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审计发展的阶段论

2024-09-25

国家审计发展的阶段论(通用8篇)

国家审计发展的阶段论 篇1

0 引言

复杂产品系统(complex products and systems,CoPS)是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的支撑平台[1],其发展对于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升级产业结构、完成经济转型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对复杂产品技术能力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借鉴已有技术能力发展阶段理论,提出适合复杂产品技术能力特性的发展阶段划分方法。

1 现有阶段划分理论评述

现有的发展中国家(或后发国家)技术能力发展阶段的划分理论,大多以技术引进作为起点,从不同的角度对技术能力的发展过程进行划分,如Hobday(1995)通过对中国香港地区和台湾地区以及韩国和新加坡电子工业的研究,提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通过技术学习实现后发追赶的模式是: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订牌制造)-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ing,自主设计制造)-OBM(original brand manufacturing,自主品牌制造)[2];吴晓波(1995)通过二次创新动态模型认为发展中国家技术能力的发展经历模仿创新(能力)、创造型模仿创新(能力)和改进型创新(能力)三阶段[3];Kim(1997)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技术能力发展的三阶段:仿制、创造性模仿和自主创新[4];谢伟(1999)以技术能力为对象来描述学习过程,提出了发展中国家技术能力发展和技术学习的过程模式:技术引进-生产能力-创新能力,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构成了产业技术能力发展的阶梯,每上一个台阶都是技术能力的一次跃迁[5];魏江(2000)提出企业要提高技术能力,应不断通过学习和知识积累,实现技术引进和模仿能力、技术消化吸收能力和自主技术能力三方面有序的提高过程[6];Lee(2001)将后发国家技术追赶更细致地划分为组装(模仿)、低技术含量部件开发、高技术含量部件开发、产品设计和新产品概念推出五个阶段[7];赵晓庆和许庆瑞(2002)指出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能力的演化遵循从仿制能力到创造性模仿能力,再到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轨迹[8];安同良(2005)提出了技术追赶国家企业技术能力发展的五阶段模式———技术选择、获取、消化吸收、改进和创造的模式[9]等;归纳如表1。

这些技术能力发展阶段划分理论基本都以发展中国家某行业或企业的技术能力为研究对象,以技术引进为技术能力发展的起点,提出发展中国家技术能力的发展是引进吸收在前,自主创新在后的过程,可以概括为“引进-吸收-创新”模式。其理论产生的客观原因在于:一方面以日本、韩国为代表的后发国家通过技术引进学习迅速实现了其本国的工业崛起,验证了这种技术能力发展阶段划分曾经是正确的;另一方面落后国家可以通过观察、学习、模仿,以较低的代价掌握先进国家经过反复试错和花费较大代价而获得的知识、经验;可以从先进国家的发展过程和制度变迁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少走弯路。

但是这些“引进-吸收-创新”的发展阶段理论,并不适合照搬来指导发展中国家复杂产品技术能力的发展规划,原因是:

(1)从复杂产品技术能力自身来看,以大飞机技术、核电机组技术和航空器技术为代表的复杂产品系统,多是涉及国家安全或者经济安全的重要产品,其技术能力具有很高的国家层面的战略意义。因此,与一般技术能力相比,复杂产品技术能力的转移过程往往存在超越经济因素的政治性壁垒。例如2000年美国阻止以色列向中国出售预警机系统,2004年美国阻止捷克向中国出售高技术雷达系统。因此,可以广泛适用于一般技术能力发展的始于技术引进的“引进吸收-自主创新”模式在复杂产品技术能力领域不能适用。

(2)复杂产品系统通常由许多不同技术领域的元件、次系统集成而成,复杂产品系统的本质特征是不同技术在系统不同层次水平上相互作用的多技术系统(multi-technologcal system)[10],复杂产品技术能力所包含的多种子技术能力往往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因此,以这种“引进-吸收-创新”发展阶段理论就难于对复杂产品能力进行准确定位。

故此,有必要针对复杂产品技术能力的特征提出其独有的发展阶段划分理论。

2 复杂产品技术能力发展阶段划分

首先,发展阶段划分的标志应该既能充分体现技术能力,又能具体而便于观测。这样才能准确地、进而可以针对不同的发展阶段开展侧重不同的工作。

本文认为,以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开发平台作为复杂产品技术能力发展阶段划分的标志是合适的。产品开发平台即代表组织研发活动最终成果的产品设计,是企业技术能力赖以发展的“台阶”或“工作平台”[11]。技术能力的知识本质是难于衡量的;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开发平台却是组织现有技术能力水平的最有力的最具体的说明(尽管产品开发平台体现的技术能力水平可能滞后体现组织实际拥有的技术能力),并且对技术能力未来的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1)现有的产品设计体现了现有的知识基础,由于存在这个基础,所以开发者可以在后续的改进中大大缩小解决问题和搜寻新知识的范围,从而大大降低在技术进步过程中无法避免的不确定性;

(2)现有产品拥有现有的客户群,在现有的产品开发平台上开发新产品有利于保持市场的连续性,降低市场的风险;

(3)拥有产品开发平台可以选择、试验和集成各种新技术,带动相关技术网络的进步;

(4)现有的产品平台有利于建立起新的产品开发平台。不仅是因为开发任何新产品都需要技术经验的积累,而且是因为旧平台可以帮助技术人员迅速把握新平台的概念和参数应该是什么,减少一切都必须从头来的成本和不确定性[11]。

以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开发平台作为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志,本文将复杂产品技术能力的发展阶段划分为两大阶段:起步阶段和自立阶段。建立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开发平台,标志着复杂产品技术能力的质的提升,是由起步阶段进入自立阶段的里程碑。在自立阶段,又可依据自主产品开发平台在业界所属具体水平情况而划分为追赶阶段和领先阶段。如图1所示。

(注:本图纵坐标只作定性说明,复杂产品技术能力曲线仅表明趋势。)

3“起步-自立追赶-领先”阶段划分的实践意义

上述复杂产品技术能力发展阶段划分理论的意义在于:

(1)放弃了必须以技术引进为起源的观点,认可自主创新可以作为发展中国家实现复杂产品技术能力赶超的有效起始点,更符合发展中国家复杂产品技术能力的发展路径,既具有广泛适用性,又可避免“引进一定先于创新”的错误暗示。

(2)以自主产权复杂产品系统为阶段划分标志,既具体便于测量,又便于在面对复杂产品系统所涉及的多领域技术能力时抓住主要矛盾,定位复杂产品技术能力所处的发展阶段。例如,在相关技术引进政策中,屡屡以国产化比率作为衡量复杂产品技术能力水平的指标,但本文认为,国产化比率再高,只要没有拥有自己的产品平台,就仍然处于起步阶段,相应地也就只能在复杂产品创新网络中处于从属地位。

(3)自立阶段的设定,有利于引导复杂产品技术能力的发展路径成为自主研发为主型,而非技术引进为主型。鉴于复杂产品系统特有的国家安全、经济方面的战略意义,掌握自主的复杂产品技术能力是必须的,正如杨志刚、吴贵生(2003)所指出,复杂产品技术能力的成长具有路径,依赖性[12],因此尽早实现自主研发为主的发展路径有利于尽早的掌握自主的复杂产品技术能力[12]。

实现国家审计职业化发展的对策 篇2

我们国家积极推行审计职业化建设,是对完善国家审计制度体系的迫切需要。建立健全的审计职业化体系是治国的重要方针,从而有效提高审计的独立地位,更好发挥审计职能作用。审计职业化是把对审计的制度和审计人员的行为统一规范化,进行标准化的知识技能培训,从而培养高素质技能水平过硬的审计职业人员。我们对审计建设开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发表些看法。

工作开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制不完善造成人员职业能力差距大。我国对公务员的考核准入时,是对普通公务员经过统一考试开录用的。其中只对基本能力进行考核,不能选用对审计工作技能知识掌握的好的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考试。审计管理体系不完善的表现,造成人员录用时对职业工作不能胜任,从而阻碍了审计职业化发展的脚步。公务员管理机制不全面,缺乏可操纵性,从而无法有效进行工作。对在职人员也没有一套赏罚奖励制度,不能很好提升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职务提升上受到行政职务和人员数量的严苛限制,优秀的在职人员不能得到职务提升,从而对工作失去信心。只有很好的完善制度体系,才能把审计专业知识强的人才录入审计机关,从而更好的开展工作。

审计工作不能依附要独立开展。审计人员受到行政体制的制约,没有独立的职业地位,开展自身职业能力的能力动力不足,人员不能认识工作的重要性。审计机关要依法独立使用审计监督权力,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的限制,在审计工作中行驶独立的职业地位。目前审计单位审计人员工作能力差,不能很好的运用现代化工具,从而使审计工作不能有效进行。审计人员不能积极学习更新知识,人员业务能力不能跟上监督的内容,使审计工作不能更好的完成。审计人员不能胜任高质量的工作,从而阻碍了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审计职业人员要转变工作态度,积极开展工作。行驶自身职业工作的权利,认识到审计工作的必要性和专业性,有竞争意识和不断学习的工作态度。机关内部要确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准则,让审计人员享受同等的工作报酬和奖罚激励机制。

