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规划”个人总结

2024-10-28

“一五规划”个人总结(精选8篇)

“一五规划”个人总结 篇1

“一五规划”个人总结

一、自我介绍

本人丁当,男,今天是我5岁生日,也是我人生第一个5年规划的总结日,5年来我至始至终保持着天真可爱,健康聪明,特别是就读幼儿园以来能够和同学友好相处,与家人沟通愉快。有人说,人生百态,也有人说,人生是一本读不尽的书。但无论人生有多少种,又是如何的漫长,迈出人生的第一步,翻开人生的第一页,都是至关重要的,万丈高楼从地起,作为一名幼儿园的小朋友,我深深知道,用真心、真诚、真语去解读人生是我一生无悔的追求。

二、自身特点

我的个性大气随和,并且乐于助人,我从不与比我大的小朋友斤斤计较,在幼儿园做游戏时总能积极参与,一丝不苟地做好自己的角色,并且帮助其他小朋友完成好角色分工。当然,人无完人,金无赤金,我的不足是年龄小经验少,自我控能力较差,参与游戏时体力投入过猛,经常导致其他小朋友皮下充血,泪腺分泌等情况的发生。不过,我在老师和家长的耐心教育和指导下,通过不断学习和练习,我的身体自控能力也在逐步提高,特别是在户外游戏时也能较好的利用场地和控制肢体,这样以来我和其他小朋友们也就可以一起玩游戏,一起共同成长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

三、个人发展

根据我个人的特点和个性,特制定以下个人成长计划:

1.强化认识,努力提高学习理论知识。上幼儿园以来,我在老师家长以及同学们的帮助下,深刻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在日常学习中能够按照幼儿园各项日常教学要求,认真学习领会幼儿园的全部课程,熟练掌握所学的各科特点,培养良好的学习爱好,善于思考,养成多思多想多做的习惯,做到学习落到实处,成长落到实处。

2、勤于思考,在总结经验中完善自我。学会思考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积极把老师的教学知识吸收转化为日常行为,从游戏实践中印证学习理论知识。每天,把自己在幼儿园学习和游戏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和有价值的东西告诉家长,享受成功,弥补不足,在总结经验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力争达到独立组装变形元气星魂。

3、加强营养,强化锻炼,不断夯实和提高身体素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是知识和道德的载体,健康的身体要从娃娃抓起,5年来,我不断加强营养补给,牛奶鸡蛋,家禽鱼肉,蔬菜水果,新鲜采购,从不间断。我酷爱吃喝运动,特别是2周岁以来,我自加压力,奋勇争先,加强认识,强化练习,变被动吃喝为主动吃喝,变随机吃喝为定时吃喝,确保了足够量的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等营养摄入,全面补充了铁锌钙碘钾钠镁等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ABCDEFG,为成长为一名健康聪明的宝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伟大的毛爷爷曾经提出“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体育锻炼能够强健筋骨、增加知识、调整感情、强化意志,而“意志也者,固人生事业之先驱也”,所以体育锻炼也要从娃娃抓起,我从出生后就非常重视体育锻炼,先后以在婴儿游泳池里游泳,在爬行垫上乱爬,在婴儿车上狂蹬,在喷水池里洗澡,在楼梯过道间吼叫,在河堤上踢足球,和小朋友打架以及被小朋友打等方式强化了体育锻炼,在幼儿园里我以好为女生打抱不平而出名,希望高强度的体育锻炼能让我早日实现我的“中国梦”成为幼儿园的头霸王。

4、积极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现在是一个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园小朋友,我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熟练掌握电脑游戏,智能手机,苹果IpAD的日常使用,休闲时间还向其他小朋友虚心学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IT水平。下一步我要熟练掌握W,拨号上网,数据连接,无线下载等技术,做到沟通无极限,畅游E时代。力争做一名老师省心、家长放心、同学欣赏、同桌及同桌的同桌都喜欢的科技型小朋友。

四、“二五规划”

2013年,是我人生第二个五年规划的开始。经历过,也就有了沉淀,随着我的生活越来越有规律,我的时间也变得充裕起来,下一个5年可以读几本好书,梳理一下生活,写一些文字,对家人多一些照顾,用心爱自己的朋友,生活的坎坷还在,但是日子会越过越好的。

5年时间,也许就是一闪而过,但是我却不断告诫自己,未来的生活,都将取决于今天的决定,既然这样,努力吧,总会是一个好的开端,心存美好,总会成为一场人生的盛宴,找到方向,继续努力,一步一步踏实走下去,下一个5年,我会站在一个人生新的起点,祝福爱我及我爱的人……

2013.05.09.

“一五规划”个人总结 篇2

规划是谋求安全发展的向导,在安全生产工作总体布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受到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1],并要求研究建立规划实施的评估、调整和考核等制度;全国31个省(区、市)政府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也均批准印发了“十一五”安全生产专项规划。目前,“十一五”规划实施已经结束,各级安全监管部门也已广泛开展针对安全生产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工作,但采用的技术方法规范化程度不高,评估技术体系结构不完善,为科学评估规划实施情况,急需完善规划评估技术体系。本文针对《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特点和评估要求,从总体评估框架、评估技术路线、具体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促进安全生产规划实施评估技术方法体系完善的建议。

1 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特征分析

《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是我国“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安全生产领域的纲领性文件,规划文本全面阐明了“十一五”期间国家在安全生产领域的发展思路、工作目标、主要任务、投资重点和政策措施,重点明确了各级政府及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责任和任务。从评估工作的角度看,《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具有如下特征:

(1)规划编制内容全面。

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不仅涉及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交通运输等各行业领域和科技、宣传教育、培训、应急管理等各安全生产要素的专项规划,也涉及政府各安全生产监管相关部门的能力建设规划;不仅制订了安全生产工作的目标指标,还明确提出了安全生产的工作任务、政策措施、投资重点、工程项目等规划实施内容和实施途径。

(2)规划实施涉及部门多。

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目标与任务的执行和实施不仅涉及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还涉及公安、交通运输、建筑、农业、渔业等安全生产专项监管部门,以及工业和信息化、国资委等指导管理部门。

(3)规划强调政府职能的发挥。

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强调了政府的职能与责任,明确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规划实施应承担的责任,责任主要体现在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和重特大事故起数控制方面。

(4)规划约束性与导向性并重。

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主要任务中对政府有关部门履行好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指导管理等职能与责任做出了约束性规定,也对夯实企业安全生产基础、落实好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出了导向性意见。

(5)规划任务与目标逻辑对应。

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在编制过程中强调政府公共投资与政策导向的基础性地位,由此形成政府各安全生产监管相关部门的责任与任务,并在此基础上预测分析提出“十一五”期间安全生产整体状况控制目标和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目标。

2 规划评估工作目标

(1)评估总结规划实施情况。

对“十一五”安全生产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客观评价,重点厘清截止到2010年底“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指标、任务、政策措施完成情况。

(2)分析规划实施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分析各省(区、市)和各有关部门实施“十一五”安全生产规划及落实各项政策的经验,剖析规划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构建规划实施评估机制。

研究提出强化规划执行的机制、制度与政策层面的建议,建立“十一五”安全生产规划实施终期评估技术方法体系,完善规划评估长效机制,为编制好、实施好“十二五”安全生产奠定基础。

3 规划评估技术体系设计

3.1 评估逻辑设计原则[2,3]

(1)评估技术体系应能全面系统反映规划编制内容框架。评估技术体系不仅要涵盖投入、产出、目的与目标的纵向层次,还应横向涵盖各行业(领域)、各安全生产要素,以及安全监管监察执法能力建设领域。

(2)评估技术体系应强调评估内容的内在逻辑相关性。就规划评估工作而言,必须在评估技术体系总体框架下,构建规划目标指标、主耀任务、重点工程、政策措施之间的逻辑关系,以期客观、深入分析规划实施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3)针对规划文本具体要求,形成约束性指标与导向性指标,在综合考虑年度全国生产安全伤亡事故统计、年度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统计等可靠数据信息可得的基础上,形成定量指标(包括“是”或“否”的逻辑判断指标)与定性指标(包括可部分提供数据的半定量化指标)。

(4)在强调伤亡事故控制与全面实施规划的基础上,应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经济结构特点、各行业(领域)发展特点及其安全生产工作重点的不同,突出各地规划、各专项规划实施的工作重点,保证评估标准的一致性、评估数据的真实性、评估结果的可比性。

3.2 评估总体框架

安全生产规划作为一个时期内安全生产工作的发展蓝图或路线图,内容结构上主要包括指导思想、目标指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政策措施等部分。其中:目标指标是核心;主要任务是对规划目标的进一步细化,也是实现规划目标的主要途径;重点工程是推动主要任务完成的抓手和载体;政策措施是规划目标、战略与任务实施的保障。对安全生产规划进行评估,主要是评价规划制定的发展蓝图实现情况,并检验这一发展蓝图内部合理性与外部合理性。

笔者将对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实施评估分三个部分的评估:目标实现评估,即评价目标实现一致性程度;任务完成评估,包括重点工程完成评估,即评价任务实施情况及其作为目标战略的有效性如何;政策措施评估,即评价政策措施的制订与贯彻对目标实现与任务完成的支撑程度。在上述三方面评估基础上,提出规划实施的总体效果评价,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最后提出做好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的对策建议。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评估总体框架见图1。

