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协会财务制度

2024-07-07

行业协会财务制度(精选8篇)

行业协会财务制度 篇1

《行业协会(商会)财务管理制度》

参照文本

第一条为规范本会经费的使用,使本会的各项经济活动有章可循,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会财务工作管理职责。

(一)本会的财务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

(二)负责编制本会收支计划,报会长办公会议审议,提交理事会审定,并组织贯彻执行。

(三)负责固定资产增减变动的会计核算和监督以及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工作,全面反映和监督固定资产管理情况。

(四)根据本会的收支情况,按月、季编制财务报表。月财务报表分别报会长(理事长)、秘书长;半年财务报表报理事会,财务报表报社团登记管理机关。

(五)负责应收款、应付款和现金银行存款的管理,做好日常经费报销工作,保证资金的完整、安全。

(六)接受财税机关和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对财务工作的检查、监督和财务审计工作。

(七)负责会计档案管理和固定资产等资料登记工作。

(八)××××××。

第三条本会经费的管理。

(一)本会各项收支按照预算执行。每年的经费收支情况须向理事会报告。

(二)报销手续。凡一切合法报销凭证必须由经办人、证明人签名,并注明原因及用途,经会计人员审核后报会长(理事长)或秘书长审批。

(三)审批权限。

【由协会理事会审议核定】

(四)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本会换届或更换法定代表人之前,必须接受财务审计。

(五)因公出差需借款的审批权限。

【由协会理事会审议核定】

(六)××××××。

第四条本会人员工资及福利

(一)本会秘书处专职人员的工资及福利参照国家对事业单位有关规定执行。

(二)聘任制的秘书长工资福利由理事会决定。

(三)临时聘用人员的聘金参照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有关规定,由秘书处拟定后报会长批准。

(四)××××××。

第五条本会固定资产的管理。

(一)固定资产管理的内容包括购置、维修、调拨、移交、报废、处置及盘点等。

(二)本会秘书处是固定资产实物管理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购置和安全等方面的日常管理工作,具体包括:编制固定资产目录,办理固定资产的申购、验收、移交、报废、处置等手续,组织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定期与财务人员进行固定资产核算,确保固定资产账、物相符。

(三)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是固定资产使用、保管、维护的直接责任者,应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制度,合理使用固定资产,避免人为损失。

(四)××××××。

第六条本会旅差费用的管理。

【由协会理事会审议核定】

第七条凡应享受假期,因工作需要未能休假经批准的专职人员,按国家有关政策发给假期工资。

第八条本会书籍报刊和书籍购置的订购。

【由协会理事会审议核定】

第九条本会经费实行独立核算,不与业务指导单位或企事业会员单位混管。

第十条本制度经理事会审议通过后生效,由理事会解释。

行业协会财务制度 篇2

一是调整了制度的适用范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一些地方的事业单位已经与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分开, 实行管办分离, 为此, 五个行业财务制度修订稿均将财务制度的适用范围由“本制度适用于各级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各级各类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 修改为“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如《文化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第二条由原“本制度适用于各级政府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各级各类文化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修改为“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文化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广播电视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第二条由原“本制度适用于各级政府广播电视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各级各类广播电视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修改为“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广播电视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

二是完善了财务管理体制。为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 提高财务部门地位, 防范财务风险, 促进民主理财、科学理财, 在五个行业制度中都强化了财务部门设置、财务人员任职要求和财务部门主要职能和重要作用等, 如五个制度都在“总则”中增加了“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财务会计机构, 配备具备从业资格的财务会计人员。”《广播影视事业单位财务制度》还增加了“省级以上 (含副省级) 广播电视事业单位应当设置总会计师;规模较大的广播电视事业单位根据需要可以设置总会计师。总会计师按照《总会计师条例》规定的任职资格设置并履行职责。”

三是规范了事业收入分类。根据五个行业事业单位的业务特点和实际情况, 调整了事业收入的分类和概念, 其中:《广播电视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中规定事业收入包括广告收入、收视费收入、节目销售收入、合作合拍收入、节目制作和播放收入、节目传输收入、技术服务收入、其他事业收入等;《文化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中规定事业收入包括演出收入、文化场馆服务收入、技术服务收入、培训收入、复印复制收入、门票收入、外借人员劳务收入、其他事业收入等;《文物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中将事业收入分为:门票收入、展览收入、讲解导览收入、考古调查勘探发掘收入、文物保护工程收入、文物鉴定审核收入、文物调拨交换出借补偿收入、其他事业收入等;《体育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将事业收入分为体育竞赛收入、体育公共设施服务收入、体育技术服务收入、体育衍生业务收入、其他体育事业收入等;《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将事业收入分为技术服务收入、病残儿鉴定收入、培训收入、宣传品制作收入、其他事业收入等。同时对各项事业收入的内容进行了重新归类。

