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投资工作奖励办法(通用11篇)
固定资产投资工作奖励办法 篇1
**市2012固定资产投资工作奖励办法
为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特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对象
考核对象为各镇乡人民政府、市发改局、经济局、统计局
二、考核原则和时间
考核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考核时间与市政府目标考核同步进行。
三、考核依据
(一)对镇乡的考核,以固定资产当年完成投资额及当年入库数为准。
(二)对市级相关部门的考核,以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为准。
四、考核内容与奖励办法
(一)镇乡考核内容及奖励办法。
1、全年固定资产目标完成情况。完成考核任务的镇乡均奖励1万元,未完成考核任务的不予奖励。
2、全年入库情况。全年入库数较考核数增幅最大的前4个镇乡,分别给予2万元、1.5万元、1万元、0.5万元奖励。
(二)部门考核内容及奖励办法。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目标任务,则市级相关部门(市发改局、经信局、统计局、住建局)均奖励1万元。
以上奖励资金由市财政列支。
固定资产投资工作奖励办法 篇2
然而,随着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的不断发展及档案工作在项目管理中的深入推进,在项目管理和档案管理中的一些如职责分工、信息化建设等新问题急需寻求政策、制度层面上的支持,以推动实体工作的改进。《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工作管理办法》(科工计〔2015〕931号)(后简称《办法》)应运而生。《办法》从总则、职责分工、项目文件归档与管理、项目档案验收、奖惩、附则6个方面对固定资产项目档案管理与验收各个环节进行了重新规范,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笔者将结合项目档案管理工作实际,对《办法》重要条款进行了解读,并从具体操作层面提出自己对相关条款的认识。
一、背景
《办法》的修订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既是实际工作的需要,也是从制度的角度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管理的规范提出新的要求,本制度的修订有三个方面的内在动力。
(一)制度层面变化的内在要求。
自2007年《规定》发布以来,由于形势的变化和实际工作的推动,档案工作管理制度和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制度都有所创新。在档案制度方面,从档案的管理理念、整理规则、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新增或修订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电子文件管理暂行办法》《电子档案移交与接收办法》《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等制度。这些制度,进一步规范了档案工作,同时也对项目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固定资产投资工作方面,其制度的新增和修订更是突出,如《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规定》《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竣工验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投标实施办法》等。这些制度从项目管理、招投标等方面对项目管理本身做出规范的同时也势必在项目档案管理工作中有所延伸和体现,这也是《办法》修订的原因之一。
(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发展的内在要求。
国防军工的不断发展推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本身向纵深发生了深刻变化,如投资金额越来越大、建设周期越来越长、项目复杂度越来越高,这些变化对项目档案的收集、分类、整理都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
(三)项目档案工作不断发展的内在要求。
首先是项目档案验收中发现的问题需要制度的支持,如职责不清的问题;二是《规定》中不完善的地方需要进一步补充、完善;三是档案信息化的发展需要从制度上对项目档案信息化建设做出规范和指引。
二、变化
从宏观上看,对比《规定》,新修订的《办法》的发文机构、文种及内容结构上与《规定》有许多不同之处。
(一)文种的变化。
两个文件的全称分别是《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管理规定》(科工办〔2007〕744号)和《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工作管理办法》(科工计〔2015〕931号)。可以看出制度从“规定”变成了“办法”。规定重在强制约束性,办法重在可操作性,这意味着,新的《办法》注重制度的可执行性和操作性。
(二)发文机构的变化。
制度的发文机构从“科工办”到“科工计”的变化,说明两点:一是项目档案工作纳入项目管理程序,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制度的受众面从对档案管理要求延伸到对建设项目和单位基础管理的要求。
(三)结构与内容的变化。
从结构上看,《办法》新增了“职责分工”和“奖惩”两大章节,进一步明确了项目参与者的职责,并对“归档主体”“档案移交”“档案信息化”“成果编研”“硬件建设”和“保密工作”等方面对项目档案的管理提了新的要求和规范。
三、解读
《办法》相比较与《规定》,在“职责分工”“信息化建设、电子文件管理”等方面有较大变化,以下笔者将结合项目档案工作实际,从“职责分工和制度建设”“项目档案信息化建设”和“归档说明的编制要点”三个方面,探讨一下对《办法》的理解和认识。
(一)职责分工与制度建设。
《办法》在第二章“职责分工”里,对“科工局”“集团公司”和“建设单位”在制度建设方面都做出了明确要求。这三个层面的制度既相互关联又有不同,在实际工作中,要区别对待。
在制度建设的方面,科工局的主要职责是制定有关项目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及发展规划,从宏观上对项目档案在整个项目建设中的职责、作用及定位做出认定,是集团公司及建设单位制定相关制度、标准和规范的依据,也是项目档案项验收的依据。这些制度如《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验收办法》《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管理规定》《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工作管理办法》,从宏观上对项目档案管理工作做出了指引,科工局制定的制度重在“方针、政策”。
从集团公司层面来看,制定相关制度的角度有所不同。在《办法》中,对集团公司的职责是这样描述的:“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要求,编制项目档案工作规划与计划,制定项目档案管理、验收等相关制度和标准规范”。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集团公司应根据科工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发展规划,结合集团成员单位档案工作实际,制定本集团相应的项目档案工作规划;二是集团公司应根据科工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验收计划,制定本集团相应的项目档案验收计划;三是集团公司应根据本行业特点及档案工作实际,制定适合本集团各成员单位贯彻执行的制度和规范,内容应包括本集团公司内部通用的“项目档案管理规范、档案分类方案、归档范围、验收标准”等,集团公司制定的制度和标准,应从集团档案工作的战略层面,规范本行业的项目档案管理,制定统一验收标准,推进项目档案的管理和验收工作。集团公司制度的制定重在“解读、转释和要求”。
在建设单位方面,也就是项目的具体实施单位,制度的制定更加侧重于制度的可执行性和操作性。《办法》中是这样描述的:“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要求,建立健全单位项目档案工作制度和标准规范”。这段话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建设单位应该根据科工局和集团公司的相关制度,结合本单位档案工作实际,制定本单位项目档案工作具体的操作细则,合理设置归档流程,明确各部门职责,指导本单位相关部门的项目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二是建设单位应根据上级机关的相关制度,制定本单位的标准和归档范围,以规范本单位的项目档案工作。特别是注意的是,建设单位不能照搬科工局和集团公司的相关制度,必须有符合本单位具体情况的标准和规范,以指导和规范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档案工作,但同时又不能完全脱离上级机关相关制度的指引,另起炉灶,脱轨运行。建设单位制定的制度重在“职责分工明确和制度本身的可操作性”。
(二)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管理中,档案信息化应如何推进,相关电子文件应如何管理。
在《规定》中,对电子文件的管理只在“第十五条”涉及:“CAD/CAM、EDA等应用管理系统产生的电子文件,其收集、归档按照国家或者行业有关规范标准执行”。而在《办法》中,对项目档案电子文件管理的原则、信息系统及数据库的建设、档案数字化等都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办法》对项目档案信息化逐步开展、不断推进的要求。
1. 加强对项目档案中电子文件的管理。
2007年以来,国家及行业陆续出台了对电子文件管理的相关规定,如《电子文件管理暂行办法》、《电子档案移交与接收管理办法》等,对电子文件的收集和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建设单位应按相关文件的要求,建立健全本单位的电子档案管理制度,规范项目电子文档的收集、管理和存储,合理设置归档流程,把项目建设中产生的电子文件真正收起来,管起来,用起来!
