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指导图(共10篇)
记叙文写作指导图 篇1
2019中考作文写作指导:看图作文
如何才能拿到中考作文的高分?作文网整理了《中考作文满分应试技巧:看图作文》,供同学们和家长参考。
看图作文的“图”,主要有图表、画图和漫画三种,出现在中考作文题中的,主要是漫画。
做中考看图作文,具体的操作程序是读题、析图、立意、拟题、构思、修改、定稿。“与众不同”的关键之处是要仔细观察画面和准确理解画“意”,先抓好读题和析图两步,然后才构思成文。
第一、读题。读看图作文的题目,主要是了解文题中所提出的要求,明确所规定的体裁,以便有目的有重点地去看图。
第二、联系题目析图。
①若文题要求写说明文,便着重观察图的结构,如画面的主体、背景、细节、层次、以及文字和对话等。此时的看图所追求的是准确的把握画面内容。
②若文题要求写记叙文,一般是排列出多幅图。这时便要着重观察每一幅图的内容和多幅图之间的关系,所追求的是全面了解画面中的“情节”。
③若文题要求写议论文,便要马上想到在看图的基础上去探求画面的直接意图和挖掘画面的深层含义。有的看图写议论文只需理解其画面的直接意图,就可以由表及里,依“图”论理,并恰当地联系实际,引申开来。如要求看关于“错别字”的漫画,写一篇议论文就是如此。而有的看图写议论文则一定要准确悟出画面的寓意、理解漫画所表达的主题才能由此及彼,立意构思,联想引申。
总的来说,以上三点所共同追求的,就是准确把握漫画的含义。
做看图作文要学会读图。当图映入你的眼帘,你应该马上有这样的意识:,呵,这一幅图是一个故事;呵,这一幅图是一篇说明文;呵,这一幅图是一篇寓言;呵,这一幅图是一个比喻……于是,你便可以就像材料作文、就像命题作文、就像自由命题作文一样开始写作。
在看图作文中,析图是关键的一环,就像“析材”是材料作文的关键性环节一样。因此。我们应该学会从如下角度去“析图”:
1.看“情节发展”
这适用于对多幅有内在联系的组合漫画的审读。如某地文题,设计了4幅画面:①某人手拿烟斗发誓,②把烟斗扔出窗外,③飞身下楼,④喜滋滋地接住烟斗。这4幅画面构成一个夸张而又典型的故事情节,表达了对“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的批评。又如漫画《一万个“0”抵不上一个“1”》,也是设计的4幅漫画,主人公在每幅画中都不断地画圆圈,表示“想在这里种树”。而在他画圈的过程中,别人栽的一棵树已经长大成材。画面构成了一个饱含哲理的寓言式情节,表达了“先干起来再说”、“不要纸上谈兵”、“不要总是下决心而不见行动”的主题。
2.看事物变化
适用于画面中立体事物变化鲜明的漫画材料。如漫画《珍惜我们的世界》,画中的白天鹅穿过烟囱中冒出的浓烟后,已经变成黑天鹅。画面通过天鹅的变化,揭示出公害的触目惊心,号召与各种环境污染作斗争。
3.看人物对比
适用于阅读以多个人物活动为主的漫画。如漫画《无题》,一个老婆婆在满头大汗地搓洗满盆的衣服,她背后的年青人却正围成一桌喜笑颜开地打麻将。画面运用对比的手法,呼吁社会关心老人的生活,批评不敬老爱老的社会现象。
4.看背景映衬
适用于人物活动中环境设计鲜明的漫画的阅读理解。画中的景,画中的物,往往有不可忽视的的烘托、反衬的作用。如漫画《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一本《课外作业》组成一副硕大的门,挡住了一个个矮小的学生。这强烈的反差揭示了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实,呼唤保护儿童的健康发展。
5.看比喻手法
适用于整体构思有明显而强烈的比喻义漫画的审读。如漫画《你来我往》,画中的大树树身上赫然写着“原则”二字,两个人正用一把写有“人情”的大锯在树身上推拉。画面喻指人情风已深深为害于原则,讽刺了拿原则做交易、各图己利的不正之风。
6.看整体意念
适用于理解含蓄的令人深味的漫画,作者在这样的漫画中往往运用比拟、象征的方法表现主题。如有这样一幅漫画,主体部分是两只山羊骷髅死死顶撞在独木桥上。它含蓄地讽刺了为一点儿小事而争斗不休、甚至于死不相让的坏风气,对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企业之间的关系、学校之间的关系均有警戒作用。
析图并理解其含义是看图写议论文的重要关隘,考生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才能顺利通过。因此考生要尽可能多地掌握“析图”的方法。除上面所介绍的以外,还有类比联想法、喻义探求法、比较排除法、对号入座法、寓言点题法等方法都可以运用。
中考看图作文,在看懂画面之后,第二关便是构思、写作了。就写作的过程讲,看图作文与其它形式作文一样,离不开立意、构思、表达的程序,但由于是看图而作,也就有了其特殊性,因此应该注意:
(1)若是说明文写作,则应忠实于画面形象,作准确而不是夸张的、生动而不是随意的说明。
在说明中,首先要确定画面上一个最重要的观察点,然后设计好说明的顺序。在说明的最后部分,最好用简炼的语言点示一下画面的含义。
(2)若是记叙文写作,要尽快进行合理想象,根据画面内容,编制合乎情理的情节发展过程和此中的人物活动以及他们的语言、动作、心态的显现。编制的过程就是“想”,要反复地想,想好之后再落笔成文,千万不要边编边想边写。
(3)若是议论文写作,则要尽快地确定立意的方向,然后迅速拟定三至五个可以依画面含义展开议论的“选题”,仔细思考之后择定一个进行写作。此中要注意的是要将画面含义引伸到实际生活中来,不要就画面议画面。
不论是哪种文体,也不论是一图一题还是一图多题,考场看图作文都要求写好构思提纲,编拟草稿和进行修改,有些失误可以在这几步中被纠正过来。
另外说明一下:看图作文有一个重要的过渡性环节,就是必须对图进行一番说明、介绍或描绘。看图作文的特殊性表现为,材料中所给的单幅漫画、多幅组合漫画、以及用来说明、评论对象的摄影作品、美术作品、科学图画等,不可能作为材料直接引进文章。它们需要一次“再处理”,由作者在观察、理解、提炼的基础之上,用文字叙述出来。这些叙述文字,如果放在记叙文的开头,就成了一种解说性的铺陈;如果放在议论文中,这种开头就往往于之中解说中顺势带出作者的观点。
记叙文写作指导图 篇2
看图作文是材料作文的一种, 它是以一幅画或一组画 (通常是漫画) 的内容为题材, 按照一定要求来进行写作的。它的材料是图画 (有的图画上还配有文字) , 这是看图作文的本质特征。看图作文常见的写作类型有:对画面进行说明介绍的说明文;对画面所表现的内容进行联想和想象, 加上自己“创作”, 并将构想的故事叙述出来的记叙文;还有要求对画面所表现现象进行评判的议论文。看图作文与其他类型作文的不同之处在于:除了要求考生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外, 还要求考生有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想象能力。
看图作文的主旨, 常常隐含于所给的画面之中, 通过画面人物、风景等表现出来。如果审题、读图时, 稍有不慎, 就可能误入歧途, 所以写好看图作文, 审图确定图画的主旨是关键性的第一步。只有弄清图画的主旨, 才能抓住特点, 把握关键, 写好作文。
看图作文既可以写成记叙文, 也可以写成议论文、说明文或童话。看图作文的要求包括看图和作文两个方面。
1.看图, 就是观察。
观察要有顺序, 单幅图一般多采用从整体到部分, 再回到整体的顺序进行观察。多幅图则一般采用从局部到整体的顺序进行观察, 也就是要先看懂每幅图的内容, 再找到各图之间的联系, 把一幅幅图的意思连缀起来, 形成一个整体, 最后从整体上准确而完整地理解这几幅图所要表达的主题。一般情况下, 看图作文在提供图画的同时还附有简要的文字提示, 我们可以利用文字提示去正确地理解图意。切忌孤立地看图而忽视文字提示。图画与文章一样, 内容上也有主要和次要之分。一般说, 画面上处于主要地位和突出地位的。是主要内容, 属于重点;而处于非主要地位或非突出地位的, 是次要内容。看图作文, 就是要抓住重点, 把重点写详细, 写具体, 从而展示图意。抓住重点, 并不是说画面上非主要的内容不要写。围绕重点, 有选择地描写画面上非主要的内容, 可以起到绿叶扶持红花的作用。
2.作文, 就是表达。
它要求将观察所得, 围绕图画的中心, 有条理、有重点、具体地写出来。因此, 写作时应从图画的细节出发。所谓细节, 是指图画中的人物、事件、地点、环境、时间、动作等。依据图画细节写作, 就可以把图画的内容用文字具体而生动地表达出来。此外, 还要发挥合理的联想和想象, 以便准确地理解图画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这类题型在审题中容易出现的主要问题是对画面理解有误。由于图画表意高度简化, 它所要表达的内容往往比文字表达得更隐蔽, 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而且有的图画从不同立足点看内容也不尽相同, 因此, 审题时分析画面、推敲含义就更显得重要。具体做法:一、总观全面, 细心审阅画面, 并有步骤地进行观察。二、观察背景和人物, 如画面的背景反映了什么, 近景和远景怎样配合, 它们和画面上的人物有什么关系;还有人物的身体、年龄、活动情况等。三、观察细节, 如人物表情、服饰、用具等。四、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对一幅画的主题抓得准, 看图作文才能写得好。这样, 我们就要细心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他在画中提倡什么, 反对什么?颂扬什么, 批评什么?他要说明什么?又是怎样把自己的意图融化在画面之中的?尤其要注意它以小见大的手法。
