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专业特色介绍(精选8篇)
物流管理专业特色介绍 篇1
物流管理专业介绍
现代物流,信息化的物流!
信息学院,信息化的摇篮!
物流行业是公认的朝阳产业,是国家“十二五”重点规划发展产业。针对国家“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开发区” 建设急需的30万物流人才缺口,我校于2005年开办了物流管理专业,并被列为我校的“重点发展专业”,是全国率先开设物流专业的职业学校之一。
物流行业在国民经济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现代物流的发展离不开物流信息化的支撑。在物流信息化方面,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办学经验丰富,配有ERP实验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计算机信息管理和信息安全实验室等四个专业实验室,专业实验室中配备了思科路由器、思科防火墙、思科交换机及无线路由器等实验设备,并安装了洛捷斯特物流管理系统、奥派电子商务模拟软件、用友财务模拟软件等专业实训软件;现有专业教师11名,其中高级职称3名,中级职称6名,有4名教师来自IT企业,同时具有丰富的工程经验和教学经验;在学院的教学比赛中,有6人次获奖,2人次举办过院级观摩课,取得省级教研成果3项,科研成果2项,国家级科研成果1项。辅导学生获得国家级物流技能大赛三等奖1次,省级物流技能大赛二等奖1次三等奖2次。
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采用注重实训的新型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基础理论,能够快速适应企业在采购、配送、仓储、理货、运输组织和信息处理等工作环节的要求,并具有一定的物流系统化管理和信息化处理能力。毕业生就业面广、需求大,可面向各类型的企事业单位、物流公司和连锁经营公司。由于专业技术性较强,只要学生掌握本门技术,无论经济形势如何,都是未来生活的保障。毕业生当年的月工资在2000—4000元之间。职业证书:
通用证书:全国计算机一级等级证书、山东高职高专英语证书、普通话二级证书 专业证书:助理物流师、报关员、货代员、仓管员、驾驶员
实训基地:
本专业校内有多个教学一体化教室、多媒体教室,学生在计算机上通过学习和操作完全基于实际工作过程的物流软件,熟悉各种物流企业的物流业务流程,掌握各种物流业务的操作,从而达到与实际企业的“无缝连接”;校外与顺丰速运、申通物流等单位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共同培养专业人才;同时拥有多个校外联办实训基地,并与潍坊豪德物流园区、福田物流、中百配送等大中型物流企业建立长期的顶岗实习机制,为学生就业提供保障。就业方向:
历年优秀的学生分配到事业单位下属的物流公司或合资物流企业;大部分学生可以到大型物流公司、各类型的工商企业和连锁经营公司,从事物流企业流程管理、仓储管理、商品配送、物流信息处理等环节的各岗位的具体操作技术工作。
主要的对应岗位包括:库管员、配送员、采购员、信息处理员、单证制作员、客户服务管理人员、物流市场信息调查人员等。
专业核心课程:
为了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我们开设了现代物流基础、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物流管理学、采购与仓储管理、配送中心理论、物流成本、供应链管理、网络基础、数据库技术、平面与动画设计技术、ASP.NET网站开发技术、网页设计、专业英语、专业技能提高等综合实训课程,在教学上贴近企业运作实际,着重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与企业岗位的“零对接”,因此毕业生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能力,每年毕业生的专业对口就业率高达100%。
物流管理专业特色介绍 篇2
关键词:专业特色,学生管理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 社会对学生能力的需求日益全面, 学生管理工作必须与时俱进, 正视旅游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需求的现实, 积极配合教学, 依托专业特色开展学生工作, 从而使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和科学的运用。如何仅仅围绕教育教学改革和培养创新人才这个目标, 勇于探索、大胆改革, 力求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与实效性的统一, 成为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课题。
一、“三位一体”的专业特色
旅游管理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是:“以本科教育为主体, 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 有计划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立足辽宁, 面向全国, 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以教学为中心, 以科学研究为保障, 进行服务性教育, 把旅游管理学院建设成省属一流, 全国有一定地位的开放式、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
(一) 复合型——以素质为目标, 培养创新理念。
21世纪旅游业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素质、知识和能力的基本要求是:应具备全球化、数字化、创新化和专业化, 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人才定位, 夯实学科及专业基础, 实现培养目标的有的放矢, 从而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 应用型——以市场为导向, 打造品牌竞争力。
学院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 通过市场调查、毕业生的跟踪分析、国际发展预测以及旅游人才的供需分析, 围绕为企业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定位,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以职业技能和知识结构为基础, 努力实现在各级旅游行政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经营管理工作, 在行政管理部门及其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从事大型会议和展览的组织、策划、营销及管理工作, 在现代涉外高星级饭店、国际旅游业及其相关单位从事经营管理工作, 在工商流通企事业等单位从事物流管理、运作和服务等工作的国际型、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