3.3 评估技术路线

遵循前面的评估逻辑设计原则,对“十一五”规划评估总体框架进行细化,笔者提出开展“十一五”规划评估的具体技术路线(见图2)。

对于规划目标,主要评价“十一五”规划目标完成情况。不但评价“十一五”规划的定量目标,也对定性目标做出评价,具体途径是将定性指标定量化。衡量目标实现程度的指标是进展率与完成率,进展率定义为实际进展程度与规划进展程度的百分比,完成率定义为实际进展程度与规划期末完成目标的百分比。对于指数型指标,计算方法是实际增长率与规划增长率的比值;对于线性型指标,计算方法是实际变动值与规划变动值的比值。

原因分析主要是进行因素分解,主要评价进展情况是由于新规划实施造成的,还是时间序列的自然趋势。评估方法比较实际进展率与趋势进展率差异是否显著,趋势进展率被定义为假设按照前一个五年计划趋势增长与规划进展的比值。如果实际进展率显著高于趋势进展率我们可以认为,规划干预确实发生了作用。

同时,还对规划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历史比较。一是分目标完成情况比较评估,衡量方法是构建分目标进展指数,这一指标由分目标中各项指标进展率加权平均得到。二是进展情况历史比较。主要是比较各个五年计划的两个指标,第一是完成百分数均值,即各个指标完成百分数(“十一五”是进展率)的算术平均值;第二是完成率,即完成的指标数(“十一五”指进展率大于等于100%的指标)占全部指标数的比例。

对于规划主要任务,主要评价规划主要任务中定量指标(次优先发展目标)、政策措施、重大工程的实施进展情况,以及与规划设想的一致性程度。评价指标是对定量指标的进展率,以及一些定性指标定量化后进行定性评价。评价情况进行定性分级评价,分为进展良好、进展正常、进展滞后三个等级评价。最后进行分析评价,重点分析进展较差的任务,并分析影响任务进展的规划因素、趋势因素、以及任务完成条件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形成对规划任务实施情况的评价。

对于规划政策措施,主要是评估规划政策措施是否有效开展,以及对规划目标实现及任务完成所发挥的作用。分为三部分内容:一是政策措施的创新性评价,即通过历史比较分析规划实施机制的创新之处。二是政策措施进展情况评价,即通过文献分析,评价政策措施的开展情况,并进行定性分级评价,分为进展良好、进展正常、进展较差三个等级评价。三是政策措施的有效性评价,即对规划政策措施是否有助于目标实现与任务完成进行评价。

4 实例应用

采用专题分析、实地调研、数据验证、专家研讨等方式[4,5,6,7,8,9,10,11,12,13,14,15],笔者对国家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评估,其中:对规划目标指标予以定量评估(见表1),对规划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和政策措施尽可能量化投入的资源与相应的工作成果,辅以实地调研等方式开展定性评价。评估结果表明,国家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实施进展总体上比较顺利,取得良好成效,但规划指标设置较为宽松、约束性不强,部分重点工程实施进展缓慢,综合治理、源头治本的政策措施亟待完善。

5 结论

(1)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涉及行业领域、部门、工作要素众多,强调政府的职能与责任,注重约束性与导向性并举,是“十一五”期间的安全生产领域的纲领性文件。

(2)规划评估旨在客观评价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的实施情况,分析规划实施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构建规划实施评估机制。

(3)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实施评估重点从目标实现评估、任务完成评估、政策措施评估三方面入手,评价目标实现一致性程度,评价任务实施情况及其作为目标战略的有效性如何,评价政策措施的制订与贯彻对目标实现与任务完成的支撑程度,在此基础上评价规划实施的总体效果,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最后提出做好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的对策建议。

(4)评估结果表明,国家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实施进展总体比较顺利,取得良好成效。

摘要:对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进行了特征分析,明确了规划评估的工作目标,研究提出了规划评估技术体系,包括评估逻辑设计原则、评估总体框架和评估技术路线。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实施评估应重点从目标实现评估、任务完成评估、政策措施评估三方面入手,评价目标实现一致性程度,评价任务实施情况及其作为目标战略的有效性如何,评价政策措施的制订与贯彻对目标实现与任务完成的支撑程度,在此基础上评价规划实施的总体效果,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最后提出做好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的对策建议。实例应用表明,国家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实施进展总体比较顺利,取得良好成效,本文提出的评估技术体系对各级政府开展安全生产规划实施评估具有指导意义。

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篇3

为便于读者更好地了解《规划》的有关内容和精神,我刊将分两期刊发。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生物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化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有关要求,编制《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一、机遇与挑战

新世纪,生命科学研究、生物技术发展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为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健康、食物、能源、生态、环境等重大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开辟了崭新的路径。生物科技的重大突破正在迅速孕育和催生新的产业革命,新的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快速形成。我国正处于加速工业化进程中,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环境压力,抓住生物科技发展的机遇,把生物产业作为重点战略产业加快发展,对缓解经济发展瓶颈制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一)生物科技的重大突破正在迅速催生新的产业革命

1.世界现代生物技术发展开始进入大规模产业化阶段。进入新世纪,人类基因组测序的完成标志着生命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体细胞克隆、干细胞、基因治疗、生物芯片、转基因动植物等新的技术和产品不断涌现,新兴生物产业群蓬勃发展。2005年,全球生物药品销售额达到600多亿美元,占整个医药工业的比重从1995年的不到4%迅速提高到11%;全球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达到9000万公顷,10年间增长了50倍。全球范围内正在研制的2000多种生物药物80%已进入临床试验,6000多例转基因动植物经批准正在进行试验。同时,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等一批新兴产业正在快速形成。

2.生物产业将成为继信息产业之后世界经济中又一个新的主导产业。生物科技革命将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新资源、新手段、新途径,引发医药、农业、能源、材料等领域新的产业革命,有效缓解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健康、食品、资源等重大问题,生物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预计到2020年,生物医药占全球药品的比重将超过1/3,生物质能源占世界能源消费的比重将达到5%左右,生物基材料将替代10—20%的化学材料。继信息产业之后,生物产业将逐渐成为未来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推动力。

3.许多国家将生物产业作为战略产业重点发展。各国纷纷制订生物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发布专项政策,成立专门机构,加速培养和吸引人才,大幅度增加对生物技术研究和产业化的投入,引导社会资源投入生物产业,促进生物产业在知识密集区域集聚化发展,努力抢占21世纪国际经济技术竞争制高点。

(二)加速我国生物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1.加速生物产业发展是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需要。有助于大力发展生物医药,有助于防治重大疾病和传染病,是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基础。

2.加速生物产业发展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需要。大力发展一批优质、高产、高效农业新品种,加速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等绿色农用生物产品产业化应用,是推动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

3.加速生物产业发展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需要。大力发展生物能源和生物基材料,加速生物制造技术在高消耗、高污染工业中的广泛应用,既有利于减少我国对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又有利于推进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我国生物产业发展面临重大战略机遇。

1.我国具备发展生物产业的较好基础。近年来,我国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研究取得长足进展,在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干细胞等生命科学领域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在杂交水稻、转基因抗虫棉等生物育种领域具有一定的优势,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新药已进入临床试验。拥有一支水平较高的研发队伍。海外留学人员和华人在生命科学、生物技术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2005年,全国生物产业实现工业增加值约2000亿元,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等初具规模,涌现出一批快速发展的企业,呈现集聚化发展趋势。

2.我国具备生物产业发展的资源和市场优势。我国拥有约26万种生物物种、12800种药用动植物资源、32万份农业种质资源,是世界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具有发展生物产业独特的资源优势。我国人口众多,随着经济快速增长,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对生物资源、医疗保健产品的需求将会迅速增加,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3.我国面临生物产业发展的有利时机。当前,世界生物产业发展处于成长期,尚未形成由少数跨国公司控制产业发展的垄断格局。我国可发挥生物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广泛参与生命科学研究、生物技术创新和生物产业发展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加速我国生物产业发展。

虽然我国生物产业具备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制约因素。主要是:管理体制不完善,缺乏配套的税收等扶持政策,融资渠道不畅,发展资金严重匮乏;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中介体系不完备,高素质人才缺乏,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亟待建立;产业总体规模和技术基础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产业集聚度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规模小;生物资源流失和外来物种入侵比较严重,生物安全存在较大隐患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我国生物产业发展,必须着力解决。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生物产业加快发展、增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时期,要增强忧患意识,把握历史机遇,明确发展思路和目标,努力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掌握主动权。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为重点,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充分发挥我国特有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面向健康、农业、环保、能源和材料等领域的重大需求,努力实现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研制的新突破,使生物产业成为增长速度快、质量效益好、带动效应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基本原则

1.自主创新,国际合作。构建和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推动产学研合作;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的开发和应用为核心,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我国生物产业发展。

2.重点突破,集聚发展。着眼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需求,选择一批基础条件较好、技术条件成熟、成长潜力大、产业关联度高的现代生物产业重点领域和重大产品,构建较完善的产业链,加快做大做强;突破一批具有重大支撑和引领作用的前沿生物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抢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加快实现产业化。促进生物企业和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优势地区集中,培育生物产业区域增长极,形成若干各具特色、以大企业集团为核心、专业化中小企业协作配套的相对集中布局的产业基地。

3.市场主导,政府推动。既要充分发挥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的主体,又要充分发挥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推动作用,在政策法规、体制机制等方面营造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处理好产业发展与生物安全的关系,为生物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建立良好的支撑平台。

(三)发展目标

“十一五”时期,我国生物产业发展的目标是:

——初步形成有利于生物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技术创新体系、技术标准体系、生物安全保障体系、产业组织体系和行业服务体系。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研究开发投入占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明显提高,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的生物技术产品。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一大批创新型中小生物企业,形成10个左右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大型生物企业。重点推进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综合性生物产业基地及若干专业性生物产业基地建设,形成8个产值过500亿元的生物产业基地。

