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卫生服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项目实施方案(精选11篇)
县卫生服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项目实施方案 篇1
县卫生服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项目实施方案
为了有序、有效推进我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项目的实施,全面做好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根据省卫生厅、省财政厅、省人口计生委皖卫防“x省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实施意见”和《x市20xx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项目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推进居民健康档案项目的实施,全县基本建立统一、科学、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并逐步实现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信息化。以健康档案为载体,为居民提供连续、综合、适宜和经济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全县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分年度目标为:20xx年末,城区达到30%、农村地区达到5%;20xx年末,城区达到40%、农村地区达到20%;20xx年末,城区达到50%、农村地区达到30%。
二、实施范围和内容
(一)实施范围:20xx年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项目在全县范围内实施。
(二)项目实施主要内容
1、全面贯彻卫生部、省卫生厅印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居民健康档案项目有关文件精神和《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规范》要求,统一规范服务对象、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建档方式、服务流程、档案保管和使用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严格按照《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规范》,规范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乡镇和村卫生单位对以往年度已建立的居民健康档案,应结合档案动态管理完成内容更新,达到《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规范》的要求。
2、开展健康档案管理适宜技术培训,提高健康档案管理水平。按照省卫生厅关于开展居民健康档案管理适宜技术培训的要求,组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单位相关人员进行居民健康档案管理适宜技术培训,重点培训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卫生技术人员。20xx-20xx年,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卫生技术人员培训率分别达到50%、70%、90%以上。
3、规范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逐步提高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内容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0-3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残疾人等)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主要由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机构,通过门诊、上门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健康体检、健康讲座等服务方式,并在居(村)民自愿的基础上逐步完成。
4、加强居民健康档案利用和档案管理,提高健康档案利用效率。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机构,在开展医疗卫生服务的过程中,对已建立的居民健康档案及时进行更新,补充相应记录内容。服务对象需要转上级医院时,应根据治疗需要及时提供服务对象的相关健康信息;服务对象在上级医院接受医疗服务的相关信息,由责任医师统一整理、汇总并及时存入服务对象的健康档案。
居民健康档案参照《医疗病历管理办法》管理。
5、推进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建设,逐步实现计算机管理。根据省卫生厅统一安排,有计划推进居民健康档案计算机管理,并在技术条件和管理规范的基础上,逐步实行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网络化,提高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管理效率和水平。
三、组织与管理
(一)县卫生行政部门成立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领导小组,负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项目实施的组织、协调、督导和管理。
县卫生局负责制定本项目实施的具体计划,负责落实财政配套经费,负责具体组织、协调项目实施和监管、督导、考核等相关工作。
(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在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按照《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规范》的要求,负责为直接服务人口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实施管理。
(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全县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项目技术指导、师资培训和相关技术支持;负责乡镇卫生院实施居民健康档案项目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乡镇卫生院负责实施居民健康档案项目技术指导。
(四)按照业务管理一体化要求,乡镇卫生院分别负责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实施居民健康档案项目技术指导与监督管理。
四、保障措施
(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项目纳入社区(农村)卫生工作年度目标考核。卫生行政部门将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项目作为社区(农村)卫生服务重点工作之一抓紧、抓实和抓好,并纳入社区(农村)卫生服务年度目标考核,通过考核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项目有序、有效开展。
(二)开展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项目定期督导。县卫生局对负责居民健康档案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定期开展督导,县级督导每年不少于4次。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定期开展技术指导每年不少于4次。督导的主要内容:制定实施计划、组织管理、人员培训、经费使用、建档数量和质量、档案更新与管理、服务效果、居民满意程度等。
(三)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项目实施效率、效果评价机制。健康档案建档率、健康档案合格率、健康档案使用率、健康档案真实率和居民满意度等指标作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项目实施效率、效果的主要指标,通过指标变动情况评价项目实施效率、效果。
县卫生服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项目实施方案 篇2
一、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现状及与社区卫生服务的关系
(一)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现状
当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对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处于优劣势并存的状态,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取得的较好进展表现为:一是当前我国60%以上的社区居民建立了自己的健康档案, 30%以上的慢性疾病都得以记录在案, 并且很多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对居民健康档案进行认真调查管理。二是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较为全面, 健康档案涵盖了居民的基本信息、体检表、就医记录、家庭遗传病史、个人生活习惯等信息。同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还特别照顾孕妇、残疾人等特殊群体, 并积极指导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按时服药, 因此,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所涉及的内容较为丰富具体。
但值得注意的是,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中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首先是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管理意识较差。当前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管理水平较差, 且缺乏有效的奖惩措施, 导致很多卫生服务人员尤其是领导们对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意识较为淡薄, 很多卫生服务人员将使用后的居民健康档案随手丢弃, 使其失去了原有价值, 加之档案管理经费及相关设备的缺乏, 导致很多档案管理工作不能顺利开展。此外,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大多较低, 工作责任感和业务水平都较低, 档案管理部门缺乏能够胜任各项工作的专业型人才, 导致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效率低下。
(二)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与社区卫生服务的关系
居民健康档案是医疗机构为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详细过程的载体, 包含着居民的各种健康要素信息及其整个生命过程中的基本健康信息。而社区卫生服务在社区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是由政府组织、社区参与、以医疗卫生机构为主导, 利用社区的主要资源, 以服务于各家庭成员为主要目的的主要解决社区卫生需求的卫生服务过程。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都以基层群众为主要的服务对象。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有助于更好的开展社区卫生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又为居民健康档案的有效管理奠定了基础, 两者相辅相成, 共同为基层群众服务。
二、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一) 降低就医成本, 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质量
近年来社区卫生服务的高速发展使得社区卫生服务成为社区居民服务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居民健康档案是在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完善起来的。社区卫生服务可以上门为居民服务, 并提供定期随访服务, 居民也可预约就诊, 增加了居民对卫生服务人员的好感, 缩小了与居民之间的距离, 也降低了居民的就医成本。近年来, 我国很多疾病的发病数量都呈逐渐上升趋势, 尤其是慢性病的患者已经突破了2.5亿, 患者疾病负担大大增加。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和后期维护管理有助于预防和及早发现居民是否具有患上慢性病的征兆, 而整个社区的居民健康档案建立过程也有助于社区卫生服务部门了解居民的健康状况, 并根据居民健康信息的变化情况, 及时发现健康隐患, 尽早治疗。
(二)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可使档案管理的有关环节更加规范具体
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相关工作环节是否规范合理。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主要包括收集、整理、利用居民健康档案信息, 而在上述环节中设置具体的制度有助于使档案管理的有关环节更加规范具体。比如对健康档案的归档时间与方法及对健康档案的借阅、分类等做出具体规定, 将对上述有关工作的统计, 作为对卫生服务人员的一项考核指标, 并作为聘用新员工的一项依据, 使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成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绩效评估标准之一。
(三) 为社区医务人员提供不断学习的机会
通过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社区卫生服务部门可以为居民提供卫生服务, 如卫生治疗、健康教育、疾病预防等。通过记录居民的健康状况, 居民健康档案为医务人员提供了一个不断学习的机会。因当前很多社区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较低, 大多没有接受过高标准的医护培训, 部分是非科班出身的, 故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能为其提供很好的理论与实践机会, 在提高其自身专业水平的同时, 也能更好的为社区居民服务。
三、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措施
(一) 完善当前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模式
要完善当前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模式,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要多居民健康档案进行合理的分类, 区别保存, 将具有后续使用价值的档案单独收集, 以便为后续的健康档案工作提供资料。其次是要逐渐完善当前的居民健康档案, 社区卫生服务部门可安排专人定期对社区居民进行家庭调查, 督促其认真填写自己的档案资料, 逐渐完善当前的档案资料。此外, 对于一些已经去世人员的健康档案, 要及时销毁, 在减少空间的同时也降低工作量。同时, 为方便查阅, 要做好档案目录, 逐个编号, 分类存放, 分类管理。
(二) 逐步实现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网络化进程
居民健康档案的网络化进程是大势所趋, 具体来讲, 一是要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 对居民健康档案实施信息化规划, 实现其基本信息共享, 确保各相关部门均有权获取相关资料。根据档案管理的特点为居民健康档案设计出合理的信息化技术标准和规范, 并使用有效的信息化管理技术对其进行操纵, 实现居民健康档案的动态化管理过程。二是要提高现有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 定期对其进行培训, 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一批高技术的管理型人才, 以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水平。
四、总结
在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中, 要有效发展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中的积极因素, 并不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的管理人员必须明确自身职能作用, 做好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工作, 采取合理措施, 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社区的共同进步。相关部门也要加大宣传力度, 使领导人员、工作人员、居民均意识到健康档案的重要性, 合力规范档案管理工作。
摘要: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是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功能之一, 为社区卫生服务的其他功能奠定了基础。本文对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其与社区卫生服务的关系和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社区卫生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敏.社区卫生服务部门在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中的职能探析[J].才智, 2011.
