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农业的发展和三农问题

2024-09-09

中国历代农业的发展和三农问题(精选12篇)

中国历代农业的发展和三农问题 篇1

中国历代农业的发展和三农问题

一、历代中央政府出台的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

二、农业发展表现

三、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四、人口问题

五、关于重农抑商问题: 1.实施的原因 a、农业产品是封建社会最基本的生活资料,而工商业不能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其发展会加据农业劳动力的流失 b、封建国家可以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保证财政收入,而经营店铺、作坊等不如经营土地有保障

c、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有利于社会安定 d、其根本原因是自然经济的反映,是较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必然产物

2.表现: 3.评价:

a、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农业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治的巩固起到了积极作用。

b、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的出现,重农抑商的政策就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违反了经济发展的规律,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六、中国近代的土地制度

1、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天朝亩田制度》

2、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平均地权。①内容: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

②评价:表明资产阶级已开始注意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①1931年土地革命路线:

②抗日战争时期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七、建国后的土地政策:土地政策的四次调整: 1、1950年土地改革,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①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新解放区的农民无地或少地

②内容: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保护富农的政策

③意义:连续二千多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农民翻了身,为新中国农业的发展和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2、1953年开始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①原因: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②内容:把土地等农业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行集体经营

③意义: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3、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

①原因:党的主要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②内容: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

③结果: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4、改革开放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原因:过去的人民公社体制,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党中央总结了合作化的经验教训,作出正确的决策。

②内容: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③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三农”问题在中国是现实问题,也是历史问题,据此回答1-4题。

1.1669年,康熙帝宣布原明朝藩王的土地归耕种的人所有,这实际上是C A.封建赋役制度的一次变革

B.封建国家减轻对农民的剥削

C.承认农民战争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D.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2.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的根本目的是A A.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B.维护封建自然经济发展 C.维护社会的安定D.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国家经济实力 3.从生产关系反作用生产力的角度看,下列各项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是(C)A.建国初期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大跃进运动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主要在于C ①改革了单一集中的管理模式 ②克服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 ③改变了所有制形式 ④适应了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历代统治者都重视农业生产。今天,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仍是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据此回答5—6题。5.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不包括(C)

A、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B、一些统治者推行安抚流民、劝课农桑的政策

C、实行均田制,极大地调动了劳动者生产积极性

D、北方人口南迁,带去的生产技术

6.唐朝初年,江南的稻米已经大量运往洛阳等地,这反映了:

(C)

①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②江南经济地位上升

③大运河的历史作用

④南北经 济交流加强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在中国历史上,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据此回答7—10题.7.下列土地制度的颁布,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有(C)

①井田制 ②均田制 ③方田均税法 ④更名田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解放后经过土地改革,农民获得的经济和政治利益不包括(B)

A.分得了田地 B.分得了地主的全部财产 C.摆脱了封建剥削和债务 D.摆脱了政治压迫

9.在20世纪70、80年代进行的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中,许多农民签订了承包责任状。这说明(D)A.农民将拥有田地,自负盈亏 B.农村产业结构出现变化 C.农业现代化开始起步

D.农村生产关系得到调整 10.下列哪一种生产技术的出现,推动社会生产关系发生了质的飞跃A A、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B、明朝时引进玉米甘薯等新农业物种

C、近代农业科技的发展 D、近代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 我国古代农业发达,技术先进。回答11—12题。11.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第一次革命是运用

A

A.牛耕B.铁口犁C.曲辕犁

D.筒车

12.我国建国初进行了土地改革,改革开放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它们都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对这两次改革的评价正确的是 C

①前者是土地所有制的改革,后者是土地经营制度的改革

②前者废除了我国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后者则推动了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 ③两次改革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④两次改革都体现了“一大二公”的特点

A.①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3.《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决定》指出:“实行减租减息之后,又实行交租交息,于保障农民的人权、政权、地权、财权之后,又须保障地主的人权、政权、地权、财权,借以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对这一政策的最恰当的评价是D A.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

B.合理调节各抗日阶级内部关系 C.保障地主的基本利益

D.把发展统一战线和解决农民问题很好地结合起来

中国历代农业的发展和三农问题 篇2

1 我国现代农业科技的现状

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农业科技的核心。可持续发展中包含2个层次的含义, 要对当代人的需求进行满足;又不能够损害后代人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指的是在较长的时期内实现农业发展所依存的环境与资源的改善, 更好地满足人类对食品、纤维等方面的基本需求。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绿色循环的发展模式。可持续农业的发展需要可持续农业科技的支撑, 可持续农业科技是能够满足人的需求与环境优良的一致性, 保持农产品稳定增长, 保障食物有效安全供给, 保持资源科学而综合的持续开发利用, 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在我国农业实现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多种类型的制约因素, 其中最为关键与严峻的因素就是水土的缺少。通过相关的预测可知, 到2020年我国的粮食需求量将增加到6.5亿t, 农业的供水量却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 而且我国的人均耕地占有量还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预计在2020年将减少为0.08hm2。此外, 农业自然灾害与病虫害也是较为关键的制约因素, 自然灾害与病虫害的频繁发生将对农业粮食产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其中在1997~2006年期间, 年均农作物受灾面积占种植总面积的比重高达30%。当前, 我国的农业生产技术也还处于高耗能、低效率的状态中, 导致农产品的生产成本过高而产品品质不好, 在市场中缺乏强烈的市场竞争力, 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和食品安全受到威胁[3]。由此可知, 实现刚性资源约束的突破、生态环境的改善、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与迫切性。因此, 为了保障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必须要促进农业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实现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的农业技术体系, 进一步促进农业的现代化、生态化与安全化发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 农业科技进步水平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科技持续发展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的基础与根本。当前, 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与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农业生产能力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发展要求与挑战, 同时主要农产品所面临的需求方面的压力将长期存在。因此, 要通过科技的手段对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与食品安全进行保障, 利用科学技术对作物的遗传潜力进行深入的挖掘, 实现栽培模式的创新, 从而促进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现阶段,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 农业科技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因此, 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拓展农业发展空间, 开发配套的实用化技术, 实现农业科技产业的不断强化, 为农民实现科技增收提供更为丰富的渠道, 让农民能够在新技术与新成果的应用中得到真正的实惠。

2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粮食安全、资源环境和能源问题

当前, 我国的粮食供给方面并没有出现较大的问题, 但是对其安全造成不良影响的隐患却已经不断出现。据预测, 我国的人口在2030年将突破16亿, 而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与耕地的不断减少, 人均耕地面积将出现明显的降低, 可能要比世界粮农组织规定的临界值要低。我国现有的农业科技水平还不足以对我国16亿人口的食物供给提供保障[4,5]。