(三) 实践性——以技能为保障, 实现校企合作新途径。
旅游管理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 依据多年的探索实践, 已经实现了校企的完美结合, 重点开发与企业核心岗位需求直接对接的专业核心业务能力模块, 在对岗位能力进行细致分析的基础上, 改革课程内容, 并通过辅助性环节完善教学内容, 实现实训与就业一体化。
二、全方位服务的学生管理方法
目前, 我国旅游、会展人才存在着供需错位的现象, 而且之间的差距在拉大。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方案, 从一定意义上讲, 高校的课程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定位出现了偏颇, 使得学生对专业及就业产生盲目的、模糊的认识。学生的管理工作是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环节, 新的人才定位、新的社会需求, 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一) 以服务育人为工作理念, 确保学生管理工作正确的指导方向。
学生管理工作是实现高校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保障。学院倡导“全方位的教育、全过程的管理、全天候的服务, 全身心的投入”的“四全”工作理念, 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 以开放式教育教学为保障, 以强化管理为手段,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全面提高教育、管理和服务质量, 把基础性工作做实、重要性工作做好、探索性工作做新, 努力形成具有旅游系特色和强项的学生工作新品牌、新亮点、新层次。
(二) 以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思想教育相结合为切入点, 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
学生的思想教育同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 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 成为学院学生工作的一大特色。日常的教学活动中, 应该加强和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 运用恰当的方法, 把思想教育深入到学生的心灵。就学生本身而言, 对思想教育产生排斥感, 认为是虚无缥缈的, 无法衡量的, 加之学生现实感的提高, 使思想教育的地位很长一段时间处于尴尬的境地。因此, 找准切入点是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关键。培养学生在旅游服务过程中良好的职业道德、娴熟的职业技能、深厚的文化素养、优质的服务意识、得体的仪容仪态、灵活的应变能力和过硬的心理素质, 真正做到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的培养融为一体, 培养出企业欢迎、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实用性人才。
(三) 以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为核心, 培养学生的职业认知能力。
学院将专业教育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 针对市场需求, 以发展的眼光培养学生的职业认知能力, 从而实现大学生的自我设计、自我塑造、自我营销。
第一, “大一”时确定专业定位, 使学生学会设计自己。对于刚刚入学, 对专业迷茫不知的学生, 我院从学生入学时便着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对学生进行专业启蒙教育, 营造学业与就业结合、理论与实践挂钩的氛围, 加深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的认识, 尽早确定职业方向和目标, 培养旅游专业素质和意识。同时, 鼓励学生展示个性、发掘潜能、积极进取、追求自身完善, 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第二, “大二”、“大三”综合培养, 提高技能, 使学生学会塑造自己。根据社会需求, 我院积极调整课程设置, 开设实践技能课程。学院经常派专业教师、实验教师和辅导员到星级酒店、会展公司、旅行社及景区景点、物流企业进行实地考察, 并利用我院多媒体教室、多功能旅游综合实验室、模拟客房及餐厅、酒吧、茶艺室、会展综合实验室等教学设施, 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培训和课外实践指导, 从而使每一位学生能结合自己的专业及择业取向熟练掌握理论及技能, 夯实理论功底和实践技能, 增加就业筹码。
第三, “大四”强化择业观, 把自我意识、自我激励、情绪控制、人际交往技巧、挫折承受等职业素质培养内容融入学生择业、创业、就业指导类课程,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增强适应能力。遵循应聘技巧, 能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 推广大学生包装技巧, 使学生学会推销自己。注重引导毕业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观念, 调整就业期望值, 引导学生建立稳扎稳打的思想, 利用网络、院报、课堂、讲座、咨询等多种方式进行面试指导及心理调适。
(四) 以深化教学改革为手段, 以学生社团为依托,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研能力
第一, 深化教学改革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高等院校对专业课程设置以及培养目标的调整, 充分利用课堂资源, 把理论教育、实践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有关内容渗透到专业课堂的教学过程中。
1、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整体素质、合理的知识结构、宽广的视野, 能适应旅游业各类工作, 并具有开拓性、创造性和较高应变能力的复合型中高级旅游管理人才。
2、转变以发展智力为中心的教育思想, 树立智力与非智力协调发展的教育观念。
