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中的行政介绍信

2024-10-27

档案中的行政介绍信(共7篇)

档案中的行政介绍信 篇1

(存根联) ﹝201 ﹞ 介字第 号

因 _____________, (必填项)律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有关规定,前往 (写明去向和事由)

北京大成(武汉)律师事

务所

年月日 有效期限截止 年 月日

领取人(签名): 批准人(签名):

——————————————齐缝章处—————————————裁剪线

北京大成(武汉)律师事务所

﹝201 ﹞大成武汉介字第号

介 绍 信

————————————————:

兹有我律师事务所 律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有关规定,前往贵处 ,请予以协助支持

此致

律师事务所

年月 日

(本介绍信有效期截至 年 月 日)

档案中的行政介绍信 篇2

人事档案是我国人事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特色, 它是个人身份、学历、资历等方面的证据, 是记载一个人的人生轨迹的有力依据, 同时人事档案也具有法律效用, 它的自身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它特有的社会价值。通常来说, 人事档案还具有重要的凭证价值和参考价值。无论出于何种情形下, 只要发生人事管理活动, 就会随之形成相关的人事资料、信息, 当然也需要开展收集、整理、归档、立卷、保管和利用等人事档案工作, 如此一来人事档案就会具有存在和利用的社会价值。但是,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人事档案自身的价值作用也会被某些机构进行扭曲和过分地夸大, 而当中的“重记载轻现实”表现也成为了人事档案管理活动中的一大弊端, 为社会大众所诟病。可见, 只有从本质意义上人事到人事档案管理的社会价值, 才能充分发挥其自身的功能效应。

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人事档案管理中的作用

(一) 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事管理理念。

一直以来, 人事档案管理之所以没有获得预想的结果, 与管理者和员工对人事档案管理认识不足, 理解不透彻有关。管理者在整个管理活动起带头作用, 是榜样。因此要落实人事档案管理到实处首先要解决管理者的认识问题。只有管理者的思想层面达到人事档案管理这一层, 才能将人事档案管理这份工作做好, 并带动下属一起承担相应的人事档案管理责任。而在此过程中, 需要行政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带动作用。首先, 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需要大力宣传人事档案管理的理念。前期开展有关人事档案管理的会议, 向下属人员传达“基于档案而管理、基于档案而发展”的部门管理观念, 并发动部门管理层人员向员工宣传人事档案管理的理念, 使现代化思想深入人心。其根本目的在于更新管理者和员工的看法, 树立准确的人事档案管理理念。此外, 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还可以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培训。通过对管理层人员和员工进行人事档案管理方面的培训, 让所有员工意识到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立足部门未来发展规划, 深入探索一套新的、符合部门实际的现代化化管理模式, 促进人事档案管理建设的现代化。

(二) 有利于实现管理制度的创新。

要想长久保持人事档案管理的作用, 就必须要从制度体系建设入手, 建立一套符合单位发展实际、满足人事档案管理实际需要的监控机制。伴随着市场经济体系架构的调整, 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涉及面日益广泛, 工作量庞大, 且工作复杂性高。为此, 单位可以通过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此过程中的功能作用, 对现有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进行改善和升级, 以全面提升管理工作效率和实现安全管理。一方面, 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功能, 建立一套考虑周全的管理办法、规划管理办法的操作流程指南, 提高制度的实用性, 确保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 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相关人员必须要遵守职业规范, 在执行工作时保证制度条例能够发挥其最基本的功能, 以起到加强人事档案管理的目的, 推动管理工作获得新的发展空间, 获得更大的突破, 进而达到强化人事档案管理效率的目的。

(三) 有利于提高管理人员工作意识。

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和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给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注入了新的思路, 与此同时也给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和要求。倘若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仍在采用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 那么势必会引发管理流程效率低、工作质量不高等问题。根据这种情况, 一方面, 档案行政管理对于新聘进来的员工要制定好高标准的管理方案, 并且在新员工上岗前进行统一培训, 不仅要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和专业能力, 还要定期考核他们的技能, 确保他们有足够的技能胜任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此外, 在日常的工作流程中, 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还可以建立一个考核评估系统, 对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分层次检查考核, 对于表现出色的要给与适当的物质或者精神上的嘉奖, 以促进员工工作积极性和热情的最大程度的发挥。

三、结语

档案中的行政介绍信 篇3

关键词:档案;行政权力;权力清单;共性权力;实证分析

《档案管理》2015年第6期和2016年第1期分别刊发了刘东斌撰写的《部分省份省级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实证分析》[1](以下简称刘文)和吴雁平撰写的《全国副省级市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实证分析》[2](以下简称吴文),两篇文章对我国部分省级和副省级市的档案行政权力清单进行了梳理。文章中有一处疏漏,即未对档案行政机关拥有的共性权力进行梳理。这里提出来与两位商榷,请两位及各位同仁指正。

1 权力清单的分类

在推行权力清单制度过程中,各级行政机关按层级有的将行政权力划分为行政权力、共性权力和审核转报三大类,如长春市;有的划分为本级保留、下级属地管理、共性权力和审核转报四大类,如浙江省、山东省、湖南省、宁波市、杭州市。

所谓本级保留,是指省、市两级部门直接行使的行政权力。

所谓属地管理,是指依法列入省、市级部门行政权力清单,今后原则上由市、县(市、区)政府主管部门属地管理,省、市级部门除重大事项外一般不再直接行使的行政权力。

所谓共性权力,是指省、市、县级有关部门均拥有的行政权力。

所谓审核转报,是指省、市、县级部门审核并转报上一级机关,由上一级机关作出最终行政决定的管理服务事项。

刘文和吴文仅对三分法中的“行政权力”和四分法中的“本级保留”“下级属地管理”所涉及的“权力”进行了梳理,没有对三分法和四分法中的共性权力,即省、市、县三级档案行政管理机关与同级有关部门均拥有的行政权力进行梳理。

2 省级及副省级城市档案行政权力清单中的共性权力

虽然说,“共性权力”是指省、市、县级有关部门均拥有的行政权力,但并不是所有已经公布权力清单的机关都公布有“共性权力”。下面以刘文和吴文中涉及的10个省及15个副省级城市档案行政管理机构所公布的权力清单为样本,对省级及副省级城市档案行政权力清单中的共性权力做一些梳理与分析。