审计人员需要增強学习。我们对新时期审计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进行分析,一是对专业知识的缺乏,知识面不广,对财政金融、政府投资等方面的知识掌握少。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能更好的完成,要加强学习。二是对科技东西不能很好的运用,不能很好的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审计工作的难度。审计人员没有危机意识,没有自主学习能力,不能积极学习掌握新技术新知识,使审计方法落后。

对存在在的问题采取更好的方法

建立审计优秀人员优先录入政策。优秀的人才是行业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市场良性循环的重要保障体系,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的必要决策。把审计人员资料和管理机制都录入人才库中,以便更好的管理。一是审计人员划分职级分别录入到档案中,使每个人都有充分发挥个人能力。二是内部机制管理对各级审计机关的设置,主要是对职业种类的设置和数量的设置。三是如何晋升和撤销工作程序,其中规定了对各职业种类资格什么情况可以晋升,在什么条件下可以撤销等程序的管理。

人员人才就职的竞争管理制度。要使审计人员有更好的工作方法,让人员更快更好有效的完成工作。我们将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的知识和素养。在人员晋升和退职等方面实行标准化管理,一是设置职业准入晋升制度。按制度对人员的具体条件进行分类,按照人员入职的标准进行审计专业技能考试,以保证录入人员对审计知识的了解和更好胜任工作,着重培养能力强,专业知识过硬的全能型人才。二是对审计人员进行岗位分类,按工作的需要,对应任职,分成几个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承担的责任也不同,享有的报酬也是不同的。通过分级制度,更好利于个职位人员履行自己的责任义务。三是对审计人员制定退出机制,让人员根据个人能力大小,能力强的可以晋升,能力弱的可以退出或退到下级去工作。让审计人员管理机制上升到一个新高度,让人员的分工明确,各负其责。

对审计人员进行职业评价。要对审计人员进行考核评定可以分以下两点来进行,一种是对每个人的工作行为进行考核,还有一种是对工作的成绩进行考核。把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充分调动起来,以考核为标准激励人员更好的工作。考核的方法分为定期考核和日常行为考核,日常行为考核是对平时工作的完成情况和完成质量为标准,以平日的迟到早退考勤情况为基础,在工作中做好工作总结和专项工作检查等。定期考核是制定季度或年度的考核,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在一个季度里对人员进行综合评定,最后通过考核结果对每个人给出工作建议。

国家审计发展的阶段论 篇3

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区域政府的介入。作为政府, 要加强与完善宏观经济调控, 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的规划、协调、服务和监督。作为国家审计为政府制定各种区域经济政策、综合运用各种干预手段提供依据, 对政府区域政策执行情况进行评价, 通过对审计数据和经济情况的分析, 揭示出影响经济发展有针对性强的建议, 及时向区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经济运行状况, 反馈相关动态信息, 完善宏观决策的作用,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国家审计在整个区域经济宏观调控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审计在区域经济调控中处于监督职能。审计不仅监督政府部门的财政、财务活动, 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国家审计不仅可以对金融机构进行审计, 而且具有对监管者进行再监管的职能。通过监督, 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混乱现象, 对监管当局履行监管职能的情况进行检查和调查, 控制监管者的道德风险, 严肃财经法纪, 提高经济效益, 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

2、国家审计在区域经济调控中处于中间地位。审计在调控中起中间作用, 是运用经济监督职能通过对微观审计对象进行分析和处理, 得出审计结论, 提出促进经济发展具有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为区域经济调控传递信息。

二、国家审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国家审计机关是通过审计监督来协助政府正确行使区域经济管理的职能, 运用合适的手段适度调控区域经济发展。国家审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审计机关负有监督和向调控机构反馈市场经济信息的职责。开展区域审计, 能够真实、完整地掌握区域经济政策落实情况。审计机关要揭露并制止区域微观经济活动中的不规范行为, 坚持在全面审计的同时, 突出审计重点, 及时反映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影响的问题, 有针对性的开展审计调查。通过审计、分析, 向决策部门提供必要的信息, 为区域经济决策服务。

2、维护财经法纪, 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促进各项区域经济政策的贯彻执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国家对区域经济的干预和调控, 主要由中央银行、财政等部门制定实施, 并通过投资、货币政策等措施来实现。审计机关可以发现区域经济政策贯彻是否落实问题, 从而促进法规政策目标的落实。

3、跟踪反馈区域经济政策的运行效果。制定区域经济政策带有一定的预测性, 在实施这些政策时, 总会受到一些阻碍。因此, 需要用科学的方法对政策执行过程、效果及其影响进行评价。审计机关可以检查区域经济是否对政策贯彻落实好没, 监督区域经济政策执行结果, 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有关信息向政府反馈。

4、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 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审计监督可以保证地区倾斜政策和产业政策的有效结合, 实现良性互动、优势互补、促进区域资源合理利用和区域经济合理布局, 在资金的分配上, 需要国家审计监督, 通过审计促进资金合理使用。

三、国家审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 我国国家审计开展了一些具有区域经济性质的审计, 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为政府干预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决策依据。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看, 国家审计职能发挥还不到位, 主要表现在如下:

审计内容对国家区域开发战略、政策、运行机制等存在的问题没有开展审计监督和评价, 严重影响了审计在区域经济活动中的职能发挥。审计深度不够, 不能从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度上分析问题, 审计监督的水平和层次不高, 各级地方审计部门围绕地方财政开展审计工作, 对跨行政区域的经济区域审计几乎没有开展, 对于经济区域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区域发展综合效益、区域竞争力等, 国家审计几乎没有开展这方面的审计活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区际之间发展差异很大, 审计目标也应该体现区域差异, 而我国国家审计在审计署的业务指导下开展工作, 全国审计目标高度一致, 制约了国家审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挥。

四、进一步发挥国家审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作用对策

要发挥国家审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必须克服国家审计不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些阻碍因素。

(一) 健全监督机制, 解决国家审计不适应当前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各种问题。审计机关要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势, 才能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1、确保审计的独立性, 需要改革国家审计体制。国家审计机关如果没有独立性, 就不能对对区域经济活动进行独立公正的评价。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让审计工作得到独立继续发展, 需要完善国家审计体制, 即由现行的行政监督模式转向立法监督模式。

2、修改相关法律法规, 明确审计监督在区域经济管理中的法律地位。《审计法》等法律法规虽然规定审计可以对相关问题开展审计调查, 但对审计监督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开展审计的职责和权限还不明确, 必须对包括《审计法》在内的有关法律进行修改补充, 从法律上确定国家审计机关在区域经济管理中的地位和职能, 从法律上保障国家审计人员行使正当的监督职能。

3、加强国家审计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 建立健全区域经济监督网络体系。国家审计要想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 必须与国家区域决策、执行和监督部门建立科学、规范的协调机制和法定的联系程序, 使审计结果能及时传递到相关部门。在整个国民经济监督体系中, 除了审计监督以外, 还有财政、金融、税务监督等。审计机关可以通过对这些专业经济监督部门的再监督, 克服各专业经济监督部门的不足, 促使这些部门正确运用自身的监督权力, 从而形成不同层次, 不同角度的区域经济监督网络。

4、设立专门区域审计机构。为适应对区域经济进行专门监督的需求, 审计署和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必须设立专门的区域审计机构, 规定区域审计的职责, 指导开展全国区域审计工作, 开展区域审计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5、加强人才建设, 改革落后的审计手段。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审计机关要努力培养复合型人才, 推进职业教育培训, 创新竞争激励机制, 完善干部考核激励机制, 提升审计人员素质, 增强审计人员适应于信息化要求的计算机审计能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利用计算机等科技技术作为区域审计的必要手段, 以增强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可信性, 提供准确的数量充分的信息, 以达到决策科学合理, 促进区域经济活动合理化的目的。

(二) 创新和完善审计职责, 充分发挥国家审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职能作用

1、打破行政区域限制, 以经济区域为范围, 开展审计调查。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区域发展政策目标是否实现, 对区域发展有什么影响, 政策需要做哪些方面的改进, 需要审计去监督和评价, 国家审计需要新的思维和新的审计方法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开展区域审计调查, 审计调查是开展区域审计最有效的审计方法。在审计调查中要重点关注, 这些区域经济运行机制、运行情况, 运行过程中存在那些问题, 区域开发战略的实施效果、开发政策的执行情况, 开发战略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开发战略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

