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老师讲故事

2024-11-05

谢老师讲故事(共10篇)

谢老师讲故事 篇1

谢老师讲故事

(一)今天开始,谢老师就要在《青少年宫手机客户端和微信公众平台》讲故事了,欢迎小朋友,大朋友们都来听,更欢迎大家都来讲!

谢老师的故事十个为一集,现在是第一集!每天坚持讲2个,欢迎你们听过故事,留下意见!

让我们的故事真能让孩子喜欢,为孩子服务而努力!

(一)外公是总统

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小外孙女有一天和小伙伴玩。回來后,他问母亲:“妈妈,他们说我外公是总统,您为什么不告诉我呀。”妈妈平靜地说:“我是怕外公会成为你炫耀和依靠的资本啊!”

谢老师的话:你看这位小女孩竞不知道自己的外公是位大总统。相比之下,有许多中国的小孩子就知道父亲是处长、爷爷是局长,并以此作为炫耀的资本,请你就这个问題和爸爸妈妈讨论一下好吗?

(二)快乐

一群学生在到处寻找快乐,却遇到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他们向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请教:“老师,快乐到底在哪里?”苏格拉底说:“你们还是先帮我造一条船吧!”这群学生暂时把寻找快乐的事儿放在一边,找来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锯倒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树,挖空树心,造出一条独木船。独木船下水了,他们把苏格拉底请上船,一边合力划桨,一边齐声唱起歌来。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快乐吗?”他们齐声回答:“快乐极了!”苏格拉底说:“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为着一个明确的目的忙得无暇顾及其他的时候突然来访。”

谢老师的话:原来,快乐在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中隐藏,认真地热情地去做每一件事,快乐就会来找你!不信你也试一试。

(三)诚实至上

我永远认为诚实至上,但是对于这条箴言的体会,从来没有像二次世界大战时在训练营中那样亲切。

文中的“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体会?让我们听听他的故事吧:“我不大擅长赛跑,所以在越野赛中很快就远远落在别人的后面,一个人孤零零地跑着。转了弯,是个岔路口。一条路,标明是军官跑的;另一条路,是土兵跑的小径。我停顿了一下,暗自咒骂做军官真合适,有许多便宜可占。但是不管怎样,我仍然朝着土兵的小径跑去。没想到过了半个小时,我已到达终点,名列第九。我说一定是他们弄错了,我从未跑过前10名,说实在的,连前50名也没有跑过。主持赛跑的

军官笑着说:”今天你不是跑了前10名吗?“过了好几个钟头,大批人马到了,他们跑得筋皮力尽,看见我们悠闲自在地喝着咖啡,觉得奇怪。那时我们大家才醒悟过来,在岔路口诚实不欺,多么重要。

谢老师的话:别以为老实人总吃亏,你看故事中的“我”却一点儿也没累着。那么,岔路口的两个路标部队为什么要这么设计?如果是你,你会像文中的“我”那样诚实吗?

(四)记住的和忘却的

阿拉伯国家有位作家名叫阿里,有一次他和吉伯、马沙两位朋友一起旅行。三人经过一处山谷时,马沙不小心,失足滑落下来。幸亏吉伯拼命拉他,才将他救起。马沙于是在附近的大石头上刻下了:”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救了马沙一命。“ 三人继续走了几天,来到一条小河边,吉伯跟马沙为了一件小事吵起来。吉伯一气之下打了马沙一耳光。马沙跑到沙滩上写下:”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打了马沙一耳光。“当他们旅游回来后,阿里好奇地问马沙:”为什么要把吉伯救你的事刻在石头上,而将吉伯打你的事却写在沙子上?马沙回答:“我永远都感激吉伯救我。至于他打我的事,我会随着沙滩上字迹的消失,而忘得一干二净。”

谢老师的话:亲爱的同学们,记住别人对我们的帮助、支持和恩惠,洗去我们对别人的怨恨、不满和挑剔吧!这样在人生的旅程中你才能更自由、幸福和快乐。

(五)骑马与走路

有个人特别羡慕别人骑马,他非常渴望有匹自己的马。他觉得骑马多潇洒,而用脚走路真是太麻烦,太没有意思了。别人告诉他:要想得到马,必须用你的双腿来换。这人听了,毫不犹豫地献出了自己的双腿。他于是得到了一匹马。这人骑上马真是太高兴了。马的奔驰带给他一种飞翔的梦一般的感觉。但是他渐渐地发现人不能总骑在马背上,当他下马时才发现,今后他的生活是多么的艰难。

谢老师的话:没有马只是一点小小的遗憾,没有腿却是终身的苦难。故事中的人真是够愚蠢了,你们现在一定在嘲笑他吧,其实我们有时候就会犯这样的错误,比如有的人用健康去同金钱交易,用良心去同损人利己交易„„同学们遇到诱惑时想想这个故事吧。

(六)神气的胡子

有一位学者,以他的学识和那神气的长长的胡子而自诩。有一天,一个年轻

人想和这位学者开个玩笑。只见他走上前去,深深鞠了一躬说:“大师呀,我的同志和我打赌,请你告诉我,您在睡觉的时候,胡子是放在被子上面呢,还是放在被子下面呢?”学者想了一下说:“我自己也不知道,以前没有注意过这件事情,我回去看看吧,明天这个时候你还在这里等我,我会告诉你。”学者回到家里,躺在床上,发现自己怎么也睡不着。他在床上翻来覆去,不停的想着他的胡子:它是在被子底下呢,还是在被子上面呢?无论他怎么想,他的记忆也无法给他答案。最后,他决定试一试。他先把胡子放在被子上面,但心理总不能平静。他的位置对吗?假如放对了,为什么总睡不着呢?他心理这么一想,就把胡子放在被子下面了。但这也好不了多少,因为他还是睡不着。“这么做还是不对。”于是学者又把胡子拉出来放在被子上面,就这样,他一会儿把胡子放在被子上面,一会又把胡子放在被子下面,整整折腾了一夜。第二天傍晚,他出现在那位年轻人的面前。他:“我的朋友,我过去长这么长的胡子,可我睡得很香。可你问了这个简单的问题后,我再也睡不着了。这显示我智慧和值得夸耀的胡子,现在对我来说却成了怪物。我觉得以后再也不会舒舒服服得带着它了!”

谢老师的话:对自己所拥有的特长,要抱着一可人颗平常的心态,就会认为这没有什么可以值得炫耀的,如果你开始在意别人的评价,只守侯那份值得自豪、引以为荣的优点或成绩时,你再也不会自然的生活了,从容的面对了,它们已经成为你生活的包袱,前进的累赘了!

(七)过失与责任

1920年,一个11岁的美国男孩踢足球时,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邻居向他索赔12、5美元。在当时12、5美元可是笔不小的数目,足足可以买125只生蛋的母鸡!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承认了错误,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男孩为难地说:“我哪有那么多的钱赔人家?”父亲拿出12、5美元说:“这钱可以借给你,但一年后要还给我。”从此,男孩开始了艰辛的打工生活,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挣够了12、5美元这一“天文数字”,并还给了父亲。这个男孩就是日后成为美国总统的罗纳德 李根。他在会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明白了什么叫责任!”

