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阶段

2024-10-04

发展阶段(精选12篇)

发展阶段 篇1

一、发展与发展阶段问题的提出

发展通常是指客观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永无止境的变化、更替、进化的过程, 是物质世界永不停止的运动过程。物质世界的运动发展, 包含自然界的发展、人的自身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哲学层次上的社会发展研究, 主要是着眼于一定阶段上社会发展过程的具体展开。而要进行这一层次的研究, 首先要面对的便是一定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的定位问题。只有明确了这个问题, 才能由此确认特定阶段上社会发展的特殊任务, 并进而展开发展途径和方式等其他一系列问题。

按照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任何事物都会经历从不成熟到成熟, 从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不同的发展阶段, 而且每一发展阶段本身也存在不成熟与成熟之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进一步告诉我们, 社会的发展阶段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来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这是马克思总结人类发展的历史, 得出的客观规律。因此, 社会形态的划分是依据生产力发达水平来确定的,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根据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 这是从社会形态的演进更替来看, 是一种历史唯物史观。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地向前推进的不断发展演进的过程, 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必然会分做若干个小阶段, 即使在同一种社会形态内部这种阶段划分原理依然适用, 正是基于此, 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者们根据自己的国情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

二、发展阶段的几个层面

发展问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世界中存在的万物及其各个层面都无不处在运动变化的发展历程之中, 这就决定了发展阶段理论可以从不同角度由不同的人来提出, 当然, 发展阶段理论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方面, 更多的是来源于对社会的观察与思考, 总体来看, 发展阶段理论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层面。

(一) 西方社会学领域的发展阶段理论。

美国19世纪的社会学家摩尔根在他的伟大著作《人类社会》里, 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蒙昧社会, 人类尚处于幼稚期, 主要生产工具是棍棒和石器, 发明了弓箭和掌握了用火技术, 从依靠天然果实、根块为生到渔猎为生。第二个阶段是野蛮社会, 人类已在制造和使用青铜器和铁器, 掌握了制陶术, 学会了饲养动物和种植粮食, 引种驯化的成功使人类获得无穷的食物来源, 已从单纯依赖大自然的恩赐为主到向大自然索取为主;第三个阶段是文明社会, 从标音字母的发明和文字的使用开始, 直到今天的五千年左右。

(二) 马恩经典作家的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 是在世界社会主义各国建设中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课题。这个问题在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找不到现成的答案。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后对新旧社会的转变和过渡以及新社会的特征和发展, 有一个艰辛的探索过程, 《哥达纲领批判》是这一探索的新的里程碑, 《哥达纲领批判》首次从未来社会中划分“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然而, 在《哥达纲领批判》中, 马克思只是原则上提出了共产主义两个发展阶段:一个是共产主义初级阶段, 一个是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说“马克思的这些解释的伟大意义, 就在于他在这里也彻底地运用了唯物主义辩证法, 即发展学说。把共产主义看成是从资本主义中发展出来的。马克思没有经院式地臆造和虚构种种定义。而是分析了可以称为共产主义在经济上成熟程度的两个阶段的东西”。由此, 列宁把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确定为社会主义阶段。

(三) 我国马克思主义先驱对社会发展阶段的探索。

毛泽东的社会发展阶段思想包括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通过对中国革命阶段的思考, 提出中国革命应分为两个阶段, 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在此基础上, 毛泽东从中国国情出发, 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多阶段发展的思想, 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二是将社会主义分为进入的和完成的两种状态;三是社会主义可以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多阶段发展思想的坚定继承者, 他说, 我们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处在一个什么阶段, 就是处在初级阶段, 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四) 我国学术界对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我国学者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基本原理的同时, 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出发, 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研究的新领域。有的学者将研究重点放在马克思主义关于现代社会发展的理论上, 结合现代化进程中一些重大理论问题的探讨, 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有关现代化与发展道路的选择、社会结构的变革、社会运行的轨迹、人的全面发展等思想观点作出了新的解释和概括, 提出了马克思现代社会发展理论的基本构架。有的学者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现代社会发展的经济问题、政治问题、文化问题以及其他社会学问题的具体研究十分重视, 从中挖掘出一些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宝贵思想, 如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人和自然的辩证关系、股份制的积极作用、世界经济交往、正确对待资本主义创造的文明成果, 等等。

三、发展阶段的现代特征

发展阶段在不同领域有不同的划分标准和体现形式, 而且发展阶段在不同领域、不同的历史阶段体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 总体来看, 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界定标准的发展阶段明显显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一) 从单纯关注GDP到关照社会全面进步。

按照传统发展观, 发展即是经济发展, 而经济发展又等同于GDP增长。这种发展并没有给国家带来真正的经济增长, 相反却引发了一系列复杂的经济社会问题。政府实践者和理论研究者均对此进行了深刻地反思, 认识到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并不是一回事, “增长”不等于“发展”。到了上世纪80年代, 人们进一步认识到, 仅仅谈经济发展是片面的, 发展还应该包括社会发展, 如果忽视社会改革和进步, 就谈不上真正的发展。80—90年代提出的综合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和人类发展观, 则进一步扩大了发展的内涵。其中最重要的一点, 就是认识到了人在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强调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人, 人既是发展的主体, 也是发展的最终动力。

(二) 从关注效率到关怀发展成果共享的公平及均等。

在过去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的传统发展观看来, 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 追求发展的效率和效益是一个没有缺憾的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但到了上世纪70年代初, 经济发展不均衡加剧, 贫富差距扩大, 全球气候与环境问题严重, 由此, 西方主流发展阶段理论开始从强调宏观层面的发展问题转向强调微观层面的发展问题, 提出改革要规避风险, 就必须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 使改革政策立足于关怀人, 让全体社会成员在不断分享改革成果的同时, 参与改革, 支持改革。通过创新公共就业服务、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建立社会利益表达机制等, 使全体社会成员分享改革成果,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 生存由第一需求让位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

30年前, 中国人的首要目标是温饱。政府创造了温饱生活的基本条件, 人民就会满意;而今天广大社会成员对政府提供的生活条件和公共服务的期望极大提高。从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过渡, 是我国30年改革发展的必然结果, 也是新阶段我国改革发展的现实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使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面临许多问题, 如, 政府必须为人民提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就业、必须提供更高水平医疗卫生服务, 必须在基础教育的基础上, 提供更长年限的义务教育, 提高人民群众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公共需求的这些变化, 是经济发展水平极大提高、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进入发展型社会, 尽管经济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 但全社会大多数人的温饱问题已得到初步解决, 发展的目标逐步聚焦于人的全面发展。