四是强化了经济核算。为满足部分行业事业单位的管理需要, 促进其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 根据《规则》, 提出了事业单位应当加强经济核算, 具备条件的事业单位可以实行内部成本核算办法等有关要求。

五是加强了资产管理。参考《规则》对资产的分类、固定资产的定义、分类和单位价值标准、对外投资、资产的使用和处置等规定对五个制度进行了修改。此外, 对一些资产的分类也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比如:考虑广播影视节目是广播电视事业单位最主要的业务体现, 是供受众观赏的一种“商品”, 犹如计算机软件制造商制作和销售的软件、出版社印刷和销售的图书, 具有独特的管理要求和核算方式, 其在管理和使用上不同于其他行业的事业单位, 不宜作为无形资产管理, 为进一步体现广播电视行业特点, 结合当前广播电视事业单位实际情况, 《广播电视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将“广播影视节目”列入“存货”管理, 《文物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在“资产管理”中增加了“文物藏品”的相关内容, 《体育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中进一步强化了接受捐赠和赞助消耗性物资的管理。

行业协会财务制度 篇3

关键词:行业协会;制度异化;组织边界;运行空间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07)12-0030-03

行业协会,英文为“Trade 13'tomotlon Association”、“Trade Association”、“Business Asseciafion”等,在不同的国家地区对其有不同的理解和定义。如美国《经济学百科全书》认为:“行业协会是一些为达到共同目标而自愿组织起来的同行或商人的团体”;英国学者斯坦利·海曼认为,行业协会是“独立的经营单位组成、保护和增进全体成员既定利益的非盈利组织”。等等。在我国,对行业协会的定义也缺乏统一的认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的定义,即“行业协会是同行业企事业单位在自愿基础上。为增进共同利益,维护合法权益,依法组织起来的非盈利性、自律性的社会经济团体”。虽然说人们对行业协会的理解多种多样,但就其制度特性而言,主要有非营利性、经济性、非政府性、自愿性和行业自治性等较为明显的组织属性。

一、我国行业协会发展中的制度异化现象

异化出自拉丁文alienation,具有让渡、转让、疏远、差异、分离等之义,在17、18世纪被运用于哲学理论研究。作为哲学的一般性含义,异化是指人通过物质活动或精神活动所创造出来的产品,如商品、宗教、国家和各种意识形态等等,在一定条件下和人的主观愿望相背离,成为与人相对立的异己力量对创造者进行排斥和危害。。后来,异化理论逐渐被运用到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领域。相对于制度而言,所谓制度异化。就是指由于某种原因造成的制度的实际运行与制度设计初衷或制度本质相背离或对抗。虽然说目前我国行业协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行业协会的发展也伴随着一系列不翻谐的声音,如行业协会的“二政府”现象、行业协会的社会公信力较差、行业自律性较弱等,使得我国行业协会面临组织失灵的危机。之所以发生这种情况,一个根本原因在于我国行业协会的制度建设滞后。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发生制度异化,与行业协会的本质特征相背离。

1.行业协会行政色彩浓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业协会的生长途径大体有体制外和体制内两种:体制外的由民营企业自发形成,以期通过行业协会的自律管理和自我服务,求得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体制内的由政府行业主管部门改制而成,在政府的授权或委托下,承担部分行业管理职能。一方面,就体制内生成而言。这些由政府行政部门改革而来的行业协会,其组织、管理仍然照搬了原来的政府模式。甚至其领导人绝大多数就是原来的部长、局长,它们与政府之间依然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不仅政府把行业协会看成是政府的附属单位或下属单位。就是行业协会本身也觉得离不开政府,没有主管部门就觉的无所适从。实质上。这些行业协会就是政府与市场之间的“二政府”。另一方面。从体制外而言,随着我国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些民营经济发达的地区如温州等地由民营企业自发形成了许多地区性的行业协会,很多学者认为这是一种“真正的民间商会”,官办色彩很淡。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对行业组织管理的“双重管理体制”、“一业一会”等制度,这些“自下而上”成立的行业协会很难在民政部门登记,即便已经登记取得法人地位的行业协会和商会也是经过重重手续,付出很大代价才得以登记的,因而其成功组建主要看官方的态度。没有政府的介入和推动,这种自发性的自我组织的“民间团体”是很难获得合法的权力来源的,因而这种行政许可之下的行业协会不仅自主性受到很大的约束,而且必然带有典型的政府主导的倾向,无法真正实现行业的自律和自治。

