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人才网站建设计划书

2024-05-19

彭城人才网站建设计划书(精选7篇)

彭城人才网站建设计划书 篇1

徐州创杰网络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

策 划 人:

公司名称:

公司地址:

计 划 书彭 城 人 才 网杨旬范刚创 杰 网 络复兴南路129号3楼

2011年07月7日

目录项目背景..............................3 项目策划..............................3 经营环境与客户分析.....................3 经营策略..............................4

4.1

4.2 小组成员.........................4 营销策略分析........................4

4.2.1

4.2.2

4.2.3

4.2.4

4.3品牌策略......................4 价格策略......................4 促销策略......................4 渠道建设......................4 彭城人才网策略实施...................4 营销效果预测分析..........................5

5.1

5.2 营业额收入.....................5 支付方式.........................5 6 经营成本预估............................5

6.1

6.2

6.3 原则..........................5 初期投资.........................5 二期投资.........................5 7 系统开发计划............................6

7.1

7.2 系统开发计划........................6 系统逻辑方案........................6 8

项目小结..............................6

一、项目背景

当今世界,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人才,就已经奠定了企业成功的基石,正所谓“得人心者得下天下”。企业很重视“投资回报”,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最影响其投资汇报的一样,就是“招聘选拔”。

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公司在招聘时都会收到成千上完的简历,如何选择合适的应聘者成为公司较为棘手的事情,这给公司的人事部门带来相当大的工作负担。与其他传统的人才中介相比,网上招聘具有成本低、大容量、速度快和强调个性化服务的优势、他允许更加灵活的交互方式,提供更丰富的信息资源。所以,为企业提供一个信息化的招聘,方便认识部门的招聘工作,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同时也能让公司找到满意的人才。

二、项目策划

本公司预计用一年的时间,建设和推广彭城人才网,提高在淮海经济地区的知名度,并努力实现收支平衡,在投入其仅选择徐州地区做为推广市场,该区容量在10万以上,较有代表性。

三、经营环境与客户分析

“彭城人才网”是由徐州创杰企业推出的面向企业的服务性招聘网站,因此网站的使用者定位为企业人力资源部和个人求职者。该网站目前暂定徐州推广,未来将逐步扩大至淮海经济区。徐州地区的企业不下10万家,求职者更是数不胜数,而最新的统计表名99%求职者都在网上发过简历。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招聘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和事实。

四、经营策略

4.1小组成员

杨旬:主要负责前台界面美化研究

范刚:主要负责后台编码实现

4.2营销策略分析

4.2.1品牌效应

网站建设初期,我们便非常重视品牌,在品牌包装上,由美工人员根据市场上现有网站和为了来网站的发展趋势,采取动态与静态页面想结合的设计方案,从视觉形象和文字字体都经过精心规划,力求独特创新。

4.2.2价格策略

网站建设初期,低价甚至免费吸引企业入住该网站,保证网站招聘的信息量以及招聘信息的正确性,准确性,实时性。

4.2.3促销策略

宣传策略:利用公司现有的公交广告系统,实现大面积覆盖宣传方式。促销策略:新入住企业,采取免费态度,积极态度,帮扶态度。免费让企业发布

招聘信息,积极帮助企业推广招聘信息,帮助企业联系应聘人员

4.2.4渠道建设

就目前看来,彭城人才网需要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企业是我们最终的消费客户,企业进来以后,留住企业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4.3彭城人才网策略实施

1.市场选择范围:在投入期选择徐州地区做为市场,该区容量在10万以上上,较有代表性,试点时间为一年。经过一年时间的运行以后,开始扩大规模,争取实现收支平衡。

2.重点宣传客户:宣传对象为大

三、大四的毕业生,以及一些急需人才的企业。求职者和招聘者在网站中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

3.现场招聘:每年的二月份开始,是跳槽的旺季,也是大学生实习找工作的时候,这时候举办几场有针对性的招聘会,不仅会提高网站流量,更为网站留下了良好的口碑。

五、经营策略

5.1营业额收入

广告收入:根据将来网站流量的大小,每月收入从上千至上万不等。

客户收入:徐州地区企业至少有10万家,按年费200算,年收入至少200万一上。

5.2支付方式

根据有关材料,网上在线支付将会达到80%,我们会几级与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建立起合作关系。

六、经营成本预算

6.1原则

把每一分钱用在刀刃上,充分发挥每一分钱的价值。

6.2初期投资

在这一时期,资金主要用于外购整体网络服务(虚拟主机),产品采购,系统研发和维护,前期宣传。从网站建立到网站正常运作大概需要一个月到两个月的时间。

6.3二期投资

这一阶段主要推广工作,将扩大宣传计划。包括本公司的公交广告宣传,校园宣传,业务宣传,媒体宣传等。预计该阶段将持续1-2年时间。

6.4系统维护升级

系统维护、升级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它将贯穿整个生命周期。预计未来网站盈利以后只要要有20%的资金用来网站的管理,维护,升级等工作。

七、系统开发计划

7.1系统开发计划

计划初期,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决定选择虚拟主机的方式来建立网站。随着业务的扩大,资金的充裕,我们会考虑建立公司自己的服务器主机,在系统雏菊雏形以后,公司讲根据预订的系统功能方要求来进行逐步测试,系统的完善无疑是一个测试,完善,在测试,在完善的过程,直至系统功能达到公司预期的要求。

7.2系统逻辑方案

系统的逻辑方案是实现彭城人才网的经营目标。

详见附录:彭城人才网项目需求分析

八、项目小结

由于我们企业刚刚开始计划,资金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同时由于时间紧迫,整个计划书难免有些欠缺,不过我们会尽量地去充实,完善之.在网站设计,制作方面,由于我们小组成员对与此相关的知识了解得不够多,致使我们在网站设计时有很大的困难,但是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和协作,我们相信我们会克服重重困难,在以后的努力中,本网站一定会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彭城人才网站建设计划书 篇2

