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写作文

2024-08-20

谈如何写作文(精选9篇)

谈如何写作文 篇1

谈如何写好作文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开发智力的动力。任何形式的教学都必须严格遵循兴趣性原则。因此只有当学生对写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作文训练才会有成效。心理学同时告诉我们,兴趣与学习目标的难易程度有关,虽然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的办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其中重要的一条便是让学生明确作文写作的简易性,这样他就会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以下几条是我近几年作文教学的一些体会和积累,仅供大家参考。

一、感悟生活、抒写真情

积累是写作的准备,《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学生的生活的确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就是要引导学生细心观察,体悟生活,因为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要让学生在美不胜收的自然现象中体味美感,在纷繁的社会生活中练达成熟,在丰腴的文学作品中浸润滋养。现在中考命题直面学生的社会生活,就是要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长心眼儿,“两耳多闻窗外事”,拥抱生活,感悟生活,善于发现,化腐朽为神奇,于平淡之中发现闪光的东西。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通过细腻的笔触描摹出来,这样文章就显得真实。

就作文内容而言,真实的感情是文章的灵魂和生命,文贵真,切忌矫揉造作。古人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法国狄德罗也说:“没有感情这个品质,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的确连自己都打动不了的文章,又岂能打动别人?可见文章不是无情物。学生作文的真情实感能否打动读者,能否引起读者共鸣,往往是作文成败的关键。现在的中考作文开放性很强,学生尽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抒写情怀,以“我手写我心”,有创意地表达“真我”,真实、亲切、生活画卷式的作文最能打动读者。

二、妙用修辞,才情飘逸

近几年来,高考或中考作文评分的标准越来越高,单靠语言的流畅、优美已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那么怎样让自己的考场作文熠熠生辉,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呢?“腹有诗书气自华”!宽广的阅读面,丰富的文化积淀,富有灵气和书卷气的语言,无疑会使考生的作文才情横溢,从而令阅卷老师眼前一亮。

修辞是美化语言的常用手段。正确地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使文章增色不少。运用对偶可使文章整齐典雅,运用排比可使文章气势磅礴,运用拟人可使事物真切形象,运用比喻可使语言生动易懂„„如:

“如果我是一艘小船,妈妈就是温馨的港湾,让我幸福停靠;如果我是一粒种子,妈妈就是那一方热土,让我 茁壮成长;如果我是一片白云,妈妈就是那蔚蓝的天空,让我驰骋翱翔。母爱,伟大的母爱,让我心中阳光永驻。”

有时候,在文章中有意地显露一下自己的知识面,会增加作品的文化底蕴。比如读过的书籍,掌握的典故,熟知的诗词,信手拈来,用一组句子铺陈开,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以下是两个精彩的例子。

“我爱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我爱那‘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的泰山极顶;我爱那‘奔流到海不复回’的九曲黄河;我我爱那‘日出江花红胜火’的秀丽江南。”

“思念使诗圣叹故乡月明,思念使女词人瘦比黄花,思念使豪放派鼻祖幽梦还乡相顾无言泪千行,思念使婉约派泰斗酒醒晓风残月杨柳岸,思念使摩诘先生每逢佳节而感‘遍插茱萸少一人’,思念使边塞诗人老态龙钟望故园,思念使爱国诗人铁马冰河入梦来。”

这类方法的精髓在于采用引用、列举、排比等方式,将丰富的文化信息展示出来,以显示出广博的知识面和开阔的视野,这样写出的作文便别具一格,胜人一筹。总之,优美的语言可以提高文章的品味,使平板的行文变得错落有致,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精心布局,标新立异

创新结构,在阅卷老师面前树立完美的整体形象,是考场作文成功的关键。创新的结构能让作文从众多考卷中脱颖而出,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并产生一目了然的效果。以下介绍几种精巧的结构形式,以供参考。

1、文前题记

所谓题记,顾名思义,就是对文题进行概括阐释,用来揭示内容或主旨的文字。题记的位置,在题目下正文前,摘引或仿写名人的一段精粹言论,独立成段。并在所题文字后面用破折号标“题记”二字。在修辞方法上,题记多采用引用、对偶、排比、设文等手法。

题记虽小,作用却很大。主要有:(1)揭示主旨

人们啊,你可知秋天为何有一个丰厚的收获?因为它有着一个成熟的头脑。这是刘增山的散文《秋魂》的题记。自问自答的设问句式,简单明了地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2)阐释哲理

人生有四季,哪能无风雨?

题记用比喻的手法,揭示了人生顺逆的哲理,看似大实话,细品意蕴深刻。(3)抒发感情

我的一生像一条银光闪闪的项链,每一颗珍珠都是一种感动。把这些感动仔细穿起来,献给我的亲人和朋友们。

这是蔡明的自传《感动》的题记。这个题记比喻形象生动,不仅诠释了作品的题目,更重要的是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感慨。

题记的作用当然远不止以上几种,如若深入探索,肯定还有其他作用。不过形式须为内容服务,切不可本末倒置,只为追求形式美而写题记。写不写题记的决定因素在于表达的需要。

2、用小标题

小标题结构是把文章的内容分为几大部分,每一部分的内容都用一个凝练的小标题加以显示。如中考作文《我生活在深情关爱之中》就分列了四个小标题:“一句亲切的叮嘱”、“一次轻轻的抚摸”、“一块抹泪的纸巾”、“一张特殊的贺卡”,写生活的四个有情人——父母、亲人、老师、朋友对自己的深情和无微不至的关爱,让作者处处感受到生活在深情关爱之中,甜蜜又温馨。恰当地运用小标题,能使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呈现出醒目的外在结构美。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写好作文的先决条件。没有写作兴趣,谈不上写出好作文。即使叫学生硬着头皮写下去,也只不过是东拼西凑、草草了事而已。学生怕写作文,就是对写作不感兴趣,而写作兴趣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的方法指导。因此,本人认为有无明确有效的指导方法才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

谈如何写作文 篇2

一、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入手

兴趣是探求, 获取知识, 产生奇思异想不竭的动力。小学生年龄小, 学什么, 做什么, 往往与兴趣相关。兴趣高, 乐意干, 自觉性就高, 效果就好。因此,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 应从学生最感兴趣的事物, 活动入手, 顺其自然地引导他们亲自参加活动, 观察生活, 身临其境, 练习说写。这样既陶冶学生的情操, 激发写作欲, 又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素材。例如, 玩是儿童的天性, 他们最喜欢参加一些有趣的活动, 教师根据实际有意识地安排一些“玩”的内容, 在校可组织一些趣味性较强的活动, 或者把他们带到大自然, 社会观察点上去, 创设一定的情境, 教给他们游戏、活动的规则和观察方法, 然后引导他们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体验到的按一定的顺序说出来, 写下来, 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 小学生重在具体形象思维, 他们大多喜欢小动物或各种玩具, 教师可选几种共同喜好的, 引导他们去观察, 并提出一些问题以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 如某动物的外形怎样?生活习性、活动规律是什么?等等, 然后让他们争着去说, 互相补充, 校正错误, 最后让他们把说过的写下来。这样不但使作文内容真实、具体, 记叙完整, 感情真挚, 而且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更培养了学生写作文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学会写作的方法

