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扬教育科研风帆 探索教师成长之路

2024-05-30

张扬教育科研风帆 探索教师成长之路(精选3篇)

张扬教育科研风帆 探索教师成长之路 篇1

张扬教育科研风帆 探索教师成长之路

-----安图三小教育科研工作汇报材料

安图三小建立于1963年,现有111名教职工。多年来,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州、县教育科研会议精神,以课题研究活动为载体,深化教育改革,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抓好抓实学校教科研工作。为了促进学校发展、加快教师专业成长、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努力开创学校“十二五”新局面,近年来,我校一直在积极探索适合我校实际的教育科研发展新思路,基本确定了“科研兴校、科研促教、科研育才、科研名师”的教育科研工作目标,努力在科研中“求发展、求活力,求创新”。使学校教科研工作有利于学校发展,有利于教师发展,有利于学生发展。现将我校教科研工作汇报如下:

一、建立和完善机制,为科研工作高效运作保驾护航

(一)建立教科研工作四级管理网络

1、健全了“学校——科研处—课题组——教师”四级科研工作管理网络。为了使教育科研工作更为规范、扎实、有效,科研处重新明确了工作职责和要求。课题有研究小组,成员基本稳定,基本形成以学校主课题带动各学科子课题规范运作的格局。在科研管理上主要采用了分层负责制的管理办法:以校长为组长的教育科研领导小组,负责定向;以科研主任为主的科研处具体实施指导教科研工作,负责定标;以各课题组组长为主的课题组具体落实教科研工作,负责定位。这样层层负责,责任到人,使我校教科研工作逐步入轨运行。

2、明确课题组职能。我们明确规定课题组负责人必须负责制订好计划、组织指导开展研究活动、听课评课活动等;课题组成员要有相应的任务落实,积极主动参加课题组各种研究活动,撰写好教学设计、经验总结、研究论文、实验报告等。

3、领导以身垂范。学校校级、中层领导都是学科课题组成员或主要负责人;校长重视教育科研,把教育科研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亲自主持主课题研究,经常深入课题组指导研究工作,并且身先士卒,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育科研活动。现在几个课题的研究工作运作良好,有序结题,与学校领导的重视和带动是分不开的。

(二)制定和完善有关规章制度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为了加强科研工作的管理力度,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县教育部门指定的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学校的教育科研“十二五“发展规划。对有关科研工作的管理制度和职责进行了补充和完善,教育科研管理制度、教科研奖惩制度等。通过一系列制度的实施,我校科研工作逐步向科学化、规范化、序列化发展。

1(三)保证经费投入,为教科研工作注入生机和活力。

多年来,我校非常重视教育科研工作,每年投入科研经费大约在3000元以上,包括购买科研图书、音像资料等,积极鼓励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带回先进的工作经验和先进理念,重点鼓励在科研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教师。

二、发挥科研处的职能作用,加强科研队伍建设,提升科研队伍工作实效。

(一)抓好教科研工作三项流程的管理

1、目标管理。每学期初,我们要求各课题根据各自特点制定好阶段性研究目标。各教师也相应根据课题研究特点,确立各自的科研工作研究目标,要源于教学并服务于教学。

2、过程管理。本学期学校科研处十分重视科研工作的规范管理,切实做好科研信息的收集和科研资料的积累、整理和保管工作。同时,科研处能根据研究过程适时进行督查指导,激励促进科研工作,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督查:(1)科研课题方案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2)研究过程记录及材料积累是否完善;(3)研究效果如何;(4)科研阶段性成果的推广。

3、评价管理。学校根据制定的科研工作目标,对教师的科研工作进行专项评估,采取过程管理和结果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考评模式,同教师月量化考核相挂钩,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效果,实行精神激励和物质奖惩,评估结果纳入教师科研工作考核,并作为教师评优、晋级的重要依据。对科研工作取得一定成果(包括进行课题研究、论文发表、获奖、学术交流等)的教师,根据学校奖惩细则进行奖励。

(二)立足校本、分层递进,扎实有效开展教科研培训。

要全面推进学校科研的工作,提升学校科研的质量,关键在于人,在于学校的教师群体的思想和业务素质。而面对时代的要求,我们教师群体中原有的问题和缺陷也逐步地暴露出来,所有这些,都制约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科研工作的开展。为此,我们学校把科研的首要任务放到了努力构建自主学习型组织,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与科研能力上。