2. 逐步建立档案信息化系统和目录数据库系统。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的电子文件,根据其来源,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乙方提供的在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电子文件;一是随着企业办公自动化(OA)、ERP等企业信息化应用系统的投入使用,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产生的业务流程中的电子文件;一是上级机关通过办公网络和其他渠道发送过来的电子文件。档案信息化是通过信息系统和流程来管控这些电子文档。对于项目建设中电子文件的管理,主要是则重于对项目中产生的电子文件的收集、建库和存储。
3. 逐步开展档案数字化工作。
在《办法》中,对项目档案的数字化有明确要求。这里包涵两层涵意。一是开展项目档案数字化工作,对“立项审批文件、地质勘测文件,质量评定(验收)文件、竣工验收文件、竣工图”等进行数字化存档;二是逐步开展对全部项目档案的数字化,完善目录数据库建设和全文数据库建设。在项目档案数字化过程中,有两个问题要解决,一是数字化档案的有效存储问题;二是数字化档案利用的有效性问题。
(三)归档说明的编写要点。
在《办法》中,明确要求项目档案验收时要提供项目档案的归档说明,对项目的档案管理情况和归档情况进行简要说明,以备验收组审查。
根据项目档案工作实际和项目档案现场验收要求,归档说明应包含以下四个方面内容:
1. 本单位档案工作概述包括组织机构、领导分工、专兼职人员分布、档案制度建设、硬件建设情况等;2.本项目档案管理办法(包括控制措施、分类方案、归档范围等);3.本项目档案工作完成情况概述(包括自查报告及整改情况);4.项目档案总目录;
固定资产投资工作奖励办法 篇3
关键词:地方高校 固定资产投资 统计报表 统计数据
1 概述
从1999年以来,高校连续多年的扩招,学生人数几乎翻了一翻,有的学校的学生人数甚至增加到原来的4-5倍,伴随着高校学生人数的增加,高校中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随之增多。地方高校通过固定资产投资,可以扩大高校的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增强高校的科研、教学水平,调整办学产业结构,提升高校的办学实力。高校固定资产统计工作是高校实行科学管理、规模化管理的基础工作,是认识高校工作及其发展规律的重要手段。高校固定资产统计工作为学校管理层提供宏观决策依据,同时也是制定高校宏观政策、编制高校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也是高校各项基本建设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2 地方高校固定资产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地方高校固定资产统计工作的不重视
统计工作得不到各级领导的重视,甚至统计人员本身也认为“统计是三分统计七分估计”,认为统计只不过是数据的加减或汇总,填几张报表而已,把统计工作简单化、程序化。普遍存在重财务会计而轻资产统计的现象,认为财务会计核算、收支把关很重要,而资产统计工作主要是为上级统计部门所用。其实财务会计和资产统计是一个核算实体单位的两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财务会计是“钱”的管理,资产统计是“物”的管理。资产统计数据的质量直接影响高校管理部门的宏观决策与规划。
2.2 对地方高校固定资产统计人员的不重视
目前我国实行按施工项目进行统计的原则,一个施工项目自开工建设至竣工完成,就是它的固定资产统计上报周期。因而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不像其他专业的统计那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多数高校的固定资产统计工作都由兼职人员承担。统计人员得不到学校人事部门的岗位认可,甚至有些学校根本就没有设置专门的基建统计岗位。由于统计工作地位和待遇不高,统计人员的素质也就参差不齐,对日常的统计工作基本上是疲于应付。有些甚至按照建设工程形象进度估计进行上报固定资产统计数据,数据的准确性难以保证。统计人员提高业务水平的途径主要是通过上级统计部门培训。而除了每年一次的年报培训外,针对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专业培训到目前为止还未开展过。年报培训的时间也只有一天,时间很短,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这就要求固定资产统计工作人员自己要在业务上不断学习提高,平时建立必要的统计台账,整理统计资料,为学校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提供服务,提供高质量的统计资料,充分发挥统计的服务作用,积极主动的进行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工作。
2.3 对地方高校固定资产统计数据的不重视
由于有些人员对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不够重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导致统计人员对该项工作随意性大,应付差事,致使投资数据存在问题。例如,统计报表的固定资产统计数据是以工程实物量完成额为标准,在永久性工程破土动工以后开始统计,而有些统计人员,在项目永久性工程尚未开始施工,仅在进行施工前的前期准备工作(如三通一平或支付预付款)时,就开始上报。设备工器具投资完成额的计算按照规定必须是在设备运抵现场验收合格并且开始安装时才开始统计,而有的单位的统计人员在设备仅预付部分定金或者设备在运输途中,就上报设备工器具投资完成额;有的连设备购买合同都未签,按照工程预付款进行虚报设备投资完成额。
投资活动是复杂多样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有些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统计报表制度和指标解释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但又找不到相关的指导资料,只能凭个人的理解来处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投资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有些统计人员身兼数职,疲于应付,不到施工现场去收集第一手资料,仅以驻地监理工程师提供的工程进度的工程量清单为依据进行统计;还有的则以实际发生的财务费用为依据进行统计等。这些统计方法导致有的把未形成工程实体的投资额作为固定资产进行统计上报,有的把已经形成投资的工作量未统计入本期的投资完成额,凡此种种原因,都会导致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的数据产生偏差。
地方高校在数据处理的应用发展不平衡也影响了统计数据的质量。数据处理没有使用计算机联网上报数据,手段仍采用手工操作或半手工操作,速度慢、效率低,可靠性差,这与统计的及时性、准确性要求不相符合,统计数据所反映的学校基本建设规模的真实性难以确定。目前,高校固定资产统计工作中,在统计数据质量管理上、统计执法过程中力度不够,对统计过程缺少制约与监督,对统计数据缺乏校验与复查的有力措施。
3 地方高校固定资产统计存在问题的对策
3.1 提升地方高校固定资产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统计人员应当具备执行统计任务所需要的专业知识,这是《统计法》对统计人员在业务素质上的基本要求。地方高校应该按照国家规定保证统计人员的职称评定,保证有统计职称的统计人员的相对稳定。统计人员稳定了,有利于提高统计工作人员的素质,有利于统计人员安心工作,钻研业务,积累经验,使他们的业务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在实際工作中,在形式和内容上,做到不仅提供数字信息,还要提供文字资料,提供深层次的规律性的统计分析与相关分析,使统计报表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将应付式的统计转变为指导式的统计,充分利用统计信息对高校的发展和运行态势做出正确的判断。
3.2 健全法制建设,强化统计工作的法律责任
统计人员应当“坚持实事求是、恪守职业”,这是统计人员最重要、最基本的品质。统计人员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主要有:一是要树立实事求是的道德风尚;二是要敢于坚持原则,不畏权势,坚决抵制和敢于同弄虚作假等统计违法行为作斗争;三是要保守国家秘密统计资料,并对统计对象的商业秘密和私人、家庭的单项调查资料进行保密;四是要模范遵守《统计法》和与统计工作有关的国家其他法律。认真学习统计法规和有关文件,并在统计工作中规范化贯彻执行, 保证填报各种统计报表,并按规定及时、准确、全面,不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伪造、篡改统计数据。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没有违反统计法规的现象发生。认真学习统计法规和有关文件,并在工作中贯彻执行。知法懂法,依法搞统计。
3.3 加强高校统计手段的信息化建设,增强统计信息的咨询与服务功能
数据统计是一门科学,在当今科学发达的网络时代,它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固定资产统计是对学校进行调查研究以认识其本质和规律的一项工作。它反映了学校在基本建设各方面发展变化的重要信息,是为学校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提供科学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依据。高校管理的科学化对统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统计工作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将统计信息和统计资料为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咨询服务,使统计信息充分利用起来,真正做到为学校的宏观管理、制定决策、计划发展提供依据。
地方高校固定资产统计工作是高校实现规模化的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只有掌握了解准确、及时、全面和科学的反映本校固定资产建设情况的统计数据和分析资料,并通过统计资料交流,最大限度的掌握和充分利用统计资源,学校才能真正实现建立长效机制的上规模的管理;才能适应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使高校统计为学校的宏观管理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何红敏,蒋锡威.关于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思考[J].浙江建筑,第22卷增刊,2005年10月,135-136.
