习时间转化为无限的学习空间成为现实。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我通过选择相关的阅读资源建了一个“开心书屋”资源网站,学生只要打开网页,就能轻易地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动画片、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儿歌、谜语、古诗等网站。这种“动态小人书”图文并茂,绘声绘色,对于学生极具吸引力,无需教师要求,他们自己就会如饥似渴地在网上边看边跟着朗读。这样寓识字于课外阅读之中,反复识记,不断积累,就在不知不觉中扩大了学生的识字量,实现了认字识字的目的。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的词语或发现的信息与同学探讨,让每位学生都可以充分参与进学习的全过程,这样的协作方式打破了空间的限制,在参与者之间擦燃了兴趣的火花。

激发学生自主识字兴趣的思考 篇7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基本功训练, 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识字教学不但能为学生的听、说、读、写奠定基础, 而且还能为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发展学生的智力, 创造有利条件。识字的数量和质量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 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还关系到开发儿童的智慧潜能, 发展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重要作用。识字是学习文化的起点, 是阅读写作的基础。小学生只有具有一定的识字量才能比较顺利地进行阅读, 写作, 拓宽知识面, 提高学习的能力。

二.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方式枯燥单调, 忽视学生的识字兴趣

有些老师只喜欢用单调死板的领读和反复书写来进行识字教学, 他们完全置学生兴趣于不顾, 不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不发挥学生的想象;不开展比赛, 不搞竞争, 不活跃课堂气氛;不懂得针对某些汉字的特点, 难以激发学生用更好的方法来识记。

2、教学重点不突出, 识记不够深入

识字教学的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是识记生字, 但是有些教师并没有落实好这个任务。一种表现为偏重生字的读音:在教学生字时, 虽然注重多种形式的认读, 记住了读音, 但忽视了分析字形和理解字义, 教学不深入, 随后便进行阅读教学, 重点放在品词析字、理解分析课文上, 造成教学目标不准确。另一种表现为偏重于理解字义:在学生认读了生字之后, 就开始进行组词、说话练习。学生虽然对字义有了深入的理解, 语言训练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但是却忽略了字形分析。

三.激发学生主动识字兴趣的建议

1、识记本班同学的姓名

刚分班, 许多熟悉的小伙伴都被分开了, 眼前有了许多陌生的面孔, 对方的姓名当然也叫不上来。因此在开学的前一个月里, 以全班学生的姓名作为识字的主要对象。每学到能拼读某个学生的姓名卡片———“名片”, 带领全班认读, 比一比谁拼得准, 学得快。一边学拼音, 一边做名片, 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 学完拼音之后, 每个人都有了一张属于自己的名片, 他们把写有拼音和字的“名片”贴在桌子的左上角, 供其他人课余时一张一张拼读, 互相加深了认识。这样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 大部分孩子不仅学好了拼音, 而且基本熟悉了全班同学的姓名。接下来, 开展“争当老师小助手”的比赛, 要求是:最快认识并牢记本组同学姓名的可以当组长, 记牢本小队同学的可以当小队长, 全班同学姓名都能认记的就有当课代表的资格。不到一星期, 许多学生便能顺利帮老师发书本, 捷足先登的孩子也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小助手。

2、认识教室内的物品及家中的生活用品

在教室里有许多现成的实物, 如门、窗、讲台、黑板、瓷砖、电视机等, 这些都触手可及。因此可以在这些物品上贴字卡, 这样在进行拼音教学时, 可以引读, 下课时还可以随机抽查。这样对于这些抬头可见的物体名称, 不到一星期, 孩子们就把这些汉字铭记于心了。

另外, 课程表也是每天要用到的, 而且在每本书的封面上都有, 因此在每节上课前提醒一下, 读一次, 又帮助学生认识了不少汉字。

3、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要激发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教师就要经常给学生展示生活识字的机会, 提供在生活中识字的舞台, 让生活不断地交流自主识字的成果, 进行在生活中识字的实践。现在, 外面到处是广告牌、店铺、海报、超市等, 只要孩子能够养成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 他们就可以在课外学到不计其数的汉字。比如到超市里去买东西, 货架上的商品真是琳琅满目啊, 要孩子们一下子记住是不可能的, 那就分类来记, 前几次记薯片, 过几次记糖果类……把识字与认识物体有机地结合, 这又是一种不错的识字方法, 我们可以大力宣扬, 热情鼓励, 促使孩子养成在生活识字的习惯。