【素材积累】
1.请大家观察左边这幅漫画《假文盲》, 它所反映的内容, 图画上展现了一群身强力壮的男人无视“母子上车处”的标牌和一旁的母子俩抢着上车的场景。通过这幅漫画作者呼吁人们要遵守公共道德行为准则, 树立文明新风。再引申开来想一想, 其实,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不少的“假文盲”。比如, 在公共场所经常可以看到“不准吸烟”、“不准随地吐痰”的警示牌子, 可是, 人群中, 总有些人在那里吞云吐雾, 甚至旁若无人地把浓痰吐在地上。
看图作文写作指导 篇3
“据古巴《起义青年报》9月29日报道,一群憨态可掬的小鸭子正在鸭妈妈的带领下漫步在温哥华街头。突然,小鸭子失足跌入了路旁的下水道。危急时刻,鸭妈妈沉着冷静,向巡警求助,并带领他赶到‘出事地点’。巡警从下水道中捞出了将要被冲走的小鸭子,目送它们摇摇摆摆地上路了。”(摘自《参考消息2001.10.9》)
根据上面的图片报道,进行合理想象,然后写一个故事,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写作指导】
一、審清题意
本次习作是想象作文。要写好本次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从图片中你看到些什么?又想到些什么?结合生活实际,把“静止”的画面看成“活动”的生活实景。
2.根据图片报道,展开合理想象,补充情节,做到内容具体。
3.结合故事内容写写自己对小动物的感情或者对故事谈谈自己的感受。
4.分清主次,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二、弄清图意
1.图片报道清楚地告诉了我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经过、结果及事件中的角色。
2.仔细观察图片的各个局部情况,联系文字报道,设想鸭妈妈和巡警的神态以及所想、所说、所做,从而进一步理解图文的主要内容,深刻地理解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三、展开想象
1.这群鸭子为什么会漫步在温哥华街头?
2.小鸭子是怎样失足跌入路旁下水道的?是横过马路时的慌张,还是追赶鸭妈妈时的不小心?
3.鸭妈妈看到小鸭子跌入下水道,会怎么想,怎么做?
4.鸭妈妈是怎样向巡警求助、引起了巡警注意的?
5.巡警奋力搭救小鸭子的场面是怎样的?
6.小鸭子被救出后鸭妈妈会有怎样的表现?
7.在救助小鸭子的过程中,路人会怎么样?其他司机怎么表现的?
四、参考提纲
1.事件的起因略写。小鸭失足跌入路旁的下水道。
2.事件的经过详写。鸭妈妈向巡警求救,对小鸭子进行救助。
3.事件的结果略写。小鸭子得救。
4.表达情感。
记叙文写作指导图 篇4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一条繁华的大街上,面对面开着两家粥店,装饰、规模都很接近,生意也都很红火,可是路西店的营业额却比路东店高出许多。这是为什么?原来不同点只在于服务员的一句问话。路东店的服务员问客人:您的粥里需要加鸡蛋吗?而路西店的服务员问客人:您的粥里需要加几个鸡蛋?
谁会想到就是这样一句不起眼的话,就决定了两家店营业额的差距,可以说——细节决定成败。这一道理用于指导学生作文同样适用。
中学生写作文,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做不到具体生动。有的同学写的故事框架很好,却很难打动人,难以引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缺少细节,缺少真实细腻、饱含真情的细节描写。细细揣摩大师的名篇,能够感动我们的往往是一些经典的细节,而并非每一个部分。
着名女作家池莉曾说过:我偏爱生活的细节。我觉得人类发展了这么多年,大的故事怎么也逃不出兴衰存亡,生老病死,只有细节是崭新的,不同的时空,不同的人群,拥有绝对不同的细节。
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喜欢大起大落,偏爱悲欢离合,甚至是不写到死就不成为一个故事。有的同学认为作文创新就是要与众不同,于是就去追求离奇古怪,甚至是哗众取宠。学生们对怎样打动人这一问题在认识上有很大的偏差,作为老师,我们要正确地引导他们,鼓励他们写出自己独特经历和感受,把那些“崭新的细节”写细写活。
一、用细节激活读者情感
生活中感人的情景往往是朴素的,生动的,我们在记叙描写时要做到真实自然,原原本本地再现出自己被感动的地方,就同样能感动别人,这也是好文章能让我们感动的秘密之一。
朱自清的《背影》之所以能打动千千万万的读者,正因为细致真实地刻画了父亲穿过铁道给儿子买橘子的艰难的动作。这样的细节在大师笔下可以说俯拾即是。
例如:朱自清另一名篇《冬天》里的一个细节:
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这里再现了作者童年时代与父亲和兄弟们在冬天吃豆腐的情景,从“站”“仰”“觑”可以看到父亲在给哥儿三个夹豆腐的时候,那份认真,那份仔细;从“一一地放”则可品味出父爱的博大与无微不至;从“等着”“掉下来”可以分享到在父爱的羽翼下,兄弟们其乐融融的温暖。就这么平平常常的几个动词,使阴暗的老屋荡漾着深沉的舐犊之情,读到这里,读者心里自然会升腾起一阵阵暖意。
又如:史铁生的名篇《秋天的怀念》里的一个细节: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录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这时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到的地方偷偷地听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
这段话作者用“砸玻璃”和“摔东西”两个细节来表现“我”的暴怒无常,点到为止,不作展开,却极具冲击力,有以一当十的效果。表现母亲的悲伤和慈爱,用的却是更精致的细节。母亲看到儿子遭受折磨,“悄悄地躲出去”,“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母亲那种无奈,那种牵挂,那种对儿子内心痛苦的理解,都在这无声的动作里了。儿子平静下来了,母亲又“悄悄地”进屋,“眼边红红的,看着我”,“眼边红红的”,一个细微的神态,透露出母亲无限悲苦的心情;“看着我”,三个字,一个动作,表现出了母亲对儿子的无限关爱和怜惜,蕴含着无限深情。几个简单的汉字,有着沉甸甸的分量,读者无不为之动容。
平凡的动作,平凡的情景,经过大师之手就变得不同凡响,感人至深了。其实,大师们并不拥有点石成金的法术,只要我们努力,做生活的有心人,我们也能够练成金手指。
二、用细节传达人物神韵
古人感慨:“文之作也,以记人叙事为难。”难点之一就是传神。要想传神必须在细节上下大力气才行。小说中许多虚构的人物,却能够经历时间的考验,永远活在人们心中,这主要归功于作者对他们成功的塑造,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那些富有个性的细节。
提起孔乙己,我们脑海中立刻会出现那个“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高大”形象,同时也会想起他在咸亨酒店极“豪爽”地“排出九文大钱”,当然也忘不了他“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走出了我们的视线。孔乙己的性格及命运悲剧,就在这些传神的细节中凸显出来,具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
再来看看《红楼梦》中一段“笑”的描写: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这一段描写每人都着墨不多,却表现出了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湘云的豪爽,黛玉的娇弱,宝玉的受宠无羁都已尽收眼底。每人的年龄、身份不同,笑的方式也不同。长辈们、主子们可以无所顾忌,小丫头们却不感放肆,虽然无不“弯腰屈背”,却只能“躲”、“忍”,还不能忘记自己的职责“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短短的一段话,人物个性、等级尊卑已表现得淋漓尽致,堪称典范。