2、开展区域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审计。国家重大工程项目投资规模大, 建设项目多, 涉及部门和单位多, 影响大, 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对这些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的审计监督。加大重点建设项目专项审计调查的力度, 把审项目、审资金、审财务收支有机结合起来, 把审计发现的问题, 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联系起来深入思考, 分析投资政策、监管体制、投资效果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使政府利用审计结果及时修正一些不适合经济发展决策。要注重对建设项目过程的监督, 促进投资管理政策法规和运行机制的不断完善。要从产业结构的变化、能源结构的变化、带动产业的发展, 区域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改善和区域经济增长等方面对重大工程建设项目进行评价。对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者、实施者与受益区域起到监督作用, 是提高政策效率的保证, 同时也是改善区域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

3、开展区域生态环境审计。如何保证国家区域环境政策的落实, 如何监督国家环境保护资金的有效使用, 如何评价区域环境, 这是区域经济向国家审计提出的新要求, 国家审计必须重视这些问题, 积极开展区域生态环境审计。开展区域环境审计工作以便更好地保护自然资源和人类生存环境。开展区域生态环境审计要注意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监督环境保护资金有效使用, 保证这些环境保护项目发挥效益。

4、做好区域专项资金审计。开展区域发展专项资金审计, 按照不同区域确定审计重点, 国家投入资金是否及时到位、资金使用效益如何, 各项政策措施是否的得到有效落实。通过这些审计监督, 规范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 及时反映存在的问题, 提出改进建议, 为相关部门加强和完善专项资金管理提供依据。

五、结束语

国家审计是国家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审计机关担负着重要任务。因此, 审计机关要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 监督保障区域经济政策的落实, 为政府提供科学、准确、有效的信息和审计建议, 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充分发挥国家审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摘要:面对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 国家审计如何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是国家审计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国家审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探讨了国家审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并提出了一些发挥国家审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措施。

关键词:区域经济,国家审计,地位,措施

参考文献

[1]、彭胜华.国家审计本质初探.理论与现代化, 2005 (4) :79一80.

[2]、陈秀山.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23一24.

论国家审计的防腐反腐功能 篇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防腐反腐被提上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持续以高压姿态打击腐败已成为我党新时期的坚定选择。与纪检监察机构和司法机关相比,国家审计具有监督日常化、专业性及掌握多行业信息等优势,国家审计机关在防范和发现贪腐行为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过去30年,中国审计机关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了对各级各类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累计审计领导干部近50万名,移送违法违规事项和犯罪案件线索4.2万条,审计部门通过审计发现了包括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案在内的很多大案要案线索;在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过程中,国家审计发挥了威慑和反腐败的巨大作用,其审计工作报告反映的问题,直接帮助有关部门采取措施为国家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同时对腐败分子给予严惩。着眼于当前防腐反腐形势,国家审计要继续加大审计力度,巩固现有审计成果;同时要针对国家审计的局限性开展制度创新,确保国家审计更好地发挥防腐反腐作用。

二、国家审计在防腐反腐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

腐败本质上是一种权力滥用行为,是国家治理最严重的威胁之一。腐败的产生源于对权力缺乏限制。英国思想史学家阿克顿勋爵曾说:“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从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型,初步建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但在这个快速又激烈的社会转型过程中难免发生许多阵痛,腐败现象频发就是其一。其原因可能在于我国当前政治经济制度的缺陷和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依宪治国还未完全实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待成熟完善,对权力的制约监督存在缺陷等。

(一)国家审计在防腐反腐中的地位

用权力监督约束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防腐反腐的重要保障。我国防腐反腐体系包括预防和惩治系统两部分,其中惩治和预防相辅相成,一个治标、一个治本,体现了标本兼治、惩防并举的方针。当前应该采取惩治腐败的治标行为,为治本赢得时间和良好风气。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0年发布的《中国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白皮书,我国目前的惩治体系主要由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政府内部监督(包括层级监督和监察、审计等专门机关的监督)、司法监督(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监督)、公民监督和舆论监督七部分组成。国家审计作为一种政府内部监督,在防腐反腐中有其自身优势。首先,国家审计是一种日常性监督,许多审计活动属于常规、定期审计,因而能够通过持续和有效的监督,在早期发现腐败线索,防止腐败行为进一步扩大造成的损失。其次,国家审计具有专业优势。当前我国腐败的主要形式是经济腐败,审计部门的组成人员主要是掌握财会知识的技术人员,因而具备在经济领域查找腐败线索的专业胜任能力,可以运用专门的审计技术识别并揭露腐败问题。最后,审计人员通过对多行业与部门的审计活动,及时了解和掌握各行业与部门的主要信息和业务数据,可以通过对比发现被审计单位的异常情况进而揭示腐败行为。

(二)国家审计在防腐反腐中的作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列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之中。作为国家腐败治理的“四大支柱”之一(《联合国反腐败公约》,2005),国家审计的本质是国家治理这个大系统中内生的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核心是推动民主法治,实现国家良好治理(刘家义,2012)。

在预防腐败层面,国家审计可以对发现的腐败苗头性问题在前期予以遏制;国家审计把开展审计工作与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相结合,贯彻落实行业管理和监督的政策措施,为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提供了有力保障;审计机关通过分析被审计单位违法违规行为背后的深层次体制层面原因,揭示制度存在的漏洞并提出解决办法和相关建议,促进建立健全反腐倡廉机制、制度,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发生;同时国家审计制度的存在,本身就可以对腐败形成震慑,有助于形成廉洁自律的良好风气,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国家审计监督促进法治完善,对权力进行有效监督和约束,推动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在揭示和惩治腐败方面,实践已证明,国家审计开展的专项资金审计、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等常规审计,对发现和揭示腐败行为很有效果。审计机关通过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加强对违法违规行为的问责,又推动了领导干部遵纪守法和廉洁自律。通过开展审计活动,国家审计发现了大量腐败线索并向纪检、监察、司法等部门移送处理,直接惩治了腐败行为;此外,根据我国《审计法》第41条第2款的相关规定,在特定情形下,国家审计机关可以直接对违法违规行为作出处罚决定,这其中也可能涉及腐败问题。

三、国家审计防腐反腐作用的局限性及相关问题

在我国当前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下,依靠任何单一手段去反腐很难有太好的效果,国家审计也必然要被纳入到整个防腐反腐体系中才能发挥效力。同时,国家审计主要是一种经济监督,其在独立性、权威性方面尚存缺陷。腐败行为的隐蔽特征及国家审计自身的局限性,都限制其在防腐反腐中扮演“主要角色”。

(一)国家审计不能发现的腐败

国家审计的对象主要是经济数据,而经济数据只能反映与经济相关的部分行政活动。同时,尽管腐败行为基本都会伴随经济活动,但仍有相当一部分腐败行为是国家审计难以涉及的。如政府官员的腐败行为中,贪污和挪用公款等行为相对容易被审计人员发现,而受贿行为相对难以被发现。此外,一些腐败分子极力掩饰其腐败行为,销毁腐败证据,一些官员搞“两面派”:台上反腐、台下腐败,也给审计机关查处腐败行为造成困难。

(二)国家审计的高成本

国家审计必须要面对审计成本问题。审计活动需要人力、财力、物力资源投入,且可能对政府部门及国有企业的正常运作造成一定干扰,因而国家审计对政府和国有企业的经济性有一个共轭效应,政府部门的经济效率既可能会因审计减少腐败行为和提高政府活动的透明度而提高,同时也可能会因支出审计成本而降低。国家审计必须在保障公正的基础上找到经济的平衡点,要在提高防腐反腐效果基础上尽量降低审计成本,尤其是审计的行政成本。对一些经济欠发达、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紧张的地区,考虑审计成本制约显得尤其重要。

(三)国家审计中的保密要求

作为国家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可能经常接触到各类涉及国家机密、国家安全的重要资料和信息,审计工作成果也可能涉及大量国家机密信息。如果不慎泄露秘密,则可能损害国家经济利益和对外关系,妨碍国家宏观政策的实施等,甚至可能损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因此国家审计适用于绝大多数的政府部门,但是对于军队和一些特殊如国安部门,国家审计要谨慎选择审计对象。因为这些部门都涉及到国家机密,如果使用审计的手段去反腐,很可能会泄露国家机密,使其难以正常运转,危害国家利益,所以这些部门防腐反腐应适当考虑其他方式。

(四)国家审计自身不足以及审计问责不够

当前我国国家审计模式属于行政型审计模式。地方审计机关受上级审计部门和本级政府的双重领导,审计机关既受各级政府的领导,又负责监督各级政府,会降低国家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审计机关难以实质独立于被审政府部门,导致审计机关未能有效调查本级财政等实权部门中存在的腐败行为。此外,面临社会经济发展和审计业务对象的复杂化,当前一些审计活动呈现滞后性,一些审计人员在会计数据的收集整理上花费了主要时间和精力,而忽视研究腐败问题背后的规律性,以及提出符合实际的防腐反腐机制。而之所以出现屡审屡犯的现象,部分原因在于审计追责力度不够,不能对腐败分子形成有力的震慑。

