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强护林防火工作的实施意见(精选8篇)
关于进一步加强护林防火工作的实施意见 篇1
关于进一步加强护林防火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了切实加强我乡护林防火工作,更加有效的保护森林资源,全力打造**县北部的绿色生态屏障,扎实推进“生态**”建设。按照“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总方针,根据《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加强基层护林防火工作的必要性
森林是国家的重要财富,森林火灾是危害森林的大敌,一场火灾会给国家和集体造成严重损失,同时使林地失去森林的覆盖,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发生水旱风沙灾害,影响农业稳产高产。在居民点、农田、山林交错的山区发生森林火灾,还会烧毁房舍、粮食、农具和牲畜,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发生森林火灾,必须动员大批人员去扑火,既耽误生产,又浪费人力物力,甚至造成人身伤亡事故,给国家人民带来严重的损失。抓好乡村基层工作是搞好护林防火工作的基础和关键。长期以来,乡村两级在森林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工作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为保护森林资源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资金缺乏、责任不落实、护林队伍和扑火队伍不健全等问题,成为制约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下移工作重心,打牢基础,健全机制,进一步加强护林防火工作。
二、建立健全护林防火队伍
(一)组建乡护林防火巡护队
1、组建队伍:乡政府抽调专人成立乡护林防火巡护队,由分管林业工作领导乡人大主席宋保堂任组长,纪检书记赵宇鹏和武装部长陶国宏任副组长,从乡机关干部中抽调10名身体健康、熟悉护林防火工作、责任心强、敢于与各种破坏森林资源行为作斗争的同志组成护林防火巡护队,具体负责全乡范围内的护林防火巡逻及火灾扑灭工作。乡护林防火巡护队实行轮班值勤制度,按周排出值班表,分三片下乡进行全天候巡逻。
2、待遇:巡护队队员下乡巡护实行餐票结算制,带餐票到村就餐,由村委盖章签字后生效,午餐每人每次补助10元,早、晚餐每人每次补助5元,按月凭票结算,以片汇总上报,直接兑现到村。乡政府统一给每位乡护林防火巡护队员配备防火服一套、手电一把、防火鞋一双、铁锹一把。乡包村干部及各村主干负责所包村日常森林防火巡护和宣传、组织协调工作,无补助待遇。巡查中发现点火者处罚后,罚款统一交乡林管站,开具罚款手续,作为全乡护林防火经费。其中按50%返还给各队,作为各队手机话费、下乡用车加油补助。
(二)以乡为战,组建三支森林防火巡护队伍
1、组建巡护队伍: 以东安庄、**、西峪村为重点的东、中、西三个片,分别组建一支森林防火巡护队,每队10人,由各片片长负责牵头,村主要干部负责组织,设1名队长,3名副队长,由村委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推荐符合条件的人选,推荐人选必须有摩托车,有驾驶证,身体健康,能吃苦耐劳,党员、复退军人优先,推荐人员须经各片片长审核把关。
2、工作考勤:工作考勤由乡带队干部和值勤村干部负责,值勤安排由各片片长负责,实行一周一考勤、一月一汇总、一季一兑现制度,层层签字后将值勤结果报送乡防火办。乡护林防火巡护队负责三支队伍的考勤,不出勤的不发补助,无故不按值班安排值勤的一天扣罚2倍的应发补助。
3、待遇补助:乡政府统一给每位乡护林防火巡护队员配备防火服一套、手电一把、防火鞋一双、铁锹一把,交100元人身意外保险一份。对于日常巡护工作,队长、副队长按一个防火期(每年11月1日至次年5月底)1500元至1800元发放,其余巡护队员按1000元发放。发生火情后参加扑救的巡护队员,队长每次补助80元,副队长每次补助70元,一般人员补助60元。村主干义务负责各村日常森林防火工作及宣传和巡逻扑火的组织协调工作,无补助。巡查中发现点火者处罚后,罚款统一交乡林管站,开具罚款手续,作为全乡护林防火经费。其中按50%返还给各队,作为各队手机话费、巡逻车加油补助。
(三)加强对护林防火巡护队伍管理
四支护林防火巡护队由乡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并接受县乡林业部门督查和指导。乡林业站要定期组织对护林防火巡护队伍进行林业法律、法规、政策和护林防火、森林火灾扑救知识的培训,提高业务工作水平;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制定工作责任制和奖惩措施,充分调动护林员的工作积极性;要建立例会制度,定期交流、总结、部署护林防火工作。乡村两级护林防火巡护队伍要明确工作职责,主要是开展林业政策、法律、法规及森林防火宣传,提高群众的依法治林意识;负责管护责任区内的野外火源管理,制止在林区违法野外用火行为,及时消除火灾隐患,预防森林火灾,发现火情及时报告并参加森林火灾的扑救工作;负责管护责任区内的巡山护林工作,及时发现和制止盗砍滥伐、乱捕滥猎、乱采滥挖、乱占滥用林地、毁林开垦等违法违规行为;协同相邻管护责任区做好联防工作;协助有关部门查处森林火灾和其他林业违法案件工作。
同
时,各村要成立5-10人的灭火突击队,并于11月1日前将各村灭火突击队名单情况报送至乡防火办。
三、继续加大护林防火奖惩力度
发现一次点烧秸秆,罚款500至1000元,对村委罚款200元;发现一次烧荒燎堰,罚款1000至2000元,对村委罚款300元;发现因焚烧秸秆、烧荒燎堰引发周边草坡、山林等着火的,根据过火
面积严厉处罚,1亩以上、5亩以下,点火者罚款2000元,村委罚款500元;5亩以上、10亩以下,点火者罚款3000元,村委罚款1000元;10亩以上、15亩以下,点火者罚款4000元,村委罚款2000元;15亩以上,点火者罚款5000-20000元,村委罚款3000元。对于以上处罚,同时附带附着物全额赔偿,支付救火人员费用,触犯相关法律情节严重的,由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刑事法律责任。属于哪个村范围内着火,但无法澄清点火者,村委不指认点火者的,由村委承担赔偿事项及救火费用,罚款照常执行。着火面积超过5亩的,追究村主干责任,除经济处罚外,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如点火者是党员者,发现1次给予党纪处分,一年内发现2次以上者,根据《党章》及《森林法》有关规定给予开除党籍处分。对于发现焚烧秸秆、烧荒燎堰及时举报者,确认后一次奖励200元;对于发现火情及时举报者,一次奖励300元。对于发现上山安装电路违法打猎的,经确认核实后,奖励举报者500元。对故意纵火者,经确认核实后,视情况奖励举报者1000-3000元。
四、扎实做好护林防火防范工作
要全面落实护林防火领导责任、岗位责任、地块责任,将森林防火责任细化落实到具体的山头、地头和人头,层层签订森林防火保证书,切实做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事有人办,责有人担。由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包人、护林防火巡护队巡逻,做到多重监管,死看硬守,确保不因任何一起意外引发火灾。对林区要严密布控,层层设防,每个入山口设卡,都安排专人负责管理,特别是林区重要地段轮流看护,24小时蹲点不间断。对痴、呆、傻、牛羊工及60岁以上老人要签订监护人责任状,对因监护人监管不力导致火情的,发现一起对监管人罚款500元以上。当务之急要推进秸秆清理和坟墓周边清理以及禁烧工作,对林地边缘100米范围内的秸秆、杂草、根茬,由村委统一组织实行强制性清理;对林地边缘100米以外的秸秆、杂草、根茬,可采取过腹还田、整株覆盖、粉碎还田等方式进行清理。对坟墓周边必须清楚杂草,打出护林防火隔离带5米以上。对因未清理秸秆、未清理坟墓周边杂草而引发火情的,不论是否是地主、坟主农户焚烧点火,都要给予经济处罚,发现一起罚地主、坟主农户500元,村责任人500至1000元,情节严重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当前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特险期,乡村两级干部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森林防火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团结一心、积极行动,全面形成管控火源的高压态势,坚决杜绝一切野外用火,消除一切火灾隐患。要深入各村各段进行巡查督查,把各项防范措施做牢、做实、做细。要把护林防火与其他工作进行有机结合,齐抓共管,确保森林资源安全,确保今年全乡无一起森林火灾事故发生。
关于进一步加强护林防火工作的实施意见 篇2
一、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草原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 准确把握当前草原工作面临的形势
进入新世纪以来, 国家大力推进草原保护建设, 实施草原重大生态工程, 集中治理生态脆弱和严重退化草原, 成效显著。目前, 草原生态发生了积极变化, 全国草原生态环境加速恶化的势头初步遏制, 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牧民收入持续增长, 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草原牧区发展仍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 草原生态环境整体仍在恶化, 载畜能力大幅下降;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仍很落后, 效益低下;草原自然灾害频繁, 防灾抗灾能力薄弱;牧民收入水平低, 增收难问题突出。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不仅制约着草原畜牧业发展和牧民增收, 影响着牧区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 而且直接威胁到国家生态安全, 草原保护建设各项工作亟待进一步加强。随着国家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草原生态优先的战略定位进一步确立, “十二五”时期将是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的重要机遇期, 也是推进草原生态环境实现整体好转的攻坚期。必须立足草原牧区实际, 坚持科学发展, 集中力量解决草原牧区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提高草原牧区生态文明水平, 增加可持续发展能力。
2. 统筹推进新时期各项草原工作
做好草原工作, 是中央的要求, 社会的期望, 牧民的期盼。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施生态优先战略, 按照“保护草原生态、转变发展方式、促进草畜平衡、推动转移就业”的基本工作思路, 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 尽快扭转草原生态持续恶化的局面, 提高草原生产能力, 促进草原可持续利用。从2011年开始, 国家将在重点草原省份全面启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实施禁牧补贴、草畜平衡奖励、牧民生产补贴、牧区教育支持和绩效考核奖励。这是一项大政策, 落实这项政策给草原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抓好重大草原生态工程建设的同时, 扎实推进草原承包、草畜平衡、监督执法、监测预警和科技进步等管当前、利长远的各项工作, 把中央的各项惠牧政策切实落实到草场牧户。
二、扎实推进和完善草原家庭承包经营制度
1. 明确草原权属
明晰草原所有权、确定草原使用权是深化牧区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也是落实草原各项制度的基础。力争用五年左右时间, 基本完成权属明确、管理规范、承包到户的草原承包经营体制改革任务。加强草原资源调查勘测, 确定草原土地类型和四至边界。结合基本草原划定工作的开展, 进一步明晰草原的权属关系。按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法》、《草原法》的规定, 依法开展草原登记, 实现“草定性、地定权、人定心”, 充分发挥牧民保护草原的主体作用。