(四) 社会资本在社会结构性调整以及政府转型中的作用凸现。

传统发展理念下我们更多的是关注金融资本、资源资本和人力资本, 而对社会资本涉及甚少, 伴随着社会事务日益复杂, 公共需求日益多样化, 利益格局和意识观念结构都呈现多元, 作为应对手段之一的政府转型就成为工具与目标的统一, 社会资本的威力使社会资本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所谓社会资本, 即社会赖以正常运转的制度、组织和文化凝聚力等。社会资本的关键特性是促进联合成员为共同的利益而进行协调与合作, 在这一点上有某种程度的治理意味, 这实质上就是一种制度资本。因此, 关注社会资本结构及其功能的制度创新能力和水平是当今发展阶段的一个重要特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一个财力问题, 但更重要的是确立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政治体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要以政府转型为基础和突破口。

四、科学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指归

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 也是贯穿科学发展观的主题。确立发展阶段要立足我国现实国情, 以科学的态度把我国现阶段界定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硬道理, 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科学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指归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理论的认识, 指明了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科学道路。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渊源于马恩等先驱科学的发展阶段理论。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问题, 马恩只提供了方法原则, 明确将共产主义社会分为“第一阶段”与“高级阶段”。十月革命后, 列宁从俄国的历史和社会实际出发, 曾预见社会主义将经历若干不同阶段而达到共产主义, 强调必须把整个社会主义建设过程看作是一个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毛泽东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 并提出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到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需要100年左右或者更长的时间。毛泽东明确提出并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思想, 反映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的艰苦探索, 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贡献也是我们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思想来源之一。

(二)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内生于科学发展阶段理论。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在总结建国以来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的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 逐步提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概念是在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第一次提出的, “尽管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阶段, 但是毫无疑问, 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任何否认这个基本事实的观点都是错误的。”1987年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 邓小平指出“我们党的十三大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 就是处在初级阶段, 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 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这一论述把初级阶段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加以把握, 明确提出这一问题是制定路线、政策的出发点和根本依据。

(三)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改革开放经验教训总结。在新中国成立初期, 这个刚从半封建、半殖民地脱胎而来的大国, 也曾按照前苏联模式, 对国民经济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其核心内容就是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同样使国民经济的发展, 遭受重重困难。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我党采取科学务实的态度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进行了改造, 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 允许私有制存在, 称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则获得了显著成效。生产力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大的特征就是中国特色, 是建立在对中国国情以及国内外形势科学判断基础之上的科学的理论论断, 而且, 我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成功经验最基本的一点就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科学务实的态度, 立足中国国情, 积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最终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具体讲,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

(四) 科学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指归。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并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 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经济上、道德上、精神上还带着相当浓厚的旧社会痕迹的社会初级阶段。经济上的旧社会痕迹不单单是指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 而最主要的还是指生产关系方面所有制形式的多种多样。在精神、道德方面, 由于它们具有相对独立性, 资产阶级旧意识、传统观念、政治观点总是非常顽强地同新的社会风尚、道德进行斗争。另一方面, 世界金融危机频发, 经济滑坡也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面对的一个客观现实。这样的内忧外困的形势就迫切要求我们必须放弃只注重经济增长指标, 而忽视发展问题的阶段性、全面性的粗放式发展思路和手段, 必须代之以新的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全面发展为核心理念的科学发展理念和手段。只有秉承科学发展理念, 坚持科学发展是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 也是人口、资源环境和法制相互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 它标示着我国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因此, 科学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指归。

综上所述, 正是基于发展阶段的科学认识, 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 并认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这一崭新发展理念, 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发展理念。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 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 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 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指针。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是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 人民出版社, 1963年版, 第45页;

[2].《列宁选集》第3卷, 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第200页;

[3].《邓小平文选》第3卷, 人民出版社1983版, 第252页;

[5].李连英:“中国共产党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与实践”[J].《河北学刊》, 2006年 (5) 。

发展阶段 篇2

一年的时间已经结束了,对照自己的《专业发展计划》内容,自查如下:

在本校组织的相关活动中,本人力求做到以提高自身素质为准绳,提升新课程教学理念为基准的思想,积极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培训活动。

1.积极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各项教师专业知识培训;

2.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在活动中提升了自身能力,并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促进了自身素质的不断更新;

3.利用课余时间研究了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吸取精华,积极参与教科研课题,使自己的教育科研水平有了相应的提高;

4.利用学校的现有资源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大胆尝试,勇于创新,使自己的教材开发能力再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利用网络资源在与其他教师研制课件过程中不仅加强了自己在计算机方面的能力,也提高了自己在教学中与其他学科整合的能力和理念。

5.在地理学习方面,利用与其他教师交流、探究的机会提高了自己的专业学术素质,但距离自己所确定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所以在下学期本人还将继续加大力度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以胜任本学科的教学工作;

6.在教育教学水平方面,积极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在与其他教师的探究中逐步提高了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例如自己的课堂导入能力、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突发事件能力等,但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距离优秀教师的设计还存在一定距离,我将在以后的学习交流过程中将继续深入学习。

文明发展的三阶段 篇3

托夫勒认为,在许多工业化以前的社会中,人们崇尚时间循环说,普遍把时间看作是循环的。“从玛雅人到佛教徒和印度教徒,时间是周而复始,循环不已。历史是无止境的重演,生命也许就是通过新的肉身的再世来生”。在空间上,第一次浪潮(农业文明),产生了一种守田定居的“狭隘的空间”,取代了过去那种“空间广阔”的游牧迁徙生活。总之,在这种时空观下,人们是用一种综合、整体、神秘的眼光打量着周围的世界。

工业文明的到来,彻底摧毁了前工业文明的时空观。在时间方面,“不仅把时间划分得非常精确和标准,而且把时间置于一条直线上,一头可以无限地回溯到过去,一头可以无限地延伸到将来”。简言之,工业文明把时间直线化了。在空间方面,工业化“再一次建立了‘空间广阔’的文明”。一方面,“时间的直线化,也有它空间的对称物”,易言之,时间直线观,要求有新的空间形式与之相适应,如直线的铁路、航线、城市规划和建筑物的型式等;另一方面,这种生活空间的扩展,实际上也是工业文明空间形式直线化产生的前提。因此,可以说,对时空认知的直线化,是伴随工业文明而产生的一种文化,同时也是将″思维直线化″内化到人们心灵深处的哲学基础。

