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三课练习

2024-07-01

文化生活第三课练习(精选5篇)

文化生活第三课练习 篇1

文化生活第三课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我国文化部长孙家正指出:“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这里讲的“世界因不同而精彩”,强调的是()

A.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

B.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必须坚持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C.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文化交流 D.文化交流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2、法国学者阿尔诺·多德里夫认为,每个艺术门类都可在与其他艺术表现形式的对话中丰富自己。我国著名美术理论家邵大箴也认为,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尽管有独特的不同于一般的表现形式,但它的精神追求,一定与其他民族的精神追求息息相通。对这两位学者的话,理解正确的是()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②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③文化的世界性是文化民族性的基础 ④发展民族文化应以引进世界先进文化为主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3、近期召开的世界媒体峰会以“合作、应对、共赢、发展”为主题。这一主题蕴涵的文化生活道理有①尊重文化的多样性②融合文化的多样性③尊重文化的平等性④消解文化的民族性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美国驻华使馆教育交流中心主任蓝莺女士表示。“2009~2010学年,中国赴美国留学的人数已接近10万,比前一学年增长21%。”材料反映了()①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②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③我国尊重文化多样性,促进文化交流④我国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5、中秋、清明、端午等中国传统节日被确定为国家的法定节假日。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样做有利于()①继承传统文化,复兴优秀文化传统民俗②给现代社会的人们带来新的乐趣③加强国民的民族认同,表达中华民族的民族情感④使人们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6、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展示人类文明成果的伟大盛会,更是世界各国欢聚、沟通、展示与合作的文化大舞台。“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这句话所体现的关于文化生活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A.尊重各民族的文明成果,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B.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C.发展本民族文化是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内在要求D.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7、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 A.继承和发展相结合的原则B.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C.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D.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8、2010年10月7日,在庆祝中意建交40周年和“中国文化年”开幕音乐会上,“东西方在歌剧中相遇”是第一个节目。京剧与西方歌剧咏叹调的选粹“联袂登场”。中国三位著名京剧演员和三位优秀歌剧演员分别以风格迥异的精彩演唱,以及对照鲜明的服饰与化妆,为全场观众演绎了一场中西文化合璧的精品节目,获得观众经久的掌声。这表明①中国文化已成为世界主流文化②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④中意文化已经消除了差异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9、2011年9月23日,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获国际医学大奖美国拉斯克奖。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这一国际医学大奖。为了攻克疟疾,在科研条件极为艰苦的环境下,屠呦呦团队与国内其他机构合作,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从中医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调查了2000多种中草药制剂,经过反复筛选、试验,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她说,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国传统医学给人类的一份礼物,传统中医药多年来一直服务中国和亚洲人民,开发传统医药,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治疗药物。中国传统医学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①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有助于增进民族的凝聚力和自信心②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有利于展现文化多样性③应注重继承和保护,进一步发挥中医的作用④要保护更要开发,文化的价值在于能否创造经济价值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0、近日,全国上百家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官方微博相继亮相,其中不乏九寨沟、玉龙雪山等著名重点风景名胜区,成为网络上一道名副其实的“风景线”。如点击江西省旅游局的官方微博,网友不仅可领略庐山的雄奇、欣赏婺源的油菜花,把玩景德镇瓷器,还能相互交流旅游心得。材料告诉我们,微博①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②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③促进了文化传播与发展④强化了政府对文化市场的管理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1、“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西湖,在诗人白居易眼中,有如醉人画卷,让人流连忘返。在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5次大会上,“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作为唯一的中国项目,申遗成功。该文化景观申遗成功,是因为它①蕴涵着民族文化的魅力②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③能够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④是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 A.①③B.①②C.①④D.②④

12、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星光大道》、《全家总动员》,通过其强大的媒体优势及节目创新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成就了许多人的明星梦,也成为商家必争的优质电视广告宣传载体。这说明 ①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④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3、孔子学院是推广汉语文化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目前其在世界多地区“生根发芽”,并有“茁壮成长”的趋势。这一趋势有利于①中华文化向外辐射,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②吸收世界优秀文化,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③中华文化成为世界的主流文化④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①③ 14、2011年兔年春节碰上了情人节,许多“80后”“90后”的青年产生了这样的困惑:真不知道是陪父母、给亲戚拜年,还是陪恋人一起过节?材料启示我们A.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B.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自觉抵制西方文化