学生初写作文, 感到最苦恼的是“老虎吃天——无处下爪。”为解决这一难点, 教师要结合讲读课文, 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作者观察和表达事物的方法, 然后用学到的方法让学生去观察周围的事物, 最后再让他们把观察到的东西写成作文。如在指导学生写人的作文时, 教学一开始, 首先指导学生反复读课文《我的弟弟小萝卜头》的重点片断, 再引导学生从文中学习写人的方法, 列出提纲写出来, 然后让学生按身材、衣着、长相观察自己最熟悉的人, 回忆他们做过的事情, 再指名按提纲给大家说一说。这样, 例文帮助学生明白了写人物要抓住人物的外貌特点和典型事例, 学生觉得有话可写, 有情可抒, 不致于难以下笔。再如学习了《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后, 学生理清了条理。知道了该文是按游览的顺序, 先写游览的时间和地点, 再讲路上的见闻, 最后着重介绍双龙洞的特点。分别讲洞口、外洞是什么样儿的?怎样从外洞进入内洞?内洞景物有什么特点?又是怎样出来的?学过这篇课文后, 笔者便以《春游泰山庙》为题, 亲自带领学生参观秦安名胜——泰山庙, 然后让学生根据《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的写作方法, 按“庙外→庙门→庙内→出庙”的游览顺序, 抓住泰山庙内重点景物进行描写, 这样指导学生作文收获很大。

三、指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练笔

教师要培养学生留心观察, 勤于思考, 乐于动笔的习惯, 把平日观察到的内容用日记形式记下来。可以写自己看到、听到、想到或做过的事;可以写发生在家庭、学校等场所的事;也可以写同学、朋友、亲属或他人之间发生的事;可记叙, 可抒情;可写读后感、观后感;可长可短, 内容不限, 体裁不限, 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由展示表达的空间。若实在没什么可写的, 也可摘抄自己喜欢的句段或名言警句。为了让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教师可有意指导学生观察校园里的花草树木, 观察周围人的喜怒哀乐或家里的小摆设、小动物等, 对学生观察到的事物, 引导他们按一定的顺序口述, 叙述时启发学生尽量运用课文中所学的规范词句, 然后让大家动笔写下来, 并定期检查。为了激发学生写日记的热情, 可采取自愿的方式, 让学生走上讲台给大家读自己写的日记。教师对写得好的地方及时肯定并鼓励, 对写得不好或不正确的地方, 巧妙地点拨、引导。指导和教育, 寥寥数语, 收效不小。或者让学生讨论, 由学生发表各自的见解和意见。运用形式多样的方法, 调动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 由想写、会写, 渐渐向爱写发展。

四、多读书、多积累

古人云:“读书破石万卷, 下笔如有神。”多读书是写好作文的传统经验, 读书是最好的积累。当学生有了写作的欲望, 达到有话想说, 想写而又感到辞不达意的情境时, 教师要适时引导他们多读书, 多积累, 让他们懂得“厚积才能薄发”的道理, 并有针对性地选择, 指定一些适宜于孩子的阅读基础、兴趣爱好的读物, 如《学生天地》、《黄河少年》、《少年文史报》等报刊, 不断从中积累词汇, 拓宽视野, 丰富知识。教师还要适时教给学生读书的技巧, 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圈圈点点、剪剪贴贴、摘录甚至背诵一些写景、写人、记事、状物、抒情、说理的好词句, 精彩段落、名言、妙语、儿歌等, 并及时指导他们引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 为其增色。当然, 重积累还包括生活经验的积累, 要教育学生兴致勃勃地观察生活, 事事处处留心皆学问, 自觉运用各种感官感知生活, 并通过一些生活实例, 引导、训练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的习惯和能力, 让生活源源不断地为学生提供有真切感受的、形象鲜明的作文素材, 让生活成为孩子们取之不竭的写作源泉。

另外, 要将作文与品格培养结合起来。通过讲故事、搞活动等办法, 教学生如何做人。例如, 在“爬山”活动中教学生如何克服困难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在“拔河”比赛中教会学生集体协作, 培养学生团结一致的集体观念。教师要善于捕捉时机进行教育, 并让他们及时地把类似活动中、教学中、生活中的见闻、感想说出来、写下来, 使做人和作文水准同步提高。

谈如何写作文批语 篇3

那么,习作批语应有哪些艺术呢?根据教学实践,我认为——

一、针对性

这里所说的针对就是指写评语要看对象,因人而异,因文而异。对语文成绩好,作文水平较高的学生,就应在章法和文笔上要求“严”一些;对写作水平较差的学生的习作要求相应的“松”一些。对不同的年级、不同的文体,其要求也各不一样。即使在某一学期中,同一个学生的各次作文,除了文章体裁的差异外,每篇文章所表现出来的优点和不足也肯定不会完全相同的。那么,教师的评语就不应该千篇一律,千批一腔。因此,教师在写评语时要针对习作者的具体情况,针对具体的习作,确定评语的内容。只有这样的评语,才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意义。

二、启发性

作为优秀的批语,一般很少出现“不错”“很好”之类笼统的判断式的语言,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无条件地服从教师权威性的肯定或否定,而是轻点细拨,巧妙引导,让师生摆在平等对话的位置上,创设民主的气氛,沟通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渠道,让学生乐于接受,以达到所期待的结果。如学生在写清晨的中山公园时,教师的评语是:“你观察得真仔细!你眼中的中山公园就像一幅画。读你的作文,老师心情十分愉快。如果把你当时愉快心情也写上,是不是更佳?”这种批语,富有启发性,也不失指导性,不仅让学生“知其然”,更“知所以然”。学生改起作文,方向更明确,效果更明显。我们老师也可以发现,启发学生思考的批语,可以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使他们获得“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的乐趣。所以,启发性的教学原则,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也应充分体现在习作批语中。

三、情感性

师生情感的沟通,是教学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习作批语实际是教师内心情感流露,当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时,他们希望得到心灵上的呼应。因此,教师批写批语,必须用上真情,注意语言的感情色彩,使学生深受感染,动情悟理。如一位学生在《我的妈妈》一文中,写了自己家庭困难,爸爸又卧病在床,一家老小全靠妈妈一个。面对逆境,妈妈咬紧牙关,硬是以瘦弱的身躯支撑着这个家。全文描写生动,感情真挚,洋溢着孩子对母亲挚爱赞美之情。读了此文,老师写下这样的批语:“读了你的文章,我内心极不平静,你的生活令人同情,你的妈妈令人钦佩。都说母亲是伟大的,从你妈妈身上,我真正领悟了这句话的含义。有这样一位坚强的好妈妈,还有什么逆境不可战胜!真诚祝福你一家早日摆脱贫困,走向幸福。”这位学生读了这一批语,激动对老师说:“老师,谢谢你,你的话增强了我对生活的信心,我会加倍努力学习,报答妈妈养育之恩的。”在这里,习作批语成了连接感情的纽带和桥梁,在老师和作者间建立了一种超越师生关系的友情,这种友情在学生中互相传阅时,又将感染其他学生。于是,老师付出的同时也在收获,在习作批改中与学生共享教与学的乐趣。