2. 落实草原承包经营制度
将草原承包到户, 明确草原承包者的权利义务是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前提。只有草原承包到户, 各类草原补贴才能落实到牧户。目前尚未实行草原承包的, 要尽快落实到户, 签订承包合同;已承包到户的, 要进一步规范承包合同内容, 特别要明确承包经营者落实草畜平衡、保护草原生态的义务和责任;实行联户承包的, 要尽快在承包合同中确定联户成员的具体权益和责任。
3. 规范承包经营权流转
要加强草原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 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的基础上, 完善草原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明确流转的程序、条件、方式及用途。建立健全草原承包经营权流转规程和流转合同登记备案制度, 指导草原流转合同的订立, 建立流转合同档案, 规范草原承包经营权流转行为, 维护流转双方合法权益。加强对草原流转情况的调查研究, 及时掌握动态。强化对草原流转的监督管理, 防止以草原流转为名, 擅自改变草原用途。
4. 强化承包管理
要完善草原承包合同管理, 各地核发的草原所有权和使用权证应统一式样, 承包合同应确保内容齐全规范, 数据准确无误, 做到图、表、册一致, 人、地、证相符。加强档案管理, 准确、完整、及时地收集整理草原承包合同、牧户承包情况图表、原始文字记录等档案资料, 归档保管。建立草原承包电子档案, 实现草原承包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尽快建立草原纠纷调处机制, 充分发挥草原监理机构的作用, 引导农牧民通过人民调解、行政调处等途径, 依法解决草原承包纠纷。
三、严格落实草畜平衡制度
1. 核定草原适宜载畜量
各地要结合本地区天然草原生态及生产力状况, 加快确定草原适宜载畜量标准, 核定草原载畜量, 明确草原使用者或承包经营者的放牧牲畜数量上限, 为落实草畜平衡奖励打牢基础。制定草原载畜量标准或者核定草原载畜量时, 应当充分听取草原使用者和承包经营者的意见, 组织专家进行论证, 确保草原载畜量标准和草原载畜量核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 制定减畜计划
各地要根据核定的载畜量, 制定明确的减畜计划, 确定减畜数量, 规定减畜时间进度, 并逐级上报备案。要将减畜额度落实到村、到户, 对落实减畜计划、实现草畜平衡的牧户及时兑现奖励资金, 确保牧民减畜不减收。
3. 尽快实现草畜平衡
各地要制定完善草畜平衡核定办法, 建立草畜平衡目标管理责任制, 逐级签订草畜平衡责任状, 明确领导责任。要实行草畜平衡公示制, 发挥牧民的自我监督和社会监督作用。各地要切实采取措施, 杜绝超载过牧。
四、继续强化草原执法监督
1. 加强草原监督管理
各地要高度重视草原监理机构执法监督条件和能力建设, 配备必要的执法监督装备, 提高监管能力。各级草原监理机构要做好草原承包、草原禁牧休牧轮牧、草畜平衡制度的具体落实和管理工作, 加强对草原基础设施的管护。严格草原资源管理, 保护草原建设成果。积极配合有关部门, 加快制定草原植被恢复费征收标准和征收办法, 力争从2011年开始依法开展草原植被恢复费征收工作, 确保资金取之于草原用之于草原, 促进草原生态修复。
2. 加大对草原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要在依法打击各种破坏草原、损害牧民合法利益行为的同时, 加大对草原禁牧休牧制度、草畜平衡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 对禁牧区、休牧期的牲畜放牧情况实行常态化巡查, 定期核查草畜平衡实施区放牧牲畜数量, 对违反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管理规定的行为做出纠正或处罚。要创新执法方式, 重点查处和曝光一批大案要案, 震慑不法分子。
五、不断加强草原监测预警
1. 加强草原监测
草原监测是确定草原生产能力、核定草畜平衡的基础, 是评估政策效果的重要手段。要针对当前草畜平衡、草原生态方面监测工作比较薄弱的问题, 丰富完善草原监测指标体系, 改进监测方法和手段, 优化监测指标, 创新监测方法。在稳步推进国家级草原固定监测点建设的同时, 各地要规划设置数量适宜、分布合理的省级、县级草原固定监测点。规范固定监测点的运行和管理, 定期开展草原固定监测工作。抓紧开展草原本底调查, 摸清政策实施基年的草原基本状况。加快开发监测预警信息系统, 提高草原监测数据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及时编制监测报告, 发布监测信息, 客观反映草原植被生长、草原生产能力、草原生态、草原灾害、草原生态工程效益等状况和变化情况, 为评估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政策实施效果、完善草原扶持政策、加强草原监督执法等提供科学依据。
2. 强化草原火灾预警
加强草原火灾监测预警, 是做好草原防火、保护植被恢复成果的重要保障措施。要加强与气象部门、科研单位合作, 开展草原火灾监测预警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 提高监测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在做好草原火灾监测预警的基础上, 继续加强草原防火预案制度、物资装备、通讯指挥、应急队伍等方面的建设, 努力提高对草原火灾的综合防控能力。
3. 完善信息预警机制
加强对草原生产和生态变化规律的研究, 认真开展草原生产生态形势分析和预测, 对可能出现的重大形势、趋势变化做出预报预警。建立信息发布制度, 健全信息发布平台, 强化信息预警, 提出应对措施。积极引导农牧民做好人工草地建设、饲草料储备、畜群结构调整、牲畜出栏和草原灾害防治等工作, 不断提高草原科学管理和风险应对能力。
六、大力推进草原科技进步
1. 加强草原科技创新
要以牧草产业技术体系为依托, 围绕草原植被恢复和牧民生产方式转变, 开展优质高产牧草和抗性牧草品种筛选、人工草地建植、划区轮牧模式、放牧季与非放牧季家畜补饲和结构优化、草原现代家庭牧场建设、草原鼠虫害防控、退化草原治理、草原保护建设成效分析评估等研究工作, 尽快开发出一批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
2. 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推广
要以草原技术推广机构和牧草产业技术体系为主, 根据不同的草原保护建设项目, 做好适用技术的筛选、集成和展示工作。加快优良牧草高产栽培、退化草地补播改良、轮牧休牧、舍饲圈养、遥感应用、全球定位等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草原保护建设科技综合示范区建设, 加大引导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3. 加强人才培训培养工作
要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和培训需求, 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观摩会、科技入户、科技书屋等形式, 加强对农牧民和基层草原管护员的培训, 提高其发展现代生态畜牧业、开展多种经营和管护草原的能力。加强草原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加快草原实用人才培养, 满足草原建设工作的需要。
七、切实加强草原工作的组织领导
1. 落实工作责任
各地要根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行“目标、任务、责任、资金”四到省的要求, 落实属地管理责任。要把草原工作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明确工作分工, 落实具体责任, 建立统一领导、各司其职、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 保证处处有人管, 事事有人抓, 切实把草原扶持政策落到实处。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 逐级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办法, 细化明确考核指标, 做到奖罚分明。建立健全督查制度, 对政策落实施行全过程监控, 确保政策不走样、不缩水。
2. 建立健全工作保障体系
要尽快建立机构设置合理, 队伍结构优化, 设施设备齐全, 经费保障有力的草原工作体系, 积极协调有关部门, 妥善解决机构、编制、人员、经费等问题。在草原面积较大、草原生态脆弱的县级以上行政区域要建立草原监理机构, 明确管理职责、充实监理队伍。已经设立监理机构的地方, 要进一步理顺体制、完善机制。加强草原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明确公益性定位, 健全基层服务网络, 创新服务方式, 提高服务质量。对禁牧、减畜和实施生态移民的牧户提供生态管护公益岗位, 逐步建立一支以牧民为基础、覆盖所有草原的基层草原管护队伍。
3. 形成工作合力
各地要加强调查研究, 广泛听取意见, 积极争取发展改革、财政、教育、科技、劳动保障等部门的支持, 尽快制定草原保护建设政策落实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严格按照实施方案, 一抓到底, 要全面开展动员部署, 组织落实, 监督检查, 及时发现新问题, 及时加强和改进相关工作, 切实保障各项任务按期完成。
4. 加强舆论宣传
要充分运用广播电视、入户宣讲、政策明白纸等多种形式, 大力宣传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等草原扶持政策, 使广大农牧民群众充分了解政策内容, 增强保护建设草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广泛宣传草原在国计民生和生态文明建设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大力宣传草原保护建设的政策法规和发展成就, 提高全社会关心草原、爱护草原的意识, 使草原生态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
各地在贯彻落实本意见过程中, 如有问题或建议, 请及时与农业部畜牧业司草原处联系。
联系人:李维薇
电话:010-59192874
关于进一步加强护林防火工作的实施意见 篇3
农农发[2010]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厅(局、委):
农药管理事关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关乎农民利益和社会稳定。近年来,各地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农药管理工作,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最近一段时期,一些地方农药市场秩序比较混乱,违法生产、销售禁限用高毒农药行为屡禁不止,因农药残留造成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为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和消费者权益,现就进一步加强农药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强经营主体监管,规范农药经营行为
当前,农药经营主体多、规模小、秩序乱的问题比较突出。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会同工商管理部门全面开展农药经营单位的清查,对无照经营及不符合经营资质要求的,坚决依法取缔,符合条件的经营单位由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上网公布。经营单位要建立健全进销货台账,严格进货查验,向购药者提供正确的用药指导,出具销售凭证。建立农药经营单位违法行为记录档案,对有严重违法行为或一年内多次违法经营的,要提请工商管理部门依法停止其经营活动。大力发展农药连锁经营,鼓励农药生产企业开展农药直销,支持农药生产、经营企业开展“卖药、施药”一体化服务。蔬菜优势区域重点县要推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制度,严格核定高毒农药经营单位,实行实名购药,建立高毒农药销售流向记录。
