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恩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2024-07-06

施恩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通用7篇)

施恩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篇1

施恩的职业锚理论

【理论产生的背景、概念】

职业锚理论产生于在职业生涯规划领域具有“教父”级地位的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斯隆商学院、美国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埃德加·H·施恩(Edgar.H.Schein)教授领导的专门研究小组,是对该学院毕业生的职业生涯研究中演绎成的。斯隆管理学院的44名MBA毕业生,自愿形成一个小组接受施恩教授长达12年的职业生涯研究,包括面谈、跟踪调查、公司调查、人才测评、问卷等多种方式,最终分析总结出了职业锚(又称职业定位)理论。所谓职业锚,又称职业系留点。锚,是使船只停泊定位用的铁制器具。职业锚,实际就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是指当一个人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时候,他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的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是自我意向的一个习得部分。职业锚强调个人能力、动机和价值观三方面的相互作用与整合。职业锚是个人同工作环境互动作用的产物,在实际工作中是不断调整的。

职业锚问卷是国外职业测评运用最广泛、最有效的工具之一。职业锚问卷是一种职业生涯规划咨询、自我了解的工具,能够协助组织或个人进行更理想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职业规划实际上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探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天资、能力、动机、需要、态度和价值观等慢慢的形成较为明晰的与职业有关的自我概念,逐渐形成一个占主导地位的职业锚。实际工作中,个人往往会重新审视自我动机、需要、价值观以及能力,逐步明确个人需要与现阶段和差距,明确自己的擅长所在及其发展的重点,并且针对符合于个人需要和价值观的工作,以及适合于个人特质的工作,自觉或不自觉地改善、增强和发展自身的才干,达到自我满足和补偿。经过这种整合(也许是多次的选择和比较),个体便寻找到自己的“职业锚”。

【五种职业锚的具体含义】

关于职业锚基本上有五种描述:技术能力型的职业锚、管理能力型的职业锚、创造型职业锚、安全型职业锚和自主型职业锚。

1、技术能力型的职业锚:具有相当明确的职业工作追求、需要和价值观,表现出如下特征:强调实际技术或某项职能业务工作。技术能力型职业锚的人比较热爱自己的专业技术或岗位工作,注重个人专业技能发展,一般多从事工程技术、营销、财务分析、系统分析、企业计划等工作。

2、管理能力型的职业锚:愿意担负管理责任,且责任越大越好,这是管理能力型职业锚员工的追逐目标。他们与不喜欢、甚至惧怕全面管理的技术职能锚的人不同,倾心于全面管理,掌握更大权力,肩负起更大责任。具体的技术工作或职能工作仅仅被看作是通向更高、更全面管理层的必经之路;他们从事一个或几个技术职能区工作,只是为了更好地展现自己的能力,瞄准更高职位的管理权力。

3、创造型职业锚:这是定位很独特的一种职业锚,在某种程度上,创造型锚同其他类型职业锚有重叠。追求创造型的人要求有自主权、管理能力,能施展自己的才干。但是,这些不是他们的主动机、或价值观,创造性才是他们的主要动机和价值观。

4、安全型职业锚:又称作稳定型职业锚,其特征如下:职业的稳定和安全,是这一类职业锚员工的追求、驱动力和价值观。他们的安全取向主要为两类:一种是追求职业安全,稳定源和安全源主要是一个给定组织中的稳定的成员资格,例如大公司组织安全性高,做其成员稳定系数高;另一种注重情感的安全稳定,包括一种定居,使家庭稳定和使自己融入团队的感情。

5、自主型职业锚:又称作独立型职业锚,这种职业锚的特点是:最大限度地摆脱组织约束,追求能施展个人职业能力的工作环境。以自主、独立为锚位的人认为,组织活动是限制人的,具有是非理性的成份。他们追求的是自由自在、不受约束或少受约束的工作生活环境。

施恩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篇2

简言之, 职业锚是个体经过搜索所确定的长期职业定位。教师职业锚与教师岗位的匹配是保障教师职业健康发展的前提。现今对教师职业锚的研究焦点聚集在分析当教师的职业锚与岗位不匹配的情况下, 产生这种不匹配的环境因素, 并试图通过政策调整与激励机制迎合教师已形成的职业锚, 以此提升教师工作的满意感与稳定性。笔者认为这种调整方式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抓住教师职业发展关键期, 指导其形成与岗位需求相统一的职业锚, 才是提升教师职业满意度、指导教师职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职业锚概念的提出

职业锚产生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斯隆管理学院, 由埃德加·施恩教授领导的专门研究小组在对该学院毕业生的职业生涯研究中演绎成的。所谓职业锚, 是指当个体面临职业选择的时候, 他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研究表明职业锚是个体内心深处对自己的看法, 它是个体的才干、价值观、动机经过自省后形成的, 职业锚可以指导、约束或稳定个体的职业生涯。它的特点是: (1) 通过个体的职业经验逐步稳定、内化下来; (2) 当个体面临多种职业选择时, 职业锚是其最不能放弃的自我职业意向。

二、职初期———教师职业发展的关键期

一个完整的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经历了职前教育期、职初期、能力建构期、热情成长期、职业挫折期、职业稳定期、职业消退期和职业离岗期。职初期指教师进入职场的开始的2~3年时期。成功渡过职初期的教师将会对专业发展产生强烈愿望, 并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和能力。由此可见, 职初期的发展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整体职业生涯发展, 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关键期。

三、职初期———中职教师职业锚确定的关键期

职业锚理论认为, 个体只有在工作了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从具体的工作实践中搜集并获取对工作的价值观、需要和自省的才干的相关信息后, 他们的职业锚才会慢慢地形成。施恩1978年指出, 当个体在内部职业锚和外部环境达到一致的时候, 最有可能在工作中取得积极的结果。由此可见, 教师的职初期就是职业锚的形成时期, 抓住教师职业发展关键期——职初期, 指导教师形成与岗位需要即外部环境相统一的职业锚, 对指导、约束、稳定教师的职业生涯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若错过这一关键期的指导, 使教师形成与岗位需要相违背的内部职业锚, 它使得教师很难保持活力上进的心态, 对专业的发展缺乏热情, 进而成为很多教师离开教育岗位的导火索。

这个意义在中职教师身上显现得尤为突出。从职业生涯规划的角度讲, 中职教师面对的不是一个单纯的教师职业, 而是一个职业群, 这其中包括基础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实训教师、实践指导教师、德育教师、学生管理工作者、学校行政人员等。职业群中不同的岗位需要匹配不同的职业锚类型, 在教师职初期指导其确立与岗位相匹配的职业锚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基于职业锚理论的中职教师职业发展指导途径

基于职业锚理论, 结合中职学校实际, 笔者提出以下四条途径用于指导中职教师确立与岗位匹配的职业锚。

1. 指方向———指导教师明确岗位匹配职业锚类型。

施恩在1996年重新阐明了职业锚的八种类型:管理能力型、技术职能型、自由自主型、安全稳定型、生活型、服务型、挑战型和企业创新型。中职学校不同的岗位对应匹配不同的职业锚类型。例如, 中职德育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 他们为学生服务, 学生品德素质的点滴进步就是对德育教师的最大奖赏。因此服务奉献锚型是德育教师岗位的匹配锚型。

