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

2024-08-25

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精选12篇)

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 篇1

1 杭州投资结构的现状和主要特点

近年来, 杭州通过大力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投资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固定资产投资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为杭州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1.1 投资总量规模不断扩大。

2005年到2011年, 是杭州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总量规模不断扩大的时期。除2006年投资增速为个位数, 其它年份基本保持在15%-17%的区间。2011年,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突破三千亿元大关, 达3105.16亿元, 较2005年增长143.0%。

1.2 三次产业投资结构不断优化。

近年来, 杭州在扩大投资总量的同时, 立足于本市资源优势, 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注重突出可持续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优化资金投向, 产业投资结构的调整呈现了积极的变化。

从三次产业投资结构看, 第一产业在中央、省、市各项惠农政策的推动下, 近几年一产投资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第二产业投资保持平稳增长, 第三产业投资发展加快, 比重不断提升。2011年, 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中, 第一产业投资7.69亿元, 第二产业投资749.33亿元, 第三产业投资2348.14亿元, 较2005年分别增长449.3%、68.3%和182.5%, 三次产业投资结构由2005年0.1:34.8:65.1调整到0.2:24.1:75.6。第三产业投资对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85.6%。

1.3 民间投资呈现稳步发展。

全市限额以上民间投资由2005年的672.38亿元提高到2011年的1738.18亿元, 增长158.5%;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由2005年的52.6%提高到56.0%, 比重上升了3.4个百分点;其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81.7%, 较2005年提高25个百分点。从民间投资的投入形式看也由原来的单一企业自行投资转变为BT (建设-转让) 、BOT (建设-经营-转让) 等多种形式并存, 民间投资涉及的行业范围也日益广泛, 特别是在推动杭州现代服务业发展进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4 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近年来, 杭州高度重视重大项目, 谋划和组织实施百项重点工程, 滚动开发众多亿元以上重大项目, 带动了一大批大项目实施和建成投产。2011年, 全市共有计划总投资亿元以上投资项目1068个, 累计完成投资1264.72亿元, 占全部投资项目的比重达71.8%, 较2005年提高8.5个百分点。地铁一、二号线工程、萧山电厂天然气发电工程、九堡大桥、钱塘江引水入城工程等一大批重点项目的投资, 带动了杭州投资规模的迅速扩大;萧山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江东大桥、德胜快速路等项目建成投产, 有效地改善了杭州的投资环境, 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

1.5 基础设施投资持续扩张。

为改善杭州的经济生活环境, 全市投入了大量资金, 用于基础设施建设。2011年, 全市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九大行业基础设施投资645.03亿元, 其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0.8%。城乡基础设施投资的加大, 使全市的公共事业快速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得到明显优化, 也保证了企业的生产和人民的生活。

1.6 工业投资结构改善。

主城区“退二进三”, 工业企业的异地迁建成为近年来杭州工业投资的重头戏。浙江中烟公司杭州制造部“十一五”易地技术改造、杭氧大型空分设备制造基地迁扩建、等一大批异地迁建项目的陆续上马, 既为主城区腾出了发展空间, 企业自身也得到了更快的发展。工业企业的外迁也使得主城区工业投资比重逐年下滑, 2011年这一比重仅为20.4%, 较2005年下降12.7个百分点;而萧山、余杭及五县 (市) 的比重则由2005年的66.9%提高到2011年的79.6%。从工业投资规模看, 逐年有所扩大。2005年, 全市完成工业投资443.87亿元, 到2011年扩大到748.13亿元, 增长68.5%。

1.7 服务业投资得到长足发展。

近年来, 杭州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推出促进服务业发展的一系列举措, 全市服务业投资得到提升。2011年全市服务业完成投资2348.14亿元, 同比增长19.8%, 高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2.7个百分点;高于工业投资10.7个百分点。服务业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也由2005年的65.0%上升到2009年的75.6%, 提高10.6个百分点。

2 杭州投资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投资区域结构不尽合理。

县域经济发展一直是杭州经济发展的短板, 近年来, 杭州五县 (市) 投资增速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011年, 五县 (市)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78.64亿元, 同比增长13.9%, 较全市平均水平低3.2个百分点, 其占全市的比重也由2005年的22.2%下降到2011年的18.6%, 下降3.6个百分点。五县 (市) 投资总量不足, 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杭州郊区经济的发展, 并对全市城乡区域统筹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2.2 工业投资比重逐年回落。

近年来, 杭州工业投资遇到了增长的瓶颈。2011年, 工业投资仅增长9.1%, 较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8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占比为24.1%, 较2005年下降10.6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增速的放缓将对杭州今后几年工业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制约全市工业经济的长远发展。

制造业行业中杭州重点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低消耗、低污染的新型装备制造业等新兴产业近年来则获得了长足发展。如以青年莲花汽车、益维汽车、纳智捷汽车等整车制造企业为代表的交通运输制造业;以天裕光能、正泰太阳能等太阳能发电设备制造企业为代表的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新兴产业发展均较为迅猛。

2.3 三产投资过于依赖房地产。

杭州第三产业投资中, 房地产投资一家独大。2011年, 全市三产投资中, 房地产投资所占比重为55.5%。受国家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影响, 预计今后杭州房地产投资增速将逐步回落, 势必将对全市第三产业投资增长带来一定的影响。

2.4 民间投资涉及领域仍不够宽。

民间投资涉及的行业仍主要集中在工业和房地产投资领域。2011年, 全市民间投资中, 工业投资完成478.68亿元, 房地产投资完成1055.84亿元, 仅这两个行业的民间投资就占全部民间投资的88.3%。而在其他行业, 民间投资涉及较少。

3 优化杭州投资结构应处理好以下关系

3.1 处理好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

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保持投资和消费之间合理的比例关系, 对于实现全市经济高速增长的可持续性至关重要。必须正确地、科学地调整投资和消费之间的关系, 通过扩大消费规模和保持投资规模稳定增长, 将投资引导到促进消费并与消费保持合理比例关系的水平。

3.2 处理好投资规模、结构与效益关系。

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经济结构, 投资结构能否优化是杭州经济结构能否成功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当前, 应从注重投资规模、速度范畴转移到结构与质量相统一、结构与速度相协调之上来, 努力实现投资规模扩大、投资结构优化与投资效益提高三者并举,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3.3 处理好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的关系。

应切实有效放宽民间投资领域, 明确政府投资定位。为避免挤出效应, 政府投资应主要用于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领域及教育、卫生、科研、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要注意完善政府投资方式, 采用政府财政贴息、财政资金扶持等形式发挥政府投资的杠杆效应, 引导和带动民间投资。

3.4 处理好项目投资与房地产投资间的比例关系。

鉴于国家调控政策日益严厉, 预计后市杭州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将逐步放缓, 如何在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的基础上继续保持投资的稳步增长就成为“十二五”期间杭州投资增长的重大课题。

3.5 处理好发展新兴产业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关系。

一方面, 应积极发展新兴产业, 重点加快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选准发展方向, 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 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尽早成为杭州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另一方面, 也应坚持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 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3.6 处理好投资的城乡及区域结构关系。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 加快构建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要不断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抓好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建设。县域发展将成为杭州今后一段时期重点发展的蓝海, 当前要抓住城乡统筹的机遇, 加快县域经济协调快速发展。

4 进一步优化杭州投资结构的建议

4.1 加大公共服务领域投资力度, 着力改善民生。

加大对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领域投资力度, 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向农村延伸。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促进住房供应结构调整, 采取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租房、限价房等形式并举的保障性住房建设, 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4.2 继续加强重点项目建设, 推动全市投资较快增长。

以大项目为抓手, 带动全市投资增长。精心谋划增加重大项目储备, 抓紧编制“十二五”重大项目建设规划, 科学合理地确定一批重大项目, 并对项目必要性、功能定位、建设内容和规模、建设方案、投资估算、资金筹措以及效益评价等进行全面充分地论证, 以增强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的主动性、项目建设工作的前瞻性和项目投资的科学性。

4.3 优化投融资结构, 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增长。

应加快研究完善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具体实施办法, 鼓励和激活民间资本迅速跟进, 形成社会自主性的投资动力。要进一步加强投资软、硬环境建设, 强化服务意识, 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拓宽融资渠道, 创新民间投资的金融服务机制。

4.4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中心环节, 不断提升产业技术水平, 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提升制造业,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对不同产业, 要坚持区别对待, 有保有压, 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支柱产业、优势产业投资扶持力度, 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