[2]周薇.浅谈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J].浙江统计,2008(06)46.
[3]姚文林.浅谈如何做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10卷第3期.
信息工作考核奖励办法 篇4
为全面提高我局工作人员的调研、思辨和写作能力,努力提高信息和宣传工作质量,及时、准确反映全局工作动态、工作措施和工作情况,切实发挥信息宣传工作在领导了解情况、科学决策、指导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经局党组研究决定,制定本考核办法。
第一条 考核范围
考核范围为局机关各科室工作人员。所报稿件内容要严谨、客观、真实的反映单位工作情况。
第二条 考核内容
(一)围绕我局中心工作、阶段重点工作和县委、县政府文件通知要求,主要包括工作动态、行政执法、政策法规、精神文明建设、办事指南、规划计划、人事信息、行政审批、震情信息等,及时报送工作动态信息和震情信息,认真总结经验类信息。
(二)保质保量及时完成信息报送任务,按照县委办、县政府办要求,单位门户网站每月至少更新25条工作信息。其中,县委宣传部每月至少上报4条,党务信息每月至少上报2条。
(三)按规定时限和要求完成约稿信息。第三条 报送分类
1.工作动态信息:领导活动,包括上级领导考察调研等活动;贯彻落实上级各项重要政策和决策部署的措施、做法和成效;日常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和重要动态;招商引资和重点工程项目进展情况。
2.经验调研信息:日常工作和管理中的新情况、新思路、新举措和新经验;对全局工作有辐射带动效应的经验启示以及具有试点试验性的工作成效;其他具有特色或创新的做法等。
第四条 报送要求
(一)所报信息必须是与本单位各项工作有关的报道,稿件作者必须为机关工作人员,采用信息的各级报纸刊物必须为公开出版物、上级两办内部刊物和上级党务政务官方网站、电视台。
(二)特别重要或敏感信息由单位主要领导审核后报送,重要信息由分管领导审核后报送,一般信息由办公室负责人审核后报送。
(三)单位信息宣传稿件统一由办公室对外报送,其他科室除向上级对口部门报送业务信息外,一律不得擅自对外报送。
(四)对报送虚假信息被查实、被新闻媒体负面报道的,取消相关科室和责任人评选优秀或先进资格;造成恶劣影响的,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五)所报信息注明报送人姓名,作为考核奖励依据。第五条 奖励办法
(一)县委、县政府要求每月报送的信息以及单位门户网站更新的信息,每条分别给予撰写人加1分。(30元/分)
(二)通过各科室报送,被中央、省、市、县级党报党刊和上级两办内部信息刊物、政务网站、电视台采用的信息,每条分别给予撰写人20分、15分、10分、5分的加分;一篇信息被多级采用的,按最高级次奖励。(30元/分)
(三)奖励方式:每月报送信息以单位每月发放一定数额的信息撰写费作为奖励;被中央、省、市、县级党报党刊和上级两办内部信息刊物、政务网站、电视台采用的信息,每季度以《信息工作》形式通报一次采用情况,每年年底兑现一次物质奖励。
第六条 附则
(一)本考核办法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新闻宣传工作、信息工作奖励办法 篇5
一、新闻宣传奖励办法
1、我镇通讯员在市级以上的新闻媒体(重点是党报党刊)投送的新闻稿件,一经采用,作者可凭样报、稿费通知单复印件到镇政府领取同等数量的稿酬。
2、在中央、省、州、市新闻单位获得优秀通讯员表彰的,通讯员所在的单位要给予奖励,镇政府予以通报表扬并适当奖励。
3、通讯员采写的新闻稿件获市以上新闻学会(协会)好稿奖的,通讯员所在的单位要给予同等奖励,镇政府予以通报表扬并适当奖励。
4、对通讯、信息工作成绩突出的部门,单位实行奖励。各部门、单位有2人以上写稿,且每年在市内新闻单位用稿20篇(含20篇)以上,在州以上新闻单位用稿15篇以上,镇政府将通报表彰。
5、为促进新闻宣传工作,提高通讯员写稿水平,设立一年一度的“XX镇新闻奖”,即每年从我镇通讯员采写并被各级新闻单位采用的新闻宣传稿件中,评出消息、通讯、言伦等各类好稿进行奖励。
6、通讯员采写的镇内新闻稿件,每人每年被市以上新闻单位采用10篇以上的,可参加镇级优秀通讯员的评选、表彰和奖励。
7、宣传系统专职通讯干部每年每人在州级党报党刊用稿20篇以上或省级党报党刊用稿10篇以上,镇给予奖励和通报表扬。
8、中央、省、州驻匀记者采写的有关正面宣传坝固的稿件在《黔南日报》头版、《贵州日报》、《人民日报》各版刊发及中央电视台、贵州电视台播出,作者可凭样报、稿费通知单复印件到镇政府领取同等数的稿酬。一稿多设的,按最高稿费计发。刊发在贵州日报头版的稿件另有重奖。
二、信息奖励办法
1、本镇信息员编写报送的信息,被市有关部门采用的,多篇奖励5元;被州有关部门采用或被市领导批示或转发全市的,多篇奖励15元;被州领导批示或转发全州的,每篇奖励20元;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用,被省领导批示或被转发全省的,每篇奖励100元;被国家领导人批示或转发全州的,每篇奖励500元。
2、被镇内部采用的信息,每篇奖励2元。
3、本镇信息员在市以内评比获奖的,镇政府予以同等奖励。
三、本实施细则从2005年1月1日起执行。
四、本实施细则由XX镇政府负责解释。
人大宣传信息工作奖励暂行办法 篇6
第一条
为建立健全我区人大宣传信息工作保障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解决人大宣传工作渠道闭塞、信息不畅的问题,启动宣传干部队伍活力,形成上下贯通、覆盖全区的人大宣传信息网络,特制定如下办法。
第二条
区人大常委会设立人大宣传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奖。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对各有关单位的人大宣传信息工作进行综合考评,表彰和奖励在该项工作中成效显著的先进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奖励原则
1、重报送信息的质量和对外宣传工作的效果;
2、公开、公平、择优;
3、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
第四条奖励范围
1、各镇乡人大主席团、街道办事处人大工作委员会;
2、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各委室;
3、区政府组成部门、区人民法院、区人民检察院;
4、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区直事业单位、驻区条管单位;
5、驻区省、市、区、乡(镇)人大代表。
第五条先进单位评选条件
1、重视人大宣传信息工作,配有兼职人大宣传信息员;
2、报送人大宣传信息质量较高,时效性较强,无重大信息迟报、漏报和失实现象;
3、全年人大宣传信息工作累计考评分位于前列的。
第六条先进个人评选范围及条件
1、先进个人一般应从先进单位的负责人、兼职信息员中产生;
2、单位负责人重视人大宣传信息工作,切实负起领导责任,能够积极配合区人大常委会开展人大宣传工作,为本单位兼职人大宣传信息员开展工作创造便利条件;
3、兼职信息员应热爱人大宣传工作,有较强的信息与宣传意识和责任心,收集、加工、通报信息数量多、传送快、质量高,撰写的有关人大宣传材料影响大、被采用率高。
第七条宣传信息内容
1、宪法及法律法规在我区贯彻执行情况;
2、各乡镇、街道办事处人大工作动态;
3、执行区人大常委会决议、决定情况;
4、落实执法责任制、错案责任追究制和承诺公示情况;
5、开展“四五”普法教育活动情况;
6、驻区各级人大开展活动及履行代表职务情况;
7、其它有关内容。
第八条指标要求
1、各有关单位要确立一名工作人员,作为兼职人大宣传信息员,每月至少向区人大办报送信息1条,对于有价值信息,由办公室组织人员及时汇总整理或作进一步的调查采访;
2、区人大机关专职资料人员每人每月向市级以上人大报刊报送信息稿件至少1篇,全年在市级以上报刊的用稿每人要达到4篇以上;
3、各乡镇人大主席团、街道办事处人大工委、机关各工委全年上报宣传信息要达到4篇以上。
第九条计分办法
对各单位报送的信息,将根据采用情况进行汇总并计分,计分办法如下:
1、《郊区人大工作通讯》单独采用每条计2分,综合采用每条计1分,被领导批示1次计2分;
2、各单位被新闻媒体发表的有关人大信息的宣传材料,区人大办根据所提供的清单,在核实的基础上按以下办法计分:
(1)、在国家级党报及《中国人大》、《中国人大新闻导刊》、《人民代表报》等专业报刊发表的综合新闻报道每条计10分,专题新闻报道(含专访、通讯、图片、专题评论等)每条计12分;
(2)、在省级党报及《山西人大》或其它省市区人大专业报刊发表的综合新闻报道每条计8分,专题新闻报道每条计10分;
(3)、在《××日报》、《上党晚报》或被市人大内部刊物发表的综合新闻报道每条计6分,专题新闻报道每条计8分;
(4)、在广播、电视采播、转播的有关我区人大工作方面的报道,参照以上在(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国家、省、市各级刊物发表计分办法计算。
第十条表彰与奖励
1、凡获选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在区人大每年召开的人大宣传工作会议上进行表彰,并颁发奖牌或荣誉证书;
2、对获奖的先进个人将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第十一条 附则
1、本办法由负责解释;
固定资产投资工作奖励办法 篇7
长期以来,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投资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通过扩大投资规模来推动经济发展。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客观形势,为了有效遏制高排放和高效能行业过快过热增长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已是当前经济建设的重要课题。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无疑对抑制随意的高排放、高污染和高消耗企业有着重大作用,对环境改善和生态保护也有着重要作用。