二、强化使用技术指导,引导安全合理用药
农药使用行为直接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特点,及时发布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用药指导目录,向农民推荐安全、高效、适用的农药品种,指导农民正确选用农药。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生产企业用药行为的监督管理,督促其建立规范的农药使用记录。重点加强对蔬菜、水果等鲜食农产品主产区分散农户的用药技术培训和指导,推行农药使用监管员制度,加强对农药使用情况的巡查,发现违规使用农药的,要及时纠正,严重违规的,要及时报告当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蔬菜、水果生产过程中农药残留监测,发现违规使用禁限用高毒农药的,依据有关规定严肃查处。充分发挥园艺作物标准园和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农民安全合理用药。
三、加强农药监督执法,整顿农药市场秩序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农药市场的日常监管,特别是对基层乡村农药经营门店的检查,重点检查其经销的农药产品标签是否规范,发现不符合规定的,依法查处并责令生产者改正。要加大对农药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力度,主要检测有效成分含量及是否添加禁限用高毒农药成分。强化“检打联动”,发现假劣农药的,要“追根溯源、一查到底”,情节严重的,及时提请我部吊销其农药登记证。抓好大案要案查处,落实挂牌督办制度,强化省际间、部门间协作配合,涉嫌犯罪的要及时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案件查处情况要及时报送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案件办结后,要在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上曝光。加强农药展销会的监督管理,严格审查参展单位资质和参展产品合法性,展销会期间出现虚假信息并造成严重影响的,依法追究展销会组织者责任。
四、强化政务信息公开,增强公共服务意识
政务信息公开是推动依法行政、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的有效手段。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及时公开农药管理相关信息。要公布办事程序和要求,推行阳光审批,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及时公布农药登记、质量监测、农药药效、安全风险等信息,为农药执法人员、农药生产经营单位和农民提供服务。
五、妥善处理药害事故,维护社会稳定
农作物药害事故是影响农业生产安全的重大隐患,妥善处理药害事故,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敏感的社会问题。各省(区、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制定农药药害技术调查及技术鉴定的程序和要求,建立药害鉴定专家库。各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及时组织专家对药害事故进行鉴定,科学判定药害发生原因及损失程度,指导农民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损失。对涉及面广、影响较大的药害事件,及时向当地政府及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及时处理,防止事态扩大,避免群体事件发生。
六、健全农药管理机构,提升农药监管能力
各省(区、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明确农药管理牵头单位,统筹协调农药管理各项工作,积极推动农药管理机构参与管理,市、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明确农药管理的机构和人员。农药管理机构与农业综合执法机构要密切配合,全面履行农业部门农药监管职责,禁止农药管理和执法人员参与农药经营活动。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争取同级财政支持,落实农药管理经费,保障农药市场检查、质量监督和安全用药指导等工作的顺利开展。
附: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证《农药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贯彻实施,加强对农药登记、经营和使用的监督管理,促进农药工业技术进步,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畜安全,根据《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农业部负责全国农药登记、使用和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制定或参与制定农药安全使用、农药产品质量及农药残留的国家或行业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协助农业部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农药登记,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药研制者和生产者申请农药田间试验和临时登记资料的初审,并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农药监督管理工作。
县和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农药监督管理工作。
第三条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负责全国的农药具体登记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农药检定机构协助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农药具体登记工作。
第四条 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必要时可以依法委托符合法定条件的机构实施农药监督管理工作。受委托单位不得从事农药经营活动。
第二章 农药登记
第五条 对农药登记试验单位实行认证制度。
农业部负责组织对农药登记药效试验单位、农药登记残留试验单位、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单位和农药登记环境影响试验单位的认证,并发放认证证书。
经认证的农药登记试验单位应当接受省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第六条 农业部制定并发布《农药登记资料要求》。
农药研制者和生产者申请农药田间试验和农药登记,应当按照《农药登记资料要求》提供有关资料。
第七条 新农药应申请田间试验、临时登记和正式登记。
(一)田间试验
农药研制者在我国进行田间试验,应当经其所在地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农药检定机构初审后,向农业部提出申请,由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查。经审查批准后,农药研制者持农药田间试验批准证书与取得认证资格的农药登记药效试验单位签订试验合同,试验应当按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实施。
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农药检定机构对田间试验的初审,应当在农药研制者交齐资料之日起一个月内完成。
境外及港、澳、台农药研制者的田间试验申请,申请资料由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审查。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应当自农药研制者交齐资料之日起三个月内组织完成田间试验资料审查。
(二)临时登记
田间试验后,需要进行示范试验(面积超过10公顷)、试销以及在特殊情况下需要使用的农药,其生产者须申请原药和制剂临时登记。其申请登记资料应当经所在地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农药检定机构初审后,向农业部提出临时登记申请,由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对申请资料进行综合评价,经农药临时登记评审委员会评审,符合条件的,由农业部发给原药和制剂农药临时登记证。
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农药检定机构对临时登记资料的初审,应当在农药生产者交齐资料之日起一个月内完成。
境外及港、澳、台农药生产者向农业部提出农药临时登记申请的,申请资料由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审查。
农业部组织成立农药临时登记评审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农药临时登记评审委员会一至两个月召开一次全体会议。农药临时登记评审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由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承担。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应当自农药生产者交齐资料之日起三个月内组织完成临时登记评审。
农药临时登记证有效期为一年,累计有效期不得超过四年。
关于进一步加强护林防火工作的实施意见 篇4
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将科学发展观的主旋律及时传达给社会各界,使学校的平安和谐氛围得到社会的认可,坚持“三贴近”原则,加强学校工会通讯报道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指导思想
通讯报道工作要围绕“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宣传主题,大力唱响科学发展、共创和谐的主旋律,紧紧围绕学校教书育人工作,以校党委为核心,全力配合道德实践活动,开展工作,为“永远的八一”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健全组织机构
通讯报道工作,尤其是外宣工作是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需要全校师生员工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需要整合优势,集中力量,形成合力,以求达到弘扬“八一”精神,扩大影响,促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健康发展的目的。健全我校通讯报道工作网络,坚持抓好我校通讯报道工作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党、政、工、团共同努力,建设一支能够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科学发展观,有较高的政治觉悟,懂得教育理论,热爱教育事业的通讯报道队伍。
三、主要任务和要求
准确传播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大力宣扬八一中学的办学方针、教学思路、教改经验、教育教学成果,广泛宣传教职员工中好人好事、先进人物,及时反映学校重大活动的动态等。坚持正面引导,体现时代精神。抓住主要阵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四、具体实施办法
1、通讯报道组成员要认真完成校党委下达的任务。通讯报道投稿任务完成,在第二年元月份的绩效工资中加20分(任务分配表附后),每超额一篇再加2分。