(五)防腐反腐监督合作机制尚未建立

尽管当前我国已形成包括纪委、国家司法机关、政府监察机关、审计机关和国家预防腐败局等在内的防腐反腐监督机制,目前这些监督主体总体上处于各自反腐状态,未能实现有效的信息共享沟通乃至形成反腐防腐的合力,这也影响了国家审计防腐反腐功能的发挥。而且面对发现的腐败问题,审计部门往往没有独立的“话语权”,审计机关需要其它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四、对创新国家审计、增强防腐反腐作用的思考

(一)积极探索国家审计体制改革,提高审计的独立性

腐败的主体大多是具有公权力的官员,因此保证独立性对国家审计发挥防腐反腐作用尤为重要。鉴于当前我国行政型审计模式独立性不高,有必要在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对国家审计体制做出创新,比如将行政型模式逐步转变为立法型模式。这符合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和国际审计的发展潮流;同时三十多年的发展也使我国已初步具备建立立法型审计体制的现实基础。目前广东省已经在政治体制改革中探索审计体制改革,深圳市的“双轨制论”是其中一个代表。“双轨制论”即在市人大常委会设立预算委员会,并将原隶属于深圳市审计局的投资审计专业局并入市人大预算委员会,建立立法审计,统一审查和监督政府预算、决算和重大投资项目;与此同时,原隶属于政府的市审计局仍然保留。通过“双轨制”改革逐步向立法型审计模式过渡,可以确保国家审计的独立性,减少政府对国家审计的不适当干预,这将大大增强国家审计在防腐反腐中的效力。

(二)提高国家审计在防腐反腐中的针对性,突出重点

审计机关在工作中要坚持全面性和重点性相结合原则,既要全面防腐反腐,又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重点资金的审计。突出对重点领域的审计,即加强对一些易腐领域的审计力度,如特别关注政府采购中违规招投标、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违规进行国家投资工程建设等腐败行为。突出对重点部门的审计,即加强对使用财政资金数额大、权力集中单位的监督,包括:一要加强对财政部门的审计力度,尤其要加强对财政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在审计过程中关注吞没、挪用、骗取财政资金等违法行为,同时关注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保证财政资金真正服务于国计民生。二要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审计力度,加强商业银行贷款跟踪审计,关注违规办理贷款、内幕交易、利用职务便利非法集资等腐败行为,以及当前形势下利用金融创新谋取不正当商业利益的行为。三要加强对国有企业的审计力度,关注因盲目决策失误导致的国有资产流失、做假账虚报企业利润等行为,加强国有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审计。突出对重点资金的审计,即加强对社保资金、扶贫开发资金和保障房建设资金等的审计力度,严查对上述资金的挪用、贪污行为,真正使“民生资金”用于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三)加强国家审计与不同监督主体以及国际组织的合作

防腐反腐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纪检、监察、司法等部门的通力合作。只有协调好这些监督主体与审计机关的关系,使其为不同阶段的国家审计提供支持和帮助,才能确保国家审计发挥更大作用。不同监督主体应当协商出台部门间的合作机制和联合行动规范,明确各自的义务责任、合作机制以及信息沟通和案件移送的相关制度,实现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例如当国家审计发现了可能涉嫌违法违规的线索,又因审计手段受到限制难以深入调查时,可以请求司法部门提前介入调查取证,以增强办案实力,尽早发现及消除腐败。

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在为一国经济发展提供机遇的同时,也客观上形成贪官转移赃款或外逃的便利,当前腐败已冲出国界,呈现出有预谋、跨国化趋势。因而近年来,反腐败的国际合作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2013年世界审计组织第二十一届大会通过了旨在推进政府良治和全球治理的《北京宣言》,强调各国审计机关在促进本国可持续发展、反腐败、增大透明和问责的同时,共同推动全球实现良治。我国国家审计机关通过与其他国家或国际组织合作,可以拓展审计领域,丰富全球审计经验,更有效地防腐反腐。

五、结语

论国家审计质量的外部监督 篇5

(一) 审计质量是一个系统的概念

审计质量与审计的过程相关, 是动态的、系统的。因此, 与一般产品质量相比, 审计作为一种系统的方法或过程, 对其质量加以评价有一定难度。1981年, 美国学者De Angelo将审计质量定义为审计师发现并报告公司舞弊的联合概率, 即审计质量被区分为专业胜任能力和独立性的联合概率 (Watts和Zimmerman, 1981) 。笔者认为, 审计质量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审计质量是指审计结论与被审计事项真实情况的吻合程度;广义的审计质量则是指审计结论与被审计事项真实情况的吻合程度及对审计需求的满足程度。两者的差异在于, 狭义的审计质量就事论事, 孤立地看待审计结论与被审计事项真实情况之间的关系。即使审计质量高, 其结果也可能使得审计需求方不满意。广义的审计质量是把狭义审计质量与外在需求紧密联系, 同时顾及对审计需求的满足程度。这种吻合程度及满足程度越高, 审计质量就越高。

从审计质量的基本含义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 系统性是审计质量的一个内在特征, 是一个关键因素。因此, 我们必须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认识与研究审计质量的控制问题。尤其是要认识与研究系统论的基本原理与审计活动系统性的相互联系。系统是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 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 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性质, 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 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 起着特定的作用。

(二) 我国政府审计质量的特征分析

De Angelo (1981) 将审计质量的内涵特征归纳为两个方面:“发现”和“报告”会计报表错弊。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审计师是否能够发现会计报表存在的错弊 (审计质量的技术性特征) ; (2) 审计师是否能够报告已发现的会计报表错弊 (审计质量的独立性特征) 。由此, 审计质量可以表述为:当会计报表存在错弊时, 审计师发现并报告会计报表错弊的联合概率。该概率越大, 审计质量越高, 反之则越低。审计质量的两个内涵特征不是相互独立的, 审计师独立性程度的高低可以影响其发现报表错弊的概率, 而专业能力的强弱也可以影响其独立性程度。

1. 我国政府审计的行政属性。

我国实行的是行政型国家审计体制, 审计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 法律赋予审计机关一些行政权限, 这使得政府审计在性质、目的、手段等方面与社会审计具有重大差异。政府审计根据行政服从原则建立行政隶属关系, 带有强制性, 审计机关在审计中享有许多行政权, 可以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采取一些强制性措施, 甚至可以给予处罚。而社会审计组织与委托人之间是按平等协商原则建立起来的有偿服务关系, 双方地位平等, 任何一方都不能享有超越他方的特权, 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

我国政府审计的行政属性集中体现在审计处理权上, 这是一项纠正措施, 具有矫正性和补偿性, 目的是及时纠正违反规定的财政、财务收支行为, 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国家利益。

2. 我国政府审计质量的行政性特征。

我国政府审计所具有的行政属性, 使得政府审计质量的内涵不仅包括“发现”和“报告”违规违法问题, 而且还应包括“纠正”违规违法问题 (审计质量的行政性特征) 。也就是说, 我国政府审计的审计质量除了技术性特征和独立性特征外, 还应包括行政性特征。

政府审计质量的行政性特征包括: (1) 对发现的违规违法问题进行准确的定性并做出正确的处理; (2) 监督存在问题的单位解决问题。由此, 政府审计质量可以表述为:当存在违规违法行为时, 审计人员发现、报告违规违法行为, 并予以纠正的联合概率。政府审计失败, 不仅包括审计人员在审计中未严格遵守审计准则而导致本应发现的问题未被发现、已经发现的问题未予报告的情况, 而且包括对发现的问题未能找准适用的法律法规而导致问题定性或处理失当而引起行政复议、对违规违法问题处理后被审计单位不予纠正而导致违规违法问题屡禁不止的情况。政府审计质量的行政性特征与技术性特征和独立性特征也不是相互独立的, 独立性程度的高低可以影响政府审计对问题的处理力度, 审计人员理解和执行政策法规的水平也会影响问题处理的合理性。

二、构建国家审计质量的外部监督机制

1.对国家审计质量实施外部监督的必要性。监督是国家审计最重要的职能, 而国家审计人员本身也应受到监督, 否则社会公众很难相信国家审计的质量能够长期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对国家审计机关监督的根本目的是维持并提高国家审计的质量, 应有别于对一般政府部门的监督。因此, “谁来审计国家审计人员”的问题可以归结为国家审计质量的评价与监督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必须建立一整套正式的、行之有效的国家审计质量评价与控制体系。在这一体系中, 国家审计机关必须定期接受针对其审计质量的来自外部的评价与监督。

