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老师的故事

2024-08-23

我和老师的故事(共18篇)

我和老师的故事 篇1

我和老师的故事

我和老师的故事

从上幼儿园开始,教过我的老师有很多,但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英语张老师。每当有学生上课时才想起交作业,她总会说:“该干什么的时候,就要干什么!”

以前我的英语成绩不怎么好,上课时总觉得有些“云山雾罩”,跟不上老师的思路,自己感到非常苦恼。课堂上不用说积极回答老师提问了,就是完成课后作业也是非常勉强。记得有一次,我因生病没有及时完成作业,老师上课查作业,我被“大浪淘沙淘”了出来。老师问理由时,我告诉老师因身体不适没有完成作业。张老师慈祥地看了我一眼,亲切地说道:“你坐下吧,要注意休息好,作业放学以前交上就行,记得以后要提前好好地预习课文,有问题可以随时来问老师。”我心里暖暖的,眼睛湿湿的,用力地点了点头。从那以后,我还真的按照张老师“该干什么的时候,就要干什么!”的要求,加大了课前预习力度,渐渐地以前那些觉得难记英语单词,难理解语法也变得容易了起来。我的英语成绩越来越好了,课堂上也爱发言了,寒假我还报名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呢!是张老师一个慈祥的眼神、一句深情的勉励、一声温暖的问候,让我提起了学好英语的兴趣。

听,张老师又在讲“该干什么的时候,就要干什么!”了。我真心地说一声:“谢谢您!我敬爱的张老师!”

六年级:蒲公英的未来

我和老师的故事 篇2

一节体育课, 我们像小鸟般飞出教室, 却见语文老师站在门口, 叫着:“上语文。”我们一愣, 很不情愿地走回教室, 心情却像被泼了一盆冰水。老师叫大家背诵课文, 我却在发呆。老师走到我面前:“怎么啦?”我站起来:“报告。”老师疑惑地望着我。我说:“该上体育为什么上语文?”老师缓了缓 , 说:“你们语文成绩太差。”我说:“不是有规定要按课程表上课吗?”老师的脸色有点儿难看。“多数老师都是这样。”老师提高了八度音。我小声说:“你不是教育我们要遵守规定吗?再说强迫我们上语文, 效果也不好。”老师顿了顿:“你说得也对, 但你们要努力提高学习成绩。”我明白人们都以学习成绩论英雄, 作为班长我有责任让同学们把学习成绩提上去, 便说:“放心, 我们一定把学习成绩提上去。”

一“战”告捷。

我组织优生给差生补习, 发现同学们的阅读能力差, 便打算和老师进行第二“战”。

班里有个图书角, 成为被遗忘的角落。我对老师说:“老师, 为什么不开放图书角?”“开放?你们这么差了, 还有时间看课外书?坐下!”老师命令我。“看课外书不会影响成绩, 同学们的阅读能力差, 看课外书可以提高阅读能力。”我没有屈服于老师的威严。老师没再说什么, 或许她也认为我说得没错吧?我说:“开吧!我保证, 期末拿第一!”

二“战”告捷。

在期末的表彰会上, 校长大声宣布:“五 (3) 班, 第一名。”我望望老师, 老师微笑地向我竖起了大拇指, 我也向老师做了个胜利的手势。

(指导教师:吴晖)

评委会意见:

我和老师的故事 篇3

福建省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二年级 :那是在一年级上学期,颜老师微笑着帮我们戴上红星帽,然后小朋友们都为我们鼓掌,我心里美极了。回家后,我戴着红星帽看星星。我还写了首诗:星星,我是一颗明亮的星星,为大家发出美丽的光芒,如果有人冲着我招手,我一定会更加努力地发出光芒。过了几天,颜老师还让我代表班上去主席台领那个大大的好儿童章呢!现在,每当我看到一年级小朋友的红星帽,就会想起颜老师那天的笑容。

颜琳老师:看着孩子写的文字,她那充满朝气的笑脸,又一次清晰地浮现。每年秋季的少先队日,让新生加入儿童团,并戴红星帽,是我们学校的传统。于桐宝贝是我教的那个班里非常优秀的孩子,她成绩斐然,尤其喜爱写作,刚入学就在校刊发表了小诗《蝙蝠》,组里都期 待着这棵小苗好好成长。那次的儿童团仪式, 她作为班长优先入团,而心思细腻的她,还一 直记得那天的情景。

难忘的神秘礼物

江西省南昌市南师附小红二(11)班 李天一:郭老师是我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老师,也是我的班主任。记得上学期期末考试前夕,郭老师说要给得到4封以上表扬信的同学一个神秘礼物。会是什么神秘礼物呢?同学们顿时议论纷纷。老师说:“请有4封以上表扬信的同学到讲台前来排队。”我和几个同学怀着好奇的心情上了讲台。郭老师问:“谁的表扬信最多?”我说:“我的最多,有8封呢。”郭老师要求我闭上眼睛、走近她,我照办了。谁知老师突然抱起我,说:“神秘礼物就是老师的一个拥抱呀!”我又惊又喜,赶紧在老师的脸上亲了一下。郭老师就装出一副好可爱的样子,说:“讨厌!把我脸上的粉都蹭掉了。”听了这话,同学们都哄堂大笑起来。

郭玮老师:李天一个性活泼开朗,多才多艺,是当时班上最讨人爱的孩子。我班的孩子每次考试得到100分便能得到老师的一封表扬信,并能得到老师的礼物(比如学习用品)。她成绩优异,每次语文考试都能拿到100分,一学期下来共得到了8封表扬信,于是我就给这些优秀的孩子们设计了一个神秘的礼物——拥抱,我想给他们一个特别的惊喜。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我还记忆犹新。李天一是队伍中的第一个,她闭着眼睛向我走来,我猛地把她抱起,她又惊又喜,顺势在我脸上亲了一下。这一刻,我感觉我们不是师生的关系,而更像是一对母女。

我的舞蹈老师梦

江西省南昌市松柏小学一(6)班 涂诗瑶:我最喜欢的老师是教我跳舞的熊老师,记得我上幼儿园中班时被熊老师选上学跳舞,我特高兴。真的好难忘熊老师,她总会一遍遍地教导我,直到我懂我会。因为有了这么好的一位老师,所以我现在一直在坚持学舞蹈,也希望成为一名舞蹈老师。

熊英老师:诗瑶是位活泼可爱的小姑娘。忘不了你跳舞时的纤纤身影,忘不了你在课堂上的朗朗书声,忘不了你微笑时的甜甜酒窝,忘不了你帮老师做事时的认真模样。诗瑶,老师希望你不要骄傲,在小学能够戒骄戒躁,继续认真学习、热爱劳动、积极参与文体活动,争做三好学生。

我和老师的故事 篇4

记得有一天,老师上课之前说要检查我们背诵古诗的情况,尽管在家背得很熟,但在老师和同学面前我还是有些紧张,我一直在暗暗鼓励自己千万别紧张,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最终还是磕磕绊绊的背了下来,在我背的时候老师并没有打断我,而是耐心地听我背完。我背的不熟,以为老师会批评我,可是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老师没有批评我而且还鼓励我说:“你背得很好,加油。”这句话不仅鼓励了我,让我的心灵深处深深地感动。

老师又要课前检查背古诗了,可我还是有些紧张,因为我害怕再背不好,这次肯定要挨批评了。我虽然紧张的情绪好了一些,但还是磕磕绊绊的,这次老师依然没有批评我,而是又给了我更多的鼓励。老师这样不厌其烦的一次又一次鼓励我,我紧张的情绪就渐渐地好起来,不紧张了,而且我一次比一次背的熟了。老师也就不用再一次又一次的鼓励我了。我得到了进步和成长。

我和老师的故事 篇5

一天早上,我们正在早读,突然蔡老师走过来跟王国权说:“你太辛苦了,我来找一个数学组长来帮你收作业吧!”王国权爽快地答应了。蔡老师让同学们选举,同学们都议论纷纷,有的说:“该选谁好呢?蔡老师真是给我们出了道难题啊!”