把旅游教育从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因素为中心, 转到在发展智力因素的同时, 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上, 并使它们协调发展。
3、根据市场的需求在课程设置上做到理论和实践并重。
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宗旨, 着重培养学生旅游职业综合能力, 重点开发与企业核心岗位需求直接对接的专业核心业务能力模块, 在对岗位能力进行细致分析的基础上, 改革课程内容并通过辅助性环节完善和补充教学内容。
第二, 以社会实践促进理论教育。积极拓宽大学生社会实践渠道, 依托学生社团, 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加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力度, 为学生成长、成才之路保驾护航。
1、深入持久的组织好假期学生社会实践。我院本着“指导青年学生成长, 为青年学生服务”的原则, 组织全院学生深入持久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把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活化到实践当中, 弥补课堂知识的不足。
2、积极为学生拓展专业实践渠道和场所, 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节事活动, 为地方经济服务。近几年来, 学生参加了辽宁省导游大赛、沈阳市导游大赛、大学生挑战杯赛、世界旅游小姐年度皇后大赛、茶艺表演大赛。学生利用五一、十一黄金周和寒暑假做导游、酒店服务等临时性工作, 服务于世界园艺博览会和沈阳冰雪节、沈阳金秋旅游节、中国国际汽车工业博览会、中国国际制造业博览会、韩国周、糖酒会等活动。充足的理论知识不但可以加大对实践的指导, 而且通过专业实践也可以使专业知识得到巩固。学生在获得荣誉的同时, 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通过较短时间的岗位适应和锻炼, 使许多学生走上了业务管理岗位。
3、科研能力是高等教育区别与其他教育的重要指标。现代社会的发展, 已不仅仅停留在对知识型人才的需求, 更加注重知识基础上的研究能力的含量。为此, 我院成立了科研协会。通过学术讲座、专业教师的指导等形式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 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在社会公益大赛、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女大学生创业大赛、挑战杯创业大赛、论文大赛等活动中成绩显著。
(五) 依托专业优势, 积极搭建实习就业一体化平台。
旅游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厚基础、重能力”, 专业培养上要做到“通才”和“专才”的有效结合。学院依托专业优势, 积极搭建实习就业一体化平台。学院将资源“引进来, 走出去”,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了主动地位。
“走出去”主要体现在:学院实习工作由专人专项负责, 考察星级酒店和旅行社, 深入了解旅游企业对人力资源需求的变化, 多渠道宣传推销学院毕业生;为突破课内与课外、学期与假期的界限, 与实习单位积极沟通并签订实习协议, 鼓励学生争做“明星服务生”、“明星导游员”, 以便实习单位优先选择我院的优秀实习生就业, 为学院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学院共与包括北京、上海、深圳、海南、三亚等地在内的20余家五星级酒店, 23家四星级酒店和分布在辽宁省各地的38家旅行社签订了长期的实习协议, 根据市场需要, 按照用人单位的标准培养人才, 用“进口”指导“培养”, 用“培养”促进“出口”, 再用“出口”引导“入口”, 形成了招生——培养——就业的良性循环。
“引进来”主要体现在:学院经常利用第二课堂开展与专业相关的技能大赛, 邀请专业相关的知名企业家担任评委, 使用人单位能够全面的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 达到推荐、宣传和展示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学院聘用各大酒店、旅行社的人力资源部和其他部门经理及主管人员担任校外实训指导老师, 并定期邀请到校对学生进行始业教育、讲座等活动, 与用人单位保持了较好关系, 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双选铺好路、搭好桥。
学院通过实践走出了一条校企合作的模式, 实现了“教学、培训、实践、就业”一条龙的培训模式, 这种利用专业优势开展创新的就业指导模式, 实现了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连接”, 输送的学生成为实习单位争相聘用的焦点, 同时也增强了学院及专业的社会影响力, 形成了行业间的良性循环。
三、硕果累累的人才质量评估
全面科学地反映高校人才的质量, 确定较为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关键。在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 既要考虑学生具备的素质与技能及其在社会上的表现, 又要考虑用人单位、社会对学生的客观评价。
(一) 社会的认可度节节攀升。
学校先后获批为“辽宁省旅游教育培训基地”、“辽宁省旅游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基地”、“辽宁省高级旅游管理人才研修基地”。旅游管理专业于2007年获批辽宁省“省级示范性专业”、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旅游管理实验教学中心获批为辽宁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该专业所在的旅游管理学院被辽宁省政府授予“支持旅游产业发展先进单位”称号。旅游管理学院还是中国旅游教育常务理事单位, 辽宁旅游教育与研究学会会长单位。
(二) 就业率连年高居榜首。
就业率是检验学科的重要指标, 也是高校培养学生的落脚点, 是学校得以正常运转的灵魂。科学准确的就业定位和多元的就业渠道, 是旅游管理学院就业率连年高居榜首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夏学英.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1.
[2]魏萍, 赵永乐, 李伟玲.论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的社会角色转变[J].江苏商论, 2008.6.