2.美国国家审计质量控制的经验。为了取信于国会和社会公众, 美国审计总署逐步建立并完善了科学、合理、严格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这一质量控制体系主要包括:一是定期接受国会及其专门委员会对于其审计工作质量的评价与考核;二是接受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对于其年度财务报告的审计;三是建立包括领导、人力资本、业务执行、监督、政策评价等要素在内的质量保证框架 (Walker, 2006) ;四是邀请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友好国家最高国家审计机关组成的工作小组分别对其财务审计、绩效审计的质量进行同业互查等。

在上述质量控制措施中,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同业互查制度。同业互查制度是美国审计总署从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AICPA) 那里借鉴过来的。同业互查的本义是同行评价, 对于审计专业人士而言, 同业互查是由注册会计师对某个会计师事务所遵循其质量控制制度的情况进行评价, 其目的是确定并报告被检查的会计师事务所是否按照质量控制的五项要素制定充分的政策和完善其程序, 并在工作中遵照执行。一般人认为它仅是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一项关键性自律措施。在美国, 同业互查并不局限于注册会计师行业, 作为一种评价方法, 它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联邦资金分配、科研项目评估、监管政策研究甚至法庭审判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从同业互查的定义与作用来看, 它是对国家审计机关的审计质量进行监督的较好形式。这是因为, 同业互查可以比较顺利地解决国家审计机关审计质量监督中的专业胜任能力与独立性问题。能够对国家审计机关实施同业互查的主体包括其他国家或异地相同级别的审计机关、具有足够实力和声誉的会计师事务所等。从专业胜任能力来看, 由于这些主体所从事的本来就是与国家审计机关相同或相近的工作, 它们能够比较准确地评价其审计质量的高低, 比较容易发现审计质量控制系统中的问题, 并提出有价值的改进建议。从独立性来看, 由于负责同业互查的主体与国家审计机关之间不存在行政上的隶属关系, 也不存在审计与被审计的关系。所以, 检查者与被检查者之间没有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 其独立性能够得到保证。同业互查制度如今已成为美国审计总署质量控制制度的关键部分。

3.国家审计质量外部监督的内容与重点。为国家审计人员制定严格的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包括审计准则在内的业务规范, 并采取措施保证这些规范和准则的执行, 是维持并提高国家审计质量的根本措施。为了保证国家审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符合审计准则的要求, 国家审计机关需要建立类似会计师事务所那样的质量控制制度, 具体包括人员的招聘、考核与晋升、审计业务的组织与管理、审计工作的记录与监督、审计结果的复核与评价等。因此, 对国家审计人员的监督和国家审计质量的评价与监督可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国家审计人员对职业道德规范和审计准则的遵守情况;二是国家审计机关质量控制制度的建设及运行情况。国家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是否遵守了职业道德规范和审计准则的要求, 在很大程度上是难以直接观察的, 只能求助于事后的调查。

因此, 在国家审计质量的评价与监督方面, 我们应从重视“结果”转向重视“过程”, 也就是说应该重视评价国家审计机关质量控制制度的设计与运行。设计合理、运行有效的质量控制制度将为审计人员遵循职业道德规范和审计准则提供必要的激励与约束, 使其既有动力又有压力去遵循职业规范的要求, 从而为国家审计质量提供基本的保证。重视对审计机关质量控制制度的评审, 并辅之以对审计结果的事后调查, 将有可能使我们以较低的成本、较高的效率对国家审计质量作出相对而言更为准确的评价, 而这正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国家审计质量评价与监督方面的现行做法。例如, 美国审计总署就格外重视外部的同业互查在国家审计质量保证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而这种同业互查的重点就是审计机关质量控制制度的设计及执行情况。

4.国家审计质量外部监督的主体选择。相对于民间审计而言, 国家审计的质量可能更值得担忧, 因为, 公共资金、项目和政府部门的审计是由国家审计机关独家提供的, 这种审计服务没有市场竞争来考验其质量的高低。国家审计机关也不像民间审计组织那样, 面临来自多个政府机构的监管以及行业协会的自律。因此, 国家审计机关在事实上处于无人“审计”的境况,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格外关注国家审计质量及其监督问题的原因。如果我们要选择一个或若干个机构来监督、检查国家审计机关的审计质量, 那么这些机构作为“再审计者”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 独立于接受检查的国家审计机关, 以保证其意见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第二, 必须具备审计及政府会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以保证监督机构能够识别、判断国家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症结。笔者认为, 在考虑国家审计质量的监督主体时, 美国审计总署的同业互查制度值得借鉴。随着我国民间审计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国家审计领域国际交流的加强, 在我国国家审计机关中引入同业互查制度将同时具备必要性与可行性。

摘要:监督是国家审计最重要的职能, 而国家审计人员也应该受到监督, 以保证国家审计的质量。为此, 我们必须建立国家审计质量评价与监督体系, 尤其是要重视来自国家审计机关外部的评价与监督。负责对国家审计机关进行外部评价与监督的机构必须同时具备独立性与专业胜任能力, 应以国家审计机关审计质量控制为重点, 同时辅之以对审计结果的事后调查。

关键词:国家审计,质量监督,同业互查

参考文献

[1].孙宝厚.关于全面审计质量控制若干关键问题的思考.审计研究, 2008;2

[2].木乔.审计问责不能留死角.人民日报, 2006-07-31

国家审计发展的阶段论 篇6

关键词: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公共受托责任

审计因受托责任的发生而发生, 也因受托责任的发展而发展 (杨时展, 1990) 。国家审计作为审计的一种方式, 它产生于公共受托责任关系, 同时伴随着公共受托责任关系的发展而发展。理论界一直以来都从公共受托责任出发来研究国家审计的本质, 同时公共受托责任的演化实质上是经济社会关系发生变化后产生的, 体现了审计适应经济社会生活需要的过程。因此, 本文将从公共受托责任及其演化来研究审计职能及其演化, 进而推导出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形成过程。

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强调国家审计具备预防、揭示和抵御的“免疫系统”功能。“免疫系统”功能成为了国家审计的主要职能。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是伴随着“免疫系统”论的出现而出现的。从哲学的角度来讲, 任何一种事物的出现都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转化。因此, 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的出现是审计实践经验总结和审计理论创新的结果。那么, 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是怎么形成的?它的演化历程是什么?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 结合公共受托责任来分析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形成过程。

一、我国公共受托责任的演化

从我国公共受托责任的演化历程来看, 不同时期公共受托责任的内涵不同。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奴隶主或皇帝拥有国家一切的资源和权力, 这时的公共资源指的是奴隶主或皇帝拥有的资源, 公共受托责任主要依存于官吏对奴隶主或皇帝的受托责任, 国家审计旨在审查国家财政财务收支情况, 评价官吏治理国家的功过得失, 解除官吏的公共受托责任。北洋军阀政府时期, 国家的一切权力主要集中在政府首脑手中, 由于此时的社会公众的民主意识较弱, 公共受托责任主要表现为下级官员对政府首脑的受托责任, 政府对社会公众的公共受托责任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受托责任, 国家审计旨在审查国家财政财务收支情况, 评价下级官员的政绩。

广州革命政府时期, 国家陷入战争的阴霾, 国家审计也主要服务于战争的需要。此时国家的一切权利掌握在军队手中, 公共受托责任主要表现为下级军官对军队首长的受托责任, 政府对社会公众的公共受托责任也是“名存实亡”, 国家审计旨在审查军队财政财务收支情况, 评价军官的政绩。革命根据地时期, 政府的一切公共资源都来源于人民, 虽然国家审计主要也是服务于战争, 但是此时的军队首长已经认识到了社会公众在军队建设中的重要性, 公共受托责任主要表现为政府对社会公众, 上级军队对军队首长的受托责任, 国家审计旨在审查军队的财政财务收支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我国奠定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体制, 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社会公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此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公共受托责任主要表现为政府对社会公众, 行政机关对立法机关, 公务员对行政长官的受托责任, 国家审计旨在审查各级政府机构财政收支、国有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财务收支情况, 评价公共资源的使用绩效。

二、基于公共受托责任的我国国家审计本质的演化

1. 公共受托财务责任与经济监督论。

在奴隶社会, 宰夫是执行审计业务的官吏。据《周礼》记载, 宰夫的职责主要是依据朝规考核百官的政绩, 对于节省开支、财政充足、府库盈余, 善于理财者给予嘉奖, 对于奢侈浪费、支出不当和虚列账册者给予惩罚 (陈太辉, 2008;祝遵宏, 2009) 。在封建社会, 具有审计职权的官吏, 负责依据朝规监督百官在经济方面的活动及政绩。北洋军阀政府时期, 国家审计部门负责“审计国家岁出岁入之决算”。广东革命政府时期, 国家审计部门负责“审计各陆海空及机关之决算”。国民政府时期, 国家审计部门负责审计国家财政收入支出情况。革命根据地时期, 国家审计部门主要负责审计各根据地、解放区军队系统财务收支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国家审计部门主要负责各级地方政府机构、国有企业及金融机构的财政财务收支情况。