然而,这种固定的“直线文化或思维模式”现在已遇到第三次浪潮的严重挑战。因为在新的信息文明面前,没有一种事物是不变的,明天的设想,不一定就是今天的延伸。由此,托夫勒指出,工业文明的直线思维观“着重提高我们把问题分解成各个部分的能力,而对把各个部分重新综合的能力,却很少予以鼓励。多数人从受教育起,就善于分析,而不善于综合”。因此,“今天,我相信我们已处在一个新的综合时代的边缘。在所有的知识领域里,从严谨的自然科学到社会学、心理学,以及经济学——特别是经济学——我们将看到广泛思考和全面理论的恢复,看到重新将各个部分再度综合起来”。显然,这是信息文明使我们思维方式再一次综合化了。

教师专业发展“四阶段” 篇4

一一、“入格”培养阶段——尽快步入适应期

“入格”阶段, 是指刚踏上岗位直至工作未满5年的时期。这一阶段的教师, 他们刚迈上工作岗位, 有许多的理想和冲动, 有让人羡慕的激情。但他们对教师职业角色的体验还不够深入, 尤其是从事教学工作的实践经验和教学工作的实际操作能力明显不足。因此, 对于这一阶段的教师来说, 成长发展的关键在于怎样尽快实现所学知识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 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自然转化, 尽快适应教师的角色要求, 这时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站稳讲台, 掌握教学的基本方法。为了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尽量缩短“适应期”, 我们采用了师徒结对子的方法。挑选合适的师傅带徒弟, 要求他们制订计划, 从备课、编写教案、上课、听评课以及教科研等方面进行周密安排, 逐步落实。备课是教学的重要环节, 也是体现教师业务能力的重要方面, 在师傅指导下的备课, 可以更快地提高青年教师业务的能力。针对青年教师不熟悉教材, 课堂上往往缺乏深度、广度, 教学重点不突出, 难点不突破等情况, 要求他们备课时要认真分析教材、精心预设教案, 着重考虑课堂教学环节设计, 教学活动的安排, 突出学生是主体地位, 同时还考虑如何面向全体学生。为他们提供展示平台, 青年教师的特点是需要汲取, 更需要有展示表现自我的机会。要求青年教师每学期都开一节校内汇报课或展示课, 课后先由执教教师谈教学意图及教后感受, 再由全体听课教师进行评课与议课, 肯定优点, 指出不足, 提出改进方案。通过汇报课与展示课使青年教师获得较大收益。还规定师弟每周必须互听课一节, 青年教师也要多听同学科老师的课, 做到取长补短, 互相学习, 尽快提高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使其在较短的时间内能站稳讲台。应引导青年教师养成良好的学习和反思习惯, 帮助青年教师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二二、“升格”培养阶段——尽快进入胜任期

经过5年左右对教师工作的准备及适应, 教师专业发展进入胜任期。胜任期教师对事业发展前景有明确的信念与规划, 但也不排除一些教师渐渐萌生自满的心理, 专业发展就此停滞不前的可能。因此, 胜任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关键时期, 这个阶段是青年教师步入教师专业快速发展阶段, 我们要关注青年教师如何扎实发展、稳步提升, 如何形成独立开展教研的能力。学校应给他们施加一定的压力, 促进他们尽快成为教学骨干, 要求他们要敢挑重担, 独挡一面, 完成各种教学与科研的任务, 在校内外上示范课, 在教科研活动中要扮演主要的角色。开展教学研究, 组织集体备课、组织公开课教学、组织专题论坛或教学沙龙、进行专题讲座、承担课题研讨任务等。首先, 要不断给予他们新的目标, 引导他们对平时的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困惑进行分析研究, 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自我反思, 引领他们不断进行探究, 提高他们的教科研能力。其次, 鼓励他们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提升自己专业知识与理论素养。还要引导他们参与各种专业进修与培训、学术交流等活动, 使他们能走出学校、在区域层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只有这样, 才能尽快进入专业成长阶段, 尽快胜任学校交给的教学与教科研等工作。

三三、“形格”培养阶段——尽快进入提升期

提升期教师已有了十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 能系统把握学科内容, 能结合本学科发展的需要不断更新、充实教学内容;熟练地驾驭课堂与调控课堂, 教学效果良好。此时, 他们更加关注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自身的独特风格, 实现自我超越。因此, 我们尽力推选出一批教育理念新、业务素质过硬的教师进入“名师”工程。此项工程中设有“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教学能手”三个层次, 这些教师的教龄一般都在10年以上。进入“名师”工程的教师, 具有独立开展自主研修的能力, 能独立确定每学期的研修内容, 并定期开展自下而上的研究活动。每学期上一节示范课, 做一次专题讲座, 主持专题教研活动, 发表两篇教育教学论文。让名师登台开示范课, 供其他教师学习, 有效地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对于教龄达十年以上中青年教师重在“形格”培养, 要求他们要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 能承担市级以上公开课、示范课, 带动一个年级、一个学科工作, 具有榜样和导向的作用, 还要考虑给这些教师提供外出学习和开展课题研究的平台, 在市级这个层面上有一定的知名度。

四四、“风格”培养阶段——尽快进入创新期

创新期教师是专家型教师, 他们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较好教学方法和深厚的教学功底, 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作为专家型教师, 还需要进一步扩大他们实践性知识的影响力, 发挥他们所拥有的知识价值。如果他们都能够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或案例加以总结和提升, 应把自己大量的处于隐性状态的实践性知识转化成显性状态的、比较容易被别人认识和接受的理论知识。因此, 从知识获得的角度出发, 专家型教师所要完成的专业发展目标就是实现实践性知识向理论知识的转型, 即教育教学经验的总结与教育教学理论的创新。为此, 学校要给予他们研究的时间与空间, 让他们专心进行经验的总结与理论的创新, 整理自己的研究成果。

职业发展三阶段 篇5

上升期――刚刚入职,较多新鲜感,学习热情高。工作技能在学习中提高。公司应该给与这一阶段的员工大力支持和培养,使其按公司的需要快速成长。管理者不能让他们负太多责任,不能急于求成和求全责备,而应该看到他们的潜质,因势利导,把他们培养成符合个性的人才;

平稳期――经过一段时期的磨练,业务能力达到较高水平,成为公司骨干。这一时期,个人的知识和经验已经十分丰富,但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变窄,趋于职业发展顶峰,

这一阶段的员工能给公司创造最大价值,管理者应该对他们委以重任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要尽量长时间把这部分人留在公司;

下降期――达到职业发展顶峰且任职时间已较长。这段时期的员工在本职位上的经验已经相当丰富,但由于年龄较大(如IT领域40岁以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开始降低,开拓能力降低,同时受到新生力量的压力。管理者如果仍然对这一时期的员工施加压力或加大投资都将事倍功半。但管理者应该注意到,这部分员工具有相当的经验和影响力。如何重用这部分员工?实践表明,最好的办法是“转移职位”。这部分人一定是年龄较大、经验丰富、影响力强的人。可以把这部分人转移到新的岗位,如:管理岗位,让他们在适合高年龄阶层的管理岗位上开始“上升期”、“平稳期”,到“下降期”时,这部分员工也该退休了。