1 人才引进与培养相结合是学科建设的关键

学科建设的关键是人才, 只有不断强化梯队意识, 有计划、有步骤、多渠道和分层次地培养人才, 才能实现各级人才的合理配置、优势互补[2]。我院是以神经病学和老年医学为主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为保持和强化我院重点学科的优势, 努力实现“一流的水平, 一流的人才, 一流的服务”的目标, 经过几年的努力, 重点学科建设引进了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将帅人才。同时还应有一支创新能力强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 以维持长期的、可持续的创新活力[3]。

“北京市科技新星培养计划”是1993年北京市科委组织启动的, 旨在选拔一批优秀的青年科技骨干, 以项目为依托开展科研工作, 不断提高科技水平和管理能力, 培养造就一批思想政治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青年科技带头人和科技管理专家, 逐步形成青年科技专家群体。我们的实践证明, 积极将医院的人才培养与“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培养相结合, 是重点学科培养后继人才的希望之路。以医院重点学科的优势和实力, 推荐和选拔“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人员, 入选率可达90%以上。“新星计划”人员以重点学科为基础进行培养训练, 使其在这种高层次学术环境下倍感压力, 需不断努力才能完成年度考核科研指标。自1994年我院首次入选“科技新星计划”的十几年中, 通过此计划入选的人员为我院重点学科培养了一批具有高素质的学科骨干和后继力量。

2 以重点学科为基础选拔培养优秀人才

我院以神经病学重点学科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及科研实力为支撑, 以临床博士点为科研培养基地, 汇集了一批优秀学子, 留下了一批优秀人才。在此基础上培养和选拔人才将具有竞争力。培养选拔的目标将是未来的临床科学家人才, 他们在临床经验的基础上, 应用科学分析的方法, 发现问题并通过科学实验的手段对所研究的领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并取得成果, 通过创造条件入选突贡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等培养项目, 使自身的价值得到升华[4]。

青年医师在学科带头人的指导下, 经过不断积累总结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方向雏形, 结合重点学科的发展方向, 提出研究设想, 首选申报院青年基金, 此课题作为苗圃工程为入选“新星计划”人员做预试验探索, 为人才培养打下基础。

重点学科培养的博士后人员, 从事研究工作两年后, 根据其整体素质、工作表现及研究业绩留院工作, 已具备申报“新星计划”的基本条件。经过推荐, 入选率可达到100%。2002~2009年已有8名出站留院博士后人员, 入选“新星计划”。

重点学科的优势, 吸引了留学回国人员来我院工作, 他们在国外学习期间积累了较深厚的科研基础, 掌握了国外创新技能和管理理念。具备了申报“新星计划”的条件, 2002~2005年已有5人入选“新星计划”。

以上3类人员, 根据他们取得的科研业绩, 进入科研管理登记系统及人才息信库, 作为人才储备, 按其年龄、业绩及整体素质进行排序, 经过科室推荐, 院学委会评选等程序, 申报每年的“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在入选“新星计划”中体现了重点学科人才梯队的储备。

3 医院为重点学科的人才培养创建实验平台

重点学科的发展, 是医院发展的源动力, 代表着医院的发展方向, 并以此为依托, 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 带动全院其他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医院为人才培养及学科的发展, 从“新星计划”培养入手, 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空间环境。实验条件的建设不断完善, 为“新星计划”培养搭建了多种实验技术平台和技术支撑。以“新星计划”资助为契机, 筹建、扩建及改建重点学科实验室, 引进国外研究人员, 配备实验人员。以此为研究基地, 并有实力完成了一系列国家重大项目, 为重点学科培养了大批博士后及研究生。使重点学科迅速发展。

4 科研管理是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的保障

科研管理创新是进行创新推广创建服务运行的根本。因此, 构建学科有效的创新机制, 成为医院推动科研管理深入发展、实现科研创新的主要途径[5]。科研管理者承载着人才培养及学科发展的重任, “新星计划”人员在完成计划的同时, 倍感压力在肩。人才培训责任要求科研管理制定适应其发展的激励政策和指标, 并达到预期目标。

4.1 努力开拓进取, 申报自然基金项目

学科建设必须有科研项目, 特别是高级别重大项目作为支撑。这样既提高了科室的知名度, 扩大影响, 反过来又提高了医疗教学水平, 为科室发展培养人才, 周而复始形成良性循环[6]。为激发“新星计划”人员科研创新积极性, 以该课题为基础, 培养他们具有申报上级课题的竞争能力。2004年以后医院将原来对“新星计划”人员的直接匹配经费, 改为必须申报国家自然基金课题等而获得经费资助, 并将其列入年度考核指标。并将优质管理措施和人才培养相结合, 提高申报项目的中标率。

4.1.1 制定计划及辅导

科研处针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要点和本年度申请指南予以讲解, 特别是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和医院优势进行全面辅导。“新星计划”人员根据各学科的研究方向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课题标书的撰写。

4.1.2 修改完善

科研处对申请书进行形式审查和经费预算核审;由“自然科学基金申请辅导小组”, 对申请书的立项依据、研究方法、统计学数据分析、预期成果及书面格式逐项审查, 对申请书提出详细的修改意见。以上措施, 提高了申请书撰写水平, 增强了竞争力, 使培养人从中得到了训练。2002年以后入选人员共30人, 有19人获国家自然基金资助;其它人员均获得其他项目资助。

4.1.3 医院对获资助人给予奖励以鼓励并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和荣誉感。

4.2 制定计划目标, 增加科研产出

“新星计划人员”在培养过程中本着以科研产出为动力, 以保持本学科在国内的优势地位。医院在制定年度学科科研产出指标中, 以“新星计划”人员每年发表一篇SCI文章, 作为重点学科的年度科研评估考核指标之一。医院在制定指标的同时, 为保证科研产出的质量, 从而注重“新星计划”人员培养过程的年度考核。科研处定期邀请本院及外院专家、专业编译公司对文章撰写技能进行辅导讲作, 培养他们的SCI论文撰写能力。

