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想说爱你不容易

2024-10-16

“考试”,想说爱你不容易(共16篇)

“考试”,想说爱你不容易 篇1

考试,想说爱你不容易

想说爱你不容易,那需要太多的勇气,在你面前,所有的语言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辛弃疾道:“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可是在这个21世纪应试教育的年代里,少年又怎么能不识愁滋味呢?考试成绩便是青少年的愁!每次的成绩仿佛像一座大山压在我们身上,让我们直不起身来!特别是对于学习不好的同学来说,每周的周考、每月的月考都是一次又一次的煎熬!当看到那些前十名的同学高高兴兴的向父母汇报成绩,在低头看看自己手里那沉重的成绩单,觉得异常刺眼!

回到家,把手里的成绩单交给父母,换来的是责打!成绩考不好,我们也不高兴,老师念成绩时,脸上的笑容已然无影无踪,只剩下懊悔,懊悔自己为什么没有认认真真的复习!

《丑奴儿》里说“而今识尽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是啊!知道了愁是什么滋味又该怎么说出来呢?说发愁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倾诉,话到嘴边又吞下去,只能无所谓的说一句“秋天到了,天凉了!”

考试,你让我如何说爱你?

四中初二:蓝若离

“考试”,想说爱你不容易 篇2

百思不解, 索性不管它, 反正自己是护士, 小病不管, 大病不患, 怕什么呢?还是咬牙切齿, 专心学习吧。可是, 牙齿和舌头在脑子里横行霸道, 我根本不能思考。怪不得有人说牙痛不是病, 痛起来真要命呀!这要命的牙痛到底是怎么得来的呢?

突然, 我想起前几天住院的一位梅毒产妇, 她也长了口腔溃疡。莫非, 我感染上了梅毒?我不寒而憟。

一月初, 我接诊了一位孕妇, 胎心音过快, 胎儿在宫内缺氧。为了抢救胎儿, 我们争分夺秒把她送进手术室, 做了剖腹产。

新生儿出生时, 重度窒息, 什么反应都没有, 只有微弱的心跳, 全身裹了一层厚厚的胎粪, 皮肤都被浸蚀了。我清理呼吸道后, 不管新生儿满脸羊水和血水, 也不顾自己嘴唇皲裂着, 就赶忙俯下身去, 做起了人工呼吸。1分钟过去了, 2分钟过去了, 新生儿依然像一摊稀泥, 不声不响, 急得我和王医生满头大汗。15分钟过去了, 终于, 新生儿“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我们心中的石头一下子落了地。听着他越来越嘹亮的歌唱, 看着他由一张白纸迅速变成粉嫩的天使, 我们挺有成就感的。

新生儿复苏后, 我马不停蹄地把他送到儿科继续治疗。忙碌完毕, 才感觉自己口里咸咸的, 腥腥的, 口干舌燥, 嘴唇像针扎一样隐隐作痛。没有讶异, 我知道我又得到了产妇的馈赠, 免费品尝了羊水。经常抢救新生儿, 喝点羊水已经见惯不惊。赶忙去漱口, 呀, 自己皲裂的嘴唇出血了!那天我嘴唇正患疱疹, 顿时有点害怕, 不会给新生儿传染上疱疹吧?

于是我多了一个心眼, 不但关心新生儿的康复, 还留心他是否染上了疱疹?幸运的是, 新生儿皮肤恢复得很好, 脱胎换骨似的, 褪去旧皮, 新生的皮肤健康红润。

几天后, 王医生告诉我, 这位产妇和新生儿都查出有梅毒。她说, 小花, 你嘴唇有伤口, 给新生儿做那么长时间的人工呼吸, 直接接触梅毒患者的血液和羊水, 去肌注一个月的长效青霉素吧, 预防梅毒感染。我惊讶得张大了嘴巴, 不知如何是好。半晌, 我才像患了癌症的病人一样, 本能地否认, 不会的, 我怎么那么倒霉?要打四个疗程的长效青霉素, 没病都疼死我, 我不打!王医生苦口婆心, 一般是不会传染上的, 万一传染上了就麻烦了。不怕一万, 就怕万一, 还是打吧!

无奈之下, 我打了四个疗程的长效青霉素, 每次一边臀部一支, 左右开弓。长效青霉素是粉剂, 注射慢了容易阻塞, 必须快速推注, 注射时极度胀痛, 而且注射后不容易吸收。每次肌注后, 我的双臀都起了茧子般的硬结, 疼痛难忍。我虽然经常给别人打针, 但自己除了生孩子, 一次也没打过针。这次, 打了四个疗程, 有两个疗程, 因为推慢了, 阻塞了, 我还被打了三针。四个疗程下来, 我的双臀都留下拳头大的硬块, 仿佛长了骨头, 隐隐作痛。上班时, 忙得团团转, 疼痛无隙可乘。下班了, 还没坐下来, 疼痛就如影随形, 让我不得安宁。我彻底成了病人, 只好自己护理自己。每天下班后, 不是先吃喝玩乐, 而是先热敷臀部。不知过了多少天, 我终于好了伤疤, 也忘了痛了。没想到, 一个小小的溃疡, 再次唤起曾经的噩梦。本来, 梅毒又不是绝症, 可以彻底治愈。可梅毒是性病, 患了梅毒, 我如何向别人解释?万一给老公传染上了怎么办?不但要忍受身体的疼痛, 还要忍受精神的折磨, 想想都害怕。

我心里像有一群蚂蚁胡乱地爬行, 慌而无助。最初, 懵懵懂懂学了护理, 总觉得繁琐而枯燥, 一度有些被动。慢慢地, 痛苦着病人的痛苦, 快乐着病人的快乐, 感觉到了护理工作平凡中的伟大, 爱在左, 同情在右, 踏着荆棘, 不觉得痛苦, 有泪可落, 却不悲凉。从事了近十年的护理, 终于磨平了青春的棱角, 苦也好, 乐也好, 这份工作已经成了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大爱无言, 却刻骨铭心, 就像一位不离不弃的老伴。可是, 护理工作, 不只是平凡和枯燥, 不只是苦和累, 还有那么多不确定的风险, 被传染上疾病, 甚至被病人伤害, 要爱上它, 容易吗?就像王志文唱的, 想说爱你并不是很容易的事, 那需要太多的勇气……

现在, 牙痛和溃疡都不要紧了, 我只默默地祈祷, 但愿上帝看在我对工作赤胆忠心的面上, 给我好人好报, 没让我感染梅毒。可是, 上帝没有给我答案。一上午, 我都心神不定, 不知道该不该去化验一下, 是不是感染了梅毒?要不要告诉领导, 申请工伤?我不想给单位增加负担, 更不想张扬, 可是, 万一患了梅毒怎么办?如果抢救的是艾滋病人呢?讳疾忌医就能解决问题吗?

思来想去, 我还是决定面对。明天, 去查一下梅毒血清学检查, 不管遇到任何困难, 都要做一个勇敢的人, 爱护自己的身体。护士姐妹们, 别忘了, 爱病人的时候, 更要关爱自己。健康是1, 其他是0, 自己身体健康, 才能更好地护理他人, 给他人健康。

期末考试,想说爱你不容易 篇3

乐乐姐姐:不好意思,咖啡们,久等啦!乐乐姐姐也很想和大家聊天,可是为了让每期杂志内容都能带给咖啡们最棒的内容,小编们都忙得团团转,上网聊天的时间太少了!

乖乖兔:乐乐姐姐,我今天惨了!

明星梦:是不是触怒了班主任,要你请家长呢?

乖乖兔:我老妈规定,每次考试都必须在前十名,可昨天的数学考试我考了十一名,你们说我倒霉不倒霉。

乐乐妇妇:呵呵,是扫心要被狠狠教训一顿吗?

