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识字

2024-09-23

小学识字(共12篇)

小学识字 篇1

一、小学生识字现状调查

识字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起步阶段, 也是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基础。识字能力是学生学习语文应该掌握的基本能力之一。但是, 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低下, 识字量达不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已成为许多乡村小学不争的事实。为此, 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 调查发现, 我校只有41%的学生喜欢语文。究其原因, 主要是学生怕识字, 遗忘快, 没兴趣。学生识字费时低效日益成为学校语文教学的新困惑。

二、识字能力低下的原因分析

1. 主观原因

调查发现, 大多数学生识字能力低下, 并非智力因素, 而是对识字不感兴趣, 在识字方面存在许多不良行为。比如: (1) 懒惰, 贪玩。这些学生经常迟到, 做作业敷衍了事, 字迹潦草, 不按要求学习。一问原因, 不是忘了, 就是没听清。 (2) 随意性强。一部分学生识字, 不看规律、要求, 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无笔顺可循, 缺胳膊少腿是家常事, 即使写正确了, 也不规范, 让人看不清、认不出。 (3) 贪图享受, 怕吃苦。现在条件好了, 孩子少了, 大多数小学生在家娇生惯养, 他们从小依赖大人, 养尊处优, 贪图享受, 怕吃苦。步入校门以后, 一切都得自己去做, 于是就会产生厌学、逃避、偷懒心理。识字难, 写字更难, 再加上多数孩子没上过幼儿园, 学习基础为零, 短时期内让他们大量识字, 真是难上加难。

2. 客观原因

(1) 社会因素

小学生缺乏较高的是非分辨能力, 容易受外界影响。有错别字的招商广告、宣传标语, 再加上电视网络上的错别字, 使那些还未牢记的汉字, 一下子在学生脑海中变得面目全非。

(2) 学校因素

尽管国家提倡、推行的是素质教育, 但许多学校始终没有从应试教育中走出来, 学校对教师的评价考核仍然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这无形中加大了教师的重担, 导致教师将自己的重担转加给学生。学生只好不求质量, 应付了事, 只为完成任务, 结果导致书写不规范, 错别字连篇, 正确率低。

(3) 教师因素

大多数教师识字教学方式以记, 读, 背, 写为主, 教学方法单一, 缺少情节, 缺乏情趣, 内容枯燥, 学生只能机械记忆, 采用读、认、写这三种方法去接触汉字。完成识字任务长时高耗, 需极大的耐心, 不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点, 因此学生不感兴趣, 参与教学的兴趣不高。经过调查了解,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教师思想上对识字重视不够, 喜欢花大量时间去分析理解课文, 课堂上不舍得花时间、花工夫识字;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没有被很好地调动起来;学生与生字经常见面的机会不多, 学生并没有真正学会这些字。

(4) 其他因素

识字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的矛盾。识字教学的对象主要是学龄初期的儿童, 他们只有6-7岁。心理学研究证明, 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共同的心理特征是:好动、爱玩, 不能长时间专注某一事物, 喜欢接触形象的、有趣的、具体的东西, 记忆力比较强, 但易记也易忘。根据小学生思维记忆特点, 他们对汉字的识记属于机械记忆:通常通过字形的分析, 或对汉字进行整体记忆, 虽记得快, 但汉字之间很难形成有效的联系, 因而也容易忘却。

三、对策研究

1. 创造条件, 加强沟通, 形成学校、教师、家庭三维一体的教育

学校要创造便利条件, 使学校与家庭, 教师与家长之间信息畅通, 便于学校、教师、家长之间互动联系, 形成学校、教师、家庭三维一体的教育合力, 及时帮助学生解决识字难题。

2. 加强感恩教育, 用爱心滋润心田

“感恩”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 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情感。近年来, 党和国家为了让每个孩子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因此, 学校、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 使学生不忘国之恩、党之恩, 懂得少年儿童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 燃起学生的求知火花。爱心是教师工作中不可缺少的, 也是教师工作的主旋律, 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爱能融化学生心中的坚冰, 教师要关爱学生, 主动去了解他们的心理, 关心他们的生活, 用爱心滋润他们的心田。

3. 加强管理, 转变观念, 优化育人环境

学校要加强教学管理, 大胆进行教育改革, 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和角色观, 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脱出来,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学定教”的教学观念。教师的课堂教学, 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 着眼于学生的未来, 视学生为学习的主体, 努力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 让每个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 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1) 创设情境, 激发识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识字教学首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 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情境教学作为沟通教材和教育对象的桥梁, 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 是拨动学生情感的情弦。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顺应学生的心理,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精心制作学生熟识的图画、卡片, 色彩明亮的多媒体课件, 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 把枯燥的识字课堂变成学生的兴趣学习课堂, 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汉字的学习当中去。

(2) 创新学习方式, 培养识字习惯

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短, 无意注意占优势。要想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保持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就不能只以单一方式进行, 不然就会把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给熄灭了。教师要引导学生变换形式, 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促进学生学习。

(3) 提倡多样化识字方法, 培养识字能力

小学生思想单纯, 学习汉字的方法很单一, 往往只是教师教, 学生机械地跟着学, 这样学到的东西并不牢固。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教给学生各种识字的方法, 如形声字识字、趣味识字、部件识字、环境识字、儿歌识字等识字方法。识字教学要重视掌握识字方法, 尤其要利用汉字选字规律识字, 逐步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4. 开拓识字渠道, 探索识字新途径

教师还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 走出课本, 利用广阔的生活空间识字, 鼓励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主动识字。如校园里的墙报、师生的姓名、建筑物的名称、商品标签、实物名称、各种图书、社会上的广告牌、宣传标语等, 都是学生识字的教材, 都能成为学生识字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 让学生主动跨入识字乐园。

摘要:识字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起步阶段, 也是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基础, 识字能力是学生学习语文应该掌握的基本能力之一。调查发现, 我校只有41%的学生喜欢语文, 究其原因, 主要是学生怕识字, 遗忘快, 没兴趣。学生识字费时低效日益成为学校语文教学的新困惑。提高小学生识字能力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多途径、多形式、灵活多样地识字, 从而构建开放而有操作性的识字教学模式, 引导学生大量识字, 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生,识字能力,对策研究

小学识字 篇2

1.认识“海、鸥”等9个生字。会写“军、苗、沙、海”4个字。

2、学习课文的1、2两节,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教学过程 :

一、谈话,揭题。

1、今天孙老师给你们带来两个可爱的小朋友,出示头像苗苗和军军。教学生字“苗”,把苗送进田字格。师:苗苗奶奶家在农村,那儿有一大片绿绿的秧苗。板书:农村

2、把军送进田字格。师:猜一猜军军爸爸为什么叫他军军?