2002~2010年“新星计划”人员已结题16人, 培养计划期间, 其中一人共发表文章21篇, 另15人, 人均发表文章5.6篇。通过以上努力, 医院科研课题的资助数量不断增加, 从而带动科研论文产出的不断提高。我院发表文章数也由2003年每年发表统计源期刊307篇, 全国医疗机构排名45位, 到2009年发表829篇, 全国排名22位。并以发表文章质量为保证, 在2009年中国科技信息情报研究所评为“表现不俗的中国论文”医疗机构中排名22位。

4.3 积极创造条件, 提供出国学习机会

按照“新星计划”出国培训内容要求, 重点学科对其非常重视, 并给予了时间及工作安排。为他们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及管理理念, 各学科导师积极协助联系国外机构, 筹措经费, 为其在国外学习提供保障。医院重视“新星计划”人员的出国培训, 以“新星计划”合同书为依据, 在办理公派出国审批手续上创造了优先条件。由于重点学科的学术环境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使一些去国外培训的人员经过对比, 看到我院的医疗资源和发展环境远远大于国外, 所以他们学成后, 毅然决定回国发展, 继续为学科的发展贡献才能。

4.4 团结合作, 培养组织协调能力

当代医学科学发展前沿领域和高新技术攻关, 已经很难单靠某一学科或某一技术取得新的突破, 只有协作攻关, 综合多学科、多技术的优势, 才能集智创新, 推动医学科研的发展。“新星计划”人员在完成课题的过程中, 需要学科之间的沟能、联系、合作等大量的具体工作。每一项繁杂的工作都要自己实践和摸索, 在完成课题的同时, 也培养了团结协作及组织能力。

5 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促进学科发展壮大

“新星计划”人员以本项目为基础, 经过临床能力、科研能力的培养, 使自身整体素质大大提高, 科研业绩硕果累累。2002年后入选人员获国家自然基金资助19项、3人获发明专利;3人获国家科技成果二等奖;3人获北京市科技成果一等奖、1人获北京市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及教育部成果二等奖1项。3人入选北京市及教育部“百千万”人才计划。

“新星计划”人员经过培养均已成为各学科的重要骨干力量, 促进了重点学科的发展壮大, 并带动了相关学科的发展。为医院培养了一批中层以上管理人才。有2人担任副院长;7人担任科主任职务。“新星计划”人才培养为医院选人、用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并成为重点学科建设及医院发展的源泉。

通过十余年“新星计划”培养经验和效果, 探索应用该项人才计划为医院重点学科选拔和培养人才之路。以重点学科的声誉和实力选拔人才, 入选“新星计划”将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对“新星计划”人员的培养中注重科研意识及开发潜能, 引导开拓新的发展方向申报国家级研究项目;在实践中培养了团队精神。使他们迅速成长为重点学科的中坚力量和医院的管理人才。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是医院全面建设的双轮, 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7]。重点学科培育了人才, 人才成长后将使学科队伍建设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晓燕.科研实验基地建设在医院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 19 (6) :743-744.[1]HAN XY.The role of research experiment base to disciplineconstruction and personnel training in hospital[J].The Theory andPractice of Medicine, 2006, 19 (6) :743-744.Chinese

[2]刘辉.浅谈新形式下医院青年人才的培养[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0, 20 (6) :943-944.[2]LIU H.Talk on youth personnel training on new situation inhospital[J].China Journal of Modern Medicine, 2010, 20 (6) :943-944.Chinese

[3]吴乐山, 孙建中.医学科技管理研究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61.[3]WU LS, SU JZ.Study and practice of medicine science andtechnology management[M].Beijing: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House, 2004:161.Chinese

[4]苏洁, 吉训明.临床科学家人才的阶梯式培养途径初探[J].中国医院, 2007, 11 (10) :53.[4]SU J, JI XM.Explore on method of staged medical personneltraining[J].China Hospital, 2007, 11 (10) :53.Chinese

[5]何含兵, 赵莉, 陈辉, 等.试论医院科研管理的机制创新[J].中国医院管理, 2008, 28 (9) :42.[5]HE HB, ZHAO L, CHEN H, et al.Talk on Innovation of mech-anism for science research management in hospital[J].ChineseHospital Management, 2008, 28 (9) :42.Chinese

[6]周清平, 刘鹏熙, 汤辉焕.学科建设中注重科研活动与人才培养的意义[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0, 10 (5) :103.[6]ZHOU QP, LIU PX, TANG HH.The Importance of science re-search practice and personnel training for discipline construction[J].Journal of Modern Medicine, 2000, 10 (5) :103.Chinese

彭城人才网站建设计划书 篇3

一、整合资源,严格选拔,组建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

(一)立足高等学校实际,明确团队组建条件。首先,创新团队的载体建设单位要以自治区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或者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能够产生重大经济、社会、科技和人才集聚效益的重點项目,或者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基地为依托。其次,创新团队的建设目标要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相吻合,人才所从事专业与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能够解决重点优势特色产业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或人才需求问题。第三,创新团队带头人应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品行端正,治学严谨,具有较强科研攻关组织能力和科学创新精神。第四,学校领导对创新团队建设高度重视、认识到位、大力支持,积极创设良好工作、生活、研究环境。

(二)紧跟学科发展前沿,公开招聘领军人才。我们为每个团队设置了一个“八桂学者”岗位,由申报“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的高校,面向区内外公开招聘在国内外学术界有一定影响,具有创新性构想和战略性思维,能带领本学科跟踪科学前沿并赶超国内先进水平的学科带头人。

(三)严格选拔程序,切实把好评选关口。组织相关专家评审小组,严格选拔工作程序,对申报创新团队的候选对象进行综合评估,通过差额遴选提出重点创新团队建议名单,经公示、审核批准并授予“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牌匾。

二、优先扶持,配套投入,构筑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的比较优势

(一)加大资金投入,改善科研条件。我们制定了《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建设创新团队资助计划实施办法》,分批资助建设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每批次10个,每个团队资助期限3年。

(二)出台配套措施,营造良好环境。我们注重从政策和制度上加以引导,强化服务保障,对创新团队成员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担任各类指导专家、外出学习进修等给予重点支持和倾斜。