四、鼓励性

学生在学习中重要的心理特征是希望老师能发现自己的优点,并得到欣赏鼓励。教师应用一种充满赞赏的眼光阅读每一篇习作,用极富激励性的语言唤起学生心灵的共鸣。因此,写作文批语一定要多给些鼓励,要由衷为学生文章中的优点喝彩,哪怕只是一个句子用得形象,一个词语用得生动,一个标点用得准确,也要为其叫好,给予表扬,树立学生自信心,让他们不再感到手中笔的沉重,让他们时时有获得成功的喜悦,感觉始终有人关注他。如一学生在《难忘的一件事》一文中写道:“也许是头一次做这种事,我的心像一只兔子不住地乱跳,手一个劲儿地抖动着,我紧张地四下张望,手像触电似的缩回来。”教师给这段的批语是“描写细致生动,尤其是细节描写十分传神,真不简单。”又如教师在学生《我成功了》的批语是:“你的蛋炒西红柿做得那么好,有机会让老师一饱口福吗?能写出这样一来精彩的文章,一定是你多动手勤思考的结果。”如此批语,虽是只言片语,但蕴含教师真诚的赞许,由衷的喜悦,相信学生读后一定会受到莫大的鼓舞,学生信心一定会倍增,教师给予孩子莫大的成功喜悦。

五、协商性

如果学生写的作文,无论在立意方面,还是在选材方面,或者在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方面,基本上是可以的,但从较高的要求来看,又似乎有某些方面的不足,为使学生知道不足,以致填补不足,力求立意更新颖,选材更新鲜,布局更得当,给人们的感染力更强,我的批语往往采用协商的口气,在一种师生共同探讨的气氛中,向学生指出更高的目标。有一次,我让学生做了一篇命题作文,题目是《第一次××》。这次习作的主要目的是想在提高学生的选材能力上下一点功夫。想不到一个作文能力较强的同学也和一些作文水平较低的同学一样,写了一篇有范文参考、有现成题材可找的《第一次烧饭》。全篇文章写得只能算是“说得过去”,没有新鲜之感。对这篇作文我写了这样的一段批语:作为一个作文能力较强的同学,选取“第一次烧饭”的题材似乎对自己要求过低了一点。当然并不是说写这样的题材不可以,但如果跳出一些现成题材的框框,突破一般同学选材的范围,想方设法打开记忆的仓库,从学习生活中寻找真正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第一次”,那多好啊!我的这一“协商性批语”,真的与这个同学协商通了!他看到老师对他很尊重,用商量的口气指出其作文的不足,作文本发下去的第二天,他就重做了一篇作文交给我,题目是《第一次乘火车》,题材较新鲜,内容也较有趣。我暗自欢喜,這一批语真奏效呢!

浅谈小学生如何仿写作文 篇4

(一)[ 2009-4-2 9:52:00 | By: fengshujing88 ]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受知识、经验、情感等因素的局限,又以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所以模仿是他们的一种心理需要,也是儿童学习语言的基本途径之一。仿写已不是一个新名词,但是,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仿写能减缓学生写作的难度,使他们由读到写,由不会写到会写,把自己身边活生生的生活画面转化成个性鲜明的语言文字,帮助他们在阅读与写作之间成功地搭起一座桥,顺利完成了从书本到生活的过渡。仿写,仍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条有效之法。“勤读多写,注重积累”是基础;“一课一练,持之以恒”是关键。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写作。

一、片段仿写

优美的片段,有特色的片段,都是我们模仿的对象。我们学习《桂林山水》这篇文章,里面描写漓江静、清、绿的句子非常优美,在带领大家有感情地朗读过后,我问大家,你能模仿她的样子写一段话吗?同学们露出为难的神情。我说,老师已经写了一段话,大家来听一下。听我这样一说,大家来精神了,都伸长了脖子。我说:“春天来了,百花盛开,我走进公园,被眼前的景色陶醉了。公园里的花真多啊,一眼望去,满园姹紫嫣红,犹如花的海洋;公园里的花真美啊,红的像霞,白的似雪,黄的如金;公园里的花真香啊,引来了成群的蜜蜂和蝴蝶,它们在花丛间翩翩起舞,不忍离去。”刚读完,有几个同学就笑起来了,我问:“笑什么?”他们就说:“老师是照样子的。照得还真像。”我说,模仿也是一种写作方法啊,你也可以模仿我的样子写啊。这样一来呢,同学们兴奋十足,跃跃欲试,结果,有的同学写了妈妈做的菜真不错,从色香味三方面;有的写天气真冷啊,从路边的小树光秃秃的树枝在寒风中颤抖、街上的行人缩着脖子、连人们呼出的气都成了白色的了这三方面写。

二、结构仿写

小学生初学写作往往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苦思冥想却难以下笔,原因是他们不知道该怎样构思文章,包括怎样开头和结尾;此时,如果给她一把拐杖扶持一下,他就会顺利渡过难关。范文就是帮助学生学写作文的拐杖。比如《白鹅》这篇课文,是按照“总分”的顺序写的,条理很清晰,是学生仿写的典范。学完课文后可引导学生仿照课文的结构续写,描写自己熟悉喜欢的动物。了解了总分这种写作方法之后,继续扩展练写其它文章,写人、写景和状物的文章,学生有法可依,写起来就容易多了。

三、语言仿写

教学中发现,不少学生的作文语言干巴,缺乏文采,是语文学习不能学以致用的原因。小学生学习语言的方法有很多,组词、造句、读书或背诵……都会对学生进行良好的语言熏陶,而仿写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中有一组描写动物的课文:老舍先生的《猫》和《母鸡》,其语言亲切自然,朴实无华;丰子恺先生的《白鹅》以拟人化的手法描写的白鹅,俨然是一位架子气十足的大将军;俄国的《白公鹅》,那幽默、调侃的语言令人久久难忘。四篇文章各具特色,是学生积累语言的典范之作。为此,学过课文之后,我们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习作:《我喜欢的小动物》;《我熟悉的人》。学生成功的仿写了《小鸽子》、《小狗》等文章。

浅谈小学生如何仿写作文

(四)[ 2009-4

四、从仿写到创造

作文就是生活的艺术再现,只不过是把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因此作文的最终目的书写自己的生活,因为生活才是创作的源泉。每一个孩子都有着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可是在无从说起,可见是在选材方面遇到了难题。此时,老师的指导作用很重要,以范文为例子,生的目光从书本引向生活寻找自己的影子。它能帮助学生认识生活,认识自己,学会选材,仿写到创造。