谢老师的话:天下父母都望子成龙。里根的父亲很伟大,他深深懂得:要让孩子懂得承担自己的过失,对孩子仅有期望是不够的,“成龙”实在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就是在这样的过程里让里根懂得了什么叫责任。读了这个故事,相信你也明白了什么是责任。

(八)种植春天

从前,有一位国王,性格冷酷。他的国度里所有的地方都盖在厚厚的白雪之下,从来就没有花的芳香和草的翠绿。他十分渴望春天来到他的国家,但是春天

从来不肯光临。这时,一位流浪已久的少女,来到了皇宫的门前,她恳求国王给她一点食物和一个睡觉的地方,她实在是太饿太累了。但是国王从来不愿意帮助别人,他叫随从把少女赶走了。可怜的少女在肆虐的风雪中走进了森林。在森林中,她遇见了一位厚道的农夫。农夫急忙把她扶进屋,让她睡在温暖的火炉旁,给他盖上毛毯,然后用仅有的面粉为少女做成了面包和热汤。当他把面包和热汤端到少女面前时,才发现少女已经死了。农夫把少女埋在了田野里,并把面包和汤放进去,还为她盖上了毛毯。第二天一早,奇迹出现了,尽管其他地方仍是白雪皑皑,但是在少女的坟墓上,竟然开满了五彩斑斓的小花,这里的春天来了!这个少女便是春天。农夫接纳了她,诚待了她,滋润了她,安息了她,于是也便享受了她!

谢老师的话:原来,只要付出,一切都会有收获的,无论你付出得多么早,或者是多么晚。原来,没有什么可以真正死去,除了一颗冷酷的心。原来,春天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握住我们每个人的手,静静地等待我们去把她种植,等待我们用爱作中介,把冰凌百丈变为繁华万朵。也许,这样静静等待我们的,并不仅仅是春天!

(九)船王与儿子

有位船长有着一流的驾驶技术,他曾驾着一艘简陋的帆船在台风肆虐的大海中漂泊了半个月,最后死里逃生。后来,他有了一艘机帆船,他又多次驾驶着他的新船行程几千里到过海洋最深的地方,渔民们都称他为“船王”。船王有一个儿子,是他唯一的继承人。船王对儿子的期望很高,希望儿子能掌握他的驾驶技术,开好他设计的这条船。船王的儿子对驾驶技术学得也很用心。船王的儿子到了成年,他驾驶轮船的知识已经十分丰富了。船王便放心地让他一个人驾船出海。第一次出海,他的儿子就死于一次台风中,一次对渔民来说也十分微不足道的台风。船王十分伤心:我真不明白,我的驾驶技术这么好,我的儿子怎么会这么差劲?我从他懂事就教他如何驾船,从最基本的教起,告诉他如何对付海中的暗礁,如何识别台风前兆,又如何采取应急措施。凡是我积累下来的经验,我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可是,他却在一个很浅的海域内丧了生。

谢老师的话:船王不明白他的儿子为何会死,你明白吗?船王一直手把手的教儿子,一直跟着儿子。他只传授儿子技术,却不能传授儿子教训,也不让儿子经历教训。对于知识来说,没有教训作为根基,知识只能是纸上谈兵。从小不让孩子摔跤,等长大了,摔一跤就再也爬不起来了

(十)补脑

美国有一位著名的大作家叫马克。吐温,他说话特别幽默。

有一回,马克。吐温收到一位刚刚学习写作的青年来信。写信人对这样一个问题很感兴趣,他这样写到:“听说鱼骨里含有大量的磷质,而磷质有助于补脑,那

么要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大作家,就必须吃很多的鱼才行吧?您是否吃了很多鱼,请问,您吃的是哪种鱼?”

马克。吐温回信说:“看来,你得吃一对鲸鱼才行!”

谢老师的话:读了这个故事,你一定觉得这位青年很可笑吧。是的,除了虚假的广告之外,还没听说过补品补出的伟大人物,只听说过:“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天才来自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相信你也一定理解了这两句话的含义!

谢老师讲故事 篇2

他们, 在十五六岁, 青涩懵懂, 就开始学习生存的技能;他们, 在十七八岁, 花季雨季, 就开始承担生活的重压;他们, 或继续, 或放弃, 或迷茫, 或别无选择……但, 他们, 又是青春浪漫, 充满幻想, 精力充沛, 敢爱敢恨, 脾气一旦上来堪比一头小牛。

我就是一名管理这样一群学生的“80后”班主任老师, 面对“90后”的学生, 我苦恼与开心并存, 烦心和快乐并存, 生气和无奈并存, 为信念和理想坚持和努力着。讲台上的我白色T血, 休闲牛仔裤, 声音洪亮, 底气十足。听课的是43个和我年龄“差不了多少”的“90后”职一学生, “80后”老师遭遇“90后”学生:两代“新新人类”斗智斗勇。面对“90后”学生, 到底怎么办?成了摆在我这个“80后”老师面前的一道难题。

“端午节好歹也是纪念一个男人的节日, 到那天男生是不是可以不值日呀”, 一名男生在早读结束的上课前大声吆喝着, 随后就是附和声此起彼伏。有一次, 我给班上的女生开了绿灯, “女生可以一周2到3个同学不跑早操”。此政策执行一周, 班上的男生就一浪盖过一浪地起哄也要“男女平等”。我和学生最终“讲和”了, 条件是:男生迟到后的处罚由一次30个俯卧撑变为20个。许多老师就像是在解一道数学难题, 耐着性子, 微笑着和他的学生“讨价还价”。

为了“打入敌人内部, 以期分散瓦解”, 我可谓是在‘90后’边缘游走。原本很讨厌韩剧的我, 放弃了周末, 主动从网上下载了好几部韩剧, 诸如《天堂的阶梯》《浪漫满屋》《皇太子的初恋》等。我是一边看, 一边做笔记、背台词, 目的只有一个:和学生交流时冷不丁说上两句台词, 会让学生感到我这个老师离他们的世界并不遥远。“喜欢我这个人, 再喜欢这门课”。

和我一样“费尽心机”和学生打成一片的“80后”老师不在少数, 尽管年龄优势原本使我们更容易接近这群学生, 但我们并不敢掉以轻心。我就不时听到过“80后”老师“与学生斗, 其乐无穷”的自嘲。他们已然摸清了学生的“底细”:老教师“哄一哄, 吓一吓, 诈一诈”的“三字经”已成为老黄历, “现在的孩子根本不吃这一套”。让我高兴的是, 我的付出并没有白费。我就听到我的学生私下里对我这样评价:“郭老师一肚子时尚的词语, 一下子拉近了和我们的距离。”班上有男生长得胖, 郭老师会说长得真“Q版”“连我们都还不知道什么意思呢!”