三、用细节彰显文章主旨
1、通过细节来表现主题。
曾看过一篇名为《等待》的小小说,主要情节是:儿子一再许诺星期天带母亲去离家不远的万寿宫游玩却从来没有兑现,使老母亲热切的盼望一次次落空,终于变成失望以至绝望。
文中反复出现这样的细节:
星期天到了,她见光就起床,把银丝般的头发梳得光溜溜的,还换上了一身干干净净的衣服,坐在卧室里等,等儿子带他去万寿宫。
而文章的结尾却是:
星期天到了,穆家婆躺在床上没起来。
又一个星期天到了,穆家婆又躺在床上没起来。
就是这样一个相互照应的细节,让我们看到了老人的心由热到凉的过程,一场等待终成空,老人已没有了起床的心气和力气,可见儿子的行为对老人的伤害之深。文中没有一字指责儿子,可读者读后无不气愤,作者的态度已通过他笔端的细节准确地传达给了读者。
2、用某一特定细节作为文章的线索
在此类文章中,朱自清的《背影》堪称典范,“背影”是行文的线索,更是文章的一个重要细节,是作者情感的爆发点,“背影”上凝结的父爱比全景式的展现更令人感动。
近年来,中学生在用细节作线索来组织文章方面也涌现出了许多好作品,从文章题目即可看出,例如:《父亲的巴掌》、《枕头里的歌》、《妈妈的留言条》、《轻轻一声叮咛》等等,把情感寄托在具体而细小的事物中,更容易把“情”表达得充分、真切,收到以小见大,窥一斑而见全豹的效果。
3、连缀细节构成文章主体内容。
有的文章并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把一个个生活中的小细节连缀起来,同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譬如:《父亲的爱》,文章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也没有完整的情节,通篇都是“在我的生日会上,爹总是显得有点不大相称,他只是忙于吹气球,布置餐桌,做杂务。”“我念大学时,所有的家信都是妈写的。他除了寄支票以外,还寄过一封短柬给我,说因为我没有在草坪上踢足球了,所以他的草坪长得很美。”“每次我打电话回家,他似乎都想跟我说话,但结果总是说:“我叫你妈来听。”诸如此类的小事情,可是读后我们分明感受到了父亲对儿子那种深沉的、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爱。
在近年来的中考满分作文中,也有许多此类优秀作品,有的连缀几个细节凝聚成一个核心,有的在形式上还有所创新,体现为片断文、日记体等,例如:《感动》一文,写了老师艰难地捡起地上的粉笔头、母亲照顾偏瘫的父亲、邻居叔叔为捐献骨髓而锻炼身体、隔壁小妹妹等待上“非典“一线的妈妈归来,这样四个镜头,或者说仅仅是四个定格的画面,带给人的却是真实的“感动”。还有,《留下》、《沟能》等都是此类佳作。
4、用某一细节作为切入点来构思全文。《牵狗散步的人多了》反映出一种可悲的社会现象:年轻人宁可牵狗散步也不陪伴寂寞孤独的老人;老年人得不到子女的照顾,为了排遣寂寞,也只好把情感寄托在狗身上。“牵狗散步的人多了”只是一个生活中的细节,却被有心的作者敏感地捕捉到,创作成一篇反映社会问题的小说,真可以称得上是举重若轻。
生活中许多不经意的细节都可以成为写作的切入点,譬如:每个学生都遇到被人作为榜样,或父母整日以别人作榜样激励自己的情况,但很少想到把它写到自己的作文中,在大兴区中考满分作文中,就有一个小作者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细节,以此为切入点写了一篇《叔叔阿姨需要我》,写了自己因为有很多人等待我做榜样而不敢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写得简洁流畅,以选材角度新颖而广受好评。
细节是生活最柔软、最鲜活、最感性的一部分,没有了细节,一个人的生命就成了坚硬的岩石,荒凉的大漠。生活丰富绚烂的一面,永远在那些会盛开细节之花也善于用心捕捉细节之鱼的人那里,温情脉脉地缠绵着。细节是丰收过的果园里遗落的那只果子,在你不怀任何期待的时候,一抬头便看见;有时细节是一粒随风而来的种子,即使落在荒废的花盆里,仍会发出灿烂的芽来。
高中记叙文写作指导 篇5
高中记叙文写作的四大要领
要领一.讲一个完整的故事
记叙文是用来做什么的?
记叙文的本质特点是故事性,记叙文是用来讲故事的。好的的记叙文正如好的电视剧,情节精彩,故事性强,悬念重重,能引人入胜。有了故事性,才有了记叙文的本质。
故事精彩,记叙文才能吸引人,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抓住了故事性的记叙文,即便文笔一般,文章也差不到哪里去。通常情况下,学生写的记叙文不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故事的框架、选材和情节没有构造好,文章显得平庸乏味。学生写记叙文要从故事性入手,有故事则有内容,有内容才有精彩。高考记叙文写作,成败的关键皆由故事性决定。
优秀的记叙文,往往构思精致巧妙,情节引人入胜,高明的作者都在故事情节的完整及构思的巧妙方面下功夫。记叙文要完整生动地叙述故事,名家名作无不是寓巧妙的情节构思于完整的故事之中。
要领二.塑一个鲜活的人物
写记叙文离不开写人。写人千万不能写成纸人,站立不起来,鲜活不起来。写人要把人物写鲜活起来,要写得有血有肉,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要让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鲜活起来,除了对人物与事件进行叙述以外,还必须进行细致深入的描写。描写人物常用的方法是肖像描写、细节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活动描写等等。
要领三.作一番生动的描写
记叙文中的描写,包括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等等。
人物的肖像描写,主要指描写人的容貌、神情、姿态、服饰等方面。肖像刻画要以形写神,形神俱似,不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形神兼备的肖像描写有助于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表现出人物的时代特征;结合情节的发展,还能显示人物的命运。人物的语言描写要做到立片言而尽显人物精神。人物语言包括独白和对话两种。独白指人物的自言自语,对话是两个人或多个人之间的相互交谈。历来优秀作家都十分重视人物语言的描写,常说的“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既是对作家塑造生动人物形象的高明技法的赞誉,也是语言描写的功能和作用的体现。
人物的动作描写要做到在举手投足之间见到人物的真性情。对人物进行心理描写则要做到洞幽烛微,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窥视人物的心灵世界,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揭示人物的身份境遇,突出作品的主题思想。景物描写要突出景物的神韵,必须抓住景物的层次和主要特征有序描写。场面描写要突出场面的特点,要把人物置于场面之中。
不管是人物描写、景物描写,还是场面描写,都必须注意细节描写,就是对故事情节中那些极富个性特点的细枝末节方面进行描写。细节虽小,却往往通过作品给人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要领四.抒一段动人的情感
抒情,简单地说,就是用真挚的语言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在记叙的过程中,恰到好处地对所记叙的人和事抒发感情,可以让平白的叙事锦上添花,引起读者的共鸣。抒情的文字有时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作者凭借所描述的人、事、景、物来传情达意,即间接抒情,常见的间接抒情方法有叙事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三种。抒情文字有时在叙述和描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也就是直抒胸臆。
2008江苏卷
有些人只是在童年有过好奇心,有些人一生都能保持好奇心。质疑、发现、智慧、高尚、惊喜、快乐、烦恼、平庸„„这中间的每个词都有可能像影子一样跟在好奇心的后面。请以“好奇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好奇心
两个人都长年纪了,相距不过几米的屋子,有什么必要隔几分钟就喊一下?