2. 内驱力———指导教师依据职业目标进行自我训练和培养。

职业锚是通过个体的职业经验逐步稳定、内化下来的, 因此, 教师依据职业目标进行自我训练和培养是培养确立职业锚的有效途径。根据职业目标的要求, 学校要通过多种途径引导教师进行自我训练和培养, 使自己具有从事目标职业的条件。学校要指导教师制定个人的职业发展计划和目标, 依据适当的激励机制监督教师克服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阻碍, 有效执行职业生涯发展计划。组织设立不同专业组、学科组的教师成长团队, 通过团队合作、竞争的方式, 实现自我训练与培养。

中等职业教育是与行业发展紧密联系的教育。行业、产业的发展, 要求中职教师的知识体系不断完善, 内容不断调整, 职业目标不断深化。指导教师依据职业目标进行自我训练和培养, 也使教师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 进一步达到职业目标的要求。

3. 外动力———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指导教师确立职业锚。

任务驱动即给教师安排岗位职责内有挑战性的工作, 通过学校委以重任, 让教师感受到自身被信任与重视程度的提升, 并从中体验自身的价值。同时教师也可通过挑战性的工作真正审视、了解和评价自我。挑战性工作的成功实施, 可以培养教师对岗位的热爱, 有利于其职业锚的确立。值得注意的是, 学校对挑战性工作的委派要把握好度, 坚持“跳一跳, 够得到”的原则。既不要把难度过大的工作委派给职初期教师, 也不要把过于简单的工作作为挑战性工作委派给职初期教师。因为难度过大的工作职初期教师很难完成, 这就会造成职业挫败感的产生, 而过于简单的工作职初期教师很容易完成, 造成工作价值的低估, 这些都不利于教师职业锚的确立。

4. 环境影响———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带动教师确立职业锚。

校园文化是校园中全体成员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共同创造和形成的, 并为全体成员所认同的校园精神以及培养这种精神所需要的文化环境的总和。任何一种校园文化, 一经形成之后, 必然传承下去, 不因时代、社会制度不同而消失, 虽会有所损益, 但其精神实质却是永续的, 永生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 校园文化会对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逻辑关系上讲, 校园文化之于学校, 相当于职业锚之于教师职业。利用校园文化建设的契机, 指导、带动教师认同校园文化, 会带动教师确立符合学校整体价值观体系的职业锚。2010年教育部《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要求中职学校充分发挥学校、行业、企业的各自优势, 共同建设校园文化。深入开展师德师风教育, 提高教职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育人能力, 建设热爱职教、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钻研业务的教风。中职学校可借助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 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将教师职业锚确立指导工作纳入校园文化建设规划中。

基于职业锚理论, 抓住中职教师职业发展关键期, 进行中职教师职业发展指导研究, 能使中职学校更好地开展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管理, 同时帮助中职教师确立职业锚, 在职业道路上又好又快地发展。正如赫伯特·科尔 (Herbert Kohl) 所言:教育的一个美丽之处在于:作为一名教师, 其发展是无限的, 正如你事先并不知道学生能学多少东西一样。

摘要:抓住教师职业发展职初期这一关键期, 指导其形成与岗位需求相统一的职业锚, 是提升教师职业满意度、指导教师职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基于职业锚理论, 结合中职学校实际, 把指方向、内驱力、外动力、环境影响四条途径用于指导中职教师确立与岗位匹配的职业锚。

关键词:职业锚,职初期,关键期,中职教师,职业发展,指导途径

参考文献

[1][美]施恩.职业的有效管理[M].北京.三联书店.1992

[2][美]费斯勒等.教师职业生涯周期—教师专业发展指导[M].黄丽敏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40~42

[3]竺辉.学校人力资源开发与教师职业生涯管理.师资培训研究.2005 (4)

[4]马永全.新手教师职业选择稳定性的职业锚思考.现代教育科学.2008 (5)

也说施恩与报恩的杂文随笔 篇3

这时候的表姐又一次家败如山倒,她再一次求表妹帮忙。可这一次表妹只答应每月给她一份生活费了。表姐到长辈家认错。可是各长辈因深知其品行,竟无人肯帮她求情,反过来劝表妹要时刻提防表姐。

有好几次机会,可以让表妹一泄私愤,可是表妹一直念及表姐当年的相助。反过来劝那些不肯帮忙的人帮助表姐。可是随便表妹怎么使力帮忙,表姐却再不能东山再起。因为表姐失去了所有的亲情友情……

有一种人,他们帮助别人时实际上也就是举手之劳,但到后来一旦被帮助对象在某个地方超越了自己,他们就以当年的相助为借口,漫无边际的向对方索取。

众所周知的童话故事里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就是讲的这种事。渔夫在救了小金鱼之后,渔婆的无穷尽的索取让本来己经过上金碧辉煌好日子的渔夫一家重新回到从前的苦日子。

而历史上那些因善良之心,在举手之劳后而得到涌泉相报的人却太多!如古人有“一饭千金”的韩信报恩,漂母则成为千古美谈。但若漂母用“没我当初一饭救你,你韩信能成为淮阴候?”料想漂母岂能一饭值千金?而美谈也只能成为笑柄而己。

在当今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助是最正常的事。可以说每个成功人士都或多或少地得到过别人的帮忙!而所有的成功人士也或多或少地帮过别人的忙。

而我们应该做到知恩必报,让自己的良心有个安放处。

也应该忘记自己曾经帮助过别人,让自己成为一盏灯,若这微弱的灯光能照亮别人前行的路,可谓善莫大矣!

施恩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篇4

职业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的训练, 因此, 职业教育亦称职业技术教育或实业教育, 职业教育是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地位平行的四大教育板块之一。职业教育根据其培养的目的, 更需要将学生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解放, 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 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陶行知先生“六大解放”教育理论思想对职业教育的创新教学模式探索和实施具有一定指导价值[1]。

一、解放学生的眼睛———拓宽认知生活

在陶行知先生看来, 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 教育含于生活之中, 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产生正能量, 因此, 他主张把教育与生活完全融为一体。我们传统的职业教育给学生戴上了一副枷锁, 学习认知的过程脱离了社会生活, 把人培养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所有的职业技能仅局限于学校的实验实训教室, 没能深入到企业工厂联系实际的生产需求和操作规范, 实验室培养的学生与社会需求的人才还有一定的差距。学生进入企业后, 并不能快速进入最佳的工作状态, 适应企业的运行模式和环境, 达到企业的要求规范。作为从事职业教育的工作者, 我们要拓宽学生的认知视野, 使他们能够认识社会, 同时带领学生融入到社会中, 在社会生活的过程中, 得到最真实的感受和教育[2]。