1、加强对教师理论学习的指导,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水平。新的教育形势要求我们必须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掌握育科研的思路与方法。近年来,我们采用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并充分利用现代教育媒体组织教师学习一些与学校研究课题相关的现代教育理论,学习课改前沿理论,促进教师更深入地把握课程改革的内涵。在学习中我们要求:

①读书活动要做到常态化、经常化、自主化,要把读书作为生活的一部分。②要讲究学习的实效,要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每学期撰写读书笔记、学习体会等。

③学习的方式多样化,一方面要加强自学研修,促进专业知识的增长;另一方面要通过讲座、进修、研讨等形式聆听窗外声音,促进教师对外来知识吸收和分享,课题组内要注重信息的互通与交流。

通过对现代教育理论的系统学习和讨论,从整体上提高全体教师的理论素养和科研水平,为深化教育教学的科学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组织教师开展读好书活动,并做好相关理论摘录,写好学习心得,同时鼓励教师上网阅览,及时了解教育科研的新动态,并且积极为县教科所投稿。

2、抓好各级各类培训和校际交流。

为迅速提高学校科研整体水平,力争使学校科研质量上个新台阶,我们持之以恒地抓好了校本培训,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掌握新理念。同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法,加强业务培训:一是继续努力创设机会,让更多的青年教师走出去,扩大眼界,通过学习把更多的先进理念、教学方法、研究成果带回来,加以融合、内化、吸收,使全体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跟上了新课程标准的步伐。二是加强校际间的交流与研讨,主动承担教科研活动,近年来,我校多次承担县级以上教科研活动,今年4月份承担了县教科所组织的课题化上课与评课的主题研讨活动,这次活动的开展,不仅为我校教师明确了今后学科课题的研究方向,也为全县教师提供了可参考的范例。今年9月份,在全州校长校本研修培训现场会上,学校进行了关于“自主管理、创新机制”的专题论坛。论坛内容引起了与会领导的广泛关注,在会议现场,州学院的黄主任现场提问,课题研究教师现场解答。强大的理论支撑,丰富的实践经验,显著的研究成果博得了与会领导的阵阵掌声。同时,学校的这一课题也得到了延边州内各兄弟学校的高度认可。

3、做好科研骨干培养,发挥其引领示范作用。

多年以来,学校非常重视培养骨干教师,认真制定了科研骨干培养计划。评选和选拔了科研骨干教师,对科研骨干教师登记造册,为培养骨干教师创设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搭建了促进他们成长的平台,让广大骨干教师尽快成熟起来,向成为有一定知名度的教师而努力。

(三)把握科研动态,认真做好科研信息的收集和传播工作。

学校时刻关注着教育教学刊物,收集先进的教育理论文章,通过校园网或例会交流等形式供广大教师学习,为大家的学习提供方便,从而促进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为了帮助全县教师及时了解县内的科研动态,教科所创办“安图教育科研信息报”,在此基础上,学校也创办了“安图三小科研信息报”,目的就是想通过科研信息报帮助教师了解校内的科研信息,掌握教科研动态。在近两年的科研信息上,记载了学校主要的教科研活动,刊登了教师教 3 育科研工作的经典案例,论文以及学习培训心得等,同时针对县里的科研小报中的培训内容加以转载,让全体教师能得到专业的指导和培训。

在办好校内科研信息小报的同时,积极向上级部门上报学校的科研信息,宣传我校的教科研工作,同时,做好安图教育的投稿工作,增加了《安图教育》上发表文章的奖励额度,激发了教师们的投稿热情。一年来,学校教师工作有19篇文章在《安图教育》上发表。

(四)精心组织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学校科研质量

本学期,在做好教师培训的同时,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九月份科研处开展了科研骨干评选活动,学校成立“科研骨干考核小组”,对各组上报的科研骨干教师进行考核,确定学校科研骨干教师,对评选上的科研骨干在评优晋级、外出学习时给予优先考虑。十月份,开展了科研骨干示范课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各位科研骨干教师充分发挥了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活动中,各位骨干结合上学期在我校开展的“课题化上课与评课”活动,把上课与课题研究紧密结合在一起,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让全校教师感受到教育科研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的而巨大变化,又一次领略到了到了教育科研的魅力。