辽源市工商学校骨干特色专业介绍 篇3
机电一体化专业:辽源市作为东北地区一个老工业城市,辽源市的发展急需大批生产一线的机电人才。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中初级机械加工人才。该专业是原工业学校的拳头专业,有着很强的师资力量。2008年,学校又投资100余万元,建成了机电一体化实训基地,包括车工、钳工、焊工实训室,数控机加实训室。可同时容纳300人实习。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并重”的施教原则,学生学习期满可获取车工、钳工、焊工等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该专业与青岛胶南电子学校联合办学,学生毕业后被分配到胶东半岛等地大中型知名企业就业,就业渠道非常广阔。
会计电算化专业:该专业是原商业学校的重点专业,2006年被辽源市教育局、教育学院评为辽源市中等职业教育骨干示范专业,多年来为辽源乃至吉林省培养了近万名德才兼备的财务工作者,在辽源市有着很大的影响和知名度。该专业教师团队曾荣获辽源市第一、第二届会计大赛团体第一名,王玉云老师在全省会计知识大赛中被市财政局聘为教练,荣获全省第三名的好成绩。多次承揽地税局、国税局、财政等部门电算化会计等知识培训。学校设有标准化的财会模拟实训室两个,该专业与长春众诚集团公司签订定单培养协议,为其培养高速公路服务区收款员,还与深圳市欧兰特公司合作,为其培养幼儿员财务人员。主要从事企事业财务工作第一线的出纳、会计核算、会计软件操作应用、会计审核分析及会计应用软件维护等工作。有着很好的就业前景。
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目前,计算机产业已渗透到国民经济各个领率域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该专业是原商业学校骨干示范专业,我校是吉林省54家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之一,多年为辽源地区各行各业计算机等级考试培训近万人。2006年组织学生参加的辽源市中专系统计算机基础应用大赛荣获团体第一名。近年又将该专业进一步拓展,在电脑美术、游戏动画教学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培养学生掌握当前计算机最新知识和技能,主要培养具有系统掌握计算机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熟练运用计算机从事科技信息管理及软件应用,能从事各类图像设计与绘制,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以及硬件设备维护工作,符合社会市场经济需求的专门人才。专业的师资团队加上学校投入250万元,购进先进的计算机设备,320台联想奔四品牌电脑设备必将为该专业的彰显特色提供保障。
汽车维修与维护专业:该专业是学校的新设专业,主要培养适应汽车制造与维修企业要求的德、智、体、美合面发展,掌握汽车维修与维护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汽车、摩托车装配车间、维修保养车间从事技术员等岗位工作。本专业拥有一支由高级讲师、讲师、高级工程师、技师等组成的高素质、高学历、高水平的专业教师队伍。本专业除开设文化基础课外,主要开设机械制图、机械零件与传动、计算机绘图、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及加工中心、工艺装配使用、汽车零件加工与整车装配、汽车修理等专业核心课程。前期投入60余万元采购实训设备,今年计划追加投入120余万元,与辽源彤坤锂电池厂达成协议,建设汽车与动力车实训基地,为新能源动力车的研发与维修做好技术储备。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物流管理专业特色介绍 篇4
在制定本专业高职教学计划时,坚持以“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中心,通过对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分解,以建立相应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将专业的培养目标再具体分解为若干个子目标。这些子目标是根据职业岗位的各项职责提出的,而每项职责又包含若干项任务。把完成职责的能力叫综合能力,把完成任务的能力叫专项能力。一种职业能力是由若干项综合能力组成的,而一项综合能力又是由若干种专项能力组成的。每一种综合能力或专项能力的形成又都需要特定的理论知识。上述目标分析和职业能力知识的分析工作,由本专业职业岗位的专家,教学管理人员以及专业教师组成的专业委员会,经过共同讨论来完成。
一、组织教学特色
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实践教学改革。环艺(室内设计方向)专业建立了螺旋上升的实践教学体系,具体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为基本技能训练。主要有:素描、色彩、基础图案、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写生、计算机应用、摄影等实训。
第二层次为专业技能训练。主要有:AUTO CAD、3DMAX、LIGHTSCAP、PHOTOSHOP等专业软件的学习、工程制图、建筑设计基础、材料与施工工艺、室内设计原理、家具设计、室内设计师考证培训、工程管理
与预算、人体工程学、室内照明等。
第三层次为综合技能训练。主要有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二、实习实训的特色
培养能力必须给学生实践的机会,除了一般学习原理的实验室之外,要大力建设实训基地,改善教学环境,充实实习和实训内容。
高职教育的改革,除了在教材上有与之相适应的内容和结构上的变化外,在教学环境和条件上,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改善。通过和专业有关的企事业单位挂钩,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顶岗学习。对于许多只能让学生“认识实习”不能顶岗操作的岗位,利用仿真实训技术开发模拟职业岗位的实训基地。
三、校企合作特色
资源共享、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这是高等职业教育能够依托企业办学的保障机制,也是依托企业建设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的现实性和可行性。力求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一定的利益关系,这是一种使高等院校与企业之间能够长期、稳定、深入发展合作关系的基础和前提。依托企业办高职,实际上是一个高等院校与企业的合作问题,双方能否长期、稳定、健康地发展这种合作关系,关键在于能否互惠互利。校企合作办学,在高校与企业之间应该找到一个利益上的平衡点,这是高校能够顺利依托企业办学的关键所在。环艺(室内
设计方向)专业必须与装饰公司、规划建筑设计公司、广告公司等一批装饰艺术设计、建筑设计等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只有这样才能既锻炼了教师的业务能力,也为学生提供了生产实习的平台。
几年来,本专业根据高职高专教学特点通过实施教改,不断加大了实践课程的安排力度,重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课程安排上,突出具备就业竞争力的课程学习,如计算机辅助设计、家具设计(72学时)、装饰设计;开设了多门拓展学生能力的课程:如模型制作、装饰施工。这些课程的开设在拓宽学生就业面,提高竞争力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本专业教师还积极参与高职教育改革的探索。几以来,发表相关教改论文二十余篇,申报的课题《色彩构成》已被学院批准立项,目前正积极开展相关的教研活动。
物流管理专业特色介绍 篇5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就业面向