浅谈如何指导小学生写好作文 篇5

【内容提要】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也是衡量学生语文成绩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本文将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鼓励学生平时善于积累;注重语言的美化;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想象空间和机会;同时重视作文的讲评和修改等几个方面来指导学生写好作文。

【关键词】小学作文兴趣积累美化想象重视

一说到作文,对于小学生而言,这可是学习上遇到的最大的拦路虎,每每谈虎色变,畏惧不已。对于教师而言,这也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可每当谈到作文教学时,大凡都是采取漠然的态度,总感觉在此问题上束手无策。特别是对于农村的小学生而言,他们的视野不够开阔,生活的天地不够宽广,自然写出来的东西不是记流水帐就是空洞无物、千篇一律。但是,小学作文,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衡量语文成绩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该如何指导小学生写好作文?这似乎成了许多语文老师最关注的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我结合最近几年教小学语文的经历和学生的一些实际情形,在这里和同行们来谈一谈我个人的一点浅见,不妥之处,愿和同行共同商讨、斧正。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促进学生写作的动力源泉,是学生乐于写作的最好的催化剂。只有让学生积极了,主动了,乐写了,那么写作也就不再成为他们的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习惯,一种挑战了。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这一教学环节,就显得尤其重要。因为它关系着学生乐于写好作文的关键,也是写作最重要的前提。

1、利用学生的表现欲和成就感激发写作兴趣

现在的学生好胜心其实都很强,而且还极爱表现自己。作为老师要善于抓住这一特点,激发学生敢于写作,乐于写作,而不能抑制其发展。

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多多挖掘学生作文上的闪光点,文章里哪怕是一段、一句甚至一词,只要学生用得好,老师都得加以肯定和表扬。当学生尝到被人肯定的快乐的滋味后,那么,自然对写作就会多了一份喜悦,少了一份排斥了。同时,多多提供让学生表现自己的舞台,像举办班级习作园地,把优秀的段、篇章张贴上去,供学生欣赏。鼓励学生积极投稿,像我们中小现在举办的幕阜风报刊,还

有县、市举办的征文活动等,让学生积极参与,给每一个学生表现的机会,这样,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写作也就不再是我怕写作,而是我要写作了。

2、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激发写作兴趣

生活是写作的源头。只有走近生活,亲身体验生活,才能体会得到真正意义上的生活,也才能写好丰富多彩的生活来。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流个不歇。学生如果没有丰富多彩的生活,那么就会腹中空空,脑中无物,毫无写作之本。因此,多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亲近大自然,融入大自然。去感受,去体会。

例如在指导学生写一篇有关景物的文章时,我便带领学生到学校前面的河堤上倾听潺潺的流水声;到宽阔的田野里欣赏金黄的麦浪,感受农民伯伯丰收的喜悦;到郁郁葱葱的树林里,去领会青松的坚韧,白杨的挺拔;到空旷的草地上,仰望蓝天下自由飞翔的小鸟让学生在美景中漫谈,畅游,细细品味,让这美丽景色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尽情放飞。如此,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必会活灵活现,真情实感了。

3、让新资源走进课堂,激发写作兴趣

传统的写作教学,无非是老师简单地介绍一下习作的要求,和提纲式的写作模式,然后让学生按照这种模式把作文写完整来。这样的作文教学,简直像一滩死水,毫无生机与活力,而且还紧紧地束缚了学生写作的思维,钳制了学生思维的发散。而现在,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课堂上各种各样的新资源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特别是多媒体,它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于一体,让真实的生活在屏幕上再现,深深地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过,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应促使学生注意观察,这样写作,那一幅幅生活活泼的图片,那一首首勾起记忆之弦的歌曲,那一场场扣人心弦的画面,便会牢牢地刻在学生们的心上了,那么,接下来的写作,便会思如泉涌了。

二、鼓励学生平时善于积累。

平时,写作课上,每当学生写作时,眼睛呆呆地叮着题目,半天都写不出来一两句话的时候,我便问自己:这是什么原因呢?学生的回答,让我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就像常言说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材料可写,学生当然写不出来了。因此,脑中很快闪现了两个应对的词语积累。下面,我以我班学生的情况制定了以下几方面的积累方案。

1、从平时的阅读中积累。

自古文人墨客,对阅读可是情有独钟。唐代大诗人杜甫也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阅读对写作起着很大的影响。但自从电视、电脑等形形色色的媒体出现后,学生们对阅读更是避而远之,有个别钟爱者,也只是翻看一些花俏的漫画、故事书等。因此,作为老师,在平时教学中,要注意多开展一些有关阅读的活动。如说故事大赛,比比谁摘抄的好词好句多,名言名著大比拼,朗诵演讲等,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能从中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能力。

2、从日常的生活中积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书上看到的事情,远及不上自己亲身体验的。例如,指导学生以《第一次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之前,我会布置学生回家跟随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做一件事,而且这件事,必须是自己亲身实践,实践之后,认真做笔记,把整件事的过程按顺序描述出来。当学生信心满满地把作文本交上来时,我想这次的实践达到了我预期的目的。虽然他们的语言不够优美,但真实的事情,真实的感受却描述得生动、细致。可见活生生的生活素材更有利于写作的需求。

而现在身处农村的小学生,亲力亲为的事情比比皆是。但如果只让他们亲身去做,而不注意去观察做的过程,不善于去捕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记录精彩的瞬间,到头来,作文一样会空洞无物,平淡无奇。所以,在亲身体验生活的基础上,还需要善于观察生活,记录生活。茅盾告诉我们: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枝铅笔和一本草簿,无论到哪里,你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身处农村的小学生,更是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去积累: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田野的四季风光,身边的人、事、景、物等都可以用自己明亮的眼睛去捕捉,去观察,去记录。久而久之,日积月累,写作的材料便会信手拈来。

三、注重语言的美化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作文也一样。一篇通畅的文章,读来朗朗上口,给人带来舒适美感;一篇文采匪然的文章,欣赏起来更是令人耳目一新,连连称赞。可见,语言的美丑也是评定作文优良的决定性的因素。但如何体现语言的优美,让语言的花蕾绽放出诱人的光芒呢?首先得依附于平时的积累,像好词好句,名人名言,俗话谚语歇后语等,根据情境,恰当地镶嵌其中,这与干巴巴的直述,可形象生动多了。其次,在习作中,准确地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像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这好比在画家在平淡无奇的水墨画上增添了多种色彩,瞬间便会令人耳目

一新,深深地被吸引,如此,作文评价上也会高人一畴。最后,保持语言的流畅,让读者读来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这种美感,如何不使人赞叹呢?