头疼的事同样降临在其他同事身上, 每学期末学校都会组织一次学生对老师的“民主测评”, 学生给老师打分。令老师心寒的是, 只要平时对哪个孩子批评多一点, 就会遭到报复, “怎么坏就怎么说”。现在老师都不敢说学生, 生怕说重了那些学生做出什么过激的事来。在我一个同事的班里, 曾发生过2名女生因为和父母吵几句嘴就一起离家出走的事情。有个学生曾这样“戏弄”他的老师:上午老师让他罚站, 下午他便打电话“通知”老师, 自己在黄河边上, 想不通要跳黄河。急坏了的老师, 动员所有没课的同事四处找。就在所有人像热锅上的蚂蚁在黄河沿线团团转的时候, 老师的电话又响了:“我在校门口, 看你以后还敢欺负我。”

“打不得, 骂不得, 重不得, 轻不得, 苦口婆心又嫌你婆婆妈妈。”我就跟自己的学生时代比了比, 非常感慨:“‘90’后的学生简直不可思议, 我们这一代哪敢当面顶撞老师啊, 现在的孩子, 即使是犯了错误, 还跟没事儿人似的。”让“80后”老师感到“90后”学生难教育的年轻老师比比皆是。有问题, 学生动辄投诉媒体, 上告教育局。“12345 (市长热线) , 有事找政府”, 是很多孩子挂在嘴边的口头禅。老师很是无奈:“在‘90后’学生面前, 老师是唐僧, 只能念念经。”

我就听学校政教处的张老师讲过这样的话, 学校里最难面对的就是“最难缠的学生”了, 古人有云:美女的标准都是一样的, 但丑女却各有各的丑法。就我们学校的学生而言是太适合不过了。所谓好学生的标准都是一样的, 但问题学生也是各有各的问题。我就听学校的一个班主任说过这样的一个例子:有一次, 他苦口婆心连续3天给一个问题学生做思想工作, 学生终于请来了家长, 家长也“似乎被感化了”很是配合。可后来才知道, 所谓的家长是学生花钱雇来的, 真实身份是学校附近市场上卖面的商贩。上级部门常常转来对学生投诉的“反馈”, 称有学生反映学校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希望落实一下。“像没头的苍蝇一样认真地查来查去, 结果不是子虚乌有, 就是夸大其词。”这让我们当老师的很是烦恼, 并且这类问题不只是发生在我们学校。在各类杂志、报纸和网络上, 这类报道可谓是举不胜举了。

“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极不相符”是“80后”老师对“90后”学生最多的评价。“心智成人化, 行为幼稚化, 做事极端化”, 有老师这样概括“90后”学生。一名女教师举例:两名女生闹矛盾, 一女生想借班主任之手打压对方。于是精心策划, 自编自导了一出“借刀杀人”计。描摹笔迹假传纸条, 让一个不知情的学生向班主任谎称对方要“收拾”她。“匪夷所思”的是班主任之后的调查完全在该女生的掌控之中, 甚至连班主任要问的问题, 也被该女生事先猜测得“一清二楚”。其心思之缜密, 令班主任老师“自叹不如”。最后还是被经常批阅周记的班主任在笔迹上察觉出来, 戳穿了“阴谋”。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一样惯孩子, 孩子最不缺的就是宠。让众多“80后”老师困惑不已的是:不但成天要和学生“斗智斗勇”, 而且还要时不时面对来自学生家长的刁难和“无理要求”。“学生为什么不怕老师?就是因为后面有家长撑腰!”有“80后”老师愤愤不平。“‘70’后的人认为我们这代人桀骜不驯, ‘90后’的人认为我们观念太陈旧, 根本不放在眼里。”这些话多多少少道出了不少“80后”老师的苦衷。

生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使我们这代有着共同的童年和经历, 教物流的贾老师每每谈起总是笑称“80后”是“吃着5分钱冰棍长大的一代”, 现在的孩子对5分钱根本没概念。谈放坦言, 尽管教师的确有资历差异问题, 但学生家长不信任“80后”老师的现实总让老师们觉得“别别扭扭”。尽管“80后”老师大多是“独生子女一代”, 但很多老师仍认为“90后”学生的物质条件要比他们优越许多。在我看来, 无论怎样, 家长和老师的目的是一致的:培养好我们的学生。也正如我们郭校长所说的:“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作为直接面对学生的一线老师, 我们确确实实是这样做的。问题在于现在的家庭溺爱孩子比“80后”有过之而无不及。有老师发现“90后”学生家庭有相当的比例是单亲家庭, 父母离异, 或是父母都正处事业上升阶段, 根本无暇顾及孩子, 孩子大多扔给爷爷奶奶。“孩子的家庭教育大打折扣”, 这些情况也是影响学生正常发展的客观因素。

1982年出生的我本身也是个大男孩, 我也有着爱说爱笑, 贪玩, 任性和有时候放荡不羁的一面。在父母面前我还是个永远长不大的大男孩, 再加上刚刚走出大学校门几年, 难免带有书生气。这些都可能是我们刚走上社会的一代人的不足, 而且可能成为我们在教学方面的阻碍。但根据事物的辩证性来说, 这些又可能成为容易和学生沟通等教学方面的强项和优势。毕竟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 关键是看你如何对待它了。所以, 我坚信“80”的一代是勇于接受困难, 敢于面对挑战, 有能力迎接历史和社会赋予我们任何使命的一代人。

谢小娥访贼复仇故事流变考 篇3

谢小娥访贼复仇故事流变考

安徽师范大学 程 珮

明代凌濛初编撰的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九《李公佐巧解梦中言 谢小娥智擒船上盗》广为人知,中国文学史上也出现多篇演义谢小娥故事的作品。通过对这篇拟话本的“源”、“流”以及出现嬗变的原因进行考察可以发现,作者个人经历、时代背景是形成不同时代特殊的嬗变特征的主要原因,嬗变作品中带有明显的个人创作痕迹和时代印记。

“三言二拍” 谢小娥 唐传奇 《龙舟会》

在中国文学史上,“三言二拍”具有比较突出的地位。“三言二拍”中收录的拟话本作品不仅取得很高的艺术成就,而且体现强烈的时代特色,开创了拟话本创作的辉煌时代;同时,它对后世的小说、戏曲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中不乏一些流传后世的名篇佳作,如《卖油郎独占花魁》、《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转运汉巧遇洞庭红》等等这些家喻户晓的故事。本文所要论述的《李公佐巧解梦中言,谢小娥智擒船上盗》则是“三言二拍”中侠义公案类小说的代表。

这篇拟话本是一篇侠女破疑案的小说,讲述谢父、谢夫及全家遭盗贼杀害,谢小娥落水获救,依妙果寺尼净悟之室,后得父、夫托梦以隐语告之盗贼姓名,小娥在李公佐帮助下攻破隐语关,得知杀父、夫的仇人是申兰、申春,她女扮男装改名谢保,潜入盗贼家中,成为佣保之辈,乘机刺杀仇人,使其父、夫的冤仇得以昭雪。作品给我们展现出一个坚贞不屈、智勇双全的封建侠女形象。

明清文人心目中的“侠客”、“剑侠”等形象很多源于唐代小说家的艺术创作,难以摆脱唐代豪侠小说的影响。唐代在任侠风气的笼罩下,出现大量侠义小说,据统计,《太平广记》中“豪侠”类收入25篇,“三言二拍”中很多都是直接袭用或改造加工唐传奇中原有情节的作品,《李公佐巧解梦中言,谢小娥智擒船上盗》中谢小娥杀贼复仇的故事也并非凌濛初独创,而是袭用唐传奇中《谢小娥传》的情节并进行加工而成。本文试图对《李公佐巧解梦中言,谢小娥智擒船上盗》一文的“源”、“流”以及出现嬗变的原因进行考察。