“生活主义包含万状, 凡人生一切所需皆属之”, 生活的概念不是一个狭义的理解, 它是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总称。“生活即教育”, 就其本质而言, 是生活决定教育, 教育改造生活。具体讲, 教育的目的、内容、原则、方法均由生活决定, 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 整个的生活要有整个的教育。生活是发展的, 教育也应随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 生活教育的实质体现了生活与教育的辩证关系。陶行知认为:“在一般的生活里, 找出教育的特殊意义, 发挥出教育的特殊力量。同时要在特殊的教育里, 找出一般的生活联系, 展开对一般生活的普遍而深刻的影响, 把教育推广到生活所包括的领域, 使生活提高到教育所瞄准的水平。”[3]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陶先生坚决反对在没有生活的环境中做教育的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

让学生们在社会生活中、在自然环境中陶冶性情, 锻炼意志, 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 才有利于职业技术院校培养出高质量与社会紧密连接的合格应用型人才。

二、解放学生的头脑———培养创新思维

曾经有个国外媒体报道过这样一则新闻:一位母亲在纸上画了一个圆圈问自己的女儿, 这是什么?已经上一年级的女儿非常肯定地回答这是“O” (英文字母) 。而同样是这个圆圈, 在女儿上一年级前, 母亲问同样的问题时, 女儿有“是太阳、是葡萄、像乒乓球……”各种各样的答案。那么, 是什么禁锢了孩子的思维?这位母亲毅然与学校对簿公堂, 最后法院的判决结果是学校败诉。这就逼迫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学校的教育非但没能培养孩子创新思维的发展, 反倒局限了他们的思维?这说明我们的教育过于侧重知识的传授, 而未能开发学生的丰富的想象力空间, 承认答案的多样性,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应该成为教育的真谛, 因此, 就不难理解为何法院给了学校这样的判决。

在教育过程中要防止两种极端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 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 不问学生兴趣, 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 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 完全将教和学进行隔离是对教师作用的否定, 灌输的教育模式是对学生拓展创新思维的禁锢。作为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师, 其主导作用不能忽视, 但同时学生的创新思维也需要激发[4]。我们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要有引导和示范, 更重要的是, 我们要告诉学生一种探究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而不是单一问题的解决方案。在培养工科电气信息类专业的学生中显得更为突出, 例如:在进行PLC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和单片机实训课题时, 作为教师, 培养学生的是一种编程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 而不是局限于仅仅解决实现某一个题目的答案。同一个实际项目的问题, 最好的结果是10个学生有10种不同的答案, 但最终的答案是都能将实际项目的问题解决, 这才是教师所应当看到的结果, 正所谓“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存的根本, 更是一个民族前进的动力源泉。作为教师, 应该努力将学生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和定式中解放出来, 让他们要敢于标新立异。具体说来, 就是让学生能够做到以下三点:第一, 要有创新精神;第二, 要有敏锐的发现问题能力;第三, 要有敢于提出问题的勇气。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发挥创新的潜能, 才会培养出创新型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三、解放学生的双手———加强动手实践

手脑双全, 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 教用手的人忽略脑, 这就造成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都面临着学生综合素质不强的弊病。陶行知先生认为束缚人类的双手, 就不能执行头脑的命令。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 最后实现的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职业教育要求我们高等、中等职业院校培养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也就是说, 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后, 更重要的是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他们的动手实践, 同时用实践来验证理论。在学生的培养中将学生的动手实践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 鼓励学生热爱实践、敢于实践、投身实践, 同时为学生的动手实践营造良好的环境。学校也要坚定手脑并用、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如何创建一个良好的动手实践环境, 作为学校来说, 做到以下三点是十分必要的:一是开放专业实验室, 为学生提供一个方便的空间环境;二是配备专业的指导教师, 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可以第一时间与其进行沟通和辅导;三是尊重动手实践的氛围, 设立相应科研基金和奖学金。这样不仅为学生的动手实践提供平台场所和相应的专业仪器设备, 也为学生的动手实践给予经济上的支持。一方面, 减轻学生购买必要的机械材料和电子元件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 也是对学生动手实践的鼓励和肯定, 这样可以提高他们动手实践的积极性。

学校创建针对学生的创新创业基地, 基地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场地、资金和技术支持, 这样就很好地满足了学生的专业发展创新的需要,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工程实训中心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基地自成立以来坚持鼓励学生创新、勇于实践为指导思想, 同时基地还与企业单位进行合作设立以企业命名的大学生科研基金和奖学金, 配备专门的技能指导教师, 基地培养的学生先后在全国大学生工程能力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赛事中获得全国一等奖、天津市一等奖等优异成绩。作为对企业的回报, 在基地从事研发的一部分学生在毕业后会加入这些企业, 成为其正式员工, 这样企业得到了自己需求的人才, 学生也实现了就业。这种企业和学校双赢的模式值得职业院校借鉴, 同时也在学生中形成了一种敢于实践、尊重实践、喜欢实践的氛围。

勤于动手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因为人类的活动靠双手进行, 不许学生动手只会摧残他们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不仅要学会应用已有的知识, 而且要学会搜集、加工、消化、吸收知识, 开阔视野, 增长见识, 这也是基本素养和实践能力, 职业院校的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更要加大重视力度。

四、解放学生的嘴———探究交流互助

教师说什么, 学生就全盘遵从, 从不去发问质疑, 不去主动思考, 不去交流论证, 这是大部分中国学生的通病。另外, 由于受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约束, 认为教师就是一种权威, 教师的答案就是标准, 是不容置疑和否定的, 作为学生, 上课必须俯首帖耳, 循规蹈矩。学生上课要想发言, 必须先举手, 经过教师的允许才能说, 否则就会遭到教师的严厉训斥。可悲的是, 我们的学生对此也早已适应, 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妥, 久而久之不要说积极发言, 学生恐怕连想也不愿意多想了, 真正变成了装知识的容器[5]。

作为教师要敢于打破“师道尊严”的思想, 鼓励学生想说就说, 当然是说与我们课堂相关的, 让他们能发表独立见解, 允许有问题就问, 使大家可以真正享受言论自由, 各抒己见, 提倡学生标新立异。教师不仅要允许学生可以自由发言, 而且学生还可以同教师进行辩论, 教师和学生在知识的讨论中没有上下之分。

孔子曾说过:“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三人行, 必有我师也。”所以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和教师不应该有权威概念, 不要轻信书本和教师, 所谓尽信书还不如无书就是这个意思, 学生应该把学习的过程看作一个探索的过程, 所有人都要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 大家一同找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只有营造出这样一个宽松、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 学生的大脑才能被调动起来。

陶行知先生指出“发明千千万, 起点是一问”, 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组织学生对他们所质疑的问题进行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分组交流和讨论, 将这种教学方式引入到教学的具体课题上, 无论是在工科实践还是文理专业理论学习中都会起到良好的效果。只有在交流讨论中, 学生的大脑才会进行思考、绽放智慧的火花;只有将知识融入他们自己的思维, 才更有利于学生对其认知、理解和记忆。

五、解放学生的空间———扩大涉猎领域

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 只有解放学生的思维空间, 为学生创建一个立体的知识索取空间, 他们才能得到丰富的资料, 空间扩大了, 才能获得真正的所需。