乖乖兔:我倒宁可被揍一顿,可我妈要扣掉我的网络游戏币5块。整整5块啊!

千里马:是啊,我最怕的就是数学,每个星期都上补习班,还是没有进步。最近一次考试又考得一塌糊涂。

乐乐姐姐:提到考试,咖啡们都是一脸痛苦状。特别是就要到来的期末考试,咖啡们一定也是忐忑不安吧。

泡泡鱼丸:我也最怕数学,一紧张,会做的题都会算错。乐乐姐姐,我该怎么办卿

乐乐姐姐:首先要有自信,在经过认真的期末复习以后,一定要相信自己有这个实力考出好成绩。如果进入考场前,还是感觉心情紧张,可以多做几次深呼吸,哼几句流行歌曲,想点与考试无关的高兴事,积极参与同学们之间的谈话,这些做法都能起到缓解紧张情绪的作用。

晴天雨:我觉得我的数学还不错。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课后多做练习,保证大家的数学考分能提高。

缝隙:同意!我的数学学得很轻松,就是因为上课时认真听课,绝对不走神。这样,课后的练习和考试都能轻松搞定。

乐乐姐姐:大家说得没错,课堂上的40分钟是最重要的。如果利用好上课的这40分钟,课后所花的时间就要少得多,而且往往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如果上课的时候“开飞机”,课后上再多的补习班都很难补回来。所以,上课爱开小差的咖啡们注意啦,要想学得轻松,那就抓紧课堂40分钟。

想说爱你不容易 篇4

达喀尔,想说爱你不容易

歌曰:世人都说达喀尔好,好得让你忘不了。世人都说达喀尔难,难就难在出发前。真没想到,在国内比赛中几乎就是摆样子走过场的行政检验,到了这里,竟然比英语托福考试还要难。英语不好没关系,因为好也没有用,这里的官方工作语言是法语,没脾气吧?更令人发指的是,我们的媒体车是从玻利维亚调过来的,所有的证明文件都是西班牙文,在那一大摞子看起来都可能非常重要的文件当中,你知道哪张是授权书、哪张是保险单、哪张是车辆行驶证?

想说爱你不容易 篇5

在我看来,跳绳是一件开心的事情。最让我记忆犹新是高速公路上的跳绳经历。那天,我们回老家喝喜酒,可偏偏碰上高速公路大堵车,高速公路成了停车场。妈妈提议道:“我们下车活动活动筋骨,跳跳绳吧!”我拿着绳子,像往常一样“啪嗒、啪嗒”跳起来。没过一会儿,车里的叔叔阿姨们都下车来围观我跳绳。有的拿出手机拍照,有的竖起大拇指为我点赞,还有的说:“高速公路上跳绳第一次见,关键这小姑娘跳得这么快,这么好。”听到他们的赞美,我脚上像装了个小弹簧,轻盈地在地面上跳跃着,粉色的绳子在空中忽上忽下,感觉自己在高速公路上轻舞飞扬。突然,妈妈说:“时间到,205个”。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竟能突破一分钟200个。我开心得手舞足蹈,欢呼雀跃,堵车的郁闷早已抛至九霄云外。

可有时,跳绳还是一件讨厌的事情。暑假里,妈妈说为了长个子,每天必须跳绳1000个以上。好几次,我跳得大汗淋漓,手磨破了皮,手臂又被打出一道道的印记,真的不想跳了。可妈妈还是让我继续跳,我心里就想:跳绳真是又烦人又讨厌啊!

跳绳让我又爱又恨,但它让我学会了坚持。每次不想跳的时候,妈妈会摸着我的头,耐心地对我说:“是不是跳不动,不想跳了,当你想放弃的时候,你试着想一下希望就在前面,再坚持一会就胜利喽!”在妈妈的鼓励下,我又一次次的坚持,不断地超越自己,得到了家人的赞美和肯定。

家访,想说爱你不容易 篇6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两个重要方面,而家访则是连接这两方面的重要桥梁。曾几何时,家访离我们越来越远———许多成年人也许还对电影《园丁之歌》、《独生女的故事》中老师家访的动人场景记忆犹新。这些画面勾起了人们对自己少年时老师家访的回忆。成都三中一位退休老教师动情地谈起这个话题:“四十多年前的一个冬天,当时家里穷,我又病了,老师来我家,临走时还硬塞5元钱给我父母。这件事让我终身难忘。”以自己的老师为榜样,从教三十多年里,他常常在上完课、批改完作业后对学生进行家访。家庭是学生除学校外另一个重要的生活环境。老师进行家访,了解家长对孩子的一些想法、打算,以便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行为习惯、内心情感等等,更能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感染力。家长可以通过家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了解班级的总体情况,以清楚自己孩子的优势和劣势,使家庭教育更具针对性,并可通过与老师的交流更好地和老师配合,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而现在很多学生和家长对“家访”这个词却感到异常陌生。“你对你班的多少学生进行过家访?”最近一家教育杂志就这一问题的问卷调查显示:对全班学生进行过家访的老师占被调查人数的3,对一半以上学生进行过家访的占7,对四分之一以上学生进行过家访的占23。是什么使我们远离了家访这座沟通老师和家长的桥梁?川大附小的刘小云老师讲到自己已经是三四年前做过家访。她说:“其实,家访的实效性并不强。老师到学生家里的时间一般不会太长,只能和家长简单交换一下意见,并不能对学生的家庭生活有太多深入的了解。”旁边的老师也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了现在进行家访的不便之处:家长工作都很忙,很难抽出时间接待老师;现在人们也越来越强调个人生活空间,很多家长不愿意老师家访打乱自己的生活;一个班的学生人数太多,住得又分散,老师家访费时费力……“现在城市大了,学生住得远,家访的交通费谁来出?”一位老师更是直率地指出。看来老师不再钟爱家访这种方式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家访减少了,并不意味着老师与家长的联系减少了。”刘小云老师说,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毕竟有限,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良好的家庭环境,我们的教育需要家长的配合,因此老师与家长的交流十分重要,但交流的方式不仅限于家访。她说,现在通讯很发达,老师可以通过电话、网络、开家长会等方式与家长进行联系,既方便又省时省力。说着,她拿出一张纸,上面印着四年级学生的行为习惯要求,语文、数学、英语、美术等各个学科的学习要求和需要家长配合的地方,各科任老师的联系电话,还有一个家长反馈意见栏。这就是他们上学期期末开始推行的与家长加强联系的“家校传真”。每个月学生带一份家校传真回家,待家长填上反馈意见后收回。“这样的方式能让家长了解各个学科对学生的要求,比班主任家访时介绍更全面,所以得到了很多家长的欢迎。除此以外,我们也欢迎各位家长通过各种方式主动和我们联系。”刘小云老师一面说一面拿出一大叠家长反馈意见。随着时代的进步,老师和家长的交流不再只局限于老师到学生家里,越来越多的选择让家访渐渐被遗忘。现在的学生对家访又如何看?虽然对家访有亲身感受的学生不多,但提起家访,孩子们还是有些紧张。在他们眼中,只有自己犯了错误时,老师才会“找上门去”。一位四年级的小学生说不愿意老师家访,怕老师向父母“告状”,也怕父母向老师“揭底”。对于家访,家长们也各有各的看法。一位年长的家长说:“现在的老师都不进行家访,虽然可以通过电话联系,但和家长的联系还是不够。我当老师的时候,一个学期至少要到每个学生家里去一次。只有看到学生的生活环境,才能对他们有更深的了解,才能针对每个人不同的个性特点进行教育。”一位年轻家长却不以为然:“现在老师和家长都忙,家访确实让老师和家长都有些不便之处,互相用电话联系,既方便及时,又避免家访可能出现的某些尴尬。”虽然各执己见,但家长们一致认为,定期召开家长会十分重要。现在开家长会就像是“排队看门诊”,留给每个家长的只有几分钟,他们希望在家长会上有更多的时间就自己孩子的情况与老师单独交流。教育界有关人士指出,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重视,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增加他们学习的动力,而家访是关心学生的体现之一。同时,专家们也承认,在现实生活中,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加、学生居住分散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面对家访许多老师确实感到力不从心,而且也存在部分家长因为种种原因不愿意老师家访的情况,因此要求老师像以前那样做到每个学期对每个学生进行一次家访不太可能。一位教育工作者说,虽然对家访众说纷纭,但无论持什么观点,都不能否认老师与家长沟通的重要作用。的确,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学校和家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两方面不断相互沟通配合,才能发挥各自的优势,保证孩子健康成长。虽然家访少了,但老师与家长的交流却不能少,老师父母对孩子的爱也不