2、通讯报道任务下达到通讯报道小组及每个通讯员,小组长根据本组人员情况将任务细化分解到各成员。
3、投稿程序
通讯员写稿——交办公室登记盖章——外发。
稿件一经刊用后,由各组或个人负责登记好,每季度报办公室登记一次。年终由办公室统一负责刊用稿件的汇总及奖励的兑现等工作。
4、奖励办法
鼓励全体教职员工踊跃投稿。
国家级报刊用稿,学校按稿酬的20倍给予奖励;省级报刊用稿,学校按稿酬的10倍给予奖励;地州级报刊用稿,学校按稿酬的5倍给予奖励。(教学学术论文类文章不在此范围内)。
在兵团新闻网站上的发稿,每篇奖励20元。在农二师新闻网站上的发稿,每篇奖励10元。
各通讯小组分配给每个通讯员的投稿任务没有完成,每缺少一篇,扣绩效工资50元,网络新闻每缺少一篇扣绩效工资10元。在12月份的绩效工资中兑现。
关于进一步加强护林防火工作的实施意见 篇5
实 施 意 见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建立长效机制、巩固创城成果”指示精神,强化对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督查考核,加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推进力度,准确及时地了解掌握各镇街和承担创城主要任务的各部门单位工作进展情况,抓好阶段性工作和专项工作任务的落实,为市委、市政府督促抓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和落实考核奖惩提供可靠依据。根据市委、市政府下发的《兖州市2008年重点工作督查考核暂行办法》,按照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经市文明城市创建和城市综合整治会战指挥部研究,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全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坚持“三为主”督查办法,即:以创城指挥部日常督查为主;以群众“热线电话”、市领导批办办结率为主;以各镇街(区)、各部门单位完成任务、阶段性任务、专项任务绩效为主。按照“五个转移”,即:由原来筹备迎查转移到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上;由抓主要街道转移到向小街小巷社区延伸上;由治标转移到治本上;由新闻媒体明查转移到明查暗访结合上;由先易后难转移到从难点入手、重点突破上的要求,真正将督查工作作为促进文明城市创建各项工作落实的有效措施,“以城为主,城乡联动”,以落实《兖州市街道社区创城竞赛考核办法》、《兖州市镇村创城竞赛考核办法》为抓手,把握工作
— 1 — 时效和完成质量,努力形成抓督查促落实、严考核重奖惩的机制,整体推动全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向更高层次迈进。
二、督查对象和督查内容
(一)督查对象
1、酒仙桥街道办事处、鼓楼街道办事处、龙桥街道办事处所属社区及村庄;
2、新兖镇、农高区、大安镇(开发区)、漕河镇、小孟镇、新驿镇、颜店镇、兴隆庄镇;
3、担负文明城市创建任务的市建设局、市教育局、市文化局、市城市防汛指挥部、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交通局、市执法局、市水利局、市环保局、市文明办、团市委、市妇联、市纠风办、市广电局、今日兖州编辑部、市爱卫会、市规划局、市环卫局、市工商局、市公路局、市供电局、市农信社、市邮政局、市网通公司、市移动公司等所有责任部门和单位。
(二)督查内容
1、兖发【2008】42号《兖州市文明城市创建任务分工》中规定的所有内容;
2、兖创发【2008】12号《兖州市文明城市创建下半年工作要点》中所列出的27项重点工作任务;
3、涉及市民生产、生活、生存等方面的问题,被群众投诉、市领导批办、市创城指挥部督查发现的问题。
三、督查方式
1、接到群众“热线电话”投诉后,市创城指挥部督查组在 — 2 — 两个小时内现场调查,明确责任单位,下达《“热线电话”处理通知单》,限期办理。对内容比较单
一、问题比较简单、责任比较明确的问题,可即时电话通知责任单位办理。责任单位应及时将办理结果反馈给市创城指挥部。市创城指挥部对办理情况进行跟踪督查。
2、接到市领导“批办”,市创城指挥部督查组迅速到达现场,督促责任单位进行办理。责任单位应将办理结果及时反馈给市创城指挥部。市创城指挥部将“批办”办理情况以书面形式报送市领导及上级有关部门。
3、市创城指挥部城区、镇村两个督查组及创城指挥部办公室每个成员,将采取明查暗访的方式,对分管和包保的责任区域进行督查,将发现的问题盯住不放,一追到底,直到问题解决。如问题比较复杂,解决难度较大,创城指挥部将集中汇总,召集责任单位专题研究解决办法。
4、对第一次督查整改不力或没有整改的问题,市创城指挥部将对责任单位进行第二次督查。对两次督查没有任何效果的,市创城指挥部将对责任单位下达第一次《督办》,并在新闻媒体及《创城简报》进行曝光,同时上报市主要领导、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市重点工作效能监察组。
对第一次《督办》和曝光后仍没有整改或整改不力的,市创城指挥部将下达第二次《督办》并进行媒体第二次曝光,在《督办》和曝光中,列出责任单位主要责任人的名字。
对两次督办和曝光仍没有解决问题的,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
— 3 — 要在市长办公会议上说明原因,同时,市创城指挥部将情况上报市督查考核委员会办公室,作为该单位年终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
四、组织领导和督查要求
各镇街、各主要职能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创城督查的组织领导,都要按照各自的工作特点成立内部督查考核机构,明确专人负责,进行内部督查考核,负责向市创城指挥部报送相关材料。各单位创城领导办事机构还不健全的要尽快建立健全,以利于工作的开展和督查考核。各镇街、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督查考核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加强领导,组织配合好市创城指挥部对创城工作的督查考核,并抓好内部督查考核工作,使督查考核工作达到鼓励先进、鞭策落后、促进工作的目的。
各镇街、各单位要正确对待督查工作和结果,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要认真抓好自查,在工作实践中逐步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工作措施和督查机制,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及时办理创城指挥部交办的督查整改工作,不断提升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水平。
督查考核人员要认真检查,详细记录,实事求是反映被督查单位创城工作情况和存在问题,努力做到科学、公正、公平、公开,通过客观公正的督查考核,提高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水平,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责任意识和创城工作积极性,为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提升城市品位,促进兖州“三化”城市建设和全方位跨越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附:各镇街(区)、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联系人名单
兖州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8年9月1日
主题词:创城
督查
实施意见
兖州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2008年9月5日印发
关于进一步加强护林防火工作的实施意见 篇6
遵照集团公司党组《关于印发<加强和改进企业党建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号)要求,为积极落实********制度建设和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保障和促进党的基层组织在各单位中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推动公司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司党建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加强和改进公司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1.加强和改进公司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保持大局、促进发展是公司当前的基本任务。近年来,公司党委及各单位党支部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有力地促进了改革发展稳定等各项工作。
同时,公司党建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适应发展的地方,主要表现在:有的单位党的建设滞后于改革发展,领导体制、运行机制还不够完善;有的单位党组织参与重大事项决策缺乏有效途径;有的单位党组织活动缺乏活力,组织形式和活动载体比较单一;有的单位党务工作者队伍力量薄弱、后继乏人;有的单位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深、重视不够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发挥,亟须解决。
2.加强和改进公司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集团公司************的部署,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中心任务,以改革创新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各单位领导班子建设、党支部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更好地发挥党组织在国有企业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领导干部的示范表率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推动公司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3.加强和改进公司党建工作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总体目标:大力开展以************为内容的**********活动,以***********主题全面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努力把各单位党支部建设成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成为促稳定、防风险和保发展的坚强堡垒,成为坚决执行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推动本单位改革发展稳定的政治核心。
主要任务:
⑴建立符合现代国有企业制度要求、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运行机制。
⑵建设政治引领力强、推动发展力强、改革创新力强、凝聚保障力强的“四强”党支部。
⑶建设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的“四好”经营班子。
⑷建设政治素质优、岗位技能优、工作业绩优、群众评价优的“四优”党员队伍。
⑸建设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熟练掌握相关科技知识和劳动技能的“四有”职工队伍。
⑹形成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建设的促进和保障机制。
二、建立健全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体制机制
4.进一步完善各单位领导体制