(三)科研立项倾斜,搭建创新舞台。我们积极支持创新团队争取和承担国家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省部、国际合作等重大科研项目。优先支持创新团队申报自治区立项课题。

三、动态考核,严格评估,促进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完成核心任务

(一)科学设置考核指标。把创新团队建设期内引才引智成果、创新团队人才培养成果、科研创新成果、学术研究及学科建设、社会经济效益情况等内容作为考核评估的主要指标。

(二)完善考核评价方法。聘期结束后,根据聘任合同和工作任务书进行综合评估。自治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考核小组,对创新团队的标志性成果进行复核评估,不仅听取创新团队述职报告,还实地考察创新团队的科研流程,全面评估计划实施成效。

(三)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对达到管理目标,成绩突出的创新团队,优先列入下一轮创新团队建设载体;对措施不力、效果不佳、问题突出,达不到管理目标的,终止资助,责令整改,直至取消创新团队资格。

四、强化保障,注重激励,增强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的活力

(一)健全培训机制,提高人才创新能力。通过选派到国内外知名高校进修培训、开展学术交流等方式,使每位成员都有参与培训提高的机会。

(二)完善分配机制,以丰厚报酬回馈优秀人才。明确“八桂学者”在3年聘任期内,从所在创新团队的60万元资助经费中划拨出10万元,作为完成任务的学术带头人的奖金。

彭城人才网站建设计划书 篇4

第二节 教育创新的特征和意义

一、教育创新的特征

王传旭、杨春鼎在所著的《教育思维学》中提出, 依据现代教育的特征, 可将教育创新的特征归纳为以下五点。

1. 教育创新的社会化

从教育创新与社会的关系看, 教育日益社会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日益加深, 二是教育与社会的联系更加普遍与直接。现代生产已经由过去的“劳动力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转变为“知识与技术密集型”, 科学技术与知识成为现代生产力的第一要素, 而其中人的素质如何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 教育水平如何, 能否适应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就成为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教育的发展就成了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

现代社会中, 教育已不再是学校等专门教育机构的事业, 而成为全社会的事业, 几乎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 现代社会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教育社会”。

2. 教育创新的现代化

随着社会的现代化, 教育的方方面面也开始迈向现代化。这里且不说教育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 只从培养人的理念、教育内容和方法上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教育创新在本质上是一个培养人的活动和过程, 对于现代社会的“现代人”应该是什么样的, 人们进行了广泛研究。总的说来, 现在普遍强调“现代人”应该掌握现代的科学技术, 其知识结构要有更大的应变性, 具有自我发展的能力, 以适应社会的更新;要具有开放的头脑、创新的意识, 充分的自信、高度的责任感和顽强的意志, 具有广泛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教育创新内容的现代化, 体现在课程内容和体系结构上。在内容上, 删去了与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联系不紧密的陈旧内容, 将当代有重要影响的科学成果补充到课程中来。

教育创新在方法上, 更加注重学习者自身的主动性, 将教学过程看成是教师的“教”、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以及师生“情感互动”的三位一体过程。

3. 教育创新的开放化

过去, 不同类型的学校之间有着明显的界限, 各自固守着自己的传统。比如:普通学校主要是为升学作准备, 而职业学校主要是为了就业作准备。如今明确的界限为相互的开放所替代, 普通学校职业化和职业学校普通化, 已经成为当今中等教育发展的特征。这种趋势的真正意义, 不在于学校类型界限的模糊化, 而是代表着当今学校教育已经走出了自我封闭的怪圈, 面向社会的需求, 服务于社会的发展。

4. 教育创新的超前化

教育创新超前是指教育走在人与社会发展的前列, 引导人与社会的发展, 也就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教育投资的超前, 二是教育目标超前。

从教育投资看, 现代社会将教育不仅仅看成是社会公益性的投资, 更看成是社会生产性投资, 并且认为对教育的投资比对物的投资能够带来更多的社会效益。从教育目标上看, 现代教育注重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早在20世纪80年代, 世界各国就把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指向了未来世纪, 开始对现行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批评, 认为现有的教育都是为昨天的需要而设计的, 教育的目标应该面向未来。

5. 教育创新的智能化

教育创新要使受教育者智能结构多元化, 智能结构多元化就化解了教育的“分数化”, 使学生智、德、体、美、乐等全面发展。这样的人才, 便能迎接未来的挑战。

二、教育创新的意义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 早在上世纪40年代就提出了教育创新的思想, 而且还在由他创办的育才学校内推广, 不愧为我国教育创新的倡导者和积极实践者。但由于科学和社会条件的限制, 他的思想当时要得到发展和推广是很困难的。陶行知的教育创新作为其生活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十分重要, 但现代教育创新并不是从陶行知那里发展而来, 正如我们上面所说的, 现代教育创新是一种新教育, 比之于陶行知先生提倡的“创造教有”更具科学性和理论性。在我国, 现代教育创新的兴起和推广,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的需要

现代科学技术越发展, 越需要开发“人的资源”。今天, 人们对“人的资源”, 已不再仅仅看做人的体力或劳动力, 而是把它看做智力和创造力。所以, 在人力资源中, 智力、创造力日益显示出它的重要。有人说, 现在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竞争, 实际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 而科学技术的竞争实际上也就是教育的竞争, 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竞争。这从一个侧面提出了实施教育创新的要求。此外, 科技革命本身的特点, 如知识爆炸、知识更新的加剧以及未来生产和生活的信息化等, 也都决定了教育要把培养各种能力, 尤其是创造力放在首位, 而把传授知识看做基础和手段。

2. 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要建设小康社会, 就需要大批的具有创造精神的人才。如果不进行教育改革, 不推广和普及教育创新, 我们的教育就会跟不上当前形势的发展, 满足不了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按照小康社会的要求, 我们深刻认识到, 现有教育缺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现在十分需要推广创新教育。一个民族也好, 一个国家也好, 如果不调动起全民族和全体人民的创造力, 就会落后, 落后就要挨打。所以说,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教育创新, 需要通过教育创新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3.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我国社会正在走向现代化, 现代化是一种社会变迁的过程, 它牵涉到整个社会结构、行为模式、价值系统和人际关系的基本改变。比如, 我国进行改革的过程中, 就涌现出一系列新观点、新趋势。因此, 个人如何适应这种社会变迁就成了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国家提出人要全面发展, 要求人必须有知识, 有智慧, 有创造头脑。

