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教育与德育教育融合的途径探索

2024-06-26

专业课教育与德育教育融合的途径探索(精选8篇)

专业课教育与德育教育融合的途径探索 篇1

摘 要:为实现应用型高校德才兼备人才培养目标,在认识大学德育教育现存缺点的基础上,实行了专业教育中恰当融合德育教育的德育教育模式。在分析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并以管理学课程教学为例对实现路径具体探讨。

关键词:德育;专业教育;德育价值;课程目标

德才兼备是衡量优秀人才的重要标准。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更新越发迅速,对人才的要求也进而转向素质型,大学教育将更加注重对学生道德素质与专业素质的同步培养。

一、专业课教育与德育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大学教育应重视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以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为己任。应用型大学教育一般都注重专业知识与职业技术等教育,但有时候却对德育教育重视不够,比如注重探索丰富多样的专业教育模式和方法,而忽视对学生进行深入的德育教育;德育教育课程相对较少,其作用有时也会被学生忽视。大学教育中还需要重视这些问题并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改进。在进行专业课教学工作中,我们也在尝试把专业课教育与德育教育进行融合。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教师在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而传道不仅仅是传授科学知识,更要重视传授为人之道、做人之道。但在大学里,很多专业课教师习惯于在专业课教学中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而忽略了德育教育。其实,两者的目标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素质,德育教育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拥有一技之长,两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专业课教育与德育教育进行融合的可行性主要有以下表现。

1.时间上的可行性。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贯穿于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如果能够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多课时的专业课教学中体现德育教育,将使大学的德育教育具备充足的时间保证。

2.专业教师的广泛性。以××系为例,主抓学生德育教育的辅导员5人,学生管理工作人员4人,共计9人。系部专业任课教师(专职)24人,是德育教育教师人数的2.7倍。其中有6位从事德育教育的教师同时也从事专业课的教学工作。这些教师服务的群体都是系部的一千多名学生。如果专业课教师也加入德育教育行列,将会形成全校人人都育人,处处都育人的局面,同时会产生可喜的德育教育新局面。

3.专业课教师的主导地位。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依据自身的专业主导地位,将自身的社会认知、行为习惯、道德观念等通过课堂传递给学生,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产生直接影响;二是任课教师在专业上的知识优势及所取得的科研成就,会赢得学生崇拜,进而会对教师的授课产生兴趣,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任课教师,教育效果自然更好。

二、专业课教学中德育教育实施应注意问题

德育教育内涵丰富,内容涉及了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等。在德育教学有限的课时内,很难实现面面俱到。因此,结合专业特点,准确把握专业课程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对增强德育教育尤为重要。

1.把握好课程教学中德育切入点。专业课德育教育可以与专业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等为切入点,从严格规范学生学习行为入手,不断提升学生专业思想与基本职业道德素质。比如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应严肃对待学生迟到、早退、旷课等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学生具有时间观念、严格遵守课堂纪律、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等。

2.根据专业课程特点,深入挖掘德育价值取向。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德育要结合学科的特点和内容,根据专业课程的特点因材施教。各个学科专业的背景中,都蕴藏着前辈们高深的专业思想及他们的价值观念等,这些构成了专业中的德育形态,在课堂教学中专业教师可以去进行挖掘。

3.提高教师自身修养。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师首先要提升自身师德修养。“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坚持信守“言必信,行必果”。真正做到在道德品质、人格魅力、学识学风等方面为人师表,增强德育教育的效果。

三、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德育教育实施

管理学在不断发展,已经广泛融入到社会、市场、竞争等要素的研究中,各类企业和组织的管理理论不断扩展,在管理学理论中,将社会伦理和道德、团队合作、长远规划等思想融入其中。所以,通过管理学教学使上述管理理论在指导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方面具备较强的影响。管理学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实践性,通过实践可以增强应用的效果。可以通过课堂上的案例教学、模拟情景以及深入企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对所学的管理知识加以综合运用并达到融会贯通。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深刻体会到企业诚信经营、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和崇高性,以及这些与企业成功的内在必要联系。这些实践环节为学生的道德培养提供了很强的示范和启发作用。

专业课教育与德育教育融合的途径探索 篇2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新创业教育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发展了近60年,在高等院校都已设置相关课程,形成了较完整的教育体系,我国最早是以“创造教育”的概念启蒙,真正发展是近30年的时间,目前处于起步阶段。 根据最早提出创业概念的柯林 · 博尔先生的理论及广义的定义范畴,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教育, 包括独创的创新创业意识、不畏艰难的创业精神、创新创业技能、以及将创新创业想法向实践进行转化的能力培养。作为技工院校的会计专业而言,需要思考如何在培养传统的会计职业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帮助学生实现创业梦想,服务社会。

二、技工院校会计专业开展创业创新教育的必要性

( 一) 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素质教育,是指通过科学教育途径, 充分发掘人的天赋条件,提高人的各种素质水平的教育(1)。创新创业课程通过案例讨论、角色扮演、考察、创业实践等教学方式,使学生通过整合现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结合会计专业教育对学生做人做事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弥补了目前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偏重专业教育的不足,有助于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 二) 启发会计专业学生自行创业

会计客观严谨的职业性格容易让会计专业的学生误入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思维误区(2),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对学生个性思维进行充分地挖掘,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同时,会计人员在创业团队中承担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对于企业可能出现的资金问题有了预判,帮助决策者及时调整企业发展策略,有利于创业的成功。

( 三) 是会计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目前社会对会计专业的认可度较高, 技工院校从之前以理科专业为主,转为增设或发展文科类会计专业,致使学生人数增长,规模扩大,增大了学生就业竞争的压力,因此会计专业如需要脱颖而出,形成自身的教学特色,可以创新创业教育为突破口,树立学生的就业创业意识,缓解就业竞争压力,使专业可持续发展。

三、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笔者认为,目前技工院校会计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可以从教学内容、师资培养、实践提升三个方面改革。

( 一) 创新创业教育与会计教学内容的融合

1. 浅层次的融合:知识点的穿插融合。在现有的课程教学中穿插创业知识, 如在《财经法规》中穿插讲解创业企业注册、企业法律形态的案例,《成本会计》 中加入产品成本的定价原理,《税务会计》 添加创业企业纳税的实际操作流程,《财务管理》中添加融资渠道与技巧等,通过 《ERP》或者《沙盘》课程了解市场和企业物流管理,此种方式结合现有课程开展创业学习,能将知识进行对比和补充,可以生动课堂,加深学生的理解。

2. 深层次的融合:将创新创业教育列入会计课程体系。通过设立创新创业课程、举办创新创业讲座、鼓励创业实践等系列活动,实现完整创业教学。教学中还需及时向学生传达国家对学生的创业帮助政策,使学生对国内的创业环境有一定认识和了解,为后续的创业实践打下基础。

( 二) 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

首先组织会计专业教师进行创新创业理论的学习,根据老师们的优势分成税收筹划、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团队和帮扶小组;其次鼓励老师们进行创业或进行创业方面的研究和交流,如老师参与企业的创业咨询、企业管理等,提高老师们在创新创业方面的实际经验;最后可引入有创业及管理经验的企业人员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为学生开展创业讲授、讲座等,带入企业管理、财务分析、投资理财、工商等方面的知识。

( 三) 在校内建立创业创新的平台, 让学生有实践创业的机会,实现考核评价的改革

我们可以在校内创立平台,如依托课程的实践周,或者建立校园创业活动室, 进行短期或者长期的创业实践活动。由老师带领学生们团队创业或者个人创业,以网络创业,如依托淘宝网店等网络平台, 也可以以实体店的方式,通过自己创业来了解创业的流程和相关知识,如创业想法的确定、市场的评估、是否需要和如何组建团队、启动资金的预测和利润计划的制定等。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创业效果进行期末的评价,通过分享创业体验等方式深化创业创新的学习效果。

四、结语

基于会计职业能力的建设,融入创新创业教育,是技工院校会计专业发展的契机。通过课程融合、师资队伍建设及实践评价的改革,可以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会计专业教育教学中,从而有效促进技工院校会计专业的发展,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与创业。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与技工院校会计专业教学相融合,可以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将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技能的相结合,形成核心竞争力,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有效促进学生的就业创业,同时也为会计专业的发展带来契机。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技工院校会计专业,融合

参考文献

[1]陈强.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与会计专业教育融合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12).