参与决策、带头执行、有效监督是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基本要求。按照中组部中办发[2004]31号和集团公司党组有关文件要求,坚持把党组织的工作制度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工作规则结合起来,从制度上保证党组织在国有企业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把党组织的机构设置、职责分工、工作任务纳入各单位的管理体制、管理制度、工作规范之中,建立完善各单位党组织参与决策、带头执行、有效监督的规则程序、制度办法,确保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
妥善处理党支部与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或监事的关系,形成党组织与公司治理结构职责明确、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新型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要坚持和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企业领导体制。符合条件的党委委员、党支部成员,可以通过法定程序分别进入董事会、监事会或经理班子;符合条件的董事会、监事会或经理班子中的党员,按照党章及有关规定可以进入公司党委或单位党支部。担任党内和经营管理层两个职务的单位领导人员,要明确并认真履行好各自职责,承担两个责任。
5.进一步健全各单位决策机制
参与重大问题决策是国有企业党组织的重要职责,是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基本途径。要健全完善党支部参与决策的体制机制,努力使党支部参与决策做到“两个有效”:即公司治理机制有效,保证董事会对企业重大问题的统一决策权;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有效,保证公司党委和各单位党支部的意见和建议在企业重大问题决策中得到尊重和体现。
⑴参与决策内容
各党支部要坚持议大事、谋全局、明方向,积极参与各单位带有根本性、方向性、长远性、全局性问题的决策。主要内容是“三重一大”事项:企业发展规划、破产改制、资产重组、机构调整等重大事项;中层以上经营管理人员的任免、岗位调整和后备人选的确定;重大项目安排事项,投资计划,担保事项;大额度资金使用等等。
⑵参与决策程序
决策前,董事长、总经理应与党支部书记充分沟通,形成共识;必要时,可以召开支委会对决策事项进行研究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决策时,进入董事会、经理层的支部成员要认真履行职责,使党组织的意图得到体现。决策后,党组织要发动党员团结带领职工,保证各项决策顺利实施。如发现决策不符合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存在重大经营风险或可能损害国有资产利益、社会公众利益和职工合法权益时,要及时提出意见;如得不到纠正,应向公司党委报告。
⑶制度保障
董事会、经理层议事规则,应当对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主要内容和程序做出明确规定。
6、进一步履行保证监督职能
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公司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有效发挥公司党委和单位党支部的保证监督作用。要加强对企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执行国家方针政策和落实集团公司党组及公司党委部署情况的监督,推动企业切实履行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要着重加强对企业投资、财务管理、产品销售和物资采购、产权交易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要把党组织监督与监事会监督、职代会监督等结合起来,形成监督合力。要统筹兼顾国家、企业、职工三者利益关系,切实维护国家 5
利益和职工合法权益,保持企业职工队伍思想稳定,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7.进一步发挥党组织的独特优势
国有企业党组织作为执政党的基层组织,具有先进的理论指导和价值追求、健全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严明的组织纪律和优良作风。要把这种独特优势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优势结合起来,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要发挥党的民主集中制优势,集中集体智慧,协调各方关系,统筹大局、把握大势,促进企业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要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把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先进思想和价值追求,转化为企业的发展理念、经营宗旨和员工准则,打造先进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的软实力。要发挥党的群众工作优势,领导和支持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特别要重视发挥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加强职工队伍建设,提高职工素质,维护职工利益,充分激发蕴藏在职工群众中的创造力量。
三、切实加强经营班子建设
8.大力加强经营班子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经营班子建设首位,深化“四好”经营班子创建活动。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最新知识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提高理论素养。
要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作为经营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积极探索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要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完善支部学习制度,坚持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在职学习与脱产培训相结合。要建立和完善经营班子成员的学习考核机制,促进自觉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政策水平。加强领导班子能力建设,努力提高战略决策能力、把握市场能力、推动创新能力、应对危机能力,以及抓班子带队伍能力。注重实践锻炼,把有发展潜力的经理人员和后备人才放到关键岗位、重点项目、艰苦环境中经受磨练、增长才干。继续推进各单位之间、公司总部和单位间的人才交流。
9.大力推进经营管理者选聘方式改革,创新经营人员选拔机制
经理人是特殊的人才资本,是稀缺资源。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讲政治、重业绩、看品行、用能人,既体现组织认可、公司认可和职工群众认可,又注重市场认可,真正把那些忠诚党和国家事业、具有战略眼光和战略思维、勇于改革创新、善于经营管理、得到职工群众信任的优秀人员选拔上来。要拓宽视野,创新方式,按照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加大竞争性选人用人力度,使公开招聘、竞争上岗逐步成为选拔经营管理人员的主要方式。
10.大力加强经营班子民主集中制建设,形成科学民主决策机制
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并严格执行党支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保证经营班子协调高效运转,增强班子整体合力。经营班子主要负责人要增强民主意识,善于集中班子成员的智慧,发挥集体领导的作用。经营班子其他成员要增强大局意识,尊重和支持主要负责人履行职责。坚持和完善单位领导人员双重组织生活制度,经营班子成员是党员的都要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的组织生活。经营班子每年至少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民主生活会结束后,党支部要向公司党委写出书面报告,有关整改措施要在一定范围内通报,接受监督。
11.大力加强经营班子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确保领导人员廉洁从业
健全和落实公司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责任制,加强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建立完善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抓好《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的学习贯彻,有针对性地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岗位廉政教育,提高教育实效。推动企业健全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保证具有人、财、物等业务处置权的关键岗位权力运行依法合规、公开透明,深化效能监察,有效堵塞管理漏洞。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完善内部监督体系,充分运用监事会或监事监督、职工民主监督,以及审计、纪检监察、法律顾问监督等手段强化监督。加强对单位主要负责人的监督,坚持单位负责人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完善主要负责人述职述廉、重大事项报告、诫勉谈话制度等。
四、不断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
12.加强人才培养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按照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要求,全面推进人才强企战略。制定并实施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积极培养吸引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坚持教育培训与实践锻炼并重,着力重点培养好经营管理人才队伍。重点抓好培养、吸引和使用三个环节。做好后备干部培养工作。
13.优化选人用人机制
把党管干部原则与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和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结合起来。党组织在选人用人工作中的主要职责是把握用人标准,坚持选用程序,加强监督管理。企业中层管理人员任免必须经公司组织人事部门考察,征求公司纪检监察部门意见,经营班子集体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董事会和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要建立健全以考核评价为基础,与岗位责任和工作业绩挂钩,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并重,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相结合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激励办法。
14.营造各类人才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
