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教学单元

2024-10-16

项目化教学单元(通用11篇)

项目化教学单元 篇1

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化课程教学单元设计初探

论文关键词:工作任务 课程教学 单元设计

论文摘要:进行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已成为我国新一轮职教课程改革的共同选择。要成功地实施好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就必须坚持职业教育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素质为基础、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驱动、开设知识、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课程。

项目课程对我国职教界来说已不陌生,许多老师也都对进行项目教学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在实际教学中对于怎样进行项目或任务的设计,如何处理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都感到茫然。

一、如何进行项目化课程教学单元设计

项目课程应是一种按照工作的相关性,而不是知识的相关性组织教学内容的课程,其课程内容的载体是工作任务。这样工作任务就成了项目课程的核心要素,而其设计与描述也就成了项目课程开发的重要环节。

现有课程的本质问题不是理论知识的多与少,而是在“实践是理论的延伸和应用”这个观念的指导下,把实践仅仅看作为理论线性演绎的结果,是理论的附属品,未能突出工作实践在课程体系中的逻辑主线地位。在新的课程评价标准中要突出能力目标,而能力是无法传授的,只能靠训练,要靠完成任务的过程来训练。

因此课程改革的重心并非要否定知识,否定理论,而是要突出实践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关键不是实践课时的多与少),用工作任务来引领理论,使理论从属于实践。要突出工作实践(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下面笔者想以《建筑工程测量》中的普通水准测量这一教学单元为例和大家来探讨基于工作任务的课程教学单元设计。根据单元教学内容,首先要进行项目和任务的设计:

项目描述:金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需开发阳光地带小区,在进行施工测量时需要一定数量的水准点,由于已有的水准点有限,需进行加密。

项目化教学情境设计:天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接到任务后根据甲方(金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要求开展测量工作,并将公司技术力量分为若干项目部,项目部经理为班级各小组组长,每组4-6人,各组组员为项目部技术员,老师为建筑公司的总工。

通过任务1的训练后发现许多小组的误差都难以满足要求,而误差的产生都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通过互评、点评和讲解后大家基本都找到了存在的问题,任务2和任务1的操作技能基本一致,只是数据处理方法有些差异,接下来就进行任务2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课程教学总的是按照“提出任务(提任务时要进行任务的情境设置)→学生自提方案试做→出现问题→针对问题进行提示和案例的讲解→再做(成功)→小结、知识归纳、总结提高”的过程来展开。

二、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化课程教学单元设计要点

在进行课程教学单元设计中要围绕职业能力的形成组织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以典型产品或服务为载体设计教学活动,要选取典型产品(服务)组织教学活动,使工作任务典型化、具体化,以丰富学生的直观体验,并通过所获得的“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典型产品(服务)的选择要体现地方经济特点,具有先进性、典型性、可行性,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符合教学规律。

在课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观念的转变

教师需要由过去的“讲授者”转变为“指导者”,让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开展自主探究、操作、讨论等活动。教师的职责更多是为学生的活动提供帮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上课时不只是要学生听课,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动手,正如“听过的很快就会忘记,看过的还能记得一些,做过就会让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教师还要有耐心让学生犯错误,失败的经验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机会。

2、以任务为中心开展教学

要注意对工作任务本身做详细阐述,为理论学习提供坚实载体。要让学生理解工作任务,并提醒学生将注意力放在工作任务上,而不仅仅是知识上,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完成工作任务,并且最好是未来学生职业岗位上的任务,这就要求教师要熟悉学生的职业岗位,知道那里的问题、项目、任务。

3、把握讲授的运用时机

虽然讲授法已经不是项目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但它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恰到好处的讲授,将有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可以扩充学生的相关理论知识,帮助学生解答疑难问题。讲授法的运用时机需要教师仔细斟酌,控制好讲授的时间,避免长篇大论。

4、注意“衔接语言”的运用

教师要学会运用各种衔接性语言,能够把不同工作任务衔接起来,把理论与实践衔接起来,把前后不同工作任务中出现的理论知识衔接起来,这样学生才不会有“零乱”的感觉。这不仅需要教师对整个课程内容体系的项目关系有深刻把握,而且要求教师打破线性的教学思维,学会网状的教学思维。

参考文献:

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中国文学家园网 )

徐国庆.论职教课程中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结合点[J].职业技术教育,2010

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清华大学出版社,(中国文学家园网 )

项目化教学单元 篇2

高职高专院校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是采用普通高校的教学模式, 把知识的传授作为目标, 课堂上往往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教学, 教学手段是以问答和习题为主, 而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基础较差, 传统模式教学的商务英语写作课堂上, 学生的厌学现象很严重, 难以见到师生互动良好的教学过程。同时, 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也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说明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现代高职教育的发展。项目化教学模式符合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 为高职高专院校的持续良性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

2 商务英语写作项目化教学改革典型单元设计:应聘外贸公司秘书英文资料的撰写

现代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原则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 以素质为基础, 突出能力目标, 以学生为主体, 以项目为载体, 以实训为手段, 设计出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商务英语写作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课程设计正是本着这一原则, 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完善。其典型单元:“应聘外贸公司秘书英文资料的撰写”的教学设计如下:

2.1 确立教学目标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 学生预期达到的能力目标是:a.能撰写英文求职信;b.能撰写英文简历;c.能撰写英文面试感谢信。知识目标是要求学生:a.掌握英文求职信及简历的正确写法;b.掌握英文面试感谢信的正确写法;c.了解英语面试技巧。学生得到锻炼素质目标是:a.使用百度、谷歌常见中英文搜索引擎搜集信息及处理信息能力;b.查阅参考资料自学能力;c.小组成员良好合作与沟通能力;d.熟悉求职应聘环节;e.尊重他人, 礼貌得体的处事作风。

2.2 布置项目及角色转换

布置项目:应聘外贸公司秘书, 应聘者投递英文求职信、简历及英文面试感谢信。教师告知本单元项目角色:教师为牡丹江T&S外贸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 学生为秘书职位应聘者。教师在上课前一周发布招聘广告:牡丹江T&S外贸公司招聘秘书。要求学生在课下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教材、参考资料或网络讨论研究范文;根据招聘信息及自身情况课前独立完成撰写求职信和简历 (第一稿) 。