摘要: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 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决定性意义。在经济结构的调整中, 投资结构的调整是其中的重要一环。近年来, 杭州投资持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投资结构不断完善, 投资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升。如何进一步优化产业投资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产业投资结构优化和发展方式转变, 将是杭州下一步工作中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重点问题。

关键词:优化投资结构,推动产业升级

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 篇2

一、投资增速开始回升,新增固定资产步伐加快

2014年1-4月,电子信息产业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2939亿元,同比增长14%,增速比1-3月回升3.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5.5个百分点,但仍低于工业投资0.6个百分点。1-4月,电子信息产业新增固定资产1249亿元,同比增长24%,高于去年同期增速19.5个百分点。

二、新开工项目仍处下滑态势,产业投资增长点较少

1-4月,电子信息产业新开工项目2430个,同比下降1.1%。其中,除计算机、集成电路小部分领域的新开工项目增长超过30%外,其他领域新开工项目均增长较慢或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三、电子器件投资增势突出,计算机、电子元件等领域投资有所回升 1-4月,电子器件行业完成投资764亿元,同比增长31.5%%,增速高于去年同期20.3个百分点,高于全行业17.5个百分点,其中集成电路领域投资增长32.5%,光电子器件增长34.9%。计算机行业改变去年同期和前3个月下滑的态势,完成投资207亿元,同比增长10.8%。通信设备、电子元件和电子专用设备行业增速有所回升,同比增长16.1%、17.6%和12%,分别比1-3月提高4.9、5.7和5.1个百分点,但仍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家用视听及光伏领域投资继续下滑,同比下降8.1%和10.4%,但降幅分别比1-3月收窄11.6和10.2个百分点。

四、西部地区投资增势突出,中东部地区有所回升

1-4月,西部地区完成投资457亿元,同比增长37.2%,增速比1-3月提高14.9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出9.3个百分点,其中重庆市和陕西省增长突出,分别增长104%和58.6%。东部地区完成投资1458亿元,同比增长5.2%,增速比1-3月提高1.9个百分点,占全国电子信息产业投资比重较去年下降4.2个百分点,已经低于一半;其中北京、广东投资持续下滑,江苏、上海增速有所回升。中部地区完成投资951亿元,同比增长19.4%,比1-3月提高0.5个百分点,但低于去年同期8.3个百分点。东北三省完成投资73亿元,同比增长17.3%,比1-3月下降8.3个百分点。

五、外商投资延续复苏态势,内资企业投资增速回升

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篇3

近年来,城固县审计局进一步加大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结合实际制定了《城固县审计局关于对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审计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借助社会中介机构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2014年以来对教育系统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校建工程、土地复垦项目、机场拆迁安置区、县博望大道建设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实施跟踪审计,进一步加强对项目投资程序环节监督检查,检查工程建设项目立项审批手续、招投标程序,施工单位资质以及工程竣工验收等情况;加强项目投资结算环节审计,审核报审工程量、定额套用、材料价格和施工签证等的真实性、合规性;加强对隐蔽工程、重大设计变更、大宗材料设备采購情况的全面审计。 (刘耀军)

留坝县

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 篇4

1 固定资产投资对三次产业结构变动的描述

三次产业结构变动在描述的过程中一般利用三次产业结构增加值在国民生产总值当中所占的比例,本文主要针对1980—2014年间我国产业结构产值变化的数据进行研究。在衡量某一个时间段内产业结构发展状态时,一般可以利用频率分布、离散比率、熵等进行表示。[1]在比较两个年份产业结构变化的过程中,可以将两个年份占总值的比例做差,然后再对差的绝对值进行标示,以此反映产业结构整体的变化规律,业内将其称为“K值法”。但这种记量方式仅能够适用于混合截面形式的数据当中,如果分析数据属性为时间序列、纵截面结构,则无法利用该方式完全说明其数值的演变过程。而从数理的角度出发,这种方式也不具备对数据结构差异的表达能力。从本质上来讲,K值法也仅仅是从数据结构上进行相减处理,并没有深入考虑数据本身是否受到约束,因此其判断结果并不能说明其指向。通常情况下利用xj来代表第j产业结构所占的比例,由此可以得到公式:τij=Var(lnxixj),i=1,2,j=i+1,+2,+3,ξij=E(lnxixj-1),i=1,2,j=i+1,+2,+3。公式当中的τij表示的是对数比方差,ξij表示的是对数比期望,由这两个数值所构成的矩阵被称为是协方差阵。[2]将三次产业结构的增长值数据整理制成见表1和表2。

从表1和表2当中可以看出,在本次研究的时间段当中,第一产业对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加率均处于负值状态,说明了在这一时期的发展过程中,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加份额均高于第一产业。而第二产业相对于第三产业的增加份额为0.3358,说明其占总产值比例明显高于第三产业。而且从表1当中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占份额比例的变化较大,而第二产业的发展比较稳定。[3]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我国为了进一步满足现代化发展的需求,逐渐增加了国内第三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比例,继而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调整。

2 三次产业结构变动的检验

根据上文当中对三次产业结构状态的研究可以看出,其成分对数比方差之间均非常接近,说明了三次产业结构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利用构成成分对其进行假设检验,其与常规的观察数据存在一定的区别,造成这一区别的原因在于成分数据在客观上始终具有单位和约束,并且还属于正向的单形分布,如果不经过分析及采取常规检验方式,很可能对数据产生扭曲和改变。想要将这类数据转变为能够适用在常规检验中的方式就是对其进行变换处理,也就是将原始数据转化为空间数据。通常利用的是对数比变换方法,将成分分量中末端数据转变为基础数据,并将其余数据与这一数据进行对比,然后进行对数变换。[4]使用这种方式的检验方法较为简便,并且能够将数据扩展到实数域当中,同时其还有降维的特性,降低了数据检验过程中的计算量。

根据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建设,两组不同的分量分别用X1=(x11,x12,…,x1D)和X2=(x21,x22,…,x2D)来进行解释,其中D标示的是数据的维数,而所有数据均需要大于0,并且两组分量数据的总和应为1。以公式当中的x1D和x2D作为基础项,将两组分量数据相除,再进行自然对数逻辑变换,最后通过自然对数逻辑变换后的结果就可以进行正态检验,这样就能够保证检验过程中数据偏差率的下降。

根据表1和表2数值进行检验,利用三次产业的机构和就业率进行对数变换,其简言之均大于0.05,这表明了三次产业结构变化过程中的就业率均是随其规律变动。因为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产业结构的变化,因此仅需要研究三次产业结构对数比协方差阵的相等性,两个分量数据合并的协方差矩阵公式为:,该公式主要是对合并协方差矩阵的样本进行估计,nj表示的则是观察数据的容量。对于假设的数值H0:进行检验,根据原始数据的约束条件,进而获得检验量的计算公式:由该公式可以看出,在1980—1990年和1991—2000年之间的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9.5267和7.3386,因此符合原假设规律。也就是说,在2000年之前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动之间不存在统计学意义;而利用社会就业数据进行研究后所得出的检验值均大于12.8,拒绝了原有假设,这说明在2000年之后,我国三次产业的变动情况存在明显的差异。[5]

3 固定资产投资和三次产业结构的对数比线模拟

经济结构本身是一类对资源进行分配的结构,在资源分配的最终形式均为固定资产投资。投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是整个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当前我国产业机构的调整也主要取决于投资指导,说明二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性。

从单一年份上来看,三次产业结构之间均为单形,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单位和约束,想要对常规的数据进行研究,就必须要将其数据转变成空间数据,本文所应用的方式即是利用第一和第二产业份额与第三产业份额相除,并取自然对数的方式,所获得的结果作为因变量处理。以第三产业数据作为基础,也就是将其转变为结构数据,但并没有消除其因变量和变化值之间的关系,也就能够形成一个回归方程,最终获得对数比线模型,具体如下公式所示:

4 结果

固定资产投资本身是产业结构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当前我国对于第三产业的投资力度较大,第二产业趋于稳定,而缩减了对第一产业的投资,这也使得我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摘要:现代经济发展当中产业结构的变动是某一地区和某一国家经济素质的主要体现,在结构的整体演变当中固定资产投资起到了直接影响的作用,因此通常在对产业结构变动进行研究时必然会通过固定资产投资的角度进行研究。文章即是对固定资产投资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进行研究,首先对三次产业结构变动进行描述性的研究,其次对这一变动情况进行检验,最终对产业结构和资产投资对数比线性模拟进行阐述,以期能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产业结构变动,影响

参考文献

[1]尚平,沈洪安.芒市固定资产投资对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分析研究[J].文摘版:经济管理,2015(6):264.