各支部要大力倡导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风气,大力宣传各类人才的先进事迹,激发各类人才的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营造选拔使用人才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人人都能成才的氛围。支部要建立与骨干人才的联系制度,努力为各类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与生活条件。
五、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 15.切实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要把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职工队伍,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要加强理想信念、形势任务、职业道德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引导职工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思想教育和严格管理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要积极利用网络教育等先进技术手段加强和改进职工宣传教育工作,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和载体,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6.扎实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党组织要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把企业文化建设融入企业管理、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制
定并实施企业文化建设战略,总结提炼为广大职工所认同的企业精神、管理理念、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增强企业凝聚力、激发职工创造力。完善企业文化评价体系。建设学习型企业,全面提高职工素质。深入开展内容丰富、文明健康、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17.努力维护企业稳定
各支部要切实承担维护稳定的责任,形成支部牵头、党政共同负责、各部门齐抓共管、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定期分析和掌握职工思想动态,提前采取有效应对措施。高度重视、切实做好安全宣传教育工作,防止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六、加强和改进支部自身建设
18.创新党支部活动内容和方式,不断增强支部党建工作活力
根据党支部承担的任务和党员队伍的新变化,紧紧围绕经营这个中心任务,推进各单位党建工作改革创新。
⑴优化党组织设置
在新建经济组织的同时建立党组织,调整经营管理机构的同时调整党组织设置,配备经营管理人员的同时配备党务工作人员,保证企业的业务开展到哪里,党的组织就设置到哪里,党的工作就延伸到哪里。
⑵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和载体
把促进经营的成效作为重要检验标准,通过党员责任区域、党员先锋岗、党员品牌工程、党员攻关项目等有效载体,为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使党建工作成为企业价值链上的重要环节,成为企业发展的内在推动力量。
⑶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
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做好党员服务工作,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各单位党支部根据单位在岗、调离单位或离退休等不同情况,坚持党员的组织关系随劳动关系流动的原则,加强对本支部党员的动态管理。
⑷做好在经营一线和青年职工中发展党员工作 要加强在各类经营骨干和技术骨干中培养发展党员,把青年职工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做到重要岗位有党员、主要骨干是党员、关键时刻见党员。
⑸按期开展党组织换届工作
企业党组织要严格按照党章规定按期进行换届选举,切实保障党员的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要积极推进支部负责人公推直选。
19、持续开展********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 要持续深入开展********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积极推进以争创“政治引领力强、推动发展力强、改革创新力强、凝聚保障力强”为主要内容的“四强”党组织建设和“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为主要内
容的“四好”经营班子建设,教育广大党员争当“政治素质优、岗位技能优、工作业绩优、群众评价优”的“四优”共产党员,把开展“四讲”、争创“四好四强四优”活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加强和改进公司党建工作、促进各单位科学发展的重要载体。
进一步细化******活动内容、创新活动方式,使之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相结合,与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相结合,形成推动各单位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强大合力。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根据行业特点、企业规模和经营状况,以及支部和党员的不同情况,明确争创活动的具体目标和措施,定期评比表彰,不断深化创先争优活动。
20.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
各单位要有计划安排党务工作人员与经营管理人员轮岗交流,注重从企业业务骨干中选拔优秀人才充实到党务工作队伍,选拔从事过经营管理工作的同志担任支部负责人,选拔从事过党务工作的同志担任行政负责人,真正把党务工作岗位作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平台。要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加强培训,改善党务工作者队伍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全面提高党务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21.加强和改进党支部对群团工作的领导
坚持党建带工建、带团建,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等组织联系广大职工的桥梁纽带作用。坚持和完善企业民主管理
制度,企业重大决策应及时向职工代表通报,企业重大改革措施出台前要广泛征求职工意见,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必须提请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企业工会、共青团等组织要在党组织领导下,按照法律法规和各自的章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
七、加强督促检查,不断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22.加强督促检查
公司党委将加强对此实施意见贯彻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并将结果纳入对各单位党支部和经营班子的考核评价。
23.适用范围
关于进一步加强护林防火工作的实施意见 篇7
一、充分认识《意见》的重要意义
任何一项工作, 认识它的意义所在是开展工作的内生动力。《意见》的出台是对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积极回应, 是转变学校体育发展方式的重要方略, 是提升学校体育科学水平的内在诉求, 是遏制和扭转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基本面下滑的重要举措。《意见》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学校体育的高度重视, 充分体现了改变学校体育在教育工作中薄弱环节的国家意志。《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学校体育, 增强学生体质, 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实现教育现代化,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研读《意见》, 我们会对学校体育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有更加清醒的认识, 对学校体育发展目标有更加清晰的定位, 对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有更加强烈的意识。增强使命和责任意识至关重要, 能使我们有一种更加昂扬向上、为实现宏伟目标而奋斗的精神追求, 对学校体育现实中的差距有更加清醒的认识, 对工作的着眼点和立足点有更加准确的把握, 在具体工作中会更加具备脚踏实地实现目标的工作作风。
《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方向感, 对深化学校体育综合改革具有重要指导的意义。《意见》提出:“把加强青少年体育锻炼作为提高全民健康素质的基础工程, 把加强学校体育作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改革不是相互分离、单兵独进, 而是更多地体现在改革的联动、改革的统筹协调上。袁贵仁强调:“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关键是搞好顶层设计, 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教育改革推进机制, 核心是找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抓住主要矛盾、重点问题、关键环节, 力争事半功倍推进工作。”综合改革要求我们在更大视野、更大胸怀、更大格局下来做顶层设计、试点先行、系统推进。《意见》的出台, 预示着学校体育工作将以更大的力度、更硬的措施, 踏上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新征程, 奏响学校体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新篇章。
贯彻好十八大精神, 落实好《意见》, 一是要认清三个意义 (学校体育对学生健康成长、幸福家庭、健康中国的重要意义) , 将《意见》内化为推进工作的不竭动力;二是要凝聚三种力量 (增强学生体质, 必须凝聚各级党政领导、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教育战线的共识和力量) , 形成长效机制, 从而真正啃下“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块“硬骨头”;三是要遵循三个规律 (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学生自我锻炼习惯养成规律) , 变学生体育锻炼的被动为主动, 变他律为自律, 使体育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四是要加强三个联动 (政府主导、部门合作和社会参与联动, 学校、社区和家庭联动, 教育、体育和卫生等各政府职能部门联动) , 形成合力, 立体推进, 综合治理, 真正提升学校体育工作的质量。因此, 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 充分认识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要意义, 把青少年的健康素质作为国民素质的基础, 作为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 真正把加强体育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之一, 自觉贯彻落实《意见》精神, 切实把学校体育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二、深化对《意见》内涵特征的把握