3、师:军军有个心愿,长大后当军人,一名海军,因此军军常到海边玩。板书:海边

4、暑假他们回家玩,照了许多照片,还写了文章呢!请学生读课文识字6。

二、初读课文。

1、生自由读。

2、指名分小节读。师随机正音。

三、学习课文。

1、这节课我们就跟着军军去海边,跟苗苗去农村欣赏一番。

课件出示海鸥、沙滩、军舰、帆船的画面。师问:他看见了什么?指名生交流。练习说话:军军在海边看见——、——、——和——。师:许多生字宝宝藏在里面,出示生字舰、帆、鸥、滩。编号,猜字。海鸥的鸥是几号?你是怎么猜的?继续猜。帆船也是船,为什么帆不是舟字旁?开火车读生字。

2、军军看见这些以后怎样写下来的?读第一小节。交流:前面是数字,后面是量词,合起来叫数量词。读一只、一片……军军就是这样一边看一边说的,谁来说说。

3、师:能不能把沙滩读大点,加上动作。军舰和帆船都是船,为什么 是一艘、一条?

4、师生 串读:一小一大、一大一小。同桌串读。

5、军军看见了小小的()、大大的()、宽宽的(),窄窄的()。

6、苗苗从农村给我们带来很多很美的图片,放图。苗苗看到了什么?苗苗在在农村看见——、——、——和——。她是怎么写的?读

7、苗苗这样介绍,秧苗是一畦一畦的,稻田是(),池塘是(),果园是()。

一畦秧苗是怎样的?课件出示,并告诉孩子田间的一长行秧苗。

一畦又一畦的秧苗叫一畦畦秧苗。一块又一块的稻田叫()。一方又一方的鱼塘叫()。一座又一座的果园叫()。

8、军军和苗苗的老家给你留下了什么感觉?

四、指导写字:沙、海

1、师范写。重点指导“海”字的笔顺。

小学高效识字教学 篇3

【关键词】识字;方法;培养;积极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识字质量?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就能自觉去学习并掌握汉字的音、形、义。

一、用积极评价激发兴趣

小学低年级儿童机械记忆处于优势,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学习知识大抵从兴趣出发,所以教师的识字教学应于千方百计运用积极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1.课上提问、设计的题目要兴味盎然,新颖的练习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起他们的兴趣。如(1)“采苹果”。我用彩纸制作了苹果树:一棵苹果树,上面挂满了苹果,每个苹果上标着一个汉字。课堂上当学生指认汉字正确时,便摘下一个青里透红的苹果,奖励给学生。这种检测形式学生兴趣大增,谁都想尝试,谁都想多摘几个苹果。(2)猜谜语。A、巧夺天工——打一字(人)B、两个小孩在土堆上背靠背——打一字(坐)C、眼前一座山,只能看见尖。山中两个洞,空气通里边——打一人体器官(鼻)。

以字谜、顺口溜等形式出题检测学生识字,能激起学生的好胜心,也有趣味性,能唤起学生兴趣。

2.教师评价要富有鼓励性。比如:“XXX答得真好”“XXX答得又快又好”“努力”“下次不能马虎”“有进步”等激励性评价语言可以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采用各种手段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后,教师所要做好的关键在于尽力维持学生的这种兴趣,精心地呵护这种兴趣。

二、注重识字环境的创设

要遵循听的懂、读得准、识得真、记得牢这一规律,积极创设识字环境,引导孩子们认识生字,牢记生字。一是通过社会环境识字。很多生字的认识渠道来源于社会,如店牌名、商店超市的名称、物品标价牌、电视节目出现频率较高的字,只要有一个学生提出,其余学生也能相继回忆起,并在日后自发加强对社会中字词的注意。二是通过学校环境识字。学校环境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场所。一些事物在孩子们心目中会牢记一辈子。比如教“学”时,每个学校都有牌匾,同学们对牌匾印象非常深刻。这时就可以问同学们:“学校门口挂的牌子上都是什么字?”同学都会马上说出牌匾上的文字,这时候就可以问同学们:“你们谁知道学校的“学”怎么写?”很多同学都会回忆“学”字的写法,由此就可以牢记“学”。又比如在班级墙报上开辟“识字园地”,并让学生采用轮流发放作业本的“姓名识字”,引导学生展示自己课外识字成果,经常开展活动,交流识字成果。三是通过家庭环境识字。家庭环境是孩子们最为熟悉的环境,很多生字的认识渠道来源于家庭生活。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情,对孩子们影响就会很大,因此,识字教学要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创设大家都常见的家庭环境来引导孩子识字。

三、体验成就感,增加信心和兴趣

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就感,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认可,增加他的学习信心和兴趣。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易生为师,体验成功。在教学中,尝试让学生自己做小老师,让他们自己想,自己说。一个个“小老师”都能独立发现问题,并提醒其他同学注意生字的写法,其涉及方面有很多,诸如多一点,少一点,多一撇,少一撇之类的错误,形近字和同音字想混淆所产生的错误等。我给他们一些鼓励,这样“小老师”们的兴趣很高,“学生”们的兴致也很高,课堂上常常小手林立。

2.掌握规律,体验成功。汉字中的形声字约占七成,一部分表意,一部分表音。我引导学生运用“加一加”“减一减”和“换一换”的方法,使他们加深了对形声字构字规律的认识,有种“识一字而会认百字”的感觉,真正做到了举一反三,增加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从而大大提高了识记生字的效率。

3.提倡创新,体验成功。掌握汉字规律,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创新能力,保持孩子们强烈好奇心和旺盛求知欲,不失时机地利用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积极挖掘教材本身所蕴涵的创新因素把快乐引进课堂,让孩子们通过积极参与,深切感受到有趣游戏的快乐,思维创新的快乐互相帮助的快乐,获得成功的快乐。

总之,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教给识字方法,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同时我们也要在识字教学中培植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是他们真正喜欢汉字,在自主识字中提高识字效率。

小学识字 篇4

《语文》(课标本)第一至四册要求学生认识1600—1800个汉字,其中800—1000个会写。识字任务比较重。而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掌握字形难度最大。为了让孩子们能快乐地、有效的、尽快地记住生字,我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

我在教学《荷叶圆圆》一课时,在记“翅”字时,有的孩子说一片羽毛飞到了支的大腿上。在记“篮”字时,林进说,我用熟字换偏旁的“篮”,蓝天的“蓝”草字头换成竹字头。这时,我出示了提前准备的小竹篮,补充说,瞧这篮子,它是用竹子做的。我想通过实物展示,孩子们对“篮”的印象会更加深刻。在记“蹲”字时,丹丹说,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记,“足”字加尊敬的“尊”,就是蹲了,我还会用动作来记,话刚说完,只见她走到课桌旁蹲了下去,其他的孩子一看都明白了。说到用动作来记难字,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记“舞”字,这个字对于很多孩子来说是难字,可卢雨晨起立说,我会用动作来记“舞”,“舞”就像一个跳舞的人,最长的一横像伸展的手臂,下面的横撇像抬起的右脚,最后的一竖像站立的左脚。此时,哗啦啦的掌声回荡在教室里。

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他们喜欢怎么记就怎么记,肯定不会对识字感到枯燥乏味,反而会其乐无穷,从而大大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这也有助于发展孩子的发散思维。

