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精选11篇)
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篇1
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城乡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维护集贸市场经营秩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集贸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2〕15号)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国城乡集贸市场经营活动中的计量器具管理、商品量计量管理、计量行为及其监督管理活动。本办法所称城乡集贸市场(以下简称集市)是指由法人单位或者自然人(以下简称集市主办者)主办的,由入场经营者(以下简称经营者)向集市主办者承租场地、进行商品交易的固定场所。
第三条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对全国集市计量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集市计量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四条
集市的计量活动应当遵循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保证计量器具和商品量的准确,正确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第五条
集市主办者应当做到:
(一)积极宣传计量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集市计量管理及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制度,并组织实施。
(二)在与经营者签订的入场经营协议中,明确有关计量活动的权利义务和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根据集市经营情况配备专(兼)职计量管理人员,负责集市内的计量管理工作,集市的计量管理人员应当接受计量业务知识的培训。
(四)对集市使用的属于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登记造册,向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并配合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及其指定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做好强制检定工作。
(五)国家明令淘汰的计量器具禁止使用;国家限制使用的计量器具,应当遵守有关规定;未申请检定、超过检定周期或者经检定不合格的计量器具不得使用。
(六)集市应当设置符合要求的公平秤,并负责保管、维护和监督检查,定期送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所属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公平秤是指对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因商品量称量结果发生的纠纷具有裁决作用的衡器。
(七)配合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做好集市定量包装商品、零售商品等商品量的计量监督管理工作。
(八)集市主办者可以统一配置经强制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提供给经营者使用;也可以要求经营者配备和使用符合国家规定,与其经营项目相适应的计量器具,并督促检查。
第六条
经营者应当做到:
(一)遵守计量法律、法规及集市主办者关于计量活动的有关规定。
(二)对配置和使用的计量器具进行维护和管理,定期接受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指定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对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
(三)不得使用不合格的计量器具,不得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或者伪造数据,不得破坏铅签封。
(四)凡以商品量的量值作为结算依据的,应当使用计量器具测量量值;计量偏差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结算值与实际值相符。不得估量计费。不具备计量条件并经交易当事人同意的除外。
(五)现场交易时,应当明示计量单位、计量过程和计量器具显示的量值。如有异议的,经营者应当重新操作计量过程和显示量值。
(六)销售定量包装商品应当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的规定。
第七条
计量检定机构进行强制检定时,应当执行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并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检定,确保量值传递准确。
第八条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做到:
(一)宣传计量法律、法规,对集市主办者、计量管理人员进行计量方面的培训。
(二)督促集市主办者按照计量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的要求,做好集市的计量管理工作。
(三)对集市的计量器具管理、商品量计量管理和计量行为,进行计量监督和执法检查。
(四)积极受理计量纠纷,负责计量调解和仲裁检定。
第九条
集市主办者或经营者申请计量器具检定,应当按物价部门核准的项目和收费标准缴纳费用。
第十条
消费者所购商品,在保持原状的情况下,经复核,短秤缺量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集市主办者要求赔偿。集市主办者赔偿后有权向经营者追偿。
第十一条
集市主办者违反本办法第五条第(四)项规定的,责令改正,逾期不改的,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集市主办者违反本办法第五条第(五)项规定的,责令停止使用,限期改正,没收淘汰的计量器具,并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集市主办者营业执照。集市主办者违反本办法第五条第(六)项规定的,限期改正,并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二条
经营者违反本办法第六条第(二)项规定的,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没收计量器具,并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经营者违反本办法第六条第(三)项规定,给国家和消费者造成损失的,责令其赔偿损失,没收计量器具和全部违法所得,并处以2000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经营者违反本办法第六条第(四)项规定,应当使用计量器具测量量值而未使用计量器具的,给予现场处罚,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经营者销售商品的结算值与实际值不相符的,按照《商品量计量违法行为处罚规定》第五条、第六条的规定处罚。经营者违反本办法第六条第(五)项规定的,给予现场处罚。经营者违反本办法
第六条第(六)项规定的,按照《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的规定处罚。
第十三条
从事集市计量监督管理的国家工作人员违法失职、徇私舞弊,情节轻微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四条
本办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由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决定。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按照本办法实施行政处罚,必须遵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行政案件办理程序的有关规定。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2002年5月25日起施行。
起草说明
《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办法》(送审稿)起草说明
一、制定目的和指导思想
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涉及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关心的重点,是消费者反映问题的热点,是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也是计量监管执法的难点。