[2]李学军,宋耀辉,李翔.“援疆”背景下的固定资产投资与产业结构变动:喀什地区的实证分析[J].兵团党校学报,2014(2):74-79.

[3]杨仁俊.甘肃省固定资产投资与产业结构演进关系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4.

[4]马迎迎.固定资产投资对产业结构提升的影响---以珠海市金湾区为例[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4):29-34.

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 篇5

海南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

公司:

中联资产评估集团有限公司接受贵公司的委托,根据有关法律法

规和资产评估准则,采用资产基础法,按照必要的评估程序,对海南

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拟收购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

公司所持有的海南老城海胶深加工产业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90%股权

之经济行为所涉及的海南老城海胶深加工产业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股

东全部权益在评估基准日 2016 年 8 月 31 日的市场价值进行了评估。

现将资产评估情况报告如下:

一、委托方、被评估企业和其他评估报告使用者

本次资产评估的委托方为海南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海

平谷迎来固定资产投资“黄金期” 篇6

上半年,亮点频频出现

基础设施投资较快增长。2013年上半年,平谷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1.9%。其中全区新增了平谷河(海子水库——上纸寨)治理工程、平谷区2013年平原地区造林工程、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路政局平谷公路分局的721水毁恢复工程3个用于基础设施投资的重点工程项目,合计投资达9.7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66.0%。同时,在上年结转续建的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中,平谷区再生水厂二期及再生水利用工程2013年上半年的完成额是去年全年的2倍。可见,重点工程项目的拉动,确保了2013年上半年全区基础设施投资的稳定增长。

从建安投资分产业看,一三产业比重突出。2013年上半年平谷区完成建安投资37.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8%,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9.7%,同比提高5.8个百分点。分产业看,一三次产业建安投资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速分别为6.5%、37.6%,占全部建安投资的比重分别为13.9%、71.4%。

三产投资成为平谷区的投资主体。按三次产业划分来看,2013年上半年平谷区一二三次产业投资分别为9.4亿元、9.7亿元和56.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2.1%、-20.4%和14.5%。第三产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74.9%,成为全区的投资主体。2013年上半年全区第三产业投资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五大行业,投资额合计46.7亿元,占第三产业投资的82.1%。

重大项目带动作用明显。截至2013年6月底,平谷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全部地产开发项目(包括上年结转续建项目和本年新增项目)共224个。其中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有24个,投资在亿元以上的项目有10个,投资额分别为44.9亿元和33.9亿元,分别占全区投资总量的59.1%和44.6%。上述数据说明重大项目的顺利进展,有力带动了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

下半年,形势仍然紧迫

平谷区固定资产投资可谓亮点频频,按项目建设地核算,2013年上半年平谷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0亿元,同比增长10.1%。完成全年任务进度55.1%。这一情况也在其他数据中得以体现。数据显示,在北京市的五个生态涵养发展区(门头沟区、怀柔区、平谷区、密云县、延庆县)中,平谷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量排名居第二位、增速排名居第三位;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量排名居第二位、增速排名居第三位。

尽管2013年上半年平谷区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但是若完成全年138亿元的任务,则需要下半年每月完成10.3亿元。由于平谷区内重大项目投资大多集中在上半年,下半年竣工项目逐渐增多,加之缺乏新建重大项目的支撑,完成任务仍存在很大压力。为此,在城镇和农村非农户投资上,相关部门需紧抓在建重大、重点投资项目,加快落实投资推进项目,实现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双步走;在房地产开发上,科学促进土地上市供应,推动在途项目早开工、早上市,加大住宅地产建设力度。

编辑:张雪威 / 邮箱:zxw@bjstats.gov.cn

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 篇7

在产业结构理论中, 产业是指具有同一属性, 能进行同类经济活动的组织的总和。产业按照演进过程可依次划为农业、工业、服务业和信息业。我国的产业进程比较慢, 目前还处于工业化高速发展时期, 而美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已率先进入了信息时代。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在其经济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技术经济联系, 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一些比例关系。

二、海南产业结构的演变

海南省自建省以来,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GDP由1988年的77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223.85亿元 (按当年价计算) 。但海南省三次产业增加值却呈不稳定的变化趋势, 其演变过程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见图1) 。第一阶段是从1988年到1995年。第一产业增加值所占比例呈振荡变化趋势, 从1988年的49.8%下降到1992年的5.88%, 接着上升到1995年的最高值72.8%;第二产业增加值所占比例也呈振荡变化, 从1988年的16.6%上升到1993年36.8%, 以后又下降到1995年的最低点-15.5%;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例变化幅度也比较大, 从1988年的33.5%上升到1992年的最高值73%后, 又下降到了1995年的42.6%。在此阶段, 产业结构的演变主要呈现为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例的反向振荡变化, 建省后产业结构实现了从“1—3—2”到“3—1—2”的转变。

第二阶段是从1996年到2001年。第一产业在经过一个最高点后, 增加值所占比例下降到2001年的最低点9.1%, 呈现出明显的振荡趋势;第二产业增加值所占比例在这一阶段呈上升趋势, 到2001年达到了57.0%;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例比较平稳, 保持在40%左右。虽然海南省在这一阶段出现了重大的产业结构调整, 但是产业结构仍保持“3—1—2”不变。

第三阶段是从2002年到现在。在这一阶段,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 海南省三次产业增加值所占比例趋于稳定, 各产业增加值所占比例都在30%左右。特别是经过几年的产业结构深化, 到2007年, 海南三次产业所占比例分别为29.52:29.78:40.7, 第二产业增加值超过了第一产业的增加值, 实现产业结构由“3—1—2”到“3—2—1”的转变。

(数据来源:由《海南省历年统计年鉴》的数据计算所得。)

总体来说, 自建省以来, 海南省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第三产业一直是海南GDP增长的主要贡献力量。可预测, 随着海南经济的持续发展, 第二产业将会成为海南省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第三产业的地位仍将进一步保持。

三、固定资产投资对海南产业结构的影响

建省以来, 随着固定资产投资额的不断增加, 海南三次产业结构也随之发生不断变化。本文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建立分布滞后模型, 对固定资产投资对海南三次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进行分析。

1、模型介绍

形如 (1) 式的模型叫做分布滞后模型 (Distributed Lag Models) , 这是因为解释变量每单位变化的影响分布到了多个时期。

一个DLM模型可以包含无穷多项, 而样本观测总是有限的, 因此不可能对其直接进行估计。要使模型估计能够顺利进行, 必须对模型的结构进行某种转化, 库伊克 (Koyck) 变换就是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方法。DLM在Koyck变换下的形式为:

其中, α*=α (1-λ) , β0*=β0, β1*=λ, μt*=μt-λμt-1

这里, βi=β0λi, 其中0<λ<1且i=0, 1, 2, ……

该式表明, β1、β2不仅与β0有关, 还依赖于λ取值的变化。λ为衰减率, 是一个小于1的正数。当λ取值越大时, βi的衰减速度越慢, 解释变量的滞后值对当前被解释变量变化的影响越大;当λ摄取值越小时, βi的衰减速度越快, 解释变量的滞后值对当前被解释变量变化的影响越小。

2、数据描述

建省以来,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试验阶段, 海南省从1988年开始大量地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因此将样本空间确定为1998—2007年, 基本上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海南建省以来的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变量的选取包括历年的产业结构比例和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 如表1所述。

(数据来源:由《海南省历年统计年鉴》的数据计算所得。)

建立一个DLM模型, 以固定资产投资额 (IF) 为解释变量, 三大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例为被解释变量。方程如下:

其中, Itn表示第t期第n个产业在GDP中的比例构成 (n=1, 2, 3) ;IFt-1、IFt-2、IFt-3等表示第t期以及各滞后期的IF对各产业的影响;β1、β2、β3等表示各期的IF对产业的影响系数;εt表示第t期的随机项, 服从正态分布。将上式进行Koyck变换, 得到:

其中, α*=α (1-λ) , 0<λ<1, ζt=εt-εt-1

3、模型分析

通过eview5.0软件对 (4) 式进行OLS回归分析, 得到以下的结果。

(1) IF对第一产业的影响。

其中, 括号内数值表示t统计量, *表示在1%的水平下显著, **表示在5%的水平下显著, ***表示在10%的水平下显著。

根据样本容量n=20, 查表得5%的显著性水平下, dL=1.10, dU=1.54, 1.54<1.5574<4-1.54, 说明模型不存在自相关。

由α*=α (1-λ) , βi=β0λi (其中0<λ<1且i=0, 1, 2, ……) 得到:

经过整理, 第一产业的回归模型为:

从方程 (5) 可知, IF的系数并不显著。方程 (6) 说明, 在第t年每增加1亿元, 海南省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在该年将减少0.39%, 在第t+1年时则减少0.24%, 在第t+2年时则减少0.15%……直到这种影响最后消失。

(2) IF对第二产业的影响。

其中, 括号内数值为t统计量, **表示在5%的水平下显著。

根据样本容量n=20, 通过查表, 得5%的显著性水平下, dL=1.10, dU=1.54, 1.54<1.5971<4-1.54, 这说明模型不存在自相关。

经过相同的变换整理, 第二产业的回归模型为:

从方程 (7) 可以看出, IF的滞后值对第二产业在GDP中比例变化影响效果不如对第一产业在GDP中比例变化影响效果大。上式表示, 在第t年每增加1亿元, GDP中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在该年将上升0.62%, 在第t+1年使之上升0.40%, 在第t+2年上升0.26%……直到这种影响不断衰弱最终消失。

(3) IF对第三产业的影响。

其中, 括号内数值表示t统计量, *表示在1%的水平下显著, **表示在5%的水平下显著。

根据样本容量n=20, 通过查表, 得5%的显著性水平下, dL=1.10, dU=1.54, 1.54<1.5971<4-1.54, 这说明模型不存在自相关。

在第三产业中, 回归结果显示, IF的系数较小, 而且不显著, 甚至对第三产业有着轻微的负影响, 这与前面IF与第三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分析有些矛盾。其原因是建省后, 海南逐步形成了旅游、农业和渔业的经济发展新格局, 而且旅游业是海南省的龙头产业。旅游业作为海南省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产业, 多以度假旅游、生态旅游、热带河谷漂流为主, 需要固定资产投资少, 简单的投入就可长期使用, 投入产出效益好, 所以固定资产对其影响不大。

四、结语

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 篇8

国内很多学者对产业结构和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进行了研究,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他们的研究大都是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对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从理论层面上进行描述的比较多。针对甘肃省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偏小, 投资结构不够合理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甘肃省固定资产投资对国民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增加值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定量地探究固定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内在联系, 以期对优化固定资产投资结构, 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转变作一些有益的补充。

一、甘肃固定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

(一) 投资结构现状

经历了十年西部大开发, 甘肃固定资产投资从2000年的441.35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2479.60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年均增长率为17.67%, 其中: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率为19.92%, 第二产业年均增长率23.03%, 第三产业年均增长率13.66%。图1反映了2000-2009年甘肃三次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变化趋势:第一产业投资比重比较平稳, 第二产业投资比重显著上升, 第三产业投资比重则成逐年下降的趋势, 到了2008年的时候, 第二产业的投资比重已超过第三产业的投资比重, 且有继续拉大的趋势。

(二) 产业结构现状

由于产业投资结构决定产业结构, 2000年以来, 对第二产业的投资倾斜对全社会产业结构的变动产生了很大的拉动作用。

从产出的绝对值来看, 甘肃省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1052.88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3387.56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年均增长率为10.88%, 其中:第一产业年均增长率为5.78%;第二产业年均增长率为11.90%;第三产业年均增长率为11.76%, 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最快。图2反映了2000-2009年甘肃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的变化, 2004年开始, 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显著上升, 在2007年达到最大, 之后缓慢下降。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显著下降。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则经历了缓慢下降和缓慢上升的过程。总体来看, 甘肃省产业结构逐渐形成了“二、三、一”的格局。

二、灰色关联分析基本原理及实证分析

(一) 基本原理

灰色关联度分析的基本思想是对一个发展变化着的系统, 进行发展态势的量化比较分析, 发展态势的量化比较, 就是对各时间序列几何关系的比较。几何曲线形状越接近, 相关序列之间的关联度越大, 反之就越小。

根据空间理论这一数学基础, 按照规范性、偶对称性、整体性和接近性这四条原则, 灰色系统理论确立了参考数列x0与若干比较数列xi之间在各个时刻的关联系数:

其中:ρ为分辨系数, 其作用在于提高关联系数之间的差异显著性, ρ∈ (0, 1) 通常取0.5。

因为关联系数是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在各个时刻 (即曲线上各点) 的关联程度值, 信息过于分散, 不便于进行整体性比较, 为此有必要把这一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再做平均处理, 便得到比较数列xi对参考数列x0的关联度:

关联度越大, 说明两个序列的几何曲线形状相似性越大, 也就是说一个因素对另外一个因素的影响越显著。

在复杂的系统中, 如果比较数列是多个, 参考数列也是多个, 各个比较数列可先分别对某一参考数列进行关联分析, 得出关联度, 从而建立关联度矩阵, 对系统进行因素分析。

(二) 实证分析

本文数据选自2001-2010年甘肃省统计年鉴, 以2000-2009年甘肃省GDP、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作为参考数列, 以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比较数列, 算出关联度矩阵并整理成表, 如表1所示。

关联度系数表中的各行表明了甘肃省某个产业投资对各个产业增加值的关联度, 行和表示三次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对三次产业增加值的综合关联度, 其数值越大, 表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显著。第三产业投资对各产业增加值的综合关联度为2.7686, 数值最大, 说明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大, 可以通过扩大第三产业投资的规模来实现经济的更快发展。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对各产业增加值的综合关联度最低, 为2.2348, 表明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显著, 也反映了第二产业的投资效率不高。

关联度系数表中的各列表明了甘肃省某个产业增加值对各个产业投资的关联度。各列的列和表明某个产业增加值对三次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的综合关联度, 其数值越小, 说明用越少的投资就能得到满意的产值, 该产业就越有发展潜力。第一产业增加值对各产业投资的综合关联度为2.4245, 数值最小, 说明甘肃省第一产业是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产业, 需要稳步发展。第二产业增加值对各产业投资的综合关联度为2.4949, 数值最大, 说明甘肃省第二产业的发展对投资的依赖性最大。

(三) 结果分析

下文对每一个产业进行详细的分析, 试图找出其中的问题, 并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对各产业增加值的综合关联度为2.7686, 数值最大, 表明发展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效果。而且第三产业投资对第一、二产业增加值的综合关联度也都大于第一、二产业投资对其他产业增加值的关联度, 表明第三产业的发展对第一、二产业有很好的带动作用。所以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 扩大第三产业的投资规模对产业结构的优化有很大的拉动作用, 更能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相对第一产业来说, 第三产业的发展对投资依赖性较大, 这也反映了第三产业内部投资结构一些问题。从第三产业内部投资结构看, 第三产业的投资偏重于低技术方向、技术密集度不高的传统服务业。以2008年为例, 甘肃省2008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所占第三产业的投资比重为13.6%, 批发零售业及传统的住宿餐饮业总投资的比重达到6.3%;而那些具有竞争力的、高技术密集的部门则未达到应有的投资比例和发展水平, 如2008年对金融业的投资所占第三产业的投资比重仅为0.1%, 教育、文化体育及娱乐业总投资比重也只达到5.4%, 可见第三产业内部投资结构还不够合理。因此, 在稳步扩大第三产业投资规模的同时, 要积极引导第三产业的投资方向, 使资金向着具有竞争力、高技术密集的部门转移, 以促进第三产业的优质发展。

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对各产业增加值的综合关联度为2.2348, 数值最小, 可见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不显著, 反映出第二产业的投资效率还不够高。另外, 第二产业增加值对投资的综合关联度为2.4949, 数值最大, 表明第二产业的发展对投资的依赖性最大。长期以来, 甘肃始终着重的是以资源开发为主的原材料生产工业, 这样一种工业模式对投资的依赖性较大。而且第二产业的最终产品大都为粗放型的初级产品, 深加工的广度和深度差, 产业链条短, 这是第二产业投资效率不高、发展缓慢的最主要原因。随着自然资源的日益减少, 以资源开发为主的原材料生产工业道路必将越走越窄。因此, 在控制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同时, 要积极引导投资朝着新兴工业方向流动、改善投资质量, 同时要延长和加深产业链条, 提高工业品的附加值, 提高投资效益。