能少。记者徐虹实习生吕瑾

物流:想说爱你不容易 篇7

过程监管存在偏差

执法部门的监管就是维护法律秩序的,但是我们看到的实际情况是,跑在高速公路上的每一辆货车几乎都是超载的,另外,如果罚款的目的是为了秩序,那么按照道理,罚款之后,秩序应该会变好,但现实情况却并不是这样,因为秩序没有一点变化,罚款却越来越多。严格执法使我们目前陷入了一个怪圈,司机违法超载,执法部门违法罚款。那么怎么样才能走出这个怪圈?对于司机来讲,就要对他们进行严格的监督;对于执法部门来讲,我们执法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如果是严格罚款,那么我只能理解为这种罚款是执法部门想创收。如果是严格为安全着想,那么不罚款也能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让司机把货卸下来,不许通行就行,所以连罚款都不需要。现在我们看到的情况是,罚款以后,不安全因素还是继续在公路上跑。

高油价:物流发展之痛

“2011年4月7日涨价了,7块7毛9,都是零号柴油,其它都不变,我们桥路费的比例占到了24.63%,油费已经占到51.16%了。”德利得物流总公司运营总监恽绵说。恽绵在物流行业十几年了,他清楚地记得,2002年零号柴油每升的价格还是2块8毛5,那时候,油费只占成本的27.7%。从2002年到2011年4月,十年间,北京零号柴油的价格涨幅高达173.3%。“就是从2002年一直到现在,这一路飙升,但是我们的物流服务的价格实际增长的幅度有限。所以现在整体上,从我们企业的角度来说,我觉得我们已经进入到一个快速成本增长的经营期,过去,中国企业最大的优势就是低成本,现在这个优势不存在了。”恽绵说。目前,物流行业普遍的利润率大约在3%,经营好的企业也不过5、6%,对于这个微利行业,每一次油价上调,对他们都是一种考验。

除了油钱,路桥费也相当贵

与物流相关的几个部门都很强势,因为车主的规模一般都很小,后面有石油公司、高速公路公司、交警、路政,没有一个可以讨价还价的,天花板不断地下落,地板不断地上升,这个行业怎么可能会很发达呢。在夹缝中的物流业成长缓慢,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戴定一曾就此进行过调研:“如果说除了油钱以外,可能最显著的费用就是路桥费,2010年,中国货物运输总量320亿吨,其中将近75%由公路承担,过路过桥费占到了运输成本的20%到30%。而根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提供的数据,以物流费用率,就是物流费用与物流物品价值之间的比值来说,2010年,我国物流费用率是9.9%,而日本只有4.8%。过路费这个问题,现在对于很多物流企业来讲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城市管制导致无路可走

为了提高物流的效率,物流企业从来不敢让公司的货车闲着,所以白天很少有车停在公司。但在北京,因为高峰时段限行,货车每天有6个小时不能工作。为了不受时间限制,现在有不少物流公司用客车来拉货,凡是窗玻璃上贴了黑膜的面包车,几乎都是拉货的,这在业内已经是公开的秘密。虽然用金杯车拉货属于客货混装,违反交通法,一旦被查出也得被罚款,但很多物流公司都明知故犯。“在很多我们物流服务和运输的过程中,他们面临着不得不违法的情况,这种事情是‘被违法的’,是让我们感到很痛苦的事情。”恽绵说。根据恽绵的统计,每个月公司的交通罚款累计金额都在1千元以上,这已经纳入到了公司每个月的固定成本,而这其中很多罚款是他们根本无法避免的。因为很多客户的门店都在繁华商业区,而北京市内多数路段又对货车限行。

政府部门无法引导合法经营

在现行环境下,物流业得依托违规者生存,有调查显示运输成本当中有一部分是用在了各种罚款之上,此外许多城市对货车运输进行了限制,也增加了物流公司的成本。其实每一辆上路的车,他们可能都知道,超载超限这些是不对的,但是他们依然要上路,而且可能也知道上路之后面临着的就是罚款,为什么还会这样开?因为现在我们整个物流企业运行的成本太高,特别是公路运输,现在油品的价格持续上涨,油品价格现在占到了成本的40%,各种过桥过路费也占到了30%,如果它不超载,这个企业基本上就没有钱赚。现在超载的这一部分也是他的利润点。现在出现一个什么问题是,你罚钱他更超载,他一定要把罚的钱也赚回来,所以越罚越超,越超越罚,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怎样解决物流困局

首先我们必须得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真正的从降低物流成本,从老百姓利益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如果是这样,那么所有的问题都容易解决。健全法律法规体系,现有的法律法规层级比较低,比较滞后,上升到国家法律层次的很少,法律法规通常又有冲突,可操作性很差;第二,完善执法体制,目前的管理体制,比如林业检查、动物检疫以及路政治超既属于地方管理,业务上又属于上级业务管理,相互关系难以协调,造成多头管理,多头管理又不到位的问题;第三,要建立经济调节体系,以经济调节为主,建立严厉的处罚机制。

提高守法者的幸福指数。现在对于司机来讲,对于执法者来讲,甚至对于他们脚下的这条路来讲,目前的秩序状态,大家都是非常不舒服的,这不是一个幸福的状态。对于一名司机来讲,他守法肯定就是最幸福的,也就是说不超载就可以赚钱;对执法者来讲,有生活上的保障,他们不用靠罚款去生活。

新条例实施希望改善环境。2011年7月1号将要开始执行的《公路安全保护条例》。新条例第66条规定,对一年内违法超限运输超过3次的货运车辆,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会吊销车辆营运证,对一年内违法超限运输超过3次的货运车辆驾驶人,由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其停止从事营业性运输,而道路运输企业一年内违法超限运输的货运车辆超过本单位货运车辆总数的10%,将会面临停业整顿。这项保护条例对规范车辆运输绝对是件好事。

高速公路收费悠着点。目前高速公路还是按照非国企的方式在管理,层层科室导致收费站的成本居高不下。在这种情况下,高速公路公司的盈利率却非常好,那种盈利率都超过了一般消费品公司的盈利率。根据交通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1984年,国务院出台了“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政策,现有的公路网中,95%的高速公路,61%的一级公路,42%的二级公路都是依靠收费公路政策建成的。所有收费公路建设总投资当中,接近80%都是通过银行贷款和集资所获得的。而在美国,公路建设和管理则采取联邦政府资助、地方所有的分权式体制,联邦政府资助各州境内州际公路的建设,建成后由各州进行管理和养护。一般情况下,联邦政府资金在项目投资中占90%左右,州政府资金占10%。维护费用则通过征收燃油税、轮胎税、卡车购置税以及重型车辆使用税,用于公路的管理和养护,可以满足公路发展资金需求的70%。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理事翟学魂表示,他曾和一名美国同行就两国的公路运输成本构成进行过比较:我这儿算出来70%以上,他算出来是40%左右,这样一个情况。所以等于说,我们中国的运输业,相比美国的运输业多承担了30%左右的成本。那么这个钱去哪儿了?去高速公路公司了,去石油公司了,然后去交通部的路政人员了。