2.3 项目实施

本项目需要四学时。由于求职应聘包括三个环节:投递英文求职信及简历、接受英文面试、和投递英文面试感谢信;考虑到其中面试环节是口语训练, 应该放在口语课上加强, 但为了项目环节的完整性, 在本单元教学中, 面试环节采纳播放视频的虚拟方式, 其目的是突出写作能力训练的同时, 保证项目环节的完整。具体步骤如下:

环节一:撰写英文求职信及简历

a.课前学生根据招聘信息及自身情况独立完成撰写求职信和简历 (第一稿)

b.课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研讨评改组员课前独立完成的求职信及简历 (第一稿) , 进行同级评改, 并按照教师发放的项目评价表给出成绩, 署名提出评改意见。教师对各组巡视及答疑, 并记录讨论及评改要点以及优缺点。

c.各小组成员参考评改意见修改原稿, 并完成第二稿。教师整理小组讨论要点、评改要点及学生的优缺点。

d.每组代表轮流总结本小组讨论要点, 讲评例文。

e.小组互评:每组代表讲评其他小组讨论要点及例文优缺点。

f.教师小结:教师总结英文求职信及简历写作的要点, 点评学生写作及评改的优缺点。

g.学生根据教师点评修改求职信及简历的第二稿。教师巡视及答疑;并交代项目要求:要求学生课下继续修改, 完成第三稿交给编辑组 (各小组每次项目轮流担任) 完成课下项目:《优秀作品赏析》, 编辑组编辑评审第三稿, 并推选和点评优秀范文装订成册, 课下项目评审编辑完成后, 教师收集所有手稿, 做评改, 并给出写作成绩和同级评改成绩。

环节二:接受英文面试

a.观看英语应聘面试视频。

b.结合视频, 师生共同总结英语面试技巧。

环节三:撰写英文面试感谢信

a.以小组为单位研讨英文面试感谢信范文。

b.学生独立撰写英文面试感谢信 (第一稿) 。

c.各小组研讨评改成员第一稿面试感谢信, 进行同级评改, 并按照教师发放的项目评价表给出成绩, 署名提出评改意见。教师在小组研讨时对各组巡视及答疑, 并记录讨论及评改要点以及优缺点。

d.各小组成员参考评改意见修改原稿, 并完成第二稿。教师整理小组讨论要点、评改要点及学生的优缺点。

e.各组代表总结本小组讨论要点及讲评例文。

f.小组互评:每组代表总结讲评其他小组讨论要点及例文, 提出优缺点。

g.教师总结英文面试感谢信写作要点, 并点评学生写作及评改优缺点。

h.学生根据教师点评再次修改, 教师巡视及答疑, 并要求学生课下继续修改, 完成第三稿交给编辑组完成课下项目:《优秀作品赏析》, 编辑组编辑评审第三稿, 并推选和点评优秀范文装订成册, 课下项目评审编辑完成后, 教师收集所有手稿, 做评改, 并给出写作成绩和同级评改成绩。

2.4 布置下一项目

布置下一项目:撰写英文电子邮件, 项目角色转换:学生为牡丹江T&S外贸公司秘书, 教师为行政主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课下通过教材、参考资料或网络研究范文, 下次课前依据要求独立完成撰写电子邮件 (第一稿) 。

结束语

本单元的项目化教学设计是以学生步入职场的必经环节“求职应聘”为主要内容, 设计教学时着重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突出能力目标, 采取“先做后学”的方式, 引导学生完成具体的训练任务, 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锻炼能力、探索知识、总结经验, 从而形成“够用为度”的知识理论。注意帮助学生积累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同时兼顾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其目的是要保证学生走上社会之后的持续发展能力, 使其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创造充满前景的职业生涯。

摘要: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现代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项目化教学改革为高职高专院校持续良性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 本文以"应聘外贸公司秘书英文资料的撰写"单元为例探讨《商务英语写作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课程单元设计。

关键词:商务英语写作课程,项目化教学,单元设计,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项目化教学单元 篇3

一:准备工作:

1.在学期伊始,备课组长依据本学期的单元章节集体备课内容和备课组成员的具体教研能力划分为不同的项目合作组,将备课任务具体分配到各个项目合作组,并列出了具体的项目合作组备课计划表。2.项目合作组提前进行小组内讨论,就如下内容进行教研:单元教材内容,考纲,课程标准,高考题,我校高考四要素研究成果,单元教材整合建议,学习重点难点及课时安排,知识分类(陈述性知识或程序性知识)、知识要点清单及课型确定(姊妹课或独立课),初步叙写单元学习目标。(选择恰当的行为动词)3.将整合单元的内容编制成相应的课件,并在集体备课前发到备课组每个成员的电脑上。全体成员提前研读本课件以确保集体备课的高效性。

二:研讨记录:

主持人;欢迎大家参加高二英语组的集体备课。本次集体备课内容是unit5 First Aid的单元章节集体备课。主备人是刘琳老师,记录人是时凯月老师。现在请刘琳老师展示他们项目合作组对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结果。

刘琳老师: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知识清单及类型,单元教学要求&教学过程,单元学习目标,教材资源整合分析和课时安排六个方面向大家展示我们对本单元的整合结果。

(一)教材分析:

“First aid”是人教版必修五第五单元的中心话题,包含First aid for burns以及Heroic teenager receives award两篇文章。从内容看,两篇文章都在讲述first aid 这一主题。文体上看,first aid for burns 是一篇说明文,旨在让学生理解烧伤的各种起因,不同症状所应采取的急救措施(give instructions)。文章二是新闻报道,讲述了17岁John Janson采取果断措施挽救Anne Slade生命的真实故事。一方面体现出急救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意在培养学生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品质。在语言学习模块,本单元借助两篇课文突出“省略ellipsis”让文章“化繁为简”,让学生体会简洁语言的重要性。最后结合本单元的“话题first aid”+语法ellipsis+文体give instructions”进行指导性写作“first aid for particular injury”。

(二)学情分析:

从认知基础层面来说,高二学生擅长短句表达个人观点,提出建议。因此本单元对学生来讲句型不难,但如何嵌入急救重难点单词短语表达个人建议仍是重点。高中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和表现欲旺盛,正义感强烈,对日常生活急救知识储备较为丰富,因此能较快的导入课文,理解课文。但是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就“first aid”展开学习和讨论还需进一步讨论。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在初中时就对祈使句进行过系统学习,对省略有一定的了解。本单元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介绍状语从句等的省略。如何恰当使用省略进行合理的表达是本单元重难点。

