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第一课时教案

2024-09-25

第四课第一课时教案(精选6篇)

第四课第一课时教案 篇1

佳二中2013级政治学案

必修4 第二单元

编写教师:

备课组审核:

教研组审核: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第一框:传统文化的继承 自主预习案

【学习目标】1.讲解并记忆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2.说出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及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知识梳理】

1、传统文化的含义及表现(1)含义:传统文化石在___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___的文化。(2)文化的继承性的表现

从____、____、____、____等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延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化的继承性。

2、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作用(1)特点

①传统文化具有____。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____,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____。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____。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共同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____。(2)作用

在社会发展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____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净胜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____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____、妨害____的消极作用。

3、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___,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___,更好地创造新生活。(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

【预习检测】

1.正如一首歌里唱的:“温州是个好地方,四季八节有名堂。拜年送礼纸蓬包,拦街福斗台眼看花爻。清明踏青塌饼儿,重五龙船斗南塘。七月七喜鹊咄巧食,中秋赏月走麻行。登高做节恁闹热,你讲看爽看不爽。”歌词重新唤醒对一个时代的文化记忆。从传统文化的继承性看,上面歌词中介绍的温州文化现象属于()A.传统习俗的继承

B.传统思想的继承 C.民族节日的传统习惯

D.传统道德的继承

2.深受两岸瞩目的“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在台北故宫博物馆举行。这引起了全球华人的强烈反响,这表明()A.传统文化有相对的稳定性,被人们世代沿袭 B.传统文化有鲜明的民族性,被本民族普遍认同 C.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D.传统文化对今天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

【我的疑惑】 佳二中2013级政治学案

必修4 第二单元

编写教师:

备课组审核:

教研组审核:

第一框 传统文化的继承 合作探究案

【质疑探究】

【当堂检测一】历史上存在的文化就是传统文化吗?

【当堂检测二】有人认为,传统民居占用太多的土地资源,在人口日益增长的今天,我们应该将其彻底抛弃。你赞同这种观点吗?

【当堂检测三】戏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为什么今天依然存在?戏剧作为传统文化,我们如何看待它的作用?

【当堂检测四】如何对待“忠国”与“忠君”思想?

【拓展训练】

1、下列属于传统文化的是()

①传统习俗 ②北京故宫、长城 ③张家界自然风景区 ④《论语》 ⑤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⑥ 延安宝塔

A.①②④⑤⑥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⑥ D.①③④

2、在台湾城乡,祭祀孔子的文庙随处可见。许多台胞在山东参观访问时,无论行程多A.台胞热爱祖国 B.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

C.台湾用儒家思想治理社会,台胞深受影响 D.曲阜“三孔”圣地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3、我国传统文化崇尚“浩然正气”,今天我们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止气”,同时赋予了么紧迫,都要去曲阜“三孔”圣地。这说明()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内涵,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A.相对稳定性 B.鲜明民族性 C.较强融合性 D.明显渗透性

4、“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这说明文化具有:

A.积累性 B.稳定性 C.民族性 D.继承性

5、在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的条件下,我国的传统文化面临着外来文化的冲击,我们要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就必须()

①尊重和认同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积极地培育和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②尊重和认同外域文化,积极融人外域文化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借鉴外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 ④坚决抵御外域文化,维护本国的文化安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6、拜年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在春节时相传下来的习俗。有报道说,小沈阳和众徒弟给师傅赵本山跪地磕头拜年,感谢师傅的带携之恩,这种做法引起了人们的争议。有人认为拜年有很多方式,现阶段人们拜年一般已经不再采用磕头施礼的方式,取而代之的是握手、拥抱等形式,或者采用电话、手机短信等更加便捷的拜年方式。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春节拜年的认识。佳二中2013级政治学案

必修4 第二单元

编写教师:

备课组审核:

教研组审核:

【总结提升】

第一框 传统文化的继承 复习巩固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张岱年说:“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具有民族的自信心与自尊心。而民族的自信心与自尊心有其思想基础,即对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C.只要有优秀的民族文化,就会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D.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可以战胜一切困难

2.中国传统的节日大多产生于农耕时代,随着社会的变迁其赖以生息延续的文化土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习俗应经不适应这个时代了,也无法吸引现代人的关注,下列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其相应内容应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 ②当前已没有落后、腐朽的东西 ③我们要取其精华、取其糟粕 ④对其落后、腐朽的东西,必须自觉加以改造和剔除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培根认为,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培根的这句话表明:

①正确的知识文化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②任何知识文化都推动社会进步 ③文化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文化的传播 ④文化具有继承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清明节是流行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传统节日。至唐宋时期开始形成踏青、扫墓等风俗,成为民间重要的祭祖日。“文化大革命”时期,我们曾经简单粗暴地将扫墓、祭祖当成封建迷信活动加以禁止。改革开放以后,清明节又重新成为人们地重要节日。在这一天,人们或者扫墓、祭祖,寄托对祖先地哀思;或者踏青、植树,享受初春地美好时光;或者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这说明: A.扫墓、祭祖属于封建迷信活动,应加以禁止

B.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是对的,应积极提倡

C.把握正确的判别标准,是有效地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基本依据

D.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5、随着国家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一系列措施的制定和大批经典现代京剧的播映,群众学习京剧的热情又被重新点燃。这启示我们()A.要发挥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影响的作用B.要发挥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C.要对传统文化加以甄别、改造、剔除D.要坚持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二、材料分析

6、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又与中国“和”文化传统有着历史渊源。从“和为贵”的处世哲学,到“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从“天人合一”的自然意识,到“协和万邦”的国家理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成长。

有人认为,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回归中华民族文化。对此请谈谈你的认识。佳二中2013级政治学案

必修4 第二单元

编写教师:

备课组审核:

教研组审核:

第四课 第一框:传统文化的继承 答案

【预习检测】 AB

【拓展训练】 1-5 ABADC

6、(1)拜年是我国的一种传统习俗,对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体现了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2)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拜年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小沈阳和众徒弟给师傅赵本山跪地磕头拜年的方式不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应当予以改造或剔除。

【总结提升】 1-5 BCBDD

6、(1)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承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落后、腐朽的东西,必须加以改造和剔除。

(2)对待传统文化,要立足实践,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以体现时代精神,顺应社会发展要求。建设和谐文化,不是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简单回归。

九年级第四课第一框 篇2

一、复习:

1、我国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包括哪些主体?

2、“一国两制”的含义及意义是什么?

3、如何正确对待台湾问题?

述:通过对第三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对我们国家的一些基本情况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但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这节课我们接着来了解我们国家一些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接下来我们先来共同学第一个基本国策-----对外开放。

二、导入:

讲新课前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那就是现代家庭,我们家里应该有很种品牌的家电产品吧,有哪些是国内的品牌?有哪些进口的?你比较喜欢国内的还是进口的?大家再想想这些进口的商品为什么会走进我们的生活?这表明了什么? 讨论-----------小结:因为我们长期坚持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板书:

一、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1、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设疑:那什么是对外开放呢?

_______一方面是指国家积极主动地扩大对外经济交往;另一方面是指放宽政策,放开或者取消各种限制,不再采取封锁国内市场和国内投资场所的保护政策,发展开放型经济。我们简单地来说就是打开国门与外国人发生各种联系。像发展对外贸易、引进外资、引进国外一些先进的技术、创办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当然我们也到国外去承包工程、办企业等。再综观这些形式无外乎就是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的,那就是“引进来”和“走出去”。

板书:(1)对外开放的主要形式:发展对外贸易、引进外资、引进国外一些先进的技术、创办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到国外去承包工程、办企业等。(2)对外开放的基本途径:“引进来”和“走出去”

问: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这一基本国策呢?

板书:

2、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1)世界一天天变得更加开放

引领:我们先来看课本47页安华的事例,这一事例说明了什么?

述:我们都应该有上过网吧,上网聊天给我们最大的感慨是什么?——没有种族、没有国界,沟通、情感交流可以穿越时空、飞越太平洋彼岸。这些都告诉了我们在感叹现代科技、信息技术发展之快的同时,我们还看到日益扩大的开放已经影响到普通百姓的生活,给人欠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增进了世界各国人民的交往。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世界一天一天变得更加开放。(所以,开放可谓是世界的朝流、趋势)中国为什么实行对外开放是适应这一天天变得更加开放的世界的需要。讨论:那么,中国要是不适应这一朝流、趋势,不实行对外开放,也就是别人开放别人的,我们闭关自守会怎么样? ——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

板书:(2)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 述:在开放的世界面前,无论哪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闭关自守,就会导致愚昧、落后。在这方面,我们国家是有过深刻教训的。邓小平同志也说过:“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

引领:像我们西汉时期的丝绸之路,将我们的商品以丝绸为代表输送到各个国家丝绸是古代中国沿商路输出的代表性商品,而作为交换的主要回头商品,也被用作丝路的别称,如“皮毛之路”、“玉石之路”、“珠宝之路”和“香料之路”。隋唐年代(589年~896年)丝路空前繁荣,胡商云集东都洛阳和西京长安,定居者数以万计。

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路。在工业化到来的时刻,完成了它的使命。它已被东起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的10900公里长的新亚欧大陆桥所取代。但是,它仍有可开发的新价值。

海上丝路起于秦汉,兴于隋唐,盛于宋元,明初达到顶峰,明中叶因海禁而衰落。到了清王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闭关政策是民族自卫政策,早期的政策防范了西方殖民者对中国的侵扰,并非完全消极。但是清朝统治者在国内以维护落后的封建制度为己任,在对外关系上没有把民族自卫政策落实下去,也没有把民族自卫政策作为争取本国经济社会进步发展的前提。归根到底,闭关政策是一种消极的防御措施,不仅不能抵抗外国的侵略,反而加速了清政府的失败,最终导致国家主权丧失殆尽。

明中叶后期、清政府的闭关锁国、那建国初期的长期处于同世界科技发展隔绝的状态,都检验了一个真理,封闭就要落后,落后还要挨打,被人家牵着鼻子走。

述:封闭入会信息闭塞,就会与国际科技、经济发展脱轨,就会跟不上飞速发展的时代的步伐。所以,在开放的世界中,无论什么国家要发展壮大,都必须把自己融入到世界发展的大潮中去,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

板书:(3)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问:世界一天天在开放,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我们吸取了历史的教训,于1978年制定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30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世界越来越关注中国,这也再次表明,中国是世界的一员,中国的发展不能离开世界呢?