——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到2010年,生物产业增加值达到5000亿元以上,约占当年GDP的2%。生物产业出口额显著增加。

“一五规划”个人总结 篇4

‚十一五‛期间,是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跨越式发展的时期,也是我县科协事业蓬勃发展,成效显著的时期。科协自2006年6月与科技局分开独立,五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科协的关心支持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践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动员全县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开展科学普及与推广、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科技人才成长与提高、推动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十一五”期间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科协组织网络进一步健全。

为加强科协工作的领导和健全科协组织,2007年6月,以县委、县政府文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协工作的意见》;2008年1月县科协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学会组织,积极开展科技活动的通知》;2008年以县委组织部赣组任[2008]1号文件任命了全县19个乡镇科协主席;2009年以赣政办字[2009]249号文件印发了《关于成立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2008年11月12日圆满召开了相隔18年之久的县科协第四次代表大会,表彰了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争取了市委常委、县委书记廖明耕亲临大会讲话。通过这些,县科协组织基本健全起来了,工作基本走上了规范化轨道。

(二)科普阵地建设得到加强。

为切实加强科普阵地建设,县科协竭尽所能,争取各单位、各部门的支持,在县城、乡镇、村、基地建立了一批科普阵地,有了宣传科普、展示科协工作的平台。2008年6月县科协与中国科协、县电视台联合开办了《科普大蓬车》电视专题栏目,每星期六下午6:30定期播出科普知识。2009年赣县中学被评为省级‚科普教育示范学校‛,赣县梅林光彩社区、赣县城东社区评为市级‚科普示范社区‛,赣县梅林光彩社区还被评为2009年省级‚科普示范社区‛,2010省委组织部、省科协‚党旗映社区、科普进楼宇‛创建活动示范社区;2009年在吉埠镇农业科技示范园建立了赣县首个无公害农业科技服务展示厅。2008—2010年在南塘镇都口村、石芫乡沙洲村等建立了科普画廊6个48米,在五云镇圩镇、茅店镇万蒿村、阳埠乡圩镇、梅林光彩社区建立4个科普活动站。2009年12月在县城青少年活动中心旁建立长30米,全省首个太阳能科普画廊。2009、2010年在五云上丹村建立无公害蔬菜科普示范基地,茅店镇万蒿村建立甜叶菊科普示范基地。2008年茅店镇万蒿村甜叶菊协会评为省‚精品农技协‛,2009年五云镇无公害蔬菜生产流通协会被评为省‚精品农技协‛。2009年田村镇社大村果业协会、大田乡生猪生产基地、茅店波仔甜叶菊种苗繁育中心等被评为市科协‚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先进单位。

(三)大型科普活动提升了科协形象。

1、结合‚科普之春‛、‚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开展大型科普活动。

‚科普之春‛、‚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是科协从事科普宣传、科学普及、科技推广的重要平台,几年来,县科协充分利用这些平台开展面对面教育、零距离接触,为老百姓传授科普知识,鼓舞广大民众学科技、用科技。

‚科普之春‛ 2009年3月在茅店镇举办了‚赣州(赣县)2009年‘科普之春’送科技下乡活动‛,市、县10多家单位部门派出科技人员20多名,展出科普展版100多块,科普仪器20多件(台),省、市、县领导参加了活动,受益群众近2000人次,发放资料近万份(册)。2010年4月在梅林镇光彩社区举办了‚赣州(赣县)2010年‘科普之春’活动‛,200多人参加启动仪式,同时在广场举行大型健康知识讲座、义诊、科技咨询、科普仪器展,展出科普展版90块,发放科普资料近5000份,受益公众近万人。

‚科技活动周‛ 2008年结合‚5〃12‛汶川大地震,编印《地震防震及应急避险知识手册》、《防灾应急〃珍爱生命》宣传手册2万份,发往全县领导干部和新农村建设点,印制《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科普挂图,刻录《当危险来临时—地震篇(上、下)》发往全县中小学校,为广大干部群众、中小学生全面科学地了解地震科普知识,提高防震减灾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2009年5月会同县科技局在五云圩镇举办了‚赣县2009年科技活动周暨首届‘防灾减灾日’科普知识及法制宣传活动‛,动员了气象、民政、农业等10多个部门20多名科技工作者参与咨询活动,参与群众达5000人次。2010年‚科技活动周‛会同县新村办、县科技局在吉埠、江口中心小学举办‚农村垃圾分类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开展了垃圾分类科普知识讲座、抢答、现场回收废旧电池,捡垃圾等活动,近6000名学生接受了绿色环保教育。

‚全国科普日‛ 2009年开展了‚赣县千家万户绿色环保科普行活动‛,组织了23个科普志愿者服务队深入城区、乡镇开展绿色环保(垃圾处理)状况问题调查、调研、科普宣传,发放《绿色环保科普图册》2万册,走访农户近千户,受宣传教育群众近5万人。2010年举办了‚赣县2010年全国科普日暨十大体系卫生健康,食品药品安全科普知识进社区活动‛,内容有卫生健康义诊、食品药品安全知识有奖问答、赠送科普读物、家庭过期药品有偿回收等,启动仪式有近700人参加,活动吸引近3000市民的参与。

2、结合县新农村建设开展大型科普宣传活动

服务‚三农‛,融入新农村建设,是我县科协近几年来工作的一个重头戏,既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开展了科普宣传,又提升了我县科协工作在全县的影响力。

2008年7月与县科协局联合在南塘镇都口村、江口镇优新村开展‚喜迎奥运〃科技惠农‛新村行活动,聘请甜叶菊、蔬菜、生猪养殖专家跨乡镇开展技术培训、现场答疑、知识抢答等活动,活动中五云镇蔬菜协会会长曾纪泉带领5个协会会员,跨乡镇与江口镇优新村的蔬菜种植户开展结对邦扶、共同致富活动,在《江西日报》、江西人民政府网、新华网刊登。8月,县科协还编印了《赣县新农村建设漫画宣传图册》发往各乡镇和各新农村建设点,生动形象,好看好记,通俗易懂,深受广大干部群众的欢迎。

2010年6月,县科协主动融入全县新农村建设卫生清洁工作,以垃圾分类科普知识为主题,开展了全县性的农村垃圾分类科普知识进乡村活动,设计了新颖独特的垃圾分类科普知识漫画,并制作了扑克牌1500副、环保袋5000只、围裙5000条、作业本8000本、宣传画20000张、宣传单10000张,向全县06—10年新农村建设点、社区2万户农户发放,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推进了我县新农村建设。

(四)、着力实施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助力农民群众发家致富

几年来,我县积极运用中国科协、财政部‚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活动平台,着力创建科普示范基地,培育科普示范户,扶持农技协,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民群众发家致富。

2008年赣州(赣县)菊隆高科技有限公司甜叶菊科普示范基地被中国科协、财政部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先进单位。茅店镇万蒿村被省委组织部和省科协评为省级科普致富示范村。

2009年五云镇蔬菜生产流通协会会长曾纪泉被评‚全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农村科普带头人。

2010年阳埠无公害腐竹加工协会被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先进单位。

(五)着力办好农函大,提高广大农民科学致富本领。‚十一五‛期间,我县围绕脐橙、甜叶菊、油茶、生猪、水产等主要产业,通过科普宣传、送技下乡、课堂辅导、街头咨询、实地指导等形式开展农函大培训,不断向农民传授新观念、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提高农民的科技致富本领,促进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五年来,共举办农函大培训班67期,聘请省市专家及县内科技人员50多人次,培训人数6000余人,发放技术资料3万余套(册),带动了一大批农民走上了富裕路。

一是多形式解决师资不足问题。我县现有农函大教师42名,但永远满足不了群众对科技的需求,为解决师资不足,水平有限的问题,在平时的培训中我们坚持‚内选专业人才,外聘专家教授‛的原则来解决培训师资不足的问题。如2009年12月10日,县科协聘请省科普大使邓毓华教授到我县为全县分管领导和果技人员举办加工橙产业发展知识讲座;2009年5月,我县科协聘请中国人民大学MBA蔡元锋、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刘庆华在我县举办生猪饲养知识讲座。二是周密安排培训。每年的农函大培训,我们都是广泛征求群众对培训内容、培训形式等建议,做到科学规划,周密安排,力求培训质量好、标准高。2009年3月,省委组织部、省科协返乡农民工党员群众创业技能培训班暨赣州市返乡农民工创业技能培训启动仪式在我县举行,中国科协,省委、市委组织部,省农函大,市科协的领导出席仪式,我县圆满地做好了各项工作。之后,县科协还到每个乡镇举办了1期返乡农民工培训班。三是创新培训方式。在当地搞好培训的同时,我们还创新培训方式,选送学员到外地参观学习、培训。08年5月,县科协选送农函大学员6名赴山东寿光学习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09年又选送2名学员赴深圳农学院学习园林技术。四是广泛宣传科技致富典型。2010年,县科协收集20多人通过农函大培训致富的典型,汇编成册。农函大学员谢善生、肖茂洋被市科协评为农村科普带头人,省农函大优秀学员。