学生的学习场所不能仅仅局限在教室, 作为学校需要解放学生的学习空间, 让他们多渠道、多途径地去涉猎知识, 拓宽其眼界。课本、课堂和实验室的资源是有限的, 学生既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纸质资料和电子数据库里的资源, 也要走到社会中去。因此, 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地增加。

职业教育是培养服务于社会的高技能人才场所, 更需要我们的学生走进社会, 陶行知先生曾主张“社会即学校”, 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 打通学校和社会的联系, 创办人民所需要的学校, 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真正把学校放到社会里去办, 使学校与社会息息相关, 其真正含义就是根据社会需要办学校。从教育内容说, 人民需要什么生活就办什么教育。从教育形式来说, 适宜什么形式的学校就办什么形式的学校, 培养的人才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中[6]。

六、解放学生的时间———实行弹性学习

在职业院校, 由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较差, 学校太多的硬性课程安排已经占据了学生太多精力, 他们已经没有时间去走入自然和社会汲取这个大学堂可以带给他们成才的营养。学校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有弹性的时间安排, 让他们有时间思考, 有条件实践, 有自主活动, 有创造性拓展。

职业教育能力的培养不能短期强密度地实施, 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建立应该是在整个学年有计划分层次进行, 同时给予其自由的拓展时间, 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问题, 更充分地理解知识掌握技能, 学校不能占据学生的全部时间, 要让他们有消化知识、发展兴趣和进行创新的自由安排时间。比如, 在具体课题的实施过程中, 教师对项目的要求进行布置, 集中时间对需要讲授的内容进行讲解, 学生自我完成时间实行弹性制, 规定验收或考核的要求和截止时间, 课题的具体操作阶段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灵活安排进度, 最后安排考核和检查, 这样可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的特点, 学生的学习时间也可以自由安排, 而不是单纯地按时完成任务目的, 更有利于学生挖掘潜质、自我发展。

七、结语

职业院校对学生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综合工程, 有了这“六大解放”教育理论作为指导, 学生的创造力才可以尽可能发挥出来。在职业教育实施中, 教育工作者应深刻理解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思想中的“六大解放”理论, 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教学当中, 坚持实施创新教育, 培养创造意识。彻底解放学生, 让他们走上创造之路, 也只有这样, 我们的职业教育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才能为实现小康社会的全面发展更好地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中华.陶行知职业教育理论及其当代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 2010 (1) :85-87.

[2]牛金成.陶行知生利之职业教育思想探微[J].继续教育研究, 2011 (11) :1-3.

[3]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1.

[4]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

[5]李昊, 等.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 2010 (1) :95-97.

施恩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篇5

一、职业锚理论的内涵

“职业锚”的概念是由美国埃德加·施恩教授提出的,所谓“职业锚”就是指当一个人不得不做出选择的时候,他或她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的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正如“职业锚”这一名词中“锚”的含义一样,职业锚实际上就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职业锚是依据自身的才干和能力、动机和需要、态度和价值观,现实地选择和准确的职业定位。它是个人自我观中的动机、需要、价值观、能力相互作用和逐步整合的结果。职业锚,是个人稳定的职业贡献区和成长区,个人以其职业锚为其稳定源,可以获得该职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施恩根据自己对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生的研究,把个体的职业锚分成了五种类型:技术或功能型;管理能力型;创造型;自主与独立型;安全型。施恩认为每个锚型的人都有自己的职业倾向和特点。施恩还认为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职业锚所在,每个人的职业选择只有定位在自己适合的职业锚上,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并取得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业绩,从而获得满足感。

二、职业锚理论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

1. 进行自我评价。

从职业锚的涵义可知,开发职业锚最好的方法是让每个人通过各种测试来预测和明确自己的职业锚。但大学生还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期,又缺乏工作阅历和社会经验,因此高校就业指导教师提供机会和条件来帮助学生,明确个人的职业锚就十分重要。具体方法是教育学生要认识自我,对自己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一个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必须是在充分且正确认识自身条件与相关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的。要审视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做好自我评估。即要弄清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我应该干什么、在众多的职业面前我会选择什么等问题。这里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测评方法来评定自己的性格类型,职业性向、能力测试等内容。例如韦克斯勒治理量表应用于对一般智力能力的测试;GATB(General Aptitude Tests Battery)能力倾向测验以及DAT(Differential Apti-tude Tests)鉴别能力倾向测验可以帮助进一步确定自己的职业倾向;此外还包括一些特殊能力的测验等。同时,在运用心理测试的方法时要注意:努力收集或制作科学适用的量表;正确把握心理测试的结果,仅能就学生的发展提出建议。

2. 熟悉相关环境。

职业生涯规划还要充分认识与了解相关的环境,评估环境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分析环境条件的特点、发展变化情况,把握环境因素的优势与限制。了解本专业、本行业的地位、形势以及发展趋势。分析“环境支持或允许我干什么?”,这里的环境,有本人家庭、本学校、本市、本省、本国和其他国家。在这些环境中,认真想想自己可能获得什么支持和允许。在熟悉社会环境过程中,尽可能充分的了解职业、并据此判断职业是否真的如你心中所向往。了解职业包括了解职业内容、职业工作方式和环境、职业能带来的满足感、职业要求了知识与任职资格等。在学生寻求自己的职业锚的过程中,认识与熟悉外在的工作环境、了解职业十分重要。所以高校要积极、主动地倡导各种信息渠道的建设,以帮助学生快捷、准确地获得第一手的社会发展信息资料,以便准确地找到自己的职业锚。这其中包括主渠道建设:如报纸、网站、布告栏、招聘会、课堂、沟通座谈会等的建立和完善:也包括非主渠道建设:如中介机构、校友会、社会团体、实习机构等社会力量的协助和配合。

3. 明确职业定位。

职业定位就是要为职业目标与自己的潜能以及主客观条件谋求最佳匹配,即确定自己的职业锚类型。良好的职业定位是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信息为依据的。职业定位过程中要考虑性格、兴趣、特长、专业与职业的匹配等。职业定位应注意:一是依据客观现实,考虑个人与社会、单位的关系;二是比较鉴别,比较职业的条件、要求、性质与自身条件的匹配情况,选择条件更合适、更符合自己特长、更感兴趣、经过努力能很快胜任、有发展前途的职业;三是扬长避短,看主要方面,不要追求十全十美的职业;四是审时度势,及时调整,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择业目标,不能固执己见,一成不变。

4. 确定职业目标。

确立目标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通常目标有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和人生目标之分。但所制定的目标都是建立在职业锚类型之上。一个人的一生虽然是个动态的过程,但其内在的气质,价值观,甚至需求在一定时期之内都是很难改变的。因此,按照自己职业锚类型进行定位的职业目标往往在一定时期内会比较匹配你内在的需要,从而发挥你的自身特点,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也就是说这种定位会相对比较准确。