甘肃省是一个农业大省, 河西走廊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 作为第一产业的主体农业, 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和保障作用, 必须保证其稳定发展。但是甘肃省对第一产业的绝对投资总量还是偏小的, 其占总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很小, 这不利于农业的发展。甘肃农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对产出的综合关联度为2.3993, 大于第二产业投资对产出的综合关联度, 即发展第一产业对甘肃经济的发展有较显著的影响。而且, 第一产业增加值对投资的关联度为2.4245, 数值最小, 反映出第一产业的发展对投资的依赖性最小, 第一产业的发展潜力很大。因此, 稳步提高对第一产业的投资, 对甘肃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结论

通过对甘肃省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 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对总产出的关联度较大, 而且考虑到甘肃省农业化发展水平不高的现状, 我们认为第一产业要稳健发展, 应稳步扩大第一产业的投资规模。第二产业虽然发展显著, 但是这是以大量的投资消耗为代价的, 甘肃第二产业投资对其他产业增加值的影响最小, 也表明了第二产业发展相对独立, 第二产业未能发挥应有的“辐射效应”, 对其他产业的发展也未起到应有的拉动作用。而且甘肃重工业偏重, 使得能源消耗比较高, 污染物排放过大, 甘肃省的环境面临很大的压力, 所以要控制对第二产业的投资规模, 积极调整第二产业内部的投资结构, 还要对第二产业的产品进行深加工, 延长产业链条, 提高第二产业的投资效益。

第三产业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最显著, 而且对第一、二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带头作用, 所以应扩大第三产业的投资规模。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第三产业对投资的依赖性还较大, 第三产业内部对“高、精、尖”部门的投资比重非常小, 因此, 要引导第三产业的投资从传统服务业向着具有竞争力、高技术密集的部门转移。

摘要:文章以甘肃省为例, 在分析其产业结构和固定投资结构现状的基础上,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 分析了三次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对甘肃省国民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增加值的影响, 并得出相关结论。

关键词: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灰色关联分析,优化

参考文献

[1].邓聚龙.灰色系统教程[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0.

[2].甘肃年鉴编委会.甘肃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1-2010.

[3].王秋红, 耿小娟.甘肃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特征分析[J].商业时代, 2010 (26) .

[4].潘克定.扬州市投资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J].北方经济, 2009 (8) .

[5].张鹏, 陈杰.重庆市产业投资结构灰色关联分析与优化对策[J].重庆大学学报, 2005 (11) .

[6].范德成, 刘希送.产业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分析[J].学术交流, 2003 (1) .

[7].张丽峰.中国产业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整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 2006 (1) .

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 篇9

河北省环抱北京,辖11个地级市,第一产业以粮棉、渔业为主,第二产业以煤矿、纺织工业为主,第三产业进出口贸易发展迅速。2014年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671.9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6147.2亿元,增长15.5%;农户投资524.7亿元,下降7.0%。

2010—2014年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速

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第一产业投资1040.5亿元,比上年增长46.0%;第二产业投资13047.0亿元,增长18.5%,其中工业投资13114.1亿元,增长18.8%;第三产业投资12059.7亿元,增长10.5%。工业技改投资8397.0亿元,增长14.7%,占工业投资的64.0%,比上年降低2.3个百分点。民间投资20975.7亿元,增长18.1%。高新技术产业投资3169.6亿元,增长26.5%。其中,环保产业投资增长62.1%,新能源投资增长51.9%,电子信息投资增长51.9%,新材料投资增长26.3%,生物技术投资增长25.7%。城市基础设施投资5012.6亿元,增长13.2%。在重大投资项目中,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6398个,比上年增加490个;完成投资16241.8亿元,增长21.2%。房地产开发投资4059.7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其中,商品住宅投资3010.4亿元,增长18.6%;办公楼投资153.8亿元,增长9.6%;商业营业用房投资502.0亿元,增长9.9%。

现如今,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产业升级已经在我国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已经刻不容缓,但问题是如何优化。依靠投资来引导,优化产业结构应当把调整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作为切入点。然而我国对投资与产业结构关系的研究并不深入,行业之间衔接紧密度远远不够,我国的产业结构被迫在不断地调整,从而适应并促进经济的发展。河北省作为京津冀经济圈发展的主要腹地,对北京、天津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依托作用,自然跟随国家的步伐,不断尝试和调整本省产业结构关系。一直以来我省都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不断地引进并扩大外资,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最近几年更是增加了各种项目来拉动各方面投资,河北省的固定资产投资份额也因此不断攀升。但是现行的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是否与河北省的产业结构步调相一致,是否与河北省自身的经济发展程度想符合,关于如何通过固定资产投资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从而促进我省经济发展,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这些都已成为我省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不足

(一)投资规模相对不足

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着投资规模不足的问题,投资规模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当前固定资产投资总体额度较小。根据2015年调查数据显示,目前的河北省相较于东部沿海各省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明显较小,甚至在中部地区与其他中部六省相比,固定资产的投资总额也不突出。另一方面是河北省内对固定资产的投资的增速较慢。就当前情况而言,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市政府的支持和扶助,非国有投资不足。虽然受河北省经济发展增长需要,2014年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不断增长,达到2010—2014年投资规模最高投资金额,但增速放缓,增幅下降,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例下降,非国有资本固定资产投资吸引力不够,经济增长依旧受限。

(二)投资结构有待完善

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有待继续完善,存在着三大产业之间投资结构的不协调和城乡之间投资结构的不平衡。河北省环抱北京,辖11个地级市,第一产业以粮棉、渔业为主,第二产业以煤矿、纺织工业为主,第三产业进出口贸易发展迅速。河北省是农业大省,但由于采取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形成产业化的大规模经营,造成了对第一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相对较少。但河北省具有先进的农耕文化和有利的自然环境,第一产业的发展前景较好,对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着很大的潜力。第二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制造业作为河北省工业体系的核心,消耗固定资产多,对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很大。其次对交通业和采矿业等其他工业产业的发展来说,加大固定资产的投资也必不可少。第三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受城镇化和全省乃至全国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迅速发展的影响,河北省房地产业发展最为迅速,吸纳了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与房地产业相比其他第三产业规模小,对固定资产需求较小。按照投资金额大小产业发展呈“二三一”状态,体现出投资结构不平衡的状态,影响区域经济的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

对于城乡发展的固定资产的投资来说,城乡之间固定资产存在着不平衡性,城市的固定资产投资远远地超过农村。这一现象的出现一方面与现代化和“城镇化”带来的经济迅速增长和城市扩张有关,城市本身人口密集,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程度高,对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大。另一方面广大农村地区缺乏工业基础和经济基础,对固定资产投资吸引力偏低,这种城乡的投资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乡差距的拉大。

(三)投资效益有待提高

在投资规模一定的情况下,投资效益对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起到决定性作用。引起河北省投资效益下降除了一定的时滞原因,还与缺乏一定的国家制度保障,没有合理有序的健全的投资指导体系有关,对固定资产投资与产出比偏低,造成巨大的资金浪费,投资收益得不到足够的保障,使得资本市场,特别是非国有资本对加大固定资产的投资持观望态度。而且就目前而言,缺乏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支持,使得投资回报率不高,可能还会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风险。

三、促进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合理利用的对策

(一)抓住机遇,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方式、增长速度、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呈现一系列趋势性变化,形成了巨大的市场需求,按照河北省工作部署,今年要实施重点项目“326”工程,即抓好“三个一百”省重点项目、2000余项市级重点项目,力争完成年度投资6000亿元以上,经济基础实力深厚。为此,需要把握时机,利用战略机遇加大投资规模,提高固定资产的投资额度,通过量变实现质变,为产业结构的优化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在投资效益好的地区适当提高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与增速,把握势头,抓住机遇。开辟河北省多元投资渠道,优化投资环境,完善投资政策,加强对民间、私营企业的投资,引导私营资本对投资的积极性,有效发挥投资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促进河北省经济迅速发展。

