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应急演练院前急救

2024-09-24

卫生应急演练院前急救(精选5篇)

卫生应急演练院前急救 篇1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胸痛中心

院前急救与院内救治应急演练方案

一、演练时间:2015年6月3日14:00—15:00

二、参加演练人员:

胸痛中心:毛镇伟、张国辉、尹春阳、王成华、姚永伟、俞捷、姜大鹏、王莹莹、夏芸、顾仁春、武文俊

院前急救:丁传明、吴敏、张恒

三、演练预案:

(一)现场设计:

1、【14:00】120急救中心接到胸痛患者报警电话:王某,男性,65岁(实习同学扮演),诉胸痛胸闷10分钟,持续无缓解,无咳嗽、咳痰,无咯血,无呼吸困难,无晕厥,目前神志清楚,未服用任何药物,请求救治。地点在市区华都名城,从救护车出发地到达事发地点约20分钟,从事发地点到胸痛中心约20分钟。

2、【14:02】由总指挥宣布演练开始,120救护中心派急救车前往现场。急救车携带18导联有心电图机,车载心电监护远程传输系统。

3、【14:20】120急救医师到达事发现场。观察病情:患者老年男性,65岁,诉胸痛胸闷持续无缓解,无咳嗽、咳痰,无咯血,无呼吸困难,无晕厥,未服用任何药物。查体:T37.0℃,P94次/分,R24次/分,BP125/85mmHg,神志清楚,呼吸急促,平卧位,口唇无紫绀,颈静脉无充盈,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无杂音,腹部、四肢及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

4、【14:25】将患者抬上救护车,固定。

5、【14:30】吸氧,给患者作18导联心电图检查,并将心电图通过微信和远程传输系统上传至胸痛中心,持续心电监护监测血压、心率、SPO2并通过远程传输系统上传胸痛中心,电话通知胸痛中心值班人员,建立静脉通道。

6、【14:35】胸痛中心值班人员王成华医师收到上传心电图,V1~V6胸前导联广泛ST段抬高,判定为STEMI,一键启动导管室,导管室相关人员(尹春阳、夏云、武文俊)到位,准备手术。王成华电话联系救护车急救人员询问患者病史,既往史,在家服药情况,指导术前用药,阿司匹林300mg、替格瑞洛300mg嚼服,和患者及家属沟通,告知可能需要介入手术,家属同意手术,王成华医师立即至急诊门口等待患者。

7、【14:50】救护车进入医院到达急诊门口,记录患者到院时间,急救人员将患者抬下救护车,在王成华医师带领下沿胸痛中心指引标志至导管室,系统自动采集进导管室时间。王成华医师从接触患者及家属开始即进行术前谈话,到达导管室签署术前同意书,抽血查心梗三项,8、【15:00】模拟手术开始,预计球囊扩张时间15:30

(二)应急演练总结

1、院前急救系统对急性胸痛患者救治流程掌握熟练,达到了检验院前急救系统与院内急救系统无缝连接真实性的目的。

2、实现了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绕行急诊的流程,提高了胸痛中心对STEMI患者救治的成功率。

3、院前急救医务人员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较少,患者及家属对行介入治疗无心理准备。

4、胸痛中心对微信传送的心电图反应延迟。

END

卫生应急演练院前急救 篇2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就诊于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创伤患者176例, 院前按香港简易创伤分类法及院前指数 (prehospital index, PHI) 得分进行分类分为红色 (PHI≥6分) 32例、黄色 (PHI≥4且≤5分) 130例、绿色 (PHI≤3分) 14例。各类创伤事件均符合其临床诊断标准。176例患者分为救护组和自救组各88例, 救护组为120救护车出诊收入院的患者, 自救组为同期自行来医院诊治并收入院的患者。两组患者的创伤分类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处置方法