想说爱你不容易 篇8

关键词:生态课堂;历史教学;人本主义;思考

“你是那昨天的云,还是今天淋漓的雨……想说爱你并不是很容易的事,那需要太多的勇气……”每当听到这首歌,我就不由得想到现在我们在实施的生态课堂教学,有种“想说爱你不容易”的感慨。多年来,我一直沉浸在“一支笔,一本书”的课堂教学中。

“生态课堂”是人本主义的课堂,是在自然、和谐、民主的环境中让学生富有个性地、自主地实现课程、师生、知识等方面的互动,使师生不断地开发潜能、创造自我、改善和发展生命的整体提升。针对我们张家港市初中历史生态课堂教学和个人在历史教学中的生态实践,我觉得有几点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学生座位的排列该不该变

在生态课堂教学改革前,教室里学生的座位一直是传统的四组排列,全体学生面向教师而坐。现在生态课堂下,要求座位要打破传统的格局,排列为四边形或者圆桌形或者T形等等,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探究学习,有利于生态教学。在历史教学中,我曾经按照生态课堂的模式改变学生座位的排列。我发现,其实这种做法有利有弊,而且是弊大于利。举个例子:四边形的排列虽然有利于学生讨论问题,方便他们互相交流学习,但是在讨论问题之余,学生看黑板看屏幕的时候,问题就来了,由于我们教室的黑板只在一个方向,我发现学生在听课的时候,正是由于四边形座位的限制,8个学生,只有2个可以抬头就能看到老师在黑板上写什么或者屏幕展示内容,其余6个学生需要侧着身体,转过脑袋看黑板,这样的坐姿是很累的,长此以往对学生的身体发育会造成很大的伤害!传统的学生座位排列法,有它的科学性、合理性,我们也可以把它看做是很生态的。所以,生态课堂上,有没有必要改变学生的座位排列呢?该怎样变才显得更合理、更科学、更生态呢?这是我思考的问题之一。

二、生态课堂下教学中的“小插曲”如何应对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不是一帆风顺就能完成教学任务的。现在的学生知识面比较宽,往往会提出让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记得有一节历史课,我给同学们介绍中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在讲到孔子的教育思想时,突然有学生冒出了一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当时的我有点恼怒,但还是克制住心中的怒气。面对这种教学中时常出现的学生插嘴小插曲,在历史生态课堂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处理应对呢?

学生的“冒失”是教学过程中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如果我粗暴地训斥学生:“你逞什么能!”然后让学生坐下,收效不会太大,甚至会事与愿违,扼杀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也许以后在课堂上再也听不到学生发问的声音了,而且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隔阂,甚至对抗。学生的冒失行为既然不可避免,所以我在历史教学中,注意善待学生的冒失行为,愉快地面对学生的小插曲,让其自由表现和发展。我要学会能动地运用教学机智,巧妙地处理好这些“小插曲”,使课堂闪烁智慧的光芒,使教学变得更生动,更有教育价值。

三、如何加强对学生情感价值的培养

在历史生态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加强对学生情感价值态度的培养呢?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的心不应是真理的仓库。我竭力要防止的最大恶习就是冷漠,缺乏热情。”教师的最大的悲哀莫过于眼看原来天真活泼的,对世上万物充满热情的生命,在学校“教育”的塑造中变成只对“知识”怀有“单纯”的好奇心的“机器人”。而现在的历史生态课堂改革,正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的人。例如我在上“抗日战争”这段历史的时候,不是单纯地告诉学生抗日战争的原因结果,那样学生对抗日战争只能达到一个浅层次的了解。实际教学中,我结合了抗日战争前的中日关系和两国社会经济、政治、军事各个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今天日本国内的“右翼”势力的猖獗和中日两国之间在“钓鱼岛”等问题上的冲突进行系统的梳理,这样学生就可以从历史和现实等角度去把握抗日战争和中日关系,并使学生真正悟出“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四、让学生喜欢你,从而喜欢你的课

要让学生喜欢你,首先要注重仪表,穿着打扮得体,使学生感到你是位可亲的老师。其次要严中有爱。在教学中既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同时还要多关心他们的思想、学习、生活,学生们会觉得你这个老师严格又好相处,往往会和你说心里话,喜欢上你。再次,和风细雨的教学比体罚、大声的呵斥更能让学生喜欢你。曾经看过法国作家拉封丹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试,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發威,行人为了抵御北风侵袭,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拂,顿时,行人觉得春暖衣厚,始则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给我的启迪就是:现代教育要求教师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采用体罚等手段来教育学生了。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懂事,他们不再以为老师是权威,他们已逐渐有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我想,学生喜欢上了你这个历史老师,还会不喜欢上你的历史课吗?

想说爱你——历史生态课堂,真的是件不容易的事。生态课堂教学中,要真正上好每一堂历史课,需要我们每个老师付出百倍千倍的辛勤努力,需要我们平时多学习生态课方面的理论知识,把理论运用到生态课堂实践中去,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以上是我对初中历史生态课堂教学的几点浅显的思考,教海无涯,学无止境,十几年教师工作所积累的这些点滴,只不过是我在教学海洋的岸边所捡得的几枚贝壳而已。

想说爱你不容易作文 篇9

虽然塑料袋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方便,但是如何处理用过的塑料袋,却成了个大难题。我经常在马路上、小河里、公园里、菜场口,看到许多废弃的塑料袋。风一吹,塑料袋就随风乱飘,影响了城市的美观。

我们如果把废弃的塑料袋埋在土里,塑料袋两百多年也不会自然降解,就会导致土壤能力下降,影响农作物生长;如果把这些塑料袋集中在一起焚烧掉,就会导致大气层受到污染,而且人吸了这种塑料袋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还会影响身体健康;如果把这些塑料袋扔进大海里,鱼儿们误食吃了就会引起消化不良,导致死亡。

想说爱你不容易作文 篇10

宁静的夜,昆虫低唱,微风轻拂,树叶沙沙间,有着朦胧的月,月光如水,柔柔地照进了我的新田。

班会课上,教师说过要爱自我的妈妈,不要因为害羞而不敢表达。也许是吧,也许母亲早就期待那句话,也许今日我会说给她,她脸上,是否会有甜甜的笑?想到那里,我两腮发烫,心怦怦直跳,手紧紧抓住了衣角。我垂下了头,勾起嘴角,加快脚步回家,那句话也在我心中久久地酝酿。

我轻轻敲门,那般神圣,敲门的声音牵动着我的心跳。

门开了,瘦小的母亲站在我面前,她眼袋深陷,而那双疲惫的眼睛依然柔柔地看着我。她常常整宿整宿地守着我,为我盖被子,她原本清澈明亮的双眸,如今竟是变得红肿。我的心好似被什么揪住,眼睛有些模糊。我怔怔地望着她,而她却早已转身离开去忙家务。此时的我才回过神来,走进房间,心中有点失落,偶然抬头发现,窗口的月似母亲般的清瘦,它有些黯然,照着我心中的小细心事。

功课做罢,双手托起两腮,望向深邃的天空,月色依旧。我在纸上写道:妈妈我爱你。字体娟秀。我轻轻勾起嘴角,垂下眼帘。

母亲轻轻推门而入,她端着花茶,轻放于桌上。清香四溢的花茶映出母亲的脸庞,月光照得花茶中的影子明晃晃的,我不由看呆了。目光与她交织,那句写在纸上的话似乎要说出来,却又噎在喉咙。

我鼓足勇气:“妈妈,我……。”。

“怎样了?”