二、让孩子在游戏中识字

(一)猜字谜

猜字谜是一种文字游戏,对帮助孩子记住字形有很多作用。在识字教学中,如果原原本本把字摆出来让他们认读,学生没有多大兴趣,而采用猜字谜游戏就不一样了。有时我会根据字形的特点,编成谜语或儿歌,在教学中以猜谜语的方法教学生字。如,“三人同日去郊游”(春)、“不低也不矮”(高),学生兴致勃勃,很快就猜出来了。有时我会在当黑板上生字随便打乱顺序巩固后,又让学生进行“猜字游戏”。有时我在教学完生字后,布置孩子们回家编字谜或儿歌,然后在第二天的课前三分钟展示。这样,由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孩子们特别愿意参与,浓厚的参与兴趣中不知不觉掌握了这些生字。此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出谜语让对方猜,有时,当学生搜集字谜、自编字谜,在收集中和读中识字,真正实现乐学。

(二)对口令

学习比较难写的独体字时吗,组织学生进行师生、生生之间的“对口令”游戏,既有趣,有有效。游戏方法是:老师说出一个字,学生念出笔画笔顺;或是男生说字,女生说笔画笔顺;也可以在同桌之间、小组之间进行。如“女”字的笔顺很容易搞错,在弄清了它的笔画笔顺之后,我与学生来个“对口令”:师:“女”字怎么写?生:“女”字这样写——撇点、撇、横。学生边说边比划,在简单的说一说,动一动中,对“女”字的笔画、笔顺有了更深的认识,省时而高效。

(三)“过红绿灯”

在教学过程中,我一直让学生养成先学的好习惯,在检查学生的先学情况中,我设置了“过红绿灯”这个游戏。我让每个学生制作工具“红绿灯”:用红色和绿色卡纸贴在一起,剪成手掌大小的圆形,这样就成了一面是红灯,一面是绿灯,再用一支小棍当把手。课中,我请能力较强的同学来担任“交通警察”,他读到的生字中,如果会读的就举绿灯,不会读的就举红灯,老师将出现红灯的字摆在黑板上重点教学。

(四)叫号出征

孩子们在预习课文的时候,我要求他们在课文后面的生字表上给每个字编上号码,我也将我的大字卡编上号码,然后板贴在黑板上。游戏开始了,我们的口号是:“(师)叫号出征——(生)快!快!快!我问:几号几号什么字?孩子们回答几号几号是—。叫对了前进一步,叫错了后退一步,比谁前进的快。在小组里也可以这样玩,学生玩的乐极了。

三、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一)在生活上识字

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是学生识字的“活书”。我来引导学生留心生活的环境,处处把字识。例如,假日和家长一同上街买东西,商店里,超市里,商品琳琅满目,我告诉学生,留心观察商店的招牌,商品的名称,认出自己学过的字,读给家长听。不认识的字,问一问身边的家长。这样既可以巩固所学汉字,认识更多的汉字,又可让家长高兴,一举两得。记得在教学一年级上册识字(二)中的《自选商场》,我让孩子们带来了在超市里买东西的小票、事物的包装袋等,在小组的交流汇报中,孩子们收集到的各种各样的小票和包装袋,让我眼前一亮,让孩子们产生了成就感,也从中认识了更多的生字。

(二)在校园中识字

汉字存在于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我利用语文活动课。带着学生在校园走走,认识校名,读读学校十字校风,看看名人名言、各类告示牌、大队部黑板报等。学生在快乐的参观活动中,既认识了不少汉字,了解了校园文化,也受到了一次文明礼仪教育,激发了爱校热情。记住班里同学的姓名,也是让学生在校园中识字的可行办法。我让全班五十多个小朋友,把自己的名字制成“名片”,互相交换,互相认识。这几十个姓名都认识了,一两百个字也就认识了。

(三)在家里识字

家庭是孩子学习的一方乐土。学生最喜欢看电视了,如能积极引导,从电视荧屏上也能认识很多字。我告诉学生:看电视时,从字幕上认一认自己见过或学过的字。这样既满足了看电视的欲望,又加深对多学汉字的记忆,一箭双雕;家人看报,你也凑一份热闹,在一旁读一读;逢年过节,亲人发短信了,也请大人让你读一读。

生活处处都是“识字本”。学生有兴趣了,就会做生活的有心人,事事留心,处处留神,使识字与生活同步。

总之,在教学时给孩子营造快乐识字的空间,孩子们在游戏中识字,在快乐中识字。在孩子们的心间——识字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低年级的阶段目标中提到: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然而识字教学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如何才能让学生喜欢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呢?我在低年级识字教学方面进行了一番尝试。

小学识字课件 篇5

一、板书设计:

齐天大圣孙悟空,

不听劝告闹天宫,

不给玉帝做奴才,

反到人间做猴王。

二、幼儿基本情况分析:

一定的教学环境决定幼儿兴趣与否,所以采用适应此刻幼儿年龄的寓言环境,必能激发其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活动准备:

1、字卡

2、苍蝇拍

四、活动过程:

1、欢迎大家进入“萌萌识字王国”,我们的口号是?(萌萌识字王国,识字真快乐!)复习上节课内容,让幼儿积极回答问题拿到通向王国的四把钥匙(即上节课的四个汉字)

2、请第一个小朋友用他的钥匙请出“故事爷爷”。欢迎故事爷爷讲故事。

3、请第二个小朋友用他的钥匙请出“智慧奶奶”。让智慧奶奶出问题考考小朋友。

a.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他被称为什么?

b.他不听劝告,做了一件什么大事?

c.他不给玉帝做奴才,反到人间做什么了?

4、请第三个小朋友用他的钥匙请出“儿歌哥哥”,让儿歌哥哥教小朋友学儿歌。

5、请第四个小朋友用他的钥匙请出“游戏姐姐”,我们一块做游戏认识字宝宝。

拍“苍蝇”游戏

游戏规则:把四个字宝宝放在地上,让一个小朋友在老师发号施令后,用苍蝇拍拍那个字宝宝。后可增加难度,让两个小朋友一同抢打“苍蝇”字宝宝,看谁打的又快又准。

五、结束部分:集体背诵儿歌。

六、教学反思:

新颖的教学环境吸引了幼儿注意,好玩的游戏让幼儿积极投入其中,达到了预定教学效果。以后应多多动脑,真正做到让幼儿“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幼儿熟悉且背诵儿歌。

2、掌握四个汉字:奴、劝、圣、反。

3、会使用四个汉字正确组词。

教学重点:背诵本节儿歌。

教学难点:会认读四个汉字并正确组词。

小学语文识字探讨 篇6

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一打开课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归类识字,这就决定了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教师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对低年级识字教学进行了探索。