C.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的民族文化D.融入世界文化潮流,淡化民族特色

15、我们在电视上赞叹日本的“织巧节”和韩国的“孟兰盆节”保持了原汁原味的文化传统,却忽视了礼仪之邦的中国才是它们的起源之地;在艳羡西方载歌载舞数日不眠的狂欢节时,却不知“东风夜放花千树,一夜鱼龙舞”的元宵节恰恰是我国的狂欢节。这说明

A.民族节日传播的重要性B.中国节日比外国节日更优秀更科学 C.我国民族传统节日继承的重要性D.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16、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李君如在2011年9月举行的第四届北京人权论坛上表示,“我们无法改变各个国家文化上的差异,但可以通过文化交流了解并理解这样的差异,从而增进在人权问题上的认同。”这一观念要求我们A.必须认同本民族文化B.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C.维护世界文化的统一性D.消除民族文化的差异性

17、近年来,我国在许多国家成功举办的“中国文化周”、“中国文化月”、“中国文化年”活动受到普遍欢迎。当你看到反映我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成就展后要写一篇读后感,需要确定一组符合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政策或主张的关键词,你认为下列各组中最准确的一组是

A.相互借鉴求同存异提升文化软实力B.尊重差异平等协商认同外来文化 C.加强交流文化共享汲取各国文化D.理解个性积极创新舍弃传统文化

18、“2011厦门国际奔牛节”7月1日在厦门牛庄开幕。活动邀请了海峡两岸和国际艺术家参与创作了两百头艺术牛,它不仅让市民欣赏到了全世界各种艺术形式的“牛”,同时,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独特的牛文化。这说明A.各国文化都是相同的B.各民族文化各具特色C.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D.民族文化必须走向世界19、2011年6月11 日是我国的第六个文化遗产日,主题是“依法保护,重在传承”。我们之所以重视保护文化遗产,是因为①文化遗产包括文物、遗址等②文化遗产对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③文化遗产对展示文化多样性有独特作用④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文化遗产就是世界遗产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

20、近年来,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步伐越来越稳,越来越快。现要求围绕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意义写一篇政治小论文,你认为比较合理的理论视角是

①文化与综合国力②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③文化继承④经济全球化与文化一元化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1、文化交流与融合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源泉。下列选项中体现文化交流与融合重要性的是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②独弦不成音,独木不成林③孤芳独美,不如集众芳以为美 ④己所欲,尽施于人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

22、历届奥运会的开幕式基本上都遵循了“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的理念,力争将最耀眼的本土文化呈现给世人。这体现了

A.文化可以分为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两部分B.民族文化都具有自己的个性特征

C.民族文化都值得发扬光大D.正是不同民族各具特色的文化,才构成了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

23、人们一提到中国,就想起长城;提到埃及,就想到金字塔。这表明长城、金字塔()

A、是落后文化的象征C、只具有建筑文化意义

B、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D、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③有利于加强中美文化交流,增进对中华文化的了解④能够促进中美文化的融合,消除中美文化之间的差异A、②④B、①③C、③④D、①②

26、北川县是我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山东省在援建过程中既重视对当地恢复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帮新,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勇挑重担、一往无前,团结协作、人可胜天”的山东精神。这种精神

①彰显了山东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的特点②是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 ③为齐鲁精神文化宝库增添了丰富内容④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出了巨大贡献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二、简答题

27、近年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不同场合都强调要尊重文明的多样性:2009年11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开罗访问了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并发表题为《尊重文明的多样性》的重要演讲,呼吁尊重文明多样性。2010年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见中外记者时再次表示,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之间应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相学习和借鉴。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⑴ 温家宝总理呼吁尊重文明多样性的理论依据是什么?(6分)

⑵ 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时,应如何做到尊重文明的多样性?(4分)

28、2011年4月28日至10月22日,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在古城西安隆重举行。2011西安园博会以“天人长安、创意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会徽和吉祥物均命名为“长安花”,取意“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理念为“绿色引领时尚”倡导“简单而不奢侈,低碳告别高耗,回归自然,绿色生活成为追求的时尚”。2011西安园博会是推广展示陕西西安现代、绿色、时尚、美丽新形象的重要平台和窗口。800多万西安市民正伸出双臂,拥抱世界,让世界各国人民共享一届有创意、有特色、水平高、影响大的世界园艺盛会。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说明了文化生活什么道理?