[2]刘淑华.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档案, 2011.
县卫生服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项目实施方案 篇3
“看病难、看病贵、看病乱”,政府无法实现科学决策等问题,是新医改亟需破解的难题。目前,福建省厦门市为解决这一难题做出了表率。如今的厦门市居民拥有了可以实时更新的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居民通过网络、手机、短信、电话等方式预约专家,缩短了就诊时间,减少了重复检查和重复开药,降低了就诊费用,就医和享受公共卫生服务更加方便快捷。这既得益于厦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推动,也得益于市卫生局主持研发的“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建设成果。
明确管理和服务需求
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的深化,患者对医疗机构的选择有了更大的自主权,而且患者针对自己特定的病情也会对医疗机构做出不同的选择,因此,患者不可能只在同一个医疗机构进行就诊。由于传统医疗服务模式中各个医疗卫生机构未做到信息互联互通,使得患者就诊时存在大量的问题,如:患者须携带以前就诊的各种记录;就诊过程“三长一短”;重复检查和重复开药;医生不能很好掌握患者病史;医疗资源使用效率低;政府无法对医疗行为进行实时监控;第三方服务机构无法及时获取医疗信息,大量积累在医疗卫生机构的资源无法实现增值等。
最为严重的问题是居民个人健康档案无法长期完整保存和适时利用。
以上问题的存在,导致了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看病乱”,也成为政府进行行政管理和服务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建设信息系统,实现各医疗机构内部信息共享
面对厦门市行政区域内各医疗卫生单位信息孤岛的局面,厦门市卫生局决定从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入手,为全市居民建立统一的电子健康档案,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从2005年起,分期建设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项目。
为了保证市民健康系统能够顺利运行,卫生系统内部定期召开各级医疗卫生单位一把手领导及相关业务科室负责人会议,就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事实与应用进行专题讨论,一方面提高各级医疗卫生单位领导的观念与意识;另一方面使系统的实施与推广奠定了可靠基础,便于该项目覆盖到全市各级医疗卫生单位;最后确保相关工作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和使用该系统,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2006年底,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项目被纳入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牵头的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军民协同共建医疗服务示范工程。
2007年和2009年,厦门市委、市政府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实施战略上,高度重视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把开发和推广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两次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
2010年按照卫生部最新标准和规范指南对系统进行再次全面升级。
市民健康信息系统的推广和优化解决了以下问题: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减少重复投资造成的浪费。通过双向转诊和代理检查检验解决社区、乡镇卫生院及卫生所医疗资源不足等问题,达到在社区、乡镇卫生院及卫生所使患者就能享受到综合性医院的服务;同时通过远程健康信息调阅和远程会诊,获取国内或国际知名专家的援助。
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通过市民健康信息系统平台,实现患者就诊信息的充分共享(如检查检验报告、影像图片的共享调阅),减少患者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和重复开药,达到降低医疗费用的目的。
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通过网络、手机、短信、电话等方式预约专家,以及缴费预付制,方便患者排队挂号、减少患者来回缴费环节,以及通过实现社区的转诊、代理检验检查,达到向社区分流就诊人员,进而实现就诊流程优化,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
提升医疗服务质量。通过全市就诊一卡通系统(社会保障卡或健康卡),在病人对医生授权的前提下,医生就可以在线及跨机构调阅该病人以前的就诊情况,便于医生掌握病人病史和诊疗的整体情况,减少了误诊或误治的概率。
规范医疗行为。由于信息实现了共享,在一定程度可以规范医生的医疗行为。同时医生也可以了解到其他医疗机构对该病人的诊疗情况,辅助医生借鉴其他同仁的经验,帮助提高诊疗水平。
方便了居民管理自己的健康档案。由于系统为居民建立了统一的电子健康档案,提供了自我保健的功能。长期保存居民健康档案,方便了居民参与自己的健康管理,为疾病预防和居民积极主动进行自我保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减少医务人员工作量。通过系统利用患者就诊信息自动建立标准的国家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使社区医生快速为居民建立标准居民健康档案,免除了费时耗力而效果又差的上门入户调查。同时通过信息共享调阅,缩短向患者问询时间,提高了诊疗效率。
在促进了政府职能履行能力的提高方面,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提高政府的健康服务水平。通过为辖区内患者建立统一的可管理的终身电子健康档案,为居民提供了一个长期管理、可随时更新个人健康档案的管理平台,有助于居民更好的关心、管理自己电子健康档案;同时通过信息的互联互通,有效节约了患者的不必要的重复检查检验。
提高政府科学决策能力。市民健康信息系统的建立,有利于政府对卫生医疗机构进行宏观管理和有效监督。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挖掘和整理分析,也有利于政府做出更多更好服务于市民的行政决策。同时,对就诊人群疾病发生频率变化分析,可有效预警传染病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对保障市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安全,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具有极大的意义。该项目创新的医疗数据网络集成共享技术,消除了医疗卫生信息的“数据孤岛”,促进了医疗卫生资源最大限度开发与利用,增强了医疗卫生事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确保信息来源,加强跨部门信息整合应用
在部门之间,由主管信息的领导积极主动协调社保、公安、民政、计生等部门,获得厦门市民健康档案的基础数据使用权限,同时提供其他部门所需数据(如公安户籍信息系统所需的出生证信息),通过厦门市民基础信息库实现部门间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
按照卫生信息资源规划的要求,厦门市卫生局围绕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和医疗保健业务的协同,进一步确立了信息来源的方向,加强信息整合应用力度。参与的行政部门有公安局、劳动局、国土资源管理局和各医疗机构,分别给予了居民户籍信息、居民的参保信息、地理基础信息和相关就诊信息。
公安局提供户籍信息。户籍信息为居民建立个人电子健康档案提供了基础信息来源,方便了个人电子健康档案的快速建立,为一线医务工作人员节省了大量的不必要的基础录入工作,方便了患者快速就诊。
劳动局提供居民参保信息。居民的参保信息为解决区域就诊一卡通提供了科学的实现途径,患者通过持有社会保障卡,通过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接口、统一的读卡器,快速实现了区域就诊一卡通(非参保或外来人员参照社会保障卡标准发放市民健康卡)。
国土资源管理局提供地理基础信息。地理基础信息可为疾病分布提供基础地理信息空间数据。
同时,在医疗卫生单位间,通过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实现了门诊、住院、体检、输血、社区、妇幼保健、疾病预防等方面的客观信息的共享,并为辖区内居民建立了统一的可管理的终身电子健康档案。
明确了信息来源的同时,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通过厦门市民信息系统作为中心共享平台,实现了跨部门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信息共享的手段和方法主要有:卫生行政部门确立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区域卫生信息资源共享为主线,在厦门市辖区内收集所有与居民健康活动有关的记录,搭建区域卫生信息共享平台。各部门确立自己所需的业务共享信息,跨卫生行政部门的通过厦门市信息产业局牵头建设的厦门市民信息系统平台,经厦门市信息产业局审批后统一协调所需的跨行业信息的共享;卫生行政部门以内的共享数据,由卫生行政部门主导,统一规划,制定医疗卫生信息共享机制和策略。最后,各共享信息通过厦门市民信息系统共享规则实现跨部门共享;医疗卫生单位间按照卫生部健康档案数据元标准,建立标准数据库,采用XML作为数据交换的载体,并要求符合HL7 CDA格式,利用WebServices作为健康档案采集与共享的标准接口,解决异构平台数据调用。
基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与诊疗信息共享的实现,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提升了政府的服务能力:
通过出生证信息与公安部门户籍信息的交互,方便了户籍管理人员的登记录入工作,同时为医疗卫生单位建立患者健康档案获取唯一身份索引(身份证号码)奠定了基础;
医院和妇幼保健院等单位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间信息的共享。通过出生证与国家计划免疫信息的共享,节省了计划免疫时大量的录入工作,提供了服务效率,节省了接种时间;
通过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与诊疗信息的区域共享,为居民、医疗机构、卫生行政部门及第三方服务机构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1)居民。免费为居民建立个人健康档案,方便居民管理自己的健康档案。通过信息共享,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和重复开药,降低了就诊费用。通过系统对业务流程的优化(如网上、手机预约、短信提醒、社区的代理检查检验等),方便了就医和享受公共卫生服务。
(2)医疗机构。①通过信息共享与调阅,方便医生快速掌握患者既往病史和诊疗的整体情况,减少了误诊或误治的概率,提高诊疗效率,为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创造了条件;②远程会诊、远程心电检查等使得对疑难病症实现异地专家会诊提供了方便,又及时解决了医疗难题;③通过信息共享,在一定程度可以规范医生的医疗行为;④由于社区与医院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实时交流,居民对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依赖性增强了,感情拉近了,来社区就医的人也多了。逐步改变大医院拥挤不堪,小医院和社区无人问津的状况。因此对于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医患关系有重大实际意义。