有的轻轻地说:“最好选到我,这样我就能当上数学组长了,这可是我梦寐以求要得到的结果啊!”而我却在一旁傻呆呆地看着同学们讨论,心想:我反正是没希望了,老师不可能选我的,我每次考试都很粗心的,不会当上组长的,我还是想也不要想了。“停!”蔡老师说:“你们都选好了吗?接下来我们投票。”有同学竟然投了我,太不可思议了。一会儿投票结束了,老师看了看,坚定地说:“数学组长是—王史雯!”当我听完蔡老师说完我的名字,心里非常激动,就像波涛汹涌的海浪在我心里翻滚。我的心就好像跳到喉咙这里,一下子说不出话来。下课了,老师把我叫过去,对我说:“王史雯啊,老师选你是因为要让你帮一下王国权的忙,还有老师信任你,相信你,我知道你肯定会做一个好组长的,加油,老师看好你!”

我和语文老师的故事 篇6

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事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言行举止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因为好学生是最听老师话的。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直至死去。

还记得备战高考的那一年,我找到了一生中最值得信赖,最值得尊敬,最值得赞美的老师——杨老师。是他,一直鼓励着我,陪伴着我,激励着我。没有他,也许寒窗苦读十年了的我会与大学插肩而过。

一直以来,我的语文成绩都很差,这与小时候没有学好语文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小学的我就不太喜欢语文,“背多分”一直是我学习的目标。渐渐地,我对语文也就不感兴趣了。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都没了,怎么可能会学好呢?小时候的我们还没有意识到偏科的严重性,喜欢就学,不喜欢碰都不碰,要我学,难过登天。等上了高中以后,学习竞争日益激烈,同学们都来自五湖四海,高手云集,没有偏科的他们当然占据绝大的优势。慢慢地,我也逐渐思量我的科目了,除了语文,每科都是在班上名列前茅的,但总分出来后,前十名却没我份,我伤心欲绝。

为了我的家人,为了我自己,为了以后过上幸福的生活,我豁出去了。无论如何,我也要把语文学好。但是,语文跟英语一样,都是需要日积月累的一门学科。对于基础那么差的我,有可能把语文成绩由原来的七十多分提高到一百零几分吗?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理科毕业班的我,完全不懂得语文的学习方法,每次月考我都很努力地在备考,但每次出来的成绩都不尽人意。内心再强大的人在经过几次挫败后也会有那么一点点失落的。虽然每次我都告诉自己,这次只是个小月考而已,还没到正式高考,不用担心,可是我在内心深处听到了一个声音:在为自己找借口。当时真的不知所措,到底我应该选择放弃还是坚持?就在我心情很低落的时候,整个人都很彷徨的时候,有一个叫我“不要放弃自己“的声音在我耳边回响。此时,我恍然大悟,原来还有一个人还在背后默默地支持着我,如果我放弃了,我还对得起他吗?还对得起他对我的付出吗?不,绝对不能放弃。不为谁,就为杨老师。

试问,在激烈地高考备考过程中,有谁会真诚地走进你的心房,倾听你的心声?有谁还会抽出哪怕上厕所那么短暂的一个时间来听你倾诉?有谁会在大热天,没有空调,没有报酬地给你补习?有谁会热情地给一个几乎零基础的人讲解语文题?传授语文学习方法?有谁会那么耐心地回答你提出的一个类似三年级的问题?有谁会在你低落的时候,第一时间安慰你?有谁会在别人都觉得你不可能考上大学,放弃你的时候,还在你身边鼓励着你,支持着你,并告诉你,就算全世界都放弃你了,我都不会放弃你的?就连我自己都快要放弃的时候,杨老师站出来了。

我和语言文字的平凡故事 篇7

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我们的老乡聚在一起从来不说家乡话, 满口的普通话似乎要表明我们没有秘密, 我们没有拉帮结派。这种现象却引起其他县同学的反感, 他们认为我们县的人特别不团结, 没有家乡观念, 老乡聚在一起还假正经地说普通话。

其实, 其中的原因只有我们自己才知道, 我们县的方言真是相当复杂。全县二十几个乡镇就有十几种口音, 即使相邻的乡镇之间用方言交流起来都会很困难, 所以不知从什么时候起, 大家都爱说普通话, 也只有说普通话才能互相沟通。即使你到一些小乡镇去, 你都会很奇怪的发现, 这里的大人和孩子之间的交流也早就不用方言了。

这样的一种语言氛围对我们是有很大好处的。曾经听别县的同学说过她的一个经历:她刚读师范的时候, 根本不敢开口说话, 刚开始老师同学都以为她得了什么怪病, 甚至猜测她失声了。后来才知道原来只因为这位同学一直以来都只会说当地的方言, 对于普通话, 虽然能听懂, 但是却不敢开口说。她说以前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学校, 大家都说“土话”, 一到师范, 看大家都用普通话交流, 顿时傻了眼, 心里又发慌又着急, 怯生生地只能听大家说话。直到师范这位同学第二年才能正常地用蹩脚的普通话和别人交流。

所以, 由此想来, 在这样一个师范类的学校, 我们能够说一口比较流利、标准的普通话, 大概也会引来别县同学羡慕吧!更让我们自豪的是, 在师范无论是讲故事比赛还是演讲比赛, 我们县里总有那么几个因为普通话特别标准拿到奖杯的, 当然, 这其中也包括我。

参加工作以后, 我一直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最喜欢的就是给学生范读课文, 用声音的抑扬顿挫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是的, 曾经我很自豪, 甚至有点骄傲。

2003年,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教师培训在我们县举行。当时, 培训教师北师大的陈铮教授的那一口真正标准的普通话, 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那是我头一次接触北京人, 所以印象特别深刻。过去在师范学语基的时候就背过这么一个概念,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的。而我们的普通话与陈铮教授的北京话相比较, 真是望尘莫及, 有天壤之别。直到那一刻我才知道过去自己沾沾自喜的标准的普通话原来是那么不标准, 真是学无止境。

因为有了差距, 所以有了方向。于是, 我开始更加关注普通话的发音。恰巧, 那一年我教一年级语文, 普通话的发音就显得更加重要, 特别是受方言的影响, 学生的前鼻音和后鼻音区分不准。为了起到示范作用, 我每天练习拼音字母发音, 听新闻联播, 学中央电视台的播音员说普通话。渐渐地我才发现, 自己的发音更标准了, 参加普通话测试我还得了一级乙等呢。

我很庆幸自己从事的是小学语文工作, 因为语言文字博大而精深, 它有着无穷的魅力, 深深地吸引着我;它更像小精灵般丰富了我的生活;它还像小鸽子一样放飞了心中的梦想。也因为我对语言文字的热爱, 促使自己不光说好普通话, 培养自己有着较好的表达能力, 而且使自己在写好中国字方面也有了更大的提高。韩愈曾说: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我想, 说好普通话, 写好中国字是每一位为师者交给中国学生的法宝。我真心地希望我们的学生能用好它, 将之发扬光大!