4、猜字谜、编字谜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自主识字兴趣 篇8

1 创设情境, 激发识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也是我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俗话。有了兴趣, 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浓, 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越高。对于刚从快乐的幼儿园出来的一年级新生来说, 他们的学习比较容易受感情因素的影响, 为顺应儿童的心理, 我经常巧妙地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 使学生乐意学并记得牢。在教学时, 针对他们天真活泼、爱交朋友的年龄特点, 我将生字亲切地称为“汉字娃娃”, 学生自读课文后将学习生字了, 我便说:“读好了吗?汉字娃娃可等不及了, 他们要和大家见面了, 你们能大声地叫出他们的名字吗?”孩子们听了, 学习生字的热情高涨起来, 大家纷纷举手, 都想认读生字。学生读完以后, 读得好的同学给予掌声鼓励并奖励红五星, 贴到荣誉墙上, 学生看到了自己的劳动成果, 乐滋滋的, 同时也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

2 运用直观教具, 激发自主识字兴趣

汉字是抽象的,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 是模糊的。低年级的学生识字是一个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 由于认知水平的具体形象性, 他们对抽象的东西是难以理解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把抽象的、枯燥无味的汉字变为具体生动的图画,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以整体感知为主, 在他们看来, 一个个汉字首先是一个个图形, 这些图形是要表达的意义, 笔画的意义就是搭建这些图形。我们教师应尽量让学生的识字教学与具体事物相结合, 才能显现出汉字的意义。由于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水平较差, 需要通过图画、实物或模型等来拓展学生的思维, 引发学生的联想, 引导学生将汉字的音、形、义统一起来。如教学“月”时, 学生对月亮已有感性的认识, 脑子里有一个鲜明的概念, 知道什么是月亮。教学时我通过观察图片将月的形体与篆文的“月”和楷书的“月”并置,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月”形图与生活中的月亮是一脉相通的, 他们看着图中的那轮弯月, 手写着由月亮演变而来的“月”字, 内心充满了发现新联系的喜悦。在此基础上, 我趁机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描绘出“月儿弯弯像小船, 月儿弯弯挂天边”的形象。这样, 抽象的“月”逐渐被头脑中鲜明生动的月所取代, 今后只要想到月亮的外形, 就很容易想起月字的写法。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 在生动直观的教学中提高了识记效果。

3 组织趣味游戏, 激发自主识字兴趣

爱玩是儿童的天性, “多玩、多学”, 在玩中认字可以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 教学时我采用多种方式, 激发起学生游玩情绪, 使他们在兴趣盎然中边玩边学, 充分调动学生无意注意的同时促使有意注意的发展, 所以, 在每种方式的练习前我都要提出明确的要求, 并且为解决困难创设情境, 以促使学生思维灵活、有创造性地发展。在教学中, 我运用顺口溜识记字法, 提高识字的效率。如教《庄稼小卫兵》一课, 为了让学生区分“青、清、请、情、晴、睛”这几个字, 我编制了顺口溜:草青青, 水清清, 请你来, 做事情, 太阳升, 是晴天, 看东西, 用眼睛。学生读来顺口, 又从字义和字型上区分了这组字。这种识字方法, 生动有趣, 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比单纯的读字抄字效果好得多。教学中, 还可以运用猜字谜记字形的笔法, 通过猜谜来巩固所学知识, 既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又可通过对谜语的综合分析,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而根据字形的特点用谜语识字, 更能激发学生的情趣, 活跃学生的思维。如“思”, 十张口, 一颗心, 猜猜看, 动脑筋;“梯”, 弟弟站在木头边;“非”的谜面可记为“一个猪槽两头通, 六头小猪两边拱”;“鹅”字可记为“我是一只鸟, 走路摇啊摇”;“尖”可记为“上小, 下大”;“虽”可记为“一口吃下一条虫”等等。运用以上方法既可让学生自己记住生字, 又锻炼了他们说话的能力, 发挥了他们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学生在游戏中记住了生字, 不仅增加了自主识字的趣味性, 也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记忆性和口头表达能力。