(2)结合文化交流的有关知识,说明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意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A

3、C4、D5、C6、C7、B8、B9、C

10、C11、A12、B13、C14、C

15、C16、B 解析:题干说的是通过文化交流理解文化差异,这是尊重文化多样性的体现,选择B项。

17、A18、C19、D20、A21、D22、D23、B24、C25、B26、D

二、简答题

27、⑴①文化多样性是指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文化多样性是

24、微博可以产生“核裂变”效应,形成信息的高速大范围传播,网络的力不“微”、势不“薄”说明A、微博已成为当代社会传播先进文化的主阵地B、文化创新锐不可挡,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C、大众传媒具有沟通、共享等强大功能D、文化影响人的思维、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25、2011年1月17日,国家形象宣传片亮相纽约时报广场,从更多角度、更广阔的视野展示了当代中国。让美国观众了解一个更直观更立体的中国国家新形象。播出中国国家形象片

①体现文化与政治相互为中国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②表明中华文化成为了世界文化的一部分,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2分)。②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2分)。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2分)。

⑵①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2分)。②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2分)。

28、(1)①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充分说明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说明了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③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2)①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有利于不同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增强我国同世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②有利于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发展做出贡献。同时,外国文化不断传人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文化生活第三课练习 篇2

一、通过知识的纵向疏理, 使知识按上下位的关系层层勾联, 构建起逻辑体系

教材分单元、课、框、目, 其阐述是围绕一个个知识点展开, 新教材又注重生活逻辑, 淡化学科逻辑, 容易让学生获得的知识彼此分割, 不成体系。这就需要教师在复习中引导学生从纵向对知识进行疏理, 通过上下位的定位与沟通和知识内在联系的揭示, 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使学生能将知识放到整个体系中去理解, 能在揭示知识的内在关联中深化认识, 提高加工与整合知识的能力。

复习第三课, 我们首先引导学生把握课与课之间的联系。通过回忆第一、第二课复习的“哲学的内涵”“哲学的基本问题”等内容, 使学生明确第一课和第二课的第一框题主要是从静态的角度, 围绕哲学阐述“是什么”;第二课的第二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和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则从动态的角度, 阐述“哲学的发展” (怎么样) 。然后针对第三课的两个框题, 要求学生先抓“题”, 因为课题、框题、目题通常是具有概括性和统领性的主题句, 从抓“题”入手, 有利于学生从一般到个别清理知识层次, 从纵向对知识的上下位关系进行疏理与定位, 揭示其逻辑关联, 把握主干, 构建框架体系。

如复习第一框, 先引导学生抓住课题《时代精神的精华》和第一框的框题“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明确本课阐述的主题是“真正的哲学”, 而不是所有的哲学, 由教材中判断“真正的哲学”的三个依据, 使学生划清真正的哲学与其他哲学的界限, 并围绕真正的哲学, 从内涵、作用两个方面构建其第一层次。第二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基本特征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为引导学生揭示本框内容与上一框的内在联系, 先问学生:“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是真正的哲学?”学生回答:“是真正的哲学。”再问:“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有何依据?”这一下把学生问住了。于是启发学生, “判断是否是真正的哲学, 一是看是否反映了时代的任务与要求, 二是看是否把握了时代的脉搏, 三是看是否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与认识成果。依据这三个标准, 能否判断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真正的哲学?”由于问题难度较大, 学生一时也难以作答, 我们就将问题分解:“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看, 它是否反映了时代的任务与要求?”教师的铺垫和学生自己的思考终于使其明白, 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走上历史舞台后, 开展的工人运动因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都失败了, 因而迫切需要科学理论来指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正说明了它反映了时代的任务与要求。然后又问学生:“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把握了时代的脉搏, 总结了时代的实践经验与认识成果?”有了前一个问题的突破, 学生通过思考与讨论很快就作出了正确的回答。这一连串的质疑与追问, 加以教师的铺垫和学生的思考, 使学生不仅真正理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是真正的哲学, 也使学生把握了框与框的内在关联, 对知识的上位与下位有了准确的定位。第一框围绕“真正的哲学”, 阐述它与时代的关系、判断依据和作用属于知识的第一层次;第二框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关知识, 是对“真正的哲学”的展开或具体化, “真正的哲学”是一般, 处于上位, 马克思主义哲学属于个别, 处于下位, 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阐述的相关知识就属于第二层次。学生掌握了这种利用知识间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进行层次疏理的方法后, 就很容易地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与“真正的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 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都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 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一步展开, 处于知识的第三层次, 它们除了体现“真正的哲学”的一般属性, 具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共性, 又有自己的个性与特点, 即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不同时期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有不同的主题、内涵与指导意义。这种从抓题入手, 通过纵向疏理知识上下位的关系, 不仅有利于学生打破教材课、框、目分割的限制, 自主地依据知识上下位的关系, 理清知识层次, 疏理知识脉络, 通过线条勾连, 构建知识板块或框架体系, 而且也有利于学生通过知识内在联系的揭示, 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及中国化成果与真正的哲学的内在关系的认识。