专业课教育与德育教育融合的途径探索 篇3

1.保障机制

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融合的保障机制方面:一是建立保障组织机构,由其负责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融合的制度建设、内容设计和评价,协调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融合的重点、基点、亮点、难点等。二是建立人才保障机制,重点抓好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融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推动两支队伍建设,利用院校资源,发挥院校理论研究能力和资源优势,整合社校内外的研究力量,为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融合提供智力保障。三是提供财力、物力保障,社区应该全区域构筑工作网络,为社区教育实施的各个阶段提供财力及物力保障,使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融合工程能按预定目标顺利实施。

2.动力机制

(1)要提高社区教育工作者的认同感,使其明确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融合的意义、社区教育发展的目标等。在此过程中,着重进行精神激励和人文关怀,通过统一认识和沟通,充分调动与发挥社区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使社区教育工作者反思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协调个体发展与社区、学校的发展,从而提高社区教育对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吸引力、凝聚力、向心力。

(2)建设以人为本的制度,实行信任激励、参与激励、竞争激励、成就激励,让社区教育工作者感受到柔性的压力,使社区教育成为社区教育工作者渴望发展、渴望超越的强大推动力。

3.评价机制

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融合的评价机制:一是要制定科学、有效、可行的社区教育工作条例,社区教育方案及实施细则等,明确社区教育工作者在社区教育中的职责和具体要求,引导其自觉履行。二是建立社区教育考核指标体系,将其量化,通过自我、学校、学员等不同权重打分,实行自评、互评、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定性与定量分析等多种形式的结合,最后给予综合评价,使社区教育与部门工作、社区教育工作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实现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融合的目标。

4.宣传机制

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融合宣传机制:一是要建立社区教育宣传制度,把社区教育工作作为经常性的宣传教育活动,贯穿社区的各项工作中。二要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如社区教育论坛、社区教育策划活动、社区教育演讲、征文、专家讲座等活动,以及职业技能比赛、体育科技文化、节庆文化、安全文化等活动,使社区教育工作者在各种活动中得到教育,形成人人重视的良好局面。三是利用报刊、广播、展板、网络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社区教育中生动、鲜活、可信、可学的典型事件、案例,加强社区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心和荣誉感。

5.互动机制

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融合的互动机制:一要建立社校互动的制度,签订社校互动的协议,规定社校融合中双方的职、责、利。二是要明确社校互动的目的,即以市场为主体,双元为基础,服务为宗旨,共建和谐教育,共同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三是把握社校互动的内容,社校互动内容包括课程设置、课程开发、基地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达到互利共赢的目标。

二、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融合的途径

1.规划社校教育融合计划

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融合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发挥两者的最大功效,必须整体规划,形成两者的一致性与匹配性,实质性地提高社区居民素质,促进社会发展的目标。规划要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围绕理念形成、机构建立、制度建设、考核评价方案、资源整合、活动开展,而不局限于表面化、形式化、短期化。要分析和合理取舍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融合的形式和内容,规划要体现本区域特色,富有本区域元素的融合方案,让社校教育真正体现整体性、个性化、多样化,使社区教育成为社校共同参与的常态性工作。

2.树立终身教育观念

虽然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意义广为人们所知晓,但社区还没有真正树立起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观念,社区的居民并非人人有这样的意识。要让社区居民重新认识接受再教育的必要性,意识到终身教育不但能更新知识、提高个人修养和生活质量,更是一种现代人的时尚观念。为此,社、校必须加大终身教育的宣传力度,使用网络、媒体、图书馆、黑板报、宣传窗、标语等形式主动到社区开展宣传活动,争取在社区中形成终身学习的社会文化氛围。

3.健全社校融合组织机构

为了实现社校融合的组织保障机制,应建立社校融合的组织机构。一是各区、街道成立社区教育工作委员会或指导中心,开展制度层面计划、组织实施,并积极统筹教育资源,促进学校与区域内企事业单位、机关部门建立共建关系,通过共建加强学生的校外实践活动,强化社会教育;二是学校建立家长委员会,开办各类家长学校,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以学生为纽带,以学校为轴心,动员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教育工作。

4.整合社校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是推进社区教育、发展学校教育的物质基础和力量源泉。教育资源优化整合的本质,在于教育资源力量的组合放大,使资源要素产生出“1+1>2”的效应。优化教育资源的基本策略是开发、利用、盘活,并通过教育管理协调功能的发挥实现资源共享。一是,通过查阅资料,在走访中发现资源,并对各种可利用的教育资源进行整理分类。二是,根据资源实际情况,由社校融合机构分期分批建立不同类别、不同形式的教育组织或基地,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有序发挥其教育效应。三是,用活动丰富资源内涵,以共享为目标,实行双向共建共管共育机制。

5.建立社校教育组织与团体

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和特点建立各种以服务社区为对象的教育组织,如“青年志愿者团队”“青年服务队”“学生演讲团”“学生服务组”“科技服务队”等,通过这些组织的活动来推动开发社区教育。学校还应该和社区广泛合作,建立各种校际联合性组织,如家长联合会、校友联谊会、学校社区联谊会等,共同利用和开发社区教育资源。各种形式的联合组织,对于学校办学和社区发展,对于开发和共享社区教育资源有积极意义。世界一些国家学校建立的诸如家长教师联谊会、学校家长联合会等组织,在学校与社区的联系上都起到了重要的纽带作用。

6.深化社校教育理论研究

虽然我国已基本建立了终身学习体系的目标,并提出了不同类型教育相互沟通、相互衔接的教育体制,但是国家政策多侧重于实现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有效沟通和衔接,对于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的衔接与沟通尚未提出明确的方法与政策。由于教育理论滞后,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的融合互动既缺乏政策指导,又缺乏理论指导,学校对社区教育的开放和服务不够,很多工作只停留在表面上。学校应该发挥科研力量,加强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的理论研究,对“为什么要实现二者的融合互动以及怎样实现”,“具体运作机制和模式是什么”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使二者的融合更具有操作性、可行性。

7.发挥社校教育功能

(1)建立社区教育基地,发挥社区德育功能。社区是学生活动、娱乐、学习的重要阵地,建立社区教育资源向学生开放的制度,充分利用社区图书馆、少年宫及其他文化体育设施,组织学生开展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场所;建立青少年教育基地,共同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教育。充分发挥老同志这一社区宝贵教育资源的作用,为学生上好传统教育课。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积极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扶贫、帮困、助残、敬老等社区爱心服务活动。组织青少年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参与社区公益活动,增强学生自主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净化社区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良好的社区环境、浓郁的教育氛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社区要主动净化教育环境,打击黑网吧、地下网吧、游戏机室,整治校门口的三无产品,彻底改变校园周边脏、乱、差的环境。开展群众文娱活动,如举行亲子互动竞赛、家庭文艺汇演、合唱比赛、书画比赛、征文比赛、棋类竞赛、运动会、联欢会等,让学生能在良好的氛围中成长。