我轻咬嘴唇,那句话终是不好说出。我两腮发热,“没什么”。

“这孩子”,母亲脸上有了甜蜜的笑,柔柔的眼睛打趣般看着我。我低头,不敢看她的眼睛。我能感到自我怦怦直响的心跳……

母亲转身走出房间,门吱呀作响。我叹了口气,低声道:“妈妈,我爱你。”

“你说什么?”门吱呀一声,又开了。

“妈妈,我爱你”我把话说得极轻,极快。

“什么?”

“妈妈,我爱你。”我垂下头,迅速将目光移开。可是,我能感到,母亲的笑容必须很甜蜜,很甜蜜。

皎皎的月光照见你我的心房。

想说爱你不容易 篇11

对于把分数当命根子的学生来说,60分为什么却不被重视?老师为什么不断努力都只能收效甚微,无奈面对?学生为什么未及提笔却已愁眉不展,如临大敌?

多年的教学让我有以下几点深切的感受:

1.高考的功利性决定了作文必然要遭受冷遇。

写好文章可要下大功夫,可是功夫从哪来?各科作业要写,各种资料要做,而作文看起来太浪费时间,大约一节多课的时间能做多少道题啊!更何况想有所突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既然不能立竿见影,那费时费力又难见成效的事谁愿做啊!基本共识就是:应把精力放在见效快的科目上。当然,高考阅卷的方式也对学生心理造成很大影响,由于时间限制,高考阅卷不会像平时那样字斟句酌,这样,侥幸心理在学生心中蔓延,练练开头结尾,中间安排好结构,得个平均分应该不是难事。但事实上,由于思想匮乏,基本功太差,每年高考在作文上栽跟头的学生并不占少数。

2.知识传授缺乏承接,造成学习上的高原地带。

语文教育在知识承接上形成了严重的脱节。初中课程高中补成为常态,作文是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典范,但这本应是在初中解决的问题却成为高中学生的老大难,一问表达方式学生们竟满脸茫然,有说修辞方法的,有说描写方法的,五花八门。因为中考阅读全考课内的,学生们都以记忆为主,学生很少去探究这一知识。更何况,中考以记叙文为主,多背精彩段落、经典文句就足够了,许多学生把这作为应付考试的手段。到了高中,不知怎样区分议论、描写、抒情、说明也就不是怪事了,作文出现“四不像”现象也在情理之中了。

3.阅读的贫乏让学生只能望文兴叹。

学生由于多种因素影响,未养成读书的习惯,到了高中时间更紧了,更是无暇顾及阅读,书只能被束之高阁。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下笔如此之难,因为他们腹中空空,搜肠刮肚也找不到材料,形成不了文字,更闪现不出思想的火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有人说:“观点平庸来源于思想的平庸,思想的平庸来源于阅读的狭隘”,可谓一针见血。

4.固有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兴趣索然。

多少年来,我们的作文教学缺少科学的指导体系,这也必然导致作文教学的随意性,没有教学计划,没有重点难点,没有明确的训练目的,往往是随意找一个题目布置下去。在这一过程中,没有准备活动,没有反复修改实践的机会,学生对不足只停留在老师的讲评课上,而讲评往往是大面积的问题,缺乏针对性,学生往往觉得与自己无关,听课只不过是例行公事,那热情也就无从谈起。

要解决长久以来存在的问题,并非易事,但我们可以不断去尝试,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让学生拥有更广阔的阅读自由和收获信息的空间。

我们的学校、老师首先应该还给学生阅读的自由,使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引导他们读好书,多积累,只有做到“胸藏万汇凭吞吐”,才会下笔千言,汪洋恣肆。同时,阅读可以为学生打造一个足够广阔的文化空间,进而精神空间得到扩展,促进学生灵魂和精神的成长。

当今社会,我们有许多途径去了解社会,了解世界,电视、互联网都是很好的媒介,通过这些方式,学生可以去评判是非,明辨美丑,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作文的素材丰富了,人生境界也提升了。

2.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

首先我们要摆脱为作文而作文的怪圈。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关注学生发展,包括个性化发展,但是,我们每次确定的题目都是根据教师的需要,而不是学生的需要,对远离自己内心表达的内容,学生不可能产生共鸣,痛苦的提笔不会写出快乐的文章,为了完成任务的习作只能是空话、套话连篇,没有真情实感怎能引发读者的感动。所以,我们应避免那些大而空的话题,应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他们有感而发的内容,让他们积极参与,不再有被强制的感觉,以我手写我心,生动的文字必然会流泻于笔端。

其次,采用多样的讲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变教师批为互批、自批相结合,不会发现问题也就不知道有什么问题,更不会去解决问题,互批、自批可以让学生亲自发现问题,体会优劣,取长补短。这要比老师硬塞给他们强得多了。

情境教学,想说爱你不容易 篇12

一、贴近生活实际, 开发教材内容, 创设教学情境

数学新课标指出, 提供给学生学习的内容必须是现实的, 有意义的, 富有挑战性的.这里所谓的“现实”, 是指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去选择教学资源, 把学生熟悉的、喜闻乐见的数学题材呈现给学生, 让学生感到亲切, 由此产生乐学、好学的动力.

例如, 教学“减法的一些简便计算”时, 可利用多媒体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情境:小强的爸爸和叔叔去超市购物, 超市里摆设了好多好多的商品, 琳琅满目, 小强的爸爸看中了一双球鞋, 价值198元, 他身上有323元, 叔叔看中了一块手表, 价值397元, 他身上有465元.他们该怎么付钱呢?怎样想, 付得更快?这里, 从学生生活出发, 赋枯燥的数字以“生命”, 把教材中缺少时代与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购物问题, 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活动中, 同时也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间,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再如, 教学“有关10以内的加减法”时, 让8名同学上台模拟买游乐园门票的生活场景, 选取8名有不同特征的学生, 有男有女, 穿戴上有戴帽子的, 有戴红领巾的这样学生可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得出多个数学问题.台下的学生通过观察, 提出了“共有几个小朋友?”“需要买几张票?”“有几名男生?”“有几名女生?”等好几个数学问题.创设这样开放的生活情境, 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 提出了多个数学问题, 寻求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情境

情境创设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为学生数学学习服务, 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情境, 为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供支撑, 为数学思维提供土壤.

例如在教学“乘法的认识”时, 可这样创设教学情境, 先由课件展示一幅春天的画面, 师:春天, 阳光明媚, 小动物们来到草地上, 一边玩一边寻找食物.仔细看图, 有哪些小动物在草地上呢?学生回答.提问:小白兔是几只在一起?小鸡是几只在一起? (重点引导学生观察, 小白兔是2只2只在一起, 小鸡是3只3只在一起) 谁能用算式分别表示小白兔、小鸡各有多少只呢? (2+2+2=6, 3+3+3+3=12) 提问: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的加数, 它们有什么特点? (小朋友可以互相讨论) 安排这样的情境图, 其目的是为了激活学生认知结构中的连加, 并加强对相同数连加的认识, 为乘法的意义造就生长点.教学中教师通过寥寥数语概括出情境图中的美景, 然后提出问题:图中有几种动物?小白兔是几只在一起?小鸡呢?你能算出小白兔、小鸡各有几只吗?引导学生列出加法算式, 观察加法算式的特点, 展开新知教学.这样既节省了教学时间, 突出教学重点, 又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围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创设具有“数学韵味”的情境

教学情境应目的明确.一节课有一定的教学任务, 需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 包括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那么教学情境也应着力围绕教学重难点设计.