冷链物流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篇6

今天,我们的易腐食品要求全程的运输、交接和储存始终在冷链环境下,这样才能保证食品的安全、新鲜度以及营养度,这是食品安全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据研究发现,控制易腐食品安全的关键是控制微生物的生长速度,而控制微生物的关键就是控制温度,温度每升高6℃,食品中细菌生长速度就会翻一倍,货架期缩短一半。有时候我们买的冰激凌变形了、酸奶外表有水珠、买的速冻饺子一煮就烂了,这些其实都是冷链断链的结果。

冷链物流意义重大

我想从两个方面可以说明冷链物流重要的社会意义:

一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解决“菜贱伤农”问题。当前受到生鲜农产品集中上市后保鲜储运能力弱的制约,农产品“卖难”和价格季节性波动的矛盾突出,农民增产不增收的情况时有发生。如果产地有完善产地预冷和冷库以及加工设施,这样可以有效延长产品货架周期,拓展农产品销售区域,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并且达到错季销售的效果,最终实现农民增收问题。比如胡萝卜产后短期内如果不能卖掉就会质量下降,种植商在没有冷库的情况下往往着急出售,这时收购商就会随意压价,而有了冷库和冷链加工中心之后原本1400元/吨的胡萝卜,错过收购旺季后可以卖到2000元/吨,甚至更高。

此外,我国生鲜农产品生产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但是由于冷链发展滞后,蔬菜、水果出口量仅占总产量的1-2%,且其中80%是初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发达国家不断提高进口农产品准入标准,相关质量、技术和绿色壁垒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品牌打造和出口的重要障碍。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有助于提高出口农产品质量,突破贸易壁垒,增强国际竞争力。

二是解决“菜贵伤民、品质不保”问题。这些年“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等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流通环节过多,各环节雁过拔毛、层层加价所致:另一方面则凸显了冷链物流体系缺失,由于冷链体系不完善,大部分农产品无法做到错季销售,而且农产品损耗严重,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产品“供不应求”的问题,物价上涨在所难免。由于冷链基础设施落后,大部分农产品在没有成熟的情况下被采摘后通过常温运输到消费地,这就是我们在产地和消费地吃到的农产品的味道截然相反。

冷链物流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国际上有个说法,当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时冷链物流会迎来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均GDP已接近7000美元,2010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农产品冷链发展规划》我国冷链物流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与发达国家冷链相比,我国的冷链物流水平还存在明显的差距。那么差距主要存在哪些方面呢?我想在此介绍三个“看点”。

看点一:我国冷链基础设备设施落后,而且功能失衡。目前我国冷藏保温车辆约有7万辆,而美国拥有20多万辆,我国冷藏保温汽车占货运汽车的比例仅为0.3%左右:中国冷库总量为2673万吨,人均冷库容量不足20Kg,而美国冷库总量则为3000多万吨,按人均占有的冷库容积来看美国是中国的5倍。此外,我国当前冷库结构不尽合理,导致功能失衡,比如肉类冷库多果蔬类冷库少,冷冻库多保鲜库少,城市冷库多、农村冷库少,经营性冷库多、加工类冷库少,土建式冷库多、装配式冷库少,东部冷库多、中西部冷库少等现象明显。

看点二:冷链标准缺乏监管,企业执行力度差。据统计我国冷链相关标准已经超过200项,但所有这些标准都是推荐性标准,近几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委根据行业需要也制定了若干项冷链国家和行业标准,像《冷链物流分类与基本要求》、《食品冷链物流追溯管理要求》等,并进行了标准试点和宣贯工作,但是紧靠协会的力量是有限的,我们呼吁有相关政府部门拿标准来监管行业,监管冷链物流领域的食品安全,监管现在还是空白。发达国家对于冷链物流的重视已经上升到法规高度,例如欧洲很多国家采用的《易腐食物国际运输及其特种运输设备协议认证》(简称ATP),其中对冷链运输和冷链设备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要求,一旦企业触碰将面临罚款乃至法律制裁。

看点三:冷链理念薄弱,易腐食品安全意识不强。这既体现在政府层面,也体现在消费者层面。我国政府部门往往相对重视食品生产环节,而缺乏对于冷链环节的监管和追溯。而在美国农业总投入仅有30%用于生产,70%则用于产后的保鲜、运输和监管。对于我国消费者而言,虽然居民家庭易腐食品消费占比已经超过30%,但大部分人还认识不到温度变化对于食品安全的影响,

以上这些看点,也是我们目前的“痛点”,直接体现了中国和发达国家的冷链水平差距,而差距导致的结果就是,我国果蔬冷链流通率仅为10%左右,而果蔬损耗率则高达30%。如果将果蔬损耗率从当前的30%降低到5%,那么每年可节约1000多亿元,或者可节省1亿亩耕地,提供1.8亿人一年的口粮,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

冷链可以保证消费者食品安全,反过来消费者应该认识到冷链的价值。很多消费者担心全程冷链物价会不会上涨。我认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化的进程加快,规模化、标准化的养殖和种植的推进,冷链物流规模化、网络化、标准化的实现,在减少浪费、品质增加的情况下,物价上涨一定是在大家的接受范围。

“发展阶段论”切不可取 篇7

最近, 社会各界对酒后驾车肇事颇多议论。有一种说法被多次提到, 即所谓我国处于快速机动化阶段, 酒后驾驶肇事是一个必然要经历的发展过程, 因此, 应当更多地用相对宽容的方式进行教育引导, 不应当以“危害公共安全”来进行定罪。笔者认为, 对交通事故和酒后驾车的概念需要明确认定, 切不可混淆概念, 误导舆论。交通事故的数量和万车死亡率是两个统计数据, 与机动车保有量、道路设施状况、驾车者技术水平和心理, 以及车辆技术发展等因素密切相关, 甚至气候变化、交通组织也会对该区域事故数据产生影响。美国、日本等先进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 随着社会发展, 交通事故率客观上会呈现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抛物线。

酒后驾车肇事则是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是对酒后驾车肇事者法律职责的认定。通俗地说, 就是对特定事故造成人员和财产伤亡行为进行界定并予以惩罚, 是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不受到侵犯。从现实执法情况来看, 每个肇事司机都知道酒后驾车害人害己, 之所以仍然选择喝酒, 还是抱着侥幸心理, 即使被查处, 从目前的法律资源来看, 也难以对肇事者进行严厉的惩戒。因此, 笔者认为, “发展阶段论”切不可取。目前, 并非缺少对酒后驾车肇事者的宽容和仁慈, 需要做的恰恰是完善我们的法律体系, 让那些敢于以身试法者受到应有的惩罚。