(2)发挥学校文化中心、教育中心、活动中心的功能,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教育活动。校园文化不仅对学校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对社区环境也具有很大的文化辐射作用。学校是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也是社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校应该发挥社区成员的作用,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化建设,与社区文化建设相统一,促进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提高社区的文化水平。学校有较为丰富的教学设施,有较为宽敞的活动场地,是名副其实的活动中心。学校应该从社区的发展、社区服务环境的优化和学校资源的有效利用的角度考虑,为社区提供活动的场所,培养社区健康的业余爱好和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鼓励他们从事健康的体育、娱乐活动。学校是实施教育的主要教育机构,有一定的办学经验,有专职的师资队伍,懂得教育规律和方法,应发挥其教育中心的重要作用。学校还拥有办学的场地、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等,与社区密切合作,可以为社区成员提供所需要的教育培训,为社區成员的终身教育提供优质服务。

8.完善社校教育融合的制度

为了保证社校教育融合的合规、有效,应建立相应的制度。一是社区与学校联席会议制度,发现社校教育融合的不足,及时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或共同商定重要活动的安排。二是社区参与校务会议制度,学校听取社区代表、家长代表的意见,明确下一阶段工作的任务和目标。三是社区参与学校考核制度,学校自主性发展评价时邀请街道、社区、家长代表参加,综合地评价学校的“增值”,更公平、有效地推动学校的发展。四是社校教育共享制度,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注:本文系常州社区大学立项课题《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融合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11sjy030。

专业课教育与德育教育融合的途径探索 篇4

摘 要:将STEM教育理念融入通用技术课程,灵活地将一部分课程打造为以项目为载体,通过分组合作、探究学习、实践创新、综合运用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模式,有利于丰富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学内容的统筹和融合,有利于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运用,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STEM教育;通用技术;核心素养

STEM教育是美国为应对国际科技人才竞争而提出、实施的一项国家教育战略。其本质是为众多孤立的学科建立一个连接彼此的桥梁,使学生可以整体认识世界、探索世界,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技术素养。我国应对STEM教育借鉴、创新、本土化,使之更适合中国教育的实际情况,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进一步促进STEM教育在中国的应用、创新、发展。在本土化进程中,STEM教育与通用技术课程的率先融合,将为中国开展STEM教育提供一片肥沃的土壤。

一、STEM教育与通用技术课程融合的可行性

1.开展本土化的STEM教育应顺应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

教育部在《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要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本土化的STEM教育应坚持立德树人为基本导向,发挥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上的优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土化的STEM教育不应独立于基础教育课程之外,它既不是“额外的教育”,也不应在深入开展中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中国的STEM教育应植根于基础教育课程,使基础教育课程在形式上发展、内容上丰富、理念上革新。因此,STEM教育与通用技术课程相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为构建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的通用技术课程体系提供了新的方向。

2.通用技术课程为STEM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天然的土壤”

教育部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宗旨,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基础教育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高度综合、注重创造、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而STEM教育主要以培养学生科学、技术、工程素养为宗旨,强调学习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注重实践过程,强调跨学科,培养学生的思维、探究、协作、创新能力以及积极的人格与价值观。由此可见,STEM教育与通用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与核心价值基本一致。

当今中国兴起了STEM风潮,社会上很多教育机构都高举“STEM教育”大旗,这从侧面反衬出社会对STEM教育走进课堂的需求。而各普通高中,技术教育任务主要集中在通用技术、劳动技术、信息技术等技术教育类教师身上,通用技术课程有固定的课时,统一的课程标准,但仍在不断探索革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因此,通用技术课程为本土化STEM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天然的土壤”。

二、STEM教育与通用技术课程融合的途径

1.STEM教育理念与模式融入通用技术课程中

“STEM”不是“一门课”,是一种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本土化以后甚至会朝着融入数、理、化等基础学科的方向发展。STEM教育的教学过程是以偏科技、工程类项目为载体的探究实践过程。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是“引导者、支持者、辅助者”,而学生不仅是“实践者”,更是“真正解决问题的人”“创造者”;学生不只要“设计与操作”,更要体验探究的全过程,还要学会分享。因此,将STEM教育理念融入通用技术课程,灵活地将一部分课程打造为以项目为载体,以分组合作、探究学习、实践创新、综合运用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模式,有利于丰富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学内容的统筹和融合,有利于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运用,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STEM项目与通用技术学科知识与技能相结合本土化STEM项目探究的问题要与真实世界紧密联系,可以与通用技术学科的知识与技能相结合,根据需要把教材不同章节的内容结合到一个项目里,还可在知识与技能上有一定程度的延伸。不同的内容本着按需学习的原则,在探究实践过程中循序学习。值得注意的是,项目涉及的知识与技能不应超出学生当前的知识结构,而应加强学生对当前知识结构中基础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

总之,STEM教育与通用技术课程融合的核心目标是:第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第二,更好地开展通用技术课,实现课程标准的要求;第三,更好地推动STEM教育在中国的发展。笔者在通用技?g课程中尝试开展了不同的STEM项目,不仅探索应用了STEM教育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模式,还在项目中融合了很多通用技术课程的知识与技能。经过教学实践,笔者发现通用技术课程可以承载起本土化STEM教育的实施与发展,STEM教育启迪通用技术课程创新改革的新思路。通用技术课程应充分借鉴、发挥STEM教育的优势,立足培养学生的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实现通用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有力推动本土化STEM教育在中国的发展。而如何优化STEM教育与通用技术课程融合的教学设计,建立成熟的评价体系,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专业课教育与德育教育融合的途径探索 篇5

南开区艺术小学

王敬

美育就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谭好哲在《美育的意义》一文中说道:“一个国家的教育状况体现着一个国家精神文明及其国民文化素质的水准。而完整的理想化的教育又断断不能缺少了艺术教育或曰审美教育。无论中外、无论古今,从来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没有不重视审美教育在人格养成和人性塑造中的重要作用。”而鲁迅先生也有“发扬真美,以娱人情”的美育观念。

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更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明确了美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加强美育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更是确保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备条件。

一、透过社会热点问题看美育

社会现象:目前,在国内明星选秀泛滥成灾,电视屏幕上到处都是选秀节目,鼓吹一夜成名,一日富翁,影响最大的就是孩子,可以说充斥银屏的选秀活动对孩子的杀伤力是巨大的,因为孩子幼稚、好奇、可塑性强、模仿能力强,引导不良就会进入教育的误区。许多孩子为了追求成名,成天风来风去不愿学习,结果明星梦没有做成,学业也荒废了。更有甚者2013年11月8日早晨一位父亲用刀砍死了自己辛辛苦苦养育了13年的追星的女儿,而让父亲失去理智的女儿的那句话:我爱我的明星比爱父母更重要。

问题分析:人间惨剧的发生究其根源有社会浮躁的大环境、有父母无底线的溺爱、更有教育中对美育的缺失。尽管目前各中小学都把音乐、美术等课程列入了课程计划,不得随意更改课时。并作为相关的法律规定确保学生上齐上好每一节课,但是其教学却明显地呈现出单一化倾向,把艺术教育当作一种技能来培养,而忽视了美育作为人文教养非常重要内容这一主旨。必然会使它失去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高尚的品味。美育,确切地说是当前的艺术教育,离作为感性教育和人格教育的美育还有相当的距离。美育教育的目的在于让人懂得美,培养审美鉴赏力和情操。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要通过学习实践进行一种身心教育。