四、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想象空间和机会

爱幻想是儿童的天性。我们不能亵渎或是抹杀它,而应该尽可能地提供相关的氛围与机会。如这学年在教学六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时,我便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中,把自己当成是自然界的一员,大胆地去想象它的一切,然后让学生以各种不同的文体,写出自己想象后的情景。其中有同学以假如我是一棵树为题,写出了这样一段:假如我是一棵树,我会让鸟儿在我的头发上搭窝;假如我是一棵树,我一定会给人们吸走空气中的污染,让人们的身体更健康!假如我是一棵树,我不想孤独地长在一个偏僻的地方,因为每当大风大雨来临,仅靠我的力量是很难抵挡的。我要向我的同胞发出信息,希望大家团结起来,组成一片绿盈盈的森林。文字虽朴实,但字体行间,却渗透着孩子们美好的想象和心愿。现代科学巨匠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所以,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去想象,去抒发美好情感吧!

五、重视作文的讲评和修改

浅谈如何写学案 篇6

一、什么是学案

“学案”是教师为学生每节课的学习设计的。学生根据“学案”设计充分预习,带着问题到课堂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做准备。由此可见学生按学案去学,去掉了过去学习时的被动和盲目,找到了主动学习的支点,有利于养成学习习惯,有利于获得更有价值的信息。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

二、学案的特点

1、问题探究是学案的关键,它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并能帮助学生如何从理论阐述中掌握问题的关键。

2、知识整理是学案的重点,学案的初步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3、事半功倍是学案的特色,学案设计,尤其是科学性,实效性强的学案设计是一项艰苦复杂的工作,是需要精雕细刻,精益求精的作品,不下一番苦功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4、巩固练习是学案的着力点,学生通过解题巩固知识,掌握方法和培养技能,而且能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创新能力。

三、学案的设计思路

1、树立“先学后教”理念,学案要以“学”为中心去预设。主要解决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

2、教师在设计本部分内容时,要用学生的眼光看教材,用学生的认识经验去感知教材,用学生的思维去研究教材,充分考虑学生自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思维问题。

3、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每个知识点学完后,要配以适当的题目进行训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四、如何写好学案

(一)学案设计的原则

学案的编写应发挥备课组的作用,一人主笔的学案难免失之偏颇,所以,要编好一套行之有效的好学案,必须充分发挥学科备课组的作用,通过集体备课来完成。集体分工编写,共同研讨确定;学案的编写应简洁、易懂,一般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自学提纲和检测题等内容;不同的课型应有不同的特点;学案最好以一节课为单位设计。学案的设计要不断更新,注重新颖性。在编写时应注意以下原则:(1)课时化原则

分课时处理学习内容,防止几个小专题的内容只写成一个学案,一般一个小专题为1-2课时。

(2)问题化原则

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以问题形式设计成题组),质疑,释疑,激思,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

(3)参与化原则

在学案设计中应考虑让学生进行参与性学习。通过学案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激励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

(4)方法化原则

强化学法指导。通过学案教学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同时注意学法指导的基础性与发展性。

(5)层次化原则

在编写学案时应该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每阶层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从而达到提高全体学生素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学案编制的要求

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必须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目标,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交给学生。根据学生现有知识,自学能力水平和教学要求,参照各方面信息,制定出一整套学生自的“学案”。其特点是:教学重心由老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要具有预先性和指导性, 各科的学案设计和编写的一般要求与作用。

1、学案设计和编写的一般要求:

(1)理清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努力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学,自问,自做,自练的方法和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增强对学习的兴趣。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实现掌握知识(学会)与发展能力(会学)的统一,使学案成 2 为学生掌握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科学习方式的载体,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

(3)实现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统一。学案的编写应该充分考虑和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知识水平,使学案具有较大的弹性和适应性。大体上来说,学案的编制主要按课时进行,与教师上课基本同步,2、一个优秀的学案应该起到这些作用:(1)激起动机,激发想象;(2)紧扣大纲,开阔眼界;(3)重视学法,培养能力;(4)面向全体, 层次多样;(5)结构合理,操作容易。(三)学案编制的方法

在编制“学案”时,应依据学习的内容,目标和学习者的情况而变,没有千篇一律,固定不变的格式。但从“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以学为本,因学论教”的原理出发,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有步骤,分层次地从知识,能力到理论的运用逐步加深。不同层次的同学可根据不同层次目标要求进行自主学习。教学中的“学案”设计一般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1、明确教学目标建立知识结构框架

学案中要体现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知识结构包括学科知识结构,单元或章的知识结构,课时知识结构。通过知识结构分析,建立知识结构框架,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宏观认识。

2、把握知识的重,难点找出最佳切入点

“学案”把重点,难点问题交给学生,给学生一定方法引导和思维启示,让学生自己动脑,分析解决问题,在探究中加深对知识的深化理解,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3、设计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设计恰当的问题是引导学生探索求知的重要手段,是“学案”设计的关键所在。教师要依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依据学生的情况,精心设计问题。问题的设置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 水平和综合素质,有一定的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实用性。还要具有一定的层次。

4、通过练习及时自查和巩固学习效果

在“学案”的最后还要有一部分,对学生自学探索后的自查巩固。学生层次不同,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大差异,自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许多各个层面的新问题,帮助学生及时从练习中发现这些问题并进行及时的正确的引导,对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四)学案编制的内容

学案的编制要以教案为依据,要体现出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它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部分.其内涵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问题思考”,“阅读教材”,“学案导学”.1,学习目标 2,知识构成

知识构成可以分成基本线索和基础知识两部分.线索是对一节课内容的高度概括,基础知识是学案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知识结构框架,基本知识点,教师的点拨和设疑,印证的材料等.上述要素的编排要体现教师的授课意图.对于重点内容要设计思考题.3,学习方法

学案中所介绍的学习方法主要是针对所学内容设计的.一般包括记忆方法,理解角度,理论运用等.4,技能训练

技能训练是对一节课学习的检验,它有选择题,填空题,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等.训练题的设计,要体现出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既要有基础知识的检验,又要有基本技能的训练.提倡多种题型合理搭配,题目编排由易到难,控制习题数量,按容易题:中等题:高档题为7:2:1的比例来编写,为兼顾程度较高的学生,可适当编拟一些选做题,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提高学习水平.(五)学案编制的一般栏目 年级 学科 教材 课题 教师 学习要点(目标)重,难点分析 学习思路 学法指导

同步练习自我测评 小结

浅谈如何让学生写好作文 篇7

一、调动各种感官体验感受

在作文教学中, 谈到写作材料的选择时, 教师主张选自己感受和体会深的内容作为写作题材。这一提法具有其科学性。在我们的生活中曾经体会过、感受过的东西往往记得最深、最牢、最具情感。因此教学中就应该引导学生调动各种感官去充分体验和感受。如鲁迅的《社戏》展现“我”看戏前的急迫心情, 作者就调动各种感官来体验和感受。“有说笑的, 有嚷的, 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应用听觉, “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应用视觉, “飞一般。”应用感觉,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 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句中调动了嗅觉和触觉, 特别是“扑”、“吹”两字让人感到了船行得特别快。接着“淡黑的起伏的连山, 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 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 但我却还以为船慢。”在视觉中融入比喻。首先把山比作兽脊, 接着用“踊跃”一词, 化静为动, 让人感到山都在向后“跑”, 这样读者自然感受到船行之快。紧接着一句“但我却以为船慢”, 这样读者与“我”的感受形成强烈反差, 自然突出了“我”看戏的急迫心情。而我们生活中遇到的事就可以调动各种感官充分体验感受, 加深印象, 如能这样用到时就能自然涌现。