立足发展阶段压力变动力 篇8

因此, 在当前形势下, 需要立足我国发展阶段, 分析经济增速、潜在经济增长率和经济增长动力等问题, 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避免大起大落, 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我国经济增速虽然在放缓, 但在世界经济中仍然保持了相对高位运行态势。反观世界, 美国的经济和就业继续徘徊, 欧洲陷于主权债务危机的程度加深, 日本正在从地震影响中恢复, 新兴市场国家如印度也出现停滞或“失速”现象。而我国经济仍然属于自主型小幅度高位回落, 保持了世界金融危机以来“一枝独秀”的局面, 为世界经济发展起到稳定增长的作用。

诚然, 我国经济也面临诸多严峻矛盾, 进入关键转型时期。市场化改革包括产品、服务市场化和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开放逾30年, 我国市场化改革处于攻关克难阶段, 产品、服务市场化改革基本完成, 而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尚未实质性启动。部分基础行业和要素领域价格机制不顺、开放不够、竞争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 市场机制难以发挥基础性作用。例如部分地方发电能力利用不足, 而有些地方却严重缺电;有的行业债务负担沉重, 投融资能力下降, 而大量行业外资金难以进入;土地价格偏离均衡水平, 城市商业地价一再推高, 成为部分地区房价暴涨的主因, 同时优惠地价甚至实际上的零地价, 成为地方招商引资、争夺投资项目的重要手段。这些问题的存在, 在微观上导致资源错配和低效利用, 在宏观上则出现了产品或能力供给不足与投资需求不足并存的现象。

我国尚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中期阶段。首先要扩大内需, 依靠国内需求求发展, 包括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提高居民收入、大力发展服务业;其二要调整经济与社会之间的结构, 进一步强化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第三是调整经济内部结构, 包括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产业规模合理化、区域经济协调化、资源环境可持续化等;第四要实施新一轮改革开放, 包括政府与社会职能分工, 回归社会公益职能, 强化企业主体地位, 深化国企改革, 开启生产要素体制实质性改革, 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城镇化阶段性特征决定不可忽视投资。近10年来, 我国经济中投资的贡献率和拉动作用连续大于消费, 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 主要是城镇化加快发展的结果。城镇化既会带动消费上升, 也会带动投资上升, 但相比之下, 对投资的带动更大, 反映在支出法GDP总量中, 投资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消费所占比重连续下降。我国还要经历一段较长时间的城镇化过程, 这是一个阶段性特征;同时, 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也需要一定的投资。因此, 适度的投资仍然是一定时期内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应重视改善投资结构, 提高投资效率, 扩大投资资金来源,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充分发挥民间投资的作用。

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分析 篇9

在封建时期, 中国在经济上一直是领先于全球的。“开元盛世”和“贞观之治”让世人震惊于唐朝的繁华;到了北宋时期, 中国的GDP总量大概是265.5亿美元, 是世界经济总量的五分之一还多, 而人均GDP大概为450美元, 比当时的西欧国家人均GDP多了400美元;直至晚清, 在内忧外患的局面下, 中国的GDP仍位居世界第一。但是, 由于当时体制和科技的落后, 中国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日益衰落。新中国成立时, 中国还是一个非常落后的国家, 经济与最发达的美国相比有天差地别。建国后的中国在不断探索中摸索出了适应国情的经济发展方向, 经过一连串经济改革措施, 让中国的经济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至2010年, 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新中国取得的经济成就让世界为之瞩目。本文将中国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分解为五个因素展开分析, 并展开分析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

二、中国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

(一) 劳动力。

劳动是价值的源泉, 而劳动力承载着劳动活动, 所以在财富创造中劳动力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新中国成立时人口有5亿左右, 劳动力资源比较充裕。而由于自清朝末年以来长期战乱的影响, 老年和幼年人口所占比例较小, 因此人口中的青壮年占比较多, 劳动力较优质。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也正是由于长期战乱的原因, 中国教育的普及率较低, 导致大部分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偏低, 如果不加以培训, 就只能从事一些最基本的体力劳动, 这是新中国劳动力资源的一大劣势。

(二) 自然资源。

一方面中国的水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都比较丰富。具体来看, 新中国的水资源有27, 115亿立方米;矿产资源种类较多, 达到148种, 储量也比较大, 是当今世界上少数几个大部分矿产资源能自给自足的国家之一。森林面积有1.24亿公顷;另一方面新中国的自然资源虽然丰富, 但人均占有率都比较低。而且, 某些特定的资源储量不足, 诸如石油等资源还需要大量从国外进口。而作为发展中国家, 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难免会大量消耗资源。近年来, 中国成为世界上的资源进口大国, 本国资源储量的局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三) 科学技术。

新中国刚成立时的科学技术并不发达, 可以说是远远落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诸如飞机、汽车、轮船等交通运输工具都不能自己制造。在航空航天方面, 前苏联于1961年首次将宇航员送入太空;美国于1969年成功实现载人登月;中国却才刚刚起步。在核武器方面, 当时的新中国时刻处在美国和前苏联的核威慑下, 自己没有掌握制造的方法。这两点可以侧面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科学技术上的全面落后状态, 也成为当时中国的一个短板。

(四)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包括很多方面, 这里主要从交通和文化教育这两个方面来说。首先, 在交通方面。自古以来, 交通发达的地区经济也比较发达, 因为便利的交通能够加快生产要素的流动, 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例如, 古代中国、古印度、古埃及两河文明, 它们都是依靠大河而发展起来的。而新中国成立的初始阶段是百废待兴的, 铁路系统传承于清朝和民国, 比较落后。公路系统也不发达, 航空方面则更不用说了;其次, 在文化教育方面。新中国成立初期, 适龄儿童小学入学率不到20%, 初中入学率仅为6%, 80%以上的人口是文盲, 农村的文盲率更是高达95%, 1949年新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人数仅为11.7万人。由此可以看出,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文化教育方面是非常落后的。不过值得庆幸的是, 新中国自建国以后都在大力发展文化教育, 虽然期间有一段短时期的挫折, 但是这并不妨碍教育发展总体上的进程。