二、通过学校教育落实美育。

学生审美水平和能力的提高与发展,主要通过学校美育来实现。审美的水平与能力,是一个人的素质的重要方面,主要包括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鉴别美几方面内容。学校要通过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使他们具有充分感受美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以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使他们具有一定的美学知识和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使他们善于在学习生活中表现美和进行艺术创造活动的能力。

1、优化育人环境,丰富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感受美。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特级教师李吉林在谈教学的美感时曾经这样说:“我们的孩子,每日走进学校,参与教学过程,从他们内心讲,不仅仅是为了明日的辉煌作好准备,而且也是为了今天的童年精神生活的需要。”让学生今天的学习生活更美好,这是每一位教育者必须做到的。

作为天津市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学员我曾到上海一师附小进行了一次学访活动,使我对生活即教育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走进一师附小,仿佛走进了一座寓人文景观于自然景观之中的现代园林。班级教学环境的局部美化与校园育人环境的整体美化和谐统一。学校、教室的每一面墙,每一片场地,每一个角落都 渗透着陶冶学生情操的美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一言一行。看着那贴在每班教室门前的展示牌,同学们那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如同他们的话语一样充满阳光,充满欢乐。“学习顶呱呱,生活乐陶陶。”“快快乐乐地学习,高高兴兴地成长。”“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分享快乐,分享收获,分享成功。”这些听起来还有些稚嫩的话语却被细心的老师收集起来,作为孩子们走向成功的座右铭。可见教育的结果孕育在产生该结果的教育过程之中。只有让学生经历美好的学习生活,才能培养高素质的人,只有让学生在无形与无声的教育氛围的感染下才能感悟到美的真正含义。才能在美好的今天的学习生活中迈向美好的明天。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人生活的更美好。学校教育的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素养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活动要让学生享受高质量的精神生活,要让学生在美好学习生活中获得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全面和谐发展。

2、营造适宜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环境,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学科学习中表现美。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新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而这种安全和自由是建立在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上。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转变观念把学生确实当作一个完整的生命体,而不只是一个认知体,必须真正把学生当作人,当作一个“具有世界上最大丰富性和主动性的生命”(叶澜语)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学生只有把教师当作一个知识渊博的大朋友,和教师一起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来,才能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得到学习所带给他的快乐与美的享受。进而学会审美,学会愉悦自己,愉悦他人,丰富情感和增长聪明才智。

例如我在上《秋天》一文时,班内有位平时朗读比较差的学生举手读课文,当时一篇非常优美的课文,被他读得支离破碎。他的朗读,招来学生忍俊不禁的笑声。但是他仍然不气馁,直到把整篇课文读完。这时,同学们都把目光投向了我,等待着教师对他的批评,看着同学们的目光,我心里想到必须要保护学生这种学习的积极性,但同时又不能把学习的标准放松,让其他同学产生一种无所谓读得好与坏的心境。于是我没有批评他,而是说:“老师被你感动了,虽然你读得不太好,但是你能大胆举手,并一直认真地把课文读完,老师非常佩服你这种顽强精神,并且相信你一定能把课文读好,对吗?如果你有困难,老师非常愿意帮助你,还有哪位同学愿意帮助他?”当时同学们都鼓起了掌,并且异口同声地说:“我愿意。”看到这种场面,这位同学非常激动。第二天上语文课时,我又给了他一次朗读的机会,这时他竟较流畅地读完了课文,同学们又都不由自主地给他鼓起了掌。从这儿以后,我发现班内一些平时读课文稍差的同学也都对读课文感兴趣了,大家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读课文,有些故事性比较强的课文,还分角色进行朗读和复述。同学们把《美丽的大公鸡》、《坐井观天》、《小脏手》、《小兔和树的对话》等课文都编成了课本剧,同学们在品读文字感悟情感的基础上对文本内容进行了艺术的加工,加深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热爱,并情不自禁地屏弃平庸、委琐和丑恶,使情感得到净化和升华。

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学科教学是实施美育的主渠道,小学生作为人之初,一切都处于可调整、可扭转的阶段。在此阶段,如果我们从小就对其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具有初步的审美能力,那么就可以使他们心情开朗、心理稳定。从而促使身心协调发展,而道德也从他律向自律转化。因此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地体会到要营造适宜学生发展和表现的课堂教学环境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具备民主的教育思想,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的“学长”以尊重学生的态度,正确对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开动脑筋,为学生创设自觉学习的机会,使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达到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其次,要努力创设教学的和谐氛围,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这种亲切、轻松的气氛中,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您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3、重视艺术教育实效性,提升审美品位,把盲目的“追”变为有目的“学”用健康理智的心态创造美。

青少年追星,这是他们的权利,应当尊重。教师应清楚认识到“追星”的双面性。有意识地引导青少年对青春偶像的崇拜要摆脱过去那种盲目的狂热和想入非非的追求,以更加理性和实际的思考评价,提升审美品位,进而把成功者及其成功的过程,当作自己的精神寄托、追赶的目标和模仿的楷模。对于那些认识偏离正常轨道的青少年,教师更应该耐心教育,培养他们新的兴趣。若是一味地阻挠,粗暴干涉,只会适得其反,招致他们的反感,加深隔阂,得不偿失。

我曾经教过一个学生,即将毕业的她满脑子装着都是影视歌三栖明星吴奇隆,一提到这个名字她眼睛放光,一提到学习就萎靡不振。家长看到眼里,急在心里,找到了我。面对这种情况我提醒自己,家长急我不能急,学生热我就得热,于是我找来大量的有关介绍艺人吴奇隆的资料,了解了他成名的经过,以及成长的经历:为了还清父亲因生意失败而欠下的巨款的他边摆地摊边学习,为了不耽误演出的进程肋骨折了照样咬牙坚持,他用淡定的心态面对少年成名后的沉寂,更用中年人的成熟迎接着事业的再度辉煌。就这样我和班上的这位追星的同学成了无话不谈的“闺蜜”,因为我们有共同的话题,因为我们都在追逐同一位明星。不同的是在我们情绪激昂的谈话中,在我有意识的引导下使她逐渐意识到自己只看到了吴奇隆闪光的一面,而忽略了他追求成功的那份执着。认识到荣耀光环背后的明星,都曾经拥有的一段拼搏历程。而也正是这种执着与坚持成就了我们眼中那一颗颗闪亮的明星。转变的背后是由盲目的追星变为有目的学星,正如她在习作中写到:自己崇拜的明星是她人生道路上一个榜样,追星是为了帮助自己更好的进步。

在教育实践中我认识到:教师应该巧妙抓住每一个教育的契机,把简单粗暴一味否定转变为共同参与巧妙引导,帮助青少年调整好心态,保持清醒头脑,用正确的方法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与诱惑,逐步提升审美品味,积极用健康理智的心态创造生活之美。

三、利用家庭教育实施美育

青少年学生除了学校生活外,家庭生活时间是最长的。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是如此的复杂,以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学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他认为,学校教育要实现促进学生“和谐的全面的发展”,离不开“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的密切联系和协调一致的配合。他说,“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学生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

新形势下,要求美育教育必须纳入社会大体系,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我们要看到学校教育的有限性,学校教育不能包含或替代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只有社会、家庭和学校协同作战,以各种形式拓宽美育教育渠道,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为学校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大环境,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和谐发展的社会环境。