为了让孩子们爱上祖国的语言文字, 教学中我常常给孩子们讲书法家的故事、汉字的由来、外国人说中国话闹出的笑话等等。对于一年级刚刚接触汉字的孩子, 我常常利用课件展示历代书法家的作品, 并声情并茂地讲述:孩子们, 当你用笔写出一个个端端正正的汉字时, 一定会感叹汉字的奇妙和祖先智慧的结晶。汉字, 它们像一个个充满灵气的小精灵, 在纸上跳着欢快的中华民族舞蹈, 姿态是那么的优美, 那么的迷人, 引人入胜。它又如一位技术高超、举世无双的魔术师, 时而轻如鸿毛, 时而重如泰山, 时而飘若游丝, 时而翩若惊鸿。每一个字都是一幅幅流光溢彩的画页, 也是一个跳跃欢快音符的乐章。孩子们听得入神, 小眼闪着金光, 对书法家的敬佩、对汉字的喜爱油然而生。我趁势而导:汉字, 都由横竖撇捺这些简简单单的笔画构成, 却有着不同含义。当你看见“清晨”两个字, 你眼前好像忽然出现一轮红日, 从地平线冉冉升起;当你看到“彩霞”, 你会被那五彩斑斓的色彩陶醉;读到“瞻仰”这个词, 你又会感受到一股发自内心的崇敬。“喜”字使人眉开眼笑, “怒”字让人无法平静, “哀”字望而皱眉;“乐”字使人脸上浮现出灿烂的笑容;“芬芳”让我们感到春暖花开群芳吐艳, “无忧无虑”一词出现后, 好像心再无禁锢, 像小鸟在蓝天下自由自在地飞, 看见“愁眉苦脸”这个词, 就像有一张哭丧的脸展现在我的面前……每一个汉字都是智慧的结晶, 它有着响亮的音节, 它有着完美的形体, 更有着深深的含义。孩子们听了我的讲述从此爱上了汉字, 学拼音学写字就不再那么为难了。

我和《指南》的故事 篇8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清楚地了解《指南》为幼儿后继学习和毕生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增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调和发展为核心,快乐生活,健康成长的童年。

我园从上学期就开始带领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指南》。在假期中也发给教师《指南》的相应资料让教师在假期中好好学习。在学习中让我对幼儿教育有了更深层的理解。《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一样,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从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方面,分别论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特点。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奠基石,但教育的基本宗旨是树人育人,它以增进每个儿童的健康成长和毕生幸福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在教育工作中的最集中体现就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增进公平,进步质量”的工作方针。育人为本是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的“科学发展观”在教育中的体现。

而2013年9月7日我有幸成为修文县教师代表之一去参加贵阳市教科所举办的《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竞赛。我们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在10月份我又一次有幸地参加了修文县举办的《发展》的竞赛。参加竞赛的17个教师坚持学习,通过一问多答的方式进行巩固复习。最终也取得了三等奖和一等奖的好成绩。老师们都特别开心。

在取得这些成绩之后,我们又怎样把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中?《指南》在环境创设、活动内容、幼儿养成习惯、情绪情感的表达和控制等方面都给我们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这对于今后实现以上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导、引领作用,也可以有效防止教师的一些滞后或者理念落后的教育行为,从而促使幼儿更好地得以发展,同时为一线教师更清楚地了解对各年龄段幼儿大致的发展水平提供了参考。

随着教育观日益深入人心,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支持与配合已成教师的共识。家庭教育对幼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长对幼儿的教育、自身言行的影响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容忽视的力量;家长之间、家园之间的互动对于幼儿园管理及教育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高。现在的小孩都是独生子女,家里全是大人,因此,他们接触的环境其实是一个成人的环境,而幼儿园的环境与家庭环境及教育毕竟不同,在这中间家长和老师就承担了桥梁作用。

认真倾听,使用礼貌用语。在公共场合不大声说话,不说脏话、粗话。幼儿表达意见时,成人可蹲下来,眼睛平视幼儿,耐心听他们把话说完。同时建议成年人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语言行为习惯。如:结合情景提醒幼儿注意一些必要的交流礼节。如对长辈说话要有礼貌,客人来访时要打招呼,得到帮助时要说谢谢等。提醒幼儿遵守集体生活的语言规则,如要轮流发言,不随意打断别人讲话等。提醒幼儿注意公共场所的语言文明。与家长做好沟通交流工作,实现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同步和谐发展,让家长也要转变观念,孩子的童年是短暂的、是不可逆行的,孩子的心是一块奇妙的土地,播下一粒思想的种子,就会取得行为的收获,播下一粒行为的种子,就会取得性情的收获;播下一粒性情的种子,就会取得命运的收获。让孩子学习他该学的东西,做他該做的事情。不把成人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让孩子真正具有幸福、快乐的童年。

有了《指南》的引领,家长和老师能够充分地沟通,共同树立对幼儿期望值正确的思想,以身作则,全方位地帮助孩子成长,更能使家长和教师的教育观点、教育方式跟上时代的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贯彻《指南》的精神,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创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调剂自己教育思路,为孩子的未来播下一粒美好快乐的种子,让他们在爱的世界里快乐的成长。

(作者单位 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扎佐镇幼儿园)

我和老师的故事作文 篇9

那么老师无私的教诲就如同一颗颗明星。一位位老师,点缀了我的青春沙滩,照亮了我的青春夜空。我和老师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那是一节语文课,班主任段芳老师一如既往地踏上了讲台,为我们讲课文。我突然间发现,老师使用了扩音器,可是声音还是那么小,并且还有些沙哑。老师若无其事地讲着课,课我的心却像是波涛翻滚的大海,再也平静不下来。我多想抚平老师的创伤,却又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时,我想到了一个关心老师的好方法——写纸条。

正当我准备实现我的想法时,又忽然觉得不太妥当。老师会不会并没有事,认为我自作多情;同学们知道后会不会讽刺我想讨好老师……我原本坚定的心动摇了。

正在我犹豫时,我又突然看见,段老师的脖子上围了一圈保护喉咙的纱巾,这更加证实了我的想法。这时,段老师剧烈地咳嗽起来,那转瞬即逝的咳嗽声,搅动了我原本就不平静的心灵。

下课铃一响,我就立刻找到了便利贴,工工整整地写下一行字:“段老师,您嗓子不舒服,要记得多休息。”正好下一节课还是语文,我把便利贴贴在讲台上,希望段老师会看见它。

上课铃响了,段老师走进了教室,把书往讲台上一放,就开始讲课,却没有看到那张纸条。我的心顿时跌进了谷底。“如果老师一直没看见那张纸条,下课后我就把纸条拿回来吧。”我暗想。

老师在讲完课本后,终于看见了那张纸条。老师小心翼翼地撕下纸条,夹入了书中。我看见段老师的嘴角微微上扬,脸上绽放出了一个不轻易察觉的笑容。我也笑了,这是从内心深处散发出的笑容。

我和老师的故事作文 篇10

而我与老师们之间也曾发生许多感人的小故事……今天,我就来说一件三年级时与康老师之间发生的感人故事吧!