述,当前,生产社会化和经济

三、独立自主──对外开放的基点,“走出去”与“引进来”──对外开放的正确选择

教师:我们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宽领域的。我要问大家,是不分青红皂白全盘接受吗?不是,那应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根本基点是什么呢?我们应如何把握这个度?在国产汽车如何发展的问题上,两种观点:见书P49各发表建议。

学生:略

一种观点是“独立自主,自创品牌。”

另一种观点是“坚持对外开放,全面引进。”

学生讨论后辩论。

教师:(出示胡锦涛主席阅兵时乘坐的座驾并简单加以介绍)上述观点都不对,在国产汽车的发展上,我们究竟怎么办呢?(独立自主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即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出发点。)

小结:怎样坚持对外开放?

1、全方位,宽领域;2独立自主基础上的对外开放。

3、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总之,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要坚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四、拓展延伸──设想2049年的中国

五、课堂练习

六、课堂收获:本节课同学们学到了什么?略。师;我国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地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共创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导入新课:放音乐《北京欢迎你》,说说你喜欢这音乐的理由 学生:回答

教师:是的,这首歌曲表达了中国打开大门融入世界,欢迎世界拥抱中国的美好愿望。这也是我们今天本节课的主题(幻灯片:课题),那么为什么要制定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怎样坚持这一基本国策? 讲授新课:

【感受开放的世界】——KP47活动1 幻灯片(哈里波特、麦当劳、NBA),○你还能说一说开放的世界对你的生活的影响吗?

学生例举,学生自由回答:如:曾经和日本某所学校搞联谊活动,中国的学生在日本孩子家 里住一段时间,日本学生在中国孩子家里住一段时间;中国孩子和外国孩子自费参加夏令营活动,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还有有条件的同学假期可以到外国探索,给外国朋友发E-mail等。

○ 这些事例说明了什么?

教师归纳:日益扩大的开放已经影响到普通百姓的生活,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和好处。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开放。

一、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1、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1)世界一天一天变得更加开放

幻灯片(圆明园、颐和园图)问:从享誉世界的汉唐盛世到豪强瓜分的近代中国,你做何认识。

(2)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

【闭关自守为什么会导致落后】——KP47活动2 ○ 闭关自守为什么会导致落后?

学生:回答

教师:信息封闭,思想僵化,不思进取是闭关自守所以导致落后的原因。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当今世界开放与兴盛相伴,封闭与落后并存,无论什么国家,要发展,就要开放,就要融入世界发展的大潮中去;无论什么国家要发展,就要对外开放。(3)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幻灯片(脚印:中国对外开放的历程)

教师:中国对外开放经历了由开放经济特区到加入世贸的几个阶段,为什么中国历经15年时间坚持加入世贸组织? 老师在这里抛砖引玉,希望能使同学们有一个大概的认识,世界贸易组织150个成员国的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90%。

世界贸易组织好比一个综合性的大市场,里面林林总总,而过去的中国因为经济实力很弱,只是一般性的参加世界经济,就象担着菜篮在综合市场外面卖菜的小贩,你可以不进入市场,可以不遵守工商部门的规则,看到工商管理干部来了就赶快跑。小贩菜篮里的菜是有限的,它的价格对市场的正常运作不会产生大的影响。但是,如今的中国,已经是世界贸易大国,你的买卖价格会对市场产生一定影响,影响到市场的正常运作,他就会对你管教、驱赶、惩罚。因此,小贩要想把生意做大,要想成为一个有头有脸有身份有地位的商人,就要怎样?就得进入市场,就得在市场里建一个铺面,就得遵守市场的规则运行,从而扩大经营。中国经济不能只做小贩,中国要发展经济,要进一步扩大贸易额,就不能只看到自己菜篮里那一点菜,就必须放眼世界,就必须走出去,进到世界贸易组织这个大市场,取得一席之地,遵守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从而取得发展。

幻灯片(入世)【看待入世的两种观点】——KP48活动3 ○ 你是如何看待上述两种观点的?请说明理由。自由讨论,学生总结,最后教师归纳:

幻灯片(入世以来中国取得的成就)

教师: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也有弊,总的来讲利大于弊,我们要认识到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日益开放的世界形势是各国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在“大海”中学会游泳,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幻灯片(开放前后中国变化图片)总结: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2、坚持对外开放

(1)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幻灯片【全方位的对外开放】——KP49活动4 我国对外开放体现在哪些方面?请举例说明。幻灯片(关于全方位开放的图片)

以上说明,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体育等方面的交往日益频繁,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对所有国家、所有方面的开放。(2)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 幻灯片(国内外品牌汽车的PK)

讨论题:入世以后,我国的国产汽车面临很大的挑战,在如何发展的问题上,一直有两种倾向:观点一:应该坚持独立自主,自创品牌;观点二:应该坚持对外开放,全面引进。(1)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2)如果你是国内某大型汽车集团公司的总裁,你会如何应对呢? 自由讨论,学生总结,最后教师归纳:

上述两种观点均具有片面性。第一种观点看到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重要性,但不懂得吸收和借鉴外国的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固步自封,不求创新,其结果必将导致落后于其他国家,更谈不上自创品牌。第二种观点,看到了对外开放的必要性,但一味依靠别人,全盘西化,忽视自身的努力,其结果必将是失去自我,失去民族特色,发展缓慢。我们应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同时又打开大门搞建设,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总之,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课堂延伸

幻灯片(北京奥运会图。“长久以来,中国一直梦想着打开国门,邀请世界各地的运动员来北京参加奥运会。今晚,梦想变成了现实,祝贺北京!北京,你是今天的主人,也是通往明天的大门”---罗格)课后思考: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标志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将如何适应和促进中国开放的时代大潮?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总结全课: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地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共创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幻灯片(北京奥运会图:祝贺祖国改革开放30周年取得的伟大成就,祝愿祖国改革开放之路越走越好!)在音乐《北京欢迎你》中结束本节课。

自我评析:

本节课本着“以学为主”的精神,尝试对课堂教学中“先学后教,多学少教,以学论教”教学原则的实践和运用。具体思路如下:教师首先准备一首同学们都熟悉的歌,再设计一系列导学题或活动,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或小组合作,师生共同得出相关结论。这样符合感性材料到理性认识一般认识规律,符合思想品德课中“三贴近”原则。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尝试以学生合作学习为主,加以讨论和实践。通过课堂实践,感到案例材料这一块比较满意,从材料的选取、组织,到问题的设置都比较成功,成功之处在于,一、与时事紧密结合,时代感强。

第四课第一课时教案 篇3

山杠爷的处罚权从何而来?法律没有授权。山杠爷的权力主要来源于传统和习惯。中国几千年来都是由民间权威、德高望重的长辈处理乡间纠纷,何况山杠爷还是村支书,有一定的行政管理权,他过去的违法之举(如私关酒鬼、私拆他人信件等)从没有受到来自上级的批评,相反是被默许、甚至是被鼓励的。

再次,如果用法律手段来解决这一婆媳纠纷,结果会怎样?法律否定了山杠爷,那么,依照法律,山杠爷和村民们应该怎么做?受虐待的婆婆应该到法院起诉。可是,堆堆坪山高路远,交通不便,那目不识丁的老妇人也许一辈子都没出过村子,她怎么去?她知道法院在哪儿吗?了解诉讼程序吗?交得起诉讼费吗?会请律师吗?在打官司的过程中如果再受殴打,远在千里的法官、警察能救她吗„„

山杠爷治理村庄的方式是人治。与人治相对应的是法治。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也有人治和法治之分。人治和法治是治理国家的两种不同的方式。法治相对于人治,有它的优越性。所以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应该从人治走向法治。

阅读教材,比较人治和法治的不同。

人治和法治是两种相互对立的治国方略。

人治是一人(或几人)之治(君主专制或贵族政治),法治是众人之治(民主政治);人治依据的是领导人个人的意志,法治依据的则是体现人民大众意志的法律。人治与法治的分界线是:当法律与当权者的个人意志发生冲突时,是个人意志凌驾于法律之上,还是法律高于个人意志。或者说,是“法依人”还是“人依法”。在人治型社会,长官意志决定一切;法律的内容变化无常,朝令夕改;社会管理表现为一种命令与服从的关系;权力在社会生活中起定性作用,权大于法,以人代法,以言代法。人治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常常混淆道德与法律的区别,“以礼断狱”、“以言代法”、“以人代法”、“重德轻刑”。法治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国家的法律适用于所有公民,二是国家的权力必须通过既定的正式程序行使。其核心思想是依法治理国家。