(三)单元知识清单及类型:

本单元的陈述性知识包括以下方面:关于急救first aid 的单词和相关短语及表达;两篇文章不同的文体及写作思路;急救的具体措施;省略的运用等。程序性知识为:指示性文体的结构和表达特点;省略的归纳等。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语篇阅读能力,同时增强安全意识,积累安全知识;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具体内容请大家参考屏幕上的知识清单(PPT展示本单元重点的单词,短语,惯用法 语法运用等)

(四)单元教学要求&教学过程策略分析: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如下:

1.识记关于急救和伤害的单词短语及表达

2.利用关于急救的重点单词,短语提出指导性建议。

3.根据Heroic teenager receives award这篇新闻报道的关键词复述故事发生过程。

学习难点:

1.从first aid for burns这一话题展开,探讨不同伤害例如地震,溺水等的急救表达。

2.合理利用“省略”精炼句式。

3.写一篇关于急救的作文

在学习重点,攻克难点的过程中,建议使用以下学习策略:

知识的习得阶段:单词以读音和词缀记忆为主,按词缀派生记忆单词。

知识的巩固和转化阶段:结合情景,词不离句

知识的应用与迁移阶段:通过课内语法填空和课外篇章阅读深化理解

(五)单元学习目标 通过以上方面的分析,我们制定出以下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陈述性目标:识记急救的词汇和短语,掌握单词的基本用法,会拼写重难点单词,能根据音标,词缀记忆单词2 根据关键词复述烧伤的急救措施。

程序性目标:在文章理解的基础上,用较为流利的英语表达在生活中如何处理一些突发事件,学会在实际情况中实施正确的紧急救护。理解运用本单元重点语法项目-省略造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猜词策略理解上下文。运用skimming,scanning策略找出信息句,理解和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及结构自主学习找出文中的省略句,小组合作归纳省略类型 结合例句,师生共同探究归纳省略的几种情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累急救知识,增强安全意识,见义勇为,助人为乐。

(六)教材资源整合:综合以上信息,我们把整个单元分为词汇课(1课时),精读课(2课时)语法课(1课时)写作课(1课时)复习课(1课时)。关于各个项目组的任务安排请参看屏幕。(屏幕上展示出各个项目合作组具体的任务分工)。以上就是我们项目合作组单元章节的整合结果,请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

主持人:刚才刘琳老师从六个方面对本单元整个章节做了详细的分析,并做出了相应的整合。现在,请大家根据刚才她的陈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首先,他们项目合作组对本单元的重点、难点的把握是否到位?

杜老师:我觉得在单元重点第一条除了“识记关于急救和伤害的单词短语及表达方式”外还应该加上对核心词汇的灵活运用,因为在语篇语境中灵活的运用核心词汇的正确形式是很重要的。

杨老师:本单元的难点有一条是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火灾后急救的作文。学了本单元话题后,学生应该能掌握一些相关的表达方式,但是要写出一篇质量高的文章,还应给学生补充上一些日常急救的表达方式。

主持人:刚才两位老师的意见很好,大家都很赞同,请记录员做好记录。那我们再讨论第二方面,对本单元学习目标的分类是否合理、准确?行为动词的使用是否符合英语课标要求?

王老师:我觉得他们组对学习目标的分类很是合理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目标设置的很全面,具体,对本单元的学习起到很好的导航作用。对于学习目标的行为动词的选择也是认真负责的,这些动词指令明确,具体,操作性和测评性都很强,从这些方面来讲,刘老师一组的老师们下了很大的功夫,值得我们学习。

杨老师:关于学习阅读技能的学习目标,我想发表一下我的看法。刚才在展示中有这么一条,“运用skimming,scanning策略找出信息句,理解和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及结构”。我觉得表述的还是过于笼统。比如在本单元第一篇文章里,有很多的小标题来引领全文。我们可以通过这个编排,让学生学会利用小标题理解和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及结构的能力。把目标这样设置的话会更具体一些。

主持人:大家得发言都很有见地,也值得借鉴,下面请大家来讨论一下对本单元的课程整合是否科学? 课时安排是否恰当?

赵老师:课程整合上我觉得很好了,在课时安排上我觉得有不妥的地方。本单元的语法项目是省略。它不是课标上包括的重点语法,也不是历年高考的重点,而且关于它的语法规则也比较少,不应该拿出一课时来单独学。建议将语法课和写作课合二为一。

孟老师:我也是这个看法。语法不必要拿出一课时来单独学,建议放在阅读课中语言知识的运用板块中应该更好。

主持人:那其他老师的意见呢?同意上面哪位老师的意见呢?

(大部分老师都同意孟老师的意见)

主持人:今天,我们对第五单元进行了单元章节分析和课程整合,并把这一单元的课时任务下发给个项目组。在讨论过程中,大家都踊跃发言,有质疑,有纷争,最后形成了质量上乘的单元整合备课。希望大家在下周认真贯彻本次集体备课的精神,牢记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把握好本单元的重点难点,设计出高质量的导学案和导教案,今天的集体备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三:感想和体会

项目化教学单元 篇4

作者信息

联系姓 名

电话

所教学生物

所教

高中

学段

电子邮

单位名

本模块将用来记录您在模块1至模块3中的学习反思。在前三个模块结束时,您都需要使用这个模板,根据所学内容在其中添加新的想法或设计。

第1步:选择单元(模块1第2节后完成)

请选定一个您所教的、且包含有项目学习要素(如探究活动、高级思维、真实情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的单元。在下面空格处简要介绍这个单元,包括您当前所使用的评价方法。原单元概述:

本单元内容相对独立。必修三《稳态与环境》是以生物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各个层次系统的稳态的维持为主线展开的,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系统的整体性和稳态,以及稳态与环境的关系。由于学术界没有“植物体的稳态”的说法,因此,本单元并没有将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与稳态概念相联系。学完本单元内容,与后面一单元所学内容进行对比,能反映植物和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差异。但是,本单元和后面一单元又都是属于个体层次生命系统调节的内容。学习完本单元内容后,学生将进入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内容的学习,将由对个体层次生命系统的探讨,跨入对群体层次生命系统的学习。因此,本单元最后也为此做了铺垫和衔接。