4. 教育改革的需要

就我国目前教育状况来看, 学生的知识水平是比较高的, 但创造力比较差, “高分低能”的现象比较普遍。根据对我国留美人员调查, 我国学生在校成绩不比美国学生差, 但毕业后的创造性, 除少数几个尖子外明显不够。以诺贝尔奖获得者人数为例, 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 已有一百多人获奖, 超过了得奖人数的一半。温元凯教授认为, 我国长期从幼教到高教不注重教育创新, 不能不说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知道, 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 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一条重要的措施就是摆脱陈旧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束缚, 在教学制度和方式上来一个大尺度的革新。现代教育创新学的发展, 为这个革新提供了可靠保证。在教育改革的实践中, 大家越来越认识到教育创新是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并代表了改革的方向。这样, 我国的教育创新在千呼万唤中终于应运而生, 已在具体教育实践中经受着检验, 在开拓中前行。

第三节 时代召唤创新、创业、创优人才

一、培养“三创”人才

2008年5月12日, 《人民日报》发表了仲祖文同志一篇培养造就“三创”人才的短评, 全文如下:

5月3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向全党全社会发出号召, 努力造就一支庞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5月4日, 中央领导同志在与青年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代表座谈时强调, 广大青年要牢记使命, 锐意进取, 勇做创新先锋。最近一段时间, 新闻媒体集中报道了“光伏产业领军人”施正荣、“工人教授”窦铁成、江苏无锡引进创业人才等一批先进典型。这些都透露出一个强烈的信息:在当代中国, 实现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要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努力造就千百万创新、创业、创优人才。

创新人才, 就是像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袁隆平、吴文俊、王选等那样,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 攻坚克难, 在重点领域取得突破, 掌握核心技术勇攀科技高峰。创业人才, 就是像创办高科技快速成长型企业的施正荣、邓中翰等那样, 敏锐把握市场需求, 把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不断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财富。创优人才, 就是像高技能人才的杰出代表许振超、李斌、窦铁成等那样, 干一行、爱一行, 钻一行、精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一流的成绩。创新、创业、创优“三创”人才的共同之处在于, 他们都以推进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为己任, 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刻苦钻研, 埋头苦干, 开拓创新无私奉献, 在各自工作领域作出突出贡献, 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最可宝贵的资源。

培养造就“三创”人才, 要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倡导人人作贡献、人人都成才。要破除“三创”人才成长和发展的障碍, 为他们搭建实践平台, 就像窦铁成说的那样, 为他们“提供长本事的好机会”。要保护“三创”人才的创新活力和创造热情, 像无锡市那样, 引进人才创办企业, “成立之初做保姆、发展之中做导师、成熟之后做保安”, 营造尊重创新、崇尚创业、支持创优的良好氛围。

伟大事业召唤“三创”人才, “三创”人才服务伟大事业。愿各行各业涌现出更多的“三创”人才, 形成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生动局面;愿广大“三创”人才勇于创新, 敢于创业, 勤于创优, 不断创造无愧于时代的辉煌业绩。

二、培养拔尖人才的北大“元培计划”

《人民日报》2011年9月14日报道了北大“元培计划”, 志在培养拔尖人才。文章说:这是一项被誉为“北京大学教学改革一面旗帜”的教育革新, 这是一项伴随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号角吹响而推进的教育革新, 这是一项承载了当代教育家培养中国拔尖人才之决心的教育革新。

这就是北京大学“元培计划”。

“元”, 《尔雅》中意为“始也”。“元培”, “培养人才之起始”。取“元培”之名, 既有“开端”之意, 又寓意了对北京大学老校长蔡元培先生的敬意和对北大精神的传承。

从2001年到2011年, 北大元培, 躬耕十载。

十年实践, 十年检验。十年探索, 十年征程。

该报道的三大标题是:一是观期会通、造就通才, 二是广泛涉猎、导师培养, 三是反复论证、砥砺前行。报道的结语是:十年砥砺前行, 十年喜悦收获。

回首之时, 我们发现, 北大元培承载的不仅仅是北京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重任, 更承载了中国高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

十年探索实践, 十年期待憧憬。

未来的路还很长, 元培学院院长许崇任如此说, 我们期待在未来, “手工”打造一个个精品, 而不是成规模的标准件。人才是在适宜的环境中冒出来的, 那么, 就让元培成为一个人才成长的孵化器吧。

彭城人才网站建设计划书 篇5

【摘要】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核能发展为新型的清洁能源,对经济、军事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核能的发展对核技术的要求特别高,必须重视核专业人才的培养。本文以南华大学核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为例,来分析开展核专业研究生卓越计划人才培养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为相关高校提供参考,提高核专业研究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核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课程改革;教材建设

近年来,我国对核工程和核技术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对核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了培养更多的具有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核专业工程建设人才,我国教育部开启“卓越计划”。在2011年,南华大学申请参加“卓越计划”,获得成功,南华大学将核专业作为卓越计划的重点培养专业,主要针对核专业研究生进行培养,在卓越计划中对核专业研究生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来开展。

1 核专业研究生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现状

南华大学通过卓越计划,对核专业开设的课程主要有屏蔽计算课程设计、反应堆热工课程设计、反应堆物理课程设计等等,通过对卓越人才培养效果调查的结果来看,南华大学核专业研究生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对核专业相关课程设计的内容没有结合核工程的实际需求,研究生学到的核专业理论知识不能够很好的应用到实际的核工程中,并且没有对课程设计的内容进行创新,不能很好的提高研究生学习的兴趣,吸引力不足。南华大学核专业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不能够激发研究生的积极性。核专业对研究生的考核形式十分单一,不能够很好的体现教学效果[1]。