一、实施依法治国方略

1、从“人治”到“法治”

(1)“人治”和“法治”是治理国家的两种不同方式(2)、摒弃“人治”、厉行“法治”。了解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过程

1996年3月17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作为战略目标加以规定,第一次正式明确了“依法治国”的地位。

1997年9月12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高瞻远瞩地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基本治国方略提了出来,实现了我国法治化进程中质的飞跃。

1999年3月15日,九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至此,国家的根本大法对依法治国原则予以肯定,使这一治国方略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具有重大意义。

4、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意义

实行依法治国对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步伐,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发展市场经济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做到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必须依法办事,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如汽车召回制度、消法增加了手机的三包、《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独资企业法不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应该做到三和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法》只有依法治国才能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2)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山东青年沈阳救人牺牲 被救者不现身 评烈士费周折》 反不正当竞争法 依法诚信纳税

社会文明进步离不开健全的法制。

(3)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因此,法治不是万能的。作用的范围有一定的限制。因此,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的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的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也就是说除了用依法治国之外,还需要用道德规范来调整人们的行为。做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5、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1)以德治国的内容 见知识窗

不能用法律规范来代替道德规范。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很相近,都是用来调整人们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并从而约束人们的行为的。但是两者又有不同。(2)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的关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的不同点

法治:人性恶 他律作用 靠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手段来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 政治建设 属于政治文明

德治:人性善 自律作用 靠感召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来 属于思想建设 属于精神文明 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小结:

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了解政治文明的含义,认识党的十六大对政治文明建设的界定,把握政治文明对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理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要求。

第四课第一课时教案 篇4

【课标与教材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7——9年级的学生阅读应:

1、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4.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对散文教学的要求是:

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3.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列夫•托尔斯泰》 这篇课文是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茨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为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描画的一幅“肖像画”,作者不仅为我们展示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

本文在艺术手法上的独特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者写出自己心中伟人的平庸粗陋的一面,二是大量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写托尔斯泰外貌平庸、普通的一面,不仅是对托尔斯泰肖像真实的刻画,同时也揭示了他是俄国人民大众的一员;写他面容粗鄙、丑陋的一面,实际上是反衬了他眼睛的无比精美。托尔斯泰就是这么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如果进一步探究,可以认为,写他形貌的矛盾统一,实质上也是写他的人生追求、人生态度与自己的阶级和身份的矛盾统一,以及他本身的思想也是矛盾统一的。本文的重点是落在写他的眼睛上,通过写眼睛来写他的敏察、深刻,写他作为伟大作家的杰出才能,写他是时代的透视镜和多棱镜。这就是欲扬先抑写法的应用。【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虽然接触过一些肖像描写,比如《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但对于本文这种集中所有笔墨、浓墨重彩、精确细致地刻画人物的肖像,并通过肖像描写来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作品还没有学过,学生往往对肖像描写的理解只停留于表面,认为肖像描写只是为了刻画人物的外貌特征,而对于肖像描写和揭示人物内心世界之间的关系,还不能很好把握,更难于通过肖像描写来领悟出人物的精神世界。所以,让学生通过肖像来领悟人物内心世界,是学习本文的首要困难。另外,一般的肖像描写都比较写实,对于夸张的、漫画式的肖像描写,学生接触的也少,这是学习本文的另一个主要困难。

1.学生已经知道的: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2.学生想知道的:茨威格描写人物的独到之处。

3.学生能自己解决的:生字词、通过老师的点播指导学生能读懂文章,并理解文章中难以理解的句子。

4.对学困生的关注:八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虽文字浅显,但由于思想感情比较深沉,学生由于受到年龄的限制,可能对文章理解得不够透彻,老师要善于作适时的引导,学生就容易理解和掌握了。课堂多提问、课下多检查,循循善诱。【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习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进行肖像描写,并体味其作用。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习欲扬先抑的写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

【教学重点】

文中的肖像描写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由外貌透视心灵的手法,感悟托尔斯泰的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 【教学方法】熟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布置学生查阅托尔斯泰生平传记和作品,以及有关资料,通过媒体,查阅茨威格描写托尔斯泰的另一篇作品《世间最美的坟墓》。

【教学媒体】多媒体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要点】第一课时:疏通文意,归纳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第二课时:解决疑难句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19世纪下半叶的俄国,阶级矛盾空前尖锐,人民生活困苦不堪。许多进步作家被陷害、监禁或流放。而列夫·托尔斯泰以他犀利的笔锋解剖和批判了那个病态的社会。他的作品引起沙皇政府的惶恐,曾有人这样评价说:“俄国有两个沙皇,一个是俄国当政的统治者,另一个就是托尔斯泰,真沙皇对托尔斯泰无可奈何,而托尔斯泰却在动摇着他的统治。”一个作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影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寻找这个答案吧。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让学生介绍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作品,交流、补充、归纳:

列夫·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主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复活》使托尔斯泰达到了艺术高峰,是他实践了“最清醒的现实主义标志”。

2.放映幻灯片,检查预习生字词情况,正音、巩固,重点词语列举如下:(1)给加线字注音

胡髭 长髯 鬈发 禁锢 颔首低眉 锃亮 广袤无垠(2)解释下列词语

器宇 禁锢 鹤立鸡群 正襟危坐 轩昂 颔首低眉 诚惶诚恐 广袤无垠

三、整体感知

生自行朗读课文思考:

1.课文主要可分几部分?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在描写过程中,为什么重点描写他的眼睛?

要求:朗读课文时,要在书上作出必要的标记,并思考问题,然后小组讨论,之后互相交流。

放映托尔斯泰的肖像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用心体会。(没有条件的地方,可结合前面的彩色插图加以体会)

阅读、观赏和讨论后明确: 1.可分两部分:

一、(1~5)段主要刻画列夫?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二、(6~9)段描写列夫?托尔斯泰的那双非同寻常的眼睛。

2.因为眼睛是心灵之窗,托尔斯泰丰富的精神世界,通过眼睛充分的表现出来。作者对托尔斯泰的眼睛的描写,已经不再限于肖像了,而是含蓄地揭示了托尔斯泰作为伟大的文学家,对他所处的时代作出准确、深入、全面地描绘,成为时代的代言人。

四、精研第一部分

指读:找五名学生每人读一段,思考: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的?

讨论明确:可用课文原句,也可用自己的话概括,择要如下:(1)须发:多毛、胡须浓密

(2)面部轮廓结构: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3)面部特征:忧郁、愚钝、压抑(4)长相:长相平平、普通(5)拜访者失望之情

2.刻画这些特征时,作者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找出来并说说作用。(此处要明确夸张的含义以及作用,并从课文中找出运用夸张、比喻等手法来描写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句子,并仔细体会其表达效果)

作用是:比喻和夸张联袂运用,不仅使“画面”气韵生动,而且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使人物形象生动可感。

创新支点:3.读了这一部分,再次观看肖像图片(或彩色插图)思考:你如何评价托尔斯泰的相貌?交流讨论,总结如下:

长相粗鄙:多毛、浓胡须、矮身材,普通、平凡

五、教师总结

本部分前几段细致入微地描绘了托尔斯泰的外貌,生动描述了拜访者心目中的托尔斯泰与亲眼所见的托尔斯泰的巨大反差。同时通过阅读,我们又全方位的了解了托尔斯泰的身材特点、言行特征以及待客方式,因而对托尔斯泰的形象的认识又加深了一层。这样描写非但没有损害托尔斯泰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反而收到相反相成的艺术效果,相互衬托,使托尔斯泰的外貌包括眼睛给读者留下强烈的印象

六、布置作业

A.你觉得作者在对托尔斯泰的外貌刻画中,最精彩、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什么?为什么?

B.熟读课文,找出表明代表作者思想倾向的语句,并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一、课前检测

1.前一部分主要描写的内容是什么?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前一部分主要描写的是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突出的特点是:

(1)托尔斯泰的外貌平庸丑陋;

(2)和普通人一样,混在人群里分辨不出来。

2.找出表明代表作者倾向的语句,并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举例如下:(1)“有长者风度,天父般地如卷起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2)“长相平平,是俄国普通大众的一员”“他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等。

择要概括:慈祥、善良,并揭示出托尔斯泰的人生追求和心路历程。

二、感悟研读文本

学生推荐朗读能力强的同学朗读第二部分,其他同学听读思考: 1.本部分是从哪几方面来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的? 2.课文通过描写眼睛,还写出了什么?(标画原文回答)3.在写法上,与第一部分异同点是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并确立中心发言人在全班讨论、明确: 1.都写了托尔斯泰非同寻常的眼睛,择要概括:

(1)写犀利目光;(2)写目光蕴情丰富;(3)眼睛有威力;(4)赞美目光犀利,同时揭示他人生的不幸。

2.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目光犀利,有准确的洞察力。

“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写出托尔斯泰观察社会、人生、时代的广度和深度,展现了时代的本质和要求。

“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引用高尔基的话,夸张地道出了托尔斯泰那种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

(相关的语句还有很多,要求学生细加体会,讨论交流。)3.这个问题要做重点研读:(1)相同点是比喻和夸张联袂运用

(2)对不同点的研读,结合课下学生查阅茨威格的描写托尔斯泰的另一篇作品《世间最美的坟墓》讨论进行:

让学生讨论:最美的坟墓到底是怎样的?为什么说是最美的? 明确:

因为托尔斯泰到晚年一直致力于“平民化”:持斋吃素、从事体力劳动、耕地、挑水浇菜、制鞋;并希望放弃私有财产和贵族特权,因而和他的夫人意见冲突,家庭关系变得紧张起来,后来他终于秘密离家出走,途中感冒,于1910年11月20日(俄历11月7日)病逝在阿斯塔波沃火车站。遵照他的遗嘱,遗体安葬在亚斯纳亚?波利亚纳的森林中。加上在《复活》中反对上帝,不信来世,被官方教会革除了教籍,坟上没有竖立墓碑和十字架,但托尔斯泰以他深邃而丰富的思想,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因而最简陋的坟墓被称为“世间最美的坟墓”。

由此和课文进行比较,学习欲扬先抑的写法,择要概括为:不同点是前者写粗鄙、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后者写眼睛是珠宝、精美绝伦,正是写他灵魂的高贵,前后构成对比,是欲扬先抑的手法,因此取得了鲜明的艺术效果。

三、教师总结

托尔斯泰是一位文学巨匠,创造了很多世界第一流的作品。作者不仅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文章的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崇敬赞美之情。只有当我们阅读了他的有关作品,才会理解茨威格为什么会对托尔斯泰的眼睛做出如此的评价。

四、质疑问难

可结合课后练习第二题进行,以讨论的方式解决,言之成理即可。创新支点:

五、探究讨论

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你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幸福的含义?