加强学校体育工作, 深化对《意见》内涵特征的把握, 必须弄清其要点要义。《意见》与中央7号文件、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等政策一脉相承, 步步推进。紧密围绕“增强学生体质, 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这一主旋律, 开篇以充分认识加强学校体育的重要性为前提, 重点指出:“学校体育仍是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学校体育未能得到足够重视, 评价机制不够完善, 体育教师短缺, 场地设施缺乏, 影响和制约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针对存在的问题, 《意见》从学校体育工作的思路、目标、任务、评价和组织领导等方面, 打出一套组合拳, 来回应新形势对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新要求。
《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学校体育的总体思路, 指出“学校体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 加强政府统筹, 加强条件保障, 加强监督检查, 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 切实提高学校体育质量, 完善学校、家庭与社会密切结合的学校体育网络, 促进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有机融合, 不断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提出了“力争到‘十二五’期末, 学校体育场地设施总体达到国家标准, 初步配齐体育教师, 基本形成学校体育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机制;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更加完善, 基本建成科学规范的学校体育评价机制;各方责任更加明确, 基本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的学校体育推进机制”的奋斗目标。实际上这是回答了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体育需要“做什么”的问题。
《意见》从实施好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加强学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加快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健全学校体育风险管理体系四个方面进一步明确了当前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任务, 从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和评价制度、实施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制度和实行学校体育报告公示制度三个方面来建立健全学校体育的监测评价机制, 从加强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和管理、加大学校体育投入力度、实施学校体育三年行动计划、强化学校体育工作督导检查、健全学校体育工作奖惩机制和营造学校体育发展良好环境等方面强调和明确了学校体育的组织领导。从《意见》的内容来看, 充分体现了时代性、科学性、综合性和创新性, 实际上这是回答了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体育需要“怎么做”的问题。
三、认真落实《意见》的精神, 努力探索江苏学校体育新发展
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创新性地落实《意见》要求, 结合与转化、突破与创新是学校教育系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学校体育发展到今天, 面对急速变化的社会和经济变革, 以及学生学习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需要重新审视体育教育规律和价值追求, 以便在社会发展的重要节点上作出更加明晰与正确的抉择。面对现实诸多困惑与问题, 学校体育该如何突破掣肘?在江苏省省委、省政府关于率先实现教育强省和教育现代化的宏观背景下, 我们站在学校体育发展的新起点, 认真总结经验, 客观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 在对江苏学校体育现状进行基本研判的前提下, 深度思考发展方略, 找准深化改革突破口, 重点围绕工作思路、行动举措、制度建设和创新机制四个方面, 不失时机地进行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努力推进江苏省学校体育向广度深度拓展。
(一) 思路创新, 坚持战略引领发展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思路是一座跨越时空的桥, 把现在和未来有机连接起来, 帮助人们取得预期成效。吴康宁认为:“中国教育改革正处于一个重要关口。在这个关口需要特别用心思考‘成功的教育改革究竟何以可能’的问题”。学校体育改革, 就是要革除既往发展方式的弊端, 为学校体育发展注入动力、增添活力, 实现学校体育的科学发展。实践经验表明, 形成一个总揽全局、顶天立地的工作思路是推进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创新江苏学校体育科学发展的新思路, 既是对学校体育工作者智慧的检验, 也是对学校体育工作者意志的考验, 更是对学校体育工作者社会责任的考量。
基于此, 在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国家和省相关政策文件的基础上, 立足于江苏学校体育情况, 以历史为基, 以规律为经, 以政策机制为保障, 以创新发展为动力, 我们提出了“把握形势明晰思路, 依据政策定准思路, 探索规律创新思路”的设计思想, 形成了以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为核心, 以“三升一降”为目标 (学校体育工作整体水平明显提升, 学生耐力、力量、柔韧性等体能素质明显提升, 体育后备人才数量和质量明显提升, 肥胖和近视发生率明显下降) , 以“四大工程”、“五大重点”为举措, 以“四大制度”为保障, 以“四项机制”为活力的江苏省学校体育工作总体思路, 开启了基于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省域学校体育综合改革之路。
(二) 制度创新, 激发活力助推发展
田正平认为, “教育制度是教育现代化变革的关键性因素。对于后发国家来说, 由于追赶发展的压力异常沉重, 而技术、知识及人力资源等现代化动力因素又难以在短期内取得突破性进展, 教育制度因素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因此, 在推进学校体育现代化的进程中, 江苏省注重加强制度创新, 助推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
1. 法律制度:
《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该条例是我国首部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的地方性法规, 规定了江苏省各级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是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的责任主体, 明确地方各级政府应加强对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领导, 将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做好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这部法规的出台为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提供了法律保障。
2. 监测制度。
江苏省从2007年起, 已连续6年实施了以大学一年级新生身体素质测试情况回溯生源地的社会公告制度, 而《意见》中也明确提出了这方面的要求。2010年江苏省教育厅制定了《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方案》, 每年对全省10万样本量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形成《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蓝皮书》, 并向社会公告, 首次建立了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的基线, 健全了覆盖全省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和制度。
3. 评价制度。
2007年江苏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切实做好全省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及安全工作的通知》, 以此改革和完善初中升学体育考试的内容、标准和方法, 进一步强化初中升学体育考试在学校体育工作中的导向作用。目前, 全省13个省辖市全部将体育考试成绩按照不低于5%的比例计入初中升学考试总分, 还在高中学业水平综合评价中提出了体育评价的要求。
4. 联席会议制度。
经省政府同意, 江苏省建立了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每年省教育厅与省体育局就“合作培养人才、体教结合、运动员文化教育、校园足球的开展”等问题多次召开联席会议进行磋商, 并出台了相关的贯彻意见。
(三) 举措创新, 勇克难题促进发展
蓝图绘就, 重在落实, 落实才是硬道理。德鲁克在其经典著作《管理的实践》一书中说:“管理是一种实践, 其本质不在于知, 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 而在于成果;其唯一的权威就是成就。”学校体育的发展思路与实施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为此, 江苏省教育厅提出了“抓重点成亮点”提升工作的影响和地位, “抓领导促重视”推动薄弱工作开展的工作思路, 组织实施了一批工程。
1. 全力实施“四大工程”
(1) 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程。从健康监测和健康干预二个维度设计路线图。为了保证“到2015年, 全省学生体质健康各项指标明显改善, 体质健康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的总体目标要求, 江苏省从健康素养提升、体育活动推进、健康服务改善和心理健康促进四个方面, 研制并出台了《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