二、通过知识的横向沟通, 使知识向关联点辐射, 丰富拓展知识

知识拓展主要是通过横向的知识沟通或围绕某一点向四周辐射, 使教材原有的知识得到补充与延伸, 使学生的认识深化, 视野扩大。由于新授课时是分框题教学, 这就使师生的视野容易狭窄, 关注的只是一个个知识点, 而忽视面的扩充和横向沟通, 这不利于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 利用前后知识综合理解所学内容, 尤其在学生还未学完全部教材, 对知识还未从整体把握时, 这种缺陷表现得更加突出。如学习第二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学生往往有这样的疑惑:十九世纪, 在“三大基础”都已具备的条件下, 为什么其他哲学就不能实现“三个统一”?而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实现“三个统一”呢?显然, 用本框内容是难以让学生透彻理解这一问题的, 要使学生能真正理解, 需要补充“实践”“意识能动性”“历史唯物主义”等知识, 但此时学生还未学习这些内容, 就只能让学生“吃夹生饭”, 一知半解,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复习时, 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横向联系, 补充相关知识来帮助学生理解。

在复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时, 我们先问学生, “教材中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 是不是真正的哲学都是科学的哲学呢?”学生回答:“不是”, 再反问:“为什么不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真正的哲学有什么区别?”学生回答:“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和科学性与革命性‘三个统一’。”又追问:“为什么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实现‘三个统一’, 其他哲学就不行呢?”由于新授课时这一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教师的质疑让学生陷入困惑之中。于是我们为学生提供铺垫:“教材中告诉我们, 实现这‘三个统一’有一个什么前提条件?”学生回答:“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于是趁热打铁, 要求学生先抓住教材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 坚持从实际出发认识周围的世界, 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这一说法进行分析, 学生恍然大悟, 唯心主义否认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无法实现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旧唯物主义虽然在根本观点上坚持了唯物主义, 但是由于没有确立科学的实践观, 看不到实践的能动性, 就会否认意识的能动性, 就只看到周围世界对人的制约, 看不到人对周围世界的影响, 也就无法实现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在此基础上, 我们再引导学生分析第二个方面———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能够实现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学生通过第一个方面的分析, 第二个方面就容易了, 通过讨论, 他们明确了实践的观点也是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相统一的基础, 坚持实践的观点, 才能看到实践以及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物质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看到实践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从而坚持唯物史观, 反对唯心史观。分析第三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实现了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我们除了引导学生理解教材说的“就在于它正确反映了物质世界的本质与规律, 就在于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 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等表述外, 还引导学生由它第一次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前两个统一来说明其科学性。针对“革命性”, 还补充了一些知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改变世界’的科学”, 而改造世界的最终目的是要推翻旧制度;同时, 马克思主义创立的目的就是为无产阶级提供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 无产阶级是最先进, 革命最坚决、最彻底的阶级,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无产阶级服务, 指导无产阶级推翻旧制度, 解放全人类, 正说明它实现了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三个特征的分析, 通过知识的补充与横向延伸, 引导学生利用“实践”“意识能动性”“历史唯物主义”等知识理解本课内容, 学生才真正明白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真正的哲学, 还是科学的哲学, 为什么只有它才能实现“三个统一”。这种延伸与补充就起到了化难为易的作用, 既使学生的疑惑迎刃而解, 又促使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培养学生迁移知识, 运用相关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抓住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将知识加以类化, 疏理体系或形成新的板块