那年的秋冬,我经常咽痒、咳嗽,妈妈以为我只是感冒咳嗽,没什么大问题。有一次体育课跑步后,我就不停的咳嗽,而且觉得气喘,但是当时也以为没什么,没主动告诉体育老师。体育老师也以为我只是普通的咳嗽,让我喝些暖开水。

下一节便是语文课,我仍然气喘得厉害,还有点胸闷。我当时也没告诉康老师,以为休息一下就好了,于是扒在桌子上。结果,康老师一眼便看到了我不舒服,连忙向我走来。我真的害怕康老师会批评我坐不好,可是,她不但没有批评我,还轻轻地摸着我的头问:“艺聪,怎么脸色这么差的,哪里不舒服了?”我说:“有点气紧、咳嗽。”康老师想了一下,说:“你脸色有点像缺氧,不是一般的咳嗽,有可能是哮喘,我儿子小时候曾患这个病,早期症状跟你现在的相似。不行,不行,万一真的怎么办,事态会很严重。”康老师边说边从裤兜里拿出电话,随即就拔通了我他*的电话,然后叫班长带好同学读书,再把我送到校医室作初步处理。我咳嗽越来越急,康老师不停地给我按摸后背,希望我能呼吸舒畅。

后来,妈妈送我到医院检查,确实是哮喘病,我不得不接受一段时期的治疗,而在这段时期里,康老师很关注我的身体情况,每天都观察我,如果我稍有不适,就来慰问和帮助。在爸爸、妈妈和康老师的细心呵护下,我不但没影响学习,还有四年级时甩掉了这个哮喘病。

在我漫长的治疗过程中,康老师还把她儿子的治疗经验,锻炼方法告诉我妈妈,让我更快地好起来,康老师不但是我的老师,还是我的再生母亲。

我和雪茄的故事 篇11

上初中的时候,学校里有个青年买了根儿国产的黄山牌雪茄,这根雪茄当时的售价是四块钱,十几年前的这个数目可是一个初中生一天的饭钱,所以在购买之后他十分慷慨地带了几个平时关系不错的弟兄,一起到学校后山上分享。要是事情就此结束也就罢了,这几个一起上山的弟兄,在抽完雪茄之后都从山上下不来了,其实原因很简单,主要是他们把雪茄当烟抽了。在此可以想像一下,几个十几岁的孩子在你争我抢的情况下把一根七八公分长的雪茄当烟给抽完了,哪有不晕的道理,而且这几个人在抽完的几天之后,身上都有一股地瓜油的味道,就像刚烤熟的地瓜一样十里飘香。由此可见,在我们对雪茄还很陌生的时代,它的含义就是一根大号的烟,是烟瘾大的人购买的首选。除此以外,根本没有人会把它跟红酒、爵士乐之类的品位享受联系在一起,也更不知道雪茄是要在嘴里品味,而不是吸到肺里面去的。再加上当年市场上的雪茄多是些开在县城的郊区工厂里生产出的“山寨货”,其产品的原料和做工也都是在生产者凭借自身的想像力以及当地农作物的种类(比如盛产地瓜的地方)主观臆造的,所以出现在以上几位弟兄身上,挥之不去十里飘香的症状也是相当正常的。

不管在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地方抽雪茄,都是一件较为奢侈的事儿,一盒顶级的古巴雪茄价格可以达到上万美金甚至更高,而且在抽和保存雪茄的过程中还需要几样工具,一是剪开雪茄底部的雪茄剪,二是用于保存雪茄的保湿箱,两样东西加起来差不多两千多元人民币。这么说吧,一个雪茄爱好者可以不抽上万美金的雪茄,但绝对不能没有这两样东西。现在国内可以接受的雪茄价格从几百元到两千多元的都有,爱好者可以按照自己的经济实力挑选自己需要的雪茄,在此我的好朋友张越先生为大家推荐了几种无论在口感还是价位上都很优秀的雪茄:

一是帕得加斯牌4号25支装古巴雪茄,这种雪茄的口感浓郁,具有典型的古巴雪茄身上的所有特点,其价格在1500元左右。

二是蒙特克里斯托2号25支装雪茄,价格在1600元左右。如果价位您觉得偏高的话还有一千元以内的很多选择,如丹纳曼旗下的各种口味都是不错的选择。

除了在雪茄的选择之外,张越还向我介绍了一下雪茄文化和他自己的一点儿关于抽雪茄的心得。全世界有多少人在抽雪茄这就先不用说了,主要还是要先讲一下抽雪茄需要的氛围。在国外的高档俱乐部里一般都配有雪茄房,这间房子是专门给抽雪茄的会员准备的,客人在进入这里之前要换上雪茄衫,这件衣服的外形和浴袍一样,但质地是真丝的,一切准备妥当之后就是享受的时间了。这时可以先来一杯陈年的葡萄酒,然后在古旧的唱片机放上一张爵士黑胶,此时的感觉只能用“惬意”两个字来形容。看看国际上的名人,有多少是雪茄的拥趸者。古巴领袖,伟大的自由战士卡斯特罗;永远的终结者加州州长施瓦辛格,这两个人虽然立场不同但对雪茄的喜爱却是一样的。

好了,该是介绍张越抽雪茄的心得了。这个喜欢雪茄的男人,从1997年开始在青岛开酒吧,这些年所有跟时尚有关的事他一样也没落下。从这几年起,张越开始抽雪茄了,虽然对于这个西方的舶来奢侈品研究得算不上精道,但作为这次的采访对象可是足够了。张越说,喜欢在一个人的时候安静地抽抽雪茄,因为每天都要跟客人讲很多话,所以私底下的他其实很沉默。酒吧这个行当和炸油条可不一样,是一件需要创意的事情,所以在思考的时候点上一根雪茄是很棒的享受。许多平时想不到的事情和突破不了的瓶颈,都是在一个人抽雪茄时想通的。现在,张越的生活当中已经不能没有雪茄了,当烟雾缭绕,味觉的旅程开始后,一根雪茄就是幸福的全部含义。

Zhang Yue is the boss of a bar. He told me that one pack of top-grade Cuban cigars is worth more than 10,000 US dollars. Moreover, the cigar clippers used to cut the cigar bottom and the humidity box used to keep the cigars is worth almost more than 2000 yuan, let alone the expensive cigars.

Zhang Yue's favorite cigar is the Partagas Series D No.4 (25 cigars), which has a strong flavor at a price of 1500 roughly yuan. He also likes the Montecristo No. 2 (25 cigars) at a price of roughly 1,600 yuan.

我和老师的故事 篇12

一、以情促智,情智交融

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除知识逻辑这条主线之外,还有一条情感逻辑主线。教学目标是在知识、情感两条主线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下达成的。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曾用“梯子”理论形象地描述了认知和情感的关系,他认为:“一个人用两个并排的梯子爬墙壁……一个梯子代表认知行为和认知目标,另一个梯子代表情感行为和情感目标。这两个梯子的构造,使一个梯子的每一级正好在另一个梯子的每一级的中间。通过交替地攀登这两个梯子———从这个梯子上的一级踏到另一个梯子上够得上的一级……就有可能达到某些复杂的目的。”

我们平时的课堂,老师们更多关注的是知识传授,而忽视了情感激发,于老师的高明之处正在于他把情感主线凸显出来,把知识逻辑和情感逻辑融合在一起,呈现出情智交融、以情促智的课堂风貌,这也是他的课为什么总是“润泽”的原因所在。

【片段一】

师:让我们再走进这个故事,同学们朗读课文。看清祖父的园子有什么?一定要看清、看全,从头读到尾,看你能记住什么。

生:蜻蜓、蚂蚱、蜜蜂。

师:他记住了三种动物,很好。

生:蜻蜓、蚂蚱、蜜蜂、蝴蝶

师:多了蝴蝶,重复的不说。

生:小白菜、黄瓜……

师:他记得比你多,他记忆力比你好,承认吗?读书要用心记,看过的东西要记住,读书不记等于没读。

生:韭菜、谷子……

师:谷子就是———谷穗脱皮留下的粒,也就是带皮的小米。还有什么?

生:花、鸟。

生:倭瓜。

师:什么是倭瓜?