集贸市场法制意识较差、摊主流动性大,其复杂性主要体现在:
1.模式不一,有单位主办、私人承包、合伙经营和无主办者等。
2.规模不一,从小集市到大型农贸市场等。
3.使用计量器具不一,从木杆秤、案秤、度盘秤到电子秤等。集贸市场的复杂性给计量管理带来了困难,主要体现在难管、难检、难治本: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投入了较高的管理成本,如执法人员配合技术人员集中检定,请媒体、工商、公安配合集体行动,有的违法处罚甚至动用法院强制执行。这种集中、突击性的方式,对解决周期性强制检定来说,不是治本的根本办法,不能达到长效管理的目的。治理整顿市场经济秩序,是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注的工作,必须从与老百姓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领域入手,规范集贸市场的计量行为,加强对集贸市场的计量监督管理,是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措施。
编制本办法的指导思想是:抓共性问题,抓标本兼治,抓重点集市。抓共性问题,即抓集市主办者,将管理对象从经营者(摊主)上移到主办者,从“谁经营谁负责”深化到“谁主办谁负责”。抓标本兼治,即从新的管理方法入手,制定既有可操作性,又有助于长效管理的规范,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抓重点集市,即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从基础较好的集市入手,抓好一个,整治一批。
二、制定过程
2000年4月,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委托华东国家计量测试中心承担《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规定》的编制任务,由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具体实施。接到下达任务后,华东国家计量测试中心在《上海市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规定》的基础上,结合全国各地实际,组织讨论,进行修改,并于当年6月,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计量处发出《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规定(讨论稿)》,征询意见。至9月底共收到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反馈的信函、意见及电话。经汇总,归纳成20条修改意见(详见附件)。在对反馈意见组织讨论的基础上,对讨论稿进行了修改,形成《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规定(修改稿)》,于2001年1月报国家局计量司。2001年7月5日-8日,结合全国综合治理整顿经济秩序,在国家局计量司的主持下,由各大区中心质量技术监督局、有关地方局和技术机构参加,对《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规定(修改稿)》再次进行了全面、充分的研讨,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规定(报审稿)》。2001年11月,以局函(国质检量函〔2001〕480号)征求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意见,与此同时征求总局各有关司(局)意见,修改后形成此稿。
三、需说明的问题
1.适用范围
集贸市场中的计量监督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计量器具的监督管理;
二是商品量的监督管理;
三是计量行为的监督管理。
本办法主要解决用于集贸市场商品交易中的计量器具的强制检定、商品量计量以及相关计量行为等问题,这是集贸市场问题的焦点,目前尚无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亟待规范。同时,对集贸市场中定量包装和零售商品等商品量的管理加以规范。
2.明确市场主办者的职责
制定本办法的主要思路是将集贸市场计量器具强制检定的法律责任分解,明确集市主办者和经营者各自的职责,理顺集贸市场的强检管理。按照通常的做法,对集贸市场的计量器具直接管理到经营者,由于其抵触情绪严重,致使强制检定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经分析,集市计量器具的法律责任和义务可分解为:
1).计量器具登记造册、备案、申请检定。
2).周期检定。
3).未经检定、超检定周期或者经检定不合格继续使用的。
4).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或者伪造数据进行作弊。
本办法拟明确将前3条法律责任和义务由集市主办者承担,第4条由经营者承担,即集市主办者承担主要责任,“谁经营谁负责”。由于管理者相对于经营者来说,对象明确、相对稳定,因此,这样的管理有其可操作性和便利性。
3.鼓励集市主办者统一配备经强检合格的计量器具
集市经营者的流动性大,导致由经营者自行配备的计量器具的流动性也大,以致相当一部分计量器具不能接受强制检定,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因此,在管理上,除了明确由集市主办者承担主要法律责任和义务外,还需要采取新方法,让集市逐步做到“人流物不流”,即鼓励集市主办者统一配备一定数量的、经强检合格的计量器具,提供给流动性大的经营者使用,人物分离,强检问题迎刃而解。同时,应考虑到集市主办者的利益,加强宣传和公示,让老百姓了解这类集市的计量器具是准确可靠的。百姓心中自有一杆秤,诚信的集市必然会得到顾客的惠顾,摊位出租率提高,购销两旺,集市进入良性循环。
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篇2
一、加强计量法制宣传
加强市场计量法制宣传要分阶段有层次地进行, 其主要注重三个环节:首先要突出重点。计量法制宣传的对象重点是市场的摊主, 摊主作为市场计量纠纷的主要矛盾一方, 只有提高计量法制意识, 合法经营, 遵守法律法规, 市场的计量工作才能顺利的进行, 计量纠纷才能真正减少。其次要注意宣传方式办法, 根据市场的特点, 宣传方式方法应当选择简明、易懂、容易接受的方式, 如张贴宣传画、公告、黑板报、宣传栏、印制宣传单、悬挂条幅、有条件的利用广播进行计量违法案件实例的讲解等方式办法进行宣传, 也可编制市场经营者计量守则等, 逐步形成计量法制宣传的氛围。再次宣传要注重时效性, 不应只图形式, 每次宣传活动从计划到过程都要围绕有效性进行开展, 要做到广大摊主和消费者看得懂、听得懂、能理解、能接受, 使宣传起到真正的效果。
二、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开展经常性的计量执法检查和监督管理
提高执法及检修人员的业务素质, 设立专职的市场检查人员, 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执法检查:一是抓好节日市场的计量执法检查。元旦、春节、五一、中秋节、国庆节等节日是市场销售的旺季, 发生计量纠纷和短斤少两现象也最多, 这时我们要组织好力量对市场开展计量执法大检查, 发现问题和纠纷及时解决处理。二是抓好消费者投诉和举报的执法检查, 在市场公开设立投诉和举报电话, 执法人员接到投诉应及时到现场进行调解和处理计量纠纷。三是抓好市场日常的监督管理。在市场设立公平秤和义务计量监督点, 执法人员兼做管理人员, 经过培训开展工作, 把国家有关计量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通过义务计量监督点向广大经营者宣传。计量执法人员要做到勤走动、勤检查使用作弊者始终处于受控之中, 这项工作要坚持下去常抓不懈。
三、加大检定力度、实行动态管理、扩大检定覆盖面
做好市场计量器具周期检定应抓好三个环节:首先应抓好强检计量器具的申报、分类登记工作, 特别对固定摊床计量器具, 应按摊床主人的姓名、编号逐门进行登记, 并发放计量器具使用证, 签订强检协议书, 并发文件强化管理。其次要确定强检周期和制定周检计划表。市场的计量器具使用频率高、环境差, 一般检定周期6个月为宜, 对腐蚀性强的商品和水产品, 计量器具容易生锈、失准, 检定周期根据情况还可以适当调整。第三要抓好计量检定工作, 为了便于开展工作, 我们应多向消费者宣传如何鉴别经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 对检定标识要公开, 并要求检测人员将合格证粘贴在计量器具的明显位置, 使购物者容易看到, 让消费者主动来参与监督, 从而使不合格计量器具难以使用。另外我们采取了合格证形状、颜色随着检定周期变化而变化。原因是由于器具的使用环境较差, 粘贴的不干胶合格证标明的有效期时间长了会自动脱落而无法辨别, 故此检定合格证每周期的颜色、形状均不同, 这样监督人员和消费者只要辨认一下颜色和形状就可以知道器具是否超周期, 同时将检定人员证号及计量器具名称型号等内容在印制合格证时就印在上面, 这样工作人员在执法时既便于工作又扩大检定覆盖面, 杜绝了死角, 较好地实行了动态管理。
四、加强引导、巩固成果、做好服务