实施途径:

(1)家庭美育包括审美理想、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也就是说要关心孩子心灵的陶冶。

(2)家庭美育应从家庭现有的经济条件和生活水平出发,不要盲目追求豪华、高档的陈设,应讲究朴素美,培养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

(3)应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孩子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富有教育意义的事物,以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家庭美育。

(4)要善于捕捉教育时机,因势利导,注重与学校美育的和谐统一,注重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

专业课教育与德育教育融合的途径探索 篇6

摘要: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是大学教育的关键。以电子科技大学校机器人队为例,分析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意义,并重点论述电子科技大学校机器人队的培养模式及效果,以探索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的途径。

关键词:人文教育;科学教育;融合;机器人队

“十三五”期间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和目标,其实现的基本路径是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优化教育教学模式,重视教育教学过程和环节的丰富与创新,将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与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科技竞赛以及学生活动相融合,更好地实现全人教育的探索之路。

一、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的意义

人文教育主要是对人进行人文知识、思想道德和文化精神的教育,强调人性的培育和精神世界的丰富。而科学教育主要是进行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术创新的教育,强调严密的逻辑思维、系统化的科学知识以及物质财富的创造能力。任何教育都不应该区分进行,教育的本质是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核心,重视学生的全人培养。科学教育中,人文精神的渗透为科学知识的学习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狭隘的科学教育无法完成学生对人类有益的持续创造性培养;而在人文教育中,同样需要科学的理性思维的支撑,狭隘的人文教育也无法带给学生持久的价值感和理性逻辑。

二、电子科技大学校机器人队培养模式

以我校机器人队为例,依托起步的一项亚太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和国内选拔赛,十五年的时间里,我校已培养了约300名机器人队正式队员,其中70%以上的学生在毕业后出国或在国内深造,毕业后均进入优秀的企业或自主创业。机器人队培养模式是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并重的实际案例。大学的培养离不开精神引领和塑造,“勤为径,创新求胜;苦作舟,荣辱与共”的机器人队精神,通过十五年的凝练和传承,影响了一届又一届的.队员和机器人爱好者。经过十五年的探索和完善,机器人队培养已建立一套完备健全的体系(如图1所示)。机器人队相关培养活动不止是通过实践平台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和科研水平,在这个体系中,既重视平台的搭建和打造,整个氛围的营造和文化活动的开展,又重视学生团队的自我适应能力、协作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与挖掘;既重视依托培训、赛事、活动等实践,又重视创新成果的总结和提升。整个体系由培养平台、氛围营造、训练平台、学生团队、实践平台等5个层面构建而成,涵盖15个方面的丰富内容,三大学生项目基金支撑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固化并升华了学生机器人的科创成果。

(一)依托学校工程训练中心硬件平台,促进学生的发展

学校工程训练中心现有加工中心、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普通车床、普通铣床、钻床、折弯机、剪板机、冲床、交流弧焊机、电工技术实验台、电气维修实训台、传感器综实验台、慧鱼及博创机器人创新实验模块组件等近套设备仪器,价值2000多万元。基于“基础型、综合型、创新型”的层次化实训教学体系,分别设置了基础工程训练、综合训练、创新训练及职业技能训练等四个层次,培养学生的基本工程素质与实践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思维方法以及探索知识与勇于创新的精神,促进学生专业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协调发展。

(二)彰显机器人的鲜明特色,营造机器人三位一体氛围

每年通过校园“创新创业周展”“年度获奖机器人展”“高校科技夏令营展”等途径,展出机器人,宣传机器人成果,树立文化标杆。让机器人文化像诗歌、电影等一样,成为一种流行。建设学院“机器人文化馆”和“机器人展厅”,展出历年自主研发的优秀机器人,积淀机器人成果,将历届机器人队实体成果和精神结晶传承。同时重视机器人Logo的印记影响。通过校园宿舍走廊机器人装扮文化和机器人标示,传递机器人文化。宿舍的多彩装扮,门把手上的温馨提醒,学校的各项重要活动……机器人的logo无处不在。另外,机器人论坛、机器人校庆周活动不断丰富着我校机器人文化。

(三)加强系列理论培训,搭建由易及难的赛事平台

加大技术培训系列活动的同时,通过由易及难的比赛题目,开展训练和选拔。通过新生杯电子设计竞赛,学院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赛事,让学生迅速入门。然后,通过全校性巡线机器人大赛实现技术进阶。低年级学生组队,机器人队成员和科协成员通过宣讲会、题目解析会、答疑解难会等方式帮助低年级学生完成作品。巡线机器人大赛已成为我校影响力最大、参与学生最多的学生自发组织的品牌赛事。

(四)全力开展机器人队备战赛事,培养机器人技术骨干精英

由于学生组成的多元化,跨学科交流是培养的另一种尝试。每年机器人队成员有来自机械、电气、工业工程、计算机、电子信息、通信等工科专业的学生,也有外国语、管理、数学等专业学生。整个备赛过程约10个月时间,集中在机器人基地开展。20~30人组成的机器人队,分为软件组、机械组、控制组以及协调组,依据个人特长分工完成相应任务,同时做好配合,完成预计方案设计的机器人。其中机构设计、加工,器材的选型、购买、报账、入库,设备器材使用、维修、报废,机器人联动调试、手动操作培训等一系列工作,均由队里自主完成。

(五)追求技术极致为国争光,心系社会共谋创新之路

注重机器人文化校外交流也成为机器人队与社会接轨的一种培养方式,如走进社区和中学进行机器人科普宣传,开展志愿活动和社会服务。,机器人队学子通过技术交流,帮助成都七中GMT-E机器人队攻克难关,最终在“FIRST机器人大赛”力战群雄,拿下了全国一等奖,并代表中国赴美国参赛。,机器人队学子指导中学生获得20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活动VEX机器人工程挑战赛“立地顶天”冠军,获得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世界青少年机器人邀请赛VEX机器人工程挑战赛“一网打尽”亚军。

三、机器人队培养成效

通过纵横交错、同步开展的培养体系,培养了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包括表达沟通能力,热情自信的魅力,冷静思考、精益求精的思维习惯,严谨创新的科学态度,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勇气,全面的组织能力以及相互信任、团队协作的集体精神。其中,有一位机器人队员获得全国大学生十大年度人物提名奖。20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中,电子科技大学参评的“超越梦想”机器人研创文化活动获得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目前,机器人队成员已成功孵化科技类创业公司10余家,创业团队若干。在创新创业的路上,机器人队一直在前行。总之,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短时间就能达到极致或者突显成效。高校应以人为本,认识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对于学生全面发展成才的重要性和不可缺失性。搭建更多平台,以多元化的教育途径相结合的方式,替代传统的课堂理论知识讲授,使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并促进他们的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王建军,田冲.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在理工科院校的融合[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85-87,93.