可见, 我国的以上各个时期作为公共受托责任的受托方, 国家审计部门的关注点也主要停留在财政财务账目上。因为这些时期, 国家审计的审计职权都是委托方赋予的, 国家审计都是为了解除委托方的公共受托责任而存在的。在这些时期, 公共受托责任的委托方关注受托资产的安全性, 关注公共资源的使用是否遵循立法程序 (李凯, 2009;赵彦锋, 2009) , 这种受托责任被称为公共受托财务责任。公共受托财务责任对国家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要求国家审计通过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账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规性审计, 达到经济监督的目的。可见, 在公共受托财务责任产生后, 促进了对国家审计本质的认识, 产生了经济监督论。

2. 公共受托管理责任与经济控制论。

20世纪70年代以来, 伴随着公共支出规模扩大和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 公共受托责任也从公共受托财务责任发展到公共受托管理责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出现了很多新的社会问题, 诸如气候变暖、土地沙漠化、就业、住房等, 这些问题都需要政府财政支出加以解决。这就导致了政府公共支出范围逐渐扩大, 从最初的科教文卫领域, 逐渐扩展到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公众关心的民生领域。这些领域与公共受托责任的委托方———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而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效果直接关系到社会公众获得利益的多少。因此, 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效果就成为委托方关注的重点, 以前的公共受托财务责任已经不能满足委托方的需求。同时, 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 导致政府用企业家的精神来重塑政府, 企业中重视效率、效果等思想被引入到政府行政管理领域。在这种背景下, 政府更加注重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和公共政策的执行效果, 弱化了财政财务账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规性, 强调公共资源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产生了公共受托管理责任。公共受托管理责任对国家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要求国家审计通过对被审计单位公共资源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审计, 达到经济控制的目的。可见, 在公共受托管理责任产生后, 促进了对国家审计本质的认识, 产生了经济控制论。

3. 公共受托社会责任与“免疫系统”论。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 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开始涌现。首先是环境问题。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变化, 诸如全球变暖、河流污染、空气质量下降等已经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其次是社会问题。经济发展造成了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拉大等问题成为了危害社会稳定的不良因素。最后是民生问题。伴随着经济的发展, 就业、医疗、社会保障、住房等问题作为委托方的社会公众迫切希望政府能够及时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社会问题, 而作为受托方的政府而言, 公共受托财务责任已经无法满足委托方的需求, 公共受托社会责任应运而生。公共受托社会责任下, 社会公众可以参与到国家治理的过程中, 帮助政府履行公共受托责任, 从而促进责任型、效率型政府和公民社会的形成。公共受托社会责任要求国家审计能够充分发挥其“免疫系统”功能, 预防、揭示和抵御经济社会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 通过赋予国家审计的权力, 监督制约权力的运行, 确保经济社会健康运行, 实现国家“善治”。可见, 在公共受托社会责任产生后, 促进了对国家审计本质的认识, 产生了“免疫系统”论。

三、基于公共受托责任的国家审计职能的演化

1. 公共受托财务责任与国家审计职能。

我国从西周开始, 一直到新中国成立的初期, 国家审计作为受托方, 承担着解除被审计单位公共受托财务责任的重任, 重点关注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等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规性。这里的真实性是指国家审计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等经济活动是否真实存在, 是否存在错弊行为, 以及财政财务收支报告是否真实、公允地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实际经济活动情况等进行审查。从真实性来看, 国家审计人员依据其业务知识和工作经验来判断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等经济活动的真实性, 发挥的是一种评价功能。从合法性和合规性来看, 国家审计人员鉴定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等经济活动与特定标准或规范性文件是否符合, 发挥的是一种认证功能。同时, 除了这两项功能, 国家审计还可以通过委托方赋予的权力, 对被审计单位进行惩罚或建议具有司法性质的机构对其进行惩罚, 从这个角度来看, 国家审计也发挥了执法的功能。此外, 需要强调的是, 在很多朝代, 国家审计隶属于司法机关, 在这种情况下, 国家审计对于发现的各类问题, 可以直接采用法律程序来处理这些案件, 这时的国家审计具备司法功能。从下表可以看出, 不同的朝代由于国家审计机构和人员设置的不同, 其国家审计职能也不同, 但总体来看, 在公共受托财务责任背景下, 国家审计主要具有认证、评价、执法和司法职能。

资料来源:陈太辉 (2008) 博士论文《我国国家审计职能演化规律研究》。

2. 公共受托管理责任与国家审计职能。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公共受托财务责任不能满足委托方的需求, 公共受托管理责任出现了, 这时的国家审计关注被审计单位公共资源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这里的经济性是指在相同质量下, 将耗费成本降到最低;效率性是指在相同质量下, 投入产出比最大, 也就是说在投入资源不变的情况下, 使产出最大, 或在产出不变的情况下, 投入资源最少;效益性是指既定目标是否达成, 或评估预计效益与实际效益之间的关系。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 不仅仅强调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规性, 更加强调通过绩效审计, 发现被审计单位在经济活动中使用公共资源存在的问题, 通过提出审计建议, 促进被审计单位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的提升。此外, 随着我国民主政治进程的不断推进, 社会公众的参政意识不断增强, 人大、公众等对国家审计信息的需求不断提升, 迫切需要国家审计对被审计单位公共资源使用状况作出鉴证, 以提高人大、公众对政府、国有金融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信任程度。可见, 公共受托管理责任背景下, 国家审计除了发挥认证、评价和执法功能外, 还发挥了建设和鉴证功能。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在革命根据地时期, 国家审计也发挥的建设功能, 但这时的建设功能主要是通过审计发现财经法纪存在的问题, 通过提出审计建议来完善财务收支制度, 这是建设功能的雏形。

3. 公共受托社会责任与国家审计职能。

环境问题、社会问题和民生问题凸显背景下, 为了满足委托方的需求, 公共受托社会责任产生了, 这时的国家审计关注的是经济社会的健康运行、关注的是公共权力的合理运用。国家审计通过充分发挥预防、揭示和抵御的“免疫系统”功能, 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运行, 实现国家“善治”。

首先, 国家审计需要及早感知经济社会运行和公共权力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风险, 及时发出警告, 发挥审计预警功能;其次, 国家审计依据党、人民和政府关心的热点和重点问题开展工作, 依据审计预警功能发现的风险制定审计计划, 通过发挥认证、评价功能, 发现被审计单位在经济运行和公共权力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类违规违法问题, 通过将发现的问题及时报告、公告和告知政府、人大、公众和被审计单位, 发挥鉴证功能;再次, 对审计发现的问题, 国家审计能够自身处理的, 通过发挥自身抵御功能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处罚, 对于触犯法律的单位和个人, 移送司法、纪检监察和其他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处罚, 发挥审计的执法功能;最后, 通过对审计结果的挖掘, 提出相应的审计建议, 促进被审计单位相关制度的完善。可见, 在公共受托社会责任背景下, 国家审计具有认证、评价、执法、建设、鉴证和预警职能。

四、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形成过程分析

1. 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内涵。

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是指国家审计在经济社会运行和公共权利运行过程中, 所发挥的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

其中, 预防功能包括两方面的内涵:一是国家审计通过审计预警的方式, 及时发现经济社会运行和公共权利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障碍、矛盾和风险, 发出预警, 提醒相关部门采取措施, 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即预警功能;另一方面是通过国家审计提出的审计建议, 配合相关部门指导被审计单位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杜绝同类问题的发生, 即修补功能。

揭示功能也包括两方面的内涵:一是揭露功能, 即通过审计发现问题;二是展示功能, 即把审计发现的问题, 通过报告、简报、信息和审计结果公告等形式, 及时向政府、人大和公众展示出来。

抵御功能也包括两方面的内涵:一是审计利用自身具有的处理处罚功能, 对存在违法违规问题的被审计单位进行处罚, 即自身抵御功能;二是审计把查出的问题移送司法、纪检监察及相关部门, 通过这些部门来对存在违法违纪问题的被审计单位进行处罚, 即配合抵御功能。

2. 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形成过程。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民主政治进程的深化, 要求国家审计不仅仅要揭露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 更重要是通过发挥展示 (鉴证) 功能, 为社会公众参与国家治理提供途径。同时, 随着经济的发展, 各类违法违规问题也层出不穷, 迫切需要审计发挥其威慑力, 通过发挥抵御 (执法) 功能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处理处罚, 迫使被审计单位遵纪守法。这也就意味着揭示功能和抵御功能就成为了国家审计的主要职能。而揭示和抵御功能都是事后审计, 随着社会风险的集聚, 迫切需要国家审计在审前对财政、金融、国有资产等风险进行预警, 发挥国家审计的预警功能, 提前采取措施, 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在审计之后, 国家审计通过对审计结果的分析, 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的制度缺陷, 通过发挥国家审计的修补 (建设) 功能, 提出相应的审计建议, 促进被审计单位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的提升。