为使市场的经营者自觉遵守计量法律法规, 在市场内开展计量放心摊床或业主评比活动, 鼓励经营者争创计量放心摊床或业主, 对守法经营的用户, 在多次检查中进行评比, 确属表现好的用户, 发给“计量放心业主”牌匾, 并张榜公布、挂牌以示消费者, 接受监督, 以此增强业户的竞争力, 通过评比, 在市场内造成一种自觉遵守计量法律法规的氛围, 对工作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篇3
关键词:质检机构 计量仪器 监督与管理
计量仪器是质检机构开展业务的基础,加强对计量仪器的监督与管理可以提高计量仪器的准确性,促进质检机构的工作质量。计量仪器属于精密设备,其不允许有任何的瑕疵,因此质检机构在开展业务时一定要加强对计量仪器的监督与管理。
1 质检机构在计量仪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质检机构的权责分工不明确 质检机构承担着社会质量检验、监督职能,其包含的检验内容比较多,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质检机构的相关工作制度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具体的工作分工中存在着缺乏目标性,这种分工的不明确,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质检机构对计量仪器的监督与管理,因为工作职权的不清晰,会导致工作人员在对计量仪器的检验过程中因为粗心或者没有责任意识而导致出现质量问题。
1.2 质检机构的检验设备更新速度比较慢 质检机构是质量产品的检验机构,在某种程度上说,质检机构的检验能力要高于产品的科技含量,而检验仪器是决定质检机构工作能力的主要因素,因此先进的质检仪器能够快速准确的检验出产品的质量问题,但是由于受到资金等各方面的限制,质检机构的质检仪器的更新速度比较慢,结果质检机构的检验仪器所含有的科技含量远远不能满足计量仪器产量的检验要求。
1.3 测量人员的检测水平低 对计量仪器设备的监督与管理如论采取什么样的先进设备,其最终还是要依靠质检机构的计量人员来完成,因此质检部门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能力决定了对计量仪器的管理水平。虽然我国的质检部门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升,但是由于质检工作的特殊性,要求质检工作的个人素质也比较高,但是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分析,我国质检机构工作人员的检测水平与先进国家相比还相差甚远。
2 质检机构对计量仪器监督与管理的具体措施
2.1 质检机构要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 首先质检机构要针对目前计量仪器设备的发展现状,制定完善的职权工作制度,明确质检计量工作人员的职权,建立清晰的岗位责任制,这样可以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他们在工作中的责任心,避免出现人为因素而导致的工作失误;其次质检机构要选择科学的计量方法,检定、校准以及检测是质检机构对计量仪器计量的主要方法,但是这三种方法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质检机构在选择计量方法时一定要区别对待;最后建立完善的内部规章制度,计量监督与管理人员一定要在遵循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开展一系列的计量仪器管理制度。
2.2 加强对计量仪器生产厂家的监督与管理 强化质检机构对计量仪器的监督与管理,需要质检机构在源头上入手,即加强对计量仪器生产厂家的检查力度,检查其生产条件是否符合计量产品生产的条件要求,同时质检机构要强化对生产企业的许可证的监督力度,对于不符合生产条件的,质检机构要会同有关部门给予生产企业严厉的惩罚,同时质检机构在对生产厂家进行检验与监督的过程中,要避免出现人情因素。
2.3 提高计量人员的业务素质能力 基于计量人员在计量仪器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质检机构要通过各种措施,提高计量人员的业务素质,首先,质检机构要与高校建立长期合作机制,通过高校的教育资源为质检机构培养大量的具有专业技能、专业素质的高端计量人员;其次质检机构要加强对现有计量人员的业务培训,质检机构要通过定期培训与不定期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提高计量人员的业务能力,比如质检机构要及时根据市场中最新出现的各种高科技的计量产品开展一系列的教育培训,以此提高计量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2.4 加强计量仪器检测技术的更新速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计量产品科技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作为计量仪器的检测机构,质检部门要及时引进先进的检测技术,提高检测手段,这样才能保证其检测技术跟得上社会经济的发展,才能与计量仪器的科学技术相适应,因此质检机构要加强对新技术的引进力度,一是质检机构与高校科研机构要建立长期合作机制,通过高校、科研机构的资源,提高质检机构的检验技术水平;二是质检机构要积极将世界上最先进的计量检验技术引入到单位内部中,以此提高单位的市场竞争力。
2.5 合理制定溯源周期 合理制定溯源周期,不但可以按实验室评审要求完成检定工作,同时也能有效地节约检定费用,降低检定成本。强检仪器设备周期是法定的,非强检的可根据设备自身质量、稳定性、使用频次、设备所处的环境条件、测量对象的准确度、检定规程的要求等内容自己来确定。为了保证测量设备的准确可靠和稳定运行,在检定周期当中,应建立期间核查制度,了解设备运行是否有效。
3 结束语
总之,随着计量仪器在经济、科研中地位的不断提高,质检机构要加强对计量仪器的监督与管理,通过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对计量仪器生产厂家的管理、构建科学规范的认证制度以及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等提高对计量仪器的管理水平,促进质检机构的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刘静忠.如何加强计量仪器的创新发展之浅见[J].艺术科技,2012(11).
[2]黄显汤.如何实现有效的计量管理[J].科技与企业,2014(03).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篇4
------------------
第一条为了保护消费者和生产者、销售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定量包装商品的计量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并参照国际通行规则,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销售定量包装商品,以及对定量包装商品实施计量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定量包装商品是指以销售为目的,在一定量限范围内具有统一的质量、体积、长度、面积、计数标注等标识内容的预包装商品。
第三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对全国定量包装商品的计量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定量包装商品的计量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四条定量包装商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应当加强计量管理,配备与其生产定量包装商品相适应的计量检测设备,保证生产、销售的定量包装商品符合本办法的规定。
第五条定量包装商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应当在其商品包装的显著位置正确、清晰地标注定量包装商品的净含量。
净含量的标注由“净含量”(中文)、数字和法定计量单位(或者用中文表示的计数单位)三个部分组成。法定计量单位的选择应当符合本办法附表1的规定。
以长度、面积、计数单位标注净含量的定量包装商品,可以免于标注“净含量”三个中文字,只标注数字和法定计量单位(或者用中文表示的计数单位)。
第六条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标注字符的最小高度应当符合本办法附表2的规定。
第七条同一包装内含有多件同种定量包装商品的,应当标注单件定量包装商品的净含量和总件数,或者标注总净含量。
同一包装内含有多件不同种定量包装商品的,应当标注各种不同种定量包装商品的单件净含量和各种不同种定量包装商品的件数,或者分别标注各种不同种定量包装商品的总净含量。
第八条单件定量包装商品的实际含量应当准确反映其标注净含量,标注净含量与实际含量之差不得大于本办法附表3规定的允许短缺量。
第九条批量定量包装商品的平均实际含量应当大于或者等于其标注净含量。
用抽样的方法评定一个检验批的定量包装商品,应当按照本办法附表4中的规定进行抽样检验和计算。样本中单件定量包装商品的标注净含量与其实际含量之差大于允许短缺量的件数以及样本的平均实际含量应当符合本办法附表4的规定。
第十条强制性国家标准、强制性行业标准对定量包装商品的允许短缺量以及法定计量单位的选择已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没有规定的按照本办法执行。