(答案不唯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参考答案如下:

不矛盾。幸福的标准是能认识事物,认识世界,那么托尔斯泰这个智者能看清真相,他是幸福的。从另一方面说,托尔斯泰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尽最大的努力去改变它却徒劳无功,这是痛苦的。托尔斯泰是不幸的,从托尔斯泰晚年厌弃贵族生活,毅然放弃财产,以致于和家人产生矛盾,最后离家出走,客死在火车站这一经历可以看出这一点。)

六、作业

A.查阅有关资料,写一篇小文章,论题为:托尔斯泰是幸福还是不幸。

B课外阅读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托尔斯泰》并进而有计划地阅读三大代表作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板书设计:

列夫·托尔斯泰

八年级上24课第一课时教案 篇5

八年级上24课第一课时教案

8课题 大道之行也 总课时 2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对于大道和大同的初步理解。串通文意,理解特殊句子的翻译。 过程与方法目标:讨论与排除式,让学生能够根据上下文自己排除错误答案,根据句子本身推断句子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大同社会使美好而遥不可及的,在当今社会中,我们要追求“和而不同”的社会形态,做那个德才兼备的君子。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文章整体意思的贯通,让学生理解这篇文章讲述的大同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教学难点:一些重点句子的理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教学方法 否定法,让学生推陈出新 教学准备 板书和课前预习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文常整理:《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之一(五经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述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礼崩乐坏: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 从前,孔子曾加过鲁国的蜡祭。祭祀结束后,他出来在宗庙门外的楼台上游览,不觉感慨长叹。言偃在他身边问道“老师为什么叹息?”孔子回答说:‘大道实行的时代,以及夏、商、周三代英明君王当政的时代, 我孔丘都设有赶上,我对它们心向往之。 禅让制: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直到夏朝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才结束。(天下为公) 那么下面我们就来感受一下什么叫做大道。请大家阅读全文。 文章翻译: ⒈选贤与(jǔ)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与,通“举”,推举,选举。(德才兼备) 2、讲信修睦(mù):讲求诚信,培养和睦(的气氛)。 修:培养。(修狭者――长) 3、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第一个亲:动词,奉养 第二个亲:名词,父母,双亲 第一个子:动词,养育 第二个子:名词,孩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4、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关键在于终(老有所终),用(为社会效力),和长(顺利地成长) 5、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如果看到别人遗失的.东西),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恶(wù),憎恶。 藏:私藏。 6、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对于劳力,人们憎恨劳力不出于自己的饿身上,(即使是出自自己身上的劳力),却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7、是故谋/闭而不兴 闭:杜绝 盗窃乱贼而不作 兴和作的意思一样,有个成语“兴风作浪” 8、是谓大同: 谓:叫做/称为/就是 标注识记 听故事,感受孔子的复古倾向 听故事,感受孔子对大道的向往之情 阐述禅让制的含义 阅读全文 根据语境推测词义,选为选拔,举为推举,二者兼备,即是德才兼备 省略句的补充 (皆出酒食――都拿出酒食来款待他) 根据语境进行判断 拓展认知,翻译第一个老和第一个幼 学生讨论这句话怎么翻译最好,最能体现出原文的意思,不一定要完全直译。 讲解其中一句,让学生根据示例翻译出另一句, 学生翻译 根据语境进行猜测 积累文学常识,拓展五经,帮助记忆。 两个故事都能说明孔子对古制的热爱,可见大道在万世师表心中是多么重要。 由此可以让学生理解什么叫做“天下为公” 整体感知 结构相似,词性是相对应的。 锻炼学生翻译通顺的原则 学以致用,翻译类似的句子。 要根据语境判断出词义,不要太死板了 锻炼学生由此及彼的翻译方式,锻炼他们翻译的能力。 扩展一下共产主义和大同社会的相同点。 板 书 设 计 大道之行也 《礼记.礼运》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礼崩乐坏 三世未逮。 禅让制 文章理解:选贤举能――德才兼备(结构一致,词性对应) 讲信修睦(省略句,句子的通顺原则) 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先讲下句,在通过下句推断上句)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对于货物,人们厌恶把它扔到地上的行为,(而掉在地上的财物),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谋/闭而不兴 谋:杜绝 教 学 反 思 学生的分析让教学能够成分块教学,根据下句推断上句的含义,在竞猜当中可以推断出词义。

8册第一课到第四课音乐教案 篇6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拍手拍手》,让学生初步掌握二声部歌曲的演唱方法,懂得用拍手来传达感情,培养知礼仪、讲文明的良好习惯。

2、学习重音记号“>”,并能在音乐中正确表现,增强音乐感染力。

3、在聆听《祝你快乐》乐曲的感悟中,分别编创集体舞进行表演。教材分析:

歌曲《拍手拍手》这是一首颂扬和倡导精神文明风尚为题材的儿童歌曲。歌曲吸取了少年儿童生活中的几段情景,反映了少年儿童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歌曲为分节歌,由主题和副歌构成。主歌部分包含两个平行乐句。两句旋律均自上而下作和弦分解进行,在句末的八度上行跳进,使曲调显得生气勃勃,充满活力。副歌部分也是由两个平行乐句构成的乐段。乐句的前半句是由两个四分音符在高音区形成的节奏性音调,简洁而有力,富有形象地表现了孩子们响亮的掌声和兴高采烈的神态;后半句富有歌唱性的旋律,唱出了他们对文明新风的热情赞美。歌曲的句中及句子之间频频穿插了伴以掌声的间奏,既突出了主题,也增添了欢乐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歌曲副歌部分的合唱

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钢琴、打击乐器、口风琴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生用音乐问好

2、话题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2008年8月8日是什么日子吗? 生:是北京奥运会开幕的日子。

师:届时,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在我国的首都北京相聚,作为东道主的我们该怎么做呢?请大家观看一则公益广告。(播放公益广告片《文明的掌声》)师:看了这个广告短片,你有什么感受? 生:(1)不同的掌声有不同的作用;(2)我们要用掌声来欢迎客人;

(3)我们要用掌声为运动员呐喊助威;(4)我们要用掌声来鼓励别人;

(5)我们要让世界记住我们的掌声。

师:大家说的太好了!我们要世界记住我们什么样的掌声呢?

生:欢迎的掌声,文明的掌声,鼓励的掌声

师:什么样的掌声才是文明的掌声呢?

引导学生回答:当别人获奖时,我们要用掌声表示祝贺:运动员在奋力拼搏时,我们以掌声为他们加油;观看精彩的节目和演讲,我们要报以热烈的掌声表示感谢和敬意。

师:刚才这几位同学回答得非常好。我们要从文明的鼓掌这样的小事做起,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增光添彩。

现在我们就用文明的掌声对刚才几位同学的精彩回答表示鼓励。

大家一起来击掌:师领拍 X X X ︱ X X X︱, 学生一起拍击节奏

【设计意图:从学生最熟悉的奥运会话题入手,通过观看公益广告片,让学生对文明的掌声有着直观的了解。进而及时让学生对他人的精彩回答表示鼓励,使讲文明从小事做起的思想教育得到润物无声地渗透。同时也为学生理解歌词内容做好铺垫。】

二、学唱歌曲《拍手拍手》

1、听歌曲录音,分析歌曲特点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跟文明主题有关的歌曲《拍手拍手》,首先请大家听歌曲范唱。

(播放该歌曲范唱带)

师: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

生:每唱完一个乐句,都有拍手的间奏。

师:从歌曲的演唱形式来分析,歌曲分作几部分?

生: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前四个乐句,齐唱形式;第二部分是副歌部分,合唱形式。

师:他回答得对不对?(对)让我们再次用掌声来鼓励一下。不过,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这次鼓掌的节奏要和前面那次鼓掌的节奏不一样哦。谁能拍出一个特别的节奏来鼓励他?