1.激发兴趣——乐意学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之乐意学。低年级孩子天真活泼,合群,爱交朋友,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可以将生字形象地称为“娃娃”或“小客人”,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识字过程也随之变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过程。亲切自然的称呼自然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对于枯燥的事物,人们的情绪总是消极和被动的。如果孩子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 在语文各种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实施的主渠道。它是所有教学活动中最关键、最活跃的载体;同时它也是教育活动中最重要的实体,教育质量在这里体现,办学效益在这里显现,未来的人才在这里养育。所以,关注课堂是我们的追求!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教是学生知识转化为技能的外因,外因只是学生主体变化的条件,而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是学习的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外因则必须作用于内因而得以外显。也就是说,教学只有深入孩子们的心灵,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才能在学生的内心深处积淀,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目的和要求。正确的方法是学生本人把要学习的东西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发现”。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3.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

兴趣是激发儿童从事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重复,喜欢表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猜字谜,找朋友、风车转转……将这些儿童学前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学前游戏的乐趣,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

4.利用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识字教学

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来观看一个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文字。如:先出一组象形字,这组字采用由实物图到象形字,再到现代汉字简化字,逐渐演变的动画形式出現,富有动感的,生动有趣的画面一定会使学生产生神秘感,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识字教学。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识字教学,简化了思维过程,减轻了记忆的强度,促进了思维的正迁移,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认知策略,激起学生去探索这蕴含无穷奥秘和乐趣的汉字世界的欲望。“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灵魂。综合实践活动本身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的特征,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提供条件。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语文实践,学生的活动领域可以从校内走向校外,活动的内容由教材拓展到社会与自然,以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发展。

5.给字配“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引导学生想象,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简笔画言简意赅、形象生动,而且内蕴丰富,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低年级儿童对图画的兴趣浓于文字,在生字字形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思维动画”,如:教学“跳、扔、举、拍、扫、洗、刷、端”一课时,学生运用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让字形在脑海里如动画般流出来,让一个个静止的生字都活起来,初步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给字配“画”恰当地结合在图画与文的巧妙联系中,丰富了学生的想象,使学生生动地识字,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6.开展实践活动,把学生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

教师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开展实践活动。采取模拟、创设情境的办法让儿童识字。如举办“娃娃超市”、“动物运动会”、“秋天的田野”、“我当小导游”、“逛商店”等活动,活动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和社会生活相沟通,使儿童尽快从“我”的世界跨人更广阔的周围环境,以吸收各种信息,扩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因此,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而着眼学生的终身学习,着眼学生的发展,必须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与技能。

总之,小小汉字,奥妙无穷。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处处从学生主体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想象,实践,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

【参考文献】

[1]黄亢美编《文字学基础与字理识字》99.8

[2]戴汝潜等《 汉字教与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5

[3]网络:《浅谈一些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北京泡泡少儿教育

小学识字 篇7

古诗是中华文化中最灿烂的一块瑰宝, 是经典诵读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我在班级活动中时常提供交流展示的机会, 表现突出的学生予以奖励, 以促动全班学生大量识字。具体做法是:班级开展早晨“每日一诗”活动, 我每天放学后按《古诗词》的顺序把诗中不认识的生字写在黑板上, 并在生字上注上拼音。早晨, 孩子们一进教室就大声读几遍再坐到自己的座位上, 并且把生字的音节抄在《古诗词》相应的古诗中。早读课上, 我采取多种方式检查孩子的认读情况, 并对识记效果好的学生大大表扬一番。这样, 在榜样力量的影响下, 同学会自觉加强识记, 期待能在课堂上“一显身手”。一周后, 把七首古诗中的生字去掉拼音采用指名认读、同桌互读、开火车读的方式进行检查巩固。一个月后, 20首古诗中的生字再次认读。如此反复, 不认识的孩子寥寥无几。学期结束时, 我做了有心人, 把80首古诗中的生字全部打下来, 因学校的条件有限, 就放在班级公共邮箱中, 请家长打印好, 督促孩子认读。具体操作方法是: (1) 第一遍大声读, 把不认识的生字划上横线; (2) 第二遍就读不认识的字, 如果遇到困难, 不允许向家长请教, 按老师提示的页码自己到《古诗词》上查找。 (3) 第三遍就是在家长面前过关。一天一张纸, 弄熟为止。 (4) 最后, 小组过关, 大组过关, 全班过关。一般一首古诗中有3———5个生字, 80首古诗有350———450个生字, 仅《古诗词》这一本书孩子就能认识这么多课本以外的生字, 多么了不起呀!

二、在预习教材时识字

课内大量阅读促使我们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而提高效率的前提是教师和学生课前必须作充分的备课和预习。这学期, 我布置给孩子的作业主要是预习。经过一年级一学年预习习惯的培养, 学生逐渐明确了预习的要求, 抓实预习, 才会有高效率的课堂。因此我在开学再次向学生明确了预习的具体要求, 并让他们记录在语文书的首页: (1) 大声朗读课文5遍, 做到正确流利; (2) 标好自然段序号, 做记号、找疑难、写批注; (3) 自学生字:读准字音、在文中圈出、描红、查字典、扩词两个 (其中一个是成语) ; (4) 阅读与课文配套的《小学生拓展阅读》。孩子在预习的时候, 已经把文中的生字 (一般10个左右) 认识了。在组词时, 鼓励学生查字典, 能写出与众不同的成语, 写好后能读熟。这样, 每课又能认识大约20个汉字, 整本教材大约有23篇课文和10篇识字, 就能认识600多个汉字。坚持有布置有检查, 在课堂教学的同时检查反馈预习的情况, 及时进行巩固。每一节语文课在检查生字词时, 我总安排“日积月累”这一环节, 主要内容是:带有课文生字的成语。我事先挑选8———10个带有生字的成语, 把它们打在课件上。上课时, 采用竞赛的方式认读, 即:这些成语谁都认识?及时树榜样立典型, 毫不吝啬地进行奖励:“你真棒!”“你是认字大王!”“你是识字小明星!”附带送上我亲手剪的窗花。这样与众不同的奖品, 极大地调动了孩子课外识字的兴趣和积极性, 每每这一环节, 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举手, 积极表现自己。我看在眼里, 喜在心上。

三、主题丛书识字

这学期, 二年级孩子人手一本主题丛书《秋天的童话》。刚拿到书时, 我没有急于上课, 而是让孩子们自己随机阅读。而我则思考:怎样用好这本书呢?我整整思考了两周时间, 最后定位在识字和积累两方面。每上一篇课文, 我都提前自己阅读, 划出孩子可能遇到的“拦路虎”, 把它们一个一个地写在16K的白纸上。上课前, 按教材的要求进行预习。课堂上, 我一次出示这些手写的汉字和词语, 多形式的认读, 课后把它们用磁铁粘在黑板上, 让孩子利用课余时间小组认读。我还根据课文内容适当补充一些成语、名言、道理、常识知识等, 进一步丰富孩子的学识。假期里, 我仍然是个有心人, 把这些汉字和积累的知识打下来, 放在公共邮箱里, 像古诗词中的汉字一样进行复认操作。假期结束, 在班级开展识字比赛。我统计了一下, 孩子们能从主题丛书中认识的汉字大约有700———800个左右。