4 运用规律识字, 激发自主识字兴趣

第斯多惠说过:“知识是不应灌输给学生的, 而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 独立地掌握它们。”识字教学最终是为了让学生能独立识字。为了实现学生独立、主动识字的目的, 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学习生字的方法。因此, 在教学时, 我主要利用一年级教材中两个识字单元来培养学生发现汉字的规律, 从而激发识字的兴趣。课堂上让学生观察基本字与变化字之间的关系, 明白汉字的构字规律, 从中懂得“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合一合”“叠一叠”五种识字的方法。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用学过的识字方法来记忆生字, 相互交流识字的方法, 既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外, 鼓励学生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去认识生活中的汉字, 并把认识的汉字记在《日积月累本》上, 利用课余时间相互交流, 比比谁认得多, 评选出优胜者进行物质或精神上的鼓励。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 还培养了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5 利用活动卡片识字, 激发自主识字的兴趣

学生对枯燥的汉字学习是没有兴趣的, 如果让学生死记硬背会更没劲, 甚至还会抹杀学生自主学习汉字的愿望。因此, 在教学中, 我们可以把一些汉字制成生字卡片,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教“兆”时, 可以先做“木”、“足”、“提手旁”等, 并把它放在“兆”的后面;再边讲边演示, “兆”字加上“木”旁就是“桃”, 加上“足”旁就读“跳”, 加上提手旁就读“挑”。照此方法, 也可以把“桃”字去掉木旁读“兆”, “跳”去掉“足”旁读“兆”, “挑”去掉提手旁读“兆”。活动演示后, 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 相互自制活动卡片, 组成更多的汉字, 让学生去认识。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6 联系生活实际, 激发自主识字的兴趣

识字教学如果仅仅靠课本是远远不够的, 这是因为课本所容纳的东西实在是有限, 所以, 必须向课外延伸。《语文课程标准》提出, 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 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生活中处处用语文, 可以说, 汉字无处不在。如果能将我们学生的眼睛擦亮, 引导学生平时留心观察, 随时随地识字, 那么生活就是他们识字的大课堂。我们教师要多鼓励学生留意生活中的教材, 如认招牌和物品包装袋上的字、车站名等。我让学生把课外认识的字收集到自己的《日积月累本》上, 定期巩固、交流、展示, 比一比谁的课外识字量最大、识字渠道最广, 对于识字量大的孩子及时奖励, 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这不仅增加了识字的数量, 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社会实践动手动脑的能力, 实质上这也是综合学习的体现。

小学生自主识字 篇9

但传统教学中识字教学“高时低效”的现象一直困扰着语文教学, 课堂中单调地读, 重复地写, 机械地写, 让学生兴趣索然, 不堪重负.一年级学生识字量的不足影响了语文阅读活动的开展.那么, 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 鼓励学生自主识字, 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呢?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畅通多种途径, 走开放识字之路, 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一、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资源, 引导学生自主识字

1. 认姓名

学生姓名中的汉字十分丰富, 是大可利用的识字资源.开学第一周, 我们就给学生发放了全班学生座次表, 科任老师姓名表, 让家长协助辅导孩子尽快熟悉小伙伴的姓名, 认识自己的科任老师.老师还为学生设计了两张精致而且富有童趣的“名片”.一张贴在课桌上方便学生对号入坐, 随时认读;另一张可作为“生字卡”, 让学生认读、分发, 或挂在胸前互认等.另外, 我还经常让学生在轮流分发作业本的过程中认识小伙伴的姓名.开学不久, 发现每位孩子都能认识小伙伴的姓名了.我们还将活动继续延伸到认识家人及亲戚的名字.让学生在认姓名这条途径上自主识字.