当前, 我国存在着非常严重的掠夺式经营与耕地负荷过重的问题, 导致我国的耕地出现了非常普遍的沙化、污染与水土流失等现状, 我国的耕地的地力衰退、质量下降。同时, 我国当前的人口增长呈现出过快的现状, 人口增长与耕地减少之间存在的矛盾, 对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我国淡水资源严重短缺, 不仅数量有限, 而且时空分布很不均衡, 极大地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药和化肥等大量使用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污染[6,7]。

随着世界石化能源的逐渐枯竭, 温室气体的排放不断增加, 其引起的气候问题不断严重, 很多国家都将未来的能源战略集中在开发生物质能源, 特别是以木质纤维素为原料的生物燃料转化技术的研发[8]。

2.2 农业科技投入不足, 成果转化率低

我国在农业科技的投资强度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 并没有形成较为稳定的投资机制。根据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 (R&D) 资源统计结果显示, 农业R&D投资强度全球的平均水平已经接近1.4%, 其中发达国家的农业R&D投资强度已经超过了5%, 而发展中国家的农业R&D投资强度也大部分都超过了0.5%。但是对我国的农业R&D投资强度进行分析可知, 在2000年仅为0.18%, 2009年才增长到0.37%。2种数据比较之后可以发现, 我国的农业科技投入方面存在着非常严重的不足[9]。农业科技投入的结构和方式还不完善, 科技创新和应用体系不完备, 科研应用协作不强, 科研和生产还有脱节现象, 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与推广机制并不完善[10,11]。

2.3 农民的科学素质较低

在农业生产与发展的过程中, 农民是主要的创造者, 占据着主体地位。农民的科学素质对农业的发展速度和质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尽管我国农民素质有了一些提高, 当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相对来讲依旧处于较低的水平。农民在农业耕作的过程中只能够对一些简单的、科技含量较低的工具进行操作, 或者只是凭借传统农业经验进行生产, 他们对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缺乏必要准备[12,13]。

3 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对策

3.1 实现农业科技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实现农业科研投入支持机制的不断完善, 将农业科技投入作为各级政府公共财政中的重点工作对待, 实现农业科技投入体系的多元化与筹资机制的多渠道化, 将企业资本、社会资本引入到农业科技中[14]。国家和地方各级财政都要将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以及新技术新发明的推广作为投资的重点对象, 要优先保证其资金需求。此外, 还需要实现农业科研项目配套财政政策的建立与完善, 对私营企业进行鼓励与引导, 吸收更多的私营企业资金投入到农业科技中;对外资投资进行积极的吸引, 实现国际农业合作的不断强化, 但是对于关系国际民生的农业核心技术研究要以我方为主。同时, 在调整农业经济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过程中, 要把加快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作为中心环节, 贯穿于现代农业发展进程的各个方面[15]。

3.2 注重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

在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过程中, 最为关键的就是各级农业教育。高等农业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将农业科技发展趋势与农业经济发展需求作为依据, 对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进行不断的调整与完善, 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同时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和选拔人才, 为农业科技培养高素质的梯队人员队伍。实现科技人才培养与实践激励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对优秀的农业科技人才进行发掘与激励[16,17]。

3.3 通过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完善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高效的农业推广体系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以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体, 农业个体户为基础, 农业科研教育单位、涉农企业和农业示范园广泛参与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18,19]。在新型农业推广模式的构建过程中, 要将农业产业发展需求作为导向, 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最大限度的转化作为目标, 将政府、高校与农村的农业科技力量作为核心, 积极吸引企业、地方经济组织及农户的积极参与。将区域的产业作为依托, 实现农村科技示范基地的建立与完善, 促进当地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以科技成果与项目专家为基础, 以基层农业技术骨干力量为核心, 实现农业科技推广团队的组建与完善[20,21]。

3.4 通过教育培训体系的完善促进农民素质的提高

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 农民处于主体地位, 是科技成果与先进技术推广与应用的主体。在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的过程中, 要坚持产业需要与农民需求相互结合的原则, 将教育培训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划分、在对干部进行培训的过程中, 要将县级干部作为主体, 主要包括地市、县区、乡镇农业分管领导以及行政村负责人。在培训内容的设置过程中, 要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 产业基础较为薄弱的地区应以基本农业技术知识为主, 产业基础较好的地区应以新技术与新成果为主。实现农业科技推广网站的建立与完善, 通过远程教育的方式实现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 将各种农业的新品种、技术及成果等进行展示与推广。通过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 促进农业科技专业培训的大力开展, 为农民的科学生产、科学决策、科学经营创造条件[22,24]。

3.5 推进农业高新技术快速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在世界农业发展的方向出现了新的情况, 以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为主的新农业技术革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25]。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促进了农业发展模式向着数字化、智能化与精确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实现农业信息化就是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传统农业的改造, 实现生产、管理与决策等方面的信息化。生活技术所创造的是动植物育种方面的改革, 开发了多种育种途径和方法, 实现了优良基因重组与聚合, 将不断追求产量的单一目标转变为高产优质、高效专用的多元化目标[26]。因此, 在农业生活技术发展的过程中, 要将重点集中在动植物和微生物重要性状功能基因的发掘利用方面[27]。

3.6 实现农业科技相关领域拓展

在满足社会粮食需求的基础上, 农产品应该向着相关领域进行不断的拓展, 从而实现农业产值的增强。依据农业产业化与市场的需求对新品种进行培育与改造, 实现“专用型农产品”的发展, 农业在食品、医药 (生物反应器技术) 、生物能源、生物材料、化工、环境保护等众多领域有着巨大的拓展空间。因此, 在未来农业发展的过程中, 要将其逐渐转变为以生物生产为基础的多元化新型产业, 从而实现农业增收与农业可持续发展[27]。

3.7 加强农业生态科技安全保障

中国历代农业的发展和三农问题 篇3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

内容提要:部分农业保险中介机构受利益驱动违法违规,这种情况垦区甚于农村,因为垦区指令性事物多于农村。主要表现在欺骗误导客户、欺骗保险公司。

内容选自智研数据研究中心发布的《2013-2018年中国保险中介市场分析与投资前景评估报告》

1、法规不健全,制度不完善。我国虽然对部分保险中介机构如保险代理机构、保险经纪机构、保险公估机构制定了法律法规,但从总体上看,保险中介法规还不健全。有些法规显得相对滞后,也未出台鼓励和扶持中介发展的相关政策与具体措施。没有扶持举措,对不盈利的农业保险来说,很难通过中介达到展业的效果。