每次去奶奶家,这件事总是会勾起我的好奇心。
奶奶八十了,但眼不昏耳不聋,还能眯着眼在屋里做针线。大她三岁的爷爷便不行了,不愿走动,总是坐在藤椅上晒太阳。
相隔不过几米,奶奶过几分钟,便会放下活儿,“老头子!”奶奶这么叫。
爷爷不应,奶奶便急,迈着碎碎的步子到跟前。爷爷好好的呢,在藤椅上睡熟了。于是孩子般地笑嗔:“这个死老头子,人家喊了也不睬。”
这样的事天天发生。我很好奇。
是奶奶闷吗?没有人说话?那她为什么只喊一下而不是和爷爷唠嗑呢?
喊爷爷做什么呢?还这么不停地喊?我想起奶奶每次看见爷爷好好的,满意离去的背影。阳光总是以最完美的角度铺在奶奶身上,每每这样的画面闪烁着温暖的光辉。
是不是只要有人答应便好呢?我好奇地继续想。
那好。再有这种事发生时,我便捂住嘴,学爷爷的声音迟缓地答:“唉——”可每每奶奶都能辨别出来,无论我用布还是用棉花捂以求声音的逼真。“细丫头在这儿捣乱„„”奶奶皱纹满布的手会轻拍我,以示责备。微微笑。
奶奶依旧。
我的好奇心不减反增。算了,我破釜沉舟。“奶奶,你老这么喊来喊去做什么呢?也不嫌烦。”
奶奶看我,宽容地笑:“丫头,你不懂的。知道他好好的,我才心安的。”
心,被濡湿了。是花蕊中的一滴露。连日以来如同小虫一样不断噬咬我心的好奇心得到满足。
你在,就心安的。这是人世间最最美丽的风景。粗茶淡饭有什么要紧?年华 老去有什么要紧?你在,就心安。
我想,所谓爱,便是如此。就是我所爱的人,我惦念的人,必得在我看得见的地方,我手够得到的地方,我能够走到的地方,好好的存在着。
我庆幸我拥有好奇心,才得以知晓奶奶一辈子的关心,温情与爱。我知道了,那声声呼唤是在说,有你在,整个世界,都在。
点评:此文是叙写日常生活的规范的记叙文,成功的秘诀在于从“我”独特的视角探求老人的内心世界。奶奶的言行,的确让孙女好奇。于是,调皮的“丫头”对奶奶进行了一番“侦察”,结果“侦察”到了“人世间最最美丽的风景”——濡湿了人们的心,美得如“花蕊中的一滴露”!此文是叙写日常生活的规范的记叙文,能在“尺水”中“兴波”,能用鲜活的细节描写展示澎湃的内心波澜,读来意味无穷。这是2008年高考记叙文的拔尖之作。
踮起脚尖
从春到冬,母亲踮起脚尖迎接新的一天;从小到大,母亲踮起脚尖为我撑一方爱的晴空。——题记
想起母亲,便想起她很多个画面。每一个画面里,母亲的姿势都是踮起脚尖。她踮起脚尖卖力地踩着打禾机;她踮起脚尖把一筐筐的稻谷放进高高的谷仓里;她踮起脚尖摘下树上的桃儿、桔子,挑到几里外的集市上卖;在集市的人堆里,她高声叫卖,那姿势仍是踮起脚尖……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
五岁那年秋天。四里外的赵村放电影。母亲说好要带我去看的,可等她把碗洗好,把猪草剁好,装到大荷叶锅里后,我们匆匆赶到赵村的时候,电影已经开始了。更重要的事:晒谷坪上早就聚集了很多人,连两旁堆起的草垛上也是人。我们挤不到前面去,站在后面根本看不见,我急得直嚷嚷。母亲迅速地把我架在 脖子上,“哎,好!还差一点!看不完整。”母亲又调整了一下身体,这下我能完全看见了。当时,也没有去想,只知去看并不看得太懂的电影。许多年后,我回忆起童年来,便明白了那晚,我能看到电影的原因,是我一直骑在母亲的脖子上,是母亲一直踮起脚尖,踮了一个晚上。而她看到的却只是别人的后背。
十五岁那年夏天,我中考。(那时,时兴考中专,特别是我这样的农村孩子,跳出农门,有份工作,就是长辈最大的心愿。)记得6月18号那天,考完语文,我走出考场,一眼就看到了人群里的母亲。她正踮起脚尖,探出半个身子,向这边张望呢!我跑过去,轻声责备说:“妈,你怎么来了,咱家正在割麦子呢,忙都忙不过来!”母亲笑笑,从塑料袋里拿出两张鸡蛋饼,还有几个鸡蛋,塞给我说,“我送这个来给你吃,你最喜欢吃的了!天太热,没弄太多,怕坏,饿了吧!快吃”我接过,低头看见母亲头上还粘着几根小小的麦穗,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只是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考好!
二十五岁那年冬天,我失恋了,我觉得我的整个世界,都冻了,都塌了。一个人漫无目的地走在冷冷的风里,万念俱灰!不知什么时候,下起了米渣子(冰雹),我不管;又不知过了多久,飘起了鹅毛般的雪花,我还是没管。后来,不知怎么的,走着走着,就回到了家。母亲见到我从单位回来,又惊又喜,连忙帮我拍去身上的雪花,“头发上也有,别动,妈妈帮你弄下来!”母亲边说着,就踮起脚尖,张开双臂,去弄我头上的雪。刹那间,我感到一种巨大的温暖弥漫全身,这一刻,我明白:就算我失去了整个世界,我还拥有母亲,还有母亲暖暖的爱。我有什么理由不积极地生活呢?