本专业可在城市地下铁道、地下隧道与管线、基础工程、地下商业与工业空间、地下储库等工程的设计、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资、开发。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就业面向
本专业主要培养国家交通运输网建设中急需的,能够从事公路、城市道路、机场工程、桥梁及隧道工程等方向的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建设的高级人才。
水务工程
水务工程专业是由此应运而生的一个学科专业,专业面涉及城市给水排水工程、环境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城市水利工程等诸多学科领域。
就业面向
掌握水务工程专业基础知识以及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创新性及协调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能在水务、水利、市政、环境、交通等部门从事与水务有关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以及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的自然资源基础作用已越来越明显,我国已确立了水资源三大战略资源之一的地位,这导致了本专业的竞争力加大,考生报考时要注意。
就业面向
能在水利、能源、交通、城市建设、农林、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水文、水资源及环境保护方面勘测、规划设计、预测预报、管理、技术经济分析以及教学和基础理论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农业水利工程
就业面向
毕业生可到农业水利、水电、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保等部门从事水利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实验研究等技术或管理工作。随着社会经济进步,水资源危机的日益加剧,农业水利工程学科已经由过去的以农业生产服务为中心内容,扩展到了城市供水、城市绿地灌溉、城市污水处理及防洪、城市喷泉设计、跨流域调水、水利现代化、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等诸多领域。专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城乡规划:
就业面向
本专业培养具备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城市规划设计、城市规划管理、决策咨询、房地产开发等部门从事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开展城乡道路交通规划、城乡生态规划、园林游憩系统规划,并能参与城乡社会与经济发
物流管理专业介绍专题 篇6
一、培养目标及规格
本专业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重点面向基层、面向业务第一线的实用型高等专门人才。
思想政治和道德修养方面,要求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遵纪守法,有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
知识和业务能力建设方面,侧重于综合物流管理,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素质的提高和基本业务能力的培养。要求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的基础专业理论和知识,培养对物流业务管理的认识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物流管理各环节的实际运作能力,适应现代物流管理的要求;初步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及现代信息管理技术,从事物流企业管理,具备助理物流企业管理,具备助理物流师的知识、能力水平。
身体素质方面,要求身心健康,能精力充沛地学习和工作。
二、课程设置及教学管理
1.教学计划中设必修课、限选课、选修课和集中实践环节。其中必修课程由中央电大统一开设,执行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
2. 限选课为专业必修课程,由中央电大统一课程名称,执行统一教学大纲(或教学要求),并推荐教材,尽可能提供教学服务。
3. 选修课由学生根据需要自由选择。选修课由省电大统一开设,执行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
4.有实验课和平时作业的课程,必须按要求组织学生完成。凡没有做实验、实验不及格或平时成绩不合格者,不能取得该课程的学分。
5.集中实践环节由专业见习、综合实训和毕业作业三部分构成。专业见习,主要是综合物流管理专业涉及的内容,安排学生到物流管理公司见习,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流程,增加感性认识。综合实训,主要是结合所学专业,安排学生到物流公司进行有关岗位的上岗综合实训,增强从事物流管理工作的实际操作能力。毕业作业主要是考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中央电大将为学生的毕业作业提供选题范围。集中实践环节不得免修。
三、教学模式和教学媒体
采用多种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手段,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学习支持服务。
文字教材、音像教材、IP课件、CAI课件等为主要教学媒体,文字教材为基本依据。通过面授辅导、网络教学、电子信箱、电话答疑、BBS、VBI、双向视频系统、电视直播教学等多种形式提供学习支持服务。
四、修业年限与毕业
实行学分制,学生注册后8年内取得的学分均为有效。
按中央电大脱产三年业余学习安排教学计划。
本专业最低毕业学分78学分。学生通过学习取得规定的毕业总学分,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即准予毕业,并颁发国家承认的高等教育专科学历毕业证书。
五、课程的免修
国家承认的助理物流师或物流师职业资格证书可免修电大物流管理专业专科相应课程,免修课程如下:
助理物流师可免修的必修课程:(1)物流学概论,(2)仓储与配送管理;选修课程:(1)现代物流装备与技术,(2)企业物流管理。
物流师可免修的课程:除了助理物流师可免修的四门课程外,还包括必修课程供应链管理。
六、教学计划进程表
七、课程说明
1.计算机文化基础
本课程学分为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主要让学生尽快学会使用计算机的能力。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的产生、发展及应用,中英文输入方法,Windows操作系统、Word文字处理、Excel电子表格和PowerPoint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使用与操作技巧,以及Internet的实用知识和操作。
2.物流学概论
本课程学分为5分,课内学时90,开设一学期。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现代物流的基本概念、发展动因、系统要素、存在形式、发展现状和技术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刻认识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熟悉物流系统的构成,掌握物流组织的基本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了解国内物流业发展的现状、认识物流业发展的特色。