(3)卫生行政部门。第一,提升政府形象,系统免费为广大市民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切实体现以人为本,为市民办实事。第二,提高了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保障能力,系统实施后,对全市各医疗机构就诊情况有了非常详细即时的了解,遇到某一疾病就诊人数突然增加时,卫生管理机构能及时应对;第三,加大了对医疗机构医疗行为的监控力度,由于系统能及时监控到临床诊疗活动是否遵循诊疗规范,使得卫生管理机构能对类似情况进行核查与管理,规范了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第四,提高诊疗和医疗费用支出管理水平,堵塞漏洞,如超额大处方等情况。
(4)第三方服务机构。通过代理检查检验,为第三方机构提供的就业机会和创造了商业机会;同时通过强大的数据挖掘分析,可为科研、药品厂商、保险机构等第三方机构提供科学的决策数据。
应用实效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目前,市民健康信息系统已覆盖占厦门市95%以上医疗资源的医疗卫生机构。同时该系统已为厦门市60%以上的常住人口建立了个人健康档案,每月共享调阅万余次。据不完全统计,通过市民健康信息的区域共享2008年至今仅诊疗结果共享一项,就为市民节约重复检查、拍片、冲洗、打印等费用约5000多万元。同时与保险公司合作能节约病历复印、交通等各种费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①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医院、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的日常工作全程数字化,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市政府能够通过该系统对全市卫生工作实行实时监控,有效提高管理水平。
②医疗成本明显减少。医疗资源共享,明显节约了公共医疗资源;患者医疗信息共享,大大降低了公众医疗费用。
③公众就医极大方便。患者可以通过网络、手机、短信、电话等多种方式挂号,并从网上、手机及时获得检查检验结果。全市所有医院和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一卡通”,各个医疗机构均可调阅电子医疗档案,确实方便了患者。
④健康服务日臻完善。市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使市民健康服务与健康管理第一次真正列入政府的管理职能,率先落实了党的十七大关于“建立医疗卫生公共服务体系”和国务院新医改方案中关于“逐步在全国建立统一居民健康档案”的重大民生举措。
⑤医疗质量逐步提高。通过协同医疗平台,各医疗保健机构之间实时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双向转诊,降低了医疗成本,减少了差错事故;远程会诊、远程心电检查等可及时解决医疗难题,对于提高医疗质量有重大实际意义。
⑥医疗秩序日趋好转。由于社区与医院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实时交流,市民对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依赖性增强了,感情拉近了。有助于逐步改变大医院拥挤不堪,小医院和社区无人问津的状况。
结束语: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项目启用后,在全国各地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温家宝总理、李克强副总理、刘延东国务委员等国家领导人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作出重要批示。卫生部、科技部、财政部、工信部等有关部委领导专程开展专题调研,全国不少兄弟城市纷纷参观考察。
县卫生服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项目实施方案 篇4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文件精神,积极推进医改工作,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实施,根据实习生卫生厅、财政厅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促进我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实施意见》(陕卫办发„2009‟332号)文件要求,制定我县2010年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项目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以人的健康为中心,提高城乡居民对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及性,改善城乡居民健康状况,缩小城乡差异,促进社会和谐。
二、工作目标
通过实施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项目的实施,逐步在全县建立统一、标准化得居民健康档案,实施农村社区健康报告制度,利用健康档案,规范、科学的记录城乡居民的健康状况,加快信息化建设,实行动态管理,到2010年底,以疾病防治、健康保护、健康促进等为重点的健康管理体系在城乡居民中基本建立。具体目标是年度辖区内:
(一)健康档案建档率≥90%;
(二)健康档案合格率≥90%;
(三)健康档案使用率≥90%。
三、服务对象 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以0~36个月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人群为重点。
四、服务内容
(一)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
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1.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既往史、家族史等基本健康信息。
2.健康体检包括一般健康检查、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及其疾病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
3.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包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的0~36个月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各类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记录。
4.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包括上述记录之外的其他接诊记录、会诊记录等。
5.农村居民个人健康档案上增加家庭成员基本信息和变更情况,及家庭成员主要健康问题,社会经济状况,农村家庭厨房、厕所使用,禽畜栏设置等信息。
(二)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
1.辖区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接受服务时,由医务人员负责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提供情况填写相应记录。同时为服务对象填写并发放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
2.通过入户服务(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组织医务人员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卫生服务需要填写相应记录。3.将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填写的健康档案相关记录表单,装入居民健康档案袋统一存放。农村地区以家庭为单位集中存放保管。并录入计算机,建立电子化健康档案。
(三)居民健康档案的使用
1.已建档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复诊时,应持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在调取其健康档案后,由接诊医生根据复诊情况,及时更新、补充相应记录内容。
2.入户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时,应事先查阅服务对象的健康档案并携带相应表单,在服务过程中记录、补充相应内容。
3.对于需要转诊、会诊的服务对象,由接诊医生填写转诊、会诊记录。
4.所有的服务记录由责任医务人员或档案管理人员统一汇总、及时归档。
5.农村地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可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相结合。
五、服务流程
(一)确定建档对象流程图
服务对象分类确定建档对象否到机构接受服务者您的健康档案信息卡?调取服务对象的健康档案更新档案内容您是在本辖区常住么?已经建档复诊是您建立过健康档案吗?尚未建档还不想建立0~36个月儿童辖区重点管理人群孕产妇首诊新生儿访视产后访视您愿意建立健康档案吗?(解释健康档案作用)同意建立预约建档即时建档建立健康档案老年人入户服务、疾病筛查等携带相关材料做好建档准备否慢性病患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入户前责任人员检查受访者是否建立了健康档案是责任人员调取并携带受访者健康档案入户服务更新档案内容
(二)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流程图
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核查填写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填写个人基本信息表填写健康体检表居民健康档案室一般人群复诊者居民健康档案的使用和维护必要时更新个人基本信息询问病情,并填写接诊记录建立健康档案填写各相关服务记录表填写档案封面核查归档复诊或随访0~36个月儿童调取档案重点管理人群孕产妇是否需要转、会诊否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填写相关重点人群管理记录表是填写转、会诊记录表填写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发放给居民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到机构复诊者或随访者出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调取复诊者健康档案。入户服务或随访重点管理人群由责任医务人员调取管理对象健康档案。
六、服务要求
(一)健康档案的建立要遵循自愿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服务对象的个人隐私。
(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应通过多种信息采集方式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档案应及时更新,保持资料的连续性。
(三)统一为居民健康档案进行编码,采用16位编码制,以国家统一的行政区划编码为基础,以乡镇(街道)为范围,村(居)委会为单位,编制居民健康档案唯一编码。同时将建档居民的身份证号作为身份识别码,为在信息平台下实现资源共享奠定基础。