本单元可以划分为三个专题内容:第一专题《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第二专题《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第三专题《其他植物激素》

本单元预期的学习成果是学生能概述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和生理作用,能体验到生长素发现过程中蕴含的科学精神;能列举生长素以及其他的一些植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能关注植物激素应用中的负面作用,能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价值;能有实验设计和动手实践的能力,会假设、会求证、会反思、会总结、会写实验报告、会交流表达。

描述您当前在这个单元中是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的:

1、评价方法: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2、评价工具:课堂评价量规表和单元测试

3、使用时间:形成性评价贯穿于整个单元教学过程中;

终结性评价用于单月学习结束时。

第2步:21世纪技能(模块1第2节后完成)

在模块一中您学习了在教学中考虑21世纪技能的必要性。那么,在您选定的这个单元中,您将在什么地方来培养21世纪技能呢?请在下表中至少列出您将整合在单元中的三个21世纪技能,也考虑一下利用什么技术工具来支持这些技能的学习。21世纪技能

技术工具

信息素养 网络信息技术

交流与合作 博客、qq

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主性学习思维导图

修订后的单元概述: 考虑在本单元培养某种21世纪技能后,您的单元设计是否发生了变化?在下面空格处重新介绍这个单元,清晰简洁地介绍这个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学习活动。

本单元是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单元,是生物个体水平调节自我以适应环境的重要内容。教学内容:

1、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应用

3、植物体内其他的激素 教学过程:

1、指导学生搜集生长素发现过程的相关实验,分析讨论这些实验的目的、设计思路和内在联系,归纳得出相关结论。

2、提供实验材料,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作用特点

3、指导学生搜集、分析植物体内其他激素的功能,调查植物激素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归纳植物激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影响及人类社会利用植物激素的利弊。学习过程:

1、分组分工协作;

2、课下搜集信息、资料,课上分析、讨论、交流;

3、课下设计实验,课上操作实验,课下形成实验报告,课上交流、分享;

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单元备课 篇5

本单元一共有四篇课文,一个习作,一个练习。

《天游峰的扫路人》通过描写作者偶遇扫路人以及与扫路人短暂的交往,表现了扫路人攀登不止、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及作者对扫路人的敬佩之情。

《钱学森》记叙了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以及冲破阻拦回到新中国的经历,赞扬他为我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及发射所做出的卓越贡献,显示了老一辈科学家的爱国主义高尚情怀。

《海天骄子》歌颂了新一代中国军人的风采。看图作文要想象后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练习有8道题。有用钢笔描红,词语搭配,照样子写句子,熟记成语,学写毛笔字等。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本单元的教学便是,注意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单元课文中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

4、读句子,再分别照样子写句子。

5、进行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单元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

1、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理解文中蕴含的道理。

2、读句子,再分别照样子写句子。

3、进行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具准备:录音机、投影仪、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本单元共有10课时,安排如下:

13.《天游峰的扫路人》„„„„„„„„„„2课时

14.《钱学森》„„„„„„„„„„„„„„2课时

15.《海天骄子》„„„„„„„„„„„„„2课时

16.《杂交水稻之父》△„„„„„„„„„„1课时

项目化教学单元 篇6

1、了解作品中人物活动的背景,倾听他们抒发的爱国主义的心声;

2、能读会写课文中的生字词,体会有关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涵义;

3、能通过分析人物的言行,感受人物的思想感情,激发爱国主义激情;

5、能根据文意,使用正确的符号修改作文,养成自己修改作文的好习惯;

6、能就本单元感兴趣的问题确立主题进行专题探究,展示探究成果;

7、能因地制宜,开展访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活动,从中汲取爱国主义养分。

二、教学课时安排:(共15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

《枣核》(1课时)

《最后一课》(2课时)

《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1课时)

《古诗四首》(2课时)

《晏子使楚》(2课时)

诵读欣赏(1课时)

写作(3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1课时)

单元专题总结(1课时)

三、教学设想:

本单元的主题是“爱国情怀”。本单元课文中的人物,既有风烛残年的老人;又有贪玩幼稚的孩子;还有巧舌如簧的古人。对于他们,同学们有的不是很了解或感兴趣。我们教师要竭力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阅读认识、熟悉、接受这些人物,从而理解这些人物的爱国精神和品格。更重要的,学习本单元,决不能仅仅局限在分析人物上,更要学会从人物身上感受到爱国的情怀,激发学生爱国的激情,并能将自己的思想言行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上。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单元整体学习

学习目标:

1、了解单元大概内容;

2、确定单元学习目标;

3、制定单元专题探究活动方案。

课前学习:翻看本单元课文,选出最感兴趣的一篇。

第一块:了解单元大概内容,确定单元学习目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导入:谈谈自己印象最深的课文。

畅谈

情境1:浏览单元内容,以“亲爱的同学们,当你学完本单元,你将会„„”为开头,为本单元写一段结束语,让同学们感受到学完单元后的收获。巡视。

浏览单元内容,写一段结束语。

教学反思

第二块:制定单元专题探究活动方案。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自由组合,选择感兴趣的问题确立单元探究专题,制定探究活动方案。

巡视,参与讨论。

自由组合,讨论制定方案。

教学反思

第2课时:《枣核》

学习目标:

1、了解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

2、理解用枣核设置悬念的方法;

3、体味包含深情的语言。

课前学习:欣赏歌曲《我的中国心》。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设置悬念的方法。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导入:欣赏歌曲《我的中国心》,由“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引出“枣核”。

欣赏歌曲,哼唱歌曲,思考。

情境1:枣核与“长江长城黄山黄河”比真是微乎其微,为什么以“枣核”为题呢?组织交流评价。

思考,交流。

教学反思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情境2:枣核长成枣树需要许多时间,友人试种枣核的想法是一时的心血来潮吗?组织交流评价。

阅读,勾画。

交流。

教学反思

第三块:语文活动:寻找寄托思乡爱国之情的其他方法。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情境3:除了文中提及的通过布置家乡味道的环境来寄托爱国思乡之情外,海外游子还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寄托爱国思乡之情呢?组织,参与活动。

讨论交流。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给文中的“友人”写封信,告诉她《除枣核之外„„》