3.供应链管理
本课程学分为5分,课内学时90,开设一学期。
课程内容:本课程在介绍供应链概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供应链的绩效评价、供应链的关键要素、供应链的供给与需求分析、供应链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方法,以及物流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刻理解供应链的内涵,掌握物流与供应链的基本方法。
4.仓储与配送管理
本课程学分为5分,课内学时90,开设一学期。
课程内容:通过教学与实践,要求学生掌握现代化仓库作业组织和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充分利用仓储的一切有效措施,安全、科学、经济地收、发、保管物质,及时、准确地进行社会化配送。
5.物流管理定量分析基础
本课程学分为5分,课内学时90,开设一学期。
课程内容:该课程主要讲述物流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基本数量分析方法的基础知识,为学生以后的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内容包括库存管理的经济批量的确定,线形规划问题,货物运输路线规划,货物配载配装的体积重量优化,物流成本管理中的成本核算问题,以及产品结构问题的计算等。
6.现代物流管理专题
本课程学分为5分,课内学时90,开设一学期。
浅析高职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特色 篇7
一、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现状
目前, 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在高职高专层次上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很多问题, 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该专业的区分度不高, 也就是特色不明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方面
多数选择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并没有能够真正理解该专业的培养目标, 即使看过专业培养目标的介绍, 学生往往还是会产生“不知道将来能做什么”的想法, 而不像“计算机软件应用”、“网络工程”、“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等专业, 即便没有太多的说明也能够让学生对将来的工作岗位有一个大致的印象。同时, 学生还会有“什么都要学, 但是又什么都学不精”的想法, 会认为计算机水平比不上计算机专业的同学, 而管理方面又比不了工商管理等专业的同学。
专业特色的不明确, 会让学生缺少一种专业归属感, 会觉得自己学习的都是其它专业的内容, 没有独特的东西, 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也不利于学生进行职业生源规划。
2、教学方面
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在开设课程时, 往往是认为“信息管理”=“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 简单的把计算机技术等同于信息管理。因此, 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经常是由一些计算机技术类课程 (如办公自动化、数据库基础、网页设计制作、管理信息系统等) 和一些其他的管理类课程共同组成, 区别在于不同的高校会根据自身办学方向和师资特点对管理类课程的选择以及前后两者的比例进行调整。但是无论如何调整, 往往都会存在一个问题:所开设的课程都是其它专业中已有的, 而教师在教授这些课程时, 又很容易忽略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学生与其它专业学生在应当重点掌握的内容上的区别。
3、社会方面
目前社会上对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认识普遍不够, 尤其是在中小企业当中, 很多工作岗位实际上对应的就是经济信息管理专业, 但是招聘者往往认为凡是涉及到计算机的就应该是计算机专业的, 很少有工作岗位直接对应经济信息管理专业。
二、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特色
在经济信息管理的定义里, 不可回避的一个核心概念就是信息管理。信息管理从狭义上来说, 是对信息本身的管理, 即采用各种技术方法和手段对信息进行组织、控制、存贮、检索和规划等, 并将其引向预定目标;从广义上来说, 则还包括对涉及信息活动的各种要素 (信息、人、机器、机构等) 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 以实现信息及有关资源的合理配置, 从而有效地满足社会的信息要求。
由此可见, 信息管理作为一门交叉学科, 以信息活动及其相关要素作为研究对象, 是其区别于其他管理类学科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应的, 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特色也应该紧扣信息活动这一对象来确立。
而信息活动的过程主要包括有: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组织、信息检索、信息传递等环节, 这些环节有着比较清晰的先后逻辑顺序, 能够反映出信息活动的规律。而与这些环节相对应的, 所需要的能力则包括有认知信息、搜索信息、组织信息、分析处理信息、利用信息、创造信息和传播信息的能力, 这一系列相辅相成的能力就应该是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区别于其他专业人才的重要特色。而这一系列能力可以统称为信息素质, 即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特色应该是对信息素质的培养。
三、增强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特色的途径
目前, 我国高校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对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还很欠缺, 普遍缺乏对信息素质的正确认识, 或者简单的等同于计算机水平, 使得学生在进行信息检索和信息处理分析时缺乏有效的方法, 同时也使得专业特色无法体现, 以下是培养信息素质的几个途径:
1、营造良好的软硬件环境
信息素质的培养首先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 这需要高校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在硬件方面, 高校应该重视信息素质的培养, 因为不仅仅是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 而所有的当代大学生都需要。因此, 高校要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信息教育水平, 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例如建设完善的校园网、提高教学设备和设施的信息化水平, 尤其是高校的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可以说是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信息素质的一个教育基地, 因为图书馆是一个最典型的信息资源, 是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学习、实践各种信息活动的最佳场所。