5. 制定行动方案。

制定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行动方案,要有具体的行为措施来保证。要制定周详的行动方案,更要注意去落实这一行动方案。在这一环节中依然要遵循自己的职业锚特征,并结合外部环境,各种相关的信息渠道进行职业计划。不同锚的学生,职业生涯的道路也不一样。因此,构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从指导教师方面来看,必须设计多种成才途径和提高素质的指导模块来指导各种不同锚的学生;从学生方面来看,各种不同锚的学生要发展自我就必须要变革自我:即不仅要树立明确的目标,而且还要善于有效地实现目标。

技术或功能锚型的学生只追求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有很大的发展,因此牢固地掌握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熟练地掌握专业技能对他们来说十分重要。教师指导的重点应放在课业指导、专业技术技能的指导上;学生在构筑职业生涯规划时也要把主精力放在专业学习上,更重要的是专业技术技能的培养上,通过开展课堂讨论、组织学习沙龙、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科研训练、实习等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向广度、深度方面进一步发展,使专业技能日渐完善。

管理能力锚型的学生应将管理本身作为最终目标,所以学习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锻炼和培养他们的管理能力甚为重要。这类同学从一入大学后就应积极参与学生干部的竞选和学校组织开展的社会活动,培养热心为同学服务的意识,并通过组织各项活动、协助教师处理各项事务等培养自己的领导、组织协调和社交才能,通过合理地安排时间做到工作、学习、休闲都不误,使自己保持充沛的精力以应付各项工作。同时,还需加强管理专业理论的学习:通过到管理学院进修课程、邀请杰出管理人才专题讲座、多看一些相关书籍来提高自己的管理知识和领导艺术、水平。在这过程中,教师指导的重点是介绍最先进的管理知识和理论,并提供多种机会去实践,让他们在实践中磨练自己,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和能力。

创造锚型的学生要做到:一是在深入钻研专业的基础上善于发现问题、敢于质疑,培养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二是通过积极申报学生科研项目,如参与校园创业计划等方式尝试探索新领域,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三是通过和创业成功人士的交流吸取经验教训,防止走弯路;四是进行心理素质的培训,增强个人的意志力和毅力。

自主与独立锚型的学生要学会把握好自由的“度”,处理好自由与约束的关系,以达到个人的最大发展。一要学会独立思考问题;二要学会设计好自己的计划目标,才能一步步地为达到目标而努力。

安全锚型的同学追求稳定安全的前途,所以应着重培养自己的特长,有为才有位、才有安全稳定的工作。同时,在心理上拥有知足常乐的心态,也要有不断进取之精神,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6. 评估与反馈。

整个职业生涯规划要在实施中去检验,看效果如何,及时诊断生涯规划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找出相应对策,对规划进行调整与完善。

当前,我们的社会正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富有挑战性的复杂格局,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和突破机会。当代大学生应该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在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全面提升综合素质的同时,充分理解运用职业锚相关理论,结合客观条件需要,及早制定准确有效、可行强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为自己将来的合理就业奠定扎实的素质基础,使自己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摘要:职业锚是依据自身的才干和能力、动机和需要、态度和价值观,现实地选择和准确的职业定位。大学生应以职业锚理论为指导,正确认识自我,对自己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为职业目标与自己的潜能以及主客观条件谋求最佳匹配的职业定位。高校也要积极、主动地建立和完善各种信息渠道,以帮助学生熟悉社会环境,了解职业。指导教师应设计多种成才途径和提高素质的指导模块来指导各种不同锚的学生;而各种不同锚的学生要树立明确的目标,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开拓美好的职业前程,成为一个成功的职业者。

关键词:职业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参考文献

[1]徐凌霄,赵金秀.开展职业锚的认定,构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J].中国高教研究,2004(3)

施恩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篇6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作为高校生涯辅导的重要形式, 对象是成长中的个体, 以授课的方式进行, 在课程中安排各种生涯探索活动, 协助学生生涯定向及生涯规划。【1】国内已有的课程设计多以特质因素论、霍兰德类型论为理论基础, 以认识自我、认识职业世界、生涯决策为设计思路, 在新形势下的教育实践中, 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全球化、信息化带来的高度复杂环境, 充满偶然事件的开放系统;初始阶段的细小差异可能演变成巨大不同;职业世界迅速发展变化, 职业形态不断创新;工作岗位的个性化特征越来越强。为满足社会与学生的实际需求, 对更符合当今生涯发展特性、反应真实生涯发展历程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社会学习生涯理论认为生涯方向是复杂因素交织影响的结果, 生涯选择是相互的、终生的历程;个体需用动态的眼光看待自我和社会;能力和兴趣是习得的, 也是可以拓展的, 工作内容是持续变化的;强调行动的重要性以及积极看待生涯犹豫现象, 善于规划偶发事件, 培养把握机遇的意识和能力。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 我们更加重视适应和发展而不是规划, 强调抓住当下的发展机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深入分析学生专业、社团、实践活动等真实生活内容对职业发展的影响;注重生涯家谱的应用, 增加案例, 拓展替代经验;藉由学生本能的好奇心和天赋, 挖掘潜能, 提升自我效能感, 形成结果期待并促进行动。从经验带来的结果, 形成对自己特性的判断;通过自我概念选择新的行动目标, 形成新的经验;这个过程不断往复, 生涯的疆界不断扩大。更符合大学生职业发展的真实状况;更有利于学生做出积极有效的发展行动;更有利于老师的教学及活动的规划。课程体系设计可以与本校专业相结合, 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二、基于社会学习理论的生涯规划课程目标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作为面向全校所有专业的通识课程, 既强调职业生涯在一生中的重要作用, 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成长;本研究的课程目标, 对学生的态度、知识、技能提出了新要求:

在态度层面, 要求学生树立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及正确态度:生涯方向的决定是复杂因素交织的结果, 是终身的过程, 积极看待生涯犹豫现象, 保持探索态度, 认识到每个偶然事件都孕育着机会。

在知识层面, 要求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特性、环境的资源、机遇和限制;了解本校本专业相关的劳动力市场信息、职业分类知识等;总结工具式学习经验, 拓展联结式学习经验, 逐步建立适合自己的生涯发展规划。

在技能层面, 要求学生掌握自我探索技能、信息获取技能、生涯决策技能;同时提升工作取向的技能, 包括问题解决技能、人际交往技能等;强调培养把握机会的技能, 保持好奇、坚持、弹性、乐观以及冒险, 突破障碍从而达到自我实现。

三、基于社会学习理论的生涯规划教学模式

本研究的教学内容既包括态度、观念的转变, 知识的传授, 还有技能的养成, 是集理论、经验、实务为一体的综合课程。其中态度、观念的转变和技能的获得是教学核心, 因此, 课程设计的实践属性更为重要。

教学强调师生双方的充分互动。教师通过有创造性地教学活动和自我开放的态度, 引导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2】教师从知识、权威的拥有者转变为教学活动、讨论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 学生根据教学进程, 积极主动进行自我探索、环境开发、经验挖掘、决策行动、评估反馈等步骤, 提升自我效能感, 完成价值内化。