2. 认标牌

校园是学生识字的一个大环境.学校各功能室、办公室、年级室等标牌;校园内的告示牌、宣传标语、植物标识牌等, 都是学生识字的好素材.我们带领学生一边参观校园一边识字.课余与学生在一起, 时常有意问问学生:这上面写的是什么?引导学生从无意到有意把熟悉校园环境与识字结合起来.开学第三天, 学生就认识了校名“江背学校”、年级牌“一年级一班”, 以及校训“学会求知, 学会做人”等.一个多月后, 学生会认“请勿随地乱扔果皮纸屑”的宣传牌, 连植物标识牌上“我叫玫瑰花”这样复杂的字都能认识了.

二、走开放识字之路, 在生活中自主识字

学生生活在一个多彩的世界, 汉字随处可见.喝饮料时, 饮料名跃入眼帘;买物品时, 物品的名称、说明罗列其上;上街时, 路旁的广告、招牌仿佛在向他们招手;看电视时, 耳听标准的发音, 眼看荧屏上的字幕……生活似乎专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识字环境.他们可以不断地看, 不断地听, 在不自觉间陌生的字符变得熟悉, 进而成为自己认识的字.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了语文, 课堂是小天地, 天地是大课堂.

1. 借广告牌、商标等识字

生活在商业化、信息化的社会, 学生每天都要面对铺天盖地的广告、商标.这也是孩子识字的天然途径和素材.教学第十二主题单元———外面的世界, 我们带领50个孩子走上街头, 在生活中识字.结合各种广告牌、路标、商标等, 利用一天的时间, 学生就认识了“江背镇碑”、“中国农业银行”、“远大三路”、“艺术幼儿园”、“浏阳河酒, 冠军的酒”等汉字.在江背超市里, 学生认识了许多商标名称:“伊利牛奶”、“可口可乐”、“泡泡糖”等.值得一提的是在乘坐公共汽车来、回的路上, 借助车内的宣传标语, 学生认识了“请勿吸烟”、“上车请购票”、“老幼孕病残座”等非常复杂的字, 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们还引导学生利用父母带他们上街、旅游的机会, 问问爸爸、妈妈广告牌上写的是什么呀?这个店叫什么?一次的机会可能记不牢, 但见面的次数多了, 时间长了, 与字打交道的频率高了, 不知不觉之中学生就认识了许多字, 如“麦当劳”、“肯德基”、“火车站”、“阿波罗商业广场”等, 同时增强了学生的生活能力.

2. 借助实物自主识字

借助生活中的各种实物帮助学生识字是最直观的一种方法.教室里的黑板、窗户、幻灯机、录音机等, 我都在上面贴上字卡.另外, 还鼓励家长将家中的洗衣机、挂衣柜、书桌、电视机等都贴上标签, 让学生看到什么就能认识表示该物品的字.老师再作分类指导, 让学生比一比谁认识的字多.

三、寓识字于活动中, 诱导学生主体识字

1. 识字档案袋

我们为班级的每个孩子建立了识字档案袋, 让学生随时把包装盒、包装袋、商标、报纸等上面已经认识的字剪下来, 搜集在识字档案袋中.每周还让家长帮助孩子把认识的字记录下来, 装入档案袋中.家长们纷纷反映:这样的搜集、整理和复习, 识字的效果好多了.老师定时让学生进行识字交流:根据识字档案袋交流识字的内容、搜集的方法、搜集的地点等, 让识字成为学生自主、自觉的活动.同时又培养学生从小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达到资源共享的效果.随着识字量的增加, 学生非常有成就感, 识字的兴趣也高多了.

2.“识字小博士”的评选

“识字小博士”的评选, 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事情.每当此时, 孩子们跃跃欲试, 争相识字.教师根据孩子们的识字量将他们封为“星级将军”.孩子们都喜欢听赞扬的话, “星级将军”的头衔他们人人都想要, 于是识字兴趣高涨.罗睿智、汤天航等小朋友已经是“六星级将军”啦!大家封他们为“识字小博士”, 小博士还可以在班级中带领小伙伴一起识字呢!