2.组织目标的营利化倾向

从行业协会的职能可以看出,它不可能像政府那样以国家强制力通过税收等形式获取必要的资源,因而目前我国大多数行业协会面临经费紧张的困境,许多行业协会被形象地称为“三无”组织,即“无编制、无经费、无场地”。即便是体制内形成的行业协会。由于国家的投人有限。也面临经费不足的难题。在这种情况下。与其坐在原地“等、靠、要”,不如主动出击、拓宽筹资途径。国家法律条文也在一定程度上允许非营利组织建立营利性“给养”组织或对社会服务收取费用。因此,许多行业协会并不是把主管单位的拨款和向会员收取各种费用作为惟一的经济来源,而是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各种营利活动。行业协会在创收方面虽然体现了它自主性的一面,但以商业活动赢利可能使非营利组织将注意力和兴趣点放在营利活动上,在国家法律没有强制规定所有非营利组织的这部分利润要全部上交的情况下。仅有“利润不得在组织成员间分配”的原则性规定还不足以抵挡市场的诱惑,行业协会这种非营利组织就有异化为营利组织的可能,最终把追逐利润确定为组织的目标。实际上,行业协会作为一种经济治理机制。一旦异化为营利性组织,偏离公共服务价值取向,其片面地以功利主义为取向的信念、行为给消费者、社会、生态带来了负效应。

3.行业自治和自律机制缺失

行业协会作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一个重要的职能就是行业的自治与自律。但是,由于我国行业协会本身功能不健全,专业人才缺乏,使得其在行业规划、行业自律、行业标准制定、行业争端协调和涉外案件调查与公诉等方面工作很不到位。无法满足企业的现实要求。如我国企业目前经常面对的反倾销指控。很少听到代表企业的行业协会的强有力声音,导致我国企业在反倾销指控中应诉不力。根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出口企业被诉倾销案件胜诉极少,近10年来,败诉率高达62.5%,致使大量国际市场份额丧失。正是由于行业协会服务职能的缺失,使得行业协会无法在企业中树立威信,应有职能得不到充分发挥,特别是在行业管理、行业自律和价格协调中的作用不大,约束力不强,导致行业内恶性竞争严重,不利于本行业的健康发展。

4.行业协会社会合法性的普遍缺失

作为一种合作机制,一个行业协会社会合法性的取得主要在于它可以增进企业的共同利益。只要某一个行业或职业的从业者在竞争中存在着共同利益,对调整其自身行为的规则能够达成共识,而且相信合作行动能够带来自身的发展和经济效益。那么自愿组建的行业协会既具备了最基本的合法性,也具有最本质的生命力和最强烈的发展动力。问题在于我国的行业协会是在向市场

经济转轨时建立的,行业协会大都延伸了部分政府的管理职能。且大多数行业协会的领导由政府主管部门任命,行业协会在生存发展上依赖于政府而非企业,从而更多地关心其对政府意图的贯彻。由于行业协会必须为政府负责,这就必然会忽略行业内各企业的利益,不能很好地发挥其信急、协调以及服务的功能,为企业提供服务的作用会被淡化,对企业的各种呼声不愿意或是难以向包括政府在内的有关部门或机构反映,久之也就必然难以得到企业的认同。另外,由于我国行业协会原来的成员主要是大型国企,行业协会的一个很重要的职能就是协助国企改制及进行管理,服务的重心不是全行业的所有企业,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和中小企业加入行业协会,忽略中小企业的地位和影响,只让中小企业做陪衬显然是不合适的,难以获得广大中小企业的认同。这就导致我国行业协会的覆盖面过小,社会基础较差,即使是行业协会发展较好的浙江温州,太部分行业协会的会员覆盖率也仅在20-60%之间,这与发达国家行业协会80-90%的覆盖率有较大差距。因此,即使我国行业协会拥有政治合法性和法律合法性,但如果行业协会的社会合法性不断弱化的话,在其失去经济属性后。面临的就将是生存危机。

二、行业协会运行空间的理论分析

1.行业协会提供的产品类型

从理论上讲,社会产品可以分为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从行业协会的性质和职能可以看出,它既不同于纯粹的市场组织,又不同于纯粹的非市场组织,具有市场组织与非市场组织的双重特征。这就决定了行业协会的产品供给既包括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俱乐部产品)也包括私人产品。

一是私人产品——针对性培训、个别信息等。行监协会在对会员或会员企业员工进行劳动技能培训的过程中。边际成本不完全是零或相当情况下大于零。消费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竞争性,而且主要是这种功能的发挥过程中受益范围有限,受益对象明确,绝对可排他,所以在供给过程中往往没有“免费”午餐,包括一些针对性很强的技术或市场信息,也是付费才享用的产品。目前的众多行业协会在这种产品的供给中很有积极性,因为不存在“搭便车”,所以可以通过收费经营来实现一定的盈利。

二是准公共产品。即俱乐部产品——组织展销展览会、国内外经济交流和合作、行业信息、办刊咨询。协调维权等。行业协会在提供这类产品的过程中。一般来说主要是会员享用,对于非会员具有其他性。该类准公共产品的供给是通过集体正式维织而实现了供给规模效应。降低了生产和交易成本。这种产品的存在正是对潜在会员的最大吸引力,所以成熟的行业协会都比较注重该类产品的供给,来扩大实力,赢得会员的信经。