一、追其“源”——唐传奇《谢小娥传》

《谢小娥传》是李公佐根据真人真事加工创作的一篇传奇,李复言《续玄怪录•尼妙寂》也记载此事,内容大同小异,但嬗变之作描述细致,写得生动感人,谢小娥访贼报仇的故事经过凌濛初之手,不仅增加了时代特色,而且侠义性也更加增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拟话本中人物的性格特征与唐传奇中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唐传奇作为文言小说,塑造人物多用史家笔法,为谢小娥这一侠女作传而已。拟话本中增加了心理刻画、细节描写、场面描写和人物对话,更加强化了谢小娥的坚忍沉毅、贞烈刚强的侠义性格。对于侠女谢小娥的贞节之行,《谢小娥传》称:“誓志不舍,复父夫之仇,节也。佣保杂处,不知女人,贞也。”而嬗变作品对于这一点大加夸饰,话本称赞小娥“又能报仇,又能守志”,结尾添设了豪族争聘小娥的情节,小娥说:“若今日嫁人,女贞何在?宁死不可。”一个贞女形象更加突出,同时也体现出封建社会“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传统观念。此外话本中的侠女形象具有两重性,一是为报自家的仇恨而表现出的狭义性,一是为大众除害而表现出的侠义性。这也是唐传奇中谢小娥身上所没有的。

第二,在情节设置上,唐传奇以“作意好奇”著称,注重情节的传奇性、虚构性,而拟话本中的谢小娥故事,较之唐传奇增添了许多故事情节,如对于谢小娥女扮男装潜入申兰家伺机报仇这一情节,唐传奇描写较为简略,而拟话本中则叙述详尽,谢小娥先是取得申兰的信任,接着写小娥拒绝助纣为虐,然后是交结邻近之人,再是熟记众贼姓名并殷勤劝酒。话本中描写小娥一步一步地深入虎穴,为擒贼报仇做准备。

第三,在艺术体制上,宋代赵彦卫《云麓漫钞》指出,唐传奇“文备众体,可以见史才、诗笔、议论。”[1]唐传奇从史传文学发展而来,将史才、诗笔、议论三者结合,文辞带有诗化的特征,同时夹杂评论。话本小说则由题目、篇首、入话、头回、正话、篇尾几部分构成,改换或增加了原作中的议论文字,篇末还添设了结尾诗,都带有较多的劝戒色彩。话本宣扬因果报应,以达到劝善惩恶的社会教化的功用。

第四,在语言风格上,作为唐人传奇,《谢小娥传》文采瑰丽,语言雅俗兼采,而拟话本《李公佐巧解梦中言,谢小娥智擒船上盗》采用通俗晓畅的生活化语言,尤其善用性格化的语言来描摹人物。

第五,话本中的谢小娥形象被深深打上时代的烙印。明代中后期是资本主义萌芽迅猛发展的时期,商品经济直接影响到人际关系,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凌濛初笔下的侠女谢小娥也不例外,她在与邻人交往的过程中,常对他们施以小恩小惠,这其中也存在着金钱关系。话本中还出现了“梯已”这一新鲜词,也是明代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而诞生的。

通过上述几点论述,我们可以看出明代拟话本与唐传奇虽都是对谢小娥故事的演义,却存在一定的差异,究其缘由,笔者认为,从作品的时代背景来看,唐朝政治清明,传奇作者“作意好奇”,随意发挥,没有顾忌,作品多记录现实或虚幻世界中的“奇”、“异”之事。而到了凌濛初生活的明末,一方面,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商品经济繁荣发展的状况在拟话本小说创作中留下烙印,另一方面,明末实学盛行,提倡经世致用,这在文学创作中也有集中体现,拟话本作品中现实性明显增强,突出宣扬孝道、提倡贞节这一主旨,注重小说的社会功能和教化作用,这与唐传奇“作意好奇”的手法显然是有差别的,存在传统礼教复归的趋势。

二、探其“流”——清初杂剧《龙舟会》

谢小娥访贼复仇故事流传至清初,被王夫之改编为四折一楔的杂剧《龙舟会》,深受观众喜爱。王夫之《龙舟会》杂剧虽在前人的基础上创作,但又与此前出现的各种相关文献记载的内容不尽相同,表现了不同的内容与主题,笔者将此剧的特殊之处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时间的改写。《龙舟会》将原作故事由宪宗朝移植到德宗朝,提前了近二十年。《谢小娥传》中李公佐为小娥解梦在唐宪宗元和八年(813)春,《龙舟会》改为唐德宗贞元十二年(796)二月;《谢小娥传》中小娥除盗在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龙舟会》安排在解梦后三载即唐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唐德宗时期,社会正处于动乱不安之中,而宪宗朝则形成了“元和中兴”之盛况,《龙舟会》将谢小娥故事从唐宪宗年间移植到唐德宗年间,正体现了作者身处明清易代之际的乱世而产生的独特感受。

其二,情节的改写。《龙舟会》改动了原创故事的关键性情节。《谢小娥传》和《初刻拍案惊奇》中对于谢小娥除盗的日期只给出了一个不确定的时间“元和十二年一日夕”,而《龙舟会》中特意把时间安排在端阳节这一特殊日子。在端阳节除盗,是为了更好地纪念正义的化身——屈原,表达作者的壮志和孤愤之情。

其三,人物的改写。具体体现如下:

1、《龙舟会》将人物姓名作了刻意的改动。《谢小娥传》、《初刻拍案惊奇》中谢小娥父亲的姓名,或明言隐去,或未作记载,谢小娥丈夫姓名皆为段居贞;而《龙舟会》将谢小娥父亲定名为谢皇恩,丈夫定名为段不降,顾名思义,谢皇恩,即感谢皇帝的知遇之恩;段不降,谓宁可首断,不可投降,作为“亡国一孤臣”,作者始终不忘自己的亡国之耻,这里融入了抗清复明的内容,也讽刺了那些背叛明廷的降将、降臣。

2、《龙舟会》颠覆了张太守的形象,唐传奇《谢小娥传》中张太守正直无私,并且具有同情心,“时浔阳太守张公,善娥节行,为具其事而上旌表,乃得免死。”而《龙舟会》中改变了这一形象塑造,刺史名为钱为宝,即以钱为宝之意,他虽然帮助了谢小娥了结刺杀仇人一案,判小娥无罪,但是惧怕上司,并且十分贪财,名义上将“那贼家中赃物便入官”,实际上中饱私囊,是个见钱眼开的贪官形象,具有时代讽刺意义。

3、《龙舟会》创造性地把李公佐塑造成一个正直、廉洁、忧国忧民的忠臣形象,是理想人格的象征,体现了作者王夫之这个封建士大夫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追求。

4、《龙舟会》中添设佛道人物—小孤神女的角色,指示谢小娥的父亲、丈夫托梦于小娥,要她替父、夫报仇,充当全知全能叙述者的角色,旨在宣扬报应或讥讽时世,达到其扬善惩恶的创作目的。

其四,地点的改写。《龙舟会》中将李公佐解梦的地点由建业瓦官寺移至汉阳晴川阁。汉阳为历史上的古镇,经受历史风云,古代诗文常以汉阳的晴川古树为意象,表达伤感之情,如唐代大诗人崔颢曾写过《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汉阳晴川阁之景的描写,最易抒发作者的情感,透露出一种对现实的苍凉之感。

其五,题名的改写。李公佐的《谢小娥传》受前代史传文学的影响,通过为谢小娥这一侠女立传以“观天下贞夫、孝妇之节”。王夫之的《龙舟会》杂剧则以端阳节除盗这一复仇行动为作品题目,不仅表明了复仇的时间,还暗示了端阳佳节复仇的时代意义。