(五)做好学校立项课题管理,力求课题研究规范化。

“十二五”期间,学校共有5项自主研究的课题被省教科院确定为吉林省基础教育校本科研“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1项课题被确定为吉林省校本科研“十二五”规划课题,还有1项作为课题研究协作校的课题也被确定为吉林省基础教育校本科研“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2项课题被省级教育学会确定为吉林省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3项课题被确定为“延边教育科学 “十二五”规划课题。科研处严格按照安图县教育科学领导小组要求,对各项课题进行管理,李秋实课题研究工作规范化,科学化。

三、规范课题管理,整体推进学校教科研工作

教育科研工作,对课题有效管理是重点。面对学校11项课题,必须要做到制度健全,有章可循。所以在建立健全课题研究管理制度的同时,对课题研究进行量化考核,把教师的教育科研工作纳入学校的量化考核,激励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

(一)扎实做好课题的日常研究工作。

开学初,在学校制定科研工作计划后,要求各课题组紧紧围绕课题研究方案,撰写课题研究开题报告,科研处进行审查,审查通过后在规定期限内进行开题论证,不断调整课题研究方案,本学期,课题组负责人都能严格按照开题会的程序召开了课题开题会。课题组教师根据课题组的研究计划制定个人研究计划。这样,做到计划层层落实,是教师们明确了本学期研究方向,有利于科研工作的顺利开 4 展。在确定研究计划之后要求教师们严格按照研究计划开展研究,不断调整课题研究方案,做好过程性管理,继续做好科研工作“五个一”。开学初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研究和计划,每学期上好一节课题研讨课,每学期结合自己的课题研究撰写一篇高质量的反思,每学期上交一篇关于课题研究的随笔或案例,每学期要完成一份高质量的阶段总结。

科研处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担负起收集、反馈信息的任务,及时把有关征文、论文竞赛等信息传达到每个教师,由科研处对教师的论文进行筛选,修改,把好质量关,如果涉及到评选活动,由领导小组共同商议通过,科研处做好推荐工作。

(二)让课题研究走进课堂,实现科研促教研。

课题游离教学,是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一个顽结。我们始终认为,我们的课题研究应着力与课堂结合,要让我们的研究走进课堂。因此我们把课题研究在教学中体现列入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之一,也作为评价教师业务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该举措的实施,大大调动了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能够自觉地体现课题研究的精神。现在,我校教师实践课、研究课的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实践课心得与反思也很中肯。我们也经常组织人员深入到课堂,及时了解教师的实验情况。

(三)积极搭建平台,在交流中提高课题研究质量。

教师的课题意识是课题研究走上规范的一个起点,也是课题走进课堂的一个起点。作为课题研究的职能部门——科研处,我们主要通过多种途径与教研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每次活动做到五定:定人员、定内容、定地点、定研究内容、定中心发言人。目前,我校教师均能围绕课题备好课,上好课,评好课,把课题研究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近年来,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如基本功演练、骨干教师示范课、课题研讨课等课题专题活动。通过听课、评课,着力于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研究,注重发展学生个性,为学校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优质服务。本学期还开展了《小学生自主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规范指导体系研究》课题组阶段成果交流会。对新评选的6个自主管理示范班进行手牌仪式,接着由各学年自主管理教师总结在自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而后进行了实验教师的阶段成果汇报交流。通过交流让老师们互相借鉴,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自主管理工作水平,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此外,州级课题《小学生写字、修性、审美综合培养的研究》课题组成员也积极为学生搭建平台,每个月都精心组织书法竞赛,在竞赛中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

(四)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提高学校科研工作的实效。

“十一五”期间,我们根据上级要求,对课题的常规管理更加规范化,有针对性地做好个案研究与分析,全面系统地做好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使课题研究进一步落到实处。“十二五”之初,经过教科所的培训,学校本着课题研究三个有利于的原则扎实开展教科研工作。即:课题研究有利于学校发展,有利于教师发展,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原则,立足校本,立足生本,认真选题立项,全面启动学校“十二五”课题,切实抓好课题组成员的教科研能力培训,促其以高素质积极投身于新一轮国家课程改革的实验洪流中。

