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趋势及阶段(共12篇)
发展趋势及阶段 篇1
当今社会, 电子信息技术在各个国家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已然成为衡量其科技力量的重要因素。在我国, 近年来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取得长足的进步, 对经济、对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 亟待处理, 只有这样, 电子信息技术在我国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1 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意义
放眼全球, 电子信息技术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力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在当今社会, 电子通信技术以其巨大的优势和便利在现代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国, 科技的发展带动了包含电子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及其语言、游戏、电子光纤等众多方面在内的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尤其是以电子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电子信息技术更是得到迅速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 电子信息技术以其能够用来获取、加工、分析、存储、交换、传输信息的功能, 被广泛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它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平台, 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变革。因此, 为了更好的服务社会, 各个国家都在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技术, 探究它与通讯网络技术以及面向多元化市场的有效结合。
2 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产业结构不合理
在我国, 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的制约因素有很多, 其中产业结构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只有构建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 并敢于打破目前的产业结构, 才能更好的发展电子信息技术。
总体来说, 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喜有忧。喜的是, 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可以跟其他国家的生产水平比较高低了, 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忧的是, 我国的研发企业不多, 尤其是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没法与国外高端企业相媲美。造成这样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目前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结构不合理。
2.2 需要培养高端人才
大家都知道, 人才的竞争是21世纪最为激烈的竞争, 在电子信息技术行业更是如此。但是目前而言, 我国非常缺乏这类复合型的高端人才, 因为他们掌握着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人才难求, 自然阻碍了电子信息技术行业的高速发展,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与西方大国存在技术上巨大差距的原因。
2.3 需要培养良好的发展环境
在我国, 因为缺乏有效保护电子信息技术行业的法律法规, 给不法分子钻空子窃取科研成果的事例时有发生, 这给研发人员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而在市场上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虚假信息技术和伪劣产品泛滥, 盗版、走私、贩卖等为充斥着市场, 真正的科研成果没有得到有效的回报, 企业研发力量因此而严重缺失, 给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3 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
现代社会, 电子信息技术产业高速发展必然带动了包括国民经济在内的整个社会的高速发展, 因此西方国家非常重视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 并且投入了巨大的物力、人力、财力。我国也是如此, 特别的近几年的发展卓有成效, 未来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会有以下几个大致的发展趋势:
1、向全球化、梯次化方向发展
未来, 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呈现梯次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就目前而言, 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已成为一个大的趋势, 电子信息技术也不例外, 同时它的采购、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更具有普及的全球化的特性。即便如此, 电子信息技术的全球化发展也是及其不均衡的, 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已有的资本、科技、品牌等优势资源牢牢把握着行业的核心技术, 主要从事高科技产品的研究、开发和销售工作。而发展中国家只能凭借人力上的优势从事一些技术含量低的加工工作。因此在电子信息技术领域里, 西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两极分化日益突出, 而在我国梯次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也日益明显。
2、向规模化、个性化方向发展
当前, 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以呈现规模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势头良好, 尤其是一些跨国公司的发展更是势头强劲。他们无论在产品技术含量还是在产品、规模上都成逐年上升的势头。大家都知道, 电子信息技术产业非常特殊, 它必须要达到一定的规模才会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没有规模很难发展, 更不用说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分一杯羹了。我国目前的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如同滚雪球一样, 规模会越发展越重大。当今社会又是一个科技高度发展的社会, 科技的进步自然带来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随之而来的是人们个性化消费的发展。
3、向国际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当今社会, 我国的电子信息技术行业呈现国际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就整个电子信息技术行业来言, 核心技术、雄厚资金、优势竞争还是掌握在极少数的跨国集团手里, 他们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成为整个行业的领导力量。而由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的带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因此这些极少数的跨国集团在整个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也有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地位。同时, 发展与挑战并存, 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必然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在这些重要的问题中, 人才又是最为关键的。因为创新是行业发展的命脉, 而网络化、国际化又是电子信息技术行业发展的基础, 在这一点上, 中小科技企业因为自身的灵活性就做的很好。
4 结语
电子信息技术不但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还成为了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尤其是在当今各国都处于经济低迷期, 它以高科技、高附加值、高竞争力、高潜力、低污染等绝对优势, 迅速占领整个市场, 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并且在未来有无限的发展空间。
摘要:众所周知,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同样,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 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也得到了高速发展, 并深入到了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担当着重要角色, 可以毫无疑问的说当今社会已经全面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下面文字就着重讲到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出现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电子信息技术,问题,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何碧辉.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电子科技, 2009 (03) .
[2]于雷.世界信息通信技术发展趋势[J].电子信息周刊, 2011 (04) .
发展趋势及阶段 篇2
时光飞逝,转眼间一学期过去了,这一学期来,在各级领导和老师们的关心和支持下,自己的政治思想、业务能力、体育教学水平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班级管理成效显著。现将学期来自己各方面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方面:
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关心国家大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通过学习,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水平不断提高,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学校劳动纪律,团结同志,教学目的明确,教学态度端正,在班级管理中认真负责,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为人师表,有奉献精神。
二、教学方面
1、备课
积极参加区上,学校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及各级培训与观摩活动,仔细听,认真记,领会精神实质。认真钻研教材、教参,把握好大纲,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做到精心设计教案、学案,教学环节齐全,教学反思到位。
2、上课
上课时做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向四十分钟要质量。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体育兴趣,三、班级管理
1、充分了解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
做为二(4)班下班老师,为做好班级管理工作,配合好陈丽老师的工作,我对学生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知识基础、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性格气质、交友情况、喜怒哀乐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学习上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不娇惯、不溺爱。对其缺点错误,不纵容、不姑息、不放任。注重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前途。尊重、理解、信任学生,爱护、关心、帮助每一位学生,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出发,理解他们的要求和想法,理解他们幼稚和天真;信任他们的潜在能力,放手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磨练中成长。学生与教师缩小心理距离,把教师当成了贴心人
2、积极做好培优辅差工作。
学困生的教育历来是班主任工作的难点,做为下班老师我也这方面,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他们,深入调查,搞清他们所以成为学困生的原因,对他们真诚相待,耐心相帮,及时对后进生
加强心理疏导,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在思想上不歧视他们,鼓励他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时常从生活上关心学生、并与学生家长保持一定的联系,做到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一学期来,自己虽然取得了点滴成绩,但离领导和老师们的要求还相差甚远,同时自己也深知:
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
发展趋势及阶段 篇3
一、工业发展阶段性变化的一般概念
(一)工业化与工业发展的内涵
传统研究多将工业化定义为工业、尤其是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1996)将工业化定义为一种过程,首先是国民收入(或地区收入)中制造业活动和第三产业所占比例提高了,其次是在制造业和第三产业就业的劳动人口的比例一般也有增加的趋势。在两种比率增加的同时,除了暂时的中断以外,整个人口的人均收入也增加了。相比于这一定义,另一类关于工业化的定义则是广义上的,张培刚(2009)将工业化定义为“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要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的过程”。在广义定义的基础上,理解工业化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着重于要素组合方式或技术的变化;二是不仅包含制造业工业化,还包括农业经营的工业化;三是技术变化所带来的制度变化也是工业化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谭崇台等,2011)。
相比于工业化的定义,工业发展的概念较为狭窄。陈佳贵等(2009)认为,在一个国家漫长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工业按照自己的发展规律改造着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面貌,包括工业规模的扩大、工业部门结构的改善、工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等内容,可以概括为工业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正如Jorgenson等(2000)所说的,总量数据和总量生产函数并不足以刻划工业增长的全貌,工业发展必然包括结构方面的变化。金碚等人(2011)认为工业结构变化一般包括轻重关系、行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产业组织结构、要素结构以及地区结构等几个方面。高拴平(1997)对工业结构变化的理解与之类似,包括工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对比关系以及工业内部结构状况、工业增长的稳定性及其与结构变动的协调性、工业地区结构三个方面。此外,工业结构还可以包括工业品进出口贸易结构、工业要素结构和工业技术结构等方面(国晖等,2013),有的研究也将产业组织结构换作企业规模结构进行分析(贾晓峰,2001)。
(二)工业化与工业发展的联系与区别
工业化的阶段划分比较成熟和清晰,工业发展阶段的划分则是一个相对模糊的研究领域。多数关于工业发展阶段的研究湮灭在工业化阶段的研究之中,将工业发展阶段作为独立主题进行研究的文献相当稀少。早期的研究,按照生产方式的变化将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分为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三个阶段,这里暗含着工业发展阶段划分的影子。更多的研究或者是从工业结构变化的不同特征进行工业发展阶段划分,或者是从影响工业发展的重大历史时期变化进行划分。虽然划分标准不同,但是不同的工业发展阶段,往往都意味着每个阶段的宏观经济背景、结构调整任务、主要政策变化和结构调整效果各不相同(吕铁,2008)。
多数学者认为工业化与工业发展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工业化过程中的经济结构变化表现为产业结构和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化两个方面,因此,工业化过程往往通过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化表现出来,并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工业化初期,纺织、食品等轻工业比重较高;在工业化中期,钢铁、水泥、电力等能源原材料工业比重较大;在工业化后期,装备制造等高加工度行业的比重明显上升。另一种观点认为,由于工业发展推进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因此,工业发展问题可以用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两个理论范畴来分析,工业发展表现为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陈佳贵等,2009)。
另一方面,一些学者指出工业化和工业发展之间存在区别。郭克莎(2007)指出,工业化在发展中国家的含义不是指工业的发展,而是整个经济的发展,通过工业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人均GDP等就可以体现出来。冯飞等人(2012)认为,经典的工业化理论得出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这些理论在经济全球化、产业分工细化、后发优势等影响下面临诸多挑战,从而使得一些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与经验得出的工业结构演变不一致。尤其是分工深化导致发达国家形成服务于全球的服务业,后起发展中国家形成服务于全球的制造业,使得后起国家制造业比重更高,出现拐点的时间也有偏差。而且,后起国家工业化面临着更为宽广的技术选择,消费结构升级、城市化、新技术等因素叠加使得工业化进程在时间上被高度压缩,例如相比于英国、美国完成工业化的时间分别为200年、135年,日本、韩国仅用了65年和33年。
二、工业发展阶段性变化的因素分析
一些经济学家对影响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因素进行研究和归纳,得出了许多具有概括性和综合性的结论。张培刚(1984)在《农业与工业化》中将生产技术和企业家创新管理才能作为工业化的发动因素,将资源和人口作为工业化的限制因素,将社会制度作为随机因素。林毅夫(2012)认为一个经济体的经济结构内生于它的要素禀赋结构,包括自然资源、劳动力、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相对丰裕程度。更为全面的研究,如波特提出的“钻石模型”,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四个基本因素和两个辅助因素,前者是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企业战略,后者是机遇和政府。然而,“钻石模型”虽然很好地解释了发达国家产业发展和竞争力的来源问题,但是欠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可能面临着与“钻石模型”不一样的经济环境。因此,韩国学者乔东逊乔构建了“九要素模型”,其中,物质要素包括资源禀赋、商业环境、相关和支持产业、国内需求,人力要素包括工人、政治家和官僚、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此外是作为外部要素的机遇(胡麦秀,2005)。
值得注意的有两点,一是需求因素对工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经济学主流文献认为,长期经济增长由供给或要素投入决定,需求常作为一个短期问题而不予考虑。但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经济增长将由供给约束转变为需求约束已成为学术界的一种共识,需求作为启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纪明,2011)。二是开放条件,尤其是分工演进对工业增长的影响成为研究的重点。引发学者思考的是,处于开放与保护并存、竞争与协作同在的全球经济体系中,一国的生产、交易与政府的边界到底达到什么水平是最合理的?(杜凯等,2010)。当然,全球化条件下,工业增长的稳定性和波动性也受到一些学者的重视,尤其是经济危机或波动带来的影响。一些研究指出,工业是中国经济中对外开放程度最高、利用外部资源最集中的领域,对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化具有很大的敏感性和依赖性。
三、我国工业发展的阶段性变化特征及趋势
(一)我国工业发展的阶段变化轨迹
尽管发达国家的工业发展史表明工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有其普遍规律,但中国工业发展却不是发达国家工业化道路的简单重复,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过程。虽然中国建立现代工业的努力可以回溯到19世纪80年代,但是关于中国工业发展阶段性变化的研究还是集中于对1949年建国以来,尤其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分析。比较常见的一类阶段划分,将历史事件与工业结构变迁的动因结合起来。例如,李博(2010)将新中国60年历史分为1978年之前和之后的两大阶段,两个阶段工业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变化趋势明显不同。张建华等人(2012)的研究重在工业发展过程的机理探讨,将中国产业发展和工业结构升级划分为向重工业倾斜发展的阶段、产业结构纠偏阶段、再工业化阶段。根据制度变迁特点对工业结构进行的阶段划分也属于这一类,比较典型的是根据不同的体制特点,将中国工业结构升级分为计划体制中的工业结构升级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工业结构升级(王云平,2002)。
另一类划分侧重于工业发展和结构演变的表象特征。吕铁(2008)认为1978年迄今的30年是我国工业化迅速推进的重要发展时期,根据工业结构变化的不同特征,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在此之前,庄德钧等(1999)依据工业结构的演进,将建国40年的工业发展划分为重工业份额低于轻工业、重工业份额总体上明显高于轻工业、轻工业份额总体上在增加的三个阶段。有的研究直接依据主导产业的变化对产业发展阶段进行划分,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以轻纺工业为终端的产业群(1979—1984年)、以家电产业为终端的产业群(1985—1990年)、基础设施产业群(1990—2000年)和以住房和汽车为终端的产业群(2000年至今)四个阶段(邵宁,2012)。此外,从产业结构变化的某一方面进行的阶段划分也有借鉴意义,例如杨魁等人(2000)将我国产业组织结构的历史演变分为几个阶段,金芳(2008)认为中国的对外开放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二)当前我国工业发展的阶段特征及突出矛盾