(六)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开展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是实现我国成年公民基本具备科学素质长远目标的关键所在。几年来,我县科协一直以培养青少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实施素质教育为重点,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一是开展‚大手拉小手〃科普进校园‛活动。2008年5月,县科协与消防大队、气象局等单位的科技人员在王母渡中心小学,进行灭火演练、紧急疏散,讲解手足口病防治、防震、防雷、保护环境等科普知识,发放科普宣传单近3000份。2010年5月在南塘、江口、吉埠中心小学开展‚垃圾分类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二是积极开展科技知识竞赛活动。积极参加全国、省、市组织的青少年科技创新,青少年信息学及奥林匹克和科普知识各类竞赛。2008年我县共获国家级奖励3人,省级奖励7人次,市级奖励34人次。2008年10月,我县城关三小在全市‚少儿科普知识竞赛‛中,取得第1名的好成绩。2009年7月,赣县二中在第2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夺1金1银牌,成为江西省历史上该项赛事的最优学校。2010年4月,赣县二中代表江西总队参加第10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夺1银2铜的好成绩,创造了江西在该项赛事的最好成绩。2010年8月,赣县二中陈功建老师的科技辅导员创新项目在第25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二等奖。2010年9月首届全国青少年影像节,赣县包揽了江西省在这次活动中的所有奖项,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

(七)积极开展了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几年来,我县在面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实施科学素质行动中,开展了一系列科普宣传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全县干部职工的科普文化知识,拓宽了科学视野。2008年6月,举办了全县领导干部抗灾知识讲座,12月举办了全县分管领导和果技人员的加工橙产业发展知识讲座。2010年9月承办了‚江西省百场科普报告会‛,全县200多名领导干部聆听了白武明教授讲授的《大地环境》。

(八)加强了科协自身建设,科协工作条件极大改善。一是科普经费有了提高。2006年科普经费为零,到2010年科普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达7万元。二是健全了基层科协。县委组织部赣组任[2008]1号文件正式任命了全县19个乡镇科协主席。三是科协办公条件大为改善。2008年以来,县科协添置公务用车1辆、液晶电脑3台、手提电脑4台、投影仪2台、照相机1部、打印机1台、空调1台、公文橱6套、科普展版60块,彻底改变了科协一无所有的面貌,办公条件比有些大单位都更好了。

(九)强化科普工作宣传,提升科协工作形象。几年来,我县科协都有大量的活动,量大面广,为使各级领导和公众了解科普活动,宣传科协活动,宣传科协工作,宣传科协形象,我县科协特别注重科普工作的宣传报道,通过宣传,让社会各界了解科协,扩大科协的社会影响。据统计,几年来,我县科协在市级以上各类新闻媒体发表稿件135篇。其中中国科协网站9篇,中国科协《科普动态》2篇,中国农业信息网2篇,人民在线网1篇,中国农业绿色服务网1篇,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1篇,中国煤炭资源网1篇,中国太阳能信息网1篇,大众科技报1篇;江西科协网16篇,江西科协7篇,江西日报2篇,江西人民政府网1篇,江西新农村建设网1篇;赣南日报27篇,赣南科协19篇,赣州科协科普苑34篇,赣州三农网5篇,新赣州网1篇,赣南新闻联播3篇,赣州新闻广播1篇。

(十)科协工作取得的成绩

2008年县农函大被中国农函大授予先进分校

2008年赣县甜叶菊科普示范基地被中国科协、财政部授予‚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先进单位

2008年县科协被评为省‚五届‛科协先进集体

2008年县科协被评为全市科协工作目标管理第一名和宣传调研工作第一名

2008年赣县茅店镇万蒿村甜叶菊协会被省科协评为‚精品农技协‛

2008年赣县茅店镇万蒿村被省委组织部、省科协评为‚科普致富示范村‛

2009年县科协返乡农民工培训工作被中国农函大表彰 2009年赣县五云镇蔬菜流通协会会长曾纪泉被中国科协、财政部评为‚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农村科普带头人

2009年赣县梅林光彩社区被省委组织部、省科协评为‚科普示范社区‛。

2009年县科协被评为全市科协工作目标管理第一名和宣传调研工作第一名。

2010年赣县阳埠无公害腐竹加工协会被中国科协、财政部评为‚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先进单位。

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科普投入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二是科普工作还没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格局,科普成效不理想;三是科协工作人员太少难于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要求;四是科协工作的创新意识还有待提高;五是科协基层组织薄弱,学(协)会开展活动不正常。

三、“十二五”科协工作规划

‚十二五‛期间,赣县科协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科协的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中央和省、市、县委的战略布署,结合科协工作实际,按照‚三服务一加强‛的工作定位,继续坚持‚打基础、抓重点、显亮点‛的工作思路,着力构建‚大联合、大协作‛和‚搭建平台、资源共享‛的工作格局,努力开创科协工作新局面。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为赣县经济和“四化”建设服务

1、充分发挥科协组织作为政协组成界别的作用,组织科技工作者积极参政议政。

2、加强企业科协工作,努力推动企业自主创新。

3、积极将科技引入农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助力。

4、积极为企业做好招工工作,努力为企业服务。

(二)努力推进《纲要》实施,为全面提升我县全民科学素质作出新贡献

1、全力做好‚全国科普示范县‛创建工作。

2、结合‚科普之春‛、‚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开展主题系列科普活动。

3、抓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的实施。

4、加大农村科普培训工作。

5、大力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

6、大力推进科普进社区工作。

(三)竭力加强科普设施建设,为广大公众提供科普平台

1、加大‚一站一栏一员‛建设力度。

2、着力办好县电视台《科普大蓬车》、赣县之声《科普宣传》、赣县人民政府网子栏目《科普专栏》。

3、制作一批真实反映赣县科技成果和深厚文化底蕴的科普读物、音像资料。

(四)、着力加强科协自身建设,提升科协服务能力和水平

1、切实加强科协队伍建设。

2、极力争取财政对科普工作的大力支持。

采访 十一五总结,十二五规划 篇5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事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是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工程。教育事业牵动千家万户,关乎千秋万代,是我旗实施“科教兴旗,人才强旗”战略的主要途径。

一、“十一五”教育事业主要成绩

“十一五”期间,我旗教育事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密围绕并落实旗委、政府的各项工作部署,以“设施建设”为基础,全面改善办学条件;以“教育惠民”为根本,努力促进教育公平;以“名师工程”为载体,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均衡发展”为目标,积极优化教育结构,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2008年荣获自治区“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先进旗县和“33211工程”优秀旗;2009年被自治区评为年度教育工作优秀旗县。

二、“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教育事业发展作为“工业强旗、生态立旗、科教兴旗”战略之一,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抓质量,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管理制度改革。

抓内涵,积极改善办学条件。

抓发展,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抓队伍,积极推进教育系统人事制度改革。

“一五规划”个人总结 篇6

“十五”期间,我县统一战线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十六大精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服务发展为目标,争取人心,凝聚力量,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统一战线方针、政策,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统一战线各个领域的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实现了

新的突破。现将“十五”期间统战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十五”期间统战工作完成情况

(一)围绕中心,为发展服务取得新突破

一是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建设。健全工商联班子建设,完成工商联换届工作。以工商联组织为依托,通过企业家新春座谈会、每半年一次的工商界人士情况通报会、评选“党建之友”等形式,大力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及非公经济人士的健康成长。坚持在民营企业家中开展“争做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活动,推荐4人参加省、市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评选并获通过,发挥他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积极作用。二是积极为全县非公有制企业服务。热情为企业提供商会来源产地证书,主动帮助非公有制企业拓展市场,组织企业参加美国纽约、山东淄博、唐山等地的陶瓷展销会,参展企业30多家,提高陶瓷等特色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充分利用工商教育培训中心这个教育阵地,做好西南师大网络教育学院学员的管理工作,目前已培训学员65人,为企业家和各类人才提供再学习机会。着手开展非公有制企业专业人员技术职称评审和考核确认工作。广泛走访会员企业,解决企业在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三是做好内引外联工作。“十五”期间共接待马来西亚、景德镇、山东、湖南等地的工商社团20多次,通过互访,不断加强与海内外工商社团的联系,先后与景德镇陶瓷商会、潮州枫溪商会、新加坡陶瓷商会、厦门市思明区商会等结成友好商会。

(二)创新思路,海外统战有新拓展

实施“请进来,走出去”战略,为经济建设服务有新作为。一是用“情”。充分调动旅居海外华侨的积极性,坚持与他们保持热线联系,定期向他们介绍家乡的发展变化,用亲情、乡情、友情鼓动他们为我县招商引智引资牵线搭桥,或到家乡来投资创业,引进发展中急需人才。“十五”期间,统战部门共接待了颜纯炯、颜禧强、颜宝玲、郭金发等一批有影响的代表性人物;同时接待了东南亚、港澳等地的华人社团30多团(队),通过精心安排,热情服务,深受他们的信任和好评。二是主动“走出去、请进来”。部领导利用各种机会,广泛走访海外德籍知名人士,联络感情,增进友谊。三是优化服务办实事。圆满完成香港泉州市同乡总会第八届董事就职典礼(2005)图片征集、VCD制作、礼品瓷定制及发送等各项工作;认真做好“三胞”返乡祭祖和考察观光等接待工作,确保他们高兴而来,称心而去;妥善处理侨胞侨眷的来信来访,使统战部成为他们的“娘家”。四是坚决贯彻落实上级精神,认真做好香港专项统战工作,圆满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

(三)发挥优势,民主政治建设迈上新台阶

参政议政能力不断提高。认真贯彻落实中发[1989]14号《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和中发[2005]5号《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精神,建立和完善了党员县领导与党外人士、工商界人士交友联谊制度,确定由党员县领导挂钩联系党外对象、工商界人士80名,进一步加强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领导。坚持每年召开两次党外人士、工商界人士情况通报会(半年一次),邀请县政府领导通报政府工作情况,倾听党外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以呈阅件形式送五套班子领导。支持、帮助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积极为构筑现代化绿色瓷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动“走在全省山区县发展前列”等专题建言献策,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一五规划”个人总结 篇7