2、客户对农业保险中介的认知程度低。目前我国农业生产者的保险意识还不是很强,对农业保险中介更是缺乏感性认识。有些客户不知其为何物,潜意识里认为其是“二道贩子”,只会搅局,普遍持抵触情绪。

3、代理人素质良莠不齐,专业中介人才匮乏。目前我国农业保险代理人来源复杂。在农垦系统,分场和连队从事农业保险中介的代理人等均是财务部门人员;在农村,乡镇和村里多是由经管站相关人员从事中介活动。这些人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差别较大,再加上由于缺乏正规培训、保险知识匮乏、对所代理的保险险种也不很了解、代理人员流动性又很强,因此产生了许多损害客户和保险公司利益的行为。

4、代理人和经纪人业务范围不清。在我国,现有的农业保险代理业务和保险经纪业务划分不清。许多农业保险中介者既是代理人又是经纪人,有时代表保险公司的利益,有时又代表投保的农户利益,自身都很矛盾。这就使得保险经纪人混同于保险代理人,导致其专业水平得不到有效提高。

中国历代农业的发展和三农问题 篇4

关键词: 生态农业;建设;现状;问题;建议;安徽泾县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态质量和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健康消费、绿色消费正成为人们的消费主流。发展生态农业,不仅能够解决长期以来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带来的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而且有利于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004年泾县被列为省级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县。经过几年的建设,泾县生态农业有了一定的基础,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一些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还有待解决,需进一步完善措施,加快发展。中国教育大联盟http://泾县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泾县县委、县政府非常关注生态农业发展,确定了“生态立县”的发展目标,2005年11月,《泾县生态农业发展总体规划》通过省农委组织的专家组论证,2006年4月泾县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批准实施,从制度上保证了泾县生态农业建设的实施,使泾县在生态农业建设工作中呈现出了认识上逐步统一、治理上逐步科学、投入上逐步加大、速度上逐步加快的良好局面。

1.1农产品质量稳步提升

以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业投入品监管、生产环境和农产品质量跟踪监测等环节为重点,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行动”,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综合治理,通过严禁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推广平衡施肥技术、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病虫草综合防治技术等一系列措施的使用,化肥使用强度由2004年的325kg/hm2降为2006年的295 kg/hm2,病虫综合防治率由2004年的45%提高到2006年的60%,农膜回收率由2004年的20%提高到2006年的25%,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由2004年的38.8%提高到2006年的49%,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由2004年的74%提高到2006年的80%。至2006年,全县建成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15个,面积1.7万公顷,其中2 666.7hm2茶园被授予全国绿色食品(茶叶)原料生产基地达标县,有16个农产品取得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质量认证。2006年在全市率先推行农产品产地编码卡试点,制定农产品生产技术及操作规程9部,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年均抽检样品500份,合格率97%。

1.2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通过实施“国家公益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长江防护林工程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全县林业用地面积达到14.2万公顷,有林地总面积12.8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5%;围绕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完成综合治理面积3 800hm2;制定实施了《泾县土地资源利用发展规划》《泾县矿产资源利用规划》,对无证开采矿企业实行了关停并转,泾县的矿产资源和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1.3畜牧业和农村沼气建设发展加快

畜牧业作为我县农业发展的支柱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2005年泾县畜牧业总产值达到3.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0.5%,农村沼气新能源建设日新月异,至2005年底全县共建沼气池586口。新农村建设示范村16个,其中查济(星吾公)村被列为农业部乡村清洁工程建设示范村,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在全市处领先地位,综合利用率达到49%,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生活质量同步改善和提高。

1.4龙头企业成为引领生态农业建设的典范

一批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农业企业开始涉足生态农业建设,为生态农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以种、养、加为一体的安徽祥泰公司,开发荒山荒坡种植青梅67hm2,建起了集林、果生产加工、生猪养殖、沼气建设和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园。存在的主要问题

泾县生态农业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面临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一是破坏生态的现象依然严重,部分基层干部群众生态意识、责任意识不强,化肥、农药使用严重超标,乱砍滥伐林木、乱占滥用林地资源的现象屡禁不止。二是体制不顺影响生态农业发展。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由于涉及多个部门,工作上缺乏协调,职能上存在交叉。三是生态建设投入不足,虽然县财政在生态农业建设上投入逐年加大,但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对策与建议

生态农业建设能够实现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功能,代表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根据建设要求和发展方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泾县生态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己批准实施,要严格按照规划目标组织实施,减少随意性,做到整合资源、统筹发展。要建立生态农业建设专门机构,明确职能部门的责任,加强对生态农业建设的指导和监督,做好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生态农业建设的强大合力。

3.2拓宽融资渠道

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保证财政预算逐年增加,遵循市场规律,发挥政府投入的导向作用,采取财政贴息、投资补贴等手段,引导社会资金,投资生态农业,逐步形成政府投资为导向,农民与企业投入为主体,信贷投入为补充的市场化、社会化、多元化的生态农业建设投入新机制。

3.3抓好示范点建设

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在点上求突破,在质上求提高,要以点带面逐步推广。结合泾县的环境特点,重点做好生态农业示范园区试点建设,开发观光农业,完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为生态农业建设的整体推进提供经验。

3.4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生态农业建设的根本,也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根据我县的特点,要把发展沼气建设作为农业循环经济体系中的关键环节来抓,围绕沼气建设,推进农业结构优化调整,大力引导畜牧业的发展,推动种植业由二元种植结构向三元种植结构转变,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猪-沼-茶(粮、蔬、果)等生态循环模式,促进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让农民在生态链条中增效。

3.5坚持科教兴农战略

中国历代农业的发展和三农问题 篇5

【发布文号】国税发[1994]252号 【发布日期】1994-12-07 【生效日期】1994-12-0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营业税征收问题的通知

(1994年12月7日国税发[1994]25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税务局,各计划单列市地方税务局:

根据国发[1994]25号文件精神,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总行的组建工作已经完成,省级以下机构也将陆续组建。原由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办理的农业政策性信贷业务已于6月30日划转到该行,但在其省级以下机构组建工作完成以前该行业务仍暂由中国农业银行代理。根据 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现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征收营业税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总行直接经营的业务,其应纳的营业税由该总行向国家税务总局缴纳。

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各分支机构应纳的营业税,均由取得营业额的核算单位就地缴纳。

三、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委托中国农业银行代理的信贷业务应纳的营业税,由受托代理单位代扣代缴。

中国历代农业的发展和三农问题 篇6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不久前在国新办举行的会议上表示,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对中国经济的增长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这其中显然也波及到中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对我们当前来说, 农业农村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两个:

一是对于农产品价格的涨幅明显比以往下降, 价格对农民发展生产是一个非常有力的刺激力量, 价格涨幅下降, 有些农副产品的价格是绝对水平的下降, 因此对农业生产带来了一系列的不利的影响。