对入院的创伤患者进行登记, 将拨打120急救电话的患者分为救护组, 自行来院就诊的患者为自救组。内容包括: (1) 院前检伤分类及院前指数 (PHI) 得分; (2) 在急诊停留时间; (3) 住院情况, 包括入院科室、创伤疾病名称、住院费用等。评价指标包括:在急诊停留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救治方案: (1) 院前出诊准备:接到120中心指令, 简要了解患者病情, 携带必要的仪器设备, 5 min内出诊。 (2) 现场救护措施及转运: (1) 检伤分类:按香港的简易检伤分类法将患者分为红色、黄色、绿色、黑色 (总时间≤30 s) ; (2) 初级创伤救治:气道管理 (吸氧、提下颏或托下颌、清除口腔异物或分泌物、放置口咽通气道、吸痰、面罩给氧、气管内插管、环甲膜穿刺或切开、使用颈托) 、呼吸管理 (张力性气胸和血胸的引流减压、关闭开放性胸外伤、人工辅助通气) 、循环管理 (止血、建立静脉通道、输液) 、神经损伤程度评估、全身检查 (评估总时间2~5 min) ; (3) 途中转运:救护车内实施抢救及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书写院前创伤病历, 同时进一步向家属及陪护人员了解病情, 电话与医院联络做好接诊、会诊准备。院内救治:开通院内绿色通道, 根据病情进行检查及治疗, 包括输液、输血及手术治疗。

1.3 评价指标

急诊停留时间:指从患者到达急诊科至收入各科室的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指患者从入院开始到出院时的所有费用。创伤院前评估方法: (1) 模糊定性法 (香港简易检伤分类法) :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创伤现场的检伤分类分为4个等级:轻伤、中度伤、重伤与死亡, 统一使用不同的颜色加以标识, 遵循下列的救治顺序: (1) 第1优先 (红色) :立即救治, 伤员需要马上进行拯救生命的医疗干预措施; (2) 第2优先 (黄色) :延迟救治或观望:伤员不需要马上进行拯救生命的医疗干预措施, 其治疗可以稍后进行;观望是指由于损伤本身的严重性及环境和资源缺乏等造成的复杂形势导致伤患实际上已经失去救治的可能; (3) 第3优先 (绿色) :可行走的轻微受伤伤员:仅需要简单救治或不需要救治; (4) 第4优先 (黑色) :死亡、呼吸停止, 创伤已与生命无关[1]。 (2) 定量评分法:PHI评分≤3分为轻伤、评分≥4且≤5分为中度伤、评分≥6分为重伤。

1.4 统计处理

采用SPSS 17.0分析实验数据, 组间比较计量资料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创伤患者疾病构成

急诊科创伤患者176例中男性122例 (69.3%) , 女性54例 (30.7%) ;年龄8~80岁, 平均38.6岁。红色患者以脑科外伤为主 (68.8%) , 黄色患者以骨科外伤为主 (62.3%) , 绿色患者以脑科外伤为主 (50%) , 见表1。

2.2 创伤事件患者临床资料

两组患者间基线资料、院前状况、起病状态、职业对比,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表3。

2.3 两组患者急诊停留时间比较

两组红色患者、黄色患者、绿色患者急诊停留时间均为救护组较自救组短,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4。

2.4 两组患者平均住院费用比较

两组红色患者平均住院费用比较差异;两组黄色患者、绿色患者平均住院费用自救组均高于救护组 (P<0.05) 。

3 讨论

院前急救是指急危重症患者进入医院以前的医疗救护, 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院外延伸, 主要包括院前出诊准备、现场紧急救护、转运及转运途中的救治监护3个部分。快速而有效的院前急救, 对挽救患者的生命、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具有决定性的作用。PHI法用数据定量评判, 比模糊定性法更加科学、准确, 但评分过程相对复杂、费时。我们先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 即先采用模糊定性法初步筛查, 然后再对筛选出的重伤员和中度伤员用PHI定量评分, 综合二者的优点与长处, 比单用一种方法更加合理、正确[2]。

目前国际上院前急救大规模、前瞻性的临床研究越来越多, 说明院前急救具有非常有价值的学术研究潜力, 这种潜力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西方医学工作者所认识。但是多年以来, 我国的院前急救学术领域少见前瞻性、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的成果。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 我国每年发生的交通事故伤、建筑、矿井等事故以及由火灾等所造成的大量伤亡往往是群体性创伤, 特点是急诊突发性强, 常成批出现, 多发伤、复合伤发生率高, 病情复杂, 这就增加了院前急救的难度。因此, 建立完善的急诊急救医疗体系, 制定规范的院前创伤事件应急策略, 完善救治措施及流程已经势在必行。但是, 当前我国医院急诊科外科力量还比较薄弱, 创伤救治整体水平有待提高[3]。