一、旅客运输:

1、班线客运:XX年巢湖市运管处对市内跨县各条班线进行了整治,对现存车辆重新核定,取缔不规范经营,做到一车一牌,并换发新的线路标志牌及审批附卡,附卡中印有经营者名称、车号、座位、经营线路、有效期、车辆等级、经营许可证及道路运输证号码、主要途经地等相关内容,便于乘客监督举报,以提升经营者的服务质量和水平。同时在实际操作中对市内跨县班线的车辆更新、转让等均严格按照省市两级相关文件精神进行运作,特别对下线车辆的处理,更是从严、从慎,力争使矛盾或隐患最小。

为了平衡运力,保持区内客运市场的稳定,XX年7月市运管处作出了对区内客运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决定,严控中小型客车的投放总量,只可更新,不允许新增新的运力。并结合市内跨县班线复核,对部分农公线路进行整顿和改造,将含山至巢湖、和县至含山等线路进行整合,共整合车辆60余台,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截止XX年底,区内县际班线238条,区际班线320条,省际班线210条。

2、旅游客运:十五期间,我市批准成立三家旅游客运企业,分别是巢湖市旅游客运有限公司、巢湖市汽车运输总公司旅游客运公司、巢湖好运实业有限公司涉外旅游客运公司。XX年市运管处对市三家旅游客运企业进行整顿,市旅游客运有限公司专门向省局申报三级旅游客运资质。

3、出租车客运:XX年撤地设市,出租车的管理权也同时上划市运管处,根据《巢湖地区出租车客运管理办法》和《巢湖市营运客车(含出租车)运力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冻结新增出租车,对已合法经营的出租车实行报废一台,更新一台,更新后的车辆档次必须高于原车档次。同时,对市区15家出租车公司进行了整顿,通过兼并、合并等方式,将15家出租车公司整并为8家出租车公司。

XX年全市出租车统一更换了顶灯,安装了服务监督卡,实行“八统一”(即统一顶灯、统一计价器、统一服务监督卡、统一客票、统一放大字样、统一座套、统一运价、统一营运证件)。

截止到XX年底止,市区内共有8家出租公司,1300台出租车,从业人员XX余人。

二、货物运输:

货物运输包括普通货运、零担货运和特种货物运输。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市的货运业逐步向个体方向发展,目前,运输业户大多为个体。XX年道路运输业户5584户,营运货车5648辆,货运量664万吨,货物周转量58673万吨公里。XX年道路运输业户5612户,营运货车5730辆,货运量627万吨,货物周转量60875万吨公里。XX年运输业户5563户,营运货车5718辆,货运量643万吨,货物周转量60124万吨公里。XX年道路运输户5420户,营运货车5629辆,货运量662万吨,货物周转量61223万吨公里。

三、汽车维修

我市汽车维修行业实行属地管理的原则,由所辖四县一区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履行行业管理职责。XX年我处组织力量共调查摸排汽车维修企业478家,查处违规行为145起,下发违章通知书15份,责令限期整改企业52家,实施企业资质降类5家,取缔无证照经营88家,帮助完善办理开业手续66家。截止XX年底,全市维修行业中一类企业6家、二类企业53家、三类维修业户169家;从业人员1500人;质量检验员250人。

全市有二个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其中巢湖市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为A级站;庐江县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为B级站。

四、汽车客运站

截止XX年底,我市有一级客运站1个,二级客运站4个,三级客运站2个,四级客运站3个,简易客运站20个。年平均日发班车1051班次,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17969人次。

五、驾培管理

截止XX年5月底,全市拥有6所驾校,驾驶训练场增至4.5万㎡,教室、试验室、实习车间已达6600㎡,各类教练车138辆,从业人员176人,年培训能力达7600人。五年间,有3所驾校创建达标,获得县级文明单位称号。在XX年全省教练员大赛中,获得团体第一名,在XX年全省驾驶员技术比武中,我市选派的4名选手获得团体第三名,个人第二、三名。

十一五规划

总目标:道路运输基本完成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从粗放型发展向质量效益、环保节约型发展的转变,道路运输服务和安全水平明显提高,道路运输有效供给能力明显增强,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运输结构趋于合理,科技进步对行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更加明显,法规体系和市场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市场监管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能力充分、组织协调、运行高效、管理上乘、服务优质、安全环保的道路运输服务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和连接作用进一步增强,与其它运输方式共同构筑布局协调、衔接顺畅、优势互补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适应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提高服务能力。提高运政管理人员服务意识,转变管理方式,实行文明执法,切实帮助经营业户解决经营中的实际困难。畅通道路运政服务投诉渠道,方便社会公众投诉、求助和查询相关信息。

——严格依法行政。认真履行行业管理职责,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实施道路运输许可,规范执法行为,在保护合法利益、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上要有所必为。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集中力量,重点解决严重损害社会公众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保障合法运输和旅客、货主的合法权益,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加强队伍建设。全面建立运政队伍的准入、培训、考评、退出制度,全面提高运政管理人员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全面建立运政管理工作规范,切实提高行政能力和执法水平。严明工作纪律,加强在岗培训和考核,对严重违纪、玩忽职守或业务素质长期达不到要求的运政管理人员,要坚决清除出运政管理队伍。

——加强驾驶员培训管理。鼓励机动车驾驶员培训专业化、规模化经营,提高培训水平。规范驾驶员培训收费,打击乱收费行为。推行教练员职业资格管理制度,完善驾驶员培训质量监督检查手段,完善教练员诚信考评制度,提高教练员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培训质量。

——全面提高维修水平。鼓励机动车维修企业实行专业性经营、品牌经营,大力推广安全、节能、环保的先进维修技术。实行机动车维修质量保证期制度,切实保护车主利益。完善机动车维修市场监管体系,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严格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鼓励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实行专业化运输,禁止达不到标准的车辆和无上岗资格的人员从事危险货

物运输,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运输企业要强令其退出运输市场。

——加强道路客运安全管理。围绕“三把关一监督”的安全监管职责,严格道路运输企业、车辆、人员市场准入,建立退出机制,加强源头管理。建立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职业资格管理制度,强化从业资格考试,督促运输企业对从业人员定期进行职业道德、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法律法规的培训教育,建立再培训的长效机制,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

“一五规划”个人总结 篇8

《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实验研究》

定西市安定区石坪初级中学

南锡君

一、研究的基本观点和主要结论 世纪, 知识经济时代, 是一个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密切结合的时代? 历史告诉我们, 一个缺乏人文精神的时代将是一个残缺的时代, 一个缺乏人文精神的世纪将是一个残缺的世纪, 一个缺乏人文精神的国家和民族将是一个残缺的国家和民族。学校要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战略高度, 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 使学生既有良好的科学素质, 又有较深厚的人文精神;既有专业知识, 又有健全人格, 成为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兼备的新型人才。

(一)、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内涵与关系

科学素质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参与科学活动的基本条件,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科学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科学素质是素质教育的基础, 科学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素养的教育,充实学生现代生活的内涵, 并培养其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建立科学概念的能力, 掌握科学方法的能力, 培养科学的态度, 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念 , 了解科学对个人和事业的关系等,科学素质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具有科学素养, 使我们的学生成为能体会生活与科学技术关系的新一代,他们必须是能清醒地认识科学是个人生活、事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学会科学地认识社会。

人文素质则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主要指一个人的思想品位、道德水准、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情感、人生观、价值观等个性品格,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的品格。它往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人文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只有全面和健康发展的人, 才会给人类带来繁荣与和谐。

科学与人文本来就是结合在一起、无法严格分割的知识整体,科学是反映自然界、社会、思维等领域的一般性的认识体系和知识体系,科学素质它包括敢于怀疑一切既定权威的求是态度;对理性的真诚信仰和对知识的渴求, 以及对可操作程序的执著追求;对真理的热爱和一切虚假行为的排斥和憎恶;对公正、普遍、创新等准则的严格遵循。人文在广义上讲是指与人类社会有直接关系的文化, 狭义上通常包括文学、艺术、法律、哲学、历史等,说到底是要对人的自身价值深刻反思,人之所以为人, 主要在于它作为万物之灵, 要以科学的理性建立自己的独特人格, 这就决定了科学与人文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在学校教育中, 我们要重视人文教育, 重视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 正是顺应了社会经济、科技、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总之,当今的年代,呼唤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培养。对一个人,人文精神教育的黄金时代是中学,进入新的世纪我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了这个问题。“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实验研究”科研课题强烈地吸引着我们,我们就成立了课题组,开始查阅大量的资料,请教有关专家,用充分的理论根据论证了该课题的可行性,经过我们申报被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市级课题。

(二)、在初中学生中,开展科学素质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人文实践活动的研究

根据多年来,在初中教育中只注重科学素质的教育,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而人文教育被忽视,无人进行的情况下,总结过去在学校开展的活动中,与人文教育有关联的成功经验,研究探索在初中学生中开展人文教育的系列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习科学知识并积累人文知识,增强科学素养和人文意识,提高人文素养,使人文素质教育及科学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课题组研究指导各科任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既注意科学知识的教育,又注意对学生人文知识的传授,并随时注意总结积累成功经验,年度写出论文。(附论文)