(五)做好校本科研,彰显办学特色。

《小学生自主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规范指导体系研究》这一课题自2009年开始,今年又被省教科院确定为“吉林省基础教育校本科研‘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而我校也被确定为吉林省校本科研基地。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在总结前期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细化分工,形成合力,建立了专门的督查小组,联合教导处、大队部、政教处,进行分学年全方位检查。督查小组定期召开会议,总结个管辖区域的自主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及时解决。在做好督查教师工作的前提下,定期召开班主任自主管理经验交流会,介绍管理经验,互相取长补短。同时,加大了对31个班级进行考评,每周五汇总,并在“自主管理”公示栏中进行公示,对在“自主管理”活动中表现尤为突出的班级授予“自主管理”示范班班牌,并在本月量化中给10分的奖励。对“自主管理”示范班实行动态管理,跟踪考核,形成长效机制。在第二批示范班评选中我校有6各班级被评为“自主管理”示范班。

虽然学校开展“自主管理”实践研究的时间不长,但是取得的成绩确实令人瞩目的。在实施自主管理过程中,实现了从自主管理到自主发展,师生成为了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班级逐步形成了“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的全员管理与评价机制。教师、学生严格按照自主管理实施办法开展各项工作,保证自主管理工作开展的实效性。每一阶段按照自主管理的工作进程进行检查,保证自主管理工作达到预期的目标。

另外,学校还把自主管理工作辐射到周边的两所联谊校(小沙河,福兴小学),如今,这两所学校也在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实施自主管理工作,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安图三小自主管理实施办法》发表在《安图教育》第47期,本期为学校自主管理做了专版,有七位教师的论文发表在刊物中。《小学生自主管理实施特色建设方案》发表于《安图教育》第53期。目前,有三十多编有关自主管理工作的文章发表在县级以上刊物中,学校还编辑了一本自主管理经验论文专集,刊物名为《自主管理实践探究》。在吉林省基础教育校本科研“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我校申报的《小学生自主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规范指导体系研究》课 6 题已经立项,学校被确立为吉林省教育科研实践基地,并且此课题被确立定为研究实施项目,今后,学校会深入研究开展自主管理工作,使我校的自主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目前,此项课题研究已经得到了县、州领导的关注,并且对此项课题研究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对这项课题研究取得的前期成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相信,此项课题研究必定为我校带来勃勃生机。

四、强化服务意识,注重资料的积累,积极推广科研成果

科研处承担着对学校科研工作的研究、指导、服务以及对教育科研成果开发、积累和推广工作。因此我们牢固确立服务意识,指导到位、服务真诚,努力为教师开展教科研工作多出点子、多想路子、多搭台子,带动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科研,提升教科研工作能力。同时加强自身思想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更新观念,踏实工作,在强化课题过程管理的同时,努力做好课题成果的积累和推广工作。由教务处牵头,组织课题承担者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研究,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不断探索,使课题研究早出成果,多出成果。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教育科研的推动下,安图三小的各项工作也结出了丰硕的成果。仅2011年学校被评为县教学工作先进校;县教育目标责任制管理先进学校;县财务管理先进集体;州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省青少年第十九届科技艺术大赛先进组织单位;省国防科技体育先进单位;省基础教育校本科研先进单位等22项荣誉。教师教研活动127人次;参加县级以上活动6次;教师荣誉获奖43人次;教师公开发表文章49篇;论文获奖22篇。本学期学校的《小学生自主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规范指导体系研究》申报了延边州第一届优秀成果,在全省“百佳”评选中,我校根据自身优势申报了“百佳全面发展校”,教导处主任王学英申报了“百佳科研新秀”。在11月份组织的校本科研新秀评选中,学校的周升辉、寇红两位老师被评为“吉林省校本科研新秀”。

此外,科研处积极协调学校各部门,做好成果的推广与宣传,今年9月份,在全州校长校本研修培训现场会上,学校进行了关于“自主管理、创新机制”的专题论坛。论坛内容引起了与会领导的广泛关注,在会议现场,州学院的黄主任现场提问,课题研究教师现场解答。强大的理论支撑,丰富的实践经验,显著的研究成果博得了与会领导的阵阵掌声。同时,学校的这一课题也得到了延边州内各兄弟学校的高度认可。