三是行业性公共产品——行业规划、行业管理、政策游说、发展行业和社会公益事业、行业统计和信息公开等。行业协会作为一种重要的市场治理机制,提供公共产品的供给是其核心功能之一,以此来保障整个行业的健康规范发展。但是,该类集体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决定了最容易出现供给不足,奥尔森的“数量悖论”就是很好的例证。

2.影响行业协会组织边界的因素

一是行业协会规模。一般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行业协会的规模越大,会员企业越多,那么,行业协会可支配的资源(如会费收入)就越多,商会提供的产品总量也越多。特别是行业性公共产品的供给。随着行业协会规模的不断扩大,加入行业协会企业数量的增多,其控制的资源越来越大,社会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再加上各类会员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大规模的行业协会会更加关注公共产品的供给,因而公共产品的供给数量也将随之增加。我国行业协会一般规模偏小,因而其社会影响力还相对有限,限制了其产品的供给。

二是会员企业趋同度。会员企业趋同度(即同质性)也会影响行业协会提供产品的数量和结构。一般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会员趋同度与行业协会提供的产品总量呈同方向变化,因为会员趋同度越高。表明协会会员共性越大,共同利益越多。从而会员企业之间在达成合作协议时决策成本更低,且不会轻易违背协议,因而协会更容易协调会员的集体行动。把更多的资源用于提供产品方面;而会员趋同度越低,表明协会会员共性越小,共同利益越少。协会就越难组织集体行动提供对全部会员都有利且仅对本会会员有利的产品,且由于异质集体比同质集体的决策成本要大得多,因而行业协会也就只有较少的资源投入到提供产品方面来。一般来说。行业协会会员趋同度主要取决于会员企业的规模、地域分布、行业属性、产权性质等四个方面。一般情况下。这四个衡量指标越相近则会员共性越大,共同利益越多,在达成合作协议时更少讨价还价,协会更容易协调会员的集体行动,也就能更好的提供俱乐部产品和公共产品。就我国而言,由于行业协会会员企业在规模、地域分布、产权性质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协会会员趋同度较低。从而影响到俱乐部产品和公共产品的供给,而这些产品的供给不足,使得行业协会对未人会企业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即使是已人会企业也有不少主动退出,使得行业协会规模越来越小。这又将进一步限制其产品的供给,导致行业协会陷入一种发展的恶性循环。

三是政府职能定位。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行业协会相对政府部门是一种制度互补品,能满足企业对不同制度安排的偏好,以节约企业与政府部门、企业与市场的交易费用。从这个角度讲,行业协会是一种组织替代另一种组织(政府)的制度安排。因此,行业协会与政府之间存在一种职能的转换,主要包括行业性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俱乐部产品)由谁供给、供给多少的问题。从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政府与行业协会的这种组织边界划分主要取决于市场经济的发达程度。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一般都是“大市场、小政府”,行业协会提供的公共产品较多,在市场经济相对落后和不完善的国家,比如经济转型时期的我国,政府掌控了众多职能和资源,协会无法承接行业管理和自治的职能。因而行业协会提供的公共产品相对较少。

四是法律制度。从发达国家发展行业协会的经验可以看出,法律制度对行业协会的组织边界即职能定位至关重要。一方面,通过立法,可以明确行业协会的法律地位,确保行业协会的相对独立性,以保障行业协会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可以规范行业协会的行为。使其不错位、不越位。我国在这方面的建设还存在很大的缺陷,比如法律建设滞后,没有专门的法律来明确、规范行业协会的发展,使得我国行业协会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缺位、错位、越位,有些行业协会甚至只是虚有其表,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三、简要的对策建议

从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行业协会作为一种政府与企业、企业与市场的中介组织,对一国经济发展起着相对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针对我国行业协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大力发展我国的行业协会,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1.完善立法,加快行业协会方面的立法建设

目前,我国相关行业协会已经出台了《行业协会法(草案)》,但还未进入正常的立法程序,国家应该加快这方面的建设进程,以明确行业协会的法律地位,从法律上保障行业协会的正常运行。

2.加快政府职能的转换

要根据我国各地区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行业协会的发展模式。对于市场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可以适当加快政府职能转换的步伐,引导协会本身通过健全内部组织体系,引入市场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对企业的吸引力,不断促进承接行政职能转移的时机加快成熟,从而逐步建立政府与行业协会之间新型关系,真正达到市场经济体系下借助行业协会实现对_企业调控体系;对于市场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行业协会组织还刚刚起步,基础薄弱,只靠自身力量一时难以有效地发挥作用,组建初期尤其需要当地党政部门的关心支持,特别在参与经济活动中需要政府及有关部门给予引导、支持和帮助,采用由政府引导为主的“官办+引导”型关系,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成熟,逐步向体制外关系靠拢,形成完全由市场组织和个人自发组织起来的行业协会。