第3课时:《最后一课》

(一)学习目标:能复述课文故事,感受人物的爱国之情。

课前学习:查找有关最后一课的背景资料;回忆自己曾上过的“最后一课”,准备讲给同学听。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导入:小学升入初中;升年级换老师,你有没有印象最深的最后一课呢?讲给同学和老师听听。

思考后交流。

情境1:课文最后一课与同学们的有什么不同呢?组织交流评价。

讨论交流。

教学反思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情境2:你能找出文中的最后一课与平日上课的不同吗?比一比,谁找得多!(以表格形式)巡视,参与讨论,组织交流评价。

阅读勾画,讨论交流。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把《最后一课》的故事复述给家长听,让亲人们也说说他们所经历的“最后一课”。

第4课时:《最后一课》

(二)学习目标:通过分析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感受人物的爱国之情。

课前学习:把听来的亲人们的“最后一课”的故事讲给小组同学听。

第一块:回忆上课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导入:你对我应,回忆课文内容。表现。组织竞赛。

回忆。一问一答。

教学反思

分两大组一组说出最后一课的表现,一组回答平日上课的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情境1:我当导演: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角色分析。组织讨论,参与交流。

小组讨论,集体评议。

教学反思

第三块:语文活动:《最后一课》表演秀。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情境2:《最后一课》现场再现。组织交流,参与演出。

全班参与,讨论,表演。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合理想像,给《最后一课》续个尾。

第5课时:《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

学习目标:能大致说出钱学森的事迹,了解钱学森爱国报国的深情。

课前学习:收集有关钱学森的图片、文字等资料。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导入:学生介绍钱学森情况。

介绍收集的资料。

情境1:结合课文,填写钱学森个人简历表。(简历表主要包含“个人简历”和“个人小结”两部分。)巡视,参与讨论交流。

阅读,勾画,填表。

小组讨论交流。

教学反思

第二块:语文活动:我也出国留学„„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情境2:讨论交流:钱学森在美国成就大、生活好、待遇高,可他为了报效祖国,克服重重困难,毅然回国了。如果将来你也出国留学了,你会怎样呢?组织交流评价。

讨论交流。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上网查阅其他海外学子归来报效祖国的资料,讲给同学和家长听。

第6课时:《古诗四首》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的朗读四首诗;

2、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激情。

课前学习:借助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查找四首诗的写作背景;选出最喜欢的诗熟读成诵。

第一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有感情的朗读。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情境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开展诗歌朗诵比赛,推荐最佳选手进入班级诗歌朗诵比赛。(比:咬字正、发音清、节奏准、情感好。)巡视,指导。

小组诗歌朗诵比赛,推荐最佳选手。

班级诗歌朗诵比赛。组织评价。

参与,听读,评价。

教学反思

第二块:感知诗的内容和艺术形式。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情境2:辩论:结合诗的内容和写作背景看,你认为哪首诗的作者最爱国。组织交流评价。

辩论,评价。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将这四首诗熟读成诵;收集其他爱国诗篇朗诵给同学、老师和家长听。

第7课时:《晏子使楚》

(一)学习目标:

1、能读会写课文中的生字词;

2、能复述课文故事;

课前学习:借助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熟读课文。

第一块:能读准课文中的生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情境1:四大组认字比赛,说说字的读音和释义。组织比赛,参与比赛。

出字,认字,读读写写。

教学反思

第二块:理解释义,复述故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情境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你帮我、我帮他,大家一起说故事。巡视,指导,参与。

互帮互助,复述故事。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识记文中字的读音和释义,把《晏子使楚》的故事讲给家长听。

第8课时:《晏子使楚》

(二)学习目标:能通过表演感受到晏子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和能言善辩的才智。

课前学习:回忆课文中某些字词的读音和释义,回忆故事大概内容。

第一块:复习。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情境1:有问必答:学生自出题,学生抢答。组织问答。

一问一答,复习课文字词的读音和释义。

教学反思

第二块:语文活动:晏子模仿秀。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情境2:《晏子使楚》原形重现(晏子模仿秀)。组织讨论,表演,评价。

讨论,交流,表演,评价。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收集晏子的其他故事或其他古代外交家机智善辩的故事,讲给同学、老师、家长听。

第9课时:《诵读欣赏》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的朗诵两首诗;

2、能感悟到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3、体会两首诗不同的艺术风格。

课前学习:借助工具书扫清朗读障碍;查找有关渣滓洞的资料;借助注释和诗后简评,理解诗意,有感情的朗读两首诗。

第一块:语文活动:走进“渣滓洞”。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情境1:“走进”渣滓洞。学生、老师通过图片,文字等介绍渣滓洞有关情况,感受渣滓洞的生活。组织交流。

展示图片,朗读文字资料,介绍背景资料。

教学反思

第二块:语文活动:诗歌朗诵比赛。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情境2:诗歌朗诵比赛。以小组为单位,用恰当的艺术形式朗诵(表现)两首诗。组织比赛,指导,组织评价。

小组交流讨论参赛,评价。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阅读《革命烈士诗抄》,记诵有关诗篇。

第10、11、12课时:写作

学习目标:根据中心选择材料,做到有详有略。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第1课时

阅读《有详有略,详略得当》,范文朗读,作文指导。

阅读,思考,听读。

第2课时

写作实践,自评

写作,自评。

第3课时

互评,听读。

教学反思

第13课时:综合实践活动课

课前学习:收集当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有关资料。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导入:总结单元课文内容,引入“爱国主义”主题,引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听,思考。

情境1:简单介绍所收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有关资料。

介绍资料。

情境2:自由组合,编成小组,讨论并确定“采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活动的活动方案。巡视,指导,参与。

小组讨论,交流,制定方案。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集体或小组行动,开展“采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活动,并准备成果展示。

第14课时:单元专题总结课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情境1: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单元专题探究成果(包含综合实践活动成果)。

小组讨论,展示成果。

情境2:自评互评学习本单元后的收获和学习表现。

项目化教学单元 篇7

随着软件的功能日益复杂,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数据库处理部分非常复杂,其中使用了大量的存储过程及触发器的项目。如何在测试过程中验证这些存储过程、触发器可以正确地处理数据?需要测试的项目很多,在开发过程中,尤其是后期业务逻辑随着测试进行也在不断进行修改。我们需要一种能重复使用、覆盖全面的测试方法。对比了各种测试方法后,发现Visual C#测试项目可以很方便地解决这个问题。