第十一条对因水分变化等因素引起净含量变化较大的定量包装商品,生产者应当采取措施保证在规定条件下商品净含量的准确。
第十二条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对生产、销售的定量包装商品进行计量监督检查。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进行计量监督检查时,应当充分考虑环境及水分变化等因素对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产生的影响。
第十三条对定量包装商品实施计量监督检查进行的检验,应当由被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按照《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进行。
检验定量包装商品,应当考虑储存和运输等环境条件可能引起的商品净含量的合理变化。
第十四条定量包装商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在使用商品的包装时,应当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正确引导消费,商品包装尺寸应当与商品净含量的体积比例相当。不得采用虚假包装或者故意夸大定量包装商品的包装尺寸,使消费者对包装内的商品量产生误解。
第十五条国家鼓励定量包装商品生产者自愿参加计量保证能力评价工作,保证计量诚信。
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按照《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保证能力评价规范》的要求,对生产者进行核查,对符合要求的予以备案,并颁发全国统一的《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保证能力证书》,允许在其生产的定量包装商品上使用全国统一的计量保证能力合格标志。
第十六条获得《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保证能力证书》的生产者,违反《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保证能力评价规范》要求的,责令其整改,停止使用计量保证能力合格标志,可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或者拒绝整改的,由发证机关吊销其《定量包装商品生产企业计量保证能力证书》。
定量包装商品生产者未经备案,擅自使用计量保证能力合格标志的,责令其停止使用,可处30000元以下罚款。
第十七条生产、销售定量包装商品违反本办法第五条、第六条、第七条规定,未正确、清晰地标注净含量的,责令改正;未标注净含量的,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可处1000元以下罚款。
第十八条生产、销售的定量包装商品,经检验违反本办法第九条规定的,责令改正,可处检验批货值金额3倍以下,最高不超过30000元的罚款。
第十九条本办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由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决定。
县级以上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按照本办法实施行政处罚,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行政案件办理程序的有关规定。
第二十条行政相对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二十一条从事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的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情节轻微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从事定量包装商品计量检验的机构和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责令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应当取消其从事定量包装商品计量检验工作的资格,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伪造检验数据的。
(二)违反《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进行计量检验的。
(三)使用未经检定、检定不合格或者超过检定周期的计量器具开展计量检验的。
(四)擅自将检验结果及有关材料对外泄露的。
(五)利用检验结果参与有偿活动的。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预包装商品是指销售前预先用包装材料或者包装容器将商品包装好,并有预先确定的量值(或者数量)的商品。
(二)净含量是指除去包装容器和其他包装材料后内装商品的量。
(三)实际含量是指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按照《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通过计量检验确定的定量包装商品实际所包含的量。
(四)标注净含量是指由生产者或者销售者在定量包装商品的包装上明示的商品的净含量。
(五)允许短缺量是指单件定量包装商品的标注净含量与其实际含量之差的最大允许量值(或者数量)。
(六)检验批是指接受计量检验的,由同一生产者在相同生产条件下生产的一定数量的同种定量包装商品或者在销售者抽样地点现场存在的同种定量包装商品。
(七)同种定量包装商品是指由同一生产者生产,品种、标注净含量、包装规格及包装材料均相同的定量包装商品。
(八)计量保证能力合格标志(也称C标志,C为英文“中国”的头一个字母)是指由国家质检总局统一规定式样,证明定量包装商品生产者的计量保证能力达到规定要求的标志。
第二十三条本办法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原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国家技术监督局令第43号)同时废止。
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篇5
首先,应按规定确定抽样机构和人员。
一般情况下,工商机关可以自己抽样,也可委托检验机构抽样。但法律法规规章或者国家有关规定,对抽样机构、抽样人员有特别要求的,工商机关应当委托相关机构、人员抽样。委托抽样的,应将所出具的抽样委托书或者签订的抽样委托合同,在案卷中存档。
如,根据《液化石油气》(GB11174-)国家标准、《液化石油气采样法》(SH/T0233-92)行业标准的规定,液化石油气的采样员应具有必需的经验和技巧。
其次,应按规定确定抽样方案和方法。
抽样方案和抽样方法,应当科学、公正、规范。要根据抽样基数确定样品数量(包括检验用样品和复检备用样品),所抽样品要具有代表性,能代表相关批次物品的总体状况——依数理统计原理,遵循科学的随机抽样规则抽取的样品,能够用来推断总体状况。法律法规规章或国家有关规定,对特定事项的抽样方法有特别要求的,应按其规定方法进行抽样。如:
根据《零售商品称重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和《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用抽样方法评定一个检验批的定量包装商品的净含量是否准确时,检验批总体不超过10件的,每件都要检验;11至50件的,随机抽取10件样品;51至99件的,随机抽取13件样品;100至500件的,随机抽取50件样品;501至3200件的,随机抽取80件样品;超过3200件的,随机抽取125件样品。
《液化石油气》(GB11174-1997)国家标准、《液化石油气采样法》(SH/T0233-92)行业标准,对液化石油气采样方法有特别规定,基本要求是:使用专用的.采样管和不锈钢制成的采样器,要先用试样冲洗采样管和采样器三次以上,然后将液相试样装满采样器,再排出占采样器容量20%的试样,留下80%的试样在采样器中。
《复混肥料(复合肥料)》(GB15063-)国家标准,对复混肥料采样方法作了特别规定,其中,袋装产品应根据总袋数按特定表格、公式计算采样袋数,随机抽取相应袋数的产品,再用采样器从每袋最长对角线插入至袋的四分之三处,取出不少于100克样品,每检验批采取总样品量不少于2千克,还要按特定方法将样品缩分至约1千克,分装于两个洁净、干燥的500毫升具有磨口塞的广口瓶或聚乙烯瓶中,最后按规定封样。
还有很多产品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也对抽样方法有特别规定。
值得注意的是,对散装物品进行抽样,或者抽取的样品呈散装状态(无预包装)的,抽样器和盛装、保管样品的容器(包装)务必干净、无污染,要确保样品不被污染。
最后,应按规定实施抽样并制作抽样记录。
工商机关抽样取证时,应有当事人在场,并严格按规定实施抽样。工商执法人员应制作抽样记录(现场检查时抽样的,同时在现场笔录中注明进行了抽样取证),对样品当场加贴封条,开具物品清单,由执法人员和当事人在封条和相关记录上签名或盖章。经通知当事人不到场,或者无法找到当事人,或者当事人在场但拒绝签名盖章的,办案人员应在相关记录和清单上注明情况,邀请有关人员作为见证人到场见证,并由见证人在相关记录、清单和样品封条上签名或盖章。