第二点也是大家关心的, 由于经济受到了负面影响, 特别是出口产品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就导致了农民工的就业产生了问题, 一部分农民工不得不离开城市回到家乡。近几年来, 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在他的纯收入中大约占到40%, 所以农民工就业数量的减少, 也就带来了农民收入增长的困难。因此, 怎么样避免这些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 保持2009年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是我们当前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

中国保险业的发展问题和前景 篇7

保险业一直对于发展经济、保障民生、增加就业、扩大内需具有重要作用。在中国,近几年来,保险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保险业务快速增长,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市场体系日益完善,法律法规逐步健全,监管水平不断提高,风险得到有效防范。

回顾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史,保险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经过了四个发展时期。

第一阶段是在五十年代的初创时期,保险业仅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家国有保险公司,保险业务的发展还处于初级拓荒阶段,业务范围也十分狭窄;第二阶段是在六七十年代的低谷期,由于当时的历史原因,本外币保险业务基本停办,仅保留五大口岸城市的涉外险业务;第三阶段是八十年代的复苏期,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保险业迅速崛起,为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多方面广泛的服务,但市场经营主体仍处于人保独家垄断状态;第四阶段是九十年代的发展期,保险业独家垄断的格局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中外保险公司多家竞争、共同发展的多元化新格局。

面对这样的发展势头,权威人士预言,一九九九年,不但是世纪之交的一年,也将成为中国保险发展史上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一年。从一九九八年底保险体制重大改革,中国保监会的成立,至今年年初占市场份额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中保集团的“分家”,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再保险公司的恢复和改建,至恒康、保诚等四家新的外资保险公司获批准开业,这一切,都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分分合合、撤旧立新,而是标志着中国保险业将面临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即公平有序的竞争时代的来临。据统计,截至一九九八年底,中国境内的中外保险企业有二十五家,各国驻华保险代表处二百零二个,保险从业人员达到十五万人,全国保费收入达一千二百四十七亿元,是二十年前的一千倍,保险增长率比当年GDP的增长高出六点二个百分点。此外,保险业务在规模发展的基础上也出现了结构性的调整,总体结构继续向寿险倾斜,产寿保险结构已由一九九七年的三十四比六十六进一步转变为一九九八年的三十一点六比六十八点四,这样的结构已逐步与亚洲市场接近。展望二十一世纪,中国保险业,尤其是寿险业,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将会迎来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开放与竞争将是保险业发展的主题。纵观保险市场的发展,可能会出现以下趋势:保险市场将进一步对外开放。

从目前形势分析,保险市场的开放大局已定。有资料显示,截至九八年底,全国共有十四家外资保险分公司和中外合资保险公司获准在中国营业或正在筹建,十七个国家和地区的一百一十三家保险机构在中国设立了二百零二个代表处,近期又有四家外资保险公司获准在若干城市开业。从开放地域来讲,目前主要集中在上海,但今后将有望在具备一定经济、管理、市场基础的城市予以试行。

同时,保险业监管进一步规范化。一九九八年,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今后保险业的监管逐步走向规范化。但从目前来讲,地方监管的职能部门尚未建立,某些职责仍由地方人民银行代管。因此,从长远发展看,还应加快健全监管体系,强化监管的广度、深度,并应建立国家、行业、企业三级控制制度,包括来自社会的补充监督。除了以上两大发展趋势外,一些保险业行家认为,“保险市场的日趋专业化”、“保险业竞争的日益多样化”及“法律环境的日臻完善”等课题也理应引起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在中国保险业的发展态势有以下特征。

第一是经营主体多元化。随着我国保险市场准入机制的不断完善,新市场主体相继产生。不仅不断有新的保险公司进入市场,而且在保险公司的专业化经营和组织形式创新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同时还增设了一批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促进了市场的竞争。从趋势看,各种类型的市场经营主体的数量还将进一步增加。

第二是运行机制市场化。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投保人等市场主体通过市场机制发

生联系和作用。市场经营主体依法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竞争;所有公司,不分组织形式、不分内资外资、不分规模大小,均有平等垢竞争 地位;产品、费率、资金、人才主要通过市场机制调节。所有这些充分体现了竞争主体平等、竞争规则公正、竞争过程透明、竞争结构有效,市场效率逐步提高。

第三是经营方式集约化。保险公司经营 观念转变,树立科学发展观。在经营过程中,以效益为中心,以科学管理为手段,加大对技术、教育和信息的投入,实现公司科学决策,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为社会提供价格合理、质量优良的保险产品和服务。

第四是政府监管法制化。政府监管拥有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有力的监管体系,形成相对稳定的监管模式,具备有效的监管手段,从而实现保险监管的制度化和透明化。政府对保险业的监督管理、引导扶持作用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第五是行业发展国际化。随着越来越多的外资保险公司进入我国保险市场,外资公司在我国保险市场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癸未范围内分散风险,使国际再保险市场对我国保险产品和定价的影响力加大。随着保险公司境外融资和保险、外汇资金的境外运用,国际金融市场对我国保险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随着我国保险市场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国内保险业将逐步融入国际保险市场,成为国际保险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要求中国保险业的经营管理要更加符合国际惯例。

第六是保费收入规模迅速扩大。保险业是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2006年全国保费收入达到5,641亿元,是2002年的1.8倍,在世界排名第9位,比2000年上升了7位。也就是说,中国保险业的国际排名平均每年上升1位。截至2007年底,中国共有保险公司110家,其中外资公司43家,比2002年底的22家公司增加了21家;中国保费收入达7035.8亿元,是2002年的2.3倍,同期,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达420亿元,是2002年的9.1倍;外资保险占全国市场份额的5.9%,比2002年增加4.4个百分点。2008年全国各地区实现保费收入97840966.41万元。

中国作为一个潜力无比巨大的对外完全开放的市场,对国际保险资本有着非同一般的吸引力,许多国际知名的保险企业已把在中国发展业务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来安排,对于中国的保险企业来说,这就意味着如果要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适应这一国际化发展的潮流,中国保险行业已步入高速发展期,保险行业的经营模式也向着多元化发展,未来中国的保险业发展前景看好。

第七是投资渠道稳步拓宽。2007年是保险资金投资渠道稳步拓宽的一年。受益于资产价格的持续上扬和投资渠道的拓宽,2007年1至11月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2.6万亿元,收益率达10.87%,为近年来最好水平。自2007年4月保监会将保险资金入市比例从5%调高至10%后,保险机构在一、二级市场的活跃程度不言而喻,保险巨头身影频现,中小险企相继加入,各保险公司投资股票的比例直逼上限。当然,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绝不会仅仅局限于A股市场。2007年7月,中国保监会公布的《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保险机构海外投资不得超过上年末总资产的15%,投资范围包括固定收益类、股票、股权等产品。保监会批准中国平安保险公司运用不超过上年末总资产15%的自有外汇资金和人民币购汇资金,投资香港股票市场和重大股权项目。