3.加强对行业协会的管理

要规范行业协会的行为,使其既不错位、不越位,又能在组织空间内合理运行,从而增强对企业的吸引力,不断扩大自身规模,这又将进一步增加行业协会的运行空间,使行业协会步入发展的良性循环。

行业协会财务制度 篇4

第一条 为规范广东省电力行业协会经费的使用,使协会的各项经济活动有章可循,依据《广东省社会团体财务管理办法》和《广东省电力行业协会章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会是独立社团法人,经费独立,不与其它任何单位混管。

第三条 本协会财务工作职责和管理。

(一)协会的财务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国家财政部《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以及《广东省社会团体财务管理办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规定。

(二)负责编制协会年度预算,经会长同意后,提交理事会审定,并组织贯彻执行。

(三)负责固定资产增减变动的会计核算和监督以及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工作,全面反映和监督固定资产的增、减值和变动情况。

(四)根据协会的收支情况,按月、季编制财务报表。月财务报表分别报会长、秘书长;半年财务报表报理事会,年度财务报表报社团登记管理机关。

(五)负责应收、应付款和现金、银行存款的管理,以及日常经费报销工作,并做好清算拖欠款及催收工作,保证资金的完整、安全。

(六)接受财税机关和上级主管部门对财务工作的检查、监督和财务审计工作,接受监事对协会财务和会计资料的检查。

(七)负责保管会计档案以及固定资产等资料,负责电算化系统的开发、建立和管理。

第四条 本会经费的管理。

(一) 收入管理

本会经费收入主要包括:

1、按本会章程规定的会费收入;

2、社会捐赠;

3、政府或企事业单位的资助;

4、在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的服务收入;

5、利息收入;

6、其它合法收入。

(二) 支出管理

1、本会经费开支管理的原则

本会必须遵守国家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本着合理使用、勤俭节约、收支平衡,有利于事业发展的原则合理安排支出。并依据上年度预算执行情况,结合下年度计划情况编制预算。本会的经费必须用于本会章程规定的业务活动。

2、本会经费支出主要包括:

(1)办公费。日常办公低值易耗品、会议费、邮电通讯费、旅差费、车辆购置费及维修费、业务接待费以及开展捐赠、资助和奖励活动等费用。

(2)业务活动费。指本会开展技术开发、咨询服务、人才培训、承担委托业务、举办宣传展览等业务活动的费用。

(3)由本会主办或参加的学术研讨、讲座、展览会、教育培训等费用。

(4)资料费。印刷、订购专业报刊书籍、学术资料、编印发行经有关部门批准的专业刊物等。

(5)本会聘用的工作人员工资、保险、福利补贴等。

(6)其他合理开支。

第五条 费用报销的`规定

(一)报销手续。凡一切合法报销凭证必须由经办人、证明人签名,并注明原因及用途,经会计人员审核后报有关领导审批。

(二)审批权限。协会日常开支在1万元及以下的由副秘书长审批,10万元及以下的由秘书长审批,10万元以上的由秘书长审核后报会长审批。

(三)因公出差等需借款的,审批权限同本制度第五条第(二)点规定。

第六条 本协会人员工资及福利

(一)非会员单位派出的协会本部专职人员的工资及福利参照国家对事业单位有关规定并依照《广东省电力行业协会人力资源管理暂行规定》的规定执行。

(二)协会聘用专家的聘金参照有关规定执行。

(三)临时聘用人员的聘金参照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有关规定,由秘书长建议报会长批准。

第七条 本协会固定资产的管理。

(一)固定资产管理的内容包括购置、维修与调拨、移交、报废、处置及盘点等。

(二)理事会工作部是固定资产实物管理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购置和安全等方面的日常管理工作,具体包括:编制固定资产目录,设立固定资产卡片,办理固定资产的申购、验收、移交、报废、处置等手续,组织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定期与财务人员进行固定资产核算,确保固定资产账、卡、物相符。

(三)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是固定资产使用、保管、维护的直接责任者,应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制度,合理使用固定资产,避免人为损失。

第八条 本协会旅差费用的规定

(一)非部门负责人以上人员出差需乘坐飞机者,须经秘书长批准。

(二)专职人员出差住宿费须凭住宿正式发票,在规定标准范围内以实际天数计算报销。

(三)专职人员出差伙食补助费,不分途中和住勤,每人每天补助标准为:一般地区30元,经济特区50元。

(四)专职人员在出差地所发生的非公务方面的支出,均由本人自理。

(五)因公出差的专职人员,必须在计划期间内完成任务,按时返回。在返回原单位后,如有借款者应在2个工作日内到财务部门办理报销手续,逾期者财务人员有权从本人工资中扣回借款。