专业课教育与德育教育融合的途径探索 篇7

围绕着培养社会需求、服务于一线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这一目标, 高职院校展开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一系列的改革, 学校的教学和实训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开展以行动为导向的“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活动, 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学生的专业水平得到了提升, 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6%以上。可是, 毕业生的跳槽现象却居高不下, 甚至待业在家成为啃老族。虽然, 这种现象的产生有诸多的因素, 且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是分不开的, 但也给我们的教育敲响了警钟, 培养的学生是否缺乏爱岗敬业的精神?缺乏合作、互助和适应性?缺乏自律、守时、好学的品德?学生在校时的德育教育是否已经达到了教学目标?……围绕这些问题, 本文诣在剖析德育教育的现状, 探索在专业 (或专业基础) 课教学过程中融入道德教育, 使职业素养和道德的意识伴随着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 潜移默化地根植于学生的头脑中, 融合在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日常行为中。

1 关于高职院校德育现状的剖析

目前, 在高职院校中开设了道德与法律、思想概论、心里素质训练、职业指导等公共基础课程, 为了使这些理论知识被学生所接受, 教师们集思广益、收集实例, 作为载体灵活用于教学活动中。同时, 还举办了各类讲座和社团活动, 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与以往的德育教学比较, 在表面上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发生了变化, 但实质上还停留在灌输、说教层面,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 只是在扮演着某一角色, 去理解体会职业道德的概念, 并没有将道德意识和职业素质同专业知识一起根植到头脑、落实到职业行为中, 导致在进入岗位成为准职业人或职业人, 进行职业活动时, 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 使职业活动不能正常有序、文明协调的进行, 人身价值的实现成为空谈。众所周知, 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保证, 良好职业道德的培养, 不能只停留在几门课程、几次讲座或几次活动中, 更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中。一个人品德的养成非一朝一夕, 而是积习成性, 积德累善, 最终形成约定俗成的公德良序。所以, 只有将职业道德的教育融入在教学的各个专业、各个环节中, 促使专业知识与道德知识相辅相成, 相互融合, 落实到学生的行为中, 才能循序渐进地培养出良好的职业道德。

2 专业课中融合德育教学的探索

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K·瑞安 (Kevin Ryan) 在总结了二战后美国道德教育的得失后, 提出了五个“E”的新道德教育模式, 即“榜样” (example) 、“解释” (explanation) 、“劝戒” (exhortation) 、“环境” (environment) 和“体验” (experience) [1]。这种新道德教育模式, 不但明确了教师的“榜样”示范、检查与纠正的作用、教师传授知识的方式方法, 而且注重学生的学习环境和“体验”, 充分体现了德育教学的职业性、实践性、针对性。在专业或专业基础课程中, 职业化的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德育“体验”平台, 但如何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与德育教学有机结合, 让德育知识自然而然地渗透到专业知识的教学中, 则需要我们在不同的课程中进行探讨和研究。下面以《模具图样识读与绘制》课程的教学活动为例进行阐述。

2.1 明确融入德育教学的内容。

《模具图样识读与绘制》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它贯穿于本专业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又是从事模具制造业所应具备的岗位基本能力, 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在机械加工中画错或读错图将会造成重大的损失。可见, 图样在工程技术中的重要作用。因此, 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 应将以下的德育教育融入在教学过程中: (1) 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认知观。如:建立严格执行国家相关制图标准绘制图样的思想意识, 培育严谨有序、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和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等。 (2)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基本职业道德。如:在专业课的学习中, 需要建立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干一行学一行钻一行的“钉子”精神等。 (3)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教育。如:尊敬师长 (师傅) 、遵守实训车间 (室) 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学生守则, 严守拆装时的安全操作规程, 养成吃苦耐劳、积极主动完成训教场所环境的清理与整理等。 (4) 集体主义思想的教育。如:团队成员共同协作来完成学习任务、敬业乐群的学习氛围、开展互帮互助的学习活动等。 (5) 乐观、进取的人生观。如:自尊自信、勤奋学习、知难而进、克服困难的勇气等。 (6) 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如: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培养对模具图样的审美能力等。以上德育在专业课中和谐地融合, 促使学生建立严谨的学风, 培育与专业相关的职业精神非常及时有利, 在完成专业课教学的同时, 完成与专业建设相关的职业道德培养, 避免了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课学习两张皮的被动而机械的局面。

2.2 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实习、实训场所。

建立具有职业氛围的现代化教学环境, 引入知名企业的文化元素和管理模式, 如:海尔现场6S管理模式、企业加工产品所用的冲压模具等。同时, 实习、实训场地要便于学生的“学和练”以及教师的“教和训”。

(1) 方便教师利用多种手段进行讲课。教室配备黑板、多媒体教学系统、专业教学的实物与教学模型等教具。 (2) 方便学生讨论和完成项目。学生桌椅的排列以小组的形式布置, 学生的书桌即为测绘的工作台, 方便学生边学理论边操作, 并配有测绘工具、通用量具、图板和丁字尺等。

3 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活动

在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论中, 曾指出“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 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 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 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 在做上教的是先生, 在做上学的是学生。”[2]在《模具图样识读与绘制》课程中, 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活动, 将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读图与绘图的知识和技能与相关的德育内容兼容并蓄, 相互融合贯穿于教学中。在整个教学活动中, 教师是导演, 学生是主角,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启发、示范、督查下, 通过完成一系列的任务或项目, 逐步理解和掌握了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同时, 学生也感受到获得成果的喜悦与自豪, 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就会得到发挥和提高。另外, 教师需要熟悉学生的学习状况, 因材施教, 合理分配学习任务, 让学生达到力所能及的程度, 调动各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励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欲望。

4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鉴于高等职业教育工学交替、产训结合的教学特征,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不仅要求教师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丰富的教学经验, 熟悉企业相关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而且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和细致的观察能力。能与学生协调地配合, 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及时了解学生的差异并认真分析原因, 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 要想成为一名高职院校的合格教育者, 既要能从事专业理论教学, 又要能指导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 还要具有一颗对学生的爱心、真心、精心和耐心。更要具有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爱岗敬业精神。这样, 才能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 才能淋漓尽致地将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 才能恰到好处地将德育教育与专业课教学有机的揉为一体, 才能使学生的德育水平由“体验”转换成习惯, 从而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常言道:强将手下无弱兵。要培养出合格的学生, 就要有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 而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不是在短时间内获得某工种的高级工证书、技师证书, 或者高校教师资格证书, 而是需要在教学与企业生产的活动中日积月累的锤炼、成长, 需要建立一颗淡定的心和理性的头脑, 善于在喧嚣中保持沉静, 善于在浩大的信息时代和爆炸的知识体系中去其糟粕, 撷取精华, 善于学习, 积极进取。同时, 学校要建立积极的、有针对性的和长远的师资队伍建设措施。

4.1 加强教育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提高教学经验。

对于从企业引进的工程师或高级工程师, 虽然具有丰富的企业工作经历, 熟悉机械加工的设备、工艺及相应职业岗位的知识与技能, 但缺乏高校教育的理论与方法, 需进行岗前培训、考核, 获得高校教师的教学资格, 方可参与教学活动和课程建设, 不断积累和提高教学经验。同时, 要时刻关注社会经济、机械加工业的发展, 以便获得知识新能源。

4.2 加强企业研修, 提高岗位技能的实践经验。

对源于普通高校毕业生的教师, 没有企业工作的实践经验, 对相应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和职业道德内容不熟悉, 需要深入到企业的生产、管理、技术等岗位进行研修。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 企业追求的是“质量”与“效益”, 在各个工作岗位上, 每个人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己的能量, 为企业创造价值, 为自己带来幸福。而企业为了生存, 对所具有的设备、工艺、产品、管理等方面实行保密政策, 所以, 教师到企业一线研修的难度和深度可想而知, 这也是目前最棘手的问题, 需要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 潜心修行, 获得真果。

4.3 定期选派教学骨干或青年教师参加培训。

学校要有计划、定期地组织教师参加国内外有关教学方法、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的研讨会;到其它职业院校参观学习;通过组织教师之间教学研讨活动、开展教学比武等方式来提升教师的素质和业务水平。

4.4 引进校外“双师型”教师。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引进既有教学经验, 又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 尤其是一些知名企业, 具有丰富的人才培养、技术、销售、管理等方面的经验, 聘请为校外兼职教师, 可以将最前沿的科学技术、管理水平和最高尚的职业精神传播给学校的师生。

由此可见, 德育教育不但属于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内容, 也属于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将德育教学有机地融入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 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与学生也是相得益彰。

摘要:为了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品端技高”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本文诣在剖析目前德育教育的现状与不足, 探索在专业或专业基础课教学过程中融合德育教学的方式方法, 并对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方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说明德育教学贯穿于专业课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合理性。

关键词:专业课,德育教育,融合,体验

参考文献

[1]潘发勤.新的道德教育——二战后美国的道德教育及瑞安的五种学习模式[J].外国中小学教育, 1996 (6) .