第八是保险监管水平提高。加入WTO以后,我国保险监管的法制环境将产生重大变化,保险监管将更加有法可依。与WTO规则不一致、与中国政府承诺相冲突的保险监管法律、法规和制度将得到修改或废止。同时,还将有许多反映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保险新法规面市,保险公司与市场经济体制及国际惯例相适应的经营管理活动将得到法律的认可。《保险代理公司管理规定》、《保险公估公司管理规定》、《保险经纪公司管理规定》等已经于2002年1月开始生效。在监管实践方面,保险监管将进一步体现市场经济的要求,坚持依法、审慎、公平、透明和效率的监管原则。监管方式和监管重点也将产生重大变化,从运动式、间歇式、大清理转向常规的间接监管,在继续坚持市场行为监管和偿付能力监管并重的前提下,逐步向以偿付能力监管为核心的监管方式过渡。2006年出台的一个文件《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稳步推进保险公司的综合经营能力,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保险公司。我国保险业正积极探索与银行业、证券业,进一步更深层次的合作,提供多元化和综合性的保险。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保险监管,促进保险业综合经营、健康、稳定的发展。2007年中国保监会颁布了《中国再保险市场发展规划》,明确了我国再保险市场中长期发展方向、目标与政策。

在以偿付能力监管为核心的原则下,保险公司经营风险预警系统、经营信息披露制度、首席精算师登记认可制度、保险公司评级制度和保险法定会计制度将逐步建立。同时,还将建立监管部门公共信息服务系统、新闻发布和公告制度,规范并向社会公开监管部门工作程序和审批程序,对监管部门及其人员的法律、行政与舆论监督和信访投诉制度的建设也将得到加强。保险自律组织建设将加快,比如将在保险行业协会下设各专业委员会,如产险委员会、寿险委员会、保险中介人协会、保险精算师协会、保险会计师协会等。

中国保险业在如此迅猛的发展态势下,中国保险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保险业置身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面临着十分重要的历史机遇。

国内经济环境对保险业发展十分有利。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663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11.4%。支撑经济增长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不断增强,标志着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国际经验表明,在这个阶段人们的消费需求开始升级,生活要求出现多样化,对住宅、汽车、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保健等改善生活质量的需求明显提升。

国内社会环境对保险业发展十分有利。国家统计局发布统计公报2007年未全国总人口为132129万人,为保险市场提供了丰富的潜在保险资源,我国的社会保障体制正在经历着重大变革,商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作为社会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日益为人们所重视,这一切都正在改变着人们在传统体制下形成的对风险的态度,引发了人们对保险的需求,为保险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虽然中国保险业拥有十分美好的前景,但要向着健康有利的方向发展,还需要深化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我国保险业改革和发展的主要思路是继续深化保险业的企业改革,继续落实各项改变措施,将改革不断引入深化,鼓励股份制保险公司,通过吸收外资和社会资金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支持符合条件的股份制公司在境内外上市,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保险企业。继续培育多层次的保险服务体系,继续培育和发展国际的大型保险集团,允许保险公司根据市场地位和业务发展需要整合内部资源,成为主业突出优势互补的企业集团。完善保险市场的准入机制,增加市场主体,为保险市场注入活力。有侧重地批设专业性的养老保险公司、农业保险公司、健康保险公司。积极培育再保险市场,支持保险公司和其他各类投资主体参股设立保险公司,增强我国再保险市场的整体承保能力。规范发展保险中介市场,鼓励和促进专业保险中介机构创新经营模式,发挥专业经营优势,逐步建立同意、开放、有序竞争具有中国特色的保险市场体系。

在深化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前提下,我们还要提高监管水平,防范风险。要提高保险业监管水平,加强国际保险监督合作。一是加强偿付能力监管的制度建设,加大对违法违规机构的处罚力度,切实保护投保人的利益。二是加强保险资金运用监管,积极探索与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相适应的监管方式和手段,及建立动态的保险资金运用风险监控模式。三是加强与国际保险监督管理协会的合作。继续深入、广泛地学习国际保险业监管的先进经验,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步伐,逐步实现保险业监管的国际化。

保险具有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是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加快保险业改革发展有利于应对灾害事故风险,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稳定运行。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和交通、生产等各类事故造成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巨大。由于受体制机制等因素制约,企业和家庭参加保险的比例过低,仅有少部分灾害事故损失能够通过保险获得补偿,既不利于及时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又增加了政府财政和事务负担。加快保险业改革发展,建立市场化的灾害、事故补偿机制,对完善灾害防范和救助体系,增强全社会抵御风险的能力,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加快保险业改革发展有利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保障需求。我国正处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保障需求不断增强。加快保险业改革发展,鼓励和引导人民群众参加商业养老、健康等保险,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全社会保障水平,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实现社会稳定与和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加快保险业改革发展有利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金融体系发展不平衡,间接融资比例过高,影响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不利于金融风险的分散和化解。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作用更为突出。加快保险业改革发展,发挥保险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促进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协调发展,对健全金融体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意义。

加快保险业改革发展有利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创新,提高政府行政效能。随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政府必须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和手段,不断改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快保险业改革发展,积极引入保险机制参与社会管理,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和纠纷,推进公共服务创新,对完善社会化经济补偿机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中国历代皇帝故事 篇8

在《大秦帝国之崛起》中,我们看到公子稷和秦惠文王的妃子芈八子是从燕国回到秦国的,其中燕国和赵国这两个国家都帮助过他们。但是,仔细一想就会觉得奇怪,他们的动机是什么呢?让公子稷回到秦国显然不能得到明显的好处,他们为何要这么做呢?尤其是赵武灵王,若是知道赢稷回国继任新君以后的许多年,会跟赵国有长平之战,那么他一定会杀了赢稷,坚决不会放他归国。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赢稷若是没有回到秦国,时局会如何变化?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其中,秦国在秦孝公时期进行了商鞅变法,发展起来,国力强盛远胜当年。而赵国、齐国、楚国一直就是几个国家中的强国,只不过最近这些年其他国家也发展起来了,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实力差距缩小了很多。各国之间结成联盟,成兄弟之国,帮助兄弟之国,在面临危机的时候。可是,秦国秦武王上任三年突然死亡,他死得很突然,连后人也没来得及安排。这时候秦国王位的空悬就是秦国的一大危机。若是其他国家趁此机会攻打秦国,秦国必然大乱。新君迟迟不立,出现的最糟糕的情况就是秦国被其他六国瓜分。

秦国送赢稷到燕国做质子,到底赢稷在秦国的势力和地位如何呢?一般来说,送去做质子的人有两种,一种是不被王所喜爱的王子,才会被抛弃在异国。第二种是被王器重的太子,因为有利用价值,所以才会被派到其他国家去。赢稷在秦武王死的那一年还没有满二十岁,也就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加上常年待在燕国,试问他在秦国有何势力?