生:(1)X· X X ︱X· X X︱

(2)XXXX XX ︱ XXXX XX︱(3)XXX X X | XXX X X |

师:我们就用这几种不用的击掌方法分别来鼓励一下刚才表现好的同学。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不同的拍手方法鼓励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既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又能为下面设计不同的间奏做铺垫。】

师:同学们真聪明!不仅能适时适度地鼓掌,而且能拍出这么多的节奏型。下面,我们一起来学唱歌曲。

2、听唱方式学唱齐唱部分旋律

师:我们先来学唱齐唱部分的旋律,请大家跟着琴声小声听唱前四个乐句的歌谱。(听唱一遍)

师:这四个乐句有什么特点呢?

生:第一、第三乐句的旋律基本相同,第一、二句与第三、四句的节奏一样,都有附点音符。

师:同学们再跟琴声听唱这四句歌谱,注意唱好每一句开头的附点八分音符。

3、分声部学唱副歌部分旋律

师:接下来我们学习歌曲的副歌部分。对于学唱二声部歌曲,老师建议大家先分别学唱两个声部的旋律,然后再合起来唱。

(1)听唱第一声部旋律,分句教唱 02 23 ︱4 2 ︱ 6 46 ︱ 5 5︱ 5 0 ︱

(2)把第一声部旋律完整地唱一遍。师:第二声部的节奏和跟第一声部完全相同,请同学们拿出口风琴来视奏一下第二声部的旋律。

(1)视奏旋律一遍,纠正有休止符的的两个乐句。

(2)把学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吹奏,一部分齐唱,共同唱奏第二声部旋律。

【设计意图:初次学唱二声部歌曲,唱准第二声部旋律是难点。利用乐器的固定音高来帮助学生加深第二声部旋律的印象,可以避免学生跟着高声部旋律走,忽略自己声部的音高。】

4、把学生分成两部分,合唱副歌部分旋律

师:现在请同学们分成两大组,左边的同学唱第一声部的旋律,右边的同学唱第二声部旋律。合唱过程中注意,既要唱好自己声部的旋律,又要倾听另一声部的旋律,使两个声部的声音和谐地融在一起。

(师弹奏第二声部的旋律,增强这一声部的力量)

5、学习音乐知识:重音记号

师:在副歌部分的旋律中,大家一定看到一个特别的记号,这是什么记号呢?

生:重音记号

师:它有什么作用呢?请大家比较一下,老师两次唱的有什么不一样?

(1)唱第二声部旋律,没有重音记号

(2)再唱第二声部旋律,加上重音记号

生:第二次唱的音要重一些,强一点。

师:你的耳朵真灵!重音记号标记在音符的上面,表示这个音要唱得强一些,重一些。现在,我们就加上重音记号把副歌部分的旋律再合唱一遍。

6、轻声跟音乐唱歌词

师:现在请大家小声来学唱歌词,比比看谁唱得准确

(1)播放歌曲伴奏,让学生跟唱三段歌词

(2)纠正有附点音符的几句歌词

7、有感情地唱歌曲

师:学完了这首歌曲,你认为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呢?

生:快乐地、高兴地,师:那用什么样的速度和声音才能表达出这样的情感呢?

生:用稍快的速度、热情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师:好,让我们充满热情地,用稍快的速度有感情地演唱这首歌曲,要注意二声部合唱的和谐统一。

8、为间奏设计不同的拍手节奏

师:刚才在间奏部分,大家是按照X X 的节奏拍手的。你还能为间奏设计不同的拍手节奏吗?

生:(1)X X X |X X X |(2)XXX X | XXX X |(3)X·X X | X·X X |

(师板书以上节奏型)

师:我们在三段歌词的间奏处用这三种不用的拍手方法,看你最喜欢哪一种拍击方法。

生:完整地演唱歌曲,并在间奏处用上不用的节奏。

9、为歌曲加上打击乐器来伴奏

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大家最常用的几种打击乐器,有碰钟、沙球、铃鼓和响板,你可以选择你认为适合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现在请第一二小组的同学来唱歌,三四组的同学用打击乐器和口风琴为歌曲伴奏,记得在重音记号处要加强声音的强度。

(学生按要求唱奏歌曲一遍)

【设计意图:为间奏处设计不同的节奏型,可以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既能有效地巩固歌曲,又提高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为今后合唱学习奠定较好的合作基础。】

三、聆听《祝你快乐》

1、聆听乐曲。

设问: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感受?

2、再细听乐曲。

请你合着乐曲轻轻拍手或敲击打击乐。

当你听到音乐(情绪)变化时,就变换另一种形式或停止拍击;在听到相同的音乐再现时,用相同的方法再次拍击,以示乐曲的分段及结构。

3、讨论演奏该曲的形式及乐器。

合奏、铜管乐合奏,指导学生观看教材中的演奏图。

4、边看教材中的图形谱及其歌词,边跟音乐哼唱(如有条件,最好展示歌曲曲谱)。

5、再深入讨论乐曲的情绪(包括乐曲分段的情绪),并根据三段不同的情绪,设计集体舞动作。

6、合着乐曲声,试跳集体舞,并群策群力进行修改。

7、完整地合着乐曲边跳边唱。

8、小结:我们互相祝贺快乐,装点江山,献给祖国。

四、总结

师:愉快的音乐学习之旅就要结束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

1、我学会了歌曲,学习了几种不同的拍手方法;

2、我知道了拍手的作用;

3、我要用掌声为北京奥运会加油 „„

师: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做一个讲文明的小公民。让我们每个人都伸出自己的双手,为奥运加油,为文明鼓掌,让全世界都能记住我们热情的掌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阳光牵着我的手》理解歌词的精炼,含意的深刻,体会新世纪的少年儿童热情乐观的精神风貌和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

2、聆听歌曲《彩桥架到台湾岛》音调,感受歌曲活泼、轻快的情绪,海峡两岸儿童隔岸相望、遥相问候的殷切之情。

教学重点:掌握呼吸记号,和“f”的意思,使其在音乐表现中强化感染力。教学难点:附点四分音符和空拍的唱法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彩桥架到台湾岛》

1、出示挂图

师:同学们,图上画了什么?(彩虹)

师导入:“对,这是一座彩虹架起来的彩桥,彩桥的一头是大陆,另一头是台湾。今天就让我们来欣赏这首《彩桥架到台湾岛》。

2、初听歌曲

听歌曲所表达的内容。

设问:“彩桥”是什么桥?是不是真正的桥?彩桥为什么要架到台湾岛? 生讨论回答。

3、复听歌曲

(1)生跟着录音轻唱。

(2)师生讨论这首歌曲的主题思想是什么?(自古以来台湾就是中国的领土,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海峡两岸小朋友盼祖国统一,期盼着台湾能早日回归,祖国能早日团圆。)

4、音乐表演

中间两组同学搭起小桥,旁边两组同学当两岸的小朋友,共同表演歌曲,把热烈的气氛推向高潮。

5、小结:(指地图)这是我们国家的地域,这是台湾!台湾与大陆隔着茫茫大海,两岸的亲人只能隔海相望,相互惦记。海峡两岸小朋友手拉手,为争取祖国早日统一共同奋斗。

三、学唱《阳光牵着我的手》

1、播放《阳光牵着我的手》,感受一下这首曲子。师:听完这首曲子,你想到了什么?

2、复听

感受歌曲的情绪及演唱速度。

3、播放音乐,指导学生个跟着音乐对口型。

4、生跟音乐轻唱歌曲,并找出难点。

5、带着难点仔细听一遍,并将难点掌握。(1)注意休止符的停顿。(2)附点四分音符的唱法。

(3)掌握呼吸记号,和f的含义。

6、以稍快的速度、热烈的情绪唱好全曲。

四、表演《阳光牵着我的手》

1、生自己创作动作。

2、跟着音乐自由表演。

3、加上小打击乐器,生可根据乐曲旋律打节奏。

4、生合作表演。(舞蹈、唱歌、乐器合为一体)

五、拓展延伸

1、提问:歌曲中的阳光的含义是什么?

党的温暖、妈妈的爱„„(引导学生怀着感恩的心面对一切)

2、设问:我们该如何理解阳光牵着我的手? 生讨论。

六、小结:

让我们心存感恩,你就会看到,在我们周围,有许多好心人,互帮互助,互相关爱,也会看到眼前宽阔的大道,看到生命的果实,让我们心中永驻阳光,永远不会感到黑暗!迎接你的将是灿烂的明天!

第二课

跳起舞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聆听《马刀舞》、《小步舞曲》感受两首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舞蹈音乐,体验其不同的风格特征,拓展我们的视野。

教学内容:聆听《马刀舞》、《小步舞曲》 教材分析:

《马刀舞曲》这是前苏联作曲家哈恰图良(1903~1978)于1942年创作的一首乐曲,为作曲家所作的芭蕾舞剧《加雅涅》中第三幕第二场的群舞音乐,表现了亚美尼亚民族剽悍粗犷的性格。乐曲采用带再现的三段体结构。

钢琴曲《小步舞曲》17至18世纪的作曲家巴赫在他卷帙浩繁、数量众多的作品中,不乏技巧精深、规模宏大的作品,但他也为自己的孩子们写了一些短小简易的、用羽管键琴(类似今天的钢琴,钢琴的前身)弹奏的乐曲,那就是《小步舞曲》。其中11首被后人收集在《巴赫初级钢琴曲集》中,成为钢琴学生的启蒙教材。其中第一首《G大调小步舞曲》又是最为人熟知的一首。

“舞曲”,音乐的体裁之一,有声乐曲与器乐曲的不同形式。有供舞蹈所用,也有专供音乐会欣赏所用。但舞曲和其他音乐体裁一样,都生动地抒发和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舞曲音乐具有节奏鲜明、旋律流畅、结构简洁的特点。由于舞曲多来自民间舞蹈,所以带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或地方色彩。例如我国北方的秧歌、南方的采茶灯、西南地区的花灯以及各兄弟民族的民族舞;法国的小步舞,加沃特,波兰的马祖卡、波洛奈兹,捷克的波尔卡,西班牙的波莱罗、哈巴涅拉,奥地利的圆舞曲,拉丁美洲的探戈等等。千姿百态,风格各异,特色纷呈。教学过程:

一、聆听《马刀舞》

1.设问:谁见过骑着马挥舞大刀打仗的场景?