针对当前我国工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归纳分析,认为中国工业发展总体状况正在发生质的变化。从工业化演进的角度来看,有的学者认为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阶段,有的学者认为我国即将走完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并将步入工业化后期(陈佳贵等,2012)。一些学者基于霍夫曼定理考察我国工业发展阶段,认为我国经济实质上已经进入新一轮的重化工业发展阶段。刘世锦等(2006)认为,过去一段时期及今后较长时期内,重化工业的发展是整个经济发展各方面需求的集中体现之一,是不可回避也不可逾越的过程。刘昌黎(2007)也认为,以重化工业为中心实现工业现代化,仍是我国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中心环节和首要任务。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化并没有改变我国工业化,尤其是重化工业的发展阶段。而一些经济学者反对中国进入重化工业阶段的说法,认为重型化经济增长实际上是先行工业化国家旧式的工业化道路,我国不能够重复他们的老路。
在当前工业发展阶段分析中,我国经济和工业发展进入转折性变化阶段是研究中最为关注的方面。江小涓认为,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一系列重要的转折性特征,中国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增长阶段,需要有新的发展思路和战略。有的研究结合内外部条件和形势的变化,总结出新世纪以来我国工业结构变动的一些新特征,包括消费的升级带动作用提升、国际化和全球化影响加深、市场机制促进作用加强、节能减排成为新导向、区域协调发展目标明显等(张建华等,2012)。金培等(2012)指出,当前我国遭遇结构调整和工业转型升级的矛盾交织期。各种潜在矛盾复杂地交织显露,既表明中国工业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没有摆脱传统路径依赖,同时也表明中国工业发展进入了必须转型升级的重要历史关头,开始进入艰难摆脱各种路径依赖的重要转折时期。
从影响因素来看,未来我国工业发展存在一系列约束。刘世锦等人(2006)认为,进入“十一五”以来,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诸多基础性因素将要发生实质性变化,有的不复存在,有的将向新形态演变,已有增长模式将面临过去未曾有过的转型压力。任保平(2010)指出,发展中存在的约束包括进程约束、技术约束、资源环境约束等。在生产要素方面,生产要素价格快速重估的阶段将马上来临;在资源方面,如何实现能源约束加强条件下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刘世锦等,2006);在需求方面,一是与投资率长期处于较高水平相比,消费率持续下降;二是与政府消费率相比,居民消费率下降尤为明显(马艳华,2011);在体制方面,产业发展中的一些矛盾存在深层次的体制性根源,比如地方政府助推和保护下的项目投资热、企业进入和退出机制效率偏低、兼并重组进展缓慢以及国企产权改革不到位等。
从工业结构演变本身来看,也存在一些突出而深刻的矛盾。一些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概括和综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2010)、金碚等(2011)分析了当前制约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主要问题,包括传统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逐渐减弱,重化工业粗放发展与能源和环境约束的矛盾突出,产能过剩问题呈现扩大趋势,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进展缓慢,自主创新对结构转型升级的支撑不足,资本深化与增加就业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张建华等(2012)认为,当前我国工业结构存在诸多问题和矛盾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一是参与国际分工的外部失衡,二是国内总供给和总需求的不平衡,三是不完善的市场机制,四是以GDP为导向的干部考核机制。这四者分别是当前工业结构性矛盾的外在原因、内部原因、深层原因和制度原因。
(三)未来我国工业发展的阶段性变化趋势
从经济增长来看,多数分析认为中国将进入一个增速放缓的阶段,增长方式将会发生转变。刘世锦等(2011)认为,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有很大可能性在“十二五”末期放缓,并在“十三五”时期明显下一个台阶,时间窗口的分布是2013—2017年。楼继伟(2010)指出,当一国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传统增长部门竞争力因劳动力成本上升而被削弱,生产率进一步提高因与技术前沿差距缩小而需要依靠创新,这都要求经济增长模式的一个根本转变。但是,刘世锦等认为,即使中国未来制造业比重下降,降幅也不宜过大,比如制造业的比重应该保持在30%左右。张建华等(2012)也有类似观点,认为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可能到2020年)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和主体地位不会改变。与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将会放缓的观点不同,林毅夫(2012)认为基于后发优势的潜力,中国经济仍然可以维持二三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高速增长。
一些研究对未来工业增长速度、结构变化、增长方式等进行了预测和判断。“未来十年我国工业增长的驱动力研究”课题组(2011),从历史轨迹对未来十年(2009—2018年)中国工业总量以及增速进行预测:城市化速度加快是未来工业持续增长的关键驱动力,传统产业仍将继续高速增长,新兴产业将成为经济发展的突破点。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2011)指出,“后危机时代”的中国工业在增长速度和机制上将出现一些新的特点,一是工业经济将进入低速增长阶段,二是产业升级将成为工业增长的重要动力,资本积累对工业增长的贡献将下降,技术进步对工业增长的贡献将提升。有分析认为,进入21世纪的20年我国经济将保持平稳快速增长的态势,是基本完成工业化第二阶段、并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的重要时期,重化工产业群、“出行”产业群、电子信息产业群将成为发展的主导产业(刘世锦等,2006)。与中长期分析预测不同,有的研究立足于短期趋势分析,例如金碚等(2011)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工业结构变化趋势的若干判断。
四、总结与启示
总体来看,已有研究成果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证基础,但仍存在诸多的不足,具体表现在:间接的研究较多而直接的分析较少,对历史发展的总结性研究较多而关注现实和未来的前瞻性研究较少,借鉴国外已有理论框架的研究较多而结合我国实际的具体研究较少,针对工业发展个别问题的局部性研究较多而纵观全局的系统性研究较少。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我国工业发展的阶段性变化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一,关于工业发展阶段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理论分析基础,但是这些理论的不足和缺陷也非常明显,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现有关于工业发展阶段的研究,或者是与经典的工业化理论糅合在一起,或者是与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相结合,抑或依据工业发展的表象特征来分析。虽然这些阶段研究都有其合理性,但是基于经典工业化理论的研究往往面临“时过境迁”的尴尬,与历史事件结合的分析难免“偶然性联系”的牵强,根据表象特征进行的研究又难以触及工业发展变化的本质。尤其是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新形势对已有的发展经济学及相关理论体系构成巨大挑战。因此,经典工业化理论得出的一般规律在多大程度上是有参考意义的,面对新的形势和变化需要进行怎样的调整和改进?这在研究中是要首先进行考虑和分析的。
第二,研究者对于我国工业发展的实证分析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是对我国具体国情及新形势下的工业发展仍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我国经济转型和工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深层矛盾和问题,是任何模式都不能提供现成答案的。正是因为如此,其研究才更显必要性和挑战性。目前关于我国工业发展演变的研究,仍然多拘泥于传统的理论分析框架,或者是局限于片面问题和局部领域,不够全面、系统和深刻。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包括:如何结合中国工业发展演变的自身实际,对我国工业发展阶段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如何看待工业发展中的独特因素和新形势给我国工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如何从不同角度(例如经济发展、就业增长、环境优化、资源节约等)来评价我国工业发展和结构演进的效果?
第三,未来工业发展的趋势与战略研究有待加强。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快速发展,未来我国工业发展或将出现重大的阶段性变化。这是由于制约工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主要矛盾越来越突出,其中既包括要素禀赋条件的变化、能源环境约束的强化、结构性不协调突出(比如产生过剩等)、价值链升级缓慢等长期性问题,也包括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外部形势严峻、国内政策调整效应减弱等短期性问题。在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影响下,未来工业发展会呈现什么样的变化趋势?工业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应该进行怎样的定位,在这种定位下应该实行什么样的工业发展战略?怎样利用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抓住机遇,规避风险,实现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方式转变和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是制约我国工业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也都有待进一步研究来解答。
第四,研究中还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疑问和难点,对研究开展可能构成一定的制约。其中,最主要的是产业分类与数据一致性的问题,尤其是在价值链分工条件下这一问题更加凸显。在分工深化到产品内的情况下,传统的产业或产品划分方法是有失偏颇的,包括依据生产要素投入比例,将行业或产品划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等类别的划分方法。这是因为,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中的产业升级分析,不能仅仅依据产品或行业技术含量的高低来判断,更要依据我国所承担生产环节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高低来判断。在统计上,我国的行业统计口径还多次发生变化,包括1984年前后工业行业的统计口径变化,1998年前后“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与“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统计变化等。此外,在国际比较分析中,全面、系统的国外数据获取也是研究中的一个难点。
〔本文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2013年重点课题“我国工业发展的阶段性变化研究”阶段成果(编号A2013041008)〕
发展趋势及阶段 篇4
1 我国FTTH技术选型探索阶段
FTTH是一种从通信局端一直到用户家庭全部采用光纤线路的接入方式, FTTH技术主要包括点到点有源光接入技术和点到多点的无源光网络 (PON) 技术。ITU-T于1998年正式发布G.983.1建议, 从此开始了基于ATM技术的PON系统的标准制定工作;后于2001年将APON改名为BPON;ITU-T在2004年发布G.983.10, 标志着G.983 BPON系列标准已全部完成。
1995年,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开始开发窄带PON系统, 实现系统商用。其主要技术特征是采用点到多点的拓扑结构, 来提供PSTN和TDM业务。 1999年, 烽火通信第一代窄带PON产品曾应用于广西、辽宁等地;但由于技术复杂且成本昂贵, 并没有获得广泛应用。
2001年3月,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完成了国家863计划“全业务接入系统”即APON的研究项目, 并通过了863专家的验收。2002年, 烽火和华为等相继开发了相应产品, 但是考虑到ATM 网络建设基本停滞, APON 技术在国内基本没有采用。
这一阶段正处于光纤通信技术快速发展和通信网转型变革时期, 各种点到点和点到多点的技术先后用于光纤接入, 相比较而言, PON技术的标准化程度高, 可以节省OLT (光线路终端) 光接口和光纤, 系统扩展性好, 便于维护管理, 尽管由于ATM技术在网络中的部署并不如最初想象的那样顺利, 业界推出的BPON产品也始终没有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已经明确了PON将是FTTH的主要实现方式, BPON是现种宽带PON技术的基础, 后继发展起来的其他PON技术都直接或间接引用了BPON系列标准中的大量内容。
2 我国确定FTTH技术标准、试点起步的阶段
2000年, IEEE成立了第一英里以太网工作组 (EFM, 802.3ah) , 并在其开发的技术标准中包含了基于以太网的PON规范, 这就是人们所熟悉的EPON标准。2004年, IEEE将IEEE802.3ah EPON协议方案正式批准。EPON将以太网的廉价和PON的结构特性融于一体, 使其在尚未推出正式标准的时候就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同。相对于传统的BPON, EPON的封装更加简单高效, 速率也提升到了1Gb/s;相对于常规的P2P以太网, EPON增强了其OAM方面的特性, EPON的设备成本和维护成本也将大幅低于P2P的光纤以太网。
吉比特无源光网络 (GPON) 是全业务接入网论坛 (FSAN) 组织于2001年提出的传输速率超过1Gbps的PON系统准, 其在APON/BPON基础上发展而来。2003年, ITU-T批准了GPON标准G.984.1和G.984.2, 2004年, 相继批准了G.984.3和G.984.4, 形成了G.984.x系列标准。此后, G.984.5和G.984.6相继推出, 分别定义了增强带宽和距离延伸的GPON。
业界很早就推出了EPON产品, 但早期的产品均无成熟的标准可参照, 2002年至2003年, 烽火通信等承担的863项目“基于千兆以太网的宽带无源光网络 (EPON) ”实验系统完成。2005年, 烽火通信与武汉电信携手建设的武汉紫菘花园FTTH工程成功开通, 该工程采用烽火科技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项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产品, 能够为用户综合提供普通电话、传真、宽带上网、CATV、IPTV等多种电信业务, 由此拉开了由电信运营商主导的我国FTTH商用的序幕。中国光谷所在地的武汉市政府, 全力支持FTTH在武汉的发展, 在地方政策、组织形式、技术、标准制订、用户/房产开发企业/运营企业/制造企业之间的协调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2005年完成了武汉市FTTH的一系列地方标准, 更好地推动了FTTH的发展。
与此同时, 我国的电信运营企业对FTTH给予了重视和关注, 中国电信从2005年开始推动EPON芯片级的互通测试;2006年, 进行EPON系统级互通测试;2007年, 发布企业标准V1.3, 进行设备评估测试。中国电信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EPON设备全面的、大规模的芯片级和系统级互通。2006年到2007年, 从武汉、北京、上海、广州等试点城市开始, 全国各省 (市、自治区) 都有了FTTH的试验工程。随着试验工程的大量建设, FTTH的建设成本有了大幅度的下降, 具备了大规模应用的条件。标志着我国已经确定FTTH技术标准、经过试点起步的, 拉开了规模的推广应用序幕。
3 我国FTTH技术的标准化、规模化及创新发展阶段
2005年, 在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 (CCSA) 组织的传送网与接入网技术工作委员会 (TC6) 第3次全会上, 完成了若干与FTTH相关的重要行业标准或研究项目的立项工作, 烽火通信等单位牵头起草了《宽带光接入网及FTTH体系架构和总体要求》标准。在起草过程中, 对FTTH系统的体系架构、网络拓扑、业务类型、实现技术与要求、性能指标要求以及运行和维护要求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还概要地规范了FTTH光缆及线路辅助设施的基本要求等。《宽带光接入网及FTTH体系架构和总体要求》的出台为今后标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2006年, 《接入网技术要求—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E-PON》 (YD/T1475) 和《接入网设备测试方法—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EPON》 (YD/T1531) 相继成为行业标准。在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 (CCSA) 的统一部署与领导下, 各相关委员会和工作组已经开展了大量与FTTH相关的标准化工作。近年来已经完成的与FTTH相关的通信行业标准涵盖了有源/无源器件、系统、光纤光缆等多个方面。
2007年, 中国电信在武汉召开了现场会, 全国10省的中国电信规划和建设部门的领导参加了会议。参观了烽火等在武汉完成的FTTH各种不同应用场景的试点, 主要讨论了中国电信在2008年以后的“光进铜退”建设和部署工作, 2008年首次集采规模即达200万户。中国联通也进行了试点、测试、选型和集采, 投入150亿元实施部分地区光纤到户。中国移动、广电部门以及其他专网也都采取了相应的行动, 部署和推进FTTH的各种应用。2004年至2008年, 烽火、中兴、华为的EPON产品先后投放市场, 广泛服务于国内各地运营商和专网用户, 在网装机容量超过1000万线, 产品经历了规模商用的实践检验, 应用范围遍及全国30余个省份。
2008年10月24日, 我国“光纤接入产业联盟”在北京正式成立。首批参加联盟的单位包括电信运营商、电信设备制造商、光电子器件制造商、光纤光缆制造企业、电信设计单位、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等。根据联盟章程, 联盟秘书处设在地处中国光谷的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成立光纤接入产业联盟, 积极推动光纤接入, 包括光纤到户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 是促进我国通信产业发展, 不断提升国家信息通信领域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成立光纤接入产业联盟, 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国内相关机构在光纤接入领域业已形成的良好基础, 在行业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指导下, 积极研究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光纤接入产业链各环节的产业合作、技术合作与知识共享, 不断提升我国光纤接入技术创新水平和竞争力, 推动产业发展。联盟的成立标志着我国FTTH技术进入规模化及创新发展的新阶段。
4 FTTH技术发展的展望
长远看, 现有FTTH技术带宽和分光比方面依然无法满足未来每用户50M~100M发展需要。下一代PON已经成为业界的研究热点。EPON和GPON今后都会向更高速率的10G EPON和XGPON方向发展。目前国际标准组织已经开始了标准的讨论和制订工作。其中对称速率10G EPON 的标准2009年9月已经完成, 一些非对称速率10G EPON系统已经在网络上开始应用。 10G GPON ITU 2009年10月份也完成了物理层的规范, 预计2011年能够完成标准化进程。ITU-T和FSAN将NG-PON标准分成两个阶段:NG-PON1和NG-PON2。其中, NG-PON1定位为中期研究的升级技术, 研究时间段是2009年至2012年, NG-PON2是一个远期研究的解决方案, 研究期预计为2012年至2015年。NG-PON1标准启动较晚, 由于PMD、TC层等基础内容尚处于技术论证阶段制约了产业链的发展。光模块和芯片产业发展, 与GPON类似, 如果NG-PON标准定义的指标参数, 如突发模块开/关时间与同步时序依然很严格, 将为规模商用的器件产业成熟增加了困难, 会进一步延缓产业链的进程。
WDM PON技术为每个ONU分配一个波长, 并且能够透明传输各种协议的所有业务流, 能满足未来很长时间的带宽需求。2010年由烽火通信联合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等共同承担的国家“十一五”863重大项目课题“低成本的多波长以太网综合接入系统 (λ-EMD) ”完成, 研制出的WDM-TDM PON系统是业界第一款单纤32波, 每波支持1:64分路, 传输距离达20公里以上的xPON系统。采用WDM和TDM混合模式的PON结构, 可以兼容现有的1G/2.5G/10G EPON、GPON和P2P等多种光纤接入技术;通过WDM方式可以承载现有CATV业务, 方便实现“三网融合”业务接入, 实现了我国下一代光纤接入技术研究的新跨越。
不断增加新业务带宽需求推动下, 运营商在建设PON网络时, 必须考虑提供更高的带宽与业务能力, 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用户需求和竞争压力, 展望了FTTH技术的发展, 下一代PON技术将向如下几个方向演进。
(1) 向更高速率演进。
10G EPON/GPON使得系统的接口速率增加了一个数量级, 从而增加用户带宽到50M至100M或增加256至512用户数, 降低每个用户成本。
(2) 向更大分路比更长距离演进。
下一代的PON的光功率预算应该大于28dB, 分路比将从32到128乃至更高, 覆盖距离从20km到60km扩大, 减少局所数, 大幅度降低整体运维成本和故障率。
(3) 向更多波长演进。
WDM-PON的成熟也能实现协议透明性和100M甚至1G更高用户速率。
未来5年, 我国光纤接入新增建设规模将有望超过8000万线;光纤接入, 特别是光纤到户, 不仅将成为促进我国实现“三网融合”, 普及宽带网络, 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重要基础;而且将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对国民经济增长有重要带动作用的、规模超数千亿元的新兴产业。
摘要:随着数字电视、IPTV等高带宽多媒体应用的普及, FTTH作为新一代光网络接入技术已成为热点技术, 文中主要介绍FTTH在我国的发展的几个阶段;FTTH所采用的几种主要技术;以及国际国内相关标准的制订情况。最后, 展望了下一代FTTH技术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以太网无源光网络,光纤到户,三网融合,DSL,IPTV
参考文献
[1]毛谦.我国FTTH应用开始走向高潮[J].邮电设计技术, 2008 (6) :1-5.