2.1 省级档案行政管理机构权力清单中的共性权力。在刘文中列举的9个已经公布权力清单的省级档案行政管理机构中,浙江、山东、湖南3个省列出了共性权力清单。

2.1.1 浙江省。浙江省档案局列出的“共性权力”有8项。见表-1:

2.1.2 山东省。山东省档案局列出的“共性权力”有4项。见表-2:

2.1.3 湖南省。湖南省档案局列出的“共性权力”有10项。见表-3:

2.2 副省级城市档案行政管理机构权力清单中的共性权力。在吴文中列举的11个已经公布权力清单的副省级城市档案行政管理机构中,长春、宁波、杭州3个市列出了共性权力清单。

2.2.1 长春市。长春市档案局列出的“共性权力”有7项。见表-4:

2.2.2 宁波市。宁波市档案局列出的“共性权力”有8项。见表-5:

2.2.3 杭州市。杭州市档案局列出的“共性权力”有8项。见表-6:

2.3 档案行政管理机构现有共性行政权力的梳理。归纳上述6个省、市的共性权力,按权力名称划分共13项。详细情况见表-7:

2.4 档案行政管理机构现有共性行政权力的特点

综上,我们可以归纳出档案行政机关现有的共性行政权力具有如下特点:

2.4.1 多数档案行政管理机关未将共性权力列入权力清单之中。在文章所涉及的浙江、广东、湖南、湖北、吉林、河北、江苏、福建、安徽、贵州10个省,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青岛、南京、宁波、厦门、武汉、广州、深圳、成都、西安、济南、杭州15个副省级市中,只有浙江省、湖南省、山东省、宁波市、杭州市、长春市6个省市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列有共性权力,只占25个样本省市的24%,不到四分之一。

2.4.2 权力类型划分标准不一。如按权力类型划分共分7种14项,其中行政处罚2项,行政监督1项,行政奖励1项,行政确认1项,行政强制4项,其他行政权力4项,没有划分权力类型的1项。其中的“经济社会发展有贡献的信访奖励”一项,浙江省、宁波市定为“行政奖励”,而杭州市却定为“行政确认”,存在同名不同种类的情况。

2.4.3 同一省内的划分标准亦不相同。如浙江省、宁波市、杭州市同为一省,但对“经济社会发展有贡献的信访奖励”一项的类型划分却不相同。

2.4.4 拥有哪些共性权力认识不一。同为省级或副省级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对拥有哪些共性权力的认识存在差异。13项共性权力中,按涉及的省市数量划分:涉及6个省市的2项,5个省市的5项,3个省市的1项,1个省市的5项。

2.4.5 权力依据多为国家法律法规,亦有地方法规规章。按权力依据划分:共涉及法律法规5部,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2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6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1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1项,《信访条例》1项,没有说明具体法律法规的2项。亦有1项涉及《吉林省规范行政行为建设法治政府若干规定》《吉林省行政执法责任制规定》《吉林省行政执法条例》等地方法规。

2.4.6 权力依据缺失或笼统。在上述6个省市所列共性权力清单中,有一个省所列出的4项共性权力均没有列出相关权力依据,一个省的8项共性权力中有3项没有列出相关权力依据,一个省的10项共性权力中有3项只是笼统地列出“相关法律法规”,而没有列出具体的法律法规。还有的省市只列出了权力所依据的相关法律法规名称,没有列出权力依据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条款。

3 共性行政权力对档案行政管理机关的意义

相当长一个时期以来,档案界更多关注档案行政权力中档案法所赋予的权力,特别是档案行政审批权力和档案行政处罚权。很少关注其他法律所赋予的权力,特别是那些所有行政机关均拥有的行政权力——共性行政权力。共性行政权力对于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到底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3.1 共性行政权力是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存在之基础。从权力法定的原则讲,一个行政机关的全部行政权力均应当由法律来确定。这里所说的法律,主要包括宪法、行政法。而在行政法中既包括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赔偿法、行政强制法、招标投标法、信访条例等所有行政机关均须遵守的共性行政法律法规,也包括档案法等专业或行业行政法律法规。一定意义上,共性行政法律法规使某个行政机构成为具有行政权力的行政管理机关,专业行政法律法规使某个行政机构成为拥有特定专业或行业行政权力的专门行政管理机关。对于档案行政管理机关而言,共性行政权力是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存在的基础。没有共性权力,不能成为行政机关,又何谈得上是专业行政管理机关——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呢。

3.2 共性行政权力是档案行政管理机关权力的组成部分。从依法行政的角度看,正如陈忠海教授所说:“依法治档所依之‘法就是档案法体系或档案法律体系所提供的一切规范,即档案法律规范。通俗地说,也就是与档案、档案工作有关的一切法律、法规和规章。”[3]同理,依法行政所依之“法”就是行政法体系或行政法律体系所提供的一切规范,即行政法律规范。通俗地说,也就是与行政有关的一切法律、法规和规章。因此,由行政法律法规授予所有行政机关的共性权力,自然是档案行政管理机关权力的组成部分。

3.3 共性行政权力是档案行政管理机关的当行之权。从法有授权必须为的角度看,如果一个行政机关拥有某种行政权力,却不使用,就是不作为,就是懒政、怠政。共性行政权力作为档案行政管理机关权力的组成部分,是档案行政管理机关的当行之权。如果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只知其拥有的档案专业管理之权,而不知其所拥有的共性权力,势必会在工作中出现不作为,产生懒政、怠政的后果。

3.4 共性行政权力是档案行政管理机关的当负之责。从权责一致的角度看,共性行政权力既是档案行政管理机关的当行之权,那么由共性权力所产生的后果,就是档案行政管理机关的当负之责。如果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只对其拥有的档案专业管理权负责,而不知还应当对其所拥有的共性权力负责,就可能要对由此产生的不作为、懒政、怠政的后果承担责任。

4 结语

共性权力使档案局成为行政管理机关,档案行政权力使档案局成为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因此,在建立档案行政权力清单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理清档案行政管理中的专业权力,也要理清档案行政管理中的共性权力。既不能任意扩大权力范围,也不能随意放弃应当行使的权力,更要负起当负之责。

参考文献:

[1]刘东斌.部分省份省级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实证分析[J].档案管理,2015(6).