一方面, 高校图书馆应该不断加强和更新馆内的文献信息资源, 提高信息资源质量。同时, 积极建设完善图书馆网络, 让学生可以利用多种渠道方便快捷的访问图书馆的各项信息服务, 获取各种信息资源, 最大限度的消除学生获取馆内信息资源的障碍。
另一方面, 高校图书馆应该利用校园内的各种贴近学生的信息传播方式, 做好导读工作,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特别是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例如可以采取网上教学的方式向学生传播信息检索的基础知识, 或者定期开展信息检索和网络资源使用的相关培训, 举办学术讲座, 介绍信息技术的发展状况等。
高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质, 还应该要有相当的教育能力, 并充分认识到自己在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人才信息素质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自觉担任起信息素质教育者的角色。
2、完善课程体系设置, 改革课程教学方式
(1) 围绕专业特色完善课程体系设置
经济信息管理作为一门交叉学科, 在开设专业课程时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到多个学科的专业课程。如果能将这些课程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而不是简单的拼凑叠加, 则是对专业特色最好的体现。
由此, 我们可以将信息活动作为经济信息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框架, 而信息活动中的各种环节则是对应着各门专业课。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以及高职学生的客观条件, 在专业课的开设上要尽量避开基础性的信息管理课程, 而应该根据高校所拥有的师资力量的不同和资源上的优势, 将抽象的信息活动具体结合到某一个社会经济活动领域, 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高职学生的学习信息管理课程的难度, 另一方面也能够有针对性的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2) 改革专业课程教学, 多方面培养学生信息素质
经济信息管理专业要改革优化专业课程的教学, 首先是要建立起将信息素质培养与课程教学相结合的理念, 将信息素质的培养溶入到课程教学的方方面面, 使得信息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活动之中。
其次, 是要将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其他专业进行有效的区分。在设置专业课程时, 由于要选择某一个社会经济活动领域作为结合点, 那么不可避免的会与其他专业的课程产生重复。但是即便课程名称完全一样, 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应该学习掌握的重点也应该与其它专业的学生不同。所以, 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师在授课时必须要体现这一区别, 在教学内容上应该更侧重于对这些经济活动背后所隐藏着的信息活动规律的认识。
此外, 还应该让课堂教学与社会活动相结合, 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个人兴趣有效地收集各种有关专业学习的资料与信息, 促使他们能够熟练的运用阅读、讨论、访问、参观、实践、检索等多种间接或直接方式获取所需信息。同时鼓励他们通过利用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 引导他们学会从日常生活的各种微小细节中识别出有价值的信息, 从多个方面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提高信息素质重要性。
(3) 改革考核制度, 以推进信息素质的教育
要改革考核制度, 一方面是因为信息素质所包括的认知信息、搜索信息、组织信息、分析处理信息、利用信息、创造信息和传播信息等能力, 很难通过传统的卷面考试来体现。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检验出一名学生的信息素质高低, 所以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考核制度, 必须要以实践考核作为主要考核方式, 重点考查学生利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另外, 在这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信息产业不断创新的时代, 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必须紧跟时代步伐, 不断更新考核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才能培养出符合当前社会需求的人才。
3、提高教师的信息素质水平
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 其中一个前提就是教育者自己本身就具备较高的信息素质。而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所接受的信息素质教育, 除了来自之前提到的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以外, 更多的应该来自本专业的授课教师, 因此, 专业教师的信息素质水平对培养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学生的信息素质来说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很明显, 不可能要求所有的专业教师都具有信息管理的专业背景, 所以必须要通过多种渠道来帮助专业教师提高自身的信息素质。例如可以定期组织相关专业教师进行学习, 由相关的专家介绍有关信息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 帮助教师掌握了解信息的处理过程、熟悉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同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此外, 还应该鼓励教师积极尝试将最新的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工作中, 通过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来提高自身信息素质。
只有专业教师自身的信息素质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才能保证在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确保学生的信息素质也得到提高, 才能最终体现出专业的特色。
四、结束语
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必须确立自身的专业特色, 并将其不断完善, 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经济活动需要的经济信息管理人才, 才能形成自身的优势, 让专业突破发展瓶颈, 获得长远发展。
摘要: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经过近十年的发展, 在近几年遇到了发展上的瓶颈, 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招生生源的明显下降。本文分析了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专业特色, 并探讨了加强这一专业特色的方法和途径, 尝试为经济信息管理专业的发展提供一个思路。