好在赢稷有一个极富智慧和心机的女子芈八子,还有一个在秦国担任大将军的魏冉舅舅。也是这两个人将赢稷送上了王位,还为赢稷消灭了那些反对派,季君之乱的平定,魏冉当居首功。赢稷背后有这两个强者撑腰,自然是有条件被赵武灵王看上的。

赵武灵王派人护送赢稷和芈八子回秦国,想来是想送个人情,希望将来秦国和赵国能够结盟。而且,在秦武王死的这一年,赵武灵王正开始胡服骑射并进攻中山国,他根本没有多余的心力来插上一脚秦国的储君之争。他此时最需要做的,就是维持好赵国的国际关系,而不是四处树敌。为了赵国的安定,他也只好放过这个机会,还做了个顺水人情,让人送赢稷回国继位。

那么,燕国呢,燕国为何会派大将乐毅一路护送赢稷和芈八子到秦国?赢稷到燕国不是去玩的,他是去当质子的。质子说白了也就是人质,能过得多好?况且,燕国国弱,还好有乐毅将军在,燕国才不至于被大国欺负得太惨。秦国那个时候虽然和燕国结为盟国,但是这种盟约并不稳定,燕国应该也看得见这样浅显的道理才对。在回国路上,赢稷和芈八子遇到了乐毅将军的马车,他们还上了乐毅将军的马车,来了一招偷桃换李,躲过刺客的刺杀。到了进秦国函谷关的时候,也是乐毅将军提供了方法,让他们躲过了秦军的搜查。到了秦国,赢稷他们才算是真的平安了。

中国历代农业的发展和三农问题 篇9

一、农业社会化服务服务体系的内涵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3], 要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 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关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内涵, 笔者认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有两层基本含义:一是服务的社会化, 即农业作为社会经济再生产的一个基本环节, 其再生产过程不是由个别农业生产经营者完成的, 而要依赖其他产业部门的服务活动。二是组织的系统性。各产业部门依据其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 构建相应的组织载体, 围绕农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 形成有机结合、相互补充的组织体系, 为农业提供综合配套的服务, 实现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科学和高效[4]。

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经过多年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其对农业的服务作用也逐渐增强, 其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也已经初步形成了包括国家经济技术部门、合作经济组织和个体以及企业等多元主体的服务网络体系。目前, 中国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5]。

1.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首先,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头重脚轻, 在乡村一级形成断层。乡村一线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技术力量薄弱, 远远不能满足农户对社会化服务的需要。其次, 合作经济组织不健全, 难以发挥基础性作用。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民参与率仍较低, 自身发展困难, 对农户带动能力不足。再次, 龙头企业等赢利性机构与农户缺乏长期稳定的利益连接, 一些龙头企业在与农民签订的购销合同中, 不少是“霸王条款”, 农民的利益没有得到充分保护。最后, 专业服务公司、农村经纪人等其他社会力量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难以发挥有效作用。

2.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间的职能定位不明晰。目前中国各种农业服务组织间的角色经常错位, 应由政府农业技术部门承担的职责却往往推给乡村集体, 本来可由赢利性组织或合作经济组织承担的职能, 政府农业技术部门却常常插手, 在一些财政开支较为困难的乡镇, 原本属于政府所有的社会化服务组织被承包或转包给个人, 且不加监督管理, 原为政府社会化服务组织中的工作人员, 也因工资收入低改行或者弃行。

3.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供求存在差异。现有的服务主体在产前、产中提供的服务较多而产后服务较薄弱。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尚与农民之间形成利益共同体, 服务意识淡薄、服务质量差。政府涉农部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都过于重视自身的经济利益, 甚至是片面追求盈利, 而忽视农民利益[6]。

4.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资金管理方面存在弊端。近年来, 政府涉农部门在国家支农惠农政策中争取了庞大的资金, 各自分头组建为农服务机构, 各自制定各自加强对农服务的措施, 结果是机构林立, 人员庞杂。当一些地方财政不能完全承担机构运转和人员工资时, 为了卸财政包袱, 则提出市场化改革, 而市场化改革的结果是提高了农户寻求服务的成本。

5.农业金融保险等部门为农服务的积极性不高。由于目前中国农业生产仍以家庭承包经营的小规模生产为主体, 农业贷款和保险具有风险大、经营成本高的特点, 这就导致了金融保险部门对农业生产经营的贷款和保险缺乏积极性, 不利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健康发展。

6.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市场监管力度有待加强。一些社会化服务组织在经营过程中违法乱纪, 故意压价, 侵害和剥夺农民的利益, 造成农民怨声载道;有的坑蒙拐骗, 弄虚作假, 不仅给农民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而且败坏了政府和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形象[7~8]。

三、建设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对策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涉及到财政、金融、农业、信息产业、农资生产企业科研院所以及队伍建设等很多方面, 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建设[9~11]。

(一) 提高认识,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作为国家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实施科教兴农的重要载体, 在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县、乡两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资金支持, 以加强其硬件建设, 并要给农民政策上的服务。同时, 深化乡镇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改革, 逐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乡级农业社会化服务管理体制和机构。进一步转变乡镇政府职能, 把乡镇工作的重点转移到行政管理、发展公益事业和强化服务上来。建立区域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提高服务水平。

(二) 积极培育服务主体, 充分发挥其作用

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完善其公益性服务职能改革政府服务机构体制、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关键是要加强县乡两级基层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创新管理体制, 提高人员素质, 健全县乡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疫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 完善运行机制, 提高服务能力, 进一步加强合作组织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中的基础地位各级政府对农民合作组织采取恰当、有效的扶持政策。提高农业龙头企业的服务能力, 完善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进一步加强龙头企业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中的骨干作用政府机构应该把龙头企业产品的定位放在依托地区资源优势、生产高端产品和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上来。

(三) 整合资源, 提高服务效率

1. 加强政府涉农机构力量整合与部门间协作, 提高凝聚资源的能力。

要加强政府涉农机构力量的整合, 建议在地方政府设立农业服务改革领导小组, 下设办公室, 把加快推进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工作纳入地方政府“一把手工程”。主要负责农业服务体系改革的日常工作, 落实试点改革的相关方针、政策和重大项目, 统一协调各个相关职能部门, 在组织上保证综合改革各项措施的顺利实施。

2. 积极打造各类公共服务平台, 探索促进资源集聚和共享的有效方式。

通过构建各类公共服务平台, 如人才服务网络平台、科技资讯平台、信息服务平台、装备服务平台等, 可以有效地集成资源, 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在推动各类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中, 各级政府部门无疑应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同时也应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向公共服务平台。

(四) 积极营造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环境

建立农产品市场营销网络, 培育多层次、多类型的市场营销主体, 构建集约化、系统化、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农产品营销平台。加强服务条件设施建设。增加条件设施建设方面的经费, 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和村级站点的办公场所建设。加强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农村人才的引进和开发利用机制, 改善人才的开发利用环境, 通过完善激励措施吸引更多的人才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

摘要: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对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在明确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内涵的基础上, 分析了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杨汭, 罗永泰.面向新农村建设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J].科学管理研究, 2006, (6) :118-121.