加工整合知识还需要运用比较的方法将知识归类, 将一些看似毫不相干的知识整合到一起, 疏理体系或形成新的板块。

在第三课的复习中, 我们既围绕“真正的哲学”疏理知识层次, 构建知识体系 (体系图略) , 也通过比较、归纳等方式, 将知识类化。前者着眼于粗线条地构建知识框架与体系, 后者侧重于通过分析比较, 让学生更准确、更具体地把握知识的共性与个性。如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在理清层次后, 就采用比较法, 引导学生归纳其共同点:都是真正的哲学———正确反映了时代的任务与要求, 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 正确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与认识成果;都是科学的哲学———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或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 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都坚持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等原则。但它们又有不同点, 即反映了中国革命或建设在不同时期的任务与要求, 有不同的主题和内容, 回答的问题与侧重点也有所不同。通过这种比较, 使学生在把握知识层次的基础上, 能更具体、更准确、更深入地把握它们的共性与细微差异, 而且这种共性与个性的分析比较, 也有利于学生将教材中零散的相关知识疏理归类, 形成新的板块。这也是对教材知识进行加工与整合的重要表现。

四、依托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通过共性与个性的转换, 实现知识的灵活运用与变通

学习是为了运用, 在复习中, 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通过知识的疏理与整合, 理清知识层次, 构建知识体系, 还要引导学生抓住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促进知识的迁移和灵活运用。

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练习 篇3

第三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1、哲学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做“在黄昏中起飞的猫头鹰”,也就是“事后诸葛亮”;但它一旦产生又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成为“高鸣报晓的雄鸡”,也就是“事前诸葛亮”。哲学要成为“事前诸葛亮”和“事后诸葛亮”需要()

①发挥对社会变革的先导作用 ②正确总结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③把握时代脉搏,正确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④反映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针对我国存在的经济社会缺乏全面协调可持续性问题,党中央提出并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科学发展观。如今,学习科学发展观、实践科学发展观蔚然成风,经济社会发展日益步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轨道。这说明()

①真正的哲学可以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②哲学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巨大物质力量 ③哲学源自于时代实践,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④真正的哲学能为社会变革提供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3、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下列对“真正的哲学”理解正确的是()

A.真正的哲学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B.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C.真正的哲学将会取代具体科学

D.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真正的哲学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4、恩格斯说:“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哲学都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B.哲学的产生与当时时代的经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

C.哲学作为社会变革的先导,可以对社会经济、政治发展起决定作用

D.任何哲学都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5、下列关于哲学与时代关系的论述,错误的一项是()

A.哲学的内容来源于时代B.哲学可以反作用于时代

C.哲学是对时代的正确反映D.哲学的内容和形式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6、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即便是在自然观上相当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一旦进入社会领域,总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却能在历史观上坚持唯物主义。这主要得益于它坚持()

①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②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③唯物辩证的自然观 ④社会发展总趋势是上升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当前的世界金融危机使“世界重新燃起了对马克思的关注”,马克思故居开始成为旅游热点,《资本论》在德国一度成为畅销书,莱比锡大学重新树立马克思雕像……危机使许多人意识到“马克思还活着”。“马克思还活着”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A.具有科学性与完整性的特点B.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C.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是发展的科学 D.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永恒的真理

8、科学发展观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这表明()①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③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④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②③④1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第一次实现了()

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

③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④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0、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

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由此可见

()

A.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B.哲学是时代进步的助推器

C.科学发展观是当今时代精神上的精华D.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11、胡锦涛强调,我们必须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来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观,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这是因为,科学发展观()

①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终极化真理 ②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

作用 ③实现了与当代中国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决定力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2、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目的在于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是因为()

①认识本身不是目的,实践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②科学发展观若脱离实践,不为实践服

务,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③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 ④深入贯彻落实科学

发展观,必须始终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着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13、20世纪上半叶,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写下了辉煌的一页。从1935年到1948年的13年间,延安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整风运动、中共七大等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

事件。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实际,克服了“左”右倾机会主义的影响,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中国共产党从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出发,推动建立了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敌后抗日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奠定了新民主主义革

命在全国胜利的基础。中国共产党取得这些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坚持了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结合材料和所学哲学知识,说明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和现实意

义。

答案 CCABCA、CDBCCD

文化生活第三课教案[范文] 篇4

课 题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第一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及世界文化的多样性。2.阐述文化多样性的含义及表现,分析文化多样性存在的意义 3.理解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2、能力目标 1.通过介绍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2.通过分析文化多样性的含义及其表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观念

重点

世界文化多样性;尊重文化多样性

难点

世界文化多样性;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活动,多媒体教学

导入新课

前几节课我们了解了文化与经济与政治,文化对人的影响,这节课我们进一步了解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教 学 过 程

(一)、异彩纷呈,交相辉映

◇课堂探究: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建筑艺术、语言文字,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请举一两个例子加以说明。