2010年开始, 卫生部以南宁等若干国家级基地为依托, 引进和推广国际初级创伤救治培训项目 (primary tyauma care, PTC) [4], 内蒙古包头市亦对各级急诊医师进行了国际初级创伤救治培训, 同时在包头市重大交通事故院前急救演练中使用了初级创伤救治, 提高了院前急救医护人员的创伤急救水平。

我市120每年救治患者数约1万例, 且有逐年上升趋势, 包头市中心医院急诊科2008年至2011年院前急救疾病谱中创伤占所有疾病的30.47%, 位居第一位[5]。我院在包头市是第一家开设120急救中心的医院, 每年急救的创伤患者也占全部出车患者的31%~33%。本研究通过开设交通事故绿色通道、制定初步的创伤急救方案和流程, 取得了显著成果, 为今后制订完善的创伤患者救助体系、改善创伤急症患者的致残、致死率和预后奠定了基础。

本文结果可见, 两组急诊停留时间为救护组较自救组短, 可能与拨打120救护车者创伤较重有关;虽然救护组在院前应用了初级创伤救治, 缩短了急救反应时间及急诊停留时间, 但因创伤较重、住院时间较长、费用相应增加, 故与自救组平均住院费用无差别;另外, 两组黄色、绿色患者平均住院费用自救组均较救护组高, 这可能与救护组在院前应用了初级创伤救治, 缩短了急救反应时间及急诊停留时间, 因而缩短了住院时间、费用相应减少有关。

参考文献

[1]基础灾害救援医学[M].北京:中援思德 (香港) 有限公司紧急救援训练中心, 2010:3-8.

[2]赵伟.灾害救援现场的检伤分类方法—评述院外定性与定量法[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07, 2 (5) :291-294.

[3]陈国庭, 刘中民.急诊创伤外科的现状与未来[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8, 17 (4) :441-442.

[4]赵会民, 曾光, 张剑峰, 等.推广初级创伤救治培训提高急诊创伤救治能力[J].中国急诊医学, 2012, 32 (10) :949-950.

卫生应急演练院前急救 篇3

急诊科急救事件应急演练方案

为了提高急诊科及临床科室对群死群伤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和处置能力、提高科室间工作配合能力、提高应急预案领导小组的组织协调能力,特安排本次演练。

一、应急演练定义、目的和类型

应急演练: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以下统称演练组织单位)组织相关单位及人员,根据有关应急预案,模拟应对突发事件的活动。演练目的:

1、检验预案

2、完善准备

3、锻炼队伍

4、磨合机制

5、科普宣教 演练类型:本次演练属于综合演练。

二、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负责应急演练活动全过程的组织领导。组长(总指挥)陈从勇

副组长(副总指挥)姜春华 郑志奇 何元扬

策划部:由领导小组人员担任策划,负责应急演练策划、演练方案设计。演练实施的组织协调、演练评估等工作。下设总策划、文案组、协调组、控制组、宣传组。

总策划:姜春华;总策划是演练准备、实施、总结等阶段工作的主要组织者。

文案组:赵开学;在总策划的直接领导下,负责制定演练计划。设计演练方案、编写演练总结报告以及演练文档归档与备案等工作。

协调组:郑志奇;负责与演练涉及的相关科室之间的协调沟通协调工作。

控制组:何元扬;在演练实施过程中,在总策划的直接指挥下,负责向演练人员传送各类控制信息,引导演练进程按计划进行。

宣传组:郑 义;负责编制演练宣传方案,整理演练信息,联络新闻媒体,对演练过程进行记录。

演练人员:急诊科全体成员 120急救中心人员、外科、手术室、检验科、放射科、保卫科、后勤人员。

三、演练方案

(1)、演练目标:

1.120科和急诊科在接到有十几名群众遭遇车祸的求救电话后,负责完成院前急救及院内分诊、救治工作。以《巴州红十字华龙医院突发医疗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为标准,要求出诊快速、汇报及时、分诊正确、记录详细、救治得当。2.检验科、放射科无条件的为伤病员提供及时、准确、详细的检验、检查,报告正确、回报及时。

3.住院部外科及手术室做好就收大批伤员和开展急诊手术的准备和实施工作。要求诊断准确、手术及时、护理到位、供应得力。

4、保卫科、后勤部门做好围观群众的疏散工作,保障伤员运送通道的通畅。

5、演练领导小组能现场指挥,及时协调各项工作、下达指令。

(二)、演练情景与实施步骤:总指挥宣布演练开始,并授权总策划对演练全过程进行控制。宣传组以录像、拍照等形式对演练过程进行记录。

1、院前救治

1.1某日下午14:30分120调度室接到求救电话:在我市回风大桥附近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共有10余名群众不同程度受伤,请求救援。120调度及时通知科主任、护士长,并立即通知急诊科做好接诊准备,做好求救电话记录。1.2 120护士长迅速组织人力、物资前往事发地点接伤员。在事故现场,医生及时对伤员的伤情做出判断,护士根据医生的判断在伤员在左上肢佩戴验伤标志。重度为红色,重度为黄色,轻度为绿色。

1.3 根据伤情施救:建立静脉通路、给予氧气吸入、简单包扎,及时送回院内救治。先送重度、中度伤员,后送轻伤。

2、院内救治

2.1 急诊科护士接到120通知后立即告知急诊科主任、护士长、医生。

2.1.1急诊科主任立即向院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报告。2.1.2护士长通知本科休班的医护人员立即到位。准备平车、担架,急救设备、药品、物资(采血管针、注射器、输液器、输液贴、输液卡片、输液巡视卡、止血带、消毒用品、记录本等)。

2.1.3急诊医生调试各种抢救设备、仪器,使之处于备用状态;准备清创、缝合等手术用品。

2.2 突发事件领导小组立即启动急诊急救绿色通道,启动《巴州红十字华龙医院医院突发医疗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立即通知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后勤和保卫部门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2.2.1医务科通知外科系统科主任和高资历医师到急诊科待命,负责伤员的诊治工作;通话手术室做好急诊手术的准备;通知检验科、放射线科做好为大批病人进行检验、检查的准备工作。

2.2.2护理部通知外科系统护士长做好接收成批伤员及开展急诊手术的准备工作,包括病房、物资、护理人员等。通知第一救护梯队队员到急诊科待命,负责执行医嘱、护送伤病员,指定2名护士协助医生做好伤员姓名、性别、受伤部位、所做各项检验、检查。处置、转入科室等的登记工作。2.2.3门诊办通知保卫科、后勤人员负责维持救护现场秩序、物资保障、信息传递等的准备工作。

2.2.4急诊科护士长将待命的医生、护士按1:1的比例分组,在门诊部门口等待救护车,一组医护人员专门负责一位伤员的救治和护送。

2.3伤员接回后,由一组医护人员负责用平车将伤员送至急诊科再去运送下一批伤员。在急诊科由指定的科主任查看伤情,护士做好记录,处理原则:先救命、后治病;先重伤、后轻伤。科主任或医师做出处置决定后,需做检验、检查的伤员护送至相关检验、检查科室,需要清创者由急诊科护士协助医生处置。轻者在急诊室留观,中、重度伤员转送至相应的外科病房接受进一步的救治或直接送至手术室。

3、演练终止:1)中度、重度伤病员被送至相关科室后,由科室护士长向总指挥报告病人已妥善安置。总指挥收到全部病人安排就绪的消息后,宣布演练结束。全体参演人员集合,总指挥做演练总结。2)演练过程中真的发生突发事件,总指挥宣布演练提前终止,各部门人员迅速返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为应对突发事件做好准备。3)演练过程中发生意外,演练提前终止。4.、演练前环境准备:

4.1 保卫科负责清理门诊部大门前的一切车辆,保障120救护车的通畅。

4.2 宣传组在演练现场张贴条幅等,宣传或表示正在演练,以免引起正常就医群众的恐慌。

4.3 安排十余名工作人员扮演受伤群众。

2015年8月10日

巴州红十字华龙医院

急诊科急救事件应急演练总结

二0一五年八月十三日下午14:30分,我院举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演练。

下午14:30分,我院接到求救电话:在我市回风大桥附近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共有10余名群众不同程度受伤,请求救援。接到指令后,总值班及时通知科主任、护士长,并立即通知急诊科做好接诊准备,做好求救电话记录。14:31分,急诊科主任立即向院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报告。14:35分,业务院长郑志奇同志迅速组织人力、物资前往事发地点接伤员。在事故现场,医生及时对伤员的伤情做出判断,护士根据医生的判断在伤员在左上肢佩戴验伤标志。重度为红色,重度为黄色,轻度为绿色。根据伤情施救:建立静脉通路、给予氧气吸入、简单包扎,及时送回院内救治。先送重度、中度伤员,后送轻伤。

一、演练中取得收效如下:

(一)、领导重视,反应快捷,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并组织人员赶赴现场;

(二)、现场应急处理装备齐全,通讯畅通;

(三)、在医院应急总指挥统一指挥领导下,工作程序清晰,人力调配合理;

(四)、对病的处理方法、措施得当。

(五)、各項记录清淅、完整。

二、演练过程中也存在以下问题:(一)、应急人员人手相对不足(二)、个别人员仪器操作不熟练。(三)、与伤员沟通不够。

三、整改措施

通过总结这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演练,我院充分认识到今后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首先要明确职责:(一)、在处理过程中抓住重点,分清主次,做到有条不紊;(二)、全院要充协调和沟通,及时互通信息,共同处理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三)、完善本机构的防护设施;

(四)、加强本单位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通过这次演练,考查和检验了我院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应急指挥和医疗救治等能力,确保我院在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及时、高效、有序地开展应急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

食品安全卫生应急预案演练 篇4

一、目的

及时有效预防、控制食物中毒和消除各类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提高快速反应和紧急处理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安全事故对人民群众造成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二、报告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食物中毒事件应急时(2小时内)向建管处相关部门报告。

三、处置

1.由相关人员将食品安全事故立即报告站食品安全协调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统一指挥、统一组织、统一安排、统一处理。

2.立即派专人到事发地保护好现场、疏散群众、维持好秩序并设立临时警示标志。

3.根据伤亡情况上报相关职能部门,并请求他们立即出示现场共同处理。4.采取果断措施,立即将伤员输送到附近的医疗机构进行抢救,并根据伤情请求上级医疗机构共同救助,同时开展病人的初诊、转诊和应急医疗救治工作。

5.妥善安置好伤员和遇难同志的亲属,做好解释和安抚工作。

6.采取边调查、边处理、边抢救、边核实的方式,确保迅速有效地控制食品卫生安全。

7.协助相关部门开展食品安全的调查工作。

四、要求

1.必须服从站领导小组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做到令行禁止。

2.事发地单位要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立即启动预案,及时向上级报告相关情况。

3.凡因工作不到位,不履职尽责,不服从安排和指挥的单位和个人根据情况给予相应的处分和经济制裁。

五、站食品安全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和站应急处理分队

1.领导小组成员:

组 长:张 钧

副组长:石玉伟 徐 勇

成 员:朱光璞 常智祥 王先明 何学平肖文波

郑素涛 白利刚 吴 刚

2.医疗救护应急小组:

组 长:乔晓亮

队 员:张红梅 王 波 王翠翠

3.防疫应急小组:

长:杨洪伟 副组长:王 娜

成员:焦 雅 高晋芬 张丽贞 4.后勤保障组:

组 长:乔晓亮

副组长:张红梅

成 员:王 波 王翠翠 杨洪伟

新荣南收费站食品安全卫生应急预案

演练评价内容

为了防止食品中有害因素对职工健康的危害,要加强安全培训,并系统地收集、分析食品采购、保存的重要性,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的收集、报送和管理。对高风险食品原料、配料和食品添加剂开展主动的动态性监测,并结合本站实际,来应对食品安全隐患的发生。