[2]吴雁平.全国副省级市档案行政权力清单实证分析[J].档案管理,2016(1).

干部行政介绍信 篇4

干部行政介绍信范文

1_________: 兹介绍_________同志,于______年____月____日前去你处报到,请接恰!此致 _________(盖章)年 月 日 篇二:()字第 号 ____________: 兹介绍____________同志等____________名到你单位分配工作,请予接洽为荷。盖章机关(附名单)年 月 日

相关阅读: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调动行政关系介绍信办理程序

市委组织部主要负责办理党群部门、人大、政协和法检两院具有干部身份人员及市直部门(单位)、市区乡镇(街道、管委会)副科级以上干部的调配。具体办理程序如下:

一、市直部门(单位)、市区乡镇(街道、管委会)之间干部调动行政关系介绍信办理程序

1、干部本人提出调动申请,并填写《干部调动审批呈报表》,即国家公务员调动审批呈报表或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调动审批表(一式三份),调入、调出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在《干部调动审批呈报表》上签署意见并签章。

2、调入(用人)单位将《干部调动审批呈报表》报市委组织部审核研究,审批签章。

3、市委组织部审批签章后,由调入(用人)单位到市编办开具控编单,调出单位出

具干部行政介绍信。

4、调入(用人)单位由专人持《干部调动审批呈报表》、调出单位干部行政介绍信、编办开具的干部控编单,到市委组织部办公室办理干部行政介绍信。

5、调入(用人)单位持市委组织部开具的干部行政介绍信、调出单位开具的干部工资介绍信和编办开具的控编单到市人事局、财政局办理工资关系。

二、市委及市委组织部任命干部行政关系介绍信办理程序

1、凭市委或市委组织部任命文件复印件到市编办开具控编单。

2、持市委或市委组织部任命文件复印件、原单位干部行政介绍信、市编办控编单到市委组织部办公室开具干部行政关系介绍信。

3、持原单位工资介绍信、市编办控编单和市委组织部干部行政介绍信到市人事局、财政局办理工资关系有关手续。

自治区党委任命干部持自治区党委任命文件复印件、原单位干部行政介绍信到市委组织部办公室开具行政关系介绍信。

三、调往自治区部门(单位)及区外部门(单位)行政关系介绍信办理程序

1、干部本人提出调动申请,并填写《干部调动审批呈报表》,即国家公务员调动审批呈报表或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调动审批表(一式三份),调出、调入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在《干部调动审批呈报表》上签署意见并签章。

2、将《干部调动审批呈报表》报市委组织部审核研究,审批签章。

3、在调入(用人)单位查阅档案结束后,由本人持调入(用人)单位开具的商调函、《干部调动审批呈报表》、原单位干部行政介绍信到市委组织部办公室办理干部行政关系介绍信。

4、持原单位工资介绍信、市委组织部干部行政介绍信到市人事局、财政局办理工资关系有关手续。

干部行政介绍信范文

2干部行政关系如何办理

一、报到时间

20xx年12月12日至12月23日,无特殊原因逾期不报到的,退回xx。

二、行政关系、组织关系和供给关系的办理

1、行政关系:转业干部接通知后,持xx师以上政治机关开据的行政关系介绍信,到接收单位主管区、局人事(干部)部门报到(安置到市公安局的军转干部需携带所有大专以上学历毕业证书);安置到市直部门的团职干部到接收单位人事(干部)部门报到;安置到县(市)区的团职干部到县(市)区委组织部报到。

2、组织关系:转业干部持xx师以上政治机关开据的组织关系介绍信,到报到通知规定的组织部门办理关系接转手续。

档案行政指导工作浅析 篇5

一、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推行行政指导的重要性

1. 行政指导是档案行政部门依法行政的必要补充。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与社会生活迅猛发展, 新的档案行政需求不断增加, 虽然档案部门在法制建设和依法行政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 但也不可能突破立法原则与程序, 随时制定相应的法律来满足这种需求。因此, 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档案行政立法滞后、档案“法律空域”的现象, 这就需要行政指导及时灵活的补充和替代功能加以调整, 以弥补纯法律手段的不足。

2. 行政指导能有效地预防和抑制档案违法活动。

档案违法行为大多是由于档案行政相对人对档案工作不重视, 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 档案工作人员理论水平差、业务能力低、责任心不强、对档案法律法规、工作内容和标准不了解等原因造成的。这些完全可以在违法行为没有形成或尚处于萌芽状态时, 利用行政指导的方式予以消除, 以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3. 行政指导充分体现了档案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要求。

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是档案事业的主管机构, 承担着对档案事业实行“统筹规划, 组织协调, 统一制度, 监督指导”的职能, 在档案知识、信息、政策的掌握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主体优越性, 档案部门如通过行政指导将其掌握的信息传授给行政相对人, 将会有效引导和促进档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另外, 行政指导是一种非强制性的“柔性”行为, 它的实行注重与行政相对人的相互沟通和协调配合, 并且必须获得行政相对人的同意或协助, 这种行为方式与“刚性”的行政法律行为相比更容易被人接受, 也更符合大众心理和社会需求, 从而提高行政相对人自觉守法的意识, 使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与行政相对人之间形成一种相对融洽的合作关系, 体现了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二、我国档案行政指导工作的现状

档案部门实行行政指导有着良好的实践基础。我国档案法制工作起步较晚, 在建国后到1987年《档案法》颁布实施前, 档案工作基本上处于“法律真空”的状态。在这种情形下, 各级档案部门和档案行政人员对档案行政职能的行使基本上是通过示范、劝告、建议、协商、政策指导、提供知识、技术帮助等行政指导的方式进行的, 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当今的新形势下, 进一步开展行政指导工作, 创新行政指导方式, 加强档案行政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档案法制建设不断加强, 档案行政指导工作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重执法、轻指导, 档案行政指导职能被弱化;缺乏创新意识, 指导的方式单一, 方法落后;缺少理论研究, 没有意识到行政指导在档案行政管理中的重要性;行政指导执行人素质参差不齐, 导致相对人对指导缺乏信任;混淆了行政执导与行政执法的区别, 把行政指导当成强制性的行政执法活动来开展;行政指导的随意性太强, 缺乏必要的程序控制等。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 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档案部门行政职能的发挥, 阻碍档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三、加强档案行政指导工作的几点建议