第九条 本协会书籍购置由各部门根据业务需要提出计划,由理事会工作部汇总报秘书长批准后订购。

第十条 财务管理与监督

(一)本会依照有关规定办理税务登记,使用税务部门监制的发票,并依法纳税。

(二)本会必须加强财务管理,建立和健全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财政纪律,接受会员大会、理事会和监事的监督。

(三)对违反国家的财政、财务、会计制度的财务收支,财务人员有权拒绝执行,必要时应当向有关部门如实反映。

(四)对违反国家财经法规或有经济犯罪行为的本会工作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依法处理。

第十一条 按有关规定,本会更换法定代表人时,必须聘请有关中介部门进行财务审计,并将审计情况如实报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

第十二条 本会自行终止、注销的,应在有关机关监督指导下做好清理债权债务工作。本会终止后,剩余资产在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用于发展与本会宗旨相关的事业。

协会财务管理制度(最终版) 篇5

一、为规范协会的财务行为,加强协会财务管理,保障协会健康发展,根据协会《章程》,特制定协会财务管理制度。

二、本协会的财务管理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和财务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

三、财务支出在1000元以内的由会长决定,超出1000元的由协会会长办公会议决定。

四、本协会要认真做好财务收支计划,按需合理筹集资金,有效利用各种资产。

五、实行民主理财,财务公开,如实反映协会收支情况,协会会长办公会议每年向会员代表大会报告财务收支状况。

六、本协会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

七、本制度由会员大会讨论通过后生效。

理事会的职责:

一、执行会员大会的决议。

二、选举和罢免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决定副秘书长、各机构主要负责人。

三、筹备召开会员大会,向会员大会报告工作和财务收支情况。

四、决定会员的吸收或除名。

五、决定设立办事机构、分支机构和实体机构等事项。

集邮协会学生社团财务管理制度 篇6

为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做到账目清晰明确,使本社团更好地开展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一、本协会财务管理本着“量入为出,勤俭节约,节余留用”的原则。

二、本协会经费由社团财务部统一管理,任何资金和财产都经财务部批准,本协会同意后方可使用。

三、财务预算,财务总结:

1、财务预算包括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

2、收入预算是指协会在该阶段(学期)有可能收入的会费数以及其他合法的收入资金数。

3、支出预算是指协会在该阶段(学期)有必要支出的资金。

4、编制预算要实事求是,确保重点,厉行节约,统筹兼顾。

5、本协会经费的使用须经预算,讨论通过实施。

6,财务部要在该阶段(学期)最后一周内做出财务总结,并制作财务分析、总结表,并提出建议。

6、财务部要不定期进行财务分析总结,并提出意见。

四、财务监督:

1、本协会财务应公开透明,随时接受学校学生社团联合会、本协会会员的监督与审查。财务部记账要做到账务清晰、账目与实际相符。

2、其他各部门对财务部的财务管理实施监督:

<1>经费和物品使用记录以及其他财务资料是否完整真实。

<2>财务状况是否及时上报。

<3>是否遵守本协会制度、是否认真履行职责。

浅谈广电行业财务管理 篇7

纵观我国广电行业财务管理体制变迁的诱因和过程,不难发现我国广电行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发展实际上是一个不断适应公益性事业与经营性产业发展的过程,而这也进一步印证了财务管理目标始终着眼于组织的生存与发展能力的定律。我国现阶段广电事业产业共存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主要是在政府推动下强制性变迁的结果。可以说,广电行业财务主体资格的确立,适应了广电行业资源优化配置的内在需求,但由于广电行业的组成单位(前身)固有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制或不规范的企业财务管理运作,以及财务管理的完善本身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给广电行业的财务管理埋下了一定的隐患,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广电行业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障碍。

我国广电行业具有双重性,即政治属性和产业属性。媒体的双重性决定了媒体的双重角色,既是舆论的引导者又是经济的创收者。媒体所具有的属性及其所扮演的角色,决定了媒体具备双重作用:一是政治文化扩张;二是经济创收。因此,广电行业当前所面临的艰巨任务是促进与维持广电媒体双重角色的有效平衡,并实现相对应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而现有的事业体制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这种机制存在的弊端逐步显现。一些广电单位职工思想观念落后、经营机制不灵活、经营管理弱化、队伍缺少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不但影响了单位的生存和发展,而且阻碍了广电行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只有改革才能促进快速发展。

二、广电行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观念落后、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我国众多广电企业虽然完成了企业化转制,但事业宣传管理与产业经营管理资源剥离不到位,以事业为主导的财务管理运行机制制约了广电传媒的产业发展。受到传统事业单位的影响,观念陈旧,缺乏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基于事业会计核算制度的会计核算体系,无法客观、全面反映单位的资产负债情况,无法客观地反映单位绩效与预算执行情况,不能够完全支撑成本核算的需要。