(电视剧、电影„„)2.欣赏管弦乐《马刀舞》,这是前苏联作曲家哈恰图良创作的一首乐曲。设问:乐曲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3.师生讨论:自己根据乐曲所想像的场面发表各自的见解。(粗略的)4.细细聆听:能否把各段音乐所描绘的场景,再叙述得细致些?如引子部分有什么特点,第一部分是怎样的场面?中间一段又是怎样?„„

5.把你们想像的场景,用动作跟随音乐表演出来。

二、聆听《小步舞曲》

1.谈话:《马刀舞》表现的是战争的场面;现在你听听又表现怎样的情景——初听乐曲。2.师生交流所听乐曲的印象。3.再欣赏乐曲,教师作简要介绍:

(1)介绍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与作曲家巴赫。

巴赫(1685~1750)德国作曲家,古典派复调音乐大师。18岁起历任多处教堂和宫廷的乐长及管风琴师。他的宗教作品明显地突破教会音乐的规范,具有丰富的世俗感情和大胆的革新精神。他的创作手法以复调为主。主要作品有200多部《康塔塔》(指有乐队伴奏的世俗或宗教合唱曲)、《b小调弥撒曲》、《平均律钢琴曲集》、《创意曲集》、6首《勃兰登堡协奏曲》等。他的作品对欧洲近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典雅的宫廷小步舞曲。小步舞曲,起源于法国民间的三拍子舞曲,因舞蹈的步子较小而得名。速度从容,节奏平稳,能表现许多礼仪上温文尔雅的动作和意境。最初流行于17世纪法国宫廷之中,后演变为3/4拍。18世纪以后,在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器乐创作中,往往在奏鸣曲、交响曲中采用此体裁作为套曲的第三乐章,在风格特点上也有了演变。

4.“舞曲”体裁说明。

5.小结:这两首舞蹈音乐,描绘两个时代背景,两种风格特征。请回家收集本地区的舞曲,我们将在下节课交流。

三、教师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通过表演《我和提琴》了解挪威人民的民族风格以及音乐风格,体会歌曲中所表现得欢快具有舞蹈性的情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知识目标:在学唱《我和提琴》过程中掌握3/8拍的特点及学习找出曲调中的重复乐句,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曲式打下基础。

技能目标:学习掌握3/8拍的含义。教学重难点:

1、3/8拍的含义及强弱规律在歌曲中的表现。2、歌曲中的弱起拍,第三乐句的附点八分音符节奏。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音乐课本 教学过程:

一、教学组织: 1、师生问好

播放《我和提琴》的音乐伴奏,用三拍子舞步走进教室。2、师:同学们,今天能来我们班上课我特别高兴,你们知道为什么吗?有两个原因:第一:昨天我悄悄的在我们这教室外看你们上课,我觉得我们班同学的课堂纪律非常好;第二:听说我们班的音乐综合素质非常不错。

二、教学导入:为了验证我们班同学的音乐综合素质是否真的不错,老师设计了几个音乐游戏,看看大伙儿会不会玩?

第一个游戏:听歌曲《法国号》边唱边用手拍节奏(拍完后请学生说说这个节奏的强弱关系是怎样的,课件出示3/4拍 强 弱 弱

第二个游戏:老师弹两条旋律,说说老师弹的是哪一条?(课件出示两条旋律)1=D 3/4 5 ▏5·6 7 ▏ⅰ 5 3 ▏3·4 2 ▏5-▏ La„„ ▏5·6 7 ▏ⅰ 5 3 ▏3·4 2 ▏1-▏ La„„

师:一条旋律弹两次,两次后请学生说出是哪条,选是都选对了,但我要试试大家的模唱能力是否也一样一流? 老师唱第一条旋律,你们用LA来模唱

第一条唱的不错,第二条也来试一试,弹第二条旋律,生用LA模唱 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两条旋律有什么特点?很多同学都听出来了,起唱的第一拍是弱拍。这两条都是弱拍起唱的旋律,根据这个特点,我们再用LA来把这两条旋律合起来模唱一次。师唱谱一次后,生用LA模唱。

师:音乐综合素质真的不错,现在我要给你们加大难度,看看你们是不是高手中的高手?

三、教授新歌:

1、初听歌曲

我现在给你们播放一首挪威民歌,听完后,看看谁能说出这首民歌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播放歌曲《我和提琴》)

歌曲中发生了什么事情?谁来讲一讲?你来讲(作者养了一头黄牛,每天都快乐的和黄牛生活在一起,但是后来却用黄牛换来了一把小提琴,接着他天天用小提琴演奏动听的音乐,快乐的挪威人天天聚在一起唱歌跳舞,生活得快快乐乐。)作者把喜欢的黄牛换了一把心爱的提琴,这是为什么?说明作者更喜欢什么?(提琴)

2、故事讲得真好,谁给歌曲起个好听的名字?《快乐的提琴》,《快乐的生活》很好。老师也起了一个名字《我和提琴》。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3/8拍的挪威民歌《我和提琴》,这是一首三拍子歌曲,我们刚才边唱边拍的《法国号》这首歌曲也是三拍子歌曲,它们的强弱规律是一样的,都是强弱弱。接着老师再让大家听一次这首歌曲,请你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表现出这首歌曲的强弱弱规律,看看我们是不是音乐高手中的高手?

播放《我和提琴》师生边听边用动作表现强弱弱规律。

师:同学们的动作基本上把强弱弱的规律表现出来了,我们来看一下,3/4拍的音乐3/8拍的音乐有什么异同点。出示课件,两种拍子的强弱规律及拍号。

旋律唱的不错,节奏也拍的很好,我们都可以当作曲家了。

同学们,假如你们是作曲家,你们想赋予这首歌曲怎样的情绪?(欢快)

4、师:嗯,我最喜欢唱欢快的歌曲,听老师唱一次好吗?生:好!师:好,那就来点掌声呀!:)谢谢!不过老师需要你们帮忙,在老师的歌唱过程中,你们帮我找找书上哪两句的旋律基本是一样的?好现在开始了!(师播放伴奏,范唱歌曲。)

5、同学们,你们听出这首歌曲中,哪两句的旋律基本是一样的? 5 5·6 7 „„„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生回答后,师:真是音乐高手中的高手,回答百分百的正确。现在让我们一起用LA把这两句旋律一起唱唱(用LA唱基本重复的乐句),加入歌词来唱一下这两乐句。嗯,这两句太简单了,加大难度,能直接把歌词代入歌曲中唱吗?生回答,好,那我们先唱唱第一段。(用音乐的方式问are you ready?)~ 学生举起说:GO!

师:大家不仅音乐游戏玩得很不错,而且歌也唱的不赖,但是作曲家们,不要忘了带上我们欢快的心情。师弹琴,生用欢快的情感歌唱第一段。

有没有觉得哪句比较难唱?需要帮忙的?

师:第一段的难点也攻克掉了,准备迎接第二段了,Are you ready?学生:GO!

师:你们觉得自己唱的怎么样?生回答,老师觉得你们的表情要是能再欢快一些就更好了,我们再来一次,Are you ready ? 学生:GO!

师:你觉得哪句还比较难唱,需要老师或者同学的帮忙的?

生提出难点,师生共同解决 师:现在我们的难点也解决了,让我们带着欢快的心情完整的歌唱一次。播放伴奏,生有感情的歌唱,师边唱边跳。

四、拓展教学

1、刚才听着你们欢快的歌声,我都情不自禁的跳起来了,有哪些同学愿意上来和老师一起跳的?(请愿意上来跳的同学上来跳)其他同学用欢快的情感歌唱。

2、为什么这个作者这么喜欢小提琴呢,它的魅力真有那么大吗?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小提琴,并聆听一首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我想你们就能找到答案了。播放有小提琴画面、构造的课件,同时播放《梁祝》

3、课件简介挪威:

北欧国家挪威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东与瑞典接壤,西邻大西洋。首都为奥斯陆。自2001年起挪威已连续六年被联合国评为最适宜居住的国家。国旗:旗地为红色,旗面上有蓝、白色的十字形图案。国徽:挪威简洁明了的国徽呈盾形,红色的盾面上直立着一只金色狮子,头戴王冠,持金柄银斧。金狮是力量的象征,银斧是挪威自由的保护者圣奥拉夫的武器。盾徽上端是一顶镶嵌着圆球和十字的金色王冠。

挪威人非常喜欢握手。无论何时,当陌生人相会,总要握手及互道姓名。同样地,当以后遇见了不怎么熟的人,你也得在招呼时及道别时握手。

五、小结

同学们,希望我们能在音乐中建立自己的童话城堡(课件:音乐与童话的图片),让我们张开翅膀跟上音乐舞出教室。同学们,再见!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跳吧,跳吧》和欣赏《新疆舞曲》第二号,体验新疆人民豪爽的性格和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

2、模仿学习新疆舞动作,通过体验和编创舞蹈,进一步掌握新疆的音乐风格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选择合适的节奏型和打击乐器为歌曲《跳吧跳吧》伴奏,在舞蹈中体验新疆的音乐风格

教学难点:在学唱歌曲《跳吧,跳吧》后,即兴创编舞蹈使歌舞一体。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这幅图片,这幅图片展现的地方在我国的西北部,那里是智慧而又正义的阿凡提的故乡,你猜出是哪里了吗?