二、侧面描写相结合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也能使文章写长, 且中心突出。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口技》一文, 它就是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典范。

正面直接描绘失火场面的各种声音。首先一个人大声呼叫, 从而惊醒了刚入睡的一对夫妇, 夫妇也大声呼叫。他们的呼叫吵醒了孩子。孩子大声啼哭。这些声音又使狗大声的叫了起来。紧接着便是失火时拉倒房屋的声音, 物体爆裂的声音, 火苗的呼呼声, 人们求救的声音, 抢夺财物的声音, 水泼在火上发出的声音。总之凡是在着火时所应该有的声音都具有了, 成百上千种声音交织在一起, 声音的多, 且道具简单, 只有一人, 可见口技表演者的技艺高超。但更绝的一笔还在后面, 作者又从观众的表情、动作来侧面烘托口技人的技艺高超。面对失火的表演, 所有的听众都离开了座位, 变了脸色, 卷起袖子, 露出手臂, 两条大腿因紧张而抖个不停, 几乎都要跑去救火。表演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而我们写作中也可以根据需要分别从正、侧面展现。

三、化空洞为具体

在作文批阅中, 总会看到许多只写二、三百字的作文。是不是这些同学驾御语言的能力特强呢?不, 而是写得空洞欠具体所致。如有的同学在文章中写“今天我很高兴, 非常的高兴。”“我非常痛苦, 真是痛苦极了。”……文中是一些空洞的语句。打个比方犹如一具骷髅, 无血无肉, 让人无法具体感知他所要表达的内容。那么如何才能使所写内容具体可感呢?在范文讲解中教师应多加引导, 让学生深入体验。如《望天树》中写望天树的“高”。

文中未曾用过一个“高“字, 但读后却让人具体感受到了望天树的高。“窜过山梁”, “山梁”给人的印象便非常高, 而望天树却比它还高且伸出了天外。天之高, 众人皆知, 而望天树却伸出了天外, 这让读者又进一步体会到了望天树之高。接着, “云彩搭在你的肩头”一句通过拟人手法, 生动地展现了望天树不仅高而且高过了云。可见要体现一种观念, 一种情感, 并非只有在那大声喊口号。最好还是从不同的角度, 不同的方面来写, 让人觉得具体形象可感。

浅谈如何写感悟性作文 篇8

那么,什么是感悟呢?

感悟是有所感触,有所领悟之意。具体说“感”是对具体形象的捕捉和留存,是学生对材料的占有;“悟”是思想对事物精髓的提炼和升华,是学生对材料独到而深刻的见解。笔者认为,感悟是一种情与理的升华。人们一旦有了感悟力,就能在风光秀丽,山蛮险峻的地方,看到山势的奇伟,触摸到流水的冷热,听到小鸟的啼鸣,嗅到野花的芬芳,尝到山果的酸甜,同时还能过滤、沉淀出人生的质地,渗透出人生的哲理。去年八月,笔者曾与朋友去湖南省张家界游玩,当笔者站在天子山上,感慨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的时候,笔者的脚下和周围有挺拔的山峰,漂游的白云,弥漫的浓雾,使笔者平生第一次感受到自己也是仙女下凡一般。似乎我们来到了腾云驾雾的仙境,心情是多么的惬意和舒畅。我们顿时就感悟到,这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珍惜它,爱护它,有机会还要常去欣赏它。

上述是笔者对大自然、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悟,从中对“感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笔者认为,“感悟”不仅包括对自然的感悟,而且还包括对社会、人生的感悟,当然也包括文学、艺术的感悟,其中最主要的是对人生的感悟。

笔者在教学生写感悟性作文的时候,特别强调感悟性作文重在生活感悟。生发联想,写出新意。那么,如何张开感觉之网,在生活海洋深处打捞感悟性作文的珍珠呢?笔者具体做了如下几点尝试。

一、打开思路、发散拓展

在给学生布置写感悟性作文的时候,应该让学生从多角度观察和体验生活,打开思路,善于运用发散思维,把整体形象多向分解。还要让学生从话题的材料中生发灵感,去感受大自然的生命,与自己的心灵碰撞,撞出思想的火花。例如:笔者以“母爱”为话题,布置学生写一篇感悟性的作文。同学们感悟性的题目五花八门,有写《妈妈的爱》、《亲情无价》的,也有写《我与妈妈》、《伟大的母爱》的等等,不胜枚举。内容也丰富多彩,有写妈妈辛苦地操劳家务,妈妈的勤劳,妈妈的善良的;也有写妈妈的慈善,妈妈对我的爱,妈妈无私的奉献,妈妈的付出的等等,真是璀璨夺目。从中反映了孩子们对母亲热爱的,尊敬的,敬佩的,朴实而真挚的感情,使人读后倍感亲切。

二、化大为小、化虚为实

要善于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来写,要善于选择最具典型意义的景物来些,才能为写“悟”打下基础。

感悟作文,内容立意深,起点高,同学们都不好把握,不好反映自己的思想感情。只有把“大”、“虚”的立意化为“小”、“实”的立意,同学们才会在选材上轻松地着手,捕捉第一线素材,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来。例如:笔者以“感悟生活”为话题给学生布置了一篇作文。学生所写作文大都上乘,内容丰富多彩,或欢声笑语、或忧愁满腹。如刘鑫同学在他的习作《感受生活》一文中写到:我是一名学生,生活对我来说就是学习,这样的生活太单调了,那么怎样在枯燥乏味的学习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呢?生活就是一次长途旅行,在乎的,不是终点,而是欣赏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在我看来,我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学习的缝隙之中,我可以干许多事情:听音乐、学电脑、看电视、打篮球、读小说,这些是我最喜欢的,是它们让我的生活从枯燥乏味变成了快乐无比。生活就是像天气一样,变化无常。有时阳光明媚,有时狂风暴雨,只有经历过狂风暴雨,才能感受到生活的绚丽多彩。生活,就是一张白纸,用你的彩笔去绘画多彩的人生,用你喜爱的色彩用心用意地染它吧,这样你的生活才会灿烂无比……”。小作者的感悟多么真挚,多么感人啊。