2  核专业研究生卓越计划人才培养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核能源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不断加大对核能源开发的投入,同时对核专业高水平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加大。核技术不仅对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对国防军事直观重要,世界各国对核技术、核武器十分关注,核武器对世界各国的安全有着非常大威胁,为加强国防力量,世界各国对核技术非常重视,对核专业高水平人才的需求很大,并且十分重视对核专业高水平人才的培养。通过相关调查结果发现,我国对核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达到6000多人,我国还需要不断加强对核专业研究生人才的培养。

2.1 课程改革要加强实践课程的学习

核专业研究生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的主要目的是让研究生能够将学到的核知识在实际的核工程中合理的运用,促进我国核工程的发展。高校通过课程改革,改變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在实践课程学习中加强培养研究生的学习兴趣,意识到核专业实践课程的重要性,只有提高研究生的学习兴趣,研究生才能够自主的学习核知识,不断探索和追求相关的科学知识。核专业的研究生导师还应该根据研究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将研究生的知识水平、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进行综合考虑,设置核专业课程设计题目,同时课程设计的题目要与核专业相关知识紧密结合,并且能够体现核工程的应用,有利于研究生在今后的实际核工程中运用,提高研究生的核工程能力。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注意将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合理的转变,教师对研究生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亲自参加整个课程设计,提高研究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促进研究生实践工程能力的提高。对研究生的考核方式也要不断改变,南华大学对核专业研究生的考核方式转变为平时课堂成绩为总成绩的30%,实践核工程实验操作占40%,课程设计报告占30%,能够促进研究生认真参与课程设计[2]。

2.2 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创新能力

南华大学的核专业相关核设施较齐全,以卓越计划相关要求为依据,不断进行课程改革,将核专业教学的新思想、新方法应用到课程改革中,通过教学模式的转变,让研究生在创新的教学机制下不断学习。南华大学将协同创新应用到核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协同创新,结合学校、核行业、相关单位的实际人才需求构建人才联合培养机制,通过实践平台,让创新主体积极参与,在教授实践的核工程经验的同时,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南华大学将学科、科研、人才培养有效的进行结合,实现“三位一体”,将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利用较宽的核知识基础,重视核工程实践,通过多渠道来进行协同创新,有利于核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让研究生的核工程能力得到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提升[3]。

2.3 核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教材建设

南华大学进行核专业研究生卓越计划,在进行课程改革的时候,需要对核专业课程进行教材建设,首先要明确研究生培养的目标,使教材建设与培养目标一致,教材的内容要求体现培养应用型的研究生人才,教材建设的时候,结合优秀的教学经验,根据研究生的实际情况,提高研究生的整体素质,以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教材建设还要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教材能够在大众化教育中应用[4]。

结束语

开展核专业研究生卓越计划人才培养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是我国发展核工程和核技术的重要途径。南华大学根据卓越计划进行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对于培养核专业研究生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提升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南华大学核专业研究生卓越工程师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蹇洁,席海峰.构建协同创新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J]. 科教导刊,2012,01:164-165.

[2]宋英明,罗文,袁微微.协同创新体系下南华大学核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J].新西部(理论版),2013,13:51-52.

[3]单健,邱小平,王振华,宋碧英.加强实践训练的核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03:13-16.

[4]何丽华,屈国普,李小华,谢金森,刘紫静.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02:79-80.

彭城人才网站建设计划书 篇6

人的思维和认识是一个多层次、多阶段、多环节的复杂过程。一个完整的思维和认识都要经过从物质到精神、从精神到物质的往复过程, 又由于思维和认识的任务在于了解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 了解这一过程与那一过程之间的内部联系, 而任何事物又都是许多规定的综合, 是多样化的统一, 所以, 人的思维和认识也必然是多样性的统一。发散思维就是思维和认识这种多样化事物的重要方法。

所谓发散思维, 就是指思维方向由某一中心点出发, 往外成放射状的思维。发散思维的特征主要是思维方向的多向性、曲折性、非逻辑性。像想象、直觉、灵感等都属于这类思维。发散思维方法在教育创新思维活动中用得较为广泛。

第一节 创新思维的发散性

一、发散性也就是非逻辑性

现代理论充分揭示了系统内部在组织结构上表现的非线性规律, 认为非线性相互作用在系统内部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哈肯说:“协同学的所有方程都是非线性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具有与线性相互作用全然不同的性质。从本质上说, 线性相互作用反映了事物间的那种内在因果关系的直线式联系。然而, 非线性相互作用则反映了事物间的那种非直线式、非加法的动态因果关系。

传统自然科学有许多规律都是在限定条件下给出的。因此, 传统自然科学趋向强调单一、均匀、平衡、稳定和有序, 这一切都带有线性相互作用决定论的色彩。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 科学家们开始了向失稳、无序、多重、不均匀、非平衡等领域进军, 于是非线性相互作用已日益成为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纵观人类社会的历史, 不难看到, 社会变化中从无序到有序的进步不是线性增长的, 而是一种不平稳的加速过程, 有曲折、有跳跃、有突变。换言之, 社会发展也呈现着非线性效应, 也就是发散性效应。

客观世界存在着大量的非线性相互作用, 反映到主体思维中也必然有相应的思维规律, 其思维规律就是发散性思维, 即非逻辑思维。

二、非逻辑思维的含义

什么是逻辑?关于“逻辑”一词, 用意很广泛, 但它最原始的含义是指“规律”而言的。发散性是相对收敛性而言的, 自然非逻辑是针对形式逻辑而言的。在人的思维过程中, 常常抛开形式逻辑的格局, 既不以概念作为出发点, 也没有严格的判断和推理, 更不借助语法和语义学, 然而却能得到形式逻辑所得不到的意外结果。于是, 就将这种思维现象的性质称为发散性即非逻辑性。

非逻辑绝不是“非规律”, 而是相对于“形式逻辑”而言的。

大量科学发现、技术创造的实例说明, 人们这种非逻辑思维不是异想天开, 也不是杂乱无章, 更不是靠“神赐”“天赋”, 而是靠长期的实践和经验, 靠占有更多的信息资料, 靠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和意志、情感、理智等情操。