其六,创作主题的改写。清初王夫之通过改编谢小娥复仇故事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现实,抨击时弊,歌颂忠孝节义悌,借赞美谢小娥而痛斥明末诸臣的荒淫误国的行为,精心打造了一个富有时代意义的复仇故事。整部作品中表现出作者强烈的愤世精神和悲凉心态,作品比话本笼罩着更为浓厚的悲剧氛围,正如杨恩寿评《龙舟会》所云“淋漓悲壮,睥睨古今。”[2]

由此观之,从唐传奇流传下来的谢小娥访贼复仇的侠义故事出现了诸多嬗变作品。形成这些独特的嬗变特征的原因,本文试归纳为以下几点:

首先,从小说文本上来看,《谢小娥传》和“二拍”均属于小说,《龙舟会》归于戏曲创作。小说和戏曲两种文体本身存在着较大差异。小说是供读者阅读的案头文学,关键是通过情节刻画来吸引读者,重描写,设悬念,符合一般大众的欣赏习惯;而戏曲则属于表演艺术,重在叙事结构。所以在传奇和拟话本中,存在着大量的心理描写、场面描写和细节刻画,行文之间,诗词穿插,采用“看官”、“说话的”等字眼开头发表议论,进行叙述干预;而杂剧中基本上遵守了元杂剧的创作规范:一本四折一楔子,选用北曲,宫调的选择也大致符合元杂剧的规定,角色称谓等基本遵循了元杂剧的惯例等等。《龙舟会》杂剧将拟话本以限知视角为主的叙事角度改为以全知为主,表现出和小说不太一样的叙事艺术。

其次,从作家本身来看,凌濛初作为下层文人,其“二拍”受宋元话本影响较大,依旧保存或继承了宋元说话中的一些叙事语式、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述方式和生活化的通俗语言多符合大众的欣赏习惯和喜好。而清初王夫之虽是文人士大夫,却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身份——明代遗民文人。《龙舟会》作为其戏曲作品,既有因国破家亡而遭致的种种抑郁与愤懑不平,也包含着对理想人格的倾慕和真切向往,体现了作者感愤于时事的苦心孤诣和对现实社会的忧患意识。王夫之改编《谢小娥传》是在国亡之后,藉以发泄其遗民悲思,杂剧创作已在不经意中担负起“经国之大业”的重任,其“托体稍卑”的末流地位也因此具有了崇高的意义。正如傅惜华在《清代杂剧全目》所云:“盖其人气节学问,照耀当时,仅此一剧,足光艺林,不必以多为贵也。”[3]

再次,时代背景的不同渗透到文人创作之中。从唐传奇《谢小娥传》到拟话本《李公佐巧解梦中言,谢小娥智擒船上盗》,再到清初《龙舟会》杂剧,作品的现实色彩和时代意义不断增强。唐代传奇小说《谢小娥传》以“作意好奇”为出发点而创作,到明代拟话本、清初《龙舟会》则突出政治批判和社会教化功用。另外,传统义利观出现转变。明中期受到个性解放思潮的影响,出现了义利并重的的观念,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渐腐蚀着社会价值观念和人心,导致人们对义的轻视和对利的过度追求,所以“二拍”和《龙舟会》由“义利并重”转向了“重义轻利”,创作者企图以传统的义利观来纠正时弊,补救人心。

最后,地域因素也是造成谢小娥访贼复仇故事流变的一个重要因素。程国赋《唐代小说嬗变研究》认为南北地域的差异直接影响到文学作品中的审美情趣,[4] 北方尚侠,其文学创作语言简洁凝练,南方人多婉约多情,其戏曲曲辞婉约缠绵,文学创作中增加了很多情的成分。就谢小娥访贼复仇这一故事而言,《谢小娥传》作者李公佐为陇西人士,拟话本《李公佐巧解梦中言,谢小娥智擒船上盗》作者凌濛初为浙江乌程人,《龙舟会》作者王夫之为湖南衡阳人,的确存在着南北地域差异的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自不同的文学创作。

三、结语

谢小娥复仇故事在流变过程中,随着时代的推移,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谢小娥传》记叙了谢小娥传奇的复仇经历,作者从封建道德的角度赞扬她的贞节美德;《二拍》则宣扬因果报应以取悦市民阶层,达到社会教化之功用;《龙舟会》杂剧则借助谢小娥复仇事渗透了明清易代之际文人士大夫的愤懑和希冀,融入了更为丰富复杂的社会思想内涵。

在文学史上,不乏拟作、仿作、改编类作品。拟作、仿作、改编类作品促进了不同时期文学创作的交融,有力地推动了文学母题的发展进程,体现出一种鲜明的读者阅读、创作效应。前人所谓“作者以一己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5] 这是对读者接受效应相当简洁、准确的概括。谢小娥访贼复仇故事的嬗变作品既继承前人的故事模式,又融入了各自的时代特征,较为清晰地展现出文学创作继承、发展、演变的历程。

[1]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八,中华书局1996年版。

[2]清•杨恩寿《词余丛话》,收入《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九)》,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44页。

[3] 傅惜华《清代杂剧全目》“王夫之小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4]参见程国赋《唐代小说嬗变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73—274页。

[5] 清•王夫之撰、戴鸿森笺注《姜斋诗话笺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页。

10.3969/j.issn.1002-6916.2011.14.044

尊敬的谢老师 2 篇4

从2003年金秋十月,我们相聚在萍乡

共度了我班20周年班庆后,又历经了十年的风雨沧桑。今天在九江籍同学辛苦筹备下,我们共聚美丽的庐山迎来了我班三十周年同学聚会。三十年弹指一挥间,昔日风华正茂的同学都被岁月的痕迹分明地刻在两鬓染霜久违的面孔上。尽管岁月的风霜正悄然爬上了眼角,但沸腾的热血依旧澎湃!为这三年的同窗情谊,我们三十年再相聚,实在令人兴奋和自豪!在这激动人心的欢聚时刻,我在这里,用一颗虔诚的心,首先向辛勤培育了我们的谢老师表示衷心地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三十年前,你为了我们的成长,为了我们的事业,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和心血,今天我们特意把您从百忙之中请来,参加我们的聚会。我们今天依然希望聆听您的教诲与指导,千言万语也表达不尽对老师的感激,只能归结一句话,老师,您辛苦了,谢谢您了!再次让我们共同祝愿谢老师

和家人,身体健康,心情愉快,阖家幸福,安度晚年!让我们为自己永远的老师而鼓掌!其次向本次聚会的倡仪者,组织者,像册制作者以及九江籍同学筹备组的同学们致以深深地谢意!面对你们,我的感激之情无以言表,只能向你们说一声;你们辛苦了!如果没有你们的热心安排,周密运作,我们这些身在东南西北的同学,是难以在阔别了三十年之际又重逢相聚,尤其是丁家新同学组建的“青春岁月同学QQ群”更功不可没,为同学们提供了真情友谊的交流平台。许多同学借此平台倾诉离别之情,畅谈今昔人生体验,上传照片,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文章。在此,再次向丁家新同学表示诚挚的谢意!同时并向参与本次聚会的全体同学致以深切的问候!遗憾的是有些同学因特殊情况,未能参加我们今天的聚会,我们依然要向他们问一声好,祝贺他们平安、健康、快乐!更让人伤感的是胡可晨苏涵进俩同学英年早逝驾鹤西去,命运不公。祝他们一路走好,阿弥陀佛!(请大家起立,默哀一分钟,缅怀逝者)......。(请坐下)