成绩是衡量工作的标准,发展是继续前行的目标。教育科研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几年来,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距上级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但我们相信,有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我们必将以更多的智慧和心力,以更大的干劲和魄力,务实奋进,开拓进取,扎 7 扎实实做好教育科研各项工作,为学校教科研工作在新的时期形成新优势、再上新台阶而作不懈努力。

张扬教育科研风帆 探索教师成长之路 篇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对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 而且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 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不仅是学科的专家, 而且是教育的专家, 具有像医生、律师一样的专业不可替代性。因此, 作为教师, 尤其是青年教师必须随时对自己的专业结构、教育教学技能进行调整, 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学习、研究和反思, 必须对自己的知识、能力与经验进行整合, 这是教育发展的时代需要, 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也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然而, 许多因素制约着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1 农村青年教师专业成长面临的问题

1.1 骨干教师严重流失, 青年教师缺乏专业引领人

目前, 农村骨干教师流失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许多优秀教师因待遇低下流向了待遇好的城市 (镇) 学校, 这些骨干教师的外流, 使农村教师专业化整体水平直线下降。同时因教育局组织考试、考核而选调入城镇教育质量好、待遇高的学校的老师也大有人在。这些教师大多是专业技能高超的骨干教师或教坛新秀, 他们都是学校师资队伍中的栋梁、学科带头人。他们的离去对农村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成长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紊乱, 也给学校的教育质量带来一定制约作用。

1.2 专业研究意识淡薄

由于地处农村, 各种信息相对比较闭塞, 农村青年教师学习机会较少, 很多老师认为, 只要把课上好, 就是尽到了教师的责任了。许多教师教育观念陈旧、创新意识欠缺、研究能力不强、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许多农村青年教师努力进取都是为了自己职称评审, 为了自己能加到几百元的工资。等到职称评审通过后, 这些教师的进取心一下子消退了, 他们都不再去进行专业研究。很少有教师为了能成为学校某学科的带头人而去努力的。在教育信息化时代的今天, 教师的专业研究意识淡薄, 信息化专业知识能力欠缺, 将严重制约着农村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 影响了农村的教育教学质量。

1.3 专业成长存在“高原现象”

“高原现象”本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 指的是在学习或技能的形成过程中, 练习的中后期往往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或者下降的现象。

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也存在着“高原现象”。一些青年教师, 尤其是教龄在5到10年的教师, 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出现专业不前甚至暂时后退现象。处在“高原期”中的教师, 专业发展停滞不前, 他们找不到前进的动力, 有的老师不能正确的认识“高原现象”, 采取消极的态度对待工作, 从而影响其专业的成长。

2 农村青年教师成长的途径和方法

通过分析影响农村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原因, 结合农村地方实际和教师情况,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做法, 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以适应新时代农村教育的要求。

2.1 树立专业意识

强烈的专业意识和专业追求, 会使立志成为一个好教师的青年在每一个专业成长的环节上孜孜以求, 精雕细刻, 精益求精。首先, 青年教师要尽快树立专业意识, 排除杂念, 正视现实, 立志终身从事并献身于教师这个职业, 收住躁动的心并沉下心来, 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日复一日的平常、平淡、平凡的工作中去, 就会从生活的喧嚣和浮躁中解脱出来, 获得心灵的宁静和充实。要当好先生, 先当好学生, 从教师必备的专业素质学起来。

教师专业成长要经历一个从不成熟到相对成熟的过程, 而成长的内涵也是多层面、多领域的。“一个相对成熟的教育专业人员, 能信守教育理想, 以学生利益为前提, 强调专业知识与能力, 参与专业决定, 负起专业责任, 行为表现有弹性, 能容忍压力, 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具有从多个角度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应用多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能力。”

2.2 更新教育理念

近几年走上教师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的中小学时代正是应试教育的时期, 他们是应试教育的受益者也是受害者, 传统的教育观念的影响对他们来说已根深蒂固了。在新课程环境下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和专业素质的培养离不开教育专家特别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专家的引领。各级农村学校可采用请进来或走出去的办法让青年教师接受课改专家对新课程标准的解读, 从而转变应试教育观念, 形成新的教学理念, 并转变角色职能。