四、在活动中巩固识字成果

学生的识字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 总在反反复复中进行, 不可能一蹴而就。识字本身是枯燥的, 而对于枯燥的事物, 孩子的情绪总是消极和被动的。如果孩子们一味地被动识字, 不仅识字的效率低, 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这时我就会进行及时的评价, 开展生动的活动, 让学生感受到识字带来的乐趣。如:定期开展“猜猜我是谁”的活动, 将孩子们近期认识的汉字, 运用“编字谜、拆分汉字、画图画、做动作”等形式引导孩子回忆汉字的特征, 从而猜出这个汉字。猜对的孩子奖励“大拇指”的奖章。有一两次, 我实在因工作忙, 没有来得及开展活动。孩子们就围着我询问起来:“胡老师, 怎么还不玩猜猜我是谁的游戏呢?我们都等得急死了!”听着这一声声稚嫩的埋怨, 我感到一阵喜悦, 曾几何时, 识字已经成为孩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习惯了。同时, 我不停地想点子、利用多种形式的练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兴趣盎然中完成学习语文、巩固基础知识的任务。

目前, 大多孩子已经能读不带拼音的课外读物了, 青少年版的《西游记》《尼尔斯骑鹅历险记》等都成为他们的精神食粮。试想, 如果没有大量的识字基础, 阅读从何谈起呢?孩子们本学期共认识汉字1750个左右。如果下一学期, 我能在拓宽识字途径方面多思考, 相信二年级的孩子很快就能掌握2500个常用汉字了。每每想到这一点, 我就热情澎湃, 美好的前景似乎就展现在我的眼前。

摘要:“人生识字聪明始。”识字不仅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一个人文化素质提高的第一步, 而且识字还有利于开发儿童的智慧潜能、从小发展他们的创新素质和创造才能。本学期, 在学校总课题《新学校新经典》的指导下, 结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我认真研读每一期的《实验通讯》、韩兴娥老师的专著《踏上阅读快车道》以及观看韩兴娥老师的课堂教学实录等, 在日常语文教学中组织、引导学生大量识字。

关键词:兴趣,识字,海量,阅读

参考文献

[1]《踏上阅读的快车道》

小学识字 篇8

一、丰富形式, 激发识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于一个初接触汉字的孩子来说, 激发其兴趣是第一要务。

1、课件演示。

课件的应用, 将枯燥的汉字变得非常形象, 声音、画面也更加吸引孩子。如学“采”字, 展示出一棵结满果子的树, 一只手灵活地摘下树上的果子, 随后演变出一幅画面, 树变成了“木”, 那只手变成了“爪字头”, 画外音:原来“采”就是用手在树木上摘下东西。动感的画面, 形象的解说, 艳丽的色彩吸引着学生, 他们会很轻松地把画面与相关联的汉字“采”联系在一起。

2、编“顺口溜”。

在学习会意字时, 朗朗上口的顺口溜让孩子们很快记住了复杂的字。如:“鱼、羊”鲜, “二木”林, “三木”森, “小、大”尖, “小、土”尘, “三口”品, “三日”晶, “日、光”晃等。此种方法让识字很有趣味性, 学生记得快, 记得准。

3、编、猜字谜。

学生在学习生字时, 教师给予鼓励, 让他们积极去观察字形, 学着编成字谜, 还可和其他同学交流, 让他们猜猜。如:学习“想”, 左边木, 右边目, 紧紧相拥在心上;学习“男”, 在田里下力的那个人;学习“闪”字时, 就说“门字里边有一人”;学习“坐”字时, 就说“两个小人土上蹲, 一左一右两边分”等等。

4、丰富想象。

如:认识“母”字, 学生分析为好像妈妈抱着我, 两点像母亲的乳汁;认识“国”字, 学生分析为方框里有一块玉石, 国家就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宝贝;认识“高”字, 就是一幢高楼上有一个个窗户;认识“影”字, 就是太阳 (日) 出来照着一座亭子 (京) , 投下了影子 (三撇) 。形象、生动, 很容易让孩子们接受。

二、创新方法, 提高识字能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 如有一些学生容易混淆的字, 教给孩子一些识字方法, 在玩中认识了生字, 还辨清了形近字, 对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能力有很大的作用。

1、“寻找造字规律”。

“六书”造字法造就了千万个具有表意功能的汉字, 每个汉字都像一副画。造字之初的象形字生动逼真、图文合一, 如“山、水、石、火、网, 刀”等, 使人见字而知形, 见形而知意。在这类汉字的教学中, 可以通过图字对照, 让学生动手画一画, 看多媒体展示字的演变过程等方法, 让学生学习。又如教学内涵丰富, 组构巧妙的会意字时, 可引导学生依据字形进行想象。如学习“休”字, 可引导学生这么想:“一个人在外累了, 就靠在树旁休息”。学习“从”, 就可引导学生这么想:“两个人前后相随”。学习“尖”, 就会想:“上小下大为尖”。这样, 不仅记住了字的读音和写法, 也知道了字的含义, 学会了运用。形声字是由表义的形旁和标音的声旁组合而成, 是一种比较科学的造字方法, 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字学生更容易掌握。如:认识了“青”字后, 加上“三点水”为“清”, 此字和水有关;加上“竖心旁”为“情”, 情发自一个人的内心;加上“言字旁”为“请”, 发出邀请得用语言;加上“虫字旁”为“蜻”, 此字与虫有关, 如“蜻蜓”。这样, 学生很快掌握这一系列的字, 并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混淆。

2、“熟字变一变”。

如, 在教学“无”时, 就联系之前学过的“天”字, 将“捺”变成“竖弯钩”;学习“手”时, 就联系之前学过的“毛”, 将“竖弯钩”变成“竖钩”;学习“电”时, 就联系之前学过的“田”, 将“竖”变成“竖弯钩”;“儿”字变一个笔画就成“几、九”等。

3、“熟字加减法”。

如:给“日”字加一笔就可变成很多新字, 加一“横”, 就成“目”;加一“竖弯钩”, 就成“电”;加一“撇”, 就成“白”;加一“竖”, 就成“田”。“自”字减一“撇”成“目”, 减一“横”成“白”。“票”遇“风”是“飘”, “票”遇“三点水”是“漂”。

三、拓展途径, 增大识字数量

语文是一门具有开放性的学科, 识字不应只局限于课堂和课本, 要注意课内外的结合, 充分利用学校、社区、家庭的课程资源, 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拓宽学生识字的渠道。

1、生活中识字。

在生活中识字是学生自主识字的一条重要途径, 可动员家长在家, 在上学、放学途中, 在节假日, 让学生观察街道两旁的招牌、标语、广告、标志牌, 走进超市观察各类物品的包装, 认识商品名称, 在家认识家具、电器名称, 观看影视作品字幕, 在学校走进植物园, 认识植物挂牌, 帮助老师发本子, 认识同学名字等。