例如在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时, 为了让学生理解“平均分”, 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情景.

1. 师:

今天是小白兔的生日, 为了祝贺小白兔的生日, 小猫到花园里采了许多美丽的花, 数一数一共有几朵?小白兔拿来几个花瓶, 它想把这12朵花插在花瓶里, 该怎么插呢?

2. 明确要求 (1) 出示条件:

把12朵花平均插在几个花瓶里. (2) 问:你想知道小白兔是怎么插的吗?“平均插”是什么意思?

3. 自主探索.拿出12个圆片来代替12朵花, 动手试一试 (分小组进行活动) .

4. 交流.

教师在巡视后, 请有代表性的五名同学上台来分.老师准备了很多的圆片, 学生可以摆贴在黑板上, 黑板上呈现了这样的几种分法:1个一份的, 2个一份的, 3个一份的, 4个一份的, 6个一份的, 这样五种分法, 形象地展现在孩子们的面前.

5. 小结.看黑板上的分法, 说一说12朵花平均插在几个瓶子里的.

这样通过创设情境, 再让学生在小组中自己动手来分圆片, 通过小组的学习交流, 主动探索, 学生明白了12朵花怎样分才是“平均分”, 一共有几种方法, 用不着教师反复地提示, 学生看着自己小组里的摆放, 就可以非常正确地进行表达.对“平均分”有了初步的认识与体验, 教学效果好.

此外, 教师本身就是一种好的教学情境.在情境教学活动中, 师生共同组织活动, 参与活动, 其间有更多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教师倾注其真情实感, 与学生心相通, 情相联;学生在这种良好的人际氛围中, 真正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与真诚的情感交流.

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定稿] 篇13

是什么柔柔滑过心间,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是什么静静涤荡心灵,深情奏响动人的旋律?是你呵,语文。语文,我和你已是常年相伴的老友,可你知道吗?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

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只因你如那豆蔻年华的姑娘,让我怎能猜透你多情的心思?在语文的世界里思壮阔,你则有金戈铁马,大河澎湃;想清新,你则有小桥流水,江南红杏;诉悲凉,你则有骨横朔野,魂逐飞蓬;品幽远,你则有秦时明月,汉时雄关语文啊,你的壮阔,你的清新,你的悲凉,你的幽远让我一个平平高中生如何猜得透?

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只因你如那风华正茂的小伙子,让我怎能赶得上你匆匆的脚步?转眼间,百家讲坛已开播五年了,从五年前的无人问津到现在的好评如潮。易中天品三国,于丹说《论语》,不仅仅教给我们单一的语文知识,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新时代语文发展的开阔前景。语文啊,你是否又在寻找下一个发展机会,向人们展示你始终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你永远走在时代前沿?语文啊,你让我如何追的上你的脚步?

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只因你如年老的智者,教给我做人的道理,让我怎能读尽你的精髓?读李白,安能吹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怎样的一份淡泊?读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怎样的一份正气?读鲁迅,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是怎样的一份忠贞?读泰戈尔,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又是怎样的一份奉献?你似一颗宽广的心包罗万象,更感化人,启迪人,指引人。语文啊,我如何才能读懂你的精髓,学会你教给我的做人法则?

雨果说: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我想说,比胸怀更宽广的就是你,语文。你像一张网,网络了世间百态,社会万象,更网络了我的心,不管你是豆蔻年华的姑娘,风华正茂的小伙子,还是年老的智者,我都将与你相伴终生!

语文,我爱你,可你知道吗?这句话却让我难以启齿,因为我害怕在你面前,我是那么的不屑,那么的愚笨,那么的庸俗。

语文,我爱你,但我不想把它说出口,我要把它珍藏在心灵的那一片净土里,直到永远!

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 篇14

学语文,重要的是要多读书,读好书。增加阅读量。只有如此才能使自己学识更渊博,父母苦口婆心的说,老师絮絮叨叨的念。父母常说多读名著,多背名句,多念唐诗宋词对自己有好处。因此千方百计没收我的小说,我的漫画。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

增加阅读量,就务必要多读书。然而,学校课业很紧张,几乎没有时间看书。所以,爸妈总是牺牲我玩的时间来看书,还要求写读后感。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精神让人感动。但是,当泪水滴答滴答的落下,谁又能明白我的难处呢?在篇篇优秀的读后感后,谁又明白我是怎样才读完一本书的呢?只注重作文质量的你们,为什么不想想在多少个炎炎夏日,小伙伴相约去游泳,只有我还在桌前苦读,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只有我顶着睡意赶那些读后感。都说,苦尽甘来。但是,无尽的苦,什么时候才能到头?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

当然我不是那么容易就服输的。小小的年纪,谁能心甘情愿读那些难懂深奥的名著呢?我也以前罢休过,和父母大闹,不在看那些让我头痛的书,不在写那些令我搅尽脑汁的读后感。但是,我是骄傲的,在我的字典里永远存在着永不言弃。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

计算教学,想说爱你不容易 篇15

关键词:计算教学,有效,教材,教师,学生

一、问题的提出

(一)一次教研引发的“抱怨”

在一次主题为“疑难问题的收集”教研组活动中,老师们提出了不少新教材使用过程中的困惑,其中最为集中、感受最深的是使用新教材后的计算能力下降的问题,老师们一个接一个地抱怨道:“教材例题中没有的计算类型,却突然在练习中出现,或是根本没有出现,老师们适应不了,学生更是手足无措.”“教材中的练习太少了,要使学生熟练掌握,教师要增加很多工作量.”“随着年级的升高,计算正确率越来越低,哪怕是简单的加减法,都是错误百出.”……

(二)一场考试出现的“遗憾”

五年级的一次期末考试后,老师们抽取了两个班进行错误分析,在统计完所有扣分后,发现两个班级(均为50人)在计算部分(包括口算,小数乘、除法竖式计算,四则混合运算)全对的人仅占32%,总失分都达200多分,平均每人4分多,占总失分的26%以上,这还不包括应用部分的计算错误.计算似乎成了令老师、学生都倍感头疼的跨不过去的“坎”.

课标修改稿提出的十个核心概念之一是运算能力,说明运算能力的地位举足轻重.然而不可否认的事实已经摆在眼前:学生的计算能力今非昔比,简单的“粗心”一词并不能概括计算正确率低下的原因.究竟新课程背景下的计算教学存在什么问题?又该如何打造有效的计算教学课堂呢?

二、问题的思考

(一)新课程背景下计算能力薄弱的原因分析

1.从教师角度看,存在着对计算教学认识上的偏差

(1)对算理算法的片面理解,导致了“两个极端”

相比图形与几何、解决问题等思维层次要求较高的内容,计算教学确实简单多了,并且课改后对计算教学的目标做了适当调整,降低了计算教学的难度,于是,有的教师把计算教学简单化了,通常的教学方法是提供例题后讲解一下计算法则,剩下的就是让学生练习,有的甚至是要求自学掌握,而对于算式的意义、算理,往往是蜻蜓点水般带过,或者一概不提,学生只是机械地算、算、算,这种“重算法、轻算理”的教学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减退、基础不扎实,碰到较复杂的计算要求就错误百出了.

与此相反,另一部分教师抛弃了原来填鸭式的讲解和机械练习,代之以大量的情境再现、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在算理上大做文章,却忽视了对算法的总结与应用、巩固提升,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重算理,轻算法,后果便是计算能力的日益退化.

(2)问题情境的开放,偏离了目标要求

现在的计算课,往往将解决问题作为计算学习的组成部分,计算内容的引入与展开往往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但是问题情境的开放,使学生常常沉浸在情境之中,削弱了对计算的关注度,算理、算法的探讨、练习的时间都少了,影响了计算目标的达成.