新课程强调,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 意味着平等对话, 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 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 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 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 (方案) 的过程, 而且还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 课程变的动态、发展, 教学才会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据专家分析, 在未来的课堂上, 知识将由三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新课程将改变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 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 教师个人的知识也将被激活, 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将大大增加。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 必将导致师生关系的改变, 使教师长期以来高高在上“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发生变化, 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 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我们知道, 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是不能淘汰的, 但与以前不同的是, 它不再是教师唯一的角色。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将会深刻地影响和引导着青年教师的教学实践的改变, 并树立起适应新课程的专业意识, 不断得更新教育观念, 与新的课程改革共同成长。

2.3 营造学习氛围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在终身学习理念的支持下不断进行自我调整, 不断更新的过程。对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学校应从人文关怀入手, 为青年教师营造学习和成长的氛围。可以通过集体备课、相互听课、组内评课的方式, 让青年教师在互动互助中锻炼成长。如此师师团结合作, 资源共享, 就能共同进步。在这样和谐、民主的学术教研氛围非常有利于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

2.4 加大培训力度, 完善管理制度

针对大多数贫困地区农村初中普遍存在“教非所学, 学非为教”的严重现象, 再加上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科教学内容要开放性、交叉性、整合性、综合性, 许多教师已有的知识储备已经不能满足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因此, 要对农村学校现有的、落后于基础教育改革要求的师资力量进行相应的再教育、再培训, 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 以达到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对已经取得学历的非专业教师要让他们在假期集中进行专业化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教学能力和素质, 更新与完善专业知识结构, 形成新的专业技能。在教师培训期间, 学校可视经济承受能力给予教师一定的生活补助。同时要加快农村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与培训, 进一步促进农村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除了有切实可行的措施以外, 还必须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以规范的管理保证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见到实效。学校可以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目标, 例如, 采取量化考核的方法对教师的教学技能、教材教法、教育管理、教育科研等方面进行考核。通过考核加速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成熟。

2.5 青年教师要进行自我学习与反思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习, 不学习就跟不上教育改革的形势, 不学习就适应不了学生的内在需求, 不学习就驾驭不了生成性的课堂。青年教师的自我学习可以通过网络和阅读各种教育书籍。

青年教师可以尽量挖掘网络的共享性, 并以此为平台, 结识一些朋友, 可以拜师, 可以学艺, 让教育通过网络流传, 让思想的火花随着网络碰撞。教师们可以通过虚拟网络, 让天各一方的志同道合者聚在一起, 这样, 不仅是虚拟的朋友, 更是相知的伙伴。用爱心和感悟铸就教育界一道亮丽的网络风景。

除了网络, 还可以通过阅读各种教育书籍、刊物。例如, 《人民教育》、《教育导报》、《班主任之友》、《赏识你的学生》、《全面课堂管理》等。对各种书籍、刊物要写一些读后感等, 这样才能达到阅读的最佳效果。

另外, 写教学后记和反思也是提高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中小学教师提高专业水平应从记录教育现象开始, 从记录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开始。每天都认真总结自己教育教学的得与失, 实践出真知, 有了实践还需要有意识的总结得失, 才能出“真知”, 有“卓见”。所以写教学后记能帮助教师迅速接收反馈信息, 找出教学程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 从而为调整教学策略建立可靠依据, 使课堂不断优化和成熟。每次课后, 对教学过程进行“反刍”, 并把教学感受、得失记下来是很有必要的。通过这个环节, 能够使知识在反思探索中延伸, 把实践经验理论化, 同时还能及时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寻医问药”, 做出正确“诊断”, 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综上所述, 教师专业成长工作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是一项关系到农村教育发展的系统工程。只要我们以学校为基础, 以教师为根本, 立足农村实际, 认真做好树立专业意识、更新教育观念、营造学习氛围、注重校本教研、完善管理制度和促进教师进行自我学习及反思等几项工作, 农村教师的专业肯定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农村的教育事业将迎来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付建明.教师专业发展——途径与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袁贵仁.加强和改革教师教育大力提高我国教师专业化水平.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3]教育部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4]亢光斌.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初探.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科研是教师成长之路 篇3

【关键词】科研;教师;成长;突破

【作者简介】刘勇(1977— ),男,汉族,从事教学学科:历史,研究方向领域:教育改革,职称:中教一级,扬州大学在读博士。

教师为什么要搞科研,因为教师需要成长。教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而育人的本质在于促进学生的成长。对于学生来说,成长是知识的不断积累、心理的不断成熟和智慧的不断增长。教师只有在知识、心理和智慧上实现自我成长,才够资格引领学生成长。笔者认为科研是教师成长之路,试简要论之。