(五) 制度。

这里的制度是指经济制度。由于当时前苏联的影响和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制度主要是计划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体制对于当时的中国有一定的好处。计划经济依赖政府的指令性计划, 这就为集中精力发展中国自己的工业体系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这也使建国后新中国的重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它也有弊端:首先, 计划经济体制不尊重市场的自然规律, 这就不能很好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 导致产品过剩和短缺;其次, 计划经济体制不能很好地刺激生产。由于国家控制了生产活动, 给生产单位分配了生产任务, 生产活动的盈余也要上交给国家, 这就导致生产单位完成任务后对后续生产积极性不高。

三、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

经济发展阶段有很多的划分标准。我们用每个阶段的特点以及目标来划分, 中国经济可以划分为计划经济体制阶段 (1949~1978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一阶段 (1979~2021年) 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阶段 (2022~2049) 。

(一)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

建国后到1978年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这个阶段的特点是经济生产活动依赖政府的指令计划, 各个生产单位没有自主性。这一时期的目标是建立完整的社会主义国家国民经济体系, 实现了经济的自立。计划经济体制有优点也有缺点, 优点是新中国能够集中全国之力发展生产, 能够快速地从无到有地建立起经济体系。它的局限一是不尊重市场的客观规律, 不能很好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二是打击了生产单位的积极性, 导致了生产的无效率。

新中国在计划经济阶段完成了大部分目标, 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人口增长过快, 但由于相应的条件跟不上, 导致人口素质低下;二是城镇化进程缓慢;三是是农业和轻工业发展缓慢。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一阶段。

1979~2021年属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第一阶段,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全面对外开放, 引进外资, 同时尊重价值规律与市场调节的作用, 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这一时期的目标是提高整体社会生产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这一阶段可以说是中国经济的转折点。在之前的计划经济体制阶段, 中国还是一个十分落后的国家, 虽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社会主义国家国民经济体系, 实现了经济自立, 但经济还是没有发展起来, 大部分人民还是过着贫困的日子。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经济的改革, 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中国的综合国力也快速地增加。在1979年至2010年的32年间, 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了9.9%, 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发展为1978年的20.5倍;“中国的对外贸易年增长率提高到了16.3%。而中国2010年的对外贸易总额则提高到了29, 727亿美元, 是32年前的144倍。同一年,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虽然从2012年开始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开始回落, 但仍然以一个很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在发展着。当然, 过快的经济增长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比如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法律制度的落后等。这些问题也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和谐发展”和“依法治国”等主张。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阶段。

步入小康社会后, 中国将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 (1) 在经济上, 以创新为驱动力; (2) 政治上, 更加公开透明, 中国将拥有更加完善的法律体系, 成为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法治国家; (3) 文化上, 由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转向对传统中国文化的追求; (4) 生态环境建设上, 不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 而是与自然和谐相处。有更加合理的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 服务业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 (5) 区域之间的差异减小, 有一个更加合理的区域经济结构, 中国的东中西部地区全面协调发展起来; (6) 贫富差距缩小, 人民开始由对物质生活的追求转向精神生活。

参考文献

[1]林毅夫.解读中国经济.

[2]武力.中国计划经济的重新审视与评价.

[3]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4.

发展阶段 篇10

“十一五”时期, 阳泉市高度重视高中阶段教育发展, 一个覆盖城乡的高中阶段教育均衡协调发展体系已初步形成, 普职两类教育逐步走上了均衡协调发展的良性轨道。作为阳泉市招生考试管理部门, 我们充分发挥导向、引领作用, 为阳泉普通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通过编制和实施招生计划五年规划, 调控普职两类教育协调发展

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 阳泉普通中等教育迅猛发展, 一度出现了“村村办初中、乡乡办高中”的“红火”场面, 全市普通高中学校最多时达到近60家。从90年代开始, 我市加大普通高中结构调整力度, 压减整合普通高中学校, 把有条件的转办为职业高中, 到“十五”末期, 全市普通高中压减到15所, 中等职业学校扩大到17所, 但招生状况仍呈现出“普热职冷”的趋势。2005年, 全市共有19611名学生参加中考, 其中普通高中录取8204名, 中等职业教育录取2821名, 普职招生比例为3:1。为扭转这一不良趋势, 由招生部门牵头制定了《阳泉市“十一五”时期高中阶段教育招生计划五年规划》, 提出在坚持做到每个县区办好一所普通高中、一所职业学校的同时, 严格执行普高招生计划, 不得突破当年省下达的规模轨制计划 (每班不得超50人) 。并规定, 招生计划一经下达, 各县区和学校之间不得进行调剂。这样就把当年初中毕业生的一半甚至一多半留给了职业学校。通过发挥招生计划的导向功能, 使我市高中阶段教育得以协调发展, 既基本上缓解了“普高热”带来的社会压力, 又为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通过实行招生计划县域 (学校) 管理, 引导高中阶段教育实现均衡协调

为了加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的统筹管理, 我市成立了“普通高中招生录取领导组”, 组长由教育局局长担任, 副组长为教育局分管普教的副局长和市招生考试中心主任 (局党组成员) , 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市招生考试中心, 负责其工作的具体实施。该机构的职责就是统筹全市普通高中录取, 规范高中阶段招生管理, 严格控制过热的普高教育, 保障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十一五”时期, 我市针对普通高中招生跨县区“择校”的现象, 制定出台了招生计划由市统一管理, 按县域、学校划分的政策, 严禁各普通高中学校跨县区招生。2007年, 又在全省率先实行了将优质普通高中统招生计划直接分配到县域内所有初中的中考招生改革, 直接分配的比例逐年递增到招生计划的50%。对普通高中招生我们通过取消调节生指标、压减扩招生计划、坚持“四限” (限分数、限钱数、限人数、限时间) 政策、规范普通高中学籍管理等措施, 控制普通高中规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多年来, 我们一直坚持两个“集中管理”和一个“统一划定”。所谓两个“集中管理”, 一是普通高中招生全市集中管理 (包括统招生、扩招生) , 全市所有普通高中学校均按我们市考试中心确定的录取批次和录取时间进行;二是招生与学籍相结合集中管理。具体做法是录取期间, 由我们考试中心牵头, 实施市教育局普教科与市考试中心合署办公, 一次性完成招生录取和学籍注册。这样避免了录取和注册两张皮现象的发生, 有效地控制住了普高乱招生的现象。同时“普通高中招生录取领导组”明确规定, 没有经市招生考试中心统一录取的考生, 学籍管理部门不得予以进行学籍备案。这样形成了招生部门和学籍管理部门既相互配合、又相互监督的运行机制。普通高中录取完毕后, 招生部门和学籍管理部门分别向市纪委报送录取与注册数据, 由纪检部门督察, 同时各普通高中学校也公示录取与注册的学生名单, 以便让学生、家长及广大社会监督。一个“统一划定”就是全市普通高中各个批次的录取分数最低控制线由录取领导组统一划定, 同时坚持“宁缺毋滥、铁板定钉”的原则。生源好的普高学校不能突破本校计划而无限制地招生, 生源差的普高学校也能因计划未完成而降低录取分数最低控制线进行招生。“十一五”时期, 全市每个县区、学校的普通高中招生从未突破省给我市下达的招生计划, 为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留足了发展空间。到2010年, 全市每个县区都有一所省级示范高中、一所省级合格职教中心, 高中阶段教育从布局覆盖、办学规模、教学设施、教育质量等各个方面均实现县域间均衡发展。