(二)优化投资结构,引导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

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产业结构发展不足,直接影响投资方向。投资结构直接影响产业结构发展比重。第一产业在投资结构中的比重不容忽视,应适当增加对第一产业的投资,发展特色农业。河北省对第一产业投资力度小,第一产业发展主要由传统农户耕种组成,农业结构单一,经营分散,规模小,因此,河北省应加大对农村、农业的投入,具体可从以下方面进行。第一,分配农业科研人员,对各农业资源进行合理分析利用,因地制宜,发展特色规模农业。河北省地形平坦广阔,但严重缺水,所以应大规模种植小麦、玉米等耐旱作物。第二,加大科技投入,发展现代农业。政府可培育优良耐寒物种,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实施机械化作业,如机械化除草、机械化锄地、机械化播种、机械化施肥、机械化收割等,提高劳动效率和劳动产出。第三,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新农村建设,河北省农村牲畜排便量大,树木稀少,风沙大,环境恶劣,河北省可因地制宜采取“农作物———牲畜———沼气———果树”等生态循环,种养结合,废液多层次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变废为宝,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

加大对第二产业的投资力度,为产业转型提供坚实基础,河北省第二产业以制造业为主,交通和采矿业其次,都是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的传统工业,对河北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使政府每年需花费巨资来治理环境,对此,可从两大方面进行解决。第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进行行业整合重组,发展循环经济,对高污染行业进行关停并转,对污染物进行处理后达标排放,减少高耗能的制造企业,严格控制企业排污量,鼓励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向轻工业转型。第二,加大对新型工业投入的力度,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新兴产业是顺应时代发展而出现的,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社会对其需求持续增长,河北省应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可向装备制造业、新型材料工业、特色食品工业发展,减少环境污染,提高收益。

同时第三产业的投资力度要加大,改变第三产业滞后的局面。河北省第三产业以房地产为主,产业结构单一,可发展多种服务业,如旅游、现代物流业、信息、法律、金融、会计等,使河北省第三产业全面发展,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三)实施创新驱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

为配合2015年《京津冀创新驱动发展指导意见》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创新专项规划》,以加大技术开发力度,使创新驱动与固定资产投资深度融合。单纯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持续带动作用是比较小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将投资引入教育、技术改造、研发等领域,必然会带动生产力发展,促使经济增长方式从根本上转变,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益和水平,以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升级。将富有高新技术的固定资产投资到投资效益较低的地区以提高效益,避免投资浪费。

摘要:基于投资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立足河北省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从固定资产投资角度出发,将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与产业结构升级联系在一起,分析其对河北省产业结构带来的经济效益,并总结其中存在的诸如投资规模不足、投资结构不合理、投资低效等问题。对此,有针对性地提出扩大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追求投资效益、以创新驱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等具体对策。

关键词: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产业结构,供给侧改革

参考文献

[1]牛玲,张玲.京、津、冀协同背景下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分析——基于京、津、冀三地区的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行业数据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6(02):10-11.

[2]崔文静,崔文祎.优化河北省投资结构的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3(06):199-202.

[3]彭利,吕雁琴.基于多元统计方法的新疆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分析[J].资源与产业,2013(02):43-47.

[4]张丽娟,吴丽.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3(09):216+160.

[5]侯晓月.河北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及优化研究[J].品牌,2015(09):102.

[6]高平亮,刘兴波,董杰.内蒙古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优化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1(06):97-100.

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 篇10

本文通过对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构成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数额以2003年为基期剔除物价指数影响因素之后的数据进行分析, 得出河北省和北京、天津的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差距, 从而对河北省的产业结构调整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方向和建议。

2 京、津、冀地区各行业固定投资状况分析

河北省、北京和天津的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如表1所示。

由表1, 北京、天津和河北省三个地区的省固定资产投资额都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京津冀三地区的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化趋势都成逐年上升的趋势。河北省的固定资产投资一直处于三个地区的首位, 河北省的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的状态, 天津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在2009年超过了北京, 增长速度较北京强, 天津和北京的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之间的差距也在逐年拉大。

河北省各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所占的比重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

由图1, 河北省的农、林、牧、渔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和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和金融业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均呈现平稳发展趋势。房地产业和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采矿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先上升后趋于平稳。河北省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各行业占比最高的是制造业, 其次是房地产业。

北京各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所占的比重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

由图2, 北京的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和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均呈现下降的趋势。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和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呈平稳发展的趋势。金融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呈上升趋势。农、林、牧、渔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呈先平稳后上升的趋势。采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和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制造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和教育业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住宿和餐饮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房地产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北京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较大的是房地产业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和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的投资比重。

天津各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所占的比重变化趋势如图3所示。

根据图3, 天津的采矿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建筑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和教育业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制造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和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呈平稳发展的趋势。农、林、牧、渔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和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呈上升的发展趋势。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和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发展趋势。天津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比较大的是制造业、房地产业和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的投资比重。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河北省在第一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过大, 是一个农业大省, 在第三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过低, 仍然处于偏基础性的生产阶段。没有充分利用好自身的地理优势和经济基础。

3 京、津、冀地区各行业固定投资差异状况分析

京、津、冀三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在各行各业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北京和河北省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差值状况如图4所示。

由图4, 河北省的房地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明显低于北京的房地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也低于北京的相应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河北省的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明显高于北京相应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河北省的农、林、牧、渔业;采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也都高于北京相应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天津和河北省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差值状况如图5所示。

由图5, 河北省的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明显低于天津的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采矿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也低于天津市的相应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房地产业也大都低于天津的相应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只是从2009年开始河北省的房地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才略高于天津的相应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河北省的制造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明显高于天津制造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农、林、牧、渔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也都比天津的高。

综合以上分析河北省的产业结构处于相对落后的组织状态。固定资产投资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比重偏大, 投资于金融服务、房地产等第三产业的比值偏小。经济整体缺乏积极的牵引力, 仍然处于偏基础性的产业结构生产阶段。

4 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的京、津、冀地区各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差异状况, 河北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应注重于提升房地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提升对于第三产业的重视程度和投资力度。适度降低制造业、农、林、牧、渔业、采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减轻对第一产业的重视程度, 转移其固定资产投资至第三产业的投资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卫平.厦门市固定资产投资与产业结构灰色关联分析[J].中国市场, 2013, (36) :24-26.

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 篇11

一、县级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主要是真实性、合法性审计,效益审计开展较少。经济效益审计是当前审计的新课题,评价指标多,需要综合的知识。目前开展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绝大数是事后审计,审计金额大,加上固定资产投资市场较为复杂,容易滋生违法乱纪现象,客观上使审计人员对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不得不侧重于真实性、合法性审计,从而难以开展效益审计,为固定资产投资作出相应的评价。

2.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基本上是事后审计,事前和事中审计不够。固定资产投资是公共财政的重要方面,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作为国家财政审计的组成部分,其工作任务就是要紧紧围绕国家财政审计开展工作,财政资金走到哪里,审计监督就要跟到哪里。但由于受人力、物力等因素制约,审计机关主要是开展事后审计,侧重于工程决算审计,对财政资金未能实行全程监督,为审计质量控制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3.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任务重与固投审计人才短缺、人员素质不高的矛盾比较突出。现阶段,随着政府投资的日益增多,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任务重、对象多、时间紧,而县级审计机关缺乏复合型审计人才,难以满足综合性强、层次高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的需要。现行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重点主要定位在核实工程造价、防止工程高估冒算及损失浪费等方面,对于其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评价的较少,服务宏观决策的功能发挥不充分,审计质量不高。

4.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实践中,审计人员的工作缺乏客观标准,主观判断多,审计风险难以得到有效控制。目前,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尚未形成具有操作性的准则和指南,《审计机关国家建设项目审计准则》的规定比较原则、抽象,加之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起步晚,审计人员对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审计的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做得不够,审计人员在具体工作中感到缺乏依据和标准,主观判断多,审计风险加大,审计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证。

5.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工程造价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未形成有机结合。目前,县级审计机关受审计力量不足、复合型人才缺乏等因素的制约,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往往注重工程造价审计,忽视甚至不对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蕴含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给审计留下了死角。实践证明,只有工程造价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有机结合,才能扬长避短,优势互补,避免审计资源的浪费和审计监督的盲区,提高审计质量。

二、稳步推进县级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对策

1.创新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理念,积极推行效益审计。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重点要从真实、合法审计逐步转到效益审计上来,考虑投资结构的合理性、投资规格的适用性、资金使用方向的正确性、使用效益的综合性、使用过程的公平性,检查投资项目对经济、自然环境等的影响,将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向深层次、高水平方向推进。