所谓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是指根据相关节能法规和标准,通过分析和评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能源利用是否合理科学,以编制节能评估报告表、节能评估报告书和填写节能登记表的行为。2006年8月,《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这一文件中明确指出,能源问题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大影响。2008年4月,新的《节约能源法》开始实施,这意味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在全国推行了,对于不符合节能标准的投资项目,相关核准机构不得进行审批、核准和开工建设。2010年9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以进一步对扩建、改建和新建的年能源消耗量大的项目实行更为严格的分类管理。由此可见,加强节能评估工作,进一步做好和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已成为政府和相关评估机构关注的重要主题。
二、当前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项目投资建设的程序如下:首先是投资者编制项目建议书;然后,编制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其次,相关建设单位进行工程设计,并报核准单位进行审查、核准和审批;再次,获得审批后,项目投入建设实施中;仅次,施工单位竣工后,交由投资者和相关单位进行验收;最后,验收通过后,既可交付运营了。在这一系列复杂的程序中,要确保节能评估报告中经审查的节能措施得到落实,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进行严格、有序的监管。
然而,由于新的节约能源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才刚刚实行,对于现实中出现的问题和漏洞无法通过制度给予解决,加上评估机构和相关核准单位缺乏经验和利益的驱动,使得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仍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
(一)节能评估和管理体制未能及时完善
节能管理体制改革滞后,缺乏统一的、明确的、成体系的和完善的规定,这在主管部门、建设取向和项目性质不同之间表现最为突出。此外,能源价格没有完全顺清,价格供应机制没能发挥应有的市场经济作用,缺乏具体、明确的法律法规。另外,投资项目审批的前置条件是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完成节能评估和审查报告,并获得审批,可是一些投资者反而是“先斩后奏”,甚至有一些根本就没有申报相关单位,致使国家遭受损失、环境遭到破坏。
(二)节能评估审查监管制度缺乏和滞后
在整个评估审查过程中,只有评估机构和审核单位参与其中,缺乏全过程的强有力的监督。投资项目的节能评估报告是否经过审批和如何经过审批,项目的工程设计是否合理,建设设施是否到位、合格,竣工验收是否通过,这些所有的程序一旦有一个没有监管到位,将会使节能措施得不到落实,出现重复低水平的建设和随意投资的现象。此外,针对不同的投资项目,主管部门也不同,监管重点不同,这就加大了对正常耗能项目监管的难度。
(三)节能评估机构鱼龙混杂、技术人员水平各有不同
目前我国的固定资产节能评估工作起步晚、技术低,缺乏专门的、明确的节能评估报告编制单位资格认定制度。节能评估机构的设立和运营市场准入较低,没有严格的审批制度,致使节能评估机构鱼龙混杂。此外,虽然目前我国有约10万人以上从事节能评估审查工作,但是这些人员大都是工程设计师、咨询师、一线生产人员和其他相关管理单位转岗而来,对于技术水平和知识结构及管理能力各有不同,致使评估工作的质量大大受到影响。
三、做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的若干建议
针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的复杂性和精细性,要做好对这一投资项目的评估工作,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一)全面熟练掌握节能评估各阶段的评估方法
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评估过程中,有四大类评估方法可供选用,它们分别是能源分析法、能耗预测法、合理用能法、现状调查法。
首先,针对能源分析法,就是从项目规划、设计材料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及项目信息等资料的详尽程度出发,对现有能源做出分析的方法,具体可以分为类比分析法、平衡计算法和查阅参考资料等其他分析方法。在类比分析法中,通过利用现有的技术数据和已知的材料来分析投资项目节能情况的方法;对于平衡计算法,就是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对项目所消耗的能源进行分析的方法;查阅参考资料法,就是利用数据库等多种媒介来查阅参考资料以确定能源工程情况。在这三个分析法中,应该首先采用类比分析法,然后是平衡计算法,只有在所要评估的项目能耗相对较低而且要求低和时间短的情况下,才使用第三种分析方法。
其次,能耗预测法。通过准确合理预测所评估项目的能耗情况,对项目的能源利用状况制定出正确的评价,并为项目后期工作做好基础。此外,能耗的预测应该采用成熟、简单且通用的方法。
再次,合理用能法。合理用能法有单项评价法和综合评价法两类。根据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评定项目单个能耗等技术参数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这就是单项评价法。所谓综合评价法,便是评价所要评估项目的多种情况,有已预测的所有能源利用相关参数、经济发展水平中的GDP、税收、二氧化碳减排量和能耗量,还有对环境保护和经济循环的贡献作用等。
最后,现状调查法。通过现场收集资料和勘探调查,对所建项目进行评估分析,这便是现状调查法。此方法在针对改扩建项目的时候,最为重要。
(二)严格市场准入,完善节能评估制度
目前的评估机构市场门槛和准入相对较低,评估机构良莠不齐,千差万别。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编制差异较大,能耗指标不规范。因此,建议统一能源消耗核算,规范节能项目审批。关于节能评估机构的认证问题,相关审核机构要严格按照程序办事,健全和完善对评估机构的认证和监管制度。对那些达不到要求和标准的评估机构一律不予批准,务必确保评估机构的质量,坚持“宁缺毋滥”原则,提高评估机构的市场准入门槛。
此外,由于节能评估工作的管理体制未能及时得到完善及其存在的滞后性,阻碍了节能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要不断加快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确定限制能耗最低值。以前的许多能耗标准如今已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因此要尽快更新和完善相关限制能源消费量表和节能量表,从而使节能评估工作能够更加顺利开展。
(三)注重专业知识,提高评估机构人员技术水平
目前,国内从事节能评估、节能审计、节能技术咨询服务的等节能工程咨询的专业工作人员约有10万人以上,但是这些人员都没有经过专业化的学习和培训,都是有其他岗位转化而来,技术能力和知识结构水平不一样。针对评估机构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应该为机构人员提供培训的机会。一些高校和科学院应设立节能管理专业学科,注重从教育层面上炸抓起,注重知识和专业。
此外,应该把节能评估主管部门和监管部门联合起来建立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评审制度,推行职业资格评估认证,建立健全评估机构专业人才考核制度,实行专业人员职业准入和退出机制。
(四)加大节能评估基础投入,建立健全节能基础资料数据库
由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涉及到较高的知识水平,包括相关专业知识、统计资料等各个方面的参考资料和文献,尤其是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其制定的项目方案应是非常详细和具体的。然而,权威部门比较全面发布的能源消耗量包括工业产品、交通、建筑等方方面面的统计资料还是比较少,往往难以找到权威部门发布的具有代表性的能源消耗统计资料。
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对节能评估的投入,把节能评估的成本纳入政府预算。利用财政职能和税收职能,鼓励具备专业性的商业性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同时,积极建立节能基础数据库,组织动员相关单位和行业制定节能设计手册、建筑耗能特性手册等有关节能设计的多种手册,实现社会共享。
参考文献
[1].于少杰, 辛升, 赵凤忠.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方法[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09 (8) :58-60.
[2].李晓丹, 王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探讨与实践[J].中国能源, 2008 (30) :17-20.
[3].蒙明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J].中国工程咨询, 2010 (12) :25-26.
[4].佟立志.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 (一) [J].中国工程咨询, 2011 (1) :76-77.
总局颁布“科技创新奖励办法”等 篇8
“广电节目技术质量奖励办法”