(2) 体育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一是大力开展体育教师培训, 2007年至2012年先后组织实施了二轮“万名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工程”, 为江苏省每所中小学校培训了一名专职体育教师;2009年开始, 省教育厅每年选派中小学体育教师和高校体育管理干部赴国外学习培训。二是全面实施体育教师体能考核, 2011年省教育厅研究制订了《江苏省体育教师体能测试标准》 (试行) 。三是着力提高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职前教育质量, 省教育厅于2011年启动了对江苏省域内所有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三年级全体学生基本功测试工作。
(3) 农村场地器材条件保障工程。江苏省先后实施了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布局调整工程、“三新一亮”工程、“六有”工程、体育艺术“四项配套”工程等, 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体育卫生设施条件。2012年, 江苏省启动了农村中小学运动场地塑胶化工程, 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 将江苏省绝大多数农村中小学运动场建成塑胶化场地。
(4) 体育艺术“2+1”工程。江苏省从2009年开始, 将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进一步推动“体育、艺术2+1项目”在全省各级各类中小学的全面实施。
2. 大力开展“五大重点”工作
(1) 认真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确保每天锻炼一小时。一是保证开齐开足体育课, 二是形成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 三是实行课外体育活动课表化 (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下午必须安排一节课外体育活动, 并列入学生课表, 形成制度) 。经过抽查, 江苏省已有90%以上中小学达到了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
(2) 积极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全省各级各类学校积极施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在培训人员、配备器材、规范测试、上报数据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多次受到教育部的表彰。2009年至2011年全省上报学校数分别达到87.5%、99.1%、98.7%, 连续三年位于全国第一。
(3) 不断深化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江苏省是最早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省份, 在不断深化体育教学改革中, 逐步构建了具有江苏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 注重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 突出对学生体育意识、健康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为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创造了条件。此外, 注重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 开展了阳光体育校本化实施的研究。对高校, 出台了《江苏省高职高专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 制定了《江苏省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考核标准与办法》。
(4) 深入开展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工作。多年来, 江苏省一直重视学校体育科研工作, 在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届全国中运会科学论文报告会上取得团体总分三次第一名、一次第二名的好成绩, 在2012年的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科报会上也获得第一名。组织编写了《阳光体育运动读本》、《江苏省中小学健康教育教师指导用书》, 省教育厅与省体育局还联合成立了“教体融合”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课题组。
(5) 共同推进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2011年5月, 省教育厅、省体育局联合召开了江苏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会议, 并下发了《关于江苏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实施意见》, 成立了江苏省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领导小组, 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园足球活动和竞赛, 建立了江苏省各级青少年校园足球阳光联赛制度。
(四) 机制创新, 营造环境激发干劲
加快学校体育现代化建设, 需要创新运行机制、营造良好的环境等来激发人们的干劲。
1. 表彰奖励机制。
2006年, 江苏省制定了《江苏省体育教育工作先进学校评选办法》, 规定每两年评选一批江苏省体育教育工作先进学校, 并由省教育厅颁发奖牌, 予以表彰。
2. 督导检查机制。
近几年来, 江苏省及各级督导部门每年开展以保证体育课时、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和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重点的专项督导, 并及时公告督查结果。为贯彻《意见》, 2012年从11月份开始, 对全省全部652高级中学开展了专项督查, 对高校则开展了覆盖全省所有高校的公共体育课程的考核检查。
3. 考核评估机制。
江苏省将体育工作的一些核心指标列入对各地区教育的所有综合评估指标体系之中。如, 江苏省县 (市、区)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主要指标中就包括“每所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达90%以上, 每个学生至少掌握2项体育运动技能和1项艺术特长。”
4. 竞赛与训练机制。
江苏省各级各类学校普遍调整了体育运动会次数, 每学年都要召开春、秋季以田径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 很多学校还根据实际, 举行具有本地特色的体育周、体育节等活动。
尽管如此, 江苏省学校体育工作区域发展还不均衡, 对学校体育重要性的认识还有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 体育师资的配备、场地条件的改善、体育经费的投入、配套政策措施的完善仍然是制约学校体育工作发展的瓶颈问题, 各项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政策、措施的全面落实与应试教育的博弈依然步履维艰, 全面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仍任重道远。
四、结语
关于进一步加强护林防火工作的实施意见 篇8
本刊讯 7月29日,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档案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进一步做好全市档案工作提出要求。市档案局(馆)党组最近就认真贯彻《意见》精神作出部署。
《意见》对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档案工作提出要求:(1)依法做好文件材料归档工作。高度重视日常文件材料归档工作,从源头促进国家档案资源建设;认真做好重点领域的档案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全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任务时,要将涉及民生问题的档案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予以部署,大力加强涉及民生领域的档案工作;切实做好重大活动档案的归档工作。重大活动的组织承办单位要按有关规定做好重大活动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移交;档案主管部门要依法进行督导。当前特别要做好奥运档案工作。(2)切实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和档案馆建设。各地区、各部门要将档案信息化建设纳入本地区、本部门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加强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要把电子文件中心建设作为全市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任务,加快推进全市电子文件中心建设的步伐;要抓好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将其纳入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和建设实施计划,及时解决在建设选址、资金筹措等方面遇到的问题。要使档案馆切实达到服务功能齐全,配套设施完备,充分发挥“四位一体”的作用。(3)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要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作为全市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组成部分,强化对这项工作的组织协调、统筹规划和监督管理;要扎实做好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工作,为促进依法行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服务。
《意见》强调,要切实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要将档案工作切实纳入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使各部门档案工作的发展与各项工作的发展同步,要进一步完善归档责任制,要重视档案干部队伍建设,保持档案工作人员的相对稳定。
【关于进一步加强护林防火工作的实施意见】推荐阅读:
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实施意见11-19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统计工作严肃统计工作纪律的实施意见09-25
关于进一步加强商品交易市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实施意见09-02
关于贯彻国务院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通知的实施意见05-18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实施意见09-01
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教研活动的实施意见11-28
岢岚县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管理的实施意见11-03
中共陕西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工作的实施意见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