2、课外阅读中识字。

课外阅读是学生自主识字的又一途径。在学习过程中, 老师给学生推荐与教材配套的主题式阅读和经典阅读读本等课外读本, 这类读本大部分都配以拼音, 学生只要完成了拼音学习后就可以阅读此类读本, 在课外阅读中, 孩子们被朗朗上口的儿歌和一些有趣的故事所吸引, 在一遍一遍的阅读中与常见的汉字见了一面又一面, 在不知不觉中认识了很多汉字。

3、提供展示平台。

为了调动学生课外识字的积极性, 每天早上课前三分钟就是课外识字展示时间, 学生可以向全班朗读自己学读的词语、儿歌和故事。每周班上开展一次“周识字大王”评选活动, 并让学生动手制作识字剪贴报, 在班级园地里加以展示、交流。期末, 对学生本期识字量进行测试, 对于识字量超过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生, 授予“识字大王”称号, 这些展示平台, 极大促进了孩子自主识字的兴趣。

小学识字 篇9

一、趣味识字,激发学生自主识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采用趣味识字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让他们主动去识字、写字,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语文教师要根据识字教学目标,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趣味的学习氛围, 引导孩子自主学习。

(一)编儿歌识字

儿歌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是小学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对于一些学生易混淆,不易掌握的生字,教师可以编成一些简单的儿歌或顺口溜,方便学生理解与记忆[1]。比如,两人土上蹲就是“坐”; 青草需要水来浇就是“清”等。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跑、抱、泡” 三个形近字的区别,笔者编出了一个顺口溜:“双手抱,双脚跑, 用水泡”。这样不仅能增添语文课堂的趣味性,还能让学生加深印象,牢记这些生字。

(二)猜字谜法

汉字是音、形、义的完美结合体,教师可根据这一特性设计猜字谜游戏。通过把生字编写成谜语,让学生开动脑筋,在猜一猜、 读一读、写一写的过程中学生就能轻松愉快地记住字形、字义,并能调动他们参与猜字谜、学生字的积极性[2]。比如,笔者给出谜面“远看像头牛,近看没有头”,学生很快就能猜出是“午”。又如,“四撇一弯钩,虫在肚中留”(谜底为“蜀”);“一人一张口,上下长只手”(谜底为“拿”)。

(三)做游戏法

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玩游戏。游戏教学法是当前小学教学中的重要方式之一。我们可以采用更多孩子易于接受、生动有趣的游戏开展识字写字教学。一是开展“小小魔术师”游戏,笔者选出一些简单的字,由学生在此基础上增加笔画从而变出新字。比如,“十” 字可以变成“土、干、牛、木、米、千”;“日”字可以变成“旦、 目、田、白、旧、电、甲”等;“青”字可以变成“请、清、情、 晴、睛”等。二是开展“找朋友”游戏,以两人一组或多人一组的形式进行游戏,一人拿出带有拼音的卡片,而拿着相应汉字卡片的同学要立即站起来,读一读。这样不仅巩固了拼音,还学会了生字, 效果很好。三是情境表演,让字动起来。在学习关于动物的生字时, 可以让学生带上“老虎、山羊、天鹅、兔子”等动物头饰来进行模仿表演。对于“打、咬、跳、爬、游”等动词,可以引导学生用动作来表达字义,从而加深对字音与字形的影响。

二、教学生活化,拓宽自主识字空间

生活中处处皆语文,因此,教师应形成大语文观,将识字教学生活化,拓展识字渠道与空间。一是将识字活动融入校园生活中。 比如,将每日课程安排写在黑板上,便于学生熟悉各门课名称。同时,引导学生熟悉校训班规、教室门牌等。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学习新字词,还能尽快熟悉学校环境。二是将识字活动融入家庭生活中。 鼓励家长陪着孩子一起学习,在观看电视节目时,认读一些字词或者认识一下生活用品、零食包装上的汉字。当大人在节假日带着孩子外出游玩的时候,可以教孩子认一认旁边的广告牌、路牌、商店名等。这样能有效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将识字学习和生活知识相结合,做到“识用结合”,让学生能够灵活使用字词[3]。

教师和家长要引导孩子做生活的有心人,做学习的主人,主动积累生活中认识的生字。比如,将报纸杂志或商品包装上面的字剪下来,制作成识字小册。对课文书籍中收集到的字词记录在笔记本上,或者制作成识字卡片。在班级上可在墙板上张贴“识字树”, 学生将新近认识到的字贴在树上面,和同学们分享。两周组织一次识字成果交流展,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识字贴画、识字成果等,营造出良好的识字氛围。这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识字习惯的形成。另外,写字也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教师要指导学生写字的正确方法, 并每天安排练字任务,让学生写好字,感受汉字字形之美。

三、培养阅读兴趣,阅读识字

阅读是认识生字,增加词汇量的重要途径。当小学生汉字积累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有强烈的阅读意愿。教师要把握好这一特点,鼓励孩子自主阅读,增强他们的阅读兴趣。同时,要向孩子推荐合适的书籍,并鼓励孩子多阅读课外书籍,如百科全书、科普读物、 优秀童话选集等。然后,教师要给予正面、积极的评价,对于词汇量大、知识面宽的学生就要大力表扬,在班级内形成带动效应,让更多的学生热爱阅读,从小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每天抽出10分钟让学生交流阅读心得,互相了解各种课外书,谈着各自的体会, 介绍碰到的生字。这样,学生们识字兴趣也越来越浓,词汇量也积累得越来越多。原来枯燥、乏味的阅读与识字教学变得如此有趣、 轻松,教学效果就很明显。

小学识字教学初探 篇10

一、集中识字法

“集中识字”, 顾名思义, 就是在学生先进行集中的生字学习之后, 再开始进行全面的语文阅读和写作训练。其具体方法有:

1.“基本字带字”法

“基本字”, 就是指一组合体字中, 在字形结构上共同具备的, 又是最基本的那一部分。如“桃”“逃”“挑”“跳”这组字当中, “兆”是它们当中的基础部分, 就称为“基本字”。所谓”基本字带字”, 就是通过一个基本字加上不同的偏旁部首带出一串新的合体字, 而后运用类比推理方法去学会它。如“宣”字可引出“渲”“喧”“楦”等;“曼”字可引出“慢”“漫”等。

2.“形声字归类”法

在汉字中有大量的形声字, 如以上举的例子中, 学习完“桃”“逃”“挑”“跳”四个字之后, 引导学生总结其发音特点, 进而学习左形右声的规律。经过多次的指导训练, 学生再遇到类似组别生字, 就能够自觉地发现并进行规律的迁移。如“戒、悈、捷”知道“戒”表音偏旁表意。就很容易识记了。

3.“反义词与近义词归类”法:

引导学生通过对反义词或者近义词之间的汉字音义对比, 来记住汉字的字形。如衷———哀, 赢———羸等字, 根据字义、字音的差异, 让学生记住字形之间的差别。这样就不难记了, 在知其音、义的同时也识记字形, 不但有效地提高了识字速度, 且大大减少了错别字发生的概率。