关键词:经济信息管理,特色,信息素质
参考文献
[1]李志长、谭谊:《高职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浅析》, 《当代经理人》, 2006, (16) :138-139。
[2]吴彩虹:《浅议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信息意识培养》,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12:155-156。
[3]王艳:《浅谈高职经济信息管理专业教学模式》,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2:42-43。
物流管理专业特色介绍 篇8
关键词:信息管理课程能力就业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1954年建校,具有50多年建校历史。1999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为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院是国家35个“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单位之一;是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信息产业部联合批准的“电子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学院现有高等职业教育、成人本、专科教育等各层次在校学生近万人。根据学院五大专业群发展方向,设有9系1部,开设软件技术、多媒体技术、电子信息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会计等28个专业。培养思想品德优秀、身体健康灵活、心理素质良好、专业知识扎实、技能精准熟练、能够在第一线发挥骨干作用的高质量职业技术人才。
1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主要面向北京生产性服务业,培养思想品德优秀、身体健康灵活、心理素质良好、专业知识扎实、技能精准熟练,在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从事信息的采集、分析、管理;信息网络构建;信息系统维护;信息系统运作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2 主干课程
核心课程:信息采集、数据分析、JAVA模块开发、数据库开发与维护、网络运行与维护、企业数据与维护等。精品课程:java网站开发技术、java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基础。限选课程:信息组织、竞争对手分析、管理信息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网页设计与制作项目管理、ERP财务管理系统、ERP供应链管理系统、ERP生产管理。
3 专业能力及特色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是根据北京市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行业办学优势,通过融合职业岗位标准,培养具有区域特征和竞争优势的既满足社会人才需求、又符合人才个性发展需要的具有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精于信息处理技术操作技能的复合型高技能信息管理人才。
该专业的学生从职业认知学习到教学做一体模块和开放式综合实训模块再到顶岗实习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时时刻刻都与企业紧密合作,每走一步都按照企业的标准要求学生。注重专业基础理论夯实和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强化信息采集与数据分析综合能力,发展ERP设计及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综合能力。
4 就业方向
①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实施管理和评价;②计算机信息处理和计算机应用程序开发设计;③信息系统集成相关的市场开发、销售、客服工作;④信息咨询公司中的咨询工作;⑤市场调查公司的项目督导、市场调查、数据分析等工作。
5 实训环境及实训项目
信息管理与信息服务实训基地场地面积1200m2,实训工位近179个,设备价值750万元。是以学生职业能力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采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形式,以行业、企业为主导的工作过程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特色。该实训基地由网络运行与维护、软件开发部、信息情报采集处理中心、企业信息管理中心、企业远程信息服务中心五部分组成。
5.1 网络运行与维护实训室 该实训室是模拟企业网络的环境建设的,可以完成对计算机网络的硬件(设备、服务器等)平台的运行和维护工作。可以完成的实训项目包括:企业网安全分析及网络协议分析、企业网中采用的主要防护技术的分析与实施、企业网中操作系统平台的安全配置、企业网中的入侵检测及维护、企业网中的网络管理与网络管理系统。
5.2 软件开发部 模拟软件开发企业建设,能够完成基于java技术的web开发、eclipse开发web应用系统、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维护等实训内容。在这里和北京新青时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完成了:环天峰内部办公系统,阳光财险自助卡投保系统的设计开发任务。
5.3 信息情报采集处理中心 这是模拟企业情报中心建成的,可以完成:市场调查预测、信息检索、企业信息采集、商业情报分析、竞争环境定制跟踪等等实训项目。
目前已经与北京东方策略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完成了汽车市场调研及资料整理工作。
5.4 企业信息管理中心 企业信息管理中心以企业资源管理系统为主要支撑平台,为学生提供一个实现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的模拟环境。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可以全面认识和掌握企业各个业务环节中的信息管理流程。
华盛开元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完成了公交运营调度系统中开发技术文档的编写工作。
5.5 企业远程信息服务中心 该中心模拟企业呼叫中心建设,能完成的实训项目有:业务流程应用设计、系统集成、客户数据分析、客户服务热线、信息咨询热线、市场信息调查、电话提醒服务。目前与美兰德市场调查公司合作,已经完成了北京市第四次交通出行状况调查和全国电视网络覆盖率调查。
6 获得的专业等级证书与职业技能证书
【物流管理专业特色介绍】推荐阅读:
2023物流专业面试自我介绍09-29
物流专业应聘面试自我介绍11-28
物流管理课程体系特色09-22
物流专业一分钟的面试自我介绍07-29
物流管理专业化07-07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08-14
物流管理专业培养计划08-23
物流管理专业实习日记11-27
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11-25
物流管理类专业建设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