2 数据库测试及单元测试

随着软件业的迅猛发展,我们的开发也从以前的单层结构进入了三层架构甚至现在多层架构的设计,而数据库从以前一个默默无闻的后台仓库,逐渐成为了数据库系统,而数据库开发设计人员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核心人员。以前我们往往把数据库操作写在应用层,从而提高各个模块的独立性和易用性,而现在越来越多的数据库操作被作为存储过程直接放在数据库上进行执行来提高执行效率和提高安全性。

数据库开发既然在软件开发的比重逐步提高,随之而来的问题也突出。我们以前往往重视对代码的测试工作,随着流程技术的日益完善,软件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数据库方面的测试仍然处于空白。我们从来没有真正将数据库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进行测试,而是通过对代码的测试工作间接对数据库进行一定的测试。随着数据库开发的日益升温,数据库测试也需要独立出来进行符合自身特点的测试工作。数据库开发和应用开发并没有实质上的区别,所以软件测试的方法同样适用于数据库测试。

传统软件系统测试的重点是需求覆盖,而对于数据库测试同样也需要对需求覆盖进行保证。那么数据库在初期设计中也需要对这个进行分析、测试、例如存储过程,视图、触发器、约束、规则等我们都需要进行需求的验证确保这些功能设计是符合需求的,另一方面我们需要确认数据库设计文档和最终的数据库相同,当设计文档变化时同样要验证改修改是否落实到数据库上。

单元通俗地说就是指一个实现简单功能的函数。单元测试就是只用一组特定的输入(测试用例)测试函数是否功能正常,并且返回了正确的输出。

测试的覆盖种类:

(1)语句覆盖:语句覆盖就是设计若干个测试用例,运行被测试程序,使得每一条可执行语句至少执行一次。

(2)判定覆盖(也叫分支覆盖):设计若干个测试用例,运行所测程序,使程序中每个判断的取真分支和取假分支至少执行一次。

(3)条件覆盖: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运行所测程序,使程序中每个判断的每个条件的每个可能取值至少执行一次。

(4)判定--条件覆盖: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运行所测程序,使程序中每个判断的每个条件的每个可能取值至少执行一次,并且每个可能的判断结果也至少执行一次。

(5)条件组合测试: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运行所测程序,使程序中每个判断的所有条件取值组合至少执行一次。

(6)路径测试:设计足够的测试用例,运行所测程序,要覆盖程序中所有可能的路径。

用例的设计方案主要的有下面几种:条件测试、基本路径测试、循环测试。通过上面的方法可以实现测试用例对程序的逻辑覆盖和路径覆盖。

单元测试的优点:

(1)它是一种验证行为

程序中的每一项功能都是测试来验证它的正确性。它为以后的开发提供支援。就算是开发后期也可以轻松地增加功能或更改程序结构,而不用担心这个过程中会破坏重要的东西。而且它为代码的重构提供了保障。这样,我们就可以更自由地对程序进行改进。

(2)它是一种设计行为

编写单元测试将使我们从调用者观察、思考。特别是先写测试(test-first),迫使我们把程序设计成易于调用和可测试的,即迫使我们解除软件中的耦合。

(3)它是一种编写文档的行为

单元测试是一种无价的文档,它是展示函数或类如何使用的最佳文档。这份文档是可编译、可运行的,并且它保持最新,永远与代码同步。

(4)它具有回归性

自动化的单元测试避免了代码出现回归,编写完成之后,可以随时随地快速运行测试。

在发开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测试种类为语句覆盖。

3 编程思路

假设项目业务逻辑基本都是当INFO表某个记录的某个字段被更新,则在DRT表里做相应处理。因此测试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根据业务逻辑设计更新INFO表,然后检查DRT表里数据的改变是否与预想的一样。下面就以其中一条业务逻辑的测试为例,介绍测试代码的实现。

测试模块的输入为INFO表的FID、字段名、更新的值,DRT表中将被修改的字段名、值。

业务逻辑为当INFO表的FTIME字段被更新,通过INFO表的FID获取与之对应的EID,检查DRT表中EID为设定值的记录,ETIME是否与输入中设定的值相同。如果与之相同,则在日志中写“测试通过”,否则写“处理异常”。

4 源代码

因篇幅有限,这里只给出重要的代码供大家参考。

4.1 变量定义

4.2 测试模块

5 结语

综上所述,进行数据库单元测试对开发人员来说还是很必要的。不但可以保证业务逻辑的正确执行,减少错误的发生,还可以在业务逻辑调整后通过更改输入条件重复使用。更可以作为开发文档的一部分提供给后续开发人员,使其修改程序后,更方便地检测所做修改是否存在错误。

阅读教学单元授课教学初探 篇8

所谓单元授课教学指的是精读课例与略读课文相结合的教学。从教材的每个单元中挑选一篇富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精读”,引导学生渗透、领悟一定的学习方法。起到“反三归一”的作用,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

突破。

一、“精读”课例的教学

1.精读课例教学的特点:一是训练要“扎实”。二是与文本、学生平等对话。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三是教会孩子学习方法。

2.精读课例的一般操作模式

①导入,揭题激趣。如:图片导入、实物导入等。

②交流预习,整合疑难。

③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④展示提升,教师点拨。

⑤感情朗读,增强语感。

⑥突出重点,归纳学法。

二、“略读”课例的教学

1.略读课例的特点:一是学习方式更为自主。把时间放给学生,让孩子们根据学案,阅读、查阅资料、小组探究完成学习任务。

②大容量、高密度。通常一课时能学二至三篇文章,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依据自己的喜好,或积累背诵,或摘记妙词佳句等。

③实践性强。“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2.略读课例的一般操作模式

①回顾学法,掌握方法。

②依照学案,自主合作。

③集体交流,纠偏改错。

④综合训练,形成技能。

学完几课后,围绕课后“思考·练习”题中的有关题目,可让学生感情朗读或背诵课文,可造句,也可说写结合,完成课后的“小作文”题等,以达到综合训练、发展技能的目的。

此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精读”和“略读”的矛盾问题,“精读”课例学法,“略读”课例用法,仅用1/3的课内学习时间就可学完课文,留有2/3的课内学习时间供学生海量阅读和参加实践活动,省时高效。教师简简单单教语文,学生轻轻松松学语文。