三十年的悠悠岁月在无声无息中悄然过去。我相信,此时此刻,我们每个人都无比激动,感慨万千!曾记得,我们这些同学在一起度过了最纯洁,最浪漫,最难忘的三年美好时光。教室里嬉戏逗乐的欢笑声犹响在耳,操场上拚杀嘶喊的身影还历历在目;曾记得亲切的班主任在教室里大讲特讲,如何应付省领导检查,同学们要象他一样強作欢笑的怪模样时的满堂大笑;更记得当年很多同学被谢老师点名站起来答不出温胃散寒的良药是什么,最后罗嗣升同学一句炮姜为全班同学解脱了尴尬。这三十年的一幕幕如同经典老电影的情节,多少次回放依然栩栩如生,让人难以忘怀。

三十年的时光,足以让我们在滚滚红尘中体验人生百味。有的同学可能历经艰辛,亊业有成;有的同学可能淡薄名利,默默无闻;有的同学随着社会改革的浪潮投身商海,靠自己的勤奋、智慧发家致富;有的同学也可能被社会形势所迫,提前下岗;还有些同学可能终身留守在自己的家乡热土上奉献一生。无论各位同学其经历是坎坷或平

淡,我们毕竟走过了三十年的风风雨雨。岁月的沧桑,洗尽了我们青春的年华和天真浪漫,但洗不去我们心中那分厚重深沉的同学情谊。岁月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同学之情,师生之爱乃人世间最真,最纯,最值得珍惜的情谊。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共同怀着一颗诚挚的心,将那段芳香的记忆让大家分享,把真诚的祝福写在脸上,把珍藏的友谊带在身边。让同学感受你的快乐,分担你的烦恼,共享你的幸福!让我们大家一起举杯,共同祝愿;祝老师身体康健,万事顺心!阖家幸福,安享晚年!祝同窗心宽体健,工作顺利!事业有成,生活美满!祝下一代健康成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要问我们何时再相逢,也不要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我们期待着下一次重逢,期待着到老的时候,还能象今天一样年轻!最后,祝我们的情谊地久天长!谢谢大家!

致敬爱的谢老师作文 篇5

敬爱的谢老师:

您好!

其实很早就想和您聊聊我的心里话,但是因为种种不能言说的理由,我却始终没有鼓足勇气提笔写下来。今天,我在翻看您叫我看的一本书——-《我的好老师》时,我再也抑制不住内心诉说的欲望,那些盘旋于脑海翻滚在心头的话语无不催促着我将心里话倾泻而出。

谢老师,您知道吗?读《我的好老师》时,我心潮澎湃,久久难以平息:我为抢救学生身体被砸成两截生命永远定格在26岁的袁文婷老师而悲痛;也为肺癌晚期却仍然坚持给孩子们上完最后一课的晏才宏老师而流泪;更为被评为“最美特教老师”,当选“中国好人”的董俊平老师而高兴!您一定不会知道,在敬佩这些当代的好老师时,其实我的脑海里一直闪现的人影却是您——谢老师!

谢老师,您是我的第三位班主任。四年级时您接手了我们班,由于我泼辣能干,我很快被您相中,成了语文课代表,但是您也一定没有想到,正是我这个您亲自挑选的课代表却给您添了很大的麻烦吧?!

事情还得从小学二年级开始说起。那年,新同学宓笑语从浒山中心小学转到了卫前小学,她是教导主任宓老师的女儿。除却这个光环之外,她还成绩优异,多才多艺,天真烂漫,性格柔顺,深得老师的喜爱。而这所有的一切都让我深深地嫉妒,又有些隐隐地不安。因为在宓笑语没来之前,我是老师心目中的“宝贝”,可自从她来了之后,老师们更多的是把目光投射在宓笑语身上,有什么比赛都让她去,很多荣誉也都给了她。我无法控制自己心中那头咆哮的怪兽,直到有一天,我故意和她吵架了。看着她那委屈的样子,我一下子觉得自己心头痛快了许多。尝过了甜头后,接下来就一发不可收拾了,我经常利用自己强势作风,要求同学们不许和她玩,还在同学们之间说她的坏话,处处针对她。渐渐地,我们两个人之间就成了了水火不相容的局面,不光如此,我们俩之间的事情还牵涉到了其他的同学,他们纷纷叫苦不迭。

当您接班之后,您非常重视这件事情。记得您接班一个月后的`第一次班干部改选,我和宓笑语都去参加竞选了。可同学们投票的结果却令我大吃一惊:我和宓笑语的得票居然只有十三、四票!而平常和同学们相处融洽成绩并不突出的同学的得票竟然有二十多票!要知道我们全班才二十九人呀!面对这种我始料不及情况,您把我们两个人都叫在一起,严肃地向我们两人分析:由于我们两人之间的问题,导致了同学们的反感,致使我们的支持率大幅下降!那时,我第一次感到了恐慌。

后来,您更是利用班队课,作文课,专门就我们之间的现象进行分析讨论,开导我们两个人要摆正心态。您说,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缺点,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不要光盯着别人的缺点,得要多学习别人的优点。做人心怀要宽广,目光要远大,要想证明自己的优秀,只有让自己在各个方面都变得更加优秀,远远地走在对手的前方,让对方甘拜下风。您还让我们写信给对方,把自己藏在心底的话痛痛快快地说出来;我们两个人更是收到了全班同学们写给我们两个人的信,看着同学们诉说着自己被迫掺和进我和宓笑语之间的事情的厌恶之情,我心被触动了。我没想到,自己强压之下的行为会给同学们带来如此大的困扰,也没考虑到自己的行为给班级风气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您似乎看出了我的悔改之心,在接下来的日记里,您一再关心我,引导我:您创造条件让我和宓笑语面对面交流,互相寻找对方的优点;您承办的班级小广播专刊,选择了我和江南作为搭档,第一次登上了校园电视台的舞台,我还因此被大队辅导员高老师看中,吸收进校园电视台成了正式的小广播员;您也给了我机会,代表班级作为光荣的升旗手在全校同学面前演讲;您更是帮我找到了自己的长处——管理能力和写作能力。您将一些班级管理任务交给我,发挥我的特长,更是鼓励我拿起手中之笔积极写作,还帮助我的习作多次发表,我甚至因为习作的原因而参加宁波电视广播中心录制有关教师节的节目了呢!

不知不觉中,我突然发现我的天空变得宽阔了,我的眼中不再只盯着宓笑语了,我变得自信,开朗,快乐了。是的,谢老师,我得要衷心地谢谢您!是您让我明白了,嫉妒,是把双刃剑,不是插在别人身上,就是插在自己的心里。我要谢谢您对我的谆谆教导,点燃了我的心灯,吹散了那片弥漫在我心田上的雾霾,迎来了晴朗的天空!

敬爱的谢老师,虽然您没有书中那些老师可歌可泣的举动,但是在我的心中,您却更令我敬佩,更令我感激!请相信我,我一定会把握好生活的小船,不再被风儿吹歪了!