3.“我会读”识字展示会

我们不提倡单一的识字训练, 而将识字与口语交际活动有机的结合, 读识不分开.“我会读”识字展示会就是一种展示性阅读活动, 学生在“小小展示台”上阅读自己会读的故事、诗歌、笑话等.孩子们最高兴的事情莫过于能自己读懂故事书了.在下面的孩子听得津津有味, 在台上读故事的孩子也摇头晃脑, 非常有成就感.鼓励孩子多识字, 帮助孩子早阅读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引导学生自主识字的实践与探索 篇10

通过三个学期的识字教学实践, 我发现低年级的学生很喜欢识字, 也积累了一定的识字方法。但在识字过程中, 学生们的识字能力不是很强, 往往认得快, 忘得也快, 对汉字缺少深层次的理解, 尤其是同音字、形近字混淆的现象比较普遍。这些现象是由于学生词汇量不够丰富, 缺少字义上的理解所致。基于上述思考, 本着“快乐学习”的理念, 我在自主识字教学中做了大胆尝试, 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 我就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依托文本, 在语境中有效识字

在课堂上, 我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时, 引导学生识字读书, 同步进行。学生可在阅读中依据语言环境识字、学词、读句, 并从阅读中了解字义。

例如, 《北京亮起来了》一文中, 有“勾画”这个词, 我在教学中让学生联系上下文, 体会“广场四周, 彩灯勾画出一幢幢高大建筑物的雄伟轮廓。”句中的“勾画”和“一幅画”中的“画”意思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 知道前者代表“动作”, 后者指的是“图画”。接着, 我再让学生做“勾画“的动作, 说说谁会画什么?“画”字还可以组成哪些词?这样教学, 遵循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原则, 让学生理解有时候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义是不同的。我还利用各种教学手段, 采用多种形式, 让学生通过朗读, 复现生字, 记住字形;通过朗读, 体验情感, 体会词语的用处;通过朗读, 比较发现词语的差异。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 字的音、形、意在学生的头脑中越来越明晰, 越来越深刻。因此, 我认为把字放到语言环境中去识记, 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课外延伸, 在阅读中自主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识字教学明确提出:“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把阅读同识字结合起来, 可谓一举多得。我让学生在积累成语、诵读古诗中识字。通过引导学生课外学习成语来识字, 目的在于为学生识字提供一个广阔的、可以使学生联想、想象、跨越历史时空的语言环境。学生通过听、看、读、说等方式认识汉字, 不仅可以学会最精粹的语言文字, 还能满足提前阅读的愿望。

我在班里还建立了“图书角”, 放手让学生去阅读,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把识字的巩固过程由课堂延伸到课外, 既有效地巩固了识字, 又使学生及早接受了独立阅读的训练, 获得良好的语言习惯的培养。这样, 通过课内、课外大量阅读, 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 拓展了识字空间, 培养了学生爱读书的习惯, 学生在阅读中尝到了乐趣, 会更加主动地识字, 也会在无意中认识更多的字。在阅读的过程中识字, 在识字的过程中阅读, 两者是相互促进, 共同提高的。

三、拓展空间, 在生活中巩固识字

生活的外延有多大, 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有多大。记得在一次秋游的途中, 学生的视线总是好奇地望着窗外, 当他们看到公交车牌、广告牌上的汉字时, 都兴奋地用小手一个一个认真地写着。可见, 只要留心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生活处处有语文, 处处可识字。日积月累, 识字的数量就会与日俱增。于是, 我便让学生留意周边的广告牌、路标, 认出自己学过的字, 加以巩固所学。

我还注重与家长进行沟通, 设立“课外识字袋”, 让家长督促学生回家多读书, 多看报, 不仅会念, 还要会说。把每天在电视上或书报中看到的生字词记下来, 制作成识字卡片, 放进“课外识字袋”, 帮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养成积累的习惯, 让识字与生活同步。一个阶段后, 我发现在拓宽学生认字领域的同时, 学生不但认识的字多了, 重要的是对学习汉字有了浓厚的兴趣, 也为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打下基础, 更为以后的自主阅读作好铺垫。

小学低段自主识字的思考 篇11

[关键词]识字教学 课内 课外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4-021

识字教学是开放的,教师必须根据汉字的音、形、义,结合学生求知欲强、记得快、忘得快、活泼好动的学习特点,优化识字教学,大胆放飞学生学习知识的翅膀,让他们主动参与,积极投入,引导他们从课内和课外识字,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一、课内识字