8月24日、8月28日,国家广电总局分别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电局,海峡之声广播电台,总局直属各单位发出《关于颁布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创新奖励办法的通知》和《关于印发广播电视节目技术质量奖励办法的通知》。
目前,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创新奖、广播节目技术质量奖(金鹿奖)及电视节目技术质量奖(金帆奖)的申报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又讯:9月10日,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组织召开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电影数字拷贝传输和播放技术研究与示范》卫星传输系统技术鉴定会。
鉴定委员会听取了电影科研所对于电影数字拷贝卫星传输系统工作报告、技术报告、查新报告、检测报告及实验示范的汇报。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电影数字拷贝卫星传输技术实验示范的成果为下一阶段运营奠定了基础,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我国电影数字化发行。希望进一步完善系统,为系统运营做好准备工作。鉴定委员会认为该系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一致同意通过技术鉴定。
总局科技司、数字节目管理中心、电影科研所、中央电视台、中影股份公司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及总局科技委委员参加了此次会议。
国际台将向缅甸提供缅甸语版《金太狼的幸福生活》
9月14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台长王庚年与缅甸宣传部副部长吴耶通在内比都签署中国电视剧《金太狼的幸福生活》缅甸语版译制播出协议。正在缅甸访问的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与缅甸总统吴登盛共同见证了协议签署。
为加深中缅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增强两国文化交流,在中国国家广电总局和缅甸宣传部支持下,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与缅甸国家广播电视台就电视剧《金太狼的幸福生活》缅甸语版的译制、推广及播出事宜达成协议。《金太狼的幸福生活》是缅甸首部缅甸语配音的外国电视剧。根据协议,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将承担该剧缅甸语版的劇本译制、配音及后期合成等工作。缅甸国家广播电视台将负责该剧的播出、推广工作。
《金太狼的幸福生活》是部现代都市爱情喜剧,讲述了报社记者小米瞒着母亲与妇产科大夫金亮登记结婚后,双方父母、家庭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该剧共40集,预计将于2013年上半年同缅甸观众见面。
云南广电集团与柬埔寨合作 建设柬地面数字电视网络
9月16日,云南广电集团下属的云南无线数字电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与柬埔寨国家电视台在昆明签署《关于采用中国DTMB标准建设柬埔寨地面数字电视项目合作协议》。云南省副省长高峰、柬埔寨新闻部部长乔·甘那烈出席协议签字仪式。
根据协议,云数传媒公司将与柬埔寨国家电视台共同投资,采用中国DTMB标准在柬埔寨建设地面无线数字电视传输网络。项目建成后,柬埔寨观众将能够方便快捷地收看到包括中国中央电视台和云南卫视在内的多套地面数字电视节目。
山东广电与联通合作 打造全媒体手机台
9月19日,山东广播电视台与中国联通有限公司山东省分公司,在济南举行山东手机台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山东广电与山东联通双方将依托“山东手机台”这个全媒体平台,整合媒体资源和通信资源,建设和运营一个山东省内的新型知名媒体,共同推动山东省文化产业创新,为用户提供更多优质内容。
据悉,在国家广电总局支持下,山东广播电视台早已获颁全国手机电视内容和运营牌照。山东手机台,拥有手机电视、手机广播、手机报、手机阅读、手机音乐、短信互动、微博等多项业务和产品。山东手机台在聚合山东广电、山东17地市广电频道优质内容之外,还不断优选集成国内外影视剧、小说、音乐、动漫、游戏等手机网民喜爱的内容,为用户打造个性化、全方位的视听全媒体。
山东联通则拥有山东省最大的宽带互联网网络,经营成熟的WCDMA制式3G网络。此前,山东联通已与山东广播电视台在信息化系统建设、互联网电视、新媒体业务等方面开展了实质性合作,在IPTV、三网融合等领域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取得了有益进展。
山西广播电视台
与建行山西省分行合作
9月17日,山西广播电视台与建行山西省分行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山西省副省长张平出席。山西广播电视台的传播优势和建设银行的资金优势可以使双方实现优势互补,根据协议,双方将在银行贷款、融资租赁、现金管理等金融领域,以及品牌形象宣传领域进行交流对接,开展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合作互动。
北京局加大互联网视听节目
监看员培训工作
近日,北京局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方式,加大监看员培训工作。一是组织市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监管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参加总局组织的全国网络视听节目审核员培训班,学习内容包括:互联网视听节目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网络剧、微电影以及文艺、科技、财经、体育等专业类网络视听节目审核方法、要素及常见问题。二是邀请北京市知名网络视听节目服务网站和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监管中心资深节目审核负责人授课,系统介绍网络视听节目审核重点、要领及技巧,全面提升监看人员的节目研判和审查能力。
河北广电局人事调整
固定资产投资工作奖励办法 篇9
(铁总计统[2015]73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中国铁路总公司(以下简称总公司)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依法规范投资行为,提高投资效益,防范投资风险,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4年本)》(国发〔2014〕53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铁路建设实施土地综合开发的意见》(国办发〔2014〕37号)、《财政部对中国铁路总公司国有资产与财务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13〕202号)和《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明确两级企业管理关系的规定》(铁总发展与法律〔2014〕96号)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固定资产投资,是指新建或改建铁路及运输配套的基本建设投资,既有铁路运输经营、安全和服务设施设备等更新改造投资,非运输业务经营开发等固定资产投资,对外合资合作的长期股权投资,铁路机车车辆等装备购置及加装改造和高价互换配件投资。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总公司及所属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工作。第四条
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主要任务是规范投资行为、落实审批权责、明确审批程序,按照投资规模、用途、资金性质不同,实行分级和分类管理。
第二章 审批权限 第五条
使用限额以上中央财政性资金的铁路项目,由国家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或核报国务院审批。使用总公司或所属企业资金的新建(含增建)跨省(区、市)铁路项目和国家铁路网干线项目,由国家投资主管部门核准。总公司及所属企业的非铁路客货运输业务领域投资2亿元及以上项目报财政部审批。第六条
使用总公司资金、国家投资主管部门核准以外的铁路项目;使用总公司资金2亿元以下的非铁路客货运输业务领域经营开发项目及长期股权投资;使用所属企业资金、总投资1亿元及以上的铁路项目;使用所属企业资金、总投资5000万元及以上长期股权投资项目,以及对上市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由总公司审批。与地方政府合资项目,由总公司会同省级政府联合审批。第七条
使用所属企业资金、总投资1亿元以下的铁路项目,使用所属企业资金2亿元以下的非铁路客货运输业务领域经营开发项目,由所属企业自行决定,并按规定报总公司和地方政府备案。使用所属企业资金、总投资5000万元以下的长期股权投资项目,由所属企业按规定自行审批。
第八条
使用总公司或所属企业资金的境外投资项目,由总公司按规定办理审批。其中投资3亿美元及以上项目按规定报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或备案。
第三章
基本建设
第九条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综合交通发展规划、铁路发展规划是铁路建设项目安排的重要依据。总公司根据国家批准的规划,以及运输经营、安全生产需要,确定铁路建设项目计划安排。第十条 国家审批和核准项目由总公司组织所属企业完成预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总公司评审后编报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核准申请报告。与地方政府合资项目,由总公司会同省级政府联合上报。