抽样记录应当如实记录抽样人、抽样时间、抽样地点、抽样过程和抽样方法以及封样情况,详细记录抽样基数、样品数量和所抽样品的经销商、型号规格、重量或数量、外观、标称生产者、商标、生产日期、执行标准等客观情况。
集贸市场计量管理制度 篇6
一、为了规范集贸市场计量管理,维护集贸市场秩序,切实履行诚信计量承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集贸市场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市场管理者对经营活动中的计量器具管理、商品量计量管理、计量行为进行监督管理,并做好计量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宣传工作。
三、市场各经营者的计量活动应当遵循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保证计量器具和商品量的准确,正确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四、在与经营者签订的入场经营协议中,明确有关计量活动的权利义务和相应的法律责任。
五、市场经营情况配备专(兼)职计量管理人员,负责集贸市场内的计量管理工作,市场内的计量管理人员应当接受计量业务知识的培训。
六、对市场内使用的属于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登记造册,向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并配合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及其指定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做好强制检定工作。
七、不使用国家明令淘汰、限制使用的计量器具;不使用未申请检定、超过检定周期或者经检定不合格的计量器具。
八、市场内设置符合要求的公平秤,并负责保管、维护和监督检查,定期送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所属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
九、配合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做好集贸市场内的计量监督管理工作。
十、充分发挥经营者在推进诚信计量体系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注重培养经营者自律的积极性,倡导诚信计量观念,进行诚信计量教育,提高人员职业道德和法制意识。
十一、积极引导经营者认真贯彻落实《商业 服务业诚信计量行为规范》,在经营者自愿的基础上,推动经营者开展诚信计量自我承诺活动。
十二、明确人员岗位职责要求,及时处理计量纠纷投诉,提高在用计量器具的受检率和合格率,确保商品量和服务量的计量准确。
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篇7
1 专业化管理的目标描述
1.1 深化理念, 落实策略
为落实国家电网公司计量专业管理的有关精神, 实现对计量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各业务环节的管控, 优化计量生产调度平台、营销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监控管理功能, 确保全省计量工作流程顺畅、监控有力、运转高效, 湖南公司以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为手段, 积极开展计量生产调度平台、营销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监控管理功能的挖掘与探索, 结合软件技术、流程监控技术、现场运维信息监控技术, 实现全省计量资产的全寿命周期管理、计量业务流程全程监控、计量及采集故障闭环管控, 为省计量中心生产、经营、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1.2 实现智能管控
一是梳理、活用计量生产调度平台功能, 实现计量专业的一体化、平台化管理, 从而达到物资管理项目化、资产流转实时化、报废处置时限化、库房盘点常态化的要求, 实现对计量资产全寿命周期管控的目的。二是拓展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功能, 开发异常工单处理模块, 实现采集系统异常监控、工单处理在系统内流转, 达到系统化、集约化管理的目的。三是深挖营销系统的监控职能, 固化对计量业务的监控流程, 从而达到规范计量业务流程的目的。
1.3 严抓专业指标管控
通过对计量三大系统监控功能的整合和优化, 解决了计量生产管理缺乏集中和实时的调度、监控手段的问题, 也增加了计量人员、计量专业的考核体系, 通过制定指标考核细则, 结合计量中心精细化、标准化的计量专业管理体系, 扫除了计量技术监督工作中的盲点, 提高了专业监督管理的质量, 做到了“业务明晰、管理高效、考核到位”。
2 立足三大系统, 全面推行远程监控分析
2.1 实现计量业务远程监控全覆盖
(1) 依托MDS平台, 实现生产情况实时监控。通过MDS平台配套的大屏展示、生产场所视频监控和三维仿真技术, 辅以自主开发的生产管理系统, 实现对检定、配送、资产流转情况的实时监控和跟踪。一是通过大屏实时数据展示, 监控全省资产概况, 辅助生产决策, 合理制定需求、检定、配送计划。二是采用视频监控、三维仿真技术, 实现检定、配送、资产流转过程的实时监控, 规范检定和作业行为, 确保检定和生产过程的安全和质量。三是自主开发生产辅助系统, 辅助完成生产计划的执行和监控, 实时跟踪资产的流向, 开展以配送批次为单位计量资产配送执行、安装运行和拆旧资产处置情况的跟踪, 按照7天完成配送入库、3个月完成安装上线、6个月完成拆旧处置的要求开展实时监控, 对各单位完成情况进行督办, 提升资产流转效率。
(2) 依托SG186营销系统, 实现现场计量业务监控。依据营销系统计量业务模块, 监控系统业务流程流转情况, 监督现场计量生产活动的开展。一是监督现场计量工作的执行情况, 每月对营销系统中电能表周校、轮换, 互感器二次压降测试、轮换工作完成情况, 确保各项基础指标100%完成。二是统计、分析、抽查系统流程执行情况, 规范各计量业务系统流程的发起、流转和闭环, 对信息录入不完整、流转不及时、业务流程发起不准确的情况进行告警, 下发督办工单, 督促基层单位及时整改。三是监控计量装置故障情况, 按周监控全省计量装置故障, 按故障原因和类型进行统计分析, 监督各单位对质量原因故障表计进行索赔处置。四是监管计量服务开展情况, 按日监控全省换表低度不告知、表后线串户、用户申校计量投诉情况, 按周向全省通报投诉情况, 适时组织全省开展专题问题分析。
(3) 依托用电采集系统, 实现运行计量设备运维动态监控。充分挖掘采集系统功能, 利用系统电能示值、电压、电流等电能数据进行监控分析, 实现运行计量设备的动态监控。一是规范采集系统基础档案、权限管理, 制定采集系统档案模板和计量点状态变更审批流程, 确保系统基础档案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规范计量点状态变更权限管理, 严禁随意修改基础档案和状态信息, 为提高实用化夯实基础。二是监控采集系统实用化指标, 对采集系统中采集终端、电能表的投运率、采集成功率按日进行监控, 对用户购电率、结算率按月进行统计分析, 及时将异常情况通报至各单位, 确保实用化指标优秀。三是加大计量异常监控力度, 对专、公变用户及线路考核用户进行循环监控, 及时发现计量异常或用户窃电。按连续7日、15日、30日的3个等级统计采集失败用户明细, 并督办各单位进行消缺处理, 扩充主站功能;对低压户表的电压、电流及零度用户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及时发现用电异常;研究开发关口异常自动告警接口及平台, 实时告警省级关口计量异常, 短信自动通知运维人员进行现场处理;开发系统异常工单流转功能, 提高工单的流转实时性和闭环管控。四是开展10千伏配网线损监控, 利用采集系统的基础数据搭建配网线损关系, 按专、公用线路、母线平衡和台区监控线损合格率情况, 每周期进行统计和分析, 定位线损异常点, 切实降低配网线损, 提高经济效益。五是采集系统实用化向生产延伸, 配合生产部门监控配变过载, 开展低电压整治和电能质量在线监测。
2.2 推行运行设备主人制, 开展异常监控、值班调度
(1) 建立设备主人制, 落实运维责任。规范计量运行设备运行维护工作, 对运行设备实行设备主人制, 建立“两级监控、三级管理、四级运维”的运维管理体系, 明确关口计量装置及采集终端的设备主人为现场维护员, 用户计量装置及采集终端的设备主人为台区经理 (抄表催费员) , 并设置设备监控人和运维人, 落实运维责任, 提高运维效率。
(2) 划分片区, 推行调度值班制度。根据全省高低压用户分布情况, 结合省计量中心人员实际情况, 将14个市 (州) 公司划分为湘北、湘中、湘南3个片区, 按“一加一”的模式进行异常监控分析和异常调度值班制度。监控人对所负责片区内资产流转情况、采集系统现场计量设备运行维护情况、各系统实用化指标情况等进行监控、分析, 记录运行监控日志, 派发异常监控工单。
(3) 实时监控, 建立异常调度、处理、闭环管理机制。监控人员每日对计量业务投诉情况、计量故障报修情况、申校、轮换、周校、拆旧表复检、报废完成情况、计量故障处理情况、采集系统异常监控情况、采集系统实用化指标情况 (电能表采集成功率、台区线损合格率等) 、生产调度平台生产任务完成情况、生产调度平台检定及检测工作质量、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对未完成的工作任务和指标进行催办, 对工作质量和库存超期情况进行告警, 对用电信息采集监控异常或实用化指标异常派发工作任务单, 并安排专人跟踪, 严抓闭环, 实时掌控处理情况, 杜绝只下发、不处理、不闭环的情况。