(2)财务组织结构松散,财务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处理不到位,限制了广电行业科学决策体系的构建。

(3)财务监控措施简单,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造成财务信息分散,财务支出有章难循、无章可依,缺乏有效的规范制度;管理体制上,存在管理方法简单落后,经费不足与损耗浪费并存等问题,难以开展有效的绩效评价工作。

(4)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普遍不高,缺乏既懂得传媒业务又懂得财务管理运作的管理人才,成为广电传媒事业产业协同发展的瓶颈之一。

三、广电行业财务管理加强对策

(1)企业化改革是广电行业改革的方向。虽然我国的广电行业目前仍处于垄断地位,统一受国家广电总局监管,尚未对外开放,但行业内的竞争却也相当激烈。全国从中央到省、市、县等都在办台,全国光电视台就有6000 多家,收视站、广告争夺战打得此起彼伏。横向同属于文化行业的出版集团、报业集团、演艺集团也早已探索新的出路,企业化改革的步伐走在了前列。新的发展呼唤新的体制,会计制度企业化转换已刻不容缓。

为寻求更加适合广电行业发展的财务管理制度和目标考核制度,努力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全国各大广电传媒集团纷纷学习、改革,走在前列的上海文广、浙江广电、厦门广电、无锡广电等,在内部核算上早已由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转换为企业会计核算制度。影视剧行业标杆企业华谊兄弟也在2009 年成功上市,很多先进的管理经验值得研究、值得借鉴。

(2)全面更新财务管理观念,健全财务管理与核算管理制度。在以市场为主体的激烈竞争下,首先要明确广电企业的财务管理观念。要摒弃过去不讲竞争和利润粗放型管理的旧思想,以具有现代化的全新的理财观进行企业财务管理,着力引入风险观、现金流量观和企业价值最大化观等,将财务管理工作置于企业经营的重心,形成以财务管理和财务控制为主导的经营理念,及时有效地获取企业财务与资金的流动信息,对财务工作做出全面管理。一是广电企业要结合市场经济需求和自身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财务管理制度。应加强会计核算、资金管理、业绩评价等管理,合理控制与安排资金收支,明确各部门的分工与责任,对广电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有效地预测、分析及监控。二是广电企业应加强财务监管,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由于广电企业业务繁多、工作量大,因此应建立健全内部审计部门,加强企业自我约束机制、负债经营机制及财务风险,采用资金运用的管理模式以保证企业资金需求,并对财务管理制度执行前后进行严格监查,以保证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浅议煤炭行业绿色财务管理 篇8

关键词:绿色财务管理;煤炭行业;企业转型

一、绿色财务管理的概述

绿色财务管理就是综合考虑资源的有限性、环境的保护性、企业的盈利性和社会的效益性的一种财务管理。它包括绿色筹资、绿色投资、绿色分配、绿色营运管理。

二、煤炭行业绿色财务管理的问题

目前煤炭行业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煤炭价格进一步下降。同时,国际金融危机致使经济萧条也使用电量持续下降,更加突显了煤电之争问题,导致煤炭价格进一步下降。煤电矛盾可能再次引发大面积缺煤停机,电煤产量将进一步下降。所以,在金融危机下,加强煤炭行业财务管理就更有必要,更有利于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因此煤炭行业绿色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綠色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目前,很多企业目标定位是利润最大化,缺乏长远发展的目标。2014年煤炭价格的一跌再跌,导致大量企业陷入亏损状态,停产的中小煤矿不断增加。中国煤炭企业亏损面达70%,缓发、减发、欠发工资超50%。整个煤炭行业遭遇了强烈的冲击,煤企的销售业绩也尽不如人意。根据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煤炭行业利润总额下降462%。前100强煤企实现营业收入总额416万亿元,较2013年增长1003%,增速回落812个百分点,创十年来最低水平;100家企业共完成净利润总额84157亿元,比2013年大幅下降4418%,其中,21家企业亏损,77家企业净利润同比下降。2015年,神华集团或下调煤价、或加大优惠力度,也未能改变公司连续7个月煤炭销量同比出现下降的事实。一季度神华煤炭销量为7280万吨,同比下降335%;净利569亿元,同比下降451%。中煤集团也是开局疲弱,一季度煤价同比下跌135%,净利829亿元,同比大降881%。

造成煤价持续下跌、煤企大面积亏损的罪魁祸首是产能过剩!但是煤炭行业的产能过剩究竟有多严重,似乎又没人能说清楚。而且,我国煤炭行业的产能和产量严重分离,使得产能过剩的数据统计更加难以衡量。从较为直观的煤炭产销量数据来看,2014年全国煤炭产量达387亿吨,同比下降25%,这是自 2000年以来首次下降。2014年我国煤炭消费量约为351亿吨,同比下降29%。虽然去年煤炭产销量同比均出现下降,但全社会4亿吨的煤炭库存,创下历史最高水平。