总公司审批项目由所属企业上报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总公司与省级政府联合审批项目,由所属企业会同地方投资人联合上报。所属企业审批项目由所属企业按规定权限自行审批。
第十一条
国家审批或核准建设项目、总公司审批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由所属企业组织完成并初审后报总公司审批。与地方政府合资项目,由总公司会同省级政府联合审批。其他项目由所属企业按规定自行审批。
初步设计概算超出可研批复投资10%时,须按原可研审批程序重新报批。第十二条
项目实施中发生的变更设计、材料价差及征地拆迁概算调整等,由所属企业组织编制设计文件,按规定办理审批后组织实施。主要技术标准变化,建设规模和内容变化引起工程增加投资超出可研批复投资10%时,需报可研审批单位批准后实施。
第四章 更新改造
第十三条
更新改造资金由总公司和所属企业按一定比例分别管理。
(一)总公司集中管理的更新改造资金主要用于: 1.统一安排的重大运输安全技术改造措施;
2.重要干线、主要枢纽及跨运输企业点线能力协调和技术改造重大项目; 3.与运营相关的总公司直属单位设备技术改造; 4.国家和总公司鼓励引导的环保、节能减排项目推广; 5.总公司确定的全路性技术改造、运输急需、生产生活配套和信息化项目。
(二)所属企业管理的更新改造资金主要用于: 1.保证运输安全的技术改造措施;
2.企业管内运输设施设备扩能及更新改造; 3.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及信息化建设;
4.用于铁路职工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等配套设施的改造项目。
第十四条
总公司审批的更新改造项目,由所属企业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报总公司审批。所属企业审批的更新改造项目,由所属企业按规定办理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
第十五条
更新改造项目的初步设计,由所属企业自行审批;对于投资较大、技术复杂的项目,由总公司审批并在项目可行性研究审批中明确。更新改造项目的变更设计和概算调整由所属企业按规定自行审批。
第五章 经营开发
第十六条
总公司及所属企业投资的非运输业务经营开发等固定资产投资,主要包括运输资产、共用资产及非运输资产等存量资产开发,铁路建设项目新增资产开发及周边土地开发等。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纳入总公司及所属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统一管理。铁路建设项目沿线场站及周边土地综合开发与建设项目同步研究,同步取得规划用地。
第十七条
总公司审批的经营开发项目,由所属企业编报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经营开发方案;需财政部审批的经营开发项目,由总公司核报。所属企业审批的经营开发项目,由所属企业按规定自行审批。项目审批意见按要求向国家有关部门或地方政府备案。
第十八条
经营开发项目的初步设计由所属企业自行审批;对于技术复杂、投资及风险较大的项目,由总公司审批并在项目可行性研究审批中明确。经营开发项目的变更设计和概算调整由所属企业按规定自行审批。
第六章 装备购置
第十九条
铁路装备包含机车、客车、动车组、货车,大型移动装备及与其配套的车载设备,以及机车车辆加装改造和高价互换配件等。
第二十条
总公司所属运输企业提出装备购置需求建议,总公司根据铁路建设安排、装备更新和客货运输需求,确定装备购置规模和投资;铁路装备购置主要采取总公司集中购置管理方式,总公司负责装备购置,所属企业负责所属装备的运用和维护,以及非总公司集中购置范围内的装备购置。
第二十一条
总公司所属运输企业提出加装改造和高价互换配件投资计划建议,总公司审批投资规模;加装改造和高价互换配件投资由总公司或所属企业根据管理权限目录分别实施,主要配件在总公司统一组织下实施采购。
第七章 长期股权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所称长期股权投资,是指总公司及所属企业,以新设股权、股权收购、增资扩股、债转股等形式,用货币资金或可用货币估价并可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资产作价出资等方式,对被投资企业的权益性投资。第二十三条
总公司审批的长期股权投资项目,由所属企业组织编制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总公司组织咨询评审后按规定审批。需财政部审批的长期股权投资,由总公司审核后报财政部审批。其他股权投资项目,由所属企业自主决定并报总公司备案。
第八章 计划安排
第二十四条
所属企业每年8月底前向总公司报送次年投资计划建议。按照国家编制发展计划草案的要求,总公司综合平衡后,向国家投资主管部门编报次年发展计划草案。
根据总公司确定的投资规模,结合所属企业计划建议,总公司年初编制下达投资计划,所属企业组织执行。涉及地方出资项目的计划安排需征求地方政府意见。所属企业根据项目实施进展、款源落实、建设调整等情况,提出投资计划调整申请,总公司适时对投资计划进行调整。
第九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五条
总公司负责对所属企业投资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协调、考核和指导,重点对项目审批程序依法合规性、资金投向使用、投资计划实施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督促及时整改。
第二十六条
所属企业要加强对投资管理工作的日常管理,并按时将投资计划落实进展情况报总公司,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二十七条
总公司和所属企业对固定资产投资管理人员违反基本建设程序,违规审批项目、违规使用建设资金、滥用职权和失职渎职等行为,进行责任追究。
第十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所属企业应按本办法要求制定本单位实施细则。总公司及所属企业控股合资公司的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按规定履行公司程序后,参照本办法执行。总公司及所属企业参股合资公司的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可参照本办法规范执行。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由总公司计划统计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条
固定资产投资工作奖励办法 篇10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优化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实行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发改投资[2004]2656号),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不使用政府投资、河北省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以外、总投资在50万元人民币(含)以上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备案工作。
实行备案管理的项目,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不再审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为同级政府的投资主管部门,负责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备案管理工作。建设、国土资源、环保、水利、城乡规划、消防、税务、海关、安全生产、金融、人防、地震、文物等部门依据各自职责依法做好相关管理工作。
第二章备案申请
第四条企业在做出投资决策后,按照备案分级管理权限的规定,到发展改革部门办理备案手续。目前采取局面备案方式,待条件具备后,可采取网上备案的方式。
第五条项目申报单位在报送备案申请表时,应当提供以下材料一式五份:
(一)填写完整的《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申请表》;
(二)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
(三)组织机构代码证及复印件;
(四)依法先行取得的有关许可文件;
(五)发展改革部门认为必要的其他说明材料。
企业提供的文件材料必须真实、有效。
第三章备案程序
第六条项目备案实行分级管理。中央管理企业、省管企业投资估算总投资5000万元人民币(含)以上的生产性项目和3000万元人民币(含)以上的非生产性项目、其它企业投资估算总投资1亿元人民币以上(含)以上的项目和需办理进口设备减免税确认的项目,由省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管理;中央管理企业、省管企业投资估算总投资5000万元人民币以下的生产性项目和3000万元人民币以下的非生产性项目、设区市管企业投资项目和其他企业投资估算总投资1亿元人民币以下、3000万元人民币(含)以上的项目,由设区市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管理;其余项目,由县(市)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管理。
省政府确定的扩权县(市)和省级以上开发区管委会的备案管理权限按照省有关规定执行。
属应向省发展改革部门备案的中央管理企业、省管企业以外的投资项目,要由项目所在县(市)发展改革部门核实后上报。