2.3 建立日、周、月报制度
对公司计量评价指标进行细化、量化, 建立日、周、月通报模版, 定期发布评价指标, 让各单位及时了解专业化管理状况, 及时查漏补缺, 提升管理水平。一是日分析。统计、分析各大系统指标及计量异常情况, 按日发布, 提升异常情况处理效率。二是周快报。每周将全省计量监督中发现的各类异常情况以快报方式进行通报, 及时调整工作安排, 查漏补缺。三是月通报。每月通过系统核查及现场专业化监督检查情况对上月全省计量工作情况进行归纳、总结, 形成《计量专业化监督月报》, 向公司领导、有关部门和市 (州) 公司进行通报。
2.4 制定千分制评价标准
依据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计量专业工作的实际情况“量体裁衣”, 制定《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2014年度计量专业化评价评分细则》, 涵盖计量资产集约化管理、计量服务管理、计量项目管理、计量装置运行管理、计量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报表及异常工单管理、采集系统运行管理、采集系统实用化管理8个方面。每月对所属市州公司计量专业考评一次, 并进行全省排名和通报, 充分调动各市 (州) 公司计量人员的积极性。各单位针对自己的得分情况, 分析不足, 加以改进, 形成“你追我赶”的竞赛氛围。
3 深入现场, 开展现场专业化监督
3.1 建立全省计量专业专家库
组织制定《计量专业化现场评价制度》《计划专业化现场检查标准》, 开展库房管理、资产清理情况、计量异常监控情况、采集系统实用化情况、10千伏配网线损监控建设情况、故障表处理情况、系统流程执行情况、智能表管控、现场工作的完成情况、检定及配送工作的完成情况10个方面的现场专业检查和评价。同时, 为有效开展现场计量专业化监督检查, 组织建立全省计量专业化检查专家库, 按现场运维、采集监控、资产管理3类专业, 通过业绩、工龄、工作经历等方面进行考评、选拔专家候选人, 审核确定后分类入库管理。
3.2 形成常态化现场专业化检查制度
为确保国家电网公司及湖南省电力公司的计量管理要求落实到位, 省计量中心定期开展计量专业现场检查工作, 深入到县公司、供电所计量生产一线, 通过系统抽查、纸质工单核查及实地检查方式, 对计量资产清理、计量异常监控、故障表处理、集抄改造等工作进行全面的专业化检查。一是检查人员从专家库抽取, 实现各市 (州) 公司之间交叉检查, 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 同标准、同考核。二是召开总结会, 分小组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通报, 针对典型问题作出分析, 并提出整改意见。三是形成汇总记录和检查报告, 向全省通报。四是适时开展“回头看”工作, 检查问题是否整改落实到位。
3.3 注重典型案例的分析
自开展现场专业化监督检查工作以来, 共计发现各类不规范问题365起, 初步认定的一般违章134起, 严重违章10起。依托现场专业检查和指导, 一是传达国家电网公司、湖南省电力公司的重要文件精神, 加深了各基层单位对相关工作要求的理解, 减少了理解偏差, 提升了执行力和工作效率。二是强化各基层单位间的横向交流, 将计量工作管理优秀单位的成功经验专递到其他单位, 共同进步, 促使计量工作迈上新台阶。三是针对现场发现的突出问题或基层单位反馈的棘手问题, 中心专业化检查组成员将现场进行分析、处理和解答, 并形成典型案例材料或标准操作规范指导各单位开展工作。
4 结束语
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篇8
南京市计量监督检查工作卓有成效,市区内多家超市或卖场的食品区内粽子大多采用散装、网兜装、袋装等简单形式来包装,这种简约化包装的粽子也因其价格合理,一经上市便得到了热销。大多数消费者表示,采用简约包装的粽子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资源浪费。
编辑点评:近年来,我国过度包装现象十分普遍,月饼、茶叶、礼品、酒等馈赠佳品的过度包装尤为严重,社会舆论也不遗余力地“口诛笔伐”,广泛呼吁相关部门立法跟进,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随着绿色环保、低碳节约经济发展理念的逐渐形成,我国不断地在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如2009年3月1日发布了GB 23350-2009《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 化妆品》,并于2010年4月1日正式实施,表明了国家治理过度包装的决心。
尽管这一标准已经制定,但却收效甚微,过度包装现象依然普遍存在。
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篇9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是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基础,是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手段。根据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市局)下达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年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计划》,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市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区局)制定了本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计划。
一、工作原则
2021年区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以专项为主轴。
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由六个专项组成,涵盖各重大节日、网络订餐及学校食堂、流通环节专项、食用农产品专项、餐饮环节、生产环节(小作坊)等六个专项。(二)以问题为导向。
注重民生热点、群众关切的食品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抽检,以农兽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生物毒素污染、食品添加剂等为重点指标,以风险程度高、合格率较低的食品为重点品种开展抽检。(三)靶向性原则。
紧盯重大节日,突出季节性食品问题并结合往年抽检合格率低、舆情热点、突发性食品安全问题,适当调整抽检任务,以农产品批发市场、校园周边、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提高问题发现率。(四)减批加项原则。
在抽检经费不变的情况下,总结分析去年的抽检工作情况,抽检批次有所减少,抽检项目适当增加,更能有的放矢地排查发现食品安全问题隐患。(五)抽检与监管相结合原则。
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及《食用农产品抽样检验和核查处置规定》等有关规定开展抽检,在计划性抽检的基础上,结合日常投诉举报、舆情热点、快检不合格样品等日常监管发现的问题,适时调整抽检方案,及时组织开展应急专项抽检工作,做到抽检工作与日常监管信息互联共享,检管联动。二、抽检任务安排
1.抽检环节和场所。生产环节抽检的样品主要在生产环节购买,要优先覆盖本辖区在产食品获证生产企业及食品小作坊;生产环节不能满足抽样要求或未抽到样品,可在流通环节补充抽取。季节性生产销售的食品或存在季节性安全风险的食品在相应季节增加抽检量。节令性食品要在节前15天完成抽检工作。流通环节抽样应涵盖农贸市场、商场、超市、小食杂店等不同业态。重点加强对农村、城乡结合部、学校及周边等区域抽检。餐饮环节要以辖区大中型酒店、大中小学校食堂(含幼儿园)、托幼机构食堂和校园周边200米内的各类餐饮服务单位、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旅游景区餐饮服务单位等不同业态为主,同时兼顾现制现售、小型餐饮服务。样品包括餐饮服务单位自制餐饮食品(含煎炸过程用油)、复用餐具以及网络销售的食用农产品及各类预包装食品、食品原材料。
2.抽检品种和项目。种类包括特殊膳食食品、粮食加工品、食用油、肉制品、乳制品、饮料、餐饮食品等大类。抽检项目要覆盖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规定的主要安全性项目,重点突出农兽药残留、重金属、有机污染物、添加剂、非食用物质等项目。具体抽检食品种类、批次、项目详见附件。
3.抽检时间和频次。全年抽检任务根据区局的安排,各基层所积极配合区局完成实时抽检任务。
4.应急抽检及其他。结合区局的专项检查工作、舆情监测、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元旦、春节“两节”等临时性任务,计划开展应急专项监督抽检,抽检品种、检验项目以及抽查方案待定。
三、组织实施
区级抽检任务由消费权益保护股拟定各环节的抽检品种、检测项目、批次数等内容、负责抽检方案的制定综合协调、结果汇总、数据分析报送,各基层所负责积极配合并组织开展不合格产品后处置核查。