[2]沈成斌.下一代PON技术的进展与应用[J].电信科学, 2010 (8) :1-8.
[3]张继军.FTTH相关技术及其标准化进展[J].通信技术与标准, 2005 (12) .
云存储原理及发展趋势 篇5
0前言
作为近几年兴起的“云计算(CloudComputing)”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云存储(CloudStorage)”承担着最底层以服务形式收集、存储和处理数据的任务,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上层的云平台、云服务等业务。与传统的存储设备相比,云存储不仅仅是一个硬件,而是一个网络设备、存储设备、服务器、应用软件、公用访问接口、接入网和客户端程序等多个部分组成的系统。
云存储提供的是存储服务,存储服务通过网络将本地数据存放在存储服务提供商(SSP)提供的在线存储空间。需要存储服务的用户不再需要建立自己的数据中心,只需向SSP申请存储服务,从而避免了存储平台的重复建设,节约了昂贵的软硬件基础设施投资。
1云存储技术
云存储系统与传统存储系统相比,具有如下不同:第一,从功能需求来看,云存储系统面向多种类型的网络在线存储服务,而传统存储系统则面向如高性能计算、事务处理等应用;第二,从性能需求来看,云存储服务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数据的安全、可靠、效率等指标,而且由于用户规模大、服务范围广、网络环境复杂多变等特点,实现高质量的云存储服务必将面临更大的技术挑战;第三,从数据管理来看,云存储系统不仅要提供类似于POSIX的传统文件访问,还要能够支持海量数据管理并提供公共服务支撑功能,以方便云存储系统后台数据的维护。
基于上述特点,云存储平台整体架构可划分为4个层次,自底向上依次是:存储层、基础管理层、应用接口层以及访问层。云存储平台整体架构如图1所示。
图1云存储框架
(1)存储层
云存储系统对外提供多种不同的存储服务,各种服务的数据统一存放在云存储系统中,形成一个海量数据池。从大多数网络服务后台数据组织方式来看,传统基于单服务器的数据组织难以满足广域网多用户条件下的吞吐性能和存储容量需求;基于P2P架构的数据组织需要庞大的节点数量和复杂编码算法保证数据可靠性。相比而言,基于多存储服务器的数据组织方法能够更好满足在线存储服务的应用需求,在用户规模较大时,构建分布式数据中心能够为不同地理区域的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
云存储的存储层将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互连起来,实现海量数据的统一管理,同时实现对存储设备的集中管理、状态监控以及容量的动态扩展,实质是一种面向服务的分布式存储系统。
(2)基础管理层
云存储系统架构中的基础管理层为上层提供不同服务间公共管理的统一视图。通过设计统一的用户管理、安全管理、副本管理及策略管理等公共数据管理功能,将底层存储与上层应用无缝衔接起来,实现多存储设备之间的协同工作,以更好的性能对外提供多种服务。
(3)应用接口层
应用接口层是云存储平台中可以灵活扩展的、直接面向用户的部分。根据用户需求,可以开发出不同的应用接口,提供相应的服务。比如数据存储服务、空间租赁服务、公共资源服务、多用户数据共享服务、数据备份服务等。
(4)访问层
通过访问层,任何一个授权用户都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一台联网的终端设备,按照标准的公用应用接口来登录云存储平台,享受云存储服务。
2云存储技术的优势
作为新兴的存储技术,与传统的购买存储设备和部署存储软件相比,云存储方式存在以下优点:
(1)成本低、见效快
传统的购买存储设备或软件定制方式下,企业根据信息化管理的需求,一次性投入大量资金购置硬件设备、搭建平台。软件开发则经过漫长的可行性分析、需求调研、软件设计、编码、测试这一过程。往往在软件开发完成以后,业务需求发生变化,不得不对软件进行返工,不仅影响质量,提高成本,更是延误了企业信息化进程,同时造成了企业之间的低水平重复投资以及企业内部周期性、高成本的技术升级。在云存储方式下,企业除了配置必要的终端设备接收存储服务外,不需要投入额外的资金来搭建平台。企业只需按用户数分期租用服务,规避了一次性投资的风险,降低了使用成本,而且对于选定的服务,可以立即投入使用,既方便又快捷。
(2)易于管理
传统方式下,企业需要配备专业的IT人员进行系统的维护,由此带来技术和资金成本。云存储模式下,维护工作以及系统的更新升级都由云存储服务提供商完成,企业能够以最低的成本享受到最新最专业的服务。
(3)方式灵活
传统的购买和定制模式下,一旦完成资金的一次性投入,系统无法在后续使用中动态调整。随着设备的更新换代,落后的硬件平台难以处置;随着业务需求的不断变化,软件需要不断地更新升级甚至重构来与之相适应,导致维护成本高昂,很容易发展到不可控的程度。而云存储方式一般按照客户数、使用时间、服务项目进行收费。企业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变化、人员增减、资金承受能力,随时调整其租用服务方式,真正做到“按需使用”。
3云存储技术趋势
随着宽带网络的发展,集群技术、网格技术和分布式文件系统的拓展,CDN内容分发、P2P、数据压缩技术的广泛运用,以及存储虚拟化技术的完善,云存储在技术上已经趋于成熟,以“用户创造内容”和“分享”为精神的Web2.0推动了全网域用户对在线服务的.认知。
从未来云存储的发展趋势来看,云存储系统主要还需从安全性、便携性及数据访问等角度进行改进。
(1)安全性
从云计算诞生,安全性一直是企业实施云计算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同样在云存储方面,安全仍是首要考虑的问题,对于想要进行云存储的客户来说,安全性通常是首要的商业考虑和技术考虑。但是许多用户对云存储的安全要求甚至高于它们自己的架构所能提供的安全水平。既便如此,面对如此高的不现实的安全要求,许多大型、可信赖的云存储厂商也在努力满足它们的要求,构建比多数企业数据中心安全得多的数据中心。现在用户可以发现,云存储具有更少的安全漏洞和更高的安全环节,云存储所能提供的安全性水平要比用户自己的数据中心所能提供的安全水平还要高。
(2)便携性
一些用户在托管存储的时候还要考虑数据的便携性。一般情况下这是有保证的,一些大型服务提供商所提供的解决方案承诺其数据便携性可媲美最好的传统本地存储。有的云存储结合了强大的便携功能,可以将整个数据集传送到你所选择的任何媒介,甚至是专门的存储设备。
(3)性能和可用性
过去的一些托管存储和远程存储总是存在着延迟时间过长的问题。同样地,互联网本身的特性就严重威胁服务的可用性。最新一代云存储有突破性的成就,体现在客户端或本地设备高速缓存上,将经常使用的数据保持在本地,从而有效地缓解互联网延迟问题。通过本地高速缓存,即使面临最严重的网络中断,这些设备也可以缓解延迟性问题。这些设备还可以让经常使用的数据像本地存储那样快速反应。通过一个本地NAS网关,云存储甚至可以模仿终端NAS设备的可用性、性能和可视性,同时将数据予以远程保护。随着云存储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厂商仍将继续努力实现容量优化和WAN(广域网)优化,从而尽量减少数据传输的延迟性。
(4)数据访问
现有对云存储技术的疑虑还在于,如果执行大规模数据请求或数据恢复操作,那么云存储是否可提供足够的访问性。在未来的技术条件下,此点大可不必担心,现有的厂商可以将大量数据传输到任何类型的媒介,可将数据直接传送给企业,且其速度之快相当于复制、粘贴操作。另外,云存储厂商还可以提供一套组件,在完全本地化的系统上模仿云地址,让本地NAS网关设备继续正常运行而无需重新设置。未来,如果大型厂商构建了更多的地区性设施,那么数据传输将更加迅捷。如此一来,即便是客户本地数据发生了灾难性的损失,云存储厂商也可以将数据重新快速传输给客户数据中心。
参考文献
1 Hayes B. Cloud Computing [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 51(7):9-11.
2 Schmuck F B,Haskin R L.GPFS:A shared-disk file system for large computing clusters[C]//Proceedings of the Conference on File and StorageTechnologies,January 28-30,:231-244.
3 Namjoshi J,Gupte 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 for cloud based travel reservation software as a service[C]//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loud Computing(CLOUD’09),Bangalore,India,Sep 21-25,2009.Los Alamitos,CA,USA:IEEE Computer Society,2009:147-150.
4 ZHU B, LI K, PATTERSON H. Avoiding the Disk Bottleneck in the Data Domain File System [C]//Proceedings ofthe 6th USENIX Conference on File and Storage Technologies (FAST’08), Feb26-29, 2008, San Jose, CA, USA. Berkeley, CA, USA: USENIX Association,2008:269-282.
教师专业发展及教师专业发展阶段 篇6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专业发展阶段
一、前言
综观我国现时代的教育,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大部分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得的,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他们是教学质量的直接责任人,教师的专业水平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职业不仅具有“育人”的职能,同时也具有高度的“育己”精神。只有教师具备高度的“育己”能力,才有可能更好地达到“育人”目的。随着科学、经济、技术、环境等日益影响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国家、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个合格的教师需要具备普通文化知识、所教学科的专门知识和教育学科知识、基本的教育教学能力。高要求促使教师本人及相关教育机构开始关注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师的专业发展在近年成为了教育界的热点。
二、教师专业发展概述
国内外的教育学者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有不同的看法,因而对于“教师专业发展”一词也有不同的理解。总体而言,专业发展指的是人們在自己岗位上所取得的发展。就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有以下不同论述:
霍伊尔(Hoyle,E.)将教师专业发展定义为:在教学职业生涯的每一阶段教师掌握良好专业实践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富兰和哈格里夫斯( Fullan,M. & Hargreaves,A.)指出教师专业发展指通过在职教师教育或教师培训而获得的特定方面的发展,也指教师在目标意识、教师技能和与同事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全面的进步;
格拉特霍恩(Glatthorm,A. )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由于经验增加和对其教学系统审视而获得的专业成长;
佩里(Perry,P)提出教师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个人在专业生活中的成长,包括信心的增强、技能的提高、对所任教学科知识不断更新拓宽和深化以及对自己在课堂上为何这样做的原因意识的强化;
综上而言,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仅指教师教学技能的不断进步和提高,而且是教师在知识、理念、能力、情意、信仰等多个层面的发展,大致涵盖专业知识、专业知能和专业精神,是教师在教育制度、教师教育制度、教师管理和评价制度、教师文化等外部条件的支持下,通过自身的不断学习和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知识,改进教育教学实践,促使其专业知能、专业情意、专业自我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活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教学技能,实施专业自主,体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从教素养的过程。
三、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
由上可知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甚至是终身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动态的、处于不断变化和革新的过程。这需要教师具有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意愿,具备自主思考及规划职业生涯的能力。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使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的研究成为必然。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学者费朗斯.福勒(Fuller, 1969)对职前教师的培训做了调查,提出了著名的教师关注阶段论揭开了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研究的序幕。他把职前培育的教师发展阶段分为:教学前关注(教师们仍然扮演学生角色,对教师角色仅处于想象,没有教学经验,更多的是关注自己。),早期生存关注(教师们开始关注自己的生存问题,包括关注班级管理、对教学内容的精通熟练,领导的评价、学生与同事的接纳等。),教学情境的关注(此阶段教师较多关注教学所需知识、能力与技巧,以及尽其所能地运用于教学情境中。),关注学生(这个阶段教师开始关注学生的学习、社会和情感需要以及如何通过教学更好地影响他们的成绩和表现。)。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一批学者,伯顿(Burden)、纽曼(Newman)、皮特森(Peterson)等以资料的搜集、整理为基础推动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研究,他们将教师的专业发展分为了三个阶段:求生存阶段(教师从教第一年,关心的是班级经营、学科教学、教学技能的提高,教学内容的了解,作好课程与单元计划及组织好教学教材,作好教学工作。),调整阶段(教师从教2-4年,进一步了解教学并寻找新的教学技术,以满足学生更广泛的需要。),成熟阶段(从教5年或以上,有了安全感,能处理教学中所发生的任何事情,更关心学生,教学经验更丰富。)。
20世纪80年代,美国教授费斯勒和克里斯坦森( Fessler &Christensen,1985)历时八年,提出了动态的“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周期模型”,在该模型中他们将教师的专业发展分为了八个阶段:职前期(教师角色的准备期,即教师的培养期。),职初期(教师努力学习教学日常工作,寻求学生、同事及领导的认可。),能力建构期(教师努力积极寻找新的资料、方法和策略,学习欲望强。),热心与成长期(教师已经具备较高教学水平,仍不断寻求进步,热心成长。),职业挫折期(教师工作上遭遇挫折,工作满足度下降,有时出现倦怠现象。),职业稳定期(教师只做份内工作,不主动追求教学专业上的成长,缺乏进取心。),职业消退期(教师准备离开教育岗位的低潮时期,带着美好回忆或者是苦涩离开教育岗位。),职业离岗期(教师离开教职岗位时期。)。
在以上各国教育学者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研究的基础上,后续的学者继续了对这一专题的研究,如休伯曼(Huberman,1993)提出的“教师职业生命周期论”将教师职业生涯归纳为五时期:入职期,稳定期,实验和重估期,平静和保守期,退休期;司德菲(Stetty)提出的“教师生涯发展模式”,将教师发展分为五个阶段:预备生涯阶段,专家生涯阶段,退缩生涯阶段,更新生涯阶段,退出生涯阶段;加拿大学者提出的“教师职业成熟阶段”等。这些理论都从不同侧面描述和研究了教师的发展轨迹和表现特征。
四、启示与思考
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它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创造性,在当前知识经济的时代,教师要想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潜能,更好地创造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就必须清楚地了解、设计自己的职业发展路线,提升自己的专业规划意识和能力。科学划分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有助于帮助教师明确不同时期的任务和目标,确定努力方向,使其积极地面对各阶段出现的问题,实现发展目标。同时有助于教育界的相关部门和领导根据各阶段教师的发展特点,实施相应的措施,使教师更好地过渡每个阶段,成就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规划自己的专业发展不仅仅是自身成长的需要,也是教育改革、学校发展的需要。
通过以上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的阐述,我们可以发现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不平衡的,是一个漫长的、动态的过程,有高潮也有低谷,并且还在每个阶段表现出不同的问题、需求、心态和发展的策略。从个体角度看,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貫穿教师整个职业生涯甚至生命全程,每个人都有终身发展的任务与意向;从整体上看,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又是一个不断分化、分流、分置并构成教师层级体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发展动机,有不同的发展条件,有不同的发展速度,当然也会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和不同的发展结果。教师在从教中应该认识自己的角色,进行自我评价,定位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和规划。
同时我们应该意识到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仅是教师自身的行为,影响教师专业发展既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教育的社会功能,教师的社会形象和和角色规范,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甚至家庭状况等都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因素。只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结合起来形成合力,深入了解教师专业发展阶段,了解各阶段教师专业发展的特征和发展需求,制定并形成个性化的发展激励机制,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整个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参考文献:【1】王健.论教师职业生涯规划[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
【2】杜雯.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研究述评[J].教育理论研究,2011 .