学生乐学、会学。因为学生掌握了必要的学习方法,理解、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已不再是难点,有许多学生已能自己设计“学案”。读书兴趣明显提高。这样,不仅充分发挥了教材“本”的作用,保证了学生教材学得扎实有效,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还节省了2/3的课内学习时间,让学生海量阅读和快乐习作。

项目化教学单元 篇9

(二)》单元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教学重点]

1.根据条件正确确定物体的位置。2.能够在图中正确标出物体的位置。3.正确判断行走的方向和路程。[教学难点] 1.根据条件正确确定物体的位置。2.能够在图中正确标出物体的位置。3.正确判断行走的方向和路程。[教学措施] 1.注意创设活动情境,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已经具有从方位角度认识事物的基础,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也有所提高。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

项目化教学单元 篇10

《小数乘法的计算》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小数乘法的计算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首先安排了“小数点搬家”,通过这个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了小数大小的变化。并且掌握了能引起怎样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学习小数乘法的计算。

在每节新知教学后的练习中,学生的正确率都不容乐观。造成错误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1)、计算上的失误:看成整数乘法算好后,忘加小数点;打完竖式,不写横式的得数;计算过程中字迹不清或丢三落四现象。(2)、方法上的错误:不会对位。

面对学生出现的这样那样的错误,使我不得不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审视我的学生,并对此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1、加强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标准》指出: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间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提高学生口算的正确率以及加强学生口算的速度,对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一定会帮助。

2、重视学生的作业习惯培养。我把学生在明白算理后出现的错误,都简单的归罪于“马虎”,其实加强良好作业习惯的培养才是最重要的。良好的习惯不但能一改学生“马虎”的毛病,它还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带来帮助。它体现在我们平日数学教学的点点滴滴中,需要我们老师的正确引导和激励。

3、指导错题改正。学生在计算出错后,我往往让学生马上去订正。其实可不用急于一时,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帮助找出错误,也可通过学生自查来发现错误。

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我还觉得自己思想不够解放,走不出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子,影响着新课标、新理念的实施。

单元整体读写教学初探 篇11

单元整体读写教学。分两段三步。两段指课前预习,清障质疑;课后写作,专题讲评。三步指第一步整体感知,突出异同;一第二步取舍片断,精读重难点;第三步总结运用,同类作文。该研究已实施三年,效果显著。今以义务教育教材初中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为例,浅谈如何实施。

第一阶段:课前预习,清障质疑。一篇文章不预习,学生会觉得难懂,一个单元不预习,学生更会觉得“没趣味”,因而要预习好,一定要留给学生足够的自行支配的时间。在这个时间里,面对农村中学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带读三五篇或放录音,以培养学生读的能力。读的内容要包括单元提示、标题、作者、训练重点、自读提示、注释、作业、正文及相关资料,读的要求是有准确的读音、准确的表情。

读时,要带有如下一些明确的目标:

1借助字典词典解决字词问题,对于多音字可以从词性、词义、习惯用法等方面识记,对于多义词要掌握基本义、比喻义、引申义、言外义等。2,基本完成教材上的作业和旁批中的思考题。3,基本上能扩充每篇课文的标题,在扩充的标题里,要有时间地点人物主要事件等文常知识和背景知识,以及最好用1-2句话概括的中心。4,准确的写出每篇文章的思路标志。通过阅读中心词和中心句,要求学生用简短的言词标示作者的思路,称之为思路标志。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和组织能力。5,明了每篇文章的详略和主次,懂得围绕中心选材的重要性。6,了解上下三个单元的联系和区别。7,初步判断哪些文章片断是精彩片断和学习难点,提高自己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每位同学可以带着这些疑问同周边的同学互相切磋讨论,畅谈自己的看法,猜一猜与老师的意见会否一致,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和自学能力。

总之,课前预习不能带有盲目性和应付性。

第一步,整体感知,突出异同。

该单元有四篇文章:《一面》《一件珍贵的衬衫》《同志的信任》《挖荠菜》。其中一、三篇为讲读文章,二、四篇为自读文章。我将这四篇文章这样处理:第四篇完全留给学生课后阅读,前三篇又以《一面》为本单元的课例,在此课例的基础上,作出鸟瞰式整体认知,打破了篇篇文章具体讲授的结构体系。

由于有了课前的预习,有关文章文学文化等常识不再费时讲授,开门见山:谁见了谁“一面”呢?学生很快能将标题扩充完整:1932年任售票员的进步青年阿累在交接班的空间进内山书房躲雨而偶然见到鲁迅一面,并接受他赠送书本的经过;1936年10月鲁迅逝世,作者写下此文以资纪念,并表达自己受到鼓舞和教育的心情。

那么这篇文章的思路标志是什么呢?学生会异口同声地说是时间顺序。这种常用的记叙顺序可否用一个专用名词来表达?学生也不难回答这叫“顺叙”。说到此处,教师要停下来因势利导地点拨:顺叙与顺序同不同?

(明确,前者是记叙的顺序或记叙的方法,后者是时间次序)。那么,记叙顺序(方法)还有没有其它的呢?又分别叫什么名称呢?学生很快能回答:《一件珍贵的衬衫》运用了倒叙,《同志的信任》运用了插叙。

讲到此时有同学问:第三单元《第二次考试》写了“奇怪事件的具体情况”,那复试后的强烈反应,算补叙还是插叙呢?同学们讨论后,认为都是插叙一些有关情节,都应该算插叙。

有同学又问:有的书上讲了“追叙”又是什么?讨论后,同学们认为追叙就是倒叙。

爱读小说的同学又出了一个新问题:章回小说中经常有:“此话不提,且说……”这又算什么方法呢?讨论明确这算“平叙”,用于多线索的小说中。

又有同学问:这三篇文章都是写伟人——鲁迅、周恩来、方志敏的,为什么记叙方法不同?经过讨论,学生趋于认同:鲁迅与方志敏虽然都是伟人,但文章的中心要歌颂鲁迅是最可信任的同志;一位总理送给一位普通工人衬衫,意义确实不小,所以运用倒叙更能吸引读者。