四、工作要求
1.提高思想认识。各基层所要高度重视食品抽检监测工作,明确专门人员负责抽检工作,确保工作的延续性和人员的稳定性,积极配合区局开展的应急抽检、专项抽检和风险性监测抽检,特别要落实《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印发食用农产品抽样检验和核查处置规定的通知》的“应当不少于2名监管人员参与现场抽样”的规定要求。
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篇10
关键词:市场经济计量监管
2014年5月20日迎来第十五个“世界计量日”,国际计量局将今年的宣传主题定为“计量与全球能源挑战”,而我国的活动主题则是“计量与绿色中国”,在资源日趋紧张、市场变化飞速的形势下,计量监管与资源环境密不可分,而资源环境又关系着医药、印刷、建材、采矿和化工等重点行业的发展,计量监管是确保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性工作,计量管理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对社会经济、企业甚至老百姓都息息相关。
1 市场经济中计量监管工作的特点
计量是指以技术和法制手段保证量值准确可靠、单位统一的测量。广义的理解是指有关测量知识的整个领域。计量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基础,涉及国民经济各个方面。计量监督实行日常监督和重点监督相结合的制度,对与国民经济及人民生活关系较大的计量进行监督[1]。
1.1 计量监管具有准确性和时效性。计量监管工作是利用仪器设备等综合技术得出计量数据,通过汇总、计算分析来反映事物的真实情况。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应用的不断进步,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趋完善的新形势,计量监管的手段和效率必须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不仅能全面、及时、准确地反映社会计量监管现状,还能通过市场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从繁琐、复杂的计量数据中挖掘更多的有用信息,以准确把握市场动向,快速而准确地披露计量监管存在的问题。
1.2 计量监管是确保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基本手段。在现代化的市场经济中,计量科学技术对建立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贸易洽谈、技术交流等活动中,都要靠计量得以保证,否则社会经济生产无法正常运转,没有精确的计量仪器和测量方法,科学实验甚至高新技术的研究与进步将不能正常进行。我国在法律方面相继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零售商品称重计量监督规定》等法律法规,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通过颁布《广西壮族自治区计量条例》以及县级以上计量测试研究所(院)等手段来强化计量监管对于市场经济运行的保障作用。
2 目前的市场经济对计量监管提出的挑战及存在的问题
2.1 计量监管力度不够,技术机构法律意识淡薄。对于计量执法力度,执法人员在工作时,被检查对象拒检或者群众围攻的情况屡见不鲜,尤其是集市贸易、偏远乡镇地区,由于监管对象分散、覆盖范围有限,无疑加大执法的难度,说明我国在计量方面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且处罚力度也不够。目前的许可证制度采取一次合格审查多次监督复查的形式,对于大多数企业和监督部门而言,监督手段有限,使日常监督抽查流于形式,归根究底源于我国的法制计量滞后和不够完善。如《计量法》是在85年制定实施,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该法多条款项已不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因此,在接到消费者计量方面的投诉时,没有严格的处理流程和对外公开机制,加上违法成本低,投诉成本高,且处罚力度也不够,消费者往往选择放弃投诉,使违法行为得不到有效查处。
2.2 计量技术机构人员素质偏低,人才短缺。部分县市的技术机构检测人才匮乏,计量检定队伍的素质有待提高。计量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缺乏紧迫感和危机感,工作积极性不够、有得过且过的思想,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无法适应新经济形势的发展,在日常监管过程中对计量法律法规及如何运用等方面的知识相对缺乏,对计量器具的使用方法和原理知之甚少,对电子技术、电脑、综合实验等新兴技术的使用不够灵活或不会使用,大多数计量检定人员的思想状态仍处于度量衡的传统时代,严重影响计量监管职能在当今市场经济中的有效发挥。
2.3 计量技术机构重复建设严重,服务意识薄弱。计量工作量广面宽,需要人力物力方面的配套完善,检查技术装备实时维护和不断更新,这些都离不开财政补贴,一旦经费得不到满足,在开始市场检查时会出现逃检、拒检、漏检等情况,据调查,美国强制管理的计量器具共45种,且主要是度量衡器,工业计量不受政府部门的监管,由工业企业自行监管[2]。美国强制管理的计量器具不多,为提高工作效率他们将检定和执法合并,而我国实行强制管理的器具多达116种,其他计量器具各级计量行政部门还进行监督检查,投入的财力资源造成严重浪费,效果差强人意。对外服务窗口是联系百姓与政府的桥梁,是搭建计量监管的有力平台,而目前部分省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外服务窗口的建立仍是空白。
3 如何在市场经济中发挥计量监管的作用
3.1 建立完善的信息反馈系统,畅通计量监管渠道。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质监部门应该积极完善信息反馈系统的建设,使社会公众可以随时根据需要查询各种计量器具的准确使用方法,消费者还可利用计量器具的条码随时通过互联网或手机或短信获取到该计量器具是否已检定的信息查询,其次,各个地区的质监网站应设立监督投诉模块,公示投诉流程图,如消费者遇到某些不法商家使用未经检定或经检定为不合格的计量器具,可通过多种信息渠道告知当地质检部门查处,既有效约束不法分子的违法行为,又提高计量监督的效率,使百姓意识到“投诉有因,处理有果”的监管理念,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3.2 学习外省先进计量监管理念,营造和谐计量环境。以广西为例,面对较为落后的经济发展环境,广西在计量监管方面应与时俱进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积极学习外省先进的计量监管理念。为推动计量监管工作,北京市质监局与中石化北京石油分公司共同研究,决定依据国际标准,在公司内建立测量管理体系,对油品的运输、储存和销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计量数据有效管理,及时对加油站的计量检测工作进行系统控制[3];山东泰安市充分利用“5·20世界计量日”、“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6·6爱眼日”等有利时机,联合医疗卫生单位、眼镜店、计量器具生产企业等,组织开展免费测试、开放实验室、计量器具新产品展示[4]。
同时,强化“重视民生计量,营造和谐计量环境”理念,将关系老百姓日常生活和生命安全的诸多计量管理工作列入质监部门的重点工作之一。在各级行政机关和技术机构的监管下,大力加强宣传和管理力度,将计量监管延伸到市场经济的每一个主体上,使计量监管进社区、进企业、走进千家万户,形成计量监管无处不在、处处都有、消费者安心、企业满意的社会和谐局面。
3.3 强化完善的计量基准体系,引进高科技人才。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巡视员郑光辉表示,“我们现在国家有关在计量的基标准方面还有很多空白,我们要通过加强科研来填补这些空白。”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计量检测仪器一旦落后,带来的将是生产发展受到制约,计量也无法成为国民经济建设的衡量基础。各地政府应加大对计量基准体系的科研投入,也可寻求企业共同合作研发先进的基标准。
计量技术的革新离不开人才队伍的支持,培养高级计量专业人才将是我国计量监管的重中之重,人才队伍跟不上,监管水平永远无法提高。做好计量监管工作,提高社会公众满意度,必须加强计量技术机构和服务队伍建设,以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计量监管提供组织保障。质监部门应对新入职的人员实施上岗前培训,组织学习计量方面的法律法规及各种计量器具的使用,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培训班,结合工作特点进行捆绑帮扶达到共同进步。此外,在政策方面做到积极引导激励机制,鼓励员工主动参与申报科研项目的研究,以及参与到日常工作的考证评级中去,提高自我,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广西壮族自治区反不正当竞争条例>等十九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广西壮族自治区计量条例》,1996年11月30日.