◇探究提示:(1)就建筑艺术方面举例加以证明。北京故宫是明清24代帝王的宫殿,充分体现了帝王的尊严感和君临天下的气势。印度的建筑艺术光彩夺目,其基本特点是与宗教密切相关。而佛教的佛塔、佛寺、石柱、石窟、古代印度建筑艺术的精华所在。

结论: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1、民族节日:

(1)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2)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举例:在传统节日中,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被合称为“中华民族的四大传统节日”。(3)透过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及习俗,我们可以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课堂探究:圣诞节、春节

◇探究提示:展示圣诞树、春联等欢度节日的不同方式,加强探究活动趣味性。引导学生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内涵和韵味,“展现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确立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老师还可引导学生进行其他节日的对比,比如中国的七夕节和西方的情人节,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中西民族文化的差异。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搜集《世界民族节日集锦》,办好《世界民族节日集锦》板报展示活动。

2、文化遗产

(1)地位和意义: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2)保护文化遗产: 由于岁月侵蚀、环境污染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许多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正面临被毁坏的危险,这些为历史创造的遗产无法再造,因而成为不容替代的珍品。为了使不同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免遭破坏,联合国教育、科学与文化组织决定以名录的方式有计划地实施保护措施。

◇课堂探究:(1)丽江古城、复活节岛巨石人像、努比亚遗址这些世界文化遗产分别体现了什么样的文化遗产?

(2)你还能说出哪些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探究提示:(1)丽江古城,真实完美地保存和再现了古朴的风貌,展现了悠久、淳朴的纳西族文化。

复活节岛是为了纪念他们的祖先或酋长而建,他们把石像当成了自己精神上的守护神。然而这些守护在石海边的巨人脸上带着忧郁的神情,似乎见证了小岛曾经接踵而至的灾难。复活节岛上有一种奇怪的象形文字,称为郎格郎格,意思是“会说话的木头”。但认识这种符号的人早已死亡殆尽。准确破译这些符号,是打开复活节岛秘密的一把钥匙。金字塔和神庙是古代埃及建筑艺术的典范。

(2)如中国的长城、故宫、莫高窟、秦始皇陵与兵马俑、埃及金字塔。

(二)、透视文化多样性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1.文化多样性及表现

◇课堂探究:各国民歌演唱,让学生欣赏。备选曲目:俄罗斯、非洲民歌◇探究提示:(1)民歌中的文化多样性,不仅仅表现为内容、曲调方面的差异,而且还表现为地理环境、风土人情、民族性格的多样化。2.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1)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即文化的世界性。

(2)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的差异,即文化的民族性。

(3)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文化的世界性是各种文化普遍具有的属性,即世界各种文化的共性。文化的民族性是各种文化的个体性、独特性,它使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化互相区别开来。

(三)、尊重文化多样性 1.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1)正确态度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2)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我们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共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反对盲目自大、贬低、排斥异文化(如西方殖民者对非洲文明的怀疑,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炸毁举世闻名的巴米扬大佛);或者妄自菲薄、盲目崇拜异文化的错误倾向(如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民主主义者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盲目崇拜西方文明)。

意义: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世界各国人民才能相互尊重、共同发展。各民族人民都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2.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1)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举例:中国儒家的修养理论影响最为深远。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思想,孟子主张“舍生取义”。在儒家道德的熏陶下,中华民族的无数志士仁人躬身践行,以仁爱为核心,不断衍生出许多道性的规范,如宽恕、节俭、礼让等。这些传统美德,已经和整个中华民族血脉相连,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民族文化。◇课堂探究:出示17、27、28届奥运会会徽

要点提示:(1)比较第17届、第27届、第28届奥运会会徽的异同,你能理解它们的文化印记吗?

(2)用文化的眼光看,奥林匹克运动为什么会从希腊走向世界?

(3)从奥运会会徽的设计上,你能否感悟到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探究提示:(1)会徽,是每一届奥运会的图腾。它向全世界展示了主办国家及城市对于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

(2)1896年4月6日,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这说明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

(3)伴随着现代奥运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奥运会会徽也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与进化。城市与民族的痕迹都深深地烙印在每一届奥运会会徽的上面,让人感悟到了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也属于整个世界。中国人民的四大发明,古希腊人的哲学与艺术成就,古代印度人民在宗教和数学方面的成就等,都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