【3】卢真金.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模式、策略再探[J].课程·教材·教法,2007.
【4】潘超炜.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与激励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2009.
发展趋势及阶段 篇7
1 辽宁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1.1 增速明显, 已成为辽宁省新的经济增长点
近年来, 辽宁文化产业增速明显, 已经成为辽宁省新的经济增长点。2011年, 辽宁投资422亿元新建文化项目47个, 投资15亿元增容扩建文化项目17个, 该年辽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200亿元, 比2010年增长33%;2012年辽宁文化产业招商引资达101.3亿元, 实现增加值262亿元, 比2011年增长31%, 至此连续5年保持了30%的增速;2013年, 辽宁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进一步攀升, 突破300忆, 占到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3%。
1.2 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文化产业格局
经过多年的发展, 辽宁文化产业现已形成特色鲜明的区域文化产业格局:中部地区充分发挥省会沈阳的带动作用, 以发展新兴文化产业为重点;辽东半岛以大连为龙头, 城市开放度较高, 着重发展外向型文化产业;西部地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 依托其资源优势, 通过打造“辽西历史文化走廊”大力推进文化旅游等产业的发展。目前, 辽宁文化产业结构重点突出, 着力发展本地区的优势文化产业, 例如文化旅游、动漫游戏、演出娱乐出版印刷、影视音像等。
1.3 政府扶持力度大
辽宁省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与政府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的大力扶持是分不开的。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 辽宁省始终注重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陆续出台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全面加强文化建设的意见》、《关于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的若干政策的通知》、《辽宁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若干优惠政策》、《辽宁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纲要》、《关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此外, 为了推动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使文化产业真正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辽宁省财政厅不断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从2008年到2012年, 辽宁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由1500万元增加到5300万元。
1.4 文化产业展示交易平台不断拓展
为了促进文化产业的更快发展, 使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建设相协调, 辽宁文化产业坚持以展会培育文化品牌, 以市场整合文化资源, 以交易创造文化价值, 以科技推动文化创新, 积极构建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文化展示和交易平台, 重点打造了以中国 (东北) 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 (沈阳) 动漫电玩博览会为代表的系列展会活动。其中, 中国 (东北) 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创办于2005年, 至今已成功举办五届。2011年, 第四届东北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共推出文化产业投资项目1100余项, 其中新民市印刷包装产业园、沈北华强方特欢乐世界、吉林长影世纪城、盘锦志高动漫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地, 本届展会项目签约额累计超过1000亿元。
1.5 文化产业设施较为完备, 拥有多个产业示范园区和基地
截至2013年, 辽宁有艺术表演团体155个, 文化馆、艺术馆123个, 公共图书馆129个, 博物馆62个, 档案馆150个。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6.6%, 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7%。年末有线电视用户1023.9万户, 其中数字电视用户696.2万户。全年出版报纸69种, 出版量15.8亿份;杂志295种, 出版量1亿册;图书9994种, 出版量1.2亿册。
近年来辽宁重点扶持演艺影视、动漫游戏、工艺美术、文化旅游、文化会展等优势文化产业, 并以此为基础打造各类文化产业园区和龙头文化企业。目前, 辽宁省现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13个, 在全国名列前茅。此外, 沈阳、大连两地的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不断发展壮大;文化旅游业特色突出, 开发建设了清文化旅游带、辽西历史文化走廊旅游带和沿海沿江休闲文化旅游带, 相继完成多个大型娱乐、游艺、科技体验等特色旅游项目。
2 辽宁省文化产业发展阶段定位
根据生命周期理论, 文化产业的发展必然要经历由产生到成熟的演变过程, 这个过程大体包括萌芽确立、起步发展、快速成长和成熟稳定四个阶段, 结合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将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主要特点概括如下:
第一, 萌芽确立阶段:文化娱乐经营活动出现并得到政府认可, 文化市场初步形成。
第二, 起步发展阶段:文化产业的概念正式提出, 文化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政府逐渐认识到发展文化产业的重大意义, 并出台一系列鼓励文化产业发展、规范文化产业秩序的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规。
第三, 快速成长阶段:文化产业增速明显, 成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地方政府将文化产业定位为支柱性产业, 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文化设施不断完善, 文化产业规模逐渐扩大、产业结构日趋完整。
第四, 成熟稳定阶段:文化产业规模趋于饱和, 增速减缓。文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发展的重点由数量扩张转为内涵建设, 地方文化产业特色突出。
如前所述, 辽宁文化产业发展现阶段呈现出增速快、政府扶持力度大、设施完善、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等诸多特点。因此, 基于上述阶段划分和特点描述, 基本可以将辽宁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定位于快速成长阶段。
3 辽宁省文化产业未来发展对策与趋势分析
目前, 辽宁文化产业正处于重要的发展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 为了寻求更快更好的发展, 辽宁应继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创新文化发展机制,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凸显地方文化特色, 打造文化品牌, 不断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3.1 辽宁省文化产业未来发展对策建议
(1) 创新发展机制, 加速文化企业发展。
积极推动政府从主导到管理的职能转变, 实现政企分开、管办分离;进一步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 推动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在尽快完成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的同时, 鼓励国有文化集团跨地区、跨行业进行资源整合, 使其成为文化领域内区域覆盖广、经营媒体多元、行业拓展度高的战略投资者。
(2) 挖掘资源优势, 实现文化产业的品牌化发展。
品牌化发展是辽宁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 辽宁文化产业应基于现有文化品牌, 深入挖掘其在历史、民俗、自然生态、工业等方面的文化资源优势, 进一步加强品牌培育和推广, 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辽宁文化品牌群:极富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较高的现代文化产品品牌;魅力独特的文化旅游和文化节庆品牌等等。
(3) 加大文化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
顺应辽宁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实际, 切实加大文化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 不断提升文化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首先, 制定和实施高素质文化人才引进计划, 注重吸引财经、金融、科技等领域的优秀人才和在创意、设计、研发、管理等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高端人才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其次, 依托省内各高校的师资力量, 通过校企合作办学培养适应文化产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文化人才。最后, 通过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训班, 为文化产业在职管理人员提供进修培训机会, 使其成为熟悉市场经济规律, 懂经营、善管理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4) 扩大文化对外贸易。
充分挖掘和利用辽宁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努力培育一批具有辽宁地方特色的对外文化精品项目, 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 扩大出口贸易。注重与周边省市的文化交流合作, 积极参与东北地区乃至环渤海区域文化产业发展。鼓励本省有实力的文化企业开发国际市场, 与境外相关机构合作, 充分利用这些机构的资源、人才和管理优势, 逐渐提升本土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输出能力, 力争培育一批在出版发行、影视演艺等领域的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同时注重对外文化中介机构的设立和建设工作, 积极发展文化营销企业以促进国际市场调研、咨询和营销业务的开展。
3.2 辽宁省文化产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1) 文化产业成为辽宁经济转型升级的助推主力。
发展经济学的相关研究证明, 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左右时, 居民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居民生活将向消费型转变, 文化消费将出现较大增长。2013年, 辽宁省地区生产总值达27100亿元, 人均GDP61694元, 居民消费需求开始向多元化、高品位发展, 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比例逐步增大, 文化旅游、演艺影视、动漫游戏、数字文化等领域的消费热点不断涌现, 文化产业的上升力度与持续性显著增强。作为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重要支撑力, 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必将促进辽宁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 最终使得文化产业成为辽宁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助推力量之一。
(2) 文化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随着辽宁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 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渐入佳境, 将有效激发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入文化产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参与兴办文化企业, 共同建立一个机制健全、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民间资本在文化产业领域参与度的不断增强, 将催生一批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成为文化市场上的主导力量, 这些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规模效益的文化企业必将促进辽宁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基于行业结构视角, 辽宁文化服务业发展规模将持续扩大, 新兴业态陆续涌现, 并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基于空间结构视角, 文化服务业逐渐集聚于人口密集区域, 而传统制造类文化产业将倾向于园区集聚。
(3) 文化产业信息化程度增强。
首先,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运用实现了文化产品制作和传播方式的优化升级, 使之成为文化产业中新的增长点。其次, 信息技术的创新和运用将催生各类新兴文化业态, 这些以网络为载体、以数字内容为特征的新兴文化业态又将加速文化行业间的融合。最后, 传统文化产业因为材料科技、装备工艺等高新技术的发展, 其科技含量得到极大提升, 从而实现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有效延伸, 实现传统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
(4) “走出去”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
推动文化“走出去”是文化发展方式转化的必然要求, 可以有效提升辽宁文化产业软实力。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开展对外文化贸易可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有效整合国际、国内资源, 不断增强本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新时期, 辽宁文化产业应进一步强化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出口, 鼓励有条件、有实力的文化企业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 采用多种方式开拓海外市场。
参考文献
[1]郑良泽.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阶段划分初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2, (8) :90-92.
[2]徐海峰.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思路——以辽宁为例[J].党政干部学刊, 2012, (1) :80-83.
[3]潘澍.培育和提升辽宁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思路与对策[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 (4) :5-7.
[4]于红梅.辽宁文化产业发展思路探究[J].辽宁经济, 2011, (8) :21-23.
[5]李世举.辽宁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与发展对策[J].新闻界, 2012, (2) :34-37.
发展趋势及阶段 篇8
进入21世纪,美国进入一个技术教育(Technical Education,TE)“反思和行动”的时代。[1]技术与人、技术与社会和文化的关系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技术的文化本质越来越被凸显出来。人们不断追问:技术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要传递什么样的内容?最终,培养具有技术素养(Technical Literacy)的人被逐渐明晰和确定下来。
“技术素养”一词最早出现在1948年《工艺教师》杂志中。前美国工艺教育协会主席瓦特·R·威廉姆(Walt R.Williams)曾说过:“在复杂的技术社会压力下,狭义的工艺概念必须转变为更加广泛和灵活的概念。技术素养的需要是明显的。”[2]长期以来,技术素养已经成为技术教育专家常用的词汇。
1994年,国际技术教育家协会(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Educators Association,ITEA。其前身为美国工艺教育协会,AIAA,2010年更名为国际技术和工程教育家协会,ITEEA)发起“面向全体美国人的技术教育行动”(Technology for all Americans Project),目的就是为全国开展技术教育提供一个规范的理论依据和实施框架。
该行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4~1996年,出版《为了全民的技术:技术学习的理据和结构》(RSST),提出民众应该获得使用和理解技术的基本技术素养;第二阶段1996~2000年,出版《国家技术教育标准:技术学习的内容》(STL),正式确定技术教育的目的是“指导学生为一个技术世界做好准备,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并把“技术素养”界定为:“使用、管理、评价和理解技术的能力。”提出技术教育目标的五个方面以及构成技术教育内容的各年级标准;第三阶段2000~2003年,颁布STL的一些补充性标准,包括技术教育评估标准和技术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其中,STL于2000年4月,在盐湖城ITEA大会上首次公布。它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近4,000人对这个文件的达成做出了贡献,其中包括教育家、行政人员、来自科学界、数学界和工程界的专家等,同时也得到国家研究理事会和国家工程研究院的支持。
经过三个阶段10余年的努力,美国技术教育体系得到更合理的建构。
与此同时,技术教育委员会(Committee on Technology Literacy,CTL)的努力对推动技术素养目标的确定和进一步清晰化功不可没。CTL由多学科专家组成。CTL工作的目标主要有三个:一是在相关的学界之间达成“什么是技术素养”的共识;二是阐明培养全民技术素养对国家的重要性;三是提出达成这一教育目标的建议。经过两年(2000~2002年)的研究工作,2002年1月,在国家研究院召开的专题研讨会上,CTL首次发布研究报告《严格来说》(Technically Speaking),在报告中阐述了具有技术素养的人的特征(见表1),以及达成这一培养目标的一些具体建议。[3]
这些建议主要针对四个方面:(1)无论在正式还是非正式教育中整合教育内容。联邦和州政府应帮助建立教育政策,鼓励把技术教育内容整合进K-12阶段技术教育之外的科目的教育标准、课程、教学材料和学生评估中;州政府应该把K-12教育标准、课程框架以及科学、数学、历史、社会科学、家政、艺术、语言等学科方面的学生评价,更好地与强调这些科目和技术联系的国家教育标准协调一致。同时,国家科学基金(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和教育部(Department of Education,DoEd)资助的教学资源和非正式教育改革也应该强调这一联系;NSF、DoEd、州教育委员会以及其他参与K-12科学教育的机构应该把“技术”一词适当地加入科学标准、课程和教学材料的标题和内容中等;(2)鼓励和资助相关研究和探讨。NSF和DoEd应该资助关于人们如何学习技术的研究,并把研究结果运用到正式或非正式教育中;工业和联邦机构有责任实施基础设施项目,建立科学和技术博物馆,为非技术民众提供更多机会参与关于技术发展的讨论;联邦和州政府中指导、支持国家科学和技术事业的机构以及私人基金组织应该支持发起教育项目,以便提高政府和工业组织领导的技术素养;与工业组织有合作的NSF应该资助设立创新精神提议奖,来提高学生和大多数民众的技术素养等;(3)注重技术教学和教育改革,尤其是师资建设。NSF和DoEd以及教师教育正式认可的机构,应鼓励教育机构的教师能更好地教授所有课程中的技术内容;白宫应该添加一个“总统优异奖”到技术教学中,给那些目前提供数学和科学教学的人;NSF应该支持发展一种或多种监测美国学生或公民技术素养状态的评估工具等;(4)相关的决策制定。
资料来源:Pearson,G.,Young,A.T.,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US).Technically Speaking:Why all Americans need to know more about technology[R].Washington,DC:National Academies Press,2002.