二、分散识字法

分散识字也叫随课文识字。分散识字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中与集中识字并列的另一种识字方法。特别注重“课文语言环境”这个重要因素, 其主要特点就是随课文教学生识字, 将识字视为阅读的开始, 寓识字于阅读教学之中。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 教好汉语拼音和一批独体字。汉语拼音是识字的工具, 应先让学生初步学会利用拼音来学习生字新词和正音。教了拼音后, 再教独体字。在教独体字时, 结合教学偏旁部首、笔画名称和笔顺规则, 这样学生便具备了识字的基本能力, 为以后多读课文多识字创造了条件。

其次, 教完拼音和一部分独体字之后, 就开始让学生随课文识字。学生边阅读边识字, 注重“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的识字教学原则, 采用多样化的方法加强字词练习。通过阅读这一途径, 把识字、理解词句、朗读、说话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 在朗读中又多次与生字见面, 并加深了对字词的理解, 有利于识字教学音、形、义的结合, 体现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教学思想, 学生既学会了生字, 也读懂了课文。比如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十九课《掌声》中的一段, 把要学的字“麻、症、疾、姿、势”等字贯于一句话:“因为他得过小儿麻痹症, 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

再次, 教会学生查字典, 这是又一种识字工具。二年级上学期教学生按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下学期教学生按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学会了使用字典这个工具, 学生就取得了学习的主动权, 有助于他们的识字和阅读。如刚提到的《掌声》那段话中“痹”较生僻, 学生可能不认识, 但它又不是本课的生字。没办法识记, 这时就可借助字典来学习。

三、部件识字法

“部件识字”, 顾名思义就是按汉字部件记忆字形的一种识字方法。这种识字方法建立在对汉字字形结构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由于汉字是表义文字, 每个汉字都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字形, 与表音文字相比较, 字形结构复杂, 数量众多, 所以学生入学认识汉字的难点就是记住每个字的字形。然而绝大多数汉字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件组成的合体字, 并且汉字部件组合的方式也较稳定, 有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内外结构、包围结构、上中下结构、左中右结构等六种基本类型。“部件识字”根据汉字的字形结构规律, 以部件为单位教学汉字。大都采用“树形”结构分析图, 按汉字的笔画、部件、整字, 排出不同的三级结构图形:一级结构, 是用笔画分析法教学独体字和常用部首, 如“立”“手”, “三点水旁”“单人旁”等;二级结构, 是用单部件分析法教学简单合体字, 如“优”字可分为单人旁和“尤”“拍”可分为提手旁和“白”;三级结构, 是用复部件分析法教学复杂合体字, 如“谢”可分为言字旁“身”“寸”。这种“树形结构”, 不仅突出了部件识字的直观性、形象化, 而且使部件分析与教学一致。

部件识字法, 要求学生读准字音, 认清字形, 理解字义, 掌握书写, 学会运用。其教学程序是: (1) 正音:直呼音节, 读准音调; (2) 析形:利用汉字的部件和部位分析来记忆字形; (3) 释义:组词、说话, 联系儿童生活查字典, 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 (4) 书写:练习书写, 熟悉字形、笔顺与间架结构。如“肌”字第一步直呼音节“ji”第二步进行部件拼分并分析, “肌”可分成“月”“几”。“月”是肉部表示“肉”“几”表音。第三步理解字意“肌”有“月”与肉有关, 组词“肌肉”第四步分析结构, 识写笔顺, “肌”左右结构, 先写“月”后写“几”。

四、归类识字教学法

归类识字教法改汉字的个体教学为群体教学, 在教学中要遵循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原则, 在识字的过程中促进语言和思维的同步发展, 实现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益的成批识字。具体运用以下方法: (1) 抓带头字, 举一反三。以“麻、疾、姿、势”为例说明其具体运用方法;病字旁的有“症、疾”。“姿势”连词识记, “麻”单独识记。 (2) 发挥潜能, 温故知新。归类识字中的生字对学生来说绝大多数是“半生字”, 识字的重点难点是建立生字的音、形、义的联系, 通过联想来建立生字在音、形、义上的联系。如“疾、症”都与病有关。 (3) 分布侧重, 突破重点。 (4) 整体设计, 加强写、练。在教学程序上实行“整体感知—部分探究—综合训练”三步走。

21世纪的今天, 识字教学依然非常重要, 因此小学识字教学要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在教学理念、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要推陈出新, 充分发挥小学识字教学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应有的作用, 以达到培育学生、发展学生的目的。

摘要: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教师运用科学方法指导小学生识字, 可以使学生在识字中掌握规律、形成习惯、提高识字能力, 促使教学活动生动活泼, 激发小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列举了已尝试过的几种识字教学方法, 浅谈在小学识字教学中应注意之点, 以帮助老师采取科学的教法, 塑造学生、发展学生。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篇11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体会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人的一生当中,小学阶段的识字量是最大的,大约要学会2500个常用汉字,要求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并能正确地书写运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要让孩子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要认识常用字1600至1800个;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因此,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为了完成这一目标,我们的教学要培养孩子们的识字兴趣,教给他们科学的识字方法,并逐步培养孩子的识字能力。

一、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识字过程规律化。受汉字是“音、形、义”统一体的影响,教师们在教每一个汉字时,都从字的音、形、义三个方面引导学生逐一分析、理解。如教学“请”字先指导反复念这个“请”字的读音,接着分析字形:什么结构?每一部分都是什么?能组几个词?最后再把意思抄写下来。字字如此,耗时低效。

2、识字数量平均化。 许多时候在课堂上当教师出示本课生字时,有的孩子会不以为然,因为他们认识了其中的某些字,所以对他们来说再学就没兴趣了。可我们的教师不管你会不会,教材生字表上有,我责无旁贷就得教。这样一来,会的本来就会,自然记得就快。教师看学的挺快,加点速度,最后导致会的不爱学了,不会的跟不上。这样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就随之淡化了。

3、识、写两类同一化。“新课标”明确提出:要求认识的字,只要求认识,在课文里认识,放在其它语言环境中也认识,不要求抄写、默写。可是有不少教师在教学时拔高这个要求,把只认识不写的字也让学生写一行拼音,一行字,组几个词。把“认识和学会”用同一个尺度来衡量了。

4、识字方法单一化。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巩固识字的方法是规定学生机械反复地读写,他们认为,经过这种重复地抄写,重复地记忆,学生就会记住所学生字。诚然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及时记住所学的生字,但那只是短暂的,久了便忘了。

二、识字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心理

进行识字教学,我自己总结出的一种方法就是让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联系到生活,引导学生识字,让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展开一定的联想,加速他们识字记忆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根据偏旁部首进行了解,让学生自己找出每一个字与生活的联系,教师再进行生活导入,根据生活中应用到最简单最常用的事物进行引导,让学生的思维面可以充分打开,给学生联想的空间,争取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自己得出答案。如果继续引导学生还是不能够得出正确的答案,教师再进行生字的公布,这样学生会有一种顿时领悟的感觉,让學生的记忆变得更深刻,给学生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在进行生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切忌让学生进行死记硬背,因为这一点也不符合当今社会教育的发展形势,更不符合当代学生的心理发展要求。只有让学生识字的兴趣和积极性得到充分的激发,学生才会对课堂教学内容感兴趣,才会使自己掌握知识的能力逐步得到提高。我们在此期间还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只有各方面都达到学生心理发展的要求,他们才会乐于学习,真正地达到快乐学习的目的。