1. 加强领导, 明确责任, 为档案行政指导提供组织保障。

《档案法》颁布实施后, 我国档案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轨道, 行政立法、行政执法等行政法律行为成为档案部门管理档案事业的重要方法, 行政指导职能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因此, 必须首先要在思想上和制度上提供保证。一是部门领导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档案行政指导工作的重要性, 并采取有效措施促使档案部门转变重执法轻指导的行政观念;二是加强领导, 指定专门的领导和机构负责行政指导的理论研究和具体落实, 如以采取以一把手为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业务处室成员为负责人的行政指导工作领导小组, 负责行政指导工作的统筹领导, 组织实施;三是明确责任, 把行政指导工作列入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考核目标, 与部门的工作业绩挂钩, 保证行政指导工作的落实。

2. 健全制度, 完善机制, 加强档案行政指导工作体系建设。

档案行政指导工作形式多样, 方式灵活, 内容全面。我们只有将其制度化、系统化, 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取得最佳效果。一是行政辅导制度。对行政档案对人进行档案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等方面辅导, 使档案行政相对人对自己在从事档案工作中的权力、义务及应遵循的标准、程序有明确的了解。二是行政提示制度。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 告知或提醒行政相对人履行义务, 预防违法行为发生。三是行政建议制度。对档案行政相对人在工作中存在的制度缺失或违法化倾向, 或在处理违法行为的同时, 向当事人、单位或主管部门制发《行政建议书》, 提出相关建议和意见, 督促其规范、科学、合法地从事档案工作。四是行政警示制度。对无严重后果、违法情节轻微、无主观故意等档案违法行为, 通过警示教育的方式予以制止, 让相对人认清利害关系, 自觉改正违法行为, 防止违法行为进一步扩大。五是处罚案件回访制度。对情节严重的处罚案件或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件, 设定期限进行回访, 督促落实纠违措施, 巩固行政执法效果。

3. 明确程序, 加强监督, 为档案行政指导科学化、规范化提供保障。

档案行政指导是一种行政管理方式, 它的实施必然会对行政相对人产生一定影响, 为保证行政相对人利益, 防止乱指导、瞎指导现象发生, 必须加强行政指导程序建设。行政指导一般分为针对不特定行政相对人的指导和针对特定相对人的指导。在针对不特定相对人进行行政指导时, 应通过调研, 制定出可行性方案, 然后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 经领导批准后发布实施, 并在实施后及时总结经验;在对特定的行政相对人进行指导时, 应先选定合适的指导对象, 征得对方的同意和配合, 然后深入调研, 拟定方案并组织实施, 帮助相对人达到预期目的, 最后进行回访总结。同时, 档案行政部门在指导过程中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制作《征求意见书》、《行政提示书》、《行政建议书》、《行政告诫书》等行政指导文书对行政指导程序进行规范和完善, 以保证行政指导的合理性、合法性, 达到在行政指导过程中实现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目的。

4. 总结经验, 积极创新, 为档案行政指导工作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档案行政指导的灵活多样性为其发展与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 要结合工作实际采取学习借鉴、调查研究、分阶段总结等方式, 积极探索富有创新性、实用性、前瞻性和档案行业特色的行政指导模式, 不断地为档案行政指导工作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5. 加强培训, 深入调研, 为档案行政指导提供智力支持。

论档案行政指导 篇6

关键词:档案行政;行政指导;档案行政指导;依法行政

行政指导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日本首先出现的一个当代行政法意义上的概念。行政指导作为一种灵活有效的行政管理手段,在日、德、美、韩等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得到了广泛运用。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政府职能的转变,行政指导在经济领域和社会管理领域也已经得到广泛运用。在档案行政管理领域也开始得到运用,如,昆山市档案局已经发布了《昆山市档案局行政指导工作实施意见》[1],昆明市呈贡县档案局制定了《昆明市呈贡县档案局行政指导工作手册》[2]。

档案行政指导,是指县级以上档案行政管理机关(以下简称“档案行政管理机关”)为实现特定的行政目的,在其法定的职权范围内或者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以指导、劝告、提醒、建议、协商、制定和发布指导性政策、提供技术指导和帮助等非强制性方式,引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作出或者不作出某种行为的活动。档案行政指导也是依法治档、依法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

1 档案行政指导的性质

1.1 档案行政指导是一种档案行政行为。“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为达到行政目的的一切行为。它包括直接或间接产生法律效果的和尚未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即行政行为不仅包括行政法律行为,还包括行政事实行为”,“行政指导是一种新型的行政行为”。[3]对于档案行政管理来说档案行政指导也是一种新型的行政行为,是一种有别于档案业务指导的行政行为。“档案行政指导是一种不以行政强制为特征的新型行政手段或方式。”[4]

1.2 档案行政指导不具有强制力。档案行政指导“是档案行政主体为实现档案行政目的,通过倡导、引导、劝告和激励等方式,指导档案机构和档案工作者按照某种规范作为或者不作为的一种不具有强制拘束力的行政行为”。[5]档案行政指导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力,这是档案行政指导区别于传统行政行为的最关键的因素。档案“行政指导在法律上的非强制性表现为:①行政指导推行的手段具有非强制性,它只是使用建议、劝告等非常柔性的行政手段实施指导;②行政指导目的的实现不以强制力为后盾,相对人不接受行政指导时,行政主体不得擅自强制执行,或申请法院强制执行;③行政相对人拒绝行政指导后不会遭致行政主体的不利处分”。[6]