(三)、创设校园人文环境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改善校园环境,将学生每天生活学习的活动场合装扮得高雅有品味,将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精雕细刻成人文教育的场所,提供一切机会,搭建宽敞舞台,增长学生人文知识,陶冶学生人文素养。

近两年来学校组织的科技、艺术、体育等有关活动都将人文精神贯穿始终,例如:学校组织学生设计、勾画校园蓝图,为校园环境建设出谋划策;采取多种艺术形式展现学生才能,特别是今年,语文教研组组织的课本人物、事物的创作和制作、美术教研组组织的书画大赛,音乐教研组组织的歌伴舞比赛等都在创新中培养了学生的艺术情趣,提高了学生的艺术品位;体育运动会入场式方阵,从运动员的着装到队伍花样的变化,充分体现着班主任老师和同学们的精神风采。

为借助社会力量培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近两年我们主动带领学生打扫学校周边铁路沿线卫生,主动帮扶周边贫困家庭,让学生在与外界的接触中学到人文精神,感受人文素养。近两年的寒、暑假,我们还在学生中开展了主题参观、采访活动,学生在参观和采访中学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充满人文精神的校园环境时刻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对创设丰富多彩的人文校园文化氛围,营造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的研究,不容忽视。

(四)、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培养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在对中小学生科学知识的培养和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索中,我们特别注意到,不仅仅是传统的人文学科,如语文、英语、历史、政治等学科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而且,在体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学科中也可以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与获取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的能力是密不可分的。

1.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能力、习惯和兴趣的培养

在体育课堂的教学中应着眼于教思路、指方法、找规律,教学变“传授”为“点拨”,具体表现在对某一技术进行教学时,不仅教会学生掌握某一运动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该动作技术或是进行某一项目锻炼的方法,并在教师的点拨指导下,对别的技术进行模仿自学,体育教师是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主要影响者,也是学生 的意志进行持之以恒的实践,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在体育课堂上,教师要用富有激励性的语言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不管是列队训练和实心球教学,还是单杠前翻下的教学中,对学生区别对待,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符合实际的要求,使他们经过一定努力后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体验到成功后的喜悦。总之,体育教学要通过各种体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启发学生努力学习,艰苦奋斗,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具有健康体魄、高尚情操、坚定信念和良好行为习惯的一代新人。

2.在初中历史、政治课的教学中结合人文知识的传授,培养人文素质教育

在初中历史课教材中有大量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如:初一新教材上册第一单元,“中华民族的起源”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中的“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第三课《华夏之祖》中“皇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祖先” 第四单元,“政权另立与民族融合”,第二十课《北方民族大融合》中的民族融合、孝文帝改革。第二十一课《魏晋南北朝文化》中的祖冲之和圆周率、《齐民要术》、《水经注》、王羲之、顾恺之、云冈石窟、贺龙门石窟。

初中二年级历史第一课《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土尔扈特部反抗沙皇压迫,跋涉千里,重返祖国。第二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对黑龙江流域的侵略》,郑成功收复台湾,使台湾回到祖国怀抱,成为民族英雄。第五课《鸦片输入和禁烟运动》,林则徐虎门销烟,显示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与压迫的坚强意志。第七、八课《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它的光辉业绩,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继续奋斗。第十一课《中国边疆的危机和中法战争》,左宗棠收复新疆,维护了国家的主权与领土的完整,立下不朽的功勋。第十三、十四课《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康有为、梁启超以及“戊戌六君子”为救亡图存,进行维新改良。第十五课《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抗击外国侵略,打击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第十七、十八课《辛亥革命》,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掀起一场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革命运动,涌现出一批可歌可泣、慷慨悲歌的英雄人物。

第十九课《清朝文化》

(一),近代科学家:王锡阐、吴起浚、李善兰、徐寿、华蘅芳、詹天佑、冯如。第二十课《清朝文化》

(二)在探索救亡图存的途径方面作出贡献者:林则徐、魏源、严复。

初三历史课中的古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希腊、古罗马的文明,文字、文学和绘画,,建筑艺术、科技成就、天文学领域、医学领域、数学领域的艺术和科学成就。

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科学和哲学以及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黑死病流行与对“人”的反思、国家纷争与民族意识的觉醒、世俗权利与教权之争与教皇权威的削弱、抗正统基督教的思潮、路德和德国宗教改革、德国宗教改革中的农民战争、新教的扩展、瑞士日内瓦宗教改革、英国教会改革、法国宗教战争、天主教的反宗教改革。十九世纪文明,文学上的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十九世纪欧美其它文学流派、十九世纪的音乐、十九世纪的西方美术(西班牙近代杰出的大画家 新古典主义 浪漫主义画派 现实主义画派 印象画派 新印象主义画派 后期印象画派)十九世纪的建筑等。

初中政治课中如: 初一思想政治新教材上册第三课,《珍爱生命》中“世界因生命而精彩”、“珍爱我们的生命”。通过讲解生命都有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各种生命息息相关,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第六课《做情绪的主人》中“学会调节情绪”,苏格拉底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他诙谐幽默的调节情绪使紧张的情绪得到放松。古今中外伟人、名人调节情绪的故事。第七课《品味生活》中“追求高雅生活”。高雅情趣体现了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理。下册中第三课《走向自立人生》、第四课《人生当自强》等。初三思想政治课中第一课《独领风骚的古代科技文化》专题,可以从中国古代建筑、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创造、中国古代科学家、著作家、发明家、医学家等发明创造、研究的过程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第二课第一节《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在讲解“百年悲怆”时,中国无数志士仁人为中国的独立富强英勇斗争的历史材料,鼓励和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爱国行动。第三课《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四框题“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对学生进行资源与环境的教育,使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以人为本”的认识,做到个人发展与国家、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第五课《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谈社会理想,树立坚定信念”,第二节“放眼世界,立志成才”及第三节中“发扬艰苦创业精神”等。

(五)、编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析(附试题)以笔者之见,要切实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教育与培养,首先取决于教育战线各级领导、广大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中小学要切实从“应试教育”转到以素质教育为主的轨道上来,大学也应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青少年的素质状况如何,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兴衰。大中小学培养目标、层次尽管不同,但教会学生如何做人都是共同的首要的任务。第二,应把课程结构改革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逐步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这种结合是全方位的,包括教育思想、教学制度和课程编制等方面的根本改变,把实现科技教育的人文化和人文教育的科学化当作一项教育战略目标,长期坚持不懈地抓下去。第三,要重视社会实践环节,拓展人文素质培养的空间。现在一些学生的一个最明显的弱点,就是“四体不勤,五谷难辨”,误把小麦当jiǔ@①菜者大有人在,这与教育脱离实践的弊端有关。学校应针对这种现状,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参加一些必要的生产劳动,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亲身体验劳动人民的优秀思想品德,学习他们勤劳节俭、艰苦奋斗等精神,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第四,搞好校园文化建设,为人文素质培养创造良好的氛围。校园文化建设,包括举办人文主题讲座,开展各种文化艺术活动,增添文化建筑设施,等等。“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马克思语)通过有目的地建设一批校园人文景点,如竖立中外文化名人塑像,悬挂体现人文精神的警句格言等,既可以美化校园环境,又可以使青少年学生从中受到思想上的启迪和精神上的陶冶。

二、研究的实验与操作

(一)研究的方法

根据开题报告,本课题研究的方法是以“传授人文知识法”和“日常行为培养法”,初中学生正处在打文化知识和做人基础的时期,人文教育也是科学文化教育的基础,打好人文知识的基础,了解和掌握一定的人文知识,对今后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是很重要的,因此我们在学校要利用一切机会,不失时机的对他们进行人文知识的传授。

同时还要注意重视平时人文精神的渗透,其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理论修养和道德修养。中学阶段是进行人文教育的好时机,在日常管理中,注重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以丰富他们的人文知识,发展他们的人文能力,在他们身上逐渐形成人文精神。

1.文献综述法:查阅资料了解本课题的研究现状和相关的理论依据。

2.抽样调查法:以随机为原则,从研究对象中抽取项目进行调查统计,据此分析问题,总结原因。

3.个案研究法:从具体的研究对象中问卷调查,获取信息。4.实践归纳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归纳总结个案实验研究。

(二)研究的步骤及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0.4—2010.12)。

1.拟定课题方案,确定课题组成员,整理课题申报的相关资料,完成课题申报、立项; 2.组织课题组成人员培训,召开课题研究开题会。

3.整理、收集课题研究的有关文献资料,召开课题讨论会,制订研究方案。4.构建研究网络,明确研究思路,落实研究任务,制定研究制度。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11.1—2011.6)。

1.讨论各课题研究成员研究内容的研究思路和基本策略,确立子课题组,并完成子课题方案。

2.根据研究方案,启动课题研究,及时收集研究信息,定期召开研讨会,总结交流经验。

3.整理有关信息,进行子课题研究,形成相关论文。第三阶段,总结阶段与结题阶段(2011.7—2012.4)。1.完成子课题研究报告,编辑课题研究论文集。2.完成总课题研究报告。3.申请结题,撰写结题报告。

三、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

三.研究成果

1.改革课堂教学,形成“启情—导读—讨论—明理”四段教学模式。

(1)启情。即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政史地教学内容有着较多抽象和理性的概括,对于缺乏抽象思维能力的初中生而言,理解有一定难度。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用感知的东西诉诸学生的感官,引起想象,进而上升到理性高度,实现由“生动的直观到抽象思维”的飞跃。

(2)导读。即教师组织学生自己阅读课文。教师在备课时,•把知识点转化为若干个问题,拟好学生自学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课文,教师在教室里来回巡视,随时指导并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个性问题。