生:就是瓜,弯弯曲曲的瓜。

生:就是南瓜。

……

师:同学们再一次走进祖父的园子,看到了很多物和人(板书“物”“人”)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再一次走进祖父的园子,用心看,用心想。透过这些人、事、物你又看到什么?这不是用眼看到的,只能用心看。这些文字背后说明了什么?用心去看,能看出一句话,一个词或一个字的含义。把你用心读书之后的感受写到第106页下面,可以是两个词,两句话。但是不要多写,如果没有读懂,可以再返回去读。

(于老师这时对大家说:“课文不要讲,把时间让给孩子读书、思考,我是在引导。”)

师巡视:这个词很好,咱们五(8)班的同学很会思考,思考很重要。

师:于老师读完之后,就读出了两个字,你们读出了什么?

指生回答并让学生上台板书:幸福、快乐、天真、活泼、童真、随心所欲、调皮……

师:五(8)班的同学,你们很会读书,读书要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纸上的文字,一只眼睛看纸的背后。作者告诉我们的就是这些词。你觉着哪两个词最重要?

生:有趣。

师:还有哪个词最重要?

生:童真。

【赏析】

题目中的“园子”对于萧红而言,意义非同一般,它带给了萧红欢乐、幸福的童年生活,承载了祖父和萧红之间浓浓的亲情,它是萧红短暂人生记忆中最温暖的回忆。揭示课题后,于老师首先提出问题“让我们再走进这个故事,同学们朗读课文。看清祖父的园子有什么?一定要看清、看全,从头读到尾,看你能记住什么。”一个简单的问题,却让学生的品读和思索由这个问题生发开去,在独具个性的阅读中感受到祖父园子的丰富多彩,情趣盎然。接着于老师还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事物概括出来,这种概括看似不经意,却让孩子们在大脑中形成了一种张力:孩子确信,祖父的园子是快乐的,“我”的童年是快乐的。在“走进园子,你看到了什么”之后,于老师提出了“用心去‘看’,你又‘看’到了什么”的要求。孩子们在“前理解”的驱动下,开始用心地“看”。最终,看到了“幸福、快乐、天真、活泼、童真、随心所欲、调皮……”每一个孩子的表达各不相同,文本给予孩子们的生命空间越来越敞亮,孩子们也显得越来越愉悦。在这种愉悦中,孩子们很好地实现了对文本语言的内化。

二、以情生趣,趣理结合

赞可夫曾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变得无拘无束,使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畅快地呼吸。如果不能营造这样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发挥不了作用。”于永正老师的课堂一直追求这种境界,在几十年的教学实践中,他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情趣教学”风格。情趣风格有两个关键字,一个是情,一个是趣。情是课堂教学展开的逻辑主线,趣是课堂教学外显的个性特征。他通过对文本的细致解读和教学过程的静心设计,不断渲染、强化,突出情感主线;通过高超的课堂教学艺术和幽默的教学语言,使得教学内容变得有意思,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明白文章主旨,从而实现以情生趣、趣中明理的教学效果。

【片段二】

师:是啊,童真、童趣,你觉着哪件事最有趣,你就去读哪件事,把它的天真、有趣读出来,练好,做好充分准备。

生自由练读,刚开始就有一生举手。

师:准备好了?手放下,再准备。

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效果不好,生流利但没有情感。

师:他读了两件事,一件是锄草,可惜没读完,谁再来读读锄草这件事?(指一生读。)

师:嗯,你也找到了,但说实话你读得没趣,咱们班谁读得最好?这一段的确有趣,还有谁画了这段?(学生大部分起立)你们推荐一位,(指一名女生读)好,其他同学落选。

(读的学生掉了个字,一生说:“老师,他掉了一个字。”于老师随机说:“掉一个字,添一个字属正常,不丢不掉是超水平发挥!”于老师多么宽容,既保护了这个学生学习的自尊心,又不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一举两得!教学就应该这样,不要因小失大。抓住学生的一点点错误不放,反复纠正,学生能纠正过来还好,如果纠正不过来,多难为情呀!他可能会觉得学习语文太难了,太没意思了,因此失去了学习的乐趣。)

师:同学们,有趣的事情多的是,连睡觉也有趣。(老师注意了随机点拨)

指生读

师:我还是不太满意,听我读。

师范读

生练习,指读:睡着了

师:睡着了,这个语气?再试试。好,把书合起来,学习课文,最重要的是要读,朗读,默读,还有要思考。

【赏析】

课文重点描写了作者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运用儿童化的语言,生活化的描写,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农家园子的风景图,表达了作者对童年自由和快乐的眷恋,以及对祖父的深情怀念。于永正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简单地通过段落大意的归纳告知学生这一“道理”,而是引导学生不断地变换形式去朗读,让孩子们读出“事情有趣”,读出作者的“思念”,并让学生产生“共情”反应,进而领悟到正是因为有了祖父的宽容和呵护,才有了“我”的自由与快乐,有了这个童年的乐园,有了这个无法忘却的“精神家园”。

我和老师的故事作文 篇13

记得那一天,老师给我们出了一道数学题,有点难,我运用了上次学的知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做完了。环顾四周,发现几乎所有同学都正在埋头苦算,我便举起手,给老师示意我做完了。老师一眼就发现了我,她让我把作业本交给她,我一听,把作业本交给老师?!我要是做错了怎么办?我不仅会受到老师的批评,还会受到同学们的嘲笑,怎么办?怎么办?我踌躇不前,老师再一次催促,我才哆哆嗦嗦地走上讲台,把作业本交给老师。

老师拿到作业本,开始仔细地验算,我在一旁,注视着我的作业本,却时时瞟几眼我的同学和老师,大多数的同学都注视着我,我更紧张了,我看了看老师的神情,老师的眉头渐渐紧锁了,我的心像小鹿一样乱撞,越来越多的汗从我脸颊划过……老师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她盯着我问:“你觉得你做得正确吗?”我神色慌张地说:“不……不知道。”老师有些严肃了:“那你觉得谁的机率大些?”“应……应该是错误的机率大……大。”我都不知该怎么样说话了。“好,那你这题就错了,回去吧!”我拿着本子,快速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我和老师的故事作文 篇14

我说的那位老师是一位体育老师,我和他,有一段小小的故事。

这位老师姓张,我们都叫亲切他小张,在级的足球比赛中我因为表现出色,所以被选入了足球队,而小张,则担任我们的足球队教练。

在足球队日子久了,我实在是呆不住了!足球队是好玩,但是影响学习,天天都训练到很晚。你想想,人在已经在学校做完作业了,我才刚刚开始做,天天

都做到很晚,这多不好啊,所以,我就决定旷课,不去训练。

活动课开始了,应该是去球队的,但我却跟着班级队伍去活动了,当我玩得兴高采烈的时候。突然有一只手伸了出来,回头一看,是我的足球队成员--阿城“噢,阿城,你好啊!”我以为他是路过这里的,所以我热情的和他打招呼,但万万没想到:“小张叫我叫你去足球队。”他居然是破坏我的旷课计划的!我顿时警惕起来,两脚紧贴着地面,生怕一个不小心把我拉走,突然田径场来了四个同学,想必是小张派来,尽管我竭尽全力,但是还是给他们像抬烧猪一样抬走。我望着天空,想像接下来小张训斥我的情景,却万万没想到会这样……

唉,真是悲剧咯,怎么办,逃吗?那么我的好学生生涯就结束了;和他骂过?依然死定。都不行啊!我开始后悔了,但世上没有后悔药啊!为什么我要这样做!

脚步突然停了,到了。紧张的我不禁看了看小张的动作,翘着二郎腿,不像是骂人的气势啊。但我还是紧张的不得了,我的脚不停的颤抖,我犹如自己面前的是一只老虎,一张口,一下子就把我吃掉。

没有骂人的高音,也没有训斥人的气场,只是一声低沉又亲切的话:“你是不是不想来足球队呢?”