1.3 档案行政指导具有弱权力性。档案行政指导虽然没有法律上的强制力,相对人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档案行政管理机关不得因相对人的不接受而对其予以不利处分,它主要依靠相对人的自觉、自愿产生作用。但是,档案行政指导之所以能够发挥作用,是因为其背后有能够发挥强制作用的档案行政权力在发挥间接控制的作用。因为,档案行政指导行为是依职权而为,具有组织法上的依据,这又说明档案行政指导是一种权力行为。不过,权力本身有强弱之分。档案行政指导主要依靠档案行政管理机关以其所处的优势地位等影响力而非强制力作用于相对人,使相对人在自觉、自愿的前提下接受档案行政指导来实现其所要达到的档案行政管理的目的。因而,“同其他带有强制力的强权行政行为相比,行政主体基于行政职权作出的行政指导只是一种弱权力性行政行为,这种弱权力主要表现为一种具有公信力的影响力”。[7]

2 档案行政指导的特点

2.1 档案行政指导权既是法律、法规和规章赋予档案行政管理机关的一项权力,又是一项必须履行的职责。档案行政指导坚持法律优先的原则,即必须在法律法规的范围内进行。首先,档案行政指导必须在职能范围之内进行,不能越权或者无权指导。其次,档案行政指导相对于行政权力行为是一种柔性的档案行政管理方式,但同样是一种职权行政行为,必须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精神、原则、规则或者政策的限制。

2.2 档案行政指导是档案行政管理机关非强制性行政行为。主要采用指导、劝告、提醒、建议、协商、制定和发布指导性政策、提供技术指导和帮助等非强制性手段获得档案行政管理相对人接受管理,档案行政管理相对人有权自主作出决定接受或拒绝接受、听从、配合行政指导。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在实施行政指导的过程中,不得采取或者变相采取强制措施迫使当事人接受行政指导,并不得因当事人拒绝档案行政指导而对其采取不利措施。

2.3 档案行政指导是一种事实行为,它不产生法律效果,是档案行政管理机关为实现一定的档案行政管理目的的行政行为。开展档案行政指导的根本目的,是遏制档案违法行为,帮助档案行政管理相对人实现一定利益,促进社会档案事务和谐发展。

2.4 档案行政指导行为是一种不以档案行政相对人意志为转移,可以由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单方面实施的行为。档案行政指导行为由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单方面实施就可以完成,并不必然要求档案行政相对人的配合。

2.5 档案行政指导是具有一定引导性和诱导性的行政行为。档案行政主体通过指导、劝告、提醒、建议、协商、制定和发布指导性政策、提供技术指导和帮助等积极行政行为,引导和诱导档案行政相对人自觉作出档案行政主体所希望的行为。

2.6 档案行政指导是一种主动、灵活、多元的行政行为。

3 档案行政指导的原则

3.1 自愿性原则。档案行政指导行为应当以档案行政相对人自愿为前提,充分尊重档案行政相对人的自主选择,通过综合指导说理,使档案行政相对人认同和自愿接受,以达到预期的档案行政管理目的。

3.2 合法性原则。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在法定职责、职能和管辖事务范围内开展行政指导,所实施的指导行为应当合乎法律规范和基本法理,不得侵害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3.3 合理性原则。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实施行政指导必须基于正当的动机和目的,必须是为了社会的公共利益或是为了行政相对方的合法权益。不得基于个人或小团体的私利或其他不正当目的,利用优越于行政相对方的地位强加于行政相对方,迫使行政相对方接受档案行政指导。

3.4 公开、公平、公正性原则。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实施档案行政指导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外都应公开,将档案行政指导的依据、内容、方法、程序及档案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权利等在办公场所、工作网站公示,依法保障档案行政管理相对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平等对待档案行政相对人,在相关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对不同档案行政相对人应当实施相同或者类似的档案行政指导。不能差别对待,不能厚此薄彼,不得偏袒徇私。

3.5 灵活、效率、便民性原则。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应当灵活实施档案行政指导,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形式。注重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效能,为档案行政相对人提供高效、便捷的指导服务。

4 档案行政指导的分类

档案行政指导有多种分类方式,按功能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4.1 规制性档案行政指导。规制性档案行政指导是档案行政管理机关为了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对妨碍社会档案秩序、危害公共档案利益的行为加以预防、规范、制约的档案行政指导。主要适用于需要预防当事人可能出现的妨害档案行政管理秩序的违法行为。

4.2 调整性档案行政指导。调整性档案行政指导是行政相对方之间发生利害冲突而又协商不成时,由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出面调停以求达成妥协的行政指导。主要适用于对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发生的利害冲突进行调整。

4.3 助成性档案行政指导。助成性档案行政指导是档案行政管理机关为行政相对方出主意以保护和帮助行政相对方利益的行政指导。主要适用于需要从技术、政策、安全、信息等方面帮助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增进其档案合法利益的。

5 档案行政指导的作用

档案行政指导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积极作用:

5.1 有利于拓展档案行政监管的领域,弥补现行档案法律手段的不足。现代社会的发展一日千里,新的行业领域、新的记录形式、新的记录载体不断涌现,而档案法律由于受立法成本、档案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发展程度、档案立法者的认识水平等限制,具有明显的滞后性,不可能及时对所有新出现的行业领域、新的记录形式、新的记录载体等作出明确的规定。因此,灵活地适用档案行政指导予以调整和补充单纯档案法律手段的不足就显得尤为重要。档案行政指导可以灵活自如地采用随机应变的对应措施对这些新兴行业领域、新的记录形式、新的记录载体实施管理,从而弥补档案法律手段的不足,拓展了档案行政管理的领域,并可为以后立法或修改完善已有档案法律奠定良好基础。

5.2 有利于完善档案行政管理机关的职能。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档案行政管理机关也应随之转变。一方面,要加强对社会档案事务和馆藏档案的管理;另一方面,要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档案事务与档案信息服务。而档案行政指导正是适合于这种需要,如,档案行政指导中的信息发布制度,有利于为档案行政相对人提供准确、完整的信息;档案馆(室)示范制度,有利于帮助档案行政相对人合理分配资源,以最小的投入获得对本单位档案的最佳保护。另外,档案行政指导是一种柔性行政行为,与传统的附带强制命令色彩的档案“业务指导”的行政管理方式和以处罚、审批等档案行政执法手段为主的强制性行政方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亲和力,其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置于一个相对平等的地位,更有利于档案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