从公共受托责任角度来看, 在公共受托财务责任背景下, 国家审计主要发挥了揭露 (认证、评价) 功能;在公共受托管理责任背景下, 国家审计主要发挥了揭示 (认证、评价、鉴证) 、抵御 (执法) 和修补职能;在公共受托社会责任背景下, 国家审计主要发挥了预防 (预警、建设) 、揭示 (认证、评价、鉴证) 、抵御 (执法) 的“免疫系统”功能。因此, 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是伴随着公共受托责任的发展而逐步完善的。如图所示, 经济社会的发展, 促使公共受托责任不断演化, 同时也使得人们对国家审计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入, 最终导致国家审计职能从揭露 (认证、评价) 功能发展到揭示 (认证、评价、鉴证) 、抵御 (执法) 和修补功能, 再到预防 (预警、修补) 、揭示 (认证、评价、鉴证) 和抵御 (执法) 功能, 国家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就此形成。

参考文献

[1].中国会计学会.中国会计研究文献摘编 (1979-1999) :审计卷 (上册)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

国家审计发展的阶段论 篇7

一、审计质量控制的环节

(一) 审计前的质量控制。

审计前的质量控制指从一个项目的开始确保审计质量, 降低审计风险, 节约审计过程的时间与成本。加强审计项目前期审计质量的控制, 必须抓住审计项目立项和审前调查与方案编制两个方面, 一是审计项目的立项必须紧紧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事关企业发展的重大事项, 做到项目目标明确;二是审前调查与方案编制, 关系到审计的深度、效率, 也关系到责任和风险。

(二) 审计中的质量控制。

审计中的质量控制是整个审计过程质量控制的核心。在具体审计业务实施阶段, 要按审计外勤工作的管理制度规定, 严格外勤审计工作程序, 明确项目负责人和各级审计人员的工作职责, 规范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 在工作底稿上反映出其专业判断的过程和工作轨迹, 把好审计证据的质量关, 完善信息传递系统, 保证上下之间信息渠道的畅通, 避免外勤工作的失控。审计工作人员应记录对质量控制制度的遵守情况, 以供日后修订和完善质量控制制度使用。严格执行复核制度。各级都应具体明确复核内容和承担责任, 层层把关, 级级负责, 确保每一个审计项目的每一个环节自始至终都符合相关准则的要求。建立审计报告的签发制度, 对报告的起草、签发、打印、签章及分发使用作出具体规定。保证审计报告按规定的程序、格式对外出具, 避免出现纰漏。完善复核制度, 增强审计人员的风险责任意识, 提升审计质量控制机制。

(三) 审计后的质量控制。

每一个审计项目结束, 审计人员都应对本次审计工作及时进行总结, 简要阐述本次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重大疑难问题和采取的相应措施, 指明今后类似审计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此外, 还应针对不同行业、系统的审计工作进行总结。审计总结对今后的工作有极强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有利于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降低审计风险。加强审计档案的管理。审计档案是审计工作的重要历史资料, 应当妥善管理和保管。审计工作人员可以利用这些资源为今后的审计业务服务。同时, 对于降低审计风险, 化解潜在的诉讼具有特殊作用。

二、如何加强国家审计质量控制

现代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民主法治的产物, 是推动民主法制的工具, 是国家经济和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这就要求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把推进法治、维护民主、推动改革、促进发展、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提高主动性, 发挥建设性, 坚持开放性, 增强科学性, 全面履行职责, 保障经济和社会运行的健康、顺畅、和谐。把审计提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来认识, 把维护国家安全作为审计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 转变审计观念。

审计机关要从单纯的审计监督向审计服务转变。审计要为国家的宏观决策服务, 保证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审计应为微观经济主体和社会公众服务。国家审计应该区分政府的不同职能而确定不同的审计目标, 注重服务型政府的效益。政府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 政府需要将国有资产投入到财产流转领域, 在市场竞争中实现国有资产使用价值的提升。因此, 我国政府审计必须从经济决策环节开始到执行的全过程, 实行有力的质量控制。

(二) 加强立法控制、行业规范控制、内控制度控制。

立法控制主要是通过国家或部门立法而控制审计质量。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对审计程序的规定, 对审计报告和审计职权运用的规定, 都对审计质量起到了保障作用;行业规范控制主要是上级审计机关, 就所辖范围内的审计工作制定一系列操作规则及相关规定, 如审计标准的规定、审计考评的规定等, 来约束审计行为、监控审计质量;内控制度控制是指各级审计机关为保障审计质量对自身的审计行为所进行的控制。审计质量内部监控具有主动性、能动性、针对性, 且便于操作管理, 在审计质量控制构成中, 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三) 加强国家审计的程序控制与技术控制。

程序性控制主要是根据审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和操作规程进行监控, 确保程序合法合规完备。技术性控制包括审计查证是否漏缺, 数据计算是否多法印证, 证据收集是否充分、合规、可靠、有效, 审计记录是否完备准确, 审计底稿是否一事一单, 填列内容是否全面详实, 必要的审核签名把关手续是否完备, 审计抽样比例是否合规, 样品是否可靠, 是否符合重要性原则, 审计报告内容是否完整, 定性是否确切, 能否为审计意见书提供足够的支持以及文体语言措施是否得体, 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是否依法出具, 处理是否恰当等。技术性控制是审计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在设置控制程序时要依法、谨慎、细致、具体, 便于掌握和操作, 真正起到促进控制和保障作用。

(四) 建立和健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

广义的经济责任审计包括一切审计;狭义的则是特指我国在近些年来出现的旨在明确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领导人经营管理责任, 而进行的一种审计活动, 这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或者离任审计。审计机关应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 利用工作机制明确参与的部门, 建立和完善有关制度, 细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规定中的有关内容, 使这项工作进一步系统化和规范化。通过制度把审计监督纳入干部监管的正常轨道, 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 正确使用权力。审计作为任用和考核干部的一个重要环节, 应以法规条文形式规定下来, 从制度创新上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五) 加大政府绩效审计的比重。

随着我国民主与法制的完善, 政府职能的转变, 我国政府审计的审计内容将不断扩展, 逐步从真实、合法为主向真实、合法、效益三者并重而且绩效审计日益重要方面转变。绩效审计主要是对一个组织利用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进行的评价。在发达国家和地区, 绩效审计在政府审计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而在我国还基本停留在财务审计阶段, 这显然不适应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运作机制。

浅论国家审计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 篇8

对照美国项目管理学会的定义, 项目是“将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结合成一个短期组织以达到一个特殊目的”。项目管理是“在项目相应的环境下, 通过项目各方干系人的合作, 把各种资源应用于项目, 以实现项目目标, 使项目干系人的需求和期望得到不同程度的满足的过程。”至于什么是国家审计项目和国家审计项目管理, 学术界并没有统一的界定, 笔者认为国家审计项目是国家审计机关根据法定职责或接受其他部门委托, 由审计人员在规定期限内实现审计目标、提交审计报告、提出审计处理意见的具体审计任务。国家审计项目管理是国家审计机关对审计项目进行的组织、协调、领导和控制。

一、国家审计引入项目管理理念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国家审计项目内在的项目属性、其有别于其他审计类型的特殊性和其现实的不完善性, 在客观上要求国家审计机关有必要将项目管理的科学理念引入国家审计项目, 以提高国家审计项目的管理水平。

(一) 国家审计项目的工作流程

国家审计项目是项目相关人 (如主审、上级审计机关、审计组成员、监督执行者等) 在一定的项目环境 (如组织文化、政治和经济、标准和规章等) 下, 对资源 (如人力、资金、信息和技术等) 进行合理配置, 以达到审计目标 (必须完成的规定要求和附加的期望要求) 、满足有关各方的需求和期望 (审计项目委托或授权人对审计任务的要求和期望) , 因此国家审计项目在确定之后, 具有固定的工作流程, 即审计机关要组织成立临时性的审计组作为项目团队;明确审计组组长作为项目负责人;审计组通过制定计划、组织实施和收尾三个阶段, 最终出具审计报告并发表审计意见, 其启动、计划、控制、执行和结束等五个阶段与管理密切相关, 国家审计项目管理符合现代项目管理的一般规律, 可以利用项目管理的理论指导其活动。

(二) 国家审计项目管理的特殊性

国家审计项目管理作为一个独立范畴有别于其他类型的审计项目, 与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相比, 具有特殊性。社会审计的主要业务是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发表意见, 其审计流程、审计方法和审计风险控制相对成熟, 有独立审计准则、审计指南等规范进行约束, 项目管理形成了固定的模式, 并且具有较强的延续性和模仿性;内部审计主要关注部门内控制度和风险排查, 其项目的内容相对固定, 项目管理融于内审部门的日常工作之中。至于国家审计, 随着审计目标的不断深化和社会对国家审计的期望日益高涨, 它主要侧重于促进改革发展、关注民生和维护经济安全等较高层次, 审计对象和审计事项具有的灵活性使国家审计项目的一次性、独特性和目标确定性等特点更为鲜明, 其项目管理有着不同于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的特殊规律。更为重要的是国家审计项目管理是公共管理的一种形式, 它还带有所有公共管理活动的弊端和优势。因此, 需要在现代项目管理理论的基础上, 把国家审计项目管理作为一个独立的范畴进行研究。