(一)在预习中识字

预习时先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拼读生字新词,再让学生利用平时积累的知识给每个生字扩词,然后在会读新词的基础上借助拼音试读课文,鼓励学生多读,同时同桌互帮互助读,激发兴趣,使学生能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二)发掘教材,趣味识字

1.实物插图识字。用插图或有可爱图形的实物卡片引导学生认字,也可以通过课外读物、教室设置、家庭实物等让学生记住字。

2.象形识字:■(云)像云彩的形状,■(雨)像下雨的样子,■(舟)像船的形状,■(日)像太阳,■(人)像侧面的人形。通过这样的描述,学生既认形又明意。

3.形声识字。左形右声的“江、河”,左声右形的“期”,上形下声的“花”,上声下形的“想”,外形内声的“圆”,外声内形的“问”,尽管这些形旁和声旁的组合方式颇为复杂,但学生很有兴趣,学过的字基本过目不忘。

4.猜谜语识字:如“双木不成林”——相;“人在云上走”——会;“蚂蚁在王帝头上拉屎”——主;“五兄弟‘亡、口、月、贝、凡团结在一起,从来不会输”——赢。

5.歌诀识字。教学形近字时,编成歌诀:“有马能行千里‘驰,有土能种庄稼‘地,有水能养鱼虾‘池,有人不是你我‘他。”“小丁丁,开电灯,拿起锤子修板凳,眼睛盯着钉,锤子敲不停,叮叮当,当当叮,大家夸他劳动勤。”听到儿歌,学生趣味浓厚,牢记心间。

6.加减识字。如:木+木=林;休-人=木;花-艹=化;“十”加一笔成“土、千、干、士”;“日”加一笔成“目、白、田、电、申”等。学生的思维阀门一下子就打开了。

7.分析汉字偏旁识字。偏旁是汉字的基本结构单位,绝大多数都由偏旁组合而成,如掌握了“方”字,“放、房、防、访、仿”等的读音就很快记住了;掌握了“古”字,也自然会读“姑、咕、故、估、菇、固、谷”了。

(三)新旧知识识字

新字的认识往往是在认识旧字的基础上,如“叶”就在已认识的“口”和“十”的基础上组合而成,“树”也在已认识的“木”和“对”的基础上。教会学生方法后,学生每次学习新字时,都知道先找找旧字,提高识字效果。

二、课外识字

真正有效的识字学习,都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章。学生在巩固识字时,一定要“回家”,即回归文本,回归生活。

(一)在“玩”中识字

学生都好玩,在上完课文后,教师可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玩”起来,如让他们表演借文具,看对方的态度,还的时候该怎么说,对方怎么做;也可表演问路或被问路,在问路时用什么语言,什么态度,被问路时是否有诚意告诉别人,让人听后易懂等。

(二)把识字、说话、写话结合起来

语言文字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学生学完一课生字后,我就要求他们用“我在什么地方看到这个字”来运用学过的字和想象中的事物组词或说话。如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新鲜事和看到的儿童影视等都真心地告诉别人,或写一写自己的家庭是怎样的,父母是干什么的,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引导朗读促进识字

运用范读、引读、开火车读、自读等多种形式促进学生识字,感悟文中美感。同时,鼓励他们课外自读《弟子规》《国学》《小学生拼音报》《低年级作文评点报》等。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还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记住许多优美的、充满哲理的词句。教师的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获得比自己阅读更佳的效果,也可以激起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四)家长课外引导识字

教师、家长、学生三者之间的融合是巩固识字的有效途径,家长可以买一些课外书籍指导学生阅读,如《故事大王》《小窍门》《十万个为什么》等,读完后向父母、好友、老师复述,让他们感受到课外识字的收获。

小学生自主识字 篇12

1. 小学生自主识字的动机是原始的、主动自觉的。

自主识字学习与其他形式的学习有本质的区别, 它是指学生能积极、主动、自觉地从其生活、学习的环境中识字, 从而主动地学习。这种自觉识字学习活动在小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自我调控识字学习的最基本的要求是主体能动性。