5.3 有利于提高档案行政管理的效能,降低档案行政成本。现代社会的发展日趋复杂化和多元化,国家为推进社会公益,往往是通过扩大行政权力,加强行政干预来实现。但行政强制并不是万能的,常常会因为行政相对人有形或无形的抵制而大大降低功效。档案行政指导作为一种权力色彩较弱的档案行政管理手段,会促使相对人主动参与实现档案行政目的或自觉服从于档案行政管理机关意志,有利于将档案行政目的内化为被管理者的自主意识,从而提高档案行政管理效能。另外档案行政指导中的告诫制度,可以通过对处于违法萌芽状态或轻微违法尚未对他人或社会公益造成危害的行为的及时警示,督促档案行政相对人及时改正错误,避免进入立案调查等档案行政处罚程序,从而降低了档案行政成本。

5.4 有利于促进“服务性档案管理机构”的实现。运用规制性的档案行政指导,通过告诫、规劝、提醒、提示等方式,可以减少或避免档案行政相对人违法现象的发生,有助于实现日常档案行政指导与档案行政执法的统一;运用调整性的档案行政指导,通过协调、劝告、调停的方式,解决档案所有者与档案利用者之间,档案所有者与档案保管者之间,档案利用者与档案保管者之间的矛盾、纠纷、冲突,有助于维护档案所有者、利用者和保管者的合法权益;运用助成性的行政指导,通过引导、辅导、培训、信息发布等方式,可以帮助和促进档案行政相对人通过合理有效管理档案与档案事务,实现自身利益的增加和事业发展,有助于实现服务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

6 档案行政指导的范围

档案行政指导的范围是指档案行政管理机关依照法律法规赋予的权限,对所管辖的档案事务进行档案行政指导的范畴和界限。依据档案法规规章与规范性文件的有关规定,笔者认为,档案行政指导适用范围可以归纳为:①需要从技术、政策、安全、信息等方面帮助当事人增进其档案事务方面的合法利益;②需要预防当事人可能出现的妨害档案行政管理秩序的违法行为;③指导帮助行政相对人完善档案管理行为,预防或者避免行政相对人违反档案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行为发生的;④需要对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发生的档案事务方面的利害冲突进行调整的;⑤法律法规赋予档案行政管理机关监督管理职责,但未明确监督管理措施和手段的;⑥其他需要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实施行政指导的情形。

7 档案行政指导的控制

从依法行政上说,法律不承认非强制性的档案行政指导行为可以随意实施,它要受到法律和行政程序的约束与调整。

7.1 对档案行政指导的法的约束。档案行政指导必须依法指导,所依据的“法”不仅包括法律规范(组织法、行政法、权力机关制定的涉及档案工作的各种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等),还包括法治精神(如正义、平等、保障人权等)。档案行政指导作为档案行政主体的行为,必须有“法”上明确的管理档案事务及范围的授权,“档案行政指导行为必须在所规定的权限范围内作为,凡超越规定的权限范围的档案行政指导,即为无效的档案行政指导。”[8]

7.2 对档案行政指导的程序约束。“档案行政指导必须通过正当程序来运作,建立相应的程序制度来有效地保护行政管理相对人,防止行政专横,提高行政效率,实现行政目标,这也是行政法治的内在要求。”[9]档案“行政指导的程序规则应适用行政程序的一般程序规则。即抽象的行政指导适用行政立法等抽象行政行为的一般程序规则,具体的行政指导适用具体行政行为的一般程序规则”。[10]档案行政指导还应建立与完善相关程序制度,如审议制度、信息公开与告示制度等相关制度。

7.3 对档案行政指导的司法约束。为防止档案行政指导的滥用、误用,并充分发挥档案行政管理功能,必须将档案行政指导纳入法制化轨道,接受司法审查,保证司法救济。“将行政指导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是对行政指导进行监督和对相对人提供救济的最好的方式”,“体现‘有损害必有救济的责任行政的要求”。[11]司法约束包括行政诉讼、行政复议、行政赔偿和行政补偿等。

8 结语

档案行政指导作为一种新型的行政行为,在档案行政管理依法行政中将日益发挥积极的作用。当然,档案行政指导的法治建设则是一项任重道远的系统工程,需要档案学术界和实践界结合我国的具体档案行政管理实际,不断研究解决档案行政指导的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科学地理解和运用档案行政指导,不断探索和完善其具体操作方式,加强档案行政指导制度建设,实现档案行政指导规范化与法治化。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依法治档研究》(项目编号:13BTQ068)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http://wenku.baidu.com/view/1b8ab274a417866fb84a8eac.html.

[2]http://www.docin.com/p-353047492.html.

[3][6][7]上海市人民政府行政法制研究所“行政指导”课题组.中国行政指导的实践与理论研究(上)[J].政治与法律,2003(3):35~46.

[4][5]陈婷婷.浅谈我国档案法的特点[J].经营管理者,2013(20):232.

[8][9]袁光.加强档案行政指导规范的思考[J].中国档案,2008(5):16~17.

[10]吴华.论行政指导的性质及其法律控制[J].行政法学研究,2001(2):45~52.

[11]杨成.论行政指导的司法审查[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1):160~163.