教学关注学生个体和集体的经验、兴趣、需要。融合课堂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汇报展示、角色扮演等方法, 采用理论与实践、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教学注重校内外资源的拓展与利用。结合成功校友、外聘专家、企业人力资源主管专题讲座, 简历诊断、模拟面试、企业开放日等职场体验活动, 将课程设计融入学校整体的就业工作体系。

四、基于社会学习理论的生涯规划课程组织

本研究的课程组织本着连续序、均衡性、整合性原则, 纵向序列依据社会学习生涯理论架构层层递进的逻辑顺序、人的内部学习心理规律、外部知识的彼此联系, 横向结构则注重不同类型教学活动的疏密适度、优势互补, 形成整合联系、富有活力、宜于操作评价的课程体系。

五、基于社会学习理论的生涯规划课程实施举例

本研究的课程实施作为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 结合社会学习生涯理论架构及教育改革实践, 吸收了国内外职业生涯规划领域课堂讨论与活动的研究成果, 重新编排组织并加以创新, 因篇幅限制, 这里撷取重点章节举例说明。

(一) 职业生涯导论

1. 生涯故事——王一涵:生命中那些偶然的事

选取王一涵的案例作为社会学习生涯理论的引入。“所谓最高的智慧, 就是无论在何种环境下, 都能让自己迅速适应, 并且始终从容、平和。”王一涵, 北京中艺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 从大学老师到艺术类研究生, 从国际博览会执行董事到青年演员, 她善于抓住每一个“偶然”的机遇。

2. 对生涯发展的正确态度

生涯方向的决定不是由此及彼的, 而是复杂因素交织的结果, 包括个人遗传素质、环境的各种事件、各种学习经验等;必须不断拓展能力和兴趣, 而不是只依据当下现存的特质;各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 必须培养适应复杂环境的职业应变能力;生涯选择是相互的、终身的历程, 不会一劳永逸;必须采取行动、付诸实践;由于影响因素众多, 任何预测都是不可靠的;生涯犹豫只是缺乏学习经验的自然结果, 不必对此感到愧疚或不适。

(二) 自我探索

本章主要通过组织团队讨论与分享, 辅助以职业生涯规划工具, 如GCDF价值观及职业技能分类卡、MBTI职业性格测试、DISC性格测试、吉讯大学生职业规划测评系统、达学学生生涯辅助系统、三叶草测评、心智之墙定位器等, 帮助学生完成对自我技能、价值观、性格的探索, 了解其所具备的地理基石。

1. 讨论:能力发现

专业知识技能方面的问题包括:你在大学学习的专业是什么?你主修了哪些专业课程?除了必修课程, 你还选修了哪些课程?你参加过哪些培训课程?可迁移技能方面的问题包括:你参加过哪些社团组织?你参加过哪些实习和社会实践?你最擅长做的事情是什么?用一些形容词描述你的工作能力。

2. 活动:价值观想象

价值观想象方面的问题包括:目前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如果有100万人民币, 你将如何使用?如果只有3天光明, 你会做些什么?你会给自己的孩子怎样的忠告?如果在一场灾难中你只能带走3样东西, 这些东西会是什么, 为什么选择他们?通过该项活动, 请学生思考对于自我价值观的认识;其所拥有的价值观会对职业选择有怎样的影响;他人相同或不同的价值观会对自己有怎样的影响。

3. 讨论:性格自查

性格自查方面的问题包括:你是一个怎样的人?你理想中的自己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你的性格和未来的生涯发展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你该如何珍惜这有限的生命?请学生回顾成长历程, 尝试用5-7个形容词描述自己;进一步比较“现在的自己”与“理想中的自己”之间的差异, 思考未来怎样做能让这两者更好的整合;以及个人应该如何促进自己的生命体验。

(三) 环境开发

本章的教学重在让学生了解其所具备的地理基石, 提升利用环境资源的意识, 满足学生的差异性、独特性、多样性需求。课程环节中就业情况、学习科研资源平台、社团工作、实习实践途径介绍是整个课程体系中最强调“校本化”的内容。以专业就业情况介绍为例, 各校应根据实际情况, 借助图表、数据、案例作教学说明, 力求让学生对相关专业的劳动力市场有准确、直观、全面的认识, 摒弃眼高手低或妄自菲薄、自信心不足等错误观念, 树立正确的择业意识。

1. 活动:生涯家谱

“生涯家谱”, 又称“家庭职业树”, 是学生个人拥有的最重要的职业资源。一个人的生涯发展史, 是通过“自我”与其所处的“脉络”之间的相互关系彼此演进的。当人在做生涯决定时, 听到的不仅是来自自我内在的声音, 还有各种脉络传来的声音。了解职业, 不妨从身边的人开始。这里我们藉由“生涯家谱”——“家族职业树”的探索, 帮助学生了解所处的环境、分析家人对学生的职业期待以及学生自己的职业期许。

首先, 请学生参考图例, 将家庭中的重要亲属以及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填写在家庭树上。完成后, 思考如下问题。 (1) 概览阶段:看着这张图, 你想到了什么?家庭成员正在从事哪些职业?他们是怎样进入这些行业的, 是否感到愉快, 是否可以胜任? (2) 叙事阶段:根据自己现在所处的生涯阶段, 联想到家庭中的哪些人或事?有没有哪些家庭变故, 使家人特别看重某些择业的条件?你觉得是否存在某些错误的生涯认知一直在家庭中世代流传?你觉得是否有某些未竟事物在家庭中造成了心理压力或过度期待?家庭成员对学习、工作、休闲持怎样的态度? (3) 诠释阶段:你的家庭中流传的主要价值观是什么?你的家庭中对于职业的期待, 是否带有使命感?你是否觉得自己有传承的使命?你的身上是否有某些职业选择的惯性? (4) 统整阶段:通过这个活动, 你是否有新的发现?新的发现是否会给你带来某些改变?

(四) 经验挖掘

本章的教学目的是挖掘社会学习生涯理论中强调的学习经验, 包括取决于事件是否得到强化的工具式学习经验, 以及取决于是否将中性的刺激和使人产生积极或消极反应的事件同时呈现出来的联结式学习经验, 从而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形成结果预期。

1. 活动:生命线练习

步骤一:在纸上画一条横线, 横坐标从出生开始, 依次标记年龄。回忆人生中的重要事件和时刻, 正向的感受标记在横线上方, 负向感受标记在横线下方, 偏离的数值表示感受的强烈程度。步骤二:每个标记表示一个生命故事, 其中包括故事拥有的要素, 即人物 (A) , 事件 (B) , 工作 (C) , 将这些故事的标题和要素标记在每一个标示点上。步骤三:分析生命线上的重要生命故事, 请学生思考那些使其达到人生高点的人物、事件或工作中给自己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2. 用STAR法来撰写成就故事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于自己能否完成某一目标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班杜拉对此的定义是“人们对于自身是否有能力利用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他认为除了结果期望之外, 还有一种效能期望。其中结果期望是指人对自己某种行为产生的某一结果的推测。倘若人预测到某一特定行为会产生特定结果, 这一行为就很有可能被选择和激活。