我正准备午睡的时候,听到客厅里窸窸窣窣的声音,过来一看,是母亲,她正踮起脚尖,蹑手蹑脚的,“妈,什么事呀!”“呀,把你吵醒啦!”母亲像做错事的孩子,“没事,我送点青菜过来!顺便看看,你们有没有要洗的衣服!„„噢,快去睡!快去!”我没能拗过母亲,她硬是把我儿子换下的脏衣服拿走了。
这一年,我三十五岁,母亲五十七岁。她在我所在的学校食堂做临时工,一份几百块钱的工作,她却比谁都看重,都珍惜。空余时间,还在食堂后面的空地上,种了菜,时不时地来帮我做做家务„„
记叙文写作指导-写景 篇6
天下的景或物,千差万别,千姿百态,各有自己的特点。比如水,有的汹涌澎湃,有的水平如镜,有的流水潺潺,有的水波粼粼„„那么,怎样写出景物的特点呢?关键的是要进行细致的观察。
传说宋代画家文与可,为了画好竹子,冒着似火的骄阳,全神贯注地看着一片竹子,脸晒得通红,衣服被汗水湿透,但他好像是毫无知觉一样。不知何时乌云盖住了山头,随后狂风大作,文与可撩起袍襟,迎着咆哮的狂风,攀登到山顶,继续观察狂风吹乱的竹林。突然一声雷鸣顷刻大雨如注,竹叶子上晶莹的水珠又吸引了他。他不顾雨急路滑,向竹林跑去,心神完全溶于了竹的海洋。由于文与可彻底地了解了竹子,因而才能画出最出众、最富有特点的竹子。
我们在观察景物时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一、要观察景物变化的全过程。从开始到最后,凡有变化的都要细致观察。比如植物,它的发芽、开花、结果等各个生长期都有不同的特点,如果细致观察了全过程,就容易抓住它的特征进行描述。
二、捕捉景物的颜色和姿态。自然界的颜色是七彩的,自然界的万物是各具形态的。我们在观察时,就要善于捕捉到景物的颜色和姿态。
小学语文记叙文写作指导浅析 篇7
一、把握层次与要素
小学语文记叙文写作指导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把握层次性,抓住记叙文的重点要素,即事件发生的时间以及地点、涉及的人物、引发事件的成因以及具体的经过、最终的结果。通过要素指导,学生便可掌握写作要领,简化学习难度。例如,在指导命题作文:那一次,我哭了的过程之中,首先要叙述我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哭了,当事人都有谁,为什么哭,而后要叙述具体的经过怎样,最终哭了导致什么样的结果,我内心的感受如何等。通过该叙述过程,学生将在记叙文写作的过程中找到方向,理顺思路、清晰结构,依照六大要素设定提纲,做到层次分明。围绕要素创作的过程中,只要学生稍微修饰,便会使文章更加充实丰富。
二、明确重点、细致入微的描绘
每一个文章均包含重点,即突出中心的内容。记叙文之中、事件原因、最终结果以及经过则是组成情节的主体环节,而事件过程则是最为重要的重点。围绕此重点进行阐述与表达,便可把握最能够显现作者感情思想的内容来创作。还是以那一次我哭了这一记叙文做例子,应引导学生将叙述我哭了的经过作为文章重点,而我为什么哭最多的原因来自于父母的高期望值以及不理解。因此,该过程之中,描绘父母语言便成了文章叙述的重点部分。针对小学生来说,教师无须刻意的要求他们对人物形象、语言或是心理等层面做一一的描述,而应依照作者当时感受最深的部分进行。这恰恰是以往语文教学阶段中经常出现的弊病。较多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为使学生创作能依照预期计划开展,总是会给学生强加一些标准。例如,描写外貌可采用炯炯有神来形容眼睛,或是采用浓眉大眼等词汇,这样导致的结果往往是学生创作的文章千篇一律、过多雷同,没有体现出新意与特色,这与新课改目标恰恰相违背。
另一方面,由于小学生在较多时期并无法快速地抓住重点、明确重点。因此在教学指导阶段中,教师应引领学生由主题构思入手理清重点内容。
三、细心观察、积极动笔
倘若说把握要素、划分层次为核心基础,则明确重点,进行细致入微的描绘可有效的突出中心,而细心观察、积极动笔则可使学生的体验不断丰富,培养他们形成更好的写作、创作习惯。首先,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应由其日常生活的点滴事情入手。从个人来讲,每一个人生长环境、教育背景均不尽相同。而观察便是要从这些之中察觉不同,并通过恰当丰富的语言进行描述。再者,针对不同人物的语言,应由其话语的态度以及预期、表情等层面仔细的分析观察。而针对景物的描述需要由顺序上开始。例如,描述学校校园之中的一棵槐树,应由树根至树叶描述其有怎样的不同,这样在创作的阶段中方能依照顺序进一步展开。实践教学阶段中,教师应引导小学生由身边的各个人或者事物开始,从观察每个物体开始。就好比教课教师一样。各个学科教师、各个人长相、采用的语言、性格特点均有所不同,而学生是否能够抓住并参透此类不同,便要看他们观察的是否细致了。
另外,从学生创作抒写的习惯来讲,教学阶段中,教师可利用两类方式进行引导。首先,可通过连词成段的方式,也就是在每周可固定布置一个主题,并在主题之中每日选择三至五个词语,引导学生依照该词语抒写一段简单易懂的话语。该方式做起来不难,学生可较好的完成,重要的是要持之以恒,方能卓有成效。另外,应激励学生养成每日记日记的习惯。在往常记日记的过程中由于一些教师提出了较高的标准要求,学生存在一定的创作瓶颈,因此会渐渐丧失了写日记的兴趣。我们认为,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讲,在记日记的过程中,教师应引领他们由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入手进行构思,重要的是自身在该类事情之中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或是对某种事情的看法如何,而不应仅仅的作字数上的要求。
四、结语
总之,小学语文记叙文写作指导过程中,应牢牢把握这一基础环节。教师应循序渐进的做好引导,使学生全面掌握记叙文的抒写要素,并由要素入手做好构思。在层级展开的过程之中,应学会如何突出重点、抓住中心内容。同时应在日积月累的观察中丰富素材,养成更好的写作创作习惯。只有这样,方能令学生不断的进步、持续的提升。广大教师应积极突破以往作文模板的陈旧套路,注重学生体验,以此为根本的写作基础,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记叙文写作思维,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记叙文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种文体形式,是学生后续学习写作、掌握技巧的重要基础。如何写出一篇精彩的文章,对于小学生来讲具有一定难度,虽然记叙文篇幅不长,却可透过字里行间抒发笔者的感情思想。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讲,写好记叙文可激发其善于观察周围事物、捕捉生活细节的兴趣,对学好语文知识,发展综合素质极为有利。
关键词:小学语文,记叙文,写作指导
参考文献
[1]刘小梅.加强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有效性[J].师道:教研,2011(7).
记叙文写作指导“一二三四” 篇8
根据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初中作文教学最重要的还是指导学生写好记叙文。如何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写出一流的记叙文呢?笔者的建议是,努力体现“一个中心”“两个亮点”“三个必须”“四个务必”。
一、一个“中心”
几乎所有的考试满分作文都是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及思考感悟,而且各市中考作文题都直接或间接地要求学生发现自我,回眸成长轨迹,审视自我,探索成长的奥秘,书写理性的思考,表达真挚的情感。因此,在日常的写作指导中坚持以“我”为中心,写“我”身上或身边发生的最真切的事,这一“中心”至关重要。
1.叙写“我”生活中发生的有典型意义的事。“我”的人生经历与众不同,“我”的生活状态与众不同,“我”的生活感悟自然与众不同。因此,留心观察积累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思考事情的本质意义,具体完整地写出来,最容易产生震撼力,引人入胜。如课文《幽径悲剧》《都市精灵》(苏教版,以下举例皆同)写的都是作者生活中的典型事件,很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鸣,使人回味无穷。
2.抒发“我”内心饱蕴深沉的真挚之情。“感人心者,莫乎于情。”情感是记叙文的生命,“我”的情感真挚浓烈,才能打动人心,才能感染阅卷老师,让阅卷老师进入情境,认同文章的真实性。如课文《散步》《背影》等都是记叙生活的真实篇章,抒发的都是内心的真挚之情。
3.阐明“我”思考感悟到的普遍人生哲理。考场记叙文一般不是性情作文,有负载,需要揭示出普遍的人生哲理或者社会意义,表达心灵的净化和人格的升华,最好能上升到人的精神层面,比如人性的、民族的、文化的等。如海伦·凯勒的《享受生活》一文结尾“忘我就是快乐”,萧乾的《枣核》则在结尾道出:“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二、两个“亮点”
很多人读文章首先是被文章的标题吸引,然后迅速去读开头和结尾,如果首尾也很精彩,就津津有味地读下去。由此可知,“拟好标题”和“首尾精彩”这两项是吸引阅卷教师注意、赢得其好感的关键。把“拟好标题”和“精彩首尾”作为整篇文章的亮点来写,也是博得高分的捷径之一,更是写作指导的有效策略。
1.给文章拟一个好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整个文章的要义都集中在标题上;标题也是阅卷教师的眼睛,阅卷教师首先感受卷子的整体质量——书写和卷面的整洁程度,然后会马上阅读标题。所以,巧妙漂亮的标题可以赢得阅卷教师的好感,博得高分。