二、把工程设计内容整合进K-12阶段技术教育课程
(一)工程学内容融入技术教育的趋势
在美国,技术教育始终贯穿K-12学校教育,尤其在9~12年级。但传统上,工程学内容一般在中等后教育阶段开设。现在,在K-12教育阶段,把工程设计内容融入技术教育是技术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
克莱格(Craig Rhodes)和文森特(Vincent Childress)解释了这一发展趋势必然性的三个理由。[4]
一是支持工程师培养。他们认为美国未来几十年将面临工程师的严重缺乏。据NSF的估计,2010年的缺口是70,000人。同时,还列举了以下事实,说明这一情况的严重性。目前有数学和科学知识背景的高中毕业生成功进修工程学位的少于15%;超过85%的学生不考虑工程师职业;100个高中毕业生中只有2人继续完成工程学位;1,000个女性或少数民族毕业生中只有5人成为工程师;全美将近一半的工程师到了退休年龄;全国范围内,工程专业招生和保留数下降;K-12学校缺乏工程学传统;美国学生懒惰,感觉工程学令人厌烦,聪明的孩子选择更令人兴奋的专业。
二是能促进和丰富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教育。目前,很多职业需要有更多的学术知识背景,所以,把科学和数学教育融合进技术教育和工程教育,乃至职业技术教育内容中,即STEM教育是历史必然。现实中,虽然STEM教育进行了很多年,但其中,数学和科学受到更多的重视,技术教育和工程教育经常处于被忽视的状态。通过技术教育把工程学内容整合进来,一方面可以平衡STEM中各个学科的关系,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和丰富STEM的教学内容和方式。
三是有利于培养和创造技术素养的公民和社会。
指导美国K-12阶段技术教育的指导性文件——《国家技术教育标准》(STL)明确指出,工程设计内容对培养学生技术素养是非常重要的。在STL列出的K-12的20个技术教育标准中,有4个涉及到工程设计,还有很多与设计主题有关的内容渗透在各标准中。[5]国家工程研究院(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NAE)主席威廉姆斯·沃尔夫(Williams Wulf)也指出,在高中教育阶段设置高水平的工程设计标准是重要的。[6]在此背景下,2007年,技术教育更名为技术和工程教育(TEE),国际技术教育家协会(ITEA)也于2010年更名为国际技术和工程教育家协会(ITEEA)。在理论界,以美国《技术教育杂志》为代表,近5年以专题研究形式集中探讨了技术教育向技术和工程教育融合的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
(二)两种主要的TEE整合课程模式
TE主要包括工业生产技术、建筑技术、交通和通讯技术、电力和能源技术、医药技术、生物技术以及工程设计等领域的教育,培养技师或工程技师。EE(工程教育Engineering Education)主要包括工程学和工程设计,培养工程师。TE包括的范围要比EE大得多,EE只是TE的一个子集。但EE需要更深厚的学术课程的基础,尤其是数学和科学基础。所以,传统上EE多在大学或学院水平上进行,不在K-12教育阶段实施。而K-12教育一直包括TE。
把EE融合进TE,怎样形成TEE课程框架成为关键问题。学者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TEE课程模式。罗曼(Roman)认为,这种课程应该包括整体的设计方法,把数学和应用科学合并进工程学。更多教育家致力于整合STEM课程来达到把EE融合进TE的目的。越来越多的州接受STL来指导发展K-12技术和工程教育课程。更多STEM教育家提供有吸引力的场景,鼓励学生运用科学、数学、技术和工程学知识来解决一个工程设计或技术设计要解决的真实问题。
经过不断实践,两种主要的TEE课程模式为更多人所接受:一是“准工程学”(Pre-Engineering Curriculum)课程模式;二是“项目引路”(Project Lead The Way,PLTW)课程模式,也称为“基于问题”或“基于项目”的课程模式(Problem-based or Project-based Curriculum)。
1.“准工程学”课程模式
路易斯(Lewis)界定了“准工程学”概念的四个方面,认为它是:[7]①职业研究机构,目的是填平学术课程和职业教育之间的鸿沟,通过把以职业为主题的大学准备课程合并进高中课程,满足高中毕业生就业和升学需求,从而帮助学生准备进入2年或4年的学院或大学教育;②有吸引力的学校,它们是全区域范围的特色学校,作为废除种族隔离的学校,采用一种课程方法使这些学校关注一些特殊的主题。③一般概念,指课程创新,即把工程设计整合进技术教育的核心领域,如工业制造技术、建筑技术、交通和通讯技术、电力和能源技术以及管理技术等;④一种运动,利用课程顺序的选择来为2年或4年大学的工程学项目确定潜在的学生,并进行提前注册。
在TEE课程整合方面采用了一般意义上的概念,旨在采用一种课程结构,即利用一种特殊的科目,如科学和数学,作为把工程学和技术进行整合的平台,常见形式为STEM教育,这是一些中小学常用的课程形式。
“准工程学”课程只在9~12年级(高中)开设,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科学和技术知识有机会解决真实世界中的工程问题。表2所示的是一些“准工程学”课程项目的案例。
2.“项目引路”课程模式
“项目引路”课程是由一些非营利的组织与公立学校、私立学校和高等教育机构一起合作,通过给学生提供设计解决各种问题方案的机会,提升工程师和工程技术师的数量及质量。这些课程在美国6~8年级(初中)或9~12年级(高中)开设。初中只涉及技术的广度而非深度。到2010年,已经被全美50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共1,400所中学采纳,约占全美中学的7%。[9]
马萨诸塞州是采纳这一课程模式最好的范例之一。马萨诸塞州把PLTW看成一个科目——工程学的派生物,并把它与科学内容紧密相连。据路易斯描述,课程设置向工程学倾斜。3~5年级的学生们主要学习工具和材料,通过使用多种工具和材料,找到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展示“工程设计技巧”。6~8年级的学生从事强调研究和问题解决的工程问题和技术方案。9~10年级的学生全年都要学习涵盖工程设计、建筑技术、电力和能源技术、通讯技术和工业制造技术内容的工程学和技术学课程。11~12年级的学生们能选修更高级的课程,如自动化和机器人、多媒体和生物技术。所有年级的课程开设都有一个明显的工程职业倾向,而且学生们也能选修学院水平的工程学课程。[6]
印第安纳州的教师们也都拥护这一课程模式,认为它是技术教育很有价值的构成内容,对培养学生技术素养大有裨益,多数教师认为这一课程模式对培养高中生的工程能力很有效果。[11]印第安纳州也把这一课程模式纳入技术教育中,而且这一课程要求教师持有技术教育教学资格证。
以上两种课程模式都强调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要求无疑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挑战。
目前,把工程设计融入技术教育课程框架,得到多方力量的支持。首先,工程学界大力支持。工程教育组织开展活动支持K-12学校教授工程学内容,同时支持教师培养项目。如2006年,国家工程研究院创立K-12工程教育委员会,研究K-12工程学课程和教学实践问题。其次,在许多工程教育协会和专业团体活动的影响下,国际技术教育协会更名为国际技术和工程教育协会,成为强有力的“提倡者”和“领导者”。2010年3月,在技术教育学界大会上,ITEEA重申了自己未来的工作努力方向——从TE到TEE。最后,全国范围内掀起了K-12整合工程学教育内容的浪潮。2011年,有12个州把工程学包括进科学标准中,有1个州把工程学包括进数学标准中,有19个州把工程学包括进STL设定的标准中。2012年出版的《K-12科学教育框架》一书中指出,工程学和技术学应该是新科学标准的一部分。2014年,国家教育成就评估把技术和工程内容包括进评估体系中。
(三)美国工程和技术教育中心的努力和贡献
在如何把工程设计融入K-12学校技术教育方面,美国工程和技术教育中心(The National Center for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NCETE)做出了巨大贡献。NCETE建立于2004年9月15日,得到NSF的资助。NCETE由一个强大的团队组成,包括9所大学和4个专业组织。NCETE的最终目标是把工程设计、问题解决和分析技能通过技术教育融合进K-12学校,以及增加工程和技术教育家的质量、数量和多样性。该组织希望通过工程学教师和技术教育家的合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共同完成以下任务:①建立一个研究者和领导者团体,针对工程和技术教育领域的新问题进行研究;②创建一个研究团体,增进人们对工程和技术学科教和学的理解;③培养本科和硕士水平的技术教育教师,使这些教师能把工程设计整合进课程;④增加选择工程学、科学、数学和技术为职业路径的学生的数量和多样性。
在2004~2012年的9年间,NCETE共开展了150多项关于把工程设计、问题解决和分析技能整合进K-12学校的研究。研究的主题主要包括:[12]①在技术教育中工程设计的特征;②教授工程设计的技术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③教授工程学概念;④创造力;⑤设计问题解决过程中的认知过程;⑥把数学和科学整合进工程和技术教育;⑦设计评估;⑧工程学挑战。
目前,工程和技术教育家一起正在帮助一线的技术教师们把工程设计概念引进到9~12年级,让这些年级的学生了解在设计过程中工程分析的作用。
NCETE在努力的同时也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挑战。2012年,在提交给NSF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最大的挑战是工程设计活动缺乏一个惩戒性的以标准为基础的评价机制,以促进技术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帮助教师转换传统的课堂环境,创设一个崭新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接受工程设计的挑战,并确认与他们完成工程设计相关的需要和需求,架构起有实用性标准和限制条件的设计问题,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做出评估,并实施设计。然而,创设这样一个评价机制以及课堂环境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巨大挑战。
三、技术教师及其新教学方法的采用
技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对教师及其课堂教学提出了挑战,需要教师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技术和工程教师》杂志(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Teacher,前身为The Technology Teacher)大量文章记叙和描述了教室里技术教师的教学行为。通过近5年的论文研究主题分析表明,研究的焦点集中在工程设计和整合的STEM教学上,论文内容描述了教室中进行的“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活动。另外两种主要杂志——《技术教育杂志》和《技术学习杂志》,近5年也发表了大量关于技术教师培养和技术教育教学方法的论文,这些论文探讨了为应对新的TEE课程、“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也称为“以项目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得到越来越普遍的运用。
美国爱达荷大学教育学院2015届博士毕业生苏珊(Susan)对这一方法做了实证调查,写成博士学位论文,阐述了这一方法的概念、特征、过程和运用需要的技术和技能以及这一教学方法的效果。调查结果显示:[13]一是这一教学方法无论对学生还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学生方面,要求学生学习过程的合作、思考能力和责任分担;二是这一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业成绩,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思考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三是这一方法虽然在多数高中教学中运用,但还有很多教师不能很好地理解、掌握和运用,所以需要在教师教育项目中加强培训。
这一教学方法应对的是工程设计所需要的工程设计团队理念(Team-Based Engineering Design Thinking),所以,如何在教学中分组,如何开展合作学习是最关键的问题。为了满足教学分组的需要,美国教室环境布置,尤其是课桌椅的摆放都遵循了分组教学的要求。合作包括学生的合作,也包括教师的合作。以一堂机器人课为例,需要数学老师、科学老师,甚至英语老师一起在技术实验室上课。
四、对我国技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启示
(一)建立适合我国基础教育的技术教育标准
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技术教育处于边缘地位,在教学内容上过于偏狭。计算机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纳入基础教育课程,成为基础教育阶段主要的技术教育内容。但实际中的“副科”身份,使其课时和师资质量都无法得到保障。
培养有技术素养的人应该是我国教育的选择,把对技术本质的理解纳入素养的范畴,把更系统和适合的课程内容纳入基础教育是一种必然趋势。为此,有必要建立国家中小学技术教育标准,来保障基础教育阶段技术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重视技术教育理论研究,鼓励技术界、科学界和工程界专家学者的跨界参与
我国发展技术教育,需要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但更需要自下而上的理论研究和问题证明,来纠正人们对技术教育的误解,并为技术教育在实践中的困难突围进行理论造势,更为顶层设计提供更加专业的理论依据。
另外,还要使技术教育界和工程学界以及科学界,甚至职业教育界的专家学者联合起来,以一定的会议或研究杂志做沟通平台,就一些相互交叉融合的问题共同探讨和研究。
(三)用整体理念开发技术教育课程,并进行相应的教学方法改革
技术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改革是技术教育成功的关键。在技术教育课程设置方面要体现系统性和整体性。这里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是指,一方面厘清技术教育、工程教育、职业教育以及学术教育之间的关系,使内容设计避免重复;另一方面整合几种教育内容,尤其是技术、工程学、科学和数学之间的内容融合。只有课程内容上系统完整,才能体现技术教育的精髓,实现培养学生技术素养的目标。
另外,在技术教育的教育阶段安排上,要体现连贯性和完整性,使中国K-12技术教育内容一脉相承,由易到难,使各阶段学习彼此衔接。教学方法既要结合技术教育“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特征,又要结合我国基础教育的特点以及中国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改革和调整,讲究教学方法的时效性。
(四)注重技术教育师资培养
美国非常重视技术教育教师的培养,设立了各种师资培养项目,有本科水平的,也有硕士和博士水平的。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技术教育师资还比较缺乏,水平参差不齐,整体质量不高。
除了职前培养,还应加强在职培训,提高技术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
摘要:美国是技术和技术教育发达的国家。进入21世纪,为应对新的社会、经济问题,技术教育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把技术教育培养目标转向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建构具有技术素养的社会;把工程学及工程设计内容整合进K-12技术教育课程框架,形成多种整合的技术和工程教育课程,如“准工程学”课程模式和“项目引路”课程模式以及“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的采用等。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技术教育发展与改革可从中获取颇多启示。
关键词:美国K-12,技术教育,技术素养
参考文献
[1]Raymond A.Dixon,Trends and Issues in Technology Education in the USA[J].Caribbean Curriculum,2013,Vol.21,47~79.
[2]Snyder,M.S.Defining the Role of the Technology Education by Its Heart and Its Heritage[J].Journal of Technology Studies,2004,30(1),19~27.
[3]Pearson,G.&A.T.Young,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US).Technically Speaking:Why All Americans Need to Know More about Technology[R].Washington,DC:National Academies Press,2002.
[4]Craig Rhodes&Vincent Childress,Engineering Student Outcomes for Infusion into Technological Literacy Programs:Grades 9~12[J].Journal of Technology Education,Vol.21 No.2,Spring 2010,69~76.
[5]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Education Association,Standards for Technology Literacy:Content for the Study of Technology[M].Reston,VA:Author.2000.
[6][10]Lewis,T.Coming to Terms with Engineering Design as Content[J].ournal of Technology Education,2005,16(2),37~54.
[7]Lewis,T.A turn to Engineering:The Continuing Struggle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for Legitimization as a School Subject[J]Journal of Technology Education,2004,10(2),41-56.
[8]Rogers,G.E.The Effectiveness of Project Lead the Way Curricula in Developing Pre-engineering Competencies as Perceived by Indiana Teachers[J].Journal of Technology Education,2006,8(1),66~78.
[9]Tran,N.&M.Nathan,Pre-college Engineering Studies:An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college Engineering Studies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in Science and Mathematics[J].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2010,99(2),143~157.
[11]Rogers,S.&G.E.Rogers,Technology Education Benefits from the Inclusion of Pre-engineering Education.[J]Journal of Industrial Teacher Education,2005,42(3),88~95.
[12]http//:ncete.org/flash/publications.php,2015-03-24.