我非常的茫然,心想:“怎么不骂我呢?”我是什么都没说,一直笔直的站着。心想:“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的性格,看你那张贼贼的脸,十有八九笑里藏刀,我和你说实话,难道你不会骂死我吗?

“那我给你休息吧。”小张的眼神没有半点杀意,语言也极其温柔,准备看我被老师骂到狗头淋血的同学也一脸茫然,不知小张在搞什么花招。我也一脸不解:小张这是什么意思呢?是想“炒我鱿鱼”呢?还是想……我顿时乱了,难道我的足球队生涯就此结束了吗?“要不下个星期你再来吧。”听到小张这句无比有亲和力的话,我的心头大石也就此放下。我兴奋的再次跑回班级的活动场地,这种快乐感,是前所未有的,很放松,无拘无束。

一天之后,活动课又来了,我居然天上掉屑饼也不要,我并没有接受小张的假,我竟然情不自禁的去了球队,而之后,也没旷课。

哲理故事, 陪伴我和学生共成长 篇15

一、阶段目标, 用故事指引我们

学期初, 需要开主题班会;每月班级量化考核成绩下来之后, 要召开得失总结会;每次大型考试之后, 要召开学情分析会;每次活动, 要召开动员发动会, 等等。为的是全班统一思想, 确定下阶段奋斗目标。每次开会, 我都会准备一个励志小故事讲给学生听, 如《高空属于雄鹰》, 《采麦穗的人》等, 让学生学会坚持, 学会竞争。利用自己教英语的优势, 把买给孩子的中英文哲理故事《发现最好的自己》充分利用起来, 一边学英语, 一边学做人。学校无论哪个处室开展的活动, 都让学生积极参与。开始学生自信心不强, 中考失败之后, 总认为低人一等。我就软硬兼施, 要求全员参与, 优中选优, 班级共同谋方案、出点子, 一步步引领学生成功。如在参加“文明风采”征文比赛中, 学生都觉得自己文采差, 我就以“感恩的心”为题, 择优挑出10篇文章, 在班内大张旗鼓地评选表彰“十大才女” (我班是学前教育专业, 都是女生) , 一起鉴赏、修改。最后推荐的殷春燕同学的文章被评为全国一等奖, 还有两人分获二、三等奖。

在学校团委组织的手抄报和黑板报评比活动中, 我班都是一等奖。由于我班全是女生, 数学成绩差是公认的事实, 很多学生自信心严重不足, 加上学生刚到幼儿园进行了近一个月的实习, 数学老师又突然生病等因素干扰, 很多学生甚至放弃了数学。我就利用小故事《勇者无畏》、《谁放弃了你》等引导学生, 让他们知晓放弃是懦夫行为。我还充分利用班内数学成绩好的学生组成帮教小组, 在今年青岛市数学应用知识比赛中, 全校挑选12名学生参赛, 很多学生以为会从机电、计算机等专业的男生中挑选, 可最终我班王璐、徐长琳、孟凡霞、张海平、徐梅、王薇等6人入选, 并全部获奖。“谁说女子不如男”的奇迹再次在我班发生。可我和我的学生知道世界上没有奇迹发生, 只有努力, 只有不放弃!

二、工作迷茫, 用故事照亮我们

德育工作千头万绪, 原本风平浪静的一天, 会在霎时掀起波澜。学校为了抓学风, 要求学生不得在上课时间使用手机。可总有些学生经不住手机的诱惑而步入雷区。有一次我在没收了一个学生的手机后, 她竟然在贴吧里发帖发泄自己的不满和对教师的愤怒, 让我既伤心又迷茫, 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心情平静之后, 我在班内发了2则小材料让学生阅读讨论, 一则是《IP地址事件》, 一则是《换位思考, 承担责任》, 在激烈的讨论之后, 学生知道了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意见, 哪些该做, 哪些不该做, 当事学生也向我承认了错误。

还有一次, 记得我去上早操, 刚到学校门口, 门卫师傅拿给我一张纸条, 说是早上开门的时候在大门上贴着的。拿过纸条一看, 上面写着:李* (我的名字) , 你给我等着!从那潦草的字迹及几个大叹号上, 能感受到写纸条的人对我的极度愤恨。一下子我真蒙了, 谁和我有着莫大的仇恨?当时想想昨天因2个走读生迟到, 私自改校服裤子, 且没有完成上交作业, 下午找过她们谈话, 是谁写的我心中有数了。心情平静下来之后, 我找了一则小文章《沙滩上的字》, 和学生共同欣赏完之后, 说, 有的同学在处理心中的不满时, 把不满写在沙滩上, 海浪过后, 一切消极的情绪都化为乌有, 这种处理方法值得我们学习。有的同学处理不满情绪就像往木板上钉钉子, 钉子即使拔出来, 但对木板造成的伤害却永远存在。我们班有个同学在被老师批评之后, 一时还想不开, 但是却处理的很好。她把不满写在纸条上, 然后扔掉, 我想, 扔掉的肯定还有她心中的负面情绪, 现在心里轻松了, 一定会很阳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说这番话时, 我用眼角的余光观察那个同学, 看到她面露羞愧之色。

三、矛盾纠纷, 用故事映射我们

很多人以为学前教育班全是女生, 管理容易。其实女生有女生的问题, 她们娇惯、小心眼、自私, 经常会因为一点小事引发矛盾。这些矛盾如果置之不理或上纲上线, 都会让矛盾积累或爆发, 给班主任以后的工作带来被动。比如有次我班两个同学因为戴了一样的头花而争执起来, 最后竟大打出手。那天恰逢班会, 我没有提这次矛盾纠纷, 还是一如既往地学习小故事《为什么总是别人的错》, 《刺猬不要扎着刺猬》, 在全班分成8个小组, 掀起一场大讨论, 每个人都要发言, 组长汇总各同学的观点后交流, 特意安排吵架的那两个学生为组长。汇报时, 她俩都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也极大地感染了其他学生, 学生懂得了最幸福的不是独有, 而是分享, 友情之树需要灌溉, 不是攫取……

我和官员的故事 篇16

1.2008年,上海某区的领导通过曲折的朋友关系找到我,问我能否帮助他们,区里要做一个文人名人的讲座,预算是X万元。我说我不合适吧。该领导说,哦,你误会了,我们是想让你牵线联系一下余秋雨老师,你们都是作家,肯定认识。

2.200X年,在南国某地级市参加拉力赛,政府组织了赛员欢迎宴席,我被组委会强行叫去参加。因为有点名气,所以被安排到了主桌上。我随意坐下,感觉眼前的饭桌大小不亚于足球场的中圈弧,正郁闷要是中间放一盆菜,得在桌上爬半天才能夹着,到时不知道要不要让领导先爬。边纳闷边环顾四周,发现一桌的官员都看着我,表情怪异,欲言又止。我们互相对视着,一个秘书模样的人目露尴尬,到我耳边,说:“韩寒同志,实在不好意思,你坐的是市长的位置。”

3.市长入座后,和我寒暄了几句,突然放开嗓门道:听说你是一个作家,希望你帮我们S市大力的宣传啊,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城市建设在这几年发展都很快。桌上马上有人接话说:“对对对,尤其是市长就任以后。”我说:“你们的办公楼还有这个饭店建设的最气派,要不我写篇文章歌颂一下。”话刚出口就觉得有点失礼。不料一桌人连声称好。

4.某地比赛期间,有一个赛前发布会,当地一个公务员接我去会议中心,我说,你们政府里这些树好漂亮啊,他自豪道:“当然,这一棵可要价值……”