(四)按照国家专项服务规范要求记录相关内容,记录内容应齐全完整、真实准确、书写规范、基础内容无缺失。各类检查报告单据和转、会诊的相关记录应粘贴留存归档。
(五)健康档案管理要具有必需的档案保管设施设备,按照防盗、防晒、防高温、防火、防潮、防尘、防鼠、防虫等要求妥善保管健康档案,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保证健康档案完整、安全。
(六)加强信息化建设,应利用计算机管理健康档案。
(七)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为城乡居民提供中医健康服务,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健康档案管理。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任务
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成立由卫生局王忠毅局长任组长的镇安县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项目工作小组(名单附后),负责项目的领导、组织、协调、监督工作。各乡镇卫生院要成立相应机构并安排专职办公人员,负责做好项目宣传、调查摸底、信息采集、基本信息录入及档案管理和更新工作。
(二)严格规范管理
按照项目要求,省财政将按照每人10元给予本项目工作经费补助,为严格经费管理,保证工作质量,确保群众真正受益,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提高认识。各乡镇卫生院要将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明确任务和指标,合理安排进度,认真组织实施。二是提高服务能力。各单位要结合当地和本单位实际,健全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严格操作,规范服务,保证信息采集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确保录入质量。三是要加强项目宣传。各乡镇卫生院要召开好职工和乡村医生会议,层层宣传动员,让广大农村居民了解建立健康档案的内容和好处,动员广大群众积极踊跃参加。四是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完善考核考评体系和方法,保证任务落实和群众受益。同时,加强对项目执行情况的监督管理,严厉查处弄虚作假行为,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县卫生服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项目实施方案 篇5
为了切实加强我乡卫生工作,促进我乡居民享有均等化公共卫生服务,根据国家、省厅、市卫生局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和原则
工作目标:2010年底全乡农业人口数建立15%纸质档案,2011年底完成全乡人口数的60%,为农民居民提供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公共卫生和质量服务,最大限度 的方便农村居民的看病就医。
基本原则:循序渐进、突出重点,先将重点人群,包括:老年人、孕产妇,残疾人、0-3岁儿童、慢性病人等,先建立档案,然后通过健康体检,门诊住院、访视等途径,逐步建立规范健康档案的管理和使用。实现对农民健康情况的动态和连续管理。
二、工作内容
(一)、制定实施计划
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由乡政府及村组织负责宣传,由卫生院及乡村医生负责落实。采取乡医入户调查等形式,获取农村居民健康基本信息,建立健康档案。
(二)、开展技术培训1、5月底以前对全乡医务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不得少于5天。使每位医务人员了解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的意义。掌握调查的对象、内容、规范表格的填写及档案管理
2、组织专职人员对每个村卫生室上门培训指导。
(三)、及时反馈进展情况,总结经验。各村卫生室每周对进展情况进行反馈,卫生院及时掌握全乡的情况并向市局反馈。通过现场讨论、工作动态等各种形式广泛交流,共同促进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的深入开展。
三、进度安排
(一)准备阶段(5月20日-5月31日)
全乡成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召开全乡动员大会。
(二)、入户调查阶段(6月1日-12月14日)
调查对象:
1、凡户籍在本乡的居民,包括暂住半年以上的居民。
2、重点人群:包括0-3岁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孕产妇、残疾人等。
(三)、统计上报阶段(12月15日-12月20日)
各村卫生室对健康档案要保密存放,并向卫生院上报调查完成情况,由卫生院统计上报。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
全乡医务人员要把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作为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重要举措,提高认识,确保扎实开展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工作,将以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落到实处。
(二)、完善工作制度
建立长效的工作机制,加强各种制度建设
(三)、做好信息的统计工作
卫生院负责全乡的信息统计、上报工作,加强动态监测和管理,做好健康档案有关数据和相关资料的汇总。整理和分析等。
附:陈店乡卫生院开展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沈联平
成员:贺向东邱建安杨安平
各村主任乡村医生
陈店乡卫生院
2010.05.20
陈店乡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工作
县卫生服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项目实施方案 篇6
工作情况汇报
北屯中心卫生院是一所集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及基本医疗服务为一体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单位。我院位于礼泉县城东北约24公里处,业务用房1000平方米,现有职工19人,其中中级职称1人,师级职称5人,执业护士4人,公共卫生科专职人员3人。设有内科、外科、儿科、妇科、放射科、功能科、新农合、公共卫生科等科室,现有床位15张。辖14所村卫生室,在岗乡医14名,辖15个行政村(23个自然村)、服务人口15166人。
近年来,我院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版)、(2011版)》《礼泉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疾控项目实施方案》要求,在县卫生局、县疾控中心的精心安排部署下,狠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精细化管理,采取有效措施,严格健康档案动态管理和重点人群管理,为居民提供“零距离”服务,真正让辖区居民体会到了卫生政策带来的实惠。同时,加强内部管理,实施绩效考核,充分调动职工、乡村医生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我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居民建档与慢病管理项目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为确保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顺利进行,我院专门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全员参与,包村到人,明确各项工作第一责任人;制定了操作性强、切实可行的公共卫生工作专项实施方案;实施乡对村月督导制度;成立专项服务工作小组和居民健康体检技术小组,采取进村入户调查、统一体检、随访管理服务的方式为辖区居民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
二、规范有序地开展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
北屯辖区内管理总人数15166人,截止2012年4月30日已完成建档13599人,建档率90%,建立规范化电子档案13599份,其中纳入重点人群管理的65岁以上老年人1472人,0-6岁儿童805人,孕产妇73人,高血压患者1657人、2型糖尿病患者176人,重症精神病患者19人。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主动建档意识。为提高我辖区居民主动参与建档意识,我院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让每一名社区居民了解居民健康档案的意义,积极主动配合我院建档工作小组顺利完成居民建档工作。
(二)加强人员培训,强化服务意识。为确保居民健康档案保质保量完成,我院对每一名参与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多次业务培训,让每一名工作人员熟悉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熟练掌握自己的本职工作和建档程序。
(三)实施以户为单位建档、统一编码,以村为单位建立规范的档案目录。为了加强健康档案户口化管理,有效提高重点人群专项服务质量,对辖区居民实施以户为单位建档,统一按照国家新规范要求编制17位档案编码,并以户为单位归纳整理编制户信息卡;以村为单位建立辖区情况一览表与档案目录。
(四)居民健康档案实施动态化管理。认真开展居民健康档案信息更新工作,每月汇总健康档案更新情况,对当月新生儿、死亡、户口迁入、外迁及流动人员信息及时更新;对在医疗机构就诊患者就诊或住院情况及时填写就诊单并更新相关信息;通过开展慢病随访、健康体检等工作所掌握的信息更新居民健康档案。
(五)将辖区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纳入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为了切实加强流动人口健康管理工作,我院为辖区企事业单位从业人员开展健康体检和健康档案建立服务工作。
三、实施精细化管理,着力提升慢病管理服务质量
北屯辖区总人口15166人,目前纳入管理的慢病患者1852人,其中高血压患者1657人,2型糖尿病患者176人,重症精神病患者19人。慢病规范管理率90.6%,随访到位率100%,高血压控制满意率46%,2型糖尿病控制满意率45.9%。
(一)通过开展35岁及以上居民首诊测血压、上级反馈、健康体检测血压或血糖、健康档案建立过程中询问等方式发现慢病患者,对发现的患者进行复核、确诊、登记并纳入管理。
(二)对确诊的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进行一次免费的健康体检。
(三)对已经纳入管理的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精细化管理。每年提供4次以上面对面随访,每次随访询问病情、测量血压、心电图或空腹血糖;抓住“危急情况评估”与“控制满意度评估”两个重点;对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生活习惯,提供健康指导并做好记录。对首次随访控制不满意的患者续填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表(县级自制),调整用药方案并进行健康宣教;继续控制不满意的慢病患者实施转诊上级医疗机构并填写转诊单。每季度以村为单位对慢病患者进行随访评估管理,以乡为单位进行随访分析并上报。