[2]《陶行知全集》第二卷第289页.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5年版.

教育与游戏融合的途径研究 篇8

摘要:本文以游戏道具和学习工具为出发点,结合麻省理工学院(MIT)的Games-to-Teach项目单人RPG游戏“La jungle de optica”案例模型中二者的完美结合展开相关讨论,指出将学习工具道具化是教育与游戏相融合的有效途径之一。并简要分析了教育游戏道具设计步骤。

关键词:游戏道具;学习工具;教育游戏;Game-to-Teach;道具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20-0015-04

引言

将教学活动或者教学内容有效地融入到游戏中去,是事关教育游戏成败的关键,亦为教育游戏设计的核心问题之一,国内外教育游戏研究者与设计者为此付出不懈努力,也在不同类型的游戏中进行卓有成效的探索,尽管这种探索仍然是尝试性的,或者说是非系统化的。美国微软公司与麻省理工学院(MIT)合作的Game-to-Teach项目中,针对物理光学内容提出的单人RPG游戏——La jungle de optica之概念设计模型,蕴涵游戏道具与学习工具结合的潜质,为我们探讨教育与游戏融合的途径,提供了可供深入研究的思路。

一、游戏道具与学习工具

游戏道具是指游戏中能够与玩家互动,对游戏角色的属性有一定影响的物品。判断游戏物品是否为道具的标准有二:一是能否与玩家交互;二是这个物品的使用对角色是否有影响。所谓与玩家交互,是指玩家可以根据角色的行为进行某类行为,道具在角色没有使用的时候,是不会自己进行变化的。另外,任何一个道具的使用,必然引起角色(包括主角和NPC)的某些属性、状态的变化。例如,在商业网络游戏中一个补充体力的道具——“还魂丹”,可以对角色体力的当前值起到作用;使用“宝剑”道具,可以提升角色的攻击力,佩戴“袈裟”道具,提高角色抗击打能力等。

道具可分成三类[1],①使用类:指使用后会消失的物品,包括食品型和投掷型两种;②装备类:指可以装备在身上的东西,例如服装和可以戴在身上的武器;③情节类:指在情节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道具,这类道具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判断玩家的游戏进程是否达到设计者要求的程度,如,钥匙、腰牌、徽章等。目前,游戏道具的设计和开发已经成为游戏制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渐变成游戏的主要交互工具、任务辅助工具、游戏结构转换工具,也是一些游戏衍生品和商家进行网络经营的商业营利手段之一。

学习工具是学习者为了与学习环境要素进行有效互动而使用的中介手段,是参与学习活动并在其中担负一定认知功能的任何工具,包括物质工具和智能形态的工具。如教材、电脑等属于物体形态的工具,而公式、定理、推理、图表甚至一些计算机工具软件(IE、公式表编辑软件、几何画板、Chem3D)则属于智能形态的工具。学习工具有两个基本特性[2]:一是中介特性,学习者通过学习工具与学习环境互动,更好地获取、加工和交流知识。二是认知特性,学习工具延伸和拓展了人的认知能力,学习者与工具之间进行了某种认知分工,共同完成特定的认知任务。

教育游戏是为了促进愉快地学习而创设的以游戏为手段的教育教学活动,从严格意义上看,其实是教育教学活动与游戏活动的高度融合。为此,所使用的工具也会涉及到教育和游戏两个“场域”,为了达到“教育”与“游戏”的高度融合,并切实发挥游戏对学习的积极作用,从而实现教学目的和目标,将学习工具作为游戏交互的中介手段,不失为一个有效的策略。如何才能将二者巧妙结合呢? MIT的Game-to-Teach项目“La jungle de optica”模型,对二者结合的启示颇深。

二、La jungle de optica模型中道具设计分析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比较媒体研究系(Comparative Media Studies Department)和微软研究院学习科学与技术实验室合作开展的Games-to-Teach项目(2001年6月—2003年8月)无疑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对于我国设计开发教育电子游戏具有非常重要的启发意义。[3] 项目旨在通过整合麻省理工学院的课程内容与顶尖的游戏设计,来证明交互式、沉浸式电子游戏在教育方面的潜能,并尝试开发下一代交互娱教产品的概念模型。项目的主要实践性成果是先后设计了15个概念模型, 涉及自然科学、工程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四个学科,其中个别模型已经开发成游戏产品。[4]

以学习物理光学的单人RPG游戏“La jungle de optica” [5] 的设计为例,分析模型中的道具设计。

1.La jungle de optica故事背景

从一帮盗匪手中拯救一个考古学家和他的侄女。玩家在光明神殿中解决光学谜题和制造透镜以阻挠盗匪,并把考古学家和他的侄女带到安全地方。

2.任务情节描述——“组装望远镜以侦查盗匪”

为了清晰而安全的侦查盗匪,Melanie建议去山上的天文台,利用望远镜从盗匪的背面远距离观察,或者爬到盗匪帐篷附近的树上近距离肉眼观察。玩家选择去天文台。天文台上有一个固定的取景器,在这里玩家需要自行组装望远镜。在组装过程中玩家估算天文台到盗匪帐篷之间距离并计算出合适的焦距。之后,却并未找到合适的透镜。玩家只能返回到神殿中另取一个合适的透镜,或者另寻一个合适的近距离观察点。在本案例中,玩家和Melanie回到神殿去取透镜,碰到一个谜题。她需要安置透镜使墙上的十字架产生一个倒置的图像,才能出现可供选取的透镜。她借助光学教材通过计算将透镜小心地安置在地面合适的位置之后,一束光反射在墙上并呈现出十字架的倒立图像,此时,有一巨石滚过,出现了三个透镜。Melanie告诉玩家这里有一个弹回机制,只能选取一个透镜。这迫使玩家考虑所需透镜的型号。玩家与Melanie针对每一个透镜的直径与性能交流之后,最终选取直径为1.2英寸的第三个透镜。玩家返回天文台,尝试重新安装透镜。安装成功,得到盗匪图像。

3.道具分析

此任务案例涉及的道具主要是透镜,并需要玩家利用透镜的物理特性组装望远镜来侦查盗匪。在此过程中玩家要根据透镜的相关知识完成:估算透镜焦距、选择透镜、安装透镜等操作。道具使用及相关知识应用详见表1。

在本案例中将游戏场域中作为玩家装备的透镜和教育场域中作为学习工具的透镜融洽地结合在一起。一方面,在游戏活动中透镜是玩家的一个装备,可以利用它组装望远镜来获取信息对付盗匪以完成游戏任务,另一方面,它整合了透镜的基本知识,玩家要想成功利用这一装备事先必须掌握有关透镜的物理知识。案例中作为学习工具的“透镜”与作为游戏道具的“透镜”合二为一,无法分清二者的界限,结合得如此融洽值得国内教育游戏设计者借鉴。