第七条 发展改革部门对企业报送的《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申请表》及有关资料,不符合要求的,应在3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项目申请单位;符合要求的,应在10个工作日内做出是否准予备案的决定并向社会公布。
对符合备案条件的投资项目,出具《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证》及副本;对不符合备案条件的投资项目不予备案,以书面形式通知申报企业,并说明理由。
第八条企业对发展改革部门做出的不予备案的决定和《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证》的实质性内容有异议的,可依法提出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第四章备案条件及效力
第九条发展改革部门依据下列条件对项目进行审查:
(一)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省政府有关规定;
(二)是否符合国家和省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投资政策;
(三)是否符合行业准入标准;
(四)是否属于政府核准或审批而不应实行备案的项目。
项目的建设规模、产品方案、资金来源、经济效益、配套条件等由企业自主决策和平衡,但应如实向发展改革部门备案。
第十条《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证》及其副本是开展投资项目工作的依据。企业凭《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证》(副本)办理用地、规划、建设、环保、水资源、安全生产、统计登记、消防、人防、税收减免等相关手续。
第十一条《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证》及其副本由省发展改革部门统一印制,在项目竣工验收之前实行年审制度。发展改革部门主要审查企业是否按照原备案文件进行建设。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发展改革部门应在7个工作日内办理年审手续。没有经过发证机关年审的备案文件自动失效。
第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重新办理备案手续。
(一)建设地点发生变更;
(二)主要建设内容发生变化;
(三)建设规模有较大变动;
(四)项目总投资变化幅度超过原备案数额30%以上;
(五)拟新征用地面积变化幅度超过原备案数额10%以上;
(六)变更建设方案可能对环境、安全生产等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
第十三条对应办理备案手续而未申报的项目,或者虽然申报但未经发展改革部门同意备案的项目以及没有办理年审的项目,城市规划部门不得办理规划手续,土地管理部门不得批准用地,环保部门不得批准环境影响评价手续,水利部门不得办理取水许可证,金融机构不得发放贷款,外汇管理部门不予办理外汇使用手续,海关不予办理设备进口手续,质量监督部门不予发放生产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其它相关部门不得办理有关行政许可手续。
对已撤消备案手续的项目,批准部门应在五个工作日内通知有关部门,有关部门要依照各自职能及时撤消相应许可手续。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十四条发展改革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有关要求,不得变相增加备案事项,不得拖延备案时限。
第十五条发展改革部门的工作人员,在项目备案过程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项目申请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发展改革部门可依法撤销对该项目的备案:
(一)以拆分项目、提供虚假材料等不正当手段取得项目备案文件的;
(二)项目备案文件未经项目发展改革部门年审的;
(三)连续两年没有开工建设的;
(四)项目发生重大变更而未重新办理备案手续的。
第十七条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违反本办法规定,要对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依法追究行政责任。
第十八条发展改革部门要加强对企业投资项目的监管。对于应报政府备案而未申报并擅自开工建设的项目,以及未按项目备案文件的要求进行建设的项目,一经发现,应立即责令其停止建设,并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十九条省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组织建立全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信息管理制度,并对投资项目备案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下级发展改革部门应当按照投资项目信息管理制度的要求,及时、准确地向上级发展改革部门报送投资项目备案的信息情况。
各级发展改革部门应向同级统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提供项目信息,加强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动态监测,做好有关信息的汇总、分析和发布工作,正确引导投资方向,为投资者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第二十条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非企业单位不使用政府资金投资建设的、河北省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以外的、总投资在50万元人民币(含)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按照本办法实行备案。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由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此前发布的有关企业投资项目审批管理的规定,凡与本办法有抵触的,均按本办法执行。
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优化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实行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发改投资[2004]2656号),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不使用政府投资、河北省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以外、总投资在50万元人民币(含)以上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备案工作。
实行备案管理的项目,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不再审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为同级政府的投资主管部门,负责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备案管理工作。
建设、国土资源、环保、水利、城乡规划、消防、税务、海关、安全生产、金融、人防、地震、文物等部门依据各自职责依法做好相关管理工作。
第二章备案申请
第四条企业在做出投资决策后,按照备案分级管理权限的规定,到发展改革部门办理备案手续。目前采取局面备案方式,待条件具备后,可采取网上备案的方式。
第五条项目申报单位在报送备案申请表时,应当提供以下材料一式五份:
(一)填写完整的《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申请表》;
(二)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
(三)组织机构代码证及复印件;
(四)依法先行取得的有关许可文件;
(五)发展改革部门认为必要的其他说明材料。
企业提供的文件材料必须真实、有效。
第三章备案程序
第六条项目备案实行分级管理。中央管理企业、省管企业投资估算总投资5000万元人民币(含)以上的生产性项目和3000万元人民币(含)以上的非生产性项目、其它企业投资估算总投资1亿元人民币以上(含)以上的项目和需办理进口设备减免税确认的项目,由省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管理;中央管理企业、省管企业投资估算总投资5000万元人民币以下的生产性项目和3000万元人民币以下的非生产性项目、设区市管企业投资项目和其他企业投资估算总投资1亿元人民币以下、3000万元人民币(含)以上的项目,由设区市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管理;其余项目,由县(市)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管理。
省政府确定的扩权县(市)和省级以上开发区管委会的备案管理权限按照省有关规定执行。
属应向省发展改革部门备案的中央管理企业、省管企业以外的投资项目,要由项目所在县(市)发展改革部门核实后上报。
第七条 发展改革部门对企业报送的《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申请表》及有关资料,不符合要求的,应在3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项目申请单位;符合要求的,应在10个工作日内做出是否准予备案的决定并向社会公布。
对符合备案条件的投资项目,出具《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证》及副本;对不符合备案条件的投资项目不予备案,以书面形式通知申报企业,并说明理由。