[2]龙书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新的研究路径探讨[J].调研世界, 2010, (1) :26-32.

[3]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在京举行[EB/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4094/8160721.html.

[4]孔祥智, 徐珍源, 史冰清.当前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J].江汉论坛, 2009, (5) :13-18.

[5]郁大海.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改革创新研究[J].农业经济, 2010, (1) :6-8.

[6]熊鹰.农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的实证分析——基于成都市176个样本农户的调查[J].农业经济, 2010, (3) :93-96.

[7]宋洪远.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 2010, (6) :35-38.

[8]陈兴霞, 曹军, 邹存艳.关于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几点建议[J].农业经济, 2006, (7) :54.

[9]张颖熙, 夏杰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的动力机制与路径选择[J].宏观经济研究, 2010, (8) :12-17.

[10]何军, 张兵.对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几点认识[J].农村经济, 2005, (1) :113-115.

中国历代皇帝故事精选 篇10

宦官们为了讨好汉灵帝,就变着花样逗他玩。一次,宦官给一条狗戴上顶戴花翎,身披朝服,刘宏瞧见了,大笑不止。说:好一个狗官啊!狗官不错!朝臣们跟随着见到此景,只得面面相觑,说不出话来;拍手称好的自然是宦官,一时间朝廷上乌烟瘴气的。宦官们还找来了四头很老实的驴,拴成一辆小驴车,拉着刘宏满皇宫乱跑,刘宏亲自驾车,左突右撞,宫中到处响起“驴车老板”的吆喝声。皇帝尚且如此,大臣们为拍马屁,自然争相效仿,一时间“洛阳驴贵”。

不久,刘宏对狗对驴又没了兴趣,宦官们也想不出什么更刺激的点子了。一日,刘宏猛然说:我想看女人光着身子玩!于是,在西苑就建起了“裸泳馆”。汉灵帝看着众多妙龄少女们裸奔于其间,也加入裸奔的行列,嬉笑淫荡,深感无比欢畅。宦官们则一心只顾聚敛钱财,奢侈挥霍。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读书笔记 篇11

中国的政治,从传统政治到现当代政治,经历了历代王朝的更迭,经历了千年历史的锤炼,经历了几次彻底的大变革,中国的政治于是变成了今天的摸样。虽然一直在变革,但有一点恐怕是从来没有改变的,那便是历朝历代中国人都想要达到的理想国。这一理想国或许是大同世界,或许是皇权专政,或许是民主制度,亦或是现在的中国制度……尤其是近百年来,几乎所有的制度都被尝试了遍,在政治这条路上,中国人一直在探索,一直在向前,一直在寻觅。

那么《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要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呢?钱穆从汉、唐、宋、明、清五个在中国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朝代的政治制度来谈,每个朝代他都从中央、地方、监察、科举、经济、兵役制度出发,谈到了各个朝代的具体情况。

历史是一面明镜,无论这一路上发生了什么,它们都会成为历史,一切的功败都将得到历史的定论。

任何一项政治制度,要站在历史的角度去观察,若仅以当前的标准来评价和看待历史,必然有失公允,得出偏激的结论——这是贯穿全书来自于钱穆从历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得失里看到的结论。

钱穆先生生活的年代恰好是中国政治制度频繁变革的这么一个时期,当时,大批的有识之士们都在为了“解放”中国,为了“废除封建制度、建立民主共和”而奔走相告。他眼前的世界,是怎样的充满了变革、充满了未知?当时的中国,应该仍有不少五四新文化的遗风,在反思中国落后的原因时,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否定传统,并且是彻底的否定。或许正是这样一个时代,注定了让作者这么一个有着中国根又忧国忧民之人又重新翻开了中国的历史,去传统政治里寻找答案,寻找中国的未来之路。

作者这里的传统政治制度是从两个方面来谈的:一是制度,一是人事。这或许跟中国的传统紧密相关。作者认为,任何一项制度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要了解一代的制度就要精通一代的人事。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独特的有着其本身的历史特点的,只有适应其自身特点的能够在其时其地有价值的制度都应当得到中肯的评价。

在作者看来,任何一项制度都不会有绝对的利或者弊。“我们若

不着重本身人事,专求模仿别人的制度,结果别人的制度势必追随他们的人事而变,我们也还得追随而变,那是何等的愚蠢。”这就道明了我们需要用客观的历史的眼光去看待中国的政治制度,“这种历史的特殊性必须深入到全部文化史”。

历史上的中国缺乏民主吗?钱穆先生是这样阐释的:“中国政治上的传统观念,对一意见之从违抉择,往往并不取决于多数,如西方所谓之民主精神。而中国人传统,则常求取决于贤人。春秋时即有“贤均从众”之说(见《左传》)。哪一人贤,就采纳哪一人的意见,假若双方均贤,则再来取决于多数。贤属质,众属量,中国传统重质不重量。中国人认为只要其人是贤者,就能够代表多数。不贤而仅凭数量,是无足轻重的。”

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五个朝代的政治制度演变历史。作为中国传统政治制度中必不可少或者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科举制度来说,从汉代的“乡举里选”、“选举孝廉”起,中国的科举制度就一直在朝着“民主”的方向前进着。“我们可以说中国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而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士人政府。”为了避免“世族门第”制度,唐代开始,大兴科举,开辟了中国选举真正有才之士成为国家官员的创举。宋代之后,考试越来越严格,考核越来越完善。明清时期,更是出现了另一个转机——翰林院。这意味着,中国的科举不再仅仅是局限于“考试”,而是走向了人才储备、人才培植之路。中第之人有了进一步深造的机会。“他们一面读书修学,一面获得更多的政治之士,静待政府只用。”尽管科举制度也存在着许多弊端,甚至在清朝时期成为了一项愚民政策,但这一切还是应当放到历史中去,才能得到正确的评价——钱穆认为“这是人事腐败,并非制度本身有问题”。