(3)对算法多样化的追求,影响了技能掌握

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把握不好“多样化”与“优化”的度,一味追求多样化的算法.如一位老师在执教“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时,引导学生总结出28×12的如下几种算法:(1)28×10+28×2;(2)20×12+8×12;(3)28×3×4;(4)28×2×6;(5)12×4×7;(6)12×2×14,对于每一种算法都一一让学生上台展示交流.仔细分析这几种算法,其中第(3)、(4)、(5)、(6)种算法实质都是一样的,并不具有一般性,显然不应是本课的重点.对于竖式计算而言,根据第(1)、(2)种算法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掌握竖式计算的一般方法才是最重要的,而不能一味地追求所谓的“算法多样化”,因为这样的多样化,一方面浪费了不少时间,另一方面学生在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时,认知产生模糊,感到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最优算法,从而影响基本计算技能的掌握,特别是学困生,在练习时仍喜欢用自己不那么好的算法,甚至不知用何方法计算.

(4)对计算教学的狭隘理解,忽视了思维提升

运算的正确、灵活、合理和简洁是运算能力的主要特征,而部分教师把计算教学狭隘地理解为“计算”这一应用作用,而忽视了引导学生去发现计算中内在的规律,学生感受不到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不能灵活合理地选择算法,导致计算效率低下,思维得不到提升.

2.从教材角度看,存在着一些编排上的问题

修订后的教材(人教版)相比实验版,有了些许改进,但在内容编排上还是存在着一些值得商榷之处:有些编排结构太过分散,不够系统;有些题型没有相应的例题;有些习题量偏少等等,如第十册“因数和倍数”与“约分”两节间距过大,按教材顺序上,教学效率势必低下,并且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第九册“小数除法”商中间有0、末尾有0的小数除法所占比例过少,而这正是学生最易出错的;第八册“简便运算”中对有些计算规律、性质根本就没提及,如添、去括号的方法,却在平时练习中经常出现……这些问题一方面给教师增添了不少困惑,对新教师来说更是难以把握;另一方面缺少学习的范例提供给学生,对学生的学习也造成一定的困扰.

3.从学生角度看,存在着心智、态度习惯上的问题

计算相较于其他领域的数学学习,确实比较简单、枯燥,许多学生认为只要掌握了计算方法,计算便不在话下.因此,从思想上就不够重视,或不求甚解,或掉以轻心,或厌烦、不习惯审题、检验,于是计算时各种错误纷纷登场,而“粗心”成了他们各种错误的罪魁祸首,教师或学生把算错归因为“粗心”,不排除某些学生是因为头脑中的计算速度超过了书写速度导致出现所谓的粗心,然而,更应该意识到的是:“粗心”也是一些心理因素和不良的学习习惯造成的.首先是对计算不感兴趣,在不情愿的心态下被动执行计算任务,书写潦草,0、6不分,1、7混同,4、9相似,造成不该出现的错误;其次是计算由数字符号和运算符号组成,比较枯燥,容易引起知觉错误;再次,计算是心智活动与肢体活动的组合,要边看边写,边回忆法则边计算,小学生的心理年龄制约了注意力的集中、分配与转移,手眼脑不协调,往往顾此失彼;最后,口算能力不能满足笔算的要求,也会造成算错.

(二)提高计算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教师认识———更新观念,加强学习,领会课改精神

(1)算理与算法———架设桥梁,和谐联结

在计算教学中,让学生理解算理和掌握算法都是十分必要的.“两个极端”理念的纠正并不难,难的是实践中我们如何实现算理与算法之间的联结、过渡?

笔者认为,在算理直观化与算法抽象性之间应架设一些桥梁,通过教师的导、铺设,为学生搭起理解的台阶,让学生充分体验由算理直观化到算法抽象性之间的过渡和演变过程,从而达到对算理和算法的切实把握.

例如,三年级下册“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例1,首先让学生探讨14×12怎样算,学生出现多种方法:(1)估算大约是150;(2)先算4套有多少本,再算12套有多少本;(3)先算10套和2套各多少本,再合起来;(4)用竖式计算.交流时,重点引导学生对(3)的理解,先理解2套是14×2=28,再交流10套是14×10=140,最后合起来是28+140=168.接着引导学生交流用竖式计算,努力架设算理直观与算法抽象之间的桥梁,可引导学生思考竖式中每一层算的是什么?表示什么?以此沟通算法(3)与竖式计算的联系.

接着让学生竖式计算23×13,33×31.引导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引导学生交流:为什么新算法第二个积的末尾要与十位对齐?为什么新算法把乘积分上下两层写?从而发现并规范竖式计算的简便写法.

教学中,为学生架设了三座桥梁.第一,通过有意识交流第三种解法,为笔算算法的算理做好铺垫;第二,通过问题“算的是什么?表示什么?”引导学生把视角投向竖式计算的实际情境中,数形对应,使学生直观地理解算理,并在直观算理的支撑下,逐步抽象出算法;第三,安排学生尝试计算,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进而简化竖式.这样,学生充分体验了从算理到算法的演变过程,才能学得轻松、理解得深刻.

(2)多样化与优化———体验交流,和谐统一

算法只有在优化后,多样化才有意义,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如何统一?笔者认为,关键在于算法的交流和计算方法的体验上,学生在交流和体验中逐步建立“多中选优,择优而用”的意识.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展示一些思维含量高的、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算法,通过“你是怎样想的呢?”“对他的方法你们有什么疑问吗?”“你喜欢哪一种算法?”“为什么选这种方法?”等引导性的话,引导学生理解、归纳、比较,对计算方法进行优化,促进对算法的主动建构.此外,教学中还应注意,算法多样化是在学生探索算法的过程中自然产生的,教师不要一味地为多样化而多样化,这样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也降低了计算教学的课堂效率.

(3)应用与技能———算用结合,和谐交融

教学中,如何进行计算技能训练的同时又落实数量关系,究竟该重“算”还是“用”?答案当然是两者都重要,难的是如何达到“鱼”和“熊掌”兼得的成效?笔者认为,首先要认真分析内容,认清本课是以计算为重点还是以解决问题为重点,把握好“算”与“用”的度;其次,在理解算理时,要以实际问题(用)为依托,感悟算理,通过一定的训练形成技能后再用于解决问题,为解决问题服务.

例如,“退位减法”,有位美国教师是这样教学的:42-27=?首先,让学生赋予算式求剩余、求相差数的意义,再提示学生借用回形针来思考和寻求这个算式的答案:以“链”代表计数单位“十”,以单独的“个”代表计数单位“一”(如4链加2个就表示42),通过回形针的不同拆分、组合说明算理.

此案例中,教师巧妙地借助回形针来引导学生思考,把理解退位减法的法则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启发学生多视角地思考减法算式的意义,从“求剩余”到“谁比谁多(少)”再到“还需要多少”,突出了减法的实际应用价值;利用回形针,又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算理,有效地发展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总结法则、一定量的练习,学生必定能形成计算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计算与思维———分析发现,和谐发展

案例呈现的是简单计算后的深入,既体验了数形结合的妙用,也感受了无限小的极限思想,计算与思维如此融合在一起,想说不爱都困难!

2.教材处理———认真研读,瞻前顾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1)重组调整

就一课内容或一组架构而言,其内容呈现的顺序,在许多时候若能进行适当的调整,使之更适合学生头脑中知识的链接和生成,更利于学生完善认知,形成系统,节约宝贵的时间和空间.如四年级教材教学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分了两课时,中间还穿插了其他内容.笔者认为两课可以合并在一起,方便通过探究学习,使学生经历交换律的发现过程和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使学生获得对两个定律的认识,同时可拓展到“减法、除法是不是也存在交换律?”这个问题的探究,使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认知结构,获得思考、学习的方法.