(3)讨论。在学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对共性问题进行讨论。创造心理学研究表明:“三论”(讨论、争论、辩论)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教师鼓励关于不同观点的争论,不回避现实问题,引导学生注意分析和论证,纠正错误,准确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

(4)明理。明理导行是初中政史地教学的落脚点,我们强化政史地教学的德育功能,要求学生明是非,辨美丑,不断提高人文素养。改革考评机制,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

2.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促进了师生共同发展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升学考试的压力,政史地教学已经自觉不自觉地把知识的传授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追求学科知识的完整,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答题能力的训练,没有揭开人文知识的表层,去挖掘蕴藏在人文知识背后的丰富的内涵。雅斯贝尔在《什么是教育》中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初中政史地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研究,使政史地教学走出了从知识到知识的怪圈,摆脱了游离于人文教育的困境,着力造就品德高尚、勇于进取、人格健全、个性鲜明的一代新人,彰显政史地学科教育的本体功能。我校学生不仅在中考中的政史地成绩始终在全丹阳市名列前10名,而且个个文明守纪,勤奋好学,有较高的人文素养,深受高一级学校的青睐。

在应试教育的现状下,很多教师简单围绕教材内容,为教书而教书。长此以往,教师的个性发展受到不可制约的影响,失去了彰显人文性的内驱力。初中政史地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研究课题开展后,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情怀,促进了教师注重自身人文品格的锤炼和提升,发扬民主意识、以生为本的意识,树立平等观念,以自己真挚的教育情感投入教学,从而形成了可知可信、可敬可亲的教学品格。同时,在课题研究中,课题组成员注意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对照课题研究,时常进行教学反思,积极撰写研究论文或经验总结,有17篇论文在镇江市级以上发表或获奖,他们的理论水平有明显提高。在课题研究中,课题组成员经常上实验课、研究课,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课堂教学的水平也有了长足的改进。在丹阳市级评优课中 黄春方 老师获一等奖,钱书定、史伟峰 老师分获二等奖。黄春方 老师先后被评为丹阳市和镇江市骨干教师,并被丹阳市教育局聘为初中政治教师全员培训兼职教师,张玉凤 老师被评为丹阳市学科带头人。课题组成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积极进行成果推广,在丹阳市学科全员培训中开课达成10多节,其中,黄春方 老师还上了一节镇江市级观摩课,在全员培训上作讲座达5次之多。

四.反思

六年的实践证明,初中政史地教学人文精神培养研究,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也达到了预期的实验目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该课题研究活动的结束。该课题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还有:

1.在初中政史地教学人文精神培养研究中,虽然对教学评价机制做出了一定的尝试和改革,但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随着中考改革的深入推进,在评价方面还大有文章可做。

2.在初中政史地教学人文精神培养研究中,我们虽然充分挖掘教材、关注时事,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但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人文素质尤其是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这些充分说明,在今后的政史地教学中还需进一步拓宽人文教育的范畴。

3.初中政史地教学人文培养研究,已具备了一定的操作模式。但政治、历史、地理三门学科之间就围绕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如何有机整合,发挥文科教学的整体优势还有待努力。

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

在整个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与困惑。首先是忧虑。社会各方面对升学率的关注使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相对受到了忽略。而中学生的心理问题造成的事件却层出不穷,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其次是思考。当今初中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一方面他们在家中受到瞩目、呵护,一方面他们又面临学校中的集体生活问题;一方面他们在生活上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一方面他们在学业上又被寄予过高的要求。在这充满了种种矛盾的生活中,如果他们没有足够的精神力量去理解矛盾、去化解压力,去找到一条自强之路,那么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就出现了,比如懦弱无能,比如自私自利,比如叛逆不驯等等。这些都是精神脆弱的表现。而中学生凭自己甚少的人生经历是很难找到精神自强之路的,所以必须靠师长去引导、点拨。

2、为学校的人文精神教育提供一些材料。虽然社会各界都在呼吁要重视中学生的人文素质问题,但是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学生家长固然是对学生实施人生观影响的第一老师,但这一代中学生家长大多是从中国社会的特殊历史时期走过来的一辈人,对于当今中学生面临的新问题,他们未必都能了解。有些家长只看到当今中学生的物质生活条件比起他们那时候是天壤之别,于是一味埋怨现在的孩子“身在福中不知福”,不理解孩子,更不知如何指导。于是重任还是只能落在学校的肩上。可是学校也很为难,社会评价一所中学,只关注升学率,学校的人力、财力有限,老师们的精力有限。既要研究教学,又要研究教育,未免力不从心。一些学校聘请了专业心理咨询教师,可是对于心理问题复杂繁多的庞大的中学生群体来说,一、两个心理教师只是杯水车薪。于是重任还是无可避免地落在了班主任们的肩头。班主任作为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最终执行和实施者,自身就必须具备很高的人文素质。而班主任们事务繁重,压力大,很难分出精力再去搜集人文教育的资料。笔者所在的北京三帆中学一直很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不仅形成了本校的一套较为完整的人文精神教育活动系列,还十分重视对班主任的人文素质培养。在这种氛围中,笔者在教育实践过程中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调查问卷和分析思考,总结出以下当代中学生最急需的人生观教育内容,整理出来作为班主任工作的备忘材料。以备在某些适当的情境下给学生进行“精神补钙”(即正确的人生观导向)。如果能为同行们所用,或者为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计划作一点贡献,将是笔者最大的欣慰。

2、人文素质教育的困境

人文教育的困境,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存在,它与所谓的全球性的现代化进程的关系一直处理不好。整个世界潮流就是强调技术知识教育,国家对教育的要求指标充满了计量化的特征,这当然会把科学技术搞上去。但人文一方面的欠缺所造成的后果则很少有人在考虑。改革开放以来,整个国家都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教育也就理所当然地应为经济发展服务。于是不少人片面地认为,教育应以技术性、工具性教育为主,以便能符合市场的需求。而重视价值和人文精神的文史哲等学科,事实上是很难直接作为商品进入市场的。这种认识上的短见与偏差的后果,就是我们的教育越来越具有功利性和工具性,乃至简单地沦为人们一种谋生的手段。事实上,人文教育和科技教育两者是存在极大差别的,我们根本不能用相同的标准来衡量。我们不能要求一个文学巨擘和思想大家一天有多少产值,但从长远来讲,他们却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和发展方向。我们在经济建设中所出现的许多问题乃至整个社会的道德滑坡,都是由于削弱、轻视人文精神的结果,这已经使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如不尽早加以解决只会导致更严重的结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现在缺少的不是资金,也不是技术,缺少的只是社会的人。如一位著名学者所指出的:市场游戏缺乏规则的状态和当代经济伦理的恶性畸变昭示我们,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有一种人文精神作为支柱和动力,这种人文精神对经济的发展具有规范作用。

可喜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迎来了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全球性改革热点。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我国召开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把“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作为此次大会的主题。1994年的日内瓦召开的第44届教育会议上,提出:“应该在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寻求一种更加合理的平衡。因为,如果没有科学文化,人们在当代就会自然自己是被束缚的。反之,如果没有人文文化,我们就会将自己与历史隔断,而且将会丧失先辈的智慧。”1996年4月,国际21世纪教育质量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重要报告,其中指出:“教育应围绕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可以说,这四种学习将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知识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最后是学会生存,这是前三种学习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这种教育新概念坚决重申一个基本的原则:“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应该使每个人尤其借助于其青年时代所受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

但是尽管当前人文教育再次呼声动地,然而纵观各家之说却不难发现,大家对它的理解往往差异很大,有时甚至还相当偏狭。如同一些学校把人文教育的衡量标准作了这样的误解一样:给学生开设多少门人文学科课程,学生修得多少学分,掌握了多少方面的人文知识,甚至学会唱歌、跳舞、书法、阅读多少文学作品等。这些教育方法和内容对实施人文教育当然也是必要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修完人文学科的课程,获得了若干人文学科的知识就等于完成了素质教育的任务。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会遇到这样一些人:学识丰富、理论水平不低,乃至成果不少,但就是举止言行粗俗,缺少文明礼貌,更谈不上优雅;有的人对某些高尚伟大的杰出人物颇有研究,但是,却根本没有学到这些人的思想、品格、胸怀和境界。另外灌输式的人文教育没有把人内心中的真善美的能量唤醒,反而把这些人性中的好的因素压抑了,扼杀了,所以才使受教育者对人性的好的因素由反感到仇恨,爱变成了恨,友谊变成了残暴。由此而来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的产生,一部分有力量的学生就可以任意欺凌弱小学生,所谓的“小霸王”的现象在日本中小学里极为严重,其结果是少数男生跋扈飞扬,大部分男生都唯唯诺诺,法西斯的因素把人性真善美的因素压抑住了。

面对人文科学如此的困境,该是我们国家、我们每个人想些什么、做些什么的时候了!我想这样的人文状况,多半是与人文教育的失败联系在一起的。为什么会失败?与国家片面发展经济,从而忽视或者掩盖了人文的危机有关系,同时也和不得当的、无效的人文教育方法、途径有关。

五、今后的研究设想

案例

(一):与学生探讨成与败的哲学

教育契机:笔者所带班中五个男生参加艺术节“布画大赛”。赛前精心构思,多次练习,比赛开始也很顺利。可是一幅美丽的布画快要完工的时候,一名队员不小心碰翻了洗颜料的水瓶,污水浸染了孩子们的劳动成果。他们的反应是:愕然,不知所措,继而心灰意冷,虽然比赛还未结束,但他们似乎已经判定了自己失败的结局,无意去补救,不作挽回的努力。