新疆,你对它有多少了解呢?(学生说一说自己了解的新疆)

新疆到底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从图片中来感受(师随机介绍)新疆美吗?新疆风景美,人美,歌舞更美。

二、欣赏《新疆舞曲》第二号

1、初听

让我们来听一首钢琴独奏曲,听听乐曲是哪一个地区的少数民族风格音乐,为什么?

2、学生讨论

新疆风格的音乐——伴奏的音型具有新疆节奏的风格。

3、复听

设问:乐曲中的伴奏音型节奏是模仿新疆少数民族中哪件民族乐器?

4、学生讨论

手鼓。

5、再听

全体学生模仿手鼓的节奏。

二、学唱歌曲

引入:新疆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在那里一共聚居了47个民族,每个民族都能歌善舞。其中有一个民族就是塔塔尔族。塔塔尔族在新疆应该说有一定的影响,因为不管是哪个兄弟民族,只要举行庆典和婚礼,都少不了要演奏塔塔尔族乐曲,唱塔塔尔族民歌,跳塔塔尔族舞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塔塔尔族民歌《跳吧跳吧》

1、初听歌曲,你觉得这首歌曲有着怎么样的特点?

生讨论:它的歌词只有两句,歌曲比较短小精悍,表现的情绪比较欢快,2、看旋律,这首歌曲中主要运用了哪两个音符?(师板书2 5).我们学过了旋律的走向上行和下行,那么2到5进行的方向是怎么样的?(下行).师弹琴,生感受。

3、再听音乐,轻轻地随着歌曲唱一唱(放录音)

4、随音乐轻轻唱一唱第一段歌词。(师弹琴)

(个别乐句进行指导)

唱一唱第二段歌词。(指导唱好第二句)

5、完整地唱一唱歌曲

6、歌曲处理:应该怎样演唱才能更好地表现这首歌曲?

(加快速度,欢快活泼地演唱)

7、听录音,能否随着音乐的速度唱一唱(听伴奏)

8、随着音乐伴奏唱一唱

三、舞蹈体验

师:听着大家美妙的歌声,老师再也忍不住要跳起来了,你想跳吗?那请大家边唱歌边看一下老师的动作。

1、学习新疆舞“托帽”,老师喊口令,学生练习

2、速度由慢渐快

3、分组进行表演

4、随一段音乐各组进行表演(播放第一段伴奏)

5、选出几个表演较好的同学进行表演,一部分同学演唱,师弹琴

6、创编动作 师:刚才这首歌曲大家已经感受到了一个载歌载舞的场面,我们可以感受到这里的人们非常地开心快乐,那你想一想,还可以用怎么样的舞蹈动作来表现呢?

指生表演表现自己开心的动作,老师进行随机地指导,其余学生做一做

7、完整地表现歌曲 播放音乐,生做一做 指几名学生进行表演。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新疆的民歌,也学习了新疆的舞蹈,你喜欢吗?现在就让我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出教室,你可以是唱着歌曲,也可以是跳着舞蹈走出教室。

第三课 家乡美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江苏民歌《杨柳青》,让学生感受江苏民歌的风格特点,并对“杨柳青”这种扬州小调有一初步认识与了解;

2、教学难点的处理:学习用扬州方言来演唱歌曲《杨柳青》,及末句“一字多音”的准确演唱;

3、培养用歌声来表达情绪及情感,激起学生学唱民歌的兴趣,使之愿意走近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杨柳青》;

2、通过欣赏《茉莉花》、《杨柳青》等作品,使学生能够了解江苏民歌的特点。并从欣赏中对江苏的人文地理风景有一简单了解。

3、学会比较声音的不同演唱带给歌曲的不同感受,使学生在歌唱时,尝试体会方言对民歌表现的重要作用。教学重、难点:

1、准确演唱歌曲《杨柳青》,注意节奏与语音的准确,用接近扬州方言的音调先读字,再学歌;

2、认识“杨柳青”这种小调中,衬词的作用,并唱好衬词部分;

3、处理第一乐句与末句的一字多音,使学生能较完整及较准确地进行演唱。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课件插图:茉莉花,引入歌曲《茉莉花》,课件提示:江苏民歌。

师:大家看见这个茉莉花后,它使你想起什么?------引入歌曲《茉莉花》;

师:同学们听到这首《茉莉花》与我们平常听到的《茉莉花》有什么不同的?

------这是一首用江苏方言演唱的《茉莉花》。

(可让学生回答,印象中哪些歌曲是用方言演唱的。)歌词往往是最能体现出歌曲的鲜活性的,江苏各地民歌中所融入的乡音俚语无疑为江苏民歌增添了许多色彩和生气。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也将要学一首江苏民歌,而且就是用方言来演唱的,学学扬州方言后,播放《杨柳青》,师范唱。

师:同学们刚才听了这首歌曲,大家简单地描绘一下你听时的感受,还有你听到老师演唱时的声音有什么特点?带着什么样的心情在演唱呢?

-----声音柔软而明亮、温柔的。愉快、欢乐、热情。

二、学唱:

1、通过聆听《杨柳青》,学生对曲调已经有所了解,且副歌部分全是方言衬词,因此先将副歌部分歌词以音调转化来让学生模仿方言的语调,使其能较快也较容易来掌握扬州方言的特点。

2、学第一段歌词,了解衬词作用,跟琴学唱。(这个过程时间会较长,难点就在方言演唱准确性上,并要同时兼顾旋律的变化),同时教唱时解决两处难点。(考虑到歌曲学唱难度重点为学会用扬州方言来演唱歌曲,学生一方面要记歌词读音,又要记旋律韵调,因此只选择一段进行教唱。)

3、两处难点均在“一字多音”的准确演唱上。以及两个附点八分音符的正确演唱。

4、完整演唱歌曲。

5、处理歌曲情绪: 师:同学们听一听老师用两种不同的声音演唱这段歌词,大家觉得哪一种更适合来演唱。(教师用不同声音来演唱,让学生进行比较的方法会让学生能够容易判断并模仿到位,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尝试用柔软地、细柔的声音来演唱具有江南特色的方言歌曲)

6、可调整速度演唱歌曲:

歌曲的情绪是欢快的,且伴奏音乐也有一定的速度,因此在学会歌曲后,试着一次比一次快的节奏来演唱歌曲,使学生能适应伴奏音乐的速度,跟上旋律进程,唱出歌曲中欢快的情绪。

三、拓展与表演歌曲:

完整演唱歌曲后,播放视频《杨柳青》。

师:刚才这首《杨柳青》与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杨柳青》名字一样,你来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的?

-----同是方言演唱,曲调旋律相同,歌词不同。

引入:《杨柳青》不仅是歌曲名,同是江苏扬州一带流传的曲牌名,歌名《杨柳青》就是取自歌词中的“杨呀杨柳青”且由此得名。

欣赏表演唱《杨柳青》后让学生说说歌唱家演唱时的声音特点,并让学生尽量用柔软、圆润的音色,努力作到歌唱中带有江苏民歌味道的音调及声音来演唱,(可以分组表演与合作表演。)在副歌衬词处的“”加上拍手的动作,在歌唱中体会劳动人民在劳作时的愉快心情。

(让学生体会音乐律动,自己设计农民在劳作时的动作,比如锄地、插秧、割稻等,在衬词处加入拍手动作,用身体来感受音乐中跳跃的快乐因子。)

四、小结:

师:今天大家和老师一块感受了扬州小调《杨柳青》,我们在歌声中闻到了茉莉的芳香,在音乐中游览了三月扬州花红柳绿的美景,江苏是个很美的地方,令人向往。

播放太湖美景,领略江苏水乡风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蒙古族风土人情及民歌音调风格,激发我们对家乡的赞美与热爱。

2、学习简单的蒙古族舞蹈并有感情的演唱《大雁湖》。

3、将歌曲进行改编和创作,并用不同的速度、力度、节拍演唱。教学重点:

1、通过反复聆听和自学的方法学会歌曲,并启发学生有感情的演唱

2、掌握蒙古舞最具特色的动作,用不同的速度、力度、节拍进行表演 教学难点:

对“啊哈嗬”节奏的准确掌握 教学过程:

1、播放音乐《挤奶舞》

师生一起跟随音乐表演《挤奶舞》

2、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刚才表演的是什么吗?对!就是我们一年级学习过的蒙古舞《挤奶舞》刚才有些同学都已经忘记了!我们再来一次好吗?跟着老师一起来!

3、再次跟着音乐表演《挤奶舞》

4、师:下面,老师再给大家表演一段舞蹈,请同学们欣赏老师的表演好吗? 播放《大雁湖》音乐,教师表演。

5、师:同学们!你们看出来老师刚才表演的是什么舞蹈吗?对!也是蒙古舞,那这个舞蹈和前面的《挤奶舞》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吗?

学生交流:说出速度、节奏、旋律是音乐的要素,改变其中之一,就会使音乐产生完全不同的感觉。

再播放音乐,让学生跟着教师学习动作。

6、师:刚才我们学习了一些蒙古舞的动作,那你们对蒙古有些什么了解呢?说说看!学生交流

7、师:下面,让我们走进茫茫的大草原和能歌善舞的蒙古人民一起欢歌起舞吧!