(2)增删剪裁

教材把一些知识点放在“你知道吗?”,如形如a-(bc)=a-b+c的简便计算、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判断怎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等等,这些教学内容其实也都很重要,拿来新授,课时有限;不讲,需要用时方恨少.笔者认为像这些知识还是有必要根据本班学生实际讲解、补充的,比如短除法,要让学生在学会“找”的基础上学习用短除法求.通过实践,发现学生只要掌握了短除法就很少再会去用“找”的办法.

教材中在例题教学之后有“做一做”,一般只有2~4题,在几节课之后虽然也有一个综合性练习,但其中往往包含一定的新知识点,练习显得很单薄.以“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为例,教材中只有几道练习,商中间有0的除法这一难点题数更是为1,所以教师要根据重难点增加练习的数量,合理拆分、补充知识点,设计练习题,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提炼概括

教材的例题有些指向不明,大部分都是让学生思考的问题,或者是几位学生交流的对话图,一些计算法则没有进行提炼,这样的安排不利于学生阅读、自学、对计算法则的理解与掌握.在具体教学中,有必要对重要的法则进行书面概括,学生可以随时拿出来熟读、温习,促进对法则的理解和掌握.

(4)规律提升

在计算板块中,简便计算是学生出错率较高的一部分,原因是对计算规律的不完全理解掌握.因此在新授时,教师就应对教材有个通盘的理解认识,对教材进行合理的改编.像“积的变化规律”一课,可进行拓展:得出积的变化规律后,即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一个数,积也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那么“另一个因数加或减一个数,积也会加或减一个相同的数吗”?再进一步研究两个因数都变的情况.这样形成的知识结构是完整的,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后面学习“商的变化规律”带来深刻影响,甚至使学生联想到了“和的变化规律”“差的变化规律”,效果是令人惊喜的.

3.学生态度———提高认识,正确归因,注意心理品质及学习习惯的养成

几乎每个教师都加强过计算训练,或强调过检查、验算,但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不细心、不专心等不良现象,究其原因,练习或验算只是外部对学生的压力,学生内因的积极作用并没有发挥.教师要努力改变计算学习枯燥乏味的面貌,联系学生感兴趣的事件或生活里的现实问题教学计算知识,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计算的应用价值,体会正确计算的重要性,产生愿意计算、认真计算的内在动力.同时,一些学习习惯的养成也是必不可少的,如认真审题的习惯、仔细计算的习惯、耐心检查校对的习惯、书写规范的习惯、估算的习惯、口算的训练等等,其中特别要提出的是草稿本的管理,从书写格式到正确与否均应作为检查评比的项目,使学生树立一丝不苟的认真负责的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经常安排计算测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计算状况,看到进步,增强信心,找到问题并正确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提高计算水平.

三、问题的总结

想说爱你不容易 篇16

关键词:阅读教学;熏陶感悟;理解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出现的“熏陶感悟”为正在努力探索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同行们指明了一条理想的道路。我们许多老师,在不断地学习过程中也自觉地意识到了在课堂上要突出学习主体的体验和感悟,突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是有着迷惘和困惑,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倾向:

一、割裂学生完整、独立、真实的阅读,流于虚化

课堂上,老师对“熏陶感悟”失之于空泛的要求,教师成了左右学生思维的主体,用架空的理解与虚空的情感交流取代学生的思维,下面是一位教师在反思中对讲授《最后一课》的真实回忆:

上课开始,我开始做进入文本的铺垫——介绍背景、唤起体验,接下来开始谈都德、谈最后一课姊妹篇《柏林之围》,然后又满怀激情地谈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们这个民族所受到的蹂躏和屈辱,谈到南京大屠杀中的近藤支队……我觉得自己的情绪已经高涨,认为学生也很有感触,于是适时收口,让学生阅读课文。大约过了十几分钟,我问:“阅读这篇文章,你的感受是什么?”本来以为学生会水到渠成地说出对文章的理解和自己的感受,但让我失望的一幕出现了,大家你看我,我看你,似乎在揣摩我的心思,有几个在下面偷偷地交流着;有几个轻轻地说出“难受”两字,另外有人连忙否定,说:“肯定不对,应该和中国有关吧。”课在尴尬中进行着,虽然主题和大意说得都不错,但我总觉得他们在猜测我的心思和理性分析中小心翼翼地阅读,没有激情,没有感觉,甚至连起码的交流感也没有,一切就像机械地操纵,一问一答,顺利得有些麻木。

从这位教师的反思中,我们不难看出教师精心设计的情境氛围并不一定符合学生的阅读感受实际。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加入了太多的干涉,学生思考的就是教师指出的,学生感悟的就是教师暗示的,那么,最终他们所接受的只是教师心目中的那个“哈姆雷特”了。

二、忽视与文本的交流,无限衍义“哈姆雷特”,误入异化

否认语文教学是文本的教学,不去引导学生理智地与文本交流,而是离开文本正确研读的基础去追求所谓的个性阅读,把简单化的超越和抛弃视为个性理解。诚然,一千个读者可以有成千上万个哈姆雷特,但如果一个班级的学生从一篇课文中也读出了千差万别的结论,我们要不要全部肯定?有一次钱梦龙先生在浙江某师范大学讲到,有的学生读朱自清的《背影》,什么也没发现,就发现了“父亲违反交通规则”这一条,有位老教授当即指教钱老师说学生能够发现“父亲违反交通规则”也是好的嘛!我不知道这位教授先生有没有当过中学教师,但是我相信,大多数中学教师都不会鼓励学生这样随心所欲地去解读课文。

三、习惯思维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教学陷入僵化

首先,表现为形式的僵化。尤其表现在迷恋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一些教师在教学观念上有偏差,将现代教学观念等同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甚至不排除个别教师试图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掩盖教学缺陷或哗众取宠的心理,但却破坏了课堂气氛,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使这样的课就好像一条漂亮的蕾丝花边裙,学生只注意到了用作装饰的漂亮的蕾丝花边,却无视裙子本身的样式、质地等,这岂不是本末倒置?

其次,教师对文本思想理解的僵化。以阅读《背影》为例,受某些“教参”的提示,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只停留在“几次写背影”“几次写‘我流泪”“父亲爬月台”等一些浅表的信息上,因此,大多得出了“歌颂父爱”这个唯一的阐释。其实,透过这些浅表的信息,我们深入到文中,譬如首尾都以伤感的笔触写了父亲的凄凉处境——失业、丧母、家境惨淡、谋生艰难、老境颓唐,也以愧悔之情写了“我”的自以为是,自作聪明;又含蓄地交代了因为双方的原因而造成的父子关系的一度冷漠,直至车站送别后,“我”读到了父亲来信中那句催人泪下的伤心话“……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透过这些,我们既可以从一般的歌颂父爱的角度解读,又可以从父子情深的角度,还可以从“骨肉亲情也难免有误解和隔阂”以及“我”面对养育之恩时的愧疚、悔恨、自责等角度解读。总之,无论怎样解读都可以,离一点谱甚至出现“误读”都不要紧,因为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了审美愉快,锻炼了阅读能力。

叶圣陶先生在给一位中学老师的信中说:“语文老师不是只给学生讲书的,语文老师也是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一篇文章,学生只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老师必须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啰里啰嗦,就把阅读教学的重点、途径、方法、学生的地位、教师的作用都说得明明白白,可处于迷惘和困惑中的我们,明白了吗?

参考文献:

上一篇:家庭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下一篇:2022党校培训入党申请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