2. 小学生的识字过程具有相对独立性。

所谓“相对独立”是指小学生在识字学习的过程中, 一方面需要教师的引导, 另一方面又要学生尽可能地减少对教师或家长的依赖, 并在识字的过程中自主地做出相应选择, 相对独立地开展各种识字学习活动。但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相对较小、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较低的原因, 要彻底摆脱老师的指导完全独立学习是不现实的。让小学生完全绝对地进行自主识字学习是不可能的, 他们的自主识字必须是在教师引导下的一种相对独立的自主学习。教师在小学生自主识字学习中的指导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只不过要把指导降到相对较低的程度, 要“导”在最关键处。

3. 小学生的识字结果具有实效性。

由于自主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使自己能独立地学习知识, 调动学习系统的各个要素, 使它们发挥出最佳效果, 因此自主识字学习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采取各种调控措施和手段, 使自己的学习达到最优化的过程。一般说, 学生的自主水平越高, 识字学习的过程就越优化, 效果也就越好。

二、当前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

1. 忽视学生自主识字的问题。

为完成让学生识字的目标, 教师一般采用按部就班的识字教学方法, 往往只注重如何让学生多识字、快识字, 很少从学生学法的角度研究如何能让学生自主识字。另外, 识字教学活动中教师通常占据主导地位, 用很长的时间去讲解, 从而忽视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由于学生亲自观察、分析、比较的识字过程少,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致使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较差。很多学生由于没有掌握科学有效的识字方法, 还未养成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 导致好多学生对新学的字词掌握不好。虽然识字教学占用了大量的小学语文课堂时间, 但是很多学生到小学毕业时还未获得读书、读报的基本能力, 这些不得不引起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2. 忽视识字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的问题。

现行语文课本过于强调以教材为基础, 教师必须把教材中强调的字词原原本本地教给学生, 而对于教材中不要求认的字, 教师就不会用心体会, 把学生的识字学习完全局限于课本, 使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却远离生活。识字教学的对象主要是学龄儿童, 他们只有6―7岁。经验表明, 这一阶段的孩子的共同特征是:好动, 爱玩, 注意力不集中, 不能长时间专注某一事物, 对于形象的、具体的、有趣的东西如动画片记忆深刻, 但易记也易忘。根据小学生记忆的曲线特点, 他们对陌生而又乏味汉字的记忆属于机械记忆, 虽然很快就能记住所学汉字, 但对外形相近的汉字很难区分, 即使记住了, 也会很快忘记, 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 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 忽视识字方法和学生年龄特点的问题。

识字教学通常是在学校课堂完成的, 在课堂上更多采用的是传统学习方法, 强调死记硬背, 课后很少对学生进行实践学习, 使学生失去了对识字的学习兴趣。通常的学习方法包括记、读、背、写等, 由于教学过程缺少情节, 缺乏情趣, 内容枯燥, 学生只能机械记忆, 且效率不高。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很多, 但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忽视了识字方法以及学生所处的年龄段。这一年龄段的学生, 对一些动画、图片更感兴趣, 因此, 教学中如果加入一些动画、图片等内容, 会起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方法

1. 把握学生学习动机, 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学习兴趣

学习动机是推动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因, 是与学生满足自己的学习需要紧密相关的。小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动机, 由于年龄偏小的原因, 学习目的十分模糊。因此, 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进行细致的观察, 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 然后在教学中把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动机有机地结合, 并运用一些学生喜欢的示例, 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启发和引导他们把学到的生词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这样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2. 把握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调动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 如果让学生长期被动地识字, 不仅会降低学生识字的效率, 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形态新颖、生动活泼的事物特别感兴趣, 一旦有了兴趣, 他们就会主动地接触新鲜事物, 对一些问题主动地寻求解决之道, 不知不觉中发展了自身的智力。因此, 在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尝试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把一些儿童喜闻乐见的事物, 播放给学生, 使他们在欣赏的同时, 学习新知识。作为教师, 一定要把握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 调动学生学习识字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潘红玲.《利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J].《陕西教育》.2006 (1) .

[2].林春华.《利用教材, 拓展学生自主识字兴趣》[J].《广西教育》2006 (1) .

[3].任士建.《活用识字教学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J].《校长阅刊》2005 (12期) .

上一篇:建筑环境设计下一篇:国内外教学反思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