好的标题有四项要求:(1)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如文题“经历风雨”写主题为勤奋与坚持;(2)范围要小,直见主题,如文题“母亲的安慰”写主题为理解与支持;(3)标题宜短,言简意赅,如文题“永不言弃”写主题为执著追求;(4)不要把提示语当标题,如中考作文题:以“孝敬父母”为话题,自选角度作文,文题绝不可以用“孝敬父母”。
2.打造精彩的开头结尾
有人提出好文章的标准是“凤头、猪肚、豹尾”,所谓“凤头”就是要使文章的开头像凤凰的头一样俊秀、精致,有吸引人的魅力,让人愿意继续读下去;所谓“豹尾”就是要使文章的结尾像豹尾那样刚劲有力,让人回味无穷。
好开头的三点要求:一是要突出主题,让读的人明白文章的主题;二是短小精悍,很快入题,紧紧扣题,不写与主题无关的话,一般以100字左右为宜;三是要引人入胜,通过运用修辞、联想、描写等手法写出文采,引起读者的兴趣。
好结尾的标准:一是简洁有力,既能自然地结束文章,卒章显志、深化主题,又能意味深长、启人深思,一般100字左右为妙;二是呼应开头,浑然一体。
三、三个“必须”
记叙文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和叙事为主要内容,写记叙文要清楚交代四个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记叙的事情无论大小,若能实现三个“必须”,就相对容易成功。
1.必须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包括事件的发生、发展、结局和感悟,这是记叙文的基本要求,但不排除几个记叙片段的蒙太奇组合。关键是要运用记叙的手法,在组合中传达出深刻的内涵。也有人提出著名的文章写作方法,即“写两段,不重复”,实际上就是写两个记叙的大段,构成一种关系,紧扣文章的话题和中心。
2.必须有比较清晰的人物形象。要有清晰的人物形象,就要抓住人物的特征,运用白描、工笔、细节、烘托、侧面、对比等艺术手法,刻画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例如:“王老善爱思考、爱发言,但经常表意不清。他有两个外号‘喋喋不休一语无伦次’。他流传最广的一句名言是:‘来,我给你画个自画像。”’
3.必须有富于变化的故事波澜。为文忌平铺直叙,贵一波三折。有波澜、有起伏的文章,才有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常见的波澜设计方法有:峰回路转法,如初中生现代文阅读《假币》;欲擒故纵法,如课文《林冲棒打洪教头》;设计悬念法,如课文《变色龙》;欲扬先抑法,如课文《白杨礼赞》。
四、四个“务必”
针对多数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文体不清晰、主题不明确、线索不明朗、重点不突出等问题,笔者要求学生构思文章时做到四个“务必”:即务必精心提炼文章的主题,务必精心打造文章的线索,务必精心安排文章的结构,务必精心确定文章的重点。
1.务必精心提炼一个文章的主题。记叙文写的主要内容是事件及感悟,而对于一篇文章而言,重要的不是事件,而是事件的意义,也就是文章的主题。主题决定了文章的思想性和深刻程度,是产生艺术震撼力的关键。突出主题的技巧是将主题浓缩为一句话,在文章的开头、段首、段尾、结尾反复巧妙出现,既紧紧扣题,又逐步深化主题。当然,这样反复扣题的句子可以在句式、内容上稍作变化。如课文《白杨礼赞》中“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要赞美白杨树”一句在文章的开头、段首、结尾反复出现了五次。
2.务必精心打造一条文章的线索。打造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能让文章思路清晰,具有很强的条理性,有效避免偏题走题。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线索可以是一个实体的事物,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感情的变化等,如课文《白鹭》就是以“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一句话贯穿文章的。
3.务必精心安排一种文章的结构。什么样的文章最能打动人?结构严谨巧妙是关键。文章的结构有很多种,但是,最常用的有四种:总分结构、并列结构、对比结构、递进结构,当然,很多文章会有多种结构交叉并用的情况。
4.务必精心确定一个文章的重点。一篇优秀的文章必定有一个明确的重点,抓住文章的重点才能使文章结构紧凑、主题突出、层次鲜明。确定重点的方法是紧扣文章的主题和线索,每篇文章只要突出一个重点,浓墨重彩来记叙、描写,使文章的内容充实、人物形象清晰、感情真挚。
参考资料:
1.方洲《中考作文轻松提分宝典》,华语教学出版社。
记叙文写作指导方法 篇9
就修改文章而言,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方法。初一学生写作能力很有限,让他们自己修改文章,就更加困难了。所以,必须教给他们一些方法。
第一,是朗读。让学生明白只有读,才能发现错别字和不合语法的病句。语感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学生写作文后,我让他们放声读两遍。有时,还让他们录音,然后放录音,听听是否有词句的错误。听到有问题的地方,用笔划出来。这种方法简单、易做,学生乐于接受。
第二,介绍词句修改的具体方法。
1、删。删去多余的字、词、句,使语言简洁明快。如:“我从没到过世界公园,这一次还是头一次到世界公园。”头一次到世界公园,当然以前没到过。因此,“从没到过世界公园,这一次”,都应该删掉。
2、增。增加一两个或几个字,使语句明确、生动、流畅。如:“他拉开门,拿出一听可乐。”拉开什么门呢?不明确。“门”前面应该增加“冰箱”两个字。再如:“老师生气了,看着我。”在“看着我”前应加上“瞪着眼”三个字,就能生动地表现出“老师生气”的样子。
3、调。调整语序,使表达合乎逻辑。如:“我生日那天,姑姑送给我很漂亮的一件毛衣”。”“很漂亮”这个短语,是修饰毛衣的,而不是修饰“一件”的,应调到“毛衣”的前面,才合情理。
4、换。换个词或句子,使表达更严密。如:“对如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问题,我们争吵得很激烈。”对严肃问题发表看法,用“争吵”来表达是不妥当的,应换成“争论”或“争辩”。
5、改。作文中的错别字和标点符号的错误,应认真对待,予以改正。
以上是给学生所讲的五种修改方法,所举例句,都是学生自己用我讲的方法修改的。在修改中,我要求学生运用教材中介绍的修改符号,予以改正。在学生自改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互改。两人或几人一组,相互评论,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记叙文写作指导(三)[范文] 篇10
(三)人们常说,“文无定法”,此话并不错。然而,面对初学写作的初中生,教一些基本的写作知识,有步骤 地进行写作训练,这对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使其少走弯路,是完全必要的。
一、指导学生学会观察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要练习我们的眼睛,善于观察人的动作、态度和表情。练习我们的耳朵,善于听取别人讲话的语句、声调和他的特殊用语。”这 就是说,观察生活,一是要看,二是要听。观察的内容是:年龄、性别、身高、体型、脸型、肤色、发型、衣着打扮(颜色、款式、质地)、表情,特别是眼神,以及老师上课的语言和动作等。观察的时间是四个星期。对观察的要求是:
第一,要抓住人物的特征。人物的外貌、性格、感情各不相同。只有抓住观察对象的与众不同之处,才能写出人物的个性,才能避免“千人一面”的弊端。
第二,观察要细致。所谓细致,不是说在观察人物时不分主次,而是要发现观察对象与别人不同的细微之处。不同性格的人,说话、做事时的表现是不同的。人物的一个动作,一丝微笑,往往带有性格化的特征。所以,观察必须细致入微。观察得越细致、越深入,印象就越清晰,理解就更深刻,描述就更具体、更生动形象。
第三,比较观察。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的目的是求异。在观察时,要抓住老师在各种情形下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特征,即生气时、高兴时、严肃时„„言谈举止和精神状态的不同点。这样,才能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二、写熟悉的人和事
日常生活中,学生接触最多的是父母、老师和同学。因此,学生对他们的外貌、性格、爱好、思想品质等 了如指掌,描写时自然容易抓住人物的特点。但是要想让学生把人物写得有血有肉,还必须在写法上给他们以 具体的指导。我的具体做法是:
第一,写人物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描写人物大体是从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入手。但是在一篇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中,这四个方面并非要全 写,有时外貌和心理可以不写,当然,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决定。然而人物说的话、做的事必须要写,而且还要 写得具体、真切。否则,就难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或精神风貌。