第八条企业对发展改革部门做出的不予备案的决定和《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证》的实质性内容有异议的,可依法提出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第四章备案条件及效力
第九条发展改革部门依据下列条件对项目进行审查:
(一)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省政府有关规定;
(二)是否符合国家和省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投资政策;
(三)是否符合行业准入标准;
(四)是否属于政府核准或审批而不应实行备案的项目。
项目的建设规模、产品方案、资金来源、经济效益、配套条件等由企业自主决策和平衡,但应如实向发展改革部门备案。
第十条《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证》及其副本是开展投资项目工作的依据。企业凭《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证》(副本)办理用地、规划、建设、环保、水资源、安全生产、统计登记、消防、人防、税收减免等相关手续。
第十一条《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证》及其副本由省发展改革部门统一印制,在项目竣工验收之前实行年审制度。发展改革部门主要审查企业是否按照原备案文件进行建设。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发展改革部门应在7个工作日内办理年审手续。没有经过发证机关年审的备案文件自动失效。
第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重新办理备案手续。
(一)建设地点发生变更;
(二)主要建设内容发生变化;
(三)建设规模有较大变动;
(四)项目总投资变化幅度超过原备案数额30%以上;
(五)拟新征用地面积变化幅度超过原备案数额10%以上;
(六)变更建设方案可能对环境、安全生产等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
第十三条对应办理备案手续而未申报的项目,或者虽然申报但未经发展改革部门同意备案的项目以及没有办理年审的项目,城市规划部门不得办理规划手续,土地管理部门不得批准用地,环保部门不得批准环境影响评价手续,水利部门不得办理取水许可证,金融机构不得发放贷款,外汇管理部门不予办理外汇使用手续,海关不予办理设备进口手续,质量监督部门不予发放生产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其它相关部门不得办理有关行政许可手续。
对已撤消备案手续的项目,批准部门应在五个工作日内通知有关部门,有关部门要依照各自职能及时撤消相应许可手续。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十四条发展改革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有关要求,不得变相增加备案事项,不得拖延备案时限。
第十五条发展改革部门的工作人员,在项目备案过程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项目申请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发展改革部门可依法撤销对该项目的备案:
(一)以拆分项目、提供虚假材料等不正当手段取得项目备案文件的;
(二)项目备案文件未经项目发展改革部门年审的;
(三)连续两年没有开工建设的;
(四)项目发生重大变更而未重新办理备案手续的。
第十七条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违反本办法规定,要对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依法追究行政责任。
第十八条发展改革部门要加强对企业投资项目的监管。对于应报政府备案而未申报并擅自开工建设的项目,以及未按项目备案文件的要求进行建设的项目,一经发现,应立即责令其停止建设,并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十九条省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组织建立全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信息管理制度,并对投资项目备案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下级发展改革部门应当按照投资项目信息管理制度的要求,及时、准确地向上级发展改革部门报送投资项目备案的信息情况。
各级发展改革部门应向同级统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提供项目信息,加强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动态监测,做好有关信息的汇总、分析和发布工作,正确引导投资方向,为投资者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第二十条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非企业单位不使用政府资金投资建设的、河北省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以外的、总投资在50万元人民币(含)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按照本办法实行备案。第二十一条本办法由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解释。
固定资产投资工作奖励办法 篇1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有效促进我县蔬菜产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确保我县蔬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按照农业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方案》和《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在夏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中,经考核认定,取得县政府颁发的《夏邑县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书》的农民。
第二章 支持扶持奖励政策
第三条 对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实行以下免费政策:
(一)免费开展技术培训。
(二)免费发放科技资料。
(三)免费开展新型职业农民考核认定。
(四)免费提供各类科技信息和市场信息。
(五)免费开展蔬菜生产技术咨询。
(六)免费开展蔬菜生产技术指导。
(七)免费开展测土配方服务。
(八)免费提供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服务。
(九)免费推介农产品。
第四条 对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实行以下奖励政策:
(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奖励。获得新型职业农民证书的农民每人奖励100元。
(二)新型职业农民标兵奖励。每年评选15%的优秀新型职业农民作为新型职业农民标兵,给予一定奖励。
(三)产业带头人奖励。每年评选带动周围群众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成效显著的十佳新型职业农民,给予一定奖励。
(四)生产能手奖励。每年依据单位产量或效益评选出生产能手,给予一定奖励。
(五)名优品牌奖励。积极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创建自己的产品品牌,鼓励他们树立品牌意识,积极参与品牌认证。对获得相关认证的优质产品给予一定奖励。对获得相关认证的优质农产品,按照县政府有关规定关于奖励。
(六)规模生产奖励。设施蔬菜生产面积达到30亩以上,大田蔬菜生产面积达到100亩以上,给予一定奖励。
第五条 对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实行以下优先政策:
(一)优先享受国家惠农政策。
(二)优先申报承担涉农项目。
(三)优先提供金融信贷,获得农业贷款。
(四)优先享受专家技术指导和服务。
(五)优先在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农业保险、养老保障等方面享受更高的保障。
(六)优先获得新技术、新品种和新信息。
(七)优先承包国家、集体发包的土地、经营场所和机械设备等。
(八)优先申报晋升高一级农民专业技术职称和认定农村实用人才。
(九)优先申报省、市示范专业合作社和办理农资经营许可证。
(十)优先参与选聘村组干部和评选先进个人。
第三章 附则
第六条 上述各项政策经夏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核实认定,报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后,予以兑现。
【固定资产投资工作奖励办法】推荐阅读:
关于发布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办法06-11
关于印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07-08
浅谈国有林场固定资产投资的统计管理工作08-27
控制固定资产投资07-25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09-19
固定资产投资计划09-22
引导固定资产投资10-03
固定资产投资总结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