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一个很好的方法即用S T A R法撰写成就故事, 要求包括五个要素:当时的情形 (Situation) 、面临的任务或目标 (Task/Target) 、采取的态度或行动 (Attitude/Action) 、最终的结果 (Results) 。例如:本学期, 国防生的训练强度有所增加, 连续越野10公里的目标对我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曾经一度跟不上队伍。与指导员的谈话让自己重新找回信心, 从此我每天坚持6:00起床晨练, 从5公里到8公里, 从8公里到10公里, 不跑完绝不停下来。1个月后的汇报训练我不但没有再拖累连队, 还得到了第2名的好成绩, 指导员和队友的拥抱和鼓励让我有一种被认可的欣慰。

(五) 生涯抉择

1. 决策与生涯决策

决策是根据所获信息做出选择的过程, 任何决策都是承前启后的。【3】生涯决策中所面临的重要选择, 包括选择哪一种行业以及行业中的哪一种工作, 选择工作所在的城市、地域, 选择合适的决策策略以获得某一特定的工作, 选择自己的工作风格、生涯目标、成长路径等。换言之, 生涯决策就是个人在多项选择之间权衡利弊, 以达成最大价值的历程。【4】

2. 决策风格类型

常见的决策风格类型包括:计划型——“澄清事实和现状”, 表现为考虑能力、目标、替代方案和可能的结果, 会以较理性的方式平衡感觉;冲动型——“闭着眼睛跳下去”, 表现为很少思考或调整, 按照涌入大脑的第一个想法做决定;直觉型——“我感觉这样做是对的”, 表现为根据自发的、基于内心和谐感的潜意识进行选择;顺从型——“你说怎么办, 我就怎么办”, 表现为依赖其他人帮自己做决定, 常会模仿他人的计划;拖延型——“待会儿再做”, 表现为延迟、逃避、希望某人的出现或某事的发生, 自己便不用做出决定了, 想获得合法的延期履约权, 推迟思考和行动;宿命型——“一切都由天定”, 表现为命运外控论, 该发生的事总会发生, 让外部的环境来决定吧, 一切都交给命运;痛苦挣扎型——“如果要是…, 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表现为担心做出错误决定, 迷茫淹没于各种选择和方案的分析之中。

3. 活动:非理性信念解决练习

大学生常见的非理性信念包括:我一定要找一份让我的家人、朋友、老师都满意的工作;总有比我懂得更多的人, 可以帮我找到最好的工作;我不是名校毕业的, 好企业应该不会要我的;我长得很一般, 肯定找不到什么好工作。解决非理性信念的六步法: (1) 你希望验证的想法是什么? (2) 你是否尝试或用什么方法来验证自己的想法? (3) 有哪些证据支持到了你的想法? (4) 有哪些证据并不能支持你的想法? (5) 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是否找到了更理性的信念? (6) 如果以这种更理想的信念思考, 会给你带来哪些可能的改变?

(六) 行动计划

1. 活动:我的暑期实践计划

设置情境:今年大家将参加一个为期一周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目的地和主题不限。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定实践计划, 用5分钟在班级概述分享, 并思考:制定计划的过程中经过了哪些步骤?小组将怎样落实这个社会实践计划?以上过程与职业生涯规划有什么相似之处?

2. 如何制定目标—SMART方法

制定目标的SMART方法包括五个要素:具体的 (Specific) 、可量化的 (Measurable) 、可达但有挑战的 (Achievable/challenging) 、有意义的 (Rewarding) 、有时限的 (Time-bounded) 。梦想家练习的步骤包括:每小组推选一名职业梦想家;职业梦想家说一个很想完成, 但尚且没有清晰计划的目标;本小组成员用SMART方法帮职业梦想家梳理实现;职业梦想家带着梳理好的计划去下一组宣读;下一组成员检查这个计划是否符合SMART原则, 符合, 给予鼓励;不符合, 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改进意见。

3. 活动:描绘未来的人生蓝图

学生在对自己的成长背景、目前的环境和资源条件、未来可能的发展目标、方向、路线等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后, 可以依据时间的先后次序及对个人的重要程度, 制定未来人生蓝图的行动计划。

操作方法及要点:分解目标、预留弹性。包括总体目标, 即最核心、最终需要实现的目标;长期目标, 可设定为期限10年时所要达到的目标;中期目标, 可设定为期限5年时所要达到的目标;短期目标, 可设定为期限1年或半年时所要达到的目标;日常规划, 即每天、每周、每月需要完成的任务。例如, 一个现年30岁没有女朋友的先生计划1年之后结婚, 他应该这样做:一年后与女朋友举办婚礼;第9个月时与恋爱对象订婚;第6个月时与候选人确定恋爱关系;第3个月时确定一位候选人;下个月之前找到一位情感顾问, 最好是已婚女性;本周至少参加一次社交活动;今天开始制定计划并付诸行动。

(七) 生涯评价

1. 讨论:评估与修正

生涯行动计划评估的重要性, 源自于生涯行动计划的复杂性。生涯行动计划在时间上跨越了觉察、准备、探索、适应的不同阶段, 在内容上牵涉到人格特征的挣扎, 个人的内在冲突和外在冲突, 以及由此引发的自尊感、焦虑、原生家庭中的自我分化、心理动力等问题。因此需要及时找出偏差所在, 做出调整与修正。评估一般根据各类短期、中期目标的可行性及与行动结果的比照而行, 通常都可归结为自我素质与行为对现实环境的适应性判断。评估一般围绕以下几个要点:觉察是改变的开始、诊断生涯选择的冲突或问题、发现新的生涯远景、开发新的兴趣、产生新的探索行为、建立合理认知结果测量生涯选项。

2. 反馈操作方法

在职业活动中, 经常自省是很有必要的, 包括目前做的事情是否自己最想做的;自己是否真的适合这份工作;自己能否按计划完成工作任务;自己是否在工作中不断强化职业优势。在生涯进程中, 经常开展再评估以发现改善的方式和途径, 包括判断实际行动效果与计划期望值之间的偏差;探究导致不满意结果的根本缘由;采取及时、适当、有效的改变措施;调整计划策略, 纠正行动方式。

3. 生涯全面评价

除了自我觉察的方式外, 邀请家人, 包括父母、配偶、子女、其他重要成员;同事, 包括上级、平级、下级;从不同的视角和维度, 如家庭文化、从业经验等参与评价, 会促进自我对生涯的理解, 使评价体系更科学、全面、合理。

六、结语

未来社会是信息化、全球化、多元化的社会, 教育的发展将面临各种新机遇、新问题和新挑战, 教育工作者需要以一种开放、创造的心态和宏观、前瞻的视角, 在全面而准确把握社会变革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任何理论自产生以后, 都有一个不断反省、构建、完善的过程。随着知识型教育、智能型教育向创造型教育的转变, 重新审视教育与新经济增长、新技术应用之间的相互关系, 重新思考课程设计的功能、价值和定位, 重新思考课程的观念、内容、形式、方法是很有必要的。【5】基于社会学习理论的课程设计和研究成果, 取得了积极的教学反馈。同时仍需要不断从课堂氛围、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及深度、教学效果即目标达成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修正改进以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金树人.生涯咨询与辅导[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25.