(四)采取发放宣传材料、开展健康讲座、深入农村播放视频资料、定期更换宣传栏等多种形式,针对慢病患者主要卫生问题和危险因素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五)通过健康体检和重点人群筛查检测血糖,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发现率。
四、项目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目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
以下不足:
(一)人才缺乏,专业技术人员不足,公共卫生服务、医疗并重,工作人员工作压力大,这些都不同程度影响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质量。
(二)村卫生室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配合力度不够,服务水平有限,人员梯队不尽合理,部分村医年龄偏大。
(三)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认识存有距离,上门建档和随访主动配合存在一定困难。
五、下一步工作设想
(一)加大宣传力度,认真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通过宣传——吸引——再宣传,以逐步改变社区居民的陈旧观念,促使其自愿参与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来。
(二)加强专业技术队伍建设与培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三)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绩效考核制度,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四)落实各项服务规范、强化各项规章制度,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可持续健康发展。
总之,在县卫生局、县疾控中心以及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和指导下,我院全体职工将在以后的工作中倍加努力、以奋发有为、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的创新思维,精心组织,力争将各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做得更好。
礼泉县北屯中心卫生院
县卫生服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项目实施方案 篇7
为进一步推广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快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高城乡居民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知晓率与满意度,巩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开展成果,根据市卫生健康委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订本宣传方案。
一、宣传时间
2022年全年,日常开展和集中阶段性开展相结合。
二、宣传对象
(一)辖区内常住居民:重点是65岁及以上老年人、孕产妇、0-6岁儿童、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及其家属。
(二)辖区村居(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及工业园区的所有人员。
三、宣传内容及目标
(一)宣传内容
1.宣传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意义,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人群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不了解导致满意度不高的问题。
2.宣传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免费提供的项目内容,积极提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机构名称、地址、联系电话,使不同人群了解、熟悉与自身相关应享受的服务内容,不断提高重点服务人群健康管理项目服务的到位率。
3.宣传乡村医生、全科医师签约服务,开展日常医疗卫生常识、疾病防治知识、健康文明习惯等健康教育。
4.提升宣传工作服务能力。要重点为群众宣传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特别是为重点人群所带来的实惠,引导全社区支持和主动参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同步宣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疾病防治知识、健康生活方式等内容,提高宣传的实效性。努力做到把有限的资源应用与居民健康关系最密切的问题上,提高群众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满意度。
(二)宣传目标
以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结核病患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孕产妇、0-6岁儿童、65岁及以上老年人等为重点宣传人群,确保有针对性的对各类人群加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和服务内容宣传,并逐步扩展到全县全部居民,达到以下目标。
1、增强群众意识。通过多种宣传形式,加大我县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宣传力度,强化居民对国家公共卫生服务的认识,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政策、内容及服务流程深入了解,主动参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来,提高群众对项目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2、提升服务水平。通过全面、针对性宣传,养成慢病患者、孕产妇及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自我管理意识,积极主动配合基层医疗机构进行项目管理,提升我县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3、规范机构服务能力。通过宣传活动,让居民认识公共卫生服务的基本意义及政策措施,有效督促基层机构进一步强化服务能力,完善实施方案,明确责任落实,提升项目工作成效。
四、宣传形式
各单位要突出重点,形式多样,鼓励创新,宣传到位,采取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标语、街头咨询、举办讲座、短信、微信等多种宣传形式,广泛宣传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政策及意义,提高群众的知晓率与参与度。
(一)县直医疗机构
积极参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工作,重点对承担的项目进行深入宣传。
(二)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制作地图。各单位要制作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分布图、机构服务区域示意图,在辖区主要公共场所、居民小区显著位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宣传栏等进行发布,使群众能够方便地到居住地或工作地附近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2、发放手册。向辖区居民发放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居民手册,实现辖区常住居民(包括流动人口)“一户一册”,老年人、孕产妇、慢病患者等重点人群要“人手一册”。手册应包括辖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分布图、机构服务区域示意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主要科室联系方式、片区划分和责任医生联系方式、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健康教育知识情况等。
3、制作联系卡。主动与辖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工会组织建立工作联系,在居民小区和单元楼宇公共告示栏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张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联系卡信息内容。
4、张贴温馨提示卡。在入户为重点人群提供免费服务时,如未见到服务对象,应在其家门户张贴温馨提示卡,提示居民可以何种方式、何时、何地接受免费的服务。对同一服务对象多次进行温馨提示应换不同颜色的温馨提示卡,提高提示效果,促使居民主动接受国家免费提供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5、举办签约仪式。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院、村卫生室筹划举办一次家庭医生团队签约服务仪式,现场对有需求的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家庭、行动不便老年家庭等重点人群,签订家庭医生式服务协议。
6、更换宣传板(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围绕宣传活动内容,更换一期宣传板(栏)。指导中小学校、幼儿园等出一期宣传板(栏)。增强宣传板内容的科学性、实用性和时效性,在每期的宣传板上要公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地址、责任医生的联系方式。
7、悬挂(粉刷)宣传标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卫生院、村卫生室要在门前悬拉一幅以上宣传标语,并在辖区显要位置、人群集中的位置粉刷宣传标语。
8、举办大讲堂活动。深入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大讲堂,开展健康教育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宣传活动。
9、举办宣传板集中展示、评选活动。在辖区内举办一次宣传板集中展示、评选活动,让广大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和居民参与投票,评出群众最喜欢的宣传板。
10、建立沟通平台。各单位开通机构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充分发挥其互动性强、参与度高、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宣传,使居民可以随时通过文字、语音等方式,与机构进行沟通交流。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
县卫生健康局成立XX县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活动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卫生系统阶段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工作调度会,结合重点工作推进情况和上级宣传要求,分析挖掘提炼阶段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重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宣传,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宣传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纳入整体工作目标。各机构要提高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重要性的认识,指定专门科室、专业人员负责日常宣传工作,制定具体的宣传工作实施方案,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宣传活动。(二)创新形式,统筹协调。