林盛煤矿职业卫生应急演练报告 篇5

本次演练以小范围一氧化碳中毒(工业毒物)为例。

演练目的:对本矿职业卫生应急预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从而寻找不足进行改进,加强队伍应急反映能力。

时间:2014年8月29日 地点:林盛煤矿锅炉房 人员:应急救援指挥部全体成员

总工程师、生产矿长、安监处长、机电矿长、通风副总、机电副总、安监副处长、调度主任、通风队长、机电科长、技术科长、供应科长、劳资科长、各队负责人、保卫科长及所属单位成员。

接警:

2014年8月29日下午3:40时,调度室接到锅炉房报告,有一人在作业区域晕倒,人事不清,需要马上组织施救。调度室立即按照事故汇报程序向应急救援机构人员进行汇报,总指挥根据煤矿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标准经过分析判断将其定为三级事故。调度室根据总指挥的命令启动应急救援预案。30分钟后指挥部成员全部到位,调度室临时设立抢救办公室,在总指挥的安排下,各单位明确分工,各尽职责,指挥部下设九个专业组进入事故抢救。

1、指挥组 组长:矿长

成员:总工程师、生产矿长、安监处长、机电矿长、各分管副总工程师。

主要工作:制定应急救援计划,并全权指挥,以坐台指挥为主。

2、抢险救灾组 组长:生产矿长

成员:调度指挥中心、生产技术科、机电科、事故单位负责人 主要工作: 1)对事故现场情况进行侦察、评估,协同现场抢救总指挥制定抢救方案;

2)组织一切力量严格照抢救方案实施现场抢救; 3)控制事故现场紧急情况,协调、指挥现场各应急队伍; 4)监督应急人员执行有效应急操作,保证应急人员的安全; 5)协调事故后的现场清除和恢复工作。

3、矿山救护组 组长:救护队队长 成员:救护队队员

主要工作:侦察、探明职业病危害情况,参与抢救方案的制定,并实施对遇险人员的抢救。

4、通风组 组长:矿总工程师

成员:通风队及通风队全体管理人员

主要工作:监视全矿通风系统及井下空气成分检测,全面落实事故抢救过程中和事故处理后的通风系统改造与恢复工作。

5、机电组 组长:机电矿长

成员:机电科及运输队、运转队、皮带队全体管理人员。

主要工作:负责落实全矿供用电及机电设备的调试、运转、维护等工作;及时将自救器等有关物资送到井下避灾路线内的靠近事故地点处。

6、调查组 组长:安监处长

成员:安监处、调度室、机电科、技术科、人事科等 单位相关人员

主要工作:组织调查事故原因,搜集原始资料、起草事故报告。

7、器材供应组 组长:经营副总

成员:物资供应科全体人员 主要工作:负责全部救灾物资的准备、购置,并负责按规定装车、封车押运至副井井口或地面事故地点。

8、医疗急救组 组长:福利矿长 成员:医院全体人员

主要工作:全面落实职业病危害事故人员的急救、康复计划。包括急救物资准备、救治护理人员配备、伤员护送等。

9、后勤服务组 组长:福利矿长

成员:矿办公室、行政科及政工部门

主要工作:负责事故处理过程中的全部外来人员生活接待及内部救援人员的生活安排。

10、秩序维护组 组长:保卫科长

成员:保卫科全体管理人员

主要工作:负责地面事故现场的保护,同时维护好现场秩序,加强巡视地面其它重要场所,做好事故抢救期间的安全保卫工作。

11、善后处理组 组长:矿工会主席

成员:矿长办公室、工会办公室、政工科、调度室

主要工作:负责事故过后受害职工的安排,事故抢救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物资清点等。

根据现场情况判定为一氧化碳中毒,及时将伤者脱离工作场所,医疗急救队投入到抢救当中,给予吸氧,保温等处理,救护车及时到达,并及时送到医院,整个过程在指挥部的引导下圆满完成了此次职业病应急演练。整个过程在抢救过程还有待提高,各部门配合还不是很默契,需要进一步加强。

职业卫生应急救援演练报告

上一篇:天津金融办小额贷款公司细则下一篇:做更好的自己励志演讲稿5分钟左右