◇课堂探究:(1)对那些面临失传的古老民族文化,有人反对进行抢救和保护,认为应当顺其自然地让它们被历史淘汰。你同意这种看法吗?(2)我们还有哪些独特的文化形式可以申报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 ◇探究提示:(1)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从文化意义上标识出一个民族的个性和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体现着一个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既属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具有不可再生性的特点,所以对那些面临失传的古老民族文化,我们不能坐视不管,要进行及时有效地抢救和保护。

(2)如原生态民歌、古藏戏、长阳土家哭嫁歌,西安鼓乐、川戏中的变脸等。

课堂总结

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中华民族文化的需要,也是世界文化繁荣的要求。

实例探究

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就是要求在文化交流中做到()①尊重差异②理解个性③和平相处④不分你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反 思

课 题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第二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文化传播的途径,大众传媒的作用

2.列举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说说他们各自的特点。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熟练使用大众传媒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增强做中外文化交流友好使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重点

文化交流、传播的必要性

难点

文化交流、传播的必要性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导入 新课

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应该尊重各民族的文化特点,互相交流、共同发展。这一节我们进一步探究文化是如何交流、传播的问题。

教 学 过 程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课堂探究:(1)这些现象具有哪些共同特点?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属于文化传播?

(2)你能归纳出文化传播主要有哪几种方式吗? ◇探究提示:(1)这些现象都属于文化传播,通过这些活动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等。生活中朋友聚会、参加娱乐活动、在家上网看电视等,都属于文化传播。

(2)文化传播主要方式有:商业活动、人口迁徙、教育、文化娱乐活动等。1.文化传播的含义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2.文化传播的途径(1)商业活动

商人进行贸易活动时,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涵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例:丝绸之路

◇课堂探究:当今世界经济贸易往来频繁,商业活动是否依然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 ◇探究提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经济贸易往来频繁,商业活动不但保留了原有的文化传播功能,而且在文化传播方面增添了新的内容,有利于推动当今社会文化交流与传播。例:广告(2)人口迁徙

◇课堂探究:我同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清你根据学过的历史知识,指出它们对文化变迁产生的影响。

◇探究提示:两晋之际,永嘉之乱后的人口流动,唐朝的安史之乱以后,大批北方人涌入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两宋之际,靖康之乱引起北方人口的第三次南迁高潮

随着大批北人南迁,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经济重心的南移也带来了文化重心的南移。以风俗习惯为例,南迁的北人给南方带去了很多新的风俗习惯,促进了南北风俗的融合,如南宋都城·临安,即使是南方本地人开的酒馆也往往仿效汴京旧俗,在门前张挂炉子灯;茶馆则学北方张挂名人画像。更有趣的是,北方人吃蒸饼的时候习惯于先去掉皮,原本是因为北方风尘较大,但南方人也跟着学,去了皮才吃,总之,人口的迁徙,对文化的融合和文化的变迁起了重要作用。(3)教育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人们通过学习各种文化课程,能够获得不同的文化知识。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牛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外留学生更是对传播各自民族的文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1.传媒及其发展

所谓传媒,就是传播媒介。

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2.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1)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

(2)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1.文化交流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

◇课堂探究:根据学过的历史知识,你还能提供哪些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流的佳话? ◇探究提示: 7世纪初,日本遣使与隋通好。唐朝时,日本共派来遣唐使近20次,最大规模时一次派遣约650人,最少时也有120人。赴日本的唐朝僧人鉴真和尚几经波折,终抵日本,带去了佛教、建筑、雕刻、绘画、医药及文学方面的知识。

元朝时,马可波罗在中国生活达20年,回国后写出了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成为有史以来西方人撰写的详细介绍中国的第一部著作。2.做传播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1)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2)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课堂总结

本节内容主要讲述了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和手段,知道了文化在各种交往活动中传承、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文化的传承有重大作用,要推进全球文化合作与交流,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昌盛。

实例探究

文化生活第三课练习 篇5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中国古代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史,十三经之一。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27年(前468),《左传》传文比《春秋》经文多出13年,实际记事多出26年(最后一件事为略提三家灭智),以《春秋》记事为纲叙事,其中有说明《春秋》书法的,有用实补充《春秋》经文的,也有订正《春秋》记事错误的。全书绝大部分属于春秋时候事件,但全书的完成已经进入战国时期。这些都说明《左传》与《春秋》的密切关系。《左传》既是中国古代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

《左传》虽是历史著作,但与《尚书》《春秋》有所不同,它“情韵并美,文彩照耀”,是先秦时期最具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