一、角色定位与教师成长

角色代表人的本质属性,角色不同所代表的内涵就不同。就教师而言,不同的角色定位对教师成长的要求是不同的。

1.教书匠与教师成长

教师传统的角色定位是教书匠。教书匠顾名思义就是会教书的“匠”。什么是匠?匠就是有专门技艺的人。木匠、铁匠、瓦匠都是匠。匠的特征是掌握一门可以谋生的技艺,不需要高深的理论素养。把教师定位为教书匠,是说教师的技术是教书,只要把书本教好就完成了工作任务。在教书匠的角色定位下,教师对自己的理论水平、创新精神、人生智慧的要求比较低,自我成长就停留在较低的层次。

2.研究者与教师成长

“教师即研究者”是对教师角色的的新定位。研究者与教书匠的区别在哪里?在于教书匠只知道按部就班,永远在简单重复,永远在原地踏步;研究者却在不断思考、不断发现、不断创新、不断提升。教书匠的状态是静止的,研究者的状态是流动的。教书匠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职业生涯中,放弃了自我成长。研究者在不断的研究、实践、提升中实现了自我成长。教书匠成就了别人却耗竭了自己,研究者成就了别人同时也成就了自己。教书匠由最初的年轻教师变为老教师,研究者却从最初的教书匠变成教育家。前者是量变,后者是质变。可见教师即研究者的定位对教师的成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科研是教师成长之路

教师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突破自我的过程,而教育教学科研可以使教师实现多方面的突破。

1.理论突破

教师是社会的知识群体,教师的工作承担着传播知识、普及文化的社会功能。要发挥好这一社会功能,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准。教师理论水平高就站得就高,站得高才能教出高水平的学生。实现理论水平的突破,从普通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变,只有通过教育教学研究。什么是研究?研究就是有所思考、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没有研究,就没有发现;没有发现,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提升。任何教师的理论水平都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理论是在研究中发现,在发现中总结提炼而成的。只有善于研究的教师才能成為高水准的教育者。

2.实践突破

实践突破指的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走出新道路。教师把源于教学实践的新理念、新方法运用在教学实践之中,取得了新成就,推进了教育改革与课程改革,就实现了实践上的突破。实践突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评价教师的最终标准是看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成绩。而教师实现教育教学实践突破离不开科研。首先,任何教育教学实践都是在科研理论指导下开展的,没有无理论支撑的实践。其次,新的教育教学实践需要打破旧范式的科研新成果支撑。再次,教育教学实践新成果的总结与推广都以科研理论的形式。可见科研指导并且贯穿教育教学实践始终。教师只有运用好科研,才可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成长得更快更好。

3.环境突破

教师都在一个相对固定的环境中工作,这个环境往往限制了教师的成长。由于现实条件所限,对于大部分学校来说,不是每一个教师都有很多学习、进修的机会。很多教师的教育理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即或对于教育界最新的理论,也只是肤浅的理解与应时的演习。这样教师就局限于所在的环境中。而科研对于教师突破环境限制,有非同寻常的价值。教师通过搞科研,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总结规律,可以实现自我学习与提升,可以避免对专家的盲目迷信。而且科研文章和著作发表后就在全国教育系统中交流,教师就插上了翅膀。尤其在今天的信息社会,只有走出去,到广阔的平台上展示自己,才是突破环境的最佳途径。

4.信心突破

教师成长需要能量,自信心就是教师成长的能量。只有信心百倍的教师才善于学习、精神焕发、勇于创新。在现实教育工作中,常年累月的重复劳动、工作以及生活的压力,会磨灭教师的热情、让教师变得麻木和失去自信。教师一旦失去自信也就停止了成长。科研可以使教师增强信心,为教师成长补充能量。搞科研就要思考,思考可以让教师重新省视、认识自己,从而迸发出人生的活力。科研可以让教师对教育教学形成系统、深刻的认识,从而实现理论上的升华。科研成果拿出来交流、展示,可以让教师更加肯定自己的价值。通过做研究,教师对自身、对教育的认识从感性上升为理性,自信心因此得以培植。

上一篇:(005)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德育处工作总结下一篇:地块核实情况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