[2]卢建.中美计量管理差异比较及借鉴[J].计量管理,2012(2):126-127.
[3]王禾,时光寨,马莉.推进计量惠民工程构建诚信计量环境北京市质监局不断创新计量监管模式[J].中国计量,2009(6):13.
[4]马敏,王瑞金.加强民生计量构建和谐环境[J].中国计量,2013(2):24.
作者简介:罗荣义(1958-),男,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人,助理经济师,研究方向:产品质量市场监管。
简议中国证券市场的监督和管理 篇11
一、中国证券监管制度概况
中国的证券监管制度是由政府集中统一管理制度和证券业自律管理制度相结合组成的, 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是全国证券市场的监督管理机构。而证券业协会是在国家对证券发行、证券交易活动实行统一的监督管理的前提下依法设立、证券行业的自律性组织, 是社会团体法人。
中国的证券监管体系中的主要监管机构是中国证监会。中国证监会是国务院证券委的监管执行机构, 依照法律法规对证券市场进行监管。其基本职能有以下几方面:1) 建立统一的证券期货监管体系, 按规定对证券期货监管机构实行垂直管理。2) 加强对证券期货业的监管, 强化对证券期货交易所、上市公司、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证券期货投资咨询机构和从事证券期货中介业务的其他机构的监管, 提高信息披露质量。3) 加强对证券期货市场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工作。4) 负责组织拟订有关证券市场的法律、法规草案, 研究制定有关证券市场的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定证券市场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指导、协调、监督和检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与证券市场有关的事项;对期货市场试点工作进行指导、规划和协调。5) 统一监管证券业。
证券市场监管的核心任务是保护投资者利益。在证券市场参与各方中, 投资者是证券市场的基础和支柱。没有投资者的积极参与, 就不会有证券的发售和交易, 证券市场的基本功能就难以实现。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信心, 是证券市场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保证。只有真正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市场, 才能给投资者以安全感和投资信心, 证券市场才能得到长久发展。像我国这样处于发展初期的新兴证券市场, 中小投资者占绝大多数, 这一点尤为重要。因此, 保护投资者利益是发展证券市场的核心任务, 也是我们规范证券市场的根本目的。
证券监管机构进行监管行为所遵循的原则是公正原则, 它要求证券监督管理部门在公开、公平原则基础上, 对一切被监管对象给以公正待遇。公正原则是实现公开, 公平原则的保障。根据公正原则, 证券立法机构应当制定体现公平精神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证券监管部门应当根据法律授予的权限公正履行监管职责。要在法律的基础上, 对一切证券市场参与者给予公正的待遇。对证券违法行为的处罚, 对证券纠纷事件和争议的处理, 都应当公正进行。
此外, 我国《证券法》根据我国实际情况, 确立了证券业和银行业、信托业、保险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体制。因此, 证券公司与银行、信托、保险业务机构应当分别设立、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
二、证券监管和中国股市的总体特点
中国证券市场自身监管体制不足。入世对我国证券监管造成的挑战也主要来自于这个方面。监管层次过于单一, 还没有形成监管机构、证券业自律及社会舆论等多层次的监督体系;监管缺乏足够的透明度, 即投资者事先很难预料风险;同时存在着计划与市场机制、行政手段与法律手段等运用不协调的现象
中国股市是政策市而不是经济市, 这可以说是从中国股市出生就伴随着中国股市存在的一个“特色”。众所周知, 在中国炒股, 不是看经济的发展状况, 而是看国家政策。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与其股票价格基本无关, 而国家每出台一个相关政策, 必会在股市上有所反映, 这是一种极为不正常的现象。股票成分过于复杂。目前的股票种类由国有股、法人股、普通股三个种类, 且国有股、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阻碍了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和股市作为资金筹集途径作用的发挥。
三、中国证券监管的发展方向
(一) 中国证券监管法律体制的进一步完善
对证券监管的监管依据《证券法》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补充, 尤其要进一步明确证券监管的目标, 监管机构的法律地位、责任和义务, 更新证券监管的手段。同时颁布和《证券法》相配套的有关的实施细则, 增强证券监管的可造作性。对于证券法实施前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文件进行清理。根据证券法的原则, 归于与证券法相左的文件条文进行废止修改和删除。要针对我国目前和未来证券市场的发展和证券监管可能出现的问题, 结合《证券法》进一步完善证券监管的法律法规。
颁布与证券法相配套的信托法、国债法等法规, 以便形成对证券监管一整套金融监管法律体系。针对证券法和公司法中不一致的地方。要在证券监管的实践中逐步发展, 以避免实际操作中的混乱。
(二) 大胆改革, 尽早解除银行业、保险业、信托业与证券业分业经营的限制
在中国股市建立的初期, 采取这项措施是必要的, 但若长期如此则会限制股市融资的渠道, 使股市失去活力。解除分业经营的限制, 也同时为面临WTO冲击的银行业、保险业、信托业提出一条新的经营方向。银行业、保险业、信托业参与证券业的经营, 这是中国证券业的发展趋势。我国金融趋向混业经营是市场一体化和适应国际竞争的内在要求。混业经营有利于提高金融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 提高金融市场一体化的进程。金融市场是由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组成的, 二者之间及其内部各子市场之间必须通过合理渠道相互沟通, 协调发展。分业经营是对金融市场的割裂, 虽然一定程度地降低了金融市场风险, 但也同时限制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和资金的使用效率。其次, 混业经营有利于促进金融资本更好地服务于产业资本, 适应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集团实施多元化经营和大规模资产重组的要求。再有, 趋向混业经营, 是加入WTO和当今信息革命冲击的必然结果。入世后, 大批的外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以合资或独资的面孔出现在我们面前, 而且这些公司的业务领域可以涉及银行、保险、证券及信托投资等多个方面, 它们依托强大的资本实力和高素质的金融人才, 一定会抓住进军中国金融市场的机会, 努力拓展业务领域, 抢占市场份额。
趋向混业经营, 不仅在于优化资产结构, 壮大金融企业的规模, 更重要的是迎接WTO挑战, 增强我国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当前全球金融领域不断出现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购并活动掀起的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浪潮无不说明我国目前的分业经营具有阶段性, 混业经营才是大势所趋。
摘要:中国的证券监管体制也已有十余年的发展历史了, 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 它虽也在不断的走向发展的成熟, 但他在中国股市中的作用却一直不尽人意, 许多长期困扰中国股市的弊病一直未能根本解决。本文就证券监管体制中的总体特点、其中的部分弊病及困扰其的因素、及其未来的发展作一个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证券监管,违规资金,国有股
参考文献
[1]中国证件会简介.黑龙江信息港.
【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办法】推荐阅读:
城乡集贸市场管理条例08-28
靖州县农村集贸市场调研报告10-05
长治县苏店镇义堂集贸市场简介11-06
集贸市场建设和提升工作调查报告11-15
种子市场监督与管理07-20
市场监督管理论文07-24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08-11
市场监督管理法律考试08-28
市场安全监督管理局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