三、善于思考、有思才有悟

思考,是人脑特有的功能。人类就是在这种思考活动中逐渐形成了自己优于地球上其它一切生物的生理和心理素质。作为有思考能力的每一个人,即使不写作文,人们对生活的思考一刻也没有停止过。青少年思维敏捷,又特别聪明,遇上问题,他们很会思考,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如当笔者给学生布置下一道《撕下一张日历》的作文题时,学生们都各自抒发了各自撕日历的感受和心得,其中有个学生这样写到:“撕下一张日历,今天,我要对和我有误会的同桌笑一笑。再把桌子挪近些,把那个空隙填平;撕下一张日历,今天,我们又会成为好朋友。每撕下一张日历,都是新一天的开始:每撕下一张日歷,都是我向新的目标奋斗的起点。将来会有那么一天,当我撕下一张日历,我便要走进一个考场,在那里,我要把我十几年的勤奋和汗水洒在那十几页纸上……”学生们的话语多么动人,思考多么真实,感悟多么深刻。

四、有感而悟,升华主旨

对大自然的感悟,要由感而悟,在议论、抒情中突出主旨和升华主题。对“悟”有一定的深度,作文的“意”才能有一定的内涵。对于这一点,大多数学生都懂得总结点题,画龙点睛结束全文。许多学生有感而悟,语言特具豪情,意蕴深刻,写出了文章的真谛。如在写《感悟冬雪的乐趣》作文时,有位学生这样写道:雪花纷纷飘落,下雪时,大地白茫茫一片,好像给大地盖上了白色的棉被,一片雪白的世界,真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大地银装素裹。冬雪下过,这大地,这世界是孩子们的。在雪地里,孩子们的活动丰富多彩:有打雪仗、堆雪人、滑雪橇的,也有在雪地捕鸟、在雪地捕兔子、雪地里滚雪球的……只有在这个时刻,人们才会感受到:下雪天真好!我们可以在雪地里尽情嬉戏,尽情享受雪后的快乐,尽情享受祖国大家庭给我们带来的和谐美好的生活,同时也领悟到雪后景色的壮美。”

浅谈如何写好新闻消息 篇9

。有些看法仅代表个人观点,加之水平有限,请领导和各位在座同志批评、指正。

一、公文信息简报与新闻消息的区别

(一)公文信息简报与新闻消息的区别。为什么先说这个,因为宣传部有一批通讯员队伍,平时和通讯员的接触中,把公文信息简报当新闻消息发是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功能、作用、服务对象、传播报送范围不同让公文信息、简报与新闻消息有鲜明的区别。在格式、写法上有明显不同,有各自的规范要求。与公文相比,新闻更多了个性化的东西,体现的是写作者成熟的思维、独到的见解、新颖的视角。

新闻传统的分类有消息、通讯、评论等等,其中消息在新闻中占分量最多,是我们平时接触最多的一种。它是将能引起群众广泛兴趣的重要事实和对公众有知悉意义的新见闻,由传媒机构进行认定和传播,起的是社会宣传和舆论引导的作用。

一个完整的新闻消息有标题,标题里又有引题、主题、副题。有导语,有新闻背景,具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结果的新闻6要素。有最基本的格式和规范要求。一定要按新闻的格式、规范和要求去写。要不然新闻不像新闻、公文不像公文的稿件编辑很难处理。一般都会按垃圾稿件处理了。

同一件事情如果写公文信息,10个人写不应该有太大出入,因为公文有严格的规范性。如果让10个记者去写并在不同的10家媒体上发出来,会有10个样子,因为在事实的基础上,看待同一件事,不同的记者和媒体会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一篇刊发的新闻稿件总会带有记者和这家媒体对事件的认知、见解、态度。

举例:比如说今年元月28号,我们县上举行了迎奥运庆新春妇女文艺大赛。如果报信息,一般的写法就是写清楚这次活动的时间、地点、参加人数、举办单位、举办目的、达到的效果。而新闻消息可以在这些事实基础上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报道。比如本次比赛各乡镇都积极参与,可以从新农村文化建设去写。这次活动也是富蕴县群众春节文化活动的一部分,也可以从丰富节日群众文化生活去写。这次比赛又是一次妇女文艺比赛,更可以从展现现代妇女风采的角度去写。

(二)不同类传播媒体之间的区别。按一般的分法有报刊、电视、广播、网络四类媒体。加上现在正在迅速发展的移动通讯短信平台是五类媒体。新闻消息有基本的要求、基本的格式,但具体到不同的传播媒体还是有很大差别的。同是新闻消息,在不同类媒体上有不同特点和要求,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一篇稿件不可能在电视、报纸、广播、网络都通用。电视新闻主要通过现场画面、同期声展现新闻事实,文字解说作为辅助,具有让群众在视觉、听觉上都能够感知的优势。而广播靠听觉,报刊靠文字。

(三)同类媒体不同新闻单位之间的区别。由于同类各家媒体的理念、宗旨、层次的不同会体现出不同的风格。把人民日报和中国青年报对比,把新疆日报和新疆经济报对比,能看到明显的风格上的不同。同样是电视台,上海台和湖南台就有很大的不同。

现在通讯手段便捷,我们往往写出一篇稿往所有的地方都发,这种没有针对性的投稿,往往带有很大的撞运气的成份。如果同一篇稿往报纸发时按报纸的形式搞,往网络上发按网络的要求处理,同时把握同类媒体不同新闻单位的风格,发新疆日报,就贴近新疆日报的习惯和风格,要往经济报发就对他的办报理念、风格和特色有所了解。这样能明显的提高上稿率。

编辑收到这样的稿件,一看很对本报或本台、本网的风格,稿件写的符合本媒体的规范,不用花太大精力去修改,就会优先用。坚持发上一段时间稿,编辑用稿用顺了,稿子就好上。

二、常规工作不是新闻,常规工作中充满了可以发掘的新闻

一些通讯员往往把常规工作中的信息简报、文件材料当新闻发。语言是公文的语言,格式是公文的格式。在处理公务,履行管理职能中,每个单位都会产生大量常规的工作信息、材料、文件。由于公务活动的规范性,工作的程序、方法都有类同性。如果把这些东西都发出来,不说大的范围了,就是咱们地区范围,恐怕每天出上百个版面的报纸都发不完。有些通讯员经常发来这样的东西,让我帮忙给发一下,这些东西实在是不好发,看到这样的东西,编辑头马上就大了,立刻就扔到一边去了。你改吧又不好改,通讯员有时嘴上不说,心里还是有想法的:你这个人还牛的很,一点忙都不给帮。这就是对新闻的基本要求和特点缺乏认识。

比如这两天有个通讯员给我发来一篇稿。

某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深入人心

某乡为全面做好今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按照“起步早、动作快、工作细、有创新”的工作思路,从2007年11月起充分利用各种有效途径,广泛宣传合作医疗各项新政策,使农牧民全面了解农村合作医疗各项新政策,并及时将农村弱势群体纳入到农村合作医疗范围内。

同时,加强村级合医服务点的建立工作,改善医疗条件,提高服务质量,切实解

决农牧民就医难的问题,2007年通过免费挂号、免费注射、免费体检等措施,为农牧民群众人均减负350元,报销合作医疗费7.23万元,大大降低了因病返贫现象,切实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镇”,使农牧民在各项措施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通过广泛宣传和落实各项措施,使全镇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深入农牧民群众心中,现辖区内农牧民群众参合率达到101%,收缴参合资金50160元,新证换发工作已完成。