三、教育游戏道具设计的启示

1.教育游戏道具的功能属性

教育游戏道具具有学习与游戏双重功能属性。一方面,道具可以作为一种装备以武器、徽章等外显形式在游戏活动中发挥作用,展现其游戏功能属性。例如:组装望远镜时,道具透镜便是游戏装备之一,是用于完成游戏使命侦测盗匪的重要工具;另一方面,道具同时又作为学习工具,内隐的发挥其学习功能,即:通过道具能够使玩家进行知识的学习或应用。这时的道具就具有了两种属性:游戏功能属性和学习功能属性。

例如:在本案例中,透镜在组装望远镜侦测盗匪的大背景下,一直发挥其“望远”的游戏功能,神殿选取透镜这一环节中,透镜同时发挥了其“呈像”的学习功能。通过选取透镜玩家必须事先掌握透镜呈像的相关知识,并利用知识判断哪个透镜符合组装要求,此时其学习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2.学习工具道具化

学习工具道具化实质是在教育游戏设计时将教育场域中的学习工具通过某些变化使其成为教育游戏道具的过程。

从活动理论看,学习工具是学习活动过程中学习者作用于学习目标任务的中介手段;游戏道具是游戏活动中玩家完成游戏任务达到游戏目标的中介手段。二者具有相同的工具的中介特性。差异在于所服务的对象不同。学习工具为实现学习目标与完成任务服务,游戏道具为实现游戏目标完成游戏任务服务。由于游戏活动是对现实世界的虚构与模拟,其中所应用的道具都是来源于对现实活动工具的抽象与虚拟,而学习工具只是现实活动中所使用工具的一个子集。因此从活动角度看,用道具的形式来表现学习工具是切实可行的。从技术角度看,现有游戏道具功能强大,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几乎生活中的任何工具都可在游戏道具中找到自己的映射。随着计算机图形技术、多媒体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现实环境下的学习工具完全可以被虚拟为教育游戏道具。

教育与游戏的平衡问题是教育游戏设计必需面对的问题,也是一直困扰教育游戏设计者与研究者的难题。笔者认为,探索教育活动各因素与游戏活动各因素的结合是寻找教育与游戏平衡问题的有效途径。在教育游戏的虚拟环境中学习者参与学习活动,使用的中介手段——学习工具承载相关知识内容,赋予合理的游戏功用而结合于游戏道具之中,可以实现教育游戏活动过程中的道具价值,并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平衡境界。

将学习工具的“学习功能”置入道具的“游戏功能”中是设计教育游戏道具属性的有效途径之一。其实质是将道具的学习功能游戏化,让学习功能弥漫于游戏功能之中,使玩家不再关注学习功能属性,以达到学习工具完全道具化的效果。

例如,在本案例中任务情境线索是:为了侦测盗匪,玩家必须得到清晰的图像;为了得到清晰图像,玩家必须组装望远镜;为了组装望远镜,玩家必须选取透镜;为了选取透镜,玩家必须掌握“呈像”原理——游戏功能最终致使玩家的新知识学习或已有知识应用的发生。将透镜在教育场域中“呈像”的功能属性融于在游戏场域中的“望远”功能属性,在玩家实现游戏“望远”功能的同时实现学习“呈像”原理的目的,使得道具的两种功能属性自然地融合起来,从而实现学习工具的道具化。

将道具属性的“学习功能”与“游戏功能”独立设计也不失为一条好的途径。若学习工具与游戏道具在外显形式层面存在相似性,则可将二者外形结合起来,设计为一个道具,在不同的场域中发挥不同的功能。例如:若在教育场域中学习活动需要具备一套测量长度工具——直尺,在游戏场域中需要给角色配备有柱状防身工具,二者在外显形式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则可将二者的功能属性独立设计后统一于道具——“戒尺”之中,在教育场域中它发挥测量长度的直尺功能,在游戏场域中发挥防身的“戒尺”功能,其功能在不同场域中可以随意转换。一般情况下外形是统一的,而差异主要表现在交互结果层面。如:若道具“戒尺”处于测量长度的实体对象时,通过一定交互,最终显示具有长度信息的结果;若道具“戒尺”处于防身状态下,最终呈现出对自身生命的防护。

四、教育游戏道具设计步骤

如何设计教育游戏道具呢?笔者认为可有以下步骤(见图1):

设计教育游戏道具至少应当经历以下步骤:从学习任务中提取学习工具、分析学习工具的学习功能、学习工具道具化、设计教育游戏道具属性四个步骤。

从针对教育游戏而进行的教学设计后的学习活动设计结果中通过词语分析提取出关于学习工具的内容,确定在学习活动过程当中所需要的学习工具;再结合教学设计分析学习工具的学习功能,明确学习活动中学习工具的使用能够让学习者学习哪些知识,以及学习工具的使用场合、方法与过程等;然后结合游戏剧本,将利用学习工具进行的学习活动改编为游戏任务故事融于游戏剧本中,实现学习工具的道具化;最后根据游戏剧本设计教育游戏道具的其他属性。通过分析“La jungle de optica”案例的任务情节描述,我们能窥探出设计者正是沿着上述脉络而进行设计的。

在案例中,以透镜呈像原理为基点,设计的学习功能是使学习者应用透镜呈像的相关知识,包括:估算L;估算f;判断透镜能否成像,L>2f;l>f利用透镜组装望远镜的方法步骤等。分析出“选取透镜”、“组装望远镜”等学习工具“透镜”的使用场合、方法与过程。然后将使用透镜的学习活动根据游戏故事情节设计出以下游戏任务序列:初次安装透镜组装望远镜(为了侦测盗匪)——选取透镜——再次安装透镜组装望远镜。模型设计者是如何将作为学习工具的透镜“变化”为游戏道具的呢?具体的讲,就是将学习功能置入游戏功能之中,使学习功能“游戏化”。通过故事情节设计赋予学习工具“透镜”合理的游戏内涵,也就是将一系列需要使用透镜完成的学习活动通过合理的故事情节转变成游戏任务,然后再赋予一个神圣的游戏使命:侦测盗匪。此时便将道具的学习功能通过“游戏使命”恰当地融入游戏功能之中,从而巧妙地实现了将学习工具的道具化。最后需要对道具“透镜”在教育游戏中的外形(颜色、形状)、交互(获取方式、使用条件、输出结果)、价格、等级等属性作出设计。

五、结束语

有关教育与游戏结合的内容是教育游戏研究的重点也是难点,教育与游戏结合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教育游戏产品的质量与市场。我们相信随着对游戏活动各因素与教育、学习活动各因素结合潜质的逐步认识与挖掘,教育与游戏的完美结合终将出现。

参考文献:

[1]博文视点资讯公司.游戏架构设计与策划[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6):202-204.

[2]邱婷. 知识可视化作为学习工具的应用研究[D]. 江西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2006.

[3]马红亮,马颖峰等.美国Game-to-Teach项目及启示[J].开放教育研究,2008,14(5):102-107.

[4] Games-to-Teach Project [EB/OL]. http://www.educationarcade.org/gtt/proto.html,2008-09-09.

[5] La jungle de optica[EB/OL]. http://www.educationarcade.org/gtt/Jungle/Intro.htm,2008-09-09.

上一篇:餐饮业食品库房要求下一篇:乐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