5.2010年,参加一个演讲。请我去的官员比较开明,也喜欢艺术,人还不错,也邀请了另外几个我颇为欣赏敢怒敢言的朋友。我上台说:“今天我要演讲的内容是,城市,让生活更糟糕……”演讲完我电话给正在看视频直播的朋友,问讲的怎么样,朋友说:“就听到第一句,突然就插广告了,然后你就再没出來。”不过说句公道话,上海这个城市,除了生活压力大,文化管制紧以外,治安、环境等其他方面在中国都算不错。

6.在北国某县比赛,被车队安排和当地一些官员吃饭。听到隔壁桌在敬酒,被敬的车队朋友推说一会儿还要开车,万一被查到酒后驾车就不好了。官员说:“不怕,绝对没问题,敬你的就是交警总队的。你吃好以后我们组织一个桑拿,赛前放松一下?客气什么,来,我让我们治安总队的队长安排一下,他知道哪里好。”

7.某县的领导秘书通过博客上留的邮箱地址联系我,称县领导同时是一个企业家,他愿出一个高价,让我帮他写一本传记,讲述他光辉的政绩。

8.西南某地级市的一个领导通过赛车圈的体育记者找到我,要我为他写一本书,同样诉说他的经历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心得,条件是版税一人一半。

9.朋友Z做文化产业,曾经去申请一个文化扶持基金,问我要了一本签名书送给负责审批的人。但后来他落选了。我看过他的计划书,写的很好,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另一个朋友告诉我,你们两个傻子,真的只给了一本书么?里面什么都没夹?

10.某朋友的父亲,在某镇做镇长,他办公室的电脑默认首页就是他们的政府官网,官网下面有一堆链接,都是各个职能部门的网站,诸如经委,科委,民政局等,他就在这些历久弥不更新的官网之间遨游了好几个月,还颇有心得的认为互联网对官员的影响没有外界传说的那么可怕,直到有一天经人指点,他终于找到了门户网站……所以我看见有官员把微博当QQ的时候并不惊奇。

11.我曾经看到一篇新闻,讲某市的市长被狗咬了一口,遂下令要捕杀全市的狗。作为爱狗人士,我觉得荒唐悲愤,顺手转载在博客上。过了两年,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来自不知哪的公安系统,通知要求删除某年某月某日的一篇文章。我问是哪篇文章,他们义正言辞字正腔圆道,就是那篇《XXX同志被狗咬了》。我问,是因为这位被狗咬的市长升官了么?那边默不作声。我说,删倒是无所谓,就是你们出警实在太慢了。

我和老师之间的故事作文 篇17

自相逢到现在我还记得以前刚教我们说的话。大家好,我姓朱。从今天开始我就是你们的品社老师。希望同学多多关照。

小朱老师在五年级的时候,让我们快乐的度过了一年。给予了独特又美好的回忆……

当小朱老师来给我们上第一堂课时,于是我喊了一声——小猪老师。顿时,全班哄堂大笑,我大胆地看向老师,希望她有反应,却惊讶的发现老师正在用眼盯着我。似乎刚才的两三分钟的相处,就看出我的“小九九。”我顿时像焉了的花一样心虚的低下了头。

夏天时,老师穿得更好看。每当老师上完预定的进度,就让我们看电影,让我们分元以上这门课,俗话说:只要你愿意学,才会学好。

小朱老师很细心,我那时没有经验,畏手畏脚,瞻前顾后,做事总是做不好,是朱老师告诉了我做事要认真去做的道理。

我曾为此深深苦恼过,也尝试挑战自己。最后终于成功了。

老师给予了我鼓励,让我越来越有经验。老师,就是您那敏锐的眼睛与您对我的信任,才有了今天这样的我。

“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谆谆如父语,殷殷似父亲。”这,便是我和小朱老师之间的故事。

我和老师的故事 篇18

石老师在上这篇课文时, 围绕着“初学铺垫”这个训练目标分三个阶段完成学习任务。第一阶段叫“链接生活, 明确目标”。石老师从生活中选择具体的实例, 引导孩子领悟什么叫“铺垫”, 并且初步感觉到在一段话里有没有“铺垫”所产生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有了铺垫会使得人的情感变得更加强烈。第二阶段, 借助教材, 消化目标。以教材为例子, 让孩子们感受到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所起到的铺垫作用, 引导孩子更好的消化“铺垫”这个教学目标,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第三阶段, 超越文本, 落实目标。通过写铺垫, 评铺垫的训练, 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这堂课我虽然没在现场听, 但是通过反复阅读这堂课的教学实录, 仔细回味石老师所设计的每一个环节, 真是独具匠心, 奇巧无比。细细品味, 怎一个“妙”字了得。

一、一课一得, 巧设学习目标

看了石老师很多的课堂实录, 发现他的课堂导入语从来没有什么花架子, 也许这一个细节也正是他“求真务实”的细微体现。所以经过反复研读, 我发现他的课堂导入有这么几个特点:一是为目标而导入, 他的导入语直接体现学习目标, 让学生在上课之初就非常明确课堂上所要完成的任务是什么;二是为生活导入, 导入语所用内容都是生活中的事例, 这样一来学生容易理解, 容易产生兴趣, 容易调动气氛;三是为知识导入, 他的导入既是课堂的引领, 又是一种知识的体现。比如说石老师在执教这一堂课时, 就是非常巧妙地设置了一个问题。课前他说自己把一件衣服晾到阳台上, 被风吹掉, 跑下去却找不到了, 问学生碰到这样的事, 心里怎么想。对于这么简单的问题, 学生很随意地回答说那是可惜了。接着石老师又说这件衣服, 是出差到北京在耐克专店买的运动服, 那颜色特鲜艳, 老远就给人有醒目的感觉, 那款式穿在身上真是酷, 如果再戴上一副墨镜, 那简直是一个贝克汉姆, 用手摸一摸, 那手感特好, 滑滑的、软软的, 真舒服。这样一件衣服, 洗了晾在阳台上, 风一吹, 掉下去找不到了。大家觉得——, 听完这番描述, 此时学生已经是急切地回答:那真是太可惜了。

看到此处, 不禁要问:为什么石老师要对同样一件衣服进行两种不同的设置?如此对衣服的描述又与《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有何干系呢?说实话, 我作为老师尚且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 学生更不必说。当我正期待着石老师像其他老师上公开课一样, 立马解答学生的疑惑, 道出他这样设置的意图, 并引入课题时, 石老师仍是不紧不慢地专门设置了分析训练。他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前面回答的是“可惜”, 而后面回答的却是“太可惜”。学生非常自信地分析道:耐克衣服是名牌呀, 颜色又那么鲜艳、醒目, 款式又那么酷, 摸起来的手感又那么好, 这样的衣服掉了, 肯定是“太”可惜啦。对于这样的回答, 可以想象得出, 石老师很满意学生的分析, 于是到此时才给学生小结说刚才对耐克衣服做的一番描述, 叫铺垫。并且在黑板中间的最上方板书“铺垫”二字, 还补充道:“铺垫”呢, 就是写一件事, 为了使别人感觉更强烈, 在前面所做的一番描述就叫铺垫。石老师还特意问学生以前是否学过“铺垫”, 当然, 对于一群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们来说, 回答是否定的, 所以石老师在铺垫前面加上“初学”二字, 告诉孩子们今天这节课学习的目标是“初学铺垫”, 并且将通过学习《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课来完成这个目标。

石老师经常强调:课堂学习不是简单地为文本内容而设置, 不是为教教材而教学, 从来都是教学生学习的方法, 通过传授方法, 让学生能够独立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类似的问题。细致品味, 石老师的教学设置真是妙不可言!竟然能在悄无声息之中通过和孩子们聊家常, 聊孩子们最熟悉的一件衣服这样的话题, 从而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更微妙的是通过对衣服的补充描述, 又引导孩子们对前后两次情况的分析, 引出了最要紧的学习目标, 真有“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文本写法两不误, 巧设衔接

当学习目标如此巧妙地生成之后, 我的好奇心就更强烈了!因为接下来的重头戏是如何完成这个学习目标, 其实想要完成这个学习目标也不难, 直接找出文中的“铺垫”, 然后分析给学生听就行。可是文本呢?这还只是第一课时呀!课文内容也得学习呀!总不能直接揪出“铺垫”进行讲解吧?那不成了应试教育的练习课了吗?