由此可见,记叙中运用哪种方法,是由中心和情节来确定的。请同学们就《上中学后遇到的一件事》写个顺叙思路标志;就《打开记忆之门……》写一个倒叙思路标志;就《童年趣事》写一个插叙思路标志。

这就是这一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第二步:取舍片断,精读重难点。

该单元前三篇文章都是描述伟人的,那么描写人的方法有哪些呢?首先要在总结前文经验的基础上,概括描写人物的方法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种。

《一面》中的鲁迅言语不多。但掷地有声,行动不多,但铿镪有力,作者用以突出其精神的是什么呢?是外貌。哪几个思路是写外貌的?明确:远景——近景——特写。由此可知描写外貌的方法是由远-近,由粗-细,由整体-局部。其总的特征便是“瘦”,为什么会“瘦”?为了进步青年,为了革命事业。所以这三个思路标志应当作重点和难点。

写周总理还是不是外貌描写呢?作者主要运用语言描写来表达日理万机的国家总理对一位普通工人的关心。你看总理的三点指示:一,马上送她到医院检查;二,不许批评她;三,代我给她买件新衣裳。

作为最可信任的鲁迅又是如何体现的呢?作者运用的正是动作描写,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动作则是信任的窗户。你看鲁迅先生收信的神秘、看信的庄重、藏信的谨慎、转信的稳妥。

既然写人的方法很多,又有这样典型的课例,同学们能否运用呢?请同学们就以下三篇文章各写一百字左右的精彩片断:《上中学后遇到的一件事》写100字左右的外貌,《打开记忆的门……》写100字左右的语言,《童年趣事》写100字左右的动作,要求生动传神,能突出中心。

这是一节课的内容。我主张上一篇课文要一课一得,上一个单元也要一课一得。上一节课专授记叙方法,这节课专授写人的方法,并利用课例使读写融为一体,这样学生既有读写的感性认识,又有读写的实践机会。

第三节课专讲旁批问题。学旁批也是学修改作文的一种方法,批在什么地方呢?有的书页的左边就是正文,右边作旁批空白,如果没有旁批空白,就写在正文以外的空白处就行了。批什么呢?一面提出疑问,一面作出解答。

从哪些方面去批呢?从语音语言语法标点修辞逻辑结构手法等等方面,优劣的原则看是否能凸现中心思想。

例如作者为什么把鲁迅称作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明确:称同志,表示志同道合;称朋友,表示亲密无间;称父亲,表示崇敬热爱;称师傅,表示仿效学习。

老师讲了旁批的位置、方法、内容,并以实例解说后,重点培养学生互批互改的能力。

第二步中的片断精读,究竟读几节课,没有一个硬公式,而应该根据本单元的读写要点、课文的长短、知识点的多少自行安排。

第三步:总结运用,同类作文

总结,包括每篇文章思路标志的顺序、思路与主旨的关系,准确严密

生动幽默的语言风格,象征烘托暗示对比等表现手法,总分总并列递进等结构。同一单元中各篇文章的异同、上下单元的联系和区别等等。运用,指写同类作文。如本单元三篇都是写人的文章,我们就要记住课文的思路,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写人的文章还很多,他们的思路标志有相融处也有相异点,只要我们记多了关于写人的思路标志,对我们将来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后,不论是写人物通讯,还是写人物传记,抑或写人物短评,都有莫大的裨益,到时写人的文章的素质就提高了,只有当学生们在未来的社会里承认写作素质提高了,我们认为我们的教学方法就有成效了。

《一面》运用的是顺叙方法,学生易懂易学。写《上中学后遇到的一件事》很快就有了不同角度的思路标志,如:时间标志:遇事前——遇事中——遇事后,中间标志为重点。

事件标志:劝学——垫学费——抓双基。

学生也能仿照《一件珍贵的衬衫》运用倒叙手法,有同学写《打开记忆的门……》的思路标志为:

珍藏像片——小学四年级上期——珍藏的意义。

或:珍藏鱼——篓捡田螺——抓泥鳅——鱼篓的含义。

《同志的信任》运用的是插叙手法。有的同学将《童年趣事》的思路标志写成:

“我”堆雪人——“我”捕鸟——少年闰土——“我”看戏。

要求学生学会课例的思路结构手法,材料一定要写自己身边的生活包括所见所闻所感。教学要一课一得,要求学生也要一课一得的实践。由于时间关系,我要求学生学完每篇文章后,在课堂上即要完成100字左右的精彩片断。每学期约三十篇左右的文章,学生每学期即可完成30片左右的文段,每期末在全班举行一次《精彩片断大回放》,评出“最精彩文段”5段给予奖励。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观察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只要同学们不断的记住并不断的实践一些典型的思路标志,甚至一个题目里不同的思路标志。那么,随着时间的增长,阅历的丰富,语言材料的丰足,思想的成熟,作文水平必然会提高,作文素质必然会提高。

总结后,要留下一片余地,让学生作文,运用本单元所学,写一篇大作文。

第二阶段:课后写作,专题讲评。

在学了一单元整体构思的前提下,利用课余时间,自觉运用观察分析联想想象手段,完成同类作文。这个时期,既是总结运用作文这一步的延伸,也是一篇习作的写作动态过程。有人会认为这个习作时间太长,但我认为农村中学的绝大多数学生无法快起来。因为他们既没有成熟的思想。也没有丰富的语言材料。当然这个过程不能太长,也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要管得更严。具体操作是:上一单元的习作,下一周必须予以评阅,评什么呢?1,要求在每一篇习作之首写明中心、思路标志、详略主次,并给每项指标量化计分,以培养每位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2,要求每篇作文至少写100字左右的精彩片断,老师作重点评析,并给以定性评价。3,一个单元写一篇大作文,每次大作文中评5篇最佳习作结集成《小荷作文选》。好的作文从横向比较评价,突出拔尖,次一等的作文从其自身的纵向比较评价,突出有进步就行。

总之,该研究实施三年来,我们作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并初步取得显著的成绩,该课题论文有三篇获国家级二等奖,得到了领导和家长的好评。近年来有多个学生习作在市级以上竞赛中获奖并发表,我本人也获得了一些荣誉,1999年被县委政府评为“县十佳教研能手”。今年又被县委政府评为“县科技拔尖人才”。

上一篇:妙手回春的典故下一篇:美的法则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