左丘明(约前502—约前422)汉族,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称左丘明左丘明是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史学界推左丘明为中国史学的开山鼻祖。被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左丘明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在当时较多地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要求。

出自《左传》的成语

1.东道主 :原指东路上的主人,后称款待宾客的主人。

2.退避三舍:后以“退避三舍”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3.及瓜而代:等到瓜熟时派人接替。泛指任职期满,由他人继任。4.言归于好:彼此重新和好。

5.魑魅魍魉:《左传·宣公三年》:“魑魅魍魉,莫能逢之。”本为传说中的鬼怪,现用以喻指各种各样的坏人。

6.狼子野心:后喻凶暴的人必有野心。

7.外强中干:原指所乘之马,貌似强壮,实则虚弱,后用以泛指人或事物,谓表面强有力,实则虚弱。

8.表里山河:泛指外有山内有河,地势十分险要。

9.厉兵秣马:厉:磨,砥砺;兵:兵器,秣:喂。磨好兵器,喂饱马,指作好战斗准备。

10.困兽犹斗:《左传·宣公十二年》:“困兽犹斗,况国相乎?”比喻在绝境中还挣扎抵抗。

11.风马牛(风马牛不相及):《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言齐楚两地相离甚远,马牛不会走失至对方地界。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

12.剑及屦及:后用以形容行动坚决迅速。13.鞭长莫及(鞭不及腹):《左传·宣公十五年》:“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原意是鞭子诚然很长,但不能打马肚子。后比喻力量达不到。

14.城下之盟:《左传·桓公十二年》:“楚人伐绞„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在敌人兵临城下时被迫订立的盟约,现指事发因条件限制而不得不做出的让步。

15.尔诈我虞:《左传·宣公十五年》:“宋及楚平,华元为质,盟曰:‘我无尔诈,尔无我虞。’”指你诈骗我,我诈骗你。

16.贪天之功:原意把天的功绩,说成是自己的力量。后谓抹杀别人的力量,把功劳算到自己身上。

17.居不重席(居不重茵):《左传·哀公元年》:“昔阖庐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坛。”席:铺垫用具。坐卧处不铺设两重垫子,意谓节俭。

18.一之谓甚(一之为甚):《左传·僖公五年》:“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谓甚,其可再乎?”犯一次错误,已经过分了。表示不可一错再错。

19.假途灭虢:后指以向对方借路为名而行消灭对方的计策为假途灭虢。20.经天纬地:形容有治理天下的经世之才。21.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不义的事情做多了,会自取灭亡。

22.一鼓作气:《左传·庄公十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23.居安思危:《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

24.一问三不知:《左传·哀公二十七年》:君子之谋也,始、衷、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其它还有:骄奢淫逸;众叛亲离;大义灭亲;惟命是听;皮之不存,毛将安傅(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等等

子产,人们又称他为公孙侨、郑子产,他是郑穆公的孙子,东周春秋后期郑国(今河南郑州新郑)人,与孔子同时,是孔子非常尊敬的人之一。公元前554年郑简公杀子孔后被立为卿,公元前543年到522年执掌郑国国政,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

子产不毁乡校,作品出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故事包涵着典型的公共关系思想。对于乡人聚会议政的乡校,然明主张毁掉,子产不同意,他说,“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用今天的话来说,子产把乡校作为获取群众议论政事的反馈信息的场所,而且注意根据来自公众的意见,调整自己的政策和行为。子产执政后,重视听取百姓的议论,还把刑书铸在鼎上公告于世,努力疏通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颇得百姓的爱戴,从而使郑国强盛起来。

【译文】郑国人到乡校休闲聚会,议论执政者施政措施的好坏。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把乡校毁了,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毁掉?人们早晚干完活儿回来到这里聚一下,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 好坏。他们喜欢的,我们就推行;他们讨厌的,我们就改正。这是我们的老师。为什么要毁掉它呢?我听说为人忠善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靠摆威风来防止怨恨。用摆威风来防止怨恨难道不能立刻制止众人的议论?但是这就像堵住河水一样危险:河水大决口造成的损害,伤 害的人必然很多,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开个小口导流,不如我们听取这些议论后把它当作治病的良药。”然明说:“我从现在起才知道您确实可以成大事。小人确实没有才能。如果真的这样做,恐怕郑国真的就有了依靠,岂止是有利于我们这些臣子!”

孔子听到了这番话后说:信的。”

上一篇:博平中学安全工作制度下一篇:同余问题线段和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