三、通过实行灵活自主的招生政策, 扶持中等职业教育大力发展

针对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 我们在控制普通高中招生规模的同时, 积极采取灵活多样、方便快捷的中职招生政策, 全力扩大职业学校招生规模。一是按照招生计划, 结合县区、学校实际, 分县区、分学校进行招生任务责任分解, 招生计划到县、到乡、到校。同时我们每年都要对县及所属初中学校进行完成职教计划任务的考核, 考核的内容包括各县、校输送到各级职业高中、省内外中职、高职以及各级各类技工学校等除普高以外的人数。二是坚持实行“五个放开” (即计划、时间、分数、年龄、地域放开) 招生政策及“随招随注”等灵活便捷的学籍管理办法。三是积极开辟普通高中学生转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渠道。如多年来, 我们招生部门规定:中考时考生的志愿一经填报, 任何人一律不得改动。在这个大原则下, 为了引导考生合理分流, 我们又实施执行了以下规定:考生第一志愿一旦填报职业技术学校, 则不能再改报普通高中;而考生第一志愿填报普通高中, 则可以改报职业技术学校。被普通高中录取的考生可以重新补报职业技术学校而不受任何限制。

通过以上措施, 我们已初步实现了由“重普高”向“普职并重”的过渡, “十一五”期间, 全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逐年递增, 已由2005年的2821人增加到2010年6545人, 年均递增幅度为18%;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的比例由2005年的27%增长到2010年的48.1%, 年均递增3.6%。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总数调整发展到17所, 其中拥有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5所, 省级重点职业学校和职教中心7所。阳泉的中等职业教育无论从招生规模还是从办学质量上都实现了赶超发展、跨越式发展。

四、通过宣传中职教育发展成就与资助政策, 吸引更多的城乡毕业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

为了扭转广大城乡学生和家长对中职教育的认识, 我们一方面利用广播电视网络覆盖城乡的优势, 通过各类电视媒体, 以及组织各级各类中职学校深入县城、乡村和学校进行集中宣传报道, 展示我市中职教育的办学成就;另一方面, 我们通过编印专门的宣传手册, 积极宣传中职学生国家和省市资助的相关政策, 近年来, 我市每年都要组织2-3次中职学校办学成就集中展示活动, 共出动广播宣传车近百台次, 制作宣传版面近百平方米, 编印各类宣传资料近30万份, 确保各项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吸引更多的学生选择中等职业学校就读。通过我们的努力, 全市中职学校招生中来自农村和农业县区的生源比例逐年上升, 由2005年的不足40%增长到2010年的近80%, 且生源稳定、流失率低, 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

五、通过发挥招生部门的桥梁引路作用, 创新拓宽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渠道、新模式

近年来, 我们充分利用招生考试部门与外省、外市学校联系广泛的优势, 通过为外省市学校与阳泉本地职业学校之间“牵线搭桥”, 积极引导职业学校转变办学思路, 创新办学模式。据不完全统计, “十一五”期间, 我们共为市一职校、市交通职业学校、市技工学校和市工业学校等本地7所中等职业学校, 与北京、天津、河北、江苏等4个省市的13所学校、企业, 以及阳泉本地的阳煤集团、兆丰铝业等重点企业, 组织牵线“联姻”17次, 配合学校发展了订单培养、定向培养、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等新的办学模式, 使阳泉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和省内外就业市场得以充分结合, 进一步推进了地区之间职业院校的联合招生和合作办学。如市交通职业学校与天津工业学校、连云港航空学校等联合开设了机械制造和航空服务专业, 招生人数占该校当年总招生数的30%。2011年我们充分发挥招生考试部门的纽带作用, 将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基地校北京自动化工程学校介绍推荐给我市广大考生、家长, 在我们的努力配合下, 考生、家长和该校双向沟通了解, 2010年我市有50多名毕业生选择了北京自动化工程学校。再如阳煤集团技工学校, 近年来已为地方乡镇煤炭企业培养技术人才近千名。目前, 阳泉已建成汽车运用与维修、机械制造与控制、机电技术应用、采矿技术等省级示范专业 (点) 11个。其中, 市交通学校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被国家教育部、全国汽车工业协会确定为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市体育运动学校连续第二轮被国家体育总局确定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全市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左右。就业范围覆盖煤炭、化工、餐饮、服务、汽车修理等十余个行业, 就业地域从阳泉和山西省内的太原、晋中等地, 逐步拓展到省外的上海、天津、江苏、广东等9省 (直辖市) 16个地市。

总体来看, “十一五”时期, 通过我们招生考试部门和全市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阳泉高中阶段教育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到2010年底, 全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3.59%。普职两类教育呈现出以下五个方面的良好态势:

———从招生规模看, 实现了大体相当。2005年, 全市19611名中考学生中, 有8204名选择了普通高中, 占到42%, 有2821名到职业学校就读, 占到14.3%, 普职两类教育招生比例为3:1;而到了2010年, 普通高中招收8420名, 占到51%, 中等职业教育招收7545名, 占到48.1%, 普职比为1:0.91。

———从资源配置看, 实现了整体优化。“十一五”期间, 阳泉各级财政先后投入上亿资金用于高中阶段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与办学条件改善, 其中投入到中等职业教育的资金达3059万, 全部用于各类职业学校、县区职教中心基础设施和实训基地建设, 共完成新建或改扩建任务2.6万平方米, 装备标准化车间11个, 添置近700万元的实训设备, 进一步增强了阳泉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实力。

———从布局覆盖看, 实现了均衡协调。全市15所普通高中学校中, 6所学校被评为“山西省示范高中”, 而且均衡分布在全市所辖的两县三区。全市14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 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5所, 省级重点职业学校7所, 优质教育资源总量占到85%。阳泉已基本实现了每10万人口拥有一所普通高中和一所中等职业学校, 每个县区分布一所省级示范高中和省级以上重点职业学校 (职教中心) 。