发展趋势及阶段 篇9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直接利用外国投资获得了巨大的成效。投资企业与投资金额都达到了一个高峰, 而且随着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直接利用外资的企业结构也不断升级, 从刚开始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一步步转向以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为主, 跨国在华企业的经营范围也从简单的制造加工不断转向为销售、服务、开发与研究一体化。在此同时, 在华企业在我国市场的经营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依照我国的法律规定, 跨国企业主要有三种模式可以直接投资来进入中国市场:合资企业、独资企业和合作企业。在实行初期, 合作与合资是跨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两种重要模式。但是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 独资企业开始占有比较大的比重并逐步发展, 以至于到最后独资企业已经逐步取代合资企业, 成为跨国企业进入中国的首要模式, 跨国企业在华投资开始出现了比较明显的独资化发展倾向。
二、在华企业独资化发展倾向的原因分析
从对此现象的研究可以清楚的看出, 跨国企业直接对外投资的结构选择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制约导致的, 是在某些特定的约束下企业做出的最合理的安排。在华企业投资独资化倾向也是由许多种因素共同制约的结果, 这些主要因素包含了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
(一) 从宏观因素来看, 在大的宏观环境下,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 市场开放程度提高, 投资的领域也逐渐扩大, 从而降低了外商直接投资的风险, 进而增加了直接投资的信心, 开阔了跨国企业的投资空间, 所以致使许多外商看准了商机, 逐步舍弃合资模式进而转向独资经营。
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给外商独资化提供了信心。外商在刚开始投资时, 我国的政策不明朗, 致使办事效率低下, 市场发育不完全, 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这样对于想要在华投资的外商来说存在着很大的风险。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市场体制不断完善, 而且加入WTO后, 我国的对外法制也日益完善, 市场逐渐与国际接轨, 这使得投资环境大大改善, 降低了风险, 增强了信心。
投资领域的逐渐扩大也给在华企业独资化开阔了更大的空间。投资初期, 中国的对外开放程度不高, 许多领域还受到严格的限制, 对独资方式也较为严格。后来加入WTO后, 我国实行全方位开放, 政府也放松了管制。与此同时出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 为独资经营提供了有利的法律保障, 得到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 从微观因素来看, 在华企业独资化倾向是跨国企业对于自身的变化和公司制度等各方面因素的考虑, 是及时对全球经济逐步实现一体化做出的合适的安排与调整。
跨国企业一体化的经营模式推动了国外经营战略的改变。随着经济的不断全球化, 国家间的交流日益增加, 推进了跨国企业一体化的经营战略。在中国的投资企业地位逐渐提高, 成为一个必要环节, 因此, 随着在华企业战略的不断改变, 在中国进行投资的在华公司必须适应这种变化, 做出一定的政策调整来与适应该公司在全球化战略方面的要求。尤其是跨国公司在华企业自身所代表的在全球范围内的利益同中国所代表的区域性利益之间出现摩擦时, 跨国在华企业就必须对其子公司进行控制的加强, 以保证其全球性利益的达成。
三、在华企业独资化倾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跨国公司在华企业在开发新市场的过程中, 具体采用的股权结构方式直接与企业具体的归属权、利益的收入与支配权产生联系。因为东道国在开发新市场中所采用的进入方式以及具体的控制度不一样, 因此, 跨国在华企业相对于东道国而产生的溢出效应也不尽相同。所以, 跨国在华企业在进行投资的过程中出现了独资化的倾向, 必然会对我国在经济领域内的发展以及本土企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带来一定的挑战与机遇。
在华企业独资化倾向带来的机遇带来的新机遇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有利于使跨国在华企业的规模得到扩大, 从而提高其利用外资的整体质量;二是独资公司所执行的本土化战略也给我国与之相关的配套公司带来了一定的发展机会;三是有助于提升跨国在华企业投资所创造的经营效益。
在华企业独资化倾向带来的机遇带来的挑战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有可能会在某些行业内形成垄断倾向;二是合资企业在发展中逐渐转变为独资企业, 从而使中方的经济等利益遭受损失;三是对内部贸易以及转移价格进行操纵, 造成我国在监管控制方面的难度。
四、总结
在经济的不断高速发展的过程中, 跨国在华企业出现了较为明显的独资倾向。本文从分析对外商直接投资形成一种模式的影响出发, 具体从微观和宏观层面对在华企业独资化的发展因素进行了分析, 并探讨了这种发展倾向对我国企业成长和经济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摘要:近些年来,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在华企业出现了比较明显的独资倾向。本文以分析对外商直接投资形成一种模式的影响为基础, 分别从微观和宏观这两个层面上分析了在华企业独资化的发展因素, 探讨了这种发展倾向对我国企业成长和经济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并就此现象提出了对应的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在华企业,独资化,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裴长洪.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十一五”时期利用外资政策目标的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2006 (01)
[2]许陈生, 夏洪胜.试论在华跨国公司进入模式的独资倾向及我国的对策[J].国际贸易问题.2005 (03)
发展趋势及阶段 篇10
1 党校图书馆存在的问题
中共海淀区委党校图书馆目前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有些是工作过程中认识到的,有些是大家在平时或者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提出来的,就其作用定位看,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1 党校图书馆信息化水平偏低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电脑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工作和生活。虽然该校图书资料中心从2008年就开始使用图书管理软件,比其他同级党校要超前一些,但是,这个软件是专门针对中小型图书馆开发的,功能模块较少,自动化程度较低。具体使用中只能检索书刊的基本信息(作者、书名、ISBN号等),不能了解书刊的内容。另一方面,该校图书馆的藏书形式,还是以传统的纸质图书为主,没有向数字化产品购进收藏使用的转变,还没有真正实现纸质与数字产品的并存格局,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图书馆的发展和价值利用。
1.2 党校图书馆的复本量过大
图书馆允许有一定的复本率,尤其是一些流通率较高的教学科研用书,借了以后不会短时间归还,为了不影响教师们备课,采购时,有些书必须有一定量的复本。但目前该校藏书复制率较高,出现了大量的重复图书,在存储和使用过程中都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资源消耗。在大量购书的时候,没有进行仔细的斟别,出现了一定的重复,影响了整个藏书的质量。
1.3 党校现藏旧图书资料利用率较低
据调查了解发现,该校的图书馆借阅还主要集中在教学部和科研部,所借书目主要集中在新出版的政治、经济和社科类图书。新书利用率高,旧书的利用率相对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由于旧图书时间久远,尚未录入电子信息库。二是旧图书多摆在角落里不便查阅。三是因旧图书翻阅人较多,时间较长,图书存在破损霉变,出现信息丢失现象。
1.4 党校图书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伴随着我国计算机普及率和使用率的不断提高,图书馆从手工操作走向自动化管理已成为必然趋势,这就要求图书馆专业人员不但要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专业知识,还应有对信息的洞察能力,以及搜集、传递信息、信息咨询和网络操作的能力,这样才能较好地为读者服务。但目前该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在计算机操作能力上还比较落后,图书馆工作人员都是“半路出家”,对图书馆专业知识了解较少,影响了党校图书馆服务工作。
2 党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有效策略
2.1 进一步加快图书馆自动化建设的步伐
由于党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起步较晚,在图书馆管理方式和服务方法上都存在着不足,想要完善党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工作需要加大图书馆自动化和网络化建设,并运用先进的技术做好图书馆的系统集成工作,挖掘馆藏文献。同时也可以尝试开展“移动图书馆”服务,完善无线上网和手机、掌上电脑等其他手持设备使用图书馆资源的服务。此外就是用计算机自动管理的方式取代传统的管理方式,这样不但缩短图书馆和读者之间的距离,更好的发挥了馆藏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党校图书馆现代化管理水平。
2.2 转变党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
党校图书馆作为教学科研工作开展首要战地,其数字化建设的水平会直接影响整个党校办学水平,由于目前图书馆工作人员对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因此,想要完善党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就是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更新党校的理论,创新图书馆的管理。所以,改变党校图书管理员的思想观念,让工作人员充分和全面认识到信息时代下图书馆数字化建设重要,进而带动党校的发展,提升党校的主动地位。
2.3 强化党校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
当前新环境和服务模式都对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想要完善党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就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党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新形势下需要党校图书馆管理人员不但具备专业的图书馆知识,还要能够精通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具有较强的信息捕捉能力,因此,全面提升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尤为重要。
一是加强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使党校图书馆专业队伍的知识结构、业务素养全面提升。
二是积极做好在职人员的培养教育工作,鼓励自修,使在职人员不断地更新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业务工作水平,为实现数字图书馆转型打好人才基础。
3 党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发展趋势
3.1 由重视基础性资源的建设转变为基础性与特色性资源并重的建设
基础性资源作为图书馆基本的信息资源,想要提升数字化图书馆基础资源,部分党校图书馆受人力、财力等条件的限制都采用对外购买数据库的方式来丰富馆内资源,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党校都具备了成熟的基础性资源,为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伴随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图书馆吸引了人们眼球,给图书馆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只有数字化图书馆建设自身的特色资源,才能进一步提升数字化图书馆的实力。
3.2 由重视资源建设向资源组织转变
图书馆除了要提升对资源建设的重视,还需要提升资源组织的重视,只有强化图书馆资源组织能力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提供便利。特别是针对数字化图书馆来讲,由于数字资源类型本身的多样化,信息资源的复杂性,需要加强图书馆数字资源。在确保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同时,提升对信息资源的组织工作重视,建立一个系统的信息资源库,为读者提供便利。
3.3 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专题数据库
党校图书馆主要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党员干部,因此需要数字化图书馆能够引进一些针对性强的文献资料,并针对党员干部对图书的需求,建立一个系统的专题性的数据库,和专门的搜索引擎,便于党员干部的阅读。
党校图书馆建设本身就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图书馆建设过程中会面临很多的问题,我们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的研究,并采取有效的对策应对,才能进一步完善党校数字化建设。
摘要:党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作为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必要手段,只有在共享基础上才能进一步推行特色服务。强化党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需要提升管理者对于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重视,转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本文针对党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现状,进一步探索党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有效对策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数字化建设,发展趋势,党校图书馆
参考文献
[1]陆克敏.地市级党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制约因素及对策[J].华章,2012(25):279-280.
[2]陈光明.党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浅析[J].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012(4):65-67.
胶印技术进展及发展趋势 篇11
胶印技术的新进展
胶印技术包括胶印印前技术和胶印印刷技术。在各种印刷方式的印前技术中,胶印印前技术是发展最好、智能化水平最高、普及面最广的技术。其典型代表是计算机直接制版系统。目前我国胶印计算机直接制版系统已经接近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并且已经实现批量出口。胶印印刷技术的进展则主要体现在胶印机的发展和创新上。这里将重点探讨胶印机技术的新进展。
1.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提高
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诞生了新的数字印刷技术,数字印刷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印刷技术之间的竞争,也使得胶印印刷技术得到了更快、更好的发展。为了保持胶印的“主导”地位,胶印印刷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现在胶印机的自动化、智能化取得重要进展,高端胶印机几乎成为完全智能化的“傻瓜机”。自动化是用某些机构或机器代替人的手和脚,自动完成某些操作。而智能化是代替人的感官系统和大脑,完成感知和判断,指挥自动化装置完成某些操作。
(1)胶印机自动化新进展
胶印机自动化新进展主要包括:纸张更换、纸张运行过程以及纸张翻转的自动控制;半自动、自动换版;墨色预置、遥控系统;水墨平衡自动控制系统;滚筒和墨辊压力遥控调整;套准遥控系统;墨路自动清洗系统,橡皮滚筒、压印滚筒自动清洗系统。
(2)胶印机智能化新进展
胶印机智能化包括硬件和软件的智能化,先进胶印机的智能化水平主要表现在:车间的物流智能供给系统;印刷品质量的智能检测和控制系统;印刷机自身的智能控制、自我检测、自我修复的智能控制系统;智能排放系统;智能生产管理系统。
具体来说,胶印机的智能化功能主要有:纸张预置、纸张运行监控及位置、张力的智能调整系统;水、墨温度智能控制系统;在线墨色闭环检测、智能调整控制系统;在线套准闭环检测、智能调整控制系统;在线图文质量闭环检测、智能调整及报警系统;同步自动换版系统;机组和部件之间的伺服电机传动(无轴传动)系统;加墨预置和集中供墨系统;机器运行中换活件的各种预置系统;一键式印刷操作系统;智能化的节能干燥和废气处理控制及排放系统;组合印刷及机器多功能控制系统;印版位置自动识别系统;开机前的预套准系统;保障操作人员和机器的安全控制系统;百花齐放的数字化工作流程及其控制软件系统;组合印刷机和在线多功能模块的智能控制系统;胶印机运行监控、故障诊断及显示和远程修复系统;不停机换活件系统。
2.规格不断优化和扩展
单张纸胶印机的规格从16开到幅宽2050mm的都有。近年来,国内大幅面胶印机发展也很快,目前已经有幅宽为1180mm、1300mm、1420mm、1650mm的单张纸胶印机。为适应合版印刷的发展,大幅面单张纸胶印机已经成为发展趋势之一。与此同时,胶印机幅面也在不断优化。在中等幅面的单张纸胶印机中,近年来,国内外都在发展幅宽为920mm的胶印机。此规格的胶印机适合单面9页和双面18页A4的排版,可以满足90%的商业印品需求,并且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据郑州市联合印务有限公司统计,利用920mm幅宽的4色胶印机,每套版可以节约25元,每天可节约1万余元,每年可节约300万元。目前,海德堡、小森、利优比新菱、大族冠华、威海印机等都推出了920mm幅宽的单张纸胶印机。
卷筒纸胶印机的规格也在不断优化和扩展。目前卷筒纸胶印机的印刷幅宽覆盖了从半幅到3幅宽的范围(单幅宽为787mm或880mm、890mm)。纸张在滚筒上的排列方式,既有竖A4方式也有横A4方式(但国内产品只有竖A4方式)。发展变化最多的是裁切尺寸,如印刷大开本印刷品的卷筒纸胶印机的裁切尺寸有630mm、625mm、624mm、620mm、615mm、610mm等。
3.印刷速度不断提高和优选
提高印刷速度是提升印刷效率的重要手段,因此,各印刷机制造商都在努力提高印刷速度。目前,中等幅面单张纸胶印机的最高印刷速度已经达到20000张/小时,国产单张纸胶印机的最高印刷速度也已达到18000张/小时。卷筒纸胶印机的最高印刷速度已经达到18米/秒,国产卷筒纸胶印机的最高印刷速度也已达到11米/秒。
印刷速度的提高意味着印刷机精度、配置要求的提高,印刷机生产成本即销售价格也会随之提高。因此,如何在效率和成本之间求得一个平衡点,已经成为人们的关注点。