2.探索投资审计关口前移的方法,积极开展以重点项目为主的跟踪审计工作,促进提高资金效益。关注投资论证、立项、设计、招投标、监理、隐蔽工程签证和工程决算等环节,对立项论证、工程设计与预算、工程招投标、征地拆迁等重要事项进行审计,及时对项目实施中的监理结论、隐蔽工程签证、主要材料的市场采购、部分已完子项目工程结算等关键环节进行事中检查,建立资料库,保存相关局面资料和影像资料,为今后的决算审计打好基础。

3.引进复合型人才,建立人才培训机制,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是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确保审计经费;二是采用引进来送出去的方式,从高等院校或社会中介组织招聘优秀人才。通过脱产学习和培训等方式,培养一批既懂财务管理,又懂工程造价,而且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辅助审计,熟悉政策、法规的全方位复合型人才,整体提升审计队伍的业务实力。

4.积极创造有利条件,促进财务审计与工程造价审计有机结合。在日常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中,紧紧抓住财务收支这条主线,以工程造价审计为根本,把财务收支融入到工程项目审计之中。一看项目计划的预算执行,看有无擅自变更项目计划,弄清变更的真实原因,检查变更手续是否完备,有无虚列项目和漏项的情况,核实工程造价,做到纵向审到底。二看项目资金的往来情况,看资金的走向是否纵向流动,有无与项目建设单位无关事宜资金横向流动。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相互验证投资项目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

固定资产投资研究 篇12

固定资产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 主要有三大职能:一是创造需求, 即对现有生产能力构成需求, 拉动GDP增长, 具有即期效应;二是形成未来的生产能力, 是未来的消费, 为将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基础条件;三是创造和提供新的就业机会。可以说, 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为固定资产发展, 对山东省招远市固定资产投资进行了调研。

一、固定资产的情况及特点

近年来, 招远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展情况良好。2008年8月末, 招远市全社会固定资产的投资累计106.99亿元, 同比增长46.4%, 高于全区平均水平17.6个百分点。按地域分:城镇基建投资79.63亿元, 同比增长51.4%;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72亿元, 同比增长37.1%。按投资性质分:基本投资较快增长, 累计完成32.21亿元, 同比增长32.9%;更新改造29.38亿元, 同比增长101.9%;房地产开发13.53亿元, 同比增长67.7%;其他投资完成4.12亿元, 同比下降27.6%。08年1——8月, 完成规模以上主要建设项目397项, 比07年同期多增47项。其中, 重大项目建设推进会议之后增加了47项。

1、固定资产投资额保持高速的增长速度。

受国家宏观政策驱动, 招远市经济形势好转, 政府、企业、个人对经济的投入稳步增加。2 0 0 1年以来, 除2002年受宏观政策影响增幅不大外, 各年均保持较高增速, 近两年的增幅更在35%以上。

2、投资主体多元化, 企业成为投资的主体力量。

与以往以国有经济为投资主体的情况相反, 目前投资体呈现多样性。近年来, 招远市加快了投资体制改革的步伐, 最大限度放宽民间投资领域, 培育投资增长内生动力, 投资主体日益多元化, 投资发展活力增强。突出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 企业自主性投资大幅提高。据统计, 2008年1-8月资金到位69.38亿元, 同比增长47.69%。其中, 企事业单位自筹资金37.93亿元, 增长42.69%;企事业单位根据市场需求自主决策投资的能力迅速提高, 推进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进程。二是, 民间投资日趋活跃, 投资增长模式由政府主导型向政府和市场主导型转变。2004年以来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取得明显成效, 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 为民间投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民间投资比重明显提高, 投资增长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

3、投向集中重点工程、重点企业, 投资情况良好。

随着西部大开发政策在招远市的加快落实, 各金融机构对交通、水电、通讯及招远市特色的制糖业普遍实行贷款手续简化和授信额度制度。至8月末, 调查的三个企业中资金到位情况良好, 华电集团、台泥有限公司、金源酒精公司分别完成投资30.71亿元、7.07亿元、5亿元, 占计划总投资额的64.66%、13.89%、71.43%。

4、更新改造一反上年负增长的态势增长迅猛。

从07年四个季度看, 招远市更新改造增长率分别为18.7%、-3.7%、1.3%、-33.1%。08年前8个月则猛升至101.9%, 上升趋势十分明显。招远市企业针对生产技术落后、装备水平低、技术开发能力弱、产品档次低、单位能耗高和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 下大力气搞技改, 为企业适应市场竞争, 创造新利润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宏观分析当前固定资产投资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固定资产投资需求一直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源动力。在固定资产投资迅猛的拉动下, 近年来, 城市建设有了长足发展, 以政府广场为依托点, 市容、街道面貌一新。但是, 招远市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均高于全国和全区的平均增长速度, 投资方向、资金结构有所偏颇, 潜在问题不容忽视。

1、固定资产增长过快, 招远市增长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7.6个百分点, 严重加剧了煤、电、油运输供求矛盾, 影响了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 加大了通货膨胀压力, 增大了经济运行的潜在风险。2004年以来招远市就由于用电用水紧张, 尽管招远市供电量同比增长24.4%仍不能满足需求:部份企业生产受到影响, 对居民实行拉闸限电限水更是惹来怨声连连, 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

2、项目不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城市基础建设项目贷款投资不能通过项目建设和运作直接回收和产生回报, 潜在风险如下:

(1) 来自还款资金受社会经济环境影响的潜在风险。一般而言, 对于此类公益性项目, 银行贷款投入后, 项目本身产生的经营性现金流入不足以偿还未来贷款本息, 甚至有的项目根本无法产生现金流量, 如防洪堤工程, 造成项目缺乏第一还款来源, 因此, 对此类贷款多由财政还款。但可能会由于社会经济环境和政策变化影响财政预算外资金的收入和支出变化, 对此类项目的按期还款造成一定影响。一旦社会经济环境和政策变化不尽人意, 将会导致不管是预算内还是预算外资金收入的减少, 即使政府到时有意还款, 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2) 来自法律上的潜在风险。此类贷款是由政府作为担保并承诺还款的, 财政担保实际无效, 一旦出现问题, 不受法律保护。再者政府借用预算资金还款, 需人大表决通过, 到头来还是要看政府是否愿意还款, 当届领导与下届领导衔接问题, 贷款有一定风险。

(3) 来自银行自身的风险。一是宏观调控限制了信贷投入。政府主导类项目如城建项目等往往是国家加强宏观调控, 遏制投资过快增长过程中的限制对象, 项目必须经上级行严格审批。二是经营管理风险。据从商业银行了解到, 80%的固定资产投资, 变相来源于银行。作为金融机构, 必须严格贷款条件, 完善贷款手续。而目前一些商业银行二级分行贷后管理工作未能真正落实到实处, 如有的行在贷款发放后未能及时跟踪贷款用途或累放贷款快于工程进度, 给某些企业挪用贷款以有乘之机;有的行没有认真分析现金流量, 在项目现金流量最好时未能主动收回贷款, 或为了完成存款任务, 只关注贷款所产生的派生存款, 而错过收贷良机等。由于我区个人征信系统尚未上马, 银行对借款人的信用及预期效益难以准确把握, 为了减少个贷风险, 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3、国债资金的迅猛增长隐藏危机感。从2001年至2008年8月招远市共利用国债3.6亿元。据了解, 为了获得国债资金, 地方政府都会承诺提供配套资金, 实际上一旦项目开工, 地方配套资金往往难以落实, 国债项目就成为所谓的“钓鱼工程”或“半拉子”工程, 政府只好继续支持续建。如此一来, 容易拉高财政的债务率, 降低投资边际收益。

4、“政绩工程”危机重重。从2008年年初, 地方政府进行了换届, 新班子上任后急于做出成绩。几乎所有的地方政府都制定了宏伟的经济发展规划。然而, 地方政府对于存量的改造和重组难度较大, 收效也较慢, 于是纷纷把目光转向搞增量, 致使金融机构为缺少收益来源的城建项目放款, 为银行积累了极大的金融风险。一般来说, 投资每增加1%, 应当能拉动GDP增长达到0.8%左右, 但2 0 0 8年招远市投资每增加1%, G D P的增长只有0.4%左右, 这与地方政府换届、大量基础建设效益周期长等所造成的一些决策失误和腐败有关。因为, 任何一项投资, 不管其效益如何, 虽然都能增加当期需求和GDP, 但毕竟只有产生一定效益的投资才能增加实实在在的财富。