档案中的行政介绍信 篇7

关键词:《档案法》;档案行政管理;档案行政权;约束

行政法是调整国家行政管理中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行政法的“重心是控制和规范行政权,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1]《档案法》(包括《档案法实施办法》)是行政法,但是,档案界对《档案法》约束控制档案行政管理权力的认识不足,这不仅不利于依法治档,也不利于档案行政管理依法行政,应该引起档案界同仁的重视。

1对《档案法》的认识与实施

《档案法》的颁布实施之初,对《档案法》的认识还是比较到位的。在《档案工作》杂志1987年第10期的社论中指出:“我国《档案法》具有显明的社会性,它不只是为档案部门行使权力的一种立法,而且是立足于国家和着眼于让会,……正确地调节国家与集体和个人之间正当利益的行为规范。各级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者,必须明确,在法律面前不仅应当和其他普通公民一样享有完全平等的权利,而且,从自身工作职责而言,应当具有更加严格的遵法义务和高度的遵法意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档案法》,全面理解其精神实质,而且,要以身作则,……自觉地树立严格依法办事的法制观念。要虚心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使自己成为执行《档案法》的模范。”[2]1987年9月7日印发的《国家档案局关于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通知》中也强调:“各级档案部门在开展档案工作中,要依法办事,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必须以《档案法》为准绳;处理一切档案事务必须遵循《档案法》的原则,绝不能超越《档案法》允许的范围。”[3]从中看出,当时,已认识到《档案法》既赋予了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一定的权力,又将其控制约束在一定的范围内,并强调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依法办事,不能超越《档案法》允许的范围,做执行《档案法》的模范。然而,随后的认识却发生了变化,形成几乎“一边倒”的现象,就是基本上把《档案法》作为管理档案事业的权力工具来看待,最典型的是把《档案法》当“武器”的观点。据对知网检索,在“档案及博物馆”学科中以“《档案法》”并且包含“武器”为检索词,以“全文”为检索项进行检索,共检索到相关文献815篇,时间从1987年一直持续到2012年。这里,随手摘录几段:

把《档案法》当“武器”的认识,最早是1987年王庆成提出的,他认为:“《档案法》作为法律是档案工作者手中的一种武器。”[4]

1988年,石怀川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颁布施行,……为我们档案工作者依法行使职权,发展档案事业给予了思想武器和法律武器。”[5]

2002年,张姣荣认为:“《档案法》是搞好档案工作的有效武器。”[6]

到2012年,依然有人认为:“《档案法》是我国档案事业的准绳,……又是各级档案部门和广大档案工作者做好档案工作的有力武器。”[7]

从上述来看,把《档案法》当做“武器”的认识在档案界很普遍,这种认识值得商榷。所谓“武器”,是用来对付敌人,把《档案法》当做“武器”,实际上,有把档案行政管理相对人当“敌人”来对付之嫌。“‘武器从来是对别人不对自己,而《档案法》对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各级各类档案馆也都有规定和约束,它们都是《档案法》管理的对象,把《档案法》当做武器,实际上,是将档案行政管理者自己置于《档案法》的约束之外了。”[8]明显地有违于行政法“控制和规范行政权”的重心。

把《档案法》当做“武器”来使用的典型做法,就是把《档案法》当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应该说在《档案法》实施之初,1988年由国家档案局、国务院法制局组成联合检查组进行的执法检查与国家档案局对《档案法》的认识是相一致的。那次档案执法检查的对象包括“各级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工作,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各级各类档案馆的工作”。[9]“那次档案执法是‘手电筒,也是‘镜子,照别人,也照自己。”然而,“那次全国性的检查后,各地在档案执法实践中,出现了检查范围的‘缩水。渐渐缩小为只对所辖区域内各级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检查。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国家综合档案馆从被检查的范围内退出,不再是档案执法的对象。档案执法成了‘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10]以至于“某些档案人员至今仍有一种误解,‘依法治档就是我用法来治人”,[11]从而导致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一直游离于《档案法》的约束控制之外。

档案界对《档案法》约束控制档案行政管理权力的认识不足,也可从文献中反映出来。据对知网检索,在“档案及博物馆”学科中分别以“对档案局执法检查”、“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执法检查”或以“《档案法》”并且包含“行政权制约”、“控制行政权力”、“控制行政权”、“行政权力约束”、“行政权约束”为检索词,以“全文”为检索项进行检索,检索到期刊相关文献均为0篇。从中看出对这个问题,无论是实践还是理论研究都基本处于空白。

2《档案法》对档案行政管理权力的约束

《档案法》对档案行政管理权力的约束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档案法》本身的约束,二是要遵从行政法基本原则的约束。就《档案法》对档案行政管理权力的具体约束,可分为两个方面:

2.1管理范围的约束。管理的范围又分为“事”和“物”两个方面

2.1.1管理“事”的范围。《档案法》第六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事业,并对本行政区域内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工作实行监督和指导。”《实施办法》第八条第三款规定:“监督、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的档案工作,依法查处档案违法行为。”第四款规定:“组织、指导本行政区域内档案理论与科学技术研究、档案宣传与档案教育、档案工作人员培训。”也就是说,《档案法》将档案行政管理“事”的范围限制在档案工作、档案理论与科学技术研究、档案宣传与档案教育、档案工作人员培训这些方面。

2.1. 2管理“物”的范围。管理的“物”就是“档案”,需要说明一下,档案行政管理不直接管理“档案”,而是,通过管理拥有档案的档案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档案事务来管理的。《档案法》调整的档案范围,即《档案法》第二条的规定:“本法所称的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就是说,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管理“物”的范围是那些产生和保管“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的档案事务。

2.2具体管理权的约束。《档案法》对档案行政管理权力约束控制的具体条款并不多,也不太明显,但这并不等于没有约束控制。按照行政法对行政管理机关“法无规定不可为”的基本原则,《档案法》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赋予了一定的权力就等于约束限制了权力,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只能行使《档案法》规定的权力,超出规定的权力范围,就有违法之嫌。下面,就主要的具体管理权作以阐述。

2.2.1对监督和指导权的约束。《档案法》第六条规定了监督和指导的权力,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释解》中的解释为:监督是指“通过对法律、法规、规章实施情况的检查,督促有关方面依法做好档案工作”。指导是指“通过业务上的辅导、咨询、政策的阐释,使有关方面做好档案工作”。[12]这实质上是对监督和指导的权力进行了约束限制。尤其对“指导”权力的约束是非常明显的,这里的“指导”与常说的“业务指导”大相径庭,是指行政指导。

2.2.2对查处档案违法行为的约束。《档案法实施办法》第八条第三款规定,“依法查处档案违法行为”,这就要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在查处档案违法行为时,要程序合法、规范,要以法律为准绳依法查处。这里的法不仅指《档案法》,还包括其他相关法律,主要是相关行政法律。