(三) 国家审计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国家审计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也需要运用项目管理的理念加以解决。在这些问题中, 一是国家审计项目的立项存在问题。即审计项目计划缺乏科学性, 确定项目的理由不充分, 项目的选择没有经过合理论证, 大多根据经验、审计对象的规模、领导的印象等非客观因素确定;而且各专业的审计项目之间, 执行审计项目的审计机关之间存在大量的交叉和重叠, 导致有限的审计资源不能有效利用。二是国家审计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不科学, 关键是审计人员的能力水平与审计项目的要求和目标存在较大的不匹配, 人力资源的水平制约审计作用的进一步发挥, 没有完全按照胜任能力原则和认证的审计职业资格开展审计项目, 往往采取人海战术和“拉郎配”, 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来调节审计人员的行为。三是国家审计项目管理还缺乏统一的审计规范, 衡量审计人员的职业水平和审计项目的完成质量, 还缺乏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项目时间管理随意性大、审计技术和审计方法比较落后等一系列问题。

二、加强国家审计项目时间管理和审计人力资源管理

现代项目管理包括九项管理内容:范围、时间、成本、人力资源、质量、沟通、风险、采购和综合, 其中普遍认为时间管理、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构成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 三者形成相互制约的三角形关系。从国家审计的现实出发, 笔者认为, 时间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构成国家审计项目管理的基石。

(一) 加强国家审计项目的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是指给出项目活动的定义、安排和时间估计, 制定进度计划并进行控制。国家审计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审计人员在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过程中, 要合理利用有限的审计资源。基于审计时间与审计成本、审计质量的辩证统一关系, 科学有效的审计时间管理可以合理配置审计资源, 满足审计质量的要求。国家审计项目时间管理可以分为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的时间管理和具体审计项目的时间管理两个层次。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的时间管理是国家审计机关站在宏观层面, 结合国家审计工作重点对审计时间的总体分配与规划;具体审计项目的时间管理是在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的基础上, 由审计部门和审计组对单一审计项目时间的微观管理。

国家审计机关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由财政、金融、企业、投资等行业审计项目计划构成, 它的科学性主要取决于行业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的科学性, 因此行业审计项目计划的时间管理是整个国家审计项目时间管理的核心。行业审计项目计划的时间管理要满足整体性、科学性和严肃性三原则。

相对于年度审计项目计划, 具体审计项目的时间管理处于执行层面, 它的主要目标就是严格执行年度审计项目计划, 保质保量地完成审计任务。由于具体审计项目具有阶段性、时序性和程序性的特征, 因此可以将各个具体审计的每一阶段的审计活动进行分解, 采用里程碑图、甘特图和网络计划技术等工具分析审计人员的行为, 标识出审计实施中的关键点, 例如下达审计通知书、现场审计结束、和提交报告时间等, 进而确定这些关键点的起止时间, 配置审计人力, 估算每一个审计阶段和审计业务事项的审计时间, 从而实现对具体审计项目的时间进行管理、优化和控制。

(二) 加强国家审计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作为高智力的群体性工作, 审计是审计人员利用专业知识、系统收集审计证据的过程, 国家审计更是如此。一方面由于国家审计具有综合性、权威性和独立性的特点, 在国家行政监督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另一方面国家审计监督的对象主要是行政机关和国有企业, 被审计单位的高起点和高层次决定了国家审计做出的审计结论必须严谨而适当, 这两方面的原因要求国家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人力资源是国家审计项目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同样一个审计项目, 如果有经验丰富的高级审计师参与, 可能发现隐藏在账目中的蛛丝马迹;而普通审计人员也许看不出端倪, 同一个项目的结果就大相径庭。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决定了国家审计项目的风险和质量, 合理安排人力资源会降低审计项目风险, 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反之则可能导致审计失败。

国家审计项目人力资源管理要求在审计项目的不同阶段配置不同水平和不同技能的审计人员, 有效地发挥包括后台支持人员在内的所有参与审计项目人员的积极性。从审计项目开始到结束, 人力资源管理应主要关注项目方案编制、审计团队组建和审计现场管理等三个环节。

项目方案编制环节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选定项目负责人和具有开展以往审计项目经验的主审, 同时要求审计组成员具备良好的分析技能和解决问题技能;在审计项目开始前可根据需要安排人员进行初步调查, 熟悉被审计单位的营运活动, 控制系统及风险, 决定审计的主要内容、重点范围, 编制出项目审计方案;审计团队组建环节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选择参与审计项目的人员, 其关键是选好审计组长和主审, 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决定了审计的项目的成败。还要考虑大型审计项目应配备其他所需的专业人员, 要注意与被审计单位有密切关系的审计人员回避, 要注意经验和技术的相互搭配, 明确每个参与审计项目的人员在审计项目中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职责以及报告路线, 分配和归档, 最终形成以矩阵表示的角色分配和职责表等。在审计现场实施阶段, 人力资源管理要求审计组长和主审应具有高度协调和沟通能力, 准确把握各审计小组的审计进度以及遇到的问题, 针对出现重要审计情况, 合理调整审计力量, 及时向主管领导和上级单位反馈信息, 安排业务精通的审计人员复核审计底稿和审计取证的质量, 控制审计项目质量, 使审计组高效而圆满地完成审计任务。

三、将信息技术贯穿于国家审计项目管理的全过程

国家审计的最大技术特点是以审计项目管理系统 (AO) 和审计辅助办公系统 (OA) 的开发标志的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将信息技术的应用贯穿于国家审计项目管理的全过程, 会改变国家审计项目的管理形式和组织方式, 有助于消除管理中的信息“孤岛”和信息传递的失真, 实现审计项目的动态控制和审计技术、方法、信息的共享, 降低国家审计的服务成本, 提高国家审计的效率, 从而全面提升国家审计项目管理水平。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一) 在项目计划阶段

要通过信息技术建立被审计单位的数据仓库, 利用数据挖掘工具和编写的审计软件, 将审计人员的经验和判断模块化, 以此对被审计单位历史的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进行经常性的监控和非现场分析, 实现审计的智能化, 做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同时要利用信息技术与其他监管部门和职能部门实现数据接口, 发挥协同作战优势, 避免重复审计和审计“空白”, 从而提高国家审计年度项目计划的科学性和具体审计项目的针对性, 促进监管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

(二) 在项目实施和报告阶段

审计人员要通过数据平台下载分析被审计单位最新的数据, 以迅速评估审计风险并确定审计的重点事项和风险点, 审计人员之间应利用即时通讯等信息交换技术进行实时的信息沟通, 外出调查的审计人员及时向审计组传递审计情况和审计证据, 审计组长随时掌握审计人员的工作进展和动态, 进行远程指导, 及时向审计机关和领导汇报;审计机关向外出的审计组传达业务文件、甚至召开视频会议, 全面掌握所有审计组的进展情况;审计复核机关要远程开展对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报告的复核工作, 便于审计组在现场就可以解决补充查证的问题。

此外, 信息技术贯穿于国家审计项目管理的全过程, 对项目的时间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在具体项目的时间管理中, 要充分考虑被审计单位提供数据时间和数据验证时间对整个项目时间的影响, 谨慎评估数据分析的工作量和复杂程度, 合理分配非现场数据分析和现场数据分析时间、以及数据审计和传统审计的时间;又如在项目人力资源管理中, 要注意计算机人员、数据分析人员和信息系统审计人员在整个审计项目中的职责分工与合理使用的问题, 要加强研究数据分析小组和其他审计小组之间协调配合问题, 还要考虑对专业数据分析人员在审计组中的考核及激励问题等。

参考文献

[1]聂曼曼, 沈铖.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的原则和内容 (J) .财会通讯, 2005 (9) .

[2]郑勇杰.浅谈审计项目中的人力资源管理 (J) .商业会计, 2009 (11) .

[3]吴震雄.信息化条件下实施大型审计项目的架构设想 (J) .审计月刊, 2009 (8) .

[4]王鲁泉.论信息化条件下审计质量控制 (J) .商场现代化, 2008 (12) .

[5]叶忠明, 许国艺.国家审计项目时间管理研究 (J) .审计研究, 2007 (6) .

[6]李健.审计管理项目化的理论与方法 (J) .现代审计与经济, 2009 (1) .

[7]刘绍辉.一体化作业——关于信息化环境下审计项目管理的几点思考 (J) .审计研究 (增刊) , 2006.

上一篇:高中函数思维培养下一篇:资本结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