这里面的很多工作,都是按照农村合作医疗的规范性要求做的,你这个乡是这样搞的,别的乡也是这样搞的。你这个县是这样搞,别的县也是这样搞。这只是你这个乡履行职能应该进行的常规工作,好像是在向领导反应工作进度,工作成果,这样的信息把数字改一改就行,放在哪个乡里都能用。但作为新闻就不行了,体现不出新闻性和新闻价值。

我在这篇简报里发现一个数字,这个乡农牧民群众参合率达到101%。对这个数字有点纳闷,难道这里头有人保了两份不成,不然怎么会出来101%的数字。我打电话问了一下,通讯员说他们的农村合作医疗不仅覆盖了全乡的人口,而且还按相关政策为部分外来的人口办理了农村医保。这部分人就是数字里多出来的那1%.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新闻点。跟这个通讯员进行交流:我说,你看,你们乡的农村医保不仅覆盖了当地的全部人口,还把保面扩大了、延伸了。这一个信息再往大里看,今年县三干会上提出了全民医保。就是有部分在富蕴县生活的人,套农村合作医疗他也套不上,套城镇医保他又不在这个范围里。按照经济发展成果社会共享的原则,这部分人又是的的确确应该纳入到医疗保障里的。我们县上提出把这部分人纳入医疗保障体系里,这在全民医保方面在全疆都是一个创举。要是从这个角度去写,进行深入的采访,挖掘一些典型的事例,这可是个很有份量的稿子。结果这个通讯员听了以后,他嫌费事,这样写稿子也太麻烦了,后面就再没消息了。过一阵又给发过来一堆工作信息。我是很感谢这个通讯员,他提供了一个能做大文章的好线索。同时也反映出一个问题,有一部分通讯员,写一二三四的公文信息写惯了,不愿下功夫去研究新闻的特点。把公文信息往新闻媒体上发得很多,费劲不少,很少有投中的,偶尔被编辑用一条也是简讯,采用率可能是五十分之一,百分之一。但如果我们抓住一个好线索踏踏实实的搞上一条,这一条98%以上的可能性是要被采用的,上得还是大稿,两者所起的宣传效果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三、怎么写好一篇新闻消息

一篇新闻消息首先要按要求制作好消息标题,写好导语,注意新闻6要素的完备,以及新闻背景和新闻链接的提供,以便读者更清晰,全面的解读新闻事件。同时注意新闻语言的把握和运用。新闻消息一个更重要的特点是,一篇好的新闻消息应该像一滴水,通过这滴水折射出灿烂的阳光。我们平时也说,宣传就是要树典型。新闻消息是以典型人物、鲜活事例反映新闻事实。以小见大,以点代面是最常用的手法。比如我们要反映全县的农村合作医疗,不防就选取几个农牧民,写他们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给他们带来的切身变化。要反映农村道路建设成果,就选取道路建设给一个村、一家农户带来的具体变化。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的时候,疆内的多家媒体为配合宣传报道,都进行了精心策划。无论是广播、报纸、电视,各家媒体在策划上都有一个共同点:以小见大。用一个个鲜活的具体的人和事去反映50年来新疆各个方面的建设成就。

新疆日报首席记者写了一篇从农民抽屉里的小本本看变化的稿。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一户农民过去抽屉里有很多小本本,是什么本本呢,交提流统筹的,农业税的。现在是些什么本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本,粮食价格补贴本等等吧。这位记者就以这个平时不被人注意的小细节写了篇大稿,反映国家给予农村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带给三农的巨大变化。

一篇新闻消息要好看,还要注重细节,细节是最传神、最能打动群众的精采之处。做电视的,就要用镜头去捕捉。做广播的就要用好现场声,做报纸的就要在文字中抓住这些细节。这些都需要深入一线,用心、用脑、用独到的眼光去发现、捕捉。总之新闻消息是用鲜活的事例和典型组成,并用它说话的。好的新闻稿件必需是跑出来的,是采访出来的。腿勤、嘴勤、手勤、脑勤是我们从事新闻稿件采写的基本要求。

四、新闻工作是一项严谨、审慎的工作

与公文信息不同,新闻是面向公众的,覆盖面大,影响大。同时,如果稿件是有问题的,一但刊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非常大,要消除影响也比较困难。公文信息出了问题当然后果也很严重,但影响的范围相对要小,及时更正、补救的余地要大些。

(一)不犯技术性错误。作为新闻的采写,要尽可能的到现场去,与当事人直接接触,掌握第一手材料。如果由于条件不允许,采取电话采访、查阅相关资料等手段时,因为是根据第二手材料写稿,要对人名、地名,数字、主要的新闻事实反复进行核实。确认无误。尽可能不犯技术上的错误。如果是道听途说,不加以认真核实很容易出问题。稿件写好后,最后要再经权威单位,相关领导、当事单位、当事人审核,能非常有效的避免技术错误。同时还要跟编辑建立有效的沟通,密切的联系。

2007年我给疆内的一家大报投了一篇稿,半年后稿子才发出来。数字当然都是半年前的,我一见报,就给宣传部分管领导和两办的同志汇报了:半年前发的稿,现在才出来,要是相关领导、其它单位问起来了给解释一下。因为媒体越大、机构设置也越复杂,工作程序也越多,编辑工作之间有交插,有时难免会出现一些失误。所以不能稿子发出去就再不管了,多跟编辑沟通,保持经常性的联系。现在哪个稿子要发了,编辑就打电话过来:小李,你哪篇哪篇稿明天要上了。因为发出去的稿我都有登记,编辑一说标题,我一查,是两个月前发的了,跟现在的情况有些出入,要修改的地方赶紧打电话告诉编辑。

(二)不犯政治性错误。在涉及热点问题、敏感问题时,在表明政治观点、态度时一定要审慎。2006年朝鲜首次核验。新华社发了通稿。各大报社用的都是通稿。新华社通稿是没问题的,都是经过严格反复审核了的,但是有些报纸还是出问题了。人民日报的标题是:《朝鲜方面称:已于10月9日成功进行首次核试验》。国内另几家媒体的几则标题是:《朝鲜悍然进行首次核试验 》、《朝鲜成功进行首次核验》。后面两个标题出来后受到了宣传行政主管部门严厉的批评。朝鲜核问题非常敏感、微妙、复杂。人民日报的标题准确的把握了我国的政治态度,不愧为是大媒体,细细体会这个标题的制作,看似普通其实是非常严谨、巧妙。《朝鲜方面称:已于10月9日成功进行首次核试验》。《朝鲜悍然进行首次核试验 》、《朝鲜成功进行首次核验》,这两个标题一个带有贬、一个带有褒,都严重偏离了党和国家对这一事件的态度倾向,严重偏离了我们的对内对外宣传口径。

上一篇:社区健身中心项目下一篇:高层建筑结构的竖向与水平结构体系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