非逻辑并非无规律的逻辑, 只不过非逻辑思维的规律 (或称非逻辑思维的逻辑) 同形式逻辑不同罢了。例如初步搜索到的模糊与清晰的隶属律, 无序与有序自组律, 收敛与发散互补、逻辑与非逻辑互补律, 显意识与潜意识融通律等, 都属于非逻辑的一般规律。

大脑的思维是系统的思维, 思维不仅仅只靠哪一种思维形式, 凡思维都是系统性的。因此, 人的正常思维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系统综合。

一般地说, 思维的渐进阶段, 是人们从一定的事实材料出发, 遵照某种因果关系, 按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逻辑格式-步一步地进行的。事实上, 人们的正常思维离不开这样的格局, 离开了也就无法思维了。但只按这个格局进行的思维, 其结果最佳值也只能是“发现”。然而, 此时思维并没有真正中断, 只不过表现为潜思维罢了。一旦稍有诱因, 就会导致想象、联想、直觉、灵感等非逻辑思维的突发, 并在非逻辑思维的协同下, 常常使思维飞跃到新的层次, 于是茅塞顿开, 豁然开朗。所以, 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间不仅互相补救, 而且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着, 从而构成了人的整体思维。

在人的整体思维中, 由于有一系列非逻辑因素的参与, 才体现了思维的巨大创造性。如果说形式逻辑的功能在于“发现”, 那么, 非逻辑功能则在于“突破”和“创新”。这样的“发现”“突破”和“创新”正是体现着人类思维的全部本质。

第二节 发散思维不完全是非理性

一、有意识的思维可分为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

应该说凡属有目的、有意识的思维活动都是理性活动。发散思维, 包括幻想、联想、想象、直觉、灵感等思维形式, 这其中的联想, 想象都是直接受显意识支配的;而幻想、直觉、灵感则是在显意识引导下的潜意识活动结果。但无论是哪种思维形式, 都是人的有意识的理性思维, 绝不能因为这些思维形式不遵循形式逻辑的格局, 就称其为绝对非理性思维。

实际上, 人的意志、情感都是人的高级理性思维的结果。就是本能的意识也要靠显意识去调动、去支配才能起作用。它们是人的心理因素, 但绝不是非理性因素。

非理性主义一概否定理智形式, 如感受、知觉、概念、范畴、判断、推理等形式。可是任何一个人, 包括非理性主义者自身, 一旦离开了这些基本理智形式, 不要说创立学说, 就是连说话也不能在正常状态之中。

人们的思维由于长期受规范化、形式化的束缚, 已形成了形式逻辑的“思维定式”。用这种“思维定式”去理解那些本来无法逻辑化的非逻辑思维形式, 是永远达不到目的的。就因为是这样, 便将非逻辑思维形式一概排出思维之外, 岂不又重新步入形而上学的迷宫?关于对发散思维形式的进一步规范化和形式化问题, 对于我们来说, 可能一时难以做到, 但绝不等于永远做不到。当然, 也不应该想象, 非逻辑思维形式终究会像形式逻辑那样被规范化和形式化。客观地讲, 部分规范化和形式化是可能的, 全盘规范化和形式化是永远办不到的。但可以设想, 未来的规范化和形式化将是更高级的、更辩证的, 那里的非逻辑思维形式的规范化和形式化可能就不是形式逻辑意义上的规范化和形式化了。

二、直觉、灵感等都属于发散思维之列

关于直觉、灵感思维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 它属于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 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对此国内外一直有两种不同的见解。一种古老的传统见解认为, 灵感和直觉一样都处于认识的感性阶段, 是一种非理性因素。

直觉作为一种思维方式, 虽然有时表现为下意识水平, 但经常的还是人们综合运用经验知觉信息的意识活动。直觉的发生是不以形式逻辑方法为支柱的, 却常常借助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 达到对问题作出直截了当的瞬间抉择。

灵感, 实际上是一种潜思维形式, 是一种比下意识水平要高的潜意识活动, 即一种非逻辑思维。实践表明, 灵感思维虽然内含一定的非理性因素, 但是它同抽象 (逻辑) 思维、形象思维一样, 都属于人们理性认识不可缺少的高级认识方式。

从理论上看, 各种发散思维方式同收敛思维方式一样, 是构成理性认识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在理性认识中的思维活动是形象与抽象、科学与幻想、逻辑与非逻辑相互联系和转化的复杂而曲折的二重化过程。人类认识的二重化深深地根植于概念的两重性之中。任何一个概念既然是抽象, 又是具象的, 其抽象性和具象性共处于概念之中, 二者相辅相成。

其实, 就概念的生成而言, 它有时是自觉的、强烈的、意识到的显思维活动, 有时则是非自觉的、自然的、不被意识到的潜思维活动。并且, 对每一概念的最后确定, 人们不仅要靠抽象思维方法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等使之升华, 而且更要借助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方式实现突破。

人的理性认识活动是系统的、多维的整体思维活动, 一般地可分为逻辑 (抽象) 思维和非逻辑思维。这两类思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转化, 方构成理性思维的全过程。当然, 在理性思维过程中, 这两类思维形式不会是简单的、机械的平分秋色, 而是相互交融、有主有从地实现着互相转化和补充, 由此保证思维运动的整体和谐性。所谓有主有从是有条件的, 当逻辑 (抽象) 思维占据认识过程的主导地位时, 理性认识就呈现为抽象的分析、推理、判断形式;当发散即非逻辑思维居于认识过程的主导地位时, 理性认识就呈现为幻想、想象形式, 或是直觉、灵感形式。两种思维形式交替升华, 共同实现着对事物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揭示。

相比之下, 灵感作为一种基本思维形式, 属于深一层次的思维活动。正常人的思维就在于使各种思维形式协同起来了。灵感思维作为一种理性思维形式, 同样是人类思维的二重化和概念的两重性的必然产物。它不仅“已经存在于最初的、最简单的抽象之中”, 而且必将伴随人类理性认识活动的始终。