最后,祝

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给谢老师的一封信作文 篇6

谢老师:

每当听见您咳嗽的声响,一定有是你又感冒了,可是关心您的又有多少?我都没有去看望您,这真不应该!每次一到教师节您虽然收到了我们为您买的.花,却没见到我们比往年好的感恩方法,例如:跟您说声谢谢,上课时您喊上课,我们应该对您说:“老师您辛苦了,谢谢!”是我们不懂什么叫做感恩!这又是我们的失败之处,因此我们对你道歉:“对不起,老师。”这句话会让您想起一个场面,我不说,您慢慢想。我们大家在学校犯了错误,您都会批评他(她),没关系,我们不会生气,因为这是您对我们的教育,有了您的教育,我们会走上进步的道路。在您的唠叨下我们用心学习,学会做人的道理。您还常常推荐我们读好书,好书可以帮助我们丰富知识,也可以让我们的学业更上一层楼,您决不会让我们干坏事,都是我们自己闯祸,都是您教育的我们,都是您跟我们谈话。都是您教育我们,让我们读好书。对此我们只能用短短的一句话来对您说,:“我们爱你,谢老师。”

谢老师讲故事 篇7

相识见证成长

相识便是缘, 孙老师与杂志的“牵手”就称得上是一份不小的缘分, 在合适的时间遇上了合适的彼此。

1995年, 在告别了插队生活、工人生涯和科研工作后, 孙老师来到北京针灸骨伤学院, 踏入了一个对他来说全新的领域, 从事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方面的工作。在工作中, 他一直兢兢业业, 并努力通过阅读装备领域的杂志和撰写专业论文汲取更多的专业知识、行业动态, 学习并尝试建立更好的设备管理工作模式。20世纪末, 高等教育技术物资领域改革不断深化, 物资流通模式、购销方式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给教育技术物资工作提出了新课题。时任北京教学仪器设备协会会长、北京高教学会技术物资研究会秘书长的赵英斌同志作为领头人创办了内资刊物《教育设备信息》报, 围绕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工作核心整合高教、基教资源, 这就是《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的雏形和前身。由于工作原因, 孙老师自那时起就开始关注刊物, 常常通过阅读《教育设备信息》报, 获取产品信息和会议动态。2000年, 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并入北京中医药大学, 孙老师因此转入该校资产与仪器设备管理处 (以下简称“设备处”) 工作, 期间从未中断过对杂志的关注。2003年3月,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社正式成立, 由内资刊物升格为具有正式刊号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 跨入了杂志的新纪元。作为一份服务教育装备行业, 初生的《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被广大技术物资工作者寄予厚望。据孙老师回忆, 当时杂志虽然还显青涩, 但却能为教育装备工作者提供咨询和沟通平台, 相较于其他科技期刊的高度专业性, 这份刊物更亲民、更接地气。在孙老师的积极推荐下, 北京中医药大学很多教师和职工接触到《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 并发表了多篇具有学术价值的文章。如赵小虎老师结合工作实际撰写的《浅论高校低值易耗品的采购与管理》刊登于2009年第15期上, 陈清梅老师的教改论文《论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教学模式》刊登于2011年第24期上, 等等。

孙老师于2008年年底卸任该校设备处处长一职, 并于2010年10月1日正式退休。对他来说, 忙忙碌碌地奋斗了大半生, 突然停下来总有些不适应, 为了让自己的晚年生活过得更加有意义, 便接受了杂志社的邀请实质性地参与杂志审稿、编校等工作, 也在这样的过程中见证了杂志一步步的成长。

相知帮扶进步

所谓相识, 缘分天成;若要相知, 便需二者志同道合。只有心怀共同的奋斗目标才能让二者的合力攻克现实的困难, 互相帮扶共同进步。

随着科技、信息对教育领域的影响, 教育装备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样的变化对杂志的发展提出了很多新的挑战, 也给杂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自2011年起, 经过多年的积淀, 杂志进入品质发展时期, 增速飞快。孙老师此时成为团队一员, 见证了其脱胎换骨的变化。他说, 杂志由“8开小报”起步, 继而发展为正式刊物, 再后来高教基教双轨运行, 经历了由“量”到“质”的飞跃。杂志起步阶段, 稿件稀缺, 编辑不得不四处组稿, 这就好比杂志的“资本原始积累”阶段, 需要大量文章作为支撑提升其对教育装备领域的影响;在不断地积累和树立品牌后, 其稿源日渐充沛, “裁文保质”成为工作重点, 杂志采取加大审核力度和严肃学术价值评估等措施, 保证载文质量, 提升影响因子等学术指标;杂志栏目日渐完善, 业界口碑也屡获赞许, 却未停住发展的脚步, 而是大步向前, 向更具特色的方向发展, 基于高教、普教分刊特点设置若干原创专题, 提供行业沟通机会、促进学术研究发展。孙老师认为, 这种变化在无形中提高了读者的阅读效率, 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欣赏高质量的作品, 提高自身档次, 吸引更多教师投稿, 形成可持续性的良性循环, 不断发展进步。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杂志依势而动, 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 终于在保证服务教育装备领域的前提下向精品化方向发展, 在励精图治中渐成特色。孙老师如是阐释杂志特色, 其一, 高教版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栏目口碑极佳, 且对于关心中心发展的同仁具有较大启发。其二, 重视资产管理部门来稿, 独树一帜, 形成自身特质。其三, 重视实验教学一线教师来稿, 鼓励教师积极投稿, 保证稿源充沛且具时代价值。其四, 高职、中职栏目设定有新意, 领先同类期刊。其五, 重视基教教师来稿, 搭建交流平台, 促进教育装备、教学方法沟通, 真正满足市场需求。

相伴共创辉煌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孙老师相信杂志在不断的努力中一定能更进一步, 成长为装备领域的品牌媒体。

面对充满未知和希望的未来, 孙老师为杂志提出了中肯建议。他认为, 杂志应紧抓自身特点, 突出优势, 重点突破, 做到“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立足特色寻求壮大发展的机会, 稳步成长。最直观的发展目标就是努力跻身核心期刊行列, 只有进入更高的层次才能吸引更多行业有志之士投稿, 使得交流平台更具学术价值, 更好地服务装备领域。当然, 值得注意的是, 一旦迈入核心期刊队伍, 也就意味着杂志将肩负更大的责任, 也因此拥有更大压力。只有保持自身不断进步, 才能使压力更好地转变成发展动力, 稳步实现既定目标。面对未来发展, 杂志应正视自身缺点, 补齐短板, 以进军核心期刊为前进动力, 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树立品牌。

高山流水遇知音, 孙老师和杂志从相识、到相知、再到相伴走过了一段美好而又愉快的时光, 他们之间有着伯牙与子期一般不用言语的默契。随着教育技术装备在教育系统中地位和作用的提升, 杂志也将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 彷徨时好友的一句提醒便会如醍醐灌顶为其指点迷津, 因此杂志离不开每一位关心、关注其发展的朋友。只有拥有他们的保驾护航, 杂志才能实现成为一份集综合性、学术性、实务性为一体, 全方位服务教育事业发展的优秀刊物的目标。相信在信息化时代的考验下, 杂志和广大读者、作者、编辑团队必将披荆斩棘, 携手共谱发展新篇章。

采访后记:

孙老师作为我刊高教版的编辑, 时常到杂志社审校稿件, 记者利用这些时间对他进行了几次采访。同为杂志编辑, 一个是经验丰富的前辈, 一个是初出茅庐的新手, 采访除了交流沟通外, 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孙老师的随和让每次采访都在轻松的气氛下进行。采访中他向记者讲述了很多年轻时的工作经历和生活故事, 让记者在获得丰富采访材料的同时体味到这位老前辈对待生活、工作的认真态度。低调, 是他留给记者最深刻的印象。他将职位、成就看得很轻, 从不刻意提起, 在审核采访稿时几次建议记者将相关内容隐去。他说:“这些都是过去的事情, 不必刻意提起, 认识我的人自然知道这些事情。”细细体味每一个采访瞬间, 前辈的专注与朴实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 相对于我们的浮躁, 他们依旧保持着沧桑岁月不曾洗刷掉的风骨。

小学生作文:谢谢你谢老师 篇8

谢老师平时很和蔼,总是笑容满面,讲话轻声细语,上课也很平易近人。她给我们看了我们班语文老师曾老师和体育老师石老师的照片。照片一放出来,全班都哄堂大笑,我注意地看了坐在教室后面陈建铭座位旁边听课的曾老师,只见他也笑得不能合上嘴。

只见照片上的曾老师完全不像课堂上的他,精瘦的脸上一脸诡笑,手指指着前面的一个人,嘴里似乎要说些什么,一幅很搞笑的样子。

最好笑的可以说是石老师那张照片了。只见照片上的石老师身穿日本的.军服,手持一把“三八”步枪,站得很直。不知这时谁喊了一声:“石老师长得很想日本柜子。”刹那间,全场爆笑起来。世界上哪有这么像的,真是笑死人了。石老师这个人嘛,脸颊猪腰子形状,颧骨突出,人瘦高瘦高的,本来长得就比较像日本人,穿上军服自然就更像日本鬼子了。同学们笑了许久才停下来。

“为什么会觉得很好笑?”谢老师告诉我们,“这就是抓住了人的特征了,所以,如果要记住一个人的话,你首先要先找到他有什么特点。”

哦,原来是这样,怪不得我的作文老是写不好,老是被老师批“不够具体,不够具体”,原来是没有抓住人物特点啊!谢谢你,谢老师!

谢老师讲故事 篇9

今天下午,我们聆听了“感动杭城十佳教师--谢文琴老师”的事迹报告,深受感动。谢老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师德、大爱”,谱写了充满正能量的“教师之歌”,铸就了情操高尚的“教师之魂”。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谢老师的事迹,因平凡而伟大,因坚守而崇高,她不愧为“萧山区美德标兵”、“萧山区劳动模范”、“杭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感动杭城十佳教师”。为进一步学习谢文琴老师的先进事迹,深化深德师风建设,弘扬正能量,唱响主旋律,我们决定在全镇青年教师中开展向谢文琴老师学习的活动,特此向全镇青年教师倡议:

一、学习谢文琴老师“坚守岗位,用生命铸就教师之魂”的美德。谢老师身患重病,当她做完第一次手术后,身体非常羸弱,就坚强地站在讲台上;当她再次手术醒来时,她首先想着的是“我还可以教书吗”。她是我们教师学习的榜样。作为青年教师,我们要志存高远,做爱岗敬业的模范。让我们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工作高度负责,勤恳敬业,淡泊名利,甘为人梯,乐于奉献,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热情献给教育事业。

二、学习谢文琴老师“热爱学生,用爱心凝聚教师之魂”的品格。谢老师从教十八年,她心系学生,爱生如子,细心地呵护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她是我们学习的典范。我们要尊重、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精准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教书育人,诲人不倦,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学习谢文琴老师“播撒阳光,用热血灌注教师之魂”的精神。谢老师疾病缠身,但她从未放弃过学习。她是我们学习的的楷模。我们要严谨治学,做终身学习的模范。让我们不断拓宽知识视野,优化知识结构,刻苦钻研业务,探究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积极投身教育改革,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师德是从教之基,师能是立教之本,师艺是强教之魂。让我们以谢文琴老师为榜样,扬师德、强师能、铸师魂,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用爱连接教师的育人梦和学生的成才梦,做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用青春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力量。

衙前镇中心辅导学校

衙前镇教育工会

孔子登门谢过 篇10

事情发生在公元前517年, 当时的孔子虽然不过35岁, 但在鲁国聚徒讲学已有数年, 且已形成较大的影响, 慕名拜师者络绎不绝。 正当孔子信心十足地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 突然间, 鲁国发生了严重的内乱, 孔子不得不带着学生逃命到了兄弟之邦———齐国。

这时候, 齐国的国君是齐景公, 国相则是比孔子大20多岁的晏婴。 在齐景公之前, 晏婴就先后辅佐过灵公、庄公两位国君, 可以说是齐国政坛上一位重量级的人物。

孔子来到齐国后不久, 就通过齐国另一位权臣高昭子的引荐, 拜见了齐景公。齐景公与鲁国这位大名鼎鼎的儒者相谈甚欢。 孔子回到住所后, 脸上写满笑意, 沉浸在愉悦的情绪中。 这时, 弟子子贡走了过来, 悄声进言道:“老师, 您既然已经拜见了齐国的国君, 是否也该接着到国相的府上走一走, 表示一下礼貌和敬意啊? ”孔子听了这话, 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微微摇了摇头, 说道:“晏子这个人, 先后在三位君主下面做事竟然都很顺当, 这使我对他的为人不能不有所怀疑。 既然如此, 为什么还要去拜访他呢? ”子贡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然后转身离去。

没过几天, 孔子的话就传到了晏婴的耳朵里。 晏婴无奈地笑了笑, 说道:“作为世世代代生活在故土的一名齐国人, 我晏婴假如不能够保持良好的品行, 不能够深刻认识、及时改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还怎么在齐国立足? 我一向欢迎人们对我提批评意见, 因为我懂得良药苦口、 忠言逆耳的道理。不过, 鲁国来的孔先生鉴于我侍奉三君都很顺当就推断我的人品有问题, 这是让我感到费解和不能接受的。常言说得好:‘一心可以事百君, 三心不可以事一君。 ’孔先生并未考察我的行为, 却仅仅因为这一经历就对我的人品妄加非议。我原本对儒者总要高看一眼, 现如今却不得不改变态度了。 ”

孔子听说了晏子的话, 自责道:“前些天我私下里议论晏子, 却没有说到点子上, 犯了想当然的错误, 对他造成了伤害, 我的罪过大了! 我听说君子处世, 强于自己的就拜为老师, 不如自己的就结交为朋友。 如今我对晏老先生说了错话, 遭到了他的批评, 这是应该的, 他就是我的老师啊! ”

第二天, 孔子先是派学生宰我代表自己向晏婴表达了歉意, 接着亲自备好礼物, 登门谢过。 孔子真诚地施礼致歉, 晏婴则爽朗一笑:“罢了罢了, 过去的事就不再提了! 你既然来了寒舍, 那咱们就排除一切干扰, 好好地研讨研讨学问。刚好我还有一些问题需要向你这样的大师请教呢。 ”不一会儿, 两人面前就摆满了竹简, 你一言我一语地畅谈起来。

上一篇:处长转正述职报告下一篇:企业物流规划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