印刷效率不仅与胶印机最高印刷速度有关,还受纸张、油墨等印刷耗材、车间环境、操作者技术水平、印刷数量等的限制。现在印刷品每批次印刷数量不断下降,提高胶印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换活辅助时间就显得更为重要。如分别采用印刷速度为18000张/小时和15000张/小时的胶印机,印刷印量为2000张的活件,所用时间仅差1.3分钟。如果提高胶印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故障,或者是减少换活辅助时间,提高操作者技术水平,节省出1.3分钟应该比较容易。而不同速度机器的购置费用和折旧费用恐怕就大不相同了。
印刷活件数量的不断下降,加上印刷机的速度更快,要求必须在更短时间内处理更多更换印刷活件所带来的各种复杂问题,而处理这些复杂问题的过程中,又可能出现新问题,从而影响印刷机的实际效率。同时应该注意到操作者技术水平的重要性,上述例子中的1.3分钟,只要操作者技术熟练,手脚麻利一点就节省出来了。
为了求得效率和成本之间的最佳平衡点,胶印机制造商不仅推出了速度越来越高的机器,同时也推出了较低速度、更加适合不同需求的机器(如8000张/小时、10000张/小时、12000张/小时、15000张/小时)。实际上,这就是根据用户需要,推出在机器效率与印刷成本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的胶印机。
nlc202309091055
4.多功能配置广泛应用
连线配置多功能模块,是提高胶印机印刷品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进口单张纸胶印机可以根据用户需要配置各种多功能模块(如上光、干燥、冷却、冷烫印、压痕、模切、UV模压型等装置)。多功能模块在国产单张纸胶印机上也取得一些进展。例如,国产胶印机的水性上光及干燥装置已经基本普及,UV上光及干燥装置亦逐步普及。但在单张纸胶印机上,冷烫印、压痕、模切等装置还很少见。
多功能模块在进口与国产卷筒纸胶印机上均取得一些进展。如发展出冷烫印、上光、干燥、模切、压痕、裁切等装置。
5.节能降耗取得新进展
随着胶印机功能的不断发展,其能耗也在不断增加,节能降耗亦成为发展绿色胶印机之必需。胶印采用UV上光后,通过LED-UV固化比通过传统UV固化可节省能耗70%~80%。但LED-UV固化技术,需要配备专用的UV油墨和LED-UV固化灯,二者价格不菲。为了降低该系统成本,日本小森公司对灯具进行了改进,生产出H-UV固化系统。2013年年底前,LED- UV、H-UV固化专用的UV油墨一直被日本东洋(Toyo Ink)油墨公司所垄断。2013年年底,UV油墨市场的垄断局面被打破,Sun Chemical和Flint Group生产出高活性UV油墨,与之配套的固化技术,被称为高活性UV固化技术。而高宝的胶印机配套的固化技术,被称为HR-UV固化技术;海德堡胶印机配套的固化技术,被称为LE-UV固化技术;曼罗兰胶印机配套的固化技术,被称为LEC-UV固化技术。H-UV固化技术、高活性UV固化技术的节能效果与LED-UV固化技术的节能效果基本相同,但价格较低。
最新的干燥技术是惰性气体UV固化技术。即UV油墨的固化在密闭室进行,密闭室中的氧气被惰性氮气取代。由于没有氧气阻隔,UV油墨中聚合连结料对辐射光波的吸收率大大提高,能耗有所降低,发生离子迁移和产生气味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
胶印机的未来发展方向
胶印机的未来发展方向是高效、数字化、多功能、绿色化。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几点。
1.追求智能化,永无止境
随着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及其他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印刷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胶印机将继续不断改进和完善智能控制系统,如减少操作误差的自动化工作流程;利用MIS管理系统记录和展现详细的作业情况;根据用户需求定制个性化的人机沟通方式;为了提高效率,印前准备时间和转换活件时间将进一步压缩;所有控制软件将具备更好的兼容性;胶印机、网络和手机之间的结合将更为紧密等。胶印机的智能化水平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无人操作的智能胶印机也有可能出现。
2.数字胶印机是发展方向之一
数字胶印机是将传统胶印机技术和数字印刷机技术相融合或组合的产物,其发展方式有两类。
(1)传统胶印机技术与数字印刷机技术相融合
采用橡皮滚筒(带)转印的数字印刷机属于这一类型,其典型机型是HP Indigo数字胶印机。兰达纳米数字印刷机采用喷墨技术将纳米油墨喷射到经过加热的橡皮布转印带上,相当于传统胶印的印版图像转移到橡皮布上,然后进行和胶印机一样的印刷。其本质就是数字印刷机技术与传统胶印机技术相融合的数字胶印机。
(2)数字印刷模块或数字印刷机组与胶印机形成组合式数字胶印机
即在传统胶印机上安装一个或多个数字印刷模块或数字印刷机组的数字胶印机。这种组合数字胶印机,目前在不断发展。据悉,drupa2016上,利优比新菱印刷机株式会社将展出B2幅面的RMGT DP7组合式数字胶印机。
3.广泛采用其他印刷技术之长
广泛采用其他印刷技术之长,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是胶印机长盛不衰的法宝。例如,将胶印机组与其他印刷方式的印刷机组组合成组合印刷机,以便取长补短;又如,增加采用柔印技术原理的上光机组,使得胶印效果更上层楼;再如,利用柔印网纹辊短墨路技术改进而成的胶印短墨路系统,在单张纸和卷筒纸胶印机上不断应用与发展等。
4.扩大和完善在线多功能技术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与在线完成某些特殊印刷要求,不同的在线多功能模块(机组)或其他印刷方式的印刷机组将不断扩大在胶印机上的应用。
5.绿色化,满足环境要求
绿色胶印机发展主要是节能降耗。节能主要是提高能源的有效利用率,如采用新的干燥方式、余热回收再利用装置;降耗主要是降低能源或资源的消耗,如通过提高机器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停机率,减少因停机而造成的能源、油墨、纸张等资源消耗;提高机器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个印刷品的能源、资源消耗;提高消耗物品的回收、处理再利用率,如废水处理等。
6.定制个性化胶印机
随着个性化需求的日益增加,胶印机也将进入个性化定制时代。胶印机规格、机组数量、印刷速度、印刷质量、在线多功能机组、智能化操作系统、远程控制和操作及故障诊断排除、是否需要与其他印刷方式的机组组合等,都将可以按照用户需要定制。
drupa2016展望
胶印领域的新技术、新设备将在 drupa2016上百花齐放。据了解,兰达公司将展出速度为13000张/小时的B1幅面数字印刷机;S10单面及双面胶印机;W10卷筒纸印刷机;幅宽为1米、速度为200米/分钟,可用于卷筒塑料薄膜、纸张、纸板和铝箔印刷的8色印刷机。其还将展出一种可以在各种印刷方式中应用的替代金属印刷的金属喷镀工艺Nano-Metallography?(纳米金相)新技术。该技术可比传统烫印技术降低50%成本,零浪费、零污染。drupa2016现场,该新技术将在一台窄幅卷筒标签印刷机上进行演示。
利优比和三菱新组建的利优比新菱印刷机株式会社,将首次以新标志RMGT在drupa亮相,其将展出3台胶印机:①RMGT 10 LX 1050型6色LED-UV胶印机,该机配备有cc上光机组以及零污染、零排放的LED-UV固化单元,可印刷厚度为0.04~1.00mm的纸张;②RMGT 9 920型8色LEDUV胶印机,该机配备有LED-UV固化单元、全自动同步RPC换版装置以及PQS在线印刷质量控制系统;③RMGT DP7 B2尺寸数字胶印机,该机的数字印刷采用水性油墨。
海德堡将展示采用速霸胶印机平台,配备有富士胶片水基的Samba喷墨头的B1幅面单张纸喷墨印刷机;通过支持网络印刷和多渠道出版业务模式的新的印能捷数字前端,将海德堡的全部数字印刷机与其胶印机系统构成完整的印刷工作流程。
drupa2016上,其他著名印刷设备厂商也将展出各自的胶印新技术及其他印刷新技术,让我们拭目以待!
发展趋势及阶段 篇12
( 一) 要素禀赋与产业发展的关联
产业发展实质上是一个资源要素优化配置的问题,从配第的 “劳动、土地”的二要素观,萨伊的 “劳动、土地和资本”三要素观直至舒尔茨的 “劳动、土地、资本、组织管理和人力资本、技术”的六要素观,影响产业发展的资源要素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各种要素在经济中的相对份额构成了不同的要素禀赋,决定着区域产业结构与产业的发展层次,亦即产业发展层次受制于经济中的要素禀赋结构。
依据要素价格决定理论,要素禀赋影响产业发展升级主要基于各种要素存量、技术创新驱动、消费等多因素的综合力量。借鉴雷布津斯基定理[1],要素禀赋影响产业发展层次主要通过三个方面发挥作用: 一是要素的供给结构。如果一个区域的资本存量与劳动力存量两种要素既定,不同产品的生产均衡点表示两种要素被充分利用,假定此时要素结构组成发生变化,相对丰裕的要素因其成本降低将被广泛使用,促进相关产业发展,相对贫乏的要素因其成本上升将可能拟制相关产业发展。鉴于 “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资源有限与人的欲望无限”这一经济学基本假设,土地等自然资源的使用成本将逐步提高,学习效应、经验效益的作用使得劳动力价格稳步提高,但是由于资本的迅速积累,资本的使用成本将相对下降,加之实践探索基础上的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导致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将更多用资本、技术替代人力资本、物质资本,从而推动产业发展由低层次、粗放型向高层次、集约型方向迈进。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排除各要素的报酬递减现象出现[2]。二是创新与管理能力提升。“创新是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3],涵盖技术创新、市场创新与组织创新( 影响企业发展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 ,对应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技术创新、市场调节与产业规制。不同层次的创新可以改变劳动力、资本、土地等要素在产业发展中的不同比例关系,以及各要素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相对边际生产率和相对成本,从而影响着产业的竞争优势获取。三是需求拉动。主要考察国内外市场变化对于产业发展的驱动,体现为消费需求、出口需求和投资需求三个方面,关键的反映指标是要素价格,只要要素价格能够反映其稀缺程度,才能避免资源浪费,引导资源要素得到合理、优化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投入驱动向全要素生产率提高驱动的转变[4]。
猪肉是城乡居民的重要食品,生猪产业是我国农业的传统优势产业。我国既是养猪大国,也是猪肉消费大国,生猪饲养量和猪肉消费量均占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据 《中国统计年鉴数据》 ( 如无特殊说明,下面数据来源相同) ,我国生猪出栏率已由1978 年的53. 5% 上升到2014 年的152% 。2014 年猪肉产量5671 万吨,生猪存栏4. 7 亿头、出栏7. 35 亿头,占世界养猪总量一半以上。发展生猪生产,对稳定市场供应、满足消费需求、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受内外环境影响,我国生猪生产面临着诸多挑战,基于要素供给视角考察生猪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归纳总结建国以来尤其是1978 年以来的生猪产业发展阶段性特征,有助于揭示生猪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促进生猪产业发展的转型升级。
( 二) 生猪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框架设计
生猪产业是集饲粮供应、良种繁育、养殖育肥、屠宰加工、运输销售、疫病防治等多个环节于一体的产业链条,生猪产业的竞争力即来源于各环节的有效整合、资源优势互补以及比较优势的最大化发挥[5]。发达国家生猪产业发展经验对分析我国生猪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存有重要启示。依据发展要素限制程度,可将发达国家生猪产业发展类型划分为北美、欧洲、南美、日韩等典型模式。北美模式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人均土地面积大,资本投入较大,规模化程度最高,粪肥以还田利用为主。欧洲模式以丹麦、荷兰、德国等为代表,受土地资源的约束,以家庭农场种养结合为主体,发展适度规模养殖,生产水平较高。南美模式以巴西、智利、阿根廷等国为代表,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低,对出口市场的依存度高,养殖密度较低( 每平方公里4. 1 头) ,疫病发生率低。日韩模式以日本和韩国为代表,由资源紧缺限制,以集约化养殖为主体,生产效率高。
藉此,影响生猪产业发展的要素可以分为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行业规制、价格六个方面,进而形成完整的分析框架以解读生猪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特征。
一是土地要素。生猪产业发展离不开土地要素为其提供生产、加工、粪污处理等空间场所,其对于生猪产业发展至关重要。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土地政策大体经历了从土地集体所有制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再到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的变迁,对于土地的管控也经历了开始重视保护耕地阶段( 1978- 1991 年) 、 加强土地规划阶段( 1992 - 1996年) 、土地集约利用阶段( 1997 - 2002 年) 、抑制型土地政策阶段( 2003 年至今) ,生猪产业的发展受到土地产权、配置方式、经营方式、供给数量、供给结构及土地价格设定等多方面影响,与之存在诸多关联。
二是劳动力要素。生猪产业发展不仅需要操作人员进行生猪养殖,同样需要专业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供需对接。我国城乡二元分治局面决定了劳动力市场存在较大的流动性,导致农民工不得不在农村与城市之间流动,曾出现过 “离土不离乡”( 1978 - 1992 年) 、“民工潮” ( 1994 - 2002年) 、 “民工荒” ( 2003 - 2007 年) 、 “民工返乡”以及 “就地转移” ( 2008 年至今) 的演变过程,使得从事生猪产业的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同步变动,进而影响了生猪产业劳动力成本支付与经验效用发挥。
三是资本要素。影响生猪产业发展的投资主要反映在投资总量与投资结构两个方面,投资规模反映着财政扶持与社会资本对于产业的重视程度与市场预期,投资结构反映了产业主体发展获益的主要途径和可能的产业陷阱。
四是技术要素。逐步体现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特征的生猪产业在技术要素上主要体现在育种方向、养猪设施、工艺流程化、饲料供应、科技推广、粪污处理、生产体系化( 尤其是组织管理与经营方式) 等方面。
五是行业规制要素。生猪产业主要为社会提供猪肉产品,行业规制主要体现为猪肉食品安全的规控体系健全,食品安全规制是针对食品生产链条全程管控所采取的条例政策工具的总称,一般可分为酝酿与准备阶段( 1978 - 1992 年) 、拓展阶段( 1993 - 2007 年) 、探索阶段( 2008 年至今) ,主要包括矫正市场失灵的内生性政策( 行政规制、经济规制和社会规制) 和克服政府规制失灵的外生性政策( 诱导与治理) 两个方面。
六是价格要素。价格反映了供需主体从不同角度对于要素及产品的综合评价,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能够有效的引导资源要素的重组,促进产业发展升级。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商品价格形成机制经历了由市场形成价格到计划形成价格( 1979 - 1991年) ,再由计划形成价格向市场形成价格的转变( 1992 年至今) ,猪价与肉价固然根据市场供需变化而变动,同时也在政策变迁中波动起伏,价格传导关联着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较多研究证明,猪肉价格波动周期与CPI波动周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6]。
二、生猪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分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生猪产业经历了计划经济背景下的统购统销阶段、改革开放背景下的市场放开阶段和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推进的转型发展阶段,取得了较大成就,逐步从农村居民家庭副业发展成为农业农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依据猪肉产量变化指标,改革开放后的我国猪肉产量同比呈现跌少涨多,总体保持稳增趋势,在1996 年和2007 年产量出现大幅下滑,分别为3 158万吨、4 287. 8万吨,较上年降幅为13% 和8% 。为了更好的分析我国生猪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影响因素,综合前述分析框架,可将我国生猪产业划分恢复发展期( 1978 - 1997) 、转型发展期( 1997 -2007) 和改革突破期( 2007 年至今) ,为传统发展、快速恢复、稳步提升、转型发展、改革突破五个阶段。
( 一) 生猪产业发展阶段划分
1 传统发展: 途径依赖期( 1949 - 1978 年) 。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这段时期,前期为经济短暂恢复期( 1949 - 1953 年) ,中后期由于 “合作化”( 1953 - 1957 年) 、 “大跃进( 1958 - 1960 年) ”、“文化大革命” ( 1966 - 1976 年) 等群众活动的影响,经济秩序失稳,发展速度与质量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偏低,农副产品实施统购统销政策,大众消费低水平徘徊,整齐划一。由于土地政策在这一阶段公私变化频繁、人地矛盾不太突出以及社会主要矛盾是发展生产解决温饱和支持国家工业建设等社会原因,生猪生产上实行 “调五留五”政策,生猪产业发展沿袭传统养殖思路,除少部分国营农场外,生猪散养普遍,养殖规模小,生产水平低,产品短缺,种、料、药和技术服务等处于起步阶段( 1972 年 “全国猪育种科研协作组”成立) ,生产和消费严格按国家计划调配,价格体系的扭曲致使养殖户积极性下降,在猪肉供给紧张时,大城市居民甚至要通过发放 “猪肉票”来限制消费,人均猪肉消费很低。1978 年,全国生猪出栏量为16 110万头,猪肉产量仅约900 万吨,人均占有量仅9. 3 千克,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高达95% 。
2 快速恢复: 散养主导期( 1979 - 1984 年) 。1978 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推行,我国农业现代化进行全面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各地强化乡镇企业建设,加之国家相继出台了 《关于国务院有关部门农产品价格分工管理试行目标的通知》( 1981 年) 、《关于调整农副产品统购政策,组织多渠道经营的报告》( 1983 年) 等计划价格机制改革举措,放开小商品价格,实施工业品浮动价格,逐步提高了农产品价格尤其是粮食价格; 农村劳动力出现逆向流动,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由1978 年的89. 7% 上升到1982 年的90. 7% ; 随着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的增加,居民生活消费也由追求温饱向提高生活质量转变,由趋同化消费向多样化消费转变。生猪产业把握 “土地产权改革释放发展活力、重视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强化农业投资( 1984 年农业投资较上年增长20. 77% ) ” 的有利环境,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但总体来看仍是粗放型增长,且主要是小规模养殖( 散养出栏生猪占比约为93% ) ,1979 - 1984 年猪肉产量年均增速7. 61% ,来自土地、环境等要素的约束不是很明显。