各机构可结合自身日常工作及特殊的节日与契机,针对不同重点人群开展不同主题的宣传活动,确保每期活动主题的时效性,从而积极贴近群众,确保宣传工作获得实效。各单位要因地制宜,寻求突破口,努力求新,根据地区人口及服务对象特点,创作群众易于接受、针对性强的宣传方式。
(三)加强协作,提高宣传成效。
各医疗机构要主动与镇、街道党委政府加强沟通,共同推动辖区内单位、机构开展相应的宣传活动,与其他单位工作有效结合,提高工作开展频率,形成良好的宣传氛围。(四)做好资料留存及上报。
各单位要对开展的宣传活动做好影像资料的保存,做到分门别类、数据清晰、资料真实。县卫生服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项目实施方案 篇8
庭医生与城乡居民签约
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促进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进一步深化家庭式保健服务内涵,切实提高全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提升居民健康水平,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便捷、高效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根据省、市、县有关要求,落实家庭医生与城乡居民签约服务,为保证工作进度和服务质量,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实施家庭医生与服务对象签约式服务,逐步建立基本公共卫生“契约式服务”新机制;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示制度,强化社会监督,不断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和监督制约机制;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扩大社会影响力,构筑良好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环境;建立家庭医生奖惩机制,调动基层医务人员主动服务、上门服务积极性和主动性,为辖区居民提供连续协调、方便可及、优质高效的服务,改善辖区居民健康状况,满足群众健康保健需求。
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原则
(一)充分告知。通过公示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和服务 内容公示,让辖区居民全面了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服务内容、获取方式、个人权利和义务。同时按照划片包干的原则,将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团队、联系方式、服务内容等向社会公开。
(二)自愿签约。考虑到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认识程度和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服务能力的信任程度,充分尊重居民个人意愿,在居民自愿的前提下,完成家庭医生与居民签约。
(三)规范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及《滨州市落实201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指导意见》(滨卫基妇发[2011]27号)要求开展工作。服务质量和服务频次要符合相关规定要求。
(四)强化考核。建立完善的家庭医生岗位职责、监督制约、进入和退出机制,完善绩效考核、民主评议、奖优罚劣等具体措施,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落实情况、提供的服务项目、质量、数量和群众满意度纳入定期考核,与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发放有机的结合起来。
三、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安排
(一)宣传启动阶段(2011年11底前)。卫生院和辖区各中心卫生室全面启动实施家庭医生与城乡居民签约服务工作。制定工作方案,并利用各种形式做好宣传、动员和发 动。
(二)推动实施阶段(2011年12月底前)。卫生院和辖区各中心卫生室全面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明确服务内容,家庭医生与服务对象签订服务协议,完善相关的岗位职责和监督制约机制,基本建立起家庭医生进入退出、绩效考核、奖惩兑现等管理措施。以中心卫生室为单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覆盖50%的居民家庭。
(三)总结提高阶段(2012年6月底前)。不断完善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深化家庭医生式保健服务内涵,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基本实现全覆盖,家庭医生签约率达到90%以上,各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得到全面落实,重点人群系统化管理率大幅度提高,群众满意率达到90%以上。
四、签约服务内容
签约居民享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及《滨州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滨卫基妇发[2009]17号)所规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五、工作人员配置和服务方式
各中心卫生室根据辖区居民实际户数,合理设置卫生服务团队,一个服务团队一般由全科医师、社区护士、公共卫生医师3人组成,将乡村医生作为团队工作的延续,按照“农村划片、统筹规划、全面覆盖”的原则,全面实施家庭医生 签约服务。原则上每个团队负责600户家庭,最多不超过800户。居民凭身份证明或户口薄进行签约。签约周期可视情况灵活掌握,原则上一个周期不应少于1年,期满后如需解约需告知服务团队并签字确认,不提出解约视为自动续约。
镇卫生院负责指导各村卫生室开展签约服务项目。签约服务进程中,要统筹安排,分工协作,确保服务能力和服务内容满足群众需求。
六、签约服务的监督考核
卫生院将根据县卫生局要求,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工作督导,并将督导结果纳入对各中心卫生室工作考核。
七、工作要求
(一)领导重视,达成共识
镇卫生院对这项工作十分重视,立即上报镇党委政府,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要求要按照文件要求落实责任,分工协作,联合制定工作方案,做好工作保障,责任落实到人,确保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在全镇顺利实施。镇卫生院成立以院长为主要负责人的工作小组,具体负责辖区内签约服务工作的开展。
(二)广泛宣传,深入发动
各中心卫生室要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宣传工作纳入到本单位重点工作中,大力宣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县卫 生局统一印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合同文本,规范家庭医生服务内容及形式,帮助家庭医生树立专业形象。各中心卫生室要在明显位置放置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宣传材料,安装服务团队公示牌或宣传栏,公示牌要标明团队人员姓名、联系电话以及投诉电话;宣传海报张贴在院门,家庭医生式保健服务联系卡和签约合同发放至每户家庭。做到公示牌深入社区、签约单深入家庭、家庭医生式保健服务深入人心。
(三)加强培训,提高能力
对社区卫生服务团队进行多层面、多角度、全方位的业务技术、服务理念等内容的业务培训。着力加强医患沟通技巧和全科医学服务理念的培训,改善医生的服务方式,利用规范的诊疗行为和耐心的服务态度,提高居民的信任度。
(四)注重结合,统筹兼顾
前期部分各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础数据收集不完整,重点管理人群筛查不到位,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系统化管理率较低,仍有部分慢性病、重性精神病等人群未及时发现并纳入系统化管理。各卫生室一定要高度重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质量,充分利用实施家庭医生与城乡社区居民签约服务的机会,同步开展重点管理人群筛查和系统化管理工作,力争一次性筛查到位,管理和服务到位。
(五)加快推进健康档案信息化建设
结合家庭医生与城乡社区居民签约服务活动的实施,各 卫生室要及时将新获取的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和重点人群系统化管理信息补充和完善到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之中。年底前,城乡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要达到85%以上。
县卫生服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项目实施方案 篇9
某某卫生服务中心
关于开展“免费为居民健康查体、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敬告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国发[2009]12号)提出的“逐步在全国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实施规范管理”的精神,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现就开展免费为居民健康查体、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月日为阜桥辖区集中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时间;
二、由“某某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进社区或入户,宣传社区卫生服务政策、建立并完善居民健康档案、进行健康教育咨询;
三、对建立健康档案的居民发放《社区居民免费基本健康查体预约单》,持预约单到某某卫生服务中心享受免费基本健康查体;
四、免费基本健康查体项目:
常规查体、心电图、血糖、血脂、胸透、妇科检查、儿童常规查体;
五、如需要做上诉上述免费项目以外的其它检查,本次一律按半价收费(宫颈癌筛查项目除外),其它时间不享受免费和优惠政策;
六、社区居民检查查体年龄规定:0-3岁儿童、孕妇、65岁以上人群免费查体;65岁以下人群每户限定一人免费查体。
社区卫生读物是国家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居民健康档案则是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依据。社区卫生服务以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可为居民提供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的高质量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建立全省统一居民健康档案、为居民提供健康查体、让每位居民享有规范的社区卫生服务,是国家新医改政策的重要内容,与每位居民的健康利益密切相关。