分析:对于这些平日里娇生惯养的孩子来说,能专注而努力的去做一件事已经是很不容

易了,如果还得不到成功的回报,他们是无法理解的。因此更不可能从挫折中奋起,去努力补救。这不禁使笔者想起中国留美学生枪杀导师事件,有感于独生子女,尤其是学习优秀一路顺风的所谓天才学生,难以忍受非主观因素造成的失败和挫折,容易走上报复社会的极端。一蹶不振或者怨天尤人、报复社会这两个极端,都是由于不能正确认识成功与失败对于人的意义而造成的。

引导:引导学生探讨“成与败的哲学”。笔者召开了一个名为“成与败”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发表自己对“成与败”的看法,并且要求举实例说明,笔者自己把握好正确的导向:

导向一:学会“自我评价”。在复杂的社会现实里,一个人的努力成果往往不是马上就能为人所了解并得到肯定的,周围舆论的肯定只是成功的标志之一,并不是全部,当自己的努力还不为人所理解的时候,不妨自我肯定,自我勉励。

导向二:重视过程胜于结果。古人尚且知道“不以成败论英雄”,我们现代人更应该懂得这个道理。古训中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说,有时一些难以预料的客观原因会使主观努力的成果毁于一旦,也要坦然接受,保持乐观情绪。举例:诸葛亮一生致力于兴复汉室,虽然他无法挽回历史,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却流芳百世,令人敬仰。

案例

(二):让“学友卡”架起心灵的桥梁

教育契机:笔者所带的初三毕业班由于竞争压力的日益增大,班中部分同学出现封闭、自私的不健康心理,表现为不愿意为同学答疑,不愿意与同学交流自己的学习资料,甚至不愿意看到同学的进步。

分析:有竞争意识对于当代中学生尤其是初三毕业生来说是不无裨益的,但竞争有良性与恶性之分。如果同班同学在竞争的同时互相激励,互相帮助,那么每个人都会从中获益,集体的学习成绩也会整体上升。反之,如果班级成员互相封闭,互相阻挠,那么只会造成集体成绩整体滑坡的恶果。而且每个集体成员的心理健康都会令人担忧。

引导一:笔者先在班里正面分析了“良性竞争”比“恶性竞争”好的道理,然后制作了一种“学友卡”,让每个同学自寻学友互相记录对方的点滴进步,由老师隔周收一次批阅。当笔者第一次收上来“学友卡”时,有些学友之间互相鼓励的话连笔者也为之感动。笔者用投影仪将这些感人的“学友卡”在班里展示,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引导二:建立“学科带头小组”。由班委会聘请各学科的学习积极分子组成,向同学承诺有疑必答,每周至少活动一次,活动形式如推荐讲解典型例题、带头编写复习提纲等。目前各“学科带头小组”已基本完成为本班同学编写期中考试复习题的任务。

引导三:课前讲话的“共勉时间”。利用起语文课课前口头表达训练的5分钟,要求讲话内容必须联系初三生活的实际,与同学共勉。每天坚持,能起到互相鼓励,稳定情绪的作用。

引导四:团员、班干部率先承诺不自私。发挥团支部和班委会的作用让学生去做学生的思想工作。

四、根据调查结果,推荐一些人文素质教育的主题。

(一)教学生找到自信——不再“随大流”

中学生也受到了社会上“随大流”风气的影响。因为先进份子总是少数,有的人想向标

兵看齐,又怕受到大多数的讥笑而缺乏付诸行动的勇气;先进份子本人也怕受到大多数的排斥、孤立,因此模范作用难以维持。在“随大流”风气的影响下,集体成员就会缺乏是非观念,也找不到自信。由此引出不少班级管理的问题。比如:班级中的同化现象。笔者所带班级有一位新转来的同学因中午吃学校配餐不挑食受到老师表扬,反而觉得与周围同学不一致而心中不安,逐渐被同化,避免单独受表扬。学生干部担心受孤立,工作上缺乏制止不正之风的魄力。班级中的标兵孤立现象不利于班级正确舆论的形成。

导向一:教导学生“自信——永不可放弃的心灵阵地”。要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判断是非,不怕跟标兵看齐,也不怕比大多数先进,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自信。

导向二:教师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树立正风正气,久而久之,就会让正气成为“大 多数”,让歪风成为“极个别”。

(二)引导学生认识——成功是加油站而不是终点站

有的学生学习成绩呈波浪线型,有一点进步就沾沾自喜,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导致成绩下

滑。有的学生不愿意“冒尖”,怕“爬得高摔得重”,惧怕成功带来的压力。其实,对于成功,盲目乐观和盲目悲观这两种看似完全相反的心理状态,病因都是一样的——不能正确认识成功的意义。都是因成功而背上思想包袱的表现。

导向:教导学生要以长远的眼光,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人生中的拼搏和竞争。成功绝不会专属于某个人,它所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只是下一次拼搏的动力,不要因暂时得到她而不思进取,更不能因怕失去她而心情沉重。成功是属于大家的,应乐于与人分享成功的快乐。做“功利主义者”——总不成功会失掉自信,“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三)帮学生认识奋斗的意义

有些学生在学习上或者活动中弄虚作假,以求得好成绩。有的学生不思进取,怕吃苦。

可以有以下正确导向:

1、不经过奋斗的成功如同蜡水果,好看却无滋味。

2、奋斗是人生路程上一段最妙的风景,请珍惜奋斗的过程。

3、出身富贵是一种不幸——缺乏锻炼自己的天然条件。

4、少年时的苦难是人生的财富,老年时的苦难才是人生的不幸。

(四)帮学生建立“惜时”的意识

可以有以下正确导向:生命=时间=一切最美好最宝贵的东西

有一位西方哲学家说过:上帝是最公平的,老年人有智慧与财富,却没有多少时间了;

少年拥有大量的时间,却没有多少智慧与财富。今日惜时的少年才会成为将来富有的老人;今日荒废时间的少年就会成为将来贫穷(包括精神和财富)的老人。那么,具有智慧又能够惜时的少年,就会成为最令人羡慕的人,即“年轻有为”者。著名作家张爱玲说过:“出名要趁早”;比尔·盖茨也是在青年时代就开创了伟大的事业。年轻是最大的财富,一寸光阴贵于一寸金,因为它瞬间逝去便永不复返。

(五)帮学生认识“亲和力”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意义

有的学生只顾自己的学习,对于集体事务不管不问。有的学生不愿宽容别人的错误。有 的学生心胸狭窄,难以交到朋友。对于这些现象,可以有以下导向:

1、卡耐基描述过“微笑的魔力”,抢先对迎面走来的熟人微笑是一种胜利。

2、人生快乐三句话:好好好,太好了!行行行,我能行!来来来,我帮你!

3、对别人宽容是给自己空间,对别人善意是给自己美好芬芳;

4、要给自己周围种满鲜花而不是荆棘。

5、要想让自己得到帮助,就先要学会奉献——当周围人都因你的给予而拥有了,你还用担心自己一无所有吗?当周围人都因你的奉献而幸福了,你还用担心自己不幸吗?

6、古人云:“欲取之,必先与之”;“以心换心,以诚换诚”。

7、《共产党宣言》“无产阶级要解放自己,必须先解放全人类。”

8、世界名著《小公主》中的主人公告诉我们,善良无私是最高贵的品质。

9、《水浒传》里的宋江,平时仗义疏财,扶危济困,被称作“及时雨”。在他落难之时,朋友成了他的救命恩人。

(六)帮学生认识“谦虚”的重要性。

正确导向:

1、孔子有一次看到“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的欹器,教育学生要谦虚。

2、竹子因为虚而有节,所以高直挺拔。

3、谦虚必须真诚。

4、谦虚必须信任别人。

5、先倾听,倾听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学习的绝好机会。

6、要知感恩。

(七)教给学生“预约成功”。

方法:首先要自信;其次要谦虚;然后要有计划。计划包括以下内容:有多少时间准备?要达到什么程度?需花费多大代价?会带来多大收益?需要几个步骤?按倒计时列工作表。抓时间实行。(在此过程中注意与人协调、合作;做好自己的工作;处理好其它干扰)当成功水到渠成以后,总结经验教训,积累力量,向下一个目标迈进。

(八)教给学生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

正确导向:

1、盲目生气于事无补;撒气发泄追悔莫及。

2、把挫折看成财富;要想到这是命运对你的考验——“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3、也许这是一个转折“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更好的机遇等着你。

(九)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主科与“副科”

正确导向:主科的“主”不是指最重要,而是指最基础,像主食,提供最基本的生存能源。但人若只吃主食就会营养不良,导致各种疾病,所以“副科”就像各种蔬菜水果一样,也是必不可少的。人的知识不全面就会像低级运行,无法升级的旧电脑,而知识越全面兼容性就越强,适应新环境的速度就越快,越容易升级。

五、方法:可以利用一些机会展开专题讨论。比如班级活动之后或处理某些事件之后,在班主任总结评价的时候提出论题,主持讨论。也可以利用晨检或午检时间展开人文话题探讨系列,结合时事新闻进行讨论。还可以当成议论文题目,让学生在练习写作的过程中得到自我教育,在老师讲评作文的时候得到老师的指点。

六.结语

初中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无法回避的教育课题,也是一个需要与时俱进,长期探索的课题。相信经过教育同仁的共同努力,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人文素质一定会日益提高。

参考文献:

1.人文素质教育探索系列。鲁媛

上一篇:中班科学活动_爱鸟周下一篇: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