第二,写人物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写人物说话,要写出在不同场合说话时的表情、姿态和神色。写人物做事,要一步步地写出人物的动作,或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等。不管是语言描写,还是动作描写,都要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职业、习惯等,否 则就会平平淡淡、干干巴巴,不能表现出人物的个性化特征。
第三,让人物自我表演。
学生写作前,强调指出写人物说话、做事,最好让人物自己说、自己做。作者要像故事片中的导演,在 幕后指挥,让人物自我表演。而不要像纪录片中的解说员,自己一味地介绍。这样,笔下的人物才富有立体感,才能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良好效果。
例如沈 静同学的作文《一位让我敬爱的人》,描写的人物是我校的张校长,作文选取了两个事例,表现张校长对工作认真负责、关心同学的好品质。其中的一个事例是这样写的:“星期六上午我们也得上课。早晨,我早早来到教室,刚脱下外衣,就冷得打颤。一个声音在我耳边响起:‘冷吗?教室里暖气热吗?’那么亲切。我回头一看,原来是张校长。
她走到暖气前,摸了摸,摇摇头,显出几分焦急和不安„„快上课了,张校长 又来了,对我们说:‘同学们,这几天冷,大家要多喝热水,有条件的要每天喝两袋板兰根,预防感冒,记住 了吗?要当作业来完成。’然后用手扶了一下眼镜,到别的班去了。”这篇作文,注意让人物自我表演,所以,给人留下了较深刻的印象。
三、片断写作训练
所谓“片断”就是一篇文章中的一段。一篇完整的文章都由不同的片断组成。所以,写好片断对写好整篇 文章是很有帮助的。
第一,要围绕一个中心写。因为是片断,内容要集中,不能漫无边际地写。
第二,要真实。必须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或写自己的观察所得,不能脱离生活,编造离奇的故事。
第三,要具体。写出自己所看到的或听到的情景,不能空洞无物。
第四,要写出自己的点滴感受。也就是要赋予片断一定的思想意义。
例如李峥同学写的《街头见闻》,全文是这样的:
下午,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看到了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她看上去只有六、七岁,红润的脸庞上,有一双 明亮的小圆眼睛,翘着小鼻子,穿着一件花毛衣。她手里拿着一封信,蹦蹦跳跳地跑到邮筒前,信上的字迹歪歪扭扭。她踮着脚尖,刚要投入,忽地又把手缩了回来,用小手轻轻地抚摸着信封。而后,她又踮起脚,当她 再一次投放的时候,她又犹豫了。接着,她又把信很快地抽了回来,在信封上面轻轻地吻了一下,才投进信筒。之后,才蹦蹦跳跳地跑远了,一个小花点消失在我的视野里。
我猜测着,她的信是寄给谁的呢?但我深信,无论是寄给她远在外地的父母,寄给抚养她长大的奶奶,还 是寄给她的伙伴,她的真挚的感情,都会使那个人感动的。她不是把我这个与她素不相识的姐姐都给感动了吗 ?
这篇片断把小女孩投信时,那欲投又舍不得投的矛盾心理,描绘得惟妙惟肖;小女孩纯真的感情,着实令 人感动。这个小片断虽不足四百字,却像一幅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颇有感染力。这是作者细心观察、用心 体会生活,并按老师要求认真写作的结果。
四、教学生自批作文
修改文章是写作的重要环节。
第一,是朗读。明白只有读,才能发现错别字和不合语法的病句。语感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学生写作文后,让他们放声读两遍。有时,让他们录音,然后放录音,听听是否有词句的错误。听到有问题的地方,用笔划出来。
第二,词句修改的具体方法。
1、删。删去多余的字、词、句,使语言简洁明快。如:“我从没到过世界公园,这一次还是头一次到世界公园。”头一次到世界公园,当然以前没到过。因此,“从没到过世界公园,这一次”,都应该删掉。
2、增。增加一两个或几个字,使语句明确、生动、流畅。如:“他拉开门,拿出一听可乐。”拉开什么门呢?不明确。“门”前面应该增加“冰箱”两个字。再如:“老师生气了,看着我。”在“看着我”前应加上 “瞪着眼”三个字,就能生动地表现出“老师生气”的样子。
3、调。调整语序,使表达合乎逻辑。如:“我生日那天,姑姑送给我很漂亮的一件毛衣”。”“很漂亮” 这个短语,是修饰毛衣的,而不是修饰“一件”的,应调到“毛衣”的前面,才合情理。
4、换。换个词或句子,使表达更严密。如:“对如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问题,我们争吵得很激烈。”对 严肃问题发表看法,用“争吵”来表达是不妥当的,应换成“争论”或“争辩”。
5、改。作文中的错别字和标点符号的错误,应认真对待,予以改正。
例文一: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虽年仅四十四岁,但两鬓已爬满白发,眼角也堆起了皱纹。
我于一九七八年十一月十一日出生在北京的一家医院里,当时只有五斤一两重,而现在我已经是一米七六的个头,一百二十八斤重的大小伙子了,我这样健康是与母亲的付出分不开的。
生我那年是冬天,天气很冷,飘着雪花。刚出生的我瘦得皮包骨头,母亲也因为难产差点离开人世。生我时,医生问母亲:“要孩子还是保自己?”母亲的回答是干脆的:“请留下我的孩子。”
当我会爬的时候,母亲早已为我忙前忙后,清晨不到四点就起床到奶站打奶。冬天,用刺骨的冷水为我洗尿布;夏天,她怕电扇风力太强,把我吹病,用纸扇为我扇风,使我能进入甜蜜的梦乡。为了不让蚊子叮我,母亲一手为我扇扇子,一手为我赶蚊子,可母亲的腿却被叮了不少包。
有一次,我不知吃了什么东西,过敏了,身上起了一片一片的疙瘩,看上去十分吓人。母亲为了照顾我,整整两天一夜没合眼。当母亲带我去医院时,已是半夜一点了。我打点滴不一会儿,突然昏迷不醒,母亲急得抱着我放声大哭,等我醒来看互母亲脸色苍白,仍在流泪,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一天中午,我放学回到家,一进门就闻到一股炸酱味。“又吃炸酱面!”我不情愿地说。才吃一口发现酱放多了,一下子推开碗,从椅子上站起来走开了。母亲问我:“怎么了?”“不好吃,我不吃了。”我生气地说。“这也不吃,那也不吃„„”我一看母亲又唠叨便跑回自己的房间,用力地关上门,发出一声巨响。我趴在写字台上,无意中看了一下放在玻璃板底下的日历。呀!今天是母亲的生日,我却对她发了脾气,我可真浑,真该死。我马上站起来,跑到外屋。一看母亲已不在桌旁吃饭了。我冲了出去,站在门口向外张望。我在拥挤的人群中发现了母亲,她手里拿着一个面包和两根香肠。
妈,我对不起您!妈,我爱您!
点评:此文无惊天动地之事,无感人肺腑之语,但母亲对儿子的爱,却尽现笔端,关键在于作者真切感人述亲历之事,倾衷心之情,写得朴实无华,儿子对母亲的回报虽着墨不多,但给人留下了充分考虑的余地。
例文二:这件事真让我惭愧
每当我想起这件事,脸马上红到脖子根。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大地都冻得硬硬的了。该上操了,我真不想去,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我缩着脖子豚磨起来。忽然,我想起前几天老师同意肚子疼的王军不上操,便装起病来。我右手后住肚子,左手放在桌子上,脑袋垂得低低的,嘴里不停哼哼。这时正好班主任老师在收课本,见我这副模样,便关切地问:“牛捷怎么啦?不舒服吗?”还用手摸我的额头。我装作痛苦的样子点点头。老师亲切地说:“你别上操了,在教室里好好休息一下。”我的心落了地,好容易躲过去了。我隔着窗子看见同学们迎着大风做操,心想,可真够冷的。可是不知为什么心里有点不自在。
下了操,同学们围着我问这问那,有的问:“你肚子还疼吗?”有的说:“你揉揉就不疼了。”还有的说:“要不,送你上医院吧!”我连连说:“不要紧的,不要紧的。”课间,同学们都出
去玩了,我怕露馅,忍住了发痒的脚,没敢出去。上第四节语文课时,老师讲得非常生动,是个爱发言的人,竟忘了“生病”忍不住举起手来。当我答对了老师的问题时,老师不仅表扬了我的答案正确,还说:“你们看牛捷同学,有病了,还这么积极回答问题,你们要向牛捷同学学习。”听了老师的话,我心里真不是滋味。
放学了,该我们组做值日。老师对我说:“今天,你就别做值日了。”“老师,我„„”还没等我说完,老师忙说:“别过意不去,你不是有病吗?回家休息去吧!”老师的关心使我像打翻了五味瓶。真不是滋味。我背起书包,拖着沉重的步子走出了教室。
这件事,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每当我想起这件事,就惭愧得脸都红到了脖子根。我想:“下次,可不再干这种事了。”
点评本想装病躲操,没想到换来的却是不安与愧疚,最后连放学也拖着深重的步子。一个撒了谎,又为此自省自责的孩子的形象,跃然纸上,让人觉得十分可爱。文章的层次很清,先是“心里有点不自在”,继而“心里真不是滋味”,最后“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小作者在这个过程中是很痛苦的,这就自然归于“下次,可不再干这种事了。”读者心里也为之豁然。
例文三:啊,那双眼睛
嘈杂的菜市场,一组令人不堪入目的镜头深深刺痛了我:一位30岁上下,虎背熊腰的鱼商,利索地从带着浓烈腥臭味的水池中捞起一条鱼。那可怜的小生命,如梦初醒般惊慌失措地在那大汉的手中吃力地挣扎着,挣扎着„„带着几分同情,我竟莫名地察觉到,那双眼睛,那又如孩童般天真无邪的眼睛,正愣愣地望着我。
我仿佛又走进了那个古老而又绮丽的童话中,见到安徒生笔下的海的女儿。在那泛起白色浪花的大海上,昨天的小美人鱼不正用那善良、无邪的大眼睛为希望得到幸福的人们默默祈祷吗?