钱穆认为,中国的传统政治制度是走向中央集权而社会阶层又是一天天走向平等的。从某一方面讲,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经历从四分五裂到统一集中的过程。中国的中央集权在历史上是必然的,并且应当得到正面评价。“但如何使国家统一而不要太偏于中央集权,能多注意提防政治的改进,这是我们值得努力的第一事”。尽管中国经历了千年“封建帝国”,但是中国的社会各阶层确实在一天天走向平等的,中国是这样一个事实:政府始终是高高在上的,社会平等。平民百姓可以通过考试得到管职,得到“坐观”的机会。

中国传统政治制度逐步走向繁密化的,正是这种制度化的过程,“让中国政治有后不如前之感”,而西方政治则是走向人事化的,他们依靠选举,法治由人来决定。故中国的政治逐步走向了人才束缚之路,这直接导致了其没有起色的根源。

然而每一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理想国,人人都希望达到长治久安。中国的历史上有太多的朝代都从刚开始的清明逐步走向了腐败,走向了覆灭。但这其中的每一位皇帝,每一位官僚,他们都是在为了长治久安而努力,这一点是毋庸臵疑的。

关于中国的未来,钱穆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中国之将来,如何把社会政治上种种制度简化,使人才自由发展,这是最紧要的”。他还强调,我们不能成为西方潮流的跟随者,而是应当学会用自己的旧经验为自己打开一条出路,寻找一条属于中国的,属于这个龙的国度的正道。

中国历代农业的发展和三农问题 篇12

1 以色列农业发展的特点

以色列农业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在基础条件如此恶劣, 以色列农业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这么好的效果, 主要得益于以下几方面:

1.1 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农业科研体制

以色列农业增产的96%靠科技, 其高度发达和集约化的农业是以强大的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体系作为后盾和支柱的。政府每年用于教育的支出占GDP10.4%, 研发经费占GDP的4%, 均位居世界前列。

1.2 实用高效的农业推广服务体系

将科技的制高点转化为产品竞争力的制高点, 就要将先进的技术尽快的推广出去。以色列农业科技的研究、示范和推广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 实践证明也是很成功的。目前, 以色列已建立一整套由政府部门、研发机构和农民合作组织紧密配合的农业研究和推广体系。

1.3 独特的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

由于长期与周边国家或民族发生冲突, 以及自然资源的匮乏, 只有联合在一起才能抵御不利的条件, 所以犹太人形成了两种独特的农民组织——基布兹和莫沙夫。

1.4 高素质的农业生产人员

以色列把教育作为社会的一种基本财富, 12年的免费义务教育使农民的素质大大提高, 以色列农业生产者中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占了47%。在农业上除正规教育外, 还大力发展中等专业学校教育和技术培训。

1.5 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节水灌溉及施肥系统

以色列处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光照充足, 水资源及其匮乏。基于这些条件, 实施水肥一体化管理和精准农业。通过计算机收集棚内感应系统采集的数据, 自动控制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肥、光、热、二氧化碳、氧气等, 应用IPM系统进行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用CO2发生器产生气体, 果树嫁接技术、剪枝技术的集成应用保证了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在市场上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1.6 先进的农产品采后保鲜技术和健全了市场流通体系

以色列农业先进性不只是体现在各种生产过程上, 也体现在采后处理与保鲜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上, 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以色列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和公司对收获的农产品保鲜技术、加工技术、加工机械设备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

2 我国玉米产业的育种和推广建议

以色列的农业发展可以说是立足现实不利条件, 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开展研究工作, 注重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工作, 政府在农业的各个领域大力扶持, 这些都给我国玉米研发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意义。

2.1 加强合作加快新品种选育步伐和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科学技术的源头就是研发, 然后推广和使用, 泛泛的来说就是产学研, 研发在我们国家是集中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 科技成果的90%来源于它们, 所以源头就是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产业指那些参与推广的企业, 最后终端使用技术的是农民。但在我国由于科研与推广存在脱节, 加之科研经费不足, 在我国还不到GDP的1%, 这主要是农业研究与开发的经费来源渠道单一, 几乎都来自于政府。而在以色列除政府外, 还有基金会、各种农民组织和私人企业的投资。还有我国的农业科研机构, 重复设置, 很多单位开展同一项研究工作, 使政府本来就很少的科研投入, 还有科技人员的素质也有待提高。

2.2 提高农民素质鼓励土地流转

我国现有农业经营主体和方式不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由于多年教育投入不足等原因, 造成目前农民文化水平低, 科技意识差, 青壮年劳动力少, 接受新技术慢, 阻碍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还有农村普遍采用土地承包分散经营的方式, 以农户为基本生产单位的小农经济, 力量分散、薄弱, 土地规模过小, 小块土地分散耕种, 不利于一些大型综合性的农业技术和机械化的应用。同时, 分散的农户也没有足够的物力、财力, 承担起对传统农业进行现代物质技术装备的能力, 加入“WTO”后, 这些远不能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因此加强农民素质教育, 建立规模化的农业经营模式, 实现农业经营体制的突破, 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2.3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引导农业的发展

在以色列农业的发展过程中, 政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从全民教育、品种的创新、节水滴灌、温室栽培、推广培训、产品出口等各方面给予引导和扶持, 充分体现了政府调控职能和市场主体相辅相成的关系。所以我们在推进农业发展上, 政府也要给予更多的引导和政策和资金的扶持。

2.4 健全农业推广体系, 完善农业推广运行机制

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必须要有健全的推广体系、完善的运行机制、良好的推广方法, 因此, 必须在现存的农业推广体系的基础上尽快地建立起能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多层次、多成分、多形式、多功能、直接服务基层的农业推广体系, 完善各推广机构的运行机制。

2.5 稳定农业推广队伍, 提高农业推广人员素质

为搞好农业推广, 建立一支既有一定数量又有较高素质的农业推广队伍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要稳定队伍, 充实人员, 确保农业推广人员有足够数量, 出台相关政策, 鼓励农业推广人员到基层去工作, 另一方面要通过培养、继续教育和政治思想工作, 提高农业推广人员素质, 重视农业推广人员脱产学习和在职进修工作, 鼓励农业推广人员努力学习专业知识, 提高业务能力, 开阔视野, 拓宽知识面和专业技术的深度和广度, 不断丰富推广经验, 提高农业推广技能, 提倡“献身农业、服务农民”的奉献精神, 发扬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

3 结语

上一篇:生物学科组年度总结下一篇:重要一刻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