———从生源结构看, 实现了合理分流。普通高中教育在控制规模的同时, 不断提升办学质量, 高考成绩连续十几年稳定在全省领先水平, 普通高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65%以上。中等职业教育以“出口”带动“入口”, 毕业生“双证率”、“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左右, 吸引大批初中毕业生进入中职学校就读, 实现了中考毕业的合理分流。

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阶段 篇11

第一阶段1880年代前,其对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救助型模式。各国很早就出现了社会救助的实践,1601年英国女王颁行的世界上第一部《济贫法》是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标志,这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此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是社会救助,只是针对少数生活困难群体、覆盖面较小且满足最低需求层次的社会保障模式。

第二阶段从1880年代到1940年代,为缓和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阶级矛盾,德国、英国和瑞典等国家相继通过了一些社会保障法案。二战期间,为解决工业产能扩张引发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所引起的失业和老年人生活问题,社会保障在欧美各国得到较快的发展,并被用作国家干预、刺激和扩大社会需求、缓和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手段。此阶段社会保障以发展社会保险为主兼顾社会救助项目,分别满足了两个不同需求层次。

第三阶段从1940年代末开始,二战结束后西方国家经济快速发展,英国颁布了涉及有关社会成员生老病死、衣食住行等一系列社会保障立法,1948年英国建成了福利国家。法国和德国等西欧国家也紧随其后,完善和扩大社会保障立法,相继建设“福利国家”。瑞典等北欧国家进一步发展了战前的社会保障措施,成为西方“福利国家”的典范。这一阶段出现偏重社会福利的福利型社会保障模式,福利型模式较保险型和救助型模式滿足了更高层次的需求。

第四阶段是1970年代末期,这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发展时期,“福利国家”财政压力加大,经济效率下降,这一时期一些新兴的工业化国家普遍选择效率优先的社会保障模式,出现了储蓄型社会保障制度。储蓄型模式是偏重于基金化的个人账户储蓄型社会保障模式,它是在职工个人自我保障能力提升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模式,有强制与自愿储蓄两类,如一些国家建立的强制型公积金和鼓励发展职业年金等。

中国农机市场步入理性发展阶段 篇12

1 我国农机市场得到稳健发展

中国农机市场在惠农政策的拉动下, 自2004年以来一直保持稳健的发展趋势, 真正实现了多方受益、稳步发展的好局面。一是政府得民心。中央财政连年大幅度增加补贴资金, 从2004年的7 000万元增长到2011年的175亿元, 8年翻了近9番, 能够覆盖所有农牧渔业生产急需的关键环节的农业机械。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2%, 年均提高3个百分点。我国农业机械化7年时间, 创造了过去20年才能达到的业绩。二是农民得实惠。国家支农资金从2004年的2 626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8 183亿元, 免除农业税, 实施农机购置补贴、良种补贴等政策, 减轻了农民负担, 提高了农民购买、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使用先进的农机化技术对于增加粮食产量的贡献率达到20%, 帮助农民不断增收。三是企业得发展。我国农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从2005年的1 060亿元增长到2010年2 780多亿元;利润从2005年66亿元到2010年实现利润155亿元左右, 企业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得到快速提高。经过多年的发展, 我国已经能够生产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和播种机等14大类3 000多种农机产品, 成为世界上农业装备的生产大国, 产品品种和产量基本满足我国农业生产需要, 产品市场满足度达90%, 同时出口到200余个国家和地区。

2 行业发展4大格局

目前, 中国农机市场有4大格局构筑了独特的行业特色, 成为市场稳健发展的动力。一是品牌格局。目前, 拖拉机行业处在第一集团的国机集团、雷沃重工、约翰迪尔和东风农机4家企业, 收获机械行业福田雷沃占据了国内主要市场份额。其他二、三线品牌之间的竞争差距在不断拉大。由于拖拉机、收获机械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竞争充分, 品牌众多, 在产能明显不足的情况下市场份额逐渐向优势品牌和品质、技术类产品聚集, 呈现出明显的产业聚集征兆。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在这个行业体现得淋漓尽致。二是区域市场格局。河南、山东及河北等冬麦区是我国农机产品传统的销售区域, 成为我国两驱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收获机械的主要市场。黑龙江和新疆代表着我国大型农机具的发展方向, 大型农机具近年增幅较大。就产品结构而言, 大中拖日益成为销售主流, 大型企业拖拉机核心技术正向动力换挡产品发展。联合收获机行业方面, 冬麦区喂入量3.5 kg/s的联合收获机逐渐代替2.5 kg/s机型, 喂入量达4 kg/s的机型也得到用户认可;东北区域用户向大型收获机需求趋势更为明显, 特别是喂入量4 kg/s以上、割辐3.2 m以上的大型水稻收割机深受用户喜爱。由于各地仍将农机购置补贴倾向于玉米收获的薄弱环节, 未来一段时期玉米专用机仍将保持稳健发展的趋势。四是技术调整格局。农机产品技术升级将进一步加快, 高效节能、低碳排放、安全环保及信息化等现代技术将成为引领未来农机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各类农机产品功率上延趋势将进一步加快, 由中、低功率产品向中、大型转变。

3 市场营销5大特点

纵观全局, 我国拖拉机行业在市场营销上主要呈现如下5大特点。一是渠道不断下沉。经过多年的市场竞争, 各大品牌农机渠道不断下沉, 销售网络已经遍布县乡一级, 销售半覆盖半径在30 km之内。综合行业的整体情况看, 县乡网点在2010年销售数15~500台。二是信息化成为亮点。形成了以信息化为基础, 覆盖全国的企业信息运营平台, 使市场信息、产品销售、应收和存货等能够进行透明化管理, 达到以销定产的均衡化操作, 促进了企业的信息化发展。三是高质量产品热销。由于农机产品市场保有量增加, 大功率农机产品增多, 耕作时间减少, 农机产品质量直接决定了用户的收益, 质量成为用户的首要选择。四是区域化个性产品各异。水田区域主要是高花轮胎四驱拖拉机;冬麦区拖拉机主要是两驱产品, 耕地方式主要是旋耕。东北区域拖拉机主要是四驱产品占据较大的比例, 由于玉米、小麦等作物采取套作方式, 对拖拉机轮距、收获机械割幅等提出了专项要求, 大部分地区耕地方式主要是灭茬、旋耕、起垄和镇压。五是持续的市场促销。市场营销本身就是智慧和艺术的结合, 产品促销大战在春节前便开始展开。各种形式的促销会、体验会、产品推进、让利促销和服务促销等此起彼伏, 进行渠道公关, 吸引用户购买, 多家农机企业对此乐此不疲。

上一篇:编码机制下一篇:物理课堂的抽象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