[2]贾海燕, 周春, 刘艳华.浅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计中的"大生涯"理念[J].中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27) :153-155.

[3]叶光荣.咨询词典[M].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3:47.

[4]沈之菲.生涯心理辅导[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183.

职业探索理论及其结构的研究综述 篇7

关键词:职业探索,职业生涯,职业适应

职业探索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早期, 它被看成是人类探索活动中的一种, 其目的在于职业目标的定位。在过去三四十多年里, 对职业探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职业探索的概念和结构等问题上。本文综述了先前的职业探索理论及职业探索结构的研究。

一、职业探索定义

D.Super认为, 职业探索是个人发现自己与工作世界之间的认定。这种认定是个人透过工作或者工作世界所提供的资料及刺激, 个人对其本身的需要、兴趣、性向、价值、工作角色以及能力作澄清的活动。职业探索是个人对自我特质、职业、工作内涵以及个人与环境和资源关系的认知和行为, 以便对未来职业发展目标的确立有更明确的导向。

二、职业探索理论研究

本文以Taveira对职业探索的分类为依据, 把职业探索的理论分为两大类:一是职业探索的社会认知理论, 二是职业探索的发展理论。

1.职业探索的社会认知理论

Gelatt等人认为, 职业探索是职业决策的一个重要阶段, 是对职业选择的认定、评估、验证和信息的收集。在这个阶段, 个体需借助丰富多样的探索活动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及职业世界, 并逐步建立一种个人与工作平衡统一的状态。

Krumboltz认为, 职业探索是一个信息收集或职业问题的解决行为, 这种行为是通过对专业能力、工作性质和环境等信息的收集来降低职业选择的不确定性。

2.职业探索的发展理论

D.Super等人根据生涯模式的研究, 将生涯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成长期、探索期、建立期、维持期和衰退期。其中职业探索是职业发展一个重要阶段, 是个体在职业发展过程中有目的、有意识的不断加强对自己和外部环境的认识和了解的行为活动。在这个阶段, 虽然职业目标尚未确立, 但是职业选择的范围在不断的缩小。从时间上, 职业探索可分为三个时期:实验期、过渡期和尝试期。在实验期是个人综合认识和考虑自己兴趣、能力与职业社会价值、就业机会, 开始进行考虑和并择业尝试, 常采用讨论、工种、选课等方式加以尝试。在过渡期大多数青年正式进入劳动力市场或培训机构, 试图补充对职业的自我概念的看法;尝试期已经选定了一个适合自己特点的工作, 并且已经开始在该领域进行工作, 把它当成自己的终身事业。

Ginsberg认为, 在职业探索的兴趣期, 个体对职业的选择是模糊的;而在能力期, 个体逐渐认识到自己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与职业的关系。两个时期都是通过探索行为来完成的。

1990年, Super修正了他的理论, 引入了循环和微循环概念。他认为, 从成长到衰退的5个阶段是一般性的规律, 而具体到某个人, 他在每个阶段内都可能存在从“成长”到“衰退”的循环。一个大学一年级的新生, 必须适应新的角色与学习环境, 经过“成长”和“探索”, “建立”了较固定的适应模式, 但大学生活之后, 又开始面对另一个阶段——准备求职。原有适应的习惯会逐渐衰退, 继而对新阶段任务又要进行“成长”、“探索”、“建立”、“维持”与“衰退”, 如此周而复始。

社会认知理论从静态、微观的角度阐明职业探索是个体为了职业问题的解决或职业决策所进行的探索行为, 强调个体对信息的收集, 和对自己和外界环境的评估和验证, 达到人-职的平衡和同质, 最终确定职业目标。职业探索的发展理论从生命全程角度探讨生涯型态的建立, 把职业探索看成是一个发展、动态、循环和再循环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职业探索既在人生的整个大循环中, 又在每个循环的微循环里。

三、职业探索结构与测量

在早期, Super把职业信息收集行为作为职业探索的测量维度。1963年, Super将职业探索的认知分为两个过程三个方面, 两个过程分别是对选择的细化和晶化。细化是寻求确认尽可能多的问题解决方案;晶化是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和价值观选择方案。三个方面包括职业选择的一致性、职业选择的确定性和职业选择的信心。这为我们提供了职业探索的认知维度。

Jepsen认为, 职业探索结构的测量主要来自两个人观点:

一是Jorddan对职业探索多维度定义。职业探索不仅是一种认知活动, 也是一种应对行为, 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不断加强对自己和外界环境了解, 收集自我和环境的信息, 不断的对自我和环境进行验证的行为。自我探索和环境探索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 仅仅对环境探索或自我认知都不能囊括职业探索的内涵。

二是Krumboltz信息加工观点。他认为职业探索是一种信息加工的过程。信息加工理论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认知要素结构, 包括对自己了解、对行业了解、对决策技能了解等, 其中自我了解和行业了解是决策技能和微认知建立的基础。第二部分是信息加工。第三部分是对职业行为的启动、协调、监控, 根据最好的方案设计行动方案。

Stumpt 提出了职业探索认知、行为和情感三个维度。并于1983年编制了职业探索问卷。职业探索的信念包括6个纬度:就业的前景, 职业探索结果的确定性, 外部探索的手段, 内部探索的手段, 获得信息的方法及其对理想职位重要性认识。职业探索过程包括七个纬度:对环境和自我探索, 系统探索, 探索频率, 获得信息数量, 可供选择的数量和探索的重点, 即探索什么, 如何探索, 探索目标的明确性。职业探索的情感包括三个纬度:信息的满意度、探索的压力和决策的压力。这个量表首年先被Blustein于1988用青少年身上进行测量。1997年Taveira所进行的因素分析基本支持了此理论的假设, 其信度和效度达到了测量学的要求。该研究是职业探索维度研究中最系统的研究。1997年Taveira采用了CES新的版本测量葡萄牙人的职业探索, 进一步验证了这个量表的结构。

职业探索量表的发展归功于职业辅导理论和心理测量技术的发展, 此工具的使用又促进了前者的发展。研究者对职业探索量表进行了大量的修订, 但是这些研究仍然被限制在简单的职业探索的定义上。职业探索是在内部心理因素和外部条件共同作用下的心理和行为, 因此对职业探索维度的探讨仍然是以后研究的重点。

总之, 职业探索是职业发展的重要阶段, 是个体进行职业选择的重要行为, 有利于促进职业成熟和适应。职业探索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技能和态度使个体不断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尽管职业探索不是解决职业问题的万能钥匙, 但是探索技能和态度却是一种良好的适应机制。因此探讨大学生职业探索的特点、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职业探索的途径是职业探索研究的重点所在。

参考文献

[1]林清文.生涯发展与规划手册[M].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3.

[2]GELATT.Decision-making:a conceptual frame of reference forcoun-seling[J].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上一篇:哲理故事:毛竹下一篇:单式折线统计图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