为了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政府多次出手相助,限产、减产政策陆续出台,实施效果却不如人意。安监总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11000个煤矿。其中有多少小煤矿无从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数量庞大。这些难以计数的小煤矿成为政府监管的盲点,利润最大化是他们的宗旨。

(二)企业经营决策者缺乏社会责任感

很多企业的管理层担心实施绿色财务管理增加企业成本、减少盈利,不能充分认识绿色财务管理对企业长远发展的积极意义,对推行绿色财务管理意愿不强。

一方面,大企业利用低价策略,只是为了利益盲目的蚕食小企业,催动了市场失衡形势的步伐。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负面影响。由于煤炭行业的领头者轮番降价,直接给了众多中小煤企一道致命伤,许多中小煤矿关闭、停业率已接近甚至超过八成,导致了一轮新的停产潮流,而那些作为行业领头者的大企业却在借着行业调整机会抓紧低价买矿,不断收购资源富矿,进行资源的进一步扩张。

另一方面,2014年年初,国内某些重点煤企联手阻止煤的进口量,并且对煤价进行的回调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但是计划并没有达成效果,没有挡住煤炭的进口步伐,数量也越来越多。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我国进口煤炭15987万吨,同比增长09%。其中,6月份进口2505万吨,同比增长12%,环比增加104万吨。也有很多企业为了达到目标利润最大化,不惜代价,即破坏环境、浪费资源。但是结果更糟糕,因为环境严重恶化,无法持续经营,最终走向破产。

(三)企业自身实力不足

目前我国煤炭企业尚没有独立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的能力,实施绿色财务管理不仅仅需要企业的人员有高的人员素质,企业的硬件设施还需要有科学技术的配合。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也会对绿色财务管理的实施产生巨大影响;但是,迄今为止我国煤炭企业高管人员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认识不够深刻,许多企业财务人员仍未适应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在财务管理上仍然依循传统模式,缺乏国际化财务管理理念、工具和方法。其次,在我国煤炭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中,因技术力量的严重不足和粗放式管理,大多存在着重成果重效益和轻过程轻效率观念,带来很多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因此实施绿色财务管理,预防对环境造成破坏,则需要利用科学技术来实现改进的目标。

三、煤炭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推进绿色财务管理体制改革

推进煤炭企业的产业链向“延伸循环型”转变。一要延伸煤炭产业链条。根据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和省发展规划,积极促进与高等院校、科研院之间的联系,始终跟上科技发展脚步,策划储备一批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又立足于我市实际,污染少、低能耗的产业项目,着力搞好煤化工园区建设,延伸以煤为基础的煤化工产业链,克服单一煤炭产品生产状况,增加煤炭资源的附加值,提高煤炭产业链所制造的经济效益。

二要发展煤炭循环经济。最近几年,煤炭经济也经历了飞速的发展,然而煤炭产业造成的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治理也迫在眉睫。企业应把发展煤炭循环经济工作作为常规工作,在完善煤炭生产、开发、利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煤炭的综合利用,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真正的循环体系,建立煤炭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二)培养企业社会责任感

政府也应该加大环境保护的执行力度。对于环境保护而言,预防比治理更重要。政府运用检测技术针对煤炭企业所造成的污染来检测,制定一定的方针对企业带来的环境污染有严格的检测指标和检测手段,并有力的执行奖惩措施,迫于政府的压力,同时也为了长远利益,企业会自觉推行财务管理制度。

2014年9月,国家制定的《商品煤质量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出台,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对作为商品煤出售的煤炭的灰分、硫分等指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远距离运输的商品煤要求更加严格,并对汞、砷、磷、氯、氟5种有毒有害元素指标做了相应规定。

(三)提高企业自身实力

绿色财务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企业整体的协调合作,主要包括人员素质建设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企业应当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特别是企业财务人员运用绿色财务管理制度进行日常工作的积极性的积极性。各高校在平时也应该培养学生的资源环境保护意识,还要在学校增加有关绿色财务管理的课程和讲座,让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尽快吸收新的知识,进入社会以后便能更深刻的体会到绿色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为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奠定基础。

实施绿色财务管理,需要利用科技力量,改进生产等环节,节约成本,加强对污染的监控及检测。(作者单位:山西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 徐琪霞.我国绿色财务管理问题评述.经济师.2013

[2] 赵蕊芬.生态文明理念下煤炭企业绿色财务管理探讨.会计之友.2013(12)

[3] 乔海燕,张惠萍.企业绿色财务管理内容体系及推进机制探析.中国总会计师.2011(10):06-107

[4] 陈红艳.企业绿色财务管理探究.财政界.2014

上一篇:文房四宝砚说明文作文下一篇:致高中学生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