播放课件《大雁湖》

师:刚才,哪些画面让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了?

生交流

8、师:蒙古人民热情好客,他们欢迎我们的到来,为我们演唱了一曲《大雁湖》,大雁湖在唐古拉山附近,那里草肥水美,栖息着很多珍禽异鸟,大雁也在那里安家落户,让我们静静聆听歌中都唱到些什么?

再次播放歌曲:不出示歌词,让学生仔细聆听,然后说说歌曲内容,之后教师再出示歌词。

9、师:这是一首很短小的歌曲,但是也有些难度哦,不过我相信同学们能解决它,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10、听录音:找出难唱的地方。

“啊哈嗬”以及切分音是难点,应划出指挥图谱进行练习,唱准拍子!

解决好难点后完整演唱。

11、师:蒙古人民的性格豪爽,蒙古歌曲的旋律也都是跌宕起伏的,我们来看看这首歌曲的旋律,找找哪些地方的跨度比较大!

试着唱一唱这些音。

试着把整首曲谱连起来唱一唱。

12、填上歌词进行演唱。

教师对没唱准确的地方进行指导。

13、师:当我们站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看着这些美丽的景色,你的心中有什么感想,你会用怎样的情绪去演唱这首歌曲!

播放课件:边看课件中的画面,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14、师:刚才我们说速度、节奏、旋律是音乐的要素,改变其中之一,就会使音乐产生完全不同的感觉。《大雁湖》曲调悠扬,优美动听!那我们能不能对它进行一些创作,让它呈现出不同的感觉呢?

学生交流、讨论

15、展示成果、进行表演。

如:加快速度,让歌曲变成欢快的情绪等。

师:那情绪这么欢快,我们可以用哪些蒙古舞的动作来表现呢?(挥鞭骑马等动作)

16、评价、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一、从聆听《北京是故乡》(北京)、《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海南)中,感受祖国大地从北到南有代表性的省市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进一步激发我们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

二、从聆听上述作品中懂得独唱、合唱的演唱形式及其表现力。教学内容:

1、聆听《北京是故乡》(北京)、《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海南)

2、掌握独唱、合唱的演唱形式及其表现力。

教材分析

歌曲《故乡是北京》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各族人民衷心敬仰的圣地。而生长在北京的人们则对这座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现代化城市更具有深厚的感情。《故乡是北京》这首歌曲正是倾吐了生长于北京的人们对乡土怀恋的情绪。歌曲既描述了北京古城的传统景物(如天坛、北海、芦沟桥等),也展现了现代都市的风貌(如高楼大厦、旋转厅、电子街的机房等)。但歌曲更以最普通而又最富代表性的事物——四合院和油条、豆浆、家常饼,来触发积淀于心中的乡情,使人感到情真意切,朴实而贴近生活。歌曲的旋律吸取了京剧和京韵大鼓的音乐素材,赋予了歌曲浓郁、鲜明的地方色彩。

歌曲《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

这首歌曲表达了人民战士对乡土的热爱,更寄寓了对革命先辈的怀念和崇敬。在优美深情的歌声中,展现了革命战士继承革命传统,为人民守卫国土的精神风貌。歌曲的第一部分包含两个乐段。前乐段的四个乐句句式为3+3+4+4(小节),均为八分休止的弱起,使四个乐句承接紧密,欲止不能,一气呵成,表达了战士热爱家乡的深情和保卫祖国的决心。后乐段的旋律舒展流畅,回旋起伏,热情洋溢地赞颂了这片英雄的土地。歌曲的中段速度加快,节奏鲜明,带有进行曲风格,表现了战士手持钢枪,巡逻在山路、河边,英勇地守卫国土的勃勃英姿。最后歌曲再现了第一部分中后乐段的音调再次倾吐了学习红军,保卫祖国的豪情壮志。

声乐演唱形式

独唱:由一人演唱,常用乐器或乐队伴奏。

齐唱:指两人以上的歌唱者,按同度或八度音程关系同时演唱同一曲调。

轮唱:由两个以上的声部演唱同一个曲调,但不是同时开始,而是先后相距若干拍子进入。

重唱:指每个声部均由一人演唱的多声部声乐曲及其演唱形式。按声部或人数分为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等。

领唱:一唱众和(齐唱或合唱)的演唱形式。因独唱部分具有引领众人歌唱的作用,故称“领唱”。领唱形式常见于民间的集体劳动歌曲(如号子、秧歌)中。

合唱:指两组以上的歌唱者,各按本组所担任的声部,演唱一乐曲。可分为同声(纯粹是男声、女声或童声)、混声(男女声混合)两类;又根据声部的多少再分为女声二部合唱、男声三部合唱等。最常见者为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的混声四部合唱。合唱常辅以乐器伴奏。纯粹由人声演唱而无乐器伴奏者,称“无伴奏合唱”。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杨柳青》、《大雁湖》

跟伴奏带演唱。

二、聆听《故乡是北京》

1.歌曲的体裁导入:歌曲的种类很多,有艺术歌曲、群众歌曲、少儿歌曲„„现在请你听这首是属哪一类?——欣赏《故乡是北京》——戏歌。

它是以戏曲的素材写成的歌,听起来别有风味。

2.再听一遍:作品与本课主题的联系。

设问:为什么主人翁到过许多名城,“静静地想一想,我还是最爱我的北京”歌曲是怎样表达对家乡的爱?

(从演唱的体裁“戏歌”及其歌词内容上对家乡的赞美,来表达对故乡的情。)

3.复听歌曲:请大家从演唱的形式来品味作品的意境。

设问:歌曲演唱的形式?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演唱形式?(独唱——女高音独唱;女高音独唱更显得亲切,在歌曲中有许多拖腔,用独唱形式能很细腻地表达出来。更好地表达主人翁对家乡的情谊)。

4.小结:在外乡的游子,最爱的还是自己的故乡。

三、聆听《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

1.演唱形式导入:同样是独唱,不同性别有不同声部的独唱,表现人民战士爱家乡爱哨所,男声的阳刚之气更为有劲,尤其是男高音明亮而富有穿透力、更显英雄气概。

2.欣赏歌曲《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感受男高音阳刚之声所表现的战士风貌。

3.复听歌曲,细致品味:

(1)歌曲的内容。

设问:为什么爱五指山,爱万泉河?

(2)歌曲的表现力。

设问:各段速度、力度、情绪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4.师生讨论,边讨论边听有关片段或教师范唱片段。

5.聆听歌曲。完整、全面地欣赏歌曲,激发学生学习革命战士的豪情壮志,爱家乡保江山。

6.小结:独唱的表现形式及其表现力。

独唱?

童声:童高音、童低音。

女声: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

男声: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

7、请在课后,学唱一首赞美自己家乡的歌,并把它抄下来,下次我们大家来交流,也是各地音乐文化的大汇展。

三、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东方明珠》,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爱家爱国之情。

2、通过本课学习,能了解独唱、合唱等演唱形式以及它们的表现力。

3、通过家乡美环节,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1、感受、了解合唱形式及其表现力。

2、通过家乡美的展示,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复习《大雁湖》

1、聆听《大雁湖》

2、演唱《大雁湖》并进行表演

对歌曲还没有掌握的地方进行巩固,唱好歌曲

二、导入新课

1、刚才我们演唱的《大雁湖》是蒙古地区的歌曲,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各有不同的风土人情!你们在假期中去过哪些比较远的地方旅游?说说你去过的地方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东西。(学生交流)

2、幻灯片:东方明珠建筑

师:你们知道这是哪吗?去过的同学一下子就看出来了!对,这就是上海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东方明珠。说说你了解的信息,导游肯定介绍过!

3、补充介绍东方明珠的概况

三、欣赏《东方明珠》

1、师:这是一件神奇的艺术品,上海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都非常喜爱它,我们听听人们是怎样歌唱它的!

听录音《东方明珠》

2、你听清楚了吗?(出示歌词)人们是用怎样的情绪来歌唱的?(深情、浪漫)

3、师:看着歌词再听一次,还有个要求,仔细听听有哪些演唱形式?可以用笔在歌词上做个标记,如:哪里是独唱的,哪里是合唱的。

4、师:刚才看同学们都做的很认真,现在来说一说,你听出来时怎样的!

学生交流

5、师:你们有没有听出来,有两个地方的合唱是不一样的!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合唱的种类。

介绍合唱形式:女声合唱、男声合唱、混声合唱、童声合唱 师:刚才的合唱分别是哪种形式?(女声合唱、混声合唱)

6、师:我们了解了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让我们再听一次,听听看歌曲在速度上有什么变化?它和情绪的表达又有什么关系呢? 再听录音

7、学生交流

(速度慢,表达了欣慰、自豪的情绪,速度快,表达了人们欢乐的心情和对明珠炽热的爱)

8、师:《东方明珠》这首歌曲表达了人们对家乡对祖国的深深的热爱!同学们看过《星光大道》吗?其中有一个环节就是《家乡美》,今天也让我们也来歌唱自己的家乡,请同学们把收集到的赞美家乡的歌曲或者诗歌等展示给大家!

四、拓展延伸

1、把课外收集的赞美家乡的内容进行交流、展示

2、互相进行评价

五、小结

上一篇:学校升旗降旗仪式流程下一篇:五四谈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