随着农业、轻工业品市场化改革的深入,食品数量安全逐步得以保证,质量安全问题逐步凸显。同期国家出台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管理条例》 ( 1979 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试行) 》 ( 1982 年) 、 《商业部补充优质产品评选暂行办法》( 1982 年) 以有效规制食品市场,并成立了消费者协会( 1984 年) ,以有效调控食品安全,维护消费者权益。由于此时猪肉供应链条“城乡分治” 特征,乡村猪肉供应更多的是依靠“熟人社会下的信任机制,以优化市场交易秩序”[7],从而保障食品安全,城镇猪肉供应受到较多的行政规制。
3 稳步提升: 产业规范期( 1985 - 1997 年) 。为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国家出台了 《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 ( 1985 年中央1号文件) ,逐步取消了生猪统购派购政策,鼓励成立 “科研———生产联合体” ( 标志着我国种猪选育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的第一个种猪测定中心于1985 年在武汉成立) 以及技术转移和人才流动,强化生产合作与农村金融支持,极大地调动了畜禽养殖的积极性,且随着 “菜篮子工程” ( 1988年) 、价格闯关与治理以及各地生猪产销经营体制改革的推进,养猪生产向专业化、规模化、基地化发展; 支持和鼓励生猪产销直接见面,加强猪肉市场管理,实行肉价监控,注重生猪生产政策扶持,生猪产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1997 年,全国猪肉产量3 956 万吨,人均占有量增加到29. 09 千克,城乡居民猪肉消费量大幅提高,猪肉市场首次实现供求平衡,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下降为68. 3% ,1985 - 1997 年猪肉产量年均增速6. 7% 。其中由于粮价上涨过猛,而猪价不仅未能相应上涨反而下降,猪粮比价降到1: 4以下,挫伤了农民养猪的积极性[8],猪肉产量在1997 年有明显下滑。
一方面规模化养殖初见端倪( 规模养殖占比13. 6% ) ,劳动力、土地、技术、环保等要素约束越发明显。乡村企业发展、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取下、城乡差距/区域差距的加剧致使农村大量劳动力外流,农村生猪养殖所需的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受限,更难提及规模养殖的技术掌握,加之生猪养殖社会化服务体系尚不健全,体制转轨时期的生猪产业发展风险加大。另一方面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地位逐步获得尊重,生猪产业各环节生产主体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逐利性导致该阶段猪肉安全事件频发, 《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审查通则》 ( 1995 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障法》( 1993 年) 等一批食品领域立法相继颁布实施,HACCP、GMP、ISO9000 等国际标准生产管理体系认证逐步被市场主体接受,服务于生猪生产的市场秩序和扶优助强的政策工具逐步完善,生猪产业逐步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
4 转型发展: 结构调整期( 1998 - 2011 年) 。随着加入WTO以及生猪产业发展内外环境的压力逐步加大,市场和资源的双重约束、保护生态环境压力等背景下的我国生猪产业进入 “以市场为导向的调结构、提质增效时期”,生猪养殖从以数量增长为主逐步向量质并重、优化结构和增加效益为主转变。这一阶段,发达区域 “民工荒” 和民工返乡创业现象并存,致使生猪产业所需劳动力成本提升; 城乡居民消费个性化特征进一步促动产业整合与产业创新,提升产业的市场对接能力和实现产业链各环节协同成为生猪产业竞争力获取的重要方向; 全社会成员广泛参与食品安全治理、质量体系建设等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2007 年以来,尤其是 《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意见》 ( 2010 年) 提出 “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之后,生猪养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大幅提升,生猪养殖开始向优势区域集中,良种覆盖率逐步提高,现代生猪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2011 年全国生猪规模化养殖水平达65% ,未来我国扩大规模化生猪养殖,建设养殖与加工紧密联结型的产业模式将成为发展趋势。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随着猪场规模化程度的加深,猪肉产量保持着稳定增加的水平,但大面积疫情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如2006 年、2010 年大面积猪群死亡事件,造成2007年、2011 年的猪肉产量出现下滑现象,影响了猪肉供给与市场稳定。
5 改革突破: 生态健康养殖期( 2012 年以后) 。针对经济新常态下生猪产业知识密集、资本集约的产业特征,考虑城乡居民绿色生产与健康消费理念,以及强化市场调节与政策支持的协同作用发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社会发展要求,生猪产业呈现 “加快推进生猪适度规模养殖、健康养殖、环境友好养殖、大力发展现代生猪养殖业”的发展特征,强化科技创新,以质取胜,关注延伸产业链条和增加产业各环节附加值,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 二) 生猪产业发展总体特征
1 猪肉产量稳步上升,产业地位逐步提高。我国畜牧业已经从1978 年以前的家庭副业逐步转变为农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畜牧业产值稳中有升,牧业产值在农业产值中的占比也有1978 年的15%上升到2014 年的28. 3%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猪肉消费由1978 年的5. 2 公斤增长到2012 年的14. 4 公斤,城镇居民人均猪肉消费也由1981 年的16. 9 公斤增长到2012 年的21. 2公斤,生猪产业发展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满足人民消费需求和维护社会稳定贡献突出。
2 产区集中态势明显,规范化程度不断提升。依据31 个省区2004 - 2014 年猪肉产量变化图,可以发现随着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生猪产业也在劳动力、资本与环境等要素的影响向粮食主产区、生态承载富集区、生产成本( 尤其是土地、劳动力成本) 低水平区域转移,农业部依据饲料资源优势、生产基础优势、市场竞争优势和产品加工优势划定的生猪产区的生猪出栏量已经占到全国生猪出栏量的65% 。为了更好地实现全要素驱动的生猪产业生产率提高目标,通过开展生猪养殖标准化推进、生猪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整合、生猪生产专业合作社建设等工作,降低了交易成本、组织运行成本与生产费用,生猪产业规模化、组织化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2002 年年出栏500 头以上比重仅10. 0% ,年出栏50 头以上比重为27. 2% ,至2013 年全国年出栏500 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比重达40. 8% ,比2007 年( 21. 8% ) 提高了19 个百分点,基本实现 “十二五” 规划目标,龙头企业与合作社组织的产业带动能力日益突出。盘点牧原股份、中粮、正邦科技、正大集团、华西希望集团等大型企业发展动向,企业急剧扩张与规模化进程加速,产业集中度快速提升。
3 技术创新日益受到重视,质量保障水平明显提高。产业发展,技术先行。 《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 2009 ~ 2020 年) 》 ( 2009 年) 为生猪产业育种指明了方向,育成杂交、级进杂交、品系繁育、后裔测定、同胞选择、活体测膘、BLUP等方法的使用促进了育种技术的发展; 养殖工艺流程化带动养猪设施、养殖饲料有章可循,环环相扣,按照产业链各环节生产特点,规范操作,提高了生猪产业的综合效率和各环节附加值;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的颁布实施、先进的粪污处理、病死猪处理、疫病防治等技术的研发与采用,降低环境污染程度,加之物联网支持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不断完善,涵盖饲料、兽药、养殖、收购贩运、屠宰等多个环节生猪生产一体化管理模式推广与普及,猪肉质量安全得到较大程度保障。同时,生产技术之外的组织管理、营销管理技术也逐步受到关注,如规模养猪的托管模式、电商潮起背景下的猪肉品牌化建设等。
4 社会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生态健康养殖受到关注。无论是分散经营的小规模种养结合养猪农户,还是乡村养猪合作社的经营组织,或是规模化养猪的专业化大型猪场,都需要社会化的服务体系为生猪产业提供规范的服务支撑,生猪产业的发展升级也需要高水平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来填补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分散性任务分工,以更好的集中处理产业各环节主体 “规模效益导向下不能有效开展的任务”,比如污染治理、良种繁育、疫病防治、市场对接等,实现社会层面的规模效应,节约资源,增加产业粘度和提高产业链整体效率,围绕 “保生态( 生态友好) 、保安全( 质量安全与健康保证) 、保供给( 数量安全) ”的目标实现的生态健康养殖模式逐步受到关注。
( 三) 生猪产业阶段性特征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基于生猪产业发展要素框架设计,借鉴杜红梅[9]等学者对生猪产业相关问题测算和研究时所采用的专业化水平、生产规模、技术水平、生产投入、质量与品牌等指标体系,将生猪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为基础性要素和发展性要素两类,利用《中国统计年鉴》 数据( 为保证分析数据的连续性,考虑部分统计指标数据采集的开始时点,分析阶段为2000 - 2012 年) 开展研究。
1 分析变量选择。( 1) 被解释变量。选择年猪肉产量( Y) 作为生猪产业发展指标,以衡量生猪产业满足人们需求的能力。 ( 2) 解释变量。影响生猪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因素主要包括城乡居民人均猪肉消费量( X1) 、农村居民家庭经营耕地面积( X2) 、饲料价格指数( X3 ) 产品畜价格指数( X4) 、第一产业就业人员( X5) 、畜牧业内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 X6) ,影响生猪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因素主要包括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 X7)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 X8) 、产品质量优等品率( X9) 。
2 模型构建。为更好的解决回归分析过程中的多重共线性问题,测算过程中拟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主成分与因变量建立模型,尽可能使得回归方程和参数估计更加可靠。分为三个步骤: 一是对标准化后的指标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选择主成分; 二是将所得N个主成分与因变量Y做多元线性回归,得到回归模型:。三是做代换预算,得到最终线性回归模型:。
3 实证结果分析。选用SPSS17. 0 对各变量标准化后做相关分析和多重共线性诊断,通过pearson双侧相关检验发现,Ln Y与Ln X3 相关性不强外,与其他各因素均有较强相关性( sig值为0. 0000) ,适合做多元回归分析。整理多重共线性判断指标发现,除Ln X3、Ln X4 方差膨胀因子( VIF)小于10 外,其余7 个指标都大于10,存在多重共线性,故选择主成分分析法消除多重共线性。
对统计数据进行主成分析,得出KMO和Barlett值分别为0. 73、187,可以做因子分析。依据分析结果表明,所得前2 项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88. 5% ,且特征值大于1,分别为6. 35 和1. 62。
通过回归,两个主成分为:
以F1、F2 为解释变量,以Ln Y为因变量,再次进行回归分析,回归方程拟合较好,DW值1. 75,R2值0. 941,每个解释变量均在显著性水平0. 05 下通过检验。
计算各分析指标的年增长率,得到各影响因素对于猪肉产量的影响程度。
分析结果反映了各因素对于猪肉产量影响是显著。X1 影响程度不高反映了当前我国猪肉工序基本平衡和猪肉作为生活必需品的刚性特征; X2反映了随着耕地面积的增加,原来散养模式迫于土地压力( 猪场建设需要占用土地指标) 开始转向规模化经营,经营模式的转变反而使得生产率提高大为提高。X3、X4、X5、X6 四项指标从不同领域反映了我国生猪产业处于转型期,饲料价格上升导致猪肉产量下降反映饲料成本( 约占生猪总成本65% ) 带来收益风险加大,间接体现了生猪产业利润空间的挤压与市场竞争的激烈; 产品价格的负向影响主要是 “猪周期”带来的产业损失所致,也可能是由于人们的猪肉消费需求趋于饱和( 基于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 2014 -2020 年) 》 ( 2014 年) 文件,2020 年全国人均年消费肉类29 公斤,按照猪肉消费量在肉类产品比例在65% 测算,猪肉消费为19 公斤左右) 或者其他肉类产品的替代; X5 则反映了农村劳动力外流有可能会影响到猪场人员的综合素质,但并不明显,这也部分反映了我国生猪产业越来越走向专业化的趋势; X6 更加反映了生猪产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趋势,单纯的规模扩大并不能很好地适应新时期生猪产业技术密集产业特征,技术创新、科技运用与产业协同将降低产业成本,提高产业产值,这一趋势从X7、X8、X9 指标得到佐证: 技术创新型、环境友好型、生态健康型养猪将大大提高民众认同,提高其消费欲求进而增加生猪产业产值。数据表明,生猪产业发展的历程及趋势契合了前述 “要素供给对于产业发展升级的重要影响”的影响框架假设,未来的生猪产业发展应在关注基础性要素的同时,更加注重发展性要素的提升。
三、生猪产业发展的趋势及策略探讨
考虑民众肉类消费传统、肉类替代品增速( 主要是牛肉) 、人口增长情况与生猪产业发展速度,未来生猪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稳产提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
( 一) 优化产业分工,强调专业管理
首先,基于要素禀赋分析做好生猪产业发展规划,如生猪优势产区规划、良种繁育规划、关联产业协同发展规划等,明确产业发展方向,主动对接并融入区域发展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争取实现资源集聚与发展协同; 其次,考虑产业转型升级的要素约束,注重科技创新,持续提升生猪产业专业管理能力与水平,立足生猪产业链条整合,主抓良种繁育、规模养殖、肉品精深加工、生猪流通体系等四个成本瓶颈环节建设,将专业化管理与社会化服务紧密结合,重视各环节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的示范与带动效应,做大做强生猪产业链,提高生猪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 二) 推广生态健康养殖,强调产业发展的多元治理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但各种风险和结构性矛盾也在积累聚集: 生态环境受损严重、承载能力越来越接近极限,资源开发利用强度过大、公众对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劳动力等要素成本节节攀升,倒逼生猪产业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生猪产业发展的根本目标就是为消费者提供量质双优的猪肉产品,良好的产品来源于整个产业链的精益生产: 推行饲料粮的绿色种植、养殖环境的生态无公害、加工环节的卫生无添加,强化技术创新与管理提升基础上的高效生产,注重社会多方利益主体的参与与配合,尤其关注 “政府———市场———生产者———消费者”四位一体协同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生猪产业健康发展。
( 三) 注重关联产业发展,强化产业系统融入
作为社会经济系统的子系统,生猪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关联产业的支撑,育种业、建筑业、设施装备制造、教育培训、医药、饲料、冷链物流业、管理咨询等是其主要的关联产业,需要强化协同,供需对接,强化生猪产业与各关联产业的系统整合,考虑产业发展要素约束,以智能化、自动化、无害化等为导向,关注种业发展,促进屠宰行业升级,加强疫病防控和废弃物利用,强化信息监测预警和指导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市场流通体系,构建合理的产业链利益联结机制,加大扶持力度,延长产业链条,增加产业附加值,以此为桥梁更好地融入区域社会经济巨系统的发展,提高生猪生产的组织化、产业化程度,降低产业运行成本,提升养殖效益。
( 四) 紧抓 “互联网+ ”发展契机,打造 “智慧猪业”
“互联网+ ”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 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 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互联网+ ”的本质是传统产业的在线化、数据化,消除影响产业发展的单位分割、部门分割、行业分割、地区分割等孤岛现象,构建产业发展的创新生态环境,“互联网+ ”,加的不仅仅是技术,互联网更带给传统企业决策方式、业务模式和经营思路等诸多方面的巨大转变。生猪产业应紧抓这一发展契机,打造 “智慧猪业”,完善要素流通体系,夯实信息、交通、服务等产业基础,健全完善技术、劳动力、土地等产业发展要素的融通,把 “碎片经济资源”整合起来,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资源优化配置作用,支撑生猪产业向集约型、信息型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Rybczynski T M.Factor Endowments and Relative Commodity Prices[J].Economica,1955,(22),336-341.
[2]林重庚,迈克尔·斯宾塞.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和转型——国际视角的思考与建议[M].余江,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572-587.
[3]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2.
[4]蔡昉.从投入驱动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N].经济参考报,2015-03-10(1).
[5]王文海,卢凤君,刘晴,等.生猪健康养殖产业链主体共生模式选择研究[J].农村经济,2014(3):46-51.
[6]胡俞越,郭晨凯,曹飞龙.我国猪肉价格与CPI波动之关系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16-121.
[7]焦玉良.熟人社会、生人社会及其市场交易秩序[J].社会学评论,2015(3):25-32.
[8]郝大军,崔永萍,李卫.1996年生猪产销形势[J].江西饲料,1996(2):39.
【发展趋势及阶段】推荐阅读:
应用及发展趋势06-22
发展趋势及方向09-18
蔬菜发展趋势及对策08-26
老年护理及发展趋势10-22
白酒现状及发展趋势10-19
饮料发展现状及趋势10-20
PLC发展趋势及展望05-08
齿轮发展趋势及加工误差07-17
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09-29
微电子现状及发展趋势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