所以难就难在既要完成这个学习目标, 还要带领孩子们顺利地学习文本知识。也就是如何做好导入语与文本内容学习的衔接问题。为此, 石老师在这堂课中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巧妙的学习范本。他先通过过渡语:“那好, 今天石老师就教你们初学铺垫, 我们借一篇课文为例, 来学这种写作技巧, 这篇课文的题目是《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个“借”字就把目标和文本很自然地拴在了一起, 接下来他又安排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环节, 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的同时, 思考一个问题:小村庄的故事的结局是什么?

石老师竟然让学生先从村庄的结局开始思考, 带着这种好奇感, 学生通过阅读找出小村庄被大水冲走, 最终消失的原因。通过这种新奇的教学方式, 学生很自然地体会到那种“太可惜”的情感。于是石老师趁热打铁, 让学生重点阅读第一自然段, 这个段落也正是学习铺垫的要害所在。通过让学生概括和背诵小村庄那曾经的美丽, 渐渐的……无论是对小村庄的怜惜还是对“铺垫”二次感知, 都在学生的脑海中悄无声息地得到升华。

先从课文结尾开始学习, 如此安排既照顾课文内容的分析讲解, 又巧妙地引出事情发展的原因, 巧妙衔接“铺垫”这个学习目标。就好像在不知不觉之中树立了一个靶子, 让学生瞄准这个目标, 学习这个目标, 突破这个目标, 做到有的放矢, 箭无虚发。

三、思维辩证, 巧设质疑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文揭示了村庄里的人的错误行为以及其引发的严重后果——不爱护大自然, 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围绕这一中心主旨, 很多老师都把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定位为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所以在课堂上直接把它当成思品课去教学。“环保”这一主题, 作为这篇文章的一个学习重点自不必说, 关键问题出在很多老师对待文章, 对待学生的一些极端做法, 为教教材而教学。在课堂上想方设法地引导孩子去发现和思考曾经美丽的小村庄发生灾难性变化的原因, 当学生找出“环保”这一主旨之后, 老师的教学过程要么戛然而止, 转而讨论另外的话题;要么顺势拓展, 让学生说出身边类似不环保的同类现象, 由此就觉得课上成这样就算是完成了。

然而, 在这堂课上, 石老师却是让孩子们用另一种方式去思考问题。他先是问学生:村子里的人为什么要砍树?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是因为村子里的人要盖房子、做家具、做工具、当柴烧。石老师紧接着话题, 又问学生砍了树怎么就会有这样悲惨的结局, 学生依然很容易就从文章中找到答案, 那是因为他们一年又一年地砍, 树砍光了, 山上土地裸露了, 才会出现这样悲惨的结局。学生把问题思考到这里还是不难, 可是接下来想要对土地裸露之类的生态问题进行理解还是很有难度的, 因为他们没有相关的生活阅历。考虑到毕竟只是三年级的学生, 所以石老师又鼓励他们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讨论土地裸露、水土流失是怎么一回事。最终让学生明白老百姓盖房子是应该的, 不可能让村民们永远住茅草房;砍树做家具也是应该的, 不可能让村民们永远像原始人那样用石头当桌子、当凳子;老百姓要耕地种庄稼, 没工具不行, 所以树可以砍, 关键在于砍了后, 更应当把树种好, 砍的应当是少数, 种的是多数, 这才是真正的环保, 这才能永保我们的地球是绿色的世界, 这才是大自然的良性的循环发展。看完石老师安排的这个环节, 真是让我获益匪浅。石老师竟然训练三年级的孩子的辩证思维能力, 名师就是不一样。由此, 一方面告诉我们孩子的能力是不能低估的, 我们在课堂上应当充分相信学生,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另一方面告诉我们, 语文课也是思维训练的主场地, 并不是只有理科性的学科才能训练思维, 用石老师讲座中的话来说, 老师就应当通过课堂训练孩子的思维, 思维的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语文知识的学习只不过是个例子而已, 通过这些“课例”达到训练思维的真正目的。

四、联系生活, 巧设强化练习

这堂课刚开始就以衣服从阳台上掉下后却找不到为例子, 引出学生对衣服在失去后通过不同的描述, 所产生的不同情感程度的体验, 继而引入到文本的学习。其间为了让三年级的小学生易于理解土地裸露、水土流失的危害, 又列举老百姓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合理砍伐树木的事实, 从而训练学生辩证思考树木砍伐的合理性。最后为了让学生对“铺垫”的写作掌握透彻, 再次进行强化训练。先后安排了三次情境训练。如有一位同学的一支钢笔掉了, 要使别人感觉到很可惜, 前面该怎么铺垫;再如有一位同学没吃早餐就到学校来上课, 要使这位同学到了中午感觉很饿很饿, 前面该如何铺垫;又比如班级劳动委员工作很负责任, 有一天开完运动会, 该扫地的那一组同学都跑了, 他一个人把教室打扫干净, 要使人感觉到他很累很累, 该怎么铺垫。

这些例子都是源自生活, 贴近生活, 学生易于理解。在不知不觉之中, 通过“巧识铺垫”、“巧学铺垫”、“巧练铺垫”这几个过程, 学生便掌握了“铺垫”这个知识。由此可见, 让学生的知识学习在生活的事例中得到强化是多么的巧妙, 多么的有趣, 多么的有效!

五、前后照应, 巧设教学环节

石老师听年轻老师的课有点古怪!他从不做笔记, 却非常重视课堂每个环节的时间记录。他喜欢评判每个教学环节占用了课堂多少时间, 产生了多少效果, 学生学到了多少知识, 时间用得值不值。他曾经说过, 课堂之上不能省的环节绝不能少, 没有价值的环节一个都不能多。上课绝不能浪费时间, 浪费自己的时间就是悲哀, 浪费别人的时间就是谋财害命, 一个班级有那么多孩子, 如果在课堂环节上浪费时间, 那将伤害到多少生命。所以课堂上关于每个环节的设置一定要争分夺秒, 惜时如金。

回顾石老师这堂课的每个环节, 那真是充分诠释了惜时如金的含义。从感知“铺垫”到解读文本, 到辩证思考环保再到分析课文中的“铺垫”, 最后到“铺垫”的巩固训练, 无不环环相扣, 层层推进;如果再浓缩了之后看课堂每个环节的要点, 无非就是三点:感知, 分析和强化。从导语开始到文本解读到巩固训练都是运用感知分析强化这三个方式, 做到前后照应, 简单易行。真所谓把课堂时间充分运用到了极致。

从观众的角度来看石老师这节课:那真是直截了当、明确目标, 照顾周全、兼顾知能, 辩证发展、训练思维, 前后照应、惜时如金, 简明扼要、易于仿效;从学生的角度来听石老师这节课:那真是一课一得、学有所成, 既学知识又得能力, 善思善辩、学会成长, 反复训练, 不断强化。

上一篇: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好吗下一篇:选择大于努力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