从实践上看, 大量科学发现和技术发展的事实证明, 灵感是活跃在思维中不可缺少的突变性飞跃方式。人的理性思维方式, 有渐进式, 也有突跃式的。突跃式一般表现为渐进过程的中断。以发现科学真理为例, 可以说, 科学真理的发现是理性认识的光辉结晶。

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大量例证告诉人们, 灵感这类飞跃带来的新的认识也不免有一定的片面性和模糊性, 有时甚至是错误的。但这并不可怕, 因为思维着的大脑从来没有由于灵感的光顾而停止了工作, 一个灵感的结束, 意味着新的灵感的到来, 受灵感冲击的大脑, 会以更加新的活力继续对潜思维的结果进行有意识地溯因分析、反复验证, 最后将创造的新假说、新理论、新概念、新结论等奉献给科学。

通过上述分析, 可以看到, 在发现科学真理的理性认识过程中, 除了为人们所熟知的抽象 (逻辑) 思维外, 还存有一种非逻辑思维, 这种非逻辑思维经常以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方式来实现思维进程的飞跃或突破。

非逻辑思维的各种方式, 是不能为抽象 (逻辑) 思维方式所代替的, 但它寓于逻辑通道之中, 可称为逻辑的中断、非逻辑的跳跃。实践证明, 在理性认识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发展过程中, 非逻辑思维各种方式是实现这种飞跃的重要环节。也正是由于逻辑 (抽象) 思维与非逻辑思维形式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和相互补充, 才促使人们的理性认识不断深化和升华, 并走向更高一级程度。

综上所述, 我们的工作还不仅仅是一个探索性的尝试。人所共知, 人类凭着思维的大脑, 不断地认识和改造周围的世界, 创造了伟大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然而, 迄今为止, 人们对它还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彭城人才网站建设计划书 篇7

第二节教育创新弥补缺失

现在, 我们遇到了一个良好的机遇, 这个机遇是由许多创造性人才的创造性工作成果促成的。面临这个机遇, 我们要敢于解放思想, 破除旧观念, 敢于异想天开, 去闯前人未闯的事业, 开拓前人未开拓的领域。

一、教育创新要科学面对“被格式化的一代”

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 在上海举行。有一篇报道的题目是:《校长论坛自揭大学之短:大学缺失的是什么》。

“我是研究机器人的, 希望机器越来越像人, 但作为校长, 我担心把人培养得像机器。”王树国此言一出, 顿时引来一阵笑声。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四年, 他发现了一个蹊跷的现象:一些留校的博士生最初很有创意, 待了几年后, 就没什么想法了, 送到国外, 又发展很快。这逼得王树国思考:现在的大学到底怎么了?

他话音刚落, 几位校长便高举右手示意要发言。此次论坛的主题是“大学创新与服务”, 以高考为导向的应试教育体制受到了众多大学校长的抨击, 他们将之视为大学创新的重大障碍。

华东理工大学校长钱旭红的女儿, 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她从小学五年级开始住校, 有很强的独立生活能力, 刚被复旦大学录取。但是面对父亲的提问:“你上大学的兴趣在哪里?未来的理想是什么?”她一脸茫然。和女儿一样的孩子, 钱旭红称之为“被格式化的一代”:没有时间玩耍, 甚至没有时间梦想, 他们被一纸试卷扼杀了创意。

外界评论也认为, 如果把大学生缺乏创新能力的原因完全归咎于大学之前的应试教育, 显然有失公允, 这是大学“撂挑子”的表现———有人明确质疑:“同样是受过应试教育的中国学生, 为何到了国外的大学表现就大不一样了呢?”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校长伊安·洽博告诉中国的大学校长, 中国留学生很棒。虽然在第一学期, 他们通常不愿意像澳大利亚的学生那样去质疑老师, 但“一旦融入这种环境以后, 他们的表现会相当好”。“我们的大学创造了好奇心的文化, 鼓励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伊安·洽博说。

此次论坛上, 记者听到多位中国校长批评了大学当前的培养方式:过于强调知识的灌输, 不断重复地考察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 扼杀了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这也许是我们与国外在人才培养方面最大的差别。”王树国说。

问题是, 这种差别, 在两年前的上一届大学校长论坛上就曾被提及, 不知道两年后的下一届大学校长论坛上, 是否还会被继续说起。

二、“状元”为何不如“第十名”

这是上海作家吴兴人写的一篇短文:

中国校友网最近做了一件事:调查了560位“高考状元”的成才状况, 得出的结论发人深省:所谓的“高考状元”, 今后未必都是社会的顶尖人才。相反, 走出大学校园后迅速成为社会精英者, 很少有人是高考成绩排行第一的。

这个调查是中南大学教授蔡言厚等人做的。他们历时8个月, 对1999年至2006年的560名“高考状元”作了调查和研究。调查中写道:“最成功的人, 一般在中学阶段成绩在班中第十名左右, 而不是第一名。当然, 更重要的一点, 他们有创新精神, 有冒险精神, 绝对不是只懂解题、不懂得思考的书呆子。”

这一结果其实也可以理解。高考分数得了第一, 不过是分数优势, 却不能代表学生的全面素质。一些“状元”, 把全部精力用于解题、用于死记硬背。而时间是一个常数, 你把全部的精力都用于背书和解题, 不免顾此失彼, 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必然大受限制。而创造性思维, 正是一位顶尖人才必须具有的品质。如此, 他们中间的许多人难以成为顶尖人才便不是偶然的了。

与“高考状元”相对, 排名在“第十名左右”这个数字很有意思。这表明, 那些日后做出突出成绩的人, 往往在中学时的成绩是不错的, 但不一定名列榜首。除了学习课本知识外, 他们可以腾出相当的精力投入其他的思维空间, 发展比较全面, 投身于社会后, 潜力也更大。

上一篇:优秀学生会主席主要事迹,甘孜泸定,雷闯下一篇:老护士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