2.2.3对非国有档案的档案行政管理相对人档案事务的管理约束。对非国有档案的档案行政管理相对人档案事务的管理不能像国有档案的档案事务那样细,管到“集中管理”、“定期向档案馆移交档案”等。只能按照《档案法》第十六条规定来管理,即“对于保管条件恶劣或者其他原因被认为可能导致档案严重损毁和不安全的,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有权采取代为保管等确保档案完整和安全的措施;必要时,可以收购或者征购”。实际是在限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管理非国有档案所有者的档案事务的程度。

2.2.4对行政强制权的约束。《档案法》第十六条对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采取代为保管、收购或者征购的规定,是《档案法》中唯一的行政强制项目,并对其行使限制了条件。虽然条件比较笼统需要细化,但表明不能随便行使这一权力。

3超越《档案法》对档案行政管理权力约束的现象

3.1扩大管理范围现象。以《湖南省民营企业档案管理暂行办法》为例,该《办法》第二条规定:“本办法所称民营企业档案,是指民营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等各项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按照《档案法》的规定,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非国有档案只管其中那些“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事务,具体管理程度范围应该限制在第十六条的范围内。该《办法》明显的是越权扩大了管理范围。其他一些地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民营企业档案管理办法》、《家庭档案管理办法》、《社区档案管理办法》、《村级档案管理办法》基本大致相同,而且有些连立法依据的条款都没有。

3.2扩大管理权限现象

3.2.1扩大对非国有档案的档案行政管理相对人档案事务管理权限现象。还以《湖南省民营企业档案管理暂行办法》为例,该《办法》对民营企业的档案的管理如建立档案机构、明确档案管理部门与人员、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档案工作部门的职责、分类、归档时间等都作了规定。明显超出了《档案法》第十六条的范围,是越权扩大了管理权力。再以《哈尔滨市家庭档案管理办法(试行)》为例,该《办法》第五条规定:“家庭应确定一名家庭成员负责家庭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学习掌握必要的档案法律知识和档案管理技能,定期整理家庭档案,并向家庭成员通报家庭档案整理情况。”这明显地超出了《档案法》的管理权限范围,显然,有侵犯公民权利、干涉公民对家庭事务处置权之嫌。

3.2.2“指导”权力的扩大。对于“指导”,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至今很少是按照“通过业务上的辅导、咨询、政策的阐释,使有关方面做好档案工作”的要求去进行的,多数情况下,还是按照计划经济时代的“业务指导”方式去行使“指导”权的,“业务指导”的权力明显地超过“行政指导”的权限,而且,在现在还有扩张的趋势,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将业务指导与档案执法相结合。有的是“执法与业务‘合力增强”,使“业务指导更有权威了”;[13]有的是“档案业务指导工作必须借助档案行政执法来促进,两者应紧密结合”。[14]这些做法,实际是在超越《档案法》的约束扩大“指导”权力。

3.2.3超越《档案法》权限的现象。在现实中,超越《档案法》权限的现象时常发生,甚至引起了行政诉讼,最典型的是湖南省芷江县村民状告县档案局案。案由是:芷江县档案局发布“芷档法字[1999]O1号”《关于宣布芷江档案馆保存的126号全宗125号案卷第138页和140页档案后添写部分不具有法律效力的通告》(简称“1号通告”),致使村民以失去15亩山地所有权为由,向县人民法院提起档案行政诉讼。经法院审理,县档案局败诉。法院作出判决的理由是县档案局的“1号通告”“运用法律错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当依法行政,而县档案局作出添写的档案内容无效的宣布,法律依据不足。”[15]其原因就是该县档案局超越了法定职责权限。

4控制约束行政管理权力的趋势

依法行政的首要标志就是要加强对行政权的控制,随着依法行政的深入,对行政管理权力控制约束也越来越严。一是从立法上,行政立法正由部门立法向专家学者立法转变;二是限制行政许可。依据《行政许可法》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有关规定,国家档案局按照要求分三批取消33项国家档案局行政审批项目,到2004年只保留行政许可项目3项和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3项。许可项目在逐渐减少。从这种趋势看,无论《档案法》如何修改,扩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行政权力的可能性是不大的,而控制约束的可能性会增大。

5结语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到,《档案法》不仅仅是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更好地管理档案行政管理相对人而立,更多的是为了控制约束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权力而立。通俗地讲,就是《档案法》不仅法他人,同时,还要法自己,而且,更主要的是法自己。当然,控制约束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权力并不等于取消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权力,它要求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来行使行政权力。因而,加强学习,搞清档案法律关系,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既是档案行政管理工作依法行政的需要,也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注:本文为2012年度河南省档案局科技项目《转变档案行政管理职能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为:2012—R—05 。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9276.htm.

[2]社论.建设我国档案事业的法律保障[J].档案工作,1987(10).

[3]国家档案局关于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通知 [J].档案工作,1987(10).

[4]傅华整理.贯彻档案法 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国家档案局举行档案法座谈会[J].档案工作,1987(10).

[5]石怀川.保证和促进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法律 ——学习档案法的几点体会[J].档案,1988(2).

[6]张姣荣.企业档案行政执法难的原因与对策[J].湖南档案,2002(12).

[7]曲晓琳.有效保护和利用档案,促进档案事业健康发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6).

[8]王雯.质疑“以《档案法》为武器”说[J].档案管理,2011(4).

[9]国家档案局、国务院法制局联合发出通知今年将对《档案法》贯彻执行情况进行检查[J].档案工作,1988(4).

[10]吴雁平.1987年~2010年档案执法实践回顾与思考[J].档案管理, 2011(4).

[11]肖正德.打铁先得本身硬——谈档案部门的“依法”意识[J].中国档案,1995(5).

[12]郭树银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释解[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38.

[13]李惠铭、王桂兰.档案法制与业务指导的“四个结合”[J].北京档案,2003(7).

[14]华晶.新时期加强档案业务指导工作的几点构想[J].兰台世界,1999(12).

[15]田兴华等.震惊全国的档案行政诉讼第一案[J].湖南档案,2000(5).

上一篇:出租车转让协议(修改)下一篇:咫尺和天涯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