望着那可怜的鱼儿,我的心底涌起一股想拯救鱼儿的冲动。虽然我不能为这些小生命带来多少幸福,但我至少能从那恶鱼商的手中为它们中的一部分争取到自由生存的机会。我带着愤怒,朝那恶鱼商走去。他一见顾客,立即将那条危在旦夕的鱼漫不经心地往池中一撂——鱼儿天真地以为在半空中逗片刻之后,上帝就会给它们插上天使的翅膀,飞出那可怕的魔掌。可是,当它们的身体砸到冰凉的池底时,那双绝望得几乎不愿再睁开眼睛分明在对我说,幻想又一次欺骗了它们,最后的希望宛如刚才池面上溅起的飞沫,眨眼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鱼儿,啊,已经被这模模糊糊的世界活生生地折磨成了只能用尾巴打水来排遣苦闷与无聊的机械的木偶。它们眼中迸出的怒火,一次次地在控拆:人类啊,为何要用我们的生命来满足他们的贪欲呢?我已不忍再阅读它们眼中的忧伤,于是拣了几条鱼。这时,可恶的鱼商竟不屑一顾地说:“把刀架在鱼头上的时候,这些家伙可能还在做梦呢!”接着,脸上的横肉拧作一团。鱼似乎也听懂了这咒语,气愤之至,将水打得“啪啪”直响。我将这些鱼托在手中,奔向后花园水池。真正属于它们的世界在那儿呢!
在生物课上,我终于懂得,虽然鱼体有保护色,能逃避上下敌害,但它们的视力却极差。想起它们那一双双惊恐、绝望的眼睛,我画了一幅简单却生动的画——
一群群戴着眼镜的鱼,在水中无拘无束地游来游去„„
点评透过眼睛这扇窗口,小作者用平实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的朋友——鱼的心情有故事,更将一颗纯净、善良的心融化在了对生命诚挚的热爱之中。
全文构思精巧,寓意隽永,读来令人回味。
例文四:后悔上车没抢座
其实这件事发生在两年前,我早就有把它写出来的想法。但我一直没有写,因为我在等
待春暖花开的时节重新再来,可它却来得那么慢„„
记得那是小学毕业的假期里,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我的心情格外地好。因为一年的紧张学习终于告一段落,剩下的就是痛痛快快地玩了,跟表妹说好一起去滚轴,心里正美滋滋地想着,不知不觉地到了车站。在车站等车的人很多,但因是始发站,估计都有座,可人们还是背好挎包,拉好自己的孩子,做出一副随时参加“挤车战斗”的姿态,我低头看看自己新穿的白旅游鞋,实在不想做他们的“垫脚石”。于是我后退几步,打算等“挤车战斗”结束,最后一个上车。目睹了“战斗”经过,我上了车,怎么这么巧,只有我一个人没座。车开动了,我扶着扶手,欣赏着窗外的景色。到了儿童医院那站,上来一位妇女,拉着小女孩。从外表看来显然是母女,那位妈妈可能带孩子看病十分劳累,面带倦容,站着背靠在座椅扶手上,很快就睡着了。从她黑黑的脸庞,朴素的衣着,粗糙的双手„„可以看出她不是城里人而是从农村来的。那个小女孩身着短衣、短裤,梳着两个小辫子,系着粉色的蝴蝶结,脖子上戴着一个项圈,小脸红扑扑的,看上去只有三、四岁的样子。她一步一步扶着和她一边儿高的座位扶手,在车厢里缓慢移动着,身子随着汽车的颠簸晃动着。她慢慢地走到了一排双人座旁边,座上坐着一对恋人,女的手里拿着一束火红的玫瑰,他们正有说有笑地谈论着什么。见小女孩走过来,他们停止了谈话,男的压低了帽沿,闭上眼睛,女的用手拨弄着玫瑰花瓣。售票员看见了小女孩,冷漠地从鼻子里发出“哼”的一声,头扭向了窗外。车继续前进着,小女孩也用小手交替着扶着座位扶手。突然一个轻微的刹车,小女孩摔倒了,她没有哭,扶着一个单人座的座椅边站了起来。那个座位上坐着一个大学生模样的女孩,身穿一条白色的连衣裙,连忙提起小女孩碰过的裙边狠狠地掸了又掸,瞪了小女孩一眼,戴上耳塞听起了随身听,那个小女孩却向那位姐姐憨憨地笑了笑,从她的眼睛中可以看出天真、无邪的神态。我实在受不了,感觉周围的人是那么的冷漠、陌生,我提前下了车,不禁地感觉到脸已是滚烫滚烫的。
回忆起上小学的时候,老师教我们写作文,主题是乐于助人,全班同学写得最多的就是上车让座,扶老人上车等事情。但现在我们却茫然了,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在快速发展而传统教育怎么反而后退了呢?虽然这件事情,并不代表现在的人都冷漠无情,可这个自私自利,不为别人着想的坏风气,已悄然萌生,我觉得这是应该引起人们注意的时候了。我心里不是滋味,像打翻了五味瓶一般。甚至有时我在想:如果当时我有座位,把它让给了那个小女孩,也就不会发现人们冷漠的一面了。唉,后悔上车没抢座!
点评标题使人不禁想读下去,继而向我们展示了公共汽车上的一幕:自顾自怜的情侣、粗暴的“连衣裙”、无动于衷的售票员、冷漠的乘客们冷淡地对待外地母女俩,作者鞭挞了这些人所表现出来的不文明行为。在激烈的思想斗争后,作者万般无奈地为没有抢到座位让母女俩而后悔。读后,使我们气愤之余,有理由相信,有作者这类人在,作者所期待春暖花开的季节会很快的来临的。
本文叙事真实、生动、语言自然朴素。
课后练习(任选一题)
一、未来的我。
要求: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记叙文。
二、从小学到现在我们已经经历了很多次考试。既经历了许多文化知识这样有形的“考试”,也曾经历了不只一次地经过了无形的“人生考试”。我们对考试的理解要尽量宽泛一点。请以“一次难忘的考试”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记叙文。
三、我家的新鲜事。
要求: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记叙文。
四、那次,我真的要求:
【记叙文写作指导图】推荐阅读:
记叙文写作技巧指导09-09
初中记叙文的写作指导10-29
记叙文写作指导例谈11-02
高一记叙作文写作指导12-11
高中生记叙文写作指导07-12
环宇记叙文的写作技巧指导07-15
记叙文作文开头的写作指导11-25
高中写人记叙文写作指导教案08-01
小升初作文指导:记叙文写作三境界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