5、产业转移环境有所改变, 加上竞争优势不明显, 造成了引进新项目不多, 项目储备库存少。从07年下半年开始, 东部发达地区产业升级面临重重困难, 已重新调整了产业政策, 暂缓了产业转移。如广东省实施了省内产业转移政策, 产业跨省转移意愿不再强烈。特别是当前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民营企业经营困难, 不少企业面临停工和倒闭, 企业再扩大和投资的愿望不强, 招商引资项目将面临严峻形势。再加上公路交通受全区发展战略的制约欠帐较多, 接纳产业转移所需的便捷高等级公路网还未能建成, 部分失去了接纳产业转移的竞争优势。此外, 招远市的项目用地价格偏高。根据土地有关新规定, 市辖三区为9等, 征地价格13.6万元/亩, 相比周边县区都没有竞争优势。

6、贷款集中度高, 异地监管, 潜在金融风险隐患较多。一是贷款集中度较大, 风险相对集中。如2006年至2008年8月, 列入调查范围的5家水泥、电力企业贷款余额超过12亿元, 占同期辖内银行贷款发生额的54.4%, 其中超过3亿元以上3家。投资过于集中容易造成产能的过剩, 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 不利于经济的平稳发展, 这也是我国目前调控的重点。二是异地贷款大量增加与银行跟踪管理难到位的问题日益显露。目前金融机构选择的多是大公司, 大集团, 而这些公司和集团往往是异地的, 更加大了贷款监管难度。如招远市金融机构今年向两家大型的异地集团公司在本地的项目贷款, 由于这些总公司均在外地, 尽管有报表反映, 但银行信贷管理人员还是难以真实了解异地贷款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情况、开户情况等问题。2008年3月末, 招远市中行向总部在北京的一个某水泥集团公司发放贷款5000万元, 当天就被转出招远市, 贷款银行根本无法对贷款实施跟踪管理。异地集团公司贷款大幅度增加所隐含的风险问题应引起重视。

三、固定资产投资的面临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条件

第一, 投资产权主体仍然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投融资改革要求实现“谁投资, 谁决策, 谁承担风险”, 但是目前政府不但对基础设施项目亲自抓, 甚至对企业投资决策也过多干预。一些地方政府“全力”帮助地方企业搞活经营, 一来可以增加地方财力, 二来还树立了所谓政府主导经济发展的好范例。企业投资行为通常是主管机构和企业领导人讨价还价的结果, 有的甚至是上级主管机构的意志起决定性作用, 上级领导成为投资行为的实际决策者。企业投资不按市场规则行事, 致力于研究如何寻找到政策优先权支持, 造成信息传导机制失效。这样做的结果扭曲了政府和企业的行为, 破坏了正常的政企关系。

第二, 国有企业经营机制不健全影响投资效率的提高。国有企业投资行为缺乏必要的可行性分析, 缺乏硬的预算约束, 包括长期效果评估, 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企业经理人行为应当是主观上追求个人收入和声誉的最大化, 客观上实现企业经营的利润最大化。目前多数企业中这条纽带是断裂的, 因此企业实现的仅是经营稳定化, 主要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 如实现所谓的扭亏增盈, 积极配合实施下岗再就业工作等。企业家则在隐蔽信息的手段下, 利用对企业的直接领导权为个人谋取最大利益, 以弥补企业家的机会成本, 同时伺机换取政治收益。

第三, 信用秩序不良造成资金运动受阻。我国经济中有许多领域都存在无法可依、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 造成社会信用缺失, 经济秩序混乱, 非常明显地制约了经济发展。目前, 企业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是信用缺乏, 资金运动过程中, 供求各方面都存在着道德风险。有的企业领导人甚至说:“从借钱的那天起, 我就根本没有想到过以后要还。”在这种条件下, 企业难以通过正常的信用关系获得需要的资金, 造成投融资体制的恶化。

四、严格固定资产投资管理, 引导固定资产投资健康发展

1、政府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家的产业政策, 加强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宏观调控能力。一是继续大力支持大型企业在招远市落户, 无论是在土地政策、税收政策还是在各方面的协调支持上, 都本着为企业着想的态度, 做大做强招远市的行业;二是加强对原有立项的结构调整,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促进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引导小企业向优质企业配套行业转变, 共同促进工业行业的健康发展。三是政府有关部门要规范企业行为, 制定相关法规, 提高其对信贷资金的吸纳能力。四是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和监测, 随时了解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化情况, 了解企业的资金动态、生产动态, 及时反映。

2、缓解当前能源、原材料和运输的供求矛盾是让固定资产投资健康发展、经济平稳前进的关键。一方面, 各部门齐心协力, 增加煤炭、电力、油品生产;加强经济运行调节, 促进煤、电、油、运和重要原材料的供需衔接, 保证居民生活、重要行业和重点企业的需要;加快大型煤炭基地、重要电源电网建设, 加快石油等重要资源勘探开发, 加快重大交通运输干线与枢纽工程建设。另一方面, 要坚持增产与节约并举, 把节约放在优先位置。这不仅是当前解决供需矛盾的迫切需要, 也是缓解我国资源环境压力的长远之计。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各行各业都要杜绝浪费, 降低消耗,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3、对于要建设的项目, 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手段, 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加强引导和调控。一要完善产业政策和行业规划, 健全行业信息发布制度, 正确引导社会投资方向。二要抓紧制定和完善行业准入标准, 严格市场准入。对于在环保、安全、能耗、技术、质量、环保等方面不符合标准的项目, 尚未建设的不准开工, 在建的要进行清理, 已建的要限制改造。三要依法加强用地管理。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标准的建设项目, 一律不得批准用地。继续清理开发区, 整顿规范土地市场。四要强化信贷审核和监管。对不符合市场准入条件的新建项目和改扩建项目, 金融机构不予贷款。五要严肃税制, 坚决禁止和纠正擅自出台税收优惠政策的行为。只有通过这些措施, 才能使投资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4、合理对待“政绩工程”。良好的固定资产投资能给招远市经济带来种种好处。但是不能一味地为了“好处”, 而盲目上工程, 尤其是“政绩工程”。首先, 政府部门不能仅从政绩、私利出发, 盲目上项目, 而应该从招远市实际情况出发, 进行固定资产的投资。为保证固定资产投资的纯洁性, 政府有关部门主要采取意见指导, 而不是强制性的政治指导。其次, 金融机构应该正确处理好支持地方发展增加信贷投入和防范信贷风险的关系, 顶住压力, 对于报送的项目, 认真遵循审慎原则, 真正做到稳健经营, 以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为基本原则, 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市场、有效益的投资项目给予积极的信贷资金支持, 让银行资金得到最好的运用。

5、央行应该正确引导固定资产投资方向。为防止投资过快, 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健康发展, 近段时间央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 充分发挥信贷政策结构调整的功能, 通过“窗口指导”限制对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过热”行业的贷款。其次, 面对货币政策措施难以短期奏效的现实, 强调深化金融改革的方向。即大力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及上市, 并利用利率市场化解决贷款的地区差距和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再次, 实行差别准备金率制度与再贷款浮息制度时, 强调分类对待、分类管理。最后, 人民银行从去年起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不过事实证明这并不能真正解决投资过快的问题。只是降低了商业银行资金的流动性, 而对于部份行业投资过热重复建设等问题根本毫无对策。下阶段, 人民银行应该适当收紧金融体系流动性, 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 加强强调和微调, 采用更加灵活的方式, 继续加大公开市场对冲操作, 加强再贷款、再贴现管理, 发挥货币政策工具协调配合作用, 将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严格控制在一定水平, 适当控制货币信贷增长。

6、金融机构要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提高贷款决策水平, 加强银行信贷管理。银行应该增强对全球经济背景下的行业研究, 以及经济周期下某商品的市场供求风险研究。一是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 严格执行贷款项目资本金比例规定, 落实贷款“三查”制度, 严禁将流动资金贷款用于固定资产投入。对属于国家调控的项目, 坚决不予提供金融支持。对跨区域发放的贷款应加强监测, 防范跨区域贷款风险。二要根据国家信贷政策, 及时调整授信结构, 努力实现资产多元化, 改变信贷投放过度集中, 支持面窄, 对少数优势企业过分依赖的状况。三要大力开展金融创新, 积极探索实行动产抵押、仓单质押、专利质押等担保形式, 以多种方式满足项目企业合理信贷需求。

摘要:固定资产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固定资产投资的健康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本文通过对固定资产投资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分析, 提出固定资产投资健康发展的对策。

上一篇:萘普生栓下一篇:金融业合业经营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