三、体验生活,自主识字

汉字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积累而成的,它与众的生活息息相关。

1、环境识字。学生熟悉的环境,是识字教学的最好教具。它既利于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深化学生对汉字本源的认识,又利于培养学生运用语文文字表达事物的能力正因为如此,不少专家学者提出了“识字教学要与学生周围的环境紧密联系”的观点。所以要利用开放多变的生活环境,开拓广阔的识字空间,鼓励孩子们在生活环境中主动识字。如:学校,为孩子识字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宣传栏、板报、画廊等都是识字的活教材,家庭,是孩子最熟悉的生活环境,家庭中的日用品、装饰品、玩具等,孩子游公园、进商场、逛市场、看电影等社会活动中见到的标语、广告、门牌、商标等,正是识字的大课堂;自由阅读,引导孩子和阅读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以及早达到将遇良才的识字目标。

2、联想识字。在识字过程中,通过分析字的音、形、义,引导学生找出这三者之间的联系点并展开联想,从而在大脑中呈现相应的物象以增强记忆,然后通过暗示学习加以巩固。这样,每当学生学习新字时,很自然地就会在脑海中闪现出已学或见过的形近字、同音字,从而对新字字形加深识记,能更准确地区别运用。如:回忆生活情景联想识字。根据汉字联想一幅图画,识“山”字,回想起生活中看到的连绵起伏的群山;根据汉字联想一种神态,识“思”字,回忆起因为粮食很重要,众人一心想着把田种好的情景;根据汉字联想一个动作,识“攀”字,回忆生活中用大手抓着树林间的杂乱藤条向上爬的情景;根据汉字联想一种景象,识“秋”字,回忆起秋游时看到成熟后金灿灿的禾穗,好像燃烧的火焰……

总之,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教师必须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创新教学方式,必须贯彻大语文教育观,积极开发和拓展识字资源,贯彻素质教育理念,改变机械教学的思想,把识字教学变得有趣、充满活力,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参考文献

[1] 佟乐泉,张一清.小学识字教学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68-70.

[2] 胡寅生主编.小学教育学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263-265.

浅谈小学识字教学 篇12

识字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 并且能正确地书写和运用, 即我们常说的会读、会写、会用。小学生的记忆力好得惊人, 教师讲过的课文, 他都能通篇背诵, 甚至一字不差。在教学中我常常遇到此类情况, 讲完一课, 我让学生读课文, 学生看着书读, 非常熟练, 一字不差。在适当的表扬之后, 我挑出一段让他再读, 这次他思考了一会才开始读, 结果读错了行。我告诉他先要认清字形, 然后知道这个字的读音, 就像认识一个朋友一样。识字教学的第二个任务是教给学生识字方法, 培养识字能力, 包括教给学生一些汉字基本知识和教会查字典。识字教学的第三个任务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下面是我平时在进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在实际教学中, 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化

汉字有象形字、形声、会意、指事、转注、假借六种造字方法, 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 一定要借助这些有利的条件, 从最直观的东西入手,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 不断激发学生体验识字的乐趣, 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比如, 借助象形字进行教学, 先在黑板上画了一座山, 让学生认识, 当他们心目中有山的形象时, 在山的图形上用线条勾勒山的轮廓, 让学生看这些轮廓, 心目中有山的印象, 然后再写出“山”字, 让学生猜一猜这个字读什么, 学生一下就记住了“山”字。还有“人”“木”等许多字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这种方法使学生将自己头脑中影像与眼前的画面联系起来, 从而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识字教学中, 一定要注意学生的接收能力, 要贯彻直观性的原则, 在中年级的识字教学中, 要尽可能地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 把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 把识字和阅读结合起来。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 每个字才有固定的、明确的意义。汉字有许多多音字, 不少字的读音在不同的环境中有不同的读法、不同的意义, 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确定它在此处的读音。汉字一词多义的有许多, 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 把汉字的音、形、义作为一个整体来学习, 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中正确地运用字词。如“盛”字, 当它和饭用在一起, 就读做“cheng”, 当它和茂用在一起就读做“sheng”, 字义也不相同。只有在具体的语境中辨别, 才能正确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意思。

二、寓教于乐, 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也不例外。游戏更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 儿童喜欢模仿, 喜欢表现自己。所以在教学中要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 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教授新字词, 学生就会牢牢记住所学内容。如猜字谜、找朋友、词语接龙等形式, 我为了让学生对形近字分辨清楚, 就做了一次“给字找家”的游戏, 分别给这些字做一个家, 让学生把这些迷路的字送回家, 为了确认是否是这个字的家, 还得说出这个字的名字、外形结构特点、它的意义。找对的学生得到奖励, 找对一个是一星能手, 找对五个, 是五星能手, 五星能手可以在课堂上领读课文。小学生非常善于表现自己, 踊跃参加, 学生在学习时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就会盼望下一节课的开始。教师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手段, 把那些抽象的文字配以优美的图片, 从图片到动画演示, 到字音、字形、字义的认识, 无疑是一条捷径。一幅幅美丽的画, 一首首动听的乐曲, 一个个动画演示, 一个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文字, 小学生喜欢新奇的事物, 喜欢多变的事物, 在新奇多变当中, 情绪非常兴奋。这样, 充分调动起学生的视觉、听觉和思维, 多感官地参与识字教学, 在这个过程中, 反复几次的认知, 简化了记忆过程, 减轻了记忆难度, 增加了记忆深度。

三、引导学生无意识字, 积极培养识字能力

小学生年龄小, 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 他们爱听故事, 爱做游戏, 爱唱歌, 爱一切新鲜的活动。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小学生的这些特点, 鼓励学生自己学习掌握一些词语, 让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喜欢阅读故事是他们的共同爱好。在阅读中, 他们自己就主动地认识了一些生字。等他们读完了, 让他们讲一讲读到的故事, 把自己读书的喜悦分享给大家。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 教师要提醒学生故事中有没有刚刚学过的字, 它在故事中和什么字组合成一个词, 这个词有什么意义。还可以让学生将在这个故事当中新认识的朋友介绍给大家, 让大家都成为朋友。这样, 学生在无意中复习了生字, 而且, 更重要的是, 在新的语言环境中会使用这些生字, 既复习了生字, 又深刻领会了它的意义, 从更高角度掌握了学习的生字。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练练, 找一些自己喜欢的词来替代故事中的词语, 看看是不是改变了故事的本意, 如果改变了, 哪个词语表达得更好。这样, 既练习了不同词语的运用, 又锻炼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学生会读、会写、会讲、会用, 使学生能够自己顺利地认识更多的字, 增加学生的学习能力。

上一篇:复合玻纤下一篇:银离子交换分子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