为什么要建立居民健康档案1 篇10
1、健康档案的建立过程,就是一个疾病筛查与预防的过
程,可以及早发现很多疾病。如逐渐增多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很多患者自己都不知道,长期忽视很容易加重病情,增加医疗费用。
2、通过建立健康档案,可以普及健康知识,从而改变人们
不良的行为和生活习惯,提高健康水平及卫生健康质量。
3、只有健立完整、真实的健康档案,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
才能了解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从而提供优质、综合、连续的社区卫生服务,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改善社区卫生状况。
4、健康档案的建立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通过长期管理和
照顾病人,医生有更多的机会发现病人现存的健康危险因素和病患,这有利于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预防保健服务。
健康资料服务中心负责保密,不会侵犯居民隐私权。
县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工作方案 篇11
一、目标 (一)了解我县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和变化趋势;
(二)分析我县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影响因素,确定优先工作领域;
(三)评价健康相关政策的效果;
(四)提升健康教育专业人员的能力和水平;
(五)为制定健康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监测方法 (一)监测对象 本次监测的目标人群为非集体居住的15~69岁常住人口,不包括集体居住于军事基地、医院、监狱、养老院、宿舍等地点的居民。
常住人口是指过去12个月内在当地居住时间累计超过6个月的居民,不考虑是否具有当地户籍。
(二)监测范围 XX镇、XX镇、XX镇(三)抽样原则 1.考虑监测点和监测样本具有省、市代表性。
2.考虑可行性及经济有效性,采用分层多阶段、PPS、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
3.考虑健康素养水平在家庭户中的聚集性,1个家庭户只调查1名符合条件的家庭成员。
(四)抽样方法 1.样本分配 每个乡镇抽取两个村(居)委会调查点,每个村(居)委会调查点抽取40-60个家庭户,完成40份有效调查问卷,全县共完成240份。
2.抽样步骤 第一阶段抽样:全县抽中的XX镇、XX镇、XX镇参与监测。使用PPS法在每个县内随机抽取m个乡镇(街道),n由各市的区县数量等相关因素确定,抽样本底数据主要依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第二阶段抽样:县级收集每个抽中的乡镇(街道)辖区内村(居委会)名称及家庭户总数信息表,上报至市级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市级利用PPS法抽社区。抽取村(居委会)之前,县级需要将家庭户数在750户以下的村(居委会)与相邻的村(居委会)进行合并,直到所有抽样单位家庭户总数均在750-1500户之间。
如果乡镇(街道)所辖村(居委会)人口规模较小,4-5个村(居委会)合并仍达不到750户的,可将抽样单位户数降低至500户左右。如果仍不能达到500户左右,请与县健教中心联系,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合并方案。
如果乡镇(街道)所辖部分村(居委会)常住人口较多(超过1500户),则需要在下一步绘图列表前进行分片,使分片后各片区家庭户数在750-1500户之间。
第三阶段抽样:监测点对抽中的居委会(村)进行绘图列表,并将地图和家庭户信息(家庭户列表)上报至县健教中心,县级上报至市级汇总后在每个居委会(村)内随机抽取60个家庭户。
第四阶段抽样:调查员在每个抽中的家庭户内,收集家庭成员信息,并填写《家庭成员登记表》(在平板电脑上完成)。按照KISH表方法随机抽取15~69岁常住人口1人开展调查,直到该居委会(村)在抽取的家庭户中完成规定数量(详细步骤见表1)的调查为止。如在抽取的家庭户内无法完成规定数量的调查,则应与上级项目执行机构沟通,视情况增加抽样量或重新调查,直到完成规定的数量为止。
表1 监测抽样步骤 抽样阶段 样本分配 抽样方法 第一阶段 每个区县抽取m个街道/乡镇 PPS法 第二阶段 每个街道/乡镇抽取n个个居委会/村 PPS法 第三阶段 每个居委会或村抽取60个家庭户 简单随机抽样 第四阶段 每个家庭户随机抽取1人调查,每个居委会(村)内完成规定数量的调查 KISH表法 注:m、n在附表1中详细说明,抽取的街道(标注国家点、市点)详见附表2.(五)监测内容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监测对象的健康素养水平,主要内容包括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3个方面。
(六)现场调查 通过绘图列表收集家庭户信息。抽样后入户调查,使用kish法调查对象,取得其同意后,利用平板电脑进行调查。完成后填写现场情况登记表。每天上传问卷到远程问卷存储服务器。
三、组织实施 (一)成立XX县健康素养监测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XX 县卫健委党委书记、主任 副组长:XX 县卫健委党委成员、副主任 成 员:XX 县卫健委基卫股股长(协调员)XX 县卫健委基卫股副股长(质控员)XX镇、XX镇、XX镇卫生院调查员各两名 组长:负责全面统筹健康素养监测的工作,研究解决项目中出现问题。
副组长:按方案要求抽调监测人员,保证抽调人员有充足时间参加监测工作;
规划、落实项目经费的使用;
取得监测街道乡镇政府及村居委会的合作支持,为监测提供基础资料、安排现场带路人员。
协调员:具体落实组长、副组长安排的工作,组织实施整个监测工作,包括采购健康教育传播材料、调查平板电脑和电子问卷,组织现场培训、现场指导和督导。
质控员:负责调查员的现场培训技术工作,承上启下控制监测技术质量,指导调查员调查,技术审核调查质量,汇总和审核有关监测资料并上报。
调查员:绘图列表收集家庭户信息,入户调查监测对象的健康素养水平情况。
四、质量控制 (一)调查前质量控制。现场调查要严格遵循指定的抽样方法完成逐级抽样,直至抽取调查对象。
(二)调查阶段质量控制。各监测点要严格按照监测实施方案开展现场调查。充分取得当地村(居)委会、调查对象的配合。使用统一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原则上由调查对象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答,自行完成调查问卷,调查员不做任何解释。调查对象如有读、写等困难,不能独立完成调查问卷者,则由调查员来询问,根据调查对象的回答情况,调查员帮助填写选项。调查员不能使用诱导性或暗示性语言,如遇被调查人文化水平较低或存在语言障碍时,可作适当解释,但解释要忠于原意。调查员要当场核对问卷,质控人员对当天所有问卷进行复核,并填写质控记录登记表。
市健教中心将对辖区内所有监测点进行督导,在监测点完成现场调查后,对监测点的问卷进行检查,并对每个监测点开展现场复核或电话复核,填写提交健康素养监测复核表。复核方法为:每个监测点抽取至少15份调查问卷,采用《复核调查表》以现场复核和(或)电话复核的方式进行复核调查。监测点不合格问卷达到3份以及以上,则视为该监测点现场调查工作不合格,必须重新进行调查。
五、人员培训 各级参加监测的调查员、质控员、协调员、负责人均需参加培训,培训合格人员颁发调查员证。培训合格人员才能参与调查。市级、县级质控员,协调员和负责人参加省级培训。县级调查员由市健康教育中心负责培训,调查员的绘图列表和入户调查的现场培训由省级培训合格的县级质控员负责。
六、督导 县级监测工作组在调查过程中对所有监测点现场督导。县级监测工作组现场督导复核问卷或电话复核问卷,根据复核情况填写问卷基本情况复核表,复核一致率低于80%,则监测点需重调查;
抽取20%现场调查录音进行听取,若发现问题,则监测点需重新调查。
七、监测经费 监测点的经费在基本公共卫生经费中统筹解决,县级监测经费预算按每完成1份调查问卷180元计。所有县级质控员和协调员使用的平板电脑以及市监测点的调查员使用的平板电脑由县级负责购置。调查现场绘图列表和入户调查工作日差旅费,应按照XX省财政厅颁发的最新差旅费标准计算差旅费,用以补助误餐费和交通费。
各监测点承担的监测经费主要用于购买赠送调查对象的健康教育传播材料,支付项目相关执行人员培训费、会务费、差旅费(含交通费(租车或油费补助)和误餐费),支付带路人员劳务费等。少量用于资料打印复制、通讯等办公费。赠送调查对象的健康教育传播材料一般预算以10-20元为佳。带路人员劳务费每人每天50元,一村(居委会)1人。监测经费应于数据提交后1个月内基本完成使用,结余监测经费需留存于监测点卫健委,用于下一的监测工作。
市健教中心负责购买网络服务器及数据存储管理费。八、八、进度安排 2020年6月:启动监测前期准备工作。
2020年6月:开展相关培训,完成绘图列表。
2020年6-8月:完成家庭户抽取,开展现场调查 2020年9-10月:完成数据核查、清洗以及数据分析。
2020年11月:撰写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报告。
九、联系方式 联系人:XX XX 电 话:XXXXX 邮 箱:XX@XX.com 附表:1.XX县2020年健康素养水平调查乡镇/街道数量及 2020年底前需完成数量 2.XX省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工作综合评价标准 3.绘图及列表方法 4.KISH表 附表1 XX县2020年健康素养水平调查乡镇/街道 及2020年底前需完成数量一览表 县(市、区)县级代码 调查乡镇/街道 乡级代码 抽样的类别 已完成的监测数量 2020年底需完成的监测数量 XX县 202 XX镇 01 2020年市点 0 80 XX县 202 XX镇 02 2020年市点 0 80 XX县 202 XX镇 03 2020年市点 0 80 合计 2020年市点 0 240 附件2 XX省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工作综合评价标准 序号 指标名称 指标要求 分值 评估方法 评分标准 1 健康素养监测工作计划或工作方案或技术方案 监测点撰写一份工作计划或工作方案或技术方案。方案要素为选定各分工合适人员、安排经费并合理使用、确定镇村联系人和带路人 15分 市级汇总辖区内监测点的工作计划或工作方案或技术方案后报送省级,省级进行现场指导时也将核对。
监测点撰写工作计划或工作方案或技术方案,要素齐全得15分。经费不能按要求统筹的扣10分。方案要素不全、经费不按要求使用的酌情扣分。健康素养监测技术培训 监测点对抽中的街道/乡镇开展技术培训。开展2次现场培训 15分 市级汇总辖区内监测点培训过程性资料(照片、课件、文件等)后报送省级。
监测点进行全员技术培训,并有培训过程性资料,得15分。人员不齐、资料不全酌情扣分。少1次现场培训扣2分。未参加省、市培训的调查员加入调查的,每加1人扣1分。质控员不能自始至终参加调查的扣3分。负责人、协调员、质控员为上一工作人员的,各加1分。健康素养监测列表、现场调查和数据上传 监测点列表、现场调查和数据上传等按省级方案时间进度要求进行 20分 监测点根据方案内时间安排进行列表、现场调查并上传PAD调查数据,市级汇总辖区内监测点工作进度后向省级报送,省级监测项目组进行现场督导。
监测点进行现场走访列表(5分)、现场调查(10分)、数据上传(5分)均按方案要求时限,得20分。健康素养监测问卷质量 调查录音听取和问卷复核合格 20分 省级和市级监测工作组现场督导复核问卷或电话复核问卷,根据复核情况填写问卷基本情况复核表,复核一致率低于80%,则监测点需重调查;
省级和市级监测工作组抽取5%现场调查录音进行听取,出现问题,则监测点需重调查。
根据问卷复核情况进行计分,复核一致率高于80%(10分),抽取录音无问题(10分)得20分。监测点若有重新调查现象,则该项不得分。健康素养监测数据质量 监测点数据质量符合要求 20分 省级根据监测点上传数据进行质控,重点核查监测点编码、性别、年龄、15-69周岁家庭人口数有无缺失、错填、出现异常值,题目答案有无缺失和逻辑错误。
调查对象全部选择正确,数据无差错(10分),因家庭问卷录错导致的问卷重置次数小于5次(10分),得20分。若发现数据造假,则该项不得分。健康素养监测报告 监测点根据辖区内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撰写技术报告 10分 技术报告要素齐全(包括完成情况、健康素养的性别年龄分布等等),及时报送。
要素不全酌情扣分;
报送不及时扣5分。
合计 100分 附件3:
绘图及列表方法 一、概述 任何一项调查都要按照标准程序进行。在本次调查中,要求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对选中的居委会(村)或其中的1个片区进行绘图和列表,目的是获取该居委会(村)或片区内完整的家庭户列表,以进行下一步的家庭户随机抽样。
绘图和列表是保证调查准确性的关键步骤。如果绘图和列表的信息不准确,则最终样本的代表性就会受到严重影响,进而影响调查结果的准确性。要想获得15~69岁人口的代表性样本,就必须保证住在抽样区域内的所有符合条件的人都有机会被选中。因此,获得调查区域内完整的家庭户列表非常重要。
本次调查的绘图和列表工作要求调查员访问调查区域,绘制地图以记录区域内所有的家庭户。调查时要求两名调查员组成1个小组,在居委会(村)工作人员的配合下,由1名调查员进行绘图,另1名进行列表,两人配合进行。协调员与质控员须参与每个居委会(村)第一天的绘图列表工作。协调员负责联络安排居委会(村)带路工作人员。
负责绘图和列表的调查员主要职责如下:
(1)定位调查区域并规划最佳线路;
(2)确定每个调查区域的确切界限;
(3)绘图并编码调查区域内的建筑;
(4)在地图上标识作为分界标志的建筑;
(5)列表记录每个建筑的地址和情况。
二、定位调查区域 基础地图和片区划分图将有助于准确定位调查区域。
(一)基础地图 监测点协调员负责寻找居委会(村)的基础地图。基础地图应包含居委会(村)内主要街道、重要的建筑物等地标。居委会(村)可能已经有辖区的基础地图,协调员也可以从网络下载(如百度地图)或从书店购买相关地图。调查员在调查开始前应仔细研究基础地图,认识调查区域确切的分界线,为绘图及列表做准备。准备工作越充分,整个绘图工作的质量就会越好。
例如章贡区抽中东外街道的几个居委会,可以先找一个有明确界限的宣武区地图作为本次绘图工作的基础地图(如例1)。在此基础上,调查员应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在地图上明确标记出抽中居委会的地域界限。
例1.基础地图示例(二)片区划分图 按照抽样设计的要求,首先需要根据家庭户数对选中的居委会(村)进行分类。对于家庭户数在750~1499之间的居委会,调查员应直接绘制整个居委会的地图并制作家庭户列表;
对于家庭户数在1500及以上的,需先将该居委会进一步划分为几个片区,每个片区的家庭户数大致相等(1000户左右,填写附表3)。监测点项目执行机构将片区划分图与附表3一起上报市健教中心,由市健教中心以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一个片区并返回给监测点项目执行机构,由调查员绘制该片区内的详细地图。
绘制片区划分图应参考基础地图,在明确被抽中居委会具体地域界定后,根据家庭户分布情况,将该居委会进一步划分为包含1000户左右的区段,明确该区段的地域界定标志。
三、绘制调查区域详细地图 县级项目执行机构得到片区抽样结果后,调查员应根据片区划分图中明确的地域界限,为选定的调查区域绘制一份详尽的地图。在开始绘图前,调查员先要将片区编号信息标注在地图上(参见例8),并标注方向信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标注,见例8)。然后,调查员绘制调查区域的分界线、内部的街道、主要地标、建筑等。此地图会帮助调查员定位调查家庭,同时也方便质量控制。
定位好了调查区域的地理位置和确切的分界线后,调查员应确定最有效和完善的行动路线。行动路线必须覆盖调查区域内的每个街道、每条路,且中间不可间断以防遗漏(这称为不间断行动路线)。直街道组成的区域内,行动路线相对简单。然而,对于许多盘龙错节的区段,行动路线较为复杂。调查员应事先参考地图,初步确定整个调查区域的最佳不间断行动路线。在正式绘图和列表之前,最好先熟悉一下调查区域。
(一)不间断行动路线 1.出发点 调查员应选择一个合理的出发点开始行动。出发点可以是两条路交叉的地方。通常选择调查区域的一个角落作为出发点,如例3所示(用“S”代表出发点)。
2.顺时针行动 调查员应顺时针行动。从出发点开始行动时,调查员应在地图上划个箭头,显示行动路线,以方便下一步的行动,并确保行动路线覆盖了调查区域内所有街道。箭头也可以方便质量控制,质控人员可根据箭头方向确认调查员绘图时的行动路径。标记顺时针行动路线的简单示例见例4。
例3.出发点 例4.标记顺时针行动路线 3.向右转 调查员从出发点开始顺时针行动时,每一次都尽量右转。如果已经走到了路的尽头,调查员应转身到同一条路的另一边反方向行动,仍然制作右侧建筑物的地图和列表。对于单行道应遵循同样的原则。例5给出了每次都尽可能右转的一些示例。
4.在调查区域边界处作U字型转弯 调查员到达调查区域边界的时候,应作U字型转弯到刚走过的道路的另一侧,继续对右边的建筑进行绘图和列表。如果调查员遇到地图上的调查区域分界线无法辨认、被更改,或者不存在的时候,应请示协调员处理方法。例6为U字型转弯的图示。
例6.U字型转弯 例5.右转的行动路线(二)绘图 按照最佳的行动路线,调查员做一份调查区域草图,标识并编号区段里所有的建筑。首先,调查员应用“S”标识出发点;
然后,用小“X”标识单户型住宅的位置,用小“□”标识多户型住宅(例如有多个单元的住宅)。对每个“X”或“□”连续编码,如例7所示。在“X”写上每个单户型住户的编号,在“□”框内写上此多户型住宅内一共有多少住户(如26)以及多户型住户编码的范围(如,29-54)。并在框下标出可以识别该地址的记号(如建筑物编号,有住户的楼层数和每层的户数)。详见例7。调查员必须保证调查区域草图里包括所有的家庭户。如不能确定某些建筑内是否有家庭户,调查员应问当地人该建筑是否有人居住。如果有人居住,调查员就必须对该建筑进行绘图和列表。
例7调查区域地图 当选中的区段面积非常大时,可首先通过实地考察将其分成几个小区域,以提高效率。需要注意的是,此时应该准备一张类似于片区划分图的地图,编号为1,以便可以看到需要调查区域被分割的情况以及各小区域之间明确的分界线。每张小区域图应该有相应的编号和编码范围标注,以便查阅。每张图使用一张A4纸即可。
四、家庭户登记列表 绘图和列表工作应该是同时进行的。列表人员应该在调查员绘制草图时,记录调查区域内所有的家庭户,完成列表即附表2。
另外,需要在绘图和列表过程中注意:
如果确认某家庭户为空户,则需在备注中注明,对于素养监测是空户的标注sk,对于烟草监测是空户的标注k。空户不会被抽取到。
(1)城市中的规则小区 在居委会、物业的协助下绘图,提高绘图的效率和准确性。注意排除1楼的商户和门面房。
(2)居民楼1楼的自建房 部分小区1楼居民会自建平房,须询问自建房屋是否出租。如果出租,则租户也需登记。
(3)大杂院/平房 大杂院/平房情况比较复杂,可能绘图手册中规定的行走路线不适用。对于此类情况,需要取得居委会人员的配合,在其带领下逐户登记家庭信息。
五、绘图和列表质量控制 保证绘图和列表质量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完成居委会的绘图后,县级质控员需要对绘图和列表工作进行复核,重点检查调查员有无遗漏家庭。在复核过程中,须记录遗漏家庭的住址信息,作为质控报告交给县级协调员。并将遗漏的家庭补充到完成的地图和列表中,编号可以追加,但应在图上注明。
所有基础地图、片区划分图以及调查区域绘图经质控员、协调员审核后,按要求扫描并命名好文件再上报给市健教中心。
上报的地图扫描文件名命名要点:XX省+设区市+监测点区/县名+街道/村委会+家庭户编号范围,如XX省XX市章贡区东外街道泥湾里社区方位图。文件名中合并的街道/村委会名称请使用附表1中确定的叠加名称。每张纸质图的名称可从街道/乡镇开始命名,例如:东外街道泥湾里社区方位图1。扫描件应完整、清晰、无缺角漏角。
表1 居委会/村委会信息收集合并表 省名称 市名称 县(市、区)名称 县(市、区)代码 街道乡镇名称 街道乡镇代码 居委会村委会名称(叠加名称,可以含+号)居委会(村委会)户数 居委会(村委会)编码(同一街道内自1、2、3……顺序编码)备注 XX省 XX市 章贡区 001 沙河镇 03 流坑村+黄龙村 790 08 流坑村350+黄龙村440 填写说明:
1、一个监测点一张表。
2、居委会(村委会)的户数要求不少于750户,家庭户数在750户以下的居委会(行政村)需与地理位置相邻的居委会(村)进行合并;
如合并后家庭户总数仍不满750户,则继续与相邻居委会(村)合并,直到所有抽样单位家庭户总数不少于750户,并尽量不多于1500户。如不足750户居委会(村)周边没有小于750户的可合并对象时,也可和一个最少户数的相邻居委会(村)对象合并。户数请填写现在的常住人口户数。不要以户籍户数填写。
3、村(居委会)代码:由01开始顺序编码,与调查问卷编码第5、6位村(居委会)代码一致。
4、居委会村委会名称:合并后的居委会村委会名称为居委会村委会原来的名字相加,如张三村、李四村和王五村合并后为张三李四王五村,叠加名一经命名上报即不能更改。表2 抽到的居委会/村委会家庭户登记表 省名称 市名称 县(市、区)名称 县(市、区)代码 街道乡镇名称 街道乡镇代码 居委会村委会名称(叠加名)居委会村委会代码 家庭户编码 家庭地址 户主姓名 备注 XX省 XX市 XX区 001 XX镇 03 XX村 08 1433080016 XX组 XX k Sk 填写说明:
1、家庭户代码:电子表中使用十位数字。手工列表或绘图中可以仅标后四位,而且这四位中前面的0可以不写。家庭户代码后四位由0001开始顺序编码,与调查问卷编码第7~10位家庭户代码一致,与区段地图中的家庭户代码一致。
2、户主姓名:仅在农村填写。
3、详细地址:多户型:×××楼×单元××号,如无门牌号码者,按照顺时针方向(左手边开始)的原则依次编号;
单户型:有详细的地址按实际填写,如果无详细地址请使用能够识别该地址的标识代替。
4、空户也应绘图编码,并在列表备注中标明,属于素养监测的空户填写sk,烟草监测的空户填k。
5、每个调查员绘图列表的第一天工作需和质控员、协调员共同完成。调查员对绘图列表的质量负责。
6、在上报的电子表格中,除备注和户主姓名外的单元格子均要填满。表3 抽到的居委会/村委会的分片抽样表 省名称 市名称 县(市、区)名称 县(市、区)代码 街道乡镇名称 街道乡镇代码 居委会村委会名称(含+)居委会村委会代码 居委会村委会总家庭户数 划分片区的家庭户数量 片区代码 备注 XX省 XX市 XX区 001 XX街道 01 XX居委 01 2729 1350 01 XX省 XX市 XX区 001 XX街道 01 XX居委 01 2729 1379 02 填写说明:
1、片区代码与绘制的片区划分地图保持一致。
2、该抽样表应与片区划分图一同上报。
表4 调查完成情况登记表 家庭户 代码 家庭户地址 户主姓名 KISH表代码 家庭户完成情况第一次时间 家庭户完成情况第一次代码 家庭户完成情况第二次时间 家庭户完成情况第二次代码 家庭户完成情况第三次时间 家庭户完成情况第三次代码 调查对象姓名 个人完成情况第1次时间 个人完成情况第1次代码 个人完成情况第2次时间 个人完成情况第2次代码 个人完成情况第3次时间 个人完成情况第3次代码 最终完成情况代码 联系电话 XXX XX村安置房 XX B2 XX 11 XX XX 21 21 139****1051 XXX XX村安置房 XX B2 XX 11 XX XX 21 21 152****0361 填表说明:1)家庭户代码、家庭户地址、KISH代码根据省级健康教育专业机构抽样表复制。2)家庭完成情况时间:调查员到达该户时间,使用月日时分8位时间表示。3)个人完成情况时间:个人接受调查后调查员离开时间,使用月日时分8位时间表示。4)家庭完成情况代码:11.完成;
12.拒绝;
13.无能力回答;
14.不在家;
15.无符合条件调查对象;
16.无人居住/空房/已无此家庭/不是家庭;
17.其他。5)个人完成情况代码:21.完成;
22.部分完成;
23.拒绝;
24.无能力回答;
25.不在家;
26.其他。6)最终完成情况代码:以家庭或个人最后一次完成情况代码为最终完成情况代码。
附件4:
【县卫生服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项目实施方案】推荐阅读:
涔庄村卫生室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总结10-06
县社区卫生服务实施意见10-04
内蒙古自治区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健康教育项目实施方案07-20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试卷(含答案)08-25
卫生监督协管服务项目实施方案08-16
共卫生服务项目慢性病管理实施方